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2 15:51: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城市的文化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文化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等诸因素的综合实体,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长期历史演化、积累和沉淀的结果。川不同国家,不 同地区的城市,甚至同一地区的不 同城市间都多少存在着风格的差异,显现出迥然相异的城市气息,以此表现出独特的城市个性。这种城市特色是人们借助不同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体现出来的,而且是影响、形成城市的众多文化因素和城市文化内涵的最完全写照。城市规划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其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它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保证城市正常经营活动和实现城市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全面、综合手段,它设计并指导城市空间和谐地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城市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市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市民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所讲的城市文化,主要指狭义城市文化,它是与政治、经济相并列的,是城市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习俗、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作为环境、生产和生活综合体的城市群落,就是一种直观的文化景观,具有较深厚的文化涵义。它通过广义的建筑文化形式,即建筑物、建筑空间及城市规划,来综合反映一个地域内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筑。可以说,城市景观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景观,它以城市建筑物的形式和总的规划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文化形态和城市价值趋向。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相辅相成
城市规划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城市及城市中人们文化底蕴最集中的折射,是城市所在地区地域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是一 种看得见、感觉得到的浓缩了的文化。城市景观作为时代文明进程的标记,反映着不同时期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心理需求等内容。而城市文化则是在城市长期规划的积累、叠置、提炼、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有的性征及风格。因此,风格别样的城市
,是各时期的人们认识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在适应并改造自然条件基础上,结合所在市镇的性质、规模、经济、区位条件等众多人文因素的产物,是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处共生的规划思想,通过城市建设中自然风光、道路设置、街区布局、各种形态建筑物的组合,以及点、线、面三维空间的统一协调之安排,实现规划的风格。各时期的城市规划都离不开当时文化的指导,而各时期城市的文化又可以透过当时城市规划的结果,即现存各个层次的老城区的风格来展示,并为新时期的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进而通过这种形式使地域文化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可以说,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规划过程中重视城市文化内容的表现,并力求体现出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增强规划的生命力,将是任何时期的城市规划都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三)城市规划建设要与城市文化相结合
(l ) 国际大都市需要具备文化特质
现今时代,国际间日益频繁的交往和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使各国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和时代性。文化,对于一个国际大都市而言,是一种标志,一个标准,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就没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多功能、多方位的中心作用为显著特点,但不管它可以在哪些 方面发挥中心作用,它必定是一个文化中心。可以说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时也都是文化大都市。科技教育等各项文化产业、文化服务、文化品位和文化影响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及其国际大都市地位的主要标准之一。
当今,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在软件硬件上还显得明显不足:城市文化设施利用不够;城市文化资源创新性有待提高;文化管理体制及观念陈旧落后;城市自身定位不明确;文化产业结构不适应大都市发展 的要求;城市布局不尽合理,功能划分不明显等等。因此,我们在未来建设城市文化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要把世界上优秀文化成果拿过来,经过消化吸收,变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开阔人们的文化视野,培养人们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意识,也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2 )历史文化传承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割断历史便也撕裂了现在。城市中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保持和延续着城市文化,并促进着城市肌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赋予了人们真切的归宿感与认同感。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是文化,城市的本质功能也是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经济是城市的基 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相对固定的,是历史、地理、人文积 淀的总和,它必须通过城市建筑这一有形的城市文化、重要的载体加以传承,需要通过城市规划这一方式将观念付诸于现实。因此一座城市的成功需要 规划的成功。因为一个有风格的城市,一个延续了城市文脉的城市,才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
四 城市规划建设应具备文化的品质、品格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各国阁的经济、技术、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使褥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失去自身的特色及品格,城市面貌日趋窗同。“特色危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城市的“特
色危机”不仅使城市内容向质化,也使城市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品质、品格。因此,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加强对城市文化特质的研究,要挖掘、继承、发展每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才有可能创作出有文化内涵、有个性特色的“作品”城市。所谓城市文化品质和品格,是指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广义上讲就是城市的视觉系统、理念系统以及为系统所具有的文明程度或文化含量;在狭义上则指的是城市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所班涵的人文意识、科学理性程度及其思想的高度和艺术的深度。文化是城市品质及品格的象征,它应该是城市文化规划建设的灵魂和内在的精神。
结语: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风格,主导看文化建设的总体走向,渗透到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对其运作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该城市的文 化特质上,而精神则是文化特质的核心,城市精神是基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之上的一整套人文价值体现,一般而 言,城市精神应涵 盖公共道德精神、公民精神、时代精神、尤其是人文精神,这是城市精神的最高境界,不同城市的人文精神都会有不同的内涵和特色,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 品质、个性魅力及艺 术韵味。关注文化、重视文化、发展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核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城市文化的建设,使其在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社会成员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摘 要]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市民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将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市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融合、挖掘区域文化精华、凝练城市文化特色、加快政府管理改革等相应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城市化;市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138-02
1 前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同样呈现出快速化的特征。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的伴生品,市民文化的价值也随之越发凸显,凝聚着城市基因的市民文化构成了一座城市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致。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市民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的规模和土地面积急剧扩大与城市市民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将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强调和注重市民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的文化修养,促进城市文化内涵的增加,进一步促进城市文化品位、城市品质的提升。
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市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市民文化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市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社会实践中所形成、承袭、流传的共同心理习惯、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审美意趣、、理想境界等。它既不同于某个个人的意愿,也不是单个市民心性的简单集合,而是广大市民共有或相通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因此,市民文化反映和代表着广大市民的普遍欲求、愿望和利益,并随着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和变化。作为城市文化语言的重要载体,市民文化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中形成。时至今日,市民文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中大众文化的根本属性,如通俗性、商业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等,其不仅深藏着城市的历史印记,同时散发着城市的人文品质,展示着城市的精神气质,并在某种程度上变革着城市的功能。在我国城市快速化进程中,市民文化也呈现出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问题。
2.1 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带来文化设施的匮乏
文化设施是用于文化服务的、在软硬件方面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社会公众活动场所、建筑物、设备及其组织机构,是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生活的物质依托和组织形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生活水准、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家统计局2011年公布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2186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到2025年,中国将有超过6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原本就不宽裕的公共文化设施相对更加匮乏。近年来,我国文化设施建设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传统文化设施经营管理体制所固有的缺陷,导致了我国城市文化设施在资金投入、设施容量、设施功能、设施分布、设施种类以及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滞后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发展需求。突出表现为集中程度高、区际间差异大,文化设施数量分布不均匀;基层和社区级文化设施不能满足大多数居民需求;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匮乏,缺少文化品牌。
2.2 新增城镇市民群体的文化修养普遍偏低
市民是市民文化的创造主体,市民群体的基数越来越庞大,其构成相对松散,也越来越多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因此,新增城镇人口多为流动性人口,其组织相对松散,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大多是打工者,很难形成共同的文化兴趣和爱好。另外,农民工目前已经是当代中国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增至6.07亿人,在城市中工作生活但没有城市户口的人已经接近城市人口的差不多50%。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老一辈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但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一般多为初中和高中,其文化修养,尤其是现代文化的素养普遍低于原有的城镇人口。
2.3 新增城镇人口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劳动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出现陡增的趋势。但城市的基本保障设施并未因人口的增加而有所改变,社会支持系统完善力度不够,例如城市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医疗卫生条件差、拖欠工资问题时常发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的一种基本体现。因为户籍或居住地制度将其区别,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作为城市新增人口,在城市难以享受到市民的待遇,他们在心理上难以产生以市为家的感觉,总是觉得这里只是打工挣钱的地方,农村才是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群体在与乡村文化群体交往中,因占据政治、经济等优势地位,易对乡村文化群体产生偏见和歧视,而这些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市民文化的建设。
2.4 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
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对文化设施的拨款规模达到新高,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还在酝酿之中,文化产业领域资源配置机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成。文化事业单位的局部改革,使一部分文化设施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过度的商业化经营使公益文化设施功能萎缩、服务效能减弱。部分基层公益文化设施文化活动较少,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商业化倾向问题突出。事业单位由于在体制内占据优势地位,握有垄断权力,这些单位已在多年商业运作中形成了既得利益,因此缺乏改革的内在动力。
3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民文化构建措施
3.1 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引导扶持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策略采取整体适当分散,局部相对集中,合理的网络结构进行布局。另外,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补充,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设施向公众开放。应着力做好社区级文化设施的网络布局与反映城市文化品位、地域特色的市域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充分认识文化设施建设对促进市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大市民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国家要有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人均标准以及考核要求,敦促各地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逐步改善城市市民的公共文化生活。
3.2 促进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融合
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自从人创造文化之后,人与文化便出现相互影响的关系。无论是涵化还是濡化,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人更具有文化性,满足其文化归属感的需要,这也是一个身心健康人所必需的条件。新生代农民工由乡村进入城市,由于出生地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文化模式,新生代农民工生长在农村,受乡村文化的影响而具“土气”,进入城市后,受城市文化影响而逐渐“洋气”,这个过程实质是一种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文化冲突的过程,更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加快促进农村文化和市民文化的融合,使进城人员能够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生活等方面逐步平等,是发展市民文化的关键所在。
3.3 凝练城市文化特色
城市文化建设从整体上决定市民文化的发展方向,影响市民文化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导向作用。城市文化建设是市民文化的基础,是市民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大力加强城市文化建设,要继承自身的优秀历史文化,把能够反映城市历史发展、体现传统人文精神的文物和古建筑尽量维修、保护好、合理利用好,使其成为文化旅游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3.4 加快政府管理改革
政府的管理要为所有城镇人口提供服务。然而目前,户籍问题是困扰城镇人口的重要问题之一。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民工来到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播撒着汗水。时至今日,全国6亿多城镇人口中,非城镇户口的农民工已经达到将近一半。他们生活在城市,但是由于户口的原因,在子女入学等方面无法享受城市人口的待遇。在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今天,如何解决这些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发展报告2010》,我国将从“十二五”时期开始,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也就是说,要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到2030年基本解决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这无疑会给市民文化建设带来福音。要努力使城市新增人口更好地在城市生活,更好地融入和发展市民文化。
城市规模的发展可以快速化,但是城市内涵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市民文化的培育也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要依靠城市文化意识的积淀,优秀的社会传统与文化意识的积累,需要不断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是,市民文化建设是城市化的灵魂,不仅需要政府有意识的去引导和培育,更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黄鸿鸿.优秀市民文化的培育要先行[N].福建日报,2008-12-04.
1传统建筑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别具一格,四千余年延续不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体现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已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正如建筑学家梁思成所言:“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古老而灿烂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古代就远播至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地方城市在进行城市文化建设时发现,传统建筑要素对于城市文化底蕴的支承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无法被替代和更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历史建筑遗存的城市总是容易形成自身的特色,历经沧桑的传统建筑是城市厚重文化底蕴的最好见证。古都北京,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典范,其城市文化氛围的塑造,不仅仅被动的依赖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更致力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走在北京的街道,即使是在现代材料和建筑体系的建筑上,依然随处可见琉璃瓦、大屋顶、斗拱、彩绘、石雕小品等,这些都是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体现,这使得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城市和谐共生,营造了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2城市建设大潮中的传统建筑文化传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触目可见的是钢筋水泥、玻璃幕墙,这种“千城一面”的景象越来越不能得到国人的审美认同。究其原因,城市建筑的文化载体功能被忽略了,而只是注重其经济效益。即使一些建筑也蕴含了设计师的某种思想,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很难引起国人的共鸣,被大众批判为难理解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是丑陋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人们处于古建筑群中时,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深切感受到民族的历史,享受到民族文化的浸润,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对于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随着建筑材料的变革和建筑高度、跨度的发展,传统的木材和结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建筑功能和效率的需要,但传统建筑文化决不能因此而被当前的城市建设所舍弃。对于城市传统文化氛围的塑造,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固然重要,但城市的生长和更新决定了历史建筑数量必然越来越少。在这种趋势下,传承和发扬才是传统建筑文化亘古不灭的根本。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不会随着建筑的消失而泯灭,而是要在新建筑上焕发新的生机。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如果再按照原来的形制、结构和工艺去大规模复制传统做法,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不局限于形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一是做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文物古建筑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们了解城市历史沿革、文化积淀的最直接的实物例证。二是维护和创造城市的历史环境,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中为城市的文物建筑周边足够范围内的环境做好规划设计,使传统建筑周边与城市现代建筑环境能够自然融合,和谐共存。三是在城市的现代建筑上,体现传统建筑元素,营造与城市历史相协调的文化氛围,传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
3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一体化”策略
廊坊毗邻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京畿要地,其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北京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不断落实,廊坊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而且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背景下,廊坊与北京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的历史条件,对于廊坊的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巨大机遇。近年来,廊坊市致力于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发掘本地区的文化产业潜力,将具备旅游开发价值的古建筑遗存进行了修缮,如永清县的宋辽边关古战道、霸州的龙泉寺大殿等。对于一些历史文化价值高,但没有建筑遗存的地方也进行了复建,如古县的隆福寺。这些工作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通过对省属17处、市属12处文保单位进行调研,发现当地的古建筑遗存大多为遗址、石碑、构件等,在旅游价值开发和文化影响力方面的辐射作用非常有限。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廊坊已然要处于北京的一小时生活圈范围内,交通一体化使得两地的空间和距离无限拉近。对于廊坊的城市文化建设来说,如果能与北京相对接,让廊坊成为京冀旅游的前哨站,成为感受中国古都文化氛围的起始点,则其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无限光明。若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就是塑造廊坊的传统建筑文化氛围。对比两座城市的文化氛围可知,差异很大。北京的历史建筑遗存丰富,虽然现代化的建筑设施也在不断涌现,但围绕文物建筑周边的新建传统形式建筑使得两者能够和谐共存。走在北京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利用传统建筑元素装饰的现代建筑,甚至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建造的传统形式建筑也是屡见不鲜,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城市并没有任何的违和感。廊坊虽然是一个新兴城市,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较为深厚,若能在城市建设中赋予建筑物广泛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使城市建筑能够起到文化载体的作用,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与北京一同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区域意义重大。
4传统建筑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建筑形式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在建筑美学上也具有极高水准,可以展现民族文化特征,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城市宗教文化传播提供场所,如佛教、道教、清真寺等宗教文化场所,必须有与宗教活动内容相适应的建筑形式。二是为市容市貌建设营造文化氛围。不论是在民居区中采用古代园林、风水文化思想,还是在商业建筑中采用富含传统建筑元素的设计,传统建筑美学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环境的文化品位。三是丰富城市旅游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文化享誉世界,在城市建设中积极传播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旅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四是加强市民的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是世界上唯一的绵延四千余年不绝的建筑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蕴含了天人合一、中正和序、谦虚内敛、意境幽远等古代哲学思想。同时,在其丰富的题材中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国泰民安、和谐相处、遇难成祥等百姓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些文化元素的存在可以让身处其中的广大市民时刻受到熏陶,爱国爱家、宽于待人,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提高。
5结语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城市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1-0083-03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一直将城市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并不顺利,其主要原因在于尽管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开展的不错,但因其过于侧重新农村建设自身的需要,而没有放眼长远,没有与农村未来发展方向——城市化的开展相融合,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文化建设显得狭隘,缺乏张力、生命力及功效,也就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和更大作用的发挥。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拓宽视野,不仅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开展,且要从推进城市化的视角积极推进,从而使文化建设更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一、城市化中遇到“文化”难题
1.文化缺失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遇到困难。城市化通常用城市人口在人口总量中的比重情况做衡量,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越大,表明城市化程度越高,而这取决于农村人口能否成功地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农村人口能否成功向城市转移取决于农民离开农村居住城市的能力,即农村居民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否有能力在城市稳定就业。现实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严重缺乏。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前基本上未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大多农民在进城以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简单的工作,导致收入水平低下。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在进城以后无法在学习观念上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他们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较差,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知识结构根本无法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因此产业结构一发生变化,他们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而一旦丧失劳动机会,他们就只能回农村,从而丧失向城市转移的机会。
2.文化缺失使农民的城市生活遭遇困难。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当农民从自由散漫的乡村进入到讲求法治规则、文明卫生习惯的城市,从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时,会产生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非常明显的。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强,调查结果表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占78.40%,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分别占73.19%、66.96%和60.77%。从调查看尽管有近7成农民工能适应城市生活,但却还有30%之多的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1]而且对农民工这项适应性调查是建立在农民工这个“临时市民”的基础上的,他们的“适应”感受也是作为过客而得出的,而如果成为城市化后的永久市民则不适应问题推想只会更严重,不适应比例会更大。对于年轻人、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来说这种不适应可能会随着城市生活的时间的变长而逐渐习惯,最终适应;而对于那些上年纪、文化水平低的农民来说这种不适应是痛苦的,毕竟几十年的习惯要改变是困难的,但如果不能尽快转变,那么就有可能使进入到城市的这部分农民因适应问题而放弃城市重归农村,而这种不适应的扩展效应可能会使其他具有类似情况的农民惧怕城市化、抵制城市化,使城市化人为受阻。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培养农民的文明卫生习惯、法制规则观念等城市生活必需的文明习惯十分重要。
3.文化缺失使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出现问题,给城市化推进造成困难。城市化除了城市人口增加外,城市规模的扩大也是其标志之一。在城市规模扩大过程中原有城市周围的农村融入城市是必然。在这个融入过程中一些地区的乡村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与灭绝的危险。而这些文化遗产都可能具有塑造城市文化和打造城市品牌的价值,同时,城市化的推进使原有的乡村文化遗产遭受巨大损失本身就非城市化本意,更会增加城市化不必要的文化、社会成本,所以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降低城市化的代价,使城市化更顺利推进,就要合理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农民自身的保护意识至为重要。[3]因为只有当地农民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当地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只有当地农民才更有便利条件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而现实是文化缺失使农民很难体会到当地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更缺乏自觉保护意识。因此,从保护文化遗产角度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必要选项。
二、城市化中“文化”难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分治政策的后果。自1958年我国实行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后,城市和农村就存在着待遇上的巨大差距,不仅在物资供应、参军就业上,而且在获得的教育资源上同样存在巨大差距,城市的学校硬件要远远好于农村,城市的学校师资等软件同样好于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教育水平在改革开放前已经明显落后于城市,第一代农民工正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文化上的欠缺就是那个时代城乡分治后果的体现。尽管改革开放后,城乡分治的制度正在消除,但也不容否认,其历史影响依然存在,今天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农村还是要远远落后于城市。这种现实下,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下也就成为必然。同时,城乡分治还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上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各类文化设施在数量上农村明显少于城市,先进性上明显落后于城市。
2.功利性教育观使然。功利性教育观就是把教育当做能够获得即时利益的工具来看待的作法。对政府来说,就是把教育发展当做政府、教育部门政绩来做。这种观念指导教育的结果就是不重视教育质量只重视数量。很多地方出现的教育普及特别是义务教育做得比较好,但是教育的师资、硬件却多不足,教育质量上不去;义务教育做得较好但真正有利于农民就业的职业教育明显不足。这就导致了教育与农民现实需要脱离。许多农民不愿意送子女上学,其原因就在于学习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实际经济利益,花钱费时,不如及早退学外出打工实在。这些现象或后果都是我国功利性教育所导致,对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影响极大。
3.激进城市化的必然。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超前的、过度的甚至过于激进的城市化却是有害的。近年各地的跑马圈地式的城市扩张屡见不鲜,而这种为扩张城市而城市化的模式,显然难以顾及城市本身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没能注意城市新市民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一些新市区的文化设施明显的不足,文化服务功能极度缺失,甚至有学者说这样的城市化是“城市的农村化”。另一方面,这种激进城市化也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超速扩张,而这种为经济利益的扩张往往考虑的只是得到农村的土地,而不会顾及农村的文化遗产与失地农民就业素质的提升。而农民也因自身文化素质的及经济上的需要,往往只关注土地房屋的补偿数额而没有过多关心这样的城市化下农村的文化遗产的损失。
三、从推进城市化视角开展农村文化建设
1.降低受教育成本,扩大受教育面,全面提升农村居民基本文化素质。自2006年起,我国在西部地区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全部学杂费,2008年起政府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些举措无疑大大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降低了农民受教育成本,使农村孩童更容易轻松接受教育,从而增加农村儿童入学率;同时,中央财政还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使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而各地的农村支教活动的开展也对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提高有极大帮助。入学率的提高及教育的普及、教育质量提高不仅会使后起的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而且会发挥“后喻文化的作用”,因为“儿童学习新文化要快一些,他们往往会成为父母和祖父母的文化解释者”。[4]这种“后喻”作用在农村盲和半文盲还严重存在的情况下有非常意义:儿童作为新文化的解释者,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能够有效地逐渐转变成人的一些陈旧观念和态度,促进观念转变与更新,从而减少观念原因对城市化的消极影响。
2.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为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创造良好条件。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对于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意义极为重大。而要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首先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前农村地区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制约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提升,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从三个层次着手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是对待县一级文化设施要建设好,如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文娱中心等,要把它们打造成当地文化中心,成为城市、农村居民能够共享的文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民能够得到较全面的知识文化、技能的帮助。二是对待乡镇级文化站,要打造它们成为中间层次的文化支持中心,既承接上一级——县级文化建设使命,又担负指导下一级——村级文化建设的职责。三是对待村级文化设施,要全面完善其基本文化学习功能。建设一批能满足农民兴趣需要的村民文化中心和健身体育场所,并使这些场所真正活起来、用起来,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和服务农民的能力,进而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的提升。
3.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力度,为其在城市就业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农民能否在城市生存下去直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而在城市生存的前提是要能够就业,要就业就必须有相应的技能作为前提,因此,着眼于城市化的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头戏应该放在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上,培训一些急需的、实用性强的、应用面宽的生产技能,而且要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使农村劳动力都能确实掌握1-3门基本实用技术,使其科技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能够满足城市就业之需。
4.加强卫生观念、道德观念及法规观念培养,为城市生活做铺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中有一条就是要使农村“乡风文明”,而乡风文明主要应体现在文明习惯、法制观念、思想道德上,这些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品位提高、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具体做法上,最主要的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应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禁赌、反组织及等贴近农民生活生产需要的基础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其次,配合法制教育要狠抓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符合各村实际的“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此外,还应有针对性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变农民的不卫生的生活习惯。
5.增进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保护好农村传统文化,降低城市化成本。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多数正处在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和安全需要(工作稳定、生活有保障)的阶段,他们缺少更高层次的“归属感”需求,即本地乡土文化遗产的认同需求,因此,也就缺乏对乡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自觉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当前一些农村地区逐渐恢复了一些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如乡村庙会、耍狮子、扭秧歌、唱地方戏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而政府对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对保护农村传统文化遗产起着更大作用。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作为农村居民需要做的是如何适应这种发展的必然,而政府要做的是如何为农民创造条件使他们更容易适应这种必然,促进这种必然的顺利推进。显然新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对于推进城市化的实现,还是对城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加强以城市化为着眼点的农村文化建设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N].人民日报,2008-02-21.
[2]姜燕.农民安置型社区文化冲突成因及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2012,(1).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体育的定义
城市体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组成,而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各自由一些子系统组成,如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大众体育则包含体育健身、体育娱乐等内容;学校体育则包含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子系统由更小的系统构成。体育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体育文化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城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在城市区域的总和。城市文化微观层面上看是包罗万象,在文化角度上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历史演变的人类发展方面来看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文化进步的产物。
二、城市体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表现
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里,体育曾只是少数奴隶主、地主、资产阶级的一种取乐、开心、玩耍的工具,表现为城市文化中的贵族阶级消遣文化。但环顾现代城市,体育文化已发展成为市民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见的“一家人去划船”、“成群朋友去登山”等已是普通市民们的平常之事。现代城市体育文化表现出平民化、生活化、社会化。
城市的现代化除物质文明的发达外,另外还表现在它的高度开放性、信息灵通性和文化构成的异属性;城市文化这些现代特性,带给城市居民的影响是生活观念新潮化、文化氛围时尚化。他们开始在日常的信息表中安排体育活动时间,开始关注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甚至高谈阔论假球、黑哨、兴奋剂。体育文化已走进千家万户,贴近你我生活。城市体育文化表现为平民化、生活化和社会化,除了上述的物质、意识基础外,现实基础造就这一结果也很显然。
三、城市体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新观点、新趋势。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总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文化产业是指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知识产业、信息产业、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体育文化产业等。发展文化产业是把文化价值转变成经济价值的有效途径,并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当今世界,发展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一个精神亮点,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少有的不易受经济波动影响的产业之一,甚至在世界出现区域性经济萧条、经济大气候恶化的情况下,仍能逆势而进,强劲地发展。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经济平均递增仅为0.43%,而体育文化产业却以3.25%的速度增长,体育文化产业排国内十大产业的第六位。体育文化产业不仅自身能直接为城市经济创造巨大的效益,而且能发生连锁反应,强劲拉动一系列相关产业乃至“无关”产业的发展。此外,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体育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还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如1995年美国的体育文化产业直接提供了230万份就业机会。因此,体育文化产业对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多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城市建设;环境艺术;城市文化;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133-02
0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构建和美化人们生活空间为目的的艺术设计,是人们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将美学理念灌注于环境之中,逐步形成一种有理性、有计划、有目的并成系统的人类活动,是“对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组织,使之符合人们生活和心理需要,并产生审美感受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实现环境美学的具体形式。”其宗旨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沈阳,又称盛京,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3万年前,沈阳地区已有人类活动。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设立方城起,沈阳的建城史已2600余年,素有“一朝发祥地”的美称,又有“两代帝王都”的延承。现今的沈阳依旧保留着这座城市特有的印迹和年轮,整体城市布局在两千余年的变迁和洗礼之后,在一些地区,仍然在浑厚的地域文化承载下,坐拥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在现今的沈阳城市发展中,随处感受历史遗留的岁月气息,并体现生态文明。本文以沈阳为例,浅谈如何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结合,在城市建设设计与发展中得到保护、发展、设计、整合、共存和运用。
1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旨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前提下,把其融入本身自我的历史长河中,在融入的过程中,通过发现的矛盾,再进一步对其进行文化、地域、历史进行特色分析,最终,不仅实现城市建设的发展,更把发展进行全方位,包括协调发展与文化环境、发展与旅游环境、发展与居住环境等各个方面。这是一门在建筑环境设计领域的新兴学科,是宏观的环境艺术。城市环境设计不能造成城市的累赘和负荷,要全面考虑对文化的保护和工业、商业、农业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进行空间的改建。
沈阳市启动的历史建筑恢复重建计划,就是围绕着修缮和重建城门、角楼、钟楼以及三部衙门等方面,体现了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挖掘,以及对特色城市的设计规划,力求展现城市的魅力和文化风貌。
2 城市建筑改造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2.1 历史商业区
20世纪80年代,随时沈阳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新型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但建设格局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出现了强大冲突,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遗迹恢复性建设形成对立矛盾。在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老城街道设计与历史遗迹的维修等方面,比如太原街、沈阳中街及相关周边街道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不断的改造与扩建,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对未来综合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更要注重保护历史、尊重历史、延续历史的宗旨,科学地发展历史。
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找寻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法则,才能把城市现代化建设真正融入到自然的发展长河中,发扬文化、传承特色,不仅要见证城市在历史中发展,更能看到在历史用留下城市的足迹。沈阳在城市发展中,制定了统一的城市规划设计,始终坚持贯穿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尊重历史文化建筑。在上世纪90年代后的城市建设中,围绕着保持历史文化风貌的主题中心,完成了沈阳故宫街、张氏帅府博物馆、沈阳南站等建设与开发,得到社会和城市居民的认可和好评。现今重建和恢复后的中街步行街和太原街现代时尚商场,就是在把城市现代化建设与顺应传承历史相结合,在发展中印下历史的足迹,在历史中体现城市的特色发展。
图1 20世纪60年代的中街 图2 21世纪初的中街
2.2 历史建筑文化遗产
城市历史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历史的记载、城市文化的传承、城市精神的发扬和城市特色的凸显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形成特色的保护文化范围是城市建设与改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当然其中应包括对特定原则的制定及保护方法的形成。
以特色典型的历史建筑作为中心点和重要标志体,范围的设定与划分应有相应的基础作为保障,进行现状的考察和真实的调研,搭配秉承历史底蕴为原则。
沈阳实胜寺与北京雍和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座清代皇家寺院,雍和宫为上院,实胜寺为下院。实胜寺的历史比雍和宫早一百多年,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由于年久失修和历史原因,在改造前,实胜寺内道路不平、杂草丛生、古建筑破旧不堪,损坏严重,周边地区违章建筑达100多处,形成了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严重影响了实胜寺的整体景观。2001年末,沈阳市开始了对实胜寺周边的拆迁,动迁居民202户、企业3家,拆除房屋200多间,总面积达7 000多平方米。市政府出资改造,进行全面系统规划重修,恢复了这座皇家寺院往日的雄姿,成为盛京沈阳的又一景致。图3~图4为沈阳皇寺广场的改建与开发,皇家寺院与皇寺广场的文化特色与商业特色的结合,在时间上,现代大都市与古韵历史相匹配,在空间上,传统景观与现今外部空间理论相结合,形成一座古城中独特的城市客厅。
现今,国内许多城市普遍面临多种问题,重点包括基础功能衰退和建筑结构基本毁损等,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应对历史建筑的风貌进行最大限度的保留,形成强大的“不变”应“万变”,保留不变中的精髓。
图3 铸有12座清朝皇帝铜像的皇寺广场
图4 修缮后的沈阳实胜寺
2.3 历史纪念性建筑设计
沈阳在中国近代史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一段占领的耻辱性记忆,1931年9月18日在柳条湖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为了真实记录这段充满屈辱的历史,让人民渐睡的思想惊醒,呼吁人们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感知历史,在历史中能够以史为戒,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组织下,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已经先后两次进行修建。图5为“九一八”纪念馆,纪念馆具有典型的纪念色彩和浓重的建筑艺术设计风格,纪念馆是是纪念碑和陈列馆相结合的建筑,整体一座巨型石雕,外形为翻开的台历状,一个高18m,宽30m,厚11m的历史纪念碑最让人心灵震撼,建筑本身由混凝土铸成,花岗岩附在周围,刚毅而坚挺。这个恰似一副“中国东北地图”的建筑,威武的不是形状,不是材质,而是那身上千疮百孔的伤痕,见证这份沉重的历史。
发展是城市环境设计的主题,只有在发展中保存,在保存中发展,才能既体现发展的意义,在意义中找到发展,在发展中找到历史的价值。把发展和保存结合,充分体现出通过城市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的表现来发扬具有历史纪念的历史时代特点,突出城市特色,形成独特的城市价值。
图5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2.4 生态城市建设设计
2012年11月,党的十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纲要。沈阳是东北的中心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的环境艺术,增强文化软实力,构建生态和谐的魅力城市将成为当务之急。围绕着建设“现代城市公园”的主题,沈阳市政府将构建生态文明、体现城市美学、增加城市绿地以及建设区域公园等方面列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开展了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工程。2003年7月,沈阳市委、市政府为应对竞争和挑战、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创造新的产业带和新的投资热点而推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之举——建设金廊即“中央都市走廊”。通过几年的建设,“金廊”已其成为建筑标志化、环境生态化和道路景观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展示区和东北中心城市的核心控制区,成为沈阳充满活力的生命中轴和创造新世纪辉煌的黄金走廊。同时,沈阳市为迎接2013年全运会对青年大街等全市20多条重点街路的树池、分车岛实施了绿化全覆盖工程,实现了适应性、观赏性和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使城市道路的绿化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图6 沈阳“金廊”夜景 图7 沈阳市政府广场绿化风景
3 城市文化与建筑的环境艺术探讨
建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一个城市的神态。在建筑风格上,东北有自己的地域文化——沈阳的“一宫两陵”代表满族文化,还有沈阳市部分高校保存较好的日俄时期建筑,这些都是很好的历史文化遗产。沈阳建筑的环境艺术发展方向,一定要强调地域特色。好的城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体现地域的特色和文化,还要有时代的要求,而不是追求一种形式。合理的建筑发展趋势是和环境融合在一起,和城市融为一体的。注重历史文化与生态和谐的设计风格的统一,是城市建设环境设计的出发点。让民族性在历史性中留存,让历史性在发展中体现,形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环境艺术在指导城市建设的设计中,应保持现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保留历史文化色彩,改善原有的负面生态环境。在要尊重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同时,还要力求艺术与环境的完美结合。随着各级政府和公众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重要性认识的增强,未来的城市环境艺术建设设计,必将会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谢迁.西安城市文化与城市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2]李爱,孙迟.论城市环境艺术——以沈阳市例[D].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3]张春慧.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探讨[J].规划与设,2008(27).
[4]李博.论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0(3).
[5]吴祥忠.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创新的探索[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6]九一八博物馆.http:///wiki/%e4%b9%9d%e4%b8%80%e5%85%ab%e5%8e%86%e5%8f%b2%e5%8d%9a%e7%89%a9%e9%a6%86.
关键词:文化馆;城市文化建设;主动性;历史资源;现代素质市民
一、文化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馆,实质上就是综合性文化中心,是供群众便捷参与文化活动的事业单位。比如现在大肆宣传建造的孔子学院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观。文化馆的类型多样,职能繁多,诸如举办展览、培训文艺骨干、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交流等等。因文化馆的管理员、馆员等的甄别严格,业务培训技能突出,因此,其对群众文化组织活动的开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个性、城市灵魂、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城市文化囊括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既包含意识形态方面的部分,也包含生活方式、教育等非意识形态的事物。鉴于当前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城市文化建设亟需健全完善。
二、文化馆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文化建设主动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但是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娱活动更多存在于新媒体技术、多媒体终端中,而众所周知,网络活动在室内、个人家庭之中就可以完成。因此,也就造成了现在人们文化需求膨胀但又懒于主动参与群体活动的现状。城市文化馆的建设,使得这一不平衡问题得以缓解,有效提高了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性。一方面,城市文化馆在各大社区的建设,其馆区规模、地理位置、形式特点等的建设,有效拉近了人们的参与距离,不同类型文化馆的建设,也丰富了文娱活动类型,可供群众依据自身的兴趣点参与不同文体活动,从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文化建设的参与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文化馆的建设完善,也有利于丰富城市的文化氛围。新时期下,城市竞争与城市发展,更多注重政策体系的规范、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略了文化建设。文化馆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广泛平台,无论是文化馆团队有目的性组织还是民众自发的文娱活动,都使民众大规模参与到其中。
(二)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历史资源
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发展更集中于经济建设中。经济建设又离不开建筑群体的开发,但在当前城市规划“千城一面”的现状下,城市自身个性被磨灭,城市文化建设缺乏代表性与特色性。此外,城市建设中,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使得新建筑群不断涌现,导致部分人文信息历史区域被夷平,久而往之,独特隶属于城市的记忆消失,使城市文化建设失去了传统的根基。因此,当前文化馆的建设,使得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有效途径。文化馆的部分职能中,包含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社区特色文化活动资料的收藏、对文艺精品作品的保护等,有利于更好的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城市对自身精准定位,并以此确定自身的发展规划。这种以文化馆个体带动城市整体文化建设的方式,也有利于巩固城市地位,推动城市深远发展。
(三)培养具备现代素质的市民
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与服务对象都是社会民众,社会民众也是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文化馆的职能发挥与文体活动的组织,有利于培养现代素质市民。健康的、积极的文体活动对塑造人文性格,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文化馆组织与推行的各项活动项目,诸如剪纸展览、皮影艺术表演、城市历史建筑风格学习等等,都代表着城市的主观形象,代表城市灵魂面貌,而这些美好城市形象有利于唤起市民责任感与归属感,增加民众对城市精神的理解度,使社会民众认识到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城市面貌、城市形象的维护,从细节着手,维护城市管理,从文化意识形态改善城市建设。
三、小结
城市化进城的逐渐加快,文化馆建设也日趋完善。本文就文化馆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讨。文化馆建设,对提高文化建设主动性、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历史资源、培养现代素质市民等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城市文化建设是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需要文化馆的积极建设,还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社会民众的广泛参与,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城市文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曹甄婧.我国城市文化中心设计中的地域特色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
[2]韩振宇.新形势下县级文化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大众文艺,2016(12):28.
[3]戴德鹏.新时期文化馆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26):146-147.
关键词:铜币;城市文化;区域发展;文化资源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巧妙的运用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来凸显城市的特色,是城市兴起的重要前提。从地域范围来说,黄石是处于长江文化带的。钱币是经济构成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实物。而铜币,其作为货币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绝大的篇幅,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的始终。从铜币文化中提炼出的设计因素,运用于城市文化的建设,可以更加突显城市的精神。
一、铜币概况
铜币在历史上一般都是由国家统一铸造的(除特殊时期),对于铜币的文字和纹饰都有统一限定与设计,因而不同的历史时期,铜币的设计都有些微的区别。铜币一般一面为面值,一面为文字装饰。不同历史时期铜币上面的文字装饰也有所不同,这也给铜币注入了不同的艺术设计气息。钱文中包含了楷、行、草、隶、篆各种书体,简直可以说是一部简化的书法史。我们可以从这些设计中,提取出可以运用的元素,加以修饰。在历史上,黄石作为矿冶大城,矿冶文化有着悠长的时间线,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形成的铜币也不尽相同。同时,从地理位置来看,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得黄石在铜币的铸造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都是黄石区域的特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研究铜币的形式和意蕴,对于凸显黄石城市的文化根脉,具有重要的意义。思考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第一种:以历史作为城市文化的标志和引领。第二种:在历史与文化的感受中寻找城市的意蕴。第三种:古都与现代文明的交融。第四种:抓住文化根脉,打造城市品牌。黄石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处于开采的状态,而钱币的铸造要考虑成本的高低及运输的便利性,所以就近冶炼也就顺理成章。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铜币上,可以很好的保留和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历史特点,也可以提炼出很多艺术设计的元素。这些内容,对于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探寻的我们,对突显城市的文化特点,丰富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二、铜币文化在黄石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设想
方案一:结合休闲步道将铜币的历史文字化
毋庸置疑,铜币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来大众较喜欢的休闲运动步道,就可以沿途设计一些展板或宣传栏,或按时间的先后,或按铜币的外观种类图文并茂的进行讲解;并且,展板或宣传栏本身也可以具有较强的铜币元素。还可以结合黄石的地域特色进行深度挖掘,将楚货币体系作为重点,形成一个系列。楚人尚巫,巫不仅仅是楚先民的精神信仰,更是生活的中心所在。这一精神在货币中就表现为不同于其他的货币形式——蚁鼻钱。蚁鼻钱的形制,为椭圆形,正面突起,背面磨平,形状像贝但体积较小。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端常有一孔。南宋洪遵在《泉志》卷九“刀布品”中是这样记载的:“右(通有)蚁鼻钱,旧谱曰‘此钱上狭下广,背平面凸起,长七分,下阔三分,上锐者可阔一分,重十二铢,面有文如刻镂,不类字,世谓之蚁鼻钱”。晋葛洪《抱朴子》:“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钧”。这里的“蚁鼻”比喻轻小的意思。因此认为蚁鼻钱就是小钱,很可能是“一贝”两字的音转。
方案二:提炼铜币元素融入建筑小品
铜币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审美宣传作用的,其元素多种多样,抽取其中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也能够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以蚁鼻钱所呈现的阴文为基础,可以设计出如下纹路,这些纹路图案可以运用于景观小品亭台楼阁的设计,比如临湖的步道,其栏杆或栏板的边沿可以阴刻或阳刻上这些元素,在栏板上,也可以描述一些关于铜币的典故,增加游人行走的文化氛围,增添景色的层次。
方案三:利用钱币本身做成雕塑
大部分的铜币都是外圆内方的造型。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将单一铜币的造型巨大化,从形体上冲击人的视觉感官,进而引起人的注意和兴趣,形成一个视觉的中心;也可以将铜币体量改变,和其他的元素一起进行组合,形成雕塑群,给人以启迪或警醒。
方案四:在植物模纹中的运用,丰富城市绿化层次
铜币元素可以运用于植被花圃的造型选择,从多方面进行钱币文化的宣传和熏陶。铜币上不同时期的文字,犹如一部书法发展的历史画卷,可以通过不同植被的组合,形成或大或小,五颜六色的景观效果。也可以单纯就铜币的外在形式,进行植被的平面和立面的组合,结合时间这一维度,能够产生丰富的视觉体验。
方案五:应用于照明灯具的外观造型上,或照明投影中,营造铜币文化的光氛围
在城市的街道设计中,可以规划一条街道或一个区域,在路灯的设计上加入铜币的元素。每当夜幕降临,路灯亮起,那浓浓的铜币气息就会扑面而来,是否会让人有一种穿梭了时空的奇异感受?
方案六:应用于城市的地面铺装
在城市的行步道上,融入铜币元素,每一步踩在不同的铜币上面,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或者,在停车场的规划中,地面可以铺上具有铜币元素外圆内方的植草砖,停车绿化两不误。
方案七:区域情景设计
铜币文化的繁杂,不能一一的呈现于城市的设计中,那么,是否可以结合城市建设,进行区域性的设计,比如某一小区,某一广场,从地面到天空,从景观到建筑,都采用铜币元素来设计,让人一进入到这个空间,就能感受到铜币的文化,从外而内的体验到铜币文化的魅力。“以文立市”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实践。黄石有悠久的矿冶文化,在地方志上提到过,黄石地区曾发掘过数座古铜币库。挖掘黄石历史文化中的铜币文化,以其形式意蕴为载体,探寻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文化根脉,对于明确城市文化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以铜币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可以将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理念进行视觉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陈玲 卫勇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俞思念.当代中国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J].学习论坛,2010(9).
[2]吴渝清.湖北铜币管窥[J].中国钱币,1987(04).
[3]徐长春,张进平.中国古铜币形式意蕴文化解读[J].大众文艺,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