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产品的产品策略8篇

时间:2023-12-22 10:13: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产品的产品策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产品的产品策略

篇1

农产品本身存在着生产规模小、受气候影响重、区域限制、难集中的一些致命性的缺点,所以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优势难以形成。而农产品本身又存在鲜活的要求,产出及销售要求时间短,相当一部分农产品极易变质,这就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能力有限,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要求难以满足。农产品本身的局限性成为农产品开展网络营销的一个瓶颈。

二、农产品无规矩难成方圆

进行网络营销的产品都必须具有品牌编码化、标准规格化、品质等级化等要求。我国的农产品具有范围广、种类多、散而乱的特性,所以很难进行规模化管理和经营,标准化也就无从谈起。在现今农村小到自然户、大到村与村之间无论是耕种的种类、技术、方法、甚至连收获的时间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加上组织化程度和销售管理程度不高,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成为一个难题。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化很难形成品牌化。农产品无法形成品牌化,就使得农产品发展网络营销严重受阻。

三、目前我国网络的法律规范不健全,存在网络安全问题

由于农产品通过网络市场进行交易,交易双方互不相识互不见面,因此同样存在着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纠纷问题,如网络安全性无法保障、账号被盗用、交易信息泄露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没有明确的管理主体来裁决,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

四、促进农业网络营销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网络建设,降低农村联网成本目前政府虽然已将网络的基础建设进行到县级、乡级等地区,但对农村基础网络配套设备还应加大建设力度,完善相关的配套设备。首先,应该加快建设农村公共上网场所。就现有的情况来看,农村上网的条件要远远落后城市。无论是学校的公用机房还是街面网吧,无一不是环境简陋、安全存在隐患、设备落后、上网速度极慢。其次,降低农村电脑的购买成本。随着“电脑下乡”这一政策的出台,虽然改善了农村上网的终端设备严重不足的现状,但目前农村地区个人电脑持有率仍然较低,电脑应用普及率和城镇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应将“电脑下乡”这一惠民政策落实到户,提高农民电脑持有率,降低上网费用,提高上网比例。

(二)普及电脑知识与网络技能、深度开发专业型人才由于农民普遍思想保守、文化水平低、素质差,所以对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认知能力差。目前最重要的是应该先解放农民封闭保守的思想,充分加深农民对网络营销方式的认知,利用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来进行宣传教育,形成一个“口口相传、一帮一带、共同学习”的帮扶局面。这样才能加快普及教育的脚步。政府应以群众为基础,开设电脑培训班、职业技术学校、网络技能夜校的等相关的培训机构。改变农民的营销理念,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普及农民的基本电脑知识和网络技能,深度开发专业型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为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奠定基础。

(三)引入第三方物流,增加原助力物流是整个营销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整个营销的成败。我国农村大多交通不发达,有的甚至是闭塞状态。所以有很多地区缺少物流配送,这也是农产品进行网络营销遇到的一个困境。如何能将这个困境突破呢?还需要交易双方协商一致,引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专业的物流公司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经济实力,具有成熟的信息设备、管理经验和配送技术。在成熟的信息设备和管理经验调配下可以更快更准地将货物配送成功,降低运送成本。而专业的配送技术又可以克服农产品的不易保存、易损耗的特点,将农产品保质保量、保鲜保速配送成功。这样完全破除了农产品物流难、配送难的困境。为农产品发展网络营销增加了原助力。

(四)树立标准,打造品牌首先,政府应与国际农产品网络营销标准接轨制定出相应的农产品产销的标准体系。其次,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对农产品标准化基础建设的步伐。再者,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分级、管理、包装、营销,形成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形成农产品标准化。最后,农产品清晰定位,打造品牌形象,使品牌深入人心。

篇2

关键字:农产品品牌;定价方法;定价策略

一、影响农产品品牌定价的因素分析

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总体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品牌价格低水平一部分是农业劳力的低收入贡献的,在价格体系中,农产品品牌价格与工业品价格的比价处于劣势地位。农产品品牌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决定农产品品牌价格高低,面对高收入人群的高档农产品价格就高些;若农产品经营组织追求较高利润,价格也会高些;若为了提高农产品品牌市场份额和生存竞争,农产品品牌价格会低些。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农产品品牌价格变化对需求影响较小;果品、水产品等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价格变化会影响到农产品品牌需求量和收入。一般而言,农产品价格P=f(市场需求、成本费用、竞争情况)。选定最后价格时,还应考虑到声望心理因素、价格折扣策略、市场反应、政府的农产品品牌价格政策等。随着农产品市场变化,农产品价格还应适时调整。在制订价格时,一般受如下四大类因素影响:定价目标、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和政府因素。

二、农产品品牌常见的定价策略

针对农产品品牌不同的条件,为了达到不同的结果,需要采用一系列定价方式、方法。这一系列定价方法的总和,称之为定价策略。

1.新产品定价策略

(1)撇脂定价策略

即将产品的价格定的较高,尽可能在产品的生命初期,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产品之前,尽快收回投资,并且取得相当的利润。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降低价格使新产品进入弹性大的市场。一般来讲,对于全新的产品、受专利保护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流行产品、未来市场难以测定的产品等,可以采用撇脂定价策略。

(2)渗透定价策略

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廉的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的很低,使得新产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以谋取远期的稳定利益。通过最初设定低价,以便迅速且深入地进入市场,从而吸引大量顾客,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

2.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是一个特定销售者售予购买者的一组产品,它包括所有产品线和产品项目。产品组合还具有一定的宽度、长度、深度和黏度。农产品品牌可以采用这四种方法来发展其经营业务,可以通过增加新的农产品的产品线,以扩大产品的宽度;也可以延长它现有的农产品的产品线。

(1)产品线定价

根据购买者对同样产品线不同档次产品的需求,精选设计几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和价格点。对于已经存在的农产品品牌,它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我们可以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目标消费群体,根据消费者对这一农产品品牌不同档次的农产品的需求,通过改变包装、重量或者该农产品的培育过程等,推出几种不同档次的农产品品牌和价格点。

(2)附带产品定价

备选产品和附属产品定价,即以较低价销售主产品来吸引顾客,以较高价销售备选和附属产品来增加利润。

3.心里定价策略

在制定价格时,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来制定价格,包括尾数定价,高价,习惯定价,分档定价,整数定价和声望定价。例如:中国人喜欢8和6,在对农产品品牌进行定价是时候,可以使其尾数为消费者喜欢的数字。除此之外,心里定价可以抓住消费者高价格,高身份的心理,让消费者感觉购买它可以显示其身份。尤其是在现在的农产品品牌市场,商品日益同质化,在消费者心里价格成为高价值农产品的一种标志。

4.折扣与折让定价策略

(1)现金折扣

它面向全部顾客,通过现金折扣可以改善销售商品的现金周转,减少赊欠和坏账损失。这样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减少农产品堆压。

(2)数量折扣

即农产品销售商因买方购买量大而给予的一种折扣数量折扣和现金折扣一样,都面向全部顾客,这样的定价策略,可以激励顾客从某一特定的销售者那里购买更多的产品。

(3)功能折扣

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商向中间商提供的折扣。根据中间商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的分销渠道所提供的不同服务,给予不同的折扣。

(4)季节折扣

对在淡季购买产品的顾客降低价格,以维持均衡生产经营。

(5)折让

这是根据价目表给顾客的价格折扣的一种形式。卖方为了报答经销商参与广告和支持销售活动所支付的款项或给予的价格折让。

三、农产品品牌定价过程中中应注意的问题

农产品企业在给农产品定价时,除了要注意定价的影响因素,正确运用定价的方法,讲究定价的策略之外,还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过于看重一次性农产品品牌价格的设定,忽视日常价格定位管理

我国许多企业对于品牌的一次性价格定位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定价之后的日常价格管理工作。由此,导致农产品品牌在维持渠道内价格体系和产品流向、以及产品利润的挖潜上往往显得不力,而这一点对于农产品品牌及其企业的发展事实上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农产品品牌而言,不应该过于强调价格管理的难度而放弃对其进行管理。

其次,要有农产品品牌价格定位的管理组织保障

我国农产品厂商绝大多数没有设置应有的定价部门或缺乏专业的定价专员,因此,将农产品品牌的价格定位决策看成是孤立的行为,并且在价格管理过程的延续性、各部门价格管理的协同性上存在明显不足。没有设立部门的农产品品牌而言,由于其难以有效协调不同部门的价格管理决策,以及在日常的价格监督与调整中协同性差,常常导致品牌的价格定位模糊、游离不定及一贯性差等,以至于无法准确传递品牌信息,使消费者、经销商、甚至包括企业自身销售人员困惑不已,进而危及企业品牌。

第三,切实做好农产品品牌价格定位的基础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农产品品牌过高定价或过低定价的现象十分突出,没有达到其准确市场定位的目标,对其品牌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没有有效地进行农产品品牌的市场定位,导致其目标消费者群体不清晰;二是不能有效地确定和竞争的农产品品牌的无差别区间,在和竞争对手品牌的价格定位上常常出现价格差异幅度不当的毛病;三是对于顾客转移率或行业内产能淘汰率估计过高,常常导致了农产品品牌厂商不恰当地运用价格战的竞争方式,破坏了既有的农产品品牌的价格定位,也给其品牌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四,加强农产品品牌价格定位的沟通工作

品牌的价格定位沟通的本质是以品牌的消费者价值为基础,并将产品的价值信息充分传递给消费者,再进行有效的价格信息传播。因此,农产品品牌在与特定消费者进行沟通时必须具有与其价格相一致的明确的价值主张。消费者只有明白该农产品对于自己所具有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必须的衡量与判断之后,才会有效地接收该农产品的价格信息。所以,对于农产品品牌而言,价格定位沟通的首要任务是强调其独特的价值。而由于大多农产品品牌一开始就是诉诸于价格,结果导致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漠视,一方面,使企业自己丧失了将品牌价值转化利润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导致了频繁的价格战。

总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必须正确运用定价策略,切实解决农产品品牌定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进而实现质量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宁.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创新.现代化农业,2009年第6期.

[2] 柯柄生.我国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变动与政策改革分析.经济纵横,1995,(2):5一11.

篇3

一、体验营销概述

体验营销是美国学者James H.Gilmore和B.Joseph Pine在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合作发表《欢迎进入体验经济》,并在1999年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出版后,才引起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内外对体验营销的研究,体验营销可以认为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通过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等参与和体验,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建立起产品信息的良性循环系统,利用消费者的整体感受和评价去激发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并加快其购买行为实现的一种营销方式。在体验营销中,体验营销为顾客提供机会,使其参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让顾客亲自体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令其产生美好的体验。消费者的“主动参与"是体验营销的根本所在。消费者通过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会对产品做出不同的评价,从而体现出顾客的主动性。在关注产品本身功能价值的同时,更加重视购买的体验过程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情感的满足和愉悦,企业从出售产品转化为出售体验,不仅提高了收入,而且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增加了顾客价值的同时收入也增加了。

二、“三品一标”农产品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

1.重视感官体验,扩大消费者的需求

所谓的感官体验就是指用能够感受外界刺激的器官或肢体来感知事物,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为顾客提供亲身体验产品和服务的机会,降低其购买风险,不但可以促进顾客的购买行为,还能提升顾客满意度。

比如有一浙江人在养地方品种庄河大骨鸡时,在开发市场时遇到了困难。原因是这个地方品种鸡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所以在上市时价格高,在市场上和普通笼养鸡从价格上比没有竞争优势,而鸡的口感和风味从外观上又看不出来。为了让消费者真正的了解和购买庄河大骨鸡,这位浙江人采用了体验营销的策略。他开了一家门店,门店的一半是餐馆,专门烹饪大骨鸡让消费者来品尝,门店的另一半是销售大骨鸡产品。当客人吃到大骨鸡确实好吃的时候,他就会买一些大骨鸡产品回去自己食用或者当做礼品送人。采用这种餐饮方法销售,使他的当月销售额就达到15万元,几年没有解决的销售问题通过这种体验营销一下子就解决了。

2.以情景为舞台,为消费者创造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只有在情境中主动参与才能导致体验的产生。企业应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等,使之参与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突出顾客参与性、互动性。为消费者设计和提供参与性强、兴奋感强的休闲项目,让消费者在游览过程中能够产生互动,从难忘的经历中获得愉悦的体验,留下美好的回忆。北京有一家养鹿场,为了吸引顾客,把鹿散养,使得客人到鹿场后可以自己饲喂小鹿,定期举行小鹿运动会和小鹿才艺表演,小孩骑鹿等,由于有了自身的参与,游客从中获得了快乐,放松了身心,愉悦了心智。通过这样的愉悦体验加深顾客对公司价值观、文化和生产过程的了解和认同,培育顾客忠诚感。

3.以知识为道具,启发消费者思考体验营销

有不少消费者对许多产品的消费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中不乏爱思考或者喜欢追根朔源的人,尤其是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和一些好奇心重的市民。不少城市郊区的农民或者一些旅游景区,就让消费者亲自来种植或者养殖,从播种或者某一小动物刚出生时开始,亲眼见证动植物的成长过程。也有一些有远见的农产品企业会在有关的电视栏目中开展营养知识竞赛等来宣传“三品一标”农产品和品牌。可以和一些中学和大学联合,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请一些专家学者来企业考察调研,这些权威的人士的亲身体验,是一种无声的广告,他们的影响力远远胜过你做的广告。特别是现在的个人媒体时代,一个微博大号可以影响到大几千万人。

4.以情感为纽带,满足消费者的关系体验营销

篇4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1 温州市农产品营销的发展现状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以健全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为铺垫,以互联网及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农产品的流通交易的过程。通过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为温州市特色农产品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销售渠道,从而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农产品可以全天在线销售,销售者可以足不出户,接受人们的订单。网络营销兴起至今,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发展环境,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不断加强,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在淘宝网上已可见各种温州市特色农产品的身影,种类繁多,销售量也相当可观,可见温州农产品已树立品牌形象,未来的农产品网络销售有着可预见的好的前景。

2 温州市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电子商务普及率低,商务应用率低

农村信息普及程度还不平衡,农村网民主要集中在学生、企业一般职工、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有相对知识程度的职业中,而农民网民所占比例很低。农村网民大多数上网应用都属于生活娱乐,如电影,音乐,聊天交友,游戏等,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等比例偏低。

因为受传统商务模式的影响,农民都习惯于农村菜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务模式,对电子商务的了解是少之又少,甚至对其持怀疑的态度,大多数农民不具备网络营销的能力,对信息加工化处理能力差。

2.2 农业网站缺乏特色,服务水平较低

政府类农业网站的信息各自为政,缺乏整合,不能及时反映农产品市场的变化;农业企业网站虽然能够展示农产品信息,但是缺乏特色,不能充分地体现出农产品的特色和价值。两者的客户服务能力都较差,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多种需求。客户在购买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很难得到投诉与解决,这样会使客户丢失在互联网上购买农产的乐趣。

2.3 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缺乏

实现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必须要有优秀的网络营销人才。由于农产品的营销方式一直是传统的商务模式,这已形成固有的一种形式。现在的农产品的营销正处于一种新的模式中,需要具备正确网络营销理念的人才。目前的大部分营销人员不能正确认识网络营销的理念,只会把农产品照样搬上网,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离不开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商务知识和互联网知识的多栖人才,但是具备这种能力的多栖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去发展,所以缺乏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

2.4 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网络营销虽然可以跨时间、空间进行交易,但是商品是实物的交易,始终是对仓储、物流、配送等环节有着苛刻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农产品来说,易溃烂、单位体积大,单位质量大、相对经济价值又较低,在配送环节中浪费严重,损失较大。而我国还未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交易网,也就无法建立统一的物流配送务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2.5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一般情况下,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因为易鉴别、易比较的特性而比较适合在网上销售[1]。由于我国农产品而农产品由于数量较大,网民在购买时不易鉴别和比较,且温州市农产品生产的特点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组织规模较小,不易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因为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还不健全,所以导致了标准化程度普遍不高,限制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速度。

3 关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

3.1 加强农村网络工程的建设

农村信息化是实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基础,是解决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卖难问题的有效手段。市场经济靠准确的信息来维持正常的运转。农产品的生产、深加工、销售等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网络营销是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有效手段。实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就离不开农业网站,而农村信息化是网站建设的基础和前提[2]。

互联网的设立是电子商务的基础,要想实现农产品网络营销,政府必须加强农村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将互联网普遍地在农村中建设,向农民发放购置电脑、手机等信息设备的津贴,鼓励农民上网。

3.2 加强农业信息化网站的建设

营销网站是面向消费者的消费平台,所以网站的建设要能向消费者突出农产品的特色,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首先,网站的风格要人性化,尽量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尽可能的为消费者解决购买中遇到的问题。其次,网站的“客户服务”功能一定要建设好,这是能使消费者能好地了解产品,更快地解决消费中遇到的问题,节省更多的时间。最后,网站的农产民信息要做到及时更新,方便消费者更快地了解实时信息,方便选择、购买。

3.3 加强农产品网络销售人才的培养

(1)对农民进行网络营销的知识宣传,推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观念。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对发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政府只有加强对农民的网络宣传能力教育和宣传的力度,改变传统观念,让农民认识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美好前景,去接受和学习农产品的网络营销。

(2)建立专业的人才培训机构,向农民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计算机技术和商务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大量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入才。面对现在网络销售人才的缺乏,政府只有加强教育的投入,才能加强人才的建设,从而促进农产品的网络营销。

3.4 改善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配送是网络营销中至关紧要的环节,直接决定了网络营销的成败。配送中要尽量地减小由农产品溃烂、破坏带来的损失,当前情况下可考虑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完成。第三方物流公司拥有专业的物流中心、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运输系统,能尽可能地加快配送进度且减少成本。且政府还需加强对高质量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育,现代物流系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动作中应注意吸纳和培养一批专业的农产品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3]。

3.5 提高质量和标准化程度

为适应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要求,应加快制定农产品种植、生产、包装等标准体系,把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加入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实现从种植到加工、包装的标准化,实行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统一品牌,提高标准化程度。利用搜索引擎优化、网站链接、网络广告联盟等方法开展农产品促销,给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渠道。这种新渠道不但简化了传统商务模式的中间商渠道,而且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以及产品信息与顾客资料集于一体,相对于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马海燕.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及策略应用[J].决策探索,2008:36-37.

篇5

【关键词】农产品 问题 营销策略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一方面,面对国外的各种贸易壁垒以及我国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要逐步下调,许多优惠条件减少的情况下,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的许多影响,以及我国在农业方面面临的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许多没有达到环保要求的农产品不被政府所接受,更不被消费者所认可。健康与环保已经成为当今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这种农产品质量与销售问题,关系到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应对WTO的过程中,我国的农业发展与工业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利用工业企业的一些营销手段,加上农业自身的一些特点,提高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本课题对我国农产品营销的研究,希望能够丰富我国应对当前不断增强的涨价压力的解决方法,同时也给我国的农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一些思路。

二、我国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产品的产品质量较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最显著的成就是我国农产品大幅度增长,扭转了供给长期短缺的局面,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糖、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列世界各国前列。然而与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相比,我国农产品质量提高显得非常的不足;与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农产品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质量瓶颈。

2、我国部分农产品品质不如国外

与西方国家一些农产品比较,我国部分农产品的品质明显不如国外。例如,我国大豆出油率低于美国等国家生产的大豆;我国水稻的赖氨酸含量低,精米率和口香程度不如泰国大米;我国部分小麦的面筋强度弱,不能用于制作高档面包和其他高档面点;部分国产水果的口感口味明显不如进口产品,以及水果外形不整齐;我国牛肉的鲜嫩程度和肌肉间脂肪丰富程度不及一些西方国家生产的牛肉等。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还不是很高,原因是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够或已经拥有的科技技术没有使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使我国的农业技术跟不上外国,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品质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农产品质量。

3、我国部分农产品的整齐度、纯净度及外观性较差

西方国家对农产品的整齐度、纯净度以及外观性有较高要求,而我国农产品在这方面存在不足。我国一些农产品的纯净度不高,以大豆和棉花为例,国产大豆和棉花中经常混有杂质,影响国内大豆榨油加工和棉花纺纱加工。一些油脂加工企业、纺织企业为提高其原料的纯净度,更愿意采用进口原料。我国一些水果的整齐度和外观性较差,如水果个体不匀称、色彩不够鲜艳及果形不正而导致出口受阻,或出口价格不得不降至低于国外同类产品,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要改变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是加强生产、加工过程的管理。主要是农业企业加强对基层农户的管理及培训,建立起一个相互合作的组织体系。使农户得到企业的管理及技术支持,生产出整齐度、纯净度及外观性较好的产品,而出口企业得到可以提升竞争力的产品。

4、我国蔬菜、水果使用的农药、化肥残留超标

目前,农药、化肥残留是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在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使在食品安全监控比较严格的大城市,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国内一些地方曾经多次发生消费者因误食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水果而严重中毒的事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控制农产品的农药、化肥残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改变差距就要加大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可以是政府特定组织的指导也可以是企业对产品供应者的指导。而且在遇到这些中毒事件以后,如何使影响控制到最低也会影响到以后农业企业及农户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做好公共危机处理对未来企业及农户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一件管理工作。

三、我国农产品的营销对策

1、扶持大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品牌策略。

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就需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是创建品牌的前提。当务之急,一要做大做强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对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给予重点培育、重点扶持,鼓励知名品牌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扩张和延伸,促进规模企业早出名牌、多出名牌;二要外联内合,企业一方面通过采取贴牌生产方式,加强与国内外一流企业的合作,学习他们在品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利用自身产业优势,联合同行业或同产业链企业,抱起团来创名牌。

2、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体系和认证策略。

食品安全和质量是农产品品牌的生命线。在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工作,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企业要把质量管理和标志管理贯穿始终,用严格的产品质量培育品牌信誉,以优良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把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列入品牌创建重点,积极申报绿色农产品和实施原产地保护。同时要积极运用商标来保护自己、扩大市场份额,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介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3、注重品牌整合,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要充分利用好农博会、招商会、展销会等平台,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利用媒体广告、网络营销、专题报道以及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品牌的整合宣传,提高公众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同时还要重视现代物流新业态,广泛运用现代配送体系、电子商务等方式,开展网上展示和网上洽谈,增强信息沟通,搞好产需对接,以品牌的有效运作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扩大知名度。

4、积极参加国际上的合作与磋商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磋商,不仅要求政府部门参加国际上的合作与磋商,如参加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协议的制订。包括WTO中的《农业协定》的制订和WTO中关于农业的相关会议。这样可以给我国的农产品的国内外贸易提供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自己参加一些国际上的合作与磋商。通过与外国的企业合作,利用它们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达到互补的效果,最终实现共赢。

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农产品营销面临比以往各个时期都要困难的时段。如何解决好农产品营销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或个别企业的问题,而是全国现在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都要严肃对待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仅为了个人吃饭或者是企业的赢利。更重要的是它的解决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产品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珍.《WTO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篇6

摘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对于农业、农民和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一个机遇。从农产品与移动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了农产品与移动商务结合的可行性,以及移动商务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给出了发展农业和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的对策。

关键词 :移动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 策略

“农业产品销售困难” 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问题。农村因通讯信息和交通不便,农产品流通不顺畅,使得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但是,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诸如手机,ipad等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并且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利用于农产品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农民增收有非常大的帮助。

1、相关理论分析

1.1 农业、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

农业经济在快速的发展中,信息技术瓶颈问题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农业应借鉴其他行业运用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才能解决农产品销售这一瓶颈问题。

1.2 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借助通信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各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商品交易、信息、信息检索、移动支付等活动的电子商务形式。近几年,移动商务发展不断成熟, 2014年全球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将会超过六千三百多亿美元。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移动网络技术和Internet技术农产品信息、进行农产品交易和销售服务的活动。

2、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可行性分析

2.1 农村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在迅猛的发展。2012年初,我国的《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了未来五年, 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将超过18万亿元,移动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使用用户数将以倍数增加。现今,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比如山东农民销售石材,四川农民销售辣椒,云南花农销售鲜花等,都是利用网络零售的成功案例,他们也引领者广大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活动,尤其是移动电子商务。

2.2 农村移动电子商务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广大农村利用台式机上网的人数虽然在增加,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所以导致人数增长缓慢。但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却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它由于上网方便,资费便宜,速度快,效率高,使农民感到非常方便,所以得到迅速普及。智能手机非常适合经常在田间地头工作的农民使用,已经成为农业电子商务的主要载体了。如今,一些青年农民使用智能移动媒体终端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 是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巨大潜在客户。

2.3 具备强大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支持农民在移动终端可以获取到各种高效、有用的市场信息,主要是依托强大的移动网络。这些信息包括农产品的供应信息,需求信息,农业技术信息,价格信息等,农民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订制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他们通过网络平台上的这些信息去正确决策来年所要种植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用来指导他们的生产计划,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2.4 移动网络使用门槛在逐步降低

传统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农产品交易门槛较高,包括硬件和软件,而且农产品网站信息更新比较慢,交易双方没有及时在线而中止交易等现象也使得传统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发展陷入困境。但是,移动电子商务逐步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广泛认可,加之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灯设备的价格进一步降低,加上各个运营商推出的各种促销,优惠活动,让农民有能力享受移动商务带来的好处,并且他们也从便捷的移动商务中尝到了甜头,所以这就加速了移动电子商务想农村、农民的迅速渗透,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3、移动电子商务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3.1 拓宽了农业生产信息的来源渠道

传统的生产中,农民和农业生产总是处于信息通道末端,农民往往都是依靠经验,盲目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农民对信息客观认识不足。移动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和快速发展,在移动信息商务平台上,农民既可以有效地获得农产品的生产需求,也可以获得销售信息,同时也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

3.2 促进了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

在农民掌握了生产和需求信息后,农民就可以将农产品的生产进行产业化布局,让周围的所有农民都进行生产某种产品,逐渐会形成一定的规模。当这些规模形成后,产品生产和质量检验的标准化随即产生。由于有了标准化和产业化的生产,便形成了良性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3.3 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

同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同,移动电子商务可以同时满足农民、农产品经营企业、物流公司等诸多的供应链节点在其平台上采购、招标信息,农业合作社也可以进行投标,这样大大节省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并且扩大了农产品的经营范围,为供应链各方带来实惠。

3.4 打破农产品交易时空限制

原来农产品销售仅仅是针对本地或者本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大多数农民加入到了移动商务的行列,农产品的销售就不局限于本地或本省了,而是针对全国或者全球。而且,由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特点,加之新媒体比如微信、QQ等即时聊天工具的出现,农民销售农产品时完全可以在自己家里24小时接受订单,不需要去批发市场,大大节约了农民的时间和工作量,也提高了效率。

4、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4.1 进一步打造和完善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是让农民从传统市场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平台,农民网上没有交易的场所, 所以,建立这样的综合平台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去搭建这样的服务平台,让广大农民、农业企业、物流企业、农产品经营企业、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城市的商场、超市都加入这个平台。并且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大力宣传并推广这个平台,使各方都了解并有强烈的意愿使用,能从中获得利益,这个平台才算是成功的。

4.2 积极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引进和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不惜高薪聘请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到农业企业去,转变农民的观念,提高农民使用电子商务的意识。加强农村地区基础实施建设,包括移动基站,乡村道路,物流配送网点等的完善,为农村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4.3 构建农村移动商务物流服务平台

农民和农产品经销企业只需在移动终端相应的物流信息,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可以查看到这个信息,迅速响应,让农产品生产、挑选、包装、运输、仓储、流通等环节都变得更加系统,从而降低农产品的成本,实现农民、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青,刘冰露. 基于电子商务的大连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J]. 科技传播,2011(10).

[2] 郑颖杰,刘燕妮,胡列格.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构建[J]. 综合运输,2008(2).

篇7

一、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指导国有农场农产品经营

1、重视市场信息,加强市场调研、预测工作,提高农产品经营决策的正确性。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农场内部必须建立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形成高效率的营销网络,加强市场调研、预测工作,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掌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对品种、质量的要求,不仅要了解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状况,更重要的是把握未来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避免“只顾眼前,不管未来”的盲目生产经营。

2、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发挥农场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支柱产业。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在掌握了国内外市场动向的基础上,经营农产品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本地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扬长避短,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经济优势。企业要把市场需要与当地的资源结合起来,对当地的农业生产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确定自己的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3、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营销,以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日益要求把开发新产品、产品设计、包装、促销、服务等环节都必须纳入到保护人体健康及环境的轨道。为此,必须将这种以环境和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和有机营销意识纳入农产品经营之中,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强调污染的防治、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

二、科学地选择目标市场,并准确进行市场定位

1、目标市场是农场农产品决定要进入的市场部分,也即农产品打算服务的顾客群。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一种农产品的市场是指该全体消费者或用户。任何企业都会面对成千上万的买主,而这么多的买主,对一种产品的具体消费需求往往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明确要满足全体买主哪一类或哪几类特定买主的需要,即“自己的产品为谁的需要服务”,这种选择就是选择目标市场。

2、科学地选择目标市场是农场产品经营制定营销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市场细分又是企业选择目标市场的基础和前提。所谓市场细分就是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求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个消费者群的市场,各个分市场都需要和愿望大体相同的消费者组成。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决定自己的农产品要进入哪一类或哪几类市场。

3、选择目标市场后,还要在目标市场上进行产品的市场定位。所谓市场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所处的位置,根据消费者或用户对该种产品某种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强有力地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地代传递给顾客,从而为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产品经营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1、在产品方面,既要从生产环节人手,搞好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又要从加工环节人手,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并要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

第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内在质量。对于那些市场已经过剩的农产品坚决调下来,将那些市场需求的产品尽快调上去,大上特色种植,大上市场急需的新产品。突出抓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加快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开发。要从生产环节人手,加大力度调整农副产品种植结构,建设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基地,保证大批量的优质产品供应市场,适应买方市场条件下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第二,增加科技含量,发展精深加工业,努力开发市场急需、适销对路、质量上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国有农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坚持以农业增收、家庭农场增效为中心目标,以市场化、国际化运作为方向,以增加农业总体竞争力为核心,以培育骨干龙头为重点,把农产品加工业构成垦区的支柱产业。农产品通过加工,不仅身价倍增,而且还能缓解生产季节性和社会消费常年性的矛盾,特别是一些鲜活产品,通过加工可以做到一季生产,四季供应;一地生产,四方消费。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绿色、有机、特色优质产品,由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第三,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应在增加产品的科技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采用富有吸引力的品牌,并通过广播、电视、广告等促销手段扩大产品知名度,加深人们对产品的印象,树立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美好形象,提高消费者对名牌的知名度、忠诚度。

2、在价格方面,要善于通过灵活合理的价格吸引顾客。农产品经营组织要能根据市场变化,采用科学作价,并要不断加强管理,把科学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经验运用到农产品经营中,严格控制各环节成本、费用,以争取价格优势。

篇8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广西;农产品;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024-02

一、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供给与需求平衡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如果供应过多就会出现通货紧缩,供应不足,需求增加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通货紧缩阶段,社会产品供应过多,有效需求不足,直接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革命所带来的产品极大丰富,而当前我国一些产业如汽车、能源等处于创新的瓶颈期和产业苦闷期,技术推动产业发展极为困难。为此,大多数国家为了稳定经济的基本面大量印刷钞票,很多国家对美元的汇率都在贬值,人民币贬值压力也相当大。但我们国家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用供需错配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满足中产阶级的需求,淘汰落后产业,实施供给侧改革,促使形成供求平衡的良性循环局面。

二、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广西农产品发展现状

当前,广西农产品生产出现了产能过剩,特别是中低端的农产品出现饱和,而中高端的农产品极为稀缺,农业功能开发单一,不能满足农产品市场消费转型升级的需求。因此,应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全区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一)低端农产品供应过剩

广西农产品低端无效供给过多,很多农产品,如稻谷和玉米都卖不出去,粮食库存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一些生长周期较短的饲料鸡鸭鱼又存在质量卫生技术不符合标准问题,一些农产品使用农药和化肥也超标,形成问题农产品。很多农业品没有商品,没有产品分类,缺乏品牌意识,包装、标志、品牌都无法受到消费者青睐。

(二)中高端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供需错配,用更为优质的产品满足中产阶级的需求。由于广西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出来的营养大米、蔬菜和水果无法满足广大中产阶级对中高农产品的需求。一些具有特色且优质的农产品如黄牛、黑山羊、土鸡,以及其他果类产品却形成了供不求的局面。很多农产品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造成农场品价格波动,出现大面积滞销。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广西三次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三次产业融合所形成的新的农产品品种少,没有特色,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休闲养生以及健康食品的需求。

(三)高端有效需求不足

广西农产品如芭蕉、芒果、荔枝、龙眼和火龙果是广西农产品的一大特色,还有海鲜产品也是广西的一大特色,但是这些产品的市场空间较小,即便是借助东盟博览会的势头,也无法将农产品的市场打开。以荔枝为例,2015年广西玉林、北流地区的荔枝获得大丰收,但严重滞销,很多荔枝挂在枝头无人问津。这不是荔枝市场饱和的问题,在江浙一带,新鲜荔枝价格居高不下,产生这种供需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销售策略上出现了问题。同时,广西城乡收入水平较低,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虽然有消费欲望,但是不具备高端消费能力,消费者对产品不感兴趣造成了广西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另外,农产品不按照标准要求生产,品质达不到消费购买要求,很多消费者也不愿意购买。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广西交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落后,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信息也不对称,造成农业品销售渠道不畅。

三、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广西农产品发展策略

农业在广西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广西根据中央推进结构性改革的精神,结合自身情况,找到农业发展在供给侧的深层矛盾,根据农村精准扶贫的要求,有的放矢地推进农场品改革。通过调整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精准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消化农产品库存

首先,优化农业布局,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实施特色农业,如山地种玉米、中草药和精品水果等,库区发展优质渔产品,河谷地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做到一村一品。其次,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种养结构,减少消耗大量资源的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开拓新的市场,增加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找到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推动。同时,优化农林牧副渔的结构,形成农牧渔相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态势。优化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从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加工业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追溯和召回制度,大力扶持广西本地的“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提升品质和品牌,通过改善农产品供应结构,提高市场的有效需求。再次,采取各种措施消化农产品库存。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农产品的供给,把库存较多的农产品调运到需要的地方,形成余缺互补的机制;将多余的粮食加工成米酒、饼干之类的食品和其他畜牧产品饲料;将大米、小米等谷物搭配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健康食品,同时在一些谷物中添加维生素、各种营养素成分,拓展销路,加快库存粮食的转化。

(二)优化三农服务,提高农业供给效率

2016年8月,国务院出台文件规定在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实行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三权分置,加快土地流转。为此,农村土地成本将有所上升,加上人力成本投入也在逐年提高以及农药、化肥投入成本增加,会进一步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为此,需通过合作等方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由注重质量向注重效益转变,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优化三农服务,对农业主体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和管理服务。

(三)开拓农业的多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及休闲观光农业

广西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四季气温相差不大,光热充足,因此,可以在大力发展传统农业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林业、牧业和渔业、旅游业、养生和农家乐等。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的初、深加工,加大对农业品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把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相结合;农业休闲旅游与环保相结合,生产具有广西特色的旅游产品,促进农业、工业与服务业三次产业相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激活生产要素,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经济学中的四大生产要素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和技术的优化配置是农村各项改革的基础。因此,在大力贯彻国家土地制度的同时,积极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完善为农村服务的各项金融体系,出台政策加大对农业支持,建立村镇信用体系,按照P2P的模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入工商业资本,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十以来,提出了“职业农民”这一概念,广西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农民;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推进农业标准化深层。

参考文献:

[1] 王文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广西农业发展思考[J].南方农业,2016,(6):48-5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