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9 17:27:1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文教育的实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职生语文教学人文教育中职学生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职学生处于多元化文化环境当中,外来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良莠不齐,部分学生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教学正是承载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人文教育正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养的教育。其目的不仅是培养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为此,笔者结合中职生及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尝试提出一些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期待进一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1.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伴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普高招生普遍升温,中职招生质量大幅度下降,学生入学成绩每况愈下,有的甚至考小学的知识,成绩都不及格。再加之,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精神状态,也为灰暗色调所笼罩。不少学生们都认为自己是中考的落败者,破罐破摔,对于前途非常的悲观失望,盲目过活,享受至上;思想上不求上进,学习上的态度也是得过且过;对于学习书本的知识也不感兴趣,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不受别人干涉的、有刺激性的活动等;时时发生逃课、上课睡觉的现象,班班皆有。另外,父母关心不够。社会大环境是孩子上高中,考大学,一旦孩子进入职业中专,父母就放松了对孩子的关注,要钱给钱,混几年拿到个毕业证,找个工作算了。孰不知孩子在职业中专阶段还是未成年,还未完全独立,对人格的塑造还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成功失败在此一博,尤其是更应关注其品格的培养。因此,中职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这一现象不容忽视。
2.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状况
中职学校没有升学要求,教学压力减小,造成部分教师甚至是校长不仅看轻了学习成绩,同时也看轻了对学生品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有些中职学校错误地理解新课改的精神,减少了语文课的课时量,甚至有个别学校干脆不开语文课,是对人文教育的致命打击。没有哪一类信息能够比学校传播交流的信息对人类本身的发展更重要,更集中,更迅速,因为学校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最主要阵地。学校校风正,管理严格,教育得法,便会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反之,则不然。正是由于过去很长时间学校教学没有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从而导致其成为中职学生人文性严重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职教育过于强调专业课和实践性,忽略了基础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
鼓励学生从事实际的人文活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即生活。”应当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们去体会实践中所散发着人文魅力的素材等。尤其注重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去亲自体验,并且用心去感悟着那些高尚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们在平常的事务中养成不不平常的良好的习惯,从平常的事中去不断体验着不平常的人文精神;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并且充分的利用学校和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不断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不断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召唤人文精神。可进一步将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的社会生活,以大语文的空间理念来进行语文教学。
2.构建“活动”的课堂
有人曾说过:“能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当然,参与力也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学习潜力得到更大的发挥,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竞争、合作、交往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可将适宜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入到语文课堂。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快乐、心情舒畅地学习,将他们的情感、创新思维迸发出来,让他们的个性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体验生活,认识世界和学习本领的。学生企盼做大人,喜欢充当社会角色,模仿成人进行宣传、交际、经营、管理。我们还可顺应发展规律,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模拟性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与教材相关的角色,带着趣味,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课堂之中。笔者组织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短剧,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如组织学生进行诗朗诵。在“西北望射天狼”里体会苏轼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在舒婷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里感悟爱的真谛。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技能目标,同时学生在实践中陶冶了情操,学会做人。这样,学生带着情趣主动地融入角色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构建了“活动”的语文课堂,从而享受活泼的语文。
3.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
在富有人文性的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工作应当从人文关怀的教育角度来出发,尊重学生们的创新个性,并且努力的营造宽松以及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尽情地展现自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师生的交往活动应当充满着关爱。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体,也不是唯一的权威,而是学生人文精神表现的引导者以及领路人。让学生们在预习中认真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观,努力的去质疑、去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们人文设想的召唤以及学生内在人文积淀的激发,是相互碰撞的,使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得到表现。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明显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4.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通过多媒体传播人文知识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能够把声、色、光、画集结起来,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图、文、音并茂交互,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的多媒体课件设计,更能适合他们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配以生动的唯美的画面,加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讲解《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放映《红楼梦》片段,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以播放《三国演义》的片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和积极性,并提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学氛围和效果自然会好转很多。让学生听其言,观其行,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学生就能很快理解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总之,恰如其分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激活了语文课堂,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通过开展阅读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和运用语言,在阅读得其法、写作顺其意的反复训练中逐渐学会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的思考,逐步积累起人文素养。笔者尝试开设专项阅读课,其中包括阅读时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还可以开列书单,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氛围中,感受更浓郁的人文情怀。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总体来说,通过引领学生阅读文本,让深刻的思想、感人的形象、优美的语言等人文素养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以课外阅读为拓展空间,引领学生诵读经典,阅读中外名著,开展读报知识竞赛、读书汇报会、演讲比赛、读书论坛等促进学生读书的活动,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6.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语文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合作与沟通。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一般来说,经典的讲读课文,集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为一体,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大胆、灵活的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形设置长课和短课,同时还应注意在语文课程中合理把握师生时间比,多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理解人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思考,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和宽容学生许多“不合常规”的思维方式,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文课堂气氛,注重学生内心感受的发掘,珍视学生情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能够大胆发言,在与同伴们的自主合作中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学会人文关怀。在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融进教学情境,展示内心感受,审视个人内心价值需求;从而引起学生自发的思考与探索;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培养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的精神。
总之,人文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过程,强调个体认识和内心体验,需要个体自己去体会、理解与认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中职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教育,而且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内涵也会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育的目标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中职学校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把人文教育渗透到语文课程教学中,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和企业需求的综合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显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2).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精神家园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09部颁)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入,没有了高考指挥棒的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性作为一个核心内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从中职的现状出发,我们发现一些学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提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了。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发掘他们自身的价值就变成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因为这样的人文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构建已日渐枯萎的精神家园。
那么,我们要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呢?
一、改变教学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1.改变教师的观念,明确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和角色转变。
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除个别学校、个别班级,总的来说是不令人满意的……多数毕业的中学毕业生对于语文工具不能运用自如,有的学生差得很远,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为什么是这样?其中有人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教学指导思想。”吕先生这段话说的是中学语文教学,同样也适用于中职语文教学。
提倡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明确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变。以“教师为主”和语文课堂上的“权威主义”被打破了,教师不再是“俯视”学生,而应该是“平视”学生,教师变成了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变教学为助学,教师也就成了语文课的建构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导演和演员的关系一样,真正在表演的应该是演员,即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导演的作用。
2.打破原有的课堂结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
语文教育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提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首先就是要改革课堂教学。现在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全班一起学习的机会多,个体表达学习的机会少;学习好的同学参与的机会多,学习差的同学参与的机会少;被动接受学习的机会多,主动表达学习的机会少。这种课堂结构大大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重视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要打破这种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很多学生走进职校是迫不得已的,他们本来在文化基础和接受能力方面就远远逊于他们的同龄者,至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是无法相提并论了。课堂上只有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现在若把他们当成知识的容器,进行简单的“灌输”和“说教”,学生就会感觉像回到以前的课堂一样,更提不起学习兴趣了。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他们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一些课堂活动,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并能够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上课就不再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教师指令,而是主动地参与。老师要做的就是巧妙引导,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3.放弃标准化答案,允许学生有多元思维,多种表达。
以学生为主体对象的课堂教学,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现在不少老师上课,依据教参来备课,上课分析问题的答案是统一的,而不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课堂教学哪有学生个性表达的余地。一堂好课,课堂上的信息传递具有互动性,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探讨也是多角度的,得出的答案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是一个“哈姆雷特”,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才会流动着人文气息,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会彰显出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才能得以实现。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人文品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教材中渗透。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饱含人文精神的教材,充分挖掘这些教材的人文性,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流传了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那里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朴素爱情观,也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学习恒心,更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和豪爽……这些经典的诗文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这些诗句进行品味、体验,学生的心灵必然会受到熏陶。
此外,中职语文教材还选用了一些现代美文,如教育家叶圣陶的《习惯成自然》,用“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告诉我们,习惯养成越多,能力越强,在学校受教育,目的就是养成习惯;毕淑敏在《我很重要》中提醒我们,生命诞生的过程是机遇的产物,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重复的孤本,要珍惜自己,珍爱生命;钱穆的《读书人是幸福的人》让我们知道了读书人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读书使人向善,使人避恶……这些作家宛如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亲人,他们的文章读起来更像亲人的细语,稍加引导,极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从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里体验到丰富的生活哲理,读之如沐春风。
当然,这些思想,这些文章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是无法自动生成的。这中间需要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在教材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让学生受到震撼,得到陶冶。
三、利用生活中多种课程资源,树立学生的人文理念。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要看我们老师是把课本当成学生的世界,还是把世界当成学生的课本。学生从中学走进职业学校,没有了高考这根指挥棒,环境更宽松、自由,教师也有了更大的自,在语文教学中彰显人文性就有了更大的空间了。
在教学上不必拘泥于教材,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利用生活里的多种课程资源,如报刊、影视、网络、广告等一些学生较乐于接受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知道,在生活里,小到接一个电话,大到街上铺天盖地的广告,都可以成为我们学语文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我们提高人文素养的教材,让学生明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样学生就可以发现身边处处皆语文,处处有有趣的语文知识,无形之中,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慢慢地人文素质有所提升。
语文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我们提倡利用生活中多种课程资源,可以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要使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不被社会淘汰,就不能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这样培养出来的职校学生才会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做也比较符合于中职语文教学作为公共基础学科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专业的发展。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提倡利用生活多种教学资源,教师关注学生的内容也相应要发生变化。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更表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方面。
总而言之,探讨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想让中职语文教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家园,使他们有后续的动力,使他们未来“更幸福,更有尊严”。
参考文献:
[1]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6.
[2]王帅.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取向.小学语文教学,2003.2.
[3]韩舟银.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探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2.
[4]余明瑛.应重视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9.
关键词: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白燕(1975-),女,满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辽宁 沈阳 11014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05-02
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内涵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或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其内容和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简言之,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的素质教育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主要针对的是一种狭智教育。[1]中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被指为狭智教育,是因为它一方面仅将教育偏于专业知识而忽略人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又在知识教育中尤其疏略人文知识。正是因为看到了大学知识结构的狭窄与片面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对人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提出了这种“全人”教育理念。由于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因此,大学的素质教育常被人们特称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
199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是作为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而提出的。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在高等教育不断走向正轨的过程中,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即从着重关注知识到关注能力,进而深入到关注素质。这一变化本身说明了人们已经自觉地意识到大学的终极关怀还应落在由知识和理性提升的健全人格上;高等教育的一切价值目标都应以人的更优质发展这一根本命题为旨归的。这正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所在。
二、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困境与误区
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是文化素质教育三个主要实施途径,其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实施渠道。许多理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可谓有声有色;但是在课堂教学,尤其是第一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却严重偏离了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这突出地表现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上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1.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和学分被严重挤压
第一课堂是指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目前国内理工院校(尤其是省属理工院校)的培养方案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较少设置为必修课。而在选修课中,其学时和学分仍被严重挤压。以省内一所理工大学(称为“S大学”)为例,其2010年的培养方案(简称《A培养方案》)中,全校51个专业方向的培养计划中都规定了人文选修课的最低学分要求,其中1个专业为10学分,5个专业8学分,14个专业为7学分,16个专业为6学分,14个专业为5学分,1个专业为4学分。其中6学分(含6学分)以下共31个专业方向,占全校专业的61%;7学分以上(含7学分)共20个专业方向,占全校专业的39%。但问题在于,这4~10学分中真正承载的并不是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内容。在《A培养方案》中发现,各专业的培养计划都是将“形势政策”(3学分)、“军事理论”(2学分)和“健康教育”(1学分)这几门非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嵌入到人文素质选修课中。这样做的后果是全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量缺失。这意味着S大学有31个专业(61%)的学生只要修满6学分的必修课就无需再选择人文素质选修课。因此,从理论上说,全校有31个专业的学生将无缘通过第一课堂的方式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排除不计学分自愿选择的情况),只有20个专业的学生还有机会选择人文素质选修课。更加遗憾的是,在这20个专业中只有10个专业是理工专业,而其余10个则是该校不占主体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文科专业(这同样违背了“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的精神)。
透过S大学的《A培养方案》可以看出人文素质教育在该大学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重视。这也折射出了在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尴尬处境,即在理念上其重要性被不断肯定,但在实行中却被严重忽视。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S大学在2006年、2002年和1998年的各版培养方案中实际都设有“大学语文”限选课(2学分),作为全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经过了十几年的开设,在经历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学语文”复兴热之后,这门相对成熟的课程却在培养方案中突然消失了,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不禁让人发问:十余年的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在当下究竟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S大学并非孤例,据了解S大学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还参考了其他同类大学的做法,这说明在其他理工院校也同样存在着任意削减课程和学分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长期以来单科院校发展模式形成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以及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在一些理工院校仍然十分强势。在这种观念束缚之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际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一旦学分和学时与专业课程发生冲突时,便成了欲除之而后快的“包袱”。
2.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存在明显误区
教育部《意见》指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第一课堂主要是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对照这一精神,国内许多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存在明显误区。这集中表现在其课程内容明显缺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有的人文性、基础性、综合性和深刻性等特点。仍以S大学为例,在《A培养方案》中,以人文素质选修课名义开设的课程共65门,而在这65门课程中真正能称得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仅20余门。其余40余门课有相当一部分是法律、经管、体育、就业等实用性和技能性课程,诸如“个人理财与证券投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形体礼仪”、“网球裁判法”、“中国经济改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如果这么多的实用性和技能性课程充斥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就成了一个大箩筐,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面填塞,这必然会模糊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甚至背离了它的初衷。另外,文、史、哲、艺等人文课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方向过于狭窄和深度欠缺等问题,与“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与提高”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三、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出路与设想
第一,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摒弃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并非一种简单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分类,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早在1996年,周远清在提出素质教育以文史哲的基本知识为内容的同时,即明确了其作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的性质。[2]在这种教育观念和思想的统照之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仅仅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而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等也应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渠道。人文素质教育尤其要与专业教育融合,不仅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专业教育成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实现平台。
第二,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保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有自己独立的学分;同时,应至少开设1~2门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通过这种钢性规定确保人文素质教育通过第一课堂得以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以下是省内另一所理工院校2011年的培养方案(简称《B培养方案》),有可资借鉴之处:
在《B培养方案》中,全校各专业都设有“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这一课程类别,其下设两个基本模块: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与专题教育。在公共选修课中又分别设有三个类别:人文素质教育类;经济管理类;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类。这三类分别都是2学分。“素质教育拓展与专题教育”这一模块中,则包含“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由此方案可知,虽然从课程的性质和学分要求来看,仍存在着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的倾向;但相对于《A培养方案》,它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概念明确、思路清晰。这样的课程安排可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能够有自己独立的2学分,它既可以与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等选修课并行不悖,又与“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有区别。
第三,进一步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加深对人文素质教育精神实质的理解,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真正落实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上。关于这一点,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以“核心课程”名义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却更能体现出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值得理工院校研究和借鉴。如复旦学院的六大核心课程模块,即“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评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其主导原则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前瞻性的思维和历史的眼观。[3]又如哈佛大学开设的文学艺术类核心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批判性理解能力”;开设的历史研究类核心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以历史的眼观去认识世界”。[4]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非技艺技巧性的,也并非纯知识性的,它应该直接指向人的内在素质。
第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大学必须涵咏于人文之渊薮,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依托高水平的文史哲教学资源,更要培育于大学人文精神的土壤。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大学无不特别注重人文精神的涵蕴;而以文史哲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对于中国未来大学之发展必将产生潜在而深刻的影响。理工院校需要人文精神的深厚滋养,这是理工院校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以及求得自身长久发展的基本保证。当然,人文教育的影响并非如理工学科那样立竿见影,可以被人们直观了解,对此需要有更深邃的历史眼光和长远的未来眼光。
参考文献:
[1]张廷楚.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7):6-10.
[2]周清远.周清远教育文集(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538.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文化传承;人文教育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故而有人说职业教育的成功度就是市场的满意度,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就是学生就业率的高低。由此出发,职业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从市场需要出发设置和改造专业,调整和改革课程;要突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重点是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让学生学有一技之长,在学校与用人单位间建立一条无障碍的通道。为实现这一目的,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必须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教学必须保证实践教学占全部教学课时一半以上;职业教育专业课师资大部分必须为双师型或双师素质型教师等等。
其实职业教育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技术训练没有错,看重就业率也是应该的,以市场为出发点来办学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许多学校为了强化学生技能,不惜大量压缩文化课课时,为组织参加全国各地各类技术大赛,牺牲学生太多学习时间去做技能训练;以课程改革为名,实行2+1模式不说,个别学校甚至实行1+1+1模式,把学校教学时间一压再压,这就不让人不感到此中所存在的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即高度重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技术训练,却严重忽视或放弃了学生的人文教育。
一、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成为有文化的“高素质”的人
国家明文规定,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要成为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同时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那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除了大家高度认同的能力培养和技术训练外,对学生坚持人文教育和文化传承意义重大。
职业院校学生是要掌握技术,培养能力,学会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还要获得文化,成为有文化的人,从而学会做人。由于文化(其实技能也是一种文化)是学生接受全部教育的载体,接受文化教育是学生陶冶人情、纯粹人性、完整人格的基本方式。而人性的获得、淳化、提升是人一辈子的事,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文化将与人的生命相伴始终,文化对人的一生都将发挥决定性作用。但由于我国现阶段高中教育实行文理分割教学,造成学生相当严重的知识,乃至文化的不完整,而上中职的初中生大多为初中阶段文化课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这种生源实际造成的学生知识、文化的不完整程度相当严重,如果到了职业院校,这种情况不能得以改变,那么必然会因为学生文化的不完整而导致学生最后做人的不完整。所以,学校要努力使学生变得越来越有“文化”,从而为自己将来作为人所需要的全部素质奠定基础。而且,笔者认为一个人要想成长为有文化的人,往往不是单靠刻苦学习,会做作业,能考高分,或者具备某种能力,掌握专门技术就可以的事,它需要除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外,至少还得三个要素方可成就:其一是悟得,即在独立思考下生发体悟,升为觉悟;其二是习得,即能把所学为人的道理与做连为整体,通过实践,固化行为,走向习惯;其三是濡得,即需要外在创造一种氛围和环境,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浸润和陶冶,从而修习成为人的一种功夫。人正是靠这种文化的持续获得和不断修习,使自己成为人,也使自己成为人的传人。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任何文化都是人把自己一步一步地变得更像人的一种行为和过程。文化追求的最终目的,都在于一个‘人’字上。”所以,当职业院校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技能培训,创造整个学校技能至上的环境时,千万不可削弱学校的文化传承功能和忽视学校育人文化氛围的建设。
二、职业教育是“教育”,绝不可把其沦落为一种技能培训
无论何种教育,它可能培养的目标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不能不同,“教育从来同‘使人向善’相关,或者说它以‘使人向善’为内涵”。而现在当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的高水平就是它的就业率,学生的高质量就是他的高技能等这样被过分强调时,其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可能产生错误引导,它也许会存在把堂堂的学校教育沦为简单的技能培训的危险。“我们的教育实质上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这其实只能算是教育的一个层面,而且是初级层面”,“‘教’是技术层面的,‘育’则是价值层面的,后者赋予前者以意义。当把‘育’从教育中抽掉之后,‘教育’也就不折不扣地沦落为训练与操作了”。如果这样长期下去将会产生极其不良后果。因为“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所以所谓完整的教育,必然是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甚至是科学人文化的过程,“估计技术产生的后果同提升其性能同样重要。重要的是使用科学与技术的人要有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让人成为人的教育。其目标是人性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其核心是涵育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怀,和谐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使人的一生能够始终走在从自然的人到社会的人,从完整的人到完美的人的进步的台阶上。职业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由于学校因应试教育和文、理分割而造成的这种“先天”不足已经产生的严重后果。从马加爵到药家鑫的残忍,从刘海洋到黄小小的冷血,再到毛苒的糊涂,桩桩件件无不让人触目惊心。一定要教育引导我们的学生行动起来,通过必要的补课,以完成紧迫的人性堵漏任务。在进行课程设置与改革时,注意课程的各类模块的合理搭配,应该保证基本素质模块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20%,在拓展模块课程设置时,要重视素质拓展,而非只强调技能拓展。杜威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让“科学人文化”,所以一定教导学生学会让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融会贯通,以道德律令去要求自己的所作所为,以人文情怀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
三、职业教育要正确面对市场
职业教育究竟如何面对市场才是恰当的?职业教育必须高度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发展,必须具备主动适应市场的内存机制。学生就业事关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事关学生家庭的幸福生活和学生的个人尊严问题,学校必须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各种条件。但市场毕竟具有趋利性和盲目性,其对人才的需求毕竟具有多变性和暂时性,它对人才的要求更多表现为当下你会干什么而非将来你一生能干什么。更何况市场也只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市场需要不等于社会需要,人才结构更不是就业结构,所以职业教育不可完全迎合市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育人首先强调立人,并以此提升做事、做学问的境界。应用型人才切忌理解成实用型人才。教育要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把人全面发展好,通过全面发展人,让世界更和谐。”
参考文献:
[1]庞朴.文化是追求“人”化的过程[N].解放日报,2011.
[2]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人文主义 高职教育 培养质量
课 题: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研究课题(批准号:BY2015-615)的研究成果。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等稳定社会发展等许多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几年,随着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的激增、院校规模的不断壮大,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突出职业技能特色,“专业技能”学习几乎是高职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学校虽然也开设德育、创业指导、形势政策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但量显得很少,而且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德育工作,一般都是说起来很重视,做起来却容易被架空。高职教育,只有切实认识并贯彻落实以德兴教、以教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本质,适时引入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才能找到促进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深厚泉源。
一、“人文主义”一词的由来
人文主义教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五世纪时期的古老教育。当时的教育除了哲学、史学、戏剧等文明教育外,主要强调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门学科。这几门学科后来成为中世纪大学学科的基础,被人称之为Liberal arts,意指“自由人的学科”。我国翻译成“文科”或“自由艺术”,泛指那些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有价值的学科。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学生用studia humanitatis表示这些学科,英文为the humanities,我国译为“人文学”。我们将“Humanism”一词译成“人文主义”,有学者认为是受《易经》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一说法的启示。由此可以看出,“人文主义”是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的概念,它从一开始就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先进成果。人文主义教育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教育。个人的人文涵养是个人健康发展的体现,社会的人文素养是一个社会有效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程度,是“文明社会”的内涵。在当前人才大战、人本主义管理与教育思潮之下,重视人文教育与当前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是一致的,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1.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要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这几年,我国高职连年扩招,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占到高等教育的一半,中国职业教育规模也已经居世界首位。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专门部署。
2.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学生对技术技能学习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一体化教学,双师型教育,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无不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展开。这些创新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睡觉、走神,甚至于不到课。学生对上课的消极态度和学校的殷殷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高职教育忽略“教育”与“培训”的区别,弱化了人文素养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有别于普通的“培训”,目光要放长远,不能偏离教育的实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出会学习的全面发展人才,才能不断取得科技创新和进步。
从以上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更需要关爱、启发、激励和引导。而人文主义恰恰强调个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旨在通过人文学科的传授使人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和状态,以实现人性的拓展,激发人的潜能,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可见,高职院校引入并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高教现状的内在要求。
三、高职教育应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的其他原因
1.从教育的根本出发,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
“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道德素养培植是“教”的本质要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中正、和谐是“育”的内涵所在。教和育两个方面都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人文主义教育为基础。百仞之高,始于足下,只有夯实仁德根基,继而以“文”化之,才能实现以“技”长之。
2.高职院校学生的潜能在初、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培养
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他们的优势和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智力水平并不低于社会上默认的“优秀生”。这些孩子的思维亮点,曾被家长、学校认为是“不务正业”。作为青年一代,他们有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他们在用自己的眼睛在评判着这个世界。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他们不仅仅是考试的机器和老师眼中的“差等生”。在高职教育阶段,我们不能简单将以“分数”论高低变换为以“技能”论英雄。我们应该从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高品质生活的角度来关爱学生。
3.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与对社会应有的正知正见有待引导
高职院校的学生或者由于成绩差,自信心长期受挫,有自卑的心理倾向;或者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情感受到伤害,缺乏安全感、认同感,性格孤僻;或者由于一些偶然事件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社会有偏见。步入高职院校,实在是出于无奈,主动要学习技术的很少。这些经历和遭遇都会给原本青春靓丽的高职学生蒙上一些心理阴影,使得这些孩子身心不能健康、协调发展。
在这种情境之下,高职院校只有引入人文理念,用人文精神经常鼓励孩子,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所在,让他们意识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如此关注,寄予厚望。只有让他们充满自信,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才能让他们爱一行、专一行,有信心、有决心学好技术,健康成长。
四、高职院校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作用
1.有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特别指出,要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强调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可见,国家层面的高层设置也意识到了人文主义教育在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
2.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水平
人文主义教育中的美育欣赏课程,通过对优美事物,如优美的书法、舞蹈、音乐、建筑、语言等的欣赏,让同学们去感受美,体会美,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可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积极的审美情趣,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着力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社会认同感
每个人都渴望支持。作为青春成长期的高职学生更希望得到认可和关注。经常赞扬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种由衷的鼓励和表扬,学生从中会获得自信,并进而保持被赞扬的这句话、这个行为。久而久之,学生会因此而养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会增强,形成自身素质。所以,积极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都会增加同学们灿烂的笑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我责任心,学会从新的角度认识自我。“天生我才必有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和别人,发现自我价值和学会包容别人,才能掌握更多的新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4.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和世界观
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心,在教学中主张要了解学生的性情,因材施教;主张教师对学生严慈相济,反对羞辱和体罚学生;主张好的教学方法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为前提,向往人的全面发展。这种重视智慧潜能开发,发展健全体魄的教育,逐渐会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改变他们的认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五、高职院校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途径
如前所述,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理念,可以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人文主义要求教学人员用爱心去教书育人,而不仅仅把课堂当成一种工作或任务。高职院校的人首先要树立一种人文主义教育的理念,认识到人文教育是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的基础,让这种理念来指引高职教学的各项工作。
具体而言,人文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可以是国外优秀文化。这种人文知识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的载体和切入点。人文主义教育只有通过人文知识的熏陶,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文精神。
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去读《论语》《道德经》《弟子规》,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或名人传记,我们只能用其中的摘录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等这样的语句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读其中的一两句、一两段,然后去品味、去体验、去感悟。这些孩子的悟性和灵性会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进而导引他们积极地生活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美好人生。
树立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先“正己、爱生”。只有以完全正能量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才能对学生施以人文陶冶。教师的品德要堪为师表,教师的学识要堪为楷模,教师的言行要堪为榜样。具有良好精神面貌、和谐融洽、文明上进的教师团队才能营造学院积极的人文环境。
在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支撑下,有了良好的人文教师队伍和环境,我们还可以从课堂内外的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人文主义教育。
一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彰显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风采,增强学生自信,重塑自我认识。
二是创建多种形式的院校社团,丰富院校生活,营造一种有别于初高中应试教育的多彩校园,释放压力,启迪动力。
三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体育、美术、音乐、绘画等开启学生智慧心灵的审美选修课,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操,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是在考核方式上,不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择优的标准,也不单纯以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作为就业推荐的唯一标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毋庸置疑,社会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理论体现着极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无论何种教育,都离不开人本身而谈其他。职教会议也多次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基础是人的素质,核心是人的发展。
人文主义正是通过认可并进而挖掘人的无穷潜能,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帮助人形成积极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构建科学合理教育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要爬上“质量坡”、越过“结构坎”,整体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人文主义教育不可忽视。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说,君子的谦谦风范,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社会风气,要通过“诗、书、礼、乐”的外在学习而不断熏陶才能养成和建立。中华民族历来以德服人、以文化人,十分注重“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人文主义教育的魅力恰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菅振行.教学研究[M].北京:燕山大学出版社,2010(10).
[2]肖媛.论科学精神在人文素养培育中的核心地位[J].社会科学论坛,2014(3).
关键词:转型背景 职业教育 人文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45-02
高校职业人文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元素。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教授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内在的品质素养,不仅包括艺术修养,还包括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人文教育活动,通过人文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能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所优化,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一大重要手段。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学生的社会竞争实力的高低。省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摇篮,虽然当前职业人文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要重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良问题,并积极地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亩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融入新鲜的血液。
一、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意义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是当前的教育却忽视了人文教育部分,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知识传授以及专业教育方面。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人文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重要实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更是当代人文教育的宗旨和原则,教育是有灵魂的活动,并不是知识的堆积和传输。人文性本身是教育的一大特征,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切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人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
人文教育源于人性,起源于冲破愚昧思想而确立的以人为中心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技能性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所忽视,加强人文教育能够平衡职业教育的重心,有利于我国新世界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三)人文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理论价值依据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带给我们一定的经济红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部分负面效应,这就凸显出了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加强高校职业人文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水平,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进一步健全学生的人格,弥补成长过程中的人文缺失,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我国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大致归结为三个方面,分别为课外校园文化活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社会调查实践。我国省属高校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水平不高主要归结于高校职业教育知识体系缺乏完整性以及合理性。人文教育并没有列入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人文教育的目的丢失,学校成为培养技能学生的训练场,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人文教育课程。尽管一部分学校专门开设了人文教育课程,但是教育体系并不系统完善,课程教育质量不高导致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也相对陈旧,没有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对课程教学内容有所调整,而是照搬过去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让人文教育课程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的效用。
(二)省属高校师生对人文教育未形成正确的认知
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教育对象相对特殊,存在一部分高考失利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诉求强度更大,心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挫败感甚至自卑感,也造成了职业教育学校生源上的先天不足,这就更需要人文教育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以及纠正。但是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并没有对人文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人文教育是做表面文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并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甚至认为是在消磨时间,不如多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受到教师思想的影响,学生也对高校职业人文教育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人文学习并不重要,在人文教育课堂上没有投入精力,甚至逃课等状况时有发生。
三、提升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水平的相关策略
(一)强化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
良好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工作认知作为引导。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需要高校教师强化对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重视,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常规技能操作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人文教育的时间和强度,要将人文教育理念贯穿到不同学科教学中。无论是学生成长还是社会需求,都需要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人文素质水平,高校的教师应该改变“人文教育”是教学资源浪费的错误理念,在实际行动的带动下改变学生对人文教育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学习理念,端正人文学习态度,要让学生意识到人文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努力学好专业技能知识,更要认真学习人文知识,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水平,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转变人文教育思路,优化教育模式
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教学活动,而是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文教学计划的开展。学校应该不断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来提升人文教育的质量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学生更加方便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积极的搭建人文教育资源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进行人文学习,与教师实现更加密切的沟通。高校教师要转变教育思路,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人文教育理念,努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从根本上优化职业教育的模式,建立健全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机制,依照相关的人文教育规范标准,进行科学有效的人文教育判断,完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改善高校人文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综合性发展。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省属高校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推进的重要主体,更应该受到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办学的理念不断更新,办学的形式更加多样,但无论怎么改变,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作用都不可小觑。人文教育渗透进省属高校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有助于学生成为当下社会需要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利,刘佩华.关于理工科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贵州工业高职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2]孙海瑞,徐仁.论理工科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J].辽宁工程技术高职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政治教育;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渠道,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凸现出人文关怀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强大精神力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意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素质和为人品格,发展主体、个性化发展的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人文关怀应始终贯穿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1. 是加强和改进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迫切需要。思政教育理论空洞,忽视学生的自身需求,导致学生的反感,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发展。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将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方面,有利于使思政教育贴近学生实际,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大多注重高扬道德理想性的宏观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理想教育,表现为“高、大、全”的特征,与现实的社会生活脱节。学者韩华强调:“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在综合国力竞争、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尽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但缺乏人文关怀无疑是重要的一个,加强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创新基点。”要改进这种状况,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贯穿人文关怀,要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致力于学生人格境界的提升、人生意义的丰富及人生美德的高扬,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2. 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需要。人文精神是我们高等教育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人共有的精神财富,也是大学校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18岁到22岁的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生命有的“灵魂”发育季节,“精神营养”尤为重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我们的社会和大学里,功利主义盛行,更有人认为我们的大学教育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以及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就是要在这样的生活现实中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健康的心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烙上“人文关怀”重要印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一个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的大学生。
3. 是与时俱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直接关乎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更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实践途径探索
1. 注重丰富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学者李向军提出“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在教育内容上的体现就是要实现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回归,关照人的生存状况,考虑人的生存境遇突出人格完善。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从人的现状出发选择多样化的教育内容”。为此,我们要结合学生专业、生活和思想实际,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及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把人文关怀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人文教育的全过程,在内容上要关注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注重培育学术文化。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我们老师既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同时做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热点讨论,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又注重了学生学习的情绪体验,兼顾他们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如在护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我安排学生做“医患关系”的角色表演,让学生充分体会患者的心情,培养她们的服务意识和为他人着想的品德。
2. 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的比重很大,他们从小大都生活在溺爱与娇生惯养的环境中,社会历练少、社会经验少,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差,特别作为一所卫生类职业院校,女生居多,她们对困难与挫折的承受能力差,且又持有心高气傲的秉性与我行我素,不愿意与别人沟通与听从他人说教的个性特征,极易产生思想问题,并做出过激行为。为此,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我努力在学生中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并用社会、学院或医疗单位新近发生事情作为案例,教育引导学生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在学校层面,近年来我校结合实际,设立了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室,多措并举,努力使学生养成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在人与人关系上,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合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 注重校园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性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我们高校要注重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注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此外,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不做任何不利于党和国家的大局的事。近年来,结合实际,我校建立文学社、书法协会、太极拳社、吉他协会、舞蹈协会、医疗卫生志愿服务社等50多个学生社团,这些社团都是学生自己出于兴趣爱好而结成的组织,我作为其中的一名指导教师,我积极参加他们的活动,努力将思政教育活动延伸、渗透到这些社团的活动中去,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的功效,取得较好成效。
4. 注重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连接书本与现实,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经历,我们的教育影响和书本的理论知识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吸收与消化从而转化为他们的内在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品德行为。近年来,我结合卫生类职业院校的实际,先后带领学生参观故居、东江战队纪念馆,到三栋镇、桥东社区等开展健康服务义诊活动,组织护理助产等专业到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等帮助孤寡老人、残废儿童等,取得良好效果。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的学生深受教育,发挥了书本知识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激发了学生的政治热爱和爱国主义思想,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 注重用欣赏的态度去实施“爱”的教育。教育的实质就是“爱”。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对教育的情感过程要加以重视,因为它是塑造健康人格,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精神以及陶冶情操的内部机制。我们要用欣赏的态度去实施“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和独立能力,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渴望被他人肯定。我们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个中职学生的优点,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尽量为每个受教育者创造成功的机会,这样不仅树立了他们的信心,使受学生深切地感觉到成功的喜悦,更有助于增强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庆华.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J].扬州大学学报,2009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人格培养;潜在优势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102-01
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语文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应当说语文是各门学科中最具可塑性和人文色彩的一门学科。它既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即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更要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特征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语文是交际工具,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载体。高职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离不开对语文的学习。学好语文,高职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思维活动,培养交际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水平等。语文学科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有,是与各学科联系最强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是我们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通过语文学习,不仅可以使高职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对于高职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健康的人格,意义十分重大。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职生一生可能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这需要知识的纵向更新和横向发展,要适应这种知识的更新与发展就需要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语文学科更重要的性质。语文学科具有显著的人文色彩,高职院校所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吸收了中外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是进行人格教育的极为重要的素材。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高尚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哲理智慧和审美价值、真挚的思想感情等等,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徜徉在语文的世界里,综合素质将得以提高,人格素养将得以提升。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最具综合性的学科。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说得好:“培养学生成为21世纪素质优良的中国人,是各个学科承担的共同责任。但语文学科起着独特的、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的地质层,积淀了民族文化的精髓。语言和思想、情感是同时发生的,它不仅仅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教学生学语言,也就同时在用人类的精神文明、用中华文化的乳汁哺育他们的成长,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认识。” 可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兴趣和习惯,语文学习便通向生活,通向社会活动,也只有这样,语文学习才会呈现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力。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道出了学语文的真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归根于能否将语文放归于生活。“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不仅是在学习汉字符号、语法规则,而且更是在浓缩自己的情感、感悟自己的生命。语文课只要与时代同呼吸、与社会共命运,在生活中将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同步前进,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个人道德感、社会责任感等素质将得到提升。
因此,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高职生的健康人格,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语文言语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更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只有将这两者和谐统一于语文教学中,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二、课程设置上的特殊性,为人格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
与普通高中相比,高职语文教学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不存在升学、应试的压力,在组织教学上自由度较大,这为高职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非常有利于教师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人格。目前,据了解,高职语文教学从教材的选用、教学大纲的设置、教学方法的使用、考评方法的选取等方面都是相对自由的。在这样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没有升学压力的优势,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把语文课上到更佳的状态。
与高中生相比,高职生摆脱了高考指挥棒的束缚,从升学考试的高压中解脱出来,但没有了全国统一考试的压力,加上专业技能学习的冲击,高职生可能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然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调动。此时高职院校语文教师要敢于创新,抓住高职院校宽松的语文教学环境,放开手脚将语文人格教育落到实处。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教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但许多美好的教学理念与设想在高考的束缚下难以实施。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正好可以利用环境的优势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由于少了很多的束缚和功利,高职语文教师可以大胆地探索、实践,积极反思、改进,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不能再禁锢在紧扣课本,所有问题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之中,而应紧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挂钩,结合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喜欢辩论的特点,在课本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提供多种供参考与选择的答案,让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进而培养高职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高职语文教师有更充分的课堂时间和课外时间,引领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积淀内心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升华思想感情等,从而提高人生的境界,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教师独特的影响力,有助于培养高职生人格
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是集外在美与内在美于一身的。许多人都是从进入课堂的第一天起就把老师当作自己模仿甚至崇拜的对象,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既有高雅端庄的仪表,又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格,教师是人格力量的代表。教师人格魅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人格的水平,教师人格的水平又对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师或温柔、或果断、或沉稳、或幽默的教学风格中,学生们受到多种人格形态的感染和启发,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得到多方面的陶冶和升华,审美素养不断提高,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这样,学生健康的人格就在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臻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