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5 09:53: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绿化设计规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加深,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如何设计出即能替住户考虑,做到既方便出行,又能兼顾美观绿化同时保证进出安全的城市封闭式小区道路,本文作者从事道路工作设计多年,从道路设计实例中出发,试探讨设计封闭式园区的一般方法和可能涉及到的问题。
[关键词] 封闭园区 道路设计 设计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加深,从单纯的满足居住即可到对居住环境周边的绿化、景观、交通都有严格要求的今天,如何设计出即能替住户考虑,做到既方便出行,又能兼顾美观绿化同时保证进出安全的城市封闭式小区道路,已经成为了很多道路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了,本人从事道路设计工作10余年,对各种样式的封闭式园区道路从实际设计中发现不少共通点,现就以某地封闭式小区的道路设计为例,试探讨设计封闭式园区的一般方法和可能涉及到的问题。
一、设计的基本标准:
设计原则是设计的基本,任何一个优秀的设计都离不开对设计原则的理解和严格执行,本工程在设计之初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理条件、不同功能的用地分布等因素,综合制定项目总的设计原则。坚持规划、控制、建设、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具体设计原则体现在:
1、设计应严格执行规范及有关标准,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道路的类别、等级、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路面控制标高等进行设计,做到实用、经济、美观。
2、道路通行能力要适应远期交通量的需求,根据城市道路规划和远期交通量分析预测分期建成。
3、严格按照道路等级、设计年限、交通流量确定路面宽度和路面结构。根据道路的交通组成特性,合理选用横断面形式。为减轻噪音、废气、汽车震动等交通危害,要考虑足够的绿化用地及其它措施,尽量减少现有公园、绿地、管线及房屋的动迁。
4、合理进行交通组织,保证道路运行的机动性、灵活性,提高通行能力,努力降低运输费用。
5、设计要根据交通工程要求,处理好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减少车辆驾驶员行驶的错误判断。综合考虑平面交叉口的渠化、交通管理,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设计的参考规范:
设计规范对于一个工程的来说是重中之重,只有满足国家要求的法律法规并且严格执行的设计才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对于设计中可能出现与规范相悖的情况,宁可修改方案也切不可将错就错,以免铸成大错,对于道路设计而言,需要遵照的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另外在设计时应对项目所在地的总体规划及专业规划有一定的认识,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和有关文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执行设计。
三、设计标准:
由于封闭式园区的道路等级普遍不高,所以在设计时应参照Ⅱ级城市支路下限的标准进行设计,即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计算行车速度一般取20公里/小时,在道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标准应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控制要求。其设计年限参照为:(1)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15年;(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时15年,在充分考虑地震等自然因素后,设计设防烈度按7度设防,即可满足一般地区的要求。
四、设计方案:
本项目道路工程设计主体为小区内园区道路。
小区内园区道路存在两种断面形式:7m路和6m路。道路总长度6.0km,回车场8处,道路总面积3.8725万km2。
1、道路工程方案
(1)在平面线布设上,道路平面线型应该严格执行规划设计,按规划要求做到轴线点布设导线以确定道路中心线的走向。
(2)在道路竖向控制上,应综合考虑园区规划建控制,兼顾道路两侧建筑物的散水、出入口处高程、相接道路高程等相关因素进行纵断的设计。
(3)在横断面布设上,由于园区道路的特殊性,一般均采用一块板型式。车行道部分采用1.5%双向抛物线路拱横坡。
(4)在道路路面结构采用上,行车道结构根据不同等级交通功能,应该采用不同结构厚度;
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行动不便者,例如残疾人、老人及儿童,要充分考虑他们安全使用城市道路的要求,所以在道路设计中应注意在各条道路相交路口和街坊路口均采用无障碍坡道,在各出入口铺设提示盲道,以方便残疾人通行,构成全线无障碍。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指引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2、路面结构方案
道路路面是在路基上用不同强度材料组成的层状结构物,是道路规划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路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与使用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便于养护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条件和实践经验,对路面进行综合设计,以达到技术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目的。
现行城市道路路面选用的材质有普通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及减噪路面等,从建设投资、养护维修和路面质量、环境污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沥青路面投资费用较低,平稳性、抗变形能力、防水防滑等质量性能好、对环境污染较少。因此本项目决定选择沥青为路面铺设材质。
在根据以上比较分析,最终确定道路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机动车道结构形式为: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洒透层沥青(0.9升/平方米)/20cm水泥稳定砂砾(厂拌,水泥重量比5%)/20cm级配砂砾(粒径≤5.3cm)/碾压路床(重型击实压实度≥93%)。
车行道边石采用18×25×99cm机制磨光花岗岩边石。
3、道路绿化方案
关键词:道路横断面设计;交通量;影响;机动车
Abstract: the planning out a reasonable way to save the land, save cross-sectional investment, increase road covered, facilitating traffic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ased on his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discusses the cross-sectional design road.
Keywords: road cross-sectional design; Traffic; Influence; Motor vehicle
中图分类号:U212.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分一、二、三期开发建设。三期工程规划用地面积3.50km。以七号和八号公路为界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即从东至西休次为高新技术园区、二类工业综合发展区、生活居住综合区。三区之间各设一条20m宽的绿化带进行分隔。规划居住人口24439人。
道路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根据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并综合考虑交通量(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日照、通风、管线敷设、绿化等因素,确定道路宽度,同时综合开发区在各时期内城市交通和城市建设的不同特点,远近结合,统筹安排,适当留有发展余地。下面就如何划分红线内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的宽度,交通量、道路绿化、工程管线对道路横断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2 交通量对横断面的影响
2.1 机动车交通量
主干道作为开发区内联系主要工业企业以及联络外部的道路,不仅担负开发区内三个功能分区之间的交通流,还要承担区内与区外的交通联系。区内二类工业综合发展区大型集装箱车辆及载重货车比较多,这类车辆行驶过程中摆动幅度较大,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大型车道宜取3.75 m,小型车道宜取3.50 m。大型车辆在行驶中车速往往比较慢,将大小型车辆分车道设置,不仅有利于行车安全,也将使交通更加顺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机动车交通量的大小,将直接决定机动车车道数。主干道与各级道路交叉口设置信号灯,在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叉路口作渠化设计以增加交叉口进口的车道数,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2 非机动车交通量
此工业区已与市区相接,区内绝大部分员工居住在生活居住综合区或者租住附近的民房。区内最大出行距离在3.5km 左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自行车道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应加0.25m,自行车道路双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宜为3.5m,混有其它非机动车的,单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应为4.5m。根据对一、二期的状况调查,考虑自行车与摩托车的使用要求,在二类工业区与高新区由于非机动车相对较少,为节约用地,不设非机动车专用道,而采用混合行驶的形式,但生活性主干道由于非机动车车流量较大,单独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
2.3 行人交通量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及《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人行道宽度应按人行带的倍数计算,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50m,一条人行带为0.75m,最大通行能力1 800人/h。笔者通过对类似开发区(厦门湖里工业区及此工程一期、二期)各道路的调查统计发现,开发区的人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上班和下班的高峰时段非常拥挤,在人行道较窄的不少路段都出现行人在机动车道(未设非机动车道)上行走的情况。这对行人很不安全,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其三期工程的道路人行道考虑按2~4条人行带设计,宽度取1.50~3.O0m。区内高峰时段的人流基本上都是单向流(上班由居住区流向工业园区,下班返回),所以高峰时段可以考虑双侧人行道同时通行的情况,这样,每条道路的人行道具有72O0~14400人/h的通行能力,通过几条道路的人流组织,可满足区内2.44万人上下班高峰时段的通行需要。由于开发区目前有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未来产业升级后,企业将由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出现下降趋势,区内人口数量将下降,人行道宽度会变得富有余地。
3 道路绿化对横断面的影响
道路绿化既是城市品位的体现,也是交通参与者自身良好生理感受的需求,更是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据有关资料,一个人需要25 in。草地或者10122 树林的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以维持生命。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交通污染,噪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然而,通过增加绿化可以起到营造道路小气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防风阻砂,减弱噪音等作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规定:红线宽度大于5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O% (均指非景观道路)。因此,绿化带是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绿化带的宽度对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4 工程管线对横断面的影响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规定,工程管线应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电信电缆、给水输水、燃气输气、污雨水排水等工程管线可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面。根据此工程总体规划,三期工程地下管线有以下几种: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沟),电信管道。根据当地习惯,电力管道(沟)与污水管道分别布置在道路东或南侧的人行道及慢车道下,给水管道及电信管道分别布置在道路西或北侧的人行道及慢车道下,雨水管布置在道路车道中间。车行道下布置电信管,雨水管,污水管等。根据规范要求,敷设这三种管线所需的宽度大约需6.O0 m,而区内一般的支路,车行道宽度都在7.O0 m以上,都能满足敷设要求。但是,两侧人行道布置的管线以及路灯、交通标志牌等所要求的宽度往往会超出行人交通量所需要的宽度,不过本区将给水管及电力管道(沟)分开敷设在两侧人行道下,所以管线要求的宽度不会超过2条人行带的宽度(1.50m),因此,管线对本开发区道路横断面并无多大影响。
5 标准横断面设计
通常,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其交通性主干道,考虑小汽车车道、大货车车道以及混合行驶车道(非机动车较少),设计采用双幅路,双向六车道的横断面形式,机动车道宽2*(3.75+3.75+3.5)-22.O0m,每侧人行道考虑4条人行带,2*4*0.75―6.O0 m,红线宽度取35.OOm,其中绿化带宽7.O0m。生活性主干道,采用三幅路的型式,考虑超车要求,规划为双向4条机动车道及2条非机动车道,宽度为2*(3.75+3.75)+2*4.50―24.O0m,每侧人行道考虑4条人行带,2*4*0.75―6.O0m,红线宽度取38.O0 m,其中绿化带宽8.O0m。区内次干道采用单幅路,双向4车道,宽度为2*(3.75+3.75)一15.O0m,每侧人行道考虑2条人行带,2*2*0.75―3.O0m,红线宽度取24.O0m,其中绿化带宽6.O0m。支路均采用单幅路,双自两车道,考虑与非机动车混行,宽度取2*4.50―9.O0m,每侧人行道考虑2条人行带,2*2*0.75―3.O0 m,红线宽度取l6.O0 m,其中绿化带宽4.O0 m。以上横断面设计均满足绿化率不小于2O%的要求。环城北路规划红线6O.O0 m,根据业主要求,先按40.O0 m设计,其中中央分隔带1O.O0 m,机动车道(O.25+3.75+3.75+ 0.25)*2= 16.O0 m ,人行道7.O0*2 m,其标准横断面见图1。
图1环城北路标准横面
5 结语
道路红线宽度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以及《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进行计算来取值。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机动车辆尤其是小轿车的增长速度很快,因此,很多大中城市根据机动车辆的年平均增长率适当增加道路的机动车道数,以至于道路宽度的取值都超出了规范的范围,这是一种常见现象。但是,有些小城市规划100I"I1甚至120m宽的道路,这就值得商榷了。因此,确定道路红线宽度还是遵循规范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好。
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有关道路绿地率的规定,红线宽度4O.O0~5O.O0m的非景观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O.O0m的非景观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O%。经计算,38.O0m宽的道路,绿化带宽度7.60 m就满足规范要求,当38.00的道路加宽至4O.O0m时,即使加宽的2.O0m全部作为绿化带,绿化带宽度7.6O+2.O0―9.60m,反而不符合规范不小于25%的要求。因此,4O.O0m宽的非景观道路,绿化带宽度在8.00~10.O0m之间是否可行,应该根据道路横断面的构成来分析。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考虑远期发展需要,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将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道路车流增加后,可以考虑将部分绿化带扩展成车行道。不过,道路横断面规划不应过于超前,过宽的绿化带虽然对改善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城市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文件审查
1.道路绿化设计
1.1清理要绿化的道路和场地
在设计之前,设计单位应该先对环境进行勘测,以便将场地平整纳入设计内容,这样有利于对现有地形的利用和整理,将清理不适合用于绿化种植的垃圾土和土石等建筑废弃物纳入工程要求,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以及为植物日后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空间。
1.2苗木品种的选择和引入新品种的问题
在道路绿化的时候,苗木的需求量较大,可供选择的类别也是不同的,可能会影响到道路绿化的整体效果。因而设计方应当着重注意苗木品种的选择和引入新品种的问题,结合市场苗元进行选择,做到适树适种。
1.3植物景观应当追求整体性的效果
现代道路的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当地路况、汽车速度等不定因素,在对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从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化两方面来考虑。规划过程中需要从大的方面考虑,争取植物景观的协调统一性。绿化带植物景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样道路的绿化不仅有自己的特色,同时还有较多层次,更具美感。从设计平面上来看整体效果应当清爽整洁,空间上,对植物的设计有导向性和整体性,在道路上能形成具有美感、让人感到舒适放松的风景。
1.4模拟植物的群落来进行设计
在设计道路绿化时,应当多参考该植物群落的生长特点,设计一个生态的模拟环境。道路两旁所栽种的高大乔木,一方面可以改善城市道路行道的绿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丰富行道绿化,同时也可以为底层的植物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创造出更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所带来的美感与便捷。
2.审查绿化施工图文件时应注意的问题
2.1对设计文件总要求的审查
审查时我们应注意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与审查批准的初步设计一致,如果发现有较大的更改,应当检查是否具有相应批准更改的文件,施工图是否达到设计的深度要求,设计图纸(总图及其它图纸)是否完全齐全,这些都是我们审查的重点,也是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
2.2对设计说明的审查
制作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说明,对道路绿化施工非常重要。设计文件说明需要将设计思路描述清楚,审查时,可以要求设计方把设计图纸中表达不明以及对绿化施工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设计说明中描述清楚。审查后确保在别人读完设计说明后,可以对整个这个道路绿化的设计有一个基本清晰的概念。
2.3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审查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关于城市道路绿化的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是我们审查的重点,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例如道路绿带设计要求、道路绿地率标准等,有些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不注意新标准、规范的更新,由于套用作废的规范、标准图,引起设计错误的情况经常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下为几点审查时应当严格注意的地方:
2.3.1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基本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包括,为行人制造凉荫、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噪音、美化城市环境。恰当使用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组合,可以起到最佳的防护效果,不仅如此,绿化覆盖率高、景观层次多样,可以保证道路绿化功能的最大化。
为了使道路行车更加安全,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保证行车视线的原则。首先,在路口和弯道的规定范围内所规划的道路绿化,必须保证行车驾驶员视线和视距;其次,在弯道外侧所栽种的绿化树木应当沿着弯道栽种,以预示路形的变化,引导行车驾驶员的驾车视线。第二,保证行车空间的原则。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应当确保一定的高度和宽度,绿化植物不得影响正常车辆的行驶。具体的空间范围可以参考当地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所提供的要求。
2.3.2城市道路绿地率
绿地率是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审查时,应注意设计方案中绿地率是否达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相应等级道路的绿地率指标,还用注意是否达到工程所在城市有关绿地率的标准。如《南宁市城市绿化条例》中明确,城市主干道绿地率不低于25%,次干道绿地率不低于20%,指标低于国家规范指标,审查南宁市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方案时,就应根据当地的标准审查其绿地率是否达标。
2.3.3行道树绿带设计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中主要景观构成,道路的绿化景观效果直接取决于行道树的选择和质量。行道树的绿化功能主要是通过制造树荫从而为行人和非机动车庇荫,正确规划、种植行道树,可以将庇荫的功能最优化。如果遇到人行道比较宽,或过往行人不多,或该路段的绿化带有隔离设施的情况,此路段的行道树下可以种植地被植物和灌木,这样可以提高绿化防护效果,使绿化植物更加美观。如果遇到该路段行道树绿化带空间不足,只能种植行道树时,可以在种植行道树后在地面上铺上透气渗水性能较好的路面材料,这样不仅有利于行道树的存活生长,同时也不影响正常行人的行走。
正常情况下,行道树的栽种间距不得小于4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要求快长树的胸径不得小于5cm,慢长树的胸径不宜小于8cm。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实践,城市主干道上种植行道树,胸径要求应达到10cm左右,方能呈现大方的景观效果,苗木的成活率又能得到较好的保障。行道树的胸径最小不应低于8cm,低于这个标准,就显得比较的小家子气,景观效果显现不出来。除了胸径以外,行道树的冠幅、分枝、枝下高等都是直接影响景观的重要指标,设计方案中都应做明确要求。
2.3.4排水、环保
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需要保证土壤正常的排水功能,并且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该路段的空气质量,降低该路段的车辆噪音污染,从而保证环保健康。这也是审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点。
2.3.5配套设施
设计中缺乏配套设施相关内容,也只施工图设计常见的通病,有的设计中所有提及,也只是一笔带过,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无法实施。然而,配套设施是否齐备,往往直接影响到工程日后的管养问题,应将供水设施、绿化防护设施等纳入施工图设计的内容。
2.3.6公众利益
在遇到该路段有文物、古迹、名木、古树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保护手段。必须保证设计合理,且满足绿化率。公路(含辅路)两侧的进出口设立不得影响文物等公众利益。公路设计考虑公路客运和人行过境街设施。
2.3.7设计引用是否规范
设计引用不规范的问题主要包括引用已经废止的设计规范、已经废止的施工规范,或错误的规范名称,使用标准要求低的规范等问题。在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说明中,不得出现规范名称错误等情况,设计者需要仔细检查。
2.3.8设计文件是否存在错、漏问题
大多数设计文件都会出现文件错、漏的问题,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时,需要留心校对,多次校对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设计文件出错,或者设计文件缺漏的问题。这需要设计者、审查者加强自我的工作责任心,保证设计文件的完美。
3.总结
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可以将施工设计图中不够合理、不完善的部分加以修改和补充,以协助设计人员改善方案,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其成为一项符合规范要求的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因此,设计文件审查是必不可缺的,设计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审查意见,及时根据审查意见完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晓秋,谭凯元. 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需注意的问题[J]. 科技传播,2011,15:53+50.
2、法规和管理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环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3、完成了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并严格实施,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建立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
4、公共绿地布局合理,服务半径达到500米(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的要求;城市绿化覆盖率40%、建成区绿地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
5、注重县城风貌的保护,突出文化和民族特色,保护历史文化措施有力,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显。
6、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100%和80%以上,县城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
7、至少有两座公园符合《公园设计规范》要求,面积在3公顷以上,公园绿地率70%以上,植物配置合理,富有特色,规划建设管理具有较高水平。
8、县城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各占60%以上;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9、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组织开展了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
10、广场建设要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达到60%以上,建筑小品、雕塑特色突出,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历史文化风貌,立体绿化效果明显。
11、县城生态环境良好,山体、水系及周边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形成城郊一体的优良环境;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
12、县城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明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65%以上,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240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关键词生态景观生态学理论绿化设计
Abstract: the canal, stretch for miles. The changzhou shows not only, also wrote the prosperity and the prosperity of chapt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hangzhou canal changzhou section also ushered in the fourth head further south. Historically, looking to the fu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hannel, green corridor structure is the goal of the reform. Below the author expounds mainly the canal changzhou section undesirable channel "one river, two road, three forest belt" landscape build.
Key words ecological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of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京杭大运河有着千年的历史,千里的长度,沟通五水系,流经六省市,是古代中国南北方向唯一的内陆水上交通大动脉。运河江苏段从北到南串起了江苏省徐州、宿 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颗明珠。在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形成和发展中,运河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
2、设计依据
(1)、《公园设计规范》(CJJ48-1992)
(2)、《城市公共绿地设计规范》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计委2006);
(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3月);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998年局部修订条文);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设计内容
改线航道选在原运河段南侧,距核心城区远的城乡结合部,这样既减少了船舶嘈音对城市产生负面影响,也为城市化发展留有更多的空间。在运河常州市区段改线方案设计时,考虑G312常州段公路改造工程线路走向,尽量结合或利用运河大堤岸线作为公路改线段,设计共线里程达17.0km,从而为实现“一河”(运河)、“两路”(G312 、运河北路)“三林带”(运河两岸绿化带、公路绿化带)的布局创造了条件,给城市建设创造了和谐环境。
运河两岸种花植树,分区段种植不同树种广玉兰、香樟、垂柳、间以草坪,使四季常绿、花木交错,构成季节、色彩相协调,结合地形、地貌设置景点,在运河城区段绿化重点设计为园林置路小品等,形成以运河为轴心的运河自然风光带。通过树木间种植草坪,在视野上形成“通、透”现象,不管从水上看公路还是从公路看运河这两个不同的视野,沿线自然景观尽收眼底,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得到有机结合,收到生态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效果。
4、设计目标
悠悠运河,绵延千里。不仅孕育了常州,也谱写了繁荣与兴盛的篇章。随着城市的发展,京杭运河常州段也迎来了第四次南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建设生态航道,构架绿色廊道是运河改造的目标。新运河常州段从新闸改道,蜿蜒25.764公里至丁堰,又重回故道。其中17公里与新312国道相依。其北侧是常州核心区中心组团,南侧是武进湖塘组团,西部是钟楼经济开发区,东部有武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及东南经济开发区。其核心段处于常州中心组团与湖塘组团的交界处,南北鳞次栉比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令人窒息。对舒缓的向往,对绿色的渴望,构架了新运河景观设计的 “生态” 定位。
生态景观是新运河及312国道景观的主体:
景观与周边地块紧密结合,形成贴切当地的植物群落及人文景观。
开敞视线,最大限度地保证路水相通的视觉效果,具体措施:
减少中间层次植物,利用枝下高、通透视线。
形成疏林草地的通透效果。
顺行车视觉方向斜行种植。
充分利用现有田园、水系、道路绿化,形成楔型生态网络
(4)综合考虑植物季相与色彩变化,增强绿化景观的美观性、艺术性。
5、设计原则
新运河景观建设遵循四大原则:
1、“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原则――生态廊道
新运河的建设,不仅构架了一条东西方向的交通廊道,我们更应以此为契机,打造一条我市最重要的生态廊道。
2、“文化为魂传承历史”原则――文化廊道
面对新旧两条运河,作为规划,我们必须区别对待,形成两种不同的文化定位:即:老运河集中展示常州古运河两岸灿烂辉煌的文化成就,新运河传承历史,把握时代脉搏,充分挖掘其本身的文化素养,体现完全区别于老运河的文化内涵。
3“塑造景观打造亮点”原则――景观廊道
新国道,气势宏伟;新运河,波澜壮阔,二者并驾齐驱,融入城市,必将为城市带来新的亮点。
4、“融合城市协调发展”原则
新运河景观,还应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环保、旅游等诸多城市元素,做到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6、绿化设计特点
充分利用运河航道内土方,把运河中的土方就近用于绿化带中土方造型,不仅减少了外运土方所带来的巨大花费,而且又解决了绿化带土方造型所需的土方来源,一举两得。
根据新运河沿途所在区域的用地规划性质,我们把全程分为四段,分别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对应钟楼开发区的产业景观段;对应牛塘等乡镇的田园景观段;对应城市中心区的都市景观段;对应武进、东南两个开发区的林园景观段。产业景观段,构建生态防护体系;田园景观段,再现乡村田园风貌;都市景观段,营造滨水休闲空间;林园景观段,体现片林景观价值。
(1)产业景观段
产业景观段以简洁、整齐的防护林带为主,既界定了交通与产业的空间划分,又起到了防污、降噪的隔离作用。另外防护林采用东南向成行种植,起到夏季通风,冬季防寒的作用,对调节区域气候,起到积极作用。
产业景观段体现冬季景观,植物类型为防护型。主要植物有:意杨、枫杨、国槐、刺槐、水杉、青冈栎、女贞、梅花等。其中骨干树种为意杨、水杉,特色树种为梅花。
(2)田园景观段
田园景观段的乡村风貌是最为宝贵的景观资源,村前的枫杨林,塘边的水杉树,无不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田园景观段的植物配置就是这些原有树木在规划绿地的延伸。
田园景观段体现夏季景观,植物类型以乡土型为主,从吴家大桥向东现场水网纵横、河塘遍布,这一段的景观以湿地型为主。乡土型主要植物有榉树、合欢、枫杨、刺槐、构树、楝树、青桐等,其中骨干树种为枫杨、榉树,特色树种为刺槐。湿地型主要植物有水杉、池杉、合欢、落羽杉、茭白、芦苇、荷花等,其中骨干树种为水杉、池杉,特色树种为合欢。
(3)都市景观段
都市景观段周围人口密集,规划布置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和芳香植物,适当配植鸟嗜植物和蜜源植物,吸引动物和生物,创造“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滨水环境,体验都市休闲与浪漫。
都市景观段体现春季景观,植物类型包括保健型、蜜源型两种。保健型主要植物有:香樟、枫香、玉兰、枇杷、杜仲、石榴、梧桐、喜树、银杏等,其中骨干树种为香樟、杨梅,特色树种为玉兰。蜜源型主要植物有:广玉兰、槐、胡枝子、无患子、李树、杨梅、樱花等,其中骨干树种为广玉兰、槐树,特色树种为樱花。
(4)林园景观段
常州东南地区以盛产水果而闻名,林园景观段以经济果林为景观特色,体现硕果累累的秋季景观。林园景观段植物类型为经济型,主要植物有:银杏、枇杷、杏树、杨梅、无花果、桔树、果桃、桂花、栾树等,其中骨干树种为银杏、桂花,特色树种为栾树。
3 结语
绿色生态改造是一种滨水开放空间复兴活力的发展策略。将运河两侧的绿化带、公园和两侧的道路串联成空间绿化网络,促进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建成后的京杭运河常州段是城市理想的生态走廊,保护和强化其生态效应,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景观规划;规划设计
1工程概括
惠亭山,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城南500米处,海拔211.6米。横向东南绵亘,与尖峰山、鸭嘴山相连,三峰兀起,恰似驼峰,总长约5公里构成京山县城南片的一道天然屏障。?山的西南脚下建起了一座库容2.89亿立方米的惠亭水库。登上惠亭山环视远眺,一派山水风光尽收眼底:县城内楼厦林立,鳞次栉比;悠悠溾水穿过城区逶迤而区;北面的和尚寨、雨霖山、张良山在飘渺的云雾中若即若离,与惠亭山遥相呼应;西南面的惠亭水库像一面清澈的明镜镶嵌在大地上。本工程位于惠亭山水库西侧,地块东侧为小中路,西南侧为南环线。
2 设计依据
湖北荆门市京山县规划部门对本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批意见;京山县建设局对建筑设计方案的批复;湖北惠亭山温泉度假村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合同(合同编号:2012-JD-022)。主要设计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及其他现行国家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及地方性法规。3 总图设计
3.1 功能布局
本项目总体上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高层酒店区、会议中心区、排屋区三个部分。高层酒店考虑用地实际情况主要集中布置在东南面,位于小区主入口处,简欧风格,结合酒店庭院中的景观轴和中心公园及梯田景观,把惠亭山的自然风光融入到了酒店中来。会议中心布置在酒店西面,简欧风格。会议中心前面为高贵、典雅的纯欧式私密公园景观,后面为酒店的中心公园,与酒店共享超大的公园绿化。排屋区在本地块的最西边,紧靠惠亭山水库。通过湿地景观区和休闲景观区与水库进行无缝对接,能够达到亲水,亲自然的双重享受,给人一种随意、自然的生活氛围。
3.2 交通流线与停车
酒店、会议中心和排屋三个功能区块组成了一个东西方向长、南北方向较短的矩形(近似)。在地块四周布置了一条6米宽的环形车道(可兼做消防车道)。在酒店和会议中心区之间设一条4.5米宽、穿过酒店中心公园的道路(可兼做消防车道)连通地块南、北边道路。沿酒店与其之后的中心广场中间设一条消防车道,在酒店辅楼(2号楼)北面设置一个15X15米的回车场地。人流与车流组织及停车采取如下措施:
(1) 人流组织
酒店区:酒店东南侧设为主要出入口,其他次要出入口沿酒店四周在适宜的位置设置。酒店中心广场上设置景观人行观景道,可直接通至其西边的会议中心二楼。会议中心区:主要出入口设在其西侧,次要出入口设在会所东侧及其两端。会议中心主入口通过中心景观园路可进入排屋区。排屋区:排屋区的主入口位于其北侧的小区规划道路,沿其四周在适宜位置设次要出入口。三个区域总体上通过其之间的景观广场及景观道路可互相贯通,并且与地块中的车行道路完全分离。
(2) 车流组织与停车
沿地块四周设置机动车道,与内部步行道完全分离,可通达每个区域的主要出入口、酒店区的后勤区及餐饮部。并可到达会议中心东入口。机动车位主要考虑地下停车,在1号地下室设一个地下车库,建筑面积3940㎡,设喷淋灭火系统,分为一个防火分区,设两个汽车库出入口,可停机动车121辆,地面设有少量机动车位。
3.3 建筑退界与竖向设计
建筑退界:依据规划要求退让。竖向设计:本用地范围地势比较复杂,东高西低且高差相差较大。本次设计结合地形分为3大块区域酒店区、会议中心区和排屋区,总体上是梯田状分布。酒店区的相对室外的首层绝对标高为105.55,室内外高差沿建筑四周从150~450不等;会议中心区相对室外的首层绝对标高为98.45,室内外高差150~300;排屋区相对室外首层绝对标为96.00,室内外高差300。
3.4 绿化与景观
(1) 绿地系统
公共绿地系统与地块的人行车行流线互不干扰、相互分离。绿地系统由小区中心绿地、组团公共绿地、中心公园形成既相对独立又互为渗透的公共绿地系统。绿化层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中心公园绿地。由构架、镶草硬质铺地、绿地、园林小品、点状乔木、亭子组合构成。第二层次湿地景观绿化,主要由沿水库的乔木、绿地和景观小道构成。第三层次宅前绿化。主要为家庭绿化,以花木、绿篱、攀爬垂直绿化为主。第四层次道路绿化。结合小区入口、小区级道路和组团级道路配置行道树和镶草硬质铺地。
(2)空间景观
通过空间的组织,形成一个完整连续、层次清晰的空间序列。地块空间层次规划把整个地块空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公共空间——小区主出入口、小区中心景观、中心公园、湿地景观、休闲景观。作为小区全体居民共同享用的领域。第二层次:半公共空间——组团空间。系组团居民活动的领域。第三层次:半私有空间——院落空间。
(3)环境配置
中心公园:结合公园的特性和服务内容,在一些露天休息区域栽种高大的景观树种,形式集中的绿荫休息区。选择色彩淡雅、适合步行的地面铺装,广场地面分格以方形构图为主,园形构图为辅充分展示欧式贵族气息景观。设置花坛、树池、观赏性草坪,布置休息座椅、路灯、垃圾筒等设施。在会议中心前方位置设置大型公园式景观广场、景观亭、泳池等。周围绿地广场结合其特性设置小品或雕塑,设置步行道、休息座椅、垃圾筒等设施。
地面铺装与无障碍设计:硬质地面铺装建议使用彩色混凝土块、广场砖、烧制的无釉防滑材料,色彩宜用淡雅的暖灰调,并注意图案、色彩及质感的组合。铺装方式以每个特色空间来确定基调;地面铺装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在街道转角人行横道线处设置残疾人坡道;结合人行道及广场地坪处理设置标准盲道。
简约精致的欧式小品点缀:在广场、绿地及重要建筑群之前布置雕塑与建筑小品,其造型要求适当抽象,其内容既能反映京山历史文化的特色又能融入相应的典型欧式风情。避免大广场大轴线和大量修剪绿篱的出现,处处体现唯美与简约。材料质感宜粗犷,其尺度宜亲切,结合建筑、雕塑小品等设置一些小型喷泉,采用精致的亭、廊、陶罐等小品点缀,营造高雅、奢贵的居住环境。
作者简介:
关键词:结构设计; 岭南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building is like a statue beautiful works of art, nice architecture is the beautiful design the building stylist and structure design is the result of the close cooperation with each other. But want to distinguish with the emphasis of the specific, some are emphatically art, beautiful requirements, on some use function,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o on. In short, the architect's design can be beautiful building modelling, perfect us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design organically, and not simply strange pursuit. Architecture design key is can't leave the design of concrete object.
Keywords: structure design; Lingn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白云新城新市街萧岗村地段,由四组建筑物组成,第一组为综合办公楼(展览厅),层数为四~五层,层高6.0米,主要柱距为8M×10.5M,9M×10.5M。第二组为综合办公楼(报告厅),层数为二~四层,层高6.2米,局部设一层地下室,层高6.0米,主要柱距为8M×10.5M,9M×9M。第三组为贵宾接待室,层数为二层,层高6.0米,局部设一层地下室,层高6.0米,主要柱距为8M×10.5M。第四组为画室,层数为三层,层高6.0米,局部设一层地下室,层高6.0米,主要柱距为8M×10.5M。根据建筑布局,主体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跨度较大处(跨度15M)采用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支承井字梁结构,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梁高,增加净空。
图1平面图
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140-2004)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
3结构设计方案
3.1风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本工程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5 KN/m2。
3.2抗震设防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3.3荷载取值
本工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取值,行政、办公活载标准值为2.0 KN/m2,展览厅活荷载标准值为3.5KN/m2,普通阅览室、画室活荷载标准值为2.0 KN/m2,会议室活载标准值为3.0 KN/m2,档案库活载标准值为5.0 KN/m2,地下室停车库活载标准值为4.0 KN/m2,绿化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3.5 KN/m2。
3.4基础设计
拟根据本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未出)进行设计。本工程单柱最大轴力标准值估算为5000KN,基础形式视地质勘察资料而定,现暂定采用桩基础,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200KN,桩型拟采用静压式直径400的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C80混凝土),桩长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
3.5墙体材料
为减轻荷重,节约造价,同时满足环保要求,所有墙体均采用容重1400Kg/m3的轻质砌块。
3.6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要求
桩基础施工应按照设计规定的沉桩设备进行沉桩。钢结构的施工单位应具备钢结构加工、安装专项资质,并且具备加工本工程钢结构的设备。预应力构件的施工单位应具备预应力结构施工的专项资质和相应的设备。
4 展现中国艺术精神及岭南文化的特点
4.1广州白云新城的城市空间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项目位于广东新体育馆,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建)以北,南临广州汽车集团展览中心,北靠广州市档案馆,东与白云山相望。是集园林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标志性建筑。是艺术家进行艺术研究和创作的基地。是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欣赏的艺术殿堂。也将提升白云新城区域的文化艺术氛围,为广州市城市建设添异彩。
图2主出入口透视图
4.2展现中国的艺术精神及岭南文化特色
中国山水画很好的体现出中国艺术精神。中国山水画: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强烈的形象感染力,激起设计的激情,于是在规划设计中本案把形态作为象征的西方建筑特点与东亚建筑的亲和园林小品相互协调,把建筑布置在大自然中,使人无法分辨哪个是自然。本工程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建筑空间,而是通过延续连绵的曲线空间形成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的,令使用者神往无穷。展示厅设计沿袭了古典广东城市意向的拼贴特征,内部空间采用半围合曲线强调展示路线,增加活泼的气氛。
图3展示厅
展示区与创作区由空灵的水院,沧桑的古树的内庭院相互隔开,用飞舞的长廊等浪漫元素组成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廊道空间联系,功能上虽然完全分隔,但建筑意境中却留有联系,将展示的“流动空间”与创作的“静谧空间”融为一体。画室设计承袭了岭南特色的骑楼空间,每层错落,独立成室,取南北日照,采光充足并且开间宽敞,并且运用了休息和工作并存的设计思想,设计了带夹层休息室及资料室,方便使用。
图4夜鸟瞰图
5 结语
关键词:下凹式绿地;道路排水;雨水收集系统
1 工程概况
北环路地处盐城市亭湖区新洋经济区,道路全长约2300m,宽70m,横断面为:3.5m(人行道)+9m(辅道)+6.5m(侧分带)+12m(机动车道)+8m(中央分隔带)+12m(机动车道)+6.5m(侧分带)+9m(辅道)+3.5m(人行道),属于快速路。北环路南临公墓河,由于道路较长,为了减小雨水管道管径和埋深、降低造价,北环路排水设计采用下凹式绿地排水系统。
2 下凹式绿地排水系统特点
常规道路排水,雨水只能通过管道排除,容易形成内涝。下凹式绿地充分利用了土壤渗透能力。其工作原理:经道路横向坡度将路面雨水引入侧分带内,汇集到侧分带的雨水首先通过表层土壤下渗,未经下渗的积水超过一定高度时将通过溢流方式从雨水口排除。
3 下凹式绿地排水工程设计
3.1 设计参数的确定
(1)综合径流系数ψ
综合考虑工程造价、道路功能等因素,本工程道路绿化率为30%。有研究表明当道路绿化率为30%时,当暴雨重现期为2a时,下凹式绿地内积水有80%可以通过下渗方式排除。可以看出下凹式绿地对雨水的截留、渗流作用较大,可有效地降低综合径流系数。但目前尚无关于海绵城市径流系数的相关规定。本次设计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3.2.2条为依据,通过加权平均取综合径流系数为0.60。
(2)暴雨重现期
暴雨重现期是排水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选取暴雨重现期过小,将导致排水能力不足,容易发生积水。暴雨重现期选择过大,会导致工程造价增大。因此暴雨重现期的选择应依据排水设计规范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确定。北环路为城市快速路,属于城市重要干道,一旦发生积水,对城市交通产生较大压力。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16) 2014版3.2.4规定,暴雨重现期P取3a。
(3) 降雨历时t
地面集水时间t1的长短,应视汇水区域内是否存在雨水管网而定,雨水在管道中的流速比地面漫流流速大,因此汇水区域内存在雨水管网时,所用的集水时间t1较短。北环路两侧以新建居住小区为主,敷设有雨水管道,地面集水时间t1取10min。
3.2 开孔侧石设计
与常规市政道路排水不同,本次道路路面雨水通过开孔侧石汇入侧分带内。道路侧石孔洞是侧分带蓄水的一个重要过渡点,其大小将直接影响到路面排水能力。开孔侧石的设计是解决路面积水的保障,也是下凹式绿地设计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考虑到美观要求以及施工方便,侧石孔洞采用圆形断面。从道路横断面可以看出,人行道、辅道、机动车道路面雨水经道路侧石孔洞汇入侧分带内(中央分隔带上方拟做高架,不考虑中央分隔带排水)。
本次设计孔洞直径为0.1m,孔洞间距为0.2m,孔前水深为0.04m(孔前水深参照图集06MS201中雨水口泄水能力相对应水深)。则湿周0.14m,过水面积0.0022m2,分别根据孔流和堰流计算其流量,取较小值为设计雨水量。
堰流流态下,孔洞过水能力Q1=1.25×0.14×0.041.5=0.0014m3/s; 孔流流态时,侧石孔洞过水能力Q2=0.67×0.0022×(2×9.8×0.04)0.5=0.0013m3/s。孔洞设计流量Q设计取较小值0.0013m3/s。每个孔洞汇集的最大雨水量Q0=q×ψ×F=q×ψ×L×(B人行道+B辅道)=0.00062m3/s
3.3 侧分带内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道路范围内的雨水汇入侧分带后,主要通过侧分带下凹方式实现雨水的调蓄功能。侧分带下凹深度直接影响蓄水容量的大小,下凹深度较浅时,对削减暴雨洪峰流量作用影响较弱;而下凹深度过深时,不仅降低了道路的景观协调性,也为日常维护带来困难。因此本工程绿化带下凹深度选择25cm。
侧分带内布置平箅式双箅雨水口,间距为25-30m。雨水口箅面标高比侧分带标高高10cm。汇集到侧分带内的雨水首先通过表层土壤下渗,当暴雨强度较大时,超过雨水口箅面雨水通过雨水口排放至雨水管道。侧分带做法详见图3。
4 结束语
本工程将该理念引入市政道路工程中,对侧石孔洞、绿化带下凹深度、雨水口箅面标高进行了设计,在兼顾蓄水、防洪的同时,确保道路路面雨水及时排除。
参考文献
[1]张健林.下凹式绿地蓄渗城市路面雨水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
[2]俞佳.一种新型城市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2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