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4 10:53: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小学生智慧教育课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小学;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深化,随着人们大众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在中小学生的教育中提高其心理素质逐步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形式变化多样。其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当前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途径和载体。
1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误区
1.1学科化倾向
自国家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各级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正规课程中。可由于对心理健康认识的偏差,很多学校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纯知识学科,向学生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介绍各种提高心理健康的方法。这种“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甚至因为考试与其他学科一样仅考理论知识,更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1.2德育化倾向
我国德育工作一直是中小学的特色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彰显着它的作用。经调查发现很多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拓展和延伸。[1]故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更关注解决问题、矫正问题行为。[2]这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挖掘其潜能发挥的目标有所偏差。
1.3活动化倾向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穿插心理活动被广泛采用,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调查发现各级中小学的心理活动开展过于随意化。心理活动的目的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心理活动的设计要以当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活动设计应有所不同,小学可以以心理游戏为主,初高中可以以团辅活动和心理体验为主。[3]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新发展
2.1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
学科渗透是指各教师在自己所从教学科的领域,有意识地把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与所授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到学科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知、情、意。这一模式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心理辅导教师任课,而应该是全校教师全员参与[4]。它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及学生的德育工作等,彼此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以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5]
2.2诱导式教学模式
诱导式教学又称体验式教学,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及内容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反应。结合学生的表现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悟自感,发展心理品质,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这一模式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学生亲身发生的,也可以是根据教学内容虚构的。该模式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地感知-感受-感悟来完成,更是学生知行合一的过程。
2.3对话式教学模式
对话式教学又称脑力风暴,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的实际需求选定一个主题,将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员为小组建言献策,形成小组意见再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各小组意见、归纳小组智慧。[6]这一模式中教师仅为引导员、组织员,更多是通过学生们的激烈讨论突出学生对问题的见解和智慧。但该模式更适合年龄较大的初高中生,他们通过与同辈的对话更好地去审视自己。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新趋势
3.1课堂主角发生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胜任教学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应逐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缘由有二:一是,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需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得以内化;二是,随着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心理需求表现得更个性化,想要提高课程实效教师就得以学生的需求为对象。
3.2课堂范围更广
随着渗透式、全员式地参与,随着中小学各位教师心理认知地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不在仅限于该门课程的课堂之上,学校的课堂内外均可能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方。表现有二:一是,各学科的教师都能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他所授课程之中;二是,各位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言行的塑造去影响感染学生,特别在小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的阶段。
1.1当前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亟待提升的需要
中小学教师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还有待提升,表现在:第一,对媒介素养基本概念的认识不清。例如,一些教师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或“技术素养”等同。第二,受制于客观条件或是传统教学方法,制作、使用媒介进行有效教学的方式单一、经验欠缺。第三,解构媒介信息与批判思考的能力不足。第四,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不强或方式不当。联系背景分析,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正式引入我国仅有不足20年的时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尚处于不断深化的阶段,因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步伐整体上还未能与时代步伐相协调。具体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在其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均未能接受到较为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内容框架中也未明确涵盖“媒介素养教育”;我国高校师范生一般可以通过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影视鉴赏等课程提升一些媒介素养,但仍缺乏对“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全面的了解。由此,不难理解我国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亟待提升这一现实问题。中小学教师是处于中小学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只有通过他们的智慧才会在实践中生根开花,而他们的实践反过来又会促进相关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与丰富。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几乎看不到正式的、具有结构体系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这就更需要现阶段各学科的中小学教师拓展能力以协力承担起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责任。例如,运用媒介为课堂教学增添亮点,理解媒介并将媒介理念融入自己的教育实践等。因此,推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1.2当前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许会有观点认为:目前中小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压力,因而其自主选择接触媒介的时间本身有限;加之以家长与教师的影响、监督,导致其所了解的媒介信息的内容看似也是可控的。因此,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可“让位”于具体学科的教育。但在媒介化社会,教育几乎不可能逃离“媒介”的影响。而且无论是从中小学生心理行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还是从近些年发生的中小学生因“媒介问题”而犯罪的案例来看,对这一群体实行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当一些不良信息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影响到中小学生时,以往教师的做法多是在“学生”与“媒介”之间竖起一面冰冷的墙壁以起到“隔离”“、抵制”“、保护”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教育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小学生成长为媒介化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个体。只有通过积极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生才能理解媒介的形式与内容,才能自觉、合理使用媒介而不沉溺其中,也才能成为创造性思考与传播的新力量。当今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体现为适应并超越时代,而不是被时代所束缚。个体媒介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应从中小学开始扎实推进。而推进的关键在于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因此,推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极为迫切。
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路径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准备与启动阶段。而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英国有专门从事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他们的职前培训虽显不足,但是“在职培训的形式多样,比如由媒介素养考试委员会或英语与媒介中心提供的为期一日的工作坊,由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和英国电影研究院提供的课时较长的课程班或硕士课程。”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主要有“教师自学”和“教育培训”两种。即便是“教师自学”,政府与社会媒体机构也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教师培训”则已形成了规模与体系,培训课程丰富且针对性强,培训机构专业化———“以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心为例,它是一个教育组织,设有专业的培训机构,拥有丰富的公众教育资源,致力于促进和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一体化,研究和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球化时代,合理借鉴国外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有助于构建我国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推行路径。
2.1政府———引导者
政府的引导作用首先应体现为提升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等。为推进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我国应在对其概念作出基本界定的基础上,将“教师媒介素养”的培养明确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以及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中;同时,建立适当机制,将“教师媒介素养”的发展与教师行业准入制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建立关联。政府的引导作用还应体现为提供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框架,具体涉及: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培训机制、评价体系等。
2.2高校———指导者
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深入的教育研究作为支撑。特别是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更需要获得可以指导教育实践的专业知识。因此,需要高校发挥指导作用,即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参与教材编写、进行课程评估、走入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各方共同承担起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此外,高校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突出师范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特色,并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因为在学科间融合、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等背景下,目前高校中的学生均可能是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预备力量。
2.3社会专门机构———协助者
联系国外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情况来看,社会中的媒介机构与专门成立的媒介素养培训机构,例如,加拿大媒介教育协会、艾伯塔媒介认知协会等,均可成为推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协助力量。当前中小学教师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理论,但如果缺乏传播的技能与从媒介生活中提炼教育素材的能力,就仍难以保证所进行的教育贴近学生实际。而社会媒介机构的介入与媒介素养培训机构的建立,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实际的媒介教育素材的同时,也会向其传递出新技术、新方法与新视角,从而避免媒介素养教育流于形式。
2.4中小学学校———统筹者
中小学学校是开展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能力得以体现的园地。中小学学校应立足客观实际,开发“双向”媒介素养校本课程资源———面向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面向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前一课程的实施是后一课程实施的保障,后一课程的实施是对前一课程实施效果的反馈,两者相互促进,以教促学,以学评教。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中小学学校还应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加强与高校、社会相关组织单位等的合作,例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交流会等,丰富校内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2.5中小学教师———主体
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至为关键的是中小学教师自身转变观念、积极行动。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整体的研究与实践还有待深化,在此现实背景下,更需要中小学教师先行树立媒介素养学习与教育意识,努力实践:首先,自觉将自我媒介素养的提升作为自己专业化发展的组成部分,提高自学力与反思力,努力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不断生成教育艺术———适当运用媒介技术打造新课堂,伴以媒介思维启迪新智慧;其次,发掘媒介素养知识与学科知识间的相关性,积极将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巧妙“融合”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实践中。
三、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意义
验证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功能。实践出真知。传统的师范生职前培养所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多是在教室的课堂上进行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多是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封闭式环境下进行的,考评环节也往往是教师出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教育理论知识的笔试题、学生死记硬背后用文字做答。这样的教学致使师范生对诸如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信息观等的观念学习陷入囫囵吞枣、机械识记的层面,至于理论知识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在实践操作层面应该怎样实施很难触及。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设置中“教育信念与责任”领域所要求的多项理解性目标,只是理论讲授,其效果很是糟糕。就“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的该项要求来看,如何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启发学生真正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相信教师工作的意义在于创造条件帮助学生主动发展,是个大难题。如果只是依靠教师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理论知识没有附着点、抛锚处,学生只能隔靴搔痒、无动于衷。就“教师与学生”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来说,其学习目标的要求是形成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师生关系观及其实践运用能力。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局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课堂讲授,仅仅停留于理论上的应然状态,难以指导具体的师生沟通实践。因此,仅凭理论教学是达不到教师教育课程实践取向理念要求的,也培养不出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好老师。又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里教师所应具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只是理论层面应该具有的,重在师范生既要知道教师应该具有哪些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什么要具有这些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知道在实践层面上如何表现出来这些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目标也不只是理论教学所能承担和实现的。正如朱小蔓所说:“教师提升职业道德最根本的还是在职场中进行……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升与养成的,认识到这一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非常重要。……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还需要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进行。……再次,教师也要向同事学习。……总之,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要在教育职业生涯中,通过不断地反躬自问、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调整去实现。实践和反思是教师道德修养实现的关键。”同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要求的教师应具有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必须达到的“掌握”地步,也需要实践教学支撑。因为,所谓“掌握”,就是把握、控制,就是领会、熟知并能够运用。美国学者布鲁姆将学习分为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认知领域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类别。亦即,真正的掌握需要达到六个子目标,需要学习者既要能理解学习材料的内涵和意义,又要能够对比、分析、区别、转换、解释、推断、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从理论到理论的机械学习无论怎样讲授都达不到这样的掌握高度。正因为如此,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才要求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教师的“严格的培养与培训”需要“实践取向”理念贯穿教师教育课程始终,需要在课程实施中重视实践教学,需要教育实践课程“不少于一个学期。……保证新入职教师基本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讲,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抽象的、规范性的、静态的、体系化的,也是间接的、他人的、定论的、走捷径的。如何让职前师范生理解、领会和信奉这些别人的、书本的、现成的、普适性的教育理论知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是肤浅的。正像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说:“理论全是灰色的,只有生命的金树常青。”这两句诗在《浮士德》乃至整个歌德的作品里最为脍炙人口。尽管不同版本翻译不同,但关键处的译文是相同的,即“理论是灰色的,生活或生命之树常青。”什么是灰色的、什么是常青,为什么理论是灰色的,为什么生活之树常青,教师教育课程如何设置和实施才能让教师教育理论不是灰色的,教育理论至多只能告诉我们一些基本的、一般的、普遍的、静态的、昨天的教育知识或教育原理,只能大体上涵盖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即使这样,有些教师也未必能讲授出真谛来。而生活实践是生动的、鲜活的、现实的、流动的、个案的、富有挑战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因此,理论这一静态之树是凭借实践赋予活力的,是由实践来修正检验的。在实践的验证下,理论之树不断修正改造,不断抽出新的枝条、发出新的叶芽,不断富有新的魅力,不断施展新的作用,不断跟上实践又指导实践。
二、培养教师专业能力
良师必学者,学者未必是良师。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都包含并强调丰富的教师专业能力维度。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例,在四大基本理念中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在专业能力维度,又专门陈述了四个领域的要求:“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如师范生要有合理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利用和挖掘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恰当指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好使用各种语言表达、规范书写、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等能力。这些要求都离不开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习得。师范生只能在与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实地接触中获得真体验,在与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交流学习中获得真能力,在具体的书写中练习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在具体的登台、观摩、参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练习教育教学能力,在与幼儿、中小学生的沟通中丰富教育故事、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思想动向,在错误与正确的反复矫正中学会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方法,掌握和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式。概言之,离开了实践教学环节,离开了与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实地接触,教师专业能力的真功夫就难以培养。钢铁是炼成的,高超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是实践中培养的。基于此,《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专业能力上提出的具体要求,各项都需要实践教学落实。如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的能力,就需要职前教师培养时深入引导师范生到小学与小学生接触;要求小学教师具有“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的能力,就需要职前教师培养时激发师范生在小学课堂上面对小学生实践教师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中所讲授的教学评价方式;要求小学教师具有“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就需要职前培养教师时督促师范生深入小学,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将发展心理学课堂讲授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转换成自己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真体验,然后再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一言以蔽之,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教育课程制定者认真严肃地设计实践教学,践行实践教学。也只有在实践教学中使师范生深入教育教学现场进行多方面的练习才能培养和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
三、生成教师实践智慧
实践生智慧。理论知识往往是纸上谈兵,技能往往是局部应用,智慧是综合的、融会贯通的。师范生在传统的“基于学校”或“基于大学”的教师教育职前培养模式的“理论取向教学”或“理论之应用取向教学”下,往往获得的要么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要么是局部的技能培训,要么是简单的理论之应用。“所培养的教师充其量只是一个‘教学技术员’或是‘半技术工人’。”事实是,无论是教师资格考试还是招教考试,越来越重视诸如试讲、说课、面试、答辩等实践应用环节。师范毕业生有没有教学经验,有没有处理不确定性教学情境的教学问题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应聘就业的重要指标,这其实是倒逼着教师教育课程实施要重视实践智慧的养成。有些师范院校已将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智慧”作为职前实践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师教育课程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师范生实践智慧的生成,越来越被重视。智慧既属于认识范畴,也属于情感范畴,更属于实践范畴。所谓智慧,简言之,就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它是对事物迅速、灵活、正确地做出理解和处理的能力。……是由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人有智慧就能在完整的认知系统下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就会有正确的行动和实施。其实,行动和实施的方法和技术也是智慧的一部分,“实施需要方法和技术,大多数的方法、技术都需要学习,但有时智慧也可以直接产生方法技术,没有方法技术就没有实效。虽然表面看起来智慧与实效较远,但智慧总归是根基。”智慧是怎么来的,一是生活的历练,二是主动的修炼。学者高伟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智慧、教育智慧、实践智慧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教师的教育智慧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是什么才能够唤醒师范生大脑中的一切“知识储备”并融会贯通?是什么才能够让师范生体会到教育理论知识充满活力?没有教育实践运用,没有教育实践过程中解决难题的卡阻、探究、假设、反思、破题等,就没有理论知识之间的交相云集,也就没有破疑解难后的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也就没有教育智慧可言。教育智慧包括知性智慧、理性智慧、情感智慧和实践智慧。教育智慧主要通过实践生成并在实践中展现。尤其是基于个性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形成的实践智慧,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经验的逐步累积和不断改造。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如何促进师范生生成实践智慧?实践智慧的重要因子有哪些?其生成肌理何在?这些是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必须解决的难题。实践智慧是在个体经验的感悟和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不仅强调“实践取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也同时强调培养学生“教育实践与体验”的课程目标,包括“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和“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职前培养重视实践智慧的生成,打破惯有的“理论教学取向”或“理论之应用教学取向”的传统模式,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既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的贯穿,又要将“教育实践课程不少于一个学期”真正落在实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纸上谈兵式的理论教学既不利于师范生理论的扎实领悟,更不利于增长其实践智慧,空对空的理论讲授,只能造成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久而久之,教师教育课程形同虚设,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低效,教师教育质量下降。
四、涵养教师专业气质
为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广播电视台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朝读经典q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通知》,大力推进全市中小学"朝读经典q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按照教育局安排,9月9日上午龙台小学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广播电视合录制的《同上一堂课》。
此次《同上一堂课》的教学主题为"诵读经典 照亮人生",在课堂上,主持人孙汀娟宣读了省委书记李鸿忠对中小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寄语,并进行了"朝读经典q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启动仪式。随后,各中小学进行了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展演。课堂上,一首首传承千年、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让同学们感受到传统经典的韵律和美好,感知到中华文化经典的魅力,一句句经典古文告诉同学们怎样从传统经典中吸取精髓,让自己成为有才华、有品德的人。
通过观看本次课堂,龙台小学的全体师生在诵读经典中陶冶了情操,启迪了智慧。从今天起,就让经典辞章伴随着我校全体师生一起生活、学习和成长吧!
观看《同上一堂课:诵读经典 照亮人生》有感(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月7日下午3:00,伴随着唱读唐诗《登黄鹤楼》的悠扬乐曲,宜昌三中体学生整齐地坐在教室里,观看《同上一堂课-诵读经典 照亮人生》的网络直播。
经典传承文明,诵读滋润人生!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经典魅力;《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告诉了学生怎样学习经典;浓浓的母慈子孝之情,教育学生知人伦而尽孝道,知感恩而尽责任。《少年中国说》的诵读将这堂课推向了,同学们情不自禁随之诵读,琅琅读书声响彻校园。
当天同一时间,该校按照西陵区教育局统一部署,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多媒体和班班通设备,组织师生通过湖北电视教育频道或网络频道,同上这一堂"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电视教育课,学习省委书记李鸿忠对中小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寄语,观看"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启动仪式,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展演等。
《同上一堂课·颂读经典 照亮人生》再现了中华经典美文的传神风韵,意境之美,让人回味无穷。一首首传承千年、耳熟能详的经典诗
观看《同上一堂课:诵读经典 照亮人生》有感(三)
为大力推进"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9月7号下午3点,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以各班为单位,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学生在各自班级内通过同步收看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的方式,同上了一堂主题为"诵读经典 照亮人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
关键词:生命教育;青少年;学校教育
引言
在我国最早提出“生命教育”的是台湾地区。台湾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生命教育的探索,将生命教育的理念纳入了由小学到大学16年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建立了全球生命教育网站和相关人才资料库,发行了宣传广告影片,成立了资源中心学校,举办了生命教育博览会,开发了生命教育教材,而且还成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确定2001年为“生命教育年”,使生命教育获得一贯化、完整化、全程化的体现,在生命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缺失
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及台湾地区如火如荼地推行生命教育,而我国教育界则反应冷淡,仅少数教育工作者发出呼吁应关注生命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不断见诸报端的校园青少年自杀、他杀及误杀案,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震撼。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处于此阶段青年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对生命全无意识或意识不明确。青少年极易受不良习气影响,心灵空虚迷茫,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有些人会走向平庸,沉湎于感官的享受,寻求无聊的刺激,对生命不负责任,整天无所事事。据不完全统计教,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有研究者对一些重点中小学生进行一次有关生命教育的问卷调查,所调查的200名学生能够记起学校对他们进行过生命教育的很少。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最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生命是个体存在的意义介体,因此教育理应关注人的生命。让每个个体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热爱生命,学会生存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是社会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然而,现实的教育却忽视其神圣使命,淡化了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在以升学为唯一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强调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忽略情感的培养,其结果是情感的迷失和人性的脆弱。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虽然丰富了,但有些家长对他们的精神成长却缺乏必要的关心,关心更多的只是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得与失,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国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十分严重。大量研究发现,教师体罚学生行为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直接伤害学生身体,比如下跪、打耳光、罚站、留堂饿饭等;第二类,侮辱学生人格,如讥讽、谩骂、威胁等;第三类,变相体罚,如罚抄写作业、罚劳动、冷眼相待等。从生命视角看,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是一种漠视生命、无视存在、反教育的行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情感脆弱,害怕失败,也不敢失败。因为,失败意味着被否定,意味着受责备。因此,一旦面对失败和挫折,加之孩子们生活经验少,心理不成熟,不理解生命真正的含义,甚至以为死了就像睡着一样,他们就无法跨越心中那道‘坎’,轻则产生心理问题,或逃避或消沉;重则走向自我毁灭或报复他人,以致封杀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加之,传统教育模式的理想化和说教方式,使青少年忘却了生命的原始意义,个人主义取代了集体主义,现实主义取代了理想主义,他们关注的不再是社会价值的实现,而是更多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彰显。传统教育仅仅从“生”的角度谈人生理想、信仰、义务等已显得空泛,也不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面对如火如荼地推行生命教育的世界潮流,在我国实施生命教育成为当今教育刻不容缓的环节。诚然,我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命教育,但可以借鉴其经验,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命教育实施方法与形式。
二、我国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1.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在台湾小学是渗透式的,中学是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而我们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对生命教育的内容,我们倡导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的全方位课程渗透。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设置“我和我同学”“我安全回家”“我的成长与家庭”等主体单元,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保护自我,正确地与老师、同学、家人进行交流,学会生活。中学则以体悟生命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健全的人格为主。理想和未来是中学生最关切的事情,生命教育要围绕理想的选择,帮助学生构建生命的远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彩绘亮丽的人生。
2.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所谓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经过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情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
3.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实施生命教育,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让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意识,热爱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温馨、和谐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成长环境。
4.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关注他们的生活生命的教育,必须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人的生命在精神层面上具有自由性,自主是生命发展的灵魂。青少年发展的自主性要求我们高度尊重他们,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要把青少年身上失落的东西)))主体性还给他们,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青少年,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青少年的生命才能够真正获得一种自由、舒展的发展。
三、打造了生命力高效课堂
课堂是师生学校生活的主要组成方面,是构建中学生命教育实践模式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内容。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生命力高效课堂的创建符合目前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课堂上,学生个体生命得到了尊重、个性差异得到了肯定和认同。学生热爱课堂生活,人格得到完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1.理念引领回归教育本质:课题组认为成功的课堂应该属于学生,学生的生命应该得到尊重,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性能够得到发挥。为此,课题组提出了“两导一点”课堂教学理念,“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教师做导演,设计问题一系列;学生去演绎,解决方法一大片。”“教师来导航,指示目标引航向;学生去行舟,乘风破浪达彼岸。学生当明星,自主合作展个性;教师去点拨,精讲赞赏促后生。”
2.课堂演绎展示生命活力: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组讨论、学习、共享,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给学生搭建展示精彩的舞台。在任何一个课堂上,你都可以看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他们在讲台上激情飞扬地展示所在小组的学习成果,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不光促进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更促进他们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及换位思考等能力的提升。这样的课堂,虽然教师的站位更高了,负担更重了,但是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充满了生命气息的。打破了传统“填鸭式”课堂忽视学生个体生命存在的弊端。
3生命导师陪伴学生成长: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全员导师制”和“全员育人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每一名教师都是某些学生的“生命导师”,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生命导师”,导师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领路人和同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帮助学生规划生涯、应对挫折、实现自我
综上所述,通过进行生命教育,美化生命,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生命教育能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实现每个人的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让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社会建立美好、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学艺术教育;新型艺术教育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30-02
一、引言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新概念。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医疗、执法、广告、传媒、航空、环保、教育等行业中处处渗透着“互联网+”的影子。“互联网+”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创新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培养出符合21世纪现代化的人才,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引入“互联网+”这一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统艺术教育组织模式
传统的艺术教育组织模式通常采用按部就班、层次分明、有共同教学目标的统一模式。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同水平、特长、文化背景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进行授课,并且授课均具有步调进展一致、教学目标相同的特点。这种用统一的授课模式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并用统一的考试模式对其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的方法,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针对不同特长的学生进行艺术培养,其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没有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做好每一个同学的艺术教育。现如今,我们都知道,相比于传统的艺术教育组织模式而言,“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课组织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更加可以推动学习的个性化,激发每个同学的兴趣与活力,给予其发展的广阔空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互联网+”时代新型艺术教育组织模式
在当今的时代潮流下,萌生出了一些新的艺术教育组织模式弥补了传统艺术教育组织模式的不足。例如PowerPoint、翻转课堂、慕课(MOOC)和创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正推动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创意、创新与创业教育将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1.PPT课件教育方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教师们常常被一个问题困扰: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正常的学校活动,且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2007年春天,学校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现如今,PPT课件教育方式成为主流,广泛应用于各中小学院校的艺术教育及其他科目的学习中。
2.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包括两个阶段,先是线上学习阶段,这个部分学生的时间是自由的,由学生自己控制,可以跳跃式学习,也可以反复学习;再就是线下的学习,这个部分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师通过引导和答疑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从而强化知识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能帮助同学们课后多次重复学习教师上课讲的知识,直到自己全部掌握为止。这对学习遇到困难或者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较慢的同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应用到中小学艺术教育中,有利于同学们对课上的内容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3.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这三个大平台的课程全部针对高等教育,并且像真正的大学一样,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和管理系统。再者,他们的课程都是免费的。目前这种形式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主要吸引的人群是大学生和想主动学习新知识的人,对中小学生来说知识过于难理解,所以暂时没有应用到中小学艺术教育中。但这种教育模式还是能够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想法和思路。
4.创客空间。“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他们是一群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创客的标准定义其实是未经最终确认的,有着多元化的理解,目前所说的中国创客也是不仅包含了“硬件再发明”的科技达人,还包括了软件开发者、艺术家、设计师等诸多领域的优秀代表。而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而言,在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在创客空间,学生是自己提出想法,然后自己想办法去实现,碰到问题,也是自己去查资料,想办法慢慢解决。创客空间是一个自主、开放的空间,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和探索,加上教师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四、“互联网+”时代新型艺术教育组织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1.“互联网+”时代新型艺术教育组织模式的优势。“互联网+”时代新型艺术教育组织模式引入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重大意义,在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艺术教育中互联网科技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指导学生对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使教学达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新型艺术教育组织模式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帮助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互联网成为了学习的主要途径,而课本变成了一种辅助工具。这种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模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与新时代培养人才的目标相一致,真正体现了信息化时代与时俱进的特点。
新型艺术教育组织模式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中小学艺术教育当中遇到的资料不足等问题,使学生可以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下载利用,避免了传统艺术教育中对时间、地点等的限制。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同时提高了艺术知识的利用率和价值,增强了艺术学习的感染力。互联网通过动画、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将艺术知识展现给学生,在带给学生视觉听觉享受的同时,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艺术知识的理解。互联网引入艺术教学解放了传统艺术教学中以课本为主的教育形式,使艺术教学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难懂,不再给人艺术教育就是高高在上的感觉。
新型艺术教育组织模式的引入使得“艺术全球化”成为可能。虽然全球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目前的中小学艺术教材中并没有详细具体地介绍来自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知识,同时对本民族的艺术知识学习也只局限在某些如民歌、民族舞等领域,不能让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的艺术走向与艺术发展史。不利于对中小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而互联网引入艺术教学的新型教育形式改变了这一传统艺术教育的不足,有助于适合21世纪社会发展趋势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互联网+”时代新型艺术教育组织模式的劣势。当然,目前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新型艺术教育组织模式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专家提出,互联网教育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减少。教师不能第一时间得到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利于后期的学习。还有专家提出互联网引入艺术教育更适合于自制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因为互联网属于开放式的教育,互联网上的内容第一时间传达给学生,而这些信息是没有经过筛选的,对于自制力差的中小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不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而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似乎更实际一些,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比如偏远地区,网络不发达的地区)都能进行互联网学习,这会使学生的成绩产生两极分化,不利于教师的管理,且会使学习差的同学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互联网学习提高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可能性,但是长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少,不利于学生们集体意识及团队意识的培养。
为此,面对“互联网+”时代,一线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应该不阻止学生们通过互联网学习,鼓励学生们利用在线课程、手机应用程序等进行学习。其次,主动利用社交工具(例如组建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平台),营造师生之间的社群学习氛围。再次,关注本学科在线课程的开发,积极开放地与其他线上教师进行交流,并有意识地将有关课程整合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最后,逐步开发自己的小规模在线课程,让自己的教学影响更多学生。从而拓展自己的平台,让自己与更多有追求的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地探讨研究。关注学生,研究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线上线下学习。
五、结论
总之,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教育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让教育在“互联网+”的“风口”飞得更高、更稳、更远。
参考文献:
[1]孙丽.互联网教育之变革――翻转课堂[J].心事,2014,(20).
一、闲暇教育的涵义
(一)“闲暇”的涵义
柏拉图给“闲暇”下了四个层次的定义,分别是“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休闲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出,闲暇更多强调“自由。”闲暇,在《辞海》里是安宁无事;空闲;悠闲自得貌。我们可以看到闲暇的根本之义是“自由”,闲暇就是生活的自由,灵魂与精神的自由而不是无所事事。
(二)闲暇教育的涵义
各类研究文献中对“闲暇教育”的概念界定出现过很多。闲暇教育就是指教会人们具有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本领,以及如何“有价值地”“民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性的教育。闲暇教育前提是闲暇时间;其着眼点是提升人的精神需求和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它的特殊意义集中在通过闲暇教育提高人的闲暇认知能力和支配能力,以增进人们对生活的幸福的体验,理解与享受生命,培养占有自由时间的主体。闲暇教育的初级目标就是获得闲暇的意识,培养闲暇的情感,利用闲暇的技能与技巧养成良好健康的闲暇行为习惯。闲暇教育的终极目标则是培养心智健全,人格完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与生命的自由的人。
(三)闲暇教育思想的国内外发展溯源
在国外,闲暇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到“我们一切行动的第一原则是为了求得闲暇。工作与闲暇都是需要的,但是闲暇优于工作,并且它就是工作的目的。”斯宾塞在《教育论》写道“教育应该为人们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认为在未来,随着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闲暇教育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之后闲暇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的焦点。国内闲暇教育这四个字虽未明确提出,但在各类古文献中闲暇教育依然能够窥见一斑。《学记》就有记载“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贤们已经对学习与闲暇娱乐的关系做出分析。
二、我国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现状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基本国情与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的作用下,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普遍忽视“闲暇教育”。
(一)闲暇教育时间被剥夺
“学而优则仕”与“应试教育”传统教育观念下,我国中小学生一直尊崇着“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刻苦书生精神,学生可以自主支配的闲暇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上面。某些学校即使有闲暇教育,例如兴趣小组活动,户外野营,音乐艺术等课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作业过量,考试频繁,学习要求高,时间长,使得闲暇教育的实施艰难。
(二)闲暇教育空间受限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课程中设有艺术,体育,音乐,手工制作等人文科目和各类兴趣小组活动等,具有一定的闲暇教育性质,但是闲暇功能未获得充分呈现。闲暇教育更多的在学校教室里实施,却很少与校外即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时时有教育,处处有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闲暇教育应该被视为正规教育的补充。若是教育只能束缚于教室中,就偏离了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闲暇内容单一低俗
双休日与节假日期间,大部分中小学生发展为“人机模式,”泡网吧,看录像,玩游戏,睡懒觉。这些闲暇的内容毫无营养,缺乏积极向上健康的态势。这应该也是导致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生活没意思”,“我对学习不感兴趣”这类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闲暇教育的必要性
闲暇时间是珍惜宝贵的,闲暇时间的利用也是重要的。本研究将从心理学方面,社会家庭学校等层面来谈闲暇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有7种基本需求,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美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统称为缺失需要,后三种称为成长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才会寻求高级需要的满足,闲暇则属于自我实现需求范畴。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教育是人与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播的活动。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教育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年老时心灵感到幸福与灵魂的自足,这就是人生的真正意义,其与闲暇追求的价值异曲同工。“不会休闲的人就是一个不会生活的人”,可见闲暇与闲暇教育的必要性。闲暇时间里的生活质量反映的其实就是我们生命的质量,精神的质量。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如果教育并不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的能力,那么被抑制的本能就要寻找各种不正当的出路,有时是公开的,有时局限于沉迷于想象。教育没有比适当提供休闲活动的的享受更加严肃的责任;这不仅是为了眼前的健康,更重要的,如果可能,是为了对心灵习惯的永久的影响”。
(二)社会政治意义
科学经济的发展使我们得物质生活质量获得提升,闲暇时间不断增加。闲暇的不当利用对社会产生副作用,尤其是闲暇道德的缺乏。闲暇强调自由支配时间权利,但自由是相对的自由,不可随心,否则会威胁社会安定与和谐。因此,?e暇教育是不可缺的,它是整个社会闲暇行为的得以纠正并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闲暇教育有助于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的繁荣。其最终追求的是“和谐的生活”,是工作与闲暇的和谐,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和谐,甚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个体发展意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闲暇教育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能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的道路,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闲暇教育对于我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急需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新青年。古今许多发明创作是在闲暇之中产生的,科学家牛顿在工作之余,树下休息而被苹果砸到,从而萌发了“万有引力”的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使用5至7小时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中小学课堂长期以来注重功利性的知识学习,在综合能力上是明显缺乏的,在踏入社会后这个弊端就会显露无遗。中小学生应该在必要学习之余,从事其自己感兴趣的爱好的各类活动,从中获得未来生活所需的各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闲暇教育是可有效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
四、闲暇教育的实施策略
为帮助更好地实施闲暇教育,本研究将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闲暇认知的获得
闲暇认知指对闲暇的基本知识的认识,从而树立闲暇意识。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很多时候并未发挥实质性的效果,中小学生们读书学习只是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更多的是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学习是为了什么,最终是为了生活。闲暇教育恰好是对我们传统教育缺陷的最完美弥补。闲暇的学科课程是必须的,其目的是向我们传授有益的闲暇价值观与闲暇生活的基本知识,无论是课外活动还是兴趣小组等活动都是值得倡导的。
(二)闲暇情感的培养
闲暇情感是对待闲暇的态度,指对闲暇持有的是喜欢或讨厌,亲近或疏远的情感表现。一个和谐的闲暇环境与氛围是很重要的。学校课堂教育虽然是闲暇教育的主体,但是学校与社会环境也不容忽视。校园环境或是社区环境可分为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其就是环境建设的两双翅膀。硬件包括环境的绿化,网络构建,学术,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例如学校的图书馆,社区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社区教育实践基地等,软件指师生关系,民主关系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闲暇教育就是要通过这些良好闲暇氛围的作用,树立积极的闲暇态度,让人们摆脱“网络依赖”,激发学习的兴趣,热情与动机,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情趣,由“谋生”向“乐生”态度的转变。
(三)闲暇技能的训练
闲暇技能指有效利用闲暇的技巧与能力总称。未来工作与生活我们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其他各领域的涉及也是重要的。闲暇活动课程的设立是必须的,目的是组织并培养学生在闲暇活动中获得闲暇的技能技巧,以个人生活情趣和爱好为核心的趣味型活动;以健康文明科学的娱乐休养为宗旨的休闲型活动;以丰富公益知识和增强公益能力为主体的公益型活动;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的的运动型活动;还有各类勤工俭学和志愿者活动等等。对于中小学生应从小开展闲暇教育,从而能在闲暇期间,获得生命意义与生活价值提高的知识与技能。在社会中,陶冶闲暇性情的各类活动还有户外消遣,社交活动例如旅游等。
(四)闲暇行为的养成
门头沟区教委注重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相结合,在《门头沟区“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以优化师生教与学方式、优化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管理服务为着力点,基于区域教育云平台,推动教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转变课堂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迈入数字学习时代。以“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建设技术先进、服务功能强大的全区教育云平台。适应“互联网+教育”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完善数字校园建设,完善全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重视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服务的有效性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加速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应用数字德育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推进数字德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区进行了中小学数字德育资源网建设。依托中小学德育干部和广大班主任队伍,在充分使用德育资源的基础上,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更新上传微视频等资源,不断丰富拓展德育资源库。目前有精品德育资源2149个,包括自然、环保、科技、国情、安全、健康、文化等;纪录片资源240个,包括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理探索等;中华传统节日资源223个;思品素材114个。
数字德育资源网现已成为我区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平台,广大教师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利用资源网积极开展多种应用活动。教师将资源网站内的德育视频展示在课堂中,使德育内容及时蕴含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及其他课程中,既帮助教师在备授课时节省搜索资源的时间,也使中小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了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目前,我区部分学校初一到初三年级开设了国学教育课程,各班级依托德育资源平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节约教育、安全教育和国学教育。
此外,我区充分根据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数字德育资源,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一方面,开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部影片”活动,同学们通过看电影写影评,丰富业余生活;启动“中小学数字德育网上假期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如寒假春节时期的对联征集、短信征集等;启动雾霾天气“停课不停学”网上学习活动和“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活动。另一方面,以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为契机,以中西方文化对比为话题,开展书法文化宣传、传统节日背景、民间艺术展演、京剧宣传体验等活动。
网站根据资源浏览量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推送,优先呈现精品资源,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增长知识与技能,开阔视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品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化学业数据资源,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经研究,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提高教学判断和决策能力,将对教学方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在中高考改革背景下,利用教育大数据优化诊断评价、为师生减负提效、实现个性化教与学等,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点,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近年来,门头沟区开始关注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过程性教学数据,累积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教学,以此来找到学生学习中的真问题,促进师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建设学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采集课堂前测、课中检测、课后测试等学业数据,并应用于日常教学。因日常学业数据具有常态、高频、知识覆盖面完整等特点,在数据的连贯性与完整性上有天然的优势,可以与教学同步,所以通过采集日常学业数据,形成大数据资源。通过采集的数据信息,系统自动统计分析,而通过这些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精准定位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如图1)和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如图2),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业情况分析,并且系统会自动为学生沉淀错题本(如图3),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图4)。
大数据的分析能够从不同角度及层次为不同的教育系统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分析报表,将过程性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学校及时、客观、直观地获取最重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信息,教师可及时改变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引导,优化教与学;学生可进行个性化学习,把握自身的不足点,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同时,面临新中考的改革,又可利用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自主选课及制定生涯规划;学校管理者通过掌握数据分析信息,结合学校、教师、W生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个体能力的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教育均衡发展。
注重资源的内化与生成,实现共建共享
近年来,在与北京市教育资源网、北京市德育网和北京市课程网对接,获取和使用市级优质数字资源的同时,我区也购置了适合本区中小学校的相关优秀教育资源,如中国知网、中小学数字德育资源、中小学教育视频资源等。我们在应用这些优质资源的同时,建设与本区教材相配套的学科资源平台,将现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迁移与统一管理。实现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数字化和共享。
全面建成教育资源共享系统,通过音视频采集设备,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三画面的存储与查看。通过前端设备实现课堂教学的直播、点播、存储及教学评估,随时随堂进行教学录制留存。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回放进行教学回顾与反思,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视频进行知识点的再学习,以解决自己在课堂中没有理解的内容。而我们通过这种边存储边应用的方式,促进本土资源的生成,进而充实本区学科资源,以便对学校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在丰富资源支撑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备课,根据教师角色自动关联学科网站的资源,推送到教师工作台。教师备完的教案、课件能够自动上载到该学科资源栏目中,审核后自动回到学科网站中,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即完成资源建设,以达到资源的持续更新。通过小组协同备课,专题讨论交流,生成性教学资源共享等实现教师协同备课,促进教师专业性发展,从而推进区域性的数字化教学,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促进管理方式的改变,促进研修方式的改变;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土化,形成以质量高、适用性强为前提,以应用为导向,全体教师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体系。
打造区域智慧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期门头沟区功能定位,紧随首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凝聚共识、统一思想、鼓足干劲,继续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打造智慧教育建设工程,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探索“互联网+教师学习服务”形式,鼓励教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推进“互联网+教研服务”实施,实现区域性的网络教研与信息化教学;开发“互联网+学生学习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继续探索 “互联网+课堂教学服务”方式,深入开展移动新课堂实验;丰富“互联网+家长服务”形式,拓展学校平台和班级平台服务功能;探索“互联网+学校管理服务”方式,实现科学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互联网+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让教育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让教育资源应用更加均衡,让教育发展更加优质有特色,从而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实现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