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花艺的意义8篇

时间:2023-12-22 10:13: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花艺的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花艺的意义

篇1

关键词:意象美;花艺;东方插花;意境一、花艺美及其意象表现

插花是指以切取的自然的植物材料为主,插入适当的容器,经过剪裁、构图、设计、造型而形成的植物艺术品。东方插花以形态与韵味的意象美,在世界花艺领域独树一帜。

1.1形态的意象美

“形象是构图的表现形式,也是作品内涵的媒介。”[1]插花的意境就是利用形态诱导观赏者产生共鸣,东方插花中的形态是线条来营造的。

不同的线条产生不同的艺术造型,带给人不同的视觉印象、思维意念、情感体验。直线表示力量、稳定;曲线表现出悠扬、柔美的风貌;斜线具有特定方向性和动势;弧线代表柔和、流畅、细腻与活波。东方插花正是适当并恰当地运用线条语言,才产生了超越形态的意象美。

1.2韵律的意象美

东方插花的韵律同样成为其展现意象美的载体。其韵律的展现但最具代表性的是插制时疏与密、虚与实、协调与对比的运用。

东方插花强调疏密得当。所谓“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正是东方插花追求的韵律效果。过密会导致繁复累赘,过疏则无法展现花艺主题,不成气候,疏密得当才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虚与实的韵味是中国画的精辟所在,东方插花艺术同样追求这中韵味。东方插花不仅注意花枝自身的高低俯仰,即实境的创造,也很讲究“空白”的运用,力求虚境的营造。虚实的运用造就了含蓄的意境,产生的艺术美更让人们获得美的愉悦。

东方插花讲究画意、追求韵律,重在花材之间的协调与对比。一幅插画可以同种花材、不同大小与色彩,亦可大小不同、色彩类似,这样花材之间的即协调又对比的韵律才产生意象美。

二、花艺意象美的营造

2.1嗅觉诱导

研究表明,花材的香味对人的思维与心理有重要影响。现代室内陈设中的插花,不仅可以美化室内环境,更在于其芳香能够使疲劳归家的都市人那沉闷、烦躁的心情转为轻松、舒适的心境。不同的花香也预示着不同的人物性格。正如香水,玫瑰香展现着一位女性的知性与成熟;茉莉香则暗示着少女的清雅与纯净。花材香味在无语的世界传达着主人的内心。

2.2视觉诱导

研究表明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花艺的视觉诱导是靠花材的色彩完成的。东方花艺中花材色彩传达的不仅仅是视觉接收信号,更重要的是色彩的象征和寓意。红色象征着热情、温暖等;橙色给人以华丽、高贵之感;黄色透射出光明、丰收、辉煌、权威的意念;绿色是大自然中植物的主要色彩,给人以新生、温柔、青春、希望、和平的感觉;紫色给人以华贵、娇艳的感觉。一幅有内涵的插花作品,其色彩必定独特,因为那色彩在诉说情感,传达创作者的意念。

2.3花器引导

所谓好马配好鞍,插花艺术也是如此,因为“秀丽多姿的插花,需要古朴凝重的盛器来加以映衬。”因此,花器的使用,也不失为一条意象美的别致的传达途径。花器对意象美的营造可以从其造型、质地来展现。

花器的造型重在简洁大方、比例合适。简洁大方的花器,给人大气、高贵的心理感受。比例合适多强调花器与花材大小的相宜:大型花器适宜高大的花枝与硕大的花朵;娇小的花器配上弱小的花枝与花朵,自然别有一番感触。

现在返璞归真的思潮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插花艺术中“真”的回归,要归功于花器的质地。白瓷以其特有的东方韵味展现着沉郁、细腻的美。玻璃器皿洁净、清丽。“当柔弱的鲜花遇到了冰冷坚硬的钢铁,仅这种冲击效果就足够令人回味的了。”铁艺花器不论是何造型,都为家居装饰效果增添了风采,传达着古朴、真挚的艺术气息;与玻璃器皿的配合使用,古朴中透漏着新潮、典雅中暗含着俏皮。

三、意象花艺对意境的塑造

3.1意味花材的语言意境

我们习惯上把花材人格化,利用花材的象征寓意,寄托思想,舒展情怀,创造意境。骚人墨客对花的描述惟妙惟肖:梅标清骨,兰示幽芳,杏娇疏雨,菊傲严霜,红豆相思,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天,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玫瑰浓情、娇羞、艳丽,表示爱恋;鹤望兰象征着潇洒、多情、吉祥、幸福、快乐与自由;白玉兰寓意清丽、典雅高贵。

不同的花朵倾诉着不同的话语,传达着主人不同的情感。情人节时,卧室的玫瑰,似乎花更美,情更浓;春节时客厅的杜鹃,映照着耀眼的中国红,那份热情与喜悦,也更强烈;生日时的一束鲜花,意外的惊喜带来的感动更刻骨铭心。插花虽然不说话,可是它却营造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3.2中国插花的人文情怀

插花作为艺术的门类之一,其发展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相关联,而特定的历史环境又必然营造出特定的人文情怀与意象。正如施旭升说所:“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意象’成为一个社会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审美文化)的具体表征,代表着一个文化意义的符号系统,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根性,甚至与某种神秘的宗教体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2]

中国的插花重在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人生态度。中国的民间插花选取花材不多,花器质朴,配件随意,造型明快,明净、简洁的艺术风格表达着文化内涵多为吉祥、祈福、供奉祖先神灵之意。文人插花无拘无束,以求个性,无意豪华,别辟意境。宫廷插花呈现出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艺术风格。寺观插花飘逸、秀雅,表现出返璞归真、清新自然的境界。“文艺论上历来就有中国艺术重表现的说法,表现情感组成了中华民族艺术美学的中心,而创造意境以及对意境美术美的欣赏,则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结构。”[3]中国的插花,特别是清雅脱俗的文人插花,历来与诗画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将具有诗情画意看作是插花作品所能达到的最高审美境界。所谓“一花一世界”,在中国插花艺术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3.3对空间的完美升华

“在艺术活动中,艺术情境的升华往往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间的自然感兴与互融互化。”插花这一艺术活动的审美过程的互融互化则是在特定空间环境内的内心感悟与想象。特定的空间内放置一束极具含义的插花,能够使空间环境得到完美升华。

玄关的装饰风格往往是一个家给人的第一印象。此处一幅精心插制的花艺,其色彩与芳香,在美化玄关的空间环境为客人带来舒畅的心境的同时,更是居室风格的一种魅力缩写。客厅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庄重的氛围是对客人的尊敬;舒适的氛围是主人的热情。因此客厅内的插花,可以让空间生动、丰满和轻盈,为客人营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卧室作为人活动时间最长的空间,其内的一株花艺作品,芳香能够缓解主人的疲劳,色彩可以美化空间环境。它把都市的家庭变成一种超然物外的自我世界,体现着主人的精致与完美。

结语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境是最引人注目的命题之一,它是中国重在表现的美学思想的结晶。东方插花艺术中对意境的重视,是多方面的。要想深入了解花艺的曼妙魅力以及东方插花的情感与意境,我们还要走很长的研究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理解插花艺术,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室内花艺作品。(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宛成刚.插花艺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P16)

篇2

关键词:压花艺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231-02

压花艺术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经过脱水、保色和压制处理,再依其形态、色彩和质感经过构思而制成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精致艺术品的过程。它是植物科学和艺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不但可以将自然界的奇花异草融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留住、亲近和保护大自然;让人们在爱花惜花之余,能在冬天见到春花,夏日看到冬草,还可以通过艺术加工赋予其更多的遐想。压花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将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是农业科学中的美学和艺术。尽管国外压花艺术历史悠久,技术较成熟,尤其是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对压花艺术的研究和实践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压花开始在推广到国内,广东、云南先后发展了压花农场,2013年中国园艺学会压花分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成立,扩大我国压花艺术的研究交流和市场开发推广。

一、压花艺术课程设置必要性

1.行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花艺师。2013年由国家林业局审定、中国花卉协会编制的《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发展花卉加工业,增加花卉的产业链,而花卉的深加工是我国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压花市场所带动起来的干花生产、永生花加工及压花相关器具的生产已成为花卉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实事表明制约压花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是高素质技能型压花从业人员的缺乏,对压花艺术作品的加工生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压花艺术教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压花艺术专门人才,不仅是压花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花卉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2.人类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压花技术。尽管压花艺术在我国尽管起步较晚,但它一出现便立即得到很多人的钟爱。它之所以如此受人青睐,原因之一是因为它简便、简单,花材随处可寻,创意随时可想;二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提出更好要求而选择了这一高雅陶冶情操的艺术形式。同时,制作压花能减压,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制作一些简单的压花装饰品,在压花制作过程中既能充分享受自然、亲近自然,又可以修身养性而倍感轻松和温馨,因此更乐于参加压花技能的培训和购买压花艺术作品。

3.压花专业学生就业机会多,创业前景广。从当今压花艺术作品市场看,高素质技能型压花艺术人才相对短缺。而高职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要服务地方经济,在高职院校中增设压花艺术课程的正是顺应市场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英明举措。压花行业发展壮大,市场对具有压花专业技能的花艺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不少的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显示,从事花艺设计制作的比例日益增加,并在发达地区的花卉市场从业者比例占有近二成,压花艺术毕业生就业方便,创业机会多。

4.压花艺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压花艺术》是讲授压花艺术设计理论与基本制作方法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观赏园艺类课程,也是一门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压花艺术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而且能够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点缀生活、提高艺术素养和增加生活情趣,并能使人们在充分享受压花艺术情趣的同时而关爱自然、善待自然。这一特性决定了压花艺术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特色及优势。故此,在许多农林类高校及高职院校,压花艺术教学既是园艺专业的专业课,还是拓展为全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公共课程,这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增强艺术素养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二、压花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997年,华南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公共选修课程――压花艺术,受到各年级各专业大学生的欢迎,每学期都开设此课程,仍然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等学校开设的“花卉艺术”选修课,也将压花艺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也开展压花艺术课程教学,广州市八十九中等中学甚至广州市柯木i小学、天府路小学等也把压花艺术课程作为扩大学生兴趣爱好、远离网络游戏的一种教学手段。尽管压花艺术课程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仍存在诸多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形式存在弊端。压花艺术是近年涌现出的新时尚,在高职院校也是近些年才开设这门课程,在师资力量的储备上尚且薄弱。大多数的教师原主修生物专业、园林、园艺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通过自修压花艺术相关课程转型为压花艺术主讲教师,其专业知识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现行高校普遍的压花艺术教学中,先讲理论课堂,再另行安排实训课堂,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时间不同步。教师基本局限教学,产学研、校企合作较少,学生基本凭爱好学习,没有意识到这是花卉行业的一个巨大产业链而应把它推广做大,学无以致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联系不紧密或者不衔接,实训课堂对理论知识的体现不够,使得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训的效果受到影响。

2.课时较少,学生实践机会少。目前,开设压花艺术课程的多数高等院校,教学课时相对较少,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课时较低。授课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介绍压花艺术发展历程、压花艺术风格流派、压花造型、色彩理论、常用礼仪压花及花艺欣赏等内容。但动手压花的机会较少,一学期3~5次不等。因缺乏系统实践操作、花材制作机会少以及教学时数限制等因素,实践技能培养较欠缺。

3.教学条件不完善,经费投入少。实训室建设尚不完善,实训设备不足和压花设备简陋。大部分学校没有独立的压花艺术专用实训室,实训教学借用相关专业的其他实验室。压花艺术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课程教学缺乏实训设备保障是压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大限制因素。经费不足更是当前高职院校压花艺术课程的现状,由于经费不足,教学中不能大量使用花材,学生接触压花制作机会少,实践锻炼和技能提高难以保障。

三、教改创新与建议

1.培养“双师型”压花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立独立的压花课题组,通过协会活动等机会为教师提供行业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现有压花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压花科研项目研究带动压花教学的创新,或通过建立压花工作室来推广压花技术,此外,聘请行业内专家充实教师队伍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2.建设学训一体化、标准化的压花艺术实训室。结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建设一个集教学、实训、展览陈设、美学鉴赏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教学训”一体化的压花艺术实训室。实训室需配备现代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组件、移动式数字化投影仪及相关教学软件等。试验台的设置以分组教学为主旨,设备的数量与布局要方便压花艺术实践教学。压花实训必备的工具、耗材购置应与学生人数相匹配。布置压花艺术作品示范的陈列柜,实训室兼有艺术作品展览的功能,环境氛围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实训室管理上借鉴普通高校实训室开放管理方式,为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压花训练提供场地和设备条件。

3.形成“教学训”一体化压花教学模式。“教学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结合现代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压花艺术课程而言,应用教学训一体化教学方式,将压花艺术中部分理论融入到实训操作中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不增加经费支出情况下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例如讲授压花花材的认识内容,无须课堂多媒体图片展示方式,而是带领学生到花卉市场中去,认识花材特性,融理论和实训教学为一体。在压花作品“教学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听边练习,当堂完成作品的制作。

4.以产学研、校企合作形式的压花教学探索。和国内相关压花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产学研基地,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压花艺术作用的制作和商品化开发,将所获经济效益再投入实践教学建设,同时利用学校各种会议接待、庆典机会推广使用压花艺术作品布置现场,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压花作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压花技能。

四、结束语

随着国际压花艺术作品市场日益升温和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压花艺术的广延发展空间不可限量。高职院校开设《压花艺术》课程正是顺应这一发展事态,培养高素质压花人才,不仅可以为高职学生就业提供新途径,还可以发展我国的压花艺术,让我国的压花艺术作品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陈国菊,赵国防.压花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09.

[2]赵国防,宗晶莹.试论压花艺术及发展前景[J].天津农林科技,2002,(5).

[3]张俊.装饰艺术的新宠――压花画[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8).

篇3

不同的艺术手法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划花、剔花、刻花与印花艺术手法的差异在耀州瓷的制作中有着各不相同的装饰艺术效果。从划花到剔花,再由剔花到刻花,最后发展到印花,其中反映出的是装饰审美风格从线性手法的平面性装饰为主向以三维的立体装饰发展,最后形成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耀州瓷独具魅力的刻花装饰风格的转换,其间蕴含了耀州工匠对装饰技艺的改进与创造。同时,这种转换过程正显示了耀州窑艺术风格从发展、成熟到鼎盛的历史轨迹。

划花是以尖刃刻刀或尖锥状工具在瓷胎表面按预期的图案进行纹饰划刻的一种装饰技艺。从其表现的艺术效果来看接近二维平面的绘画性图案装饰效果,工艺装饰味较强。这种效果源于仿制金银器上的线刻图案,方法则有似于以刀的白描。划花在瓷器上的运用改变了以往以器型和色釉为主的装饰手段,使光素的瓷器表面增添了华丽精美的图案纹饰,是瓷器装饰技艺上的进步。由于工艺简便、功效明显,很快为大江南北的众多窑场所吸收采用,也成为耀州窑自中唐以后普遍和常用的一种装饰技艺。划花技艺是本文所述四种技艺中最先发展起来的一种,由于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在其他三种技艺尚未发生之际,它成为主要的瓷器表面装饰手段,划花手法所划出的单线纹饰图案也通常成为瓷器装饰的主纹饰。在其他几种技艺产生和发展起来以后,划花常与其他技艺相配合使用,划刻出的线性纹饰则多成为辅助纹饰,起到丰富主体纹饰的作用。划花的方法也有所改变,从单线划刻衍变为表现肌理效果的成组的篦纹排线,下文中另有论述。

剔花技艺采用器壁减地隐起的雕刻刀法,局部有圆雕的效果,而整体更为接近高浮雕与浅浮雕。通过部分剔除使原本光滑平素的器物表面产生所需要的立体形象造型,形成高低起伏、穿插有致的三度空间效果。尤其有利于表现自唐代以来流行的花卉题材,其花瓣与叶片的翻转掩仰、开合动势都能得到尽善尽美的艺术表现。对三维立体雕塑效果的追求,在耀州窑五代晚期到北宋初期的器物上得到了突出的独特表现,其效果和平面线性的二维划花效果相比明显具有厚重的体量感和视觉冲击力量。加之剔花和划花相结合使耀州青瓷在器型装饰上达到浑厚大气与华丽精美兼具一身,艺术欣赏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和加强。以五代青釉剔花牡丹纹壶为例,其剔刻出的牡丹活灵活现,雍容与典雅,展现出一种高于现实之美的艺术之美。在瓷器制造史上,耀州青瓷剔刻法将这种传统技艺的成功引入无疑是领先的,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耀州窑五代时期的剔花青釉瓷器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剔花技艺对于耀州瓷独立风格的形成更为突出的文化艺术意义,还在于开启了宋代耀州瓷独具特色的刻花技艺的法门。剔花瓷器虽然有着上述强烈的艺术美感,但在烧造过程中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剔花瓷器因为是整体剔刻,器壁要求有相当的厚度,所以刻成后形成器壁厚薄不均,烧造时由于瓷胎的收缩率影响,造成内部应力不同,器物很容易变形,所以成品率不高。器壁厚度的增加也使器物体重增大,无疑影响使用的灵活性和轻便性,而且剔刻一件作品需要技艺水平很高的工匠劳时费工地制作。这些难题最终导致了耀州窑工匠进行新的探索创新,创造出了独特的刻花技艺,而剔花技艺成为耀州瓷最具创造性的偏刀刻花装饰技艺的前奏和基础。

耀州瓷的刻花技艺是在划花和剔花技艺基础上的独创。方法是先用锋利的斜刃刻刀或直刃平口刻刀在半干的瓷胎壁上较深地划刻出单线图案,然后沿划痕线的一侧选取一定倾斜的角度刻入,用平口刀剔除两刀之间的部分,即沿线条的半边刻或半边剔出的方法,俗称为“两刀泥”的刻法,其完整刻完未施釉时即已具有了凹凸结合、起伏有致的浅浮雕的艺术效果。烧成时,由于器壁饱蘸肥厚的釉液,加之釉液在高温状态下的流平性使得器表刻去的凹陷部位重被釉液填满流平,又形成饱和光滑的表面。由于釉液填充的部位因为斜刻形成坡面,所以填充后的厚度不同,因而呈现出自然的深浅变化,这种变化既使得器壁原来浅浮雕的艺术感觉变得含蓄幽深,又显现出一种如同墨色烘染的退晕效果。在线条的衔接与转折之处这种深浅的变化,由浓到淡,色阶变化丰富,有如光影的转换,虚实不定,颇具艺术魅力。而娴熟精湛的刻花技艺使人能感受到线条划刻时犀利流畅的速度感和畅,遭劲的线条成为图案的健挺的骨架。这一技艺的改进,使得器物在满足立体与平面双重艺术欣赏需要的前提下,器壁得以最大限度地减薄,同时达到了使用功能的轻便实用。从技法的演变来看,偏刀斜刻的刻花技艺明显承续了剔花和划花技艺之长,具有二者优点的综合的属性。既有绘画线条的节奏,又有雕刻特有的力度与体量感,而从一种独立的陶瓷装饰技法来说,刻花却具备着鲜明的独创性和个性,它是耀州制瓷工匠智慧创造的特殊性刀法,同时更加明显地标志着耀州瓷已经不是简单地模仿金银器,而是模仿中的创造,刻花技艺就是耀州瓷装饰技艺中最具技术与艺术含量的独创。

刻花技艺从其所产生的效果来看,同时兼备了立体浮雕与平面绘画的双重复合效果,使简洁的造型中饱含了丰富的装饰内容。这种带有较强烈的立体感的刻法加上朴素的单色青釉的罩染,素朴之中别有一番韵味,很符合宋代人“尚朴”“尚意”的审美心理。西域传来的“凹凸画法”,又叫“凹凸晕染法”,其实质就是在二维的平面形式中追求逼真的三维立体效果,其发展历唐及宋,尤其是徽宗朝国家画院的建立后这种画法已程式化为“压线烘染法”被普遍地熟练运用。中国画画科中的花鸟画在北宋皇室的大力推动下得到极大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其影响至今仍堪称楷模和经典,而其最基本和有效的技艺之一就是“压线烘染法”。这种技法是先以白描的线条勾勒出画面形象,然后用墨色沿线条的一侧进行浓淡退晕的烘染,离线条越近墨色越浓,越远越淡,完成后形成色阶退晕的立体层次的效果,比白描更显丰富、厚重和生动。绘画艺术的提高对工艺美术的技艺进步有 着直接的影响。这种技艺和耀州瓷刻花技艺所产生的极为相似的艺术效果,从中透露出陶瓷技艺所受绘画流变和技艺影响的关系。和划花那种单线线描的艺术形式不同,刻花不仅具有那种单线线描的笔法因素,还兼有如同水墨晕染的墨法因素。这正是宋代绘画艺术的高度成熟在陶瓷艺术上形成的程式化反映。宋代时瓷器的彩绘装饰技艺业已在统属北方窑口的磁州窑成熟起来,可以佐证宋代瓷艺的装饰手法已明显开始向绘画吸取营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宋时期耀州刻花青瓷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

和五代剔花一样,宋代刻花技艺同样结合了划花作为肌理效果的丰富和补充,而这时期的划花在与刻花相结合运用的同时也发生了演变,最具特点的是篦纹划花技艺。篦齿工具的发明和应用,使一次划刻可代数次,既提高装饰工作的效率,又有着同向成组排列的秩序感,成为耀州瓷辅助刻花装饰的有效装饰手段。耀州窑的篦纹划花技艺在唐代即已经成熟运用于瓷器制作,只不过一直没有推广到瓷器的外表面装饰上来,而是大量运用在不施色釉的擂钵的内表面。擂钵是用于研磨的工具,篦纹划花后形成排列有序的沟槽增加了研磨时的接触面,因而加大了摩擦力,使研磨得更细更快。其中的篦纹在实用的同时增加了装饰的美观性。与此不同的是,宋代耀州瓷的篦纹划花并不作为主纹,而主要是作为辅纹运用。其应用部位主要在刻画出的图案之内。爽利有序的篦纹又增添了一层耀州瓷的欣赏趣味,尤其适合于花瓣、叶片与波浪的肌理效果的表现,使其装饰艺术效果大为增强。

由于耀州刻花青瓷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导致市场需求量激增,手工刻花工序多且数量有限,周期也长,为了保证质量的统一,满足供需要求,缩短制造周期,印花工艺应运而生。

印花技艺是仿刻花工艺,先制作好带有设计纹饰效果的模具,然后按照磨具规格拉出粗坯罩扣在磨具上进行拍打,在器物坯体上模印出纹样的装饰手法。印花艺术主要取决于所用模范的制作水平,因此,印花技艺的水平高下主要取决于模范制作的技艺水平。耀州瓷的印花工艺沿用了传统的制作手法加以创造运用,在模范制作的精美程度与艺术水平上大为提高,其精美的印花模范可以脱模出与刻花同样精美的器物。由于印花工艺一次脱模即可成型,省去了划刻工艺,品质高且统一一致,缩短了生产的周期,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保证了耀州瓷的艺术水准和产品供应,非常适合大批量的市场需求。正是由于印花工艺的普遍推广才确保了耀州瓷的批量生产,因而能大量远销海内外,同时,促使了耀州窑系的形成和扩展。

篇4

贴花的装饰,也就是花货的一种,花货多为表现自然,所以泥的色彩变化,都要掌握有度,比如竹节就运用段泥料,色泽杏黄,品相上具有很好的表现感,所以在紫砂的贴花这一技艺上,泥料的选择都很讲究,这也是量身定做的一种表现。模印贴花,也是其中一种贴花技巧,模印贴花需要用印模模具中采用压印、模印、贴花等多种技法,材质也各有不同,装饰效果亦大不一样。

在贴花时必要达到一气呵成的水准,否则贴在壶上再取下就会破坏整个壶体的光洁度,产生其他破坏性效果,所以贴花需要达到一定的工艺水准,还要有良好的绘画、雕刻技艺,贴花装饰精美,纹饰丰富多样,这也是人文艺术和紫砂工艺的进步表现。

《曼生瓦当壶》就是采用模印贴花技法,先在木板雕刻成好纹饰,再将湿泥片覆在板上压印。最后有纹饰造型的泥片,镶接成形再贴合在壶体上。紫砂壶一路发展,从古至今,创造出了很多精美的壶型,现今的宜兴紫砂壶贴花工艺也十分的完美。

篇5

面花形象可爱、栩栩如生,再以红、绿、黄等鲜艳的颜色点缀,是集食用与观赏作用于一体的面制品。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面花的图饰纹样来源于丰富的民俗风情。如,祝寿的寿桃上贴的“福”“寿”字,喻示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孩子满月的“鱼变娃”,是生殖繁衍的象征;红白喜事多用“大花鸡”,喻示吉祥如意;正月十五,大人给小孩送“鹣鹣馍”;等等。鹣鹣是人们传说中的一种漂亮小动物,民间艺人说鹣鹣做得越漂亮,孩子就长得越漂亮,同时,鹣鹣馍中间要包点油拌馍渣、葱花,以希望孩子长大聪明。

面花在现代社会中用途的改变

社会在进步,面花发展到现在,用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集可食、可看、可观、可用于一身。面花刚出现的时候是以食用为主,祭祀为辅。由于人们观念的更新,现在面花作为节日食品和风俗信仰的象征作用正在慢慢减少,而作为礼品、纪念品等民间手工艺品的成分在渐渐增加,也就是说“看”的成分在日益增加。在“看”的成分增加后,人们对面花的要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对做面花的面、火候、制作手法、色彩、造型等有严格的标准,但对它的保存期没有过高要求。当它的用途改变后,人们对它的保存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面花的一些固有特点让其在被长期保存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面花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农耕文化的产物,随着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其作用已经由过去的“吃”转变为“看”,捏面花的手艺也渐渐成了稀罕手艺。

面花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发展规模有限。面花的生产主要在乡村进行的,过去大部分属于家庭式、作坊式生产,分散且不成规模,受益人群少,尚未成为一种行业。

第二,市场小、发展慢。面花的大部分产品主要被用于满足农村群众风俗需要,少部分被用来满足旅游景区爱好者的购买需求,数量少,产品销售市场空间比较狭窄。

第三,保存时间相对短。面花的用途由“吃”转变为“看”,就促使人们要将其保存时间大大延长,但面花的保存又有一些不足——面若湿则会霉掉,干了则会碎掉。这导致面花不能被长时间保存,要解决这个问题,面花制作就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创新。五、面花与陶艺相结合后的变化怎样的转型创新可以解决面花难保存的问题?对于面花的原料、制作手法、造型和色彩,有人进行了一定的尝试。陶艺与面花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承载着传统手工艺的精神意义,都是具有装饰意味与使用意味的手工艺品,都是材料与水、火结合的产物。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思维的扩展,面花艺术与陶艺一样,要尝试的就是冲破一切技术材料、形式手法和表现媒介的旧规范,从既定的审美模式中寻找突破点。

篇6

一天的作文课上,老师叫我们先画图形。

老师先让我们用右手画圆。我想:有右手画圆不是很容易吗!于是我用右手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个圆。看着跃然纸上的圆,我觉得它像一轮十五的月亮,也像一个大玉盘,更像一个圆圆的月饼。我正在胡思乱想,这时,老师又让我们用左手画一个正方形。我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拿起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个正方形。初看这个正方形,很难看,太小了。并且有一条边出了头,还多了一个角。于是我有重新画了一个,但是觉得仍不满意。这样,我继续画呀画。终于我画的有棱有角了,这时,我望着画好的正方形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后来,老师又叫我们用右手画圆,同时用左手画正方形,左右开弓。这时,我想:左右开弓地画,这能行吗?这岂不是难为我们小孩子吗?可是没办法,谁让她是老师,我们是学生了。我从铅笔盒里拿出了两支铅笔,在草稿纸上默默地画了起来。可是,第一次我竟然把两个都画成了圆。我只好又画了一次,可是我又画错了。我一连试了很多次,总是画错。

最后,我终于明白了老师叫我们画图形的良苦用心。原来,老师要教育我们这些孩子从小要明白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决不能一心二用。

篇7

1、恋情一次性的居多,离开后就别再回头。不要幻想重新开始,不要梦想再次升温,结束的感情回不到曾经,离开的心情回不到过去。

2、不论如何贫穷,怎样失意,都要长存一份真情,真诚待人。不管如何富裕,怎样得意,都不要泯灭良心,真情与人。

3、衡量我们选择的其实就是心灵,尽心而用心,即使错了也无怨无悔。

4、每条路都是人走出来的,留在地球上最壮观的是路,最难消失的也是路,当我们的目光落在脚下的路时,就应该去思考路上的人生。

5、得失不是恒定的,悲喜不是固定的,真情对人,真诚待人,好人好报。让我们坚强的是伤害,使我们成熟的是失败。

6、人生就是一种追求,一种努力,一种期盼。

7、成功与失败是同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它们各自选定路线,起初,只是相距一点点。每走一步,分开一点;再走一步,又远一点……当它们远离起点时,已经遥远地望不到彼此了。

8、脸上的泪总是会干的,心中的泪总是难缠的,我们总是在世人前露出笑脸,于邻里间显出欢颜。

9、忙碌、奔波,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有时间顾及思念;疲惫、劳累,是一种快乐,让我们没有时间感觉痛苦;思考、写作,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没有时间体会孤独;简单、充实,是一种生活,让我们体验健康人生乐趣!

10、梦是甜的,路是长的,我们总是怀着美好的愿望,进行着我们的人生。

11、人生的路总是曲曲折折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痛苦经历!

12、成功与失败,有时真的不是差得很远,就只有一点点,近在咫尺,绝对看得见,摸得着。

13、憧憬的生活让人轻松快乐,渴望的日子让人身心愉悦。

14、不论受到多大的伤害,经受了多大的失败,我们依然会慢慢站起来。

15、生活有起有伏,有得有失,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真诚、良知。

16、积极争取则是人生的一种态度,该得到的不要错过;该失去的也要洒脱的放弃。

17、不是不愿倾诉,而是害怕不被认同,艰难总是存放在自己心中。

18、结局不管我们是否尽心,是否用心,该痛的一样会痛。

篇8

前两天我问一位成都朋友:“为什么成都人那么喜欢三角梅?走哪儿都能看得到。”她愣了一下说:“还真是,以前我怎么没注意呢?”

这个有头无尾的问答就这样结束了,我依然每天在通勤路上欣赏着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三角梅:瑞联路某个小区里,靠近路边的一户人家在阳台上种了一株十分茂盛的三角梅,花朵在夏日的阳光下开出了一片般的紫红色,十分炫目;在青华路的小河边上、四川省博物馆的门口,一侧是大红的三角梅,一侧是紫红的三角梅,在我的印象中它们几乎四季不败,只要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就能开出整片花墙,深深浅浅的红色倾泻而下,浓密如挂毯;十二桥有一家带小院子的餐馆,小院顶棚上的三角梅开到了粉墙外头,远看有种既古典又妖娆的情调。

这些都是我在通勤路上最期待的风景,我像惦记着快递一样惦记着它们,希望这人间芳菲能为我开得久一点。

今年我对花花草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开始尝试阳台种植,坐在车上也不玩手机了,而是盯着别人家院子里养的花使劲琢磨。我甚至还特别仪式化地在今年芒种前一日(6月5日)买了一本讲月季种植知识的书,就因为那天是世界环境日。照我以往买书先看封面设计的德行,本来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本书进入我的书架的。但是我现在买下了它,这说明我关注世界环境日不是没有原因的――我可能真的开始热爱生活了。

现在,下班回家后和花草独处的30分钟是我一天里心情最好的时刻,谁也不能打扰我。在开始种花的第一周,我栽了一株月季牙签苗。由于我的种植技能仅限于浇水,可想而知,为了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我经常下意识地去摸洒水壶,生怕这株娇弱的月季被旱着。两周之后,我终于浇死了它。我很伤心,也很后悔,决定再买一株,这次绝对不可以再溺爱它了。

在成功忍住没有给第二株牙签苗使劲洒水的两周后,我好心好意地给它喷了点杀虫药,结果因为没掌握好药与水的比例,导致它掉光了叶子。我吓得再也不敢乱动,小心翼翼地守着它,直到几天之前看见它长出了4个新芽,之后新芽慢慢长大――真的长得非常慢,慢得我很有挫败感。就在昨天,有3个芽长成了叶片,它终于活下来了。

如今我已经不期待这株月季能够及时长出花苞并开一朵花给我看了,只要它继续活着就行――大不了当观叶植物养着好了,谁让我欠它的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