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艺术与民族的关系8篇

时间:2023-12-18 10:04: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艺术与民族的关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与民族的关系

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1.非物质文化遗产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所有的创造来自社区的文化,在传统的某些团体或个人表达的基础上,并被认为是符合社会期待是一种形式的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通过模仿或其他口头传播传统的价值规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它包括民间传说,语言,文字,音乐,舞蹈,礼仪,庆典,食品和传统医学。

自我国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2006年6月10日中国设立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自己的标志,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领域。中国最早一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截止到2009年9月30日,又新增22项。

1.2内蒙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其具有少数民族色彩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更是丰富多彩。中国一贯重视对少数民族的扶持与保护,因此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同样重视,尤其是对逐渐有消失危机的非物质文化也都进行了保护,并设立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治区特别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9年 1月经自治区办公室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自治区成立,在2009年3月正式运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承担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联络交流。已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十六个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蒙古包、蒙古象棋等关于民俗、传统手工等方面均有涉猎。

2.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与繁荣。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在旅游发展不可避免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影响,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的关系值得去探讨。

2.1旅游开发的积极影响

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但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交通和信息的通畅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完全在人们面前展示,当地人也并未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与特殊性。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和生活质量的考虑,许多人离开居住地前往经济繁华的地方打工,越来越少的人会对传统文化与技艺进行学习、传承,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和失传。近年来,国家重视力度的增加,媒体传播的介入,使得区外的人对内蒙古地区特殊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增强当地人的重视与传承自身传统文化意识。旅游业的兴起,人们向往看到不同于自身文化背景的新奇事物,特别是来自于工业发达和现代化水平高的大城市以及国外的游客,内蒙古地区的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游客对当地各色文化的喜欢与热衷使当地人逐渐意识到,自身传统文化与技艺是独一无二的,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从心理和经济上对当地人都是一种鼓励。当地人重拾忽视已久的技艺与传统文化,并对本民族充满民族自豪感。

提供了资金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当地人的收入的提高,每当旅游旺季的到来,人员流动的增加,带动当地餐饮、住宿和各种服务业的发展。如那达慕大会期间或者是达里湖冬捕期间,游客的骤增。1991年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首次全区性那达慕,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其中也有来自国内外的商人。传统文化的盛会也带来了商机,良好的经济前景和资金支持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加强。当地人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去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

2.2旅游开发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双面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资金的支持和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给非物质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包装和扭曲。为了突出民族特色,以满足游客猎奇心理,改变和夸张了旅游发展民族风俗,引导游客关注古老的、原始、奇异的,神秘的一面,甚至是残酷的,庸俗的民风民俗。市场的商业氛围毁了文化内涵,精神信仰与民族凝聚力的稳定性会造成的影响。有些地方呈现在游客面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是经过加工,有的甚至与传统文化相背离,单纯的追逐经济利益,不顾传统面貌的保持,长此以往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百害而无一利,失去历史的积淀,徒有形式的活动,甚至会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

当地环境的压力增大。内蒙古地区地处中国北部地区,气候比较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多,对当地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等都有巨大的压力。有些地方甚至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日常人民生活的产生了有害的影响。

3.平衡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举措

旅游业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措施,如何利用好这一权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顺利进行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要想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支持,当有不当行为出现时,才能有理有据的进行处置,对大众也是一个警示,会减少破坏行为的发生。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如日本1950年《文化财产保护法》对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以及1964年韩国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份正式发挥法律效力。我们在完善相关法律方面可以多借鉴邻国经验。

政府发挥领导作用,协调各方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处理好各自领域的关系,不过分单独追求经济利益,发挥好政府综合领导的作用。

加强对当地民众的教育。提高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开阔当地群众的眼界,唤醒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对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鼓励民间人士建立小型展览馆,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收纳和管理。

4.结语

内蒙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但也需要旅游的发展和带动来提供资金和知名度;旅游业的稳定发展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到位的保护与妥善的开发提供资源,二者相互扶持,各自完善,才能和谐共存。 [科]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页:http:// culture heritage intangible.

篇2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技法;艺术风格;辩证关系

民族声乐的演唱之中,不能忽视技法和风格之间的关系,艺术风格和技法两者具有统一性,相互促进以及相辅相成,在实际的演唱之中,不能偏执追求技法,导致风格空洞以及苍白,缺乏情感。也不能忽视演唱技法的练习,需要认识到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这种关系。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这个度,才能让自身的演唱感染到听众以及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准。

一、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的涵义分析

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理论的研究人员已经将民族演唱作为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一点。民族声乐的演唱上,不论是在声乐修饰以及训练方面,还是在发声的技巧方面都有十分完备的系统,并且具有科学方法以及丰富经验,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在气息的运用方面

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如何使用气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基础性的环节。声乐演唱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声音、情感以及气息三者之间的关联系,在声音以及气息方面,就需要旋律以及音调上面相互协调,其中,口腔以及胸腔方面需要共鸣,通过气息的调整从而改变声音强弱或者高低等。情感和气息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气息的变化从而可以带来情感上的改变。

(二)高位共鸣方面

所谓高位上的共鸣是指个人在实际演唱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依靠嗓子发出声音,而且需要通过声音共鸣的作用对作品进行演唱。在平日的声乐演唱过程中,可以发现,为了完成作品演唱的任务,需要声音共鸣,如果在高位不能达到声音共鸣,就难以表现出作品所想要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进而难以形成个体的演唱风格。共鸣不但可以让演唱的声音更为圆润,而且可以促使声音更为柔和以及轻松,同时可以对音准进行很好的把握。

(三)咬字吐词以及行腔方面

正确的咬字以及吐词对于演唱者十分关键,是对演唱者演唱声乐最为基础性的要求,演唱人员需要做到行腔上准确表达,才能将真实的歌曲情感表露出来。其中,字正腔圆也是对演唱人员的要求,对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更是如此,也需要在行腔以及吐词方面保持多样性。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需要做到声音的高低层次不同,轻重强弱不同,这也是对行腔的一个基本要求。

二、艺术风格和演唱技法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艺术风格和演唱技法之间的统一性

艺术风格和演唱技法之间存在一种关系,就是只有通过演唱技法才能够将艺术风格真实地表达出来。作为一个演唱者,其必须具备熟练的演唱技法,才能将作品之中的情感完善以及合理地表现出来,因此,演唱技法对于艺术风格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何种作品,其中都有着一定的特色,比如,情感内容特色以及地域风格特色等,演唱人员需要掌握熟练的技法,对于声音的快慢、轻重进行很好的把握,才能将作品的特色以及情感表现出来。演唱技法的学习就是为了表现出作品的艺术风格,所有的演唱者加强对演唱技法的训练,其目的就是为了表现作品中的艺术风格,这也是所有演唱的最终目的。演唱者在日常的演唱中,需要根据不同的作品风格采取不一样的演唱方式,通过演唱技法的选择,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都巧妙表现,促使观众可以感受以及体会到作品的思想情感以及感受到作品的美。

(二)艺术风格和演唱技法之间的矛盾分析

第一,技法不到位将严重影响风格的表现。演唱的技法可以展现出艺术作品的风格,如果相关人员在演唱中缺乏完善以及高水平的演唱技法将严重影响风格的表现。所以,这就要求演唱者需要掌握演唱技法,并且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对于气息、吐词等进行把握,在实践中需要提升自身的演绎作品的能力。第二,盲目追求演唱技法,导致风格表现过于苍白以及做作,演唱缺乏真情实感。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把握好艺术风格和技法之间的关系,不能过于偏执于技法上,在技术熟练的基础上也需要一定的情感投入,演唱人员应当认识到,作品不但是为了追求高难度以及复杂的技巧,而且最需要关注情感表达以及艺术风格的表现。反之,如果一个演唱者,过分追求演唱的技巧,去炫耀自己的演唱技术而忽视作品的情感以及艺术风格这个重点,那么,就将导致观众感受不到作品的独特魅力以及思想情感,因此,炫耀技术的演唱同样是不合格甚至是失败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的主要内涵,并且论述了技法和风格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艺术风格的表现需要技法才能实现,但是,过分追求技法也容易导致艺术风格十分空洞,因此,相关演唱人员对此需要正确认识,才能提升自身的声乐演唱水平,促使作品表达出来的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郑璐.略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135-138.

[2]罗晓宇.浅谈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5,18:75-76.

[3]徐秀成.浅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的关系[J].戏剧之家,2016,07:63.

篇3

关键词:音乐;美学;民族音乐;精神;创造

一、音乐与美学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音乐使生命增加了意义,让世界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的祖先在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由利用人声和能够发出声响的物体发出声响作为信号,到运用不同的音高,按照一定的节奏创造出一种“秩序”,从此音乐的创作开始了。这种“秩序”是按照人们所在的民族和地域,按照该民族和地域所面临的大自然对于他们的塑造。因而长期形成的信仰、社会观念和对于音响、音高、节奏等的象征意义的赋予和理解来进行,从而形成了该民族、该地域独具特色的音乐。因此,某民族某地域产生某种音乐几乎可以说是大自然的造化。人类这种由原始的音响的实用,到动物性的欢娱。再到美的创造、表现与欣赏,这中间经历了几千年的生灭与涅,逐渐形成了各自截然不同的音乐体系。它如同“人的精神或人格。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体”。它同人格的形成一样,一旦成为一个“原型”或曰“自性”,它便如荣格所认为的那样“自性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它把所有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显现,都吸引到它的周围,使它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音乐体系的形成如此,各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就不足为奇了。把西洋音乐的音阶中各音的关系和汉族调式音阶各音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就可看出,同是七声音阶,除诞生方法的实际差异外,其观念上的差异是那么大。在西洋音乐中,“七、六、四、二各度是动音,它们力求达到回到安静状态”。“动音被最近的静音所引,故七度上行至主音,第六度下行至属音,第四度下行至中音。第二度上行到中音或下行到主音。”第三级音和第四级音是半音关系,第七级音同第八级音是半音关系,第四级向下和第七级向上的导人性是最基本的概念。但在汉族音乐中“自殷以前但有五声,自周以来加文武二声,谓之七声。五声为正,二声为变。变者和也”(唐杜佶《通典》)。王仲皋在《琴学概论》中说:“殊不知五正音之外,有变宫、变徵、清角、清羽(即闰音)四个偏音。”这些说法,说明我国传统音乐中是以五声为主音。变宫、变徵不过是调式中的附助而已。除雅乐与清乐的音节不一样外。各种调式音节排列也不尽相同,而且变徵一般情况下不是向三级音靠拢,而是有向徵(五级音)靠拢的倾向,变宫也不见得一定“导”向宫音。并且,变宫、变徵在一些如山西的民歌、河南的豫剧中还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运用“十二平均律”是找不到这两个音的。从西洋乐同汉族音乐的异同,可以想象世界各民族音乐会有多少根本性的差异。然而,几千年来。各个民族都用自己的音乐表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自己的音乐是其他音乐无法代替的,当今,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膨胀,各民族间的音乐正在互相渗透和理解。西方民族的音乐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东方民族所理解,风靡全球的通俗音乐DD爵士乐、摇滚乐恰恰来自被认为经济最落后、文化最原始的黑人民间音乐。

二、民族音乐的特点

当代民族音乐学者普遍认为,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自身的固有的文化价值,对此绝不能加上高低优劣的区别,不能用“欧洲音乐最优秀”的狭隘观点来否定和蔑视其他民族的音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民族音乐主要有以下几点独特之处:

首先,在乐音的构成方面,民族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有直接关联。所谓五声调式,就是指由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构成的调式,也就是相当于首调唱名中“do、re、mi、sol、fa”这几个音。当然,民族音乐中也会出现有“fa”、“si”的六声调式或七声调式,不过它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而衍伸出来的。

其次,从音乐的表现形式上来说,民族音乐十分讲究旋律横向进行的线性美;中国音乐的旋律是柔性多变的,这其实与本民族的书法、国画等艺术有极大的共性;民族音乐特别注重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以上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多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而对复调、和声等运用很少的根本原因。

最后,从音乐与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代“诗舞乐”是一种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关雎》中这样写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实,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最初都是有曲调用来吟唱的,这便是已知的音乐与文学融合最早实证。在古代,音乐与舞蹈、美术、书法、文学等姊妹艺术都有着紧密联系。如远古时期的“六舞”――黄帝之《云门》、尧之《咸池》、舜之《大韶》,禹之《大夏》、汤之《大C》、武王之《大武》都是音乐与舞蹈结合的典范,当年孔子闻后三月不知肉味的就是《大韶》。唐朝的歌舞以及宋元时期兴起的“北杂剧”、“南戏”以及后来的昆曲、京剧等也都是音乐与舞蹈甚至武术、杂技等结合的艺术形式。此外,民族音乐的“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特征其实是与我们的母语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本民族的舞蹈、绘画、书法、文学、语言等相辅相成,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民族音乐才会表现出与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不同的特征。

篇4

 

 近年来,**不断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使用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少数民族语文师资、翻译力量不断加强,社会市面宣传标语、广告牌匾等蒙汉文字并用率、规范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使用得到进一步规范。但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使用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进步和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蒙汉文并用不够规范、并行率不高。一是社会市面用文仍存在蒙汉文字体大小比例失调、翻译不准确、书写制作不规范等问题,如部分公共服务平台没有蒙文提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公示公开栏没有使用蒙文、路通标记没有蒙文提示等。二是各类文件、政策、法律法规大多为汉文,蒙汉文字并行的文件数量有限,没有达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要求,不便于少数民族群众理解掌握政策法规。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力量薄弱。专职翻译人员数量少,翻译力量薄弱,翻译工作未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大部分县市除政府翻译室和民族宗教事务局外,其他部门未设置翻译机构。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范围呈缩小趋势。近年来,受蒙语授课学生考录难、就业难、社会语言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蒙语授课学校生源有所减少,加之社会新生网络和媒介的影响,导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弱化,使用范围逐步缩小。

      二、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一是加大《内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贯彻力度,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并结合实际制定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办法措施。二是加大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监督检查力度,对社会市面蒙汉文字并用情况进行治理整顿,对拒不执行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的单位、商户,依据相关规定予以通报、处罚。加强广告牌匾的源头管理,做到统一翻译、定点制作、及时审核。三是推进蒙汉文字并行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文件翻译率,确保群众及时准确掌握政策法规。

篇5

论文关键词:李遇秋 手风琴 和弦结构 联缀体 演奏技法

李遇秋的手风琴作品涉及体裁广泛.形式多样.有奏鸣曲,赋格曲、组曲、独奏曲、协奏曲、重奏曲等作曲技法也不限于传统作曲技术,部分作品采用了十二音序列手法其中一些经典作品是对我国民族化手风琴音乐道路的可贵探索,对今后我国的手风琴音乐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本文以李遇秋的手风琴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其代表性作品的创作特点、作曲技法进行分析.研究这些作品的创作素材,和声手法,曲体结构等,探讨其手风琴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

一、以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

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作品一直是李遇秋手风琴音乐创作追求的目标.他的创作立足与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注意挖掘、整理地方特色音乐.结合西方作曲技法创作出了许多优秀手风琴作品.

《天女散花》可谓是李遇秋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作品是手风琴组曲《惠山泥人印象》的第二曲,创作于1987年.在德国克林根塔尔举行的手风琴国际大赛上演奏家张国平演奏了这首作品,引起了强烈凡响.随后这部组曲在德国正式出版乐曲吸收了江南丝竹和地方戏曲的音调加以发展.又移植了古筝、琵琶、竹笛的演奏技法,由沉静到悠扬到热烈。《京剧脸谱》为组曲《惠山泥人印象》的第三曲,是作者以京剧音调为素材创作的手风琴作品.乐曲采用了京剧花脸的唱腔、锣鼓点和丝弦牌子曲做素材.做了戏剧性的发展.力图表现沉思中再现的一幕幕戏剧场面。《广陵传奇》是作者以古琴曲《广陵散》为素材移植改编的一首手风琴作品,但该曲并不是《广陵散》的简单的移植,而是将原曲的精髓消化之后.在手风琴上进行再次创造的结果、“一方面.手风琴的多声部性能特点将原曲的单一旋律改编成多声部作品.……另一方面.在演奏处理上也充分发挥了手风琴特有的技巧”①如旋律上的灵巧加花处理。抖风箱对情节的描绘、气氛的烘托等,,手风琴协奏曲《南国情》运用了云南少数民族音调和节奏型.采用混合节拍4/5拍.使乐曲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

从这些作品可看出作者在创作中善于以民族民间音调.节奏型为创作素材,突出了作品的民族特色.增加了音乐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二、和声的民族风格在手风琴音乐中的大胆索

音乐创作中追求和声的民族风格.一直是20世纪以来.中国作曲家们研究的课题.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尝试,已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手风琴创作也不例外.而李遇秋在这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一方面他注意吸收我国在民族和声技法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另一方面,他的和声语言在保持五声性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探索“有人对‘和声’的概念归纳为‘同时呜响的音群组合’.我同意这种说法在中围,侗族、苗族有各种自然形态的多声部结合方式。琵琶、笙、古琴、筝等也都有不同的结合方法在国外人们‘创造’了许多新奇结合方式这些我们都可以去研究.一定能从中得到启发”②正是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引下.使得李遇秋手风琴作品的和声手法非常丰富.除较多运用了传统的二乏度结构和弦外.作者还采用了以下一些有特点的和弦:

1.四、五度迭置的和弦结构形态

四、五度迭置的和弦在李遇秋的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类和弦形态.在我国的民间多声音乐作品中屡见不鲜,李遇秋作品中的四、五度结构的和弦主要有两种形式:由单独的四、五度和声音程构成的和声形态及四、五度混合结构的和弦。

(1)由单独的四度或五度和声音程构成的和弦。

(2)四、五度混合结构和弦

这种混合结构和弦最常见的形式为空五度和弦与琵琶和弦空五度和弦由五度、四度音程迭加而成.一个八度音程内含有一个纯五度和一个纯四度音程。具有空旷、飘逸的音响特点。琵琶和弦的基本形式为外围一个纯八度音程.内包含根音上的一个纯四度与一个纯五度。这与琵琶的定弦完全一致.此外还有省略八度音程中的一个音的两种变化形式。

空五度和弦的音响有一种飘逸、空旷的感觉,作品《广陵传奇》为了模仿古琴音乐的果效,较多使用了这种和弦

2.二度叠置的和弦形态

二度结构的和弦,由连续的二度迭置、间隔式的二度迭置或将二度音程以分散形式的排列来构成乐曲《沉思与酣歌》中使用了连续的二度迭置结构和弦.构成了“音块”式和音.音响效果极不协和

3.特殊的和弦结构方式

除上述几种和弦结构之外.作者的一些作品还现一些根据音响的需求组织起来的特殊结构和弦。这种和弦更注重声音的质量.色彩的浓淡.从而产生富于特色的音响效果.更适宜表现描绘性、场景性、造型性音乐。

4.复合和弦:

复合和弦指同一调性范围内的不同级数或不同结构的和弦纵向结合构成。它有两个基本特点:和声的层次分明及音响上的不协和性。在《京剧脸谱》中运用了不少复合和弦

三、民族器乐曲式结构在手风琴音乐中的借鉴和发展

在李遇秋创作中.一一些作品体现出对我国传统民族器乐结构形式的吸收和借鉴《天女散花》便是一首较为典型的具有传统民族器乐结构形式的乐曲.它采用了我国传统民族器乐常见的套式结构——联缀体形式所谓联缀体是指“用对比的原则,将多个不同段落(不同音乐材料)依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成一首完整的乐曲”些段落的组合有两种构成法则.即速度的渐变性和内容的情节性。速度的渐变性指多个不同段落按“慢一中——快”渐层发展的原则有层次的递进.使风格多样的对比段落通过速度渐变这条主线将它们有机的组合成整体《天女散花》是李遇秋最成功的民族风格手风琴作品.乐曲不仅在音乐材料上引用了民族传统音乐.在乐曲结构的处理上.也借鉴了传统器乐的组织形式.使整首作品的民族风格更加突出。

四、充分开掘手风琴演奏技巧。有效展现手风琴的艺术魅力

李遇秋在创作中,为模仿各种民族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果效.利用键盘乐器的结构特点.创造性的运用手掌在黑键上的滑奏、敲击键盘、拍打琴体等技术.产生了丰富的音色联想.较为逼真的模仿了一些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效果.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手风琴音乐语言.并以此传达民族音乐所蕴涵的“神韵”在乐曲《天女散花》中,作者就运用手掌在黑键上的滑奏(不触及白键),产生了与中国民族乐器古筝的“刮奏”技法相仿的音响效果由于黑键的排列结构为五声性的.因此.这种技法较为成功的模仿了古筝的演奏效果在乐曲《六子戏弥陀》中,作者运用了右手敲击键盘的演奏技巧,产生出一种特殊的音响.意在模仿民族打击乐的演奏效果,描绘出一副嬉、欢乐的画面。《手风琴协奏曲》中.作曲家用拍打风箱。敲击变音器等手法,丰富了手风琴的音响和表现力。再如,在《第三奏鸣曲》第二乐章“死城的诉说”中,作者用手风琴排气孔与风箱运行相结合发出的特殊音响—风声.以及右手拍打风箱不同部位而产生的高低不同的音响.两者相配合生动描绘了荒凉凄惨的“死城”景象

五、小结

以上从创作素材、和声技法、曲体结构以及演奏技法四个方面粗略分析了李遇秋手风琴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我们可再从宏观方面对李遇秋的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特征加以归纳:

(1)立足于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善于从民族民间音乐材料中发掘创作素材.通过技术性处理使之手风琴化.创作小具有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审美观念的艺术作品,丰富了中国手风琴曲库

篇6

关键词:民族器乐 教学 实践 科研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等艺术院校先后开设了民族器乐演奏专业,这标志着民族器乐由以前的自然传承模式向学院式专业教育转型,由基础教育层次进入大学、研究生教育层次,一个崭新的民族器乐教育格局逐渐形成。长期以来,在一代又一代民族音乐家和教育家的努力下,民族器乐专业的大学教育取得了丰富成果,培养了大量传承民族音乐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情况下,认真总结和研究民族器乐专业教育中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关系,对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院校民族器乐专业学生特点

目前,各艺术院校民族器乐专业的教学对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是专业性音乐学院附中与综合艺术学校的毕业生;二是非专业性全日制高中艺术特长班的毕业生。笼统来讲,这些学生在学习和思想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特点。1.精力充沛,乐于接受新知识。大学阶段的民族器乐专业学生年龄一般在18至22周岁,生理上逐渐成熟,智力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展现,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思辨水平大幅度提高,适应能力、承受能力、选择能力和自控能力等都明显增强,这对他们认真完成大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2.充满自信,专业水平较高。初进校的民族器乐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中等艺术教育基础,皆是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与优胜者,自豪感与荣誉感强,这为他们4年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饱含自信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着很好的鼓舞和促进作用,能够保证演出过程中高水平的发挥,展示自己的专业才华,这也是民族器乐专业学生普遍的特点。3.独立自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民族器乐专业教学大都采取一对一专业教学,体现在大学阶段的民族器乐专业学生往往相对比较独立和自主,这是伴随着教育阶段的连续性和学生成长阶段的连续性所必然出现的。在4年的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对未来的挑战和理想充满希望,这对其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益处很多。4.视野局限,文化底蕴不够。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受专业限制,民族器乐专业的学生偏重于专业艺术的学习而忽视科学文化的学习,常常表现出对外界事物关心不够、文化底蕴缺乏的现象,这影响了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提升,也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二、加强艺术院校民族器乐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特色培养

在民族器乐专业学生人才培养中,专业教学是基础,是不容忽视和放松的。长期以来,各艺术院校在民族器乐的专业教学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突出个体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和教学特色是其重点。

民族器乐专业教学过程多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授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讲授、示范与单独辅导相结合,独立性较强,且不同的器乐、流派、不同的教师传承方式不同,教学的内容与重点也不一样,各有自己的特色,这类似中国传统手工艺传袭的师傅带徒弟的做法,是艺术教育普遍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在民族器乐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专业教师要按照学生自身的特点,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强化实践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教学,涵盖对教与学,即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形成积极的互动,教学相长,使教师也在其中提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成长。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具体体现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大纲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实践环节的确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的改革创新方面。

不同艺术院校的民族器乐专业各有特色,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都有民族器乐专业,各有优点,特色不一。鉴于师资力量的不同,各校的民族器乐专业都有自身的保留曲目、所属艺术流派的曲目、教师所擅长演奏的保留曲目等。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具有特色的曲目纳入教案编写、教法研究中,并在演奏技法训练和艺术风格把握等教学环节中得以体现,从而凸显自己的教学特征,形成和保持民族器乐专业在不同艺术院校教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比如,笔者所在的中国戏曲学院的民族器乐专业,在教学上加入了许多戏曲元素,具有浓郁的戏曲风格,这也是一种特色的体现。

在民族器乐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教学与艺术实践、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相互依存。民族器乐教学的过程与培养的目的贯穿于艺术实践与创作的全过程,由于教学个性化模式所限,除基础课之外,学生所要表现的东西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因素,区别于一般文理科统一的教学模式,这同样也是艺术教育的规律。民族器乐教学强调扎实的基本功,注重技艺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技能性和应用性的要求,使其与理、农、医、管等学科相比,除了都有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共性以外,还带有职业教育的特征,在这个教育过程中,针对性和特色优势尤为重要。

三、强化艺术实践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艺术院校的学生时刻不能与艺术实践相分离,部分艺术院校专门设立艺术实践周和实践月,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艺术实践,这对学生的培养是一种重视和实践探索,是其他普通大学学生培养所不具备的。可以说,艺术实践是艺术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与方式之一,也是民族器乐专业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既是对民族器乐专业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进一步开展民族器乐专业教学、科研与创作的依据,并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在民族器乐专业的整体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实践一般分为三种,一是舞台艺术实践中的专业演奏,二是观摩考试的专业演奏,三是教师检课时学生在课堂所做的专业演奏以及合奏、重奏、伴奏等演奏形式。在艺术实践过程中,作为专业教师要重视学生表演心理的锻炼,应凭借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演奏心理设计、演奏心理训练、演奏心理控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尽可能地使学生掌握音乐表演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并善于运用到自己的音乐表演艺术实践中,为创造生动、深刻、完美的音乐表演艺术形象奠定坚实的理性基础。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专业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回课时的演奏状态和音乐表现,随时对学生的音乐表现给予针对性指导,从而使其建立正确的演奏理念,设计适宜的音乐演奏表现,并养成演奏习惯,使学生演奏的声音形象与视觉形象浑然一体,珠联璧合,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此外,要格外重视民族器乐学生艺术实践的舞台表演。目前,我国民族器乐专业表演形式主要采取音乐会形式,其中包括独奏及合奏等。从一定意义上讲,音乐会形式具有现场感,容易引起演奏者的高度重视,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激发演奏热情和事业心等,这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实践使民族器乐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学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实践,让他们亲身参与音乐的展示与创作,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艺术表演的舞台和进行创作思维训练,有利于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表现能力和团结协作、适应社会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四、以科研进一步促进民族器乐专业学生的教学与实践过程

在艺术院校,教育教学、艺术实践、科研创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民族器乐专业也不例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体到民族器乐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实践与科研创作的关系,要坚持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教学、实践和科研的关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在人才培养各环节中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统一,做到教学与实践、科学研究共促进,同进步。

作为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要关注科研、用心科研、主动科研,做出更大成绩。在民族器乐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科研因素,逐步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调动学生的科研潜能,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举例来说,民族器乐专业方向的科研主要包括专业的发展方向、教学法、演奏法、发展史、艺术流派、历史作用、代表人物、作品分析、艺术特点、演奏风格、教材编写、课程研究、比较研究、论文写作专题研究等,有大量的专业学术研讨命题亟待开发和深化。在教学的同时,专业教师可以尝试将丰富的教学经验、优异的教学成果及音乐作品转化成新的科研成果,然后将科研创作过程中的经验、灵感和感悟回归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添加新的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在艺术院校民族器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学是基础,实践是途径,科研是推动力,只有将这三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互为一体,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器乐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民族器乐专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于春哲.琵琶演奏专业的高端教学[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4).

[2]周达疆.强化实践教学,构建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2).

篇7

[关键词]民族舞蹈 创作 民族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和丰富的文化积淀铸就了五十六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各民族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我国各民族发展为具有各自语言、习俗、文化、等独具特色的人文状况与景观,不同的生活习俗造就不同的文化,其中民族舞蹈就成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民族舞蹈之所以到如今还能异彩纷呈、灿烂耀眼,是因为民族舞蹈千姿百态的动作舞姿都取材于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历经沧海桑田,中国的民族舞蹈也随历史的变迁不断的发展、变化和创新[1]。

一、民族舞蹈创作与其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

民族舞蹈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是人类发展史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人类的生存本质,人们通过不同的舞蹈姿态,将实际的、抽象的、观念的民族文化因子统一融合到一起,向同伴、向外界、向未来表达本民族传统上对于生命的敬畏,以及对于大自然的情感。从最初的史前文明时期的舞蹈创作来看,它就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同时它作为一种文化,还有着非常深刻的内隐式文化价值,也就是说它通过人们自身做出各种形体动作对日常生活状态加以表达,通过不同的节奏与内容表达出不一样的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从而达到传达情意、抒感的作用。民族文化最深刻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其民族舞蹈的创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受到多方面冲击的民族舞蹈想要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与发展领域,就必须深植于所属民族的文化中开展创作,在现有舞蹈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牢牢立足于民族文化内涵所在,加大民风民俗的弘扬力度。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民族文化特征的影响下不断发展。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遵循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它通过人的形态、神态来进行传情达意,其产生与形成受自然与社会两种因素的影响,其表达方式因艺术创作者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另外,其形成还与民族文化发展状态有关,不同的文化发展阶段都会产生具备不同特征的舞蹈形式。民众在欣赏舞蹈的时候就能自然感受到其所代表的文化特征,并于无形中受到该文化的陶冶。民族文化是民族舞蹈与民族文明的纽带,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传承[2]。

二、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具体联系

任何门类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而任何优秀的艺术,又是对生活的反映,尤其对于民族舞蹈而言,民族的这个定语,决定了这门舞蹈艺术和生活的关系紧密相连。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民族舞蹈创作的最本质特征就是不仅要深入生活,还要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有新意,有深度。例如对于达瓦拉姆创作的《酥油飘香》而言,创作者在创作之初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深入藏区,与藏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实体验了藏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因此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一个个舞蹈动作,才是最贴近生活的,尽管该作品经过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但其中分明有一种生活的影子。这部作品的开场动作是一群姑娘的身体后仰,昂首挺胸,像是少女在清晨虔诚地迎接旭日东升的一刻。在实际生活中,藏族同胞在清晨的状态就是如此。民族舞蹈不仅能将人民的生活予以还原,还能将藏族同胞乐观自信、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以舞蹈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充分反映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同时,高质量的舞蹈作品,不仅应有出众的外在表现形式,还应有深刻的内容。深刻的内容,同样来自于对生活的探索。创作者若不能贴近生活,内容的深刻性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虚有表面的有形无神。诚然,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及人们在生活中所沉淀下来熏陶形成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舞蹈的根源和灵魂。我们进行民族舞蹈创作都必须以此为基础,走进创作对象的民族或人群中去。很多著名的民族舞蹈都不是本民族的人民创作的,但创作者必须要到该民族人民的生活中去体验和求索,去收集民族中外在的形式性内容和发掘民族中潜在的丰富内容。

(一)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风格的独特性、独立品格的关系

民族风格的独特性与独立品格是民族民间舞在继承、弘扬和发展中的重要内核。民族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依托于文化、历史、民族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而发展的。民族舞蹈创作取材于各民族劳动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民族舞蹈从中吸取了每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和习俗,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舞种,可见民族风格的独特性、独立品格对民族舞蹈的创作起到了关键作用。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民族之间因生存的生态环境不同,各自历史进程的快慢节奏不同,也使各民族舞蹈形态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民族舞蹈是各族人民群众劳动生活的写照,它用舞蹈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吃、穿、住、用、行,是人民展现自己喜、怒、哀、乐等内心世界、歌颂美好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舞蹈的发展历经多种变化,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舞蹈都不尽相同,独一无二,这些舞蹈或深沉、或奔放、或热情、或含蓄,它展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特点。很难想象每个民族都跳着着同一种舞步是个什么样的情况[3,像四川德宏地区的孔雀舞,步伐流畅、圆润,通过腿步带有弹性的曲伸、手掌的上翻下按、头部的转动、眼睛的表情,表现出一种欢悦、优美的情态与性格;而西双版纳的孔雀舞,节奏顿挫感鲜明,粗犷质朴体现的是一种乐观豪爽的性格气质……在动作风格的区别中又可间接地感受到不同地域培养起来的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生活习俗。

(二)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音乐的联系

有人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的确,音乐元素使舞蹈鲜明、活跃,而舞蹈深化了音乐元素,音乐在舞蹈中对感染气氛、突出故事、表现人物不同性格以及对舞蹈情节和内容的展现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是融为一体的。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民族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民族音乐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民族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由于各民族地域文化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舞蹈形式更加瑰丽多彩,这些形式多反映当地的劳动生产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和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因此民族舞蹈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民间舞蹈是民族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最富特色的有鼓舞、跳乐、踏歌三种类型。一为鼓舞,是采用击乐伴奏,合节起舞。主要是以鼓为伴奏乐器,用特有的节奏和音色变化,配合舞姿,如苗、瑶、彝、水、黎等民族的铜鼓舞、壮族的蜂鼓舞和扁担舞、朝鲜族的长鼓舞、佤族的木鼓舞等。二为跳乐,是一种完全用乐器伴奏的舞蹈,如西南各少数民族的芦笙舞、葫芦笙舞、月琴舞、三弦舞、哈萨克族的黑走马摆舞和天鹅舞、锡伯族的贝伦舞等。三为踏歌,即在歌声和乐声中踏着舞步欢跳,是载歌载舞,或歌舞相间,以歌伴舞的形式。一切声音都起源于动作,这是舞蹈与音乐结合的自然基础,舞蹈艺术中的舞蹈和音乐的结合必须达到美满的境地,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完整和真正的舞蹈艺术。所以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我们要深入的了解该民族的音乐,以及音乐中丰富的内涵,因曲制舞、因舞选曲来进行创作[4]。

(三)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生产生活的关系

民族舞蹈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自娱自乐的作用,民族舞蹈诞生于各民族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同时民族舞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民族舞蹈创作的基础。究其民族舞蹈的发展根源,很多由古代的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由简单到复杂,而祭祀中手舞足蹈的基本动作又来自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5],因此进行民族舞蹈创作必须深入到该民族的生活之中。以广东舞蹈《鱼龙舞为例》,在诗词中,描述的是元宵节潮州民俗文化巡游盛况,在这个舞蹈中,采用了四十多人来表演盛况场景。伴奏乐器以打击乐为主,配有吹奏乐,这个舞蹈充分展现了广东地区节日人群热闹,欢欣鼓舞的状态,该地区人民喜爱赶集,喜欢摆动身体等形态也一览无遗。这一经典舞蹈的诞生与生活在广东的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并且这种舞蹈在舞台上面表演的时候气势恢宏,深受人民喜爱,给观众以及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情感精神的关系

早在远古时期,表达最令人们激动感情的方式便是手舞足蹈,最初的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征战、祭祀等一切领域,每一种舞蹈都集中直观地表现舞者的情感和精神。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就是要充分融入到该民族的情感精神之中,各民族舞蹈表现的不论是傣族人的柔细、鄂伦春人的勇敢、蒙古人的豪迈、还是彝族人的好客,都是对民族人民情感与精神的最好诠释,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舞蹈形象在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时要“形象鲜明”,充分体现该民族的精、气、神。

(五)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信仰的关系

很多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至今仍保持着他们对于自己民族虔诚的信仰或图腾,而这种信仰是他们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不一定要追随他们的信仰,但必须能感同身受,这样才能抓住民族舞蹈的灵魂,如藏族舞蹈“跳大神”就是佛教信仰的产物;又如:苗族舞蹈《接龙鼓舞》,就是用于祈福驱鬼的。由于苗族信奉的是以祖先和自然等原始形态的不可知物,尤以祖先崇拜为甚,比如说,在苗族人的心目中龙的概念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一种图腾圣物,他们从人本主义概念出发,信奉龙,认为龙就是他们的祖先,他们是龙的传人[6]。为了脱离苦难,祈求平安,每三至五年便组织一次大型的接龙鼓舞,将神话里的图腾圣物――龙接到寨中,请到家里,其场面真诚热烈,风情浓郁。

(六)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文献(包括口头流传下来的歌谣)的关系

民族文献(包括口头流传下来的歌谣)是我们了解一个民族历史最直接和真实的工具,其中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传说等丰富的内容,甚至包括舞蹈的基本动作要领及精髓。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有人用舞蹈动作把“无奈、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也可以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7]

从这些记载看来,民族文献(包括口头流传下来的歌谣)对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甚至掌握民族舞蹈的精华,创作民族舞蹈是极其重要的。

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各方面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我们要创作一个民族舞蹈,就要充分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体验一个民族的生活,把他们文化生活中的内容加以提炼,但提炼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对他们生活原形的加工、美化、优化和韵律化,同时创作过程中要具有时代的气息和精神。总之,民族舞蹈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多方面结合体,它用人类的肢体语言和思想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怀[8]。

参考文献:

[1]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1).

[2]韩珂.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探究[J].大舞台.

[3]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魏安石.中国民族音乐与民族舞蹈之间“鱼水”关系的研究[M].大众文艺,2009(17)

[5]冯双白.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纲[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9

[6]徐晋.少数民族舞蹈尚需不断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1.10

篇8

关键词:民族舞蹈 创作 民族文化

一、前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的国家,并且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这样就塑造了五十六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其中由于各民族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我国各民族发习俗、文化以及也不同,这样就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色,并且不同的生活习俗造就不同的文化,其中民族舞蹈就成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音乐的之间的关系

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民族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民族音乐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民族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由于各民族地域文化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舞蹈形式更加瑰丽多彩,这些形式多反映当地的劳动生产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和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因此民族舞蹈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民间舞蹈是民族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最富特色的有鼓舞、跳乐、踏歌三种类型。一为鼓舞,是采用击乐伴奏,合节起舞。主要是以鼓为伴奏乐器,用特有的节奏和音色变化,配合舞姿,如苗、瑶、彝、水、黎等民族的铜鼓舞、壮族的蜂鼓舞和扁担舞、朝鲜族的长鼓舞、佤族的木鼓舞等。二为跳乐,是一种完全用乐器伴奏的舞蹈,如西南各少数民族的芦笙舞、葫芦笙舞、月琴舞、三弦舞、哈萨克族的黑走马摆舞和天鹅舞、锡伯族的贝伦舞等。三为踏歌,即在歌声和乐声中踏着舞步欢跳,是载歌载舞,或歌舞相间,以歌伴舞的形式。一切声音都起源于动作,这是舞蹈与音乐结合的自然基础,舞蹈艺术中的舞蹈和音乐的结合必须达到美满的境地,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完整和真正的舞蹈艺术。所以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我们要深入的了解该民族的音乐,以及音乐中丰富的内涵,因曲制舞、因舞选曲来进行创作。

三、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生产生活的关系

民族舞蹈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自娱自乐的作用,民族舞蹈诞生于各民族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同时民族舞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民族舞蹈创作的基础。究其民族舞蹈的发展根源,很多由古代的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由简单到复杂,而祭祀中手舞足蹈的基本动作又来自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因此进行民族舞蹈创作必须深入到该民族的生活之中。以海南舞蹈《草笠舞》为例,该舞蹈在动作语汇的创造上,可以说颇有一番建树。主要是根据黎族少女追求美的内在隐秘和她们在劳动中编制锦绣山河秀美画卷的情思而凝练、提纯和创造的。由于黎族青年女性喜欢穿着筒裙,而裙子又比较窄小,所以不便于低坐。当待客或闲聊时,姑娘们多数宁愿站着、倚着门框或靠着同伴侧身而立,此时松弛的上身和腰部,会随着双脚重心的频频轻移而改变姿势,这种自然的三道弯体态便成了黎家少女所特有的体态和风韵。《草笠舞》的动作语汇不但展示出黎族少女这种独特的体态与风韵,同时也展现了她们表达情感和显示自身美丽的独特方式,所以说该舞蹈动作有较深的文化意蕴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情感精神之间的关系

早在远古时期,表达最令人们激动感情的方式便是手舞足蹈,最初的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征战、祭祀等一切领域,每一种舞蹈都集中直观地表现舞者的情感和精神。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就是要充分融入到该民族的情感精神之中,各民族舞蹈表现的不论是傣族人的柔细、鄂伦春人的勇敢、蒙古人的豪迈、还是彝族人的好客,都是对民族人民情感与精神的最好诠释,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舞蹈形象在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时要“形象鲜明”,充分体现该民族的精、气、神。

五、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信仰之间的关系

很多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至今仍保持着他们对于自己民族虔诚的信仰或图腾,而这种信仰是他们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不一定要追随他们的信仰,但必须能感同身受,这样才能抓住民族舞蹈的灵魂,如藏族舞蹈“跳大神”就是佛教信仰的产物;又如:苗族舞蹈《接龙鼓舞》,就是用于祈福驱鬼的。由于苗族信奉的是以祖先和自然等原始形态的不可知物,尤以祖先崇拜为甚,比如说,在苗族人的心目中龙的概念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一种图腾圣物,他们从人本主义概念出发,信奉龙,认为龙就是他们的祖先,他们是龙的传人。为了脱离苦难,祈求平安,每三至五年便组织一次大型的接龙鼓舞,将神话里的图腾圣物――龙接到寨中,请到家里,其场面真诚热烈,风情浓郁。

六、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文献之间的关系

民族文献是我们了解一个民族历史最直接和真实的工具,其中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传说等丰富的内容,甚至包括舞蹈的基本动作要领及精髓。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有人用舞蹈动作把“无奈、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也可以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各方面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我们要创作一个民族舞蹈,就要充分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体验一个民族的生活,把他们文化生活中的内容加以提炼,但提炼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对他们生活原形的加工、美化、优化和韵律化,同时创作过程中要具有时代的气息和精神。总之,民族舞蹈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多方面结合体,它用人类的肢体语言和思想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怀。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各方面的关系不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创作民族舞蹈时,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体验一个民族的生活,把他们文化生活中的内容加以提炼,这样才能一个好的民族舞蹈。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