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8篇

时间:2023-12-09 17:27: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对经典文学的看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经典文学的看法

篇1

典是必要的。阅读文学经典时,首先是注意端正阅读态度;其次是采取课下教师指导,师生共读,讨论交流,深入阅读的方式。最后,对于阅读结果不做苛刻的评价,达到人人阅读,身受影响即可。

关键词:古代文学 经典文本 阅读态度 深入阅读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功利心很强,这也使得教育改革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因此古代文学因为短期实用性不强而日益边缘化。加之,文学史的编写体例,也使得教师们更加注重古代文学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而淡化文本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时不太注重文本阅读。然而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文本比起文学史中的知识系统更能形象而又深刻地体现古代文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经典阅读是不可或缺的。

一.端正学习态度

所谓学习态度,指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行动倾向的心理状态。在学习态度的三个因素中,情感是核心,起决定性作用。阅读文本是学习古代文学的最基本方式,因此古代文学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经典文本的阅读态度。因此,在学习古代文学文本前,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1.确立非功利意识,培养情感。

在学习古代文学时,学生要明确自己对它的看法: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根,文化具有非功利的特点,阿诺德曾说:“文化是一种慢功夫,来不得浮躁,因为它着眼于转变人的内心,而不是急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古代文学经典文本是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所以也要明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的心态必须是无功利的,自愿的,是放松惬意,无负担的。它要求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正如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谈到阅读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其二,就努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情感,就是对而培养情感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对待古代文学,尤其是文学有一番诚意,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其三,明白文学文本经典,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极具艺术魅力,淡化重知识轻经典的思想,这些都为日后平心静气的深入阅读经典阅读做了一定的铺垫。

2.持之以恒的阅读态度。古代文学距离现在时间遥远。其语言系统与现在完全不同。这使得文言文功底不深的青年阅读文学经典带来一定的难度。再者,现在的文化特点虽来源于古代,但是与古代文化毕竟有不同之处。即使在古代,每个时期的文化特色也是不同的,人们的思想也是有差异的,因此透过艰涩的文言文理解与自己时代思想、文化有差异的古代思想与古代文化,难度是很大的。而古代的文化与思想恰体现在文学经典中,因此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地系统地阅读古代文学经典才能够理解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与思想精髓。

3.科学求真的阅读态度。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要坚持科学求真的阅读态度。其表现有三:首先对于经典本身的语言阅读,要准确的弄懂经典语言的含义;其次是要联系作者的时代、思想、系统而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其三是结合经典本身及其有关因素,对它做出自己的评价。要做到这三点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文学经典要吸取精华,避免就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做出片面的评价;二是要相信自己,避免盲从。

二.深入阅读经典文本

在端正了阅读态度之后,最重要的是进行古代文学经典的文本阅读,这些经典内容过多,大多不能在课堂上详细讲授,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定的经典文本,在课外深入阅读。在阅读时,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1.教师按照自己的教育角度,选一本经典,提供指导方法,学习要求,师生课下共读。比如在先秦文学中,《论语》是一本比较重要著作,但又不适合教师课上详细讲授。因此布置学生课下深入阅读,其教育目的是了解我国的儒家思想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而古代文学中本身就有论语内容讲授。因此在上课前布置论语深入阅读。要求一个学期完成。

2.课堂指导。学生学习一门功课,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方法。虽然,我们并不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去指导课下所布置的文学经典,但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身上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刚开始,我们在讲授古代文学时,有意的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工具书的使用方法传授给他们。这样他们就能进行论语文意的疏通了。在讲孟子、荀子时,有意地点出孟子思想特点及有关经典之间的关系,并将他与孔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有助于他们对孔子思想的深一步理解。也使得他们有从经典中理解人物思想的意识。

3.作业深入。作业对于学习具有一定的巩固作用。因此古代文学课的讲授中也有作业要求。对于文本经典的阅读,也需要老师做出一定的作业设计。分层次,按步骤,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地布置作业。如古代文学的整个学期的作业,可以围绕经典而作。比如要求学生阅读论语,可分为如下几步:首先,要求在上《论语》前搜集孔子及论语的有关资料,等到上课时,准备讲课。之后进入文本阅读,选择较好的论语文本,如论语译注。教之文本阅读方法。其次是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文意疏通与零星感悟;再次是让学生分类总结论语所反映的思想;最后是让学生搜集资料看一下,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与文人的影响,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4.讨论交流,活跃思想。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人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每个人关于文本经典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专门安排一课时。进行经典文本讨论,在讨论前,可以让每个人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老师先收集学生的发言提纲,将观点相近的分组,让他们进一步融合观点,选一人发言。分成几组。课上先让每组代表发言,陈述观点。然后再由其他组的人进行品评。

5.选修课升华认识。如果学校开的有相关经典的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深入阅读经典后,选上该选修课。如学生在深入学习了《论语》,学校开的有《论语解读》,学生可选上,也会有一定收益的。

在深入阅读文学经典时,我们不能奢望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因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阅读文学经典,人们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但是,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根,学生在阅读文学经典的过程中,古代文化的精髓对其内心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他们的内心。

参考文献

[1]高宝营.大学生心理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胡显章,曹莉.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汤丽萍.阅读经典完善人格―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研究[D].杭州师范学院,2006.

[4]杨春福.数学“小组讨论学习法”对师生的要求[J].内蒙古教育,2008(4).

篇2

1.经典意识的缺乏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事物的接受耐性越来越低,一味追求效率导致心态趋向浮躁,缺乏经典意识,对经典文学表面崇敬,却很少真正投身于文学研究。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功利主义占了上风,学生大量的业余时间都放在英语学习上,对国外语言和生活、消费等都极为推崇,缺乏一定的自我辨别能力,反而对自己国家的经典文学不甚了解,甚至嗤之以鼻,以为陈旧。如此不和谐的心态以及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经典文学渐渐淡出学生的生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2.教育体制的弊病

由于浮躁的社会心态和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逐渐蔓延,教育体制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或者追求教学效果的提高,但这种提高仅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衡量指标。教师在课堂上机械传输文学知识,学生不仅没有真正领会经典文学的内涵,甚至容易出现反叛心理,排斥学习。正是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病,导致经典文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学被教师、家长和学生忽视,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有消极影响。

3.教师方面

教师作为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不仅仅要对自身专业有一定深度的把握,更要懂得如何强化语文学科的性质,引导学生摆脱浮躁,挣脱功利的枷锁,能够真正学习经典文学,学习语文知识。首先,教师的功利主义影响着经典文学教学。教育行业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公益行业,追求名利本身无助于教育的开展,稳定的教师待遇使得部分教师安于现状,固步自封,脚步停滞在自己原有的教学方法上,或者只追求眼前的利益,一味专注提高学生成绩,无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构建,无视人类经典文学的继承。其次,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也不一定全面。长期的教学任务压力,导致部分教师专注于自己的职位晋升、职称评选,缺乏经典意识,而且忽略学生的文学关怀。加上教师本身无暇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精读,无法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传达给学生,更谈不上经典文学教学了。再次,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经典文学固然给人古老、陈旧、枯燥的印象,但这与教师灌输式、填鸭式、僵化的教学模式也不无关系。教师往往善于使用自己的教学技巧,让学生进行语句的训练和段落总结等,但较少引导学生从用词和作者当时的心态去感受,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使得教学效果不佳。教师较少将经典文学作品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与当下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生对经典文学关注度不高,无法引起学生情感的强大共鸣,同样导致经典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下降。

4.学生方面

高中生在面对即将来临的人生转折点———高考的时候,更容易缺乏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经典文学的学习不是短暂的抱佛脚就能应付,而是需要长时间的阅读积累和情感碰撞,需要心灵的沉淀与情感的升华。高中生对语文学习往往过于自信,认为母语无需再次学习,即使在完全不复习的情况下考试成绩也不会很差,所以语文学科总是得不到英语、数学等学科那样的重视。经典文学需要时间,功利心变强的学生无法分出宝贵的学习时间来拜读经典文学作品,单纯喜欢的人少之又少,而且缺乏教师的细心引导,效果不佳。学生在进行经典文学的阅读过程中,非常需要教师的帮助,他们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指导,指明正确的方向。

二、经典文学教学的措施

1.提高经典意识

意识的转变或者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更多时候要靠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教育部门要大力推广经典文学素养的培育,将现代多媒体传播应用在经典文学意识的提升上,以人们喜欢的方式来改变经典文学观念。

2.完善教育体制

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病已日益显露,但想要彻底亦非一日之举,也非明智之举,毕竟“应试教育”有其独有的优势和效率,不能一言以蔽之。国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教育体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与空间去学习经典文学,不再一味追求所谓的成绩,抛却学习的功利心,懂得真正静下心来品味经典文学之美,从优秀的作品中品尝生活的真谛,培养健康、良性、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出高水平的审美情趣。

3.教师方面

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语文教师身负重任,不仅需要讲授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情操,做好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明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热爱教师职业,对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感和爱护感,愿意全身心投入教育。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是工作基础,还要注意多多提升自己,以自身的热情和涵养去感染学生。教师要尊重经典文学作品,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真正走进经典文学的领域内,以作者当时的心态与心情去体验,与作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导学生读后能够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且学会批判性地接受不同的观点。

4.学生方面

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及体验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在以前人们阅读的方式仅限于通过纸质书籍进行,现今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便利性[1]。在网络时代给汉语言文学阅读带来的便利性的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也影响了我国汉语言经典文化的发展,为了分析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笔者针对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进行了分析,现详细报告如下。

一、网络时代给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及体验带来的问题

1.时代上的问题

在21世纪网络就已经遍布全球,网络是一个新鲜事物,90年代的小朋友均在网络技术的环境中成长,受到网络的影响形成了浮躁的心理及一些不好的习惯等,汉语言文学涉及到的经典名著是历经了时间的沉淀,是智慧的结晶。现代网络社会对早期文学中描绘的社会完全不同,很多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无法体会文学著作里面的场景及感受,对于阅读汉语言文化形成了一道屏障,影响了学生们阅读汉语言名著的兴趣。

2.表现形式上的问题

网络成为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生活及工作的工具,网络虽然能给学生带来大量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提供免费资料,避免了学生为查找资料浪费的时间,但多数学生并不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汉语言文学的阅读。大部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娱乐、八卦,学生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位置,学生在进行网络娱乐新闻的阅读时,往往被标题及图片吸引,产生一种习惯性阅读标题,大略看一下梗概的方式进行阅读,无法让学生们养成细细品味的阅读习惯。

二、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方式

1.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由于汉语言文学具有篇幅长、情感细腻及文字枯燥等特点导致学生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学生一旦失去兴趣就难以对汉语言文学的经典进行阅读,部分学生会采用网上搜索的方式将经典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等来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在进行汉语言文化的教授过程中应利用课堂时间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变成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们学习及阅读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兴趣及热情。在课堂中可以采用排练话剧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汉语言文学阅读的讲解,为学生们布置课后作业也可以让学生们采用网络技术将话剧的背景音乐及灯光进行处理及制作,让学生在制作及表演的过程中对经典文学的背景有所了解,让学生们对经典文学作品感兴趣,采用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及汉语言文学的体验[2]。

2.改变汉语言文学阅读的表现形式

将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以网络技术的手段转化为音频及视频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传授经典作品的思想与文化,一方面可以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看法及观点、感觉,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化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采用将汉语言文学作品视频及音频放入学校内部网站中供学生们观看及参与。还可通过定期组织汉语言文学书籍交流会的方式将经典的文学著作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让学生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感受,感悟出汉语言文学作品带来大家的受益处,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网络交流机会。

3.让学生自主参与汉语言文学名著的阅读中

以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部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表演,鼓励学生们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后,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若看进行角色的表演就必须对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仔细阅读并斟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表演后,每一位学生必须说出自己对作品中哪一段台词、哪一个场景及哪一个任务的印象最深,再对这些场景、任务及台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理解,帮助学生完成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3]。

三、结语

网络的发展及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一方面网络给汉语言文学作品带来了学生们阅读方面的便捷,另一方面网络给汉语言文化作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限制。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教授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能达到网络促进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发展及创新的目的,使得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中,采用正确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及采用一定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参与进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中来。

参考文献:

[1]邓小林.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价值工程,2014(30):286-287.

[2]李登宇.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简述[J].新媒体研究,2016,2(1):36,49.

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 英美文学经典 融入 策略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必修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及综合文化素养,在教学中要巧妙融入英美文化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认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板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服务教学,不仅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与内涵,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开发学生思维潜能、启迪学生素养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经典作简要探究。

一、大学英语融入英美文学经典的价值

1.激发兴趣,培养综合能力。对于大学英语课堂而言,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融入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便于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趣味十足的课堂体验中逐步提升个人英语素养。英美文学经典本身含有大量的语法知识,用于教学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及理解、认知能力,学生通过阅读与体验还能够培养个人英语思维,便于提升英语写作能力。

2.了解西方文化,提升人文素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本身就代表了西方发展历史,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便于学生理解西方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信息,尤其是经典作品本身都有许多出众之处,优秀的观念及思想都值得学生学习,在提升个人英语水平的过程中提升个人修养、塑造正确价值观念,在了解西方文化、风俗习惯、人情的同时,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服务,方便学生日后就业与发展。

3.拓展视野,提升教师素质。英美文学经典作为学生接触世界的重要窗口,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教师在引入英美文学经典服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本身的素养也在不断提升,这对于提升教师教学研等专业能力有重要意义。在接触文学作品并进行课堂应用的同时,教师对于教学、对于世界的认知也会进一步受到影响,这对于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改进与创新有重要价值。

二、大学英语融入英美文学经典的策略

1.围绕学生认知展开教学。大学时代作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与看法将会发生剧烈变化,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与身心往往不如他们心理认知的那样成熟,在英语课堂中融入英美经典文化作品服务教学,可将一些能够陶冶学生身心、影响他们价值观的作品融入教学,带领他们以更加多元化的角度看待世界与人生,对个人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比如《鲁滨逊漂流记》这个世界名篇,学生们对这部小说的中文版肯定较为熟悉,但是对于英文原版接触的肯定较少,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赋予了男主人公诸多宝贵的特质,一个奇迹般历险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隐藏着人们所普遍渴望和梦想的东西,如向往的自由、孤筏重洋、英雄梦想、敢于行动、自立于世、勇于担当等,这对于进入大学后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拼搏精神的大学生而言是充满鼓励。这部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昭示了一个道理,没有冒险就没有成功,只有那些不畏艰险的人,才能享受冒险的乐趣,故而小说内容里自始至终充盈着一种勇敢无畏、机警果断、自立自救、坚韧不拔的属于男子汉的阳刚、冒险精神和顽强意志,这种意志,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无疑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可促使他们在大学时代积极展现自己,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同时通过英文原版作品的接触与学习,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英语综合素养。

2.围绕学习任务构建互动课堂。任务式教学作为当前课堂教学中备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主观能动性方面有出众优势,教师可通过构建任务式课堂为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融入提供支持。教师可就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或者著名作家让学生开展任务,通过收集并整理资料让他们逐渐获得个人认知,在培养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及作者的认认识。在构建任务式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高效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服务英语教学,比如多媒体教学资源、影音视频、朗读录音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作品的魅力,从而在各种各样的情景体验中完成任务并收获学习心得。

3.围绕第二课堂拓展教学。就当代大学生对英文原版阅读的兴趣与需求来看,仅有少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英文原版作品,更多的喜欢接触各类英文原版的影音作品,他们喜欢将学习娱乐化,并在娱乐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与各种体验。教师可根据学生这一学习新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教学,将英文文学经典引入课堂,通过文学、娱乐与学习的有机融合,让学生们收获乐趣。比如教师可选择一些经典的被影视化的英美文学作品,让学生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如配音比赛、短剧表演比赛、英文诗歌或原文朗诵比赛、COSPLAY表演活动等,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中收获乐趣与进步,教师还可将学生们的这种表现融入教学评价体系,为他们更加积极的融入英语课堂学习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经典服务教学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其人文素养与文化素养,对于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授课水平、促使教学改进与创新有重要价值,课堂中要以学生需求与认知为切入点,通过多样化的课堂设计完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融入,高质量实现大学英语授课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好的教学环境是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能够就教学内容展开积极地讨论和交流,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就文学作品互相交换自己的看法是最积极的教学互动环境。这种互动必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才能得以实现,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某一位作家或者其作品的时候,可以预先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播放。比如在学习莎士比亚的作品的时候,想要让学生感受到作家的创作背景,思想和环境,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关于介绍莎士比亚生平的纪录片,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出来。在观看介绍的时候,学生对莎士比亚的生平,各创作时期的作品以及写作背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作家,走入作家的生活,在情景构建当中实现和作者的交流,感受作者的创作思想和文字内涵。另外除了生平介绍纪录片之外,教师也可以选择根据英美文学作家生活经历创作的电影组织学生观看,或者直接带领学生观看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这种观赏英美文学名著电影或片段的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另外摘取经典片段赏析的方式也能够解决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问题,可以从精华之处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思想。

虽然这种影像展示的方式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但是它可以更为直观深刻的向学生传授作品的基本含义,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接触更多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全面宽泛的感受英美文学的经典作品,经过学习锻炼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掌握水平感受其中的深意。所以,多媒体教学工具或网络支持下的开放学习空间所搜集并展示出来的信息内容能够真正地帮助师生之间实现教学交流,学习讨论和接受内容的探讨。

构建英美文学教学辅助教学网站,为学生创造沟通平台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在校园网上构建英美文学学习交流的网站或论坛,教师可以讲英美文学作品的代表作,著名作家,写作背景,社会环境等内容放在上面。另外教师可以在网站当中设置教学,考试资料介绍板块,电子文学资料搜索板块,经典作品、著名作家介绍板块以及相关影视资料展示板块等多方面帮助高职英美文学教学的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另外可以单独设置教师学生互动交流沟通平台,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支持实现师生之间对英美文学作品看法和学习意见的交流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支持的交流论坛指导学生有所重点的学习复习,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惑,获得满意的答案,师生之间可以由此对某一作品的个人认识和感受展开交流,为更深入的提高英美文学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篇6

记者:作为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您如何评价王小波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这个地位是否存在着一个标准?

赵勇:如果我来评价王小波,我会觉得他应该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享有较高地位。我认为他的写作是一种智性写作,甚至是一种带有解构主义色彩的后现代主义写作,而这种写作在当时具有超前性。他生前比较寂寞,死后享有哀荣,这固然与他的突然去世有关(这一点有点像诗人海子),但也意味着大家对王小波及其作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对一个作家地位的判定可能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基本的标准应该有。要我来说,这个基本的标准就是思想性和文学性。我觉得王小波是将这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家,符合我心目中的标准。

记者:您认为王小波的小说是否存在没有被经典化的现象?

赵勇:我不太愿意在“经典化”这个问题上谈论当代作家。我在2010年曾写过《谁在建构当代文学经典?当代文学能否建构成经典?――“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的反思》一文,其核心意思之一是:“文学经典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历史过程,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又对其艺术价值提出了很高要求。近20年的当代文学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它们在艺术价值层面还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且没有经过充分的历史沉淀。”正是因为我持有这一观点,所以我觉得王小波的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检验,15年左右的时间还太短。

但我也知道,当代文学界有一些学者是很在意“当代文学经典化”这个问题的,而事实上,他们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让一些他们所喜欢的作家成为经典作家。但在被经典化的作家作品中,王小波往往榜上无名。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小说的价值确实是被低估了。这也让我意识到,评论家,尤其是那些致力于将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评论家,他们的评判标准、尺度等等可能会有些问题。他们还容纳不下王小波这个另类的作家。

记者:在当代作家、评论家这一方面,除了陈村、奠言、刘心武、朱文、林白、蒋平、许纪霖、崔卫平、艾晓明、朱正琳等少数几位谈及过王小波外。其余大多表示对王小波不很了解,不愿多谈,这与之前史铁生去世时的反差很明显,您认为其中原因是什么?

赵勇:如果真的读过王小波并了解他的阅读和写作情况,我觉得好多作家是应该感到惭愧的。王小波当年在美国时,读遍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我们现在的作家谁有这样的阅读经验?前几年顾彬说中国当代作家不懂外语,马上引起了一些作家、学者的反感,并大力论证不懂外语也可以写出好作品。而在这一方面,王小波是远远走在中国当代作家前面的。

而关于史铁生,他也是很好的作家,这是其一。另外,他从出道起就一直在文学圈里,并在生前已得到了同行和读者的认可。而他的身体状况又让许多写作的同行和读者尊而敬之。还有,史铁生人缘非常好,许多作家都是他的朋友。所以,史铁生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突然去世,紧接着就在全国的多个城市形成一种自发或有组织的悼念和追思活动,应该有这样一层感情的因素在里面。

但王小波却是另一种情况。他生前并不在这个文学场里,也几乎没有作家朋友。一些作家愿意谈论史铁生,既是在谈一个作家,也是在谈一个逝去的老朋友;但王小波仅仅是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他们与王小波没有任何交情。

记者:不少学者都认为“幽默”这种写作手法是不入中国文学主流的,是很小的一个分支,仅鲁迅的《故事新编》、林语堂、钱钟书、张天翼有一些。对此您怎样看?王小波的小说充满了嬉皮式的黑色幽默,您认为这是他不被认可的一个关键吗?

赵勇:我基本同意这一看法。比如鲁迅,我们认可他的《呐喊》、《彷徨》、《朝花夕抬》和《野草》,但《故事新编》在学界至今依然存有争议。同时,由鲁迅开始,那种严肃的“为人生的艺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注意”式的做法,现实主义传统等等,也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小波的作品不在创作主流之中。

但王小波不被认可,既有这一原因,也有他对小说的理解、他所使用的小说笔法等等很超前的原因。他接通的是卡尔维诺等作家的写作传统,使用的是巴赫金所论述的那种狂欢化的笔法。这种写法对于90年代的中国作家和读者来说还比较陌生。所以,他的写作与接受之间存在着一种错位。

记者:王小波曾提到过要与虚无主义划清界限。作家李静也认为他的小说更像是自由主义和经验主义,反对直觉和混乱,与莫言、贾平凹有很大区别,或者换句话说,王小波的小说思考和反映出的东西,或许是中国当代作家至今没有意识到的,对此您怎么看?

赵勇:认同这一看法。在我看来,王小波既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也是理查德-罗蒂所谓的“反讽主义者”。从哲学层面或世界观层面来看,他有自己清晰的理念,而把这种理念带人到小说写作之中,小说便有了根。像莫言或贾平凹这些作家有小说理念,但很可能还没有哲学理念。所以同样是写荒诞,我觉得他比莫言写得更深刻;同样是用反讽,他又比王朔用得更到位。

我也相信,一个作家拼到最后可能不是在拼直觉,而是在拼哲学理念。一些当代作家写着写着就觉得底气不足了,露出败相,我觉得是缺少哲学理念的结果。没有哲学理念的支撑,他们就会东倒西歪。有了哲学理念的观照,作家就会“看见”更多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小波所思考和表达的东西,走在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前列。

记者:您周围的朋友、同事、学生是否曾提起过王小波,情况是怎样的?

赵勇:我并不在当代文学专业,所以我的同事提到王小波的时候不多。为了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曾专门问过我的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大都读过王小波的小说或杂文,有的很喜欢,有的很不喜欢,还有的则感觉平平。我也在近200人的本科生课堂上问了问那些“90后”的中文系学生,根据我的统计,绝大多数同学听说过王小波,有将近一半的同学读过他的作品,但问到是否喜欢王小波的作品时,应答者却不是很多。

篇7

【关键词】当今文学教育活动;经典危机;实用主义;现代化问题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论题,是一种以文学欣赏为核心,以情感培养为目的,全面凸显文学文化性、审美性与语言性的教育形式。文学教育活动应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突出文学经典教育,确立“文学语言”的主体地位。

一、文学教育的发展简史

自1904年“中国文学”独立设科,现今文学教育已走过了百年历史。清末新学制的颁行是中小学文学教育获得近代独立的标志,“文学”开始从传统的经史之学中分离出来。民国初,“涵养文学兴趣”成为“国文要旨”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古代的“泛文学教育”来说,处于独立时期的文学教育更加注重经典性、实用性与教化性,强调文学的诵读。

文学教育的现代转型分为“激进”、“沉思”和“深化””三个时期。20年代后改“国文”为“国语”之后,国语教材、国语教学都表现出对“文学”的高度重视,但国语教育更偏重“精神”而疏于“技术”;到了30年代的文学教育试图在“返本”与“开新”、“实质”与“形式”、“精读”与“略读”之间寻求平衡。40年代的文学教育被提升到“了解固有文化”的高度,重视文学经典教育,重视文学教育的科学探索,谋求“文学欣赏”和“语言训练”的有机融合。

文学教育的当展则分“汉语、文学分科与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工具论的产生与文学教育的长期低迷”、“人文论的兴起与文学教育的复兴”三个方面。50年代,文学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拥有相应的文学大纲与文学教材。分科实验结束之后,“工具论”长期主导语文教学(现今仍旧如此),文学教育成为语言文章训练的附庸;“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现代性反思中,被冷落多年的文学教育终于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

二、文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文学教育活动经过不断地发展和转换,面对当今发展的迅速和需求的日渐上升,存在了包括实用主义、现代性难以实现以及经典危机等的问题和困惑。

1.实用主义对文学教育的认知的影响

科学主义思想在整体上控制着文学教学,主知主义对文学感受力的消解,文学教材囿于“教化”与“训练”模式,文学阐释中存在着深深的“工具情结”,受体制制约的文学教师普遍表现出文学素养的缺失。我们认为,破解文学教育的问题,必须确立文学审美的核心理念,坚持以文学经典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根基,强化“文学语言”在文学教育中的本体地位,平衡精读与略读、阅读与活动、对话与建构、欣赏与创作等多重关系。

语文教育无论是在应试教育还是在素质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这点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的教与学中,文学教育的缺失甚至成了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首先,在教师方面,语文是给学生“打精神的底子”的。然而如何在给学生打精神的底子和提高语文应试能力之间做好平衡,架好桥梁却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虽然有语文课程标准作依归,然而在真正的教学实施中却依然是一头雾水;每一个目标要求看似精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似是而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似乎与我们的认识误区有所关联。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教语文容易,但教好语文难。更有甚者,还有的老师认为语文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认真教不认真教跟学生的语文成绩关系不大。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有的老师在教学上所费的心力自然会大打折扣。其次,在学生方面,一个很大的现实是大家普遍认为语文教育活动与文学无关,这也就将文学教育活动的平台进行了大范围的缩减。学生喜欢文学的不少,但真正喜欢语文的却少之又少,也就是说文学教育活动处在一个非常令人尴尬的境地。学生们对于文学教育活动的看法也就逐渐的演变成一个目的:为了应试。文学教育活动之本质也就毫无用处。

2.现代教育技术对文学教育活动效能的影响

近年来,文学教育活动也多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对传统文学教育活动进行方式和内容的更新和改编。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性、信息丰富性和环境开放性等优势,逐渐确立了它在现代文学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但多媒体的运用也存在着大量的弊端。一方面,多媒体的过多使用,降低了文本阅读材料的地位。多媒体其实就是把文本重新包装成新玩意,投学生感官愉悦所好,迎合了学生对当前文化的快餐式追求,市面上层出不穷地出现了许多文化“压缩饼干”,现在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几本书的已是凤毛麟角。这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的退化。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演员演技再精湛,连续剧也无法和原著相媲美;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多媒体的不恰当介入,却使这一想象空间缩小。有的教师过分追求“真实再现”,让学生直观感受把有些课上成了“场景观摩课”,相反,学生一味接受直观刺激,养成不习惯思考的惰性,从何培养对文学的感悟能力?退而求其次,多媒体教学,阻碍了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用课件只能演示几幅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它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但许多思辨的火花还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的运用旨在将当今的文学教育活动推以现代化,但是一直以来在各个层面的运用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只是当今文学教育活动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很小的例子,如何实现现代化也成了当今的文学教育活动的一大思路尚不明确的困惑之一。

3.解构经典对文学教育活动生态的影响

20世纪末以来,对文学经典的戏拟、改写乃至颠覆的做法已经屡见不鲜甚至令人触目惊心。作家李碧华通过改编《水浒传》与《金瓶梅》写成了《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网络林长治在《Q版语文》中以语文课本中原有的经典作品为“原型”和素材对其进行了无厘头式的篡改和戏说;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对《西游记》的解构更是惨不忍睹。当前,戏谑经典最常见的手法是将其置于新的语境中进行调侃式的阐释,如《水煮三国》和《麻辣水浒》等。由于这类书中的一些作品常常以企业老总或员工为预期读者,因此:其又被有些人称之为“职场宝典”。此外,商业大潮中将“红色经典”改编成“桃色经典”的做法也在无情地消解着文学经典的神圣性和崇高感。在这些改编中,以爱情取代革命往往是最为普遍的解构策略。如在《红色娘子军》改编中,改编者着力渲染吴琼花和洪常青的爱情;在《林海雪原》改编中,改编者大肆渲染剑波与白茹的爱情。如果说对部分作品崇高感的消解还属于对文学经典局部恶搞的话,那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的思潮,特别是“重写文学史”所导致的经典作家英雄座次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专业文学理论家对某些作家作品经典地位的公开挑战,是对文学经典大厦根基的动摇。如“重写文学史”中对茅盾“大师地位”的挑战,对赵树理的非议,对《创业史》、《红旗谱》等的强烈质疑。其实,文学经典问题的核心是文学经典神圣性与崇高感消退所带来的整个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价值功用危机,文学对社会和人生的严肃性、深刻性思考的价值及其意义,遭到严重的颠覆和解构。

随着消费社会文化逻辑的展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不断扩张,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当今文学教育活动也因此面对了重重的障碍和危机,师者难以抉择,广泛学生更是受相关的影响,读“伪”经典,并渐渐难以恢复到真正的认知。

当今文学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维的不断开阔,在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好的提升机遇的同时,也仍然面对着实用主义、现代化问题和经典危机的重要困惑,仍处于尴尬的境地。但是毋庸置疑,文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是不可亵渎的,这也就给予了我们面对困惑并不断解决困惑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学超.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篇8

关键词:国学 经典 传承 研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逐渐加强,人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各界对国学的重视和推崇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我认为国学经典与语文有着密切联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国学经典的学习者和传承者。

一、国学经典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一)传承与创新华夏文明,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国学经典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在中世纪以前,中华民族在国学经典的引导下,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大国。国学经典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世纪时期,在当代社会,国学经典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日趋全球化,所谓文化全球化,是指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在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时,向综合实力教弱的国家输出自己的文化的过程,导致强势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主流,而弱势国家的文化随着时间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因此,在文化软实力语境下,传承国学经典比任何时刻都显得更为迫切。传承国学经典,能够有效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保持民族独立、促进民族发展。

(二)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加强国民道德修养

自古以恚中国就是礼仪之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重礼仪讲诚信”的结果,传统文化在“公交车上因让座问题大打出手”,“碰瓷”等现象频出的今天仍然适用,这些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人们的缺少道德引导的原因,传承国学经典,能够有效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和自身修养。国学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规范中华儿女行为的准则。例如,对于《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不仅是指导国人进行反思,还能让国人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当今社会,无论是社会的哪个阶层,都需要国学经典帮助其增强道德修养,从而减少社会矛盾,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国学经典传承的策略

(一)授课旁征博引

在授课过程中,若将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叠加,势必会试课堂授课内容杂乱无章,不仅难以起到传承国学经典的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若想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就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具体的事例引入课堂,巧用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国学的价值与魅力,扩宽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可用《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来帮助学生理解朱自清的高贵品质,此种做法,不仅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还能在学生中传承国学经典。

(二)组织与国学相关的活动

受社会上的不当价值观影响,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在高中学习严峻的压力下,若能举办相关的国学比赛,定能激发学生的国学学习兴趣,例如,举办文言文于现代文互译比赛,先让学生翻译文言文,再给出一段现代文,让学生转化成文言文的形式。同时,还可以举办国学经典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以国学经典为主题进行演讲,可以谈自己对国学的认识以及学习国学的感受等等,用学生的演讲激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国学学习的队伍中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对诗人、词人以及国学中的经典著作的读书分享会,让学生讲述文人一生的故事,并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结合文人的生平,分析作品的主旨与时代内涵,让学生在聆听故事的同时体会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

(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读书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内化得出自己的见解,若只读书而不思考,则读书人只是读书的工具。国学经典凭借自身价值以及历史传承性而显得不接撼动,但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具有思辨能力,要敢于向权威和经典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国学经典提出质疑,在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使国学学习更有意义,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认同国学,使国学经典得以传承。例如,在教学项羽乌江自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项羽自刎的正确性进行讨论,项羽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自刎,是否过于“好面子”,若是项羽乘舟离去,或许还能东山再起,成就一番霸业,鼓励学生对项羽的做法进行深入探究,得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不是一定要将学生的思想引入主流,而是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传承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高中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传承国学经典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为国学经典的传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康国章.文化软实力语境下的国学经典传承新探[J].中州学刊,2013,(0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