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09:57: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将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看作为一个符号系统的话,其实它是通过设计师对生活和文化的理解而创造的,对于内蒙古地区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设计而言,蒙古族文化是符号化设计语言产生的前提。另外,符号化设计语言的应用还存在选择性,在内蒙古地区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设计中作为设计师应该做到准确选择能够展现蒙古族文化的典型符号化设计语言。随意运用和改动符号,都会影响到蒙古族文化内涵和特点的正确表达。例如,在内蒙古地区有些小型的博物馆,在展示空间设计上不假思索的对蒙古族的传统视觉形象符号重新进行设计表现或不进行准确的选择应用,这就导致了蒙古族文化表现浅薄、精神内涵缺乏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符号化设计语言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内蒙古地区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设计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
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设计的符号化表达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文化设计,实质上是通过各种符号化的设计语言综合表达的,它可以反映某种文化、某种含义或某个事物,内蒙古地区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文化设计亦是如此,它需要运用各类符号化的设计语言来参与蒙古族文化的展示和构建。符号化设计语言表达意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推论性的符号化设计语言系统,如语言符号、数字符号等;二是表象性的符号化设计语言,它对事物的表现是一种意象性地,如灯光、色彩、肌理、点、线、面、体块等所形成的视觉形式。我们所讲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形态不像语言符号那样,具有逻辑性、连续性、一致性,而是与所有的艺术符号一样,在其所能表达的意义范围,用各种设计语言,通过平面的、立体的形态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因此,在内蒙古地区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选择形态化符号,也可以选择装饰性符号,有时还可以发挥创新意识,运用新方法、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来创造具有蒙古族文化韵味的展示空间环境气氛。另外作为设计师应该认识到民族文化元素在展示空间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应采取系统性、整体性的认识态度,将其放在同一语境中来分析,这样才是合理的、准确的。
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环境的营造方法
从人的社会文化属性上看,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参观过程总是与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经验相关联。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稳定性,总是按生活的经验来审视、判断相应的空间气氛,这为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了心理依据。在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设计中,设计师常采用一些符号化的设计语言来营造空间的文化氛围,其可以表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还可以是某种文化的情感体验,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1.原形化符号设计语言的运用
原形符号化设计语言的运用是较为直接、简单的表达方式,就观众而言原形符号化设计语言可读性强,具有直观性、典型性。蒙古族传统视觉形象符号中有许多这样的形态,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有时直接,有时隐喻地表达着蒙古族的灿烂文化。
2.装饰化符号设计语言的运用
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中装饰化符号设计语言的运用对民族文化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艺术化的反映博物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和个性,并有效的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因此,它是可以在同样形态的空间中表达出完全不一样的空间氛围,它是内蒙古地区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设计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3.情景化符号设计语言的应用
情景化符号设计语言的运用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博物馆主题文化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使观众触景生情从而产生联想,并加深对主题文化的认识和情感认同。在内蒙古地区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应重视情景化符号设计语言的应用,人为的在展示空间中营造出内蒙古地区不同地域蒙古族人民生活的景象,让观众行走于景象之中,真实的感受蒙古族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和情趣。
4.情感化视觉符号语言的应用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材质、肌理、光影等元素都具有情感性,运用的得体、恰当就能准确的表达不同的情感。所以,设计师在展示空间的文化设计上可以运用色彩来体现丰富的心理感受;材料和肌理来反映不同的“表情”;光影的层次、色彩、造型来渲染空间的气氛,从而引起参观者对蒙古族文化的联想或回忆,达到满足观众内心需求,唤起观众内心情感的目的。
5.动态化视觉符号语言的应用
文艺表演、参与式活动及多媒体影像等产品服务设计都属于动态化视觉符号语言,它们的运用可以提高参观者的兴趣,促进参观者对主题文化的全面理解,丰富空间环境的视觉形象。
符号学为揭示室内设计中视觉形态符号及其形态创造的规律提供了研究依据,也为内蒙古地区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设计提供了设计方法,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运用本文所总结的设计方法来指导内蒙古地区民族性博物馆展示空间文化设计,对于我们设计师和博物馆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关键词:现代包装设计;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
一 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
所谓包装就是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的同时能够使美化商品,提高商品的商业价值,以达到获取更多的利润的商业目的。而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消费来讲。后两种功能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包装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现象,是协调人类与自然、人与人及与社会关系的媒介。它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一种特定的文化又往往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创意之中。而现代包装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更为设计师打开了创作思路,让设计者能更自由的发挥设计的才能。因此,能在现代包装中体现文化性和地域性,并有强烈的风格和民族文化特点,这样才能达到具有一定水准的、有深度的包装设计水平。
二 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包装设计领域里,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应当充分张扬自己的民族特色。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除了吸收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与科学技术外,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艺术风格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文化对于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观念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从而影响着设计的创意与风格。我国是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沉淀留给我们丰富的艺术资源,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创造出自己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将中国古典传统图形与色彩合理的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是展现商品的文化内涵与民族个性的最佳手法,也是适应本土化、民族化的国际设计理念。
(二)现代包装设计的时代性
现代包装设计时刻紧随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紧密结合,广泛采用现代材料,形成与材料相匹配的包装生产工艺系统。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促成了现代包装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现代包装设计的不断更新,使当今设计师从新技术、新材料中不断的得到创意灵感,从而设计出许多划时代的经典作品。
(三)现代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与时代性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在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现代设计师的创意与风格,每一时代的包装设计文化都有其绝对的内容,都有自己的设计体系。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澡,从其中提炼出的图形、色彩数不胜数。现代很多优秀的设计师都非常注意发掘本民族传统的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用拼接与组合的方法,将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设计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创作的界限,将出自不同的文化的元素从组、拼接、构成,创新出一种新的设计体系,使人产生诸多联想。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现代的、各种元素相互碰撞,注入现代设计思维的新鲜气息,使作品展现出划时代的文化内涵。
三 民族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造型语言
造型语言是包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包装材料上,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多样性、丰富性特征,这集中体现在材料的原料种类、形态结构、质地肌理和相互之间的组合对比上。我国古代彩绘陶器、青铜器和瓷器系列中的盆、碗、罐、瓶等,还有各个民族系列中的木质、竹质等物品都是从劳动中提炼出来的。这些完美的造型与材料在完成盛放保护商品的同时,还承担着适应文化审美需求的艺术形象创造。设计师们运用创造性地变形、镂空、打散、从组等处理手法来丰富传统造型的外观,赋予它们新的形象,并强调材质设计的审美价值.从而体现出了强烈的文化亲和力。这样传统的、原始的造型经过现代包装设计的创新,不仅体现出了产品的天然性,也使人感受到反璞归真的景象,使其在许许多多的包装中脱颖而出。
(二)图形语言
图形语言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利用图形要素在视觉传达方面的直观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将商品的内容和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并凭借图形在视觉上的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应,进而引导购买行为。我国传统图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不仅形式丰富,而且还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将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是引导设计出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设计的关键。中国古典传统纹样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纹样申的疏与密,动与静、虚与实,藏与露、黑与白的辩证法正是阴阳五行思想。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所以运用传统图形设计既不能单单是纸张或其他平面上表现出来的图形,也不能是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更应该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与图形艺术,井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让传统图形艺术成为现代设计的一个新的启发点,从而设计出具有新生力的图形语言并在包装中恰当、合理的出现,就能有效的传达出现代包装设计的特点和风格。
(三)色彩语言
【关键词】民族文化;设计;设计文化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己转化为文化的需要;现代设计正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因此我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应把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在现代社会中,设计理论的研究已不仅是一门学科的深入剖析,而应是多种学科交叉的统观。把设计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也就不仅是简单的物质功能的满足和精神需求能一言蔽之的,其中的内涵是现代设计师们所必须探究的,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必然鲜明的反映其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一、设计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设计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并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是文化心理逻辑,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它们在工业产品、建筑、服饰、环境建设等设计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设计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鲍列夫在《美学》中所说:“艺术设计的过程需要重新组合客体,甚至有可能从各个方面借助组合的客体。正是在文化中,人们按照全人类的经验加工着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
民族传统文化对设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表现:民族传统影响设计原则;民族传统影响设计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民族传统影响设计的形式体系;民族传统影响设计的评价标准。设计无时无处不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恣意妄为的纯个人行为。从材料、工具、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设计师。德卢西奥·迈耶对此的评价是极为确切的:“现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无法完全使自己脱离习俗。他不能仅因决定脱离习俗而突然声称为新史前派。”日本的现代设计在不长时间里发展到较高水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的日本设计师自觉地将日本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日本设计界对此评价说:“对这种机械时代,信息化社会的设计来说,也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传统物品所具有的‘优良质地’和温情。在人类创造、人类使用,应该给人以方便和利益的设计中,需要有效地利用日本人的传统,使其继续保持生命力。” 中国的设计界也应该重视传统继承的问题。举例来说,国人欣赏具有“高雅”、“雅致”格调的物品,实际上是受传统老庄美学宣传的“恬静淡泊”的美的影响。那么设计师在处理这一类格调的设计时,必然须遵循老庄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创作之道,否则是不可能让受众感觉到相应的审美意象的。这种“美”与“美”的创作之道的对应法则,正是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民族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有所了解,对中国的传统审美观有所认识,对设计师而言是相当必要的。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人文导向、雅俗观、多元论倾向等等,都对现代的设计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继承并发展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是设计创新的前提。而脱出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现,将美学传统的精神注入到设计师的头脑里并与其现代意识相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创新。
二、成熟的设计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
设计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因为全世界的文化不是来自于同一源头,所以必然就存在民族性的问题。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不问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由于设计成形于设计的意识观念、是设计意识的物化、是民族设计意识的派生、是在人们设计观念指导下的活动方式和实践成果,因此每一个设计都拉上了不同的民族色彩,打上了民族性的烙印。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整个世界将是同一个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差异。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视实效、重视功能和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就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了重功能、重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美利坚民族是各个民族的大融合,在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丹麦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一个小国,国土面积4万3千平方公里,人口500余万。但在国际设计界,丹麦却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国家,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相关的家具、灯具等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创造出了为世人称道的简洁、温馨、自然而富于人情味的人居环境;古代日本是自然崇拜。其传统文化借鉴了包括佛教、汉字书写体系和中国唐朝的艺术和建筑。日本的艺术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做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东方式的抽象。这些无不诞生于他们的民族文化观念中。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求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的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来表现自己的民族特色,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本民族的民族性,寻求民族认同感。
三、民族文化性是现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民族化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民族化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不是“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 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之上。古代工艺产品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更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方式购买包含在产品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形态并附加相应的使用价值,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融合。现代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使一件产品能充分体现其本民族的特色,是现代设计师的责任所在。
四、结语
现代设计不应只是把文化当作提高自身身价的装饰,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敷衍地“借鉴”传统,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地方,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从中汲取前人具体创作背后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努力去领悟前人在创造中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我们的创作中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充分融入到设计中,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 随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不断积累和沉淀,深深蕴涵这些文化的设计思想与作品一定会被人们传承并且不断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关键词:中国元素;城市形象招贴设计;设计手法
一、选题来源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元素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孕育中国文化精神,能够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每个城市都会给人以独一无二的记忆。虽然武汉市历史悠久,但是笔者有很多同学在来武汉上大学之前不知道这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形象很重要,“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城市形象的设计、宣传就是那个“声”,是吸引大众目光和注意力的“声”。在了解了城市形象设计的特点后,在选择素材方面使用武汉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和特色产品元素,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武汉的人文、地理、习俗等。
二、武汉城市形象招贴图形语言的构成元素
其一,地域元素。武汉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是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国家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其二,人文元素。第一,黄鹤楼。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黄鹤楼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迎合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也是武汉代表性地标。第二,武汉长江大桥。横卧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江面上的武汉长江大桥,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是来武汉必去的地点之一。第三,热干面。热干面是武汉人的首选小吃,武汉人对它有深厚的感情。
三、城市形象招贴作品中图形语言的表现手法
在招贴设计中,汉字、图形都有重要的作用,能够给受众以视觉冲击、审美引领。招贴设计可以对选择的元素进行重新设计,形成新的视觉形象。笔者在自己的招贴设计作品(图1)中主要用到的设计手法是同构,具体如下:其一,图形元素的同构。在设计平面作品过程中,对图形元素的创意置换就是以普通的原始图形作为标准,采用其他图形置换原始图形或其一部分,经过创意置换,在保持原始图形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创造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或不存在的图形。在招贴设计过程中,利用黄鹤楼的形,进行打散重构,结合“中国武汉”四个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黄鹤楼外观,在黄鹤楼内部结构置换“中国武汉”四个字,巧妙地把字体和黄鹤楼的结构结合起来。这样的置换表现了武汉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风貌,使人印象深刻。其二,色彩的选择和运用。笔者在招贴设计中分别使用了黄色、蓝色和白色。首先,黄色给人一种兴奋、明快的感觉。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中,以黄色为代表色的土行居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中央,象征天子,也是一种尊贵的表现。招贴设计中的黄色体现了武汉人的热情、开朗、大方、乐于助人。武汉人的性格如黄鹤楼中的直线一样直爽,不矫揉造作。其三,字体打散重构设计。笔者在设计招贴过程中,仔细推敲每一个文字的笔画与设计元素的结合,从而进行巧妙的表现。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重构方式看似种类繁多,其实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利用汉字的基本笔画,通过同构、组合、变形、取舍、叠加等多种装饰手法进行构成。重构汉字需要创意,可以“六书”为切入点。汉字重构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艺术感染力,是任何其他设计语言都无法替代的。把“中国武汉”四个字的笔画拆开,再与设计的图形元素相结合,形成新的图形,这种图形具有自身特点,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笔者通过本次设计,以后能更好地把我国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手法结合起来,更加熟练地运用各种设计方法,使招贴设计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民族个性。此外,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了武汉印象。笔者希望通过在武汉城市的招贴设计中运用传统民族元素,把武汉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打造文明武汉新形象,同时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尹定邦.图形与意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曹方.多元形式中的方块游戏——汉字艺术的当代表现形式与设计语言.设计艺术,2001(4).
[3]吕文强.城市形象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当今时代是一个解放和宣扬个性及个性化的时代,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人们虽然能够获得较大的精神满足感,但是在有些领域,因为过分的强调“个性化”而造成其本身内涵的缺失,平面设计便是其中之一。部分设计者将宣扬个性与求异直接画上了等号,这些平面设计作品虽然具备前所未有的外观造型,但是人们却不能够通过该作品读取到有用的或是良性的信息。这部分作品仅能够被作为一件普通工艺品,沦为人们视觉观看的对象。这样的情况与平面设计最初“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做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的目的是相背离的,不利于该行业的长久发展,同时还有可能伤及观赏者的审美观。
创新力度不够,拷贝现象严重上世纪90年代,以陈汉民等为代表的一批我国设计师,率先把中国传统元素运用进标志和包装等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的传统古文化的精髓,这一举动虽然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行业中的兴起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其成功的光环下,也顺便为后续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一方面,平面设计艺术在众多艺术当中算是后来者,其发展状况本身就不够全面,在设计技术和思路方面未能形成较强、较多的分支,新时代的部分设计者往往在对作品无从下手时,就不恰当地引用了上诉方法,直接将一些现成的元素硬性地拉倒作品中。另一方面,平面设计在技艺技巧方面尚不成熟,在时间、效率、效果等各方面因素的趋势下,设计者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拷贝”的方式完成作品。
2民族文化与平面设计的结合趋势
2.1造型的结合
平面设计的造型与民族文化的结合趋势,主要在于,我国民族文化中如剪纸等一些民间文化和民族流传的技术和造型,对平面设计作品的外观造型上,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当代平面设计要想实现民族化和个性化,必须充分发乎只有中华民族掌握的中国民族文化基调,将平面设计烙上中国印。
2.2内涵的结合
平面设计的内涵在于,来源于社会并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平面艺术展现形式,将一些信息展现给观众,触动观众的心灵,从而规范、约束、引导观众的思想和行为。民族文化的内涵在于,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将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千百年的思想精华传达给每一个华夏子孙,实现民族元素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他们的结合即,将平面设计当成民族文化的舞台,将民族文化当成平面设计的内容,实现互补共赢的发展态势。
2.3时代意义的结合
以平面设计展现民族文化,丰富了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实现了民族文化的科技化展现,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潮流性和时代性发展。以民族文化充填平面设计,能够体现平面设计广泛的承载作用,提高了平面设计的效果,促进了平面设计的深入发展。
3民族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实例探讨
3.1婚庆文化的运用
婚庆文化通过一系列的实物或是虚拟实物向人们展示一种喜庆、和谐、热闹的信息,因此,其根本目的就是一种婚礼信息的一种宣传。而平面设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将抽象、虚拟的信息实物化,能够使人们通过视觉感官直接接收。两者之间具有相当的共通行。例如:自古以来,婚礼便是人类世界中吉祥、喜悦的事情,古代人们更是发明了“囍”字作为婚礼的标志,任何人看见了“囍”字便会联想到婚礼,因此,许多婚礼平面设计作品在选定主体画面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囍”字的运用。在婚礼请柬方面,由于平面设计技术的出现,使原本空白的纸面出现了更多排版的可能性,例如鸳鸯戏水、连理枝等各式各样的装饰图案,一转原本的风格,使请柬在内容上更具喜庆愉悦之感。
3.2图腾文化的运用
祥云图案是东方文化的一种特有传统图形,有着吉祥、如意的丰富内涵,它的形式多样、流传悠久,是其他图式纹样所无法替代的,它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很多平面设计作品中,都会用祥云图案来装饰主题,烘托整个作品的意境内容,从而使作品更富神采与美感,吸引欣赏者的目光。祥云图案已经被大部分平面设计者所青睐,要更好的将腾云元素融入平面设计中,就需要扩大腾云元素的影响力,在祥云图案创作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平面设计者,在进行祥云图案创作时,要认真思考祥云与主题该怎样搭配,色彩应该选什么才能更好的衬托作品意境,要充分表现出祥云图案对整个平面设计作品的重要性。
4总结
关键词:民族文化;室内设计教育;重要性;教育途径
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深厚底蕴,是一个民族发展强大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支柱,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既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公民爱国情怀的重要举措,对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世界一体化发展趋势使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涌入国内,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造成了强烈冲击,如何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一、室内设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分支,室内设计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相关知识理论变得越来越完善。但是从当前的室内设计成果来看,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善,其中设计风格缺乏民族特色现象尤为严重,无法彰显出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过于重视装修表象,缺乏创新意识,很难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室内设计师民族文化素养较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所以,必须在室内设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改善当前室内设计现状。在室内设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从学生自身、室内设计行业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众多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1]。首先,民族文化作为前人的智慧结晶,有很多艺术元素都能给学生带来设计灵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有效提高室内设计教学质量;并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次,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和理解,感受到民族文化魅力及内涵,在室内设计中彰显出民族特色,同时还促进了民族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融合,满足了时代对室内设计新的要求,有利于室内设计行业的良好发展。最后,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以室内设计为媒介,使更多的人接触到民族文化,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二、民族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条件较差
室内设计专业术属于艺术类学科,有其特殊性和要求,但几乎所有类型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这门专业,这就造成了教学混论、有些基本教学条件都很欠缺,更不用提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民族文化教育质量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及教学方法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部分高校在室内设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时受到限制,学校教学体系与室内设计教育存在冲突,无法实现预期效果。部分高校对民族文化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设计,也没有配备专业老师,民族文化与室内设计教育的融合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很难得到落实[2]。
2.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缺失
当前,很多高校没有将民族文化艺术纳入到教学课程,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教学,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缺失现象严重。因为学校没有开设民族文化艺术类课程,学生仅仅是学习到了设计史和艺术史,对民族文化艺术知识接触较少,通过自学很难认识到民族文化艺术的本质特点,民族文化素养较低。并且在进入社会后,面对不规范的行业市场和激烈的竞争,学生也无暇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系统性的学习,难以形成个性化设计风格,设计作品无法真正彰显民族特色。
3.专业教学观念滞后
室内设计教育与普通艺术教育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很多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两者明显去分开,缺乏对室内设计教学的综合性考虑,专业教学观念滞后严重,导致学生容易将室内设计与普通类艺术学科混淆在一起,学生的专业性不强。并且很多高校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将教学重点全放在了专业知识及技能技法的传授方面,而忽视了民族文化教育,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较低,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难以将室内设计技巧与民族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
三、民族文化融入室内设计教育的途径
1.强化教师民族文化素养培训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更好的承担起民族文化教育任务,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指导和熏陶作用[3]。但是从当前我国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来看,具备较高民族文化素养的教师少之又少,很难对学生做到科学的引导,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得不到提高,也无法在室内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所以就需要强化教师民族文化素养培训。教育管理者应该为老师提供更多的民族文化学习机会;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也应该重新自我定位,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习民族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积累丰富的设计经验,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2.增设民族文化艺术理论课程
学校是学生系统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主要阵地,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阵地优势,增设民族文化艺术理论课程,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民族文化艺术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不拘一格聘请相关老师承担民族文化课教学任务,课程可涉及到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独特民族符号等。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对民族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民族文化知识,做到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能够使民族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中,灵活解决从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4]。
3.强化民族文化实践教学
保证民族文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性,对于实现室内设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室内设计教学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实践,了解当地的民族特色及室内设计特点,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同时,还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探索、挖掘所不了解的知识,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4.开展民族文化比赛与课程考核
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核的时候,可以采用命题设计形式,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室内设计教育与民族文化融合过程中,可以开展民族文化比赛与课程考核。以某个民族为设计主题,使学生对该民族特点以及独特文化进行总结,寻找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并结合所学室内设计手法对其加以灵活运用。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赛和考核,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实现与室内设计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民族设计方法、积累设计经验。
四、结语
为了提高设计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创新室内设计方法,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就需要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教育中。通过强化教师民族文化素养培训,增设民族文化艺术理论课程了,强化民族文化实践教学,开展民族文化比赛与课程考核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室内设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更多民族文化素养较高的设计师,通过室内设计,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及内涵。
参考文献:
[1]赵宏云.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5(19):148-148.
[2]蒙敏.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230-231.
[3]雍建华.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室内设计课程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6):141-142.
关键词:PPGIS;文化记忆景观;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268-01
(System)中文全译为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在各类地理建设中尤其是城市规划中运用较为先进的一种学术概念及操作方式,它最早起源于美国。PPGIS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为基础管理系统。它最大的目的就是注重价值公平,社会伦理、生态可持续以及公平分配。它以GIS为技术支撑,以公众参与为核心,最大可能的使一些弱势人群参与项目讨论与决策。所以 ,Obemeyer定义此概念为: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空间决策工具能为哪些关注官方决策的人们所获得和使用的多种方法。我国虽然在九十年代后期就开始接触PPGIS的技术与方法,但直到2000年后才在一些如历史古迹、文化建筑等的实践中加以运用,随着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进程的加快,这项基于各阶层参与的操作平台在以后会发挥越来越大作用。首先,在民族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上,这项技术会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
一、民族文化记忆景观的定义及建设的意义
民族文化记忆景观是指:建立在民族文化记忆场所上的景观,是由一个区域内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以文化形式流传下来的记忆构成的物质形态或故事景观,是珍贵的物质遗产。中华各个民族的文化不仅以各种文字或口头等非物质形式延续而且以各种地面或地下的各类建筑进行保留与展示。民族文化记忆景观反映一个民族艺术美学的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信仰、价值与历史传统的集合体,它是民族精神的物质体现。当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记忆已经越远越稀薄。文化记忆的远去导致一个民族根基的松动。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物质外在展示,来延续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它不应该把旅游作为主要目的。反观我们当下的景观建设,以保护文化为名的粗鄙低俗的何其多。为此建设具有真正历史记忆感的文化景观不仅是各地文化决策者的义务而且是一项使命。
当前中国文化记忆景观建设中的问题:
二、政府主导,以旅游发展为主要目的
文化记忆景观建设不是一般性单一项目与功能的建设,它要求的建设的面积也较一般建筑要大,所以在规划、设计、搬迁、建设上都要依靠政府主导才能完成,因为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属于公共设施的建设之一,资金与管理也需要有专项的投入,为此,各级政府对于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负有决定权。这是客观事实,但在实际工作中,全国有一批所谓的文化记忆景观最后成为“烂尾工程”,这与决策和建设过程中没有按历史文化的本来面貌设计有关。很多地方政府本着开放旅游资源的目的进行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本身出发点就不全面,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考虑历史传承的严肃性与民族文化艺术审美观。导致文化记忆景观成为“非驴非马”的怪物。
三、决策不民主,导致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增加
一个项目的建设必须要有前期的论证及立项,中期的投标与建设以及后期的管理与维护构成。这些都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单位)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各个职能单位的协调与配合。在文化记忆景观上建设上更是如此,因为牵扯的知识更为专业,又是与文化传承相关。所以此项目前期的考察、论证应该比一般性建筑更为复杂和严谨。公开性与透明度要高于别的建设项目。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文化记忆景观建设项目人为干预太多,决策时只有少数人参与。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所以给暗箱操作提供了机会。
四、公众的参与感不强
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公益性的建设,它主要是通过对于民族文化在某一地域进行物质化的展示。使人们能更加直观的对于优秀民族文化进行重新发现、了解与喜爱。所以说它是需要公众积极参与的项目。它摈弃的是封闭信息交换。需要开放的、有大量关于景观本身所应该拥有的信息的累集,这些信息不光是文字的而且应该有故事、传说、回忆乃至逸闻趣事构成,只有这样文化记忆景观的立体感才会更丰满。当下,因新技术采用还比较滞后,关于文化记忆景观建设的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汇总还处在人工阶段,对外信息的不畅通导致公众对于建设的意义、目的与作用都不是很了解,公众参与感的减少不仅导致景观建设的信息不完备而且对于建成后的文化意义的传播构成消极意义。
五、PPGIS在民族文化记忆景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PPGIS在民族文化记忆景观上的重要作用不仅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为支撑而且最重要的是能使公众参与其中,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这项工程是与自己息息相关。PPGIS不是冰冷的数字与信息的交换,它更看重的是人与人、人与民族文化与传统的相互交流。PPGIS的核心目的就是公共参与,如果没有公众参与,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只是一座或一组毫无生气的建筑。体现不出文化教育与传承的意义。PPGIS不仅使决策更为科学与民主而且使广大民众在建设前期、中期、后期以及完成后投入使用中都会全程参与,扩大了这项工程的社会意义,PPGIS在文化记忆景观建设中有如下重要性:
六、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决策的科学与民主化
文化记忆景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较多的资金预算、人员管理、规划与搬迁、以及与历史文化的结合等都不是一两个部门能完成的,所以必须要在建设初期就要有科学而民主的决策机构,这个机构应该是政府主管部门、文化单位、建设单位、学者专家以及大众信息反馈中始终保持顺畅高效。当然它也具有最终的决定权,这种决定权来源于对拟建设工程在前期的范围、地理、传统、习俗、文化等的全面了解以及对于建设文化记忆景观的意义、目的以及以后的管理等都要有科学而缜密的论证。这项工作如果采用人工将是费时费力的庞大工程,难免挂万漏一。并且还如果存在决策中的不透明将又是一项“首长意志”的伪文化工程。而PPGIS是基于科技力量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与大数据得出的结果,它的高效与准确是很明显的。并且PPGIS会大范围的吸收公众参与所以会及时对有悖于民族文化记忆的方案的进行更正与修改。增加文化记忆景观建设的科学性。
七、PPGIS能使公众增强主人翁式的存在感
普通的建设目的性与功能性都较为单一,公众在建设前根本不知道该区域要建设的项目名称、作用。项目的建设游离与公众的视野之外所以关注度较低。而文化记忆景观建设是一项特殊的建设项目,它不光考虑其建设本身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信息,而且要把这种信息传递给广大民众。它的公益性的性质必须要求公众在建设前的知情权与参与权。通过PPGIS这样的平台,普通民众不仅可以就文化记忆景观建设的整体参与讨论而且也可以通过这种平台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反馈给决策机构。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热情,使之认同这项工程与自己息息相关,满足公众参与重大项目的心理满足感。这为以后的管理也会带来好处的。
八、PPGIS可以使文化历史信息来源更多元化
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依附的是对民族文化的全面与多方面的了解,而把抽象的历史文化记忆还原成具体的场景就需要一个个细节来完成,在地域性民族文化记忆景观建设上有记载的文化历史信息不足以反映这个区域的文化与历史的全貌,比如一条文化街区的建设它除了该街区的历史原貌,还应该有同时代生活在其中人们的一些信息如照片、回忆录及其它的带有生活气息的物质存在,这样的记忆景观建设才更加鲜活。PPGIS通过计算机及其它沟通设备能使掌握这一信息的人们较快和较多的传回与交流对于该景观的一些文化与历史记忆甚至实物,使得文化历史的信息更加多元与细致。
九、结语
总之,PPGIS技术平台给予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注入了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建设与管理可能,当然它最为重要的是使这一建设增加人与景观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参与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
本文为四川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基于非旅游业基础上的民族社区文化记忆景观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韦青,周宁,杨诗源.“东亚文都”视角下泉州西街历史文化记忆景观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15(06).
关键词:德昂族;茶文化;民俗风情;文化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开发不仅是对各种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还带动了旅游地相关产业的开发。
一、族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
首先,它对旅游者来说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同时,吸引力也是评判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的关键性指标。其次,旅游资源具有可利用性,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即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后,旅游资源(现在的某些人造景观除外)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实在物,有的表现为具体的实物形态,如自然风景、历史文物等,有的则为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如地区民俗风情等。绝大多数旅游资源都是先旅游业而存在,并不以人们的开发利用为转移,即使是现代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城市风貌等,也是在其形成之后,被人们所认识,并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因受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一个民族在理解一种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时,可能会产生明显不同于另一民族的判断。一种自然存在或社会现象是否会成为旅游按,会因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旅游资源而言,与旅游者通常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和居住环境差异越大,特色越鲜明,内容越丰富,影响越广泛,对旅游这来说,就越感到独特,对他们就越具有吸引力。
二、德宏州德昂族旅游资源的民族文化性
德昂族是我国云南省与缅甸的跨境而居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芒市三台山乡是德昂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被列为德昂族乡。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昂(前称佤崩)语支 。德昂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他们的诗歌、民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音乐、舞蹈等都是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中最让人着迷的一部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们的茶文化,茶文化主要体现了德昂族的文化精神以及社会影响力,这点从他们的社交礼仪中便可看出。从以上这些不难看出德昂族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旅游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的差异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源泉,也正是有文化的介入,旅游资源才更具魅力。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既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观赏,又可以使人们通过旅游获得丰富的知识;既可以满足人们休闲疗养,松弛身心的需要,也可以给人以猎奇探险、发现自身潜能的经历;既可以从辉煌的古代建筑、历史遗存中追寻古老的文化,又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平凡生活中体验民风民俗等。开发德昂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还可以让德昂族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
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另一个是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从德昂族旅游资源来看既融合了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又有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因素在里面。德昂族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村村寨寨无一例外都种茶,故随处都可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林。有的村寨,至今还能看到几百年树龄的老茶树,它们被称为“茶王”,德昂族居住的地理环境体现了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而德昂族透过茶体现出的那种已经渗透到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的一道绚丽的人文景观――德昂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更是民俗爱好者所向往的。把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很好的开发德昂族旅游资源。
三、德昂族茶文化在德宏州民俗风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
一个地区想要真正的把旅游业发展起来,除了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外还必须要有品牌效应做支撑。比如说:一提起石林我们的脑海中就自然会浮现出那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一提起元阳,一层层的梯田仿佛已经印入了我们的眼帘;一提起楚雄,热情如火的彝族姑娘似乎已经围绕在我们周围;一提起西双版纳,那温柔似水的傣族女子已翩翩跳起了傣家舞蹈。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德宏州想要把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上去就必须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和“炒冷饭”。然而为什么说开发德昂族茶文化可以对德宏州旅游业带来影响,那是因为德昂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这些优良道德传统,虽然古朴,具有原始的韵味,但却闪耀着古老的文明,反映着现代文化的光辉,是当今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道德基础。其次,在德昂族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只有茶才可能意到。所以,德昂人在生活中不论办什么事都离不开茶,探亲访友茶叶是必不可少的见面礼。宾客所至,首先煨茶招待,认为这比招待家宴更为重要。男青年求婚:首先送女方的礼物也是茶。婚丧嫁娶,邀请亲友光临,一小包茶叶就是主人的请柬。做错事欲求得到对方的谅解,送去的也是一包茶叶,以表示其悔改的诚意;若是送钱或物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会被对方认为是无诚意,不懂得德昂人的礼节。德昂人的这些风俗习惯,不仅特色鲜明而且内容丰富,能给旅游者带来独特、新颖的感觉。能够把德昂族茶文化真正的做起来并做好,对德宏州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打造了德宏州的旅游品牌,一说起民族特色的茶,人们就会想到德宏州三台山来逛逛,不仅品尝一下这里的茶还可以感受这里浓郁的民风民俗。当然这样的发展肯定是有个过程的。只有对德宏的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抓住机遇,做出科学正确的战略决策,打出旅游品牌,才能使德宏旅游业得到新的发展,真正走出旅游冷区域。
四、德昂族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进一步设想
(一)提高德昂族茶文化的知名度
前面的一些例子证明德宏州三台山德昂族茶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但知名度为什么不能与之相般配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掘不够,发掘不深;二是宣传不够,流于表层。对茶文化进行的研究总体看来投入的力度是有限的,对这一领域也没有给予足够的观注。这可能与人们对德昂族的茶的认识不足有关。针对这一不足,可以让当地旅游局和电视合起来专门给三台山德昂族茶文化做一期或连续几期介绍,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和报纸杂志的报道这些渠道来提高德昂族茶文化的知名度,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建立三台山德昂族茶文化展馆
德昂族茶文化是以其深厚的神话传说和独特的民族风俗为基础来衬托它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如果光凭导游的叙述和旅游小册子里的介绍,游客肯定不能全方面的了解德昂族茶文化。我们可在三台山乡政府旁建一个德昂族茶文化展馆,展馆里不仅展示和德昂族茶文化有关的古诗歌、用老茶树干雕刻而成的佛像还有不同风俗茶泡制过程的展示区,如:择偶茶、提亲茶、定亲茶等。这样一个茶文化展馆对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增进人们对少数民族茶文化的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
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开发茶文化旅游商品必须要以市场为标准,结合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以文化为导向,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拿茶文化旅游商品来说,我们可以在茶文化展馆的一角另辟一区域,把茶叶按不同的风俗装包,把其风俗特征写好放在茶包里。待游客参观完所有和茶文化有关的资料、佛像和表演后,既可到这一区域来购买自己喜欢的茶。
(四)游客体验服务
游客体验不仅可以带动游览氛围还可以让游客对此次旅游记忆犹新。游客来到三台山首先由当地导游带领其参观德昂族的茶园,参观的同时解说制茶过程,特别是德昂族最有特色的酸茶。参观完毕到指定的德昂人家中游客开始自己制作酸茶。该景点不仅负责保存游客制作的酸茶,制作完最后一个步骤是在发酵酸茶的坑旁,写上此坑酸茶是由谁制作的。这样你就有可能吃到亲朋好友制作的酸茶,可以刺激游客故地重游的愿望,从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峻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泰勒 原始文化 [M] 1871
[3]余接成, 借旅游之力壮茶业经济 [J].中国茶叶,2005,5: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