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2 15:51: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康复治疗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控制体重
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所以超重的人要努力减肥,这也是可以降低血压的最佳方法。日本有研究资料表明,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有超过80%的高血压病人通过减肥都可达到有效的控压。我国医学家也明确指出,无论是患有高血压的肥胖人,还是血压正常的肥胖人,在减肥后血压都会有明显的下降,而且心率也会减慢,血浆尿酸、胆固醇以及血糖等都会减少,还有助于药物的减少。
标准体重的测量方法:厘米身高减掉105 后为正常体重的公斤数,幅度在10%左右都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超过上限就属于超重肥胖者。我们说减肥可促进血压降低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其原因可能是减肥后身体中胰岛素减少、交感神经的抑制、肾素-醛固酮的抑制等有很大关系。
2 、适当运动
每天最好运动三次,每次时间不低于20 分钟,可以在室内做健身操,也可在室外进行跑步或是骑自行车等,都可有效改善血压的情况。我国高血压研究的学者提倡,对于中老年患者而言,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运动时要注意保持平心静气、身体放松,并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有助于轻度高血压的康复。所以,高血压病人都要有计划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散步、跳舞、跑步和老年健身操等,但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参加具有强烈竞争性的竞技项目。
3 、合理饮食、控制食盐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应该是低盐、低脂和高蛋白的,每天食盐量控制在5 克以内,控制好钠盐的摄入量,才会使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一般情况下,身体对钠的每日需求量仅为两三克,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对盐分的摄取高达10g-15g左右,高血压病人每日控制食盐最低的摄取量为5g,盐分摄取量控制太低病人都很难接受。这个5g是所有含盐食物的总量,包括菜品和腌制品及薯片零食等。
高血压病人在夏季要每天摄取定量的维生素,维生素主要的摄取途径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一般来说,高血压病人为了保证身体维生素的量,每日食用新鲜蔬菜的量不能低于8 两,新鲜水果每日食用的量不能低于4 两。
高血压病人要定期食用海产品,比如紫菜、海带和各种海鱼等,这样有利于身体中微量元素的平衡与稳定。
此外,要注意主食的搭配,建议粗粮细粮混合吃,建议每天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饮食重点是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吃些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鱼类和禽类,每餐饭后要多散步,建议不喝浓茶、咖啡及可乐等饮品,做到规律性饮食,控制好每餐的环节,可以通过饮食的改善与控制达到疾病的治疗与控制。这里要注意,老年高血压病人可多吃些钾含量高的食物,比如油菜、菠菜和西红柿等,家里人一定做好各项事宜的监督工作,保证高血压病人有一个健康的、科学的、规律的饮食。
4 、注意补充钾
有研究证实,每天摄取5g-7g的钾元素,可是血压下降4mmHg-9mmHg。还有经过动物实验发现,适当增加钾的摄入量,及时不会明显帮助血液降低,但也可以有效预防脑中风、肾功能低下以及心室肥大的发生,可降低高血压合并症而造成的死亡率,所以,高血压病人要适当的补充钾元素。水果中、蔬菜中和豆类食品中钾元素含量都很高,高血压病人可适当多吃些。
5 、控制酒的摄入,要戒烟
高血压病人喝酒后,皮质激素儿茶酚胺会升高,会使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作用和血管加压素等都受到影响,细胞膜流动性机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就会引发血压升高。而且,经常喝酒的人,也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控制酒的摄入,如果非要饮酒,每天饮酒量控制在25g以内最好,但还是希望可以戒酒,酒精含量较低的啤酒也要控制。
有学者对流行病学做出调查发现,有吸烟爱好的人发生恶性高血压的几率非常高,而且吸烟也会增加冠心病和猝死的危险,引发动脉硬化,加重病情。所以爱惜生命,远离烟酒。
6 、适量补钙
在高血压病人中明显发现,钙的摄取量比较少,所以适量增加钙的补充,比如多喝些牛奶,多吃些钙含量高的食品等,都会有助血压的降低。
7 、保持情绪舒畅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当人长时间处于忧愁、焦虑、悲伤和烦躁中时,血管活性物质比如儿茶酚胺等分泌就会增加,会促进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控制好情绪,不要总是郁郁寡欢,要时刻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使神经中枢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功能,有助于血液的降低。
8 、健康的作息习惯
要想彻底控制好高血压,要注意科学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作息,改善生活质量。高血压病人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安排些简单的有氧运动,保证有个轻松的心情与良好的状态。合理规划运动的时间与运动量,做好劳逸结合。高血压病人不可空腹做运动,避免出现低血糖的危险。
9 、定期做好检查工作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基础疗法临床护理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62-01
1治疗方法的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法很多,但总体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疗法二类。非手术疗法具有简便、易行、无创伤性,安全可靠的特点,为患者所信赖和乐意接受。手术疗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中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被患者所顾虑而不乐意接受。其实目前椎间盘手术已不算什么高难度手术,手术的成功率也很高,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恢复。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途径,治疗价值各有优势,不能绝对否定哪种方法的实际效果与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对手术疗法抱有偏见是缺乏科学认识的。保守治疗虽有很多优势,但疗效并非百分之百,治愈率一般在76%-85%左右,仍有少数患者治疗无效。在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中,手术疗法显示了绝对优势,解决了保守疗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该客观地认为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各有优势,二者结合完善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案中,非手术疗法为首选治疗的方法,也可认为保守治疗是本病的基础治疗。尽一切努力运用保守治疗的各类方法力争获愈。经过长时期的治疗病情无好转,影像学证实为手术适应证,且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者,应解除疑虑,相信科学,进行手术治疗。
2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患者手术后会出现伤口疼痛、不能以正常姿势大便,对病情不了解等方面,都会使患者产生情绪紧张、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反应。为此,护士要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及时沟通,用温柔的语言与和蔼的服务态度,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病情上的合理解释,可利用同类型恢复期病人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和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患者手术完毕后回到病房,应去枕平卧6小时,以帮助压迫止血。6小时后可协助患者翻身,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4小时翻身一次,主要以平卧与侧卧为主。要注意正确的翻身方法,保持肩和臀部同时翻动,防止脊柱扭转,屈曲造成伤口裂开等而增加病人痛苦。如患者因疼痛不合作,必须及时讲明翻身目的,让其积极配合,3天后可自行翻身。
3做好术后病情观察
术后6小时内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必要时及时更换敷料,如术后3天体温仍升高且腹痛,呈阵发性抽搐样疼痛,翻身时加剧,说明有感染发生,及时报告医生。观察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如挤压引流管,管内引流液不随之上下波动或引流器内无液体引出,说明引流管不畅,应及时处理。严密注意下肢感觉、运动变化,因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是在神经根附近摘除破坏的纤维及突出的核髓,术后观察下肢感觉、运动的变化,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3天内发现患者疼痛加重,双下肢不能活动,感觉消失,应立即报告医生,检查清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颅脑外伤、脑出血、脊髓损伤(颈段)并行气管切开患者共32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在肺部影像学显示患者病变在肺下叶,以发热,大量浓痰等肺部感染为主,常规接受抗生素治疗。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呼吸肌训练法、机械辅助排痰、分泌物松动的技术、正确摆放及引流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2.1呼吸肌训练方法行腹式呼吸、膈肌呼吸训练及胸廓扩张练习,控制呼气流率,吸气后保持几秒,使肋骨弹起。
1.2.1.1辅助呼吸训练患者取卧位、半卧位、坐位或立位,护士一手置于患者前肋角下缘的腹肌上,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手随腹壁上抬,呼气时向上后方轻度按压加强腹部回缩。
1.2.1.2负荷膈肌呼吸训练于腹部置重物抗阻练习,如沙袋。可减少呼吸频率和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及辅助呼吸肌的使用,并增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提高SpO2,防止气道痉挛。
1.2.1.3缩唇呼吸练习鼻吸口呼,腹肌不收缩,吸气:呼气=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可行吹蜡烛练习,7~8次/min,每次10~20min,每天训练2次。
1.2.1.4肺活量训练呼吸肌训练器或者吹气球训练。
1.2.2机械辅助排痰原理是通过不同振动频率,在患者身体表面产生特定方向且周期变化的治疗力,其中垂直方向治疗力产生的扣击、震颤可促使呼吸道黏膜表面黏液和代谢物疏松和液化;水平方向治疗并产生的定向挤推、震颤帮助已液化的黏液按照选择的方向(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排出。每天3次,每次10~15min。
1.2.3分泌物松动技术
1.2.3.1胸壁震荡法操作者双手重叠并将手掌置于欲引流的胸廓部位,吸气时手掌随胸廓扩张而慢慢抬起,不施加任何压力,从吸气最高点开始,在整个呼气期手掌紧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作轻柔的上下抖动,以震荡患者胸壁约5~7次,每一部位重复6~7个呼吸周期。
1.2.3.2有效咳嗽一般采立位或坐位。不能耐受者,自己取舒适,先行5~6次深呼吸,而后深吸气屏气数秒,然后张口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除。患者排痰后应充分休息,以免消耗体力。
1.2.3.3叩击法使手背隆起,手掌呈空心状,通过重力的作用,叩击胸背部或一手压在另一手上在胸背部振动,根据其耐受力,力度由轻到重,自下而上,由快到慢,在胸腔肺部产生振动作用,使肺部分泌物松动,易于排除,一般拍打3~5min。目的:松动支气管内分泌物,使之脱落并移至较大支气管使痰液易于排出。
1.2.4正确摆放及引流根据病变部位,使患者处于不同的。病变在双上叶尖段前部引流,患者取躯干后倾坐位;病变在双上叶尖段后部,患者取躯干前倾坐位;病变在双上叶前段,患者取卧位;病变在左上叶后段,患者取右侧卧位,病变在右上叶后段;患者取左侧卧位;病变在双下叶前基底段,患者取仰卧位;病变在双下叶后基底段,患者取俯卧位。
1.2.4.1引流的时间选择不宜饭后立即进行引流,雾化吸入后进行引流效果更好,选择在患者休息之前进行引流,每天可坚持做2~3次,每次5~10min,耐受后时间可增至每次20min。在引流过程中,如出现紫绀,呼吸加快时,应立即停止。当PaO2<50mmHg,PaCO2>60mmHg时,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1.2.4.2引流的禁忌症头颈部的损伤,活动性出血,颅内压超过20mmHg,近期有脊柱外伤,不能控制气道反应及有误吸的风险的患者禁引流。
1.2.5心肺物理治疗的禁忌症肺水肿;肺栓塞;肋骨骨折;大量胸水;皮下气肿;烧伤、开放性创面、胸部皮肤感染;怀疑有肺结核;主诉有胸部疼痛等患者不宜做心肺物理康复技术。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观察组经过治疗后,PaO2上升及PaCO2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摘 要] 方法:将13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3例,以龙虎交战手法针刺天宗穴。对照组52例,常规取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康复训练连续两个疗程。
结果:①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治疗组上肢总积分高于对照组10分左右。②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亦较明显(P<0.01)。
结论:龙虎交战针刺手法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针灸可促进损伤的神经再生。
[主题词] 龙虎交战针刺手法;肩手综合征;穴,天宗;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ObservationonTherapeuticEffectsofDifferentAcupointSelectionMethodsCombinedwi
thSystematicalRehabilitationonShoulder*.HandSyndromeAfterApoplexyWangYin,
YangTao,GuoYufeng,etal(Guang’anmenHospital,
ChinaAcadem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53,China)
[Abstract] Methods
Onehunderedandthirty*.fivecasesofpostatrokeshoulder*.handsyndromewererandoml
ydiv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Inthetreatmentgroup(83
cases),acupuncturewasgivenatTianzong(SI11)withdragon*.tiger’
salternatefightmanipulationmethod,andinthecontrolgroup(52cases),
routinelyselectedacupointswereneedledwithuniformreinforcing*.reducingmethod
.
Thetwogroupsofpatientstookrehabilitationexercisesafteracupuncturetreatment.
Treatmentwasgivenfortwocourses,onceaday,onemonthconstitutingonecouse.
Results ForFugl*.meyermotionfunctionassessment,
thetotalcumulativescoreofupperlimbsinthetreatmentgroupwasabout10
points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aftertreatment,
conductionvelosityofmotornervehadasignificantchange(P<0.01).
Conclusion Dragon*.tiger’salternatefightmethodcanef
fectivelyrelieveorkillpaininducedbyshoulder*.handsyndrome,
andacupuncturecanpromoteregenerationofdamagednerves.
[Keywords]Dragon*.tiger’sAlternateFight/acupmanip;
Shoulder*.HandSyndrome/acupther;Point(Tianzong);
PoststrokeSyndrome/acupther
肩手综合征是由于脑、心肌血液循环障碍或外伤后致使支配上肢的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可突然出现,也可呈缓慢、隐匿性发病,直至病变不可逆转时才被发现。国内外目前均无治疗本病的特效方法。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于天宗穴施以龙虎交战针刺手法为主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中重度以上肩手综合征83例,并与常规针刺组对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科住院患者。以患者就诊前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83例患者中,男48例,女35例;对照组52例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62.32岁。病程平均45天。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以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为准,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诊断和CT或MRI确诊。②肩手综合征的评定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订的标准进行(1996年)[1]。脑卒中患者单侧肩手痛,皮肤潮红、皮温上升,手指屈曲受限,局部无外伤、感染,也无周围血管病。
1.3 观察方法采用BRSS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1]。前者可将患肢从无任何活动至运动协调近于正常分为I~VI级,后者将上肢各关节的运动分解为33项,满分66分。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病变等级及运动功能综合评定。上肢功能恢复的预测评定:有功能的实用手及残废手的评定。以N/3+3m/4≥1和N/1+3m/4≤1两公式计算[1],以验证预期疗效的期望值。
以肌电图检测患肢臂丛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的感觉与运动传导速度;X线片,对手与肩部骨骼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比;骨密度检测,以观察本疗法对其影响。对此3项均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统计分析。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主穴:天宗、养老、劳宫。根据不同的症状适当加用辅助穴位,如肿胀明显加中渚,僵硬为主加后溪,肩关节剧痛者加肩三针。
操作:天宗穴位于肩胛骨正中,于该穴采用“九六数”即“龙虎交战”手法。用30~32号2~2.5寸不锈钢毫针垂直刺入穴位约1.5~2寸后行针刺手法,捻针时拇指向前快速捻转9次,尔后食指向前6次。如上法连续3次后,间隔5分钟重复1次,留针30分钟,共重复6次,令患者自觉肩背部舒适进而患肢温暖为度。养老穴行快速提插捻转振颤手法,频率约每分100~150次左右,每次进行1分钟,每隔5分钟重复1次,留针期间共重复6次。劳宫穴以1寸毫针刺入0.5~0.8寸后行捻转补泻手法,每次1分钟共重复6次,余加减穴视具体情况选用手法。
康复训练方法:主要进行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从远端向近端进行。包括主被动运动:A.诱发肌肉活动及训练伸向物体的控制能力;B.维持肌肉长度,防止挛缩;C.诱发手操作的肌肉活动和训练运动控制。同时借助于器械进行训练。医师每日指导患者康复训练1次(每次60分钟)后,令其家属协助自行训练每日不少于2~3次,每次10~15分钟。
2.2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以阳明经肩、曲池、合谷穴为主,施以捻转补泻针法,留针20分钟。
两组患者均针刺与康复同步进行,除双休日外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持续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运动评分<33分为严重运动障碍,33~43分为明显运动障碍,44~54分为中度运动障碍,55~64分为轻度运动障碍[1]。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及上肢运动评分提高50%为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上肢运动评分提高25%~49%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上肢运动评分增高<25%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Fugl*.meyer评价结果均有明显改善,各组自身进行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与治疗前对照,Ridit检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83例,显效23例,有效5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52例,显效11例,有效3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5%。虽然Ridit检验两组间疗效从统计结果看无明显差异,但从上肢运动总积分可看出其平均积分值相差10分左右,这对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此外对照组于第2疗程中疗效进展速度有减慢的趋势(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总积分比较
(2)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测 对治疗组患者中21例进行了治疗前肌电图检测,其中18例完成了治疗后复测。结果为:治疗前平均运动传导速度30.90m/s,治疗后45.35m/s,经统计学处理t=3.07,P<0.01,治疗前后差异非常显著。
(3)其他 对53例患者进行了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未见明显改变。对50例患肢及健肢进行了X线检测,结果显示发病2周内患肢骨质与骨关节无明显变化,但本征一旦形成,骨关节结构可发生畸形、半脱位、骨质疏松等,且在1个月后鲜有正常不变者。BRSS分级检测观察证实采用本疗法可使患肢在短期内运动功能上升2~3级,生活自理能力亦明显提高。手功能评定与实际治疗结果相符合。
4 讨论
肩手综合征的最大特点是肩、肘、腕关节疼痛后导致上述各关节活动度明显降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及康复质量。多年来国内外医师尝试过向心性加压缠绕、冰疗等多种疗法,但缺乏肯定疗效,结果均不尽如人意。本课题主穴天宗采用龙虎交战针刺手法,天宗位于肩胛骨上,总汇三阳经气,采用本针法,使经气上达肩、颈、头,下通臂、腕、手,与郄穴养老合用,通经止痛;加取劳宫,以神制动以促进手、腕、臂的功能的恢复。
针刺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突出了动静结合治疗疾病的特点。国内外学者曾大量报道过单纯针灸或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但疗效难有突破性进展。本征的治疗重点是大脑对肩臂关节的支配能力,对患肢局部单纯采用某种治疗方法是不够的。针刺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各种不同类型沟通相关的突触链,进行功能重组使患肢功能得以恢复,从而有效地防治肩手综合征。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征的有益尝试。
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测证实,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在短期内导致周围神经的损伤,并使其运动传导速度减慢,针刺与康复治疗相结合,可促进其恢复。治疗前后骨密度检测证实,本疗法在短期内对骨密度影响不大,但发现老年女性骨密度数值下降较老年男性明显。
本研究证实了龙虎交战针法缓痛、止痛疗效确切,同时对针具、针刺操作手法、刺激量、进针深浅、留针时间均采用了量化指标,使研究结果客观公正,并为进一步量化针刺手法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本研究再次证实了周围神经损伤后可以再生的理论。
5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中医康复 运动创伤 速度滑冰 临床疗效
速度滑冰运动由于长期的蹲屈滑跑姿势,容易造成创颈、肩、腰、膝、伤病,而且发病率较高,多年来速度滑冰项目一直受伤病的制约和困扰,本研究通过对速度滑冰运动员容易发病部位,及发病规律的研究。印证了传统中医的康复疗法是有效的。值得在速度滑冰项目的领域中推广、应用。
一、对象与方法
对象:冰上训练基地速度滑冰运动员16人,男12人,女4人,年龄18-24岁,训练年限8-16年。
方法:病例回顾研究,收集、整理2003年至今常用传统中医康复疗法,对速度滑冰运动员伤病情况及主要关节部位慢性损伤康复治疗资料,评估资料疗效,分效果显著、有效、无效。
描述性研究:评估传统中医康复疗法在防伤病治疗中应用普及运动员容易接受。
主要结果与观测指标:速度滑冰运动员患运动性伤病后,用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后病情是否有效、治愈或是无效,并选取多项指标作为评价标准。
二、结果
三、讨论
速度滑冰运动项目伤病率比较高,难治性慢性病较多,用传统中医康复疗法对速度滑冰运动员促进病情好转,改善机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运动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主要以肌肉和韧带为主,在传统中医康复方法中采用按摩、火罐、针灸以及刮痧等,对于慢性创伤效果显著和有效,并结合临床实践观察,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是治疗慢性损伤的主要手段,目前还没有其它更有效的方法可以取代。
药浴,组方中苏木、川芎有扩张血管作用,对于循环系统有一定效用,速度滑冰运动员长年在冰上训练,微循环障碍是比较常见问题,湿寒气塞,血虚失常,瘀滞阻络,睡前足浴,十日后症状明显减轻。
火罐,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方法,速度滑冰运动损伤痹症是常见难症,容易引旧伤复发现象。湿、寒、风三气杂至而合为痹,(素问,痹论)拔火罐可除此类病痛。此方法主要对腰、颈伤痛,效果显著,治愈率非常高。但不早以被人们忽视,对于伤病康复治疗,简单经济,最具临床实用价值,再配合针灸疗法,可加大汲气入经作用,对于痹症有奇效。
砭石治疗方法,应用于速度滑冰运动员,关节、韧带、软骨损伤的康恢具有显著性,均得到验证。砭石疗法是古代传统医学治疗方法,治法有:点穴法、挤推法、滚皮法、单震法、剔离法等可化瘀止痛,通络去邪。
四、结论
速度滑冰运动员伤病较多,采用传统中医方法进行防治,具有显著疗效,研究结果显示,速度滑冰运动员各种伤病都可以通过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缓解治愈。
传统中医康复疗法很多,不用面面具到,可选常用数种有效果方法配合应用。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运动损伤,在选择穴位方面,应该寻经取穴与局取穴部配合施治。按法、针法、砭法均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传统中医康复疗法,有效适用,简便易行,传统中医康复技术理论应该辩证思维操作。坚持科学应该这一技术,对运动损伤的治疗具有经济、省时、简单、高效的作用,不断发掘运动性损伤康复治疗的新技术是,是当前的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杨德仁.伤科疑难析释[M].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沈庆法.实用中医大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关键词]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法;乳腺癌;放化疗;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737.9;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6—0119—02
Effect of solution—focused short—term therapy in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CHEN Zengli1 FANG Zhimei2
1.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Hangzhou 310022, China; 2.Department of Oncology, Kech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Quzhou City, Quzhou 32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lution—focused short—term therapy in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Methods The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and solution—focused short—term therapy to intervene into the group of 8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Results Solution—focused short—term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egative emotions and cognitive avoidance factor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ttitude factor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5). Solution—focused short—term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hysical function, mental functi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social function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the material life of dimension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P > 0.05). Conclusion The 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 applied to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alth education can be alleviated by breast cancer to put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Solution—focused short—term therapy;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Health education
乳腺癌发病率高,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改变巨大,对女性造成的心理创伤具有独特性,术后放化疗是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和心理康复的重要阶段。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法(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一种以寻找解决办法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强调治疗的实用性和时效性特点,而且操作简单,便于患者学习和掌握,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抑郁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的临床治疗[1,2]。本研究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法引入乳腺癌放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以探讨其促进患者心理康复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放疗、化疗患者80例,年龄31~63岁,平均(50.84±10.47)岁,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及无法配合的患者。所有患者大专及以上学历14例,高中学历11名,初小学历50例,文盲5例(无沟通障碍)。
关键词:微课程;康复治疗技术;临床经验
所谓微课程(Microlecture),指的是利用建构主义原理方法而形成的实际的教学内容,它具有时间短、内容多、效果好等优点,主要用于学生网络在线学习或者是下载后实现移动学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微课程以视频教学为主要载体,通过教师对教材中某个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展示相关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从而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引入微课程的可行性
1.创新了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内容的课堂呈现
对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来说,重要的手段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临床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并使用所学知识。微课程的出现为这一手段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传统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绝大部分教学都是靠教师用抽象的文字解说,可以利用的视频资源也很有限。通过微课程的设计,将传统的和枯燥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声音等展现给学生,创新了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内容的课堂呈现。
2.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技术,该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理论知识外,还要有娴熟的操作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一方,在“灌输―记忆”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动性被压制,失去了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有抵触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将微课程引入康复治疗技术教学中,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将传统的、枯燥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声音等展现给学生。微课程的在线功能,使学生课前预习得以实现;在这个移动工具寸步不离的信息时代,微课程的移动学习功能,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让学生参与微课程的制作,训练学生临床思维及思维的严密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等,使学生实现主动参与,体现自我。这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
3.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从人的记忆规律来讲,生动形象的事物能直接刺激人的视听感官,增强记忆效果,比起单纯依靠抽象的文字及简单的重复说教,生动形象的事物的记忆效果要更好。微课程将简单枯燥的康复治疗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采用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刺激,我们可以在微课程中,创造一种学习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具体的知识,同时能够体会到康复治疗技术的具体使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微课程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笔者将《康复评定学》中步态评定这一章节采用PPT式进行微课程设计。PPT式的微课程比较接近真实授课的讲授方式,它与平常老师利用多媒体投影PPT授课的方式很类似。这种微课程一般是录制老师讲课的声音作为背景音频,主要屏幕显示的是相关内容的PPT幻灯片,最后转换为视频形式传播。
1.运用微课程进行导入,将作业任务分配给学生
按照这一章节的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吩咐每组同学通过组内合作将所分到的内容制作成视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自主学习课本的理论知识,更要理解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转换成操作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运用微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新的展现
利用微课程对学生所制作视频加以点评,指出优点及不足之处,并一次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反复地接触这些知识,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最后完善本章节的微课程,供学生反复学习。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微课程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临床经验,将本专业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制成微视频,通过微课程的在线及移动功能提供给学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运用微课程实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的连贯性
康复医学是以改善残病患者的能力障碍,提高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回归社会、生活及工作岗位为目的,这就决定了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将面临不同病种的病人,从长远发展,康复治疗师需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某些典型疾病的发病,疾病发展、评定、诊断及治疗,甚至是出院康复,制成微课程,使学生对疾病有整体的认识,并将自己所学相关专业知识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严密的临床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的使命感,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究欲渴望。
总之,充分地利用微课程的优势,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引入微课程,将枯燥的专业内容转换成形象、生动的微课程展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实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 脑卒中;社区康复;生活自理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问题将日益严重。由于各种原因,多数的脑卒中患者带着残疾回家康复。这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工作、生活,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近2年来笔者通过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并对康复护理干预进行探索,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法作一介绍。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笔者所管辖5个社区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所有病例均为CT、MRI证实的确诊脑卒中患者,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例除外,且所有病例均为急性期住院治疗,带着残疾回家康复的患者。
2 康复治疗与护理
2.1 健康教育 在社区康复护理中,首先应积极鼓励脑卒中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戒烟、低盐低脂饮食、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保证足够休息和睡眠、避免精神紧张等。患者能否接受有关生活方式调整的建议是问题的关键,这需要护理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使患者主动配合,才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
2.2 康复指导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一定水平的康复治疗护理知识,需要家属的积极参与,而且这部分知识也是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照顾者负担的基础。康复训练指导包括正确摆放指导,床上活动,坐位指导,站立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语言、呼吸、吞咽功能训练;作业技能训练和辅助工具使用指导,家庭环境的改造等。
国外对脑卒中康复训练有更多的研究。Jenny等认为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使脑中风患者克服疾病对其正常生活的影响和改变。基于此,笔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任务训练法。可以使脑中风患者掌握各种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动作。效果非常明显, 经过专门的训练, 脑中风患者常会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就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如果患者能够长期坚持这种康复训练, 效果会更加明显。
笔者开展的还有文体疗法,采用体育运动和娱乐项目对患者进行治疗,即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又对患者负性的心理状态起到独特的作用,在康复治疗中作为PT、OT疗法的补充和延伸。十分适宜于社区开展。
2.3 心理康复护理
2.3.1 卒中引起的心理问题 情绪情感、行为障碍,躯体化不适主诉增多,社会适应不良和日常生活无规律性等。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以持续情感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总体发病率高达40%~50%,PSD可发生于脑卒中后各时期,显著增加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和认知功能障碍[1],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十分沉重的负担。对于PSD患者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社会和家庭支持,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与积极的心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知识宣教。
2.3.2 失眠为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直接影响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速度。对脑卒中伴失眠患者以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可减少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3 讨论
脑卒中是常见病,全国每年新增患者150万,年发病率约为(120~180)/10万,高于西方国家和日本;致残率约为86.5%[2]。因此有关社区康复需求日益迫切,在已是老龄化社会的我国绝大多数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更多患者带着残疾回家康复,他们及其家属缺乏家庭康复知识和技能,社区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延续,通过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及护理,能够让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