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死亡教育的缺失8篇

时间:2023-12-16 16:15: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死亡教育的缺失,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死亡教育的缺失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现状 成因 培养策略

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沟通魅力,培养大学生自信、开放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强其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使其易于取得他人的愉快合作和帮助,是其尽快融入社会,走向成功的通行证。相反,沟通能力差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边缘化。但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等,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为此,高等院校就要未雨绸缪,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沟通能力的培养教育。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了探讨[1]。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现在不少新毕业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欠缺,有时写个通知都写不清楚,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十分清楚地表达出来,因而不愿意参与交流沟通,给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造成现代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原因如下。

1.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

为了应对中考、高考,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进入了紧张的应试状态,生活在几乎封闭的学习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理念和习惯:只要分数上去了,其他都不须顾及。没有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更缺乏沟通能力的训练,造成一大批学生交往与沟通能力的缺失。进入大学新的环境后,有些同学不适应、不习惯,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有些学生还是只关心成绩,忙于钻研专业课和技术训练。同学之间缺乏互相关心和交流,即使有沟通也是在很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的,沟通能力的训练明显不足[2]。

2.家庭教育的影响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两种极端:一是对孩子极其宠爱,使孩子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性格和自私自利的品性,从而缺少宽容、谦让和合作的精神;二是居高临下,不能与孩子平等相处,使孩子处于思想压抑的状态。两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大学集体生活中,要么只顾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只强调自己的感受;要么把话藏在心里,不去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欠缺是必然的[3]。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校园诚信缺失的现象,如请“”、考试作弊、学术成果剽窃、假文凭、假学历等,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大学生受学习、社交、工作、经济、家庭等方面压力的影响,有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产生一些自卑、孤独和嫉妒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以个人利益为处世原则,看不起来自农村和困难家庭的同学,巴结父母有权势的同学,加剧了大学生之间的隔阂。

4.能力欠缺导致实践上的偏差

由于校园交往的范围窄,交往的对象相对单一,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使不少学生虽有交往的愿望,但缺乏交往的能力,导致实践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人因为一味追求真空似的友谊而时常感到“遭受打击”;有些人又因为一味追求“有钱就好”的庸俗关系学而抛弃了朋友间最基本的因素――“真诚”;也有些人因为根本不重视人际交往而导致不会与人交往,只能孤独地活在自我的狭小的天地里。

二、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紧迫感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沟通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上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他认为这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部副主任张仁伟曾直言,现在企业招聘不应只强调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较多的看重综合素质,即所谓的“软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在华南理工大学团委联合企业共同举办的2009年度榜样学子评选活动中,则特别加入了沟通能力的训练。另外,麦可思2009年的就业蓝皮书也肯定了此观点,认为:本科毕业生亟需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的能力等。

现代社会,成绩的优异不再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大部分的人才招聘机构更看重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微软在2008年的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实习生招募会上明确表示,除硬技能要求外,微软更关注“软性技能”,要求应聘者工作有激情、沟通有技巧等,否则,即使技术再优秀,微软也会“一票否决”。而在同年6月举行的“ACCA就业力大比拼”上海赛区决赛设置的“校企对话”环节中,多家知名企业(包括安永、毕马威、BP、德勤、杜邦、高露洁、普华永道)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把沟通能力等“软能力”放在第一位。但遗憾的是,专门为提高沟通能力的课程在全国各大学并未普遍开设,即使有沟通课程也仅是选修课而已,没有作为必修课。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沟通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而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大学里可以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有目的地营造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关系氛围,增加同学们的沟通交流机会,引导学生由想说话变为敢说话,渴望说话。

2.开设心理学和沟通教学课程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可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在大一第一个学期就开设此类课程,这可使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融入集体生活中,在正直、平等、诚信、宽容的原则下愉快地渡过四年的大学生活,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心理学教育,使大学生克服沟通中的心理障碍,培养集体意识。

3.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遵循行为学、心理学的规律,正确引导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时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与自己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缺点,回味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拥有一颗宽容之心。从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开始,鼓励并帮助学生锻炼提高交往和沟通能力。

4.加强诚信教育

面对校园里和社会上诚信缺失的众多现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诚信沟通环境。引导学生多看事物的正面,通过点滴小事,培养学生的诚信责任和诚信意识,并在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中做到以诚相待、信守诺言。诚信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生活化、案例化,避免空洞的说教,要把诚信贯穿于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之中,在长期的诚信教育熏染下,形成诚信的人格[4]。

5.建立交友平台

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沟通的习惯是因为交友圈比较狭小,没有找到“趣味相投”的聊友。鉴于网络技术比较畅通,大学生较多地依恋网络的特点,各高校可以建立类似于BBS之类的同校网络平台,每个同学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想法在那里讨论和发表。由于同校,他们可能就会走出网络,找到本人,深入了解,形成沟通的习惯之后,就会尝试着去和更多的人交流,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有目的地营造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交往氛围[5-6]。

四、结语

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人数与社会岗位数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大学生若想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除了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因此,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就成为了一个合格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良性发展与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和必备素质。而开设沟通技巧与能力等相关课程则是加强在校大学生沟通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开设此类课程,以及教育者的引导,诚信教育和交友平台等途径,逐渐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这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创新意识,大幅度地提升其沟通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长青.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J].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报,2006,(18):12.

[2]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56.

[3]陈怡露,周斯翔.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科学时代,2007,11,(1):26.

[4]苏洁.大学校园的诚信缺失及其解决对策[J].唐都学刊,2006,22,(5):46.

[5]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

[6]曹威麟,段晓群,郭江平.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7,(4).

篇2

在新媒体视阙中,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媒介。现阶段,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社会交际和休闲娱乐的最重要渠道之一,但随之而来的现实人际关系脆弱,网络依赖或成瘾等现象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因此,校园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网络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2013年5月,笔者就该问题以天津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1份,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对将手机上网终端的认可度,手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需求和心理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需求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二、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及心理的影响现状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对手机终端上网认可度的调查分析

针对大学生群体对待手机作为主要上网终端的态度,通过问卷进行了相关问题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在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使用电脑上网的影响调查中,约72.77%的受访学生认为“手机上网”使“电脑上网”的时间“明显减少”或“有一定减少”。在手机终端相对于电脑终端的优势调查中,“随时随地可以上网”得到了大部分受调查者的认同,综合平均成绩2.80,远高于其它选项。通过分析数据表明,手机作为主要上网终端受时间空间局限较小,有其独特的快捷、便利及综合功能等优势,并因此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二)手机终端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和需求的调查分析

针对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习惯和目的需求,通过问卷进行了相关问题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约79.80%的受访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网龄超过三年。“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选择比率在受访中达73.77%。约82.50%的受访学生每天手机上网的时间超过2小时。90%以上的受访学生每次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手机上网的时段在“晚上上床休息时”和“周末或假日”最为集中。通过分析数据表明,手机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上网终端之一对其网络使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呈现出高频率、高效率、高灵活性等特征。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目的主要集中于“休息、放松心情”“无聊打发时间”和“提高生活效率”。同时,大学生上网交友的主要动机分别是“无聊打发时间”与“和熟悉的朋友联络感情”,远高于该项调查的其他选项,这也与大学生手机上网的主要目的基本吻合。

通过分析数据表明,手机终端以其便捷性满足了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休闲娱乐,提高生活效率的主要需求。同时,大学生群体经常通过手机网络交友聊天工具进行人际交往,达到利用空闲时间社交和巩固既有社会交往关系的目的。通过手机使用网络聊天交友工具进行人际交往更为便捷,因此使大学生对虚拟环境交友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增强。

(三)手机终端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的调查分析

针对手机作为网络终端和通讯工具可能对大学生使用网络形成的心理影响,请受访学生针对是否存在“手机强迫症”进行自我评估。

调查数据显示,14.12%的受访学生自认存在手机上网成瘾或依赖。约79.75%的受访学生自认不存在手机成瘾或形成依赖。但与此同时,约62.93%的受访学生承认自己“经常”或“频繁”使用手机上网。

通过与“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习惯”调查(参见表2)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集中在空闲时间,且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证明大学生群体对手机上网的依赖程度较高。在本次调查中,虽没有多数受访学生自认使用手机上网成瘾或形成依赖,但由于本题目属于被测自评题目,且使用手机上网的频度是评价形成网络依赖的重要指标,因此认为受访学生的自评存在主观差异性的特征。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上网频率过高的现象容易造成其对手机上网的过度使用,增强了出现网络依赖或网络成瘾的倾向。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以手机作为网络终端上网,受时间空间局限较小,具有便捷等独特功能结构和优势,与大学生的信息获取、社会交往和休闲娱乐等网络使用需求更加匹配。手机作为主要上网终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群体的上网时间,提高了他们对网络的重视程度,增强了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手机网络终端的普遍使用容易降低大学生进行现实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减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责任感;同时,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增加了形成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风险。

三、构建新媒体视阙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网络模式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手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和心理的影响,结合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需求,针对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网络模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搭建校园手机网络平台,服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高校应该将手机网络终端作为开展校园网络宣传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充分满足大学生通过手机使用互联网的主观需求,为校园网络的手机维度覆盖创造行之有效的客观条件,并与运营商合作积极开发、应用相关软件,从新媒体技术的领域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要搭建校园手机网络环境,满足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使用需求。同时,要注重开发校园手机网络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服务。大学校园应该努力为大学生群体营造良好的手机互联网氛围,结合高校育人工作的实际需求,利用并发挥手机互联网软件的教育引导服务功能。例如,开发体现思想教育和校园文化等内容的wap网站,通过寓教于乐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开发凸显信息服务功能的手机应用软件,为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提供服务。

(二)广泛开展校园线下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对于大学生频繁使用手机网络进行人际交往,乃至沉迷“虚拟交往”,容易出现回避现实人际交往,交往责任缺失等情况,大学校园应该广泛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方式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线下活动,引导大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中解脱出来,正确对待“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外界环境的应对能力,增强进行现实人际交往的愿望和信心,把大学生通过手机网络交友获得的共同乐趣在现实生活中加以扩大。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沉湎于虚拟网络社交环境中的大学生锻炼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技能,在具体实践中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摆脱对虚拟社交环境的依赖。

篇3

一天,西汉名将周亚夫应景帝之邀参加宴会。

他面前摆着一大块肉,没有切开,又没任何餐具。

周亚夫心里来气,马上招手要餐具。景帝笑着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周亚夫很不情愿地向景帝跪下请罪。景帝刚说了个“起”,他马上站起就走。景帝叹息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周亚夫是一个有硬度的人。他曾驻军霸上,文帝前去劳军,他不仅不迎接,还紧闭营门,宣称“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景帝此次请客,本是想给太子安排托孤之臣的人选。他想通过晚宴“考察”周亚夫,结果周亚夫秉性难移。不久,有人告发周亚夫谋反,景帝下令严查。面对刀笔小吏,周亚夫倍感屈辱,绝食抗议,最后吐血身亡。

周亚夫在为人上有硬度,却缺乏韧度,一味刚直,结果酿成悲剧。人生的道路并不都是笔直的,只有懂得转弯,旅途才能更久远。

(摘自《思维与智慧》清风慕竹/文)

欲望是最深的陷阱

美国一家雪山探险队公选一批探险队员,经过体能测试后,15人进入最后的心灵测试。

队长马克问第一个人:“假如你面前是珠穆朗玛峰,而你前面不远处还有一个队员,这意味他将比你先登顶,你会怎么办?”第一个人说:“我会加快速度超过他。”马克不说话。接着进来的13个人,答案都和第一个人一样。最后一个年轻人进来了,说:“就让他做第一吧,我做第二。”

马克兴奋地说:“祝贺你,你被录用了。”其他人不解,马克解释道:“雪山顶上空气稀薄,如果你想超过前面的人,势必会加快速度,这样就会因缺氧而窒息。”

马克说:“很多探险者并不是体力不够或技术出现问题,而是因为内心那一点点欲望,而永远长埋雪山。”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心中有太多功名利禄的人,有几个能登上人生顶峰?欲望,其实是最深的陷阱。

(摘自《当代青年》郭 龙/文)

人人都是缺角的杯子

徒弟问禅师:“世上真有完人吗?”

禅师从茶几上拿起一个杯子,递给弟子,反问:“这个杯子与其他杯子有何不同?”

弟子仔细端详了一番,答:“这个杯子缺了一角。”

禅师解释道:“除了那微小的一角之外,整个杯口不都是圆的吗?这正如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这个人就是很好的人了……”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做得不好,而是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我们不能一味地计较别人的缺点,却忽视了别人的优点。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缺角的杯子。若你发现身边的人有某些缺点,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能容忍自己的缺点,那就别盯住别人的缺点不放。

(摘自《演讲与口才》李梦莹/文)

死囚的一碗水

古印度,一名死囚在临刑前突然被告知:如果他能端着满满一碗水绕着皇宫走一圈而滴水不洒,国王就赦免他。死囚答应了。

消息传出后,百姓都围着皇宫看热闹。皇宫周围是高低不平的石子路,还有几十级上上下下的台阶。

闲人们在起哄:再走三步就要摔了!拐过墙角就要洒水了!死囚却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他死死盯着碗里的水,一步一步走回出发点,一滴水都没洒出来。国王问死囚:你怎么能做到一点水不洒呢?死囚回答:我端的哪里是水,分明是我的命啊!

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一生中却常常遭遇失败。甚至可以说,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成功反倒是非常态的。我们的一生中要面对学业的失败、事业的失败、情感的失败等挫折,当代大学生则更是如此。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生的各种事务还未定型,学生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还有待提高,加上在应试教育阶段中形成的依赖心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若是碰上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且是必需的。要教育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基础上,善待生命、享受生命,培育一颗饱含热情、充满生机的心灵;理解成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同样失败与挫折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回避,只能积极去应对;假想自己站在人生终点和死亡面前,激励自己积极从容应对人生的磨难;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得之淡然,失之垣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应该过“苦行憎”一般的人生,否则又将走向对生命理解的另一个极端。我们既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正确理解死亡,更要享受生命。我们无理由排斥物质的享受、工作的轻松舒适、无压力等愉悦之事,更不是要主动去寻找失败与挫折。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

[1] [2] [3] 

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一生中却常常遭遇失败。甚至可以说,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成功反倒是非常态的。我们的一生中要面对学业的失败、事业的失败、情感的失败等挫折,当代大学生则更是如此。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生的各种事务还未定型,学生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还有待提高,加上在应试教育阶段中形成的依赖心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若是碰上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且是必需的。要教育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基础上,善待生命、享受生命,培育一颗饱含热情、充满生机的心灵;理解成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同样失败与挫折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回避,只能积极去应对;假想自己站在人生终点和死亡面前,激励自己积极从容应对人生的磨难;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得之淡然,失之垣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应该过“苦行憎”一般的人生,否则又将走向对生命理解的另一个极端。我们既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正确理解死亡,更要享受生命。我们无理由排斥物质的享受、工作的轻松舒适、无压力等愉悦之事,更不是要主动去寻找失败与挫折。 

篇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着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篇7

关键词:生死教育;生命;死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32-02

人的一生仿佛一场旅途,日日行进中,常常忘记了生与死这两个路标。偶然间由于亲友的离去或是灾难的发生,让人们不得不被迫重拾生死的话题,然而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如何更好地生和死,皆为一般知识所不及。面对物质化的社会、无常的生命,当代中国大学生出现了生命困顿,主要表现在生命价值的缺失与生活意义的迷惘上。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被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却并未被视为身心都要获得成长的“生命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能解复杂的数学题目,却难以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生和死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言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无须对死亡忌讳甚至避而不谈。生死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和死的探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坦然面对生死并找寻生命的意义。在生死教育匮乏的今天,以生死教育为切入点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一、唤醒大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需要

近些年来,从马加爵到药家鑫,从杀人到自杀,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的早逝及对生命的体验都在警醒人们不要忽视死亡,不要漠视生命。

生命是最基本的载体。人生的恩爱情仇、人生的理想抱负、人生的幸福苦痛都需要生命这个最基本的载体。而生命无论对于哪个人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这逝者如斯夫的时空之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生命之旅,没有人可以重新来过。面对遗憾的生命的选择,人们只能留下“人生自是长恨水长东”的唏嘘泪水。一旦失去了它,没有人能再活过来,没有人能活第二次。这里的生命不仅指自己的生命,也包括他人的生命;不仅指人的生命,也包括自然界的其他生命。

生命原是人的最珍贵的价值。但一个活着的人的生命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金钱还是权力,是名声还是地位?面对死亡,人到底应该怎样活?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耗尽毕生心血、用尽一切手段去追求权力、地位、金钱、名声等等,甚至把这些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淮南王书》把这方面的思想概括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庄子也一再强调要“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相反的情形则是“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在庄子看来,生命与物欲是对立的,被物欲控制住的人是与生命的本性背道而驰的,因而是颠倒的人。我们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上,人人必须为生存而奋斗,这一点决定了生命本身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忽视的必然性。但这些是不是真正生命所需要的?得到这些后真可以没有遗憾地面对死亡吗?人是自然界的一员,被自然界赋予了欲望和需求,正是由于这些欲望与需求社会才会前进,科技才会发展,作为拥有了生命的人,当然有权享受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切。但是,正如周国平所言,生命欲望和物欲是两回事。生命的欲望不仅在于物质的满足,更有安全、健康,特别是情感等需求,而物欲倾覆下的情感追求在今天尤为重要。

孔子说“未知死,焉知生”,我们也会有同样感触,那就是在看到有人生命消逝的时候,总是感触良多,生发出对“生活”、“生命”的感慨和重新认识。这种认识和感触,是正面的劝导和讲授所难以实现的。而现在大学生中常见的感觉生活无聊、肆意地挥霍生命等现象,也正表明着“生死教育”缺失。死亡是可怕的,但死亡教育不仅不可怕,而且具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和教育价值。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死亡教育也就应该得到正视,得到重视。通过生死教育,学生将学会思考生命,珍惜生活,承担其生命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义务。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使个体接受、认同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力求使外在于人的各种准则、规则内化为个体的一种需求。生死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当代教育应该注重和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更好适应“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现代教育越来越偏重专业技能传授,而缺失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生死教育通过探讨死亡甚至体验死亡的方式激发大学生注重生命价值,重塑生命意义。

生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大学生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死亡;促使大学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帮助大学生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问题,加深大学生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生死教育无疑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生命是顽强的、倔强的,可以在坚硬的石头上绽放生命花朵,而与此同时生命又是脆弱、无助的:疾病、车祸、自然灾害会须臾夺取鲜活的生命,此事古难全。当死亡悄然而至时,能否有正确的、积极的心态?能否为了生命未完成的、未尽到的责任和义务与死神进行殊死的搏斗?即使面对别人的死亡,我们也不会无动于衷,生命中爱的情感会被激发,除了对死难者的哀思、同情甚至帮助,我们还会反思自己的生命,什么是生命中被忽视而又不能舍弃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死教育为契机,以生死教育引发的情感感召学生对家、国感恩,唤醒学生对父母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社会的爱,引导学生最终接受、认同外在的准则与规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于情感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理性理论的接受和认同比单纯理论说教更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

三、应对国人(大学生)精神困境的需要

中国实用理性的精神使我们从来都不会忽视脚下的事情,由于信仰缺乏、有一段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社会经济的转型,我们今天看到触及道德底线的事情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社会现在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是人之为人的责任与义务观念确立。20世纪80年代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人们开始强调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伴随经济体制转型而来的是文化视野的开拓、网络社会信息的爆炸,传统文化逐渐消亡、被人们遗忘。传统文化被丢弃后,道德滑坡日益显现,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举手之劳的善举在今天竟变成一种奢望:比如摔倒老人要不要扶的讨论,比如路过受伤的小悦悦却不施以援手的18个冷漠的路人……在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的调控下,毒胶囊、毒酸奶让人们流着泪自娱着“2012皮鞋很忙”……当国人发出“中国,请慢些走,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等一等你的人民”的呼吁时,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道德的重建于今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传统文化在一段时期被割裂;中国化的道路仍然很艰巨、正在进行;完全以经济为主导的弊端日益显现;那么,在今天,什么可以担此重任,成为中国人新的精神支柱呢?在此背景下,感性、情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给予人们新的启示。李泽厚的思想颇具代表性,如其所描述:“‘不知何事萦怀抱,醉也无聊,睡也无聊。’如此偶然人生,如此孤独命运,怎能不‘烦’、‘畏’?但与其去重建‘性’、‘理’、‘天’、‘Being’、‘上帝’、‘五行’等等‘道体’来管辖、统治、皈依、归宿,又何不就皈依归宿在这‘情’、这‘乐’、这‘超时间’、这‘天人交会’,总之这‘故园情意’中呢?”[2]

生死教育实际是一种情感教育,以生特别是死为切入点唤醒高校学生的情感进而升华为道德情感的一种教育方式。情感具有个性解放、情感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性,并超越时空的局限,更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死的恐惧进而引发的对生的珍惜的情感嵌入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在《与梁燕城的对谈》一文中,当李泽厚被梁燕城问及最后的信念时,李泽厚回答曰“是情感”。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情感,包括人与上帝的关系,最后还是一种情感问题。”[1]这种观点可能有所偏颇,但其对于今天思想道德教育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今天社会转型期间,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传统美德正在被一部分人遗忘;家庭、学校和社会相关方面的教育也不完善。可以说我们社会现在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生死教育则可以促进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生死教育针对的是科技发达、物质富裕时代“人生观的虚浅与道德的沉沦”的一味精神良药和情感的寄托。人们对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我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死问题,常无法真正了解,而衍生出许多不尊重他人生命与自我伤害的事件。生死教育的推广虽因自杀、杀人而始,但其最终目标却并非偏重于“自杀防治”的主题,而是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重建为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大学生施暴以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彰显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问题。文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既有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文章特别指出,应当重视红色教育在正确塑造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现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生命价值观,即个体对待生命及其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它包括对生命的认知、情感,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理想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一切智慧、力量和美好感情的唯一载体,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本文尝试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做一些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及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以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异化的原因

有报道与研究表明,当代中国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存在缺失、异化等问题。为何当代中国大学生命价值观之缺失、异化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这种对待生死的回避策略使得青少年很难深刻地理解生与死。不当的教育策略还可能传递出有关生死的不正确信息,进而妨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无庸置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各种生命意识的信息都有可能对他们的观念造成影响。淡化生命的教育策略乃至错误的生命观念教育对大学生生命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尤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文化对生命的不当宣扬。如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对死亡的理解脱离实际,其对生命的漠视使得青少年很容易看轻死亡,且无法意识到死亡本应具有的含义。其二,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宣扬。当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时,学生容易失去生活和奋斗的目标,对自身生命的价值认识出现盲区,造成自身定位不准,从而引起失望和无助,丧失安全感,不排除产生自杀、他杀等极端现象的可能。

2.“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影响甚大。生命情感是人们从生命认识出发,遵照内心的生命观念和价值标准,在对现实的生命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生命行为的支持力量。从对那些轻生的学生调查资料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生命情感大多处于缺失状态。教育是因生命而存在的,生命的成长需要是教育的基本内容。高校无疑是丰富个体生命的最佳课堂,当有人选择自杀这种毫不负责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时,这说明高校教育在生命教育和个体归属感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吐衷肠”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轨迹,这就是一个佐证。这真实地折射出大学生在生命观上的迷茫。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生的知识增长是以忽略了情商教育为代价的,这也最终导致个别学生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感到迷惘、质疑。

总体而言,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同时“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塑造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两大方面对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大学生而言,构成了影响、制约其行为方式的结构,而作为行动者的大学生所采取的各种失范行为(自杀、施暴等)正是受制于该行为结构。因而,“行动者/结构”的分析框架既利于深入分析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失范之深层的社会原因,同时也给正确塑造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方略:两个宏观视角

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行为以及“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构成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行为方式的结构性要素。形塑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就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即通过教育来承担拯救和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之责。无庸置疑,可选方案很多,本部分将从两个宏观视角探讨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生命教育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理解生命价值。诚如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人类活动的本质在于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而作为生命传承的教育实质上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在于生命的充盈、完满。有观点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帮助教育对象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完美的生命,现代教育的一项迫切要求就是开展生命教育。因此,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生命教育与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较好地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科学、正确地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体现生命价值。让大学生了解生命知识、生命现象和规律,用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让大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培养其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生命哲学,认识人性,在理解生命的必然性、偶然性和不可逆性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通过人性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积极生命情怀。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言:“人用以与死相对抗的东西就是他对生命的坚固性、生命的不可征服性,不可毁灭的统一性的坚定的信念。”积极的生命情感能使人振奋、乐观、向上、豁达、宽容、奉献;相反,则会变得沉闷、孤僻、极端、自私、冷漠。开展人性化教育,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改变重才智、轻情商的教育模式。除了要对大学生进行强化生命情怀教育之外,我们还需要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与生命情感。通过课堂教育与实践体验两个方面的努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德],《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朱虹,《浅谈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之生命价值观教育》,《知识经济》,2009年第15期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