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西医的相同点8篇

时间:2023-12-23 15:47: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西医的相同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西医的相同点

篇1

关键词:工资程序商效快捷各种数据衔接合理

我公司现使用的工资程序是dbase数据库,而且需要在ucdos下运行。已经不能适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了。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正在开发新的网络版工资程序。我们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对工资发放进行有效的管理。工薪员能够高效快捷地对工资数据进行编辑,避免重复计算,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可多角度查询本单位的工资情况,从而使工资发放得到安全控制和宏观管理。

我认为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发放来说,不需要太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同时满足财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及单位三方对数据的管理。实现财务部门对工资发放的集中管理。工薪人员可对本单位的人员工资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导入、导出文件、输出报表,并对系统的登录人员进行管理,同时通过菜单关闭功能使本单位其他的人员对工资的数据编辑无法操作,只能通过查询或导出了解本单位的工资发放情况。对工资发放中的应发工资合计、代扣个人所得税及个人实发工资等项目系统自动进行计算;同时系统可对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多角度查询,并转换成与银行平台接口的数据形式以便于委托银行工资业务。

首先用数据库来管理数据,数据库内包含单位部门名称、工号、姓名、账号、应发工资合计、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补助工资、奖金、福利、代扣失业保险金、代扣养老保险金、代扣住房公积金、代扣个人所得税、实发个人工资等数据项,还包括登录人员、登录密码等数据项。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管理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工薪人员有权新建工资发放人员记录,添加人员的各项工资明细数据,我们的新工资程序基本实现了以上各项功能,总的来说,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比较成功。但是存在一定的弊端,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各种单项奖的处理。

我公司每年各种单项奖的发放名目很多。做为煤炭生产单位,各种单项奖的发放自然要与产量、效益、安全等各种指标挂勾。公司实现安全生产一季度要发季度奖,安全生产一周年要发自然年的奖励。产量过半发过半奖,每年效益奖的发放,春节物资款的发放,起步奖的发放,岗资的发放等。每一种奖的发放考核标准各不相同,对工薪员的实际操作提出不同的要求。下面我以每年效益奖的发放做一简单的说明:

我公司每年效益奖要发放两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这两年以来总是每年七月份和十二月份。今年改为了六月份,就要提前预付一个月,七月份再做调整。它的发放标准如下:一线单位、辅助单位、井上单位、机关各部门要按行政职务分人员按标准发放。特殊人员还要特殊处理,如见习副职、实习生按同职的O,9和0,8系数计提;

机关一线盯岗的工人、安监员享受一线工人标准;主任科员享受副职标准,副主任科员享受高知标准;一线单位工人做副区长、点班区长、工长的,享受副职标准;辅助地面单位工人做干部管理工作的,享受一般干部标准(人员以组织部门定岗定员人数为准);主、副井绞车司机按井下辅助标准支付等。下列员工按实际得奖月份兑现此奖。2010年办理退休、长病、长伤及长学人员;调出、调入人员;受处分人员;月份出勤工数达不到规定要求人员。下列员工不得此奖。月度内旷工15天,累计旷工30天及以上者;受到行政留矿察看以上处分者(含盗窃罚款)或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者;内部试岗人员在试岗期间不得此奖等。

我公司现有员17598人,其中干部586人,工人7012人。人员组成很复杂,各类人员要分别情况掌握,而且要考核半年的工数。对某一个来说,半年就有可能几种情况,对如此复杂的单项奖如果编人工资程序,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加大程序的复杂冗长,网络版界面操作的工资程序查找起来也很麻烦。所以象效益奖这样麻烦的单项奖,我以前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数据库处理起来很方便的。如果把Visual Basic提供的开放式数据连接起来使用,可通过直接访问或建立连接的方式使用并操作后台大型网络数据库,如我公司使用的Oracle等,就方便多了。

篇2

【关键词】电力系统;预防性试验;绝缘;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突飞猛进,任何一个行业都离不开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因此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则是组成这个庞大系统的一个个细胞,从此可以看出,对电力设备的检查校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众所周知,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压、化学、机械振动、温湿度、电磁场等作用会对设备造成一些缺陷,绝缘性能会出现劣化,甚至会失去绝缘性能,造成事故。据有关统计分析,电力系统中由于绝缘缺陷引起的缺陷造成的事故高达60%,预防性试验指的就是对已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为及时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试验或检测。我国规定,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应柑橘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要求进行各种试验。

按照试验的性质和要求,一般来讲,预防性试验分为绝缘试验和特性试验两大类,其中绝缘试验对与电力系统的意义重大,它是指测量设备绝缘性能的试验。绝缘试验又分为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非破坏性试验是指在较低电压下,用不损伤设备绝缘的办法来判断绝缘缺陷的实验,这类试验对发现缺陷有一定的作用和有效性,但由于试验电压较低,发现的缺陷的灵敏性还有待提高,但目前这类试验仍然是一种不可放弃的检验设备的手段,如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试验,介质损耗因数试验、泄漏电流试验、油色谱分析试验等。破坏性试验是指用较高的试验电压来考验设备的绝缘水平。这类试验易于发现设备的集中性缺陷,考验设备绝缘水平,缺点在于试验电压较高,个别情况可能会对被试设备造成一定的损伤,如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等。接下来的内容中将简要介绍几个预防性试验的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的测量。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绝缘层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呈现的电阻值,所用原理即欧姆定律,传统测试方式所用仪器为摇表,随着科技的创新目前所用较多的是绝缘电阻仪,操作简易,明了清晰,抗干扰能力强。影响绝缘电阻的因素很多,绝缘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原因在于温度升高时,绝缘介质内部离子、分子运动加剧,使设备绝缘的电导增加,绝缘电阻降低。不同的电力设备材料及不同材料制成的电力设备其绝缘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也不一样。现场的测量很难在同一温度下进行,因此为了便于结果的比较将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此外湿度、表面脏污、残余电荷、感应电压等均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试验过程中,应尽量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所测结果应参照《规程》中的标准。吸收比即60s时所测得的绝缘电阻除以15s时所测得的绝缘电阻,这个参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设备的绝缘情况。

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在电压的作用下,电介质会产生一定的能量损耗,这部分损耗称介质损耗,产生介质损耗的原因主要有电介质电导、极化和局部放电。介质损耗的大小,实际上时绝缘性能优劣的一种表示,同一台设备,绝缘良好,介质损耗就小;绝缘受潮劣化,介质损耗就大。介质损耗因数测量就是测量设备绝缘介质损耗的程度。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方法只能发现设备绝缘分布性的缺陷,而对于集中性的缺陷,介质损耗因数测量这种方法则不灵敏。所以,测量各类的电力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时,能分解试验的尽量分解试验。目前最普遍应用的方法是QS1型高压西林电桥,所设计原理为平衡电桥法,此处不再介绍。

交流耐压试验是破坏性试验,试验的过程可能会使原来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发展,使绝缘强度进一步降低。由于绝缘内部劣化具有积累效应、创伤效应、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所以对绝缘设备所施加的交流高压和时间应严格按照《规程》中的标准。交流耐压试验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即工频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操作波冲击电压试验。

篇3

论文关键词:电信业务发展 项目管理 风险降低

论文摘要: 运用项目管理的思路来进行控制和开发电信业务应用系统,可以保证系统构建达到目标明确、功能全面、性能稳定、安全可靠、风险降低的建设目的。

实践证明采用项目管理法来管理电信业务应用系统是较为理想的方式。

1 电信业务应用系统的不断发展

电信服务系统中,业务应用系统的发展随着服务内容的增加而不断拓展。尤其是快速开通业务、及时保障业务、优化网络管理等都已经成为了电信业务应用系统发展的重要层面,并受到了各大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在我国,随着电信业务的拓展,运营商的应用系统功能也随之不断的强化和丰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成为了运营商改进和升级系统的重要前提。运营商之间竞争手段也已经从单纯的硬件升级转为多样化软服务的提供。

目前电信运营的环境应将竞争覆盖以下几大方面:客户服务方面的竞争、运营集中化的竞争、运营深入化的竞争、运营广度和精度的竞争等。这些竞争手段都促使电信行业必须对应用系统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升级,以适应客户多样性和速变性的需求。同时电信业务应用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它正在从分散维护转向集中化发展,从面向网络转向侧重服务,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诸多运营方面的升级和竞争层面的细化,需要在业务应用系统上进行改进和功能拓展,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2 电信业务系统中项目管理的应用实践

在电信业务系统进行拓展时,对其升级、管理以及开发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模式来支撑,从而达到对应用系统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掌控。只有严格的将管理模式应用到电信业务应用系统管理和运行的过程中,才能保证系统达到应有的目标。下面以CRM系统为例进行应用情况的介绍:

电信业务支持系统主要是由处于核心的CRM系统提供,周边系统需要电信业务的各个商建立小型的支持系统(区域内的业务服务的支持系统)。子系统与大范围的CRM系统利用接口进行相互的网络连接,充分利用大系统的硬件和数据为小型服务网络提供服务。对此系统的项目管理主要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

2.1 确定项目作用

1)设定业务目标:在建设和改进客户管理和分析系统的过程中,针对客户的用户名称和地址进行维护和管理,使其与CRM系统的相一致。在打印账单和对账查询的中,账目应当与真实用户的名称相匹配。在系统升级后应实现对用户的针对性管理,如收入、欠费情况等的分类统计。业务受理的过程中应真实的显示。同时子系统和大CRM网络应实现无障碍的安全化对接,即在数据的调用和共享时,保持畅通和安全。

2)设定功能目标: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和管理客户的基本情况,管理账户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打印、制表)、系统的自我管理。

客户的基本管理是在客户递交订单后对其进行处理,并保存信息。从大CRM系统角度看,包括了付费用户基本信息和客户联系人的信息。账户的管理和维护应始终与数据库中客户资料保持一致,可通过在系统中建立客户分账的序列号,并关联其真实用户名和地址来实现。账户信息应当体现出打印功能,而且设置相应的分类管理,即满足查询和打印相互支持的效果。

资产管理层面是CRM订单完成后,订单行项目信息通过接口导入系统并保存。系统根据订单号和分账序列号分别使之与付费客户的账户信息建立其关联。打印信息功能主要是提供补打工单、校验单、发票等。

在改进后的系统中应当保证其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和一一对应。提供个性化报表的服务,即利用与财务系统的有限制对接,将收入信息和欠费信息提取出来,以此作为客户管理的一个重要数据基础,并按照需求进行表格的生成和传递。

另外,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性,通过限制用户对某些数据库的访问、分布式业务处理、多级身份验证等方法,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

3)设定系统性能目标和维护措施:系统建立的过程中,应当确定系统的性能目标,主要包括:稳定性、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使用率和并发量。系统数据应保证完整而准确,1000小时连续运行的准确率应当达到高于99.99%。对客户的数据进行输入时应进行合法性的检查,保证整个流程的畅通,一旦出现错误应可以采用必要的措施进行纠正。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性能和服务能力,必须制定对于的维护措施。措施必须包括应用程序的维护、系统数据的维护、代码的维护、硬件设备的维护、结构人员的变动考量。

2.2 项目时间节点的设计

1)绘制进程管理图。在项目设计阶段,按照项目的部署计划和系统功能开发的先后关系进行图表绘制,即根据研发活动的顺序和时间长短来设定系统运研发流程和资源配置。分析进程管理图,找到项目研发中的关键路径,确定整个项目的整体进度计划。。对于复杂活动的时间需要进行细分,完善子活动的时间进度表。最后统筹每个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以此合理分配资源。

2)进度计划设计。项目进度计划是保证项目按期交付使用的重要前提,它建立在进程管理图的基础上。完整的进度计划应当包含相关的子项目开发活动,利用软件工具将资源进行平衡和分配,将时间分摊到每个子项目的活动中,保证每个项目都具有充足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项目的开发。

3)对进度的控制。为了保证进度计划的执行,因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控制,此时就需要对开发中不可预见的问题进行预判和估算,例如在进度计划不能顺利完成的时候所采用的措施,设计开发流程的变更方式和时间调整幅度。

2.3 项目风险性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才能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由于电信业务员应用系统设计到的业务往往极为复杂,应当在项目立项阶段尽可能的对存在的风险进行罗列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和处理措施。

由于市场的快速变化,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常常面对政策、市场和法律的变化。正确的研发模式可以规避项目不能如期达到业务需求的风险。复杂运营环境带来的错误及各种新技术的采用,数据发生错误的概率将非常大,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结构对于多协议数据传送的支持。

在电信业务应用系统的实践中证明,风险管理遍及系统管理和运行的的各个层面和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只有组建一支具备足够业务和技术经验的专家组,才能设计出完整的风险管理方案。采用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项目的进行,降低负面事件的出现,保证系统业务服务能力的可靠性。

3 结束语

电信业务应用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变得更加的人性化、高效化的元素,因此业务支持系统也将更加的复杂而庞大。从项目开发的角度看,利用项目管理来控制系统的立项评估、成本预算、需求规划、研发形式、测试和维护等过程是系统发展的必然。这也将对项目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即项目生命周期中需要更加细致的数据分析过程和协调能力,设计更为细化的分项管理和资源协调,保证高效完成开发和实施任务。这些将是项目管理控制和开发电信业务应用系统的发展重点。

参考文献:

[1]林彬、罗宜美,电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分析[J].福建电脑,2006(05).

[2]丁锐,项目管理理论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7).

篇4

【关键词】 中心节点

Design of network softRAID system based on centernode transplantation in medical image storage network

【Abstract】 AIM: To develop a distributed network storage system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emands of the medical image storage network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ighavailability demands of medical image storage network, by the use of network softRAID and centernode transplantation technologie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this articl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e network softRAID system based on centernode transplantation―PACS RAID system. RESULTS: The Markov process to build a highavailability model for performance analysis was us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highavailability demands of the PACS RAID system was more effectiv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network soft RAID system based on centernode. CONCLUSION: Because of high availability, strong flexibility and convenient extensibility, the PACS RAID system can meet effectively the demands of the storage network with the medical image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in our hospital.

【Keywords】 centernode; medical image; softRAID

【摘要】 目的:研究一种满足我院医学影像存储网络需求的网络分布式存储系统. 方法:按照医学影像存储网络的高可用性要求,利用网络软RAID和中心节点迁移技术,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中心节点可迁移的网络软RAID系统―PACS RAID系统. 结果:使用Markov过程建立高可用性分析模型进行性能分析,与原有的基于中心节点的医学影像存储网络软RAID系统相比,中心节点可迁移的PACS RAID系统的可用性要高得多. 结论:PACS RAID系统可用性高,灵活性强,扩展方便,能有效地满足我院医学影像采集与传输系统存储网络的临床工作需求.

【关键词】 中心节点;医学影像;软RAID

0引言

网络RAID的出现使高性能的分布式存储成为可能,其中的研究代表包括Petal,Swarm与RAIDx[1-3]等. 网络RAID可以对网络中各种存储资源统一管理与使用,从而提高存储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我们开发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医学影像存储系统网络软RAID系统―VNS[4]. VNS系统可以将网络中不同主机的存储空间组织起来,由一台中心节点对整个存储空间来进行统一管理.

VNS系统中所有的请求都由中心节点来处理,中心节点故障将会造成整个系统无法使用,因此中心节点是VNS系统的单一故障点.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设计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中心节点可迁移的网络软RAID系统―PACS RAID,主中心节点发生故障时由备用中心节点接管主中心节点工作,通过中心节点迁移技术来提供医学影像存储系统的高可用性.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PACS RAID系统是构建在医学影像网络中的软RAID系统. 系统中的节点分为2种类型:中心节点与存储节点. 其中,包括1个主中心节点、1个备用中心节点与若干个存储节点. 中心节点负责组织和管理系统中的硬盘;存储节点负责提供系统中的硬盘资源(图1).

对医学影像存储网络中的磁盘资源的访问都要通过中心节点,在正常情况下这个工作是由主中心节点来完成的. 由存储节点提供的磁盘资源对应用程序是完全透明的,中心节点按RAID 0,1,5或其他数据布局将磁盘资源组织起来,应用程序看到的是一块大的、完整的虚拟磁盘空间. 主中心节点与备用中心节点之间通过心跳连接构成双机系统,在主中心节点或其上运行的服务程序失效的情况下,由备用中心节点代替主中心节点来提供存储服务.

图1系统总体结构(略)

1.2技术方法PACS RAID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软RAID与中心节点迁移.

1.2.1网络软RAID网络软RAID的核心是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 设备驱动程序包括以下2个层次:RAID驱动程序与NDD(network disks driver)驱动程序. Linux操作系统本身提供了RAID驱动程序,它的作用是将本地或网络磁盘组织成不同数据布局的RAID. NDD驱动程序的作用是将医学影像存储节点中的磁盘映射成本地的网络磁盘.

NDD驱动程序对于RAID驱动程序是透明的,它只是在Linux系统中注册了一个网络块设备,并将NDD Client接收到的数据交给RAID驱动程序来处理. NDD Client是Linux用户态的NDD客户端程序,它的作用是通过TCP/IP协议将读/写请求发送给NDD Server. NDD Server是Linux用户态的NDD服务器端程序,它的作用是通过TCP/IP协议接收NDD Client的读/写请求,并在本地磁盘上完成实际的读/写操作(图2).

图2网络软RAID系统结构(略)

1.2.2中心节点迁移由于中心节点是医学影像存储网络的单一故障点,因此中心节点失效将会导致存储系统不可用. 通过心跳连接将主中心节点与备用中心节点构成双机系统,就可以通过心跳机制定时监控主中心节点的状态,并在主中心节点失效时由备用中心节点代替主中心节点来工作. 心跳连接是中心节点状态信息的交换通道,它通过串口通信或网络连接来实现. Heartbeat是Linux平台上成熟的、开放源码的双机热备份软件. 通过对Heartbeat的修改可以实现对NDD Client程序的监控.

主中心节点上的心跳守护进程周期性地发送状态信息,备用中心节点上的心跳守护进程监听主中心节点的状态信息. 如果主中心节点或NDD Client程序发生故障,备用中心节点在规定时间内没收到主中心节点的状态信息,这时备用中心节点会认为主中心节点失效,自动接管主中心节点的工作并启动NDD Client程序. 如果主中心节点从故障中得到恢复,主中心节点就会接管备用中心节点的服务(图3).

图3中心节点迁移(略)

2讨论

PACS RAID系统的设计目的是提高医学影像存储网络软RAID系统的高可用性(highavailability). 衡量系统高可用性的参数主要包括:平均衰竭时间(mean time to failure, MTTF)与平均维修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 MTTR). 在PACS RAID系统的高可用性分析中,通常使用Markov过程建立高可用性分析模型[5](图4).

图4Markov过程的状态转换图(略)

该模型考虑到了中心节点迁移所需的时间THA,包括备用中心节点发现主中心节点失效与接管主中心节点所需的时间. 通过对该模型的状态转换图进行分析,系统的可用性等于系统处于“系统正常”状态的可能性与“备用中心节点启用”状态的可能性之和. 最终,得出PACS RAID系统的可用性可以用公式表示:

可用性=(MTTF+MTTR)/[(MTTF+MTTR+THA)+MTTR2/2MTTF](1)

在给出了系统可用性参数的PACS RAID系统(MTTF为10 000 h,MTTR为1 h)中,同时设中心节点迁移时间THA为1 min,通过公式(1)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可用性为0.999 998 328. 因此,PACS RAID系统的不可用性为0.000 001 672,通过换算得出系统的不可用时间为52.73 s/a.

在基于中心节点的医学影像存储网络软RAID系统中,由于中心节点是整个系统的单一故障点[6],在中心节点失效时可以看作系统是失效的. 因此,VNS系统的可用性可以用公式表示:

可用性=MTTF/(MTTF+MTTR)(2)

在给出可用性参数相同的VNS系统(MTTF为10 000 h,MTTR为1 h)中,通过公式(2)可以计算出系统的不可用时间为3153.28 s/a. 显然,与原有的基于中心节点的医学影像存储网络VNS系统相比,中心节点可迁移的医学影像存储网络软RAID系统的可用性要高得多.

网络软RAID系统是在通用的硬件设备上,完全基于软件来实现的存储系统,它具有成本低、配置灵活、扩展性好等特点. 但是,中心节点是网络软RAID系统中的单一故障点,这就导致了这种存储系统的可用性不够好. 中心节点可迁移的网络软RAID系统的提出,利用主中心节点与备用中心节点组成双机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学影像存储网络软RAID系统的高可用性,满足我院医学影像采集与传输系统的临床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 潘新华,郭光友,谭珂.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0, 21(3): 237-240.

[2] Patterson DA, Gibson GA, Katz RH. 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M]. Proc 1988 ACM SIGMOD Int Conf Manage Data, 1988: 109-116.

[3] Hwang K, Jin H, Ho RSC. Orthogonal striping and mirroring in distributed RAID for I/Ocentric cluster computing [J]. IEEE Trans Parall Distrib Syst, 2002, 13(1): 26-44.

[4] 王刚,刘晓光,刘. 网络软RAID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0, 37(增刊): 81-83.

[5] Wood A. Availability modeling [J]. IEEE Cir Dev, 1994, 10(3): 22-27.

篇5

【关键词】异地两相短路;微机综保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电力系统

1.前言

据统计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85%都是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在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中,如果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在查找接地点和处理接地线路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整个电网的非故障相电压一直升高到额定电压的倍,很容易在其它电气设备的绝缘薄弱点出现绝缘击穿现象,造成第二个接地点,发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造成同网异地的两条供电线路同时跳闸,因而扩大了停电故障范围。

有关异地两相短路电流的计算问题,可通过“零序阻抗拆分法”[1]通过手工计算或者计算机算法[2]来实现。

但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如何配置全系统的继电保护,避免发生异地两相接地短路时两条线路同时跳闸,即在这些分别处于不同地点的两条线路中,具有选择性的只跳开一条负荷重要程度低的线路,使其迅速跳闸;而继续维持重要性高的线路短时单相接地运行,直到有序退出运行状态。上述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当前微机综保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2.1 当前微机综保系统的现状

近年来,微机综合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对各种电力设备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等方面得到大幅提高。整个微机综保系统,又是由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组成。从测控装置所保护的设备种类,可划分为针对于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母线、电容器、母线并列、母线解列、自投装置、线路光纤纵差的多种测控装置,从测控装置所保护系统功能来看,又可划分为针对电压无功、低频减载、故障录波等测控装置。

从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保护测控范围上,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作用于变电站内保护单台设备的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如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微机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2)作用于变电站内保护电力系统稳定的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如:微机电压无功综控装置、微机线路(轮切)解列装置、微机线路解列装置等。3)作用于两变电站之间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如线路光纤纵差测控装置[3-4]。

2.2 微机综合保护系统遇到的问题

要解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异地两相短路故障的线路保护,或者解决整个区域低频减载保护等问题,仅依靠本站内保护特定的电气设备的微机测控装置,如微机线路测控保护装置、微机发电机保护测控装置等,是不能够满足电网系统的综合保护要求。因为,上述这些故障都是由个别的单独故障引起的系统性故障,要想从系统上处理解决,以达到处理结果最优,应主要侧重于建立本区域智能型的综合保护测控系统来统一分析、判断、选择、启动和实施。

3.智能型区域性综合保护测控系统及异地两相短路的智能测控

3.1 智能型区域性综合保护测控系统

所谓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就是用光纤将系统内多个变电站的微机线路测控装置连接起来。将各变电站线路的三相电流、电压数值、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状态的数据采集值,汇集到枢纽变电站的中心前置机上,实现枢纽变电站的中心前置机,对整个区域性电力系统进行综合测控。系统构成是:使用高速的数字传感器,采集、传送电流、电压信号、开关开闭等信号;使用光纤高速传输,数据的双向传送,达到实施监测与控制;使用中心前置机、大容量存储器,高速处理实时信息;从控制功能上讲,应具有智能性、自愈性和事故预防能力以达到区域系统最优化,可根据故障特性和系统状况,确定需要控制或者跳闸的线路,临时远程修改某线路的继电保护整定值,或者配置延时或短时闭锁功能,以达和实现到系统最优实施的控制(如图1)。

3.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保护构成探讨

异地两相短路故障保护的测控,是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的部分功能之一。将其动作过程可举例说明(如图1):如某一区域型35kV电力系统,由上级110kV系统相联络的枢纽变电站和自备热电厂和一些变电站组成。当336线路A相发生了单相接地时,由于非接地相电压升高倍。如果在处理接地故障的过程中,368线路C相因为电缆头绝缘薄弱被击穿,又发生单相接地。即异地两相接地故障。

如果没有装设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由于368、336开关限时速断过电流保护的时限都是0.3秒,两条线路将同时启动过电流跳闸,两条线路同时停电。

但如果装设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系统内各变电站的电流、电压数值、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接通和闭合状态等数据,将被上传到枢纽变电站的前置机上,经计算机处理、运算,进行如下系统处理:1)根据事先存储的线路负荷重要程度序列表,选择重要程度低的线路,优先启动跳闸指令,跳336开关。2)而对负荷重要程度高的线路开关,采用延时启动跳闸指令,延时0.3秒(即0.6秒)跳368开关。3)336跳闸后,其接地点被切除。336单相故障电流消失,336A正常负荷电流被上传的前置机,368延时保护又被恢复为0.3秒,可继续向用户供电直到有序退出运行和进入检修状态。从而避免两条线路同时跳闸,尽最大限度的减小了线路停电范围。将已经接地的故障线路推出运行(如图2)。

如对于低频率减载保护系统,可根据频率下降值,计算出负荷的总切除量,再根据事先存储的线路负荷重要程度序列表,分配切除量,确定并启动开关跳闸。

4.结语

通过探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保护配置,可为我们电网技术改造工作提供如下借鉴作用:

4.1 智能型的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是智能电网区域化的具体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保护,又是智能型区域综保系统的部分功能。将现有电网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实现智能化升级,逐渐完善系统自愈功能,对于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增强经济社会生活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2 在枢纽变电站的前置计算机,是整个区域性系统的神经中枢,不仅能承担着对系统运行实时监测功能,还承担对系统数据的分析、计算和处理功能和系统内继电保护等自动装置修改和控制功能。

4.3 传输信息所用的光纤,不仅承担着数据、信号传输。还承担着修改命令和控制指令传输,具有高速性和双向性。

4.4 系统控制技术要求特点是:系统内的控制参数、继电保护定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系统当时的运行方式、线路运行状态,以系统效益最大化,处理方案最优化的原则,根据实时数据计算结果所确定的。具有实时性和智能性[5]。

参考文献

[1]王学羽.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的案例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9).

[2]米麟书,刘芳宁.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两点异相接地故障计算[J].四川电力技,1990(1):24.

[3]郑南章,曾锦松.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存在的误区[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

[4]张兆云,刘宏君,张润超.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间光纤纵差保护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

篇6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机转动原理,重载起动,调速,过电流保护

 

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坚固耐用,价格便宜,维修方便等一系列优点。与同容量的直流电动机相比,异步电动机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转动惯量小的特点。,调速。因此,在工矿企业的电机拖动系统中异步电动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的转动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利用旋转磁场工作的,其工作原理可通过以下演示实验来直观地了解。一个装有手柄的蹄性磁铁以轴座01为支撑自由转动;在蹄性磁铁两磁极之间有一个鼠笼转子,鼠笼转子以轴座02为支撑自由转动;轴座01和轴座02在同一条轴线上。蹄性磁铁和鼠笼转子之间没有摩擦力和机械连动关系,两者均可独立自由转动或保持静止。当摇动手柄使蹄性磁铁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磁场的磁力线就切割鼠笼转子上的铜条,相当于转子铜条逆时针方向切割磁感线,闭合的铜条中就会产生感生电流,其方向可用右手定则判断。由于感生电流处在蹄性磁铁的磁场中,因此铜条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使转子转动,磁场力的方向可根据左手定则判断,从判定的结果可知转子转动方向与蹄性磁铁旋转方向一致。,调速。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重载起动

1、小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重载起动

这种情况的主要问题是起动转矩不足,而小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一般为鼠笼型,解决的办法是用特殊电机获得高起动转矩,主要有高转差率电机、深槽式电机和双笼型电机.从起动电流公式和起动转矩公式可以看出,增大转子电阻既可限制起动电流又可提高起动转矩。

高转差率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导条不是普通的铝条,而是采用电阻率较高的铝合金.这种电机过载能力强,但功率因数低,正常运行时损耗较大,效率较低.所以只适用于频繁起动的场合,主要是起重运输机械.深槽式异步电动机是利用起动过程中转子导条内的集肤效应使起动时的转子电阻增大,改善起动性能又不降低正常运行效率,但功率因数和过载能力有所降低,适用于需要重载起动而对过载能力要求不高的场合.双笼型异步电动机利用集肤效应改善了起动性能,又保证了基本的运行性能,但电机价格较高,一般用于要求起动转矩较高的场合.

2、大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重载起动

此种情况下既要有较高的起动转矩又要限制起动电流,若高起动转矩的笼型异步电动机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采用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在转子电路中串联合适的电阻,既可提高起动转矩又能降低起动电流.因而,要求起动转矩大或起动频繁的生产机械常采用绕线型异步电动机拖动.大功率电动机一般为绕线型。,调速。

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常用的起动方法有转子串固体电阻、频敏电阻或液体电阻.大功率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串固体电阻起动,不能无级调节,起动不够平滑。,调速。为了减小冲击,应在转子回路中串入多级对称电阻,并随着转速的升高逐渐切除起动电阻,因此设备投资大,操作、维修不便.串频敏电阻器起动,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以无级调节,但起动电流较大、功率因数低,使起动转矩受到限制,且不同容量的电动机要配不同规格的频敏变阻器.转子回路串液体电阻,能连续无级调节使电机平滑起动,具有起动转矩大、起动电流小、起动时间短、功率因数高、噪声小、温升低、结构简单的特点,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液体浓度来改变阻值,使一台起动器适应不同功率的电动机,因此是大功率电动机重载起动的首选方案.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主要调速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包括:变极对数、定子调压、定子变频、串级调速、双馈调速、液力耦合、电磁转差离合器等,从调速时的能耗观点来看,有高效调速方法与低效调速方法两种:高效调速指时转差率不变,因此无转差损耗,如多速电动机、变频调速以及能将转差损耗回收的调速方法(如串级调速等)。有转差损耗的调速方法属低效调速,如转子串电阻调速方法,能量就损耗在转子回路中;电磁离合器的调速方法,能量损耗在离合器线圈中;液力耦合器调速,能量损耗在液力耦合器的油中。一般来说转差损耗随调速范围扩大而增加,如果调速范围不大,能量损耗是很小的。下面就对改变转差率进行调速的几种方法进行阐述:

1、改变定子电压调速

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定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改变定子电压就可以改变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转矩,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普通笼式电机,因为它的转子电阻很小,转速低时电流会急剧上升。,调速。可用于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其转子回路可串电阻或频繁变阻器,大部分转差能量损耗被引到外接电阻或频繁变阻器上,减轻电动机的发热。

2、改变转子电阻调速

这种调速方法只适用于绕线式电动机,在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电路内串入调速电阻,当负载一定时,转子回路中串接的电阻越大电动机的转速越低,越小转速越高。此方法设备简单,控制方便,初期投资少,但转差功率以发热的形式消耗在电阻上,属有级调速,机械特性较软。

3、串级调速

目前,较先进的串级调速应用了可控硅逆变器控制的串级调速线路,其优点是能够获得较硬的机械特性,整流元件压降小,设备占地面积小,无旋转部分,噪声小,维护较简单,是绕线式电动机很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法之一,其缺点是,转子回路装有滤波用的电抗器,故功率因数较低。

四、使用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电流保护

为达到安全可靠的全面保护,只靠设计一种保护方法是不行的,必须全面分析各种故障引起的电流异常情况,采用智能保护器或多功能保护器来保护三相步电动机的安全运行,保护器的设计应具有下面的功能:

1、设置电流速断保护

用于电动机内部定子绕组以及进线所发生的相间短路故障或相间接地短路故障,短路电流很大时,迅速切断电源。,调速。

常见的电流速断保护是熔断器和低压断路器。熔断器的熔体串联在被保护的电路中,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熔断器不起作用,相当于一根导线,其上面的压降很小,可忽略不计。当电路短路时,很大的短路电流流过熔体,使熔体立即熔断,切断电动机电源,电动机停转,起到保护作用。同样,若电路中接入低压断路器,当再现短路时,低压断路器会立即动作,切断电源,使电动机停转。

2、设置定时限过流保护

作为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短路保护的后备保护,以提高保护整定的灵活性。

3、设置反时的过负荷保护

防止电动机长时间过负荷运行而引起的电流过大,防止由于电流热效应的累积作用,使定子部分过热而引起的损坏。

4、设置负序电流保护

防止电动机的各类非接地性不对称故障。

5、设置起动时间过长保护防止由于各种原因使得电动机不能成功起动时,大起动电流对绕组的损坏以及起动转矩对轴承的损坏。

结语:为了保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就必须要掌握有关异步电动机的安全运行的基本原理,对三相异步电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做到尽可能合理地使用电动机,避免事故隐患的产生,确保电动机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汤天浩《电机与拖动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李兴艳《浅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几种常用调速方法》[J]甘肃科技纵横2010(2);

3、马江鹏《浅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0(3);

4、罗恩华《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篇7

中图分类号:TM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097-01

1、引言

我国开展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应用已经有二十年历史,此项工作对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1][2][3]。随着电网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4],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目标的提出,电气设备从事故检修到定期检修,再到状态检修的转变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5][6]。与原先的事故检修和定期检修不同是,状态检修必须以先进的在线监测为基础。从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出发,对一次设备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在线监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线监测设备现场化、智能化和网络化[7]。传统的基于工控机数据处理平台的监测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中对电力一次设备智能化的新要求[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3C技术(消费电子、计算机、通讯)一体化的加速,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9]。嵌入式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强,系统内核小和系统配置要求低等特点,使其在工业过程控制、信息家电、交通管理以及机器人制造等研究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嵌入式系统能够满足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现场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技术要求[10]。

2.系统设计

根据电力设备智能化控制的现场化、智能化和网络化需求,以及有关的电力行业规范内容,综合考虑性价比和稳定性等因素,嵌入式数据处理平台的核心处理器选用ARM9系列的AT91RM9200型号。处理器通过驱动层与硬件对接,实现时钟控制(RTC)、USB存储、网络通信、CAN协议和串口协议通信以及I/O端口读写等功能。处理器通过基本库与多种扩展库的支持,向用户提供网络通信、网页访问、设备通信、数据分析和系统流程信息管理等应用功能。

根据系统总体设计的功能架构,下一步依次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对各种功能模块进行匹配选型,并且增加一些辅助模块,实现整个数据处理平台系统的异常中断处理。软件设计包括驱动软件、系统引导软件和文件操作系统软件3部分。

3.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根据处理器主芯片的匹配要求,结合系统总体设计的功能需求而定,具体的硬件功能需求如表1所示。

本系统的主芯片为Atmel公司的工业级AT91RM9200处理器,其内部集成了一个ARM920T― ARM Thumb处理器,在180 MHz时运行速度高达200 MIPS,内带16KB的数据Cache,16KB指令Cache写缓冲区,全功能的MMU,片内带有Debug通信通道的Emulator,内部Memories,16KB的SRAM 和128KB的ROM。

4.软件设计

电力系统智能电网规划对现场在线监测设备嵌入式数据处理平台的软件需求如表2所示。

结合需求分析,嵌入式数据处理软件平台采用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进行设计,分别开发四项独立的软件组:引导程序(Uboot)、内核驱动程序组(LINUX-kernel)、文件操作系统(ROOTtfs)和嵌入式web服务器程序。

本平台开发的引导程序Uboot是遵循GPL条款的开放源码项目。其源码目录、编译形式与Linux内核很相似,丰富的设备驱动程序。

5.应用实例

变压器色谱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目的是用来在线监测变压器等油浸式高压设备油中溶解的故障特征气体(H2、CO、CH4、C2H4、C2H2、C2H6)的含量及其增长率(另可增加微水变送器来测量变压器油中微水的含量),并通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早期预报设备故障隐患信息,避免设备事故,减少重大损失,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在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于现场设备时,嵌入式数据处理平台应提供登录、参数配置以及监测结果的界面,并且可以通过以太网络远程访问,满足智能电网规划的现场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应用本文设计的数据处理平台系统产生的上述界面如图1所示。

5、结论

根据本文介绍的设计方案开发的嵌入式数据处理平台,目前已大规模应用在国内变压器油中气体在线监测系统中,在全国超过200个变电站投入使用,已有数千台设备保持长期在线运行,并且通过远程通信定期统计监测结果。实践证明,该嵌入式数据处理平台能够完全替代早期相对独立的工控机系统,实现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信息的网络互连,完全符合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的现场化、智能化和网络化需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同步记录 数字相机接口 异步串行通讯 编解码

在光电经纬仪跟踪目标记录图像和数据过程中,需要将图像数据以及图像对应的角度和时间码等附加信息进行同步记录,用于事后判读。视频图像可分为数字视频和模拟视频两大类,其中数字视频又包括camera link、channel link、SDI等多种图像传输模式。

在数字图像和附加信息同步记录过程中,无论是针对哪种格式的视频图像,都需要将图像和附加信息按照图像帧频进行同步存储。由于图像及其同步信息来源于光电经纬仪不同的分系统,多个数据流到达存储终端后会产生不同的时延,再加上存储终端对于不同的数据流采用了相对独立的接收单元这一因素,就出现了图像和数据在实际存储过程中丢帧、错帧的现象。针对以上实际问题,设计了将附加信息和图像数据统一编码继而传输到图像记录终端进行记录的方法。通过实际使用证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图像和附加信息在存储过程中错帧、丢帧的现象。提高了图像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1 图像及附加信息同步存储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图像存储系统包括时统终端、相机、编码器、信息同步单元和记录终端5个部分。时统终端在系统中为其他单元提供同步脉冲,同时为信息同步单元提供时间码。信息同步单元接收图像数据,根据同步脉冲关系,将时间码和编码器输出的角度值等附加信息统一编码,之后将同步数据发送给记录终端,在记录终端由图像采集卡完成对图像和附加信息的同步记录。

2 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

从上述内容可见,实现同步记录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信息同步单元的设计,具体实现如下。

2.1 同步时序的设计

要达到图像和附加信息同步存储的目的,就必须保证相机输出的图像信息和附加信息是同步的,经过多次实验,系统采用以下工作时序,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秒信号是时统终端解调出的同步信号,作为所有同步信号的基准,发送给编码器、相机以及信息同步单元的同步信号都是用秒信号作为同步基准的,即其他同步脉冲的下降沿和秒信号的下降沿是对齐的。相机同步工作频率为100Hz,脉冲低电平部分表示相机曝光时间,相机是在外触发模式下工作的,输出图像的场信号和外触发信号必须是同步的,频率也为100Hz,场信号有效时为高电平,低电平时表示场信号无效。角度和时间码作为同步信息,采样频率也为100Hz,为了保证图像和同步信息严格同步,图像附加信息的采样时刻和相机曝光信号的中心时刻应当是对齐的。

通过以上的时序设计,才可以保证进入到信息同步单元的图像数据、时间码和角度值等附加信息数据流都是同步的。

2.2 图像的接收

考虑到相机图像输出的方式为Camera Link方式,首先要把四路高速的LVDS数据信号以及像素时钟信号转换为TTL信号,以便于信息同步单元的FPGA模块接收信号。利用美国半导体公司生产的DS90CR288实现LVDS信号和TTL信号之间的转换。把5路LVDS信号转换为1路TTL时钟信号和28路TTL数据信号,FPGA根据DS90CR288输出的时序信号,将解码后的图像数据读入到FPGA内部。

2.3 附加信息的接收

附加信息包括角度信息和时间信息两部分,通讯方式为异步串行通讯,波特率为230.4Kbps,时间信息采样频率为100Hz,角度信息采样频率为每秒1000帧。

为了实现异步串行通讯,系统采用高度集成化的方法,在FPGA内部编写符合异步串行通讯的逻辑时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串行通讯格式,包括停止位、起始位、校验位以及通讯波特率等参数。在对串行数据的解串操作完成后,可以由FPGA读取恢复成具有伴随时钟的8位并行数据,。

2.4 图像数据和附加信息的统一编码

FPGA读取图像数据和附加信息后,首先对二者统一编码,考虑到图像数据最后是由记录终端通过Camera Link采集卡读取,所以最终要将统一编码的图像和附加信息数据仍以Camera Link通讯模式发送出去。统一编码后的数据发送时序要和原图像时序基本一致,同时在每帧图像信息中包括角度信息和时间码等附加信息。

2.4.1确立统一编码方法

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2种统一数据编码方法:

A)不改变原图像的时序,即像元数为1280(H)1024(V),帧频为100Hz,利用最后一行信息记录附加信息。

B)改变原图像的时序,每帧增加一行数据,即像元数为1280(H)1025(V),帧频为100Hz,同样利用最后一行记录附加信息。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方法A优点是不改变原图像格式,没有加数据量,但是损失了一行有效图像。方法B优点是图像没有损失,但是改变了图像的原有格式,增加了一行的数据量。根据经纬仪工作特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目标往往是位于图像的中心区域,因此,系统中采用了方法A。

2.4.2统一编码方法的实现

根据2.4.1中对方法A的论述,同步记录的关键在于在每帧图像的第1280行,记录附加信息。图像时序关系如图3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图像信息、角度信息以及时间信息的输出时刻并不相同,考虑到图像信息的解码,异步串行数据的解码,以及中间线路的传输等客观因素,这对到达FPGA内部的图像信号和附加信息解串后的并行信号之间的同步性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图像数据、附加信息进行缓冲再进行同步操作。

存储系统中在FPGA内部引入了FIFO,利用FIFO乒乓操作实现数据的缓冲以及再同步功能。

图4是主要时序仿真图,图中主要包括如下输入输出信号:Fifo1_Wrreq和Fifo2_Wrreq两个FIFO写请求信号; Fifo_Rdclk和Fifo_Wrclk分别是两个FIFO的读时钟和写时钟;Fifo1_Rdreq,Fifo2_Rdreq分别是两个FIFO的读请求信号;Fifo1_Rst,Fifo2_Rst分别是两个FIFO的复位信号;Data_in是由DS90CR288转换而来的28位并行TTL信号;Data_out是从FIFO中读出的数据。由图4可见:通过FIFO的缓冲机制,可以将两路异步的数据转换为FPGA可用的同步数据。

2.4.3 同步数据的输出

由于同步数据输出的方式也是Camera Link方式,利用DS90CR287实现LVDS信号和TTL信号之间的转换。把28路TTL信号和1路TTL时钟信号转换为4路LVDS数据信号和1路LVDS时钟信号,由图像采集卡接收数据,完成最终的同步数据记录功能。

3 结论

经过连续不断电高风险测试,光电经纬仪图像记录没有发现丢帧和错帧现象。同时,通过使用MC1302、1M60、长波红外等多种相机,均可实现图像和附加信息同步记录的功能。

实践证明:在经纬仪中使用把图像数据及附加信息统一编码传输到图像存储系统终端记录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出现的图像和同步信息间错帧丢帧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图像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该记录方法满足经纬仪图像和附加信息同步记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卓兴旺.基于Verilog Hdl的数字系统应用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姜培培,裘燕青,傅志辉,杨丁中,沈永行.基于DSP和FPGA的多路型光纤光谱仪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06(11).

[3]赵帮宇.基于FPGA的高速数字图像采集与接口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5]迟航.基于Camera Link接口的图像采集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