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8篇

时间:2023-12-14 14:55: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篇1

关键词: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加强建议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阶段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检测的管理人员、制度方面以及设备不足等方面,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技术手段、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的素质、保证仪器完备齐全,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效,通过多策并举,真正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环境监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因此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其中,环境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从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且提出了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由此可见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能够更好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也是实施环境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重要依据,将这一工作深入地贯彻和落实,对于环境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环境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尽管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得到了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实现了统计质量控制(SQC)、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和全面质量管理(TQC)的目标;环境监测管理的能力也持续提升,提高了环境监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实现了全面监测管理,提升了监测工作质量和效能;环境监测管理领域和覆盖面也得到不断拓展,目前已在空气废气、室内空气、地表水及废水、机动车排气、城市噪音污染和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等各个领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QA/QC技术体系,规范了监测活动,实现了监测结果的可比性。但是,由于环境监测的复杂性和监测设备的落后性以及监测标准的不完善,环境监测管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监测技术存在不足,监测设施有待提高

随着环境的变化,现有的技术和设备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监测环境,配备的环境监测系统仪器也远远落后于实验室处理水平和国际水平,无法满足监测、分析和处理各种环境污染情况的要求。虽然近期市场出现了快速监测仪器,但是对这种仪器的检定缺乏规范性。此外由于快速监测仪器的多样性,在选择何种监测仪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管理理念有待转变

虽然国家环保部门规定了环境监测管理程序、内容和职责,对管理工作进行了制度化,但是仍然无法适应快速扩展的监测和不断发展的监测技术,导致管理制度和体制的滞后,从而影响了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展开。另外,在新形势下管理理念未能从全局性出发,仍停留在微观技术层次,环境监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在管理工作上缺乏规范性和统筹性。

3、管理手段有待更新,监测方法有待拓展

现有的管理手段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发展环境监测技术和拓展监测领域,质量控制措施与实际工作的关联性也日益减低,此外,缺乏针对性与目的性都很强的管理措施,难以判定管理控制的准确性、可信性与有效性。环境监测管理到现在都停留在单一的样本考核阶段,在新领域中没有记录,监测方法也相对陈旧,采用的依旧是实验室仪器分析法和现场检查等,而且由于样品运输和工作程序这些环节存在不相一致的问题,使得老套的监测方法根本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三、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管理的建议

1、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只有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首先,要加强环境监测站建设,将环境监测站建设作为政府惠民建设的重要目标,督促相关部门开展环境监测站建设工作,并将环境监测标准化进程作为考察政府环保目标的重要部分,确保能及时开展环境检测工作,提升环境监测站的综合工作能力;其次,各部门要建立起完善的环境监测目标,分阶段开展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确保各部门能有足够的工作精力完成环境监测管理配合工作;最后,加强监测监督工作,保证整个环境监测管理工作能保质保量的进行。

2、加强环境监测人员培养工作

环境监测工作作为一项现代化特征较明显的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工作意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把加强环境监测人员培养工作作为开展环境监测活动的重中之重。在培养环境监测管理人才中,首先要加强管理意识培养工作,针对基层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管理意识不足的情况,要将管理意识培养工作作为整个培养人才工作的基础。在进行管理意识培养中,首先让工作人员明确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播放环境恶化短片等方式,加深相关人员对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用国际先进环境监测管理理念进行教育,保证环境监测管理思想的先进性。其次,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人员交流。各个地区都会面临环境监测管理问题,随着地域的不同,相关环境监测管理问题的差异性也就越大,但其中也有很多共性值得我们发掘。通过各地区人员之间的交流,及时分享各地区环境监测管理经验,方便各个地区开展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也方便相关人员通过相互之间分享经验,及时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没有合适的解决案例,大家也可以集思广益,拿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3、充实经费,保证仪器完备齐全

充足的经费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很多基层环境监测站经费不足,导致基本仪器设备配备不全,如果想要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手段,那么就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仪器购置费、仪器维护费以及自动监测信息系统运行费,不断充实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提高检测设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按照要求配备仪器,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保养,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这样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开展。

4、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技术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目前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式,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实现环境监测数据准确、使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对环境进行检测,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科学合适的监测仪器,也减少了传统环境监测的重复繁冗的工作程序,从而提高了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可以研究一些质量控制的新科技,比如可以探索和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排污总量监测、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一些领域的质量控制工作,提升这些领域的质量管理工作。另外要建立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建立空气、水质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积极研究新技术如数据误差诊断、远距离实时监控技术等,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实现自动监测。

结束语

环境监测管理水平关系着环境建设质量。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环境监测中的种种不足,降低环境问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自身也要加强环境意识培养,保护环境,降低环境监测管理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包春艳,高新亚,刘江豪.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23~25.

[2]王秀玲.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0(08):15~17.

[3]银波.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6~7.

篇2

【关键词】矿山环境矿山治理环境治理 解决措施 对策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矿山开采时所产生的环境破坏因素也越来越被重视。矿山开采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科学发展的辅助支撑,在矿山开采中,对地质环境因素的破坏不仅仅影响了生态环境,更关系到采矿地区地质环境整体。面对矿山开采后带来的环境破坏和影响,国家政府部门也制订了很多方案,同时相关部门也进行改善监督。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现状。

矿山采矿易诱发地质灾害、影响大气环境,造成酸雨等,使土地和水均遭到破坏,产生“三废”污染等。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对矿山治理中,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十一五”建设中,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被列入重点工程之中。近些年以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对各省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摸底,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规划,开展矿山公园的建设工作,保护矿业的遗迹,同时也加大了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力度,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推动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规章制度建设。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问题。

2.1 矿山治理缺乏经验参考,缺乏技术指导。

我国开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对大型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则是在近些年来才得以重视。我国矿山数量众多,由矿山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影响区域也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较严重。由此可以看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长期战役。通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规范和调控,在总体上看来,有所改善,但由于治理工作巨大,问题相对比较突出,这对矿山地质环境后期治理工作增加了压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治理中很难借鉴以往的经验,需要通过分析检讨,制定治理方案。由于无治理经验可以借鉴,在对矿山环境治理中导致缺乏技术性指导,不利于治理工作的开展。

2.2传统矿山环境治理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由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体制不健全,其治理手段受到制约,在治理中缺乏可以借鉴的工作经验,导致在治理中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缺乏对环境治理的整体性控制。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一直以来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更是在治理方法上研究出了比较多的经验。譬如依据工程类型来决定其治理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合理的治理方式来达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目的。前人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加固工程、植物工程、护坡(主要依据矿山滑坡、崩塌来确定治理方案)、依据矿区塌陷所总结出来的方法主要是:地下加固工程、回填采空区工程等。

在目前的矿山环境治理中,地面塌陷、地裂缝处理、滑坡和崩塌以及泥石流处理和治理方式不合理。实际治理中,未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和地理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只单纯追求治理结果的表象,忽视了治理手段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留的方寸土,但与子孙耕”。在现代社会来讲,不仅仅是要保证以后有地耕、有田种,这更多的是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矿山地质环境复杂多变,通过前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要灵活变通,总结经验科学创新。

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要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监管机制。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组织以省为单位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摸底调查,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调查、评价和规划,对已造成环境破坏的矿山施工单位要进行机制建设,要开展引导恢复和环境治理工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既要进行预防,又要进行治理,在治理的同时更要注意预防。

将环境治理法规和治理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要研究和探索一条新思路和新技术。要针对不同矿山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实施不同的治理技术。同时,可适当借鉴国外机构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成熟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要提升,方法要改进。

矿山环境治理要从传统的“线性开发”转换为生态保护性的“循环经济保护开发”,通过治理模式的转换,实现矿山环境保护、恢复治理、资源开发和再利用的生态循环。

2.1露天开采矿山治理方法。

对新建的露天开采矿山,要求制定包含矿山环境治理的保护预案并列入开采方案中,对非矿岩土的转移、尾矿的排放、矿渣的堆放和剥离土层的存储都要进行规定。对正在开采的露天矿,要加强对噪声、粉尘的监控,同时要针对已经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提出治理的方案,并根据能够预测的问题制定预防的措施。对有松散覆盖层的矿山,要对剥离表层土的堆放、存储和再利用等方案进行统筹规划,如果表层土中含有适合生产的植被,要单独存储,避免与废弃矿渣混合。对废弃的岩石、矿渣等废弃物,要注意对可利用成份的合理利用,并要分开存放,单独处理。对采矿场的梯级开拓,要加强对稳定的保护,必要时要对边坡进行再造,要根据开采场的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坡角范围,避免出现滑坡、地裂缝和崩塌现象。

2.2.闭坑矿山治理措施。

在闭坑矿山环境治理中,要保证矿区内的人畜解决用水的基本问题,同时要致力于对耕地面积的恢复,其资源开发利用要达到利用方案的标准和要求。要保存好地下井巷采空区矿柱的设计资料,毕业时要进行填充说明,对采矿形成的地面塌陷或滑坡、地裂缝等要进行划定和治理。合理选择尾矿、渣石、剥离表层土等废弃物的堆放,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设置安全可靠的矿坝进行堆放,并清除可能引发泥石流的安全隐患。闭坑矿山的井巷要进行妥善封闭,对废弃的水井等地面设施要及时进行回填。

2.3井工开采矿山环境治理技术。

井工开采矿山治理主要是对尾矿、废水的处理。由于开采量大,产生大量的废弃尾矿和矿渣,需要占用较大面积土地进行堆放。在治理时,要根据尾矿的再利用进行开发,可采取填埋沟谷的方式,进行造田复垦。对泵送的地下矿井水要经过过滤,提供材料清洗用水和矿区生活中洁净度要求不高的用水。同时要保护地下矿区内的地下水,避免出现枯竭和水水环境恶化。开采中对有毒、有害的废水、废液要设置专用的贮存池和沉淀池,并做好防渗漏工作。

2.4矿山开采沉陷治理。

质量开采沉陷问题时,要考虑地裂缝和开采沉陷的关联性,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整治。对地下坑硐已经废弃的采空区如出现地裂缝时,要采取地下废渣回填的方式,来缓解地面沉降速度和减少沉降区域,采取地面裂缝灌注水泥砂浆的方式来制止地面塌陷。对地面废渣回填时,要在中上部采用表土填充,并在表层土上设置绿化。对塌陷区内原来为耕地的,要进行回填造地,并在表层设置植被。

五.结束语

矿山地质环境存在较多的问题,对环境治理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进行环境治理时,既要改善又要预防,既要纠正又要控制。因地制宜,对造成环境破坏的因素经过分析评估后,结合实际进行治理。

参考文献:

[1] 刘慧芬; 危接文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期刊论文]《科技风》, 2010年15期

[2] 邸克强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期刊论文] 《西部资源》, 2012年06期

[3] 王永生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南方国土资源》, 2009年12期

[4] 尤孝才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问题与保护对策探讨 [期刊论文]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2年04期

篇3

关键词:环境;保护;监管

Abstract: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accelerating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economic output has surpassed Japan, ranking second in the world, but the flipside i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s very serious, which brings great pressure to the environment supervision. How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to break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becomes suspends in fron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o achiev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paper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 X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环境监管工作现状

1.1 我国现行的环境监管体制

我国现行监管体制,在横向上已经形成了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在纵向上已经形成了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1.2 我国目前的环境监管机构

我国的环境监管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管;二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法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管;三是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资源保护实施监管。实际监管中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为主,其他部门监管为辅。

1.3 环境监管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环境监管的依据主要有四类。一是综合类的法律,如《宪法》、《环境保护法》等;二是污染防治类法律, 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等; 三是资源保护类法律,如《矿产资源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四是行政执法类法律,如《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二、目前环境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体制尚有欠缺

一是现行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制欠缺。现行政绩考核体制主要是以当地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衡量标准,而不考核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承受的代价。因此,不惜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掠夺性发展本地经济的情况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存在。为了加快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监管干预较多,时常打着“招商引资”、“绿色通道”等旗子建设上马违法或高污染项目。二是环保管理体制欠缺。环保部门大都是政府组成部门,各级环保部门官员,都是地方政府任命和管理的,当环保监管遭遇地方政府干预时,往往话语权不足。三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管机制未得到有效发挥。由于各环境监管部门之间存在主体工作目标不同、利益冲突和交叉情况,环境保护目标往往作为其他部门的次要目标被忽略或放弃,环境统一监管缺乏有效机制和手段。

2.2 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环境监管需要有法律予以支持,现有环保法律、法规虽然很多,对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普遍偏软、 可操作性差。一是违法成本低。现有法律对企业违法行为主要是经济处罚,且处罚数额受到很大的限制,违法成本远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很多企业宁愿接受违法排污也不愿意主动进行污染治理,使得区域、流域环境难以得到逐步缓解。二是执法措施和执行手段不完备。尽管除了经济处罚外,法律还规定了一些执法措施,如限期治理、责令停止建设或生产、限期拆除等,但因权限限制、缺乏强制执行措施等往往难以及时有效地遏制环境违法行为。

2.3 基层监管能力急需增强

环境监管最终要靠环境保护部门去落实,目前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在机构、 编制、装备、培训等方面与自身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不相匹配。环境监管力量严重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素质参差不齐、执法水平偏低。部分环保机构还是事业单位,编制不足、人员不够、装备简陋。很多环境执法人员都是半路出家,边干边学,大都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的监管培训,对现有的法律、法规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对企业生产工艺、治理措施缺乏深度认识。特别是近年来,新建企业类别多、差异性大、工艺流程和治污技术都在发生着快速的进化,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技巧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三、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理顺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职责

一是建立绿色政绩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环境保护作为各级地方政府政绩考核重要指标,将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治理成本纳入JDP 核算指标中, 将环保绩效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中,促使各级地方官员都将环境保护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来抓。二是改革环保官员任命机制。实行环保官员双重领导机制,地方政府任免环保官员要充分征求上级环保部门意见,更进一步的话可以实行环境保护的垂直管理体制,从中央一直到乡镇,一竿子插到底。三是提升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级别,强化统一监管职能。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放在同一高度,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统一监管态势,明确各部门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四是进一步完善制度,从源头强化监管。继续以环评法为依据, 充分参与到政府和各部门的规划、项目中,实现环境监管关口前移。

3.2 加快立法步伐,完善相关法律

一是应当加快立法进程,特别是修订一批旧法律(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出台一批新法律(如《国家环境政策法》、《生态安全法》等),把一些强有力的处罚措施,如“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按违法次数计罚”等法律责任纳入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发挥其普遍性的威慑作用。二是强化环保行政执法措施和执行力的法律授权,把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权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权有机地衔接起来,提高环境监管执法效力。三是制定一批环保经济政策和机制。把市场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环境税费、产品出口、企业信贷、污染物排放指标分配、证券上市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使企业对自己的环境行为真正负起责来。用市场经济的机制逐步淘汰污染严重、环境危害和风险大的行业、企业,降低环境监管风险,实现经济转型发展[2]。

3.3 加大支持力度,提升监管能力

一是加强机构建设。争取各级财政、人事等部门的支持,做到机构设置规范、人员编制到位,执法经费充足,执法装备齐全,职能运作顺畅。二是提高队伍素质。严把进人关,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选到环境监管岗位上,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所长。加强对现有监管人员的培训,使其对主要行业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染治理特点全面了解,对污染物产生、处理和排放环节熟悉,掌握较多的监管方法和技巧。三是依靠科技监管。传统监管方式往往对中小企业效果显著,对重污染企业和大中型排污单位而言,常规监管方式往往难以奏效,难以应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充分依靠科技,设置污染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建立高标准数据监控平台,实现在线监测数据和视频图像的采集、储存、分析和应用的一体化运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四是推动联动执法。加强部门联动,明确职责、义务和配合方式,保持经常性联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污染事故联合调处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形成强大监管合力。五是强化公众参与。提倡公众参与,广泛开展环保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使公众有效参与环境管理。通过开通环保热线,保证群众举报渠道畅通;通过定期环境质量和曝光违法企业信息,保证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探索聘请公众代表监督员等多种公众参与方式,让公众成为环境监管的重要力量。

四、结语

总之,环境保护建设是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直至如今仍然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整个建设工作中会受到国家政策、地方市场经济体制、区域行政单位等的共同影响。因此,在环境监管工作体系中的一切组织事务开展,必须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提升组织领导观念、加强法制教育,这样才能创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新元.环境监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 林业生产; 环境保护; 森林资源; 生态建设Abstract:The production of forestry is an important basic industry and public utility, responsible for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life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forest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ultiple tasks. Developed forestr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national prosperity, national prosperity, social civiliz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a task to prevent ecological damage.

Keywords: forestry prod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est resource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目前中国林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1 中国林业现状

根据第六次( 1999 - 2003 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 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 491万公顷, 比第五次( 1994- 1998年)全国森林资源增长10.0%;森林覆盖率为18.2% , 增长1.7个百分点。2003至2006年全国共完成营造林面积2 901万公顷, 年均完成725万公顷; 2006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面积320万公顷, 占全部营造林面积的76.3%。

1. 2 存在的问题

当中国林业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中受益时, 天然林的破坏情况正在恶化, 导致在森林面积总体扩大的情况下, 森林质量下降。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性变化体现为成、过熟林的比例下降。森林退化的后果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2006年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 749万公顷, 1998年长江大洪水与松花江洪水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森林质量退化。此外, 中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见表1。

表1 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

2 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2. 1 荒漠化

中国是第三大荒漠化国家, 现有荒漠化面积约153.3万km, 并以每年约2 500 km 的速度发展。荒漠已对大约4 亿人口造成威胁,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 包括农作物和土地的丧失、公路和铁路的阻塞及埋没、灌溉坝和运河被淤泥堵塞等等。

2. 2 洪涝和沙尘暴

洪涝灾害每年威胁着约1亿人的生活, 也限制了主要河流流域的经济发展, 每年由于沙尘暴的经济损失估计为45 亿元。潜在损失估算表明, 护牧林、沙漠恢复绿洲支持了畜牧业和果树, 每年因此而增加的收入约200亿元。

2. 3 生物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但由于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和历史上滥伐森林、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等人为破坏, 中国自然生态环境形势仍"总体严峻"。由于森林、草场、湿地、河流湖泊等野生物种生境退化或遭破坏, 中国的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 种世界濒危物种中, 156 个在中国, 约占总数1/4。

3 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人类对直接利益的需求往往掩盖了保护资源所带来的长期利益; 对直接利益的需求错误地将环境和林业生产割裂开, 而人们一般选择短期利益。

森林的急剧减少是造成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因为森林可以起到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 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功能。在中国森林减少主要原因有:

3. 1 林木生长量低

长期以来由于树木存在重采轻造, 加上国家资金投入不足, 大部分幼林没有进行抚育, 致使林分质量差, 林木生长率很低, 见表2。

表2 树木平均生长率

如表2所示, 中国林木平均生长率跟一些林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3. 2 资源消耗量大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时期, 各种原材料需求量大, 加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没有按自然规律和林木生长特点办事, 生产加工技术比较落后, 不能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 所以造成现在林业资源消耗量大于森林生产力的水平。据统计, 中国森林在10年间锐减了23% , 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 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 自50年代以来, 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3. 3 开垦林地

由于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 土地资源有限,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中国开垦了大量的林地, 特别是农民非法烧荒耕作, 刀耕火种, 造成了对森林的严重破坏。随着人口增长, 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 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 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

3. 4 采集薪材

中国农村约有一半人口用薪柴作炊事的主要燃料, 随着人口的增长, 对薪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采伐林木的压力越来越大。

4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于现阶段中国林业生产出现严重问题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与林业资源的过量开发有直接关系。

4. 1 合理的生态采伐

生态采伐的原则是, 采伐不影响或尽可能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 不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损伤。其采伐设计不仅考虑木材收获, 而且要考虑维持天然林固有的生物多样性、树种组成和搭配、林相和森林景观及其功能等因素。这也正是这种理念与传统采伐方式的根本区别。

生态采伐设计涉及3个层次: 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

在林分水平上, 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养分、水分及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 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充分反映自然- 社会- 环境的和谐及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景观水平上, 使采伐过程模拟自然景观特征。模仿自然干扰则是模仿森林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会自然燃烧或遭遇风倒等现象, 通过外力干扰帮助森林成长。如有计划地人工助燃, 可以消灭森林中的病虫害, 烧死一些过密的林下植物。风倒可以形成林窗、林隙, 大小不同的林窗、林隙, 其实就是多种生物的乐园。

4. 2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的宗旨就在于管理和保护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使之可持续合理利用。保护森林资源, 已成为实现自然保护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自然保护区则是世界各国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很快, 截至2003 年, 中国自然保护区已发展到1538处, 总面积达到1.18亿公顷, 占国土面积12.3%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64 处; 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0处, 面积有303公顷。设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起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队伍、管理规则和资金来源渠道, 有利于防止人为干扰破坏和任意改变林分的经营方向, 还有利于保护珍贵树种, 特别是稀有种和濒危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环境资源林建设, 有很大推动作用。

4. 3 不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 2002年,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当年, 据对全国57 个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县的典型调查, 工程实施四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 1)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初见成效。57个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四年间减少了41.97万公顷, 沙漠化减少了5.05%。

( 2)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1998年, 57个退耕还林县25°以上坡耕地面积为50.6万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17.32%, 到2002年, 已累计退耕35.6万公顷, 其中25°以上坡耕地退耕16.8万公顷。

( 3)农林牧产业结构有所调整。57个县2002年的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比1998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提高幅度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十五”期间, 退耕还林工程已经涉及到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0 多个县、6亿多农业人口, 工程建设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0% 以上, 涉及中国生态类型的2个大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11个类型区(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水土流失区、风蚀沙化区和自然灾害频发区等)。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 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息息相关的, 一方面我们要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护林业资源来维护生态平衡。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我们必须加强教育, 加强环保、法律、经济方面的专业学习, 培养技术管理人员, 提高技术人才的比例, 加强城市绿化, 有计划植树造林,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水平协调增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林业生产;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7 文献标识码: A

1.目前我国林业生产现状及问题

1.1 中国林业现状

根据第六次( 1999-2003 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 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 比第五次( 1994-1998年)全国森林资源增长10.0%;森林覆盖率为18.2% , 增长1.7个百分点。2003至2006年全国共完成营造林面积2 901万公顷, 年均完成725万公顷;2006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面积320万公顷, 占全部营造林面积的76.3%。

1.2 存在的问题

当中国林业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中受益时, 天然林的破坏情况正在恶化,导致在森林面积总体扩大的情况下, 森林质量下降。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性变化体现为成、过熟林的比例下降。森林退化的后果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2009年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749万公顷, 1998年长江大洪水与松花江洪水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森林质量退化。此外, 中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见表1。

表1 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

国家 人均森林蓄积m3 人均森林面积m2

中国 9.07 0.128

加拿大 867.92 9.32

巴西 388.60 3.67

2.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荒漠化

中国是第三大荒漠化国家, 现有荒漠化面积约153.3万km2, 并以每年约2 500 km2的速度发展。荒漠已对大约4亿人口造成威胁,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 包括农作物和土地的丧失、公路和铁路的阻塞及埋没、灌溉坝和运河被淤泥堵塞等等。

2.2 洪涝和沙尘暴

洪涝灾害每年威胁着约1亿人的生活, 也限制了主要河流流域的经济发展, 每年由于沙尘暴的经济损失估计为45亿元。潜在损失估算表明, 护牧林、沙漠恢复绿洲支持了畜牧业和果树, 每年因此而增加的收入约200亿元。

2.3 生物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但由于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和历史上滥伐森林、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等人为破坏, 中国自然生态环境形势仍“总体严峻”。由于森林、草场、湿地、河流湖泊等野生物种生境退化或遭破坏, 中国的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 156个在中国, 约占总数1/4。

3.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人类对直接利益的需求往往掩盖了保护资源所带来的长期利益;对直接利益的需求错误地将环境和林业生产割裂开, 而人们一般选择短期利益。

森林的急剧减少是造成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因为森林可以起到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 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功能。在中国森林减少主要原因有:

3.1 林木生长量低

长期以来由于树木存在重采轻造, 加上国家资金投入不足, 大部分幼林没有进行抚育, 致使林分质量差, 林木生长率很低, 见表2。

表2 树木平均生长率

中国 韩国 日本

2.76% 3.1% 3.4%

如表2所示, 中国林木平均生长率跟一些林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3.2 资源消耗量大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时期, 各种原材料需求量大, 加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没有按自然规律和林木生长特点办事, 生产加工技术比较落后, 不能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 所以造成现在林业资源消耗量大于森林生产力的水平。据统计, 中国森林在10年间锐减了23% , 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 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 自50年代以来, 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3.3 开垦林地

由于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 土地资源有限,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中国开垦了大量的林地, 特别是农民非法烧荒耕作, 刀耕火种, 造成了对森林的严重破坏。随着人口增长, 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 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 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

3.4 采集薪材

中国农村约有一半人口用薪柴作炊事的主要燃料, 随着人口的增长, 对薪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采伐林木的压力越来越大。

4.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于现阶段中国林业生产出现严重问题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与林业资源的过量开发有直接关系。

4.1 合理的生态采伐

生态采伐的原则是, 采伐不影响或尽可能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 不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损伤。其采伐设计不仅考虑木材收获, 而且要考虑维持天然林固有的生物多样性、树种组成和搭配、林相和森林景观及其功能等因素。这也正是这种理念与传统采伐方式的根本区别。

生态采伐设计涉及3个层次: 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

在林分水平上, 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养分、水分及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 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充分反映自然- 社会- 环境的和谐及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景观水平上, 使采伐过程模拟自然景观特征。模仿自然干扰则是模仿森林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会自然燃烧或遭遇风倒等现象, 通过外力干扰帮助森林成长。如有计划地人工助燃, 可以消灭森林中的病虫害, 烧死一些过密的林下植物。风倒可以形成林窗、林隙, 大小不同的林窗、林隙, 其实就是多种生物的乐园。

4. 2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的宗旨就在于管理和保护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使之可持续合理利用。保护森林资源, 已成为实现自然保护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自然保护区则是世界各国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很快, 截至2003年, 中国自然保护区已发展到1538处, 总面积达到1.18亿公顷, 占国土面积12.3%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64 处; 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0处, 面积有303公顷。设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起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队伍、管理规则和资金来源渠道, 有利于防止人为干扰破坏和任意改变林分的经营方向, 还有利于保护珍贵树种, 特别是稀有种和濒危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环境资源林建设, 有很大推动作用。

4. 3 不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 2002年,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当年, 据对全国57 个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县的典型调查, 工程实施四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1)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初见成效。57个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四年间减少了41.97万公顷, 沙漠化减少了5.05%。

2)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1998年, 57个退耕还林县25°以上坡耕地面积为50.6万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17.32%, 到2002年, 已累计退耕35.6万公顷, 其中25°以上坡耕地退耕16.8万公顷。

3)农林牧产业结构有所调整。57个县2002年的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比1998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提高幅度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十五”期间, 退耕还林工程已经涉及到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0 多个县、6亿多农业人口, 工程建设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0% 以上, 涉及中国生态类型的2个大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11个类型区(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水土流失区、风蚀沙化区和自然灾害频发区等)。

篇6

【关键词】公路施工;环境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公路的建设也会随之不断地增加。公路的建设必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环境的保护工作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单位要更加地注重环境的保护,树立环保意识。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监督机构和监督体制,从根源上制止公路施工过程中给环境保护带来危害的行为。

1公路施工中存在的典型环境问题

1.1噪声污染

施工期噪声来源主要是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等。由大功率的施工机械和大马力的运输车辆产生的。运营期噪声主要是由公路上过往的车辆产生的。这种噪声对生活在公路周围的人们造成一定影响。

1.2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在建设路基期间,施工过程中路基开挖、桥梁架设、取土、采石采砂、临时设施等一系列工程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生态系统产生较强的影响,不仅原地表形态改变,而且使表层土地的抗蚀性能降低,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产生。由于不成熟的施工防护条件,边坡受到雨水的冲刷而被冲毁、基础开挖土方也被雨水冲散,在此阶段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但是在开始运营后,会减小降雨水流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3施工中的空气污染

公路的施工必然需要一定的材料,而作为公路施工的材料如石灰,沙石,沥青或者水泥混合土等都会带来一定的灰尘。而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运输车辆在施工现场的不断进出也会引起灰尘的扬起,从而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在较为干燥的季节里,由于水分的减少,公路施工中的灰尘会相应地增加,而那时的空气污染也会更为严重。倘若居民在污染的空气里生产生活一定的时间,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问题,严重时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1.4严重破坏自然景观

土石方工程是道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施工活动。为了修建平直的公路,有时甚至需要开山平路,附近路基的铺垫需要挖方段土石,有时可能需要大量开凿山体防止填补不平衡。开山取石对山体的破坏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植被遭到破坏,岩石露出地表,在较短时间内。植被是十分难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的,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景观。由以往的施工经历来看,这样的现象也同样易出现在公路建设上。并且随着植被保护对山坡的保护作用,当雨水冲刷山体,山体滑坡发生的几率大大提升,自然景观由此更易被破坏。

2加强公路施工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减轻噪声污染

在居民区的公路施工一定要控制好施工的时间,尤其是在夜间,公路施工中产生的噪声会严重地影响到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倘若是工程真的很紧急,需要连夜的赶工才能完成的话,相关的负责人一定要照相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同时要严格地加强现场的管理,尽量把施工声音降到最低,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2.2减少水土流失

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根据要填挖的土质,合理地设置边坡的坡度,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系统,及时地疏导雨水,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击。其次,对于已被破坏了的地表,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地采取绿化措施,尽量把破坏降到最小。同时也要注意料场的弃土弃渣的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施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在选择土石堆放位置的时候,多余的废土可以用来建造坡面,废物利用,从而减少水土的流失。

2.3防止空气污染

公路的施工相应地会带来泥沙的运输,重型机械的挖掘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沙土的飞扬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尽可能地减少公路施工中对空气的污染。首先,施工现场的废料要及时地清理,洒上少许的水减少扬尘,临时施工道路面层可以尽可能地使用礁渣,细石沥青或混凝土等材料以减少道路的灰尘,同时,对于破损的道路要及时地进行修补,防止浮尘的产生。

运输沙土的车辆应该严格地控制运输的数量,不可超载,同时,在运输的过程要做好防护措施,对于泥土沙石的运输要用帆布或者其它可以遮挡的东西裹住,减少沙石泥土因运输震动而撒在道路上。要及时清理进出施工现场的的运输车辆防止带泥土的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并时扬起洒落在地上的沙土,造成空气污染。

对于施工现场泥沙的等建筑材料的存放,尽量地存放在室内,若要露天存放,应该做好相应防护措施以减少扬尘,现场的搅拌设备必须进行封闭式的围挡并安装相应的喷雾防尘设施。对于施工现场要制定相应的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门的洒水设备和洒水人员负责现场地洒水和除尘的工作,及时地清理浮尘,减少空气的污染。

2.4施工工序的安排

对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精细调配。土石方的施工在进行之前,要认真分析合同段及其相邻段,用路堑切方来对弃土的数量进行科学控制,避免对临时用地的占用。而挑选临时用地时,最好以荒地和洼地为主,用浆砌来保护废土场边坡地段,用种植草皮的方法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2)合理堆放。由于存在施工与通车同时进行的施工路段,所以在路段上堆放的位置以及进场筑路材料数量就迫切需要合理安排,避免过往车辆的通行由于材料堆放不当而受到影响他。当进行沥青面层的施工时,对组织人员与机械进行合理调控,避免沥青混合料产生的烟雾造成污染。

(3)及时清理。当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时,要回收多余的沥青混合料。及时制止造成了浪费,并且对施工环境有影响的现象。在施工完成之后,组织人员保持路面的清洁,已完工的沥青层面上严禁进行拌和砂浆,避免路面二次污染。

2.5施工过程根据要求进行

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乃至社会环境均受到公路施工阶段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正确制定施工计划,将占用土地的时间和面积压缩到最小。使用完后要及时使土地的原有功能得到恢复。在施工的过程之中,不能用推土机沿公路两侧就地取土,也不能由于方便就四处取土,要根据设计文件到标识好的地方取土。使用完取土场之后要平整好的土地上种上植被。而对于废方的处理,也要集中到指定的地方,进行集中丢弃,同样种上易于生存的植被。减缓了水土的流失,同样也使施工路段的环境得到了改善。环保项目要受到与主体工程一样的认真看待,保证环保项目的质量。

2.6培养员工的施工环保理念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之中,施工阶段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施工阶段之中,要进行排水构造工程的修建,路基土石方的填挖,以及征地和拆迁的开展。而施工单位对环保是否重视及其管理水平基本上都体现在工作完成的质量上。

所以公路施工单位不仅仅要对自身严格管理,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环保意识必须牢牢根植在公路施工人员心中,并且能够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3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国策,环境保护工作应该贯穿于项目的始终,从项目前期审批阶段、施工阶段到运营阶段,要把环境保护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做到项目前期有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有环境保护组织设计,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近年来,随着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土地、水体、野生生物等生态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公路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原则,采用有效且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公路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J].中南公路工程,2011.

篇7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农村环境治理;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8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工业化技术向农村生产领域的渗透以及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农民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城市环境趋于好转的同时,农村环境却逐渐恶化,这不仅干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更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环境问题没有城乡差别,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在波及城市环境的同时,更会通过农业食品链条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因而,关注农村环境,致力农村环境问题解决,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而应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关注。

自上世纪以来,农村环境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话会议,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随后国务院在其转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1]以此为契机,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得以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一直关注农村环境问题,他们认真调查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仔细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具体设计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供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践借鉴。

尽管我国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我国学者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极为关注,但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并未取得实际成效,农村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这一切都昭示着我国在农村环境治理环节存在着阻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某种问题,只有找出这一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为此,笔者在概览学者关于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学术文章的同时,又深入苏北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对苏北地区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种类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工作踟蹰不前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国内学者,其在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环节出现了偏差或错误,没有正确把握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涉及的范围、存在的类型以及产生的根源。为了消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障碍,有效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并及时加以纠正,为此,笔者以在苏北地区农村的实际调研资料为基础,并对照我国学者有关农村环境问题的理解观点,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环节中存在的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认识误区予以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对策,以期能扫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停滞不前的基础,以推动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农村环境治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

由于受到传统环境保护和治理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社会各界缺乏对农村及其环境的深入了解,而且在当前“城市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国内民众在用看待城市环境问题的眼光来看待农村环境问题的同时,又把本具有同质性的农村环境问题看作是不同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异类,在此种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国内民众在理解农村环境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认知偏差。具体而言,当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区:

1.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不全面。由于人类最早接触的环境问题是污染问题,而且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城市环境问题也主要是城市污染问题,再加上农村环境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获得关注也是因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因此,我国学者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便将农村环境问题等同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而忽视了农村环境问题所包含的另一重要内容,那就是农村资源和生态的破坏问题。与城市不同,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直接和自然界发生关系,无论是农民的正常生活,还是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农业资源的合理维持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维护,一旦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其给农村乃至城市环境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不仅要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要关注农村资源以及生态保护问题。但事实上,我国民众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只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农村资源及生态所遭受的破坏问题却少有涉及,反映出我国民众包括学者们目前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还比较狭隘,无法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全部。

2.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类型不彻底。为了充分认识环境问题,并依据不同环境问题的各自特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经过对环境问题的逐步了解,我国学者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环境问题予以相应分类。如依据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破坏问题;按照被影响的环境要素予以分类,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土壤环境问题以及生物环境问题等。[2]依据上述分类,我国学者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措施,这对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上述分类还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那就是目前国内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所谓面源性环境问题,和点源性环境问题相对,是按照环境问题产生源的确定与否而区分的一对环境类型,其中所谓点源环境问题,是能够具有确定产生源的环境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只要查明该问题的源头并对其源头进行治理,环境问题即可消除。而对于面源性环境问题,由于其产生源无法确定,与点源环境问题有很大区别,而且由于面源性环境问题发现较晚,尽管目前学者对农村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已有所认知,但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具体而言,当前社会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首先,我国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分布范围的理解有错误,许多民众认为面源性环境问题只存在于农村,城市里不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甚而有学者把面源性环境问题作为农村环境问题区别于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加以研究,并主张要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来应对农村的面源性环境问题,但事实上是,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其中城市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就是典型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其次,尽管我国国内社会对农村点源环境问题和面源环境问题作了区分,但却没有厘清二者的实质不同,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也没有有效的对策,要么避而不管,要么把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混为一谈,用点源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来处理面源环境问题,从而使农村的面源环境问题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治理,阻碍了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

3.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认知不准确。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国内的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而且有不少学者的观点具有一致性,看似发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但笔者通过对苏北五市农村环境问题的调研,发现上述学者的观点与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存在一定偏差,他们并未准确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农村环境问题根源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当前许多学者认为农民环境意识不强是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但笔者认为,尽管农民环境意识不强与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将其归结为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则实在言过其实,甚而存在错误。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对苏北地区农村村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研,在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中,除了个别村民对农村的环境问题漠不关心之外,大部分村民在表示对过去良好农村环境的怀念和留恋之时,都表达了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忧虑和关注,他们对农村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资源发生的不利变化都有切身体会,都有改变当前环境状况的愿望但都苦于无能为力。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表明了农民的环境意识并不缺失。而近期在浙江、福建以及江苏地区出现的群体性环境事件也直接表明了当地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自身环境权益受侵的焦虑,同时也是对“农民环境意识不强”论的有力反击。由此可见,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并不能作为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也不能寄希望于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上面,因为农民的环境意识本来就不低。误区之二: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众多学者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认为当前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中有关农村环境的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村司法救济途径不通畅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诚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在法制建设方面农村地区滞后于城市也并非没有可能,而这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掣肘作用,但是,如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进行解读,则不仅无法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更会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引向歧途,反而会阻碍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因为农村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城乡二元化模式造成的结果,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消除城乡二元化模式,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实现对城乡环境的同等保护、同等治理,[3]而那种“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以及对农村环境单独立法”的论调看似对农村地区予以特别优待、特别保护,但实质上依然是在延续着城乡二元论的基调,不仅有害,也无必要。这是因为,首先,从立法层面上讲,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并无本质的区别,当前我国的相关环境立法不仅在城市地区可以适用,在农村地区也可以适用,如果立法有缺失的话,也应该是全国层面的缺失,而不会单单是农村地区缺失,因而没有必要单独为农村地区的环境立法;其次,对于农村执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建设,目前的机构设置已足以承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任,如再在乡镇一级设立相应机构,不仅不能实质性地改善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状况,而且还会增加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成本,白白浪费国家的执法和司法资源。由此可见,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处理并非无法可依,而环境执法机构和环境司法机关也并不缺失,反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影响下,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无法在农村地区顺利实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现象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加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应引起国家、社会和学者的关注。

三、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的纠正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国家、社会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导致国家难以针对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直接影响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就必须纠正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

1.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要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范围过窄的问题,就必须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同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农村除了面临来自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工矿企业所带来的污染威胁的同时,还面临着上述环节所带来的资源退化、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特殊性,其对资源、生态的依赖性要远大于城市的生产、生活。由此可见,除了污染会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影响之外,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维持平衡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村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应关注农村地区的资源退化和生态失衡问题,而且我们在设计措施来防治工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同时,更应关注农村资源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在设计农村环境保护措施时,要将农村污染防治、农村资源养护以及农村生态保护综合考虑,将三者予以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如此方能有望全面彻底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2.彻底认知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如文中所言,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类型的认知误区主要存在于公众对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层面上,因此,为了彻底厘清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明确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首先,要明确面源性环境问题并不是农村地区特有的环境问题类型,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不会把农村环境问题当作异类而将其孤立于城市环境之外,并且还可以从城市面源性环境治理实践中吸取有益的治理经验。其次,要深刻理解点源性环境问题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区别,从理论上讲,任何环境问题都有其产生源,因而从实质上讲面源性环境问题也是点源环境问题,只是由于面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具有随机性、移动性,难以查明和确定。另外,还有一些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单独不能造成环境危害,而是众多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共同交织作用才造成了环境问题,这都和传统的点源性环境问题有区别,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中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在面源性环境问题领域适用,需要对此种问题单独研究,单独处理。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城市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经验,把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当作公共服务而由国家承担,发挥政府在面源性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增加国家在面源性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4]

3.正确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既不是农民环境意识不高,也不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全,而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差异所致。在此种结构模式的调控下,我国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环境实行差别化管理,致使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资金投入都低于城市,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也常常受到漠视,我国城市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则趋于恶化,并使人产生了“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全为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的假象。[5]因而实事求是地讲,成因与其说是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农民合法环境权益被漠视,农民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保护权得不到保障的结果;与其说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缺失,致使农村环境保护标准降低、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造成的,甚至在农村个别地区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因此,要真正消除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彻底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就必须要取消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实现国家对农村、城市环境的一体化考虑和同等保护。具体来说,对于农村地区的点源性环境问题,要严格执行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规,真正发挥法律的调控作用,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而对于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则要增强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主导性作用,增加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激励等物质引导措施向农村引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从经济上鼓励农民采取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利用财政支持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生态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并减少废物向农村环境中的排放,只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

结语

由文中的论述可知,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要全面理解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彻底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并准确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这样,我们才能针对目前的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但正如文中所言,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只有废除这一模式,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可喜的是,伴随着人们对城乡二元结构弊端的深入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得到国家政府层面的认可和采纳,目前我国各地都围绕着户籍、经济、环保的城乡一体化问题开展了理论性探讨和实践性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此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让我们看到了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培华,包文兵.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淮海文汇,2012,(1).

[2]吕忠梅.环境法导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7.

[3]晋海.我国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理念、原则与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篇8

【关键词】高考环境问题复习策略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程度日益加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赤潮、水土流失等。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在历年试题中占有一定比重,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高考试题常以热点环境问题或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为切入点,重点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夯实基础,不留知识死角

对于人类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要从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带来的影响到应采取的合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复习,不能留下知识死角。下面以近年高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为例,谈一谈在复习时应该掌握的内容。

全球气候变暖

1.1具体表现:19世纪以来,世界气温出现了明显波动上升的现象,且上升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1.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地球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温暖期的开始阶段。

人为原因――人类生产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造成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增加;人类对热带雨林等地表植被的破坏,使得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在不断的减小。

1.3带来的影响:

1.3.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原因:①海水因气温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②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地冰川融化。

1.3.2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①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甚至退化成草原;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合温带作物生长。

1.4解决的措施:

1.4.1减少煤炭等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推广使用水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1.4.2依靠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1.4.3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1.4.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讲究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数量较多。如果按照常规复习方式会花掉大量宝贵的时间,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就要讲究方法,合理的分配时间。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环境问题的比较,可以从成因、分布、危害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由于各种环境问题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不同,在复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能相同。

3.精选习题,加强巩固训练

及时进行巩固训练,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果。如果训练选用的试题存在偏、难、旧等问题,训练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又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选择习题非常重要。一定要精选习题,最好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这样既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又能了解高考试题命题的角度、方向。另外,在近些年的高考试题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颖的图表。为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图表新颖的试题来做,以便增强学生分析处理问题和考试的临场应变能力。

4.关注热点,实现学以致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