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0 10:45: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岁末年初,一场有关互联网经济是否冲击了实体经济的争论席卷业内。双方企业家不加掩饰的隔空喊话,火药味甚浓。
虚实之争
这场争论源于马云提出的可能构筑未来新世界的“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和新能源”的“五新”理论。
马云认为,“五新”世界将会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影响到世界、影响到我们未来的所有人。
随后不久,在央视财经频道,宗庆后、董明珠、李东生三位制造业企业家,把当下制造业的困境归咎于“虚拟经济过火、新商业模式的冲击。”
曾经的中国首富宗庆后认为,“五新理论”除了新技术之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
早就说过“中国不能有太多马云,董明珠越多越好”的董明珠说,现在90后不愿去实体经济工作,在家开网店,一个月赚一两千不用受约束,这一代人对整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有隐患的,网店模式不仅仅是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它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冲击。
李东生虽然认为,面对电商,实体一定要适应变化,但也对马云的“五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说,除了新技术,其他那几个新,他看不太明白。
几天之后,马云在演讲时回应:“希望大家不要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立起来,纯电商会越来越艰难,纯线下零售会越来越艰难,零售线上线下互补,必须结合起来。”
“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马云毫不客气地说,“实体经济只有经历住新科技的挑战、转型和创新的洗礼,才能面对明天的太阳”。
两次赌局
关于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交锋,已不是第一次。
似乎有意挑起双方的对立,几次著名的争论都来自央视财经频道。
2012年12月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马云与王健林就“电商能否取代传统实体零售”展开辩论。两人打赌: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50%,王健林将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有,马云输给王健林一个亿。
这被视为电商对传统零售业的正式宣战。
马云称,希望通过网购的发展,削弱传统商业的力量。当大家都选择网上购物时,传统商圈的销售量就会减少,进而商业地产房价就会降低。
2013年12月,还是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现场,雷军和董明珠围绕小米模式是否能战胜格力模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以10亿元为赌注,赌小米5年之内销售额能否超过格力。
基于互联网基因的小米,其盈利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轻资产。而格力则代表着传统的重资产模式。
不同商业模式和商业思维之间又一次展开了较量。
而此时,同在颁奖台上的马云,意外地选择了支持董明珠,理由是虚拟经济没有实体经济强大的支撑是没法走出来的。只有虚和实的完美结合,才能作为新经济。
马云的观点在一点点转变。
就在不久前,某广播电台还在每天播出马云那句“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经典话语。
而现在,马云彻底改口:“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马云说:“企业没有实体和虚拟之分,只有好企I和坏企业之分。”他强调阿里巴巴是新实体经济。
争论什么?
新旧经济的争论从互联网开始出现就一直存在。
电子商务兴起,改变了消费者购物习惯,线下的销售模式、销售渠道受到重大冲击,旧有的经济秩序和利益格局被逐渐打破。
面对销量的直线下滑,很多传统企业从对互联网的不屑,转而变成恐惧,把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
早在2010年,张近东就公开炮轰“电子商务模式不符合商业规律,未来不可能成为主流消费渠道”。然而几年后,公司改名苏宁云商,全面转型,并与阿里有了战略合作。
虽然很多传统商业企业逐渐开始接受互联网,但争论并没有结束,相反更加激烈,讨论也更加深刻。
宗庆后、董明珠等代表了许多实业企业家对互联网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实体经济对互联网的态度。
他们认为,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抢占了实体经济和线下渠道的市场份额,电子商务的野蛮生长导致实体经济发展艰难。他们提出,网络经济没有工商登记、没有交税才造成了这样的冲击,要求加强管制,要求公平待遇。
而互联网经济的代言人则认为,传统产业模式的既得利益者,不思进取,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只有拥抱互联网、“虚实”结合才可能有未来。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认为,新零售只是一个技术手段层面的创新,零售业衰退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营模式出现了问题。他提出,“新零售是面对新的消费环境下,零售企业所做出的调整行为。例如在一些新技术的推动下,以顾客为中心,去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等等。”
新的消费环境下,新渠道与老渠道、新手段与老方法、新业态与传统业态、新消费习惯与老消费习惯的交织、对立、融合与发展。
新旧实体经济之争表面是模式和利益之争,实际上是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产业变革带来的矛盾的外在体现,也是经济转型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经济“虚火”
宗庆后认为,高税收、虚拟经济、房地产是导致实体经济的三大害,其中两害都与“去工业化”,乃至“去实业化”的“投机倒把”有关。
宗庆后称:“互联网管得不好的话,对实体经济冲击太大了,把实体经济全搞乱掉了,虚拟经济做过头了。”
董明珠也说,她最生气的就是,现在很多制造业的企业家也去搞金融杠杆。
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商业模式没有经过任何考验,却动辄得到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估值。投资人A轮B轮击鼓传花博傻投资,靠概念赚取财富,这与资本市场上市只为圈钱的做法如同一辙。
众多互联网创业的造富神话,引起靠艰难创业起家的传统企业家强烈的不满。与互联网经济的对立情绪,很大程度来源于此。
实业才能创造物质财富,虚拟经济应该服从、服务于实体经济。而当前,虚拟经济非理性繁荣,甚至脱离于实体经济,导致虚拟经济不但未能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反而对实体经济形成了挤压。
但把经济“虚火”的板子打在马云身上显然有些冤枉。这也是马云极力想摆脱虚拟经济身份,强调自己是新实体经济的原因。
“无数的实体经济因为互联网找到了方向。”马云说,“今年阿里巴巴淘宝平台加起来卖了3700亿人民币,这是3700亿的实体经济的销售。如果把阿里巴巴淘宝关掉,就意味着将关掉370个规模100亿的中大型规模的商场。”
从本质上说,阿里巴巴与传统商场是一样的,同样是在卖货物,只是方式方法不同罢了。
双方的争论各有各的逻辑,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但争论的核心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乃至传统经济和新经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该各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这无疑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谁来主导
事实上,即便是最激烈的反对者,当下也在或多或少地拥抱互联网。
宗庆后的女儿也是集团接班人的宗馥莉,在2016年推出网络定制果蔬饮料Kellyone,其模式是典型的互联网经济;董明珠的格力电器其实也在积极拥抱互联网。
传统企业早就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但始终不知道如何去转变。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企业能成功转型的案例少而又少,这让传统企业无所适从。
实体企业家们对互联网的心态复杂又微妙。
其实,争论的双方都没有明确说出,但却是争论的根源却是,未来的商业世界究竟由谁来主导?实体经济还是互联网?互联网究竟是能帮助实体经济,还是从实体经济口中夺食?
业界往往将互联网置于传统行业的对立面,颠覆、革命这样的词汇常常出现报端。
马云说,未来的经济将完全基于互联网。
在传统势力看来,真正能够决定未来商业并带来变革的只能是实业,是好的产品和服务,而非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只是工具,是手段,是介质。政策不该向互联网经济倾斜,而是应该扶持实体经济。
董明珠说,她一直认为互联网是工具,“把互联网用足用好,我们是赢家。”她将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比作老虎,互联网比作翅膀,要想如虎添翼,实体制造业必须夯实。“没有我们这样的老虎,‘互联网+’算什么。”
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引起了激烈的辩论。即使是政府最高层在表述上也是两个概念混用,手心手背难以取舍,谁主谁次还是需要市场决定。
过去传统企业有很大的话语权,现在马云来了,不仅在互联网经济有话语权,还把手伸到了线下的实体经济。
尽管马云这一次说的是“融合”,而非“颠覆”。在互联网企业看来,互联网是生产方式,是模式,是生活和商业行为的本身。
业界普遍认为,打通线上与线下相当艰难,双方在利益分割和数据共享上有太多的争执。
这也是马云收购银泰、三江购物,投资苏宁,大张旗鼓推行的“阿里零售通”,高调招募“城市拍档”的原因,体现了阿里布局线下零售商业生态,全面打通线上线下的决心。
新旧经济的矛盾一时难以化解,新的均衡点需要在博弈中摸索,是主导权重新划分的过程。
但无论未来究竟是由谁主导商业世界,有一点是确定的,只有将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才是赢家。
转型关键期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冲突的加剧,很大程度显示出,经济转型已经到了关键的阶段。
这表面上是模式和利益之争,实际上背后是发展理念之争,是信息技术引发产业变革带来的矛盾的外在体现。
这是国内产业界的一次重大纷争,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下行状态,传统实业面临转型升级、纯电商流量红利消失的背景下。
这场实业界和互联网界的辩论有其必然性。
目前,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主要的生产要素成本都在上涨,线下实体店经营的举步维艰。而随着互联网红利期的结束,线上增速放缓,线下零售还是成为新的商家必争之地。
即便是最欣欣向荣的阿里,在电商业务和用户数量上,都达到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其业务增长即将触达天花板,这便是马云“五新”理论推出的背景。
如何解Q线上消费的诸多痛点,并以此来获得新一轮的增长,成为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这种对未来的危机感,逼迫着他们不断前行。
覆盖实体店、电商、移动端和社交媒体的新零售体系,似乎成了解决零售业发展难题的解决方案。
零售业线上线下同时面临增速压力,线上线下全渠道的融合自然而然成了创造新增长的动力。这样的趋势已然出现: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向线下布局;一些线下传统零售企业,也在往线上延伸。
融合是大趋势
双方各执一词,观者亦各抒已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争陷入白热化,甚至引起决策层的关注。
这些领军人物的争论,会影响到更多的相关利益者甚至决策者,影响到经济路线和方针。他们争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大问题,这直接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未来。
如果不能得出一个倾向性的结果,很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前行的方向出现偏差。
今年年初,总理多次对此发表意见,他表示:目前部分依靠传统动能的实体经济产业,确实面临不适应市场变化的问题。怎么破解这一问题?还要让传统产业插上新经济的“翅膀”,用新动能带动传统动能转型升级。“网店是‘新经济’,直接带动了实体工厂的销售;快递业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同样既拉动了消费也促进了生产。这些典型的新经济行业,实际上都是‘生产业’,都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
2017年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用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的蓬勃力量,推动传统产业、尤其是实体经济更好适应经济转型。
此前印发的《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的三大发展目标是电子商务交易额40万亿元、网络零售总额10万亿元、相关从业者5000万人。
国务院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也从调整商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促进跨界融合三个方面明确了实体零售企业创新转型的9项主要任务,定调实体零售转型。
马云与王健林的赌注,至今还为人乐道。但细看王健林的“新飞凡”和马云的“五新”,两者殊途同归,都往打造升级版的商业零售生态系统方向前进。
其实,从2013年开始,O2O、互联网+、新飞凡、新零售,都是线上线下融合的类似表达,且越来越深化,越来越强调互联网思维技术与实体渠道的结合,产业的技术化和数据化趋势不可逆转。
不管业内如何争论,线上线下零售的界限已经愈发模糊。
对整个零售业来说,竞争不该来源于线上和线下的模式,而应该回归零售的本质:谁能更高效地服务消费者。其实商业的规律很简单,消费在升级,但其本质和基本法则并没有变,升级的只是各种形式和手段。
“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要转型发展,要从原有的结构形态升级到新的形态,旧的结构已经不适应了,要培育新的经济结构。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体经济;发展策略
一直以来实体经济通过固定的销售场地和销售方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络进行消费购物,打破传统实体经济固定的消费模式,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这样就导致大量实体店铺倒闭,给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为此,需要积极推动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转变实体经济经营模式,从而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
(一)充当坚固地基,提品支持
电子商务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经济的局限性,使实体经济拥有了更加广阔的涉及范围与经济流量,进一步降低了实体产业发展成本。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稳健发展,必须科学认识电子商务的经济价值,以电子商务助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实体经济能够生产社会所需的各种重要产品,提供大量的社会就业岗位,所以实体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生产大量的产品,电子商务也就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在实体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还能够创造更多生产资料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二)提供售后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电子商务最主要的目的是销售产品,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必须通过与商家进行联系与沟通,才能够确保服务完善。如果没有实体经济很容易造成售后服务无法有效落实,进而打消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最终会使得电子商务无法持续运营。
(三)建立品牌效益,提供信誉保障
电子商务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同样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良好的购物体验。但是电子商务平台上琳琅满目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各种参差不齐的产品质量也会出现许多安全隐患,很多消费者对于不同的品牌,缺乏足够的了解与信任,所以依然会选择去实体店进行体验或试用。通过实体经济可以带给用户最真实的感受,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二、电商经济发展带给实体经济的主要冲击
(一)竞争激烈实体经济萎缩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实体经济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电子商务不用缴纳各种房租、水电、人工费用,所以能够节约成本,使得电子商务平台的售价显著低于实体经济的售价,这样就使得广大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网络上购物。在我国很多电子商务高度发达的区域,通过发达的快递业务支持,能够实现当日送达,这也使得实体商店,随买随走的优势不在,有了电子商务的竞争之后,很多企业为了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往往会给予电商平台更多的优惠力度,这也使得很多消费者由线下购买转为线上购买,提高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效果,导致商品总需求量饱和,实体店的经营优势受到影响。
(二)成本上升,经营困难
目前,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销售地点没有限制,所以电子商务所面对的用户比实体经济的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也可以直接从厂家发货,免去了库存压力和其他中间环节,可以有效降低售价。要经营好一家实体店,必须要选择良好的地段,支付许多租金,这样就造成商品的附加成本提高无法与实体店形成竞争优势。这些因素都使得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影响。
三、促进电子商务,助力实体经济的策略
(一)调整销售渠道,提高服务质量
通常来说很多消费者都不愿意在电子商务平台购买贵重物品,一方面是担心假货,另一方面是担心运输影响产品质量,所以实体店应该积极针对电子商务经营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推动实体店的销售水平全面提高,在日常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充足的试用体验,让消费者感到产品的性能从而增强对产品的购买,此外实体店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为每一位顾客带来宾至如归的体验,从而更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另外,要给予用户恰当的购买建议,将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确保消费者获得更良好的服务体验。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停车场、部分人性化地区的布局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该投资可以有效促进顾客满意,加强实体经济管理效果。实体经济参与经济活动时,可以进行多种色彩的优惠活动,坚定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同时,制定长期的开发战略,积极推进忠诚顾客的确保,经常举办忠诚顾客的反馈和优惠活动。实施媒体宣传以提高可见性,实体经济在宣传自己时,可以通过目前流行的微信和其他平台积极宣传和发展,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通过这些媒体平台,实际经济可以有效地加强实际卖场的可见性,提高竞争力。目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也为实体经济的变化和发展提供了很多机会。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实体经济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重新包装自己,提高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增加社会就业,物流业新发展
电子商务平台,需要大量的人工服务作为支持。包括网页设计师、客服人员、平台运营维护师等。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物流行业的需求不断扩大,因此,新时期应高度重视物流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全新的物流服务。实体经济需要转型升级,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增强货物运输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而且不受地域的阻隔可以增加贸易机会,有效打破乡村地区信息闭塞的问题,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农产品卖到城市,为农产品打开销路,增加农民的整体收入。将电商作为新型业态,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农民快速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新时期农村电商会成为市场发展新的增长点,而为了保证农村电商规范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升农村电商品牌的教育模式,是加强对广大农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真正的搞活农村经济。为了把握数字经济时代带来的更多机会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搭建数字化快消平台,通过线下订单转化为精准的数字流控制,由经销商到批发商再到终端销售全过程信息管理,能够实现连锁体系快速升级与发展。同时也要进一步转变数字化的营销模式,为企业了解消费者实际需求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打造个性化品牌与年轻消费者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丰富线上线下的品牌活动,周边产品设计,为产品提供更多的流量入口,同时也能够对消费者的需求升级进行全面分析,在品牌推广时还要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活动,充分发挥销售的作用,积极围绕产品特点打造一系列的主题营销活动。
(三)满足顾客需求,适当给予优惠
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充足的配套,基础设施做保障。在实体经济受到电子商务巨大冲击之下,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纷纷提出新零售的销售模式,由线上逐渐转变为线下进一步反哺传统的实体零售业,通过使商品数字化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入发掘,能够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所以在未来的实体经济生产中,能够对消费者的消费实力和消费行为进行跟踪报告并制定精准营销策略,满足中高端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此外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直接实现线下商业选址和运营,为中高端消费者的服务做好准确的用户匹配。同时也能够形成集餐饮、超市、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复合服务,使得新零售业态,增长速度非常明显,在电子商务时代下网络购物的快捷高效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生长,同时消费结构升级也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线上购物具有非常多的明显优势,具有便捷低价的优点。在线上购物中却无法实现真实的消费场景,所以线上购物体验与线下门店依然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品质要求不断增加,纯电商模式也必然发生变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共振模式可以有效解决网店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拉动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过新的零售行业,能够实现融合新零售的发展模式,通过对传统门店进行改造升级,能够全面提高门店的综合效益,这也意味着线上线下营销模式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优惠条件。在新零售模式出世之前,线上零售与线下零售的对立关系非常显著,尤其是很多线上购物享受着互联网发展的红利,致使线下零售造成明显冲击,甚至还有部分实体店处于濒临倒闭的状态。
四、结语
随着新零售消费模式的融合,能够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进程,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种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服务,而且在物流产业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商品供应链也得到有效优化,促使线上线下相结合,在新零售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为用户节约更多的时间。要想和电子商务竞争,实体经济还要积极提升自己的服务态度,将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让顾客得多更好的优质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郭爽.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J].国际公关,2019(09):294.
[2]关伟哲.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拉动和促进作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21):156-157.
[3]杨傲.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拉动和促进作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7):37-38.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是将销售当作核心,将电子及电子技术作为手段,以互联网作为基础,将传统的购物、销售渠道转向互联网,将国家与区域贸易中的时空界限打破,使生产企业具备个性、世界性、虚拟性、集成性等特点。一般而言就是指利用便捷,价格低廉的电子通信方法,使买家和卖家不用见面就可以进行各种贸易和商业活动。电子商务涉及电子商务行业模式的范围很广,一般分为三大类:企业对企业、企业对个人、个人对个人。
1.企业对企业。即称为商业机构对商业机构,BusinesstoBusiness,简记为BtoB或者B2B的电子商务方法是指在贸易机构或企业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它延续了企业对企业的传统经营活动。在这一类已经存在很多年的电子商务中,最为经典的例子的就是企业通过专用网或增值网(VAN)采取EDI方法所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主流就是这种类型,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创立竞争优势,提供竞争前提的主要方法也是这种类型。
2.企业对消费者。即BusinesstoConsumer,简记为BtoC或B2C的电子商务就是常说的商业网络零售,在互联网上在线销售,销售产品和服务直接面向的就是消费者的商务活动。
3.消费者对消费者。即ConsumertoConsumer,简记为CtoC或C2C的电子商务是网络服务提供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收费使用或者免费使用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交易平台,允许买卖双方(主要是私人用户)在其平台上进行单独竞标,议价为主的在线交易模式。
二、电子商务的特点
1.将传统的商务流程数字化和电子化,就成为了电子商务。一方面电子商务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减少资本,取代实物流;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使交易活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世界化和开放式的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贸易机会。网络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无论何时何地,一旦使用互联网,用户就可以任意地进入任何地域的网站,在虚拟世界,与买家或卖家直接沟通。
3.电子商务减少了销售的中间距离,成就了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直接买卖。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法,使传统的流通模式得到了新的定义。
4.电子商务不但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而且还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资源信息,给不同的社会经济要素的再次组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改变了社会的经济构造和组织。
5.互动性。在网络上,卖家和卖家之间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的完成经济合作,买家也能将自己使用过商品之后的感受及时的反馈给商家,从而是商家根据买家的反馈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6.电子商务提高了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使中小企业尽可能多的拥有了和大企业相同的资源信息。
三、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冲击模式,电子商务的影响是渐进式展开的,从表面到内部,从产业链后端转移到产业链前端,实力不断增强。对产业结构变化和对社会的冲击的影响,电子商务不会像狂风一样扑面而来,它只会是渐进式的开始。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电子商务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展开:第一波的冲击是对传统的经济组织的,这是在分发渠道的后端部,也就是对流通渠道的。中间和零售渠道是整个社会的流通渠道的两个部分。电子商务是同时冲击整个渠道的。首先,是对社会消费品零售系统的冲击,由于网上销售接触面大、涉及面广、无界限的产品展示空间,库存成本和展示成本低廉、无房租和水电及其他营运开支。因此,网上的产品价格相较于线下的产品价格较低,导致线下卖家纷纷转为线上卖家,线上电商充斥于世。所以,第一波冲击首先是从传统经济组织的尾端——零售环节开始的。
传统经济组织中,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如果没有中间商的辅助,许多厂商和品牌商很难以到达远方的市场,难以触及到大批的潜在客户。因此,企业实行经济贸易必须通过中介机构的帮助,如总经销、零售商和商等。碰到货物的调动分配、货物的退换问题还要反复多次运输,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巨大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而现在用户会感受到,大部分品牌都会在互联网上直接做销售。企业除了利用互联网来达到与买家之间的直接交流和销售以外,他们再也不需要借助中间商的辅助,可以直接了解到买家的需要,所以缩短了销售的中间距离,渠道从而变得扁平化,但是在互联网上,企业通过中央配置来配送货物。大面积的实施,如苏宁易购的配置,在全国设立了多家经销点,减少了回流等额外损耗。再比如逐渐形成的同程旅游网、去哪儿、网艺龙网等网络巨头,售票由实体店搬到了网上,近年中国关闭了几万家机票代售实体店。这是渠道层级被压缩,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渠道扁平化为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波冲击是到对生产厂家、生产流程服务提供商生产组织过程的。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随着渗入增强而逐渐深入到产业链的前沿。我们可以发现电子商务对整个生产结构的冲击,在销售渠道变窄之后,庞大的网上需求开始影响生产的结构。在以前,制造商预计将顺应市场需求,以确定该组织的产品,包括样式设计也是来自于设计师猜测买家会喜欢的产品特点,自己组织生产的。在这中间,会出现市场的真正需要与厂家的预期不一样,从而产生巨大库存和形成资金链巨大压力的问题。但电子商务带来的冲击是C2B顾客去大批量订制的概念,使企业真正开始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组织生产。
2012年底,淘宝聚划算和海尔共同合作推出了“定制更划算”活动,向我们展示了C2B模式对厂商的驱动力,淘宝用户5天定制了4万余台家电。顾客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功能配置、颜色以及容量大小,以团购方式在互联网上定制海尔个性家电,购买的人越多价格更便宜,根据订单的内容,海尔公司安排生产和发货。这次活动在12月18日10点开团,成交超过6000台,仅用了15分钟,截止12月24日,5天累加成交合42671台家电,冲破6750万元。在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的同时,买家群集起来夺回由卖家掌控的定价权,进行集体议价。在掌控基础成本的根本上,企业组织生产小批量定制。卖家按照消买家的真实需要,安排采购配件投入生产线,按照定制分发出去——对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组织运营方面,C2B的批量定制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定制不是卖家对单独买家的订制,大量的买家形成一个团体向卖家要求去定制,不过大批量的买家对单独买家订制对有些企业也是可以达到的,也就是大C2B。但无法规避的是,它会拉低未来整个产品的价格,这不是因为企业本身生产成本的降低,而是因为在大量物流配置成本和存货费用上的降低,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效率。在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两波冲击中,未来最大的一个冲击大概会是众多消费者形成共同的消费需求转向企业去订制。这种现象,将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还需我们静观其变。
四、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发展
如今,我们躬逢第三次产业革命,这是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面临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以蒸汽机为引领的机械化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是以电力为引领的电器产业革命;第三次产业革命,则是以电脑、互联网为引领的信息化革命。现在这次革命越来越接近阶段,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摧枯拉朽地改变了一切。
第三次产业革命对于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日益深入广泛。由实体至虚拟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中国经济的硬件与软件
可以说,如果把实体经济看成是经济中的硬件的话,那么虚拟经济就是经济中的软件。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两者谁也离不开谁,而且相互影响。
什么是虚拟商务?大家知道,实体经济可分作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前生产阶段。资本要雇用劳动力、买设备、建厂房、买原材料,这些原来都在线下进行,现在则可以在线上进行,买原材料可以通过B2B解决,人才可以网上招聘。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生产管理是从信息技术的两个角度发展起来的,一个角度是生产管理本身,另一个角度是管理信息系统,从电子数据处理到管理信息系统,最后这两个综合起来到ERP,就是企业资源计划。
第三个是流通阶段。这是我国经济最薄弱的一个阶段。最初,我们的物流是企业自己搞车队,自己搞仓储,效率很低,所以第一方物流开始变通。第二方物流就是租用别人的车,租用别人的物流设施,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租的时候对方没有,对方力量富余的时候又没人来租,于是就发展出了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既没有车也没有任何物流设施,而是根据信息技术掌握物流企业和服务需求,把它配合起来,帮助物流方迅速找到最合适的物流方案。再进一步发展,就成了埃森哲提出的第四方物流。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竞争,而是整个供应链的竞争,所以第四方物流就是供应链的竞争。我国在物流上确实相对落后,根据前几年的数据,我们物流成本要占到整个成本的18%,而在国外一般都在10%以下,所以物流领域潜力巨大。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交换。这是我国现在做得最好的,电子商务发展异常迅猛。但必须注意,如果仅仅把最后一个交换阶段搞得非常完善,还不足以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为什么?如果物流跟不上,供应商出了问题,就不能及时把货送到客户手上。
从更高的角度来看,现在商业资本的作用高于产业资本,不管是电商还是大卖场,主动权在它手上,订单由它发出,进场要收一定的服务费。所以产业资本会被商业资本控制,再进一步,商业资本最终会被金融资本控制。
那么,这些电商的动作是什么?一方面,给供货企业提供资金。就是用你的订单或者应收账款来抵押,打个折贷款给你,现在京东都这样做。如果企业本身有银行,那就更有这个条件贷款给供货商了,这样就解决了供货商资金不足不能及时生产供货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采取一些方式,变相地给客户以信用贷款。我们会看到将来的趋势,绝对不是电商只做自己那一点业务,而是必然要扩展到物流、金融,要把整个实体经济的生产放入云端,整个连接起来虚拟化,实现综合集成、整体优化,最终达到给客户带来更多利益的目的。
“互联网转型”的不二之选
马云和王健林的赌约,大家耳熟能详,在我看来没有赢家,因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将是一个重要趋势。
电商固然发展很快,但有些问题电商解决不了。比如电商可以解决视觉问题,一件衣服,如果信息技术足够发达,可以把衣服虚拟地穿在人身上,立体地、三维地旋转,让你看合适不合适。但人们的味觉、嗅觉问题,电商就解决不了,衣服的质地你没法拿手去摸,香水的香味你没法闻,瓜子吃到嘴里的味道你也没法品,所以,有些体验在线上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在线下的店里才可以。所以,电商不能解决所有客户对商品体验的问题,还是需要有线下的卖场。
另外就是有些事、有些活动是必须亲身体验的,吃饭你得自己去吃,理发你得自己去理。购物本身对某些人来说也是一种休闲的方式,将来的卖场应该提供温馨、绿色的环境,大家不仅是购物,也是休闲。所以我认为,将来电商不可能把全部的商场都干掉。比如最近,顺丰就在杭州开了几十家线下实体店。
关键词:网络经济 温商文化 温州模式
温商是与我国徽商、晋商、申商以及粤商齐名的地区性商业团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的典型经济发展模式,然而,自2000年以来,伴随互联网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崛起,温州经济一度出现发展危机。温州人创造了世界经济学界都熟知的“温州模式”,然而其在网络经济时代却丢失了经济敏感性,这其中的深层文化原因值得探索。
温州商业文化形成因素与发展特征
(一)温州商业文化形成因素
1.历史与地理因素。温州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古时官方行政名称为“瓯”,一面临海,三面靠山,环境恶劣,人多地少,历史各朝都不曾将其作为经济中心,贫苦的生活条件使得原住民外出谋生,积极从事手工业和经商活动。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长久动荡,战乱使得偏僻的温州地区获得稳定发展,宗族迁入,商业繁荣;南宋朝廷迁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后,温州即作为陪都,传统陶瓷业、桑蚕业获得引入和发展,开埠远洋,商业繁荣一时,至晚清已经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出发口岸,海洋地理因素为温商文化走向世界建立了天然的发展基础,温商文化因此得以孕育和发展。
2.人文思想因素。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始终将商人的社会地位排在“士、农、工”之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我国汉代被社会接纳以后,儒家思想一直构成社会的主流核心思想。宋代的温州学者提出了对于儒家经商观念的修正观点,认为是“义利相和”而不是“以义抑利”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在人文观念上对温州地区百姓经商的理念进行了修正,挖掘了被压抑的商业发展潜力。近代以来,温州地区的港口优势和先天经济基础使得西方经济思想率先得到引入,商人精明、重利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得到认可,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进一步加速了温州经济的繁荣。
(二)温州商业文化发展特征
温州商人积累了一整套充沛的经商经验和方法,经商目的已不仅仅在于谋生存,温州商业文化逐渐显示出独特的发展特征。
1.全民经商。经历漫长的历史岁月,只要是战乱动荡停歇,环境条件有所稳定,温州人就以卓越的经商才能而开始“小有所积、大有所累”式的作坊到企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地区商业取得的成功就是这一论证最好的证明。经商是注入温州人血液中的文化传统,经商是年轻人就业的首选,自主创业模式在温州年轻人群体中常见,温州人对于商业的渴望和成功的自信体现的格外明显(卜娜,2012)。
2.偏好高风险性投资。温商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商帮群体中敢于冒险的典型代表,后世称其为“东方犹太人”就深刻的体现了其灵活激进的经商特点和商业理念。如图1所示,据《2012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即便在经济持续低迷的2009-2012年,温州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取得了年均46.5%的高增长率,温商产生的地区经济品牌效应和获取的巨额投资回报都显示出了其“敢为天下先”和敢于承担风险的经商特质。
3.经商团结一致。温州商人遍布世界各地,“温州街”、“温州城”等甚至代表了中国商业文化。从产业群落角度看,温州本地打火机行业、汽车和摩托车配件行业、低压电器行业以及鞋品服饰行业都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聚集,国家级生产基地超过30个,温州人历史上便倾向团结亲戚、同乡等共同创业,家族式生产非但没有拖垮商业效率,反而在提升企业凝聚力、稳定借贷资金以及抵抗经营风险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互联网经济发展对温州经济的冲击
温州商业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2000年后却呈现出对于新兴互联网产业发展方向把握不准的现象,虽然在传统优势产业如鞋服、轻工以及小电器等领域依然处于国内前列,然而其电子商务行业即便在浙江本省也已经落后于杭州、宁波与金华地区。根据艾瑞咨询公司出具的调查报告,2013年1月至8月份期间,温州地区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发展缓慢,相比于2012年同时期虽然有所回升,然而增长速度却相对较低(见图2),且主要集中于餐饮娱乐等享受类物品领域,实物电子交易比例只有0.4%(见图3),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互联网经济对温州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文化冲突
网络经济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在实体经济生活之外又建立了另一个崭新的世界,商家纷纷瞄准这个拥有巨大商机的市场而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经营建设,抢占互联网市场份额。对于温州经济这种靠商人白手起家和严重依赖实体经济的商业模式来说,进入虚拟市场投入资金具有一定的思想包袱和传统顾虑,近年来虽然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发现温商的身影,然而互联网经济建设却少有温州人问津,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互联网虚拟经济和温州商业实体经营之间的文化冲突。
(二)知识技术
不同于传统实体经济,互联网经济将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替换为知识和技术要素投入,并且取得了远高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价值,技术创新和知识储备水平是互联网经济取胜的关键。温商的人群构成大多是以前的个体农民和工商业者,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也限制了开放条件下的技术创新。新一代温州商人继承老一辈传统,不太重视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性投入,单一的勤劳致富、商业人脉、廉价劳力以及经验运作不适应技术经济的发展要求(陈香堂,2010)。
(三)营销思想
互联网市场相对于传统实体经济而言的突出优势就是低进入门槛,谁能够抓住网络时代下的消费者注意力,谁就能培养起忠实的产品用户群体,进而获得商业利益。互联网的公平性改革了大企业压制小企业的局面,创意、创新、服务以及营销技巧都是获得市场认可的重要因素。温州人传统的抱团经营、企业人脉、宗族和血亲关系营销方法不再适应互联网的营销要求,实体市场和网络市场之间的巨大营销技巧和思想差异造成了温州互联网经济的逐渐没落。
(四)经营资金
高风险性是互联网经济虚拟化的伴随发展特征,资本与技术结合的自然属性要求互联网公司在创业阶段就要投入大量的维持运作资金,而且普遍呈现出前期亏损、后期才盈利的发展态势,一旦创业成功就会取得巨额回报,而投资失败就有可能面临大量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这对于温州商人创业融资主要依靠民间借贷的模式来讲不具备匹配性,民间资金无法承受这种高额投资风险,而国家尚未有完善的支持地方高科技产业投资平台也决定了温州地区回避发展互联网经济的现象。
温商文化与互联网经济融合发展思路
温州市政府在2012年7月颁布了支持温州地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从法规角度确立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互联网经营的基础条件。此外,温商文化还要从观念、教育以及制度角度入手,积极适应互联网时展潮流。
(一)灵活转变观念以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革命
温商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灵活的商业经营理念,主动适应时代是温商文化的发展精髓。我国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逐渐攀升已是不争的事实,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温州商人继续抱残守旧进行单一化经营注定会被时代淘汰。因此,温州商人要认清这种形势,积极探索“实体-虚拟”的经营方式转变,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实行因地制宜式的本地化网络经济发展,凭借长久以来对商业的敏感性优势,相信温商可以继续创造出温州网络经济的发展美誉。
(二)改革传统经营模式已突破家族式发展局限
温州市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显示(见表1),2012年,温州市4202家企业中,私营企业数量竟然达到2805家,股份制企业数量只有186家,占据全部企业数量比例只有2.1%,这种严重失衡的企业经营模式比例制约了温州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同时,网络经济虚实结合的经营特点要求多样化组织经营形式,而对于高科技产业分散投资、共担风险的投资模式也必须在温州互联网经济中得到建立,以现代化风险基金形式抵御民间资金压力,未来温州地区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多样化企业组织形式有助于网络经济的高效运行。
(三)提升商人科技文化教育水平
互联网经济对参与者的文化教育水平要求较高,技术创新是引领互联网经济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温州地区长久以来以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为主,商人讲求“手艺”和“人脉”,且商人加入经商时普遍年龄较小,不具备完整的科学文化教育体系,且对于互联网这种高技术行业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要发展网络经济,就必须从商人的科学文化教育出发,解决根源性的发展束缚。同时,温商还要发展其联通世界、资源互补的优势,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建设现代化的网络企业管理制度,以知识换经济,以技术求效益,以教育谋突破,实现温商文化在网络经济领域的再次繁荣。
参考文献:
1.卜娜.让传统企业搭上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快车[J].中国计算机报,2012(38)
2.章志诚.温州历史上对外开放与温州人走向世界[J].八桂侨刊,2013(6)
3.朱乾.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3(1)
【关键词】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电商挑战;提出建议
在2013年的时候,光棍节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较好的生活内容,淘宝、天猫、京东、蘑菇街等购物商城在光棍节上刷新了业绩,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还对其发展产生较为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必须要有效的转型才能适应此类发展形势。具体的转型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一、实体经济与电商经济的结合
要想更好的处理实体经济与电商之前的关系,就要充分的贾昂电商的作用发挥出来,要保证二者之间均衡发展,有步骤的推进各个层次的经济发展,保证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与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因素,导致我国实体经济出现增长缓慢的现象。出现这依情况的原因就是外部需求收缩、电商增长冲击等。
实体经济在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虚实结合体系的建设,将电商经济类型融入到转型过程中,保证能够更好的实施转型工作。可以设置产品品种电子手册,根据电子手册的匹配,开展送货上门业务,进而增强自身与电商之间的竞争能力。由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较高,商品的种类很少,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劣势,但是,实体经济经营者可以利用送货上门的方式,使顾客可以翻阅到实图配置的电子手册,无论是平板还是台式电脑,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商品,使实体经济在供货源上有所增加。例如:某实体饭店在经营的过程中,可以向顾客发送电子菜单,顾客根据电子菜单中菜品的介绍、菜品实际图片等选择需要购买的食物,在确认订单之后,商家将食物送货至顾客的家中,这样,不仅可以使顾客的购物情况较为便利,还能提升实体经济效益。
实体经济在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营业员的服务质量,要求其以亲切的服务形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可以印刷产品资料,然后发到多名客户的手中,客户可以打电话订购物品,然后实体经营者送货上门,这样,就可以满足一些老年人的需求,弥补了老年人不会上网购物的缺陷[1]。
实体经济形势的店铺一般规模都是很大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减小现场的库存空间,保证顾客在查看商品展示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可以选择时机商品作为参考。
二、实体营销服务质量的提升
实体经济的店铺与电商模式相比较,具有较为良好的现场服务优势,因此,实体经济店铺管理人员要充分的发挥自身服务优势。可以为每名顾客发送一张消费积分卡,保证顾客能够利用积分卡消费,然后获取较多的优惠,将顾客的手机号码或是身份证号码作为积分卡的验证代码,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的了解顾客信息,为其设置生日优惠等活动,还便于顾客实行积分消费,一旦出现卡片忘记携带或是丢失的问题,只要出示手机号码或是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消费[2]。
在顾客消费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店铺管理人员还可以有针对性的促销,推行优惠项目,或是赠送礼品,尽可能的激励消费者购买商品。同时,还可以与各大银行相互合作,要求其银行卡在店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削弱电商的竞争能力。
实体经济店铺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电商无法提供的服务,例如:餐饮店服务、电影院服务、表扬服务等,为顾客营造良好的体验空间[3]。
三、白天销售与夜间配送模式
目前,电商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由于物流成本费用过高,导致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由于电商中不得不使用第三方物流,仓储的空间不足,并且技术专业能力较低,对其发展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实体经济店铺必须要趁虚而入,不断的进入物流与仓储行业[4]。
由于目前物流仓储投资成本较低,使得很多实体经济店铺不敢步入这个行业,但是,与其电商经济实力上升,不如大胆的不如到物流仓储行业中。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可以联合整个商业圈购买整个物流公司,然后实施白天营业销售、夜晚配送货物的经济模式,保证不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店铺的经济效益。其次,可以设置三级的仓储与物流配送方式,然后将三级仓储与物流配送分为以下几点:
一级仓储区域。就是根据每天在网络上与实体店中的销售情况分析,对商品安全库存数量记性合理的设计,保证能够将几天的配送量存储良好,根据订货的数量,必须保证每天晚上九点至凌晨两点之间都可以收到货物。
二级仓储区域。就是香港管理人员在夜晚营业结束之后,相关管理人员就要将订货的名单做好,然后根据订货情况分货以及包装,尤其是海鲜等物品,必须要保证货物配送的有效性。
三级储存区域。就是在居民区域中设置收货点,保证早晨六点之前就可以收获,并且尽快将货物送至顾客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实体经济店铺的效益,还能便于顾客消费。
结语:
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电商的挑战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难以应付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电商的优势与弱点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后,不断优化自身经济体系,设置较为良好的经营模式。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兴的技术,利用先进技术实施工作,保证不会出现影响经济效益与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孟华婷.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影响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
[2]邱立娟.基于O2O模式的家电零售业模式转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赵牧,董丹丹,孙武军等.江苏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89-194.
关键词:电商服装;实体服装;冲击;融合
1 电商服装市场发展的现状
1.1 电商市场的发展概述
电商市场由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构成,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网络交易和网络支付以及一些相关的交易服务。我国的电商起步于90年代,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我国网民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使得电子商务有了可以发展的条件。随着网络交易和网络支付安全性的不断完善,电商逐渐成为大众普及的消费渠道,也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首先从消费人群普及来说,以往年轻人为网络购物的集中人群,稍上年纪的人群并不完全接受这种新模式,而近些年,中老年人群在年轻一辈的带动下网购参与的热情逐渐提升,他们或自己亲自体验,或间接让子女帮其购买产品,在主观意见上已接受了电商。其次从地域普及来看,以前只有繁华都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城镇才有网络,一些偏远村庄、山区几乎收不到信号,而现在,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几乎都有网络覆盖,都可以进行网络交易,这归功于我国的信息基础建设,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及信息的交流。电商市场时刻推动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逐渐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1.2 电商服装市场的发展
依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所处的行业分布来看,排名前十的行业中服装鞋帽和纺织化纤占比分别为13.8%和10.5%,我国的服装业乃是第一大电商产业。纵观各大电商网站,服装几乎都是第一大类目。从我们接触最多的淘宝网来看,2004年支付宝推出,2005年淘宝网宣布个人免费开店,个人免费开店就意味着无门槛,无资金要求。一时间淘宝上出现了千万家服装店铺,没有了实体店铺的租金,没有了积库存的风险,没有了店铺营业人员,一个人就可以运营整个网络店铺,这种没有其他附加费用的网店,服装销售价格要比实体店铺低很多,这种价格优势对于消费者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电商服装市场迎来了发展良机,这种低门槛为所有想创业的人提供了平台,不需要太多的人员,不需要太大的存储地方,一时间各大服装批发市场分外忙碌,电商相对于实体店铺活动性更强,甚至不需要承担任何的库存风险,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销售者在电商里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电商服装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足不出户就可以选购自己喜欢的服装,不用大包小包提着满街道走。电商服装也更易于比较,大众都有货比三家的购物心理,在购物网站上,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店铺一目了然,店铺的切换就在一瞬间。电商的发展也带动着很多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物流行业,一件商品只有通过物流才能送达买家的手中,才能实现足不出户的购物,例如人们熟悉的淘宝双十一,听到最多的就是“爆仓”,“爆仓”指的是快递行业的货品积压,同时也是电商交易的爆发增长。
2 传统实体服装市场的现状
现在有很多消费者选择去商场试穿衣服,但去网上下单,实体店铺沦为了电商的“试衣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价格差异,同样的衣服,实体店铺标价上千,但网上店铺只需要几百,这种线上和线下的价格差异造成了网购的疯狂。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想选择实惠的商品,网络则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有了比较、有了选择,普通消费者对实体店铺从信任变成了不信任,担心实体店铺商品价格虚高,这也是实体店铺长期留给人们的印象。实体店铺相对于网络店铺需要支付高额的租金、税收、人工、水电、运输等费用,加上前几年服装生意火爆,导致了店铺租金一路上涨,而现在实体店铺的萧条,和高额的租金不无关系。此外,外国各路品牌的进驻,以及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让本土服装品牌,尤其实体店铺的城池守得越发艰难。
传统实体服装的发展反映着整个传统实体市场,实体市场的变化反映着整个社会的变化。最近几年实体经济遭遇着严重的危机,举个简单的例子:20年前,月薪500元时,一个打火机是1元,现在月薪5000元时,一个打火机还是1元,这些制造业是不是很悲催。传统制造业已经举步维艰,制造业的萎靡也直接导致实体店铺越开越难做,一些大型的超市,服装品牌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店铺大量缩减,有的直接关门倒闭。实体店铺的现实困境,让很多人把矛头指向电商,有的直接打出“淘宝不死,中国不富”等极端的标语。对于服装这个传统行业来说,“低技术,高利润”一直是大家对服装的印象,随着新技术的进步,实体服装的逐渐萧条现象也不断暴露出其竞争力下降,难以适应、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并不只是电商的冲击和影响。电商并不会取代实体,实体也需要进一步的转型升级。
3 电商服装和实体服装的发展趋势
3.1 电商服装的品牌化、严格化
很多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出现瓶颈,电商服装也不例外。开始没有条件的约束、起点比较低,所以发展很快,也正是没有约束、低起点,所有的人都想尝试。实体店铺存在竞争,而电商服装的竞争更加激烈残酷,淘宝网每天有千万家新开的店铺,也有千万家死亡的店铺。“电商不再像以前那样好做了”越来越多的人这样感叹。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电商服装不能总是低门槛的运作,也不能总以拼价格为生存之道。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提高,就穿着方面,消费者已从追求外在时尚变成追求自我风格,那种廉价的批量服装产品终究会被淘汰,服装电商也开始往品牌化发展。那种只依靠大众批发市场的店铺逐渐变成次要,网络自主品牌才变得重要。“韩都衣舍”“裂帛”“生活在左”等电商品牌取得的成功,也正是这种趋势的印证。这些电商品牌的规模及影响力和传统的服装品牌一样,为社会创造了价值,电商服装的品牌化是一大趋势,品牌意味着统一、整体、有能力、有使命感。现阶段我国电商缺少监管,货品的好坏真假无法保证,这也是大家对于网络消费最缺乏信心的地方,产品是品牌的第一竞争力,严格把控货品质量尤为重要。
3.2 实体服装的精细化、专注化
在遭受电商市场严重冲击的今天,实体服装想要走出困境并获得更加持久稳定的发展必须做到精细化、专注化。实体店的“体验性”很难被网购取代,传统消费者对于实体店更是情有独钟,日本电商也很发达,但民众还是愿意到实体店铺购物,这与他们在销售服务方面认真专注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同时国外很多服装品牌,线上业务占15%~25%,其余仍旧会回归线下,这也说明,回归最初的体验,是服装今后发展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服装是一种只有通过人体的穿着才能切身感受其面料的品质、色泽以及尺码大小是否真(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正合适的特殊商品,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提供给消费者更加精细化的服务,使穿着体验的同时能够真正喜爱这件商品。实体店铺本身还具有网购不具备的便利性,消费者大多情况下都属于情绪性消费,通过购买商品来满足当下的情感需求,实体店铺需要提供给顾客更加周到、贴心的服务,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位顾客穿着旧衣去服装店铺购买服装,营业员细心的为他服务,当他购买完新的服装后,营业人员已经把他脱下的旧衣熨烫整齐。此外,服装企业不能只从货品的畅销程度来决定生产计划,而要从市场的潜在需求和设计点出发,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现在的服装品牌不仅仅是在销售产品,更是在传播理念、销售服务,实体服装店铺在销售和服务上必须更加完善。现在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繁重,逛街购物更是为了放松心情,所以实体店铺不能仅仅只是买卖交易的场所,更应该是放松、交流的场所,就如现有很多实体店铺更倾向于打造成体验店铺,搭配书籍,饮食,音乐等,让消费者选购衣服的同时更是一次难忘的、有意的旅行。
3.3 电商与实体的结合化
【关键词】电子商务 实体经济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实体销售行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特别是在大型商品超市建设和家用电器销售方面,基本实现了县以上城市全覆盖,许多从事销售的企业借此发展成为行业巨头。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模式得到了市场更广泛的认可和迅猛发展,对实体销售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从事实体销售的企业近五年来可以说是业绩每况愈下。透过上市零售企业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实体零售企业利润开始大幅下滑。进入2015年,一些小型零售企业开始出现大规模关闭。而与之相对应的电商企业,却发展得如火如荼。
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现状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电子商务是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展开的商务活动,是一种新兴现代商务模式。由于电子商务市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在发展成为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有着巨大地发展潜力。一些地方政府敏锐地认识到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前景,紧紧围绕促进区域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和创新做文章,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政策扶持。有的地区结合自身交通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电子商务交易成本,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外部环境和物流基础。而有的地区把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统筹规划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明确城市电商定位。同时,我国政府也在着力构建区域电子商务发展平台,把平台建设作为促进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电子商务园区实施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重点支持,搭台建设了具备一定发展条件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鼓励电商和企业入驻园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电商经济。
融合发展模式的不断规范化。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政策制定和发展规划上顺应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融合发展的需要,推动“互联网+实体经济”,探索发展工业企业B2B、农业企业 B2C和服务业企业 O2O等新型发展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补齐电商短板。一些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传统企业去实践“互联网+”战略,鼓励传统制造业向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实体企业和电商企业搭建跨境贸易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开拓世界市场,实现发展壮大。二是积极扶持农产品电商发展。农产品具有很强的区域特点,容易赋予地理品牌。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发挥资源优势,为其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平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网络。三是因势利导发展商贸服务业电商。在电子商务发展大潮中,最先触网的就是商贸服务业。由于商贸服务业中多是个体工商户或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
形成了全方位的配套服务体系雏形。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电子商务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一些地方政府正在积极进行改革,建立起全方位的配套服务体系。一是出台政策加以扶持引导。一些地方政府没有仅仅停留在贯彻落实国家级电商发展优惠政策层面,而是积极主动出击,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出台相关的资金支持和激励政策,围绕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商品质量出台相关的市场监管政策,鼓励和规范区域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发展。二是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物流和金融等相关产业的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的快速融合、健康发展,已经将眼光放在了相关配套产业上。如一批以平台开发、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软件运营等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正在涌现。专门针对小微电商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储备。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大力实施“智慧城市”等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未来信息化发展定位上突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方向,大力吸引和储备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端人才。
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途径
把网店和实体店的分销与体验功能结合起来。在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阶段,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互联网交易基础形式,更适合现代人紧张、高速的生活方式,符合追求高性价比消费理念需要。所以在未来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选择和消费习惯,围绕提升消费体验下功夫,战略维护和实现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在销售政策和措施上的统一。对于商品价格弹性较小,消费者习惯于网络购物,并且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目标消费群体基本一致的情况。要以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为导向,在订单和价格上采取共赢方案。一方面在订单上,充分利用网络的覆盖和传播特点,积极开展产品、品牌的互动宣传,及时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实现销售订单。在这个消费过程中用户通过线上看货,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直接进行下单订购,网络电商根据订单信息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自动分配,同时通知实体店铺进行备货,用户在预定期限内可以自行到线下实体店铺交钱取货,也可以由实体店铺进行送货上门。
合理定位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后的关系。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中,一直将电子商务作为实体经济的补充。虽然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比较普遍,但是与实体经济相比,其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真实的消费体验,这种对消费品的直接体验,不仅能使消费者更加了解品牌和质量,也包含了多年来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习惯,如果在实体店进行直接商品体验,会更加认可其购买行为,因此电子商务的作用可以定位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补充,二者和谐共存。对于那些在网上购买率比较低,购买行为更加理性的大宗商品销售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企业的电子商务侧重点不是放在销量上,而是放在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上,放在用户资源培养和售前售后服务上。借助互联网自身的独特优势,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发放各种优惠券来吸引顾客到实体店进行购买,不断提升实体店的市场份额。
注重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的差异化选择。融合发展不是定式思维,在不同商品的销售领域,甚至一类商品的不同市场,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如在强化商品品牌地位阶段,无论是侧重电子商务还是侧重实体店,都是各有利弊。电子商务具有信息传播迅速,销售覆盖面广,物流配送高效的优势;实体店铺具有售后服务便捷,消费者便于维权,更加信赖的特点,二者在未来谁也不会取代对方,都有一定的市场消费群体支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战略选择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的差异化设置,达到优势互补,从而兼顾各平台的消费市场,而非争夺消费者。面对目标消费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随意性增强,网上购物的频率较高。采取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差异化发展,能够有效平衡因货品重复而产生的矛盾,共同维护好品牌形象和地位。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商学院)
【注:本文为2014年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内蒙古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方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NJSY14071)成果】
【参考文献】
①高树昱等:《关于电子商务发展中认识误区的思考》,《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2期。
②周子学:《信息网络经济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均衡发展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1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