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8 11:18: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命本质的理解,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社会关系层面
最深层次的自我意识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探究,关于这个话题无论给出什么样的答案都很难证明其是对是错。直到今天,人的本质的问题虽然有很多人研究过但仍旧没有得到解决。当前中国“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治国理念,重新考虑人的本质对于我国能够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马克思第一次用科学的理论阐述人的本质,从吸取费尔巴哈思想提出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再到从唯物主义关于人的类本质的理论,最后得出了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结论,一直到现在仍然具有理论是实践方面的意义。
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思想
表象背后的内在特征就是本质,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够把握。因此人的本质问题其实是一种对思维的概括。这种概括要得到最终的认可要依靠科学的思维逻辑,从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史中抽象出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的问题在产生之前,宗教神学或者黑格尔哲学常常将其外在化;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人是人的本质”的提出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一次质的飞跃,与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完全划分开,将马克思带领到了正确的切入口,是人在探索人的本质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将现实性注入到人的本质中。
费尔巴哈的“人是人的本质”的命题得到了马克思的充分肯定,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说道“人的根本是人本身”,重述了费尔巴哈的观点,进一步明确了德国宗教批判的人学意义。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命题立意不算高远,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却是必要的,是人的本质问题刚刚入门绕不过的门槛。人的本质要素中包含着自然、意识、审美等,但这些不单单是人类所拥有的,其他的动物也会在这样那样的层面具有这些要素,没有突出独有性的这些要素不能够代表人的本质。马克思说:“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所要追寻的最高本质应该是人本身。
二、“人的类本质”思想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观点是科学理解人的本质的第一步,但也只是确定了寻找人的本质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还并未真正解读人的本质的具体内容。费尔巴哈第一次在人类的思想史上提出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是指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动物区别的共同特性。寻找这类共同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马克思后来采用的从人的进化和发展中寻找,另一种就是费尔巴哈采用的区别人与其他动物的普遍存在的特性,这些特性又能够将每个人都联系起来。
费尔巴哈一直在强调:“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在这个标准下,费尔巴哈认为:“动物固然将个体当作对象,因此它有自我感,但是它不能将类当作对象,因此它没有那种由知识得名的意识。……科学就是对类的意识。在生活中我们跟个体打交道,而在科学中,我们是跟类打交道。”他将人的本质归结为意识,并且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费尔巴哈在提出人是人的本质之后又深化到类本质思想,为人的本质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在理解人的本质的道路上跨出一大步。费尔巴哈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这个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类概念提出了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在自然界中为自己争得了自由。而这种自由和动物的不自由都体现在生命活动中,劳动是最重要也是最突出的生命活动。马克思指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归结为人通过实践肯定自身。
马克思所表现出的实践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色彩的观念相对立,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提出批判。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为意识的概念是浅层的,没有抓住根本。马克思认为意识是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只有人的实践活动才是问题的根本,实践才是人的本质,是人之根本。
马克思在《手稿》和《提纲》中借鉴和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通过这一系列的继承与创新使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成为了财富得以流传。
三、“社会关系”思想
人的类本质在于有意识的、自由的活动,是人之为人重要的一点。但是这个给观点只是将人与动物划分开来,却并不是人的本质的全面揭示。人的本质不仅要把人与动物划分开来,也要把人与人划分开,突出个体的本质。
类本质无法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要研究人的本质就需要从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中将人分化、细化,从中找出人与人的区别。实践是找到人类本质的根本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现实本质也逐渐产生,能够区分人与人的就是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社会实践决定社会关系。婚姻、家庭、民族、国家等都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好像是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网中的一个结,这些结就是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责任和角色,也是人与人在本质方面的区别。根据马克思“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社会关系的理论首次将人的本质现实化了。
在社会关系中,人肩负着使命、扮演着角色,正是这样不同的人才能够得以区分。人是共体中一员,都要反思自己的位置,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职责才能够促进整体的发展。
四、结语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的影响下,力图找到人的本质的真正答案所在。许许多多的人在马克思观点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人的本质的问题,提出了层出不穷的观点,这些各有所长的观点其实都没有走出马克思的范畴。
论文关键词 人的本质 类本质 个体本质 科学阐述
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学者们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很多学者都会把人的本质看成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过,人的本质不是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我们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又发现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看成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对人的本质的阐释是不同的,甚至是自相矛盾,这很让人费解,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科学的,只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述的角度不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从不同的阶级、阶层、群体相互区分的角度来阐述人的本质的,也就是笔者所说的人的个体本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从人作为类存在物从而区分于其他动物的角度来阐释的,也就是笔者讲到的人的类本质。
因此,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并不矛盾,我们要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呢,其实马克思认为,人既是一种类的存在物又是一种个体的存在物,人作为类,使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人作为个体,又使其与其他个体相互辨别。
一、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梳理
实现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毕生最伟大的追求,因此人的本质理论是他的重要研究对象,是随着的形成发展逐步深入的,同时也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扬弃过程。受黑格尔影响,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随着马克思转向费尔巴哈哲学,他又把人的类本质阐述为自身的理性;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又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看成是人的类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有进一步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后来马克思又把人自身的需要阐释为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问题是众多哲学家研究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对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解也是有分歧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1)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2)人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3)人的本质是主体性、客观现实性内在需要和个性的统一;(4)人的本质是动物与文化的有机统一;(5)人的本质是种的生命和类的生命的统一;(6)人的本质是需要。
以上观点都对人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我们积累了某些有意的思想资料,对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具有重大的启发,但是它们又都有不足之处。我们应该深入马克思的原著来整理出完整科学的人的本质理论。
二、对人的类本质的认识
所谓人的类本质就是区别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有着自身质的规定性,从而与其它种根本区别开来的规定性,也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人的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活动,也就是我们人类根据自身的活动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对事物属性的认识程度而进行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性活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因此,我们可以把人的类本质理解为劳动,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产生前后,各个时代的思想家都曾对人的类本质提出过各自不同的观点,把人的类本质看成是政治性、神性、自私性、思想、社会性、理性、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等的不同观点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其固然有合理性,但是也存在着片面性、浅显性的缺陷,这是因为:第一,类本质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不是其中的某一个规定性;第二,多种规定性中必有一个根本规定性,以上观点并没有指出这一根本规定性;第三,以上观点都脱离了历史时代、社会关系,对人的类本质的理解是纯抽象的。与此相反,马克思把现实的人放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来考察,从而精辟地阐述了人的类本质的规定性。他指出;“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人是类的存在物,这是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对人的规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又不同于自然,具体表现在:第一,人不像动物那样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来改造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而且也为自己的存在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人的生产不像动物的生产那样是出自本能的,直接的生产,而是能动的、有意识的、全面生产。在人的类本质中,人已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作为与自然相对立的存在物,人类不仅能改造自然来适应自身的生存,而且还能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物品。
三、对人的个体本质的理解
马克思紧紧围绕“实践”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测的探讨,并指出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绝对化、抽象化和凝固化了,他批评费尔巴哈对事物的认识是直观的,而不能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对人的个体本质的最佳论述。
我们可以理解为:第一,人的本质并不是在于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因此,要全面了解人的个体本质,我们就必须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而不能只从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一种关系出发,其中生产关系是最主要的,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我们只有理解了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真正认识人的个体本质,不仅不同社会结构中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个体本质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人的个体本质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从纵的方面来看,人的本质在原始社会、努力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中的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从横的方面来看,由于每个个人的政治经济地位、生活经历不一样,每个具体的个人的本质又是显现着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现实的、具体的,是个性。第二,马克思所说的历史的人,说明了人的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不是僵死的、停滞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然也要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人的本质不可能会停留在某一个固定的点上。第三,“现实性”这个限定词表明,这里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个人,因而马克思所阐述的人的本质不是纯粹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第四,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对人的本质进行阐释,马克思从根本上改变了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方式,证明了实在论的错误。第五,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这些社会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以“总和”的方式构成的有机体,因此我们应该把对人的研究放到对社会的研究中,把对社会的研究当成一种关系体系来研究。
因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所以人的个体本质就存在于人的社会联系中,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人与人相区别的特性,它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形成,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得以体现,又受人的现实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四、对人的本质的全面把握
(一)人的类本质与个体本质的关系
1.相互联系
(1)人的个体本质和类本质在实践中得以统一。劳动创造了人,使人区别于动物又高于动物。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生产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生产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及其总和的前提,没有人的这种生命活动,种种社会关系便既无从生产又无从更新,因此,人的类本质使人这一类存在物与其他类的存在物区别开来,具有人的一般的共性,而人的个体本质则又使人的类本质具体化、形象化,表现为各个个性。
(2)人的个体本质通过类本质表现出来。作为类的人类的根本共性,人的类本质使人和其他的动物区分开来,但是人的类本质毕竟要通过现实的、具体的人的个性即通过人的个体本质才能得以某种程度的实现。
(3)人的个体本质受类本质的制约。由于人的个体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归根结底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即劳动的结果。因此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受“人的类本质”的支配,也就是说人的个体本质从根本上是受人的类本质的制约的。
2.相互区别
(1)人的类本质是从人作为类与动物相联系、相比较进行研究的,人的个体本质则是从现实生活中属于不同阶级、阶层、群体的人们相互区分的角度来研究的。人的类本质是作为人这个特殊类的所有成员都必然具有的普遍本性,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具有普遍性、抽象性,而人的个体本质则是具体的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现实规定性,它具有特殊性,比较具体,反映出不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差异。
(2)人的类本质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运动变化而改变自己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人的个体本质则是由个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自己运动、变化的性质和程度。
(3)人的类本质较多的体现了人能动性的一面,而人的个体本质则较多的体现了人受动性的一面,劳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界从而获取物质资料的活动,它更多地体现了人们发挥其能动性的一面,社会关系则更多的强调了人受动性的一面,因为每一个人来到世上都要受到那个时代既定的生产力、资金,环境等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体系第一次初具轮廓的表述,马克思在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展示了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真实图景,它是马克思当时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最初尝试,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本质,因而这是后来形成的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劳动或实践出发,研究了人的本质问题。
(一)劳动或实践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即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从人类的整体即“类”的角度去把握人,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和论证人的本质。那么,人是怎样的“类存在物”呢?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本文由收集整理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具有自我意识,即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意识;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性的自然延伸,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他自己的生活看作他的对象,可以自觉地调整他的生活,因而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明确地联系起来,并指出人的这种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本质的不同。人通过劳动产生了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劳动过程。同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反复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的类存在物”。因此,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人的劳动性,作为人类的人的存在和本质是由劳动决定的。
(二)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生活表现为生产,或者说生产成为人的类生活的本质,那么生产又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生产也就是劳动,这应当是无疑义的。劳动的现实化指的是劳动借以表现或实现的形式,这一形式就是(劳动的)对象化。马克思说道:“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此,马克思以劳动的产品来反证劳动活动,而劳动产品显然是劳动对自然物体加工的结果,这就建立起了劳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劳动的人将自己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这样,一方面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体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生产、劳动或实践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这种对象化活动对劳动的人有着双重的意义,即人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着劳动产品,又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去获取对外界的认识。就前一方面而言,人改变着外部世界;就后一方面而言,人发展着自身的能力。由此可知,如果说生产、劳动和实践是人的本质,那么生产、劳动和实践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局限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劳动是人的本质,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是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像费尔巴哈一样也假定人有固定的本质,承认一个理想化的“人的本质”,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并由此出发用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去说明社会历史。尽管当时马克思提出问题的着眼点是具体的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的人,但是作为他的理论出发点的异化主体,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它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马克思虽然把劳动当作人的本质,但被当作人的本质的劳动并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具体的现实的劳动,而是抽象地理解劳动,是劳动本身。
其次,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说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人,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更不是指奴隶和农奴,而是指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因而最终获得了一种理想社会关系的人。
最后,马克思还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即社会历史沿着“人—非人—人”的轨迹而演进的过程,马克思的这个描述显然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理论价值
以往人们过分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把它看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内容,而忽视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甚至把关于类本质的理论当作不成熟的思想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对立起来而加以否定。其实,关于人的类本质的理论才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内容,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立足于生产劳动去揭示人的类本质及其特点,体现了一种把握人的本性的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诞生。欧洲哲学史上,历来有人道主义的传统,在许多哲学家那里都表现出了对人的问题的关注。黑格尔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实际上就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绝对精神”,把人看作抽象的精神性存在。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紧紧抓住自然界和人,力图把人看作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看作是类存在,但是他却把人的类本质看作是友谊、爱情、意志和心。在自然性上是具体的,在社会性上仍然是抽象的。尽管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看法不同,但如果从哲学思维方式上来说,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倒是一致的:都是思维与存在二元立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是用劳动来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改造的。他认为,劳动生活是人的类生活、类特征,正是由于劳动,人成为现实的存在物,成为自由的、普遍的、社会的和实践的类存在物。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人的历史本质的运动和现实社会历史的运动。
“现实的人”思想的萌芽大致在1843--1844年,体现在马克思所写的《黑格尔法批判》一书和在《德法年鉴》发表的文章中。1843--1844年这一段时期,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思想的基调已经由黑格尔理性主义转向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但“现实的人”的思想已经较明确地提出来了。
黑格尔哲学虽然以思辨的理性主义形式解决了人的“现有”与“应有”之间的矛盾,帮助马克思面向现实使其成为一个理性主义的现实批判主义者,但黑格尔并没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人的现实与理想矛盾。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时,就借用了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异化的理论。在研究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马克思发现,国家并不像黑格尔认为的那样是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一致的表现,私人利益战胜普遍理性的事实表明,国家只不过是主体异化的表现,是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矛盾冲突的产物。从主体活动的异化和矛盾的冲突来解释国家现象,标志着马克思已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开始从人学角度考虑现实问题。那么“现实的人”究竟指什么?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当然是“自然和精神、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但就其本质而言“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他同时指出,应当把“人的存在的这些社会形式”如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看作人的本质的实现,“看作人本质的客体化;”应当把“人的活动”“作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成员而存在的那些群体”看作国家等社会组织的基础,而不是像黑格尔所做的那样,于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人永远是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但是这些组织也表现人的现实普遍性,因而是一切人所共有的”。“因此马克思看到,现实的人并不是单个人的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即类存在——人也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只有作为人们,才能是人格的现实理念。
就这样马克思的早期人学理论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展开了。从现实的人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这正好体现了逻辑与现实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如果说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话,那么它的理论必然是这样一个无限展开的形式: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序言——以现实的人为核心所展开的论证——以现实的人的解放为最终归宿的结论。它坚决鄙弃一切宿命论,把现实的人当作历史的主体,当作历史的“尉中人物和剧作者”,从而打开了历史奥秘的大门。
二、“现实的人”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人学理论创建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1844年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学说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只有从人的活动中才能确证,要研究人就要研究人的活动本性,而人的活动则是自由自觉的,所谓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指人的合性与合目的性的活动相统一的活动,就是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对于客体属性规律性认识所构成的目的而进行的感性物质活动。这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就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在哲学意义上这种对象性活动就是劳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但马克思对人之劳动本质的揭示并不是直接的,而是从劳动的否定形式——异化劳动开始的。马克思首先从当时的经济事实出发进行分析,把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日益贫困化,造成工人与产品对立的原因归结为异化劳动。“如果工人不是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那么工人活动的产品怎么会作为相异的东西同工人对立呢?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因此,如果劳动的产品是外化的,那么生产本身必然是能动的外化,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在劳动对象的异化中不过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外化。”经过这一番分析,马克思不仅揭示出工人贫困的原因是异化劳动,而且提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不是人的真正本质。既然人的本质不是异化劳动,那就应该是劳动。所以,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使人的生产活动有别于动物的生产,使人在保持自然性的同时,又具有了社会性、能动性。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方式和内容,是人的本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也就是说,异化劳动是对人本质的摧残和否定——异化劳动阶段是人的发展的否定阶段。异化劳动使工人从劳动的主体变成了客体,使劳动丧失了自主性,使工人沦为机器,劳动成为工人的沉重负担。异化劳动是对人本质的摧残和否定,所以,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实现否定之否定,实现从非人到人的复归。要达到人的本质的复归,就必须扬弃私有财产。“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扬弃私有财产,就是使人重新占有己经失去的生命活动。这样,在扬弃了一切异化之后,人的生命活动得到肯定和尊重,人获得了本质的复归。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表述的思想可以看出,马克思己开始了对人自身活动的分析,并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并以此为基础,从人的本质出发,分析异化劳动的内容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从人的现实活动内在本性上去规定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和异化,这表明了马克思的现实人的理论已得到初步确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表明马克思已转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立场,他把劳动规定为人的本质,根据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复归的思维逻辑模式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三、“现实的人”思想的最终形成真正标志着马克思“现实人”思想成熟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在这里对“现实的人”作了第一次的较全面地阐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围绕着“人是
三、“现实的人”思想的最终形成
真正标志着马克思“现实人”思想成熟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在这里对“现实的人”作了第一次的较全面地阐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围绕着“人是什么样的人”而展开论述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全部人类的第一个前提,也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出发点。
(一)“现实的人”的含义
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首先,“现实的人”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从历史前提的高度肯定了人的自然存在的意义。人首先是肉体的存在、自然的生命,正是这种特殊的自然生命又蕴含着人类全部历史演变的基因。其次,“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这是“现实的人”的最基本的规定性。人是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最后,“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关系中的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生产关系是现实的人的所有其它规定性的基础。生产一方面表现为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表现为社会关系。这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系、政治关系等等。
(二)“现实的人”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早期的人学理论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把实践引入到历史观,去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的本质,奠定了人或人的实践活动在中的核心位置,开创了真正的人学理论,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述中,马克思把人当作实践的能动的人来理解,就必然要承认人的存在是全部历史发展中的第一个前提。因为人是处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现实的生命活动的现实的人,即现实地存在着的实践的个人,他从事的是人的实践活动,而这种活动必然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成为全部历史发展的起点。一旦这种个人存在和活动时,即“一旦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而成其为人,因而“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其次,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和生成演化出全部人类历史。个人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由此演化出全部人类历史。最后,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产生和构造出人类的精神世界。“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由此可见,个人,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乃是全部人类历史活动及其发展中第一性的东西。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述中,马克思不再像以往那样,抽象地谈人的类存在,更不像唯心论者那样谈论想象中的人,而是把人理解为“可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从事活动的人们”,即“现实的人”。马克思通过对现实人的理解,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总体性的实践的历史运动过程,从而给人类解放的理论提供了总体的基本说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学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他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它实现了从唯心主义人本学到唯物主义人学的根本转变,实现了人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现实的人”当作历史的主体。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对“现实的人”论述把人从思辨抽象性的人和自然性的人中解放出来,真正赋予了人以现实本性,实现了人本质的复归。现实人的理论是马克思早期哲学的中心点,把握这一点,就理解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
如何理解婚姻的本质?婚姻的本质有哪些内容?
理解了婚姻的本质就一定获得幸福吗?
从理解人开始
如果你没有在婚姻关系中尽到应尽的责任,没有成功地扮演好妻子这个角色,原因可能是你没有真正地理解婚姻的本质。
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是抱着极大的热情步入浪漫的爱情之河的,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是抱着美丽的幻想步入婚姻殿堂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成就美好婚姻的女性毕竟是少数里的少数,现在居高不下的离婚率给越来越多的女性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使她们对婚姻生活怀有深深的恐惧和迷茫。
有很多婚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过分习惯于从男女双方的个性冲突角度或从他们的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角度探究婚姻失败的原因,甚至习惯于从性生活这个狭隘的角度去理解婚姻失败的原因,这非常像拿一张大象皮来理解整个大象的全部生物特征。
事实上,婚姻失败的最主要也是最被忽视了的原因是男女双方对婚姻本质的错误理解。对婚姻本质的错误理解使很多人以一种错误的心态或残缺的心态进入婚姻生活;进入婚姻生活后,他们又以一种错误的行为方式与对方相处。这样,夫妻双方的冲突就逐渐显露出来。而当夫妻双方的冲突显露出来之后,又缺乏正确处理婚姻矛盾的方法和观念,矛盾自然而然就会复杂化,而矛盾持续冲突的结果不是让婚姻解体就是让婚姻陷入困境。
我们到底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理解婚姻的本质呢?是从情感的需要角度?从生理需要和延续生命的角度?从社会伦理道德层面?从虚荣心的满足角度?
不,这些显然都不够向我们解释婚姻的真正本质。我个人坚定不移地相信,只有从人类最高级精神层面去理解婚姻的本质,才能找到婚姻关系中所有问题的正确答案,才能够揭示婚姻关系中的种种奥秘。我们必须无条件地承认,婚姻的本质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只有深刻理解了人的本质之后,才能够理解婚姻的本质。
谈到人的本质,没有什么比《圣经》向我们启示的更明白无误了。《圣经》启示说:“人是有灵的活物。”“按照上帝样式被造出来的。"这样,人就从本质上和地球上一切动物区别开来了。我们由此明白,人类不仅是一种高级的存在物,具有任何动物根本不可能有的智慧和创造潜能,还具有极为高贵的品质,能够向他人奉献我们最为高尚的情感。接受和理解了这一点,你的生命一定会进入全新的境界,你的整个人格一定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迅速发展。
婚姻的本质:永恒的承诺,永不止息的付出
人格的健康发展的结果,必然会让你对美好婚姻产生期盼,最后也能让你收获与你的期盼相一致的美好的婚姻生活。这一过程是自然而然展开的,无须苛求什么,也无须用完美主义的心态折腾自己和折腾你的另一半。
很少有人从人格的整体发展水平的角度去探究人格与幸福婚姻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事实上,没有形成一种健康的人格,就绝对不可能扮演一个出色的好妻子的角色,同时也难以成就一个完满幸福的婚姻生活。这正如埃・弗洛姆所说:"如果不积极地全力发展自己的整个人格,以形成一种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所有爱的意图都会注定要失败。"所以,一个女性最最主要的人生任务是不断发展自己的整个人格,而不是不断地改变发型。
人格的发展,首先建立在爱的能力的发展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爱的能力都是人所有精神品质当中最为高级和最为独特的精神品质。谁越是拥有爱,越是能向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说明他的精神品质越是高尚,人格发展水平越是高级。爱在人的整个生命中永远处于核心地位,是爱决定着生命的意义。一个没有爱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生命,是虚无甚至具有破坏性的生命。
爱有一个特性,就是它必须表达,表达在一个或多个对象之上。这正如太阳要把光芒照射在月球和地球上一样。爱的表达对象首先是丰富的,但它一定要有一个最核心的表达对象,这个核心的表达对象就是你的另一半。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蕴含着极大奥秘的真理。若没有与一个特定的异性结成永恒的婚姻关系,生命绝对是不完美的。"那人独居不好。"这也是《圣经》给我们的伟大启示。让你的爱找到一个合适的固定不变的对象,并与之结成永恒的爱的关系,这就是婚姻的本质。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约,也不是社会道德意义上的契约,美国婚姻家庭辅导专家诺曼・莱特说的既精辟又深刻:"它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彼此做出的一生的无条件的承诺"。
我们都见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也听惯了别人为你做出的口头承诺。婚姻与这两种都不一样,它是用心灵做出的承诺,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做出的生命承诺,而且不是一时的承诺,是一生一世的承诺;不是对多个人做出的承诺,而是对一个人做出的承诺。
一个人――一生一世――用心灵做出承诺,这三个要素就构成了婚姻关系的本质。
为了他的英俊潇洒,为了他的财富金钱,为了他的名声地位,为了那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这些都是违背婚姻本质的错误动机,由此产生的婚姻也必定是乏味无聊或失败的婚姻。心灵是上帝给我们人类最珍贵的馈赠,它具有超越物质和超越狭隘欲望的属性,它是恒久不变又不断发展的。用心灵做出庄严和神圣的终生承诺,用心灵遵守这一承诺。这样,你就能够成就无限美好的婚姻,也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妻子。
[论文摘 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对“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一直被当作科学的定义来引用。文章回顾了哲学史上对人的本质的各种认识,探寻了马克思提出这一论断所秉承的思路;分析了该文本第六节的内容,并提出了三条推论,针对三条推论进行了逻辑上的质疑,提出应该从多个文本来把握马克思思想;最后谈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下人的本质定义面临着各种挑战,需要对人的本质的定义进行修订,并对此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以前的旧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恩格斯在四十多年后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以附录的形式把这个文件公诸于世,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是“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1](P24)在这份文件中有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18)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在肖前主编的《哲学原理》中也原封不动地照搬马克思的这个论断来定义人的本质。然而我在把这个文件和马克思的其他文件(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这一章)一起研读后,对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却有不同的理解,从而重新思考了人的本质的定义。
二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三个重要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是他分别从理性认知和社会生活两个视角对人的哲学的把握。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断对后世哲学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是人学苏醒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就认为人的本质不应从神的本质来理解,而应从人自身来确认,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理性和本来的存在。认为人作为一具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又具有情感欲望,这些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到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他们都肯定人的社会性,例如霍尔巴赫就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除了生物性以外,人还有一定的社会性。总体来看,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把人性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把人的社会属性看作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延伸。黑格尔从他的唯心主义出发,反对把人的本质看成永恒不变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异化才能实现自己。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自我意识)是一个自由的过程,而劳动又恰是这样一个争取自由、实现主体和客体统一的过程。所以黑格尔把人逻辑地理解为自己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然而黑格尔所讲的“劳动”,只是精神活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黑格尔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的这一论断,对于马克思定义人的本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就因为他的唯物主义还没有贯彻到历史领域,所以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就还只能是停留在感性和直观之上,无法实现从人的感性直观过渡到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方面。即使有一些带有自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冒出,但也不幸窒息在他的理论鸿沟之中。在费尔巴哈那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类本质、作为类的类,就是把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的意识、类意识,也就是换了一种说法的自我意识。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早已陈述过无数次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可见,要批判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就必须把费尔巴哈的“感性的对象”上升到“感性的活动”,把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本能上升到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的改造,把人的个体上升到人为了实现个体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普遍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从而,使作为社会历史产物的人成为自然界产物的人和人在自己头脑中意识到的精神的人之间所建立的现实的中介。总的来说,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定义人的本质。[3](P11)而做了这一工作的正是马克思,他吸取了费尔巴哈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合理因素,他指出:“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个人并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4](P24-29)总之,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改造,集中于对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的、能动的理解之上。这种理解,得益于被费尔巴哈当作脏水泼掉了的黑格尔关于对象化和异化的自身否定的辩证法,借助于在劳动中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自然界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的人化这一深刻思想。
然而,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这一定义时,也犯了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时所犯的同样的错误,他也把费尔巴哈所有关于人的本质的有价值的认识当作脏水全部泼掉,例如关于人的自然属性的认识在定义里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都知道,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凭空的,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发展,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自然也不例外,从亚里士多德到费尔巴哈,具有唯物因素的哲学家几乎都承认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之为人的理由或理由之一。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来分析人的本质,得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这固然是个伟大的转变,但他只强调实践在人的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地位,并没有把使实践得以进行的主体所凭借的物质存在考虑在内,难道这样一个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每一个人身上的这个历史性共性不能作为人的本质?
三
我们不妨回顾头来对马克思的论断咬文嚼字一番。对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推论:(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共性的总和;(2)人的本质是整个人类的固有的抽象物,而非其他类;(3)人的本质是在现实性层面上才表现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非在可能性的层面上。对于第一个推论,我们知道对于“社会关系”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思想关系只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关系是人们维持生存活动的形式(结果)”。[5](P18)这似乎照顾到人的物质存在,但是仅仅是在相互关系的层面上,还是没有把人作为一个生物体的自然属性摆在合适的地位。虽然说并不是凡是共性都是本质,但是对于人的本质的定义来说,难道就可以把物质的存在撇在附属地位了?人的这种特殊的物质存在难道不属于本质的共性?而在第二个推论中,我不禁要问的是:既然“固有的抽象物”是从全人类抽象出来的固有的共性,那么,这共性与具有完整自满的代表性的人的本质的关系是怎样的?本质是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本性质,如果过分地抽象,以至于成了几类事物共有的本质,则何其为某物的本质?社会性并非人类独有,灵长类动物都具有社会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单从社会性一个方面来定义人是不严谨的,人的本质应该是人类所独有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人类与其他类事物的根本性区别。第三个推论强调的是这一论断是在现实性的条件下,而不是在某种推断的可能之中。我们对于现实性的理解,自然不能离开历史的大背景,因为任何现实的东西都有其历史的原因。我们分析人的本质,不能只局限于历史的横截面,而要置于历史的纵深面。打开历史的画卷,每一个人都是一具集所有社会关系于一身的血肉之躯。如果说血肉之躯为人之为人提供了可能性,那么,难道这种一直存在的可能性就不是现实性吗?总之,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有失偏颇的。
还有,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我们也不能只从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引章摘句,而应该联系稍后写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来理解和把握。如果联系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在匆忙之中写就的,是一个马克思本人无意发表的临时的文件这一背景,再加上在写作时间稍晚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论及这方面的文字时马克思特别强调“生命”,认为“任何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联系到这一叙述与前文有明显的变化,而相隔时间并不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成于1845年春,《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秋到1846年春)那么,我们为何不将这一变化理解成是马克思在对自己前面当作“草稿”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观点的有意识的修正?所以我们不妨认为这个论断是马克思在阅读了费尔巴哈著作以后做出的,虽然是在新的世界观历史观之下形成的,但是还只不过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临时的论断,仅此而已。然而我们的哲学教科书还在使用这一论断,以作为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的经典的论述,这事值得商榷。
四
既然对于人的本质的定义存在疑虑,那么,我们来正面认识这个问题,或许能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进行有益的探索。
鉴于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尤其是虚拟人和仿真机器人的出现,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对于人的本质的论断又有了新的挑战。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动物是机器”。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里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物理学中的唯物主义,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著名观点。对于他们的观点,固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仿真机器人的思维判断能力会越来越接近人的水平,它们也会越来越与我们联系密切,也会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前不久,《参考消息》上就报道美国有科学家准备修订一部机器人伦理手册,他们的行动可谓未雨绸缪,但这一举动也反映仿真机器人有能力融入社会的可能性越来越趋近于现实性。如果仿真机器人融入了社会,像人一样思考和做事,那么,我们该怎样定义我们的人类的本质?还拘泥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不够,得强调一个条件: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的。
还有个迫切的问题提醒了我们,那就是克隆人问题。虽然说克隆人在各国的政策限制下还没有产生,甚至有关这方面的技术的发展也人为地在阻碍着,但是克隆的技术迟早会得到突破,不管人们愿不愿意,都会要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关于这方面的哲学探索也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我所要说的是,克隆人到底是不是人,与其母体是什么关系?会对我们对人的认识造成什么冲击?如果从生物学角度的话,克隆人无疑就是人。其自然属性和常人无异,而且其生物基因和母体完全一样,那我们怎样区分这两个“人”?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求助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是一张时间和空间的网,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个网上的网节,很明显这样的网节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区分克隆人与母体,我们就应该引入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
因此,我们在定义人的本质时,不妨在马克思的论断上进行修订。笔者认为,人的自然属性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这也是实践的作用,我们不能简单加上一个名词“动物”或“生物体”,这样的名词无法体现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所以需要加上定语来描述这种过程,以便使这一定义更适合于整个人类历史。同时,我们也要继承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经过以上考量,认为不妨这样来描述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呈一定进化态的生物体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1972年版.
[3] 邓晓芒.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试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
他是一名平凡的煤矿工作人员,从1994以来,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他就是当代雷锋----郭明义。他用实际行动再次唤醒了人们心中对爱的理解和认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雷锋精神”并不过时。当他帮助别人时,脸上替对方着急的神情,是美丽的,是真诚的;当他帮助别人后,与大家共同庆祝欢乐时的神情,同样是美丽的,是真诚的。
如今我们这个时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生活却略显贫乏,雷锋精神需要大力提倡。社会需要爱,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可我们却被事物庸俗的外表蒙住了双眼,忘记去寻找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爱”。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美丽就是心中最质朴的那一片天地,它不是经过电脑修饰过的相片。现代人需要寻找心中最本质的东西,回归本质,是对事物一种新的认识。
关键词:人的本质社会关系实践 着眼点
一、人的社会本质理解的误区
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马克思既强调了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也强调了人的本质的主要方面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传统观点对这段经典论述的解释集中在三点上:第一,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属性。第二,人的社会属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这种解释毋庸置疑有其合理性,但这种解释并不能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所下的定义。
在《提纲》中,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也就是说,“社会关系”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它们归根结底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因此要从实践出发才能说明“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就说过,“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2]由此可见,使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特征正是人的自觉的实践活动,人类在通过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关系,又是通过实践发展了这些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由实践产生,随实践发展,实践决定了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人的本质,因此人的本质就是由实践决定的。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所下的定义,而是人的实践类本质在现实社会层面上的表现。
二、错误定位人的本质着眼点的原因
把社会关系定位为人的本质的定义,实际上就是把人的本质的着眼点定位为社会关系。之所以理论界会把人的本质的着眼点定位为社会关系,其原因是很复杂的。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以宗法制度进行等级管理的,其经济基础是以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为主。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也较为封闭,地大物博成就了古代中国繁荣的农业经济,而封闭的地理又使我国长期滞留于农业经济。农业经济抗击自然灾害所需要的群体力量,使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群体主义凸显出来。这种社会群体主义表现为两个基本观念:其一,就群体自身来看,强调群体本位,群体不仅高于一切而且就是一切。其二,就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来看,强调群体大于个体,个体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在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为群体利益牺牲个体利益。[3]中国人自小就生活在以群体主义为规则的社会环境之中,自然会形成群体本位思想。而这种群体主义思想有着很强的副作用,养成了一种崇尚外部力量、缺乏自信和勇气、强烈的依附心理和因循守旧的风气。这种风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一步膨胀,这就极大地削弱了中国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在这种社会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风气下,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自然不会有发展,这就更进一步助长了个人依附于社会的意识,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强调人的主体性的思潮涌现时,有些人都会把它作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来加以批判,他们忘记了马克思讲的人的发展的最高形态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种自由全面发展怎么可能是建立在一种如此强调社会依附性、如此缺乏自主性的社会里呢?因此,社会主义的人的本质的着眼点不应放在人的社会属性上。
三、社会主义人的本质着眼点应是实践本质
从理论上说,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的最高形态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对我们确定人的本质的着眼点的最好提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最大限度地掌握运用自然规律,摆脱社会关系的压迫和束缚,真正占有全部社会关系,成为自己的主人。要想实现这种理想的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社会主义人的本质就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必须朝着解放人的社会关系的方向发展,而不能用社会关系将人束缚在某一个虚拟的社会规范的框框中。将人的本质的着眼点定位为社会属性显然有这样一种倾向,因此人的本质的着眼点不应定位为社会属性,而应定位为实践。实践也就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人类只有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在实践的同时不断增强完善自身的力量,不断自由地全面地发展,从而最终实现马克思所预言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
从实践上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国力迅速增强,逐步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农村城市化进程也大幅度加快。以往的那种适应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的社会依附思想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前进步伐。现在的时代是属于能够自主创新、勇于发挥积极性、敢于去闯的新一代的。当今的中国社会需要的正是马克思所讲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因此,社会主义的人的本质的着眼点应是实践本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第1版,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