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9 10:27: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儿童体育训练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业余体育训练 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是体育教学、体育课外活动;业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课的一种提升。在课堂教学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求、方法、手段、任务和运动的时间段都有所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发展学生特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一、阳光体育运动与业余体育训练的区别
1.历史背景及定义不同。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倡议,并指出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最终目标的学校体育活动。而业余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体育特长或爱好的学生进行特殊的体育训练,形式为业余体校、校运动队、体育特长班、竞技学校等,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培养竞技运动的后备人才。
2.目的和意义不同。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推动,促进各校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的形成,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业余体育训练就是根据部分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挖掘他们最大的运动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体育专项成绩,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二、阳光体育运动与业余体育训练的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与业余体育运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阳光体育运动是业余体育训练基础,是业余体育训练的前提条件。业余体育训练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升和深造。阳光体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要求学生每天活动1小时,增强体质,给业余体育训练提供空间。同时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扩大训练队伍建设,增加活动项目,还可以从中找到有运动天赋和特长的学生参加业余体育训练。
㈠阳光体育运动是业余体育训练的基础。
阳光体育运动和业余体育训练的出发点都是让学生在运动中寻找兴趣,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对业余训练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1.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作为教练员,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吸收新理念和新观点,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参加省、市教练员培训班学习,多看一些业余训练的报纸杂志,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向业余训练的专家请教,提高自己业余训练水平。
2.要做复合型人才。改革开放的年代,仅凭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为了适合学生活动的需求,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学,学会了还要会教,确保各种活动项目正常开展。例如:在跳竹杆、滑板、多人单足跑、放风筝、绕竹林等一些平常不练的体育运动项目中,要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这就要求业余训练工作者一专多能,跟上业余训练的步伐。
3.自让给学生。业余训练都是根据学校的物力和人力开展一些体育项目的训练,都是定时、定项、定人的业余训练。为了扩大基层业余体校队伍建设,让学生自行选择项目、教练、活动时间,要围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做好训练工作,采用等训制,努力培养优秀体育苗子。
4.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没有文化的运动员是愚蠢的运动员。同样,没有文化的体育工作者是愚蠢的体育工作者。文化学习是业余训练的基础。期霞老师说:“教与学单有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还不够,教师必须具有长流的活水。”体育活动、业余训练、竞赛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5.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培根说:“意识是行动的指南。”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着课堂效果。在体育教学与业余训练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并根据不同项目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通过看明星的录像,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
㈡业余体育训练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升。
业余训练是专业化的训练,适合体育特长和天赋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基础化的训练,是适合广大青少年儿童,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二者的关系是一种专业与普及的关系,业余训练是建立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健身的需求增强,提出8-1>8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1.选材更艰巨。阳光体育运动活动项目多,活动场所不同,学生在运动中学,有什么不会,就会想方设法去学、去练习,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请专业教练辅导。但是参加业余训练的人就会少很多,即使孩子在某个项目上有特长,被选拔到业余体校来参加训练,由于来自家长和社会等多方影响,难以接受专业化的训练。
关键词: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教育工作重点的必然要求。学校体育必须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摆在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体育管理工作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具体来说,素质教育时期的体育管理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不断探索新的体育课教学方法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大纲,搞好体育课教学。要遵循青少年、儿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灵活多样的体育课教学。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特长。要学习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开展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
体育、教育部门要统筹规划,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成立具有特色的运动队,开展业余体育训练。积极参加体育比赛,取得成绩的给予相应的扶持和奖励,特别突出的体育教师可聘为体育教练。搞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要正确处理打基础与出成绩的关系。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特别是中小学业余体育训练,应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训练为主,防止早期专业化训练。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素质教育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质量
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保证。为了使体育师资队伍能够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我乡加大了师资培训力度,积极参加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培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培训等相关培训,主动接受新的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把教师引导到比业务、比技能的正确导向上来。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培训,体育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明显提高。通过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体育教师队伍,为深化学校体育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贯彻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标准,引进传统的、民间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的兴趣奠定了基础。
四、健全学校体育投入保障机制
一、管理机制
本区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采用依附在普通中小学(衢州市白云学校)办校的形式,实行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共同领导,共同管理,以教育部门为主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少体校文化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少体校的体育训练工作。
校长负责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少体校下设学生处,负责运动员的招生、升学、以及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设训竞处,负责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管理,根据项目开设情况设置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负责日常项目训练。少体校本部设在衢州市白云学校。根据我区的体育传统和运动项目布局可选择条件较好的学校设立分校,也可将部分项目管理中心设在分校。
二、招生与学籍
初中一年级体育新生招生时间为每年四月中旬进行,并在全区普通新生招生日之前完成。招生对象面向全区小学,经由考核小组面试、专项素质和骨龄的测试合格确认后,报请区教体局备案审核录取。
小学三至六年级体育学生招生在每学年开学前进行,通过参考专项比赛成绩、原学校推荐输送、文化考核,经少体校考核小组和专项体育教练员评定确认后,报请区教体局备案审核录取。
学生录取后应与家长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凡是被吸收为体育训练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上好文化课,按学校要求积极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专项体育成绩差(不适宜再继续进行训练)及主动提出放弃训练的学生,退回原学校就读。
必须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正式录取学生时,原则上须将其学籍转入区少体校所在学校进行管理。在分校就读的学生由分校进行管理。
三、文化学习
确保学生完成义务教育课程,各年级体训生训练实施计划每学期必须报区教体局审定。
学生因参加体育竞赛而耽误文化课或出现文化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辅导。在期末复习考试阶段,应适当减少或暂停训练。
在分校训练的运动员由分校负责文化学习管理。
四、体育训练与竞赛
贯彻“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训练原则,认真抓好选材、育苗、启蒙和基础训练工作。坚持课余训练,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系统训练,严禁超负荷。
训练项目必须认真制定训练、竞赛计划及总结,包括年度、赛前后、每周训练计划及小结,建立体训生档案。
建立完善的会议制度,学校应每学期开展体育训练工作专项研讨和总结活动。定期召开关于学生学习、训练情况的通报协调会,了解反馈学生体训、文化学习情况,协调有关工作,共同负责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训练、学习的进步。
保证训练时间,体训生在校学习期间须坚持每天早晨和下午有一定时间参加专项训练,并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寒暑假训练。
在每年举行的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体训生回输送学校参赛。向少体校输送的运动员属于升学的实行输送奖励计分政策,计入原输送学校团体总分。凡是少体校设立中心管理的运动项目组队参加市级及以上的竞赛活动原则上由少体校选拔组队,优先考虑少体校学生,报区教体局审批备案。非中心管理的项目参加市级及以上的竞赛活动由区教体局选拔组队。分校和各管理中心组织参加的比赛必须报少体校同意并备案。
五、教练员管理
由区少体校所在学校负责。本部的教练员由少体校管理,经少体校确认的分校的教练员由少体校和分校共同管理。教练员必须共同协作,相互尊重,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文化学习、体育训练和生活管理工作。
教练员需具备较高的专项体育知识和训练水平,有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教练员实行聘任制,由所在学校会同区教体局协商聘任,每年进行年度考核和专业技术考核,对不合格的教师、教练员及时调整。
教练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钻研,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积极参加各类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教练等级资格。
专职教练员编制(1:12)。专职教练员初期实行劳动合同制和人事制,条件成熟之后申请正式教练员编制。根据学校情况,可以聘请兼职教师、教练员任教。
专职、兼课教练员尽可能获得教师资格证,并参加所在学校组织的教师相关的思想业务学习培训,服从学校的管理。
六、保障条件
学校必须配足配齐体育教师和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项目训练、竞赛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年度经费预算。
正常训练经费由区教体局根据训练规模给予补助,每年学生训练经费、专项体育训练器材由区教体局和少体校负责解决。
基本建设投资由区教体局向区政府申报解决。
教练员训练工作量,由所在学校负责考核,每月根据考核情况给予教练员工作补助。
学校要优先解决体训生午休、住宿,保证学生有充足体力进行训练。给予专职教练和正式体校生四类灶的实物标准伙食补助。
七、奖励与处罚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特长生;选材;培训
现在的农村,多数是留守儿童,家长很多在外打工,孩子由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管理。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里,读大学并不一定就那么好,对孩子的教育也不是那么重视。在他们眼里,读书不行就去打工,收入比你大学生出来工作的还要高,还有就是对体育的偏见,搞体育的都是其他方面不行了,才来练这个的,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就算你通过体育上了大学,以后工作也不会很好。
通过这几年的总结,我觉得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要想有所成就,就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学校教师方面
1.学校的重视、班主任的支持
首先,学校应制订相关的激励措施,对获得的成绩进行肯定,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其次,要争取获得班主任的支持,学校在制定政策上也应考虑通过特长考上高一级学校的给予加分。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一类事情,体育老师选好了队员进行训练,但班主任出于对成绩方面的考虑,却不让学生出来训练,阻碍了特长生的发展。
2.教师的素养及无私奉献、付出
特长训练教师应具备相当高的素质,这不单体现在体育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奉献精神,因为体育教师训练的付出与所获得的报酬是严重不成正比的。况且,现在收费问题是一个敏感话题,农村家长对收费又很敏感,所以,要求教师一定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做好特长生的培养训练工作。
二、学生训练方面
1.选材
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选材,要求不能过高,不是一定要按专业运动员的标准来选拔。我认为选材的时候要考虑到以下几点:首先是兴趣爱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对体育特别的兴趣才能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刻苦努力,奋勇拼搏,所以为了能把较好的体育爱好者培养成才,平时上课要注意培养学生体育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对上课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其次要有较突出的运动能力;最后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不能过高,初中生正在迅速生长的发育时期,学生身高增长较快,表现出力量较差、身体协调性不是很好的问题,但是这类学生里面很多有着极大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系统训练,在初三或者将来升入高中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2.对体育生文化的重视
现在的体育特长生参加高考,除了专业素质以外,文化成绩的比重也占得很大,如果我们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文化课跟不上,对高考升学也没有帮助。曾经在我们学校毕业的体育特长生,考入綦江中学后,由于文化成绩跟不上,而导致中途辍学,未能完成高中学业;还有的在参加了体育单项特长考试后通过的,由于担心自己的文化成绩在高中跟不上,初中毕业后就去找工作了,也放弃了学业。
3.品德第一,对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视
品德好的学生,学习、训练做起来都是事半功倍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体育教师的管理与影响都有很明显的效果。
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成功与否。体育特长生一般都比较活泼爱动,他们不容易静下来,精力充沛,也比较有“哥们儿义气”,因此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事实上,这些学生也有比较好的一面,他们一般都敢作敢当,性格直爽。只要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对他们加以引导,他们也有闪光的一面。
4.系统的培训、训练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特长生的体育成绩,不可为了一时的成绩而毁坏了学生的一生。健康第一,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运动量,不可为了追求成绩而进行大强度不科学的训练。现在的初高中从事体育训练的队员,一定程度都是以付出身体健康作为代价来获得现在的高考升学机会,但是这部分人当他们成年后,对当时这种行为是持反对态度的。体育特长生培养训练中,要依据合理运动负荷原则进行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要经过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的过程,从而逐步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因为运动员在承担一定负荷后必须有一段恢复时间,才能承担新的更大的负荷。小负荷运动量主要使有机体得以充分恢复,可以用学生之间做游戏、球类娱乐等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运动的快乐中调整和恢复体力,如果追求形式上的大运动量,一味蛮干,就可能造成伤痛和过度疲劳,其结果适得其反。
体育训练是一个严谨科学的过程,教师只要抓住了学生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营造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因材施教,科学施教,就能使体育特长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三级业余训练管理网系 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源泉 培养跨世纪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步骤 培育跨世纪优秀体育人才的系统工程
建立“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三级业余训练网系,能及时地发现体育苗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训练管理,走学校体育之路,有助于人才的成长。
一、 “三级业余训练管理网系”的建立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源泉
三级业余训练网系是一种科学分段管理体系,根据不同年龄段及其少年儿童生理发育的特点,精心设计,科学管理与训练,使好苗子及时发现,及时成才。提高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水平,首先应有一大批体育后备力量。因此,建立业余体育训练网系,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打好基础,科学而又系统训练,及时输送高一级学校,准时成才。若不建立业余体育训练管理网系,将会造成体育人才不必浪费与流失,优秀体育后备力量无用武之地,使之体育人才输送产生断层的现象。我国部分较强的体育传统项目,目前已发生体育后备人才严重滑坡现象,必然导致竞技体育水平下降,因而尽快建立业余训练管理网系是解决体育后备人才断层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研究证明,各种身体素质都有一个“敏感发展期”(即某项素质在这个时期发展快),这些敏感发展期基本上都在青少年时期。例如速度素质在十一、十二岁,爆发力(如弹跳力)十二—十三岁,力量素质十三—十七岁,耐力素质十岁,十三岁、十六岁;跳跃耐力增长期;女孩九—十岁,男孩八—十一岁。因此,依据青少年儿童不同的发育时期表现出的特长,有针对性选拔苗子,进行业余训练,科学的管理,积蓄我国体育后备力量,把发现的这些“璞玉”,精雕细刻,使之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欣赏品,成为培养世界体育冠军的摇篮。
二、“三级业余训练管理网系”是着眼培养跨世纪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步骤
我国面对当前体育强国之多,要跨入世界体育强国之林,不是轻而一举的事情,必须科学地建立训练管理网系,有针对性重点培训,稳妥地进行,才能使我国体育事业兴旺昌盛。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的进步,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独生子女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优越,使他们成为现代的“小皇帝”,缺乏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不让其子女从事体育运动,而且优秀体育人才必须从他们中挖掘。若不及时科学的建立“三级训练管理网系”,那么我国想列入体育强国行列,谈何容易。然而独生子女有他们优秀之处,争强好胜。若能把他们吸引到体育运动中来,发展他们的运动才能,合理的科学训练,积极提高,才能“百花齐放”,“争气斗艳”,民族的竞技体育才能得到振兴,跨入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因此“三级业余训练管理网系”是一项培育跨世纪优秀体育人才的系统工程。
三、“三级业余训练管理网系”可以巩固发展体育传统项目
我国有些体育传统项目不可丢失,因为这些体育传统项目是几代人努力的心血,如今是体坛上的一面旗子。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分布在不同地区。排球、乒乓球等项目在世界体坛具有一定的优势,若能科学地选材,有计划地分项训练管理,把适合该专项运动的体育尖子人才,依据运动员的生理发育特点以及该专项特点,拟定出三级不同阶段的训练计划,进行专项分类训练管理,优秀体育后备力量将会不断地涌出,进一步巩固传统项目优势,使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世界体坛上更加发展,攀登体育新高峰。三级业余体育训练管理网系,对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能持久地保持优先发展,产生互补优势,使我国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四、“三级业余训练管理网系”可促进全民健身活动使青少年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一、指导思想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树立服务意识,为我镇妇女儿童搭建文化平台,开展各类健康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妇女儿童文化素质,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二、总体思路
创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配备文化设施,配备教学老师,从满足妇女儿童精神文化需求和加强妇女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入手,开展艺术和文化课程的培训,提高妇女儿童的文化素质,浓厚文化氛围,促进我镇精神文明建设。
三、工作内容
1、开展成人舞蹈培训
舞蹈是健康文明的现代文化活动,有利于大家开展交流、丰富生活、陶治情操,增进友谊。拟开展成人舞蹈培训,提高成人舞蹈水平,促进舞蹈普及,提升我镇艺术氛围,扩大我镇文化影响,把我镇打造成舞蹈强镇。
2、开展儿童业余教育
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思路入手,加强对儿童校外的业余教育,解决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开展儿童业余教育,具体项目有晚托班、英语培训及其他文化课辅导等。
3、参加省市体育舞蹈锦标赛
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活动中心积极开展各类体育训练,可以组织代表队以大河镇名义参加省市的体育舞蹈锦标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为大河镇赢得名誉。
4、参加省市各种英语比赛
为提高我镇人民英语水平特别是儿童的英语水平,活动中心积极开展各类英语训练,可以组织代表队以大河镇名义参加省市各种英语比赛,通过英语比赛,掀起我镇学习英语的热潮,促进我镇英语水平的提升。
5、积极开展各类文娱活动
在我镇积极开展舞蹈比赛、绘画比赛等各种文娱活动,可以固定组织我镇一年一届的大型文娱活动,活跃我镇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娱乐档次,促进我镇精神文明建设。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创建好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搞好文化、教育、娱乐活动,促进我镇文化建设,我公司要成立组织,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各项工作稳步顺利开展。
2、明确目标,完善责任
活动中心要根据本策划书的要求,明确目标,完善责任,做到人人发动,人人参与,保证各项任务有序开展,取得实际成效。
这是一支由26名智障或听障儿童组成的短道速滑队,孩子们口中的“教练妈妈”张杰,曾是一名专业短道速滑运动员,获得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这个昵称“大唐”的孩子叫唐春雷,是张杰和校长白兆祥商量后,从队中挑选出来新任命的助理教练。
大唐喊了几声,但好多队员就像没听见,仍然各干各的。他顿时来了情绪,生起气来。一旁的张杰看到这个情形,赶忙走到大唐身边,“你是助理教练,需要在完成自己的准备工作后,帮助教练去做一些工作。比如看哪些队员没有穿好冰鞋,整理队伍,遇到困难不要发脾气,要和教练沟通。”慢慢地,大唐的情绪平稳下来。
组队近3年,张杰就是用这种看似溺爱式的教育,帮助眼前这26个有着智力障碍或者听力障碍缺陷的孩子,开始了生命中一段全新的旅程,通过短道速滑训练找回了本应属于他们的快乐,“像大唐这样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最害怕情感刺激,所以他生气时,绝对不可以刺激他,而是等他情绪缓和后,再慢慢讲道理。”
果然,大唐在情绪平稳后,带着大家站队,等待教练的安排。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作,如果放在两年前,大唐是不可能完成的。智力残障4级的大唐在进入短道速滑队初期,和其他孩子一样,一直生活在自己懵懂的世界里。正是体育训练,为他们打开了思维和情感认知的大门。
这个过程对于张杰来说,意味着他人无法想象的付出。
张杰说,刚到学校组建队伍时,真是手足无措。26个孩子有的患有自闭症,有的是多动症,还有4名孩子是唐氏综合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或听力障碍。
张杰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时的情形,她讲什么孩子们完全听不懂,也不去听。有的对着天空自言自语,有的一直在做各种动作停不下来,更多的孩子是表情木然呆立,“那段时间真的非常无助,我都怀疑选择在这群孩子们中间开展短道速滑训练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在巨大的挑战面前,运动员出身的张杰又找回了当年在训练和比赛场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孩子们无法理解集体口令,我就一个一个教,一个系鞋带的动作就教了孩子们三个月。”
慢慢地,孩子们学会了穿冰鞋、脱冰鞋。但站在冰场上,他们依然害怕。由于智力缺陷,孩子们的协调能力都非常弱,多少次被孩子们撞倒在冰面上,张杰已经记不清了,她能记住的是每个孩子每一个进步的瞬间,“每次看到一个孩子有进步,我都会第一时间用手机拍下来,晚上回到家里记录下来。”好多次拍照的时候有的孩子控制不住身体冲撞过来,手机落地摔坏,“在教学拍照中摔坏的手机也有三四部了。”
让张杰惊喜的是,随着孩子们逐步掌握了身体的平衡,能在冰面上颤颤巍巍地滑行后,原本一个个略显呆滞的脸庞,慢慢地绽放出笑容,他们也尝试着去表达情感。
“第一次听到孩子们叫我教练妈妈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教练妈妈,妈妈,妈,孩子们每一次称呼的变化,不但让张杰体会到幸福,更感到兴奋,这反映出孩子们的情感认识和表达能力更强了。
退役后,曾在日本学习体育康复的张杰用心记录着孩子们的每一点变化,她深信体育可以改变任何人,包括智障儿童,“智障儿童的康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时创建短道速滑队,我也只是尝试着用体育训练的方式介入孩子们的智力和情感认知康复,没想到他们变化这么大。”
这种变化家长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16岁的高萌因为出生时发生医疗事故造成智力障碍,一生气就抽搐,而每次抽搐都会使脑细胞死去一部分。母亲魏B一度陷入绝望,看到女儿现在经常笑容满面,还学会关心自己和奶奶,这让她觉得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孩子的奶奶长期瘫痪在床,她对孙女说,她的梦想有两个,一个是自己能站起来,另一个是孙女练短道速滑能拿世界冠军。”
黑龙江是杨扬、王鞯榷痰浪倩冠军的故乡,老人天方夜谭地想象着自己的孙女也能像她们一样成为冠军,没想到这个孩子真的做到了。今年3月在奥地利举行的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张杰带着高萌和另两个孩子唐春雷、聂双月,拿到4个项目冠军。半夜才回到家的高萌,迫不及待地把金牌挂在熟睡的奶奶脖子上。
张杰说,组建短道速滑队时,她没想过参加比赛,没想到孩子们的M步这么大,第一次组队参加比赛就全都拿了冠军。回忆起这次比赛,张杰觉得比自己当年站在赛场上还紧张,她生怕这么大的场面和紧张的氛围刺激到孩子们。不过,让她高兴和欣慰的是,孩子们比她想象得更坚强,出发不占优势的大唐从第四一路追到第一,这让张杰喜极而泣。眼泪不全是因为孩子们得到金牌,更多的是因为孩子们战胜了自我,完成了生命中一次里程碑式的转折。
在别人眼中,已经功成名就的张杰本应放松一下自己,但她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的打算。她想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参加短道速滑训练,于是着手筹建技能培训中心,结合自己在智障康复中的经验,培养一批掌握智障儿童康复规律和体育技能的教练;她想到孩子们一旦毕业离开学校怎么办,于是向政府和学校建议,建立庇护工厂,让这些智障孩子毕业后进入工厂工作,能自食其力。
很多人不理解,在日本学习、定居十几年,生活已相对安稳的张杰和丈夫董延海为什么选择回国,而且选择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免费当公益教练。对此,张杰提到了恩师孟庆余对她的影响。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使命,同时它又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石,是国民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建设社会注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积极的着用。武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教育相对落后。武隆县公有中心小学40多所。其中农村中小学所占的比例为80%以上。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育进行调查与分析。武隆县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重视不足、经费不足、师资不足、体育器材装备不足等。武隆县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重视和发展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一定要将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
2.武隆县农村小学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体育场地
农村小学体育场地状况体育场地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教师完成体育教学的物质保证,是保障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学校正常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武隆县140所农村小学学校体育场地的现状调查可以看出:有400m田径场的学校占21%;有200m―300m田径场的学校占32%;43%的学校有体育锻炼场地,但场地不是很规则;仍然有13%的学校没有体育场地,这些学校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的教师和领导对体育活动不够重视,并且很多学校不愿意拿出经费对体育场地进行管理和修缮;另一方面原因是学校受到天然条件限制,部分山区的小学只有教室,根本没有活动场地。
2.2体育器材
嘘声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程,体育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但通过相关的调查,武隆县一些小学体育器材设施情况不是很理想。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有跳马和跳箱的学校占23%,有排球、篮球、足球这些体育设施的学校仅占35%;有20个以上体操垫子和铅球的学校只占11%有1到2套单、双杠的学校占仅34%。从中可以看出:武隆县农村小学的体育场严重不足,体育器材设施不匮乏,场地和体育设施都不能满足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和学生的体育活动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学校不愿意拿出经费来建设这些体育场地和设施。学校的体育经费很大一部分都被挪用于学校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就会造成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严重匮乏,有的学校的体育器材破烂不堪,根本不能使用,这都影响了学校的体育教育,有些学校的领导只重视文理成绩,对体育教育不重视,这都严重影响了小学生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他们的身体将会变弱。这种领导的体育意识薄弱,思想保持传统观念。“唯读书至上”、“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还没有彻底根除。
2.3师资情况
良好的师资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但武隆县的农村小学师资情况不理想,98%体育教师以大专学历和中专学历为主。并且许多小学体育老师都不是体育专业,都是兼职体育老师,很多体育课老师都是班主任。还有的体育老师是课比较少的老师,他们为了弥补课时临时充当体育教育工作。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1)20世纪90年代有很多中等师范院校和体育运动学校毕业后进入学校当老师,造成中专学历的教师为目前学校体育教师的主体; (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师范院校的教育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求,农村小学的体育老师根本无法找到专科学历以上的体育教师; (3) 因为当地的教学质量部理想,在每年高考时能顺利考上大学、去都大学的学生比较少,毕业后返回家乡任教的学生更少,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来源有很大的局限性; (4) 部分代课教师、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他们有较低的学历。
2.4体育课的开课率
体育课时每一位小学生或者中学生必修的科目,这个科目被长期沿用下来,而且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人们的广泛重视与拓展,这是社会发展所总结出的经验。目前,武隆县的农村小学在被调查学校总数的47%都不能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在校生全部正常开设体育课。部分年级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占45%,全部不开设体育课的占5%。在对全校不开设体育课和个别不开设体育课的年级原因的调查中,发现个别学校不上体育课的都是离毕业期限较远年级的学生,而临毕业班的学生,由于体育现在要要求考试,多数学校都会为了应付考试正对学生进行短期的体育训练,靠突击来应付考试的。全校不开设体育课的原因主要有:无教师位居第三位,无场地、器材缺乏居第二位,占33%,占10%无经费位居第一位,占46%。
2.5体育训练情况
据有关资料显示,男生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快速增长的高峰,除速度机能50m跑在7到8岁出现以外,其他机能均在12到16岁期间出现;女生大部分机能高峰期出现在7到9岁。可见,在小学阶段针对学生情况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性训练,这将会对青少年终身体能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然而,针对小学开展体育系统训练情况,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仅仅只有21%的小学能够坚持经常组织体育训练,其余79%的小学只是偶尔或曾经组织过训练,还有的学校从未组织过训练的,训练目的方面的调查是: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武隆县农村小学体育训练基本上不够完善,处于一种半瘫痪状态,当今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时头脑发达,四肢乏力的“体脑倒挂”现象,对这个现象进行调整及对青少年进行勇于拼搏,敢于竞争,吃苦耐劳,不懈进取等意志品质进行培养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性体育训练,它的作用是其它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2.6运动会举办
据有关调查显示,武隆县的农村小学,每年举办一次或一次以上各种运动会的学校只占被调查学校的36%,两年举办一次运动会的占8%,从不举办运动会的占56%。从这个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有关体育的运动会在武隆县农村小学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支持和重视。校内运动会规的大小不限定,在形式和内容也时非常灵活的,但仍然有一半被调查的学校从来没有举办过运动会,这从心里或者生理方面对小学整体发展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2.7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现状
现如今农村学校所追求的就是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这是学校的唯一追求,学校教师的教育质量和工作成绩才是学校重视的。农村学生从小就受到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的影响,在家庭方面也一致认为只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加外、校内校外,形成统一观念。尤其在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意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学生的体、音、美得不到积极健康的发展,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此外,清水小学、关庙小学等这些完全小学校实行体育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些思想活跃并且对体育十分爱好的学生,他的体育包班教室有一定的体育基础,还可以给这些学生安排体育课,教他们进行体育训练,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成为奢侈品,这对于无数爱好体育、渴望运动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8课间操、早操、课余体育活动情况
大部分学校把课间操都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下课之后,课间操是一种积极性休息方式。课间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在课间操里,学校主要是教学生的广播体操,如第八套广播体操,当然也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气候条件等,进行一些其他轻松愉快的活动
早操是学生在清晨起床后上课前进行的体育活动。早操只是一天的开始,在早操之后学生会进行繁忙紧张的学习活动,所以体育老师应该对早操的运动负荷进行合理安排。另外,早操的内容安排要让学生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得到适当的活动,以保证全面的锻炼身体。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课外体育活动的良好开展,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通过走访武隆县的几所学校了解到,在初中有62.8%的学校可以天天早操,小学比初中要低。据了解这些学校为了节省师资大部分都是采取是集中办校的方法,也就是几个村合在一起办一个学校,因为有些家庭的孩子离学校比较远,再加上道路崎岖等原因,所以大部分学校都不上早操,他们上午的第一节课基本都是再九点钟之后开始的,中午不休息,下午四点就放学。但据访问了解到,鞋靴的课间操情况要比中学好。总体上有88.5%的学校能够坚持天天做课间操。在课外活动的内容方面,通过调查得知,小学和初中有60%左右都是按照自己的学校条件自行规定的,在组织方面基本上都是全校统一进行。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除了需要相应的硬件措施,如:场地、器材的保障,还需要有“软件”的积极支持,即学校领导的重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资金投入和场地、器材设施是制约各地体育活动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武隆县农村体育活动发展和完善的对策与方法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武隆县农村小学体育普遍想象是:缺少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开课率不高、两操一活动执行情况不理想与校内体育训练较差以及学校运动举办运动会次数不多或者根本不举办等。这些都是导致武隆县农村小学体育整体发展缓慢的原因。针对这些现象,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一)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的现状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差距比较大,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注意,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要把农村小学这一大块遗忘了,应该作为推行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器材设施的配备、场地真正纳入学校教育评估的条件之中,同时,要确保落实农村小学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关于“器材、场地、设备和经费”的规定和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小学的体育工作,为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二)动员全社会、积极号召、家庭配合学校搞好针对青少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爱好、不同兴趣及不同个性发展需要等方面的各具形式化的系统性、科学性体育技能训练。有关上级主管部门,应有方向、有计划地在全省范围内首先扶植一部分农村小学先行动起来,以此为样板,达到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开展师资继续教育工程。武隆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与其他省份水平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来看很难适应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要求。应对体育教师进行技能和知识的更新、补充、拓展、完善其知识结构,进行创造力和开发创造思维的继续教育。省教育厅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联合开展农村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程,对体育教师队伍进行广泛的培训与提高。
4.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武隆县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可以很好的了解到许多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学校应该紧抓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教师。
(2) 各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师评价机制,为体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当前黔江区开展的以争创特色项目学校为契机,在农村小学学校选择一到二个体育特色项目,以学生的运动基础和学校的基本情况自编校本教材,认真加以实施,迅速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这对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方法武隆县可以借鉴。
总之,要想彻底改变现有农村小学学校体育教学的落后现状,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事情。但我们坚信,只要学校校长重视、体育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吴昊,曲宗湖.我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2007.3
[2]商林威.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J].2005.6
[3]周君华,原丽英,解毅飞.中国东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比较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钟全宏.面向21世纪西北地区农村学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