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0 11:36: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单细胞生物定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
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
我国对赤潮的认识起始于60年代以前,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来源:文章屋网 )
作者认为这一定义的概括性较强,内涵也更有深度。虽然对细胞的概念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解释,但作者认为应从以下一些角度去认识细胞作为生命活动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只有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在有机体一切代谢活动与执行功能的过程中,细胞呈现为一个独立的、有序的、自动控制性很强的代谢体系。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一切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以细胞的繁殖与分化为基础的,这是研究生物发育的基点。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每一个细胞,不论低等生物或高等生物的细胞,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简单或复杂的细胞,未分化或分化的细胞(除个别终末分化的细胞外),性细胞或体细胞都包含着全套的遗传信息,即全套的基因,也就是它们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对于松毛虫,我们能不能想出一个不影响环境的防治的办法?”学生立即会从食物链中得到启发,设计出生物防治的方案。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兴趣,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演示图片
在初中生物课本中有大量演示生物多样性的的图片,合理适时的在课堂中演示它们,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还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在演示时可利用PPT的带背景的文本框,将需要记忆的部分遮住,再有顺序的设置文本框的“自定义动画”,“退出”效果,演示课件时随着文本框的退出,图中需强调,记忆的部分也就逐个显示出来。
3.演示实验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实验,因为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部分实验学生都应亲手操作,不能以模拟操作完全代替学生实际操作。但有个别实验却例外,如耗时很长的“观察青霉和匍枝根霉”,我们可将整个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并且插入课件中。在播放课件时,可放大学生操作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这更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情境中是学生熟悉的同学和环境,他们还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实验的真实、可信度。
4.演示知识结构及练习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以传统的板书形式展示知识太耗时费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前可将知识结构集成课件,课堂播放,这无形之中也增大了课堂容量,以便课堂留出更多时间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另外,讲授新课时的知识结构也可保存至复习时做回顾用。
5.突破重难点
对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融合最大的肯定应该就是它能突破课的重难点。如讲“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节时,要认识到: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本节的重点。可安排“三种培养液中培养青菜植株”实验,让学生先增加感性认识。方法是:提前一个星期让学生按课本进行操作,记录自己在试验过程中存在的收获和困惑。在讲课时教师将对比实验带到讲台上,让学生亲自看一看,哪株青菜长势好?哪株青菜长势弱?同时播放三种培养液中培养青菜植株的录像片,解决学生做实验的困惑。学生通过实验与多媒体相结合完成了实验,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又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录像通过听觉、视觉和思维感官功能,使学生分散了知识难点,化难为易,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再如,动画“人体呼吸运动”可动态的展示人体呼吸过程中肋骨、膈、胸廓、空气进出肺的情况;“家兔内部结构示意图”可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家兔的内部结构;视频“细菌的形态”可把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细菌的形态以动态的方式,清楚的向学生展示,这些都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6.课后辅导
关键词:高中生物;认知冲突;情境教学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事物的客观属性与学生认知结构里已成定论的概念产生碰撞、发生冲突,从而改变学生对事物认识的一种思想状态。对于学生来说,当他的主观思想被客观事实所,那么他的本能意识是寻找客观事实成立的依据,以促使自己接受认识上的转变,而这种本能意识能催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仅就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和合作情境进行讨论,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以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是启发他们思维,引导他们重新审视个人认知结构及其学习思路的重要媒介。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物知识经验,这些经验有些是客观的、理性的,但有些经验仅是学生的主观认识,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以此为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问题将这种认知冲突激发出来,以改变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以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以上节课教学的“光合作用”为题,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其次以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导入新课。
问题1:有的学生喜欢夜间睡眠时在床头放一盆绿叶植物,旨在为身边增氧,提高睡眠质量。那么,这种做法正确吗?
设计意图:绿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而释放氧气是所有人的共识。然而,大多数绿叶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而释放二氧化碳,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这一客观事实。因此,采用这种带有强烈生活色彩的问题,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在得到否定答案后也会直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利于导入新课。
问题2:为什么绿叶植物夜间会释放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复习“光合作用”的重点知识,并由此而引出“植物的呼吸作用”,导入新课“细胞呼吸”。
二、以多媒体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多媒体情境是指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媒体手段,以文字、图片、声音、动画或影片等形式来展现具体的课题知识,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知识环境,使抽象的认知结构与真实的知识环境产生碰撞和交融,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教师最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它替代了传统的板书和讲解,将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以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细胞衰老和凋亡”教学为例。
在课前,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看电视等途径收集与细胞衰老与凋亡有关的资料。
在课堂开篇提出问题:人的死亡与身体机能存在哪些联系?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突出的是“死亡”的概念,身体机能影响人的死亡,但确切的死亡定义是“细胞”的死亡,其中包括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入多媒体情境,使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感受“细胞死亡”的客观事实,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多媒体创设情境:我们学过的单细胞生物;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单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类死亡的关系。
设计意图:在问题情境下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衰老与凋亡”,首先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并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结构,对“死亡”存在哪些客观认识与不足,通过多媒体的形象展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互动合作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在兼顾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同时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当中,不断地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合作学习中情境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互动合作过程中营造出的学习氛围,它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督促学生融入合作氛围,使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拓宽思路。每一名学生都有其各自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在合作过程中,当某一种认知结构或学习方法在破解难题中发挥了作用,即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懂得灵活运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认知冲突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的重要动力。通过认知冲突,学生会感知到更真实、客观的事实存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病毒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它没有自己的蛋白质翻译和能量代谢等系统,只能寄生在细胞内,利用宿主的一系列因子来进行复制扩增,产生新的病毒粒子。病毒很小,典型的病毒大小在0.02微米~0.2微米间,无法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看到,而且非常简单,一般由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组成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有些病毒还含有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包膜。病毒自己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较为单一,一般仅包括构成病毒颗粒的结构蛋白以及负责病毒基因组复制和病毒颗粒组装的非结构蛋白。还有一种病毒仅含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所以它被称为朊病毒或蛋白质病毒。不过,它该不该被划到病毒里,还有争议。
具有生命特征的细胞体积大,成分和结构复杂,具有蛋白质合成系统,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可以自主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具有增殖的能力或潜力。所以,无论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所有的动植物、原核生物(细菌)、原生生物和真菌都和病毒划清了界限。科学家一般通过上述特征区分病毒和细胞生命体,但是,他们却不断地遇到麻烦。
首先来找麻烦的是医疗广告中常说的“衣原体”。它的体积比典型的细菌小很多,寄生于活细胞中,一度被认为是一种病毒。但是后来,科学家发现,衣原体虽然需要宿主细胞提供能量,但其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也有与细菌类似的细胞壁,同时还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所以将其归入了广义的细菌范畴。
1992年,科学家偶然间发现了一种寄生体,它在革兰氏染色(细菌鉴别染色方法)时类似于细菌,但不能自主完成生命周期。2003年,科学家将它归为病毒,并正式命名为Mimivirus(mimi: mimicking microbe,意为“酷似细菌”)。
发现新的病毒不是新鲜事,现在已经发现的病毒仅占地球病毒种类的一小部分。然而,Mimivirus的发现彻底刷新了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原因在于,这种病毒很大,超过了人们原本认为的病毒应有的大小。于是,科学家兴奋地宣布,他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病毒。
这种病毒大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回顾一下病毒的发现来说这个问题。
100多年前,孟德尔刚刚种出他那划时代的豌豆,一种会导致烟草这一经济作物减产的花叶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叶子捣碎成汁,并使用一种细菌滤器来过滤,却发现滤液仍能导致另外的植株生病。他使用的滤器孔径为0.2微米~0.4微米,典型的细菌直径在0.5微米~5微米之间,这种孔径的滤器可以过滤掉几乎所有的细菌,所以他认为这种感染性物质可能是细菌分泌的毒素。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这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可溶性分子,并可在宿主细胞内扩增。现在我们知道,这种可溶性分子就是病毒,它的直径通常小于0.2微米,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菌滤器。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病毒也被称为滤过性细菌,还有人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一种微生物是不是病毒。
Mimivirus的直径为0.4微米~0.5微米,比脊髓灰质炎病毒(直径为0.02微米~0.03微米)大几十倍,几乎不能通过细菌滤器。所以,放在过去,这种微生物肯定不会被归入病毒范畴。Mimivirus的基因组含有近120万个碱基对,相比之下,脊髓灰质炎病毒仅含有约7500个碱基对。科学家对其基因组序列分析后发现,这种病毒编码1000多个基因(通常的病毒仅有几个或十几个基因),其中相当一部分从来没有在其他病毒中发现过。更让科学家惊讶的是,这种病毒竟然自己编码了涉及基因组DNA修复和蛋白质翻译功能的部分基因,而这些功能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细胞生命体中。不过,由于Mimivirus不编码核糖体相关蛋白,所以它仍然需要借助宿主细胞的翻译系统才能完成自己蛋白质的翻译。
2008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大病毒,将其命名为Mamavirus (其实起这个名字是为了和Mimivirus相呼应,连起来就是妈妈病毒)。这种病毒的大小和基因组长度与Mimivirus差不多,它的宿主也是阿米巴原虫。这些发现,使得科学家对于这类巨型病毒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
2011年,科学家在智利海岸分离出了一种更大的病毒,将其命名为Megaviruschilensis,个头比Mimivirus大6.5%,基因数量也多了10%。于是,科学家又一次兴奋地宣布,他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病毒。
然而,这个纪录仅保持了两年就被刷新了。2013年7月,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两种更大的病毒,分别是从智利Tunquen河口的表层沉积物层中采集到的Pandoravirus-salinus(咸的潘多拉病毒)和从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一个浅层淡水池塘分离到的Pandoravirus-dulcis(甜的潘多拉病毒),这两种病毒的宿主也是阿米巴原虫。
潘多拉病毒的发现,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它的长径可以达到1微米,甚至超过了一些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直径在0.5微米~1.0微米),普通光学显微镜都可以轻松看到它。咸的潘多拉病毒基因组长度达到247万个碱基对(大肠杆菌基因组长度为400多万个碱基对),编码了2500多个基因,大约为人类基因组编码数量的1/10。
经过初步分析,潘多拉病毒基因组中有约93%的基因功能未知,而且在目前已知的生命体中找不到相似的基因。在可知的信息中,科学家发现,潘多拉病毒也编码了一些蛋白质翻译系统中的组分,但仍然不能自主完成蛋白质合成。另外,依然没有在它们身上找到负责糖代谢的酶和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在细胞生命体能量代谢和分裂增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科学家在潘多拉病毒的基因组中发现了大量的内含子,这进一步增加了其基因组的复杂性。由于对这种病毒知之甚少,我们还很难对这种病毒的起源和进化进行研究。也正是由于有太多的未知,对这种病毒的研究就像正在打开潘多拉魔盒,里面会有更多的惊奇等待着科学家去发现。
潘多拉病毒的发现着实让科学家兴奋了一次。同样,他们又一次向世界宣布,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病毒。谁也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有更大的病毒被发现,不过,大病毒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对于病毒的经典认识,促使科学家重新思考病毒的定义以及生命和非生命界限的划分。
有科学家认为,巨型病毒可能来源于某些单细胞生物体,它们在进化过程中丢失了一些基因,结果变成了行寄生生活的病毒。也有科学家建议将大病毒单独划为一域,以区别于以往的三域系统(细菌、古生菌和真核生物)。目前,这些巨型的寄生微生物仍被归入病毒范畴,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仍然符合经典病毒的特征,比如只含有一种核酸,不能自主进行能量代谢,无法自我分裂增殖,只在宿主细胞中显示出生命特性。
【关键词】 时间医学;肾主骨;藏气法时;肾应冬
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是研究生物现象与时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自然界中,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生命活动均呈现节律性,具有周期和振幅等特征。《子午流注针经》为我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时间针灸学专著。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在其著作中描述了动物活动的周期性,Hippocrates 在其著作中也有关于医疗和季节关系的描述。跨时区旅行的Jet-Lag、“三班倒”等问题均引起学者对生物节律研究的兴趣。有些科学家还从某些生物活动是按时间的变化而进行的事实,得出了“生物体的活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的节律”这个推论。
1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是时间医学的最好例证
1.1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的内涵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即五脏之气,象法于四时,又有“五藏应时”的说法。具体来说,是人体内在的脏腑生理机能,与外界时辰季节具有同步的相应性变化。其内容包括“肝应春”、“心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和“肾应冬”。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时仅把它作为一种人体与自然相关的生理现象来研究。笔者认为,中医学对藏气法时的认识远远超出了藏与时相关这样一个朴素的认识,而是欲从时间结构的角度认识人体生命,以解释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规律形成的本质和基础。也就是说,通过对不同时相中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表现于外的状态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和探讨内在脏腑的实质。这是中医学与从空间结构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西方医学的最主要区别,也是形成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
1.2 “藏”和“时”是生物信息转导系统
“藏”和“时”相应体现了人体脏腑功能的一定规律,“时”为外在的激发源,“藏”为内在的接收靶点,两者的相应性活动是有序又有质的生理效应过程。这与既有物质基础又能体现生物整体工作方式的生物信息转导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以往松果腺冬夏对性腺调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松果腺与甲状腺的关系中研究肾与冬时相通相应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信息转导系统,并从信号分子之间的相关性变化中探讨机体整体功能状态工作方式,阐述中医学用藏与时相应归类脏腑功能理论,这在目前脏腑实质研究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领域,对揭示中医理论从多因素多层次统一认识生命过程的本质规律、深化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实质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2 基于“肾应冬”理论的“肾主骨”研究
2.1 肾本质的研究
笔者选择肾系统来研究,一方面是因为肾“藏五脏六腑之精”,在脏腑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在肾本质的研究方面,沈自尹院士及其研究组大量研究证实,肾阳虚的发生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不同层次的功能紊乱相关[1],这表明,中医的肾与上述三个轴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程世德教授提出“四时五藏阴阳”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并强调人体是以五藏为中心的外应四时阴阳、内合六腑、五官、五体、五华等组织器官的五大功能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2]。
笔者曾根据中医学“肾主生殖”的基本功能,研究了性腺轴在冬季的相应性变化。由于中医肾除了“主生殖”外,还有“主骨”的功能,因此,笔者选择了对骨的新陈代谢、脑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甲状腺为依托,进一步对“肾应冬”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甲状腺轴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组成。研究证实,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骨代谢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在成骨细胞膜上存在T3受体,还能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3-5]。这与中医“肾主骨”的特性极为相符。
2.2 《内经》关于“肾主骨”理论的论述及研究
“肾主骨”理论最早由《内经》提出,《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所主,……肾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主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能方面的联属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主要是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肾生骨髓”,“肾充则髓实”,提出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所主之液可化生骨髓,骨髓又滋养骨骼的生理关系;同时还指出了肾主骨在病机上的相互影响,如果肾精不足,则会出现骨骼病变。《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藏精于肾,……是以知病之在骨也。”《灵枢·本神》曰:“精伤则骨酸痿厥。”反之,骨骼的病变可以伤及骨髓,累及肾。亦即是说,骨的发育或虚损与肾有关。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提出筋骨的鼎盛时期,女子在28岁,男子在32岁。现代研究证实,骨矿含量最高的年龄为30岁左右,此后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少[6]。
中医学脏腑的概念是集合了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的一个综合的概念。中医学对肾的功能定义可以概括为解剖学意义上的肾脏的功能,同时作为广义的综合功能意义上的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等功能,即包括了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乃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中医学中“肾”的上述两方面功能均与骨代谢的调节有关。因此,肾主骨理论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解剖学的肾脏对骨代谢的影响,其实质主要指肾脏1α羟化酶的活性及肾脏对钙磷代谢的调控;二是广义上的肾即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不同环节、不同层面功能的概括[7]。以上两种中医学“肾主骨”理论的认识是从20世纪80年代黄铎香、梁德任等发展起来的[8-9]。
3 从时间医学探讨“肾主骨”理论研究深化了中医藏象的研究工作
虽然从理论上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藏象概念的时间构成已经受到关注,但从实验实证性研究上仍比较欠缺。笔者认为,应从整体调控思想出发把中医理论体系的传统思维模式融入实验设计和研究中,从多因素多层次对生物整体调控信息转导系统的实验研究中,以肾应冬时生理机制的研究为切入点,对中医藏象既基于实质器官又高于实质器官,以“时”测“藏”的内涵进行探讨。以往中医学主要以病理推生理,以药物作用推测脏腑功能的方法来研究藏象;而上述方法的特色在于直接对正常生理状态下维持协调整体动态平衡状态的机理进行研究。这种把整体信息转导观念和松果腺与下属靶腺及细胞信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目前在国内外都尚属刚刚起步。
参考文献
[1] 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4):4-7.
[2] 程世德.内经理论体系纲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5.
[3] Abu EO, Bord S, Horner A, et al.The expression of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s in human bone[J].Bone,1997,21(2):137-142.
[4] Allain TJ, Yen PM, Flanagan AM, et a1. The isoform-specific expression of the tri-iodothyronine receptor in osteob1asts and osteoc1asts[J].Eur J Clin Invest,1996,26(5):418-425.
[5] Allain TJ, Chambers TJ, Flanagan AM, et al. Tri-iodothyronine stimulates rat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by an indirect effect[J].J Endocrinal,1992,133(3):327-331.
[6] 唐世技.浅析肾主骨理论与原发性骨质疏松[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4(9):22-23.
[7] 朱飞鹏,李冬华.肾主骨理论的现解与补肾法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6):9-11.
对生命有限的人类来说,总是在追求无限未来,追求想象的生命的无限,追求想象的力量的无限。
于是,具有物质属性的人类,总是想将自身的肉体属性幻化作一种别的形式,而且想让其能互相转换。如果真能实现,我想,在时空的中间,可以传送的人,传送到目的地时,其实质已然不是传送的那个人,其实结果只是物质的重新集聚,形成了一个新的人。如同我们不能同时走进同一条河流。
虽然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与外界进行着物质交换,即我们每天都在更新,但那确实是在时空的限制下缓慢进行的,随着我们每天的作息,我们也慢慢衰老,直至肉身破灭,将所有的东西归还给物质世界。
但人类的思想确实是一种奇妙的东西,这种寄存于物质上的东西,时常出现一些非物质的异象。
人,这个名字的定义,应该就在于其现有的独有性的思想,即人类的灵魂。人类的成功,就在于进化出了思想,除了思想,人类的本性与动物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人应该超越自身物质这个属性研究自身的发展,却又会让一些人发展到现在的宗教上去,自古以来,宗教都在利用科学,却一直都是反科学的。虽然很多人、很多事都为人类进步作了贡献,但很多人、很多事却阻碍和减缓了人类的进步,宗教在某种意义上扮演了这种角色。
而今的人类,确实很难超越物质,一切都太物质化了,为物质所累。人类研究物质,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但实际上只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利用物质为人类服务,对喜欢舒适而又懒惰的人类来说,物质化的生活是致命的,限制了人类的发展与生存。
人类的科学研究都是为了控制物质而进行的,所有的科学都脱离了一个根本的基调:人类应该研究人与物质的融合,将所有的物质在人类中进行大的代谢,直到人类有了现在可容纳的物质以外的新物质,人类才有可能获得新的进化,拥有新的能力。
物质不灭与能量守恒应该只是在限定条件下的事,在这个宇宙之外,肯定还有非宇宙的东西存在,超越宇宙这个观念看世界,超越物质与时空观念研究人类,或许会有新的突破。
负负得正,在物理上,负电荷与负电荷总是互相排斥,正电荷与正电荷也总是互相排斥。那么宇宙大爆炸一说应该是不成立的,我认为星系的远离,应该是人类定义中的同种物质间的作用力所致。这种作用力可能是通过“场”或别的什么东西进行的。而人类所处的这个宇宙中,同种物质较多,相反的物质较少,所以总的趋势是在扩,而且这个宇宙中不是也有缩聚现象么?其真正原因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互相吸引。应该还有别的宇宙存在,比如与这个宇宙相反物质较多的同类物质组成的宇宙,或者还有第三种“物质”,比较中性的更稳定的“物质”组成的宇宙。
人类研究发现的黑洞,会不会是这个宇宙中存在的少量的相反物质的集聚产生的呢?光线等物质尽管不能逃逸,只是因为正负相吸后的融合,或者湮灭,或者产生了新的物质或非物质,这么想来,黑洞并不是无止境的不能满足,如将黑洞作负物质,那么同等量的正物质正好可以中和它。
人类在研究和寻找反物质,并不是件好事,或许真正找到的那天,就是人类的末日。人类为什么不绕过它,研究使人类强大的东西,当人类自身的能力强大到能控制、抵抗那些东西时再去研究它?比如核能,现在人类真能控制能抵抗吗?
人类的思想太可怕了,而且现在的人类不是为了更大的自身自由而努力,却为物质所困,为物质产生的能量所威胁,如若真能利用物质产生的任何能量,人类才不会被自己毁灭,才会有更好的进化与发展。
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是现有以至将来的人类使用不完的,而现有的人类的生活,一切都不能摆脱能量的转换与物质的交流,是地球的资源太少,不足以支持人类走向太空走向宇宙才发生争斗?还是我们目光短浅只知道享受,不能研发新的能源?核能,在人们的心中许多时候代表着危险,是因为最初就是作为武器开发的,至今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和使用它。
对拥有肉身的人类来说,要想获得梦想中的自由,如果不团结协作,如果只是争斗不休,如果只是任意胡为,不仅不会实现梦想,还会带来自身的毁灭。对那些自私、可悲、残忍的人类来说,或许能拯救人类的只有人类的毁灭。
人类已然生存与发展了这么多年,没见过战争能解决的问题,战争只能毁灭生命、毁灭经济的繁荣、毁灭文明。但战争由什么而起?不过是源于欺压与不平,而今这个地球村上,欺压与不平在哪里,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
在这个人类世界里,恃强凌弱永远不会有好结果。科技再发达,武器再先进,都要由人操纵,所有的最终决定只在有没有人。如果没有了制衡,如果终极的战争发生,脆弱的人类只有再次从单细胞生物开始进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