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8 11:18: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引言
美国是当代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同金融体系的发展与金融结构的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以高新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发展中,除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等积极因素外,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流动性资本市场的存在是美国的新技术得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条件,美国的金融市场为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美国金融业一直在其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济的金融化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特征。
2美国金融业优化发展的背景
2.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美国金融业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金融业自身的竞争力。由于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以服务为依托的金融业通过加大信息技术的投资实现了内部运营上的“革命”,金融业的电子化进程明显加快,金融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不仅开发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延展服务空间,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性的服务需求;也改进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时效性,增强了金融资本的流动性,从而提高了金融系统的运作效率;另外风险由于防范技术的加强和信息系统的完善而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技术依靠信息技术而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改变了美国金融机构的营销理念,银行开始转变经营方式,积极从存放款的中介机构转型为投资理财中心,并以此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利润增长点。金融业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不断加强。
2.2政府主导的金融改革
从20世纪70到80年代,美国的金融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避免全面经济危机的发生,并建立健康和富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美国对金融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着力于减少金融业的经营风险,通过提高银行自有资本的比例,以增强银行应对不良贷款增加的能力,实现金融秩序的稳定。其次,为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经营效率,兴起了大改组运动,通过优胜劣汰的原则实现了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幅度较少。再者,激活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创新。美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措施,促进以投融资方式创新为特征的创业投资制度、以纳斯达克为特征的多层次金融市场制度等金融创新。
进入90年代以后,在金融全球化发展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趋势下,为提高美国国内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开始进行金融结构改革,改组金融机构,重组金融市场。1999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它的颁布打破了美国自1933年所确立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分业经营的模式,允许这三大行业的联合经营,美国的金融服务体制也由此开始转向混业经营的模式。同时,美国政府鼓励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促进金融机构跨行业的经营和竞争,从而提高了整个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3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绝对霸权地位
美元作为国际通行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享有特权地位。强美元对外资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据美国第一波士顿信托银行估计,美国实际上利用着全世界净储蓄额的约72%。进入美国的国外资本大部分进入了金融市场,购买美国股票、公司债券等有价证券,外资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外国在美国购买的金融资产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2年为1130亿美元,2003年为2800亿美元,2004年为3990亿美元。如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心-理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以金融霸权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同样处在中心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处在。美元的绝对霸权地位有力了支撑了美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中心地位。而对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强美元政策通过吸引大量国外资本的进入有力的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3美国金融结构的高级化——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
资金的充分流动需要有完善的金融市场,有多种多样的从事不同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各类金融工具。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结构的高级化需要有一个过程,不仅表现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增长,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国资本市场的发达使其金融系统拥有了更多的“备用轮胎”,即资金来自许多不同的贷款者和投资者,资金可以更加自由的流动和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也促成了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更有效率的现代化金融体系的形成。
金融体系的差异一般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金融体系倾向于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美国资本市场上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使得资本市场的组织运行更为有效,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社会资本过剩的前提下,使两者实现很好的结合。相比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是支持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独特优势。资本市场在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风险资本的筹措渠道,同时也是风险资本完成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目的后最好的退出渠道。
充足的资本供给对风险投资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金融机构已经成为风险资金最主要的供给主体。在德国和日本,银行等金融中介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非常大,银行(全能银行)在风险资本的供给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美国的风险投资基金的筹措模式符合一条基本的原则:高风险投资的资金应该由愿意并且能够承担高风险的人来提供,各类基金如美国的养老基金成为了风险资本市场上的主要力量。而风险资本的退出是整个风险投资运行各个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美国风险投资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具有一个发达的股票市场用于公司控制权的交易。1971年,为给中小企业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创造途径,二板市场应势而生,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交易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在美国开始为2500种在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证券提供中间报价。相对而言,德国和日本等国的股票市场的作用较弱,并由此带来公司控股权转让发生的比较少。
美国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反映出了美国金融活动重心的变化。发达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美国新金融结构中的主导组织形式,是美国金融结构高级化的重要表现。
4美国金融业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金融业的活跃可以为经济的运行机制提供充足的动力,没有金融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美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以及金融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不仅为美国新“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并且作为美国金融创新重要内容的风险投资制度的高度发达也是促进美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原因。
4.1资本市场优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伴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创新,资本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为企业融资提供越来越宽松的环境。资本市场的优化发展促使了美国企业的融资理念发生转变,企业纷纷进入资本市场发行企业债券,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这同时也促使了美国的债务结构有了显著转变。另外大多数兼并企业是以大量发行新股来筹集资金的。相比与银行融资等传统融资方式,资本市场上的灵活性、多样化的金融创新工具为美国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已经建立完善的知识型企业融资体系,金融资本向以信息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企业倾斜,为知识型企业上市、融资创造了许多便利。一方面,美国发达的风险投资资本为处于产业化早期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主要的融资渠道。由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不仅需要相当规模的资金投入,并且也具有比较高的风险,而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投资制度的出现使得以前不具备进入金融市场条件的一大批具有潜力的风险企业有可能筹集到所需的资本。另一方面,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建立为众多的难以在主板市场上市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市场,其宽松的环境使得新企业能迅速获得资金支持,纳斯达克市场把企业家及其创新成果和风险资本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那些具有长期性的、风险较高的、科技含量大的,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的投资支撑。
4.2风险投资发达,驱动产业结构升级
世界范围内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以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近些年来的新兴技术革命毫无疑问是促使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必要基础,然而,技术创新本身并不足以刺激经济增长,新技术实行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具有流动性的资本市场存在。高新技术商品化的过程需要一定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作为传统融资主体的银行的收益和风险间的不对称使得银行不愿对风险企业发放贷款。由此,风险投资这样一种追逐超额的金融利润为目标的新的金融契约顺应而生。风险投资是解决高新技术创新对资本的需求和资本供给之间的矛盾的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风险投资事实上是一种金融资本,通过获取风险企业一定份额的股权,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并力图通过IPO或产权交易的方式收回投资,退出风险企业。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和繁荣填补了金融市场上由结构和运作规则所决定的市场空缺。
美国依靠其强大的资本市场和良好的法律环境,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资本融资机制成为了目前世界上风险投资最为发达的国家,有效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能力。具有风险——收益特征的金融工具的创新有利于投融资双方的风险承担和报酬安排,使得那些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具有潜力的创新企业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有效刺激了创新活动的商业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的金融创新。
美国发展的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比传统的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更具有优势。在技术不确定条件下,风险投资公司这种专业化金融中介机构在挑选新技术项目和孵化企业方面有着万能银行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大规模的追求高投资利润的风险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的流动的满足了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技术产业的融资需求。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进步,金融推动产业技术结构现代化的机制着重体现在它对技术开发转化融资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秦韩.金融市场.美国新经济的催化剂[J].当代经理人,2006,(12).
[2]陈坚.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的融合[J].国际商务研究,2006,(3).
[3]何德旭,王朝阳.金融服务与经济增长.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05,(3).
[4]王燕辉.美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4,(1).
[5]吕友清.创新金融市场.构造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美国发展新经济的经验及其启示[J].经济论坛,2001,(2).
1引言
美国是当代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同金融体系的发展与金融结构的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以高新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发展中,除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等积极因素外,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流动性资本市场的存在是美国的新技术得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条件,美国的金融市场为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美国金融业一直在其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济的金融化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特征。
2美国金融业优化发展的背景
2.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美国金融业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金融业自身的竞争力。由于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以服务为依托的金融业通过加大信息技术的投资实现了内部运营上的“革命”,金融业的电子化进程明显加快,金融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不仅开发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延展服务空间,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性的服务需求;也改进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时效性,增强了金融资本的流动性,从而提高了金融系统的运作效率;另外风险由于防范技术的加强和信息系统的完善而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技术依靠信息技术而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改变了美国金融机构的营销理念,银行开始转变经营方式,积极从存放款的中介机构转型为投资理财中心,并以此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利润增长点。金融业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不断加强。
2.2政府主导的金融改革
从20世纪70到80年代,美国的金融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避免全面经济危机的发生,并建立健康和富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美国对金融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着力于减少金融业的经营风险,通过提高银行自有资本的比例,以增强银行应对不良贷款增加的能力,实现金融秩序的稳定。其次,为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经营效率,兴起了大改组运动,通过优胜劣汰的原则实现了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幅度较少。再者,激活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创新。美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措施,促进以投融资方式创新为特征的创业投资制度、以纳斯达克为特征的多层次金融市场制度等金融创新。
进入90年代以后,在金融全球化发展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趋势下,为提高美国国内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开始进行金融结构改革,改组金融机构,重组金融市场。1999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它的颁布打破了美国自1933年所确立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分业经营的模式,允许这三大行业的联合经营,美国的金融服务体制也由此开始转向混业经营的模式。同时,美国政府鼓励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促进金融机构跨行业的经营和竞争,从而提高了整个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3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绝对霸权地位
美元作为国际通行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享有特权地位。强美元对外资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据美国第一波士顿信托银行估计,美国实际上利用着全世界净储蓄额的约72%。进入美国的国外资本大部分进入了金融市场,购买美国股票、公司债券等有价证券,外资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外国在美国购买的金融资产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2年为1130亿美元,2003年为2800亿美元,2004年为3990亿美元。如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心-理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以金融霸权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同样处在中心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处在。美元的绝对霸权地位有力了支撑了美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中心地位。而对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强美元政策通过吸引大量国外资本的进入有力的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3美国金融结构的高级化——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
资金的充分流动需要有完善的金融市场,有多种多样的从事不同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各类金融工具。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结构的高级化需要有一个过程,不仅表现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增长,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国资本市场的发达使其金融系统拥有了更多的“备用轮胎”,即资金来自许多不同的贷款者和投资者,资金可以更加自由的流动和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也促成了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更有效率的现代化金融体系的形成。
金融体系的差异一般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金融体系倾向于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美国资本市场上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使得资本市场的组织运行更为有效,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社会资本过剩的前提下,使两者实现很好的结合。相比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是支持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独特优势。资本市场在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风险资本的筹措渠道,同时也是风险资本完成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目的后最好的退出渠道。
充足的资本供给对风险投资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金融机构已经成为风险资金最主要的供给主体。在德国和日本,银行等金融中介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非常大,银行(全能银行)在风险资本的供给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美国的风险投资基金的筹措模式符合一条基本的原则:高风险投资的资金应该由愿意并且能够承担高风险的人来提供,各类基金如美国的养老基金成为了风险资本市场上的主要力量。而风险资本的退出是整个风险投资运行各个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美国风险投资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具有一个发达的股票市场用于公司控制权的交易。1971年,为给中小企业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创造途径,二板市场应势而生,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交易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在美国开始为2500种在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证券提供中间报价。相对而言,德国和日本等国的股票市场的作用较弱,并由此带来公司控股权转让发生的比较少。
美国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反映出了美国金融活动重心的变化。发达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美国新金融结构中的主导组织形式,是美国金融结构高级化的重要表现。
4美国金融业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金融业的活跃可以为经济的运行机制提供充足的动力,没有金融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美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以及金融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不仅为美国新“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并且作为美国金融创新重要内容的风险投资制度的高度发达也是促进美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原因。
4.1资本市场优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伴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创新,资本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为企业融资提供越来越宽松的环境。资本市场的优化发展促使了美国企业的融资理念发生转变,企业纷纷进入资本市场发行企业债券,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这同时也促使了美国的债务结构有了显著转变。另外大多数兼并企业是以大量发行新股来筹集资金的。相比与银行融资等传统融资方式,资本市场上的灵活性、多样化的金融创新工具为美国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已经建立完善的知识型企业融资体系,金融资本向以信息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企业倾斜,为知识型企业上市、融资创造了许多便利。一方面,美国发达的风险投资资本为处于产业化早期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主要的融资渠道。由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不仅需要相当规模的资金投入,并且也具有比较高的风险,而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投资制度的出现使得以前不具备进入金融市场条件的一大批具有潜力的风险企业有可能筹集到所需的资本。另一方面,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建立为众多的难以在主板市场上市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市场,其宽松的环境使得新企业能迅速获得资金支持,纳斯达克市场把企业家及其创新成果和风险资本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那些具有长期性的、风险较高的、科技含量大的,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的投资支撑。
4.2风险投资发达,驱动产业结构升级
世界范围内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以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近些年来的新兴技术革命毫无疑问是促使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必要基础,然而,技术创新本身并不足以刺激经济增长,新技术实行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具有流动性的资本市场存在。高新技术商品化的过程需要一定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作为传统融资主体的银行的收益和风险间的不对称使得银行不愿对风险企业发放贷款。由此,风险投资这样一种追逐超额的金融利润为目标的新的金融契约顺应而生。风险投资是解决高新技术创新对资本的需求和资本供给之间的矛盾的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风险投资事实上是一种金融资本,通过获取风险企业一定份额的股权,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并力图通过IPO或产权交易的方式收回投资,退出风险企业。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和繁荣填补了金融市场上由结构和运作规则所决定的市场空缺。
美国依靠其强大的资本市场和良好的法律环境,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资本融资机制成为了目前世界上风险投资最为发达的国家,有效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能力。具有风险——收益特征的金融工具的创新有利于投融资双方的风险承担和报酬安排,使得那些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具有潜力的创新企业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有效刺激了创新活动的商业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的金融创新。
美国发展的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比传统的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更具有优势。在技术不确定条件下,风险投资公司这种专业化金融中介机构在挑选新技术项目和孵化企业方面有着万能银行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大规模的追求高投资利润的风险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的流动的满足了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技术产业的融资需求。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进步,金融推动产业技术结构现代化的机制着重体现在它对技术开发转化融资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秦韩.金融市场.美国新经济的催化剂[J].当代经理人,2006,(12).
[2]陈坚.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的融合[J].国际商务研究,2006,(3).
[3]何德旭,王朝阳.金融服务与经济增长.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05,(3).
[4]王燕辉.美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4,(1).
[5]吕友清.创新金融市场.构造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美国发展新经济的经验及其启示[J].经济论坛,2001,(2).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165-02
1 引言
美国是当代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同金融体系的发展与金融结构的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以高新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发展中,除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等积极因素外,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流动性资本市场的存在是美国的新技术得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条件,美国的金融市场为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美国金融业一直在其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济的金融化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特征。
2 美国金融业优化发展的背景
2.1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美国金融业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金融业自身的竞争力。由于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以服务为依托的金融业通过加大信息技术的投资实现了内部运营上的“革命”,金融业的电子化进程明显加快,金融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不仅开发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延展服务空间,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性的服务需求;也改进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时效性,增强了金融资本的流动性,从而提高了金融系统的运作效率;另外风险由于防范技术的加强和信息系统的完善而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技术依靠信息技术而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改变了美国金融机构的营销理念,银行开始转变经营方式,积极从存放款的中介机构转型为投资理财中心,并以此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利润增长点。金融业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不断加强。
2.2 政府主导的金融改革
从20世纪70到80年代,美国的金融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避免全面经济危机的发生,并建立健康和富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美国对金融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着力于减少金融业的经营风险,通过提高银行自有资本的比例,以增强银行应对不良贷款增加的能力,实现金融秩序的稳定。其次,为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经营效率,兴起了大改组运动,通过优胜劣汰的原则实现了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幅度较少。再者,激活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创新。美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措施,促进以投融资方式创新为特征的创业投资制度、以纳斯达克为特征的多层次金融市场制度等金融创新。
进入90年代以后,在金融全球化发展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趋势下,为提高美国国内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开始进行金融结构改革,改组金融机构,重组金融市场。1999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它的颁布打破了美国自1933年所确立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分业经营的模式,允许这三大行业的联合经营,美国的金融服务体制也由此开始转向混业经营的模式。同时,美国政府鼓励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促进金融机构跨行业的经营和竞争,从而提高了整个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3 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绝对霸权地位
美元作为国际通行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享有特权地位。强美元对外资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据美国第一波士顿信托银行估计,美国实际上利用着全世界净储蓄额的约72%。进入美国的国外资本大部分进入了金融市场,购买美国股票、公司债券等有价证券,外资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外国在美国购买的金融资产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2年为1130亿美元,2003年为2800亿美元,2004年为3990亿美元。如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心-理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以金融霸权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同样处在中心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处在。美元的绝对霸权地位有力了支撑了美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中心地位。而对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强美元政策通过吸引大量国外资本的进入有力的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3 美国金融结构的高级化――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
资金的充分流动需要有完善的金融市场,有多种多样的从事不同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各类金融工具。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结构的高级化需要有一个过程,不仅表现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增长,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国资本市场的发达使其金融系统拥有了更多的“备用轮胎”,即资金来自许多不同的贷款者和投资者,资金可以更加自由的流动和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也促成了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更有效率的现代化金融体系的形成。
金融体系的差异一般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金融体系倾向于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美国资本市场上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使得资本市场的组织运行更为有效,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社会资本过剩的前提下,使两者实现很好的结合。相比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是支持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独特优势。资本市场在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风险资本的筹措渠道,同时也是风险资本完成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目的后最好的退出渠道。
充足的资本供给对风险投资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金融机构已经成为风险资金最主要的供给主体。在德国和日本,银行等金融中介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非常大,银行(全能银行)在风险资本的供给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美国的风险投资基金的筹措模式符合一条基本的原则:高风险投资的资金应该由愿意并且能够承担高风险的人来提供,各类基金如美国的养老基金成为了风险资本市场上的主要力量。而风险资本的退出是整个风险投资运行各个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美国风险投资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具有一个发达的股票市场用于公司控制权的交易。1971年,为给中小企业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创造途径,二板市场应势而生,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交易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在美国开始为2500种在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证券提供中间报价。相对而言,德国和日本等国的股票市场的作用较弱,并由此带来公司控股权转让发生的比较少。
美国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反映出了美国金融活动重心的变化。发达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美国新金融结构中的主导组织形式,是美国金融结构高级化的重要表现。
4 美国金融业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金融业的活跃可以为经济的运行机制提供充足的动力,没有金融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美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以及金融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不仅为美国新“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并且作为美国金融创新重要内容的风险投资制度的高度发达也是促进美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原因。
4.1 资本市场优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伴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创新,资本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为企业融资提供越来越宽松的环境。资本市场的优化发展促使了美国企业的融资理念发生转变,企业纷纷进入资本市场发行企业债券,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这同时也促使了美国的债务结构有了显著转变。另外大多数兼并企业是以大量发行新股来筹集资金的。相比与银行融资等传统融资方式,资本市场上的灵活性、多样化的金融创新工具为美国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已经建立完善的知识型企业融资体系,金融资本向以信息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企业倾斜,为知识型企业上市、融资创造了许多便利。一方面,美国发达的风险投资资本为处于产业化早期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主要的融资渠道。由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不仅需要相当规模的资金投入,并且也具有比较高的风险,而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投资制度的出现使得以前不具备进入金融市场条件的一大批具有潜力的风险企业有可能筹集到所需的资本。另一方面,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建立为众多的难以在主板市场上市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市场,其宽松的环境使得新企业能迅速获得资金支持,纳斯达克市场把企业家及其创新成果和风险资本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那些具有长期性的、风险较高的、科技含量大的,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的投资支撑。
4.2 风险投资发达,驱动产业结构升级
世界范围内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以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近些年来的新兴技术革命毫无疑问是促使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必要基础,然而,技术创新本身并不足以刺激经济增长,新技术实行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具有流动性的资本市场存在。高新技术商品化的过程需要一定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作为传统融资主体的银行的收益和风险间的不对称使得银行不愿对风险企业发放贷款。由此,风险投资这样一种追逐超额的金融利润为目标的新的金融契约顺应而生。风险投资是解决高新技术创新对资本的需求和资本供给之间的矛盾的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风险投资事实上是一种金融资本,通过获取风险企业一定份额的股权,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并力图通过IPO或产权交易的方式收回投资,退出风险企业。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和繁荣填补了金融市场上由结构和运作规则所决定的市场空缺。
美国依靠其强大的资本市场和良好的法律环境,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资本融资机制成为了目前世界上风险投资最为发达的国家,有效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能力。具有风险――收益特征的金融工具的创新有利于投融资双方的风险承担和报酬安排,使得那些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具有潜力的创新企业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有效刺激了创新活动的商业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的金融创新。
美国发展的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比传统的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更具有优势。在技术不确定条件下,风险投资公司这种专业化金融中介机构在挑选新技术项目和孵化企业方面有着万能银行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大规模的追求高投资利润的风险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的流动的满足了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技术产业的融资需求。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进步,金融推动产业技术结构现代化的机制着重体现在它对技术开发转化融资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秦韩. 金融市场.美国新经济的催化剂[J].当代经理人,2006,(12).
[2] 陈坚.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的融合[J]. 国际商务研究,2006,(3).
[3]何德旭,王朝阳. 金融服务与经济增长.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05,(3).
[4]王燕辉.美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4,(1).
[5]吕友清.创新金融市场.构造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美国发展新经济的经验及其启示[J].经济论坛,2001,(2).
2、直接筹资模式与间接筹资模式分析
(1)直接筹资模式。在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的英美等国,由于有相对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股份制的盛行、证券市场的充分发育等因素,确立了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基本筹资制度,形成了典型的以直接筹资为主的筹资模式。英美筹资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首先,筹资结构中,直接筹资比例较大,间接筹资比例较小。以美英为例,在l990年美国企业的融资存量中,直接融资占有绝对优势,间接融资只起补充的作用(参见表1)。英国也大体类似。
其次,资本市场非常发达。英美筹资模式的基础是资本市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英美两国都形成了发达而成熟的资本市场。美国有世界上最大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英国则拥有欧洲最大、全球最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两国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众多,交易规模巨大,交易种类繁多,交易工具齐全。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健全且富有效率。各种完备的证券法律法规维护着资本市场良好的运转秩序。
再次,银行在企业融资中处于非主导地位,银行与企业保持松散型关系。由于英美两国银行的历史传统,总体上来说,两国企业的中短期资金主要由银行供应,大规模的长期资金主要来源于证券市场。因此,商业银行在企业中处于非主导的地位;同时,美国的商业银行受法律限制不能持有工商企业的股份,从内部银企之间就形成一种松散型的关系,企业与银行不会产生信贷依赖关系。
英美模式的优缺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英美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能力,强化优胜劣汰机制,使筹资活动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其缺点在于,企业的最终决策者——股东经常变动,股东缺乏对企业长期投资的意愿,导致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性。
(2)间接筹资模式。日本、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两国经济条件落后,政府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及银行企业关系密切等因素,使奉行国家主导型资本主义的日本、德国等国确定了以银行为核心的基本筹资制度,形成了典型的以间接筹资为主的日德模式。日德筹资模式的主要特征:
首先,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以间接筹资为主,直接筹资起补充作用。在日本、德国等国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以银行贷款为主体的间接筹资占绝对优势地位。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外部筹资总量中银行贷款等间接筹资占80%以上,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筹资仅占10%稍多一点。即使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金融改革之后,日本企业间接筹资仍占外部资金来源的70%左右。德国也大致类似。
其次,银行体制独特,在企业筹资中起主导作用,银企关系密切。日本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德国实行全能银行制度。这两种制度下,银行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短期信贷支持,也可为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并可以持有企业相对较多的股份。这样,日德两国的银行与企业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在企业筹资中银行起主导作用。
日德模式的优缺点:日德这种带有强烈政府干预色彩的筹资模式,对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推动经济快速、多边发展的策略。日德模式的优点在于,它能按政府的意图,利用政府的力量,集中调度金融资源,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从而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增长。同时,银企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推动企业在相对稳定的资金环境和竞争关系中快速发展。但是,日德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内在缺陷: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资本市场的成长,造成市场经济下直接筹资方式无法得到应有发展;银企关系过于密切,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问题,不利于银行及企业的正常发展;大量的间接筹资导致企业高负债率,阻碍了企业形成良好的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结构,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二、我国现阶段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间接筹资方式是在我国渐进式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监控社会资金活动的要求,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做出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一的间接筹资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其自身的缺点。
第一,在间接筹资方式下,不论企业进行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其资本金都主要依靠银行性筹资。由于财政拨款的大幅减少,而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在自身筹资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必然向银行大规模筹资,这样就导致了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从无负债经营变成了负债经营。企业适度负债经营,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提高其自有资本的利润率,取得较大利润。但在现阶段企业过分依赖银行筹资,使企业过度负债经营,加重了企业的还债负担,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高负债率,会加大企业随资产利润率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难度,从而给企业财务带来风险。同时,企业的高负债率易受银根松紧的影响:当银根紧缩时,利率上升会直接影响借入资金的财务杠杆作用,此时筹集信贷资金也变得困难,这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稳定。
第二,企业与银行的密切关系容易造成类似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金融界发生的诸多问题。比如,银行贷款呆账、坏账过多,一旦企业出现还贷危机,银行就会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甚至破产的问题;同时,银企的密切关系使筹资交易缺乏透明度,容易滋生腐败,易产生大量的呆账和坏账;企业大规模筹集银行性资金也阻碍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这些都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隐患。
第三,从信用评级角度来看,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容易被认为是市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筹资形象,对企业以后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都会有不良影响。因此,单一的间接筹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型的筹资方式来满足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深、沪两个股市的建立,直接筹资快速兴起,为新型筹资方式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的直接筹资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上市公司质量低下问题: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包装上市时存在着弄虚作假、资产剥离重组不实等情况;上市后,经济业绩不佳,经济效益呈滑坡态势,发展前景不高,从而限制了这些企业业绩的提高,影响了整个资本市场的成长。同时,资本市场的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证监会的监管职能发挥不够充分,券商与上市公司的投机炒作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这些问题直接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直接筹资的发展。直接筹资发展的不完善将不利于新型筹资方式的建立。
在分析了我国现有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之后,结合西方筹资模式的优缺点,我们更加意识到建立新的、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筹资方式的必要性。我们要广泛吸取、科学地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筹资方式。
三、加快建立我国企业新型筹资方式
1、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使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之间的比重更加合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银行为主的间接筹资方式将逐步向市场经济下的新型筹资方式转变。通过对直接筹资、间接筹资基本概念的了解及对西方发达国家筹资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我国新型的筹资方式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并存,两者相辅相成。第二,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的主辅问题要由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来决定。第三,新型筹资方式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需要经过较长的发展过程。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并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筹资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以间接筹资为主的筹资方式还会存在一定的时间,但是随着银行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新型的筹资方式将在不久的将来替代现有的筹资方式,间接筹资的比例将不断下降,直接筹资的比例将不断上升。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的比例将由企业自行决定,政府只能利用财务杠杆进行间接管理。要建立新型的筹资方式,就要对间接筹资和直接筹资进行优化和改革。
2、优化间接筹资方式,改革银行信贷体制。间接筹资体系下形成的高负债率对企业的危害极大,企业要优化间接筹资方式,就要尽量降低其过高的负债率,使负债率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做到既能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又不会造成财务负担。优化间接筹资方式,还要对现有的银行信贷体制作适当的改革。从银行方面来讲,要与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过分紧张的关系,提高信贷交易的透明度,改革信贷政策,减少银行呆坏账率,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对于企业来说,要有“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思想,要尽可能按时还贷,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可能降低筹资风险。
3、扩大直接筹资规模,加强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优化间接筹资的同时,要扩大直接筹资的规模。直接筹资的良好运作需要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等多方面的努力。从证监会方面来讲,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消除对股市的不正当干预,要把重点放在监管上,对资本市场上的资金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加强注册会计师、市场分析师,证券咨询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和业务管理,引导这些行业资格的认定,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审核制,这一改革对于完善证监会的监督职能,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证券交易所,要按相关规定合法交易,避免因过度投机行为而损害投资者利益,妨碍资本市场正常发展。上市公司作为筹资者,应真实披露其相关信息,要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改进股利分配制度,维护自身良好形象,为筹集更多资金做好准备。
新型筹资方式的建立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努力,尽早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筹资方式,将会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了解我国企业筹资方式的基本情况,笔者利用在银行工作的便利条件,对我国企业筹资方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我国各类型的企业法人,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企业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筹资方式的变化情况,从而找出现行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变过程中筹资方式的变化情况,从而找出现行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我国企业筹资状况
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相应手段取得本身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需适量资金的过程,也就是资金短缺方向资金盈余方获取资金并支付费用的过程。筹资活动按是否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可以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现代筹资由直接筹资方式和间接筹资方式构成,它在我国仅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西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筹资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根据自己不同的国情,形成了以直接筹资为主的英美模式和以间接筹资为主的日德模式。
1、我国企业筹资方式演变。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企业的资金来源也由财政拨款向银行贷款转变。从政府角度来讲,为了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增长,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要以银行为媒介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扶持重要产业发展;从企业角度讲,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不仅填补了财政拨款退位留下的缺口,而且为企业中长期资金来源提供了渠道。因此,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筹资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形成了单一的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筹资方式。调查得知,在这之前由于我国没有形成完善的资本市场,企业的筹资渠道特别单一,以至于许多企业至今还只迷恋于银行贷款这一间接筹资方式,这与日本和德国筹资模式的形成有类似的情况。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居民的收入大幅提高,思想观念不断转变,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在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财政金融改革的进行,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发展,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直接筹资快速兴起,一部分筹资观念较新的企业开始尝试直接筹资这一方便快捷的融资方式。
2、直接筹资模式与间接筹资模式分析
(1)直接筹资模式。在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的英美等国,由于有相对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股份制的盛行、证券市场的充分发育等因素,确立了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基本筹资制度,形成了典型的以直接筹资为主的筹资模式。英美筹资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首先,筹资结构中,直接筹资比例较大,间接筹资比例较小。以美英为例,在l990年美国企业的融资存量中,直接融资占有绝对优势,间接融资只起补充的作用(参见表1)。英国也大体类似。
其次,资本市场非常发达。英美筹资模式的基础是资本市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英美两国都形成了发达而成熟的资本市场。美国有世界上最大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英国则拥有欧洲最大、全球最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两国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众多,交易规模巨大,交易种类繁多,交易工具齐全。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健全且富有效率。各种完备的证券法律法规维护着资本市场良好的运转秩序。
再次,银行在企业融资中处于非主导地位,银行与企业保持松散型关系。由于英美两国银行的历史传统,总体上来说,两国企业的中短期资金主要由银行供应,大规模的长期资金主要来源于证券市场。因此,商业银行在企业中处于非主导的地位;同时,美国的商业银行受法律限制不能持有工商企业的股份,从内部银企之间就形成一种松散型的关系,企业与银行不会产生信贷依赖关系。
英美模式的优缺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英美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能力,强化优胜劣汰机制,使筹资活动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其缺点在于,企业的最终决策者――股东经常变动,股东缺乏对企业长期投资的意愿,导致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性。
(2)间接筹资模式。日本、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两国经济条件落后,政府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及银行企业关系密切等因素,使奉行国家主导型资本主义的日本、德国等国确定了以银行为核心的基本筹资制度,形成了典型的以间接筹资为主的日德模式。日德筹资模式的主要特征:
首先,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以间接筹资为主,直接筹资起补充作用。在日本、德国等国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以银行贷款为主体的间接筹资占绝对优势地位。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外部筹资总量中银行贷款等间接筹资占80%以上,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筹资仅占10%稍多一点。即使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金融改革之后,日本企业间接筹资仍占外部资金来源的70%左右。德国也大致类似。
其次,银行体制独特,在企业筹资中起主导作用,银企关系密切。日本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德国实行全能银行制度。这两种制度下,银行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短期信贷支持,也可为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并可以持有企业相对较多的股份。这样,日德两国的银行与企业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在企业筹资中银行起主导作用。
日德模式的优缺点:日德这种带有强烈政府干预色彩的筹资模式,对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推动经济快速、多边发展的策略。日德模式的优点在于,它能按政府的意图,利用政府的力量,集中调度金融资源,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从而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增长。同时,银企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推动企业在相对稳定的资金环境和竞争关系中快速发展。但是,日德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内在缺陷: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资本市场的成长,造成市场经济下直接筹资方式无法得到应有发展;银企关系过于密切,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问题,不利于银行及企业的正常发展;大量的间接筹资导致企业高负债率,阻碍了企业形成良好的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结构,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二、我国现阶段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间接筹资方式是在我国渐进式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监控社会资金活动的要求,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做出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一的间接筹资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其自身的缺点。
第一,在间接筹资方式下,不论企业进行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其资本金都主要依靠银行性筹资。由于财政拨款的大幅减少,而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在自身筹资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必然向银行大规模筹资,这样就导致了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从无负债经营变成了负债经营。企业适度负债经营,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提高其自有资本的利润率,取得较大利润。但在现阶段企业过分依赖银行筹资,使企业过度负债经营,加重了企业的还债负担,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高负债率,会加大企业随资产利润率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难度,从而给企业财务带来风险。同时,企业的高负债率易受银根松紧的影响:当银根紧缩时,利率上升会直接影响借入资金的财务杠杆作用,此时筹集信贷资金也变得困难,这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稳定。
第二,企业与银行的密切关系容易造成类似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金融界发生的诸多问题。比如,银行贷款呆账、坏账过多,一旦企业出现还贷危机,银行就会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甚至破产的问题;同时,银企的密切关系使筹资交易缺乏透明度,容易滋生腐败,易产生大量的呆账和坏账;企业大规模筹集银行性资金也阻碍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这些都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隐患。
第三,从信用评级角度来看,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容易被认为是市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筹资形象,对企业以后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都会有不良影响。因此,单一的间接筹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型的筹资方式来满足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深、沪两个股市的建立,直接筹资快速兴起,为新型筹资方式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的直接筹资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上市公司质量低下问题: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包装上市时存在着弄虚作假、资产剥离重组不实等情况;上市后,经济业绩不佳,经济效益呈滑坡态势,发展前景不高,从而限制了这些企业业绩的提高,影响了整个资本市场的成长。同时,资本市场的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证监会的监管职能发挥不够充分,券商与上市公司的投机炒作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这些问题直接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直接筹资的发展。直接筹资发展的不完善将不利于新型筹资方式的建立。
在分析了我国现有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之后,结合西方筹资模式的优缺点,我们更加意识到建立新的、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筹资方式的必要性。我们要广泛吸取、科学地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筹资方式。
三、加快建立我国企业新型筹资方式
1、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使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之间的比重更加合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银行为主的间接筹资方式将逐步向市场经济下的新型筹资方式转变。通过对直接筹资、间接筹资基本概念的了解及对西方发达国家筹资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我国新型的筹资方式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并存,两者相辅相成。第二,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的主辅问题要由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来决定。第三,新型筹资方式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需要经过较长的发展过程。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并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筹资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以间接筹资为主的筹资方式还会存在一定的时间,但是随着银行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新型的筹资方式将在不久的将来替代现有的筹资方式,间接筹资的比例将不断下降,直接筹资的比例将不断上升。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的比例将由企业自行决定,政府只能利用财务杠杆进行间接管理。要建立新型的筹资方式,就要对间接筹资和直接筹资进行优化和改革。
2、优化间接筹资方式,改革银行信贷体制。间接筹资体系下形成的高负债率对企业的危害极大,企业要优化间接筹资方式,就要尽量降低其过高的负债率,使负债率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做到既能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又不会造成财务负担。优化间接筹资方式,还要对现有的银行信贷体制作适当的改革。从银行方面来讲,要与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过分紧张的关系,提高信贷交易的透明度,改革信贷政策,减少银行呆坏账率,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对于企业来说,要有“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思想,要尽可能按时还贷,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可能降低筹资风险。
关键词:证券市场;现状分析;发展构想
Abstract:Opening and developing the financial market, especially the stock market wi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form of the city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n the past few years, stock market has been developing vigorously in China, but many problems are exposed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because of late starting. This paper lays a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main problems of stock market,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is paper suggests the developing patterns of stock market in China.
Key words: stock market;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ing pattern
1 证券市场的现状分析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1981年到1987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数额年均达到千亿元。 而1997年已达到2 412亿元。在股票市场上,迄今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已达900余家,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2万亿元。 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几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自身功能的发挥,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是:
1) 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左右,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而我国为24.2%,况且在总市值中还包括大部分不流通的市值,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就更低了。由此可见,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 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机构投资者是专业性金融中介机构,其投资活动具有投资量大、交易费用低、交易风险小的特点,很受大众投资者的欢迎。如美国,每4户人家就有1户向投资基金投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3) 市场分割,整体性差。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 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着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股、H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与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4) 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证券中介机构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虽然其业务已涉足证券的承购包销、发行、交易、自营、财务顾问等内容,但与国外投资银行业务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功能缺陷,例如投资银行核心任务之一的购并业务对于我国中介机构来说几乎还未曾涉及。西方国家的公司购并活动大多由投资银行策划完成,投资银行起着搭桥牵线、筹划交易过程、为交易筹措资金和参与交易谈判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中介机构,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重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5) 流动性不足。流动性是指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流通性强的金融工具,同时又有大量参加流通的主体。检验市场流动性通常可从交易量和成交价的关系入手,二者的关系越密切,流动性就越差。美国股市中二者变化的关系指数为0.01,而我国沪、深A股市场的关系指数分别为0.52和0.40,说明我国股市整体流动性是比较差的。造成股市流动性差,一方面与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投资者参与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国家股不能进行交易、法人股在STAQ和NETS市场交易微弱有很大关系。流动不足使股票价格扭曲,资本流动失去了动力和方向,资源配置功能受到抑制。另外,由于国有股不能流通,这将对国有资产的结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
6) 资本市场交易工具品种单一、结构残缺。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资本市场工具保持多样化趋势。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中80%以上已被其采用;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指、期权、认股权证等投资品种,而且这类衍生工具的交投大有超过现货市场之势。香港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集资形式更为多样化,在债券、票据和存款证3种形式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浮息工具、变息工具、可换投股债券、信用卡应收债券等多种形式,目前在联交所挂牌买卖的债务工具已增至129种。相比之下,我国大陆的资本市场除股票外,5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几乎没有,而1~5年的交易工具又受到种种限制,这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7) 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证券市场制度是支撑证券市场高效、公平运转的基础,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等。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从制度本身还是从执行上看都存在信息公开不够的问题,表现在一些重大信息披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极大挫伤了股民、债券投资者的信心。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是指证券投资者在获取有关信息后,被给予证券投资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实现的制度。我国证券市场的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过大,严重措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已制定了《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然而证券交易的基本法规《证券交易法》尚未制定,证券法规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导致证券交易的某些环节无法可依,加之对已颁布的法规执行不力,证券交易的违规和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我国1995年发生的“三.二七”国债期货的严重事件,主要原因就是证券法规不健全、监管不严造成的。
2 证券市场的发展构想
2.1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资本市场主体发展
证券市场主体质量的高低,对我国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资本市场主体的发展。
1) 取消额度管理代之以核准制。股票和债券市场的额度管理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手段,由于对证券发行标准制定较低,这给行政部门行使权力提供了较大空间,政府为企业包装上市,后患无穷。为此,国家主管部门应该严格上市公司审批,提高上市标准,取消或减少行政干预,将证券市场的额度管理换之以核准制,使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都能通过竞争达到上市的目的。这样既增强了市场参与的公平性,又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使企业经营者把精力真正放在如何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效益上,而不是通过旁门左道达到上市的目的。国家可以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上市标准,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实现股市的扩容,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2) 强化上市公司淘汰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不但要转轨,更要转制。而目前有些股份公司上市后不思进取,“穿新鞋,走老路”,把股市看作“圈钱”场所,效益下降甚至亏损。 1997年有11.8%的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小于0.05元,如此低的回报会打击股民参与二级市场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股市的扩容。因此,建议对于那些业绩长期不佳的上市公司,证券管理部门应给予警告、停牌直至摘牌,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只有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扩容才会有保障。
关键词:微型金融;小额信贷;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7-0033-0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结构的变迁,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要中介机构的商业银行与以直接融资为特征的资本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一系列的风险,既有商业银行在进入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微观风险,也有资本市场在面对商业银行的融入进程中所面对的宏观风险。认清风险,同时找出一条降低、化解风险的道路,能有效提高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加快金融体系现代化步伐。
一、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现状分析
自从1983年国务院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在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四大国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历了扩大发展、深化改革、改革攻坚等阶段。据统计,在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在全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超过80%。
对资金有需求的企业通过向商业银行进行借贷来达到间接融资的目的。即使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企业仍然是以通过商业银行进行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渠道。因为相对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而言,间接融资具有社会安全性较高、保密性较强、可以及时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等优点。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制度的逐步健全和融资企业需求的变化,直接融资凭借其筹资规模和风险度不受金融中介机构资产规模及风险管理约束、具有较强的公开性、在市场竞争中优化资源配置等优点,在市场中所占比重呈上升之势。
作为以直接融资为主要特征的资本市场,随着传统业务的进一步优化,相关业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也为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使其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合作前景更加广阔。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来优化其资产结构。使商业银行便于在充分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争取最大限度的盈利。因此,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进入资本市场,成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参与者。截止目前。我国共有14家商业银行在A股市上市,其中7家银行在H股上市。
特别是在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我国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和积极地货币政策,使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贷款余额由2009年初的32万亿元猛增到年末的42.56亿元,同比增长32.99%,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这时,商业银行就可以借助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增加其资本充足率。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依托资本市场,完善其自身功能,逐步完成由“信用和支付中介”向“全面金融服务机构”的转变,进而丰富了资金清算结算、金融资源配置、金融风险管理和国民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但是。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在组织结构层面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势必会给二者带来运行机制的变化,产生新的风险因素。在银证融合的情况下,在金融业传统风险因素之外。还可能由于金融体系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产生风险分布和作用机制方面的变异。例如,以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特征的商业银行,将可能产生其他类型的风险取而代之。此外,资本市场在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庞大支付结算网络的商业银行进入后。任何商业银行出现风险,势必会影响到资本市场上银行板块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波动。从下图可看出,沪深300指数变化趋势与银行股指数相似,且略微滞后于银行股指数。
二、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所面临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上市导致的风险
商业银行上市面临的首要风险就是能否成功上市,即上市失败风险。引发该风险的关键性因素就是IPO定价难题,如何合理确定IPd价格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股票IPO定价主要被两个方面决定,一是股票的内在价值,二是合适的IPO发售机制以充分发掘市场需求。由于计算模型的局限性和上述因素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上市过程中的IPO定价可能存在抑价现象,一旦出现定价不合理,就存在着不能实现新股销售的既定目标,难以满足筹集资的需求,导致发行失败的可能,最终付出高昂的成本。
其次是声誉风险,即在上市过程中,商业银行所出现的意外事件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同其他上市企业一样,将成为投资者所关注的目标,同时外部审计、评级机构的进入。将会使信息披露大大增加,导致原先潜在的问题得以暴露。虽然这些问题的暴露能及时化解商业银行的潜在的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问题的暴露必将削弱对该即将上市商业银行的信心,进而影响对其股票价值的评估。最终也波及到上市的成功性。
再次是商业银行是否具有长期的抗压能力,来应对上市过程中所面对的法律风险压力、财务管理压力、公司治理不完善和自身股价不确定波动的压力。上述压力将贯穿于整个上市的过程中,具有持续性,因为商业银行从开始准备上市到最终上市通常要经过数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一旦出现违反法律法规、财务欺诈、股权结构不合理、私自挪用信贷资金造成股价波动等问题,将会受到来自司法、行政监管力量的干涉与惩罚,造成投资者对其综合经营能力的质疑。
最后是商业银行再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矛盾争端及负面影响。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不发达,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法规和监管机制,不少国有企业上市的目的仅是为了“圈钱”。而非建立一个长期可持续的融资平台。而我国现有银行业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对资本金需求旺盛,融资需求缺口较大,这些现状导致部分投资者会担心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的目的性,以及相应产生的再融资风险。
(二)商业银行进入股票市场后面临的风险
商业银行成功上市、进入股票市场后,面临的首要风险当属股票市场的风险,主要包括股票资产波动风险、融资融券交易风险和间接性融资的违约风险。
股票资产波动风险即商业银行股票价格下跌的风险。当商业银行持有股票资产,且当其长期、持续下跌时,商业银行必须要提取足够的资产损失拨备,以覆盖风险。如果持续时间长、金额巨大。商业银行必然会面临连续的经营亏损,与此同时,亏损程度还将会随着股价的下跌而加大,导致恶性循环,形成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
融资融券就像商业活动中的赊买赊卖一样,如果到期时买卖双方能按约定,补足货款或商品,那么这笔交易节约了现金,也促进了商品流通。但如果不
能则信用链条发生断裂,会引起连锁反映。造成市场混乱。目前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机制尚未完善,投资理念尚未成熟,众多投资者将其视为短暂的投机市场,这就导致融资融券交易风险凸显。
此外,商业银行上市之后,自身原有的潜在风险仍不可忽视。到目前为止,不管商业银行进行怎样的创新改革,其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业务为主营业务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尽管伴随着商业银行创新,各类新的风险逐渐显现,但其信用风险仍然是最大风险,需要防控,不可能因为商业银行上市而发生根本性转变。截止2009年末,我国损失类贷款余额627.9亿元,较2008年末上升了58.1亿元。损失类贷款的上升,说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仍有扩大的可能。此外。涉及到资产与债务不匹配的流动性风险。处于被动调控的利率风险和商业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等同样是商业银行需要长期面临、防控的主要风险。
三、资本市场在接纳商业银行后存在的宏观风险
在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相互融人的过程中,除了要认清商业银行面临的各项微观风险外,更要对资本市场需正视的宏观风险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对其进行细致的剖析,才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防范对策,防患于未然。
第一是金融体系风险。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同属于金融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对接融合极有可能引起一个风险共振,也有可能将银行业的风险演化为金融体系风险,进而导致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非系统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从而加大国民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上市不用于其他行业,它的资本在随股市涨跌而变动的同时,放贷能力也随之改变,进而又作用到股价的变动上,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循环体。例如。股市景气,则股价上涨,银行的自由资本增加,放款规模可能扩大,进而影响股价的上涨;相反,如果股市低迷,则银行的自由资本也将缩水,在悲观情绪的影响下,银行的放款将会更谨慎,规模会缩小。这样更将促使股市的萧条。
第二是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主要来自国家的宏观政策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主要分为直接政策风险和间接政策风险。商业银行作为一类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企业。受国家政策性干预较强,特别是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资产占比较高(参考表2)。国家一旦对存款利率、贷款基准利率及浮动空间、备付率、信贷政策等做出变更,各家商业银行必须接受并执行。此外加之非金融领域的政策调整导致交易生产经营状况出现的劣变,共同作用在商业银行上,必然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产价值,反映到股票的市值上,最终作用到整个资本市场。
第三是银行危机将对资本市场形成巨大冲击。通常商业银行股票盘子大,金融股所占市场价值比重高,所以商业银行经营的是否稳健,其股票表现是否稳定,将直接关系到股票市场的运行与稳定。例如,深圳发展银行于1998年在A股上市后,曾长期居于A股市场龙头地位;2006年中国银行上市后占据上海市场权重第一的位置。因此,银行一旦发生危机,对资本市场的冲击之大是难以预测的。例如前不久发生在美国银行的次贷危机,在短时间内便引发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第四是信贷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所产生的风险。具体可以解释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后,会直接推动资本需求的增强,当其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后,将助长甚至引发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最终导致较为严重的泡沫现象,危及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由于金融传统与法律规定的不同,各国对商业银行直接投资股票的限定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尽管政府及相关金融监管部门长期禁止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但是在市场实践中曾多次出现银行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案件,
四、如何防范、化解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各项风险
在商业银行逐步进入资本市场并与其融合的过程中,要想防范、化解所面临的微观风险及宏观风险,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商业银行自身所具有的各项潜在风险,与此同时,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梳理健康的投资理念,建立一个健康、长期、可持续的融资平台:其次是研究如何防控二者融合所面临的各项风险。
(一)降低商业银行自身风险
降低商业银行所带有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潜在风险,在此将其简述为以制度防范为主,技术防范为辅,同时将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制度防范的要点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恢复和加强市场约束、监管约束、银行同业协会约束与银行内部构成的由外到内的风险防范体系。主要工作为:(1)进行产权制度改革;(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3)恢复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技术防范的要点在于与制度防范相结合,通过风险防范手段的改进,建立不完全信息下的风险机制,在具体风险的管理上,应在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
(二)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市场。是促进资本形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不断拓展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式和途径。毫不动摇地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2010年年初,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支持经济发展”。其中在对“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详尽论述中主要包括:加快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烷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健全上市公司并购和退市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引导和规范市场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建立、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第一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完善国内对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的相关立法,对商业银行上市行为制定相应的法律约束。此外,政府、金融相关监管机构制定对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详尽的监管细则,同时还要密切联系国内外经济、金融动态及市场发展的趋势,明确重点,及时修改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改进监管的方式方法。
第二是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将政府、各监管部门、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彼此之间通过信息交流有机的联动起来。例如,各监管部门可以在及时掌握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后,相互沟通,及时了解各家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对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制定统一的政策制度,使各监管部门在独立完成自身监管职能的基础上,对监管交叉区域或“盲区”完成全面监管。
第三是要深入研究分析金融监管方法,推陈出新。基于理论分析,运用计量方法,结合科技手段,创新模型,尽可能计算出贴近实践、可供参考的风险度量值。通过对风险进行合理的量化。使人们可以更直观的认清风险的危害程度,及时有效地制定出应对方案,最终达到减低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骏张中华宋清华:《商业银行创新与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1。
[2]成思危:《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第二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4。
[3]《2009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杂志社有限公司2009.12。
[4]罗子光:《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J].《金融与保险》2009(7)。
[关键词] 虚拟资本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利率工具
一、虚拟资本及其历史发展
1.虚拟资本概念。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概念最早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马克思认为,“生息资本的形式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每个确定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资本生出的”。由此,人们把股票、债券等能够带来确定的、有规则货币收入的所有权证书虚拟化为资本,它们是“现实资本的纸质复本”。有价证券作为虚拟资本的载体,相对职能资本来说,第一,它不是劳动生产物,本身没有凝结价值;第二,它不能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不能作为职能资本;第三,职能资本是现实的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有价证券是非职能资本,它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期;第四,它不是价值符号,而是价值收益索取权的证书。价值符号是价值实体的代表,能兑换不能增值,有价证券能增值。
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层出不穷,交易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有价证券无纸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因此,马克思在特定年代提出的虚拟资本概念无法涵盖具有虚拟资本特征的各种资本凭证,而虚拟资本概念在国内目前还缺乏统一的界定,但可以理解为,虚拟资本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又同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并且有相对独立运动规律的各种资本凭证。
2.虚拟资本历史发展。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逐步产生的,并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纵观虚拟资本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虚拟资本的产生阶段。现代银行信用制度的出现标志着虚拟资本的真正产生,一方面银行信用为虚拟资本的产生提供了货币制度基础,因为银行信用的货币创造功能使货币数量实现了成倍增长,这种增长并不代表经济发展中现实货币的增长,因而使得货币的虚拟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银行信用使借贷资本多倍于现实资本并多次参与现实资本增值的分割,使财富向银行业集中,从而使虚拟资本获得了快速的增长与发展。
虚拟资本的发展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单一银行信用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于是债券、股票等虚拟资本形式应运而生,并加速了虚拟资本向虚拟经济的转化进程。这种过程表现在,一方面债券股票等虚拟资本的产生催生了资本市场,另一方面有价证券的市场化使社会经济逐步走向虚拟化。同时,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虚拟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虚拟资本的快速膨胀阶段。20世纪70年代资产证券化(ABS)的出现标志着虚拟资本的快速扩张阶段正式开始。各种抵押贷款(住房、汽车等)、银行和企业各类应收账款等一切稳定的收入流都可以被证券化,或者在一些低信用等级的证券中加入较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并用其作为抵押发行新的证券,从而提高其流动性。由于这些信贷资产及初级证券本身就是虚拟资本,因此证券化产品不仅扩展了虚拟资本的种类,也使经济的虚拟化程度更高。随后风行全球的金融创新浪潮中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其保证金交易制度使衍生品市场交易具有多倍的放大效应,即杠杆效应,使虚拟经济不仅从增长速度也从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
3.虚拟资本的效应评价。虚拟资本的发展有其正面效应也有不容乎视的负面效应。就其正面效应来说,可以扩大货币资本的积累,促进资本的集中,加速资本的周转。但其极易成为投机的工具,造成虚假繁荣,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支付能力;随着银行信用和虚拟资本的发展,生息的货币资本不仅不反映现实资本的积累,而且自我扩张,导致生息资本与现实资本供求出现明显差别,生息资本的过剩或不足,不反映或不完全反映现实资本的过剩或不足,增大了调控宏观经济的难度。
二、虚拟资本积累对货币政策带来的冲击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基本都是围绕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四个基本问题展开。因为货币政策终极目标仅仅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却没有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数量依据,因此,为了在运用货币政策过程中能及时了解政策工具是否得力,预测政策目标能否实现,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确定后能否达到预期调节效果,将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终极目标能否实现。其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第一,可控性。银行通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能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地控制该中间目标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第二,相关性。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具有密切的连动关系,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够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第三,可测性。中间目标对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中央银行能迅速、准确地收集到相关指标的数据资料,并且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第四,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中央银行所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使货币政策能在干扰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调节作用。
遵循以上原则,不同经济学家对到底应该选取何种金融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提出不同的看法。一是凯恩斯主义者主张的选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他们认为利率对投资、总支出、收入等国民经济过程起着关键作用,而利率可以由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调节,因此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利率是理想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另一方面,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主张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从各国的实际运作实践来看,目前多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1.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受到的冲击分析。随着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许多国家外源融资由过去的以传统的银行信贷融资为主转向以证券融资,尤其是债券融资为主,加之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出现,使得传统的较为理想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有效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一方面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使货币供应量的范围难以界定。到目前为止,各国货币当局是以流动性的强弱来界定货币范围的。然而,虚拟资本种类的不断增加和虚拟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增强了不同金融资产之间的可替代性,因为金融衍生工具的替代性和避险功能使得各类资产在流动性上趋于相似,改变了作为交易媒介的资产和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资产的构成,从而使得货币当局难以清晰地区分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由于对货币的界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受到较大冲击。
其次,货币供应相对量和绝对量的改变。由于不同资产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替代关系,货币供应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比如股票和存款这两类资产,当股票的收益率较高时,存款就会离开银行进入资本市场购买股票,于是 下降;反之,当股票收益率下降或投资者获益后,又会将新增收入存进银行,使得 上升。这种货币供应量的经常变化,为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实际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再者,实际货币供应量与名义货币供应量不一致。以股票发行和交易为例,股票作为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取得了两重的存在,即股票发行筹措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各个部门,形成现实的资本,遵循产业资本的运动规律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着价值增值。而股票一旦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则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并不直接相关。一般来说,股票市场越发达,市场交易越活跃,股票市场值越高,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总成本减去一级市场的融资总额而形成的资本漏出额就越大。由于漏出的货币并未转化为对经济发展起支持作用的货币资金,从而使名义货币供应量与实际货币供应量之间出现不一致,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货币量应该是实际货币供应量,否则会降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另一方面,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打破了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物价间的稳定联系。稳定物价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基本目标,在虚拟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根据一定的物价稳定目标来确定货币的供应规模及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因为货币只有在商品市场上被吸收。而在虚拟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是可自由转换的,不同市场间的收益差成为引导货币流动的指挥棒。当居民对商品市场产生较为悲观的预期,而资本市场具有稳定的收益时,中央银行稳定物价希望进入商品劳务市场的资金会转而进入资本市场,此时会使中央银行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失效。为使物价从低谷中走出来,中央银行就须加大货币投放。但由于资本市场不可能永久繁荣,一旦某种因素导致市场反转,货币又会从资本市场大量流出,其中的一部分会推动物价上涨。因此,在虚拟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在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稳定之间没有经验可谈。
2.选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受到的冲击分析。高度发达的虚拟资本市场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为复杂,增大了货币政策效果的不可预期性。一般而言,中央银行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控官方利率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而中央银行具有改变官方利率的能力则因为它是“高能货币”的垄断供给者。
官方利率变动的效应通常通过两个渠道进行传递:一是货币市场。官方利率的变动首先直接传导到其他短期批发货币市场利率,这种利率的变化进一步对长期利率产生影响。如果市场预期长期利率也会下降,投资必然增加,使实体经济的产出水平扩张。二是资本市场。根据股息贴现定价模型,官方利率的下降最终会促使虚拟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并通过财富效应刺激居民消费,促使企业投资的扩张和银行放贷能力的增强。而这一切的最终结果会表现为实体经济的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得以实现。
然而从各个国家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使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并不那么简单,突出表现为利率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利率对资本市场价格的影响力下降,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价格的涨跌反过来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倒在加强。以中国为例,以前央行调息对股市的影响为利率上调,股价通常大跌;然而近几年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利率上调,股价不跌反而上涨。
之所以出现这种与理论分析相反的情况,主要是投资者对利率变动本身的关注在下降,反而将利率的变动视为判断经济景气状况的信号:利率上调意味着经济具有增长趋势,而利率下调则意味着经济出现衰退。
显然,在利率变动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价格产生相反影响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效果能否实现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另外,虚拟资本的虚拟性使得其与实体经济又不断发生偏离,这种偏离通常表现为虚拟资产的价格泡沫。资产价格泡沫危害的严重性使得政府不能不对其予以高度的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抑制。措施之一就是提高利率,但提高利率能否有效地制止泡沫的生长,则取决于利率的提升幅度能否改变资本市场上的收益预期。只要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收益(包括预期收益)超过短期利率水平,中央银行提高短期利率的货币政策就无法抑制资金继续流入资本市场。而如果短期利率高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收益,又会使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产生悲观预期,投资者将不断离开资本市场,由于预期的自我强化效应,这种资产价格的下降通常以暴跌的形式出现,对实体经济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可见,无论是资本市场处于暴跌阶段还是处于暴涨阶段,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都十分有限。
三、货币政策面对虚拟资本积累的改革建议
以金融创新为主要特征的虚拟资本积累破坏了传统的货币供求机制,不管是货币需求还是供给都因此变得不确定,货币政策的可控性降低,加大了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同时也加大了政策的操作风险,稍微的政策偏差可能将诱发严重的宏观经济震荡。
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者应当适应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充分重视社会公众对市场的反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增加货币政策操作的市场化。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货币供求机制的变化,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有效性正在逐渐减弱,为保证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应当及时调整,适当考虑选择以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中间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