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德育和德育教育8篇

时间:2023-12-22 15:19: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和德育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和德育教育

篇1

(一)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这是和谐德育的基本特征与理念之一。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育的核心与根本应当为学生。在教育对象上,要始终将学生放在核心的位置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的目标上应当将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同时并重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能力,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和谐德育的归宿;在和谐德育的教育形式上要人性化,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总之,和谐德育就是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感受,教育对象、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形式都要围绕学生的主体核心地位来制定。

(二)更加遵循科学规律

与传统的德育教育不同,和谐德育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遵循科学规律。第一,在和谐德育理念下,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人特征、阅历、心理以及年龄来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就是要遵循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活动规律;第二,注重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即注重学生、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本质关系,遵循德育教育工作规律,尤其要平衡学生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所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

(三)体系性更加突出

在和谐德育的教育理念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不再是笔直的线性结构,而是由多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完整体系,每个基本元素都有其自身特殊的目的,所有基本元素相互协调运作,方能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使和谐德育的教育效果更加突出。

二、和谐德育实践体会

(一)明确和谐德育教育目标

从宏观角度来讲,和谐德育理念下的教育目标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育素质能力过硬的人才。但在具体的实现过程当中,还需要站在微观角度上来制定更加细化与具体的教育目标,以教材为指导,分段制定模块目标,并分步实现目标,最终达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终极目标。以作者的教学实例来分析,在实际的德育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会根据年级段以及学期段来分别制定一个阶段性的教育教学目标,如一年级到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三年级到四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五年级到六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等等。有了这个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后,作者又会根据班级中各个学生的德育教育需求特征,来为他们制定一个针对性更强的教学目标,比如有的学生需要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分享、谦让能力,有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们树立尊敬家长、老师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的学生需要纠正他们的价值观念等等。

(二)制定和谐德育教育内容

第一,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以信念教育、理想教育为核心,对学生展开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使他们能够从小养成审视事物发展、社会发展的正确观念与角度,并培养起他们的使命感,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肩上将会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自身努力学习、努力奋斗的条件下,定能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第二,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使他们能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第三,要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在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以及思想道德引导与培养的时候,并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同样以作者的教学实例来分析,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与编排的过程当中,作者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来拓展实际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内容,在当前信息化的教育技术下,这些教学内容的收集是非常方便的,也非常丰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教学内容不能与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有偏颇,要紧跟大纲主线,比如在信念教育、理念教育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引用了一些为国家事业而奋斗的名人的事例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观念,比如王进喜、杨利伟等等。

(三)完善和谐德育教育方式

事物的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正确世界观的形成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理论不可能在学生的头脑中自发产生,需要从外部“灌输”进去。德育内容要真正成为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必须经过主体的选择和确认,形成坚定的自我行为理念,内化为个人的品行特征。过去那种只注重发挥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忽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发挥,没有主体切身体验、反复实践的德育,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和谐德育体现在德育方式上,就要充分发挥“授”和“受”两个积极性,在搞好外部“灌输”、提高外部“灌输”艺术魅力的同时,坚持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道德需求,调动他们的道德理性,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建构,积极寻求与外部“灌输”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共鸣来达到德育目的。在作者的教学实例中,外部“灌输”采用了多种实际的教学方式,比如采计算机、音响等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提高了“灌输”的有效性,然后在通过学生之间相互的讨论,来加深了他们的主观体验,主观理解以及内部消化,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心理咨询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激烈的竞争不仅仅要求学生要有过硬知识储备,也同时要求其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因此,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就必须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人的个体性,德育教育侧重于人的社会性,离开个性心理谈德育或者离开社会谈心理健康都是难以想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在许多方面具有很多的共通性,弄清楚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可以使得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区别

1.内涵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指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德育教育指对学生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

2.目标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个体属性,目标在于寻求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即内心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学校道德教育,具有社会取向的特征,它要求个体服从于整体,具有高度的约束性。

3.方法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求在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最好能保持价值中立。道德教育中,要求学生以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为评价自己行为的依据,因而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联系

1.面对的挑战相同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一元化的知识不足以解释所有事实,而多元化的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同样令人无所适从。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可以在这些方面给学生以帮助。

2.教育目的相同

在学校里,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关注的问题密不可分

道德教育关注的思想问题从实质上说属于心理现象范畴。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等都是外部影响与学生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通过思想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某些心理障碍也要借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才能排除。

4.遵循一些共同的教育规律

无论道德教育还是心理教育,都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都要按照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等为教学原则,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教育的作用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德育新模式的形成

目前的德育教育往往把“禁止”作为立足点,其结果是,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始至终做主体,让其在活动中去实践、思索、选择。因此,为了充分体现德育中的主体性原则,就必须变原有的保姆式、管教式德育为开放式、自主性德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考、探索和自主选择、自我管理。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情感的作用,有助于德育效能的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心灵感化的教育。而现在的德育工作居高临下的说教多,以诚相待的交流少;批评多,表扬少;缺乏人情味。师生之间唯有建立深厚感情,老师讲的道理学生才愿意听,教师的帮助学生才乐于接受。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人格,有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要实现德育目标,培养品德高尚的一代新人,必须从塑造健康人格的心理教育抓起。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有德,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求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

四、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于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以德育目标为导向,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在育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可以说,德育目标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以德育目标为导向,克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目标偏低、境界不高,甚至庸俗化的问题,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和德育功能的良好实现。

2.设置与德育相结合的机构,完善教师的复合性的知识结构

为保证教育目标及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机构。同时,要完善和优化德育教师和心理教师的知识结构,使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之相结合,让心理教师更好地为德育教育工作服务。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主动塑造完善人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教育,它关注的不是科学知识本身,而是学科知识的内化,是各种心理机能的完善。根据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发展问题与心理障碍问题作理论分析和实际指导,以达到陶冶心情、排忧解难、启迪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

4.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可行方案

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切实手段。它帮助学生分析遇到的心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减轻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决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活动、咨询与自助密切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通过积极努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更好地为德育工作创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必将成为学校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赵美艳.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唐松林.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3]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区别与联系[J].人民教育,1994年10期

篇3

【摘 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德育意识,是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学德育教育的深化和延伸。对于一个合格的公民来说,既有参加政治的思想热情,也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相应的合作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学校班主任给予什么样的教育,未来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公民出现。

关键词 中学;德育;教育;延伸;深化;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开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学生的竞争性意识、自主性意识以及民主法制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不但给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改变,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道德标准。而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就要将学生的德育工作作为主要工作来做。本文根据中学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给相关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中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中学生德育意识比较浅薄

新时代的学生严重缺乏公民性意识。在过去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在对1000名的中学进行德育教育时,其中有820人不知道“公民”的含义。因为中学生对于社会很少关注,比较缺乏对义务和权利的了解。在实际生活中,中学生对老师和家长的话是言听计从,对公共事务很少关注,所以就表现出缺乏社会责任心的现象。

(二)学生对公共精神比较缺乏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和观望以及排斥的行为已经强烈地反映出中学生严重缺乏公正和同情以及相应的责任心等。

(三)对学生的教育过分理论化

中学生手册和相关教育纲要都是停留在了比较理性的层面上,有很多班主任教师要求学生用大量的时间抄袭中学生手册,而这种做法却与生活严重脱节,和社会发展相脱离,并不符合学生的年龄。

二、相应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法

对于中学班主任来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首先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道德进行培养,积极协助他们去接纳、尊重和认识自己,从而学会去尊重和接纳别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完全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的,学生和老师必须要掌握具体的技巧,从而感受和思考德育教育的实际内涵。

(一)开发学生的德育教育教材

相关教材可以结合且前的教学实际来对教材进行改革创新。在德育教材中可以设立有关学生的自我性认识、生活的技能、求学等内容。认识自我的单元主要包括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和自己的独特性两部分。而对于生活的技能方面,主要包括金钱的管理、时间的管理和实际的沟通技巧。要积极培养学生对时间的利用等观念,激励学生要有在时间和金钱上的价值观。对于求学来说主要包括如何进行读书、为什么要读书以及该怎样进行读书等观念,我们就相关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我们可以组织每个学科

我们要努力挖掘课本的德育教育知识,在课堂上给予积极渗透。在新启动的新课标改革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价值和内容并不是十分关注。在一些老师的教案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价值观不是很重视,比如:对平等、尊重和包容等价值观念的理解。与此同时,我们班主任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性的教育,将德育教育思想真正融入到实际教学中。

(三)班主任教师可以开展学生德育教育活动

1.首先,可以准备时事专题的活动,根据在社会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做专题活动。

2.其次,对班级学生组织知识的竞赛活动,积极地鼓励学生的德育学习。

3.最后,对于学生的教育活动可以及时的开展。

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或者相关部门进行德育实践,让学生们在真正的实践中学会为人做事,让学生深刻理解德育的真正内涵。

三、中学德育教育的相关对策

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不只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学生发展的首位,将学生的道德教育给予一定的培养。国家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只是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们去怎样做人,同样,作为一个班主任也是一样的。我们班主任教师要将社会实践和德育教程相结合,从理论来研究实际,要在平时的教学实际中去教育学生该如何做人、做事。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我们班主任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做到使学生的德育教学向更远的方向发展。

结语:

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们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关系到中国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所以,我们班主任教师不仅要从家庭和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学,还要从社会实践对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时代的发展中,中学生的德育发展教育可以在历史的篇章中结出灿烂的果实。同时,它也会直接唤醒每一个人对善良和真诚的追求。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始终是国家和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中学生的道德培养和人格的塑造都是人类发展的标志,其中,作为班主任教师的我们承担着艰巨的任务。面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差,我们每个班主任教师都要全心全力的重视并配合,为学生的道德教育创造更好的发展途径。本文对中学德育领域的深化和延伸做了简要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学生和各级领导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沈吟秋.关于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学理论,2010,10(19).

[2]曾科成,熊小林.中学校园文化构建和学生品德培育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10(11).

[3]李建明.浅论校园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隐性影响[J].改革与开放,2009,12(06).

[4]袁霞辉.关于德育教师人格魅力在青少年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2,10(03).

篇4

【关键词】德育教育,问题,策略创新

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的中学教育中,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较好的高中,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真正的做到及能够教书还能够育人。

一、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的必要性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一是德育教育的意义方面,一是中学生当前面临的问题的严峻性。

(一)德育教育的意义深远。教育问题历来是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而社会工作中一个人的道德和品行是评价其能力的重要杠杆,因此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这有利于班级和学校的内部管理,规范学校的管理秩序,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道德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的求学和社会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础;最后是德育教育能够在整体上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做贡献。

(二)当前中小学生需要加强德育教育

1、缺乏必要的精神内核。学习和生活态度消极是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会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中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无论在经济物质条件还是家庭精神关注上,都有着父辈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正是这种优越性转变成了学生的优越感,尤其强调对于物质的需求,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学生之间的攀心理,不在学习上争高下,而在吃穿上斗输赢。这种社会家庭环境使得孩子逐渐变得自私自利,没有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愿意帮助和分享他人。

2、沉迷于网络。网络世界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动力,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也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重大影响。在网络出现之后,中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案例不胜枚举,造成了一个个天才悲剧,而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后,这种沉迷网络的现象则变得更加普遍和严重。由于中小学生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尚未成型,也缺乏对于外界信息的辨别能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小学生吸收过多的网络垃圾,污染心灵,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3、缺少社会公德。缺少社会公德是一种自私的变现,是可以加以引导和教育的。由于中小学生没有严格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上部分家庭在孩子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使得很多孩子将道德的缺失理解为一种是对于传统的挣脱和个性的体现。在校园内部,部分学生不尊重老师和同学,逃课,扰乱课堂,欺凌同学;在社会环境中不尊敬他人,没有社会公德心等。这种没有社会公德的行为会日益积累,并对学生的未来成长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于导致学生走向犯罪的道路。

二、如何加强德育教育策略

一谈到加强德育教育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由专门的老师来进行德育理论的教育,很明显这种教育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

(一)在班级管理中放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班级管理的掌控者和操作者,但是这两个角色并非必须由班主任来担任,在一定情况下学生也可以来充当操作者的角色。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实行学生自荐加投票的方式,票选班委干部,让学生自己推荐自己,锻炼自己的勇气,敢于面对自己的优缺点,敢于去承担后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住以学习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思路,防止出现学生过早沉醉其中。

(二)学会承担责任。未成年人虽然在法律上受到了法律的各种保护,没有谁要求必须有责任感,但是能够用于承担责任是一个社会人在社会立足的必要前提。因此应该让学生学会承担,而这种学会承担的最好方式就是敢于承认错误并愿意去弥补。单独的依靠,学生犯错-班主任教育-家长面谈的治理模式,学生不会成为有责任感的人,而只会成为一个憋屈的乖孩子,因此要在学生的思维中创建有错就应该主动承认,承认就应该主动道歉,主动行动去弥补过错的路径。只有这样,这种良性的思维模式才能够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三)培养团队精神。孩子在出生之际是一张白纸,是出生后的家庭和社会给其以颜色,因此学生中的自私观念和行为是可以改进的。而这种改进的方式主要就是让其参与到团队中去,以团队游戏或者学业团队合作的形式,让其参与其中,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实现集体合作,重新认识自我,重新树立起集团观念。这种团队训练在实践中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团队合作,校园运动比赛中的合作,校外各种比赛的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社区进行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回自信和存在的价值。团队精神的赋予会改变学生传统的处世方式,变得更加的自信也会更加的乐于奉献。

(四)学会沟通交流。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逆反期,对于外部的信息会进行有选择性的吸收,尤其是对于家长和教师的说教。从教学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家长和老师一般都不会改变说教的做法,而只是无奈的认为孩子处于逆反期,不管不顾,认为过了逆反期自动就会恢复正常。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会极大的打击学生的自信,造成家长和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于激烈的冲突。因此必须结合学生阶段性的特点使用一些特殊的交流方式跟学生沟通,比如可以利用书信、日记等方式与老师家长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念,对于学生不当的观念和言论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防止打击其表达的欲望。

德育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不是某一项专项教育行动能够实现的,也不是学校单纯教育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够实现突破。

参考文献:

篇5

1、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职教育必须是结合自身的基础和目标来制定,也必须突出自身特色,也就是毕业生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足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在工作中认真刻苦、愿意从基层干起、具备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然而,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显示,如今较多高职院校的前身都是从前优秀的中专学校,由于转变的时间还不够长,其中较多的德育教育者便是中专学校中德育教育的工作者,工作之中难免还脱不掉中专德育教育的桎梏。由此看来,在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并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创设,而是沿用了类似于本科教学模式,然后进行了稍许的加工和浓缩,不但没有对高职教育的特色进行突显,更让高职的德育工作走入教育误区。

2、忽略了传统文化中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人生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不但有人的内在和外在的价值认识,更包括了价值实现等问题的理解。然而,由于近些年来的部分文化鼓吹,让不少“快餐式”文学作品以商业的模式席卷了整个文化市场,对含蓄文学、严肃文学等作品造成较大的冲击,更是由于快餐文化刺激性强的特点,这种急功近利的观念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十分巨大。在湍急的文化潮流之中,流传千年的儒家哲学反而被利益至上的思维所冲淡。

3、整个社会环境向德育教育提出了挑战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的,一方面是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丰富了人民生活方式和文化视野;另一方面是因改革深入所带来变化并不能满足人民与日倍增的需求,既定目标不能实现而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已经在改革浪潮之中,巨大的身份转化所带来的彷徨、困境以及迷惑。这种心理上、生活上、精神上的多重压力让人们产生了巨大的逆反心理,削弱了其对社会和国家的信心,产生了背离德育教育的负面情绪。

二、高职德育教育效果弱化的应对策略

1、职业教育的特色德育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便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自己,树立合理的人生观,建立科学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因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整个学习阶段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今后的职业生涯所开展的,因此,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便是现阶段学生的主要目标,德育工作便是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根据职业的特点、需求、道德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促成职业道德的形成。这是需要贯穿整个素质教育阶段的教育思路,不仅仅是思想道德层面的,也应当是包括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两个方面的。可以通过组织文化艺术节、主题阅读竞赛等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实际经验和人际交流,引导学生为人处事。

2、体现高职德育教育的观念创新

转变高职德育教育者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虽然传统教育方式让学生过于循规蹈矩,导致其思维僵化,同时又缺乏个性和创新意识。但是这些个性敦厚、性情温婉的学生反而更容易受到德育工作者的青睐。因为不可否认的是这类学生确实存在不少闪光点,然而,他们却不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新世纪的高职毕业生应当拥有科学的理想规划、合理的价值观、端正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平等、正义、团结、守法;自尊自爱自律,诚实守信;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平等观、正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情绪自控意识。

3、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儒家作为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之一,其对于人生价值的内涵、标准等问题的理解和阐述都十分丰富,理由充分,论述完整,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当代的学生普遍对传统的道德、是非、荣辱等观念认识不足时,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当及时帮助这些学生走出迷失的环境,重新塑造健全的人格,正确处理与同学、老师以及社会人士的关系。首先要建立独立自主的意识,然后需要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始终坚持正确的原则,坚守个人底线。将思想和道德放在重要的位置之上,为了理想的实现,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学校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传播正能量,把握好德育工作的脉搏,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坚持正确的德育工作方向不退缩,这样才能提升德育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结束语

篇6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和谐德育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协调相应、配合得当,形成合力,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当前民办高职德育的现状

笔者对广州市3所民办高职院校的师生就德育基本情况开展调查,调查问卷涉及道德品质、思想观念、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等内容,涉及大一至大三的所有年级,年龄段为19~23岁,平均年龄21.3。这些学校的办学背景以及学校道德教育情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65份,同时就德育方面的内容对部分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统计显示,师生对当前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的总体评价并不乐观,有31.5%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教育状况在“较好以上”,有41.1%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教育状况在“较差以下”;28.3%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状况教育在“较好以上”,35.2%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教育在“较差以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德育观念淡化,就业和学习压力大

学生对就业、学习的关注远远高于对政治、价值、信仰的关注。调查中发现,只有20.1%的学生关心时速政治,很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家事、国事、天下事,只关心自己事”还成了部分学生的口头禅,这与目前高校就业形势严峻分不开,也是德育工作们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2.思想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但责任意识淡薄,对他人和社会缺少关爱,缺乏奉献精神。与此同时,还存在自我价值的高位追求与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之间的反差、思维敏捷性较强与社会责任感不强之间的反差等问题。在社会公德方面,大多数学生虽都有正确的道德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一定的自律性,有一定的勤俭自强、明礼遵纪等道德意识,60%以上的同学反对浪费粮食、逃课、考试作弊、语言行为不文明等。但是,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还是有超过70%的同学在不同程度上都发生过这些不文明行为。

3.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的淡漠

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淡漠,甚至厌倦。不少大学生在上德育课时却在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看英语等书籍或睡觉、玩手机、聊天等。上海大学滕云教授在对“两课”教学有关问题的调查发现:从传统指标来衡量“两课”教学的质量是令人满意的。但在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只有50%左右的学生对课程的时事性和知识性感到满意或较为满意,不到25%的学生对课程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感到满意或较为满意。另有调查表明,“认真读过教材”的大学生仅占13%,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的说教味太浓,脱离了现实生活。本调查发现德育课程在授课形式上也存在问题,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占48.7%。而以“案例分析,讨论发言”等形式授课则较少。

4.价值取向功利化

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多元化,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利益的驱动也使民办高校少数意志薄弱的学生容易被各种诱因引起的欲望所驱使,而不去考虑正确的道德准则,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表现得自私自利。使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正确思想观念和高尚情操受到了挑战,他们把自身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作为价值取向,在价值的实现过程和实现途径上表现出功利色彩和不择手段。

三、民办高职德育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1.民办高校的先天不足容易轻视德育

首先,由于民办高职院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近年来公办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生源不足,为更好吸引生源,民办高校比较重视学生的就业,喊出了“一切为了学生就业”的口号,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容易相对忽视德育。学生也以为花钱上学,买的是知识,要的是专业技能,而看不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其就业乃至一生事业中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其次,民办高校的生源有着多重的复杂性,在专业设置及教育内容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主要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人文与科技的对立更加突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更加凸显,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道德行为和倾向使得德育教育任务更加艰巨。

2.简单的、传统的德育内容、德育说教已经远远不能

满足学生自身的教育发展需求调查显示,只有30.4%的教师和37.8%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内容、方式、方法与学生需求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认为“说不清楚”的师生均超过30%,认为不太符合或根本不符合的师生分别为34.8%和31.6%。受德育主导论或称为主体论的影响,让教育者做主体、学生做客体,通常情况下,民办高校德育常沦为纯粹的德育知识课讲授,进行的是“知性德育”,强调知识的灌输,缺乏对道德个体的情感体验,生活感悟,课堂教学中也缺乏人文精神的渗透,久而久之,德育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出需求,渴望了解社会现实,渴望体验生活的大学生对德育课程逐步淡漠,德育效果自然不理想。

3.学校内、外各种德育力量没形成团队合力

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力量缺泛整体德育力量的联动,学校在教育学生如何树立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而媒体却时有在“宁可以宝马里哭泣,也不肯在自行车上笑”拜金观的出现;学校在讲诚信教育,非法传销魔爪却伸向了在校大学生……像这种例子并不少见,这无疑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不少困难。与此同时,学校内的德育力量也缺泛合力,调查中发现近40%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专职队伍合作性较差或很差并且大多数教师不想担任班主任。专业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缺乏德育意识。后勤管理人员认为德育是领导和教师的责任,在工作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校内各种德育力量难以形成合力,达不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的,导致德育效果低下。

4.德育目标理想化,使得德育效果不理想

长期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侧重强调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民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这是正确的,但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的评价却较高,这充分说明他们更加关注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个人发展问题。民办高校德育目标与学生个性目标有较大冲突,学校德育优先定位于过于理想化的抽象目标,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四、构建民办高职和谐德育的教育模式

1.转变观念,实现德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和谐

德育作为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学生是德育工作实施的对像,一个是教的主体,一个是学的主体,两者是和谐统一的双主体关系,不是主客关系,要实现德育工作主体职能和角色的根本转变。要使德育工作者的职能,由单向灌输现成的思想道德理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使自己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由此,德育工作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要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体德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人之师表”。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能简单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被动接收体,要把德育过程理解为“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及实践能力潜移默化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

2.营造大环境,促进德育环境的和谐

和谐德育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为支撑,对大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接受德育的最主要场所,但家庭和社会也是他们接受德育洗礼、熏陶、践行的场所,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大环境,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社会德育是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的补充和延伸。学校、家庭、社会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正是这种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三者互为联系和补充,而只有三者的和谐互动,才能让德育融入学习、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让生活成为德育的教材,让活动成为德育的载体,让社会成为德育的课堂,让环境启迪学生的心智,最终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3.打破德育教育单一化,实现德育与智、体、美、劳

以及各学科的综合化,构建和谐大德育爱国主义、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课题。学校要打破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把德育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综合化,与此同时,还要在德育理论中都注意到多学科基础的综合,力图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和补充。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人文、社会、自然各学科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自然学科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人文学科中的人文关怀,艺术学科中的创新和审美体验等,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不同专业学科中得到渗透、丰富、完善。在实践中,教师应把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规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和敬业精神。

4.促进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

“六要素”和谐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注重以下几点:

(1)德育地位切实化。真正地把“以德立校”落实到实处,真正认识到德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探索出科学的、富有成效的德育方法。

(2)德育目标科学化。避免空洞和超前或滞后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体实际需要的目标。

(3)德育内容合理化。选择和积累包容德、才、学、识、能、美于一体的传统美德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阐发和扬弃。

(4)德育功能全面化。充分发掘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加强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有效衔接。

篇7

中职学生年龄大多为15~18岁左右,正处在生理、心理、品格变化发展的巨变阶段。他们面临着比一般青少年更大的生活与就业压力,与现实、与社会、与就业的距离更近,他们要在3年中完成从初中生到劳动者的转变,这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其德育素质的养成态势呈现出不协调、不平衡、不稳定的特点:相对于身体的快速成长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品格演进发展迟缓;心理逐步成熟的同时会有较大波折出现。他们既可以展现活力与梦想,也可以张扬激情与自信,但也会囿于性格定型的不稳定、知识掌握的不全面,思想方法比较简单,导致明辨是非能力不足、意志品质薄弱,心理情绪多变,遇到挫折和困惑往往束手无策。上述特点同样存在于内地中职班学生身上。身体素质较好,热情、开朗、活泼、奔放,集体观念强是他们的优点;但他们同样面临着冲动、暴躁、片面、极端,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易受不良信息影响,遇到打击会萎靡不振等缺点。和内地学生一样,同样需要解决生理、心理、品格三方面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二、中职德育教育共性在内地中职班的具体体现

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的共性体现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德育教育为第一抓手,发挥师生双主体的能动性,一方面打造一支有先进思想、政策理论、教育技能的德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学生,以学生主动追求德育素质为先导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对内地中职班学生而言,德育教师首先思想要统一,其次要提升理论素养,教学方法、策略要符合内地中职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内地中职班德育教育的共性还体现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从形式上革新,从内容上拓展,多管齐下促进内地中职班学生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内地中职班学生的特性渊源

由于地区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藏族学生在语言、思维方式、性格、交往行为、文化基础等方面,与内地学生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因此,内地中职班德育教育就需要首先把握中职班学生特性的渊源。

1.异质的民族文化特质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藏民族文化及文化心理。进入内地学习后,藏族学生脱离了本民族文化的环境,要面对和接受的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社群。这种全新的异质文化给藏族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困扰、视域上的烦乱与心理上的不适。

2.经济社会的落后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的职业教育仍旧滞后,造成差距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各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二是地处高原,缺少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甚至极个别地区还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更谈不上快速发展;三是教育领域汉语教师奇缺,语言上的障碍导致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教育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外界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

3.家庭生活的内化

家庭生活在学生道德意志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内化作用。受藏区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学生普遍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生活方式随意散漫,不注重规划。受制于蔽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他们对家庭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家庭生活与外界的差异越大,学生适应的难度也越大,也越容易产生陌生感和孤独感。当学生来到内地后,文化、社会、风俗、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会使他们常常怀家念乡、思亲念友,在一些特定的节假日、纪念日,孤独感和陌生感更为强烈。此外,他们原本散漫的生活习惯也被学校的校规校纪所束缚,感觉很不适。

四、内地中职班学生特性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篇8

关键词:中国梦;高职语文教学;德育功能;隐性德育

中国梦的实现与高职教学改革,特别是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系十分密切。用中国梦指导高职语文教学实现其重要的德育功能,进而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好地培养“德艺双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好地鼓励当代大学生“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1中国梦为高职语文教学指出了新的改革方向

中国梦不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富强梦、世界梦、和平梦,而且是中华文化全面振兴的幸福梦、文化梦、道德梦。中国梦不但指明了国家建设的方向,指明了人民追求的方向,而且指明了行动发展的方向,指明了个人拼博的方向。同样,中国梦也指明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用中国梦指导高职语文教学实现其重要的德育功能,进而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让他们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艺双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类的基础课,高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与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同时,与职业特点结合起来,进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的语文教师,应该心怀“铁肩担道义”的精神,把中国梦的思想与理念贯彻到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去,把中国梦变成每个学生心中的梦,把中国梦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去。基于中国梦视域以及党和国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高职语文课必须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去,必须把每个学生个人梦想的教育渗透到中国梦教育中去,而且这一定会成为全民族追求与实现中国梦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

2高职语文课程具有天然的隐性德育功能

隐性的德育功能是指“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会起潜移默化作用”,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教育功能。高职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天然的隐性德育功能,中国梦视域下突出高职语文的德育功能是完全可行的。高职语文教学中,对于知识积累、认知欣赏、审美教育、素质提升、能力培养等主要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经典名篇的解读、分析、探讨、学习与欣赏中实现的,其隐性德育的导向功能、启发功能、育人功能也都是在这些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通过对大量优秀作品的阅读、探讨、学习与赏析,学生不但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而且作品中的内容、思想、观点、价值判断与行为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也是最有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而且要善于联系社会、生活、工作的实际,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对这些优秀文学经典的内容、思想、观点、价值判断与行为方式等具有德育功能的成份产生认同。

3中国梦视域下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3.1教材是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最好载体

语文这门学科不但具有天然的人文特征,而且具有天然的求真、向善、向美的感召力。在编写高职语文教材的时候,不但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实际,而且要特别注重高职学生的特点,在突出人文性、工具性与高职性的同时,更加侧重考虑选进教材的那些经典篇目的道德力量。同时,还特别针对高职院校应用性、实践性等方面的实际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体现教学方法的启发性,为高职院校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厚重的人文素养基础。所以,自主开发编写的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完全打破了以往按文学史,或者按文体编写的格局,综合设计了“大学•大师•创新”、“友情•爱情•梦想”、“经典•仁爱•智慧”、“人文•丰碑•艺术”、“自由•品格•财富”、“眼光•境界•人生”和“写作实训•语文实践”等七大专题。这些专题均涵盖了读、写、听、说等各种基础技能的训练,并且做到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把高职语文所要传授给学生的最为关键的内容均作了缜密的安排。选文方面的原则是力求选择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类共同美德、涵盖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体现了高尚理想、人格力量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内容和时代风貌,体现了各种不同的写作风格。

3.2教师是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执行长官

德育教育是语文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语文德育功能首席执行官的教师应有这样的意识与高度,挖掘语文学科潜移默化的、渗透式的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严格遵循语文学科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在备课的时候,力争做到有效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并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无论是作者简介、作品讲授,还是文学欣赏、读写训练等任何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应该充分运用灵活的方法、生动的形式,使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优秀经典中的通过教师最朴实的语言诠释过的带有德育力量的思想与观念。在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情与活力,从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实现思想的升华。如果要让高职语文的德育渗透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一个教师的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曰:“子师以正,孰敢不正”,教师的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语文教师身上“德技双馨”的素质要求就显得特别重要,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教师高尚的情操与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品格教育虽然是无声、无形的,但这却是一种“大道”,教师人格楷模与道德楷模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德育渗透因素。

3.3传统文化是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厚重根基

无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富强梦、世界梦、和平梦,还是中华文化全面振兴的幸福梦、文化梦、道德梦,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那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深入挖掘蕴涵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光辉思想、可贵品格等并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中,才能夯实高职学生的文化根基,才能全面激活这股实现“中国梦”至为重要的力量。传统文化当中不但蕴涵着“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积极入世的立身哲学,而且蕴涵着“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这些非常可贵的处世准则。数千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传统文化对一个人高尚品质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塑造,可以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自从提出中国梦以来,并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比重;要积极运用传统的节日仪式等弘扬传统文化;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作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各类学校还要特别强调语文课堂应该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回归,充分利用优秀、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在立志、修身、爱国、仁孝、勤俭、诚信等多方面塑造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中国梦视域下要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当然要侧重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侧重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撷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性、思想性,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往往能够收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美德的重塑,让新时期的高职德育与高职语文德育都拥有了新的内涵,特别是中国梦视域下,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实现不但拥有了厚重的根基,而且出现了现代的元素,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传统美德与现代道德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共同构建现代高职学生良好完备的道德观,也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3.4校园文化是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肥沃土壤

只有充分重视校园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大学精神、行为准则、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因素,并与高职语文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校园文化才能成为高职语文德育功能实现的沃土。在中国梦视域下,语文教师如果要塑造学生纯美的灵魂,就要十分重视校园文化这片沃土的开发,特别是重视价值观念与大学精神的解读。正如民盟主席蒋树声所说:“大学精神应该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难以言述,但是无处不在,到处可以看到,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以及好的学风、优良传统,综合起来存在一种大学精神”。现代大学的德育理念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爱国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等精神的全面确立,并通过这些精神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些精神当中,最具锋芒的部分是批判精神,因为批判精神不但是对“德育主体的精神彰显”,而且是“德育中的不可或缺的理性风格与探究工具”,不过,批判绝对不是吹毛求疵,其支撑点就是爱国精神,所进行的批判都是出于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热爱,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并最终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中国梦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师在重视价值观念与大学精神解读的同时,还应该时刻注意结合校园文化的相关活动,依照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与大学精神,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3.5活动拓展是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实践路径

第一,高职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都必须加强学生们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全面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赏析、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基于这种指导思想,笔者所在课题组编写教材的时候根据项目导向的思路设计了专门的“写作实训”,每个项目都设计有项目说明、项目要求、基础知识、基本功要求、写作技能、模拟场景和实训任务等操作性很强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进行有效的实践与训练。除此之外,还特别编排了“故事会”、“赋诗填词”、“书香校园”、“即席演讲”、“书法技能”等合适在课堂中开展的系列的语文实践和训练内容,不但充分突出了高职院校能力本位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要求,而且可以全方位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常态化的训练与实践,教师可以更方便、更有效地在学生的课堂实践与训练中有针对地融入中国梦及德育的因素。第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好课内的实践活动,全面发动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在大学一年级时,结合大学精神及时进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结合语文课和各种语文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全校性的经典诵读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演讲比赛等。在大学二年级时,全面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全院性的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深度整合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之外的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和项目,全面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与培养计划,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各种技能技术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全面成长,全面成才。第三,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应将德育实践纳入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有效、广阔的德育环境,密切结合社会大课堂、生活大课堂,实行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或实践活动,到革命纪念馆参观访问,深入当地社区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实践活动中得到思想上与人格上的升华;另一方面是培养高职学生在平时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经常性地关注身边人和身边事,把高尚的人和事写下来,记下来,并在班上进行交流。特别要善于借助高职学生到工厂,到企事业单位去实训、见习或实习的机会,要求他们写好实训、见习或实习的方案、计划、调查报告或实践报告等。这样做不但把语文课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了,而且把语文课堂与日常生活真正融合起来了。通过丰富的社会活动,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切身利益与前途命运,还与当前的社会、当前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德育渗透功能不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在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拓展,中国梦视域下的语文德育功能不但因此充满了时代气息,而且把素质培养、能力训练落到了实处,适应了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提出的培养“德艺双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综上所述,在中国梦视域下把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实现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是时代的要求,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郭孔生 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肖群忠.仁义信和民本大同———中华核心价值“新六德”论[J].道德与文明,2014(5):11-15.

[2]郭孔生.论隐性课程的涵义、特征和建设思路[J].辽宁教育,2012(11):21-2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