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史8篇

时间:2023-12-23 08:12: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史

篇1

综合性实验是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实践环节。文章结合了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的特点,通过提出改革教学体系、教学平台以及结合科研项目等方法,对综合性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

1引言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所有工科院校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是重要的环节[2],而实验课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在实践环节能力较为薄弱,实验技能不强,科研创新能力弱。显然,仅开设验证型和演示型实验的教学是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学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现在各个学校都在进行试验教学的改革[3],我们应该结合西科大建工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实验教学体系[4]、综合实验改革等方面入手,根据学科及行业发展的要求,在现有的“三模块(公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三层次(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教学体系中,以与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相匹配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实验教学项目内容整合、优化、拓展作为落脚点,为强化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进行大胆的尝试。通过整合、优化、拓展课加实验等实验教学课程,开设了与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对应的独立行课的“土木工程综合实验”课程。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能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5]。更新实验室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增设综合性试验是实验室教改的目标,如何提高综合实验效果和教学却是教学难点,本文结合实验室教学,对综合性实验教改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6]。

2土木工程试验的重要性

土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它是长期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化产物。土作为建筑物的建筑材料之一,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其工程性质的影响。解决一个土木工程方面的问题,其程序首先是通过勘探、测试、试验、分析,利用土力学方面的理论进行计算,然后施工。有时还要根据需要利用岩土测试技术,对施工和使用过程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这是一个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试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规划和施工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为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施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地基基础设计之前,必须进行试验,为基础设计提供正确的技术参数,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基础稳定,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从本学科的发展特点来说,试验是土木工程理论发展的基础,纵观其发展史,很多重大理论的发现,如库仑强度理论、应力-应变曲线、土的压实理论以及达西定律等,都是通过试验总结而建立的。即使在当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发达,学界专家仍旧认为,试验依旧是测定土体工程性质的重要方法。所以,土木工程试验,包括土力学实验和测试技术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通过土木工程综合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

近年来,土木工程学科以及行业发展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在现有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应该着重以与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相匹配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实验教学项目内容整合、优化、拓展作为落脚点,为强化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进行大胆的尝试。根据学生的层次,结合教学、比赛和科研,可以将学生的实验教学部分总结为三个层次、三个模块。原有的实验教学多属于理论课加实验,内容较为陈旧且多属于基础性实验,创新性和综合性不足,因此实验课应加大实验教学体系中专业实验模块和创新实验教学模块的改革力度,其中创新实验模块主要为学科的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以及国家科研基金服务。通过对现有实验课程整合、优化、拓展,经学院专业老师共同研究、统筹后,开设与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对应的独立行课的“土木工程综合实验”课程。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以后,应该对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建立创新实验的思维模式,在每个实验中都能从重要理论知识点出发,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实证式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实验的改革和综合实验的开设,可以避免学生实验课低层次的重复,促使实验课程内容有效的深化和更新,知识覆盖面的加大,实验中心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

4实验教学手段的探讨

4.1教学体系的构建

针对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不足,可以对实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优化实验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辅助手段,可以采用比较先进的手段和方法来提高效率,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适当压缩已经过时的或者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甚至可以自学的内容。逐步淘汰已经过时的验证性、演示性实验,严格把关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删除与新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不相符的教学内容。在新教学体系[5]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把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科技发展作为背景,建立课里课外、校内校外综合的教学体系,将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和要素有机的结合,使学生的知识、素质以及能力全面协调的发展。

4.2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建立

随着学校学院的发展、实验室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往仅仅用于理论教学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可以在实验教学上利用。在实验教学上应用这些手段,可以转变传统静态的书本教学形式,可以将图文声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而且可以利用网络将教学内容的范围扩大,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将教材各元素灵活穿插,将最先进的施工工艺、实验技术、仪器设备直观感性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将一些先进的实验以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观看,既能在综合性实验教学开课之前提前了解实验方法和内容,又能在实验完成后比较自己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加深印象、发现问题。这样,可以大大地丰富和扩展书本知识,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4.3科研促进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学院纵、横向科研项目,以及学生创新科技项目,一方面教师可以吸收有兴趣的同学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或者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协助老师查阅相关文献,开展试验研究,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试验目的,掌握试验细节,学会课题的研究方法,而且对项目的相关领域也会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在老师方向性的指导下进行试验,老师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进行理论研究。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长其见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未来工作或考研都有很大帮助。

5结语

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工作,如何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综合性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有特殊的地位,它可以通过综合的、系统的实验方案和步骤,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是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性实验应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等环节着手,注重复合性、多样性、多元性以及培养目标的综合性,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综合性实验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应始终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思维,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夯实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

作者:陈少杰 陈新年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炎锋,孙晓龙,邢雪飞,等.关于土木工程类专业本科认识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探索[J].高教研究,2012(1):62-65.

[2]李春光,韩艳.目前土木工程类专业本科认识实习中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24):110-110.

[3]杨延“.卓越课程”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16-18.

[4]潘睿.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103-105.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92-03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建类各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体系中起着先导和启蒙作用,肩负着把完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引入到土木工程行业的大门,使学生从综合教育跨入到土木建筑专业教育的重任。通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行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土木工程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树立专业思想,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整个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主要讲授土木工程的各个层面的知识和内容,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土木工程各个分支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知识,其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课程内容范围广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其涉及的教学内容囊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领域,甚至包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许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1]。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引导课程,编写《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材者往往在教材编写时涵盖的内容非常宽广,但知识点的内容却非常浅显,很多内容如基础工程、港口工程、交通工程、建筑材料等在内容的安排上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因此,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取舍教材内容,是每位任课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教学内容以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主。《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虽然浅显,但与工程实际联系又非常密切,教材内容应该以工程案例为切入点,全面展示土木工程的经济技术、建筑风貌和所采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以及土木工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适度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了解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以及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所涉及到的课程内容往往与现有的工程实际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能如建筑工程的发展一样快速进行更新,导致很多内容滞后于工程实际。如出现在许多教材中的世界排名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现早已被迪拜的迪拜塔所超越。教材内容的滞后使得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建筑界新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与工程实际的有效接轨,不利于学生的有效成长。因此,如何在教材内容滞后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建筑界的发展动向,灵活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和工程案例,是每位承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任课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在读学生,甚至极个别任课教师都片面地认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仅是土建工程类专业的入门课程,是一门新生刚刚入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课程,其作用仅仅是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概况和基本风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该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见下页图1。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作为专业的职业选修课程,课时量极少(大多数院校该课程为32学时,2个学分,个别院校该课程仅仅为24学时,1.5个学分),为了将《土木工程概论》中的众多章节(一般该课程共计15章左右,涵盖了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如土木工程发展史、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等)都讲完,绝大多数教师以纯理论的授课形式蜻蜓点水般地完成《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枯燥的教学任务,缺少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土木工程法概论课程作为土建工程类各专业的先行引导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及热爱度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的背离,久而久之学生将会慢慢产生一种对专业的排斥心理,这对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兴趣极为不利,甚至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材对于任何专业任何课程的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了教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难实现,而教学中优秀的教材是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引领学生入门的最佳途径。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很多,但是大多数教材中不乏许多“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涉及面极广,但教材内容仅仅涉及专业知识的表面问题,对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接触甚少,而对于建筑领域中的新工艺、新产品及建筑的前沿学科的介绍普遍偏少,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这是因为当今我国的土木建设发展速度极快,无论是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还是超长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以及建筑材料的发展速度都是日新月异的,然而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速度[2],任课教师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是《土木工程概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3.教学安排不尽合理。(1)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教师安排缺乏考虑。许多高职院校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不够重视,在该课程教师的安排上,往往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上,更为严重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将该课程交给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负责讲授,由于教材本身的缺陷,再加上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和工程实战经验都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用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就会导致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讲授内容,讲授过程找不到章节的相互联系性,导致授课章节相对独立,课程的整体性较弱,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不足很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良的结果。(2)教学学时不够,考核方式过于简单。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课时普遍偏少,授课课时最少的院校只有16学时,大多数都在30学时左右。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部分内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再涉及到,若按专业课程的标准进行讲解,如此少的教学时数,怎能达到教学计划设置本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同时,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高职院校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过于简单,有的院校通过做作业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因为课程内容过多,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以期末对本课程的总结完成,有的院校以闭卷记忆性基础知识为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并未突出专业的基本特色。众多的考核形式,仅仅限于一些基本的常识,使得考核流于形式,学生经过这样的考核,基本上全部过关,这就给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不学习都能过关,学好学不好都是一样[3],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很多大学生缺失了学习热情,得过且过,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与我们开设本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起到启蒙、引导作用的初衷发生背离。

4.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调查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很多任课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课堂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辅以简单的工程案例教学法;课堂上,任课教师陶醉于自己的讲授内容中,讲课讲得口干舌燥,而讲台下的学生却听得耐性全无,睡觉的睡觉,说话的说话,开小差的开小差,玩手机的玩手机;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以及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动手训练的机会,结果使得教师“一厢情愿”的陶醉于自己卖力的课程讲授中,而学生始终不知所云[1]。此外,教学手段也过于单一,传统板书教学和播放课件的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需要,使刚进校的学生学习兴趣急剧降低,始终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不利于今后专业课程的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1.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高素质的任课教师来保障。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土木工程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知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应当积累一定的工程管理和工程处理的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建立起一支稳定的,老中青相互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并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施工手段和新型材料不断出现,而教材往往滞后于现代科技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要求任课教师平时注意知识的搜集、积累、整理和总结,及时将现代土木工程领域中的新的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补充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融入到社会中,跟上时代的发展。

2.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常常以理论偏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一些极为专业的、抽象的教学内容很难理解甚至不理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充分备课,在课堂上用简单、易懂、简明的教学方法使初学的学生能够尽快地消化和理解教学内容。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任课教师应不断尝试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4],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很多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及讨论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学生原来的科学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5]。其教学方法的应用见下页图2。

3.提倡多元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教学手段的授课方式,很难生动地讲授《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提倡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投影等。通过图像、声音、文字、板书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弥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授课带来的不足。《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任课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尽行有效地反馈,可通过作业、答疑、测试,跟学生网上聊天等各种渠道和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这样任课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任课教师应不断探索,寻找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考核是检查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现行的以期末闭卷考核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必须进行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平时小论文和期末综合论文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新的考核评价机制[1]。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木工程各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出适合当今时代需要的专业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

[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

[3]王清标,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研究,2012,(04).

[4]郭旭红.浅谈“启发式教学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5]林龙镔,等.《土木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及其对教学启示[J].福建建筑,2012,(02).

篇3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暑期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资源共享;学科优势;东南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029-06

暑期学校是汇集中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追求教育效益最大化、激发教育创新思维的国际通行教育模式。中国开设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共享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扩展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1-2]。暑期学校主要是在暑期,聘请国内外教学经验丰富以及科研水平高的专家和学者授课,国内各高校的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要学员。从内容上来说,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关专家学者讲授相关领域的基础课程,以及该领域最新的科研学术成果。学员学习结束参加结业考试,通过后颁发暑期学校毕业证书。

为了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迈上新的台阶,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自2010年至2014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东南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联合承办了五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创办五年来,获得了社会和国内外一些高校的肯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成为学校教学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

一、国内外暑期学校实践

(一)国外暑期学校实践

早在1871年,美国的哈佛大学就已尝试开办暑期学校,目的是将该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搭建一个学术文化平台供优秀学子交流共享。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很多大学都实行“两长一短”的学年组织模式,即一个学年包括两个学期和一个为期5~10周暑期学校的课程。各个地域大学的暑期学校课程也不尽相同。欧洲大学的暑期课程语言类居多,主要为访学、留学人员设计。日本大学在暑期主要为留学生提供语言课程[3]。美国的暑期学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知识普及型的基础教育与技能提高型的加强教育。知识普及型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国际性,学生来源广泛。以哈佛大学为代表,不仅在国外开设暑期学校,还积极支持本校学生去其他国家参加暑期学校的学习。技能提高型暑期学校以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合办的同步加速器辐射研究暑期学校为代表,重点在于拓展学员的科研项目研究能力[1]。总体上来说,国外著名大学的暑期学校具有开放、多元、国际化程度高、不断变革以适合不同群体的需求等特点。

(二)国内暑期学校实践

国内的教学组织模式不管是两学期式的还是“两长一短”三学期式的,都通过制度和计划严格规定了每学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这种教学组织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教学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学习和学术范围只能限定在本校内,缺乏有效的和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的沟通和交流,难以形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长效环境和机制等。在此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倡议下,1995年,由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始共同举办暑期学校[4]。纵观国内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发展史,2004年,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暑期学校,社会反响良好。随后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也先后尝试举办暑期学校。各高校在借鉴国外暑期学校的基础上都进行了自身的探索和发展。总体上来说,国内暑期学校均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一些学校并未能突出自身的特色,发挥本校的学科优势,这需要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上的总结,以此推动国内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不断发展[5]。

二、暑期学校开设的必要性

暑期学校是教学组织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次创新。它的兴起因应教学改革、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需要。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在以往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和科研方面的交流大多局限于本校之内,因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也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塑造了封闭的“象牙塔式”的大学。通过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优秀的学术资源,促进各校研究生教育的交流、合作与创新,扩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与科研兴趣,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在当代社会,知识创新和传播速度的加快导致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因此,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暑期学校则为此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常规的春秋学期之外,研究型大学开设暑期学校,可以为社会各类人群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凭借师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优势和实验室、教室等场所的便利,暑期学校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增强国际化竞争优势的需要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研究型大学迈向国际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在人员流动、人才培养合作、课程合作、项目合作等各个方面,大学要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竞争优势,必须积极同国外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进而开展相关合作,促进国际学生和国际一流师资的加入暑期学校的开设则为此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而且对国际会议、国际前沿课程和项目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把暑期学校定位于国际小学期就获得了成功[3]。

三、暑期学校五年实践情况和效果

东南大学举办暑期学校的目的在于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著名专家学者茅以升、金宝桢、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胡乾善、唐念慈、鲍恩湛、李荫余、吕志涛和蒋永生等教授的严谨治学、开拓创新下,土木工程系迅速发展壮大,向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等领域拓展。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中,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名列第三,土木工程俨然成为东南大学的优势学科。在此形势下,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从2010年起连续承办了五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肯定。

(一) 2010年全国暑期学校

2010年暑期学校有全国四十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二百余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应邀提出申请,最后根据申请者所学专业、个人成绩、院校、地域等因素择优,录取了全国3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9名正式学员、18名旁听学员。暑期学校为期9天,从8月2日开学至8月10日结束,经考勤、考试,合格者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江苏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颁发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结业证书。

此次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围绕京沪高铁开展系列学术活动和参观活动。京沪高速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国家重大战略通工程,也是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全长约1 318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暑期学校邀请了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国内外专家等在内的知名学者举行了17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展示了院士、专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期间组织学员参观了京沪高铁南京站等4个重大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举办为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了聆听国内大师级专家学者精彩演讲的难得机会,拓宽了学员的学术视野,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通过参观国家的重大工程,目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员们的民族自豪感。在专业知识方面,引导研究生们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启迪创新思维,帮助他们树立从工程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服务于工程实践的科研观念,使之将来的科学研究更具活力,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学员们对此次暑期学校的举办给与了高度评价,对以后暑期学校的开办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一些积极的建议,如希望加大宣传的力度,或者开设一些英语教学的课程,提高学员的英语口语和科研水平。

(二)2011年全英文暑期学校

2011年暑期学校,全国59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502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应邀提出申请,创新中心择优最终录取了100余名正式学员参加了从7月5日开始至7月12日结束为期8天的暑期学校。

此次暑期学校为国内土木工程领域的第一个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了来自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学校的12位国际知名专家。他们就土木工程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精辟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由于英语口语和英语专业能力一直是学员的弱项,因此,此次暑期学校所有学术讲座语言均为英语。通过此次暑期学校的举办,学员们能更好地了解本学科本领域国际前沿的学术方向和研究动态,开阔学术视野,拓宽科研思路,提高学术素养和英语水平,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暑期学校结束后,学员们普遍表示获益匪浅,不仅领略了大师们的风采,还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开阔了视野,结交了更多同专业的学员,对学术的交流与促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2012年全国暑期学校

2012年暑期学校于2012年6月16日由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网站和江苏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创新中心网站发出邀请函,全国51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25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应邀提出申请,最终来自全国35所著名高校的163名优秀学生参加了从7月1日至7月7日为期7天的暑期学校的学习。

此次暑期学校以“创新”为主题,旨在建立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包括3名院士在内的16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土木工程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精辟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内容涵盖了抗震、减灾、岩土、结构及工程材料等技术和学术领域。课程内容包括开设系列学术报告会、参观、素质拓展训练、小型分组论坛等。通过此次暑期学校的学习,很多学生深有感触地表示,做学术一定要积极了解研究领域内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能闭门造车,只要不断用最新的学术理论来充实自己的大脑,才能走在正确的学术道路上。

(四) 2013年全英文暑期学校

2013年全国研究生本科生暑期学校为全英文暑期学校,旨在为全国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建立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共有来自全国70所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21名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的学习。此次暑期学校开设了系列学术报告会、参观、素质拓展训练、小型分组论坛等活动。

7月1日至7月6日,暑期学校邀请了美国、英国、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业知识的讲座,并邀请了Mohammad Noori教授讲授了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另外,7月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吕志涛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主题为“未来工程技术专家应具有的素质”的精彩报告。吕院士的报告得到了暑期学校学员的一致好评,在互动提问环节,在场学员十分踊跃,和吕志涛院士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考核采取分组口头汇报的形式,包含自我阐述和考官提问两个环节。答辩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学员汇报了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与知名学者专家近距离接触的心得体会,学员之间就所研究课题的现状与困惑进行了探讨。学员们还表达了对东南大学举办暑期学校的肯定与赞赏,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五) 2014年全国暑期学校

2014年的暑期学校有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300多位博士生、硕士生和大三本科生以及20多位工程师,参加了从7月1日至7月7日为期8天的暑期学校的学习。

此次暑期学校邀请了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做特邀报告,阐述最新科研进展、创新体会等;分设了结构与防灾、桥梁、工程管理三个专题,邀请了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29位国际知名专家,就土木工程领域热点、难点问题,介绍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这是研究生教育多元化的一次实践。暑期学校的每位学员有机会聆听十余位院士、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并参加工程项目参观、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另外,这次暑期学校的桥梁专题首次尝试采用全英文在线网络课程,学员通过网络聆听美国专家的报告,并通过网络进行互动。

四、特色与成果

一是,2010年暑期学校安排了4天参观国家重大工程。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了研究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在专业知识方面,研究生将自己的书本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启迪创新思维,树立从工程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服务于工程实践的科研观念,使其将来的科学研究更具活力,有效促进了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是,2011年暑期学校是国内土木工程领域举办的第一个全英文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国际一流学者进行全英文的讲座。研究生们不仅了解了国际最新的研究动态,以及国外高校学习及生活、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而且学习了国际学术交流技巧、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在最后的考核阶段,许多研究生均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汇报。

三是,2012年暑期学校将学员范围从研究生拓展到了985高校的优秀本科生。这届暑期学校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增加了学术与专业素养小型论坛,使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与院士、知名学者等零距离地接触,学生们耳濡目染他们的精神与风范,在学习、科研、做人、做事等多方面都大受教诲和启发。

四是,2014暑期学校设置结构防灾、桥梁和工程管理三个专题。其中桥梁专题讲座首次采用网络课程方式,实现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土木工程专家的学术交流,免费为国内学员提供了一个开拓视野、与世界级专家零距离接触的交流平台,加强了中美学术交流,对于国际土木工程学术界也有重大影响。而网络交互平台的创新应用,也为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工程师学员、研究生学员与专家的讨论交流,对土木工程实际及理论研究的结合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启发。

五是,东南大学暑期学校的影响力逐年扩大。从报名人数来看,从最初的4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00余名研究生上升到70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500余名学生;从参加人数来看,从最初的100余名研究生上升到3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从学员来自的单位看,几乎包含了国内的所有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从学员的范围来看,从研究生扩展到本科生,从学生扩展到工程师;从授课方式来看,从讲座延伸到小型论坛,再扩展到网络授课等多种方式。

五、结语

总的来说,东南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办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通过暑期学校的开设,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补充知识、与大师们近距离学术交流的机会,初步实现了发挥学科优势、开放性、国际化和服务社会的要求。当然,暑期学校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邀请到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优秀专家和学者。事实证明,聘请高水平的教师来暑期学校讲课和作前沿学术报告,是暑期学校能够达到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暑期学校的举办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首先,通过暑期学校扩大了东南大学和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展现了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雄厚实力,和其他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学员分享了学院近年来的科研成果,有利于提升东南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同时邀请国外的专家来学校讲学,也让他们更加了解国内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今后进行学术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开办暑期学校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有很大的益处,对学生而言,为他们创造了新的学习机会和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扩大国际视野、学习学科前沿知识;对教师来说,他们可以接触到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了解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通过开办暑期学校让来自不同学校的学员彼此认识,促进交流,在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间也建立了更多的学术沟通和交流的空间。然而暑期学校的开办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对此本文也提出了相关建议,作为今后暑期学校朝着更好方向发展的参考。

(一)扩大宣传力度

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希望建立网站,并进行一定的宣传,或者在学校的官网上设立专门的链接入口,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实时信息,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暑期学校,并加入暑期学校课程的学习。另外,更重要的一个宣传方式是,希望中国研究生教育创新网站在公布当年各期研究生暑期学校名称的基础上,为各个学校建立相关链接,并及时更新暑期学校的进展状况。此外,希望可以专门创建一个已举办的研究生暑期学校情况介绍的网址,对于举办得较好的暑期学校可以列出专栏,也可以专门建立一个为各单位交流承办研究生暑期学校经验的论坛或者其他的平台,使得学生通过该网站,不仅可以了解最近暑期学校开办的动向,也可以为其他高校提供暑期学校办学的指导资源[6]。

(二)暑期学校办学内容及运营

学校承办的暑期学校的办学内容主要以邀请国内外本领域的学术大师进行国际前沿的学术方向和研究动态的讲解,以拓宽学员的视野,为学员们的学科研究明确方向。然而我校土木工程学院的一些有特色的学科和课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展现。因此,希望在今后的办学中可以开设部分专业课程,学员可选择性地聆听,并希望能和国内其他高校建立起统一的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机制,让学员在我校暑期学校所学的课程学分可以代替其学校的课程,这样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让学员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接受各个高校的优秀课程学习,也能够大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另外,就是暑期学校的经费问题。我校承办的暑期学校为正式学员免费安排食宿,报销路费(硬座客票),并为所有学员提供免费资料。旁听学员仅参加学术讲座活动,并自行解决交通费和住宿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何既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又能适应市场、受益于市场。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才能确保暑期学校的开办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暑期学校的规模

从2010年至2014年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已承办的暑期学校来看,暑期学校的报名人数逐渐增多,经过适当的甄选后,参加暑期学校培训的学员数量也在逐年增长,由原先的79名正式学员、18名旁听学员发展到最近的300余名学员,这一方面体现了我院承办的暑期学校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另外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分组的讨论课,只有进行充分的交流,学员们才能

真正有所收获。然而在学员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授课教师不能和学员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不能充分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一些校外实践课程也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而难以管理和组织。因此,建议今后应该根据情况确定合理的学员数量,以期达到高水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丹, 马永红, 郭广生. 我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举办特征与实施效果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8):45-50.

[2]谢丹,马永红,郭广生. 我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类型、特色模式与共性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 (1):17-21.

[3]胡莉芳, 郝英. 研究型大学暑期学校:开放、国际、市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4): 22-26.

[4]吴启迪. 办好研究生暑期学校营造良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氛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11):1-6.

篇4

【关键词】新时期;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创新

1前言

工业工程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学理论,它主要是为了解决如何采用系统与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经过近100年的国外经验,我国的工业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也发展得非常迅速,目前已经在全国近210所高校设立了工业工程专业,有不少的学校还拥有了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科点。但是,目前,工业工程学科也面临着新挑战和发展机遇,毕竟我国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的还不算成熟,而且传统的工业工程发展阶段也还完全走完,但是我国却需要工业工程方面的人才和技术,因此面临较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满足我国工业发展的需求,就需求我们从全球的视野出发,从系统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既要传承传统的工业工程,又要对其发展与创新,通过对教育的投资,培养出适合当代工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2工业工程发展历史回顾

据了解,工业工程虽然会涉及到管理学的相关课程,但是它的本质是一门工程学科,只是它与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等具体学科不同,它是一门相对较为通用的工程学科,而且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它的诞生与发展和其他工程学科相同,都是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并且在吸收其他学科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变革和发展的。因此,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工业工程学科已经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并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为生产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工业工程学科基本上是在工业革命中孕育并产生的,这主要是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该类学科也应用而生。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我们都可以罗列出早期工程的实践与成就,比如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古罗马建设等项目,但是直到18世纪,才在法国出现了第一个工程学校。出现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和提高设计与分析桥梁、道路、建筑物效率的需求。而且,早期工程原理的出现也是非常不完善的,甚至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出现在军事学校教授,这些原理也基本上是用于非军事或民用的目的。物理学与数学的发展为机械原理的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为了改进材料以及泵和引擎设计的需要,因此,产生了机械工程这个概念,成为了19世纪初一个相对独立的工程领域。由于相同的原因,相继产生了气工程和化学工程等学科。因此,不少的学科的诞生最初都是为了获得实验性证据和为了对工程提出更科学的方法,才加速了该学科的产生。尽管历史学家对这些学科的具体产生时间有较大的争议,但是关于工业工程的起始时间,还是可以达成共识的,他们一直认为始于l8世纪中叶的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非常需要技术创新,因此各个学科也相继出现。正是因为创新,实现了纺织业中传统人工作业的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率。1733年,英国的一个钟表匠,他的名字叫约翰•凯伊顺应历史潮流,发明了飞梭,这种工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但是由于当时棉纱的使用量大,供不应求,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发明一种机器来提高纺纱速度。于是,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在长期实践中,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种机器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大大地提高纺织生产率,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同时,英国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水力纺纱机,利用水力作动力,因此要求机器要靠近河流或者有水的地方,否则就无法工作。1765年,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是最重要的发明,打破了对于制造的位置和工业组织形式的束缚。而且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从本,扩大了市场范围。通过推进对于劳动资本的替代,这些发明有效的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系统的概念是现代工业工程的核心,从1895年起,美国工程师泰勒先后发表了《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和《科学管理》等论著非常详细且系统的讲述了科学管理的思想,正是因为这本书的发表,常常被认为是标志着IE开始。

3工业工程发展启示

通过以上工业工程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工业工程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具有普遍性,他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与发展的需求,有时甚至跟着技术变革产生的。在世界发展史上,不仅仅是美国这样,中国也相同。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中国市场也开始走向世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接触的越来越多,中国经济也开始向市场型经济转变,中国企业也开始更多额参与到世界市场中去,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成为企业的重点,这样工业工程也就开始显示其重要地位,并且快速发展;二是,科学技术作为工业工程发展的驱动力,需要工业工程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有所发展;三是,工业工程学科涉及的方面非常多,一些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工业工程系基本上都是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中形成自身的特色,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4新时期工业工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二元经济”,工业工程的发展既要遵循发展阶段性规律,又要突出中国特色。对于中国来说,新时期,面对各种需求和挑战,以及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对中国的工业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去适应。与此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科学以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标志的新信息技术等,恰到好处的为工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5结语

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是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的2大原动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很关键的。而且,我们处在一个面向以知识经济、向服务业转型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呼唤并推动工业工程的变革。而且,我们也通过研究发现,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可以从传统学科内容、应用对象以及技术与工具3个维度来描述,同时,这3个维度的要素组合也可以交叉成不同的工业工程学科领域,形成新的学科。虽说传统工业工程学科内容功能相对较为稳定,但是由于应用对象也随着经济社会而变化,因此,新的技术工具也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并将产生工业工程新的学科内容或方向。

参考文献:

[1]席少华.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

[2]陶俐言.论我校工业工程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与发展[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2~66.

篇5

关键词: MIT 发展战略 办学特色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在众多大学排名里,均位列世界前五位。2013―2014年最新排名中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及全美第一;其世界声誉排名自2011年首次以来,都一直将其列作世界及全美第2(仅次于哈佛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研究MIT的办学特色对我国理工大学的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1]。

一、学校简介

MIT是美国一所研究型私立大学,位于马萨诸塞州(麻省)的剑桥市,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将其与波士顿的后湾区(Back Bay)隔开。至2009年,先后有78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或工作。MIT的自然及工程科学在世界上享有极佳盛誉,其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语言学也同样优秀。

二、发展战略

在对未来社会、科学和大学自身研究的基础上,MIT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第一,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给他们提供有刺激性的和有效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第二,致力于研究基础科学,但应在把研究、学习和行动整合成一体的新模式中处于领先地位。第三,开拓新的财政来源,增进公民、联邦政府和商业界对科学、技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吸引私人投资。第四,麻省理工更加注重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其在国际上的产学研合作。

三、办学特色

(一)“小而精”的发展战略――院系和学科门类少

根据专业的分类,MIT被分成了如下六个学院: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建筑学、媒体艺术与科学、城市研究与计划;工程学院(School of Engineering):航空太空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电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资讯科学、核子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物流研究所;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and Social Sciences):人类学、比较媒体研究、经济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音乐与戏剧艺术、政治学、女性研究、写作计划组;阿尔佛雷德・P・斯隆管理学院(Alfred P.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金融博士、会计博士、MBA和金融学硕士;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脑与认知科学、地球科学;维泰克健康科学技术学院(Whitaker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二)注重加强国际合作

2007年,MIT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达成协议,共同建设马斯达尔科学技术研究院――世界上第一所专注研究另类和可持续能源、培养研究生的高等院校。2009年与浙江大学、新加坡达成协议,共同建设新加坡技术与设计大学,2011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11年与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基金会达成协议,共同建设斯科尔科沃技术大学,2013年投入运行。2003年与西班牙阿拉贡政府、萨拉戈萨大学,在欧洲最大的物流中心萨拉戈萨市成立MIT-萨拉戈萨物流研究院(ZLC)[2]。2011年,马来西亚政府和麻省理工达成协议,共同创建了MIT-马来西亚供应链创新学院(MISI)并招收MIT-马来西亚供应链管理硕士研究生(MSCM)。

(三)重视理工科学生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教育

MIT向来重视对理工科学生进行通识课程教育,注重教学与科研、应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MIT主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通识类课程的教育。数学、科学与技术共9门,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必修课8门,交流必修课4门,体育必修课4门,专业课16门左右。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MIT不仅培养学生对艺术的交流形势及敏感度,而且重视体育教育及交流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课程时有强健的体魄,也能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口头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全面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及企业要求。我国要不断引进MIT的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明确通识教育的目的,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理工院校通识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曹艳红.我国“985工程”高校定位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05).

篇6

[关键词]工程教育;CDIO课;程体系

一、工程教育起源

所谓工程学是指用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设计有用物体的进程的一门应用学科。人类以工程技术作为职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1]。早期的工程技术与人类的军事活动密不可分,人们为战胜强大的军事对手需要营建坚固可靠的军事防御工程。由此产生了土木工程、军事工程等早期的工程项目和以营建防御工事、打造各类兵器装备为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般认为工程技术职业化的标志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造的位于埃及古城孟菲斯塞加拉的阶梯金字塔。早期工程技术人员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技术的革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教育只能上溯到18世纪。1702年,德国的弗赖贝格人建立了第一所以教授采矿和冶金技术为主的专门学校;1707年在今捷克首都布拉格人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工程技术专门学校———捷克科技大学;国立桥路学院(1747)和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院(1783)的建立标志着法国工程教育的开始;创建于1794年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是欧洲第一所教授数学和科学基础知识的技术专门学校。到了19世纪末,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都已建立起自己的工程技术教育体系。工程教育的发展与人类历史进程是密不可分的。每一项工程技术的进步都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是人类能够通过设计和使用工具来满足人类自身生活的需要。人类能够设计和使用工具的这一特征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说,工程学发展史是贯穿广义上的人类发展史的(人类文明史、人类经济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等)。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信息时代都与工程学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工程学的进步不断地建构出新型的人与世界之间交互影响的关系。工程学的发展同样延续了人类现有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位于埃及南部尼罗河沿岸的阿布辛拜尔神庙的重建项目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二、现代工程学视角下的工程项目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约瑟•萨斯曼教授认为工程项目首先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的大型项目系统,在此特点上工程项目应该具备一定的结构和行为特征。不同的工程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发展工程项目科学的远景目标是开发社会化技术,构建开放型技术社会。据此,约瑟夫•萨斯曼提出了工程项目系统的CLIOS模型,基于对CLIOS工程项目系统模型的深入分析,可以认为,一个完整的工程系统(如图2)首先是由一连串的工程项目组成的,工程师在以同一产品目标为导向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协作完成连续的工程项目以达到项目目标。一方面,工程系统本身是处在某一特定工况条件下的,而单一工况条件又是位于整个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之中的,因此工程师在进行项目设计与运行时必须考虑项目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另一方面,为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工程师设计和运行一个新的工程系统需要实时接收新的技术信息以提高自身工程素养,同步了解商业信息,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决策。在新的工程系统中,单一工程是由多个相互配合的项目系统组成的,在项目系统协调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工程师之间相互沟通、协同完成整体任务。由于作业系统在实际作业时存在不可预期的突发事件,工程师在实际的系统设计、维护与运行中应该尽可能地考虑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并制定相关对策。在上述工程项目系统中,以下概念需要特别注意:技术和商业信息:技术信息包括本行业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理念等,工程师必须不断革新自己的工程技能才能研发并运行新产品。商业信息包括同行业的企业和产品信息、产品原料和销售信息、同区域的产品使用信息等,工程师获取上述信息的途径包括主动咨询企业销售代表、主要客户,举行产品会,分析销售报表、城市规划细则等。突发事件处理:突发事件包括安全事故、设备故障、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预期的自然、社会因素导致的紧急事件。突发事件的处理应该贯穿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与运行全程,在项目的构思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包括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应该遵循安全设计原理,进行基于避免伤害的安全装置的设计。并在项目说明书中详细介绍与项目有关的工程系统操作要求、防护技巧及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要严把质量关,保障产品安全性能符合安全设计要求。在项目的运行阶段,工程师要实时监控项目系统运行情况,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处理突发事件的熟练程度是工程师工程技能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工程师只有具备过硬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才能满足多样化的工程项目需要。项目:在工程学上将开发(或引入)并运行一项新的工程产品的所有行动理解为项目。对于一项完整的工程项目而言,除常规的项目设计与研发工作外,还应涉及项目决策、项目维护与管理等流程。一项完整的工程项目应该包括项目调研(商业调查、技术研究)、项目分析(可行性分析)、项目实施、项目维护、项目终止(以产品服役终止为标志)、项目运行评估等。应该注意的是,工程项目并不是孤立于项目环境存在的。工程师在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工程项目时需综合考虑社会、工况、环境等项目伦理问题。项目系统:为完成某一工程项目所研发或引入的工程系统。一个完整的项目系统应该包括控制组件、执行组件、安全组件和定位组件4个部分。工程项目通过控制组件来控制项目整体进展。在这一过程中,安全组件保障整个项目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定位系统保障项目系统的顺利安装与平稳作业。目标导向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指在一定预算资金的支持下,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技术和绩效标准,完成既定项目。依据项目管理对象的不同,项目管理可分为任务管理、技术管理、组织管理、资源管理4大类。好的项目管理应该是基于明确的项目目标的。这是因为明确的项目目标属于项目决策所必需的工作内容,可用于确定重点的项目任务和关键问题,可用于分清必需和不必需的工作,以避免人力和资源的浪费。人际交往:指工程师通过一定的工程学表达方式、语言文字技巧、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表达手段将工程项目信息传递给工程项目相关人员的过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有助于工程师更好地研发并运行项目系统。运行:一项完善的项目运行应包含项目执行的所有细节,具体说来应包括原料采购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产品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财务控制管理、行政管理、突发事件管理等内容。环境:即项目运行环境,环境是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个项目的完成通常需要对项目所依存的大环境有着敏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项目及其管理在通常情况下对环境有着极大的影响,但同时也受环境受制约。项目环境分为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具体说来工程项目运行所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员工作业环境等。

三、CDIO与CDIO课程体系

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教学模式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院校在Wallenburg基金会的资助下,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于2004年创立的一种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3]。CDIO模式下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主张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为载体,注重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CDIO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与工程项目联系紧密。结合玛丽亚•克努森威德尔等人在第三届国际会议上阐述的观点,[4]表1中给出了CDIO教学模式各阶段与工程项目活动的对应关系:

四、学科背景下的CDIO工学课件

CDIO教学模式强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学,亦不同于传统的项目教学(如图3所示):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科式教学缺乏工程实际应用方面的指导,传统项目式教学在理论知识储备方面的表现又明显不足,CDIO教学模式试图在学科教学与工程项目实践之间寻求一个契合,以期建立集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与科学化的项目实践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的基本特性(即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已有的研究结论[6],在考虑学科体系完备性的基础上,本文拟定了如表2所示的不同层次的CDIO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科课程体系对照表:

五、CDIO工学课程体系

以机电安全工程课程为例,从工程实践的层面来看,机电产品安全体系的确立有赖于工程技术人员过硬的机电安全知识,课程大致体系如图4所示:考虑到教材的不易变更性和课程编排的灵活性,拟定CDIO项目层次、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的对照表如下:

六、CDIO课程改革关键词解析

基础课程(Cornerstone):即工程学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力学、信息技术、语言表达等相关课程,一般在第1-6学期开设。顶层课程(Capstone):即工程实践课程,后于基础课程开设,包括设计课程、建造课程和运行课程等,一般第7-8学期开设。IDE-studio:全称为IntegratedDevelopmentEnvironmentStudio,即集成研发中心,通常是学生以项目团队的形式在一个被称为“虚拟原型”的环境中进行项目开发,用于支持真实的工程项目。“虚拟原型”应该包括用于虚拟开发环境的计算机、项目虚拟系统、视频会议设备等。图5和图6分别给出了以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为例的集成研发中心结构示意图:纵向研究:研究者连续跟踪研究一个学习小组数年学习状况。纵向研究能够较好地研究实行CDIO课程对受教育者的积极影响,获取较为全面、及时的效果反馈。疑难卡(MuddyCard):一种课堂卡片。用来让学生反馈课程重点难点。疑难卡不仅可以用来掌握学习者课堂中存在的疑难,而且可以用于预习效果的反馈,甚至可以作学习者家庭作业的一部分,用于实时检测学习质量。朋辈评价:学习者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作为常规性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弥补当前学生工程伦理评价、团队协作评价等诸多方面的缺失或不足。

七、尚未涉及的问题

本文虽然提出了一个较为可行的工程项目系统的概念,并结合具体的课程开发实例,诠释了一个较为完善的CDIO工程课程体系,也对CDIO工程教育改革中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初步分析,但尚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首先,CDIO课程评估标准的考虑。CDIO课程提到了“一体化的教学”的概念。但诸如一体化的教学如何设计、一体化的教学如何评估等核心问题尚未涉足。一体化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是进行CDIO工学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只有明确了一体化的教学评估的标准才能为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个可参照的具体依据。其次,关于工程项目引入的决策问题。既然CDIO工程教育改革强调对学习者“工程实际应用方面的指导”,那就必然要在CDIO工程教育体系中引入切实可行的工程项目。任何新生事物的引入都存在一个价值的问题,工程项目也不例外。这类价值的讨论或许会集中在“引入的工程项目是否贴合工程实际”、“工程项目与课程体系的相关性如何”、“学生是否参与工程项目的立项构思”、“教师是否对工程项目的实现及运行进行可行性分析”等问题上。再次,CDIO课程考核模式的确定。参考麻省理工学院已有评价体系及最新的教育评价研究成果,现在只能初步拟定如表4所示的粗糙的综合能力评价方案:最后,普通本科院校的CDIO工程教育改革问题。普通本科院校为数众多,生源也较为集中,如何在普通本科院校开展CDIO工程教育改革是摆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道路上的重大难题之。

参考文献:

[1]UNESCOReport2010:Engineering-majoris-sues,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development.[R].UNESCOPublishing.2003-978-92-3-1039-03-4:30-31.

[2]Prof.JosephSussman.FrameworksandModelsinEngineeringSystems/EngineeringSystemDesign:LectureNote6:3.MITCourseNumber:ESD.04J/1.041J/ESD.01J.

[3][5]E.Crawley,etc.RethinkingEngineeringEd-ucation-TheCDIOApproach.[M].SpringerPress,2007.1-4,88.

篇7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综合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2-0056-04

收稿日期: 2012-12-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B IA0800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地方院校土建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CIA090109)。

作者简介:徐孝昶(1971-),男,江苏徐州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州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国际教育新理念,已经成为高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索,认为初步形成了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为代表的五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1]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了学校个性化教育工作特色和成效。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基本内涵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一个课题,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当前,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愈加重要。自1952年至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由57亿元增长到95206亿元,增长了1670倍;建筑业从业人数由1952年的99.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043万人,增长了40多倍[2]。《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指出,江苏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迈进步伐加快,市场环境将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工程质量安全需要达到更高的标准,懂管理、会经营、熟悉国际惯例的创新型人才更为奇缺。中国大规模的建设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且当代工程大多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具有施工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等特点,迫切需要建筑经营管理人员切实提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迫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补充、更新、拓展知识,增强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实现建筑业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的转变,使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尤为迫切。

实质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更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其一,从国际范围看,这是继学术教育(“第一张教育通行证”)、职业教育(“第二张教育通行证”)之后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中指出,当前,学位等于工资这个公式不再成立,人们希望高校毕业生应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仅仅只是求职者[3]。其二,从国家层面看,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创新型国家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必然呈现出一种全面创新与艰苦创业的过程。其三,从市场要求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提出则有着更为直接的原因。我国自2002年以后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日益增大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驱动着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

创新创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和技术职业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道德素养,更重要的就是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与积极开拓的能力,根本上要具备获得“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能力[3]。与应用型人才相比,创新创业人才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自身特点:第一,创新创业人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以及较好的开拓技能。第二,创新创业人才具备极强的艰苦环境适应生存能力。第三,创新创业人才是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的创造者。第四,创新创业人才从个体上来讲,提倡独立思考、弘扬个性、营造创新型文化,允许失败、允许探索、允许试错、允许纠错。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带来的就业结构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的深入反思和改革,从而积极应对新挑战的集中体现。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障碍,诸如: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方面存在的误区,创新创业理念还需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备,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现实需要,“双师型”教师匮乏等等。但更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新建本科院校尚未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平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最基本、最现实的障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积极探索搭建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平台,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坚实的条件保证,则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综合平台建设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综合平台是指为了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统筹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统筹课堂教学与实训实践环节,统筹校内校外资源所构建的交叉、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徐州市政府依托徐州工程学院成立徐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此举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同时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综合平台。在实际运行当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拥有创新创业综合平台的重要意义。

综合平台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综合平台对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教学的支撑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综合平台是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要的优质资源,在人、财、物三方面的投入大,特别是实训中心、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基地、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等平台,具有设施先进、工程实训作用明显、科研水平高、学术和实践氛围浓厚等显著特点。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良好的实践实训环境平台提高工程实训水平,如何实现全方位向学生开放,发挥平台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成为高校管理工作重点研究的方向。

综合平台是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平台聚集、培养和锻炼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平台承担的科研转化项目为创新创业教学提供了重要经费保障,更为重要的是,综合平台对于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综合平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利用综合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强化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利用综合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实训实践基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综合平台是凝练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可依托综合平台搭建的良好环境,强化各类平台的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水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创新创业型人才独有的禀赋和特色,增强人才的竞争实力。

总之,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对于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乃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尤其重要。

三、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渐形成了综合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即按照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校实际,突出抓好三个环节(教育、管理、服务)、四个阶段(孵化阶段、培养阶段、实战阶段、深化阶段),推进综合平台建设,基本形成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取得了初步成效[4]。

1. 依托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搭建“意识培养平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

“第三张教育通行证”提出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与成功的企业家的理念,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种全新人才观、质量观、就业观的诞生,但是这种理念还未完全深入到新建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还未深入到大学生心中。为此,我们结合实际,针对土木行业的艰苦性特点,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走访“社区服务教育基地”以及工程施工现场,与建筑工人、社区工作者、部队官兵等深入交流沟通,增强了学生对于就业难、创业更艰苦的认知,树立职业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亲身体验吃苦奉献、艰苦创业精神魅力,从而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在大学阶段努力学习。

2. 依托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构建“专业巩固平台”,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基础

拥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前提[5]。依托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引导、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创新应用能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拓宽,是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拿到的“第一张教育通行证”,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必须迈过的“第一道门槛”。我们积极支持、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研活动和专业学科竞赛,强化学生在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二次创新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在专业设计、知识转化、团队合作、职业行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基础。

3.依托实习实训基地,构建“能力训练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水平

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仅能够就业,而且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这就需要有很强的能力水平作为支撑和保障。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建立人力资源共享基地甚为关键。我们积极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能力实训平台。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将能力实训平台划分为项目、课程实训平台。项目实训平台将项目管理过程全部纳入教学过程,实现了对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过程的全程介入。教师通过平台,进行个性化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实现了对案例教学过程的管理。

4.依托人文素质培养基地,构建“素质拓展平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只有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应对各种复杂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在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构建素质拓展体系,在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拓展工程”和“心理素质拓展工程”,将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材、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在第二课堂方面,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鼓励学生有计划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辅助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步提高。

5.依托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应用实战平台”,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的职业准备

具备实战应用能力,是创新创业人才重要而突出的特点,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特色,更是能否办好特色鲜明的地方院校的关键。我们鼓励专业教师挂职锻炼,提高自身工程能力,同时带领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安排学生进入施工现场、通过顶岗实训,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增长创业才干。

6. 依托科普示范和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构建 “特色强化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竞争优势

创新创业型人才直接面对的是市场需求,需要具有错位竞争的“特色”优势。在徐州市地震局、地震学会支持和指导下,我们成立了徐州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及防震减灾志愿者站,针对国家重点抗震设防城市需要,组织广大师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防震减灾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在省、市建设主管部门支持下,成立建设系统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学生毕业前经过上岗培训,获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证书,具备毕业即上岗要求,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肯定。特别是对本地建筑企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推动了建设行业的发展。

四、结论

综合平台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其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保障和措施支持,依赖于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平台的保障、评价体系健全和完善。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变教育观念、准确科学定位、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建立综合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就显得十分关键。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鲜明的创新创业人才质量观。要坚持应用性和差异性原则,突破传统的“标准件”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鼓励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成才之路[6] 。第二,要科学、准确定位,突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的区域性特色,特别对于土木工程教育来说,更要突出行业性特色,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土木行业领域。第三,要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以激励为导向的保障体系,制定一系列平台管理制度等,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设置专项创新创业基金,大力推行个性化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创造条件,确保综合平台的有效运行。第四,要积极面对市场,把市场检验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的检验标准[7]。

参考文献

[1] 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86-87.

[2] 赵惠珍,程飞.数字[J].中华建设,2009(11):96-97.

[3] 曹胜利.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8(5):59-62.

[4] 姜惠,殷惠光.土建类人才创新与就业能力培养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9(1):122-123.

[5] 朱韶平.虚拟实验技术环境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6):131-133.

篇8

摘要:校园建设的优劣,与校园规划设计的水平直接相关。本论文分析了当前国内校园规划存在的问题。并从现代教育理念、校园规划理论与实务等层面,探讨了太原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太原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从校园的总平面布局、建筑单体设计、环境景观等方面,剖析现阶段太原大学校园的规划方式及其发展趋向,以期达到改善并提高太原大学校园环境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太原大学;圈层式布局;城廓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domestic campus planning. From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campus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evels to explore some problems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in Taiyuan University campu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aiyuan 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ampus, single building design, environmental and landscape approach to analyze this stage Taiyuan 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end, in order to achiev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iyuan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purpose.Key words: 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 Taiyuan University; circle layout; castles

中图分类号:G4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一、引言:

当代大学正在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研究性大学是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动力来自于高等教育,因此大学已然成为一个综合中心,联系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不再是从前产品和用户的媒介,而成为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的机构,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使用方式。历史上,大学从来都是由聚到散,再由散布升级至新的聚合的过程。但是新的聚合只是一种叫法,从实质上来说,新的聚合具有聚和散两种特点,并不断优化的形式,即在权衡过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更高一层的聚合方式。在现代,大学正在经历后一个过程,成为一个教学、研究、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大学,不断扩大、发展校园规模,不断调整校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在现在信息爆炸性的时代,只有顺应时展,才能有更好地前景。

二、太原大学现有校园存在问题

太原大学校园从最初的租借,到落脚九中,在九中窑洞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设,形成旧校区13栋单体建筑,再到现代化的新校区建设三期总体规划,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历经三十多年历史,其从无到有再到跨越发展的校园建筑发展史,是一个高校发展的完成脉络。其研究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从太原大学建筑理念变迁中看到山西乃至全国教育理念的变迁与逐步成熟过程。这种成熟、变迁的过程中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暗藏着文化发展的一些规律。

太原大学成立于1984年,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太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从客观实际情况来看,将学校老校区多年缺少详细、连续的总体规划,建设的随意性相对较大,使得整体校园缺少统一的风格,甚至总体功能组织划分关系也模糊不清,建设很不完善,而现有土地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缺少基本的办学条件,直接影响使用,因此学校实现了搬迁建设。

三、太原大学演变历程

学校初始建校地点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坝陵北街2号,四面临街,地处城市中心位置。太原大学最初选址为太原九中的窑洞建筑。历经三十年规划经历了一个生物进化的完整版。1984年时只有一座大楼,仿佛单细胞生物。建校初期,随着教学楼、宿舍新建等,到了1990年则变成了一个多细胞积聚体,宿舍楼的建成,使得学校中轴南移,生物体因此生成了第一条脊椎;2001年学校中轴脊椎越发硬朗清晰,南北骨架南大道基本成形,环形道见了端倪,食堂、操场等这些功能区器官也大体有了雏形。教学主楼和图书馆的建成,加强了脊椎的稳定性和强度,生物体生长速度趋缓。到了学校搬迁之前,学校道路骨架更为清晰硬朗,各个功能器官已经发育得更为饱满。学校的生活区扩张完毕,新建校舍只能在学校外沿和老建筑间隙建造,由于用地开始紧张,故而特别注重地区建筑之间的关系、环境营造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整个生物体己经完全成熟,并且在进一步向外扩张,直至新校区的建成。纵观三十年的规划建设,从校园建设这一点就可见城市化进程,各项工作都在正常轨道上,学校的发展伴随着城市化原则,校园生物体的生长速度呈几何级数增加。太原大学新校区拟规划于太原汾东教育城,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人规模的高等职业综合性大学进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55.9公顷,校园建筑总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不含教工生活区)。太原大学新校区采用了圈层式的布局,中间以“城廓”构筑中央教学区,环绕体育休闲“绿环”,周边布置各个功能组团,既保证了各功能组团的明确分区,互不干扰,又能通过绿化廓道空间使师生活动保持在舒适的步行联系范围内。按照太原大学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办公区、教学区、实验实训区、学生活动区、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服务区等七大功能区的要求对校园空间进行功能分区,主要规划形成教学核心区、校前区、学生生活区、实验实训区、体育休闲活动区、教师生活区、预留发展区等七个部分。功能分区科学的考虑师生日常活动的使用要求,着重处理好教学、实验、学生生活和体育课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动静分离,各分区又可以通过户外公共空间进行便捷联系,相互促进,开放共享。

四、太原大学校园规划构思

大学时光是人们一生中最青春的时光,人们也必定会记住这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校园是一个人们享受生活的场所,因此,学校的建筑以及环境的设计意义就非常重大,建筑的外观以及功能的关系,操场和宿舍以及教室的安排布置,窗台、栏杆这一些细节的设计,都会对人们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学院规划的原则是:

1.突出“以人为本”的校园规划设计理念,以人的尺度和行为方式为标准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校区空间必须学习和吸收优秀传统校园的空间要素,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步行优先的原则,满足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学习、生产、生活的需要,形成优美宜人的学习生活场所和具有时代气息的舒适校园环境。

2.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设计原则,以汾东新区的发展为契机,统筹考虑区域资源条件和空间特征。立足学校建设的实际要求,集约使用土地,充分考虑校园规划建设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发展性,优化校园空间结构,预留未来发展空间。在进行合理设计分区的前提下,校园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统一规划,分期逐步建设完善,力求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平衡,保证校园功能及空间在各建设阶段和最终效果的完整性,实现学校校区发展的有机化和发展型学校的建设要求,同时体现出设计的时代性、经济性和操作性。

3.发挥三晋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特色,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塑造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地方风貌特征的个性化校园主题形象。以整体的景观空间环境设计为原则,创造多层次、多元化的良好校园学习场所和交流空间,通过轴线控制,圈层空间渗透,融汇自然景观等手段,传承良好校园空间的构成因素,采用适应地域气候特征的建筑群体组织形式,创造丰富活泼的独特校园景观环境。

4.突出现代化校园的建设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原则,把握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顺应高校改革发展的要求,创建高品位的现代的、一流的大学。校园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场所,同样也是知识的汇聚场所,校园规划采用集中的教学楼布局,合理进行动静分区,有利于学科交叉,充分体现太原大学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院校这一特点,加强校园内学科互动和资源共享,营造多层次交流空间,通过课堂内外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适应大学向社会开放的要求。

5.体现生态环境意念和绿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强调人与自然共存,利用当地气候特征和植被,营造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适当布置水体和绿地,并尽可能满足节能通风要求,形成整体化的生态型校园格局。建筑布局考虑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建成绿色、和谐、具有优质景观生态的校园环境,力求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创造有利于师生学习、活动、交流的生活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

6.创造适应山西本地气候,同时包含着山西传统建筑意蕴的当代校园风格。为了适应当地气候,因此,运用敦厚质朴的建筑体型,并由此形成校园建筑的统一风格。建筑形态既充满个性,又积极配合整体环境只需要求,力求建筑立面根据内部功能简洁实用,以统一的母题和尺度彼此协调。强调建筑群体的外部空间的层次感及虚实对比,塑造群体建筑不同空间的独特意境。

五、校园规划空间结构

太原大学校园从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的整体观念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强调校园功能和交通的合理组织,注重反映山西地理气候特征,突出太原大学的科技人文特点,传承三晋历史文化和古城大院建筑的风格内涵,致力于创造具有鲜明地域气候特征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人文空间和自然景观。

1.圈层式布局

本规划空间结构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圈层式的布局,中间以“城廓”构筑中央教学区,环绕体育休闲“绿环”,周边布置各个功能组团,既保证了各功能组团的明确分区,互不干扰,又能通过绿化廓道空间使师生活动保持在舒适的步行联系范围内。同时,圈层布局通过十字形轴线进行整体控制,保持校园空间清晰的方向性和仪式感。在保证明确核心区的前提下,圈层式布局在各系馆的组合分布和内部构成等方面也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弹性,可根据校园实际发展的需要进行组团功能的互换和补充,形成多种变化发展的可能性。

2.城廓

教学核心区采用城廓式的四方城形式,隐喻传统山西古城的建筑形成风格,构筑具有浓烈地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色的教学空间。城廓中心围合校园核心的绿化广场,形成中心感明确、厚重典雅的静态书院空间,体现学术气氛浓厚的传统校园空间意象,并满足群体仪式性活动的需要。教学科研楼采用适应地域气候特征的建筑群体组织形式,以院落式单元化的组合方式,形成自成一体的良好交往空间,并通过庭院、广场、廓道等要素与中心绿化广场相互渗透,形成相互支撑、资源共享的教学综合体。单元式组合生长模式也非常适合太原大学分期建设的逐步发展要求。

“城廓”西北角局部打开,向北延伸出一个树木覆盖、气氛安逸的学术文化公园,供师生课余休憩及交往,既打破了传统方院过于封闭的空间感,也与开放式的核心广场相互补充,形成的多层次户外交流场所。

教学核心区中央以图书馆作为统率,形成为方院的中心,凸显校园空间的文化意境。图书馆采用四角方体的组合形式,成为纵横十字形轴线的焦点建筑。考虑太原地区缺水干旱,规划仅结合主要公共空间局部布置蜿蜒转折的曲水景观,并在图书馆广场南侧和入口区形成较为集中的水景。曲水景观有利于加强各公共绿化空间之间的环境联系,在庄重严肃的方院空间背景中烘托出一道丰富于生气、生动清新的自然景致。

3.绿环

绿环绿带围绕在教学核心区之外,实验实训、学生生活组团外环区之内,是学生课余活动的主体空间。圆环弧形的主题景观形象与方城取得形式上的对比,隐喻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空间概念。考虑学生的活动特点,绿环提供的是与方院空间所区别的动态活动场地,与静态的方院空间相互补充,满足学生休憩游玩的需求。因此,绿环内除绿化外适当穿插部分体育场地,结合树木,草坡等人造绿化景观要素,通过校园空间组织,以及流线交通安排,共同形成独特的“体育公园”式的园林环境。弧形景观骨架以体育中心圆形建筑作为空间收束,并合理利用高压走廓用地,形成完整而舒展的景观构图。

4.轴线关系

校园建筑群落以十字形轴线进行控制。南北向为教学区主要景观轴,从仪式性南入口向教学区纵深发展延伸,通过轴线上主要建筑群的围合和空间变化,组织对景和标志性建筑,使各层次公共空间节点形成良好的联系和呼应,形成“起承转合”的空间节奏和景观序列。重要节点包括:南侧入口广场、教学区核心广场、图书馆前广场及曲水景观,学术文化后花园、体育场等收放有序的空间层次,在校区中展示了一副具有传统三晋历史文化特色的景观画卷。东西向轴线主要连接校园主、次入口,并利用图书馆标志性核心建筑,构筑整体连贯、层次分明的校园空间架构。

六、结语

“以人为中心”将是校园规划设计遵循的基本准则。大学校园应全面考虑到师生的物质、精神需求,必须关心到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

本论文从校园规划理论、现代教育理念以及实务等层面,探讨了太原市内大学校园规划的问题。通过分析太原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从校园的总平面布局方面,清楚剖析了现阶段太原大学校园的规划方式及其优缺点。并将各种规划方式的优点加以总结,使之达到改善并且提高太原大学校园环境品质的目的,以促使规划者、执行者、决策者与使用者认清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以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便于增加规划的可执行性、理想性以及可信度。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发展探析   倪茜 - 《长安大学硕士论文》- 2009-04-02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