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物教学质量分析8篇

时间:2023-12-08 17:18: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物教学质量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教学质量分析

篇1

【关键词】初三物理;教学质量;路径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讲究逻辑性和严密性的一门自然科学,学习物理对于青少年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将初中物理课程看作是整个物理学习中的启蒙阶段,那初三阶段则是对这个启蒙阶段的总结和拔高,这一阶段的学习将对启蒙效果以及后续更高阶段的物理学习造成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初三阶段的物理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物理教学路径,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积极良好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给初三学生提供学习物理的动力,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以及实验验证,具备很强的操作性,所以物理教学首先应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生动、形象的特点,通过多组织实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大量生动直观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和概念。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物理第十四章《压强与浮力》时,经常会碰到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的问题,例如几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倒入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且均未溢出,要求对这些容器的底面承受压力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对此,很多学生可能会陷入重力与压力相等的误区。此时,不妨用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实验可以采用一个开口可调节大小的塑料容器、一个天平和一定量的水,只要将装有一定量水的塑料容器放在天平上面,分别将塑料容器调整为开口小底面积大、开口和底面积一样大以及开口大底面积小三种模式(底面积始终保持不变),通过对天平示数大小的观察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

其次,在初三物理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对物理现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进而使学生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三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时,学生通常对机械能及其转化的理解不够深刻,因为这种能量转化是我们不能直接看见的,属于一种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课件,将机械能转化过程进行分步演示,这样就弥补了真实模型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夯实基础,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认知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同化顺应过程,也是学生解决问题时能够将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迁移的前提。

1.梳理基础知识,构建完整体系

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三物理教学,尤其物理总复习教学时,要对基础知识特别重视。实际工作中,物理教师可根据大纲的要求对基础知识进行深入梳理,并通过将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纵横拓展,让学生对物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公式以及实验操作流程做到熟练掌握并融会贯通,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初三物理的力学部分后(即从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到第十四章《压强与浮力》),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构建如图1的关系图,这样的图式为学生展现了力学各章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对力学的掌握与理解更加深刻,利于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呈现结构化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在初三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一些巧妙的方式对物理学科知识进行结构化表达,以揭示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教师还应传授学生一些组织物理知识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构建认知结构,从而使他们对知识间的本质性关联有一个清晰的掌握,这不仅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依据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图2所示,以人教版初三物理第十五章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为例,我们可以采用概念图的方式呈现结构化的物理知识,这不仅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更加的清晰,物理概念与原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且使学生对物理学科内容达到了概念化、系统化的理解。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初三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一种独立探究的情境,以达到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目的。物理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并根据所教班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物理问题情境,才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也只有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并与原有认知发生矛盾,才能积极地去思考和分析,进而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来设置问题情境,例如,在进行“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可以在实验前先提出以下问题:①实验中的杠杆两端的可调螺母有什么作用?②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边演示边提问:①如果发现杠杆右端下倾,说明什么原因?②应该怎么调节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实验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实验中没考虑杠杆本身的重量?②有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得出这个结论的?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的逻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透过实验表面现象看待物理本质规律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拓宽物理学习思路,培养科学思想和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建立发展和应用过程本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因此,物理教学不应仅局限于物理知识的传授,更应强调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灌输。

相较于物理知识,科学方法本身更具有“隐性”的特点,因而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揭示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且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而促使学生在一定的认知结构下能够较快地获取新知识。

五、结束语

总之,只有根据初三阶段的物理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路径,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威.初三物理教学中出现大批学困生的情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2, (18) :79-80

篇2

[关键词]:物理 兴趣 实验 师生关系 提高 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是物理教学的一个起始点,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入门阶段,学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以后物理学习做铺垫。不仅学生需要引起重视,教师也应积极研究物理的教学实施方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更主动的学习。事实证明,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大多数都会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运用情境化教学或问题式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实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如果对物理感兴趣,就会主动的学习、研究知识。实验情境教学,通过做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理论结合实际。由于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和动手能力强,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不仅在探索中满足了好奇心理,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操作,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加深对知识的总结。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的理论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是密切联系的,通过现象看本质,更容易掌握知识要点,精通理论原理。物理知识已运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如磁铁悬浮列车、苹果着地、转弯限速、杆秤等等,这些实例是通过物理理论知识进行延伸拓展的。初中物理主要学习测量、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力、压强、密度、光、热学、电流定律、磁场等知识,但力学、电流定律、磁场是最难学的,教师可以加强对力学、电流定律、磁场的研究,例如,电流定律,通过欧姆定律:公式:I=U/R;U=IR;R=U/I,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特别注意的是导体电阻R=U/I,对固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是电阻值不变。电流定律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如照明是再平常不过的实例,灯泡照明基于欧姆定律原理来实现的,通过连接电压、电流、电阻,使灯泡正常运行。对于物理中的串联、并联,如果使灯泡一起亮,运用串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R=R1+R2;U1/R1=U2/R2;正常连接后,灯泡能正常运行;如果

想要一个灯泡亮,其他灯不亮,运用并联电路原理,就可以控制电路结构:U=U1=U2;I=I1+I2;1/R=1/R1+1/R2;I1R1=I2R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专研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实验教学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实验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真实的教学特点,通过实验操作,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及观察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实验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实体化,使人们能更好的发现物理规律。例如,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实验,首先,需要规格相同的2个弹簧测力计,钩码2个,铁架台等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第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第二,测量手的拉力;第三,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第四,测量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最后,整理器材。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手的拉力、钩码受到的重力、A弹簧测力计示数、B弹簧测力计示数,分析总结,得出规律。通过实验,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加强学生对学习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使初中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理,培养了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通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学生不仅领悟了物理抽象的知识体系,也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和探讨,实现互相探索的教学氛围。由于物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讲解理论知识,物理具有抽象、含糊不清的逻辑特点,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难免会觉得物理是一门枯燥无味,难学的教学课程,因此,通常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没有高度的学习热情,这时,教师发挥作用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刻苦专研的精神。如,学生学习磁场原理,安培定则(图2)、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等,这些概念含糊不清,具有抽象性,学生不容易理解,极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辅导学生怎样正确运用安培定则原理,安培定则则需要知道通电螺线管的S极N极怎样判断电流方向;知道电源正负极怎么判断电流方向;知道电流流向怎样判断通电螺线管的S极N极;知道电流流向怎样判断电源正负极;了解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方向(图2)。

图1 安培定则 图2 通电螺旋管小磁针方向

四、加强物理教学课后作业的练习

物理教学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课后多加练习也是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做作业的方法,根据课程的难度对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作业习题,批改学生作业时,对做的比较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做的比较差的同学,给予正确的指导及鼓励再接再厉,总而言之,教师既要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也要鼓励和尊重学生。

总结: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以重视,使学生能快速的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物理是一门难学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有良好的心态,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参考文献:

[1]高新建. 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究[J]. 成功(教育),2011,24:120.

[2]郁胜东. 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法初探[J]. 新课程导学,2012,26:56.

[3]美多曲珍. 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思路探讨[J]. 中学时代,2012,10:160.

篇3

[关键词]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b)-131-02

Analysis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SHANG Wenjing, XIE Shuyang, YUE Zhen, MA Ying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Shandong Province, Binzhou 256603, China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a required course in medical colleges of our nation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dical basic curriculums. Because biochemistry is a systematic, abstract and rapidly developing course, which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clinical problem scenario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many colleges, does not motivate medical students to study biochemistry. Hence, how to wak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ir motivation, and how to make them master the theories of biochemistry so deeply that they can use freely, are the important procedures in the reform of medical basic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would like to mainly talk about the reform of theory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s through combining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which may be helpful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reform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Key words] Bio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reform

生物化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以及这些物质在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

生物化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抽象性,和其他基础学科如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的联系性较强,并且该学科的发展比较快,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医学基础课。“死记硬背”是大多数同学在学习该课程时采取的学习方式,不能真正理解该学科的内容及学习该学科的重要性;目前,大部分的医学院校仍旧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及“单向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受制于教师,学习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为改善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及研究,初步讨论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方向及方法。

1 理论授课方式的改革

1.1 PBL教学法

目前很多国家的教育家主张在医学教育的各阶段采取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理念是用问题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较,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1]。我国一些医学院校正在逐步地引用PBL教学法,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且已取得一定的效果。

生物化学的PBL教学可采用基础问题为引导,组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学习。8~10名学生组成的讨论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一定的临床指标检测,就某一常见事件――如“土豆在人体内代谢”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讨论,经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学解疑论证假设”的逻辑过程获取知识。使学习者在自学、讨论过程中获得广博而灵活的基础知识,并且提高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2]。在PBL实施过程中,学生由原来传统教学法中的被动变为为主动,在具体问题中学习相应的医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对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有较好的理解。经过PBL教学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较快地学会思考,有创新意识,能更好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但对于医学基础课程而言,PBL模式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PBL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要求较多的课时,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将班级分小组讨论学习,对师资有较高的需求,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科院校的课程教学不能满足以上的需求,因此PBL模式不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需与其他教学方法相互补充,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2 病例教学法

病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病例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3],它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广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重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是传统教学不能做到的[4]。

该教学法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具体的案例将看似琐碎、无逻辑性、抽象的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临床疾病的理解。对生物化学而言,代谢篇的教学尤其适合病例教学法。代谢篇的内容繁杂、抽象,涉及很多生物分子、生化反应和代谢途径,并且代谢途径间具有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网络,学生很难将其融会贯通。可在此篇章引入病例,如糖尿病,充分利用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渴望,加入一些与临床联系密切的生化问题,使生化理论在临床实际中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5-6]。

1.3 网状式教学法

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各个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忽略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网状式”教学方法贯彻“纵讲途径、横讲联系、穿插调节、复习测试”16字方针,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本科目的物质代谢篇章为例,可引导学生以各类物质代谢途径为“经”,以各类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为“纬”,将各物质的代谢反应式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系统的物质代谢网,从而使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网状式”教学法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穿插使用,使看似琐碎、杂乱无章的内容完整紧凑,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整合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目前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供选择,每种教学方法均有其不足之处,亦有其最适合使用的篇章,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的专业、班级、不同的篇章选择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每种教学方法扬长避短,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以上列举的适用于本科目的几种教学法,可在各篇章中穿插使用。

2 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

2.1 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7]。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相应产生了多媒体辅助教学(muti-media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MCAI)。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可使得原本抽象、晦涩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其中课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可通过课件的制作,将图片、动画、视频等插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逼真,便于理解与掌握。而这对于生物化学的教学而言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抽象的分子结构、基因表达及其调控、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的教学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并可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信心。

2.2 试题库和自测教学系统的使用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设计一套网络试题库和学生自测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互动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自主地学习。学生可通过本校访问生物化学网络试题库,教师则可以根据自主测试的结果来分析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课程教授内容和难易程度,学生在可以根据自主测试结果明确自身对相应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重点地加强对特定内容的复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8]。

3 实验课授课形式的改革

3.1 多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传统的实验课的授课模式是将实验目的、内容、步骤、条件详尽地告知学生,学生“照猫画虎”地完成实验,没有自主思考的过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验与学习平台,在进行设计综合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自行立题,设计实验方案,指导老师对设计思路、实验技术方案等提出建议、修改。通过报告会,学生修改和完善实验设计方案。然后进入预实验和正式实验。最后进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还要联系实验场地、设施、实验动物等。在实验中,学生成为学习和教学的主体,主动思考,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并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

3.2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

学生在课堂及实验课上所学的毕竟是一些已被大家所共同认知的知识,但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相关的实验技术,尤其是分子实验技术发展迅速,不能在有限的学时内将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加入到科研项目中,师生一起探讨、解决科学问题,一起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这样学生不但接触和了解了更多的生物化学相关知识,更是对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可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有正确的认识,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对科研执着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Mu JQ.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PBL in medical education [J]. Northwest Medical Education,2004,12(3):170-173.

[2] Michel MC, Bischoff A, Jakobs KH. Comparison of problem-and lecture-based pharmacology teaching [J]. Trends Pharmacol Sci,2002,23(4):168-170.

[3] 江渝,钟小林,康运生,等.病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1,9(2):221-222.

[4] 陈再蓉.病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 25(11):1031-1032.

[5] 宋志宏,任明.病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6):621-623.

[6] 胡晓燕.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中国医药创新,2011,8(5):146-147.

[7] 王华强,李成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8,8:96-98.

篇4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教学质量是课堂的生命,教学质量低下的课堂是失败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更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改理念,研究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生物教学的高效发展,这是生物教学的需要,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一、研究新课改精神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新课改提出,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措施,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教学效果的生成。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积极相应新课改精神,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思想,能够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促进学生自觉高效学习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用新课改精神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促进生物教学的有效发展。

比如,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研究教材内容,研究教案,根据教案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只需要明白教师所讲的知识,识记必要的知识就完成了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发展,需要积极进行改革。教师要认识到传统课堂只重视讲解,忽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弊端,能够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主体性为目标进行课堂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比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激素的分泌有着什么样的调节机制?激素从产生到起作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等等,这些内容书本上都有,且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解决,对于一些难点问题,比如,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特点。这个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学生自主探究难以形成完整的答案,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解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只有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以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才能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二、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物教学中, 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手段合理科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会得到明显提升。如果教师沿袭传统,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采用一种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缺乏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开展活动教学、实验教学等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促进生物教学的不断发展。

比如,在教学“植物的矿物质营养”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县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使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对一些基本知识和理论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组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不懂的问题提出了,把自己困惑地地方说出来,引导学生之间合作解决疑惑问题。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所学开展生物实验,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常见的一种植物,进行栽培,分别添加不同数量和种类的矿物质,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感知所学知识的正确性。这样,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生物教学联系生活,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

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学科与生活联系的更为紧密。生物知识的形成,理论的得出都是人们在研究生活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物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引入教学中去,促进教学的发展。教师可以引入“彩色小麦”这种物种开展教学,彩色小麦的钙和铁蛋白质的含量远远超出了普通小麦的含量。同时这种小麦的成分中还有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碘和硒。这种小麦品种就属于基因突变。教师可以把这种小麦运入太空中的状况描述出来,创设一种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所关联的课本内容。这种生活与学科知识整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本节内容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重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评价的多元化。能够根据学生动态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试成绩评价的单一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通过学生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有个清晰的认识,端正学生的态度,发挥学生学习主人公精神。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全面客观,关注学习的学习过程,弱化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通过教师评价,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要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评价,使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是教师教学的一门重点课程,其对于学生科学精神与探索意识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当前有效的教学手段,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构建出高效的生物课堂,从而切实地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下面我就简单地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我的教学看法。

一、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地给予引导,从而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中的主人,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多媒体是营造课堂氛围的有效工具,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构建出良好的课堂环境,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与情境。

例如,在教学“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海藻的生活环境视频,通过直观动态的观察让学生对海藻有初步的理解与感性的认识,从而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对这些藻类植物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交流意识,也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完善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出示水绵和衣藻的结构图,并以这两个植物为例介绍藻类植物的结构特点。这样逐步引入知识的教学形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又有助于学生在积极的探索心理下进行高效的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

提高。

二、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

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为实现高效的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也为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感到陌生的细胞用图片呈现出来,将细胞分裂的过程也用视频动态地播放出来,从而让学生通过视觉的理解来直观地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细胞分裂的过程,从而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又如,在教学“先天和学习行为”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一些谜语,并让学生说一说属于动物的哪种行为,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筑巢行为)、“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迁徙行为)等,通过将古诗与生物教学的内容相结合,既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充满了趣味,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普遍联系,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并且,经过了这样的渲染,教师再引入生物教学的内容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所提升。

三、扩充课堂的教学资源

在如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教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利用多媒体则可以为学生适时地拓展教学资源,使其将课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并进一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传染病与免疫》这一章的内容后,学生对于传染病也有了基本的认知,但是由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比较少,他们对这些就很难引起重视,那么,教师就可以搜索一些网络上的资源为学生播放,如2003年发生的非典,这些触目惊心的片段会让学生对传染病有更为深入的认知,从而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锻炼身体,保持日常的卫生,以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是新时期的必然教学趋势,也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手段。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密切地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机,使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天琪.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实现生物教学效果最优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

篇6

作者:刘波兰 张文平 单位:赣南医学院

成绩分析主要侧重在考试的综合水平,评价指标有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标准差、分数段分布等,试题和试卷质量分析指标,主要包括区分度(D)、难度(P)、信度(α)等指标。区分度(D)是试题对考生水平的区别能力。难度(P)是衡量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信度(α)则表示考试的可靠性。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考试成绩的总分为100分,采用设计好的Excel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这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3。最低分为46分,最高分为93分,全距为47分,及格率为92.9%。各分数段频数分布,主要集中在70~79分之间,基本呈负偏态分布。试题质量分析一般认为,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因为一道试题的质量是由该题的区分度和难度共同构成的;P(难度)>0.5,D(区分度)>0.2为优良题(难度较易,能将中、低水平的学生区分);P(难度)<0.5,D(区分度)≥0.2为较好题(难度较大,能够将优秀学生区分出来);P(难度)≥0.5,D(区分度)<0.2为一般题(难度较易,各水平学生均能答,主要为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P(难度)<0.5,D(区分度)<0.2为差题(难度较大,又不能区分各层次水平的学生)[2]。分析结果得出本试卷中优良题有33道,占56.9%;较好题也有16道,占27.6%;一般题有8道,占13.8%;差题只有1道,占1.7%,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2009级生物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理论课安排有58学时,实验课安排有20学时。这是一门医学生较早接触医学内容的形态学课程,学生都比较感兴趣。本次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居于70~79分的最多,平均分为70分,说明该年级学习效果呈中等的学生较多,或者是学生对大部分要求熟悉知识的点掌握比较好。而标准差为8.3,又表明成绩分布相对集中。为了推进我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依托学校的校园网建立组细胞生物学教学网站,并对2009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采用了网络辅助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通过调查分析证明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本次考试的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基本一致。因而,我们认为成绩的负偏态分布情况反映出学生掌握了《细胞生物学》基本知识点,本次考试结果是可以接受。试题质量分析按照教育测量学原理[3],试题的P(难度)值在0.30~0.70之间为难度适中,D(区分度)值大于0.30时属于区别极好的试题,D(区分度)值在0.15~0.3之间为区别良好;D(区分度)值小于0.15,表示该试题难都大又无明显区分度,属于差题,应该去除掉。因《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概念名词多,内容抽象,学生普遍反映知识点很难记,故在参考其它试题评价的基础上,我们选取P难度=0.5、D(区分度)=0.2为界值对试题进行综合评价,将试题分为优良题、较好题、一般题和差题等四类,从表2可见本次考试试题以优良题数量最多,占56.9%,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名词解释,因其大多为考查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的试题,故难度和区分均较低;差题为1道填空题,属超教学大纲内容,但其分值较低,对试卷整体质量影响不大。本次考试试卷从总体分析来看基本上能够检验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且区分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试卷信度也达到了一般考试的要求。通过这次试题质量分析,教研室命题组一致认为,今后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题库,适当提高试题难度,将区分度差的试题删减,提高试卷质量。

体会我们通过对我校2009级细胞生物学专业的《细胞生物学》考试情况的综合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目前的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学习内容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差,这些情况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根据医学院校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学习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还要加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一方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就是特别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考试试题,建立了《细胞生物学》试题库。《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与临床相沟通的基础学科,其考试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也对检验和评定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一步完善考试试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篇7

一、以下几点需要坚持、进一步做好:

 1. 学进度。组内商量、讨论布置统一的、恰当的作业内容和适中的作业量;

 2.认真进行作业检查与督促。用QQ作业功能来查看、批改、评价作业质量,统计交作业情况和作业质量,然后反馈给全班学生和家长,相互督促、共同监督;

 3.作业疑难问题答疑、辅导。方法如下:

(1)录微课视频推送给学生看。通过批阅发现的或学生提问的疑难题目、试题用手机录成微课视频,自己录的视频发在备课组群中,老师们再共享给自己的学生,要求每个教师都录,这样对自己的学生更具针对性,时间5-6分钟,不宜过长,讲不完,可以考虑分段录。

(2)利用QQ“群课堂”功能直播。这样,便于互动交流,可以提问学生,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听,但有些受限条件,高三物理组做得很好,利用学校教室黑板大屏录制直播,效果很好。

(3)语音通话或录制语音微课,然后传送给学生,解决部分不需要板演的题目、知识点疑难问题。

(4)钉钉“群课堂”。如高三历史组李正仙老师。用好了,比QQ群好用。

(5)可以让学生录制视频微课,教师审核后共享给全班学生,乃至全年级学生,还可以让学生上直播课,如高三政治组董其平老师、英语组马丽萍老师。

4.做题思路、知识点归纳、总结,以及错题整理。以交作业的方式检查。时间是每天自己科目时段或晚上的21:00后。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改进的工作

1. 科学安排假期学习任务。现在,开学时间已经明确,以备课组为单位科学安排假期学习任务,科学,最关键的是做好与开学后教学的衔接。假期学习,是为下学期的高效教学做准备的,假期预习了,开学后进度可以适当加快,必须达此目的。可见,假期学习应纳入学期教学计划。

2. 备课组进行本组上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按以前制作的统一模板写出质量分析报告,作为痕迹资料备查。教师写好教学分析本备查。

3.在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写总结。不断总结才能进步。教师应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总结内容如下:1)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2)主要经验体会;3)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4.及时作好计划。首先,备课组制定工作计划,然后,教师在备课组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计划时,要注意结合假期的学期,但又不能过分的考虑假期的学习,开学不要慌,一律从零开始,特别是高一高二,需要稳扎稳打,因为期末考时间肯定会往后顺延。

5.为新学期新课备课。教学思路确定,制作导学案,写写教案或教学流程,课件准备,其他教学资料准备,等等。

6.避免学习成绩差距拉大。 延迟开学的假期,尽量避免因为班主任对学生督促管理和教育的严格和科学情况不同,学习质量不同,各班级学习成绩拉开较大差距。年级主任应树立假期工作优秀班主任典型,动员其他班主任学习,进行优秀工作经验的搜集整理和共享,还要注意督促后进班主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要落下太多。

7.升学e网通平台的利用不可忽视。正如杨亚丽主任所说,e网通平台上的现成教学视频比更多的我们老师自己录制的好,可以利用,可以安排学生当正课来使用,就如生物必修二内容,不看视频,学生基本学不懂。尤其是高一二,微课、直播就只能是答疑、辅导,时间5-6分钟,不能上成几十分钟的新课。但目前使用率并不高,特别是某些班级,只有很少的学生看,看的时间也很短。

8.各领导要严格督促和指导备课组活动。包括教学进度、备课、作业布置、作业批阅、问题答疑、疑难讲解,以及学情反馈与统计等等情况。同时为各教师解决各种工作困难。

9.优秀表彰。优秀教师4名/组,优秀班主任2名/组,优秀备课组2个/年级,做好评价的素材准备。

三、提醒教师们特别注意的问题:

1.请各位老师像学生一样,严格遵照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得挤占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

2.要求学生提交作业、进行作业反馈点评、在线答疑都只能在自己科目的学习时间段内完成,不能在学生进行别的科目学习时去干扰;

3.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起来,监督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练习,主动利用各种方式给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篇8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在校长李宝良、主管校长刘希富两位同志的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校本学期教学质量分析如下:

一、本次考试试题特点

1、 知识的覆盖面较广,既加大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意突出了对重点内容的考察,没有偏题和怪题。

2、 试题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察,尤其是注意了对阅读理解能力、听力、作文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察。

3、 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本次考试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考试中,从学校的总体情况来看,除个别学科外,平均分均在60左右。从年级情况来看,七九年级好于八年级。从学科来看,主科语文好于其他学科,小科中思品成绩比较突出。

下面结合我校期末检测评价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七年级成绩统计表

学校

白台子初中

科目

笔试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语文

64.09

66.67%

16.00%

数学

56.49

50.67%

14.67%

英语

66.83

73.33%

25.33%

思想品德

70.23

96.00%

12.00%

历 史

37.52

7.00%

0.00%

地理

67.28

73.00%

21.00%

生物

35.41

21.00%

1.00%

总分

397.85

八年级成绩统计表

学校

白台子初中

科目

笔试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语文

63.60

64.44%

14.44%

数学

52.80

48.89%

13.33%

英语

42.98

33.33%

3.33%

物理

58.60

51.11%

22.22%

思想品德

54.42

56.41%

1.28%

历 史

38.46

25.64%

0.00%

地理

61.71

64.10%

12.82%

生物

46.80

43.59%

14.10%

总分

419.37

九年级成绩统计表

学校

白台子初中

科目

笔试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语文

70.77

84.15%

21.95%

数学

45.77

34.15%

3.66%

英语

37.35

24.39%

2.44%

物理

52.38

39.02%

9.76%

化学

57.06

42.68%

32.93%

思想品德

59.60

58.90%

5.48%

历 史

50.28

42.47%

10.96%

总分

373.21

1、从统计的数据观察,学生整体历史、生物成绩偏低,思品好于其它学科,七年地理成绩保持优异;语文的及格率有所提升,平均成绩均在60分以上,八九年级英语成绩较低,英语学科教学上是需进一步加强的。

2、从统计结果显示,语文及格率七年级有所提高,数学及格率也是七年级高一些,说明数学学科从七年级开始就应该得到重视。

3、从优秀率情况看,七、八年级的优秀率各有优劣,如九年语文、七年级的思品、七八年的地理都很不错。

从整体来看,语文质量较上个学年提高明显。

三、存在的不足:

1、存在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淡化技能目标的倾向。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对课标把握不准确,对学科性质把握出现了偏差,片面追求开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内容却没引起重视,造成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2、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阅读和作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外积累环节非常薄弱。语文方面,我校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而对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各年级的检测题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学生思维要求是越来越高,全凭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训练,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课外积累环节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们远远没有达到,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距,发展还不均衡。

4、教学工作不够扎实,作业批改不够及时。在对各教师们的教案、作业等工作进行检查的时候,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的工作还不扎实,过程简单,没有按照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进行备课。也很少考虑班级的实际情况,无法有效地指导教学。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部分教师作业批改不够及时,表现在有些没改,作文评语简单,针对性不强。有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辅导,造成优生不优,差生很差的现象。

5、学校教育教学研讨之风不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形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大家共同研究提高,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是目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目前学校研讨之风不浓,教师们还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空时间更多浪费在吹牛上。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1、加强教师敬业爱岗教育,加强管理,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扎实落实教学五认真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只有扎实了教学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的教育,加强管理。学校教导处在下学年应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扎扎实实的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学习,特别是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各科课程标准是国家的教育思想在该学科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依据。学校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理解课标理念。

3、继续加强随堂课的抽查,提高随堂课的教学效益。随堂课教学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只有随堂课的质量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提高。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特别是教导处应多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们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特别是对年轻教师,业务素质不太高的教师,更应加强指导。

4、大力提倡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