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命存在的意义8篇

时间:2023-12-16 16:15: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命存在的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命存在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人 动物 生死 人生 生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68

Abstract Shiga Naoya mood novel masterpiece "in Kawasaki City", the description is hit by a tram Yamanote Line of the "I" in Kawasaki City when the injured a experience. In this novel,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death of three small animals, a is dead bees, a is in the fish drill on the verge of death of mice, and one is "I" accidentally hit and accidental death of newt. A dead bee let "I" feel a sense of intimacy, is on the verge of death are in constant struggle mice that "I'm afraid", is "I" accidentally killed salamander let me have a sense of guilt. "I" from the 3 small animal and animal: actually, that "this is not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feeling.

Key words person; animal; life and death; life; existence

1 志贺直哉及《在城崎》之文

志贺直哉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也被称为“小说之神”。白桦派对当时的纯客观的自然主义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

《在城崎》是志贺直哉心境小说的名作,作者写了一段疗伤过程中的经历。自己在百无聊赖的养伤过程中,见到了3个动物的死。通过3个小动物之死和3种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写出了自己对于生死的人生感悟。表面看上去这3种态度各自成立,但深入分析后会看出这3种态度其实代表3种不同的人生阶段。本文通过这3个动物之死,结合笔者自己的一些所悟所得来谈谈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启示。

2 三个动物之死

2.1 蜜蜂之死

作者在看到死去的蜜蜂的时候,用到最多的是一个“静”,他写到“这种让我感觉到如此亲近的寂静。”在我们大家看到一个已经死去的东西时,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觉吧。文中的“我”在见到死亡的蜜蜂时这种感觉却是如此亲近的寂静,他想到了自己,如果说自己不是得救的话或许就和这死去的蜜蜂一般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吧。他在心中想到:“只要有一点点差错,现在的我应当已经托身与青山……祖父和母亲的尸身就在我的身边,然而,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交流――脑中浮想起这些,让我觉得孤寂,却并不觉恐惧。迟早会是这样的啊。但是,又会是何时呢?”

“我”想到“迟早会是这样的啊。”迟早会是什么样呢?很明显,在这里的“迟早会是这样”指的就是死亡,这只死去的蜜蜂就如同迟早要死去的我们,迟早有一天我们也会和它一样,躺在那里无人问津。活着的人继续活着,谁也不会多看你一眼,谁也不会对你的死感到有什么异样。就像这只死去的蜜蜂的同伴一样,“来往的蜂,从死蜂的身边经过,全无一点介怀不安的姿态。 ”

作者“我”见到蜜蜂之死的感觉就像我们年少对死亡的一种认识。是出于生者对死者的一种看法,生者永远不知道死者的悲哀。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亡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因为他不是死者,他不明白死者生前是抱着怎样的一种信念想要活下去,也就看不到死者对于生的执着;因为没有懂得死亡对于临死之人的恐惧 ,死亡对他来说才无可畏惧。年少的我们,对死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人,总是要死的,至于什么时候,不清楚。唯一非常明确的,就是现在还活着。所以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都能很安心很快乐地活下去。因为彼时还不知道生活的艰辛。

2.2 老鼠之死

“老鼠大概怀抱着只要竭力挣扎,总会获救的希望吧。人虽看不动它的面部表情,但它动作的表情却在表达着绝望却竭力的拼争。只要逃,就一定有出路。于是,老鼠就那样带着插在身上的长长的鱼钎,游向河心正中。小孩和车夫愈加得趣地掷以石块取乐。”

作者在小说中虽然没有写老鼠最后有没有死掉,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上下文得出,老鼠最后也仍然逃不出死亡的命运。老鼠拼命的向上挣扎,可惜身上插着长长的鱼钎,又被小孩和车夫掷石取弄,既上不了岸又无法在水中生存,这样的一只老鼠,最后或许终将死亡。“我”不忍心看着这只老鼠死亡,因为“我”心中有了恐惧。“我”本以为自己可以平静地接受死亡,但是这个时候却意识到,在沉寂的死亡到来之前,“我”首先要接受的却是这濒临死亡之前的挣扎。这挣扎何其痛苦,何其可怕,让人实在接受不了。对于旁观的“我”来说,这死亡之前的挣扎是何其可怕,但是“我”也清醒看到对于那只努力求生的老鼠来说,这临死前的挣扎却是它活下去的唯一可能,它只能寄望于眼前的挣扎让它摆脱现下的困境,重获新生。

如果这种情形,换做是“我”,我又当如何?“我”扪心自问,也清醒地认识到大概我也和那老鼠一样做奋力不甘的挣脱吧。

在“我”受伤之时,“我”极力做了各种事情来挽救,就如同在水中奋力拼搏的老鼠一般。由此可见,即使是平常对死亡有着亲近感的“我”,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会奋力自救,如果真的没有感受到死亡的恐惧,“我”就不会努力自救,也就不会看到老鼠死亡挣扎时感到害怕。在这里,人由于求生的本能,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活下去,活着去的意义对于一个有生命的生物体来说都是相同的。不是为了什么未尽的事业,不是为了什么未了的心愿,也不是为了将来能够为国家做贡献什么的,就为了一个单纯的目的:活下去。因为人天生就有对生命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在我们遇到威胁我们生存的东西时,我们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活下去,只为了活下去。

这种状态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人生写照。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出于此种阶段,经历了少年时的不知忧愁,我们已经懂得了一定的生活技能,也学得了一些生活常识,经历了一些生活艰辛,对于生存和死亡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让自己活下午,避免让自己死去。我们内心恐惧死亡,讨厌死亡,希望活着,而且希望自己更好地活着。尽管如同那只老鼠一样我们迟早逃不脱死亡的命运,但是我们努力在让自己远离死亡这种命运。虽然和平的接受还是徒劳的抗争的确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人的软弱却在驱使我们不断向前,努力向着“生”移动。

2.3 蝾螈之死

“蝾螈死了。我不由大惊失色。我打死了它。我虽全无此意,可是却确实杀死了它。我的心中泛起难以言说的悒郁。正正是我,出手打死了它。然而这真的是个偶然。可是对于蝾螈,这是飞来横祸了。我久久蹲在那里,似乎置换来了蝾螈的心情。自己变成了死去的蝾螈的替身。悲悯与他的遭遇,却也同感到深为生灵的那种孤寂脆弱。出于偶然,我没有死去。也是出于偶然,蝾螈死去了。我的心情变得落寞难言。垂头看着脚下的路,我慢慢走上归途。隐约的可以看到远处街区的灯火。”

“我”并没有真的就想把蝾螈杀死,但是它却死了,它被“我”所杀,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自己的一个偶然的举动,对于蝾螈来说却是飞来横祸,它竟然就这样死掉了,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个飞来横祸。“我”并没有想要做恶,可是最后却是做了恶。更可怜的是蝾螈,它本来活得好好的,可是却因为这一番事情,害它就白白地丢掉了性命,可见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有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就失去了活着的权力。侥幸活着的我们,应当如“我”一样:“对此如果不抱有感恩之心,那简直是说不过去。”可是尽管如此,文中写到“然而我却丝毫没有欣喜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

对于偶然活着的自己,“我”觉得应该感恩。对于偶然死去的蝾螈,“我”深怀歉疚之情。对于活着的人,活着值得感激,对于死去的人,死亡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下一刻是会活着还是会死去,“生与死本身并不是截然两级”,一切都处于偶然,出于不可预测。

既然如此,生也就无须特别欢喜,死也无须特别害怕。生死本身就是偶然,活着是偶然,死亦有可能是偶然。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还是长寿的一生,这些都无关紧要。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着,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好好活着,做你自己想做的事,追求你想追求的东西,等到真有一天要迎接死亡,也无须害怕,生命总有这两种形态,只有经历这两种形态,生命才是完整的。

这就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看透生死,无所畏惧,所以他们能坦然面对。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通常都是人到中年或者是老年,正是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种种,所以最后他们能看透生死,尽情享受生活,坦然接受死亡。对于他们来说,生和死已经是咫尺之间,带着随时都会死去的觉悟活着,才能更加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如果不幸死亡逼近,也就自然无所畏惧,因为知道总会经历这一天。

3 结论

通过3个小动物之死,看到了生与死,作者有了一些感悟,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感悟。这些感悟因人不同,因我们的人生经历,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而不同。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些对于自己有益的东西,文学的作用大概就在于此吧。

参考文献

[1] 谭晶华.日本近代文学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 肖书文.论志贺直哉《在城崎》中的死亡意识.云梦学刊,2006(6).

篇2

摘要:当今社会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在内心深处找不到方向和归属感。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忽略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体会不到生命的意义何在!因此,解决精神上的归属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如何让人们在精神世界得到解脱和升华是我们在物质世界丰裕时亟待要解决的问题。立足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从人的起源和生存态势出发寻找人类存在的意义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存实践 道德信仰 社会和谐 价值理念 生命意义

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益发达,整个世界都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人类反而找不到真正可以说服他们自身存在意义的理由。物质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日益找不到归属所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漠,人们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人为什么而活?重新追寻人作为存在生存的本真意义是很有必要的。

一、对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本真价值的历史追寻

马克思站在巨人的高度告诉我们:“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们认同这样的说法,但是作为个体的大多数人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 作为人类中的一个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追问,万载漫长的演化,经历重重水深火热的考验,始之为人。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大自然便是人的母亲,但这位母亲究竟缘何创造人类,是为了找到一个对手吗?人类从原始的部落走到现代社会,是一个抗争的过程,是一个与大自然这位母亲抗争的过程。在逻辑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的果是无因的,人类本身的产生这个果的因又在何处呢,除非人类的产生是不符合逻辑的,显然,我们并不想得到这样的结果。人的产生从生命和生存角度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亦不能脱离大自然,人的存在始终是与大自然相协调的,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在自然界中人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为什么在人类自己的心中反而找寻不到生存的意义所在呢?思想偏激,甚至想放弃生命的人居高不下,这是现代社会的通病。我们想不通,现代社会与远古时代或者是古代甚至近代相比,生活水平、生存能力都得到了无限提高,然而古代人却是积极努力的想要改变生存状态,而现代人则是轻言放弃生命。如此鲜明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在于思想上,我们缺少一种信仰,关于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信仰。

二、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及其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困惑

(一)现代人的生存现状及其面临的生存困境

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使我们疲于奔命,许多人深感身心疲惫,人人要去寻找和获得越来越多的东西,要去适应越来越多的变化,希望获得越来越多的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以致常常造成了我们在短暂的获得的喜悦的时候,立刻陷入更多丧失的沮丧之中。现代人太忙碌,尤其是个人只顾个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习惯,使人际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亲情的淡薄,友情的冷漠,爱情的变质,已经成为现代人际关系的十分突出的特征。日益发达的通讯方式渐渐隐去了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逐渐减少,这越来越疏离了人们之间的亲密感情。许多人沉溺在虚拟的世界、动画世界、影视的世界、现代神话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乃至于不愿面对真实的世界,不愿走进现实的生活,甚至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更别说实现心中的理想了,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理想,只想这么得过且过罢了。

(二)生存哲学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解说困境

尼采在他《论宗教的本质》的文章里说:“强有力的人迄今总是还崇敬地在神圣者面前鞠躬,把他当作自我克制和最后有意贫困之谜。为什么他们鞠躬?他们在他之中预感到,而且在他的虚弱的和可怜的模样的东西背后那优势的力量,这力量想在这样一种克制那里检验自己;意志的强大,他们在意志的强大中又认识到自己的强大和通知的兴趣,并指导加以尊敬:当他们尊敬神圣者时,他们尊敬某种自在的东西。”[1]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神圣者”就是那个未知的超强的力量,也就是宗教,人们必须在宗教的支撑下才能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并且给自己找到存在的理由,亦即无限的向外寻求,乃及无限的向内寻求。所以,作为个体的存在以及对生存的意义的寻求都必须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宗教是信仰的一种,有的人在宗教思想中找到生命的意义。那么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在一个大社会中做到不迷失自己,就必须有自己的信仰,从而使自己不断得到提升。

相对那超越一切和主宰一切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及其活动对它的影响是微小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影响,它和人类只是相关性地共存。这样看来,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就是无意义。是否有意义,是困惑很多希望认真生活的人的问题,但对于这个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导致常常不得其解。一般思考此问题,人们常用的定式是:是否产生了效果。这个思维定式的形成,就是因为缺乏抽象的反省,本质上也是人习惯功利思维的惯性。生命是否有意义,要看生命产生了哪些作用,如果一生默默无闻,对他人对社会都没有产生任何作用,那么,这一生似乎是无意义的了。进一步推广上述思维,人类的生命又有何意义?如果人类只是地球上偶然产生的,或者,如果人类在未来某一天全部灭亡,或者,整个宇宙都有可能不得不毁灭掉,那我们现在努力的生活的更好又有何意义?凡此种种都可以体现出人类对生存意义的问题找不到解决的答案,生存哲学也由此走入困境。

三、和谐视域下重构生命意义的现实之路

人之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拥有思维,这几乎在逻辑上已成为肯定,但相对于宇宙,人类的思维则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的存在对于宇宙根本就是微乎其微的相关性因素,就算只拿地球作个标准,人类的思维产生的智慧也只是很渺小的,它甚至连人类自身都不可完全理解。人活着在社会里,其意义唯一确定为利益,不论何人处于何种地位,其行为本身的目的即获得利益,这个世界不具有真正伟大无私的人[2]。或许这令人很难以接受,但人性最深处的元人性不容许人类真正无私高尚。

重建信仰——使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重要途径

为了找到值得信仰的目标,我们必须先确定一个目标的基本范围。首先应当排除人,同时排除人创造出来的产物,包括各种神、主义、权利和金钱。值得信仰的目标应当是:它必须具有无比威力;它必须具有完美品格;它必须拥有一切物质与精神;它是永恒的。它在哪里,地球上存在吗?地球上当然不能完全存在,因为地球也在它其中,它就是宇宙自然。是大自然创造了一切,它还为一切事物的存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它用大智大德和包容一切的胸襟启迪着人性,用严密的定数和无穷的变数引领人类的科学脚步,用原自人类的邪恶来磨砺人间的正义。它不需我们祈祷,也从来不施舍,它为人类所作的一切都是赠与和示范。一切有智慧的人在自然面前都应当以虔诚的心对它感激、敬仰、和崇拜。人类是自然的骄子,自然永远是人类的佑主和导师。崇拜自然是良知,敬畏自然是美德。天不怕地不怕是无知无德的表现,天地对人类的爱,人类只有用爱来报答。四季轮回示范着诚实,寒暑更替演绎着信誉,寥廓纷繁蕴含着真理,永恒变化存续着正义[3]。人类只有信仰自然,思想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智慧得到更高的提升,人性得到充分地张扬,正义获得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尼采.善恶之彼岸——未来的一个哲学序曲[M].华夏出版社,1999年

篇3

关键词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生命思考

中图分类号:B08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知道,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实证主义(孔德)是科学主义思潮的发端,这标志着科学主义思潮对传统哲学的总体态度,也蕴含着科学主义思潮的走向。现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典型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不仅受到人本主义的批判,而且也受到之后的科学哲学派别的批判。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历史主义、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费耶阿本德的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等等。波普尔认为科学只能证伪不能证实,同时指出科学也是尝试性的猜想和实验的反驳。因此可以看出,科学自身的基础和前提是可错的,因此科学主义如何永恒是一个问题。库恩的科学范式是科学家作为科学发展历史模型的框架,强调文化心理因素与科学发展中的作用。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的理性没有秩序,不能把科学当成宗教作为现代信仰。因此,通过逻辑实证主义可以看出科学主义自身的问题,追求逻辑追求分析总有不可解决的方面。但是科学主义的探索对人类是有意义的,但是不能唯科学主义。这值得注意和警惕。

西方现代哲学中,都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特别是以德国的海德格尔和法国的萨特为代表人物。海德格尔重点分析了特殊的存在,称为“此在”。将此在与时间结合为一进行分析,这样就会显示出人的本质价值地位尊严这些作为此在的意义。但是他受到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这样一来把人这样一种此在推向永恒,并且他有此在的死亡之意向。这都存在一些问题。萨特认为,人是“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是自为的。人以外的存在是“本质先于存在”,这种存在是自在的。然而,存在主义确实表达了人的存在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出生命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人本主义对人的生存来说,是有很多生命价值的。但是也要避免进入唯人本主义的境况之中,这样生命才有微调的空间。

英国著名学者A.F.查尔默斯力图为科学进行辩护,他对科学的定义是“科学是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知识”这样界定科学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哲学要追问的是,关于“事实”的本质,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出来的?经验都是可靠的吗?即使获取了事实,那么科学知识是怎样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但是A.F.查尔默斯是这样界定科学家与哲学家各自的工作关系的:“科学家本人是最有能力从事科学的实践者,而且不需要哲学家的建议,但是,科学家并非特别擅长脱离他们的工作而对那种工作进行描述和表征。在推动科学进步方面,科学家们通常是很出色的,但在阐明那种进步由什么构成方面,他们并不是特别出色。这就是科学家并不是特别善于进行有关科学的本质和地位的争论的原因。”这样为科学辩护,把科学奉为敬仰。这是值得反思的。

人类的生命追求普遍性和永恒性的东西,这并没有错。或许人类确实是这样一种存在,但是必须要警惕将一个学科作为信仰而凌驾于其他学科,这一定是不合理和不恰当的。如果一旦这种趋势上演,那么人类的生命长河一定是有问题的。人类的这种探索固然是好的,但是绝不能陷入一种独断论中,而否认其他一切。特别是现代科学的兴起,我们更要值得注意和警惕。科学主义思潮决不能代替人本主义思潮,相反亦然。

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不仅是现代西方哲学所谈论的问题,而且也是从西方传统哲学中所演变而来的问题。不仅牵涉到横的因素,而且也关涉到纵的问题。从方方面面来看,生命所延伸出来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同样也是非常丰富的。生命不仅有着独特性,而且又有着圆融性。对于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生命思考,我们就会重新认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这也是一种对生命的自我理解。

参考文献

[1] 林超然.现代科学哲学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

[2]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叶秀山.哲学要义[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篇4

论文关键词:品牌,会计核算,生命周期

 

品牌不同于商标,品牌是个市场概念,商标是个法律概念。品牌若想做活、做远、做大,必须转化成商标,借助商标的法律作用,才能够延续下去,使品牌产生的超过产品本身价值的利益受到保护。

因此,品牌不是天生就有,而是一种依附在商标上并对使用该商标的产品进行整体营销策划,包括研究市场,选择目标市场,指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并保证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进而创造出来的。所以笔者认为,品牌成本应在商标权核算的基础上加以核算。

一、新会计准则下商标权核算的概述

(一)商标权的初始计量

商标权的初始计量以历史成本为计价依据。按取得方式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核算情形:

1.购入他人商标,花费较大的,应将买价、手续费等计入商标的购入成本,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2.企业自创的商标权,如果所花费用较大,获利能力较大,则将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商标设计费、注册费等列作无形资产;如果所花费用不大,不必列作无形资产。

3.享受他人商标使用权,如果受让方要获取许可证或专营证或特许权的,可将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列作无形资产核算;如果受让方要按合同规定定期向出让方支付报酬的,则每次支付的费用列作管理费用。

4.投资转入的商标权,一般应以注册证件为作价入账的基本依据。

(二)商标权的摊销和减值

商标权的摊销是将商标的价值在使用寿命内分期摊入各受益期间的过程。若商标权的使用寿命确定,则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商标权,其价值不予摊销,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二、目前品牌会计核算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目前,品牌在我国尚未进行会计核算,在国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曾就品牌能否记作资产规定了两个条件:一是品牌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发展;二是能够对品牌成本或价值进行可靠地计量。这两个标准在实务中就表现为只对购入品牌进行计量,以购入价格作为购入品牌的价值;以计量技术不成熟和违反传统会计核算原则为由对自创品牌的价值不予核算,这样做的不合理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品牌价值不应该是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

一个企业只承认收购品牌价值而不承认自创品牌的价值,似乎品牌价值不是来自品牌初始的创建过程,而是来自交换过程,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要素的量来决定的,而品牌作为能够给企业带来超值利润的为什么它的价值是在销售出去时产生,而不是在创立过程中产生,这种无视价值规律的核算方法,必将会削弱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品牌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价格,并不能代表品牌的真正价值。在市场交易中,即使双方对某个品牌的价值都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评估结论,可一旦成交,这种品牌价值即产生,其价值我们可定义为公认价值,但是可以想象,若改变交易双方及其条件,同一品牌价值

的“公认价值”会产生很大的不同,这表明某个品牌进入市场,对于购入方而言,品牌价值可以成为其列入资产项目的计价标准,但这种价格并不代表品牌的价值,而只是表示了企业取得某一品牌使用权而付出的代价,而会计的这种在现实中扭曲反映某一品牌价值的收购价格入账核算,实在令人迷惑。

三、品牌会计核算的计价基础

品牌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为了建立品牌会计核算模式,必须发展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是工业经济的产物,它是由有形资产特点决定的,企业经营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但不同时代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作为财富增加的源泉,可知该创新作为其发展动力,以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比重大幅上升,有些高科技企业中绝大多数资产是无形资产,而知识资本的计价,按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可能只是几本书的价钱,或是委托培养费以及其他各种为取得知识而花费的可证明的实际支出,这无疑会较大地歪曲知识资本的价值,实际上评价知识资本是很难确定历史成本的。为此,必需改变现行历史成本一统天下的会计计量模式,对那些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已无法计量或无法准确计量的资产及负债,建议采用公允价值、现行成本、市场价格、可实现净现值等多种计量模式。

四、建立品牌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议

(一)品牌核算的计量属性的选择

新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鉴于品牌成本核算是在商标权核算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企业应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二)品牌成本核算的意义和内容

任何公司想要使自己的产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必须考虑将商标转化为品牌,只有做成知名品牌,其附加值才能不断增加,所以,企业在商标建立之后,通常会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对其进行宣传和维护,力求在消费者中建立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从此角度看,企业在商标权上继续投资的行为可以看成是自建品牌的过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此间的支出应计入创立品牌的成本,如此便可以有效地弥补上文所述商标权成本核算的不足之处。可见建立品牌成本核算体系尤为必要。

类比固定资产中的“在建工程”会计科目,企业可以设置“在建品牌”科目,“在建品牌”科目借方反映商标权的初始成本和对商标上的后续支出如广告促销等宣传费用(为了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原则,可以按一定比例资本化,其余费用化,计入销售费用),贷方反映品牌成熟时的成本。由于品牌也属于无形资产,企业同样可以在“无形资产”科目下新设“品牌”二级明细科目。

(三)品牌成本核算的方法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意识 《我与地坛》 阅读资源情感交流

当今社会,进步与浮躁并存,文明与喧嚣共生。缤纷的世界固然精彩,却掩饰不住慌张中透出的无奈。“我”逐渐融合在人群中,人性的光芒日益黯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愈发地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一个具有社会性的人,其间百态各异,而人性闪光或灿烂或黑暗,生命意识,乃是每个个体的生命或欢笑或悲歌,或感知或思索,或善良或真挚的沉载浮沉的表现,可这些,却在某些学生身上过早地失去。

近半个世纪以来,语文的生命被扭曲,学生的激情被粉碎,而曾几何时,支撑中国人弘扬儒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道家绵延不息的生命力量,佛家清澈了悟的生命本质,正是中国人自豪的语文,可是这样一些文化气息拂面,文化力量诱人,文化使命不可推卸的文字却被逐渐演变成了现如今的语文:语文课热衷的是主题思想的挖掘、微言大义的阐释、写作技巧的探究,对于人最宝贵的生命这一话题,却弃之不顾。

新课程要求我们摒弃以本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以唤醒他们的主体心灵。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首先把书面语言激活,把脑子里的语词激活,把文字材料看成一个个生命体,把头脑中的语言组成一个个动态的生命体,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尊重作为教学主体的人。

为此,叶澜教授发出了强烈的呼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她指出,不仅要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的发挥,而且要使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 课堂有了生命的活力,学生就能在课堂当中体验积极向上的人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这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Walters J. D. 在《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一书中认为教育不只要训练学生能够谋职或者或得知识,而是教导人们学习人生的意义与目的。

生命意识的渗透是通过课堂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最后学会包容、接纳尊重他人的生命,营造出一个至高无上、天人合一生命。 我们知道,文本是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一种生命体验、情感唤起、理性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极强的生命活动的参与,是难以想象的。因而,激活文本语言,视语言为鲜活的生命,引导学生体验生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世间的一切都是抛物线,在生命的区间内有最光辉的时刻也会有跌到最低点的时刻,生命美育要为学生建立起第二个精神支柱:成功时,要用温和的眼光来看自己,即使生命已跌到最低点,也要坦然接受,忍受自己的命运,爱自己的命运。生命中难免有许多残缺的问题存在。激活语文文本资源,鼓励学生从残缺中去寻找、珍惜生命的可爱,勇敢面对生命中不如意。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蕴涵着对生命意义的哲理性阐释,可以让我们从真正意义上去领悟生命的真谛。苦难是生命的法则。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

史铁生笔下所关注的苦难,不是甘愿牺牲的圣人,也不是历经磨难而成功的伟人,而是普通人,芸芸众生的苦难。

对于“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样的事实,我们看到的,不是作者挣扎中的呐喊,而是挣扎中的微笑与坦然,是和尚打坐时的大彻大悟,是对自己命运的救赎!史铁生用残伤的双腿支撑起人生灿烂的天空,他所依附的坚实的地坛,就是对生活执着的眷恋与追求。

我常想,语文学科具有丰厚的人文魅力,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应不断挖掘课文所蕴含的人文因素,以此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别林斯基说过,人在精神的幼年时期灵魂往往是十分美好的。中学时期就是人的幼年时期,求真向善是中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可塑性极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经历单一且思想单纯的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为此,应该也必须为他们打一点“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语),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发育精神以至终身受益。所以,教学当中体悟文章语句所浸润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洞悉作者的心灵底蕴,披文入情,与文本内容进行自然率真的砥砺对语,学生获得的是青春精神的沉凝和人生意义的感悟。

这里是我教授《我与地坛》时向学生提出有关于史铁生的“路”的疑问时的课堂实录:

“找到了,这条路就是从事文学创作道路。”问题刚一出示,几个同学就抢着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我赶紧提出自己的疑问:“真是这样么?可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时写道‘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这是为什么呢?”

我提示同学们默读最后的段落,仔细领悟这些语句所隐含的深刻意蕴“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几分钟后,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生1:已经成为著名作家的史铁生仍要年年月月地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见,这样的路就不是一条具体的路,而是一种人生的信仰。

生2:作者提出“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之后,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写了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这就婉曲地道出了这样一条路的精神内涵。

生3:“那条路”其实就是一片珍爱生命的精神领域。仍然探索的是一个残疾人,甚至是所有健全的人“怎样活的问题”。

生4:“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这就是母亲苦难而又伟大的人格特征的精神内涵。将这句话打乱重组,则极为精当地回答了作者第一章节里提出的“怎样活的问题”,那就是——以坚忍的意志,穿透艰难的命运,向所有活着的人们奉献你毫不张扬的爱……

不能小瞧了我们的学生!只要能引导他们用心去品味作品、阅读资源,他们的创造力是惊人的。而这惊人的创造力本质上是来自于心与心之间的阅读交流,是心与心的对话。真正的阅读,就是心灵之间的对话。如此才是有“人”参与的生命教育,才是有“人”的生命教育,才是生命教育。

“世态万端无,万事必须达观”,面对现实生活,面对前途命运,作家镇定自若,从容坦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而,他并没有陷入"随缘俗位"的俗流之中---安于现实,而是超越苦海,摆渡自己,带着母亲的殷切期待和对未来的希冀,困知勉行,激流勇进。在此,我们从作家的身上发现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平和心态,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和能屈能伸处世自如的处事风格。

也许,人的一生就是与困难窘境相搏斗的一生,其间往往充满着难言的苦痛与悲哀。也许,我们无法避免其中悲剧的发生,然而我们能够阻止悲剧的蔓延和腐蚀。

“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生命不仅需要知识,需要健全,需要快乐,生命更需要灿烂,要让生命的灵光熠熠生辉,我们的教育就应当致力于搭建灿烂生命的舞台,老师是搭建这舞台的建筑师。而仔细想来,作为语文的基本要素——语言也是生命意识的产物,生命意识正是语言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让生命回归语文教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应该成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生命与教育》冯建军 ,教育科学出版社

2、《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高中选修教材

3、《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 》 张振成

4、《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生命意识》陈丽敏

篇6

今天是农历的十九,中午时分我和弟弟去看了卧床近一个月的外婆,可就在下午三点半的时候,母亲打电话哭着说外婆不行了,,刹那间我懵了,此刻我才知道,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瞬间就会离你而去.

我和父亲立刻赶往外婆家,在车行驶的路上我的脑中一直是空白的,我始终不相信这是一个事实,直到看到已经穿好寿衣躺在堂屋正中央的外婆遗体,她的表情很安详,好像睡着了一样,在她的嘴边放着一枚铜钱,镶着金边的帽子,灰色的围巾,蓝色的丝绵上衣,金黄色绣着龙凤的长裙,三寸金莲的小鞋,好像新娘出嫁一般,我抚摸着外婆的脸,泪水不自觉地从眼里滑落,心里无法抑制的压抑顷刻之间如洪水倾泻,号啕大哭起来.我已经不能再故作坚强了.

入殓那天,外婆家里似乎很热闹,很多的客人,外婆的儿女都戴着孝帽趴在外婆的棺木边哭泣,大姨的身体很不好,好像是在发抖,下午三点半,要封棺木了,我走过去,想再抚摸一下外婆的脸庞,那时她的脸冰冷的像那天的天气,可是她的表情还是那么的安详,母亲说人要走的时候好像都知道,会把身体内所有的垃圾都排出来,好像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样(因为外婆在饮食极少的情况下临死之前共排了三次大便,把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统统还给了这个世界)要封棺木了,我的心里一阵痛楚,这是最后一眸的永别,泪水在不自觉间挂满了整个脸庞.

篇7

一、虚或的逻辑规律

哲学逻辑上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与数学上负负得正是一致的。根据数学的虚数公式,在哲学上就可以写出一个类似的公式:

“x定”之“x定”等于否定。

这个“x定”称为虚或,这样就有了:

虚或之虚或等于否定。

从形式上来看:

否定逻辑说:一个东西积效于肯定;(积效:累积、乘积、发展等)

虚或逻辑说:一个东西积效于否定。

简单的说,如果水往下流是积效于肯定的话,那么积效于否定就是水往上流了。这听起来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水往上流,那是什么?那不是水了,而是具有了活性的鱼。

虚或,是积效于否定的非否定,肯定和否定是实在中存在的逻辑关系,而虚或则不是,实在中还没有这样的逻辑关系。这与虚数产生以后,正数和负数就成为实数道理是一样的。为了表达这种虚实关系,可以这样说,虚或,就是积效于实在的非实在。非实在,就是虚。

人说,非现实,非理性,只不过,在逻辑需要通过一个关系式构造实现。逻辑无法直接说理性,非理性,它首先要表达出什么是理性,然后才能能够表达出什么是非理性。它首先要肯定,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然后才能构建出,虚或之虚或等于否定的非理性关系,从而宣布了这个虚或,是非理性,是非现实。

从具体情况来看,现实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逆反产生的虚或意义不一样,如:

虚或1:积效于实在的非实在;这个虚或,就是虚幻精神。虚与实是对立的。

虚或2:积效于客观的非客观。这个虚或,就是主观。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

虚或3:积效于惯性的非惯性;这个虚或,就是自由精神。自由与惯性是对立的。

以此类推,还可以有其它的各种情形产生的虚或意义。

二、不存在关系

在虚或概念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形:

虚或:积效于存在的非存在。

在前面的虚或概念中,只是虚与实的变化,没有触及存在的根本。而在这里,虚或成为了非存在,是存在之外的对象。为了区别,把这个虚或的东西称之为e或(伊或),即包含不存在关系的虚或对象。

从e或的关系式本身来看,它有三层含义:

(一)不存在:e或是非存在,这就意味着不存在

存在和不存在的对立,首先是不可能意义上的对立,所以是虚关系意义上的对立。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在探讨不存在的意义的时候,都是建立在这个虚意义的基础上去探讨,而不是简单的作为一种事实。可以这样理解,存在会不存在,是一种虚设,这样就避免将不存在与存在简单的进行对立。南与北是对立的,两者是同时真实的,但是存在和不存在的对立不是这样的,而是一个虚,一个实。

(二)虚在:e或是非存在,但它又不是不存在,而是虚在

存在会不存在,那么它到哪里去了呢?一种理解是,它消失了,再也没有了。这种方式比较难以接受,因为人们习惯于一种守恒的理念,为了符合这种守恒的理念,可以换一种理解的方式。这种理解就是,它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假设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存在,并把这个存在叫e或存在。在虚数中,其实也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事情不可能发生,但是还是假设它以某种方式发生,只是这个东西与现实构成不可能关系。

(三)不存在关系:存在,不存在了,变成了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和实在之间必须是一种不存在关系

只有互为不存在关系,才能够满足不存在的条件,否则就不是不存在了。由于彼此的双方都存在,那么在这里,不存在,只是一种关系。当不可能成为可能的时候,不可能也就只是一种关系,比如主、客关系。同样的,在不存在关系中,一个东西并没有最终消失,而是成为另一种形态,与现实构成着不存在关系。比如人们经常说灵魂,灵魂和人就可以看做是一个不存在关系。尽管灵魂是并非真实存在,但是不存在关系,是真的,人死了,才谈灵魂。

当不存在,不再是客观意义上的消失,而是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一种关系,不存在关系。

三、虚实关系

在不可能关系中,如果用“×”表示不可能,那么不可能关系可以表达为:A×B,这个关系式表示的意思就是A与B是不可能关系。孙悟空是不可能,所以孙悟空和现实的关系,就是虚幻与现实的关系。所有的虚关系,都是不可能关系。如果用0代表实在物质(object),用I来表示虚对象,那么实在与虚或的关系可以表达为:0×I关系。主客关系,就是0×I关系,艺术与现实,也是0×I关系。如果用E代表e或对象,那么不存在的关系就可以表达为:0×E关系。可能与不可能,是矛盾对立的一个特例,存在与不存在是不可能的一个特例(只是这种情形更为极端)。特例一旦成为合理,就成为新的逻辑关系。这就像一个数除以0,在初等数学中是没有意义,在高等数学中是无穷大。

有了不存在关系,这样,这个世界就有了四种基本关系:同一关系、矛盾关系(黑白)、不可能关系(虚实)、不存在关系(生死)。其中同一关系、对立关系属于实在关系;不可能关系、不存在关系,属于虚关系。

同一关系,可以表示为0-0(0为客观存在);

对立关系,可以表示为O-V;(V为矛盾对立存在)

不可能关系,可以表示为:0×I;(I为虚在)

不存在关系,可以表示为:0×E。(E为不存在)

四、存在的矢量化

(一)逻辑的非对称性

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不能够说成肯定之肯定等于否定。虽然肯定和否定是相对的,但是这个表达式依然具有不对称性,负负得正,不能说成是正正得负。这种不对称性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这个逻辑本身具有方向性,就像时间一样,只是从现在流向未来,而不能够倒流。既然逻辑具有不对称,具有方向性,因此就有了这种反向的可能。所以否定和肯定的不对称,是虚或逻辑产生的原因,虚或逻辑,就是朝否定逻辑的不可能方向发展。

方向性,其实就是一个矢量。那些正向的被认为是合理的,那些逆向的,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但是这不要紧,在虚逻辑意义上,依然可以探讨这些问题。在逻辑矢量化以后,那些不可能的方向,就构成了一个矢量的逻辑空间。尽管这些方向是不可能的,是虚幻的,但是作为逻辑而言,可以不必是真的。那些虚幻的梦,虽不可实现,但还是可以构成生活内容的一部分,那些虚幻的游戏,依然成为生活的需要。

(二)客观的矢量化

虚或逻辑的产生,实际上是对客观世界进行了矢量化。在这个矢量世界中,客观只是矢量中的一个特例。当这个矢量的角度等于零的时候,就是一个客观的世界,而当这个矢量的角度不等于零的时候,就是一个主观的世界。客观,只是一个必然的规律,而主观,有诸多角度,是一种态度。虚数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进行矢量运算,在数学上构造了一个矢量空间,虚或的产生,则是在现实世界中构建了一个矢量空间,是可以容纳主观和梦想的世界。

(三)存在的矢量化

存在,被构建一个逆向演化的逻辑,就是不存在,存在会不存在,存在也就被矢量化。存在到不存在,也就产生了一个方向,存在有了方向的意义,也就是存在的矢量化。而与这个方向相反的逆方向,就是从不存在到存在的一种力量,是对不存在力量的抗拒,要存在,这种方向,可以叫存在意志。为了更为清晰的说明这种矢量性的意义,可以用符号来进行表述。存在,记为z,不存在,记为N。从z到N的矢量,就是e。这样,就有了矢量存在ze。

如果把存在到不存在的这种方向性用e-来表示,那么可以把从不存在到存在的这种方向性,用e+表示,e-是一个矢量,是死亡,e+就是一个逆向的矢量,是存在意志。有物质的e-过程,也就有了生命的e+过程,因此不存在矢量和生的意志是一个意思,存在的不断否定和生命的繁殖是一个意思,它们是对立的相互存在。生命的过程,是存在矢量化的过程。人吃东西,生命不断的把存在的泥土,转化为生命的矢量存在,这就是生,就是繁衍,是生生不息。

本质上,一切生命都是矢量的存在。当存在的矢量消失的时候,世界又变成了安静的石头。生命的求生意志,是对存在矢量性的维护,是存在意志对自身的肯定。智能机器可能能够维护自身系统的存在,但是并不是维持自由、梦想、主观、非理性等这些矢量性,而这些矢量性才是生命真正维护的东西,是生命的命。

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这个矛盾律在矢量世界中依然的成立的。存在到不存在的力量,也是存在的生的意志的力量,这是矛盾的统一。不存在,然后有了生的意志,灭就是生,就是这个意思。正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五、生命精神

(一)生命精神

一切精神都是为生,精神就是对生的意志的肯定。爱与善,都是为着生。精神,实际上就是生的意志的精神。生命的环节之间的联系都是精神。环节的不同,精神关系也就各种各样,爱也就各种各样,母子之前有母爱,男女之间有爱情。而这些所有的情,所有的爱,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质对生的维系。可以这样说,精神,就是生命之树的联系纽带。生命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eB。当A、B不同的时候,这种关系也就不同。对于生命和存在之间,e就是依恋,对土地的依恋,对世界的依恋。对于人和人之间,e就是感情,是爱。对于母子之间,e就是母爱,对于男女之间,就是男女之爱。所以,e是一样的,因为对象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生的意志,构建了自己的世界,产生了自己的秩序关系,这个秩序是精神。生的意志,规定生,规定死,规定爱,规定善。生的意志规定一切生命的意义,它自己演绎生命的一切。这正是一个生命的开始。它规定生的活动,生的目的以及意义,规定生命的一切内涵和一切外延。以利他的形式利己,是更高的智慧,因此也可以说,精神是生的意志更高级的表现。

(二)生命伦理

人们常说天理,这里的理,是指生命的道理。物质的道理,就是物理,物理不包含做人的道理,而伦理,则是生命理性,是生命的精神秩序的存在。母爱子,就是生命延续的必然性,保护后代,是生的意志的必然,这就是伦理,任何生命都如此。生的意志直接存于每个生命之中,而同时以秩序的方式,构成精神的天。精神的天,就是伦理。一切道德的本质都是为着生,再好的精神、道德,如果违背了生的意义,那就是恶。人们常说人性本善、性本恶,而实际上,人的本性既非善,也非恶,人性本生,生就是生命的本性,有了生,才有善有恶。生的意志本质是生,这个生不仅仅是个人的生,而是生命群族整体的延续。对于生命世界而言,生命系统的终极存在和延续大于生命的个体性存在的意义。生命本质是—个群,没有独立存在的生命,整体意义的生,是生的意志的精神核心。

(三)生命意识

人看到悬崖,就有恐惧。人看到不存在N,就有不存在意识,也就有生的意志的意识。人意识到的,不只是物质,不只是存在,还有不存在、生的意志、自由、虚幻、爱等等。因此,意识,不只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是对这个世界的不存在性、生的意志、自由、虚幻、爱等的意识和反映。意识的本质,是对精神的意识,摄像头能够反映客观外在,但是那不是意识。自我,是对自身精神的指称,机器对自身的指称不能构成自我的意义。

六、结语

篇8

[关键词]创业文化 价值 自我保存 自我设计 终极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15—04

一、生命的自我保存是创业文化教育的现实性价值追求

价值永远是对人而言的价值,一切文化所内含的价值追求只能由人给出,由人从自我生命存在本身出发而提出价值诉求,所以人是一切价值追求得以产生的根源,人是一切价值体系得以存在的前提,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价值论问题,也不会产生价值论追问。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如此我们就在对文化的哲学反思中找到了一切价值论追问的前提,那就是人的存在本身。既然人的存在本身是一切价值论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前提,那么一切价值论追问的第一要义无疑就是要确保这一前提的存在,即要确保人的现实生命的存在。创业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也必然在其内在的价值追求中承诺着保证人类的现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在创业文化教育发生论的根源上,人正是出于生命的自我保存的现实需要而创造了创业文化教育,生命的自我保存是创业文化教育得以发生的现实性价值追求。

人的一切行为皆是自觉的自为,而不是自然的自在,决定了人之生命存在的自我保存方式具有与其他生命存在完全不同的性质和内容,亦决定了人之生命存在的自我保存只能以文化的方式才能得以实现。因为人的生命存在具有对自我保存的自觉,就意味着人不能以自然自在的方式凭本能去实现生命的自我保存,而必须去筹划和设计生命自我保存的方式。人的一切自我保存的行为都是一种自觉的、人为的筹划与设计,这种筹划与设计必然会产生作为结果的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评判;而这种价值评判并不是自然界中的自在,而是人文化成的主体自觉与自为,即为文化教育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作为客观存在的世界之中并不存在绝对中立的价值标准,一切价值标准皆是由人出发而提出的。人正是以自我的生命存在为核心,将对我之生命有益的存在评判为好、善、美等正向的价值评价,而将对我之生命有害的存在评判为坏、恶、丑等负向的价值评价,以此评判为指导就延展出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

人对生命自我保存的自觉虽然意味着文化的发生,但并不意味着创业文化的直接发生,而是要经历一定的文化层级的过渡,在不断的累积的文化层级的基础之上,才会有创业文化的发生,才会有创业文化教育的发生。但在创业文化教育发生的根源之处,却仍然是对生命自我保存的现实性价值追求最终延展出创业文化与创业文化教育的发生。下面从哲学反思的本质层面进行分析。

当人生成为具有自我反思精神的理性存在者,从而把自我体认为价值主体,也就在价值论上突破了简单的生命自我保存的需求,开始在世界中求取超越于生命自我保存之上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当人生成为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理性存在,生命的自我保存就作为人之价值追求的根基而沉潜入外显的价值追求的深处,从而使生命的自我保存不再作为一个问题而出现于人之价值理性的直接诉求之中。表现于价值理性的直接诉求之中的已经不是生命的自我保存,而是超越于简单的生命自我保存之上的更高的价值追求,故孟子言“人之所欲有大于生者”,志士仁人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但这种超越于生命的自我保存之上的价值追求并不是对生命自身的简单否定,而是赋予人之生命的自我保存以更大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追求超越于生命的自我保存之上的意义与价值来更加确证自我生命的存在。因为人的生命自我保存不是一种自在,而是一种不断回向自身的自觉,而这种对自我生命存在的自觉是通过对自我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认知来实现的,当人的理性自觉感受不到自我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丧失了对自我生命存在的自觉意识与自我确证之感。如果生命感受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可能放弃自我生命的存在,所以人是有自杀选择的存在。人正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对生命的自我保存,才不惜“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人正是通过对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自觉追求来证明自己,实现自己。

当理性之人具有了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与价值的自觉与追求,其出于生命自我保存而进行的生产创造活动也就具有了意义追求与价值实现的意蕴,从而人类的生产创造活动突破了生命自我保存的一己局限,使自我存在的价值追求指向了与我同在的其他的自我,进而指向与人类同在的天地万物,这就是孟子所言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从而使人从作为自然存在的“种存在”生成为作为自为存在“类存在”。这时人类的生产创造就不是简单满足生存需求的“活动”了,而是内含着着超越性价值追求的“事业”了,从而使人类原初的生产创造活动发展成为“创业”。而在这种“创业”实践中生成的文化样态就是“创业文化”。由此创业文化教育也就同时产生了。

二、生命的自我设计是创业文化教育发生的理想性价值追求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