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5 09:53: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红色教育专题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调查对象覆盖学校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普遍性,一年级160名,二年级120名,三年级120名,分别占问卷的40%、30%和30%,有12份未按要求作答,实际有效问卷388份,有效率为97%,对回收的问卷运用EXCEL等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对人文素养基本内涵的认知上,学生中55%一般了解,35%比较了解,10%不大了解;对人文素养重要性的认识上,72%有想法有行动,15%有想法没行动,13%没想法没行动。在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中,学生对读书的认可较高,有67.3%的学生认为“应该博览群书,提高人文素养”,有32.7%的学生认为“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读部分经典图书”;有55.4%的学生选择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校选课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数量,有30.2%的学生选择提高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生人文培养的重视程度,作为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有25%的学生选择着力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有29%的学生选择加大投入打造校园人文景观、优化人文教育硬件环境。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丰富的信息资源充斥大脑,在面对如何选择有效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上产生困惑,人文素养塑造的目的性不明确;学生虽总体上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更倾向于技能的培养,把专业知识学习放在第一位,特别是高职院校尤为突出。
二、高职院校中人文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养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养教育应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养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养的技能性人才”。这就为高校如何实施人文素养教育指明了方向。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闽西红土地精神文化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和素养教育通用平台为基础,通过课程途径、活动途径、学生素养训练项目途径,实施“立德”、“立身”、“立行”、“立业”教育,促进学生德才、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学生“第三本证书”———“素养证书”的目标。
三、加强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建设了一支责任心强、思想素养高、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精的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有计划地组织素养教育教师外出参加进修和专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专业教学各环节中去,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优势;开展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内部、素养教育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加强专职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加大专职辅导员队伍中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的培养力度。为拓展校外兼职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聘请和组建了一支由老、老干部、企业高管、劳动模范、优秀校友、朋辈辅导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高素养校外兼职教师队伍,为实现素养教育目标奠定队伍基础。
2.开设素养教育课程学院通过“四个纳入”,即把红土地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纳入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德育体系、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加强课程改革,创新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方法,提高《闽西革命史》、《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等公共课的教学质量,有力推进红土地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加强对素养教育课程的研究,对现有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开发出具有闽西红土地精神特质的公共课程。学院副院长吴新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全体教师对省教育厅委托的“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编写了校本教材《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将闽西红色资源顺利转化为大学生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在全校学生中有效开展红土地精神育人工作。《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得到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委党校领导专家的高度肯定。
四、把红土地精神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
1.建设红色阵地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突出红色氛围,在图书馆特设“红土地”专区和“红土名人书架”;在校园主建筑周围设立“红色记忆长廊”;信息技术中心开辟“红色影视鉴赏”、“精神视点”等专栏;学院团委组建“秋白话剧社”、“红色艺术团”;社团联合会自办《走四方》、《大风歌》、《凝神》、《希望》等多种弘扬红土地精神的刊物;建立了一批具有红土地特质的学生社团,如“红古田学生合唱团”、“红古田理论学习社”、“红土地学生艺术团”等。通过建设一批红色教育阵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座谈、内容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并结合实际为今后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清晰的参照框架,以期更加契合当下大学校园的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5-0021-03
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机构,在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准则和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使命,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对高校图书馆工作提出了继承与创新的新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文章深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举措。
1高校图书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经验
2014年,笔者在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率为94.8%。其中,被调查者中男性占56.4%,稍多于女性;35岁及以下占43.1%,36~45岁占43.6%,中青年居多;本科及以上占38.5%,专科占61.5% ;党员占22.9%,群众占62.4%,主要涵盖群众和基层干部;图书馆员占11.5%,教学人员占22.0%,学生占66.5%,学生为主,岗位涉及学校各部门。从上述数据可发现,此次被调研对象无论从年龄、学历、政治面貌还是类别上都有较强代表性,基本反映了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真实看法。
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对本校及相关院校“图书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高校图书馆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等两项的积极评价比例分别为:80.3%、78.9%。这说明,有八成左右的师生及馆员对本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整体情况持肯定态度。可见,高校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这些成效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1扭住“总开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
在学习教育中,图书馆要紧紧扭住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倡导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开展个人对照检查,组织专题征文活动,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进而拓宽精神领域、提升思想水平。
1.2坚持“讲认真”态度,建立师生导向的考核高标准
图书馆从实践层面出发,把师生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之中,增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专区”,从党的光荣传统中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将价值观建设与年度综合考评紧密结合,努力把价值观建设成效转化为美化校园的物质成果。[KH+4mmD]
2高校图书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存在的问题[KH+4mm]
尽管高校图书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调研中仍发现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2.1缺乏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深刻理解
调查中笔者发现,半数以上调查对象关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强化宣传教育职能”,而对如何创新沟通渠道的关注度明显不够。从分类群看,认为图书馆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群众占23.8% 、党员占58.0%。可见,现实中,高校图书馆缺乏对核心价值观知识的深刻理解,这大大削弱了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培育能力。
2.2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
调查显示,认为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的调查对象占42.6%。现实中,有些图书馆部门忽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安排。从师生的需求出发,为他们办实事、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是检验图书馆是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标准,图书馆应深入开展各种解决师生实际问题、实现师生切身利益的主题实践活动。
2.3缺乏持续、配套的教育培训体系
调查中,被认为存在突出问题且比例排在前五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项目中,有四项引起我们的注意:①理想信念教育不到位(57.3%)。②品德修养教育不到位(47.2%)。③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走过场(36.2%)。④红色传统教育不够(35.8%)。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师生希望能有可持续的配套教育培训来推广、深化、巩固这些效果,若能做好这一步,将得到更多的师生认同。
2.4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
现实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测评机制――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并没有被纳入到学业鉴定、年度绩效考核、晋级任用等体系中,缺乏有效约束力,师生主体参与度不够理想。另外,有些图书馆部门片面强调职能部门监督,忽视了师生监督、媒体监督和内部互相监督的有机统一。
3高校图书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举措(见图1)
3.1深入开展顺应师生意愿的道德教育主题活动
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图1数据显示,调查对象认可度最高的是“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比例达到71.1%。其最受师生欢迎,应该大力推广,形成常态机制,并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旋律,以为师生服务为核心,以学习教育为引擎,以走访调研、收集建议为手段,以精神文明建设考评体系为监督形成有机整体。另外,调查对象对“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召开班内和院系民主生活会”的认可比例也都超过三成,应予以足够重视。图书馆要加强公益宣传的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加大公益宣传展示力度,在适当位置悬挂张贴公益广告。此外,各类公益广告要注重导向鲜明、富有内涵、引人向上,增强传播力感染力[2]。图书馆服务项目应拓展为讲座朗诵、文化展览、专题陈列、音乐欣赏、影视观摩、学术交流、网上咨询、文献提供、新书、多媒体互动、文化休闲等多种形式,汇集文献流、信息流、知识流、人才流和思想流[3]。
3.2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方式
就增强师生社会主义精神家园教育效果而言,笔者建议重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87.6%)和举办专题讲座(71.1%),积极鼓励高校教师将精神家园建设专题送进课堂、送进支部活动、送进网络宣传阵地(见图2)。
加强师生人品修养在于长效机制的建立,主要措施应围绕加强校内自我和互相监督、制定学生和教师道德规范、建立师生诚信机制等方面展开(见图3)。
[TP0516.JPG,BP]
图3加强师生人品修养的有效措施(请选2~4项)
此外,调查还发现,目前在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各项途径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范围最广,达到52.8%;宣传栏、横幅、展板等能覆盖到的比例达到21.6%;图书馆组织的主题宣传及实践活动占17.9%;专题讲座为6.6%。可见,图书馆在巩固、发扬新媒介宣传功效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当代新媒体技术的易达性,提高它的覆盖率,即综合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移动网站、微博、微信、QQ群等新兴媒体,打造出一个既符合现代特色又遵循传统规范、既属于教师也属于学生的社会主义精神家园。
3.3创新师生教育培训机制,深化、巩固师生精神家园建设成效
3.3.1多渠道开展教育培训,不断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图书馆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优势和教师宣讲优势,引入中央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及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促进师生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建设。此外,在内容上,图书馆应加大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培训力度,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应利用红色教育资源,锤炼道德修养;应着力培养师生地哲学思维能力、科学发展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通过开办“师生道德讲堂”和“周末道德讲坛”,打开汇聚道德力量的阀门。
3.3.2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实现因人制宜、因课制宜。①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模式。借鉴美国哈佛大学的课堂案例教学流程,课前采用预习与小组讨论方式,课中采用原理讲解、案例分析、教学互动方式,课后实现回顾复习、自编案例、成果检验等程序。②创新MOOC新媒体学习模式。尝试开通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学习园地,连入高校图书馆,提供网络课程、案例库和学术资源,在突破时空的前提下实现学习目的。
3.3.3不断创新教育培训考核评估机制。调查中,82.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学生、教师、图书馆互评机制。78.8%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在培训后与院系建立培训沟通机制。此外,图书馆培训部门应及时提供师生学习情况,同时通过问卷、电话调查或访谈等方式,向院系了解教师、学生培训后的精神面貌变化情况,实现双向反馈。
3.4创新师生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建设监督管理机制
3.4.1坚持“两个结合”的考评原则。①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主要将政治学习、专题会议、教育实践活动的次数、人数以及设施经费保障等情况作为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量化。②坚持定期考核与常规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是一年或两年进行总评。日常考核是实时考核院系和班级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建设情况。
3.4.2考评和奖惩有机结合。加大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建设考评奖惩的力度,注重发挥两项功能:①典型引导功能。大力培植和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人人参与精神家园建设的良好氛围。②强化激励功能。设立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建设先进个人奖,加大物质奖励力度,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师生工作业绩和学业成果的重要依据,与评优、晋升、晋级、评奖相挂钩,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
4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图书馆凝集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开展师生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努力探索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高校图书馆积极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不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创新师生教育培训机制,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建设新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构建起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格局,为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ZK(#]张小`.论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务中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6):116-118.
[2]黄莉萍.关于图书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思考[J].艺海,2014(5):177-178.
精心组织实施 明确目标任务
4月6日晚上7时,此次参训学员刚刚抵达重庆,大家还来不及修整片刻,遵义市教科所副所长王文霞就组织召开了该次培训学习的第一次会议。
为了加强培训管理和增强培训实效,会议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选举班干部,选举了班长、学习委员和宣传委员,以及8个跟岗学习小组的组长。
在会上,王所长首先代表遵义市教育局作了主旨讲话,对确立“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创建特色学校的内容和方法作了具体深入的阐述。
然后,遵义市特色学校创建项目办的李昌云校长和重庆课堂内外(集团)新课堂教育的老师就本次培训的具体要求作了说明,并对参训的学员、本次培训班班长、班委、各小组长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最后,各与会班干和小组长对如何完成本次培训任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纷纷表示将珍惜本次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请教的机会,争取多学知识、更新观念、学有所获、完善各自学校的创建方案。
严守培训纪律 高层次专题讲座
4月7日上午9时,参加本次研修培训的学员在重庆市人和街小学会议室举行了本次培训的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重庆新课堂教育项目执行总监李莉萍主持。
开班典礼上,重庆市评估院的胡方所长代表专家组成员向学员们介绍了培训安排,遵义市项目办主任王文霞副所长代表遵义市教育局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了培训的纪律要求。
为了让本次跟岗研修培训更有针对性,开班典礼后,举行了三场专家讲座,三位专家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就特色学校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阐述。
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人和街小学肖方明校长作了题为《培育学校文化、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专题讲座。肖方明校长以重庆市人和街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过程这一成功案例分析了什么是学校文化,为什么要培育学校文化,怎样选择和构建学校文化……让学员们豁然开朗,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往特色学校的创建之路。
重庆市育才中学教科室杜东平主任以《生活教育模式是重庆育才中学的办学特色》为题介绍了重庆市育才中学如何以生活教育模式把学校办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的校园。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云生用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案例幽默风趣地阐述了为什么要建特色学校、特色学校是什么样子、怎样建设特色学校、成功特色学校的标准等四大各位校长朋友们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
跟岗学习 走进课堂 体验特色学校内涵
4月8日至12日,遵义市特色项目学校第一批管理干部分成8组分别到重庆各特色基地学校跟岗学习,各学校针对跟岗学员的学习要求,对学员的学习日程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利用座谈会、参观学校和阅读学校管理书籍等形式让学员尽快熟悉环境,了解学校的特色文化。
遵义市育新小学一行到重庆市谢家湾小学跟岗学习,首先让他们感受到的是谢家湾小学的整个校园文化特色凸显,到处都彰显着“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的主题文化,不管是校园外显环境的布置,还是师生的文化理念,到处都渗浸着“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在校园参观中看到校园到处都有洋溢着一张张笑脸的照片。过道上,走廊里一幅幅红梅花儿的图案,都散发着特色之花的芬芳,深深感受到学校精神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引领。
遵义市十五中和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一行到的是重庆市铁路中学,铁路中学恪守“和谐发展、群星灿烂”的办学理念,以“多元活动、多元评价、多元交流、多元发展”作为星光教育的特色体现,使铁路中学成为全国的优秀特色学校之一,也是全国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听了黄其力校长对学校整体工作的介绍和随堂听课, 让大家初步了解铁路中学在学校管理和教学环节中如何贯彻特色教育。
赤水一小和道真玉溪小学一行5人,来到珊瑚实验小学开始了跟岗学习。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美术活动中心”“百草苑”“科技馆”等校园文化。整个校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枇杷、桃子挂满枝头,太阳能路灯、风车发电机、电子借阅图书等高科技设备,让大家大开眼界。四层楼的“科技馆”让人体验到科学的奥妙与乐趣,更让人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学生自己的“开心农场”种满了蔬菜,养殖了小白兔,艺术课上古筝琴声飞扬,国画课堂温文典雅。
红花岗丰乐小学一行到的是杨家坪小学跟岗学习,杨家坪小学将写字文化做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初期的理解是很朴实的两句话: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经过数年的努力打造,提炼出了“立字立人,字立人立”的办学理念。
桐梓四中、正安三中一行到重庆市第九十五中学进行跟岗学习,当学员们步入该校园,立刻就被《重庆九十五中赋》所吸引,激情飞扬的词句,蕴含丰富的寓意,让大家感受到该校厚重的文化底蕴。漫步饱览了整个文化墙,让大家感慨于该校众多的荣誉和丰硕的办学成果,更让大家不能忘怀的是“立己立人,至善至美”的办学理念,彰显了九十五中人深邃的办学理想和高超的特色办学智慧。
通过几天的学习,各组学员参观了基地学校,走进课堂听课,和老师们、学生们面对面地交流。学员们收集信息,对学校的特色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学员们纷纷感慨,“特色”不是花俏表面的东西,而是以特色为突破口,持续深入的渗透一种人文的情怀及办学理念到学校的各个环节。
答辩过程精彩纷呈 培训成果丰富多样
在跟岗学习后,创建特色学校项目组又为学员们安排了一场精彩的答辩会。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问题不散光,扭住问题不放松,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使专题教育的过程成为校正不严不实的过程。
正视不严不实问题。要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主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通过上好党课、个人自学、专题学习、集体研讨、组织培训,引导党员干部正视不严不实问题,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结合本地实际编写教育学习资料,开通电视、网络和手机等专题教育栏目,利用红色资源、先进人物事迹和群众办事换位体验,净化思想、升华境界。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专题报告,开设反腐倡廉主题展览,采取以案说法、以案释纪、以案施教等形式,深刻认识不严不实的危害。
深挖不严不实问题。把单位部门摆进去、把具体工作摆进去、把党员干部摆进去,深入细致地查找问题,找准靶子、点中穴位。要认真开展好专题学习研讨,既要谈又严又实的具体要求,也要谈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围绕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六个方面,列举出不严不实具体表现,把思想上的模糊认识点出来,把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点出来,把基层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点出来。要深入基层,面对面群众听取意见,请群众提意见、找问题。要用好典型案例分析,筛选出本地本部门不严不实典型事例,集体会诊、分析原因,对号入座、认领责任,做到用具体事例说话,实打实查摆问题。召开好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集中力量进行解决,做到不散光、不跑题、不偏向。坚持把解决不严不实问题贯穿始终,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做到小问题立即改、老问题不断改、突出问题用力改,持之以恒抓好问题整改落实。要列出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把班子问题分解到人,把个人问题细化到事,列出时间表,落实整改时限,做到问题不整改不销号,事情不解决不放手。要采取定期调度、跟踪督查督办、整改销号、阶段排名、媒体曝光等措施,促进问题得到整改落实。要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出行难、入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要开展“为官不正”、“为官不实”、“为官不为”、“为官不廉”集中整治,对不严不实的干部督促整改,对屡教不改的干部进行组织处理。
一、“色”,就是深入学习红色理论,坚定理想信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1.树立新教育观,形成重视学习、齐心向上的优良学风。
首先要利用政治学习等契机,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幼教理论新体系和幼教科学发展观。其次,以年级段为单位有针对性地读一些幼教经典,促使他们树立努力工作的良好风尚,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再者,创设温馨的办公室,每个办公室配一个图书架,定各类幼教书籍,供教师随时阅读,为每位教师办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卡等等途径扩大教师阅读范围,并定期举办“新教育信息分享交流或知识竞赛会”创造处处有知识,处处能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2.强化行风建设,营造新文化,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创建心理咨询制度,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思想认识,以此提高教师的自我职业的肯定以及自我定位。同时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五有四禁三热爱”主题,组织进行师德案例分析,进一步端正教师的行为规范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考核,评选师德标兵,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二、“香”,就是诱发组长“做菜”的积极性,带动提高教师全面素质
1.成立多元化小组团队,如:骨干教师团队、教科研团队、马赛克精英队、环境包装队,并且把团队建设的构思权和管理权交给各组长,鼓励并放手让他们自主开展组风建设,团队合作等班组活动,让她们在自发自主的活动中真正感受团队建设的魅力。
2.实行新教师教研活动承包制,段主任是有多年经验又深知教师需求的一线教师。她们是教研组长和教师的桥梁,所以可以让每个段主任每学期根据新教师的需求承包一次教研活动。(比如:托班“墙墙联手”―分享如何创设主题墙,小班段主任开展“点面结合”分享怎样写有幼儿的评语。中段主任开展“取经之路”班级常规的建立,大班段主任开展的“成长足迹”――分享如何制做幼儿成长册等)。通过这种承包分享活动,不但新教师学到了知识,同时体现了段主任的自身价值,更锻炼了段主任的组织能力。
三、“味”,就是根据教师的实际口味,建立分层次培训体系,注重业务培训的实际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一园两研”的模式,充分融合常规教研组和艺术教研组,做到统一规划,各自执行,有效结合,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1.分组教研。
学期初对全体教师进行调查,根据教师实际情况,教研组制定相应计划,实行不同层次教师分开教研。因为同层次的教师在很多需求,能力等方面相似,开展相应活动能引起共鸣,可以避免一言堂或者流于形式的互动。
2.问题集研。
由于幼儿园的客观因素,艺术组和常规组教师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讨论问题,针对这个我们可以在每个办公室设置问题“采集库”也就是将平时自己遇到的困惑登记下来,有好建议的教师可以支招,这样免去了教师当面无时间交流的情况。段主任定期统计,特殊的问题在大会议中去分享解决,或者棘手问题请专家解答,做到集思广益。学期末装订册供以后大家有问题就可以去采集库里找方法
3.师徒点单。
传统的师徒结对,都是师傅指导什么,徒弟接受,很少顾及所需,我们采取了二级结对形式,一级结对就是班级常规师傅,二级结对就是自己挑选业务能力强的师傅。
过程中自己需要师傅哪个方面指导自己就点什么,而师傅见到徒弟哪方面弱亦可有计划的培养,采用点菜式的方式比传统更合理。
四、“品”,就是立足特色,组织多样的培训活动,挖掘在园教师的特长
日前,全省“十一五”基础教育干部培训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魏兆胜、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宋志臣出席会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全省13个市(地)及有关企业教育局、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干训工作者共百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了全省“十一五”基础教育干训工作。“十一五”期间,我省共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厅局级以上干部除外)923人,普通中小学校长27 912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689 人,幼儿园园长1 314人,共计30 835人;参加任职培训3 414人,提高培训11 523人,高级研修4 030人,专题培训8 749人,海外培训196人,共计27 912人;参加城市校长培训10 981人,县镇校长培训8 830人,农村校长培训8 101人,共计27 912人。校长持证上岗、提高培训率达到99.6% ,基本实现全员培训,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培训任务。会议还对全省40个先进集体、18个先进工作者、42名优秀干训教师进行了表彰。省干训中心、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兴安岭等地的干训代表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
魏兆胜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要以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重点抓好“十二五”期间5项工作:一是以平稳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改革举措为目标的专题培训;二是以农村校长为重点的全员培训;三是以中青年校长为重点的管理实践培训;四是以培养造就教育家型校长为目的的高级研修培训;五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手段的校长远程培训。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科学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
黑龙江省教育厅召开关工委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
日前,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四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
省教育厅关工委成立于1991年10月。20年来,组织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党员、老模范“五老”活跃在城市乡村、校园内外,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累计作报告9 936场,受教育学生达328万人次。通过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13年来全省参加读书活动的青少年达415万人。全省“五老”参与的家长学校达6 768所,累计参与家长学校工作的“五老”17 696人,有“五老”参与的社区活动场所6 000多个。目前,全省教育系统有近5万名“五老”活跃在各级学校中。20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关工组织共累计扶贫助学81万人,捐款6 536万元,捐物折合人民币1 544万元。
会议提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在打造龙江德育特色上下工夫。要深入宣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伟大的龙江精神,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乡土教材”。东北林业大学关工委、绥化市教育局关工委等52个集体,102名同志受表彰。
哈尔滨市第二届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开赛
日前,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小学教研部在哈尔滨市香滨小学校举行了哈尔滨市第二届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
哈尔滨市8区、10县(市)共18个团队的90名选手参加了本届大赛。本届大赛评委由教研员专业评审组、参赛学校领导评审组和特聘专家组成多层面的评审组,评选结果的公信度大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研员、教学领导的交流与提高。大赛包括教材解析、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技能展示及课堂教学展示5部分,最后大赛共评出荣获特等奖的团队5个,一等奖的团队13个。
本次大赛各团队教师素养明显提升,参赛团队多是以基层学校内的数学团队作为区域团队代表,这样更便于团队教师的联系与交流,也达到了以大赛推动校本教研和团队研修的目的。从比赛中看到,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农村教师踊跃参与,村小教师有了充分展示的机会,并进一步落实、深化了小学数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工作。
据悉,来自哈尔滨市各区、县(市)的三百余名教师观摩了本届大赛,网络视频“小学教研在线”和“小学数学科学教研”两个uc房间对本次活动同步直播,两天的活动有近千人次在网上参与。
大兴安岭地区中小学校从容应对地震
10月14日14时10分,俄罗斯发生了6.6级地震,波及整个大兴安岭地区。地震发生时,大兴安岭地区各中小学校的校长、中层干部及教师按照学校防震工作预案及平时演练的程序,迅速有序地组织师生紧急疏散撤离,仅用1~2分钟的时间,所有师生就全部安全撤离到学校操场上的安全地带。
在地震发生后,地区教育局马上与地直学校及各县区局教育局取得联系,了解学生撤离情况和避险的组织看护工作,并召开紧急会议,对震后工作进行周密部署。通过实地察看和了解得知,全区各中小学校从容有序、反应迅捷到位,没有发生任何人员伤亡。
据悉,早在2008年,地区教育局就编辑印发了《中小学防震知识问答》读本,并结合生命教育纳入课表引入课堂;各校都制订了应急预案,成立了地震紧急避震疏散演练领导小组;地区大手笔投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进行校舍加固,使学校全部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地区还每年拿出500万元,以奖代补,有效地推动了校舍安全工作的进程;投入400万元,实施校园“三防”工程,统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学校的重点部位,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场县共建送课下乡
日前,孙吴县沿江乡中心学校迎来了场县共建单位的送课下乡活动,北安农管局红色边疆农场学校和来自县一小、二小、三小的教师为沿江学校送去了精彩的示范课。县教育局相关业务人员与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参加了送课下乡活动。
孙吴县教育系统与北安农管局红色边疆农场学校结成了共建单位,通过场县共建,孙吴县教育与红色边疆农场学校之间,将通过资源优势互补,相互支持与帮助,共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此次送课下乡活动根据沿江学校的需求,由红色边疆农场学校和县内3所小学校精选出来的教师为学校送去了数学、语文、英语3个学科的5节示范课。授课教师结合新课程理念,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精彩的授课方式,为沿江学校师生进行了课堂教学示范。新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享受学习快乐的同时掌握了知识,使该校教师耳目一新的同时学习了先进的经验,为教师业务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特约通讯员 谢汝清
绥芬河市两年内有望率先取消中考
近日,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中考改革力度,继续降低中考难度,缓解学生升学压力,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同时,在全国率先提出,有条件的县(市)可率先取消中考。目前,我省绥芬河市教育局正在研究具体方案,近一两年内有望在全省率先取消中考。
据悉,据绥芬河市之所以要在全省率先取消中考,是因为绥芬河有着比较好的“先天”条件。目前,绥芬河市仅有一所高级中学,每年计划招生数量约为700人左右,绥芬河共有3所初中学校,每年共有毕业生近1 200人。2011年,绥芬河高级中学计划招生700人,3所初中学校共有毕业生1 125人,除了上中专和职业高中的学生以外,升学率达到100%,实现了普级高中教育。
据我省相关专家介绍,未来取消中考是大方向。假如取消中考,录取学生的标准将不再只是一张考试卷,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将成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如何确定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录取中的权重、高中录取还应该看学生的哪些方面是教育行政部门研究的重点。
穆棱市通过省“双高普九”评估验收
黑龙江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组于日前对穆棱市的“双高普九”工作进行了评估。
“我是区委书记,也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兼职教师。这些年来,我担任过华东政法学院的教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徐汇区的区长,有过不少身份,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兼职教师这个身份是我特别看重的。”上海市闵行区委书记孙潮这样对记者说。
孙潮在浦东干部学院的讲台上讲授“法治政府与社会治理”这门课已经有十几次了,作为一名兼职教师,他坦言,课堂上与学员的碰撞最让他感到兴奋。
是怎样的魅力让这位兼职教师如此看重这个身份?
①深植一株人才之树
面向未来,才能走向世界
在浦东干部学院和谐广场的北端,有一座学院标识雕塑——一株英姿挺拔的“人才树”。这株红色的“人才树”,远远望去,很像的“毛”字,也像一个颇有动感的草书“走”字,让人自然地联想到老一辈革命家,联想到不断发展的,联想到脚踏实地、与时俱进的学风……
这株寓意丰富的“人才树”被做成学院徽章,骄傲地别在每位教职员工胸前,仿佛一位无言的导师,让人在思索中奋进。对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教职员工来说,这枚小小的徽章又意味着什么?
“创新。”常务副院长奚洁人简洁有力地说。
“创新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浦东干部学院建设成为国际性、时代性、开放性的新型领导干部学院。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在培养中国未来领导干部的道路上,率先解放思想,率先探索实践,率先总结提升,走出一条干部培训的新路”。
在这条“新路”上,浦东干部学院留下了一串探索的脚印:
确立“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培训理念;
创立教学实验中心,使之成为领导学、领导教育学、领导心理与素质测评研究与开发的技术平台;
形成了“训前需求调研、训中教学互动、训后延伸服务”的培训链……
走进浦东干部学院,从优美的建筑环境到教室里先进的硬件设备;从校园“一卡通”、“一号通”的高效便捷到信息平台的人性化考虑;从对干部全方位的形象“打造”到细致入微的心理测试……处处体现出一所新型干部学院浓浓的现代气息。
“新路”的探索,还体现在充满活力的教学活动上:为了能让学员从实践者身上得到启发,学院从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典型中寻找师资;在学员论坛中发现优秀学员,把学员变成教师,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丰富经验“贡献”出来……一个400多人组成的相对稳定、不断优化的兼职教师师资库,牢牢扎根实践的土壤,让浦东干部学院的整个教学活动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②擦亮一个培训品牌
把“领导教育”作为最大课题
有人说,创造品牌的人必然是富有激情的人。在浦东干部学院,就活跃着这样一支富有激情的团队,充满了这样一种富有激情的氛围。努力让自己的课程成为品牌课程、精品课程,是每位教师努力的方向。“领导教育”,正是浦东干部学院最亮的一个大品牌。
干部学院不同于大学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到底怎么培养?领导干部的能力到底怎么提高?哪些能力是可以培训的?从提高执政能力、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这个角度,有哪些课程需要开发?
浦东干部学院把他们的课程结构归纳为“3+X+G”。“3”,是三个基本板块:“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板块,“岗位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课程板块,“领导干部的技能与素养”课程板块;“X”,是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开发的专题课程;“G”是国际性课程,挖掘和运用国际优质资源,开展全球经验与中国实践的比较教学,把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放到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加深理解。
在学科建设上,他们依然着眼于领导教育的宗旨,打破传统的学科划分,强调学科群、项目组和领域研究。针对领导干部自身,有领导学、领导教育、领导心理素质测评等综合学科;针对领导干部的岗位需求,有城市研究、区域研究等很多领域。而运用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整合来研究干部教育问题,根据项目、领域、问题来开发课程,正是浦东干部学院的培训特色。
如今,由华东师范大学和浦东干部学院合作的国内第一个领导教育学博士点已经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市长班”、“使节班”、“国企班”、“西部班”、“国际班”……多班并举,资源共享,一校竞学,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班次和品牌;《党的先进性与执政能力建设》、《战略领导力研究》等课程,成为教学科研一体化,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的精品样板。
“领导干部的判断、思维与决策要具有前瞻性,作为培训机构,就要比学员还要站高一步,视野更加宽阔,对事物的把握更加敏感。”奚洁人说。
③体现一种培训理念
让一切培训转化为能力
不解决可操作性问题,培训就仍然只是一种说教,甚至可能成为只是说说而已的空洞口号。强调可操作性,注重行为训练,是浦东干部学院贯彻教学始终的目标和培训特色。
200*年3月,兼职教师、上海市闵行区委书记孙潮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培训班中,将课堂搬到了闵行区现场,用一天时间围绕“法治政府与和谐社会构建”这一主题开展现场考察、专题讲授和互动研讨。
郭存亮学员对“法治政府与社会治理”这门课感受很深,“孙潮老师把一名法学教授的理论思维与工作岗位的履职实践相结合,把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体会不断地带到课堂,与学员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课讲得很深,也很活,因为他是把信仰、观念、方法糅在一起去讲的,可操作性特别强!”
“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是浦东干部学院的培训理念。这一培训理念最强调的也是操作性、实效性。
忠诚,是个价值观问题。忠于党、忠于人民利益怎么培训?忠于国家利益又怎么培训?将培训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方案,转化成课程设置,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具体化的培训课程,并跟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相联系、匹配。
没有长篇大论,不是居高临下,走近革命前辈,来到改革现场,说理犹如剥笋,引导有如谈心,庄重中透着真诚,教诲中寄予期望……信念、使命、党员意识的教育培训就这样如淙淙溪流,自然地完成了。
浦东干部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关键词]历史纪念馆 研究工作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323-01
众所周知,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的有效运作和科学管理,是当今历史纪念馆各项事业走向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历史纪念馆的研究工作包罗万象,重点就如何搞好历史纪念馆研究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研究工作在推进历史纪念馆事业全面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一支的多功能复合研究队伍
就目前我国历史纪念馆的发展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历史纪念馆虽然设有研究部门,但现有的工作人员也只是从事一般的浅显的日常工作,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所涉重大课题的学术研究、策划展览、对外宣传、文物研究等专题工作,大多靠外聘专家来实施完成,严重制约着历史纪念馆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便成为提高历史纪念馆学术研究水平的关键所在。
1、加强对现有研究人员的培训力度
目前各地历史纪念馆研究人员的年龄结构大都呈现中老年居多、年轻人偏少的现象,而且整体专业文化素质和研究水平偏低,当务之急是对现有研究人员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综合培训,其具体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请进来教”。就是专门邀请一些国内顶尖的历史纪念馆研究专家来馆,分门别类地举办有关历史纪念馆学术研究方面的专题讲座,以及因材施教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从而拓宽研究思路,掌握研究方法。二是“派出去学”。就是不定期地委派研究人员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历史纪念馆研究方面的培训会议和研讨班学习;或者是到学术研究工作搞得好的兄弟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研究水平。
2、面向全国招聘与引进学有所长的专业研究人才
不断充实与加强历史纪念馆学术研究队伍力量。这方面主要可以考虑两种渠道。一是外聘已有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经验的专门人才;还可以与全国历史纪念馆联手,进行学术研究人员的馆际交流。二是派人参加各地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会,挑选专学历史纪念馆、历史类等相关对口专业的优秀大学生、研究生,通过严格的程序聘用到历史纪念馆研究部门工作。实践证明,用一个德才兼备的专业研究人才,是历史纪念馆走向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相反用一个有才无德或者无才无德的人,那将是历史纪念馆一场灾难的开始。
3、大力培养和造就从事学术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纵观历史纪念馆的研究工作,学术研究是手段,搞好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保护等才是最终目的。据了解,大多数历史纪念馆的研究人员只是从事单纯的编研工作,一遇到设计展览、对外宣传、文物研究等工作就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所以,今后历史纪念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是,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锻炼与造就一批既精通学术研究,又胜任策划展览;既熟悉对外宣传,又擅长文物研究的多功能复合型学术研究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算得上是推动历史纪念馆繁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二、健全机构科学管理,提高学术研究成果
为了确保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的正常运作和科学管理,首先应考虑的是成立历史纪念馆学术委员会领导机构。领导成员主要由馆领导和馆内具备研究馆员和副研究馆员等文博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组成,具体从业人员可以放宽到馆内具备中级和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制定重大决策、确立科学管理制度、保障学术研究经费、策划研究课题,并对全体研究人员的工作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还要不定期地召开专门会议,依据新形势和新情况,布置和落实新的学术研究任务。在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科学规划和确立学术研究课题。根据历史纪念馆的双重性质和各自所反映的主题历史文化内涵不同。遇上重大课题,就要设立专门课题组,并指定优秀学术带头人挂帅,具体负责重要研究项目的完成。对于一般研究课题的任务分配,则可按馆内具备高、中、初三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人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不同,具体承担完成不同层次的学术研究课题。这样通过专门课题的学术研究,从而带动历史纪念馆相关业务工作的开展,并取得编研出版学术著作馆刊、策划主题展览、编写宣传教育文稿、专题文物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在学术研究方面,陕西秦俑历史纪念馆做得比较出色,不仅有雄厚的专业研究力量,而且近年来还推出了一批响誉国内外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
三、建立健全科研奖励机制
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术研究队伍是决定历史纪念馆盛衰荣辱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说历史纪念馆的每项工作都离不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奉献。所以对学术研究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一环,就是建立健全历史纪念馆科研奖励制度,对于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包括出版学术专著、发表优秀论文、策划大型展览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和研究人员,要旗帜鲜明地给予表彰和重奖,比方说提拔重用、发放奖金、提供外出考察学习和休闲渡假的机会,以及提高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其它优厚待遇等。只有建立健全历史纪念馆奖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术研究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为祖国的文博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郗宝云.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