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09:57: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儿童教育课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特殊幼儿园的实习过程中,通过对日常教学的观察,以及与家长的交流,发现目前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存在一个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相一致。例如:在学校,老师费尽心思地教孩子认识红绿灯,耐心地教会孩子红灯停、绿灯行,一些家长却在接送孩子时,为了赶时间不顾交通规则、无视生命,拉着孩子闯红灯;在学校,老师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方法控制学生暴躁的情绪,一些家长却为了孩子在家里不吵闹,带着孩子去吃孩子喜欢吃的但刺激孩子情绪的火锅;在学校,老师不厌其烦地、负责任地一步一步地教会孩子擦桌子、扫地,一些家长却在家里以孩子干活慢、打扫不干净为由,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不少。孩子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怎么才能统一,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呢?这些问题引发我不断地思考。
二、适应教育课程理论
1992年,美国智能障碍协会(AAMR)的智能障碍定义指出:“智能障碍是始于儿童期间,在智力及生活适应、技能方面有限制的一种特殊功能、能力状态。”这个定义着眼于将儿童放在所处的环境当中,着重强调儿童对环境的适应,即特殊儿童理解社会要求,适应社会与环境,课程应该具有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2002年,美国智能障碍协会给智障的新定义为:“智能障碍是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方面存在实质性限制的一种障碍,主要表现在概念、社交和实用的适应能力方面,障碍发生于18岁之前。”这个定义着眼于环境中的儿童,着重强调环境对儿童的适应,即要让社会理解、接纳、协助特殊儿童并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课程应该具有功能性,给特殊儿童提供支持、辅助。
从对智力障碍定义的一步步完善中,我们看到社会、环境对特殊儿童的支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由儿童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儿童和这些支持者之间的交往活动所构成的系统。家长作为与这个系统密切相关的核心人物,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家长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们对学龄中后期、初中阶段的特殊儿童的学校教育主要适用的课程是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而设置的。特殊儿童适应性教育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特殊儿童在环境中的功能性适应力进行培养,注重与其日常生活相关的有效、实用的能力教育,以及在居家生活、社区生活、职业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其生活品质,让其过上更独立、更统合、更具生产力的生活。按照此课程理论划分了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安全、适应性科学、休闲娱乐、工作等十大领域作为课程目标体系。这十大目标都是特殊儿童经过接受教育而发展成长的目标,在他们发展、成长的期间,势必会对家长不断地提出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地学习,因此我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了分析。
三、目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
1.家长态度。
特殊儿童在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给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很难与正常人融洽地沟通、交流,使他们经常受到正常人的排斥,这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很多伤害,使他们变得孤僻、偏激、易冲动。家庭是他们唯一感到安全和放松的环境,但是目前许多特殊儿童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采取的态度却令人堪忧。有的家长既不认为孩子是累赘,又不对其寄以希望;有的家长对子女采取严苛、虐待的态度,认为他们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应该受到惩罚;还有的家长对子女采取溺爱的态度,认为是自己的过错造成孩子的障碍,对孩子满怀愧疚之情,于是对孩子百依百顺,凡事听之任之,不加约束。
2.教育内容。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是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大多数家长一窝蜂地追求名师、名校,以使孩子成龙成风。特殊儿童的家长深知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存在实质性限制,但迫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有些家长仍然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而没有考虑孩子真正的感受,其结果可想而知。
3.教育方法。
现在社会上流行“速成班”,不管多难的事都可以通过培训迅速成功。有些特殊儿童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三天可以学会一首唐诗,便训练孩子,试图让孩子也可以做到,殊不知他们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难处。对于一个自闭症孩子来说,在两三个月内使语言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结果只会是拔苗助长。
四、根据课程理论提出家庭教育新理念
1.家长要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给予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
事实上,能够理解特殊儿童,对他们加以关怀、疼爱,并施以正常的教育,才是对特殊儿童最好的态度。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特殊儿童的家长更是如此。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家长首先要消除自卑心理,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不能因为怕孩子的特殊性被人笑话而自我封闭,更不能因此剥夺孩子与外界接触、交流融合的机会,否则会导致孩子生性孤僻、不合群,对他人不信任、易冲动等潜在性弱点。家长要对孩子的成长抱有更多的期待,更有自信,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孩子看作是一个正常人,拓展他的生活空间,这样才能使他们融入生活、适应生活。对特殊儿童来说,适应生活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其次,家长要想让孩子适应生活,融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就应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及时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和个性缺陷。溺爱只会使孩子性情懒惰、意志脆弱、依赖性强,不利于孩子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动手操作的技能的培养。因此,家长应该更多地创造锻炼机会,培养孩子的生存、生活能力,从细微处入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今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2.家长要合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维护孩子学习的动机。
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一些正常儿童通过潜移默化或生活情境能学到的内容,特殊儿童必须专门的、细致的、小步骤地学习。而且由于特殊儿童某方面的缺陷,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要注重生活中有效实用的东西。如,我们对中重度智力障碍的孩子首先要教他们自我照顾,对于文化知识不可强求;对自闭症孩子来说,不能一味地强迫训练他们与别人交流,而是要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维护他们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动机。
不仅是不同障碍类别的特殊儿童教育内容的侧重点有不同,同一障碍类别不同生活环境的孩子教育内容也是有差异的。如,南方地区的自闭症的孩子也许父母必须教会他们游泳,但是北方孩子学习游泳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农村地区的中重度智障儿童要学会如何打水,但是城市的孩子只要学会如何开关水龙头。
因此,特殊儿童的家长不能有攀比心理,不能想当然地让孩子学习自认为重要的知识,而是要根据孩子实际的生活环境来学习最实用的东西,注重广义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完整的真实的生活状况的把握。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温柔地坚持,提供孩子发展的机会。
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被称为是正常儿童身心发展的慢镜头,特殊儿童的教育过程复杂、耗时长。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地对孩子坚持教育。不能因为教孩子一项必备的技能一年还没教会便放弃,也不能因为看到孩子学习太累太痛苦便让孩子放弃,如,脑瘫孩子的训练是非常苦的,家长不能因为不忍便中途放弃,否则对孩子的发展无一益处。总之,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本着按规定、坚持、不破例的原则,在温柔中坚持,并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4.家长要定期培训学习,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
由于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孩子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家长必须对学校的教育有一定的了解,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切不可南辕北辙。为了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学校不仅要视特殊儿童为受教育者,而且要把家长看作是同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学校可以对家长定期进行培训,建立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机制,要求家长每周要和教师见一次面,教师要告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并且要根据家长的意见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家长设计不同的训练课题。
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的指导,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而且要运用生态观,提供更多联系生活环境与具体情境的动态、弹性、多元化、个别化的适应性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文京.徐家成.弱智儿童适应教育课程与实践.重庆出版社,2002.
[2]张文京.弱智儿童适应性教育再思考.中国特殊教育,2003.5.
[3]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58-61.
[4]申仁洪.论随班就读的家庭支持.中国特殊教育,2006.2.
[5]茅于燕.弱智儿童家庭训练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6][7]赵忠心.家庭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胡晓毅.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中国特殊教育,2000.12.
[9]田红.关于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家庭教育,2006.6.
[10]余慧琴.家庭教育的几个特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2.
[11]刘颂华.弱智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实践与研究.中州大学学报,2005.7.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定向师范生;课程融合;课程实施
据全国妇联2014年5月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据重庆区县教委统计和笔者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偏远地区小学60-7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能否科学教育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而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特别强调职前职后一体化,重视理论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留守儿童问题自然的成为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和主题,而面向农村定向师范生培养中更需要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2013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招收四年制本科学历的免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面向农村乡镇小学及村小和教学点定向培养。这些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对象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因此,师范院校就应该积极引领小学全科师范生在职前教育中高度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课程融合”是小学农村全科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最佳方式
师范生该如何来关注留守儿童,才能有效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素养?一般师范院校通常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展专题讲座和培训、开展志愿者帮扶、暑期短期支教、暑期社会调查等方式关注和了解留守儿童,这些方式时间较短、内容缺乏系统性,对于那些非定向师范生是恰当的,而对于农村定向师范生是远远不够的。
农村全科师范生应该在大学学习中全程全面关注留守儿童。从农村定向师范生进入大学那一刻起,他们的人生就已经和农村留守儿童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今天,小学教育应该抛弃一切世俗功利的目的,赋予一个公民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如果师范生眼里没有真实的孩子,没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在师范学习中满足于知识堆积和简单的技能训练,在入职后就无法胜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而占农村学生总数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和方式决定了其身心发展过程和教育要求的特殊性,农村师范生应该充分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特性、问题、需求、规律、教育策略等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唯有如此才能为其他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如何才能够让全科师范生全程全面关注留守儿童并提高相关素养?除了开展上述的一般师范院校的关注行为外,更需要把留守儿童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实施之中,这样可以实现留守儿童教育与传统师范课程的多角度、多层次有机融合,使留守儿童问题贯穿在师范生培养过程始终,并通过多样的课程实施渠道和方法来落实。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定向师范生培养的 “四级”课程融合模式
通过学习留守儿童相关课程,师范生需要形成哪些专业素养?既要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宏观的社会背景,又要了解学校微观的现实状况;既要了解普遍特点和问题,又要形成个案分析和教育的能力;既要有情感的培养,又要有实践技能的提升。要实现上述全面的学习目标,我们认为不能仅仅开始一门专门课程,而是要通过“开设留守儿童教育独立课程、教育类课程开设相关专题、学科教学法有效渗透、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积极介入”等“四级”融合课程模式来落实,这样的课程设计保证了内容的全面系统性、时间的全程持续性、空间上校内校外统整性,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一级是开设留守儿童教育专门课程,实现课程和其他教育类专业课程的融合,该课程是一门实践导向、问题中心课程。该课程应该在学生系统实习开始以前的三年级开设,这样能够充分运用头两年所学的基本原理,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具体而言,该课程应包括以下主要板块:留守儿童产生的宏观社会现状和趋势;发展的规律和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及特殊教育需要;留守儿童教育涉及的主要内容;学校班级教学、个别教学、班队活动、生活关怀、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方法和策略;社会支持体系、家校合作等支持体系建立与用作等专题,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形成科学理念,掌握扎实的技能技巧,同时建立起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自信心。
第二级融合模式为在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中实现“专题融合”。在前两年开设的教育类专题基础课程中,通过开设和课程相关的专题讲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获得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性认识,为后期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在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健康教育、小学班队活动、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中开始相关专题。小学教育学主要从教育与社会角度切入,让师范生认识了解留守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以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问题为切入点,让师范生把握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和需要;健康教育课程将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为主要切入点,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现状成因和解决途径,通过模拟实训,学生掌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般疏导方法;小学班队活动课应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支持体系、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立、班队活动设计实施”等主题展开,引导师范生重视集体活动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引导作用和弥补作用;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应引导师范生以留守儿童为关注点设计研究课题,制作调查问卷,开展调查走访等,掌握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一般研究方法。通过上述专题学习,师范生可以从多角度对于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形成初步的教育能力。
第三级融合模式是在学科教学法和实践课程中渗透式融合。小学农村全科教师要学习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法,通过与留守儿童相关的知识点的讲解,教育案例的选用等方式,侧重加强师范生对留守儿童开展教育的实践教学能力。
具体而言,在品德生活、品德社会课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品德发展的问题和需要,重点掌握加强孩子(特别是寄宿制留守儿童)自立自强品质培养和自律生活习惯的养成;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法中,要充分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缺乏现状,引导师范生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在作业设计和布置等方面注意和非留守儿童的区别;在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身体发展特点,掌握培养留守儿童体育兴趣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结合留守儿童特点和需要设计各种积极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总体而言,要让师范生在学科教学法学习中系统掌握让留守儿童爱学习、会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理念、方法和技巧。
第四级融合模式是在第二三课堂积极介入留守儿童教育。在师范学校的课外活动中,通过开展“农村教师的使命”主题征文、“区县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科研实践活动、农村同学撰写“农村留守儿童个案分析报告”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留守儿童。见习和实习要引领师范生做好留守儿童的观察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教育;在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中,引导定向师范生回到区县农村小学,利用学校条件,通过开展各种可行的兴趣活动,和“未来的学生们”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同时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了解孩子们的需要,形成初步的教育教学技能。
通过上述“四级”课程融合,实现了全科师范生对于农村留儿童教育多角度、全方位、系统化的关注,保证了学生在入职之前形成较强的留守儿童教育专业素养。
三、建构留守儿童教育课程实施的“四级立体平台”
上述“四级”课程侧重从不同角度培养师范生留守儿童教育综合素养。不同课程形态和存在方式决定了实施途径和方式的差异性,针对“四级”融合课程,需要构建留守儿童教育课程实施的“四级立体平台”,为课程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形成师范生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系统综合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上述一二三级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依赖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充分考虑到课程体系的融合关系,要注意内容的侧重点,要强调一级独立课程的专门性、二级教育类专题融合课程的理论实践结合性,三级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实践性。在方法上要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多用案例和事例,联系重庆实际,从而总体上实现课堂学习和未来工作实际的紧密集合。
(二)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师范生主动关注留守儿童的意识和习惯
学校要为学生开展上述课外实践活动创建平台,学校要为农村定向师范生购置专业图书期刊,为学生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活动提供条件支持和经费保障;专业教师要为学生的社会调查和个案观察等学术性实践活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学生管理部门要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出具体要求。通过上述努力,在定向师范生中形成关于留守儿童,关注未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习惯。
(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师范生关爱农村教育的情感
由于小学农村全科学生采用的是订单式培养,他们未来的就业去向已经明确。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来源集中的特点,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组织同一区县的学生选择2-3所留守儿童集中的小学,在每个小学建立一个“行知学堂”,把那些无法和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开展兴趣培养、课业辅导、安全讲座、心理辅导、科普知识讲座、拓展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通过这个方式,让全科教师更早的接触农村教育,了解留守儿童,从而培养他们“倾心于农村教育、热爱农村儿童的思想情感,形成深厚的农村情感”
(四)通过“四年一贯递进式”实习实训,促进认识深化和能力提升
见习实习是学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现状,直接接触留守儿童并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时机,师范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将丰富学校所学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认识,又为后续学习指明的方向和目标。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第一年,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校,对于见习班级和学校的留守儿童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注重面上的宏观把握,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第二学年,从整体关注转向个体关怀,引导从事助教的师范生自主观察学生个案行为表现,记录留守儿童相关事件,对班主任和老师的开展访谈,深入细致的了解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养成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对于未来的教育对象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学年,学生通过试教试做,撰写试教试做日志,分析留守儿童在教学方面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特点、问题和应对策略等。第四学年,学生将有一个学期集中实习,这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并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实习教师要以小组形式带着留守儿童研究的小课题进入实习学校,在实践中研究预设问题并最总形成研究报告;实习教师要从专业角度发掘留守儿童典型个案,并要制定促进留守儿童改进提高的行动方案,特别是帮助问题留守儿童在学业上,行为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最后形成文字档案;鼓励实习教师在实习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记录,要求实习教师在班上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1-2次班队主题活动,并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孩子成长;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记录和整理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和困惑,带回学校在最后一个学期做深入研究。
通过上述平台的协同运作,农村全科教师在入职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真心关爱留守儿童,细心研究留守儿童,并形成做好留守儿童专业教育能力和信念。在这样模式下培养成才的农村全科教师必将成为实现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成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力军。
【关键词】儿童福利;特殊教育;课程
在时代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孤残儿童来说,儿童福利机构对他们的照料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活上,而应该渐渐着眼于怎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个人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针对机构内的孤残儿童设定适合他们的特殊教育形式与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体系。
一、儿童福利机构内特殊教育课程设置
特殊教育一般指用一些教学工具和教学,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儿童福利机构内教育的对象是孤儿,缺比之其他的孩子更加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爱,而且与社会很少接触减少了学习的机会。针对这些孩子的康复教育,应当实行系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其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来进行。
1.小班教学
对于一些有缺陷的孩子来说,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不应完全依据年龄来分班,而应当根据他们各自的能力水平。按照能力划分班级,进行小班教学,更能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进而多与人,与主流社会接触。
2.个案教学
特殊教育与正常孩子的教育不同,注重把个案教学作为整体教学的一个补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个案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一个宽松的教育情境,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3.游戏教法
对于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来说,利用游戏教学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在游戏中孩子们既能放松,又能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如果把一些知识加入到游戏中,孩子就会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印象深刻。
4.创设良好情境
传统教学中我们一般倾向于比较沉闷的方式,这种形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应该增加互动,参与到学生之中,孩子们也可以有情景表演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于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是有益的。
5.综合教学方法
特殊教育中有很多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也应当多了解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来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去,从而综合各方面的优点,以求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6.开设社会实践课
福利机构内的孩子很少和外界与社会接触,所以应当在每周的课程中开设社会实践课,带着孩子们参观社会上的各个机构与自然的景色。这样能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融入社会。
7.生活自理能力
机构内的孩子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种情况我们应当重视起来,在课上和课下教师都应该进行教授和照料,来帮助孩子们培养独立意识和能力。
8.尊重孩子人格
福利机构中孩子的心灵比较脆弱,容易受伤,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尊重孩子,避免贴标签的行为,对孩子的身心产生消极影响。要平等看待他们,心中不应有歧视,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化。
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特殊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所有的工作者努力地去探索发掘。作为福利机构内的特殊教育更要担负起重要的职责,对于未来的工作,我有以下几点的期望:
1.多媒体工具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教学辅助工具也在更新换代。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对幼儿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和音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这同时也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先进的教学方式的学习,设计出更多有意思美观的教案,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去学习。
2.“正常化”教育模式的探索
对于特殊儿童的“正常化”教育,很多专家和工作者认为,应该改革原来福利机构中的隔离形式,让孩子们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来适应现代的生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能力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如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特殊教育班或特殊学校。尽可能贯彻“正常化”原则,即尽可能减少限制,尽量让特殊儿童与同龄儿童、主流社会文化保持联系和保证儿童的权益。开展家庭寄养这对于机构内的孩子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
3.关注福利机构内孩子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儿童福利机构中孩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由于他们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与成长环境,所以难免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心理上产生的阴影和偏差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可能会影响其未来。因此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干预和辅导,最好可以在开展工作时有专业人士指导来保证效果。
三、结束语
儿童福利机构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从整体上看还不尽完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们应尽到的责任,以及努力思考怎样让教育工作更能让孩子们接受并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坚持。
参考文献:
[1]赵小红.近25年中国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变迁――兼论随班就读政策的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3(03)
[2]曲学利,吕淑惠.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06)
一、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儿童文学作品中以故事居多,并且这些故事通常都非常生动形象,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基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这些基本特征,在这类文本的教学中能很好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活跃。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对于文本有深入研究,要抓住儿童文学作品的特征,并且分析学生们可能会存在的一些兴趣点。同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丰富课堂教学,可以借助各种多样化且趣味化的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全面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高度发展的时期,而儿童文学作品又能够非常充分地起到锻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用儿童文学作品来推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与构建。
以《狐狸和乌鸦》这篇文本的教学过程为例,这是非常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品,学生们对于这个故事也非常喜爱。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可巧用插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文章内容。比如学习1至2自然段时,教师可边让学生观察插图,边听第1自然段的录音,提出问题:①通过所听与所看,你们知道了什么?(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和乌鸦是邻居,互相较为了解。)然后借助插图,帮助学生认识“洞”和“窝”。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②想想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然后指名学生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当乌鸦找到一片肉,它的心情怎样?怎样看出来的呢?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很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同时,这个过程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大家通过插图的引导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文意,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也会慢慢得到拓展与延伸,对于故事的发展与演进会有更好的体会,形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得到构建。
二、丰富课堂教学
儿童文学作品还能够很好地丰富课堂教学,能够让语文教学更富趣味性。一方面,儿童文学作品在文体上以童话故事居多,这些故事普遍都生动有趣,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鉴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这些特征,在教学形式的安排与设计上也可以有许多拓展与创新。教师可以以故事为依托来丰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无论是让学生们来表演这个故事还是在文本的基础上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演进进行想象与发挥,这些都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并且让大家非常直观地体验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乐趣。
如学习《狐狸和乌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拓展延伸:1)请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个小故事。2)表演迁移:①自主推荐,找合作伙伴带头饰表演。依照课文内容自由想象,加入适当的表情与动作。②评议。观看的学生可以对于台上学生的表演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说说好在哪里,不好之处如何改。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与创造的机会,可锻炼学生表演才能,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其快乐学习。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学形式,这些生动多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们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并且让文本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与优化。
三、深化学生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这也是帮学生们构建良好的知识架构的基础。儿童文学作品在故事的背后通常能够带给学生们一些很有价值的启示,这也是这类文本的教学意义所在。因此,在展开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乐趣,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要让学生们透过故事领会到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这往往是教学中更重要的部分,对于这部分知识的领会对学生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着很积极的辅助作用。
如教学《狼和小羊》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把握体会课文中心,进而明白像狼一般的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干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再如学习《狐狸和乌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理解狐狸对乌鸦说的话以及乌鸦三次听后的各种表现,明白乌鸦是怎样一步步放松警惕,最后上当受骗的,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寓意,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对于作品后带给我们的警示的领会不仅是教学中的重点,对于这些道理的领悟也是学生理解能力的直观体现。因此,教师在展开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时要让学生们学会透过故事感知其后的寓意,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取儿童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关键词:课程特点 课程要求
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相反,要充分重视幼儿的艺术创作过程,因为和作品一样,这也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与要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要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在这样一个基本理解的基础之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实施在遵循学前教育课程一般组织原则的前提下,还必须充分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必须适应幼儿在音乐能力与音乐学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现代音乐教育认为,音乐能力是每个儿童与生俱来的一项基本能力,这种能力是潜在的、需要挖掘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十分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挖掘每个幼儿潜在的音乐能力,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获得各自的发展是儿童发展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必须遵循音乐艺术美的规律,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美的感染力,以美的音乐形象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幼儿能够在音乐艺术美的气氛中,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幼儿的积极的心理过程得到强化和激发。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要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教给幼儿唱歌、韵律活动、音乐欣赏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在这种学歌学舞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智力与才能,培养幼儿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各种能力,使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都得到全面发展,并且使幼儿身心愉悦,情操得到陶冶。
二、幼儿园常规性音乐活动
常规性音乐活动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最具传统、最为常见的一种组织形成,是充分体现音乐艺术特点,最有效地发挥音乐活动审美教育功能必不可少的一种组织形式。常规性音乐活动一般由三个环节组成。
(一)开始部分
音乐活动从一开始就要有音乐艺术美的气氛,充分体现出生动活泼、富有朝气的艺术科目的特点,因此,通常用音乐伴随幼儿进入活动室,并按照本次音乐活动内容情绪的需要,或用进行曲伴随幼儿精神抖擞地走步,或用律动曲和舞曲做律动和舞步愉快活泼地进入活动室,幼儿入座以后,可以做律动练习、发声练习或听音练习,既作了节奏、发声、听音方面的基本训练,又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集中了注意力。
在开始部分经常做的节奏练习,可以采用“节奏模仿”“节奏应答”“人名节奏”等多种游戏形式和内容。此外,还有一种“人名接龙”游戏也很有趣,它的玩法是在熟练掌握人名节奏的基础上进行的:幼儿围坐成一圈或半圆形,第一个幼儿有节奏地说自己的名字,“我叫某某”,第二个幼儿紧跟着用不同的节奏说出自己的名字,这样依次进行,直到结束。它要求幼儿在说的过程中节奏紧凑。为此,幼儿可以根据需要给自己的名字添一个字或减一个字,例如:“王小红”可以称为“小红”,“王红”也可以称为“小王红”等。注意全体幼儿的节拍应该一致,否则就很难接得上了。这个游戏还可以变换形式,让幼儿说别人的名字。比方第一个小朋友说最后一个小朋友的名字,第二个小朋友说倒数第二个小朋友的名字.......依次类推。
发生练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练技巧而练技巧,去追求高难度的、成人化的东西,而是要根据幼儿自身歌唱发声的特点,以及幼儿歌曲艺术表现力的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发声练习要和本次音乐教育活动中歌唱部分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尽可能为歌曲的情感表现扫除技术障碍。同时,在富有表现力的、充满感情的歌声中使幼儿自身的情绪情感得到陶冶升华。听音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较为精细、准确的音乐听觉分辨能力。如果幼儿园受条件的限制没有键盘乐器,也可以考虑音叉和钟琴、钢片琴等固定音高的节奏乐器来练习听辨单音,但是一定要注意保证乐器的音准质量。
常规性音乐活动开始部分的形式和方法还应该考虑与本次音乐活动内容的呼应关系。如果音乐活动的内容是关于某种动物,那么不妨作该动物的模仿动作进活动室;如果音乐活动要教一个三拍子的舞蹈,那么就可以作三拍子的舞步进活动室。还要注意开始部分的音乐及活动内容要经常加以改变,使幼儿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否则,幼儿如果习以为常,不用心听音乐或做动作,形成了机械化的自动动作,这对于音乐活动来说就失去美的意义了。
(二)基本部分
这是音乐活动完成教育要求部分。这一部分通常可以安排2-3项音乐活动内容,如歌唱、欣赏、舞蹈,或欣赏、歌唱、节奏乐等。总之,内容安排应丰富多样,既要防止内容单一、一唱到底,令幼儿感到单调,又不要内容太多,把音乐活动搞成大杂烩、大拼盘,分量太重,超出了幼儿的接受能力。一次音乐活动还要考虑教材的新旧搭配,注意难易适当。教材的内容和情绪类型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比方柔和抒情性的教材可以和活泼欢快的教材搭配。活动形式的安排要注意动静配合,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重点突出、生动活泼,保持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结束部分
培利•诺德曼认为:“文学教育的目标就是提供儿童阅读文学的乐趣。”小学教育专业(文)是要培养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为小学生最重要的文学资源,其课程目标和教学环节设计一定要和小学阶段的文学教育目标相对接。小学的文学教育目标是“关注学生情感和价值观要素的培养,关注学生自身的经验世界的成长和丰富,也包括持续的文学阅读的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完整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应该锻炼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
二、符合小学教育需求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
(一)学:提升专业的理论素养和任何一门专业学科一样,儿童文学首先是一门具有独立学术体系的文学门类,并不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或读者对它的低幼而羸弱,恰恰相反,儿童文学的学科起点很高,理论研究长期处于先导地位,融合着儿童文学兼文学与教育的双重特性。学生在接触本门课程之前,所有关于儿童文学的了解几乎都是童年印象式的、片段式的,很有可能是似是而非的,要想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对儿童文学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光有遥远而粗浅的阅读体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建立与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相联系的新的儿童文学观”。教师要从儿童文学的基本问题出发,讲清楚几个最本质的问题。例如“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文学不同于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文学的不同文体特点,以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等。理论的讲授要佐以生动鲜明的故事来举例(要求教师的阅读量、理论联系作品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理论的讲授不宜过深,学界尚无定论地探讨论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观念混淆,可留给他们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时再做分辨;理论部分安排不宜太过紧凑,可按专题讲授,穿插一些实践课程。
(二)读:大量作品的阅读鉴赏扎实的儿童文学基础首先要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最直观的原始积累过程,也应对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而初步形成文学史印象。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单纯体会情节带来的快乐或感动,继而深思故事背后的深意和真善美的主题,再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不同层次纵深体会儿童文学,必然带来与童年阅读完全不同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也将成为他们日后从事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科研、阅读推广或创作的最大资源库。据调查,目前大学生的童年文学阅读状况并不可观,尤其对20世纪以来中外丰富的儿童创作闻所未闻,这是他们童年的缺失,需要通过大学来补课。鉴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应提供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的阅读书目,应涵盖各种文体,跨越各年龄层次甚至民族。书目不宜过多。之后要检验阅读成果,分享阅读体验,可以通过课上交流、课下布置读后感、作品鉴赏等方式辅助实现。作品鉴赏是一个人文学功底和文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如文学感悟能力、文本细读能力等,刚开始不宜要求过高,毕竟小学教育专业不同于中文专业的训练,建议从读后感写起,写出真情实感、对细节、主题或人物的分析有自我见解即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
(三)讲:教学设计与模拟课堂
“讲课”能力包括两部分:儿童文学课堂授课和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正在逐步实现“儿童文学化”,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现行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80%的内容选自儿童文学作品,可见儿童文学教学是未来语文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的学习训练,则难以胜任,或者说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止步不前。因此,大学里的儿童文学课程不能缺少这关键的环节。教师可以分年级分文体选取一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篇目,布置全班同学写教学设计,点评优缺点逐步完善教学设计,然后选拔两名同学进行“同课异构”的模拟课堂教学,再次对比研磨,直到让每个同学都能掌握儿童文学不同文体的授课方法。在提倡全民阅读、尤其注重儿童阅读的今天,我们的毕业生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后,势必还要担任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等工作,因而务必学会怎么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学会根据学生年龄推荐书单(分级阅读),学会设置课前、课中、课后问题,学会引导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体验阅读乐趣,而不是将作为整体的阅读切割成零散的碎片。教师可选取几部经典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实验,教学方法则有别于儿童文学课堂授课。
(四)写: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
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是儿童文学课程最容易忽视和省略的环节,因为难度较大、费时较长、对文学的天赋、素养、理论基础要求较高,现行的大部分儿童文学教材都没有“创编和研究”,大多数教师的实际教学也未实行,大家认为“创编”是作家的事,“研究”是研究生和学者的事,总之不是未来小学教师的事。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从语文教学上来说,创编不止包括创作,还包括对优秀作品的仿写、改写、续写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能力;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需求上来说,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儿童文学创编能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文体特点,形成不同文体的教学特色,创编能激发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和观察,更有利于教师组织指导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儿童文学社团、编排儿童剧等多项校园或班级文化活动;从长远来讲,世界各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是小学教师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学教师最熟悉儿童的成长与喜好,他们是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生力军,鼓励他们创作,是对我国未来儿童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有力支持。儿童文学研究亦是如此,学会初步的研究方法,例如童话教学研究、中外对比研究、文学主题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有研究才有理论水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为教师之路的长足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持。
三、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变革的难题与挑战
(一)教材的修订
现行多个版本的《儿童文学》教材显示着国内儿童文学领域的渐趋繁荣和多家争鸣,是业内专家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果,但是理论、实践、阅读、创编几大环节严重失衡。王泉根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是学科体系完整、极富创见的教材,点出了多个儿童文学本质性的问题,但是没有儿童文学选文和阅读指导、创编的内容,对本科生而言较难;朱自强教授的《儿童文学概论》是创造性的理论专著,也没有涉及选文、阅读指导、创编;方卫平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较为传统,适合本科生的接受水平,有儿童文学选文和简评,代表作家简介,在第二版中又加入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与创编”一章,但实践方面还是用力不足;陈晖教授的《儿童的文学世界》是难得的重视实践环节的教材,专门针对小学各年级设置阅读教学设计和阅读教学方案,但缺乏创编环节。如果要培养四种能力,各版本教材须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
(二)师资的优化
这里所指的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的专职教师。如果要通过儿童文学课程培养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教师自身应首先具备这些能力。然而事实上儿童文学的任课教师极少是专业出身,或者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不够,不能引导学生把握整体框架或本质特征以及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或者儿童文学阅读与关注不够,不能在讲课举例时信手拈来,无法推荐阅读书目和介绍当下动态;或者不熟悉小学语文教材或课堂,对实践环节的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经验不足;或者自身没有尝试过儿童文学创作或评论,更加无法指导学生的创作和评论。对儿童文学课程提出更高更全面的目标改革,也意味着本行高校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挑战,他们需要静下心来进入并钻研这门课程,同时也需要进修与提升。
(三)课时的保证
但当前游戏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困境:理论与实践目标顾此失彼;教材不理想,教学内容缺乏整合;教学方法单一或零散;教学评价忽视“学与用”的关系等。
基于此,教育者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理论与实践目标并重;精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建构教学方法有机整体;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凸显实践性。
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幼儿教师培养、准入、考核的基本标准。该文件明确指出,“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是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七大专业能力之一,说明了学前儿童游戏在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
学前儿童游戏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理论,理解游戏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基本形式,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实践训练,掌握游戏设计、创编、组织与指导方法,为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奠定基础。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游戏组织和指导能力与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之间还存在距离,反映出学前儿童游戏教学中存在着的一些困境,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儿童游戏教学中的困境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路。
一、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理论与实践目标顾此失彼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具有职业技能性质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宜。但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目标、轻实践目标的现象,造成游戏理论知识的堆积,却与实践相脱离。部分教师认识到实践能力对学生未来职业的价值,重视实践操作,却过分突出了“游戏的能力”,而忽视了理论学习对于学生理解游戏的价值与特征的重要作用和对“游戏设计创编与组织”的指导意义,渐趋于纯粹的游戏嬉戏。
(二)教材不理想,教学内容缺乏整合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本身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合理选择教学的内容决定着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针对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目前学界出版了较多版本。有相当部分教材内容十分全面,却庞杂繁琐,难以抓住重点;部分教材体系完整,却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理解;还有部分教材包含丰富的案例知识,却鲜于理论的阐述和提升,这给教师的选择带来了困难。同时,迫于科研压力或其他原因,教师可能随意选取其中一本进行教学,并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或有效整合,这将影响学生掌握游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单一或零散
随着高校的扩招,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班额增大,据了解,很多高校已达到每个班50人左右,加之,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本身包含丰富的内容,教师在面对大量教学内容和较大班额时,容易选择照本宣科,为了完成工作量而采取单一的“满堂灌”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游戏的兴趣,也违背了游戏课程实践性的特点。随着课程的改革,部分教师也采用了案例法、讨论法等,但十分零散,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形成教学方法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各教学方法或相互孤立、互不联系,或突出一种方法,贬低另一种方法。从辩证矛盾来说,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点和不足之处,某种方法可以顺利解决某一教育教学任务,但用于解决另一任务就不那么成功,而对解决第三种教学任务甚至可能有所妨碍。如集体授课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向众多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却难以获得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获得职业角色的体验,而这些缺陷正是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的长处。所以,采取任何一种单一的或几种零散的教学方法都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评价忽视“学与用”的关系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当前的主要评价方式是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说,教师在评价中主要关注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而忽视了“学与用”的关系。我们知道,“学好”与“会用”之间是存在差距的,从认知与能力的关系来讲,学生理解了幼儿游戏的概念、设计创编、组织指导等知识,只说明其具有游戏的潜在能力,而是否具有游戏的现实能力却不得而知。因此,当下的评价方式是片面的,这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更不能满足当前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的出路
(一)明确目标,理论与实践并重
课程目标是以学校和院系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划为总体依据,结合课程自身的性质与特点确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以“应用”为主导,主要教授各行各业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将来的职业和学术准备,旨在培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因此,以应用为导向,学前儿童游戏教学目标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目标,掌握游戏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等理论知识;第二,能力目标,通过实践训练,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游戏环境、创编游戏、设计游戏教学活动、组织和指导游戏;第三,情感目标,树立科学的游戏观,领会游戏精神,把握“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真谛。
(二)精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因此,优化教学内容就必须选准和用活教材,也就是精选教材内容,准确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不断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可将学前儿童游戏教学内容确定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部分,主要阐述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本质、产生发展、分类与作用等基本理论,为各类游戏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是各类游戏介绍,包括了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亲子游戏,这部分是本门课程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实践教学,主要涉及游戏的环境创设、观察记录、组织指导、设计创编等问题,这是本课程的难点部分,同时,其中的组织指导也是本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三)建构教学方法有机整体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广泛吸纳多种教学方法,建构教学方法的有机整体。这里的有机整体是指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1.讲授法与自学指导法相结合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取决于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多少,在当前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班额大的情况下,传统的讲授法是不可或缺的。如,针对第一部分——游戏基本理论,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和板书进行讲授,让大量的学生在短时间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针对容易理解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充分运用自学指导法,如,第一部分中游戏的产生和发展,可让学生充分阅读,归纳总结,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钻研精神。
2.案例法与研讨法相结合
由于本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密切,因此案例教学法也是本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如,针对本课程的第二部分一介绍各类游戏,则可以通过课内观摩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公开课视频或录像的方式,尤其是优秀园长和优秀幼儿教师游戏教学经典案例。教师提出与视频相关的问题,引发多方解释,形成多方对话,并参与讨论,各小组整理各类游戏的特点、作用和指导要点,教师将零散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同时,还可将这些典型的案例分类整理,形成游戏教学案例资料库,作为学生课内外阅读和研讨的辅助材料。通过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也能丰富学生游戏教学经验,使其更快地进入游戏教学情境。
3.模拟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由教学目的决定,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目的的重要方面就是使学生掌握“游戏的技能”、“游戏指导的技能”、“游戏创编和教学的技能”对教学技能的培养,模拟教学与微格教学不失为有效的途径。如,针对本课程的第三部分一实践教学,可让学生根据要求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方案,小组讨论修改后模拟试讲,吸取各方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方案和提高游戏教学能力。另外,微格教学也是充分体验职业角色的有效手段,学生可分小组定期录制微格游戏教学视频,并通过不断自我检视、分析,改善指导策略。
模拟课堂总是比较完美的,但作为学前教育教师还要能灵活扮演多种角色,具备恰当分析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情境中的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就要求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教学教研的平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首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带学生到幼儿园见习,主要了解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活动观察记录与评价。其次进行游戏活动的设计并进行模拟教学,集体运用理论对活动设计与组织进行讨论与评价,不断修正和完善。最后,再回到幼儿园进行游戏活动的实践。这种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游戏实践能力。
4.充分利用微信、QQ等现代技术手段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发掘科技成果带给教学的福利。如利用微信建立“学前儿童游戏”公众平台,学生关注公众微信号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可以通过平台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随时自己的游戏活动设计方案,游戏活动观察记录等,师生可进行点评。另外,也有高校开始尝试开发专门性的类似于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的课程软件,学生通过下载软件的手机客户端进行登陆,根据登录的时间和相关文章和问题的数量来赚取经验值,并将这一数据纳入到课程评价中。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四)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凸显实践性
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学习的方向。因此,改革评价手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学前儿童游戏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师要注重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出勤率、参与研讨的情况、课堂模拟教学水平、幼儿园实践教学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应用水平,并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中,除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注重游戏指导和游戏教学活动的设计。此外,还可以建立学生学业自评体系,即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持续的记录、评价、反思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这一评价方式具有评价的针对性、差异性和即时性,能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水平,学生通过反思评价可以获得成就感,不断激励自己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明确改进方向。
总之,学前儿童游戏课程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建构教学方法有机整体,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加强实践教学,进而建立起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光影读写;微电影;微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24-03
【作者简介】姚国艳,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江苏海安,226600),一级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海安县德育学科带头人。
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已经事实地身处于光影的世界之中。丰富的影音世界区别于文字的单调,在儿童生活中大受欢迎,理当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纵观儿童当下的阅读,早已从单一的文字阅读扩展到图画、影像等多维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了。我以五年级的学生为教学对象,开始了以“微电影、微写作”为案例的光影阅读与写作教学探索。
一、一节“微电影、微写作”的实践课
(一)基于儿童学情的“光影读写”尝试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制定明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我执教本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寻找“光影阅读”与课堂教学的链接点。
“光影阅读”的范围很广,阅读的内容也很多,但在课堂四十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两者之间的链接点在何处?联系上学期进行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课,我想到了电影海报,电影海报不就是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吗?电影海报中的内容简介恰好可以作为学生读写结合的落脚点。同时,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的微电影,解决了课堂时间限制的问题。微电影(儿童喜欢的)、电影海报(适合儿童的)、内容简介的写作(儿童需要的),完美链接起光影阅读、文本阅读、光影写作,使这节“微电影、微写作”课堂教学有了独特的生长点。
2.关注“光影阅读”与儿童学情的契合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高年级学生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能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样的阅读要求同样适用于“光影阅读”,阅读文字描述的电影简介和阅读多维变化的光影世界,创作电影海报的内容简介等,既呼应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与五年级学生的学情紧密契合。
3.激发“光影阅读”与儿童写作的兴奋点。
微电影因其短小精炼,富有哲理的特点深受儿童的喜爱。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微电影,使课堂多了满满的诱惑力。学生以电影宣传策划人的身份创作微电影海报中的内容简介,则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角色体验,易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及教学构想,本节课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认识电影海报,了解电影内容简介;
学习电影内容简介的构成,了解内容简介的写法;
观看微电影,学写电影内容简介。
以期达到:课堂之内,学生有多元的阅读写作体验,有充分的思辨过程,有丰富的阅读写作收获;课堂之外,学生的阅读写作视线不再局限于书面文本,而能有意识地关注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语文素材。
(二)基于儿童需要的教学内容
明确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指明了方向,选择基于儿童需要的教学内容才能使目标接地气,让课堂富有生命力,让儿童获得生长。“微电影、微写作”案例的递进式读写材料实现了有指向、有梯度、有深度的儿童读写课堂。本节课采用板块式教学,从认识电影海报,了解电影内容简介,到观影后请学生口述电影主要内容,再到书面创作,小口径入课,小台阶上行。主要的教学板块如下:
1.认识微电影及电影海报。
在第一个板块的教学中,出示电影海报,创设“光影阅读”的情境和氛围。旨在直入主题,引导学生认识电影海报,了解微电影及电影内容简介。
师:阅读了电影的内容简介,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大鸟盯上小蚯蚓后发生了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小蚯蚓们最后怎么样了?
师:这里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
生:告诉了大家,就不需要去电影院看它了。
师:电影简介和我们平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生:在关键处留下悬念,才能激发观众的期待。
在交流中,学生了解到电影内容简介的构成,明确电影简介和概括故事梗概的区别:留下悬念,激发观众的观影期待。
2.观看微电影并创作电影内容简介。
《月神》是由美国埃里康・卡萨罗萨导演的一部7分钟的微电影,讲述的是祖孙三人去月亮上扫星星的故事,画面唯美梦幻,情节奇妙极富想象。带给学生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光影力量:原来,想象是如此美妙、神奇!
生:我喜欢它奇妙的想象,太令我惊讶了。
生:我喜欢它出人意料的那些情节,人竟然可以顺着天梯到月亮上去,月亮的圆缺,竟然是祖孙三人扫出来的。
生:我喜欢它唯美梦幻的画面,令人向往。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此环节观照了儿童对于“光影阅读”的个性体验和阅读表达,使阅读呈现开放的、个体的、真实的过程。
师:根据板书,想一想,哪些内容是可以写的,哪些内容可以不写?
生:大星星被小锤子一敲之后变成了小星星是不能写的,写了就没有神秘感了。
生:扫星星的情节是可以写的,观众会好奇,星星怎么扫?
生:圆圆的月亮变成了月牙,这个情节不能写,留下悬念让观众自己去看。
在此板块中,实现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层递上升,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目标。
3.拓展微电影及主题阅读。
学习不能止于课堂,所以在第三板块教学中,我选择拓展阅读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短片《昼与夜》,并为其创作电影简介,同时配以主题阅读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月亮不见了》和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月亮的距离》。
(三)创设利于儿童生长的教学场境
教育即生长,保持课堂的温度和深度,开展有学习内容的活动,才能创设利于儿童生长的教学场境。
1.有温度的课堂。
课堂场境对于儿童的成长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元素,我努力在本节课中,保持着适合儿童生长的温度。
导入:平时你喜欢看电影吗?最喜欢哪部电影?喜欢这部电影的什么?
课中环节1:想看电影吗?你们今天学习得如此认真,那我们就任性一下,看一部微电影吧!
课中环节2:猜一猜,敲下以后,大星星会变成什么呢?
课后:推荐大家继续观看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影片《昼与夜》,并为它写一个电影简介。
课始聊喜欢的电影,课中看精彩的电影,课后作业依旧是看电影,这样的学习内容,话题聚焦,使儿童的课堂生活始终保持在愉悦的场境中。
2.有深度的课堂。
不只是保持温度,还需要挖掘课堂的深度,才能形成儿童的生长力。
问题1:阅读电影海报,从电影的基本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2:再次阅读电影内容简介,关于这部电影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简介中为什么不告诉你呢?
问题3:你能给微电影《月神》完成电影内容简介吗?
问题4:读一读这篇内容简介,你觉得哪儿写得好?对照自己的内容进行修改。
以层层推进的问题,引导儿童在课堂中始终保持奔跑的探究姿态,课堂就变成了扎根的过程,刨坑的过程,甚至是攀岩的过程,那么,课堂带给儿童的就是生长和发展。
3.有学习的活动。
看电影,不止于看电影;读海报,不止于读海报;写简介,不止于写简介……所有的师生活动都指向于有目标、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观看影片的愉悦状态下,学习“光影阅读”的方法,言语表达的方法,文字修改的方法……课堂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活动学习场境。
二、“光影读写”微课程:建立主题、建设序列、建构体系
回眸这一节“微电影、微写作”实践课的探索过程,我认为,关注儿童语文生活的兴趣点,研究儿童语文学习的生长点,就能勾连起儿童的语文生活与语文课堂!那么,就以此为实践范例,让“光影读写”形成序列,构建儿童需要的课程。
除了内容简介,光影世界里与语文学习可以勾连的还有很多,以此课为范例,我和团队的同事们,进行了以项目主题为抓手的“光影读写”,项目学习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多元学习方式。
1.以“观后感”为项目学习主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场境、音乐背景、电影人物、主要情节等进行交流,表达自己个性的阅读感受,再辅以评论、诗歌等文体方式的指导,形成不同角度、不同体裁的表达内容。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充分的对话,在对话中提升言语能力,在言语训练中积淀素养。
2.以“电影人物”为项目学习主题。
研究同一部或不同部电影中的人物对话、行为、心理,进行情景再现、心理描述、语言揣摩,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对电影人物口头或书面的介绍、展示,形成学生的言语内化。
3.以“剧本创作”为项目学习主题。
还是以微电影为操作抓手,鼓励高年级学生进行电影剧本的创作,围绕某些关键词进行角色、情境、情节等综合创作,实现言语表达的主体性及创造性。
这样的项目学习方式和内容,观照到了学生的“言意共生”。“言”到“意”的生成,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点,勾连学生的言语提升点,契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形成了多元的语文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