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5 10:09: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纺织品市场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家用纺织品;出口贸易;市场变化;潜力;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家用纺织品在世界纺织品服装产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几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同时也为我国解决就业以及推动工业化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的技术含量较低,出口贸易面临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贸易市场结构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一、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贸易概述
我国家纺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在经历了品种增加,质量提高的过程之后,从2000年开始迅速发展,出口数量和创汇的增加,促使家纺行业当之无愧成为了纺织行业的一颗新星。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致使我国家纺产品出口呈现了负增长的趋势,虽然中间有所回温,但是家纺产品的单价还是不容乐观。一直持续到十二五期间,国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方式,使我国纺织行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并且加入了国际市场的竞争行列当中。
通过对我国纺织业的调查显示,最近几年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额占纺织服装出口的比重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家用纺织品的增长速度大于整个行业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我国家用纺织品的出口额、出口量、出口单价均保持小幅增长;我国纺织品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省以及周边省市,比如:江苏、上海等地,成为了当地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市场变化特征
通过对我国家用纺织品进行基础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纺织业发展初期,我国家用纺织品的出口总额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出现小幅度回落。从家用纺织品的分类来看,一部分商品出口增长比例较快,例如:床上用品、厨卫等,而一部分商品因为受众群体较小,出口增长比例也相对有限;通过聚类分析法,我们将市场划分为四个梯队,例如:第一梯队主要有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优于我国,因此,他们的地位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第二梯队主要是香港、阿联酋等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晚,国内在发展新兴的经济体制,因此,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量相对较大。对于不同梯队国家的情况不同,我国家纺出口市场也不尽相同,层次清晰、明显,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贸易潜力估算
通过对我国家用纺织品进行量化分析,估算我国家用纺织品的出口贸易潜力,从数据上可以发现,对我国家纺产品的出口影响最大的是经济总量,经济总量上升,家纺产品的出口额也会随之增长,而双边人口规模以及运输成本却与我国家纺产品的出口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根据模型估算市场潜力,各国的市场潜力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随着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我国的家纺产品的贸易市场将会不断的扩大。
四、提升家用纺织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我国虽然是家用纺织品出口大国,但还不是家用纺织品强国。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家用纺织品在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我国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且尽快解决问题,促进我国家用纺织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1.国家实施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都知道家用纺织品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家用纺织业的发展,要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重视产品的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客观的认识家用纺织业目前的发展环境,虽然全球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的家用纺织业带来了机遇,但是,我们要清楚意识到与机遇并存的挑战,并且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适合家用纺织业发展的战略;政府要积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促进我国家用纺织品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提供政策性支持,进而推动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
2.家用纺织品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产业集群战略,这种战略的优势在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以及能够发展区域经济,产业集群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扩大企业规模,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品牌化战略,我国家用纺织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就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发挥品牌的作用,如果能够拥有家纺品牌,那么就是拥有国际市场的高占有率,从而适应国际化竞争;差异化战略,实施差异化战略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增强品牌产品的独特性,进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偏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巩固自己的地位。
3.企业发展家用纺织品的竞争优势
企业作为家用纺织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硬件,因此,要严格要求产品的质量,使之达到国际标准,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其次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家用纺织品的科技水平,采用新工艺,降低产品成本,减少污染,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家用纺织品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因此,要大力发展家用纺织品对外贸易,促进我国家用纺织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家用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纺织服装;国际贸易;应对
纺织与服装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出口创汇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纺织品服装年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1/5以上。纺织与服装进出口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人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但必须看到的是,近年来我国纺织品与服装贸易顺差增长率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原因是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各进口国已经在国际贸易中针对我国设置了不同类别市场的准人规则,并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严重影响了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1、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分析
美国、日本和欧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这三大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35%以上。这些国家和地区针对我国实行的贸易保护非关税壁垒规则主要常见的几种有:配额和特别保障措施;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和社会责任标准等,此外不同的国家还有针对性的准人规则。
1.1美国市场
美国有多个纺织品服装相关标准的组织,如联邦贸易委员会(F"I’C )、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等。他们的职责和职能是制定贸易法规,监督和执行国会通过法规,制定和执行纺织服装相关标准,并对违反这些法规标准者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惩罚。美国对纺织品进口的管理内容包括:关税、原产地(证)、反非法转口及海关检验等。
1.2欧盟市场
欧盟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有影响的法律文件较多,欧盟理事会和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文件主要有条例( regulations )、指令(directives )、决议(decisions )、建议和意见(recommendations and opinions)四种形式。其中建议和意见虽不具有约束力,但影响很大。此外,欧盟区域成员国对纺织品服装的相关法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英国有纺织品服装贸易描述法,西班牙有皇家法令,葡萄牙有原产地标识等。而据报道,西班牙新修定的皇家法令在海关和销售法规中要求所有纺织品和服装用西班牙语标记;服装标记必须显示原产国和洗涤说明。葡萄牙则要求一般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货物必须用葡萄牙语标记一些使用说明和成份信息,必须显示产品的有效期和进口商地址;纺织品和服装必须显示洗涤说明。
1.3日本市场
我国纺织品服装在进人日本时,日本贸易商会有一套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审核的机制,一般可分为日本工业标准(JISL )、产品责任法(P/I)与产品品质标准判定三种规范。而日本商社或公司从中国进口纺织服饰品时,都会订立一整套的质量检测标准,而要求生产商于指定的质量检测机构取得合格认证或授权,才允许在日本境内上市销售。在日本最新的纺织品服装检测项目标准中针对各类纺织品或服饰品,要分别从物理性质、染色坚牢度、产品规格、安全性(药剂残留等)、产品外观、缝制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检测。
2、集中力量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当前形势下,国际上的各种市场准人壁垒规则技术复杂、隐蔽性强、扩散效应大、影响面广,已经成为长期制约我国出口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当前国际上的各种市场准人规则,我们的纺织品服装行业该怎么应对呢?如下提出了几点看法。
2.1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
设立专门政府部门负责国外有关标准和技术法规的信息收集工作,加紧研究发达国家对纺织品设置的技术壁垒,对不合理的技术壁垒,要与有关国家进行磋商。同时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纺织品服装的技术防线,为纺织企业早预警、早准备、打破壁垒、扩大出口提供便利条件。例如,“中国流行面料”系统工程就是为了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阻碍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因素,它是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发起组建起来的。其核心内容是组织部分优势纺织企业,用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引导产品开发,用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纺织品商业标准指导生产和贸易,整体推进“中国流行面料”相关企业的产品开发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高档面料精品形象。该工程运作几年来,不仅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开发起到了导向作用,而中国的流行面料也已经成为符合流行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和突出产品创新意识的代名词,反映了我国纺织品开发的先进水平。
2.2完善我国的认证制度,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及互认工作
认证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我国商品成功跨出国门的先决条件之一。但我国的认证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保护本国市场的TBT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美国有55种认证体系,日本有25种认证体系,欧盟内有9种统一的认证体系,而我国第一个集中统一的认证认可体系“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在2006年3月才刚刚建立。虽然我国的认证体系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近几年我国的认可机构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截至2009年1月31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认可各类认证机构、实验室及检查机构3大门类共计14个领域的3814家机构。同时服务水平和服务领域有了很大提高,有效性和及时性得到了极大改进。但同时要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此外,我们应广泛深人宣传,大力推广ISO,IEC等一系列国际性标准的认证,进一步扩大生产企业认证的覆盖面,使更多的有实力的企业获得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 14000环境管理认证证书,为其产品进军国际市场取得“通行证”。
2.3改进生产工艺,扩大信息渠道,加强对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研究
我国纺织服装尽管在禁用偶氮染料、重金属、甲醛检测等方面有检测标准,但在一些新的检验领域,如环境污染检测等方面检测手段相对落后,这与我国纺织服装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当务之急在于尽快引进国际先进的检测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培养技术人员队伍,加强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设立专业权威的国家检测机构,加强与发达国家检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尽早做到检测机构的相互认可工作。目前,我国在纺织品检测基础建设方面投人还不够,像功能性纺织品、生态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的检测仪器设备还比较缺乏;此外,现有检测机构并没有完全发挥检测和认证的综合优势,从而实现检测服务的延伸和外延。
摘 要 本文从对“囚徒困境”的思考谈起,运用重复博弈理论对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进行分析和讨论,阐述中美两国纺织品贸易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并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及政府提出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囚徒困境 重复博弈 中美纺织品贸易 合作
一、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
中国纺织品贸易出口的加快对美国本土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两国贸易摩擦不断。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双边协议到期终止,我国贸易风险也随之增加。据中国海关资料显示,2009年1―3月中美纺织品贸易总额为50.1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总额为49.1亿美元,同比减少0.5%;进口1.03亿美元,同比减少32.3%,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拉大。
二、中美纺织品贸易博弈的理论分析
(一)“囚徒困境”的思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典型的非零和博弈的例子,讲的是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并分开囚禁,并规定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获刑2年,沉默者将判监12年。若二人都沉默,则都判监3年。若两人同时认罪作证,则都判监10年。两名囚徒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选择;且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即坦白,结果都服刑10年。但是,该例中如果两人是一对经常合谋犯罪的惯犯,他们有一个长期的攻守同盟,被抓捕受审时就会考虑,这次我被判了,他下次他一定会报复我,共同抵赖的合作均衡就可能出现。
(二)中美纺织品贸易从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的转变
近年来中美纺织品贸易即与这种情况类似。早在2003年11月美国对我国针织布、袍服、胸衣3种纺织品出口设限;2004年又发动12起纺织品特保措施调查,同时继续对针织布、袍服、胸衣3种纺织品出口设限。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2005年5月,我国财政部宣布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关税进一步调整,规定对2005年1月1 日开始征收出口关税的148项纺织品中的78项产品停止征收出口关税,原定于2005年6月1 日提高或降低出口关税的相关产品同时取消。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的这种降低出口关税针锋相对,双方的博弈关系走向囚徒困境。但由于中美都期待双方长期的贸易合作,双方博弈过程中一方获利并非建立在另一方完全利益损失的基础上,因此激烈的贸易摩擦最终引发了两国关于贸易问题的谈判,逐渐走向双方合作的重复博弈过程,从而在摩擦―博弈―再摩擦―再博弈的过程中走出囚徒困境。
三、中美纺织品贸易博弈的现实分析
对于中美纺织品贸易,若两国视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最高价值,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与程序,在不损害或尽量少损害博弈对手切实利益或获利潜能的情况下,就能谋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与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贸易双方是有合作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
首先,20多年来中美两国越做越大的贸易额充分说明了中美贸易的互补性。国外输入的劳动密集型商品能够有力地促进美国国内技术升级,在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低廉的中国的同时,美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发、制定标准以及优化产品结构。因此,国际化分工中的合作将给中美双方都带来更大好处。
其次,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美双方互为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互利双赢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研究表明,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不仅为美国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支撑,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提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带动了美国就业。维护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无论对中国还是对美国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继续促进两国间的经贸合作与交流。
从而,中美两国在长期的贸易博弈中保持“合作”策略,双方加强互信与合作,有利于双方的博弈赢得、有利于稳定和促进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共同的经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广阔,发展迅速,劳动力成本低,但资金短缺、科技相对落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大,资本充足,科技发达,但劳动力成本高。
四、建议和策略
中国必须不断提高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贸易中从被动应战转变到主动出牌。
(一)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
首先,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企业应加大企业的科研投入,大胆进行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此外,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扩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企业需要的不只是生产型的技术人才,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国际贸易以及政策研究等各类专业型人才都应成为企业的生力军。
(二)拓展多元化的市场空间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企业应发展多元化的产品和贸易方式,有效拓展市场。其次,企业应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应在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面向全球积极开发新的市场,走全方位、多视角、多渠道、多元化的出口道路,降低因出口过于集中的风险。
(三)政府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首先,政府要对有可能发生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在已经取得的合作博弈的基础上采取主动,避免再发生激烈的冲突,从而以最小的博弈代价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其次,政府应加快我国纺织产业的产业升级,整合国内现有资源,完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纺织服装品业的应
参考文献:
[1]柯宗俊.新形势下再议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中国商贸.2009. 11.
[2]陈炜,张琼.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5.
[3]叶枫,吕世平,重复博弈:“合作”实现中美纺织品贸易博弈的双赢.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6).
关键词:纺织品;对外贸易;进出口
1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现状
纺织品行业在我国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是民生,也是传统,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9年以来,纺织业积极调整了组织生产结构,减少了产品成本和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纺织品出口额有了波动,虽然还是处于上升的时期,但是纺织业出口额增幅却低于总出口额的增速[1-3]。
2存在的问题
纺织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具有解决人民穿衣用度等相关问题的社会效益,以及缴纳国家出口税费的经济效益的作用。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
2.1国际环境的变化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国际上被加强的绿色贸易壁垒,导致我国纺织品在对外贸易的竞争中失去了很大的优势。近年来,那些针对产品提出的技术标准、环境法规对纺织品以及服装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有些国家出台了行时不同、标准不一的政策来应对产品的环境要求,绿色贸易壁垒的实行将对国际纺织品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就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纺织品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导致产品不能达到国际纺织品绿色环保要求,在环保意识日益重要的现代社会,我国生产的纺织品,在出口时就会面临很多不利的因素。
2.2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能力弱
我国纺织品行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种类和档次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的。究其根本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新的功能产品、高质量的产品研究缓慢,发明性的比较少,模仿较多,不能使之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适应;另一方面,中低档产品过剩的生产能力,容易导致企业间的过度竞争。比如,在化纤企业,国际上流行的高仿真纤维、复合纤维、改性纤维等新产品,在国内至今仍未有相应的生产运营和技术研究。
2.3没有适合自身的市场营销网络
在现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纺织服装贸易高增加值领域一直在发达国家的控制里。我国应该采用合理的策略向海外市场转移,可以通过委托加工、特许生产和销售等途径调整自身的纺织服装业,由此进一步控制纺织服装的最终销售网络。如果营销合适,就可以从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市场获得一定的收益。目前,在我国出口结构中,最终产品出口占比已超过2/3,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仅有1/3,但最终产品出口中约有一半是加工贸易,在一般贸易中,又有近50%是睡衣、长裤、衬衫等常规产品,很少有中国品牌,尤其是时装,我国几乎没有在国外注册的商标。
2.4经营机制落后,营销水平不高
在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收购制占主导地位,这种现象会引发很多不良的后果,使市场灵敏度下降,环节增加,速度变慢,难以与纺织品国际市场日益明显的节奏快,批量小、高质量企业竞争,导致我国纺织品企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另外,我国纺织品行业的企业整体营销水平不高,对渠道选择、品牌建立、市场分析等活动尚处于放任的阶段,缺乏科学的决策,整体营销能力较为薄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3发展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对策
企业应运用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去开展贸易活动,在探索中寻找合适的对策应对外在环境给予的挑战,要在竞争中成为强者,只有参与竞争,才能提高实力。
3.1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企业积极开展
ISO14000国际环境标准认证,积极实施ISO14000系列国际环境标准。这个标准规定,绿色标志要求的不仅仅是质量符合要求,而且使用以后的处理、生产使用、原料等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对人体没有危害。如果产品不符合标准,其他国家是可以拒绝进口的。有了ISO14000认证,不但获得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而且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个性。因此,纺织企业应积极主动展开认证工作,特别是把握好选择认证机构、认证程序等环节。
3.2以创新作为灵魂,加快纺织工业进步的步伐
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核心是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1)要注重意识与技术操作的结合,围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新材料、消耗低、无生理伤害等进行技术研究,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责任心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人才,并把研究成果推荐给其他大中小企业,以提高我国纺织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2)要研制开发高水平的机电一体化的新型服装、染整、织造和纺纱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达到产能自动、连续、高品质的效果。(3)要提高纺织服装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水平。纺织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是创新的核心,除了用一流的技术,还要把握好文化多元化和个性审美的倾向性。从市场细分的结果和产品的差异中,寻找我国独立品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用创新的价值,抢占市场的获利点。
3.3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增加高档服装出口的比重,提高服装售出价,同时适当扩大并巩固现有大宗初级半成品以及产品的出口。运用开发化学纤维、攻克丝绸、高档棉纺织品、化纤长丝织物等技术难点,尽快提升化纤仿真丝织物、交织和多种混纺的水平以及质量,从而有效地避免高档面料大量进口而低档面料出口的现象。由纺织品出口的纤维组成来看,必须实现从出口棉纺织品向出口化纤纺织品的转变,顺应国际市场以及纺织品贸易的变动趋势,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应成为扩大纺织品出口的新增长点。装饰用纺织品生产需要更加多元化、高质量、系列化,在扩大出口量的基础上代替国内高档宾馆进口,包括地毯类、手帕类、床上用品和毛巾类产品。每一个点都有可能成为热销点,巨大的市场会带来更多的收获。
3.4创立国际品牌
品牌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影响顾客选择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好的声誉与知名的品牌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价值,这种价值形成的竞争力是广而大的,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复制的。要逐步改变服装出口以及纺织品收益微薄的状态,就必须树立国际品牌,让国际认可“中国制造”。因此,中国纺织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力度,尤其是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合适的品牌战略,如在国外有利地点设厂,或者打入国外的营销网络,构建全球的产品供应链;其次,由于品牌的形成需要时间的验证以及大量资金投入,在品牌本身很难在很短的时间里占领市场的时候,部分企业可以采取将国际知名品牌收购的策略,利用原有品牌的形象和顾客忠诚度,为企业谋利;另外,对于暂时没有条件创立品牌的纺织品企业,可以利用贴牌生产来扩大规模,但必须重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生产技术,积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经验,为将来自有品牌的推广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4结语
我国的纺织产品主要以美国、欧盟、日本、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出口地,在这些地区销售纺织产品不光包括中国国内的同行业,还包括这些国家的本国企业以及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企业。因此我国纺织业现有竞争对手众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面对国外众多企业的挑战,我国纺织业要想在现有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表,列出了近几年我国纺织业的显性竞争系数。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的显性竞争系数都大于零,其中服装的竞争系数一直都在0.9以上,这说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纺织业具有竞争力优势,在服装的出口上更是具有绝对竞争力优势。
表190年代以来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显性竞争系数
我国纺织业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较强竞争力,是因为我们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现代竞争理论认为,任何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都是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传统的比较优势的概念强调各国的比较成本和资源的状况,最终归结为价格竞争,而竞争优势强调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与原材料资源丰富。与世界主要纺织品出口国相比,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且原材料资源丰富而纺织业又是对成本比较敏感的行业。因此我国纺织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纺织业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同时,却缺乏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
a.“两头”模式阻碍了我国纺织品整体竞争力提高:纺织、染整、设计、缝制是纺织品生产的四个环节,其中染整与设计对资本与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在我国,生产纺织晶的企业有两类,一类是内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而处在纺织与缝制环节。另一类主要是由港台及韩国商人兴办的外资企业,该类企业主要开展进料加工贸易,基本上处在缝制环节。这使我国纺织品更多地体现了劳动密集型特征,而发达国家依靠其雄厚的资本与先进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业,使原本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逐渐走上了资本技术型之路,产品中更多地含有资本与技术因素,更能适应绿色消费所兴起的对纺织品高档化、时装化、个性化、舒适化、安全化的需求,极大的削弱丁我国依靠量大价廉参与竞争的优势,“两头”模式阻碍了我国纺织品整体竞争力提高。
b.成本优势弱化,纺织品价格竞争力下降:我国纺织品竞争优势长期集中在原料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低廉方面,然而近年来一方面由于棉花价格持续上扬与进口面料增加而使纺织品物料成本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职工工资收入明显增加同时劳动生产率提高比较低而使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比如1985年,我国纺织工人工资水平为每小时0.2美元,到1990年上升到0.4美元,到1998年进一步上升到0.62美元,工资涨了2.1倍,而人均全员劳动生产率1990年只比1985年提高了3%,直至90年代后期,劳动生产率不高这种状况未得到根本好转,我国成本优势呈现弱化状况。随着我国棉花价格进一步上涨及进口面料和职工收入增加,加大对纺织业投资,我国纺织品成本优势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c.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缺乏技术竞争能力:在我国棉纺行业中先进设备拥有量低,比如自动络筒机仅有30%,而发达国家儿乎是百分之百;各种无梭织机仅有10%,不但低于欧美国家40%的水平,而且也距世界平均水平20%还有很大差距。由于设备技术落后,我国不但缺乏开发新品能力,而且还难以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不利于提高我国纺织品竞争能力。
d.经营机制落后,营销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纺织品出口至今仍然是收购制占主导地位,这个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出口环节多、速度慢、市场灵敏度差,不能适应纺织品国际市场日益凸显得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竞争趋势,使我国纺织品丧失了很多营销机会。
e.另外,我国纺织品生产企业整体营销水平也不高,对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品牌建立、渠道选择、促销宣传等活动尚处在粗放阶段,缺乏“精耕细作”和科学决策,整体营销能力薄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2.纺织业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必然性理论分析
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从而说明国家贸易的基本理论的是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的生产自己最适合本国的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福利。
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时必须注意到李嘉图和俄林提出其理论的假设前提和经济条件。比较成本说和资源禀赋说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再加上当时贸易保护盛行。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其产品才可能进入国际市场。问题是在现在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些假设条什已经改变。首先,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流动。其次,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资源、劳动可以被资本和技术所替代,就是说,经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再造,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资源的投资,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又可以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所有这些表明,除了一部分不可替代的资源,如石油,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都将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
克鲁格在分析生产同种商品的要素替代问题时指出:“如果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但它们之间不存在要素租金均等化,那么,资本丰裕的国家将比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使用资本比较密集的生产技术,并且前者的工资/租金比率也将高于后者”。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各个国家要素租金均等化,一种是劳动丰裕国家的工资/租金比率偏低。在前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无比较优势而言。在后种情况下,则有比较优势。但是同种产品会遇到发达国家用较高的技术生产,因而这种比较优势也无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的纺织业是依靠自己的比较优势来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知,在生产要素流动及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纺织业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都将在国际竞争中已将不会具有垄断优势。即使我国的纺织业将来仍具有比较优势,但会碰到发达国家技术含量较高的同种产品的竞争因而也会无竞争力。
3、提高我国纺织业竞争优势的相关措施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的纺织业必须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才能继续保持我国纺织业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提出以下措施:
3.1提高产品和技术的开发能力
从当前世界纺织服装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看中国纺织业需要在产品和原料开发上取得创新。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应当从性能和用途两个方面把握,要使产品具备看上去好、用起来好、与环境友好的特征。也就是要注重纺织服装的服用性、功能性和环保性。在服用性方面我们应向着柔软、轻质、弹性、双面、无纺布和变色等功能方面发展;在功能性方面,我们应注重抗静电、吸水透湿、抗紫外线,抗菌等功能。环保性是指开发绿色纺织品,在当代,纺织服装的环保性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就经常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出口设置绿色壁垒。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开发绿色防比品,其开发重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发无污染、刘人体有益无害的新型纺织原料。二是革新纺织生产加工工艺,研究新型的无毒、无污染工艺辅助材料。三是开发节能,多功能性轻薄产品。在原料创新发面,我们应该着重开发高科技纤维,主要包括高性能纤维和功能性纤维两种。
3.2调整产业结构
针对我国纺织业产品结构的不合理状况,我们应进行以下调整:一是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限制服装衣着类的盲目投资建设,鼓励对国际需求旺盛的装饰类、产业用纺织品投资。对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初加工部门进行适当的压缩,以适应贸易自由化后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这种压缩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其一是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人员素质差的企业实行破产,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其二是对效益较好、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加以引导,如投入适量的技术起动金,帮助它们向深加下方向发展,努力开发新产品,向中国纺织业的空白领域挑战,以摆脱目前的低水平盲目竞争状态。二是对企业布局进行调整,化纤、初级纺织品等由于品种有限,成本的竞争显得十分重要。这类企业只有到达一定的规模水平,才会使成本最低。因此,政府应鼓励这类部门集中投资,进行高度的专业化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对条件成熟的部门,可以推行集团化联合经营的模式。第三针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依赖特定市场的情况,我们应该实施产品出口的多元化,努力拓宽国际市场,在保持对发达国家的场开发的同时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进军。
“这是一本‘口袋书’,它明确了在家用纺织品选购、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最常见的知识,让消费者从很多的不明来源的混杂信息中挣脱出来,让那些追逐短期暴利散布伪科学信息的不法企业、经营者和经销商现出原形,为合法的生产企业向市场推行安全、健康、环保的高品质产品扫清了障碍。”山东亚光集团副总裁于向峰告诉记者。
图文并茂展示终端免费派发20万份
作为国内首份《家用纺织品消费指南》,这本“小册子”的首期印刷发行量为20万份,将通过重点企业的销售渠道以及专业市场免费发放给消费者。
据本刊记者了解,《指南》力图从床品、毛巾的常用原料选择、产品选购要点、洗涤收纳方法等多方面给消费者以合理的指导,小册子整体通俗易懂,实用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兆华对此解释说,此次协会编写的《家用纺织品消费指南》是以消费者为导向进行的,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在选购与保养床品、毛巾类家纺产品方面的各种小常识。据悉,《家用纺织品消费指南――床品、毛巾分册》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出现在全国各大纺织品牌专卖店、百货公司以及纺织品专业市场上。
这本《指南》指出,由于产品材质、结构、工艺的不同,以及外观风格、产品档次、价格、实用性能的不同,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与要求,结合经济条件选择购买。
(1)关于床品。床上用品面料的常用材质以全棉、涤棉混纺、蚕丝、丝/棉交织、麻棉混纺或交织为主,一般全真丝面料床品华贵典雅,高支高密全棉大提花床品具有良好品质和使用舒适性,属高档产品。涤棉印花床品的好处则是色彩丰富,轻薄易洗涤,一般价位相对较低。
(2)关于毛巾。毛巾常用的材质以纯棉居多,优点是柔软舒适,吸水性好。儿童宜选择轻薄超柔的毛巾,如纯棉素色的小规格毛巾;皮肤细腻或过敏者选择毛圈较低、密度较小的毛巾;男性一般代谢较快,宜选择厚实饱满、表面摩擦较大的毛巾,如螺旋、高毛倍(毛圈较高)、粗支纱毛巾;秋冬季选择厚实保温的毛巾,炎热天气宜选用轻薄吸湿的毛巾。
(3)关于被芯。不同材质被芯常见的有:化纤被、蚕丝被、羽绒被、羊毛被、驼毛被等。芯被类产品可根据不同需要结合填充物原料特性选购。枕芯材质除了常采用以上被芯同类材质外,还常见有乳胶枕、木棉枕、草药枕等。
抵制伪科学引导家纺消费
“我国家纺产品尤其床品、毛巾类产品消费市场份额逐年扩大,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以毛巾为例,中国目前毛巾实际用量为人均每年1~2条,中等发达国家达到每人每年10条以上;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则更高。”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兆华在会上表示,消费习惯以及消费误区都是影响家用纺织品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组织编写《消费指南》的意义所在。
在许多业界人士看来,通过直接面向终端消费群体《消费指南》的行动,可以“正本清源”,不仅可以帮助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决策,也可以带动家纺消费升级,扩大家纺产品市场的总体份额。
根据《中国纤检》记者的调查,目前中国80%以上的消费者对家纺产品依然比较看重性价比和材质,“价格”和“舒适度”成为消费者购买的决定性因素。“毛巾、被单、床罩这些家纺品我们每天都要接触,而且接触的时间可谓相当长,因此我觉得品质和质量才是第一位的,我自己的话,一定会选购那些纯天然材质的东西。”与此相印证,在快消市场大受追捧的明星代言在家纺领域却面临“冷遇”。有关调查表明,只有7%的家纺消费者在乎产品是否有明星代言,41%的受访者看重的是口碑评价,也就是朋友、熟人或网友使用过的感受,证明家纺领域的消费相对比较理性。在为家纺品牌做代言的明星中,刘嘉玲最为人所知晓,30%的受访者都知道刘嘉玲代言了某品牌家纺。然而,在家纺品牌知名度上,家纺巨头――上市公司罗莱和富安娜的知晓率仍然是最高的。
然而,记者发现,许多号称“纯天然”的家纺产品事实上并不“天然”,随着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不少商家为了节省成本、牟取暴利,采取“乾坤大挪移式”的偷换概念式的做法,大幅散播伪科学信息,以误导消费者在其指引下进行消费。这也是《指南》面世的初衷。
家纺企业被“倒逼”加强产品质量
据记者观察,《指南》堪称是一本“口袋书”,体积不大,放在衣服口袋中刚刚好,取阅十分方便。其首发的20万份《指南》,主要是以床品、毛巾为主,后期也将不断丰富消费指南内容,如窗帘分册、地毯分册不久也将面世。
1.1复苏———改革开放为新疆纺织产业带来生机
以后,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导下,新疆把纺织工业列为了重点建设的支柱产业和高利润、高税收、高创汇的优势产业,新疆纺织产业慢慢从严冬中复苏,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10年内,新疆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新增了2.4倍,新建了新疆毛纺织厂、昌吉棉纺织厂、库尔勒棉纺织厂等一批颇具规模的纺织企业[2],产品也从棉纺织品扩展到了毛纺织品。然而在90年度末期,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新疆纺织行业与全国纺织业一样,又重新陷入了新一轮的逆境。
1.2曲折发展———二十一世纪新疆纺织产业
进入新世纪后,新疆纺织产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产业投入不断增加,产业装备不断现代化,产品和产业层次不断提升。[3]但产业链不完善,产品品种结构单一,高附加值产品少,使得新疆纺织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在与内地企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
2新疆纺织产业的现状
目前,新疆纺织产业由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针织、服装、化纤等子产业构成。根据2013年新疆自治区纺织工业工作会议代表名册和网上的信息,在新疆纺织企业总数中,棉纺织企业约占39%,毛纺织企业约占8.1%,亚麻企业约占1.5%,针织企业约占3.7%,服装企业约占46.3%,化纤企业约占6.6%,家纺企业约占1.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棉纺织产业在新疆纺织产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2010年,新疆棉纺织产业的产值约占新疆纺织产业总产值的51%;化纤产业在新疆纺织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也十分突出,依托丰富的棉花原料,新疆粘胶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2010年,粘胶纤维产能占到全国20%,产值约占新疆纺织产业总产值的46%;毛纺织业是新疆传统的优势产业,但在市场和内地企业的双重挤压下,新疆毛纺织产业始终处于不断萎缩中,2010年,新疆毛纺织产业的产值仅占新疆纺织产业总产值的1%左右;新疆服装企业数量不少,但企业规模都普遍偏小,产值也较低,2010年,新疆服装产业的产值也仅占新疆纺织产业总产值的1%左右(见图1)。由此可见,新疆纺织产业的发展极不均衡。服装、家纺等下游终端产业产能的缺乏,导致了新疆纺织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内地市场。远离消费市场,长途的运输,使新疆纺织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面临重重困难;同时,对内地市场的依存度过高,又使得新疆纺织企业极易受到内地纺织企业需求波动的影响。此外,从纺织产业价值链来看,高附加值产品的缺乏,也导致了新疆纺织产业利润率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原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能源费用的提高,都会对新疆纺织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2004年及近几年棉花价格的上涨对纺织企业的影响就可见一斑。而另一方面,由于新疆纺织品终端产业产能的不足,使得新疆地区有很多纺织消费品来自于内地。长途的运输,使得新疆地区纺织品的销售价格普遍高于内地市场,从而损害了新疆地区广大纺织品消费者的利益。
3新疆棉纺织、服装产业及其产品结构分析
3.1新疆棉纺织产业及产品结构分析
新疆棉纺织企业主要分布于北疆的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石河子市、奎屯市,南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以及东疆的哈密地区和吐鲁番地区。根据2013年新疆自治区纺织工业工作会议代表名册和网上的信息,目前,新疆棉纺织企业中约90.6%的企业是单纺企业,只生产棉纱,棉纺织产业中各产能的发展极不均衡。由于棉纺产能远远多于棉织产能,因此,新疆棉纺企业的棉纱产品,除少量本地消化外,绝大部分得运往外地销售。这一方面增加了企业运输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得新疆棉纺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内地下游企业发展的制约[7]。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内地纺织企业产品市场的萎缩,使得内地纺织企业对棉纱需求的减少,这一现象马上就影响到了新疆棉纺企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使得新疆一部分产品单一,档次较低,主要是依赖内地市场销售的棉纺企业陷入了生存困境。根据对新疆48家生产棉纱产品企业的调研,新疆棉纺产品主要有普梳纱、精梳纱、半精梳纱、紧密纺纱、气流纺纱、色纱等。其中,生产普梳纱的企业约占棉纱生产企业总数的35.4%,生产精梳纱的企业约占77%,生产紧密纺纱的企业约占54.2%,生产气流纺纱的企业约占31.2%,生产半精梳纱的企业约占2.1%,生产色纱的企业约占4.2%。这些数据表明,新疆棉纺产品主要集中在白纱方面,色纱作为纱线中的高端产品,在产品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少。在白纱方面,产品主要集中在高档的精梳纱、紧密纺纱中,此外,普梳纱、气流纺纱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这说明新疆棉纺产品结构比较均衡,产品档次呈梯度,基本能满足下游产业不同产品的需求。普梳纱产品纱支基本在16s-40s范围,其中,生产16s-25s纱的企业约占生产普梳纱企业总数的35.3%,生产26s-40s纱的企业约占64.7%;精梳纱产品纱支基本在40s-350s范围,其中,生产40s-60s纱的企业约占生产精梳纱企业总数的21.6%,生产60s-100s纱的企业约占72.2%,生产100s以上的企业约占6.2%;气流纺产品的纱支基本在12s-32s范围,其中,生产12s-20s纱的企业约占生产气流纺纱企业总数的73.3%,生产21s-32s纱的企业约占26.7%。从上述产品结构可以看到,新疆棉纺产品主要偏向于中高档,这使得新疆棉纺产品在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新疆地区棉织面料类产品主要有棉坯布、棉印染布、棉针织布等。其中,棉印染布作为棉坯布的下游产品,2010年产量只占棉坯布产量的0.39%。制约棉印染产业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新疆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自治区政府对印染产业的发展相当慎重;其二是印染布与最终消费市场的联系非常密切,必须紧跟市场潮流,这就要求印染布从下单到交货,周期必须很短,而新疆地区服装业不发达,对印染布的需求不大,这就使得印染产品必须以内地市场为主,长途的运输制约了新疆印染布产品在内地市场的竞争力[9]。由于本地缺乏印染产业,因此新疆地区大部分棉坯布也以内地市场为主。相比于棉纱,长途的运输,除了增加产品成本外,也使得新疆棉布的交货周期较长,不能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导致新疆棉布在内地市场的竞争力较弱。[10]新疆地区生产的针织面料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后续产品生产的需要,因此进入市场的较少。
3.2新疆服装产业产品结构分析
目前,新疆服装生产企业大约有60多家,主要以生产职业装、工装、舞台装为主,其销售市场主要是本地的企业和消费者,还有一部分销往国外。新疆服装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而且由于产品设计能力不强,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再加上新疆地区上游原料产业的缺失,因此无论是在内地市场还是在本地市场,新疆服装产业的竞争力都很弱,市场占有率很低。
4新疆纺织产品销售市场分析
4.1本地市场
新疆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但总人口只有2200多万;再加上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各民族、甚至是相同民族不同居住区域之间的文化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新疆地区对纺织品的需求具有很明显的多样性[11],单个市场容量不大。目前新疆纺织产业以新疆地区为主销售市场的主要是服装。目前,在新疆工商部门注册的生产型服装企业有4000多家,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中型企业仅三家。总体情况是: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由于新疆服装企业规模很小,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在大陆产品的销售中,即使内地企业的产品成本加上运费,在价格上也具有竞争优势。此外,内地企业与国际市场联系更紧密,能及时跟进国际服装潮流,因此在高档服装领域,新疆企业也不具备竞争优势。这也是新疆服装企业始终得不到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新疆地区服装企业要发展,必须依托自己的优势。新疆地区对纺织品的需求具有很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每个细分市场需求量不大,正好适合于规模小、实力弱的服装企业实施小而专、特色经营的战略。新疆服装企业可以依托自己了解市场的优势,针对目标客户开发具有特色的服装,从而以产品的特色来吸引消费者,赢得市场[12]。而实力较强的服装企业,则可以利用新疆的地域优势开拓周边的国际市场。由于历史原因,新疆周边国家与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具有很大的相通性,而且这些国家的服装产业都不太发达,因此对中国产品具有较大的潜在需求[13]。
4.2内地市场
内地市场是新疆纺织产品的主要市场。根据对48家棉纺企业的调查,仅有5家企业产品在本地市场销售,其余企业产品销售市场都在内地(见图2)。在内地市场中,除17家企业产品在集团内部下游企业之间流通外,其余企业产品都进入了普通流通领域,参与内地市场的竞争。鉴于新疆的棉花资源优势,新疆的棉纺产品在内地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运输成本以及新疆火车外运运能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又削弱了这些优势[15]。因此对新疆棉纺企业而言,要想进一步获得发展,首先必须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以弥补长途运输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其次,应完善新疆地区的纺织产业链,增加本地市场对棉纱的需求量,减少棉纱对内地市场的依存度。
4.3国际市场
新疆地处亚洲中心,有多个口岸与周边国家接壤,贸易地理位置极具优势;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又与周边国家相通。这一切都为新疆纺织产业开拓周边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一直以来,新疆纺织产业出口的产品主要以棉花、棉纱、棉坯布等半成品为主,附加值很低,而高附加值制成品的出口很少。再加上出口量不大,因此对新疆纺织产业的发展带动作用不大[16]。新疆纺织产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完善是很重要的一环。服装产业作为纺织产业的终端产业,其发展对新疆整个纺织产业链都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而新疆服装产业要发展,开拓国际市场是很重要的一环。因此,国际市场是新疆纺织产业很重要的一个销售市场,其开拓程度对新疆纺织产业的发展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5结论与建议
这些新职业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几十个新职业的有关材料进行评审论证后确定的。这批新职业在正式向社会之前,提前一个月在网上公示,向社会广泛征求了意见。
1.职业名称:信用管理师
职业定义:使用信用管理技术与方法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2)制定企业信用制度与信用政策;(3)在交易前期,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调查与评估,确定信用额度及放账期;(4)在交易中期,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转移风险保障企业债权;(5)在交易后期,对发生的逾期账款进行追收;(6)运用信用管理专业技术及专业的征信数据库防范风险,并开拓市场。
职业前景:随着我国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及信用管理服务业的发展,一支全新的信用管理专业技术队伍正在产生并迅速成长,预计5年后,我国将会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员走上从事信用管理的岗位。信用管理人员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人才。
职业定义: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采集素材,进行分类和加工;(2)对稿件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审核及监控;(3)撰写稿件;(4)运用信息系统或相关软件进行网页制作;(5)组织网上调查及论坛管理;(6)进行网站专题、栏目、频道的策划及实施。
职业前景:网络编辑职业的发展,已日益引起业界和相关领域的密切关注。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网站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从业人员300多万人,在未来的10年内,网络编辑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26%。
3.职业名称:房地产策划师
职业定义: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案策划、投资管理、产品营销和项目运营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调研和咨询策划;(2)整合设计、建设、营销、广告、服务等资源,制定策划方案;(3)房地产项目的产品营销工作;(4)房地产项目的运营和物业管理工作。
职业前景:近年来,我国直接和间接从事房地产策划的人员数以百万计,其中从事项目策划的各级管理人员约10万人。从近几年对各行业职位需求的分析来看,房地产行业的职位需求数量始终列居前十位,其中策划管理类职位属于最紧缺的人才,市场需求看好。
4.职业名称:职业信息分析师
职业定义:从事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采集、整理、分析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采集;(2)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加工;(3)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工作建议乃至政策建议。
职业前景:目前,全国有数十万人员在从事与劳动保障信息有关的工作,工作层面覆盖全国各省、市、区(县)、街道和居委会。相关业务范围除劳动保障系统外,还涉及人才市场、信息咨询、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学校、企业等诸多部门。现在,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信息系,有的还成立了信息学院,专门培养信息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
5.职业名称:玩具设计师
职业定义:从事玩具产品和玩具类儿童用具创意、设计、制作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分析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进行打板、打样及工艺排料,手工制作产品样品或模型;(2)产品进行系列化开发和自主研发,绘制创意草图,设计功能模块,绘制设计图,编制生产工艺流程;(3)研究市场和产品流行趋势,制定产品整体设计方案,进行设计管理。
职业前景: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玩具第一生产大国。有8000多家企业从事玩具制造,从业人员超过300万,占全球玩具市场份额的75%。自行设计开发和科技创新,是中国玩具制造业的大势所趋。行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大对玩具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玩具设计开发人才水平的提高将会促进玩具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6.职业名称:黄金投资分析师
职业定义:在黄金生产、流通领域从事市场分析、咨询和投资策略分析与评估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进行黄金市场和黄金投资战略的分析、咨询与规划;(2)向黄金生产、经营、经纪、投资和机构提供黄金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和价格预测;(3)按照与黄金投资客户签订的协议,提供参考性的黄金投资策略;(4)进行黄金投资的风险或收益分析,指导客户进行黄金投资;(5)根据客户需要,代客户拟定黄金投资计划;(6)其他与黄金投资分析相关的业务。
职业前景:据有关部门测算,当前我国国家和民间持有的外汇总量已达一万数千亿美元。发展黄金市场、提高黄金投资需求,是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显现和美元贬值的重要举措。黄金投资分析师职业的确立,对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正确引导黄金投资,防范黄金投资风险,保护黄金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7.职业名称:企业文化师
职业定义: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从事企业价值理念塑造及其转化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开展经营性企业文化建设,即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进行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及其转化工作;(2)开展管理性企业文化建设,即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进行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及其转化工作;(3)开展体制性企业文化建设,即在企业的制度安排中进行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及其转化工作;(4)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即对本单位企业文化现状进行调查、总结、提炼、表述、宣传、培育、落实、改进、交流、学习与创新等一系列塑造、转化的实施过程进行科学管理。
职业前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还相当落后,企业文化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也亟待提高。企业文化师作为专职的企业文化建设者,担负着变革陈旧的企业文化、重塑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企业文化的艰巨任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广阔,企业文化师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8.职业名称:家用纺织品设计师(简称“家纺设计师”)
职业定义:从事家用纺织品织物设计、染织图案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和纺织品空间装饰设计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设计装饰用纺织品;(2)设计生活用纺织品;(3)进行纺织品的空间装饰设计。
职业前景: 由于广大消费者对家用纺织品质量和产品品牌的不断追求,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在业内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但从我国家用纺织品设计人员队伍的现状看,还远远不能适应行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建立起一支专业化、具有创新能力的家用纺织品设计师队伍迫在眉睫。
9.职业名称:微水电利用工
职业定义:从事微水电站和微水能利用及其配套设施的建造、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与维修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从事微水电站和微水能利用及其配套设施的建造和安装;(2)从事微水电站和微水能利用的调试;(3)从事微水电站和微水能利用及其配套设施的运行管理与维修等。
职业前景: 目前,全国从事与微水电利用相关工作的人员有近十万人,分布在我国除西北缺水地区以外的各个地区。作为“六小工程”之一的农村小水电(包括小水电和微水电),今后将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得到蓬勃发展,微水电利用工也将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10.职业名称:智能楼宇管理师
职业定义: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管理及设备管理、运行与维护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管理与维护楼宇布线;(2)监控、使用、维护建筑设备;(3)管理通信和网络系统;(4)使用与改进智能建筑管理系统;(5)管理火灾报警与安全防范系统。
职业前景:智能楼宇管理师是体现未来城市发展特征的先导型职业人才。随着我国城市数字化、建筑智能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服务理念急需更新,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来营造现代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已成为必然趋势。房地产行业及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迅猛的发展,将直接拉动对智能楼宇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另据有关人士透露,还有一批新职业正在研究论证中,它们是:
1.体育经纪人
2.健康指导师
3.农业技术指导员
4.软件项目经理
5.游戏美术设计师
6.游戏程序设计师
7.电子标签工程师
8.三维数字化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