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新零售的商业模式8篇

时间:2023-11-29 17:23: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零售的商业模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零售的商业模式

篇1

[关键词]微信息时代;传统零售企业;商业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5.01.084

1 维信息时代的发展

互联网的改革,造就了微信息即快速信息传播的同时,也造就了信息的碎片化。具有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由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数据集合等特点的大数据,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帮扶下,得到了蓬勃发展,为微信、微博、微活动、微支付、微服务、微创新等以“微”著称的生活服务方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基于六度分隔理论(通过六次传递,可以让人与任何预期的对象建立联系)建立起的“人人传播”模式,也使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细微。

“数据”一词通过在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报告――《海量数据,创新、竞争和提高生成率的下一个新领域》中得到了较为有效的诠释,也因此开始获得各行各业的重视。而微信息时代背景下,海量的数据不仅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职能领域,也逐渐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通过对数据的交换、整合、分析,不仅可以解释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也可以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而2012年以后,“大数据”逐渐取代了“云计算”成为业界最为热门的词汇。大数据囊括的颠覆性数据量,通过改变人类对数据的处理方法、理念和能力,影响着社会各界的方方面面,这无疑给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改变。而有效推动大数据应用开发和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将是推动全国信息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从更深远的意义进行分析,大数据产业对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促进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未来十年,将是一个在微信息快熟传播、由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就以贵州为例,三大电信运营商南方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其贵州公司不仅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和运营能力,且此举将为贵阳周边特点区域快速集聚20万~30万机架,百万台服务器,数据存储规模可达EB以上;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简称4G网络)的商用也切实为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网络基础保障;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建立为贵阳市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供了强大的重要的支撑,以及贵阳市全力打造高科技、低成本、绿色节能的大数据产业基地,积极实现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应用服务的产业链发展,都为贵州大数据产业能够进一步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放眼全国,在微信息时代盛行的今天,各大传统零售商及新兴电商都开始利用互联网改革及数据分析使自己的市场份额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阿里将旗下例如扫码比价工具――淘火眼、淘宝的本地生活服务应用如淘点点、支付宝等APP等生活服务应用都接入到来往平台,并在此之前,斥巨资入股新浪微博及高德地图;而巴萨罗那通信展上,中国移动宣布通过“融合通信”构建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新业务入口,无须下载APP即可通过数据流量发送文字、图案片、信息等内容。另外,百度围绕百度地图展开了O2O布局,通过地图导航,将用户目的地周边设计的各类生活消费或服务项目附加上期,并将目的地附近的各种打折信息和促销信息推送给消费者;360也在新版“360安全卫士”中附加了“安全支付”,整合了各大银行的移动支付系统;另外,1号店与当当网宣布联盟,双方相互入驻对方开放平台,并将官方旗舰店投入运营,以及2014年3月,银泰集团与阿里巴巴“联姻”、苏宁易购与PPTV开创“OVO”――互动视频购物等事件的发生,无不表明了微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商业模式、居民的日常生活及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2 电商对传统零售企业的冲击

事实上,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其本身仍存在着物流体系薄弱、支付体系存在安全隐患等劣势,但电商能让商家有机会直接跳过烦琐的中间环节,而其唯一的渠道成本――物流公司的人力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就使得以拥有“一批商”、“二批商”和“省”元素为主进行运营的传统商业体系遭遇了发展中的“滑铁卢”。

除此之外,电商虽然在打破空间局限,让沟通成本降低方面有着卓越表现,但造成品牌与消费者之间产生距离感和隔阂感,重销售、轻服务,产品趋于同质化等逐渐显现的问题,亦给电商的发展带来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力。

但应该正视的是,电子商务的积极发展,线上平台的多端应用对以百货市场和购物中心为主的传统零售企业产生了不小的打击甚至使其面临颓势。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现如今被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冲击最为惨烈的行业除了以生产绝对标准化产品为主的图书及3C产品(轻度关注产品,其品质的标准化程度较高,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时顾虑较小)外,百货市场和购物中心因其高成本低产出,投入产出难以平衡以及因交通拥堵、停车困难、选购、结账等候时间过长而造成的购物不便等问题亦受到了来自线上运营方式的强烈冲击,这不仅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由此映射出当今传统零售企业的反馈也值得深思。

面对电商的价格优势和高度的便捷性,传统零售业大多尽可能地通过模式转变、降低运作成本并降低零售价格,向店铺小型化及低价化发展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据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零售业2014年第二季度销售规模增速放缓,百货店、专业店销售额增长压力持续增大。同期便利店销售额增速12.7%,营业面积增速7.8%,毛利率上升1.2%,领跑各业态。而小型零售业态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追捧,沃尔玛2014年上半年增加了130~170家小型门店,并不断地拓展便利服务。这样一来,很多大卖场可能会被迫退出或转型,而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所受的冲击可想而知。已公布2013年度业绩的10家百货商场,2家营业总额较2012年出现下滑,实现增长的8家企业中,只有3家增幅达到了10%左右,4家企业的净利润下降,其中新华都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降244.45%。

另外,我国经济正在转型,扩大内需、能否快速激活消费需求对拉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十分关键。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消费者开始注重社会评价,且具有明显的从众心理。在购买物品时,消费者不仅会考虑自己的需求,亦会充分考虑他人的评价和感受,而在心理模糊的情境中,例如选择就餐饭馆时,消费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与他人一致的购买行为,选择就餐人数较多的饭馆进行就餐。②消费者对自我感受的消费比消费本身更重要。在多数背景下,我国商品购买者的“炫耀性消费”、“人情性消费”等消费心理较为普遍,而商家若在商品销售活动中只重视产品的质量,不重视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无法让消费者有良好的消费体验,则其进一步的营销活动将无法开展。③传统与现代消费观念的冲突。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各种新的变化不断冲击消费者的传统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对勤俭节约的崇尚与现如今对各种消费的鼓励、刺激观念的冲突,以及贫富差距的加大都使得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开始失去平衡,也造成了盲目消费、消费满意度降低的现象,在逆反广告效应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营销成本。

长久以来,较大部分的传统零售企业都将其商业模式改革的侧重点集中于单一着重发展电商本身某一环节,或单一侧重于整体零售行业向电商方向发展。在那些传统零售企业的运营方法上,我们不难看到,大多企业的决策者依然只将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的销售渠道,缺少持续投入的同时,也依然利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电商。缺少互联网思维和独立有效的电商治理结构,是大多数企业电商发展战略的硬伤。而现如今同时熟悉线上和线下业务,包括运营、市场营销、物流仓储、客户服务的电子商务人才又较为贫乏,企业对此的不重视,加之不支持电商发展的供应链运作,也都使得传统零售企业在应对电商挑战面前困难重重。

再者,传统零售企业在单渠道营销向多渠道营销转变的过程中,跨渠道商品价格无法保持同步。这不仅会使消费者无法保持一致性体验,也会使线上产品拖累线下运营,或线下产品拖累线上运营。除此之外,在“微”世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今天,众多实体店不懂得利用微信息传播工具为消费者提供符合其门户特征、体现其企业文化的消费感知,无法获得消费者对企业本身的认可,也无法与之进行有效互动,也就使得其不能获得更多潜在消费者信息、扩大商家的消费圈和扩展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对于面临采取有效措施激发百货市场和购物中心的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现下微信息时代背景下“电商”与“店商”的融合是十分不利的。另外,在“缺货断码”的情况下,国内绝大多数百货没有实现基本的单品管理,连基本的库存实时调查都无法保证,后续的交付也就很难完成。而百货市场的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究于传统零售商家们对大数据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全面,因此造成商家无法利用数据分析进行实时跟踪各渠道订单活动,并在门店完成虚拟渠道订单退货的工序,为消费者带来实时体验的同时,也不能较为精确的分析一个在线上线下都有消费记录的会员的消费行为特征,并为其准确推荐更多符合其喜好的产品以增加产品销售额。等等诸如此类的商业模式改革举措,在面对电商的强烈冲击时,不仅对于扭转颓势,无法获得明显的积极效果,更可能因为运营成本开支的增加,减少百货市场和购物中心的利润,造成入不敷出的现象。

3 苏宁及万达电商模式的启示

电商和店商的转型和融合之举,对于传统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改革,至关重要。通过对苏宁电商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苏宁借助其强大的线下购物平台网络和服务网点,使得消费者在“苏宁易购”购买商品后,可在当地的苏宁售后服务网点获得鉴定、维修和退换货等服务,实现了售后服务的本土化。而其覆盖到地县级市场的线下网络更是其他电商购物平台所无法比拟的。但这一点,相信在阿里巴巴实现“千县万村计划”,即通过在3年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先机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以构建“淘宝村”实现物流链深度建设后,将得到改变。因此,传统零售企业在从“店”到“电”的转型过程中,能否利用好线下网点,打造好服务品牌,让电商更接地气,以及建立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物流链,对“电店融合”之路的前进事关重要。

除此之外,移动购物模式的开发,不仅能让消费者在试用、体验的同时直接在网上下单,亦会提高商品的营销速度,带来更多的潜在消费人群。而需要体验后购买的商品往往属于非标注产品或高档商品,具有更高的毛利率。这对于传统零售业来说,意味着能更好地发挥其自身在服务与体验差异化上的优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发展带来的营销变革之一是公关的力量被充分释放,传统媒体的壁垒被突破。与线下建成品牌相比,充分利用客户体验行程的口碑进行“病毒营销”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苏宁的举措很好的证明了这一说法。但仍要清楚地看到,线下品牌可利用大面积广告灌输自身定位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对于线上营销并不合适。

通过分析万达集团的电商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丰富的线下资源,依靠线下业务支持其电商的发展,并充分利用电商无法提供的服务性业态,给予客户优质的服务和感受,在提升企业自身吸引力的同时,对消费者进行企业自身文化和理念的渗透。例如合理规划增加餐饮、影院、KTV等服务型场所的比例,提供多种便利和优惠发展优质会员增加企业忠诚度。并在服务形式上增强客户感知和满意度,充分利用数据库的优势进而推动发送有针对性的信息和服务。这些举措无疑会使消费者对企业认知产生强烈共鸣。

传统零售企业作为实体企业,能提供电商无法即时获取的使用体验。因此从万达集团的电商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品牌商可以借助线上平台的传播、促销、推广向线下引流,进而扩大实体商业和品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例如餐饮影响在购物中心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4 建 议

大数据在微信息时代是一笔重要的资产。IT技术能让中央市场迅速交换、分析、综合各地基层消费者的信息,也能直接与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展开沟通,并使中间商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未来,在电商与店商的战争中,快递终将逐渐消灭渠道、网银支付消灭终端、社交化媒体消灭传统媒体、搜索引擎化消灭广告。而线上营销,特别是电商尤其是移动电商将会成为“不眠商城”,这不仅使得企业的物流成本减少,也会使商品的交付速度得到大大提高。而加之社会化媒体、即时媒体的出现,信息的传递与互动也会变得毫无障碍,完全自由。例如在微信息时代,消费者趋于透明化。淘宝的交易及浏览数据就可以显示消费者地域、性别、购物时间段及购买特征就是个很好的说明。而每个消费者的网上消费记录、银行信用和消费足迹都有迹可循,消费者及其消费行为的数据化,亦给企业与顾客建立关系提供了技术保障。

因此,通过以上背景介绍及相关分析,特对传统零售企业商业模式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1)着重培养同时具备线上线下知识的电商人才,将企业发展“电店融合”的理念融会到企业文化中,将为顾客带去良好购物体验放在企业发展战略首位,提升服务质量,在大数据背景环境下利用现代技术数据分析方法展开服务营销;

(2)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店”与“电”的融合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线上商品拖累线下商品,利用好线下网点,打造好服务品牌,使企业的电子商务更接地气。并保证企业线上线下商品价格的一致性体验。无论企业是否在线上开放部分特供商品进行销售以打造企业品牌,都应尽量避免同货不同价的情况;

(3)利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微信息环境下的技术支持,使消费者可以通过下载企业APP客户端查询“断码缺货”商品时候及何地有库存,并通过快递方式完成购物的同时,也能实时跟踪各渠道的订单,并使顾客能够在实体门店完成虚拟渠道(即线上)订单的退货,方便顾客,提升企业服务形象;

(4)更快更稳定的4G网络启用,可以使企业在百货大楼、购物中心、超市等地开放免费公共WIFI,利用信息传导技术及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分析消费者的购物喜好及消费行为,增加销量较好的商品,减少低回报产品的投入;

(5)消费者到门店购物,可根据消费需求(缺货、异地收获、不愿自己拎回家等原因)扫商店二维码在线下单,并将此营销手段与导购绑定,计入其业务考核,可成为店员业务激励措施,实现将线上与线下销售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Z].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

[2]贵阳高新技术产业“云”集 大数据发展走在前面[EB/OL].贵州大数据,2014(9).

篇2

P键词:新零售模式;互联网;电商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38;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91-03

一、文献综述

苏曼(2015)[1]指出,跨境电子商务要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结合当前跨境电商人才的稀缺现状,系统分析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能力胜任的问题。采用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跨境电商岗位人才的胜任素质特征进行归类整理,构建了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胜任素质模型。研究表明,模型的建立不仅能为高职院校培养各类电商人才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参考,还能为跨境电商人才的选用提供更好的支撑。同时,刘记(2015)[2]基于区域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需求,采用专业群建设来打破原有模式,引入外贸电子商务行业企业,通过行业、企业、学校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复合型电商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是要了解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重构了课程体系,来加强复合性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平台建设等。此后,陈咏和何绮文等人(2016)[3]研究发现,行业发展要求与人才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了解作为新业态之一的跨境电商行业迫切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中高职层次人才后,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总结出了行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应采取整合中高职衔接专业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群体平台课程体系、校企共建教师团队等建议,以协同培养跨境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张作为(2015)[4]通过采用“X(电商交叉专业和行业领域专业)+1(电商职业模块)”的培养模式来面对创新视域审视传统高职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研究认为,要在明确高职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内涵基础上,再从组织总体功能重定位、组织内部结构重设计和组织动力系统再强化的三个方面重构协同创新教育载体。之后,其研究从组织内建设、体制机制设计、“X+1”分类培养实施和效果评价四个步骤再造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而Fang E和,Chen Y等人(2010)[5]提出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培训、参加竞赛、开放实验室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这一模式不但解决了学校实验室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而且为企业提供了急需的人才。通过Li-Juan X U(2010)[6]指出,改革高等教育的关键是整合教育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建立C2C网络创业工作室和O2O创新工作室等平台激发学生实习实践和学科竞赛的创新能力。徐玉辉等人(2015)[7]提出,将大数据的思想运用到课堂教学改革当中,从而提高高校课堂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来强化学习、提高认知,提高学生对信息化工具的应用能力,以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成才。

二、现阶段互联网电商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教育理念落后,培养人才方向模糊,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对于人才动态需求的变化较大。但一些高校仍旧采用传统的办学理念,教学的模式依旧单一,教学的内容相对僵硬,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太适合市场的需要,导致电子商务人才市场上“需求旺盛,前景繁荣,但就业率却不容乐观”的现象。

(二)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大多数高校鲜少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论证,从而盲目设立电子商务专业。而现有的师资大多数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而来的,因此没有系统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所以,老师和学生同处于摸石头过河式的探索状态中。

(三)资金能力不足导致教学设施的相对滞后

由于不具备相关的商务软件与进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平台,因此缺少了电子商务的运作环境,无法让学生亲历创业情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新零售模式下互联网电商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一)研究内容

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实现全程电子商务的系统教学模式。一是如何构建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如何考核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如何整合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即学校与企业双方如何进行合作将专业课教师转型为双师型教师,如何引进企业创业导师。三是如何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如何建立创业实验室来增强学生的网络创业意识,丰富他们的网络创业管理知识、经验。

(二)研究目标

通过整合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使专业课教师转型为双师型教师。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帮助高校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网络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推动高校学生网络创业实践。培养出新零售模式下的互联网创业人才,建立建全新零售模式下互联网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四、新零售模式下互联网创业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

(一)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1.培养方向

考虑到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要的是跨学科的复合型创业创新人才,重点需要在已开设的管理、经济、市场、财务、法律、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如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企业经营等方式,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指标,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评价制度,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

2.课程体系

(二)整合师资团队

整合教育师资团队,建立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双师型”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专业课教师转型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引进企业创业导师。

考虑到目前高校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实战脱节,教师授课所教授的知识与在企业实践操作的流程往往并不一致,因此,学校每年应安排若干名教师到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所需,针对性地学习个业的电子商务运营的实际过程,亩建立一支能把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与实践工作流程融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培养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还应采取学校和企业协同联合培养的方式,不定期邀请电子商务成功创业者、企业CEO到学校参与电子商务创业教育,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比如,开展讲座、创业导师进校园等活动,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教学,分享交流创业经历和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好贴合实际,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三)打造创业实践平台

1.建立校外实战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与知名科技网络公司进行合作,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由科技网络公司提供实战基地及相关资源,学校提供场所及相关设施,双方合作共建模拟真实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模式的创业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包括通识课和专业两个模块,此外,还有课外的电子商务创业竞赛等活动。校外实战基地包括创造业实验室、实习生就职相关企业和学生经营创业网店等模块。这两个基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商业环境、熟悉企业实际运作模式及工作流程,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2.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网络营销大赛”、“科技创新”等创业大赛活动。通过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发现和识别创业机会,亲自经历创业情境,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以提高学生创业实际动手能力,推动学生网络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 苏曼.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胜任素质模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70-174.

[2] 刘记.基于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外贸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8):16-19.

[3] 陈咏,何绮文,陈星涛.职业院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6,(20):25-29.

[4] 沈通.电商企业自建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及物流供应链配送对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118-120.

[5] Fang E,Chen Y,Jin H.New Pattern for Personnel Training Through Co-constructing Laboratory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J].Ex-

periment Science & Technology,2010,(4):58.

[6] Li-Juan X U.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E-commerc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Approaches [J].Journal of Zhejiang Water Con-

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2010,(2):25.

[7] 徐玉辉,唐琼,田晓云.基于大数据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2):150-152.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Internet talent training under the new retail model

XU Yu-hui a,b,WU Xing-hua b,TANG Qiong b,DAI Lin b

(a.Nanyue school,Hengyang Normal College;b.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ngyang Normal College,Hengyang 421008,China)

篇3

关键词:零售业 商业模式 创新 驱动力

引言

商业模式及创新日益受到业界与学术界的重视。2011年12月《哈弗商业评论》研究报告指出,在20世纪后四分之一时间跨度内,新入围世界财富500强的27家企业中,有11家是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实现的(Mark W,2008)。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Deruker.P.E,1998)。

在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中,有关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的研究是该领域的热点。目前,关于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可以分为四大学派:一是技术推动学派,代表人物有Christensen与McGahan;二是竞争压力学派,代表人物有Maihota和Sosna;三是市场与需求机会学派,代表人物有lindgardt;四是企业高管学派,代表人物有Linder、Govindarajan和Cantrell。这四大学派的研究初步形成了有关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的研究架构。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的不足有:一是仅指出了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驱动因素,并没有说明这些驱动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程度;二是这些研究多是从宏观角度对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忽略了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各不相同而致使驱动因素可能存在差异这一现实;三是这些国外研究缺少实证分析,故其研究结论在我国的适应性值得商榷。

本研究以国内零售业为研究背景,以上述商业模式研究领域四大学派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有关我国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架构,运用AMOS对调研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和模型拟合度分析。从实证角度分析国内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以推动我国零售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及零售业的产业升级。

研究假设

(一)市场机会与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有时是为了抓住特定的市场机会而进行的。Lindgardt等(2009)认为,那些在经济倒退时期表现出色的公司都是利用危机提供的机会重新焕发生机。Matthew(2011)通过长期分析一些跨国公司在新兴国家的子公司的不同发展结果,发现那些在新兴国家能够扎下根来、发展良好的子公司,往往是那些善于发现市场机会并对母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本土化创新的公司。随后,Kodama(2004)、Faber等(2003)、Yovanof等(2008)等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在更广泛的IT和ICT领域,产业模块化和产业融合等技术变化推动了包括大量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相关企业在内的商业模式创新;而且,商业模式创新反过来又强化了企业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收益。这些国外研究表明,市场机会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1:市场机会驱动零售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二)新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

技术推动学派认为,新技术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Gambardella 和McGahan(2009)以生物制药企业为例对此进行了佐证。Timmers(1998)、Amit等(2001)早期研究者认为,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随后,Kodama(2004)、Faber等(2003)、Yovanof等(2008)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在更广泛的IT和ICT领域,产业模块化和产业融合等技术变化推动了包括大量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相关企业在内的商业模式创新;而且,商业模式创新反过来又强化了企业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收益。此外,Willemstein等(2007)的研究也证实了企业内部技术的提升是推动生物制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之一的观点。作为全球零售业的标杆,沃尔玛卓越商业模式的背后,新技术尤其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对其商业模式的进化和创新确实功不可没。可见,新技术驱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在多个领域可以得到证实。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2:新技术推动零售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三)竞争与商业模式创新

竞争加剧会摊薄原有模式下的利润率,从而迫使企业不得不对原有商业模式进行创新。2006年IBM对世界范围内765个公司高管进行了调查,发现约40%的高管担心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创新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前景。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参与并掌控这种创新(George Pohle et al.,2006)。Venkatraman和Henderson(2008)深入研究了竞争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方式,发现竞争会给企业带来压力,当这种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就会产生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后续研究者Sosna等(2010)的研究也得到了上述类似结论。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3:竞争驱动零售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四)企业高管与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的创新离不开企业高管的支持和参与。通过对70名企业高管的访谈和对二手资料的整理,Linder和Cantrell(2000)的研究表明,企业高管是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接受调查的70名高管把他们30%左右的创新努力放在了商业模式创新上,有些甚至把商业模式创新放在传统创新之前。2005年经济学人EIU的研究报告指出,超过50%的CEO认为商业模式创新要比产品和服务创新重要。2006年,IBM对全球765家公司主要部门领导的调研发现,65%的受访者认为未来1-2年内他们会对目前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他们还认为,由于产品和服务的易复制性,只有商业模式才是竞争优势的根源(Edlward Giesen et al.,2007)。2008年,IBM针对CEO的调查再次证明了上述观点,几乎所有受访的CEO都认为应该调整他们所在公司的商业模式,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商业模式需要更深层次优化。2009年,这一比例更高达70%和98%。Vijay Govindarajan et al.(2011)的研究表明,公司CEO的参与和支持是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些研究表明,企业高管对商业模式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4:企业高管推动零售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根据上述四个假设,构建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与驱动力关系的理论框架(见图1)。图1所示的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与驱动力关系的理论框架中,包含四个外潜变量—市场机会、新技术、竞争和企业高管和一个内潜变量—商业模式创新。这五个潜变量是不能被直接观测的变量,需要进一步通过其观测变量进行量化处理。

为检验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需要对模型的适配程度进行评估,即检核模型的拟合优度。适配度指标是评价假设的路径分析模型图与搜集的数据是否相互适配。由于判断假设模型与观测数据是否适配的指标很多,不同指标对模型的评估可能对模型支持与否不尽一致。研究者应根据多元准则,对模型适配度做出整体判断。

研究样本与模型拟合

(一)研究样本

为获得上述观测变量的数据,本研究设计了里克特5点量表问卷,从2012年10至2012年11月对上海的联华与农工商、郑州大商与丹尼斯及郑州百货、潍坊三联家电与潍坊百货共计3市7家大型零售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电子邮件/纸质问卷的调研。本次调研共发出问卷103份,回收问卷78份,去除填写不全的无效问卷13份,共回收有效问卷6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3.1%。量表信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检验结果显示量表的总体α系数大于0.75,各观测变量的α系数也都大于0.75,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

(二)模型拟合

初始模型的参数估计中,没有出现负的误差,且四个外潜变量对内潜变量的路径系数均为正数,这说明外潜变量对内潜变量均有正向作用,这与前文构建的四个理论假设的符号相同。通过AMOS标准化估计的处理,得到初始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见图2)。

研究结果分析

根据模型拟合结果对假设进行验证,标准化路径系数如表1所示。标准化路径系数最小的为2.73,说明标准化路径系数都达到显著性水平,上述四个假设全部获得通过。从驱动效应来看,对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四个基本因素中,市场机会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效应(MOBMI)最大,影响系数为0.53;其次是市场竞争(MCBMI)为0.36,再次是技术进步(TECHBMI)为0.15;而企业高管对商业模式创新(SEBMI)的驱动作用最小,系数仅为0.07。

(一)新技术对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

新技术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系数为0.15,说明新技术对国内零售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具有一定的驱动效应,但驱动效应较小,表明新技术并不是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与国外商业模式创新技术推动论有较大出入。可见,新技术在我国零售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也验证了IBM的首席信息官迈克儿·邓恩和Bob Higgins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非技术主张论。

(二)市场机会对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很强的驱动作用

市场机会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系数为0.53,说明国内零售业在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最重视对市场机会的把握。零售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市场细分和对客户价值主张的识别,深度开发和挖掘市场机会以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市场机会往往就是隐藏在现有商业模式下未被发现或满足的客户需求。当市场份额足够大、市场竞争不够激烈时,这种市场机会往往被忽视或不值得深度挖掘;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份额会逐渐减少,这时市场机会就会被识别和挖掘出来,从而推动企业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以满足市场需求。苹果“iPod+iTune”就是很好的例证。它通过将设计时尚的视听设备与在线下载的完美组合很好地满足了视听娱乐这一市场空白。印度TaTa也是通过捕捉市场机会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在印度获得了极大成功。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建筑设备供应商Hilti,通过提供建筑设备服务而不是销售建筑设备来满足了客户需求,从而成为行业的领头羊;Ryanair航空通过仅提供必要服务来降低顾客成本,极大地满足了那些对票价非常敏感的低端市场空白点,从而在航空业创造了奇迹;Facebook、Dell、Caterpillar、Dow Corning及Netflix等也是通过对市场机会的深度挖掘和识别,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典范。

(三)竞争对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

竞争对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系数为0.36,在四个驱动因素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市场机会。这说明,竞争有利于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推进。世界上大部分的新商业模式通常源于美国,因为美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和竞争最激烈国家。相比之下,很少有哪种优秀的商业模式发端于那些市场不发达、行政色彩强烈、竞争不激烈的国家。

(四)企业高管对零售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作用不明显

企业高管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系数最小,仅为0.07。可见企业高管在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这个问题上是比较慎重的。商业模式创新虽然伴随着诱人的前景,但同时也面临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高风险,以及由此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等成本。对于身处高位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那些厌恶风险、惰性成疾、能力平平、即将离任的企业高管,在面临确定的既得利益与不确定的未来收益的选择时,他们因为对商业模式创新并无多大动机和能力而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前者;甚至,他们会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而阻碍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这一研究发现与国外学者如Linder、Govindarajan和Cantrell等关于企业高管是商业模式创新重要驱动力的研究结论有较大出入。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在国外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就国内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外关于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因素的研究结论,并非全部适应于我国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情形。其中,市场机会及竞争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结论比较一致;但技术在我国零售业商业模式中的作用较小,尤其是高管对我国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不明显。

针对上述研究结论,从实践角度对我国零售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企业应正确看待技术进步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性质,切勿盲目相信“技术推动论”;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重点应该放在基于市场或客户需求的角度,通过识别和深度挖掘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空白点,以“顾客价值主张”为核心,通过对关键业务、流通渠道、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核心资源、关键流程、收入与成本结构等优化组合或重新设计,以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三是鉴于竞争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较大推动作用,国家、行业、企业应该联手共同创造一个开放度更高、竞争更激烈的市场机制或环境,以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四是鉴于高管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微弱关系,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要充分考虑管理人员的特质如教育背景、风险态度、个人经历等,审慎选择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尽量避免那些厌恶风险、惰性成疾、能力平平、即将离任的企业高管。

“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后续研究应拓宽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与行业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以促进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或规律的归纳与总结;此外,除了从竞争、市场机会、技术及高管四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之外,还应从更多视角诸如市场结构、组织形式等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进行研究。这些多角度的拓宽分析,将有利于推动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因素领域的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Mark W. Johnson et al. 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12)

2.Deruker.P.F. 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9)

3.Lindgadt. Z et al.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When the game gets tough,change the game[J].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2009(9)

4.Matthew J. Eyring et al. New Business Models In Emerging Market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1(1-2)

5.Alfonso Gambardella, Anita M. McGaha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industry structure[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9 (9)

6.Timmers. P.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 Journal on Electronic Markets, 1998,8(2)

7.Amit. R and Zott.C.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 (6-7)

8.George Pohle et al. IBM`s global CEO report 2006: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matters[J]. Strategy & Leadership. 2006, vol. 34 No. 5

9.Venkatraman.N et al. Four vectors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Value capture in a network era[A]. Berlin: Springer, 2008

10.Linder.J and Cantrell. Changing business models: Surveying the landscape[R]. 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e, 2000

篇4

>> O2O模式:解困传统零售业 我国家电零售业的SWOT分析与O2O营销模式创新 零售业转型O2O 传统零售业O2O发展对策探析 传统零售业O2O转型困境 浅谈O2O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 我国传统零售企业O2O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上) O2O:未来零售业的终极模式 服装零售业O2O商业模式应用策略 珠宝首饰零售业O2O模式解析 “互联网+零售”:零售业O2O转型 O2O来了:苏宁“云变”,O2O 模式或引领未来零售业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 浅析O2O商业模式在服装零售业中的应用 零售业O2O变革演进路径 内需经济与零售业O2O的变局 传统零售如何玩转O2O 传统零售玩转O2O 传统零售企业发展O2O模式的现状与对策 传统家电零售企业O2O模式变革的那些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04-07.

[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苏宁:践行“互联网+”领跑零售O2O[EB/OL].,2015-04-14.

[4]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传统零售企业O2O转型之痛[EB/OL].,2015-02-12.

[5]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传统实体零售业实现O2O全渠道DE竞争核心是“小数据”[EB/OL].,2015-04-15.

[6]刘静.基于O2O模式的零售企业渠道变革[J].企业导报,2014,(17):135-136.

篇5

马云又一次小露峥嵘。

11月11日,光棍节,他成功地把这个略带自嘲的节日转换成一场网络狂欢:6万个品牌、1万多户商家与天猫、淘宝、聚划算携手行动;13个小时38分钟,交易额达100亿元!这是一个硬生生由商家制造出来的节日。

击掌欢庆之时,我脑海里萦绕的却是马云的“狮羊论”。我仿佛看见,高高的山岭上,雄狮昂首狂奔,远处,一群绵羊安静地吃草,听着雄狮的奔近,偶尔显露不安之色,全然不觉自己正站在陡峭的悬崖边。马云说,狮子将会吃掉绵羊。在他眼中,狮子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模式,绵羊则是传统的商业零售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双十一”不仅是网购狂欢,不仅是感恩回馈,而是以电商为代表的新经济的一次宣战,是新商业模式、新商业生态给传统商业模式、传统商业生态敲响的警钟,是一种零售悬崖。

这并非耸人听闻。尽管我国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盈利能力不强,诚信体系也不完备,但雄狮已长大。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网购交易额仅为13亿元,2009年这个数字飚升至2482亿元。随后网购步入快速发展期,2010年,交易额为4980亿元,2011年达782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从2009年的2.1%升至4.3%。今年,仅阿里集团的销售规模就将突破1万亿。比雄狮长大更重要的是,信息时代人们生活方式已翻天覆地,今非昔比。这是商业生态演化的规律,就像电话、电邮取代信件一样。

在这场演化中,传统零售商就像那群迟钝的绵羊,命悬一崖尚不觉。三年前,马云第一次在光棍节推出网购优惠行动,游戏规则就在悄悄改变。值得一提的是,新游戏不是一味割裂,我们看到了新旧商业模式的融合与扬弃。敏锐商家迅速融入,今年阿里“双十一”促销参与商家达1万户,是去年5倍。但不难发现,除国美、苏宁这样的电器零售商,京东、当当这样的电商之外,参与的商家多为品牌商,除银泰百货外,几乎没有大型百货商。其实百货离悬崖最近。今天不管百货商场推出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都难以形成几年前的火爆局面,没人气,少人流,已成商场常态。对新商业模式和生态的漠然,将加剧零售悬崖。

篇6

关键词:新兴技术 零售业 创新 商业模式

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的涌起,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群互相融合,形成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要驱动力,推动着新型社会生活方式和产业组织方式的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代消费者形成了电子化、个性化、泛在化的特点。新技术在零售业中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技术、物联网等推动零售业资源组织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世界零售业的产业格局因此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崛起,新的业态频出,产业链重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世界零售业逐渐复苏且新兴地区将引领全球零售市场发展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零售业逐渐从打击中复苏。在经历了2010年的恢复性增长以后,2011年起世界零售业进入较为温和的增长期,2011年和2012年全球零售市场分别增长2.9%和3.2%(见表1)。

从区域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各区域经济状况不一,增长较为分化。根据官方数据显示, 2010年和2011年美国零售业增长率均保持在11%以上;欧盟零售业则自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进入持续低迷的状态,欧盟27国零售业指数一直在105左右;而日本则有所波动,2010年和2012年保持2.5%和2.2%的增长率,但2011年陷入-1.2%的负增长。

但是,新兴地区保持较高增长。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多数时间的增长率超过了欧盟27国总体。而亚太地区将领先全球,据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间,亚洲和大洋洲的零售量预计将出现接近6%的年均增幅,高于全球其他地区。中国的增长幅度更大,预计到2016年中国年均增长率达10.4%,届时,中国有机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

世界零售业产业结构重构

尽管世界零售业总体增长温和,但新兴技术正在推动零售业产业内部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变化。

(一)零售业结构电子化,新兴业态和服务崛起

新兴技术正在驱动电子化从零售业的管理工具成长为新兴业态和新增长点。目前,传统的零售业产业结构已发生变化,百货店、专业店等业态受到电子商务的冲击。以美国为例,尽管专业店仍然是其主要的零售业业态,但专业店销售额所占比重在逐年下跌,已从2009年的56%下降到2011年的53%。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连续保持较高增长。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从2003年以来,美国电子商务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保持长期上升趋势,2012年占全部零售比重上升为5.1%;2011年电子商务占欧盟27国企业总营业额的比重上升为14%;2011年日本企业电子商务使用率在40%左右。

电子化也正在催生更多的创新业态。商业平台崛起,大型电子商务企业、超市、百货店、购物中心等都在以店中店的形式走向平台化;而社会化购物(social shopping)正在成为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社交媒体成为新的电子商务门户和渠道,由此产生团购、图片社交平台、嵌入式虚拟商店等新型业态;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催生一些新兴电子商务公司的产生,如提供民居短租服务的Airbnb、提供社会化租车服务的Getaround等。

从企业内部业务构成看,数字内容销售、云服务等成为近年新的增长点,各大零售企业公司纷纷推出相应功能。以亚马逊为例,2011亚马逊媒体内容净销售额为79.6亿美元,占北美地区全部销售额的29.8%,而包括云服务在内的北美地区非零售业务净销售额已经达到14.31亿美元,占北美地区全部销售额的5.4%,增长率高达73%。此时,亚马逊已经成为多元零售服务型企业。

(二)产业边界模糊化,竞争主导力量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传统的零售业同其它产业有着较为清晰的区分,产业链上生产、批发、零售、物流、支付、媒体等上下游企业之间有着明显的功能区隔,零售企业是商品直达消费者的主要通道。产业的竞争主导力量以从事销售的零售企业为主,竞争战略多以低成本或差异化战略为主,并以地理区位、连锁规模或特殊渠道作为竞争优势,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其替代者或潜在新进入者有着较高的进入壁垒。

然而,新兴技术的兴起,尤其是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着消费环境发生变化,也使得产业链扁平化,并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入零售业提供了渠道和手段,多样性参与者开始集聚于商业领域,并迅速成为主要竞争者,推动商业领域竞争格局聚变。这些新进入者包括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企业:批发商、物流企业(邮政、快递等)、金融业(银行等)、媒体(期刊、电视、网络门户、社交媒体)、工厂、信息服务企业(软件、智能终端、游戏、通讯运营商等)。

总体上看,这些新进入者拥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基本上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渠道;二是以已有的大规模客户资源为进入基础和竞争优势;三是同时拥有线上和线下各类资源。这些共同点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显著特征——平台化,即希望借助平台整合已有的资源,转化为新增长点,并形成自身的良性微循环系统。这样各大企业纷纷在金融、物流和云服务等全产业链进行布局,推行自身的商务支付和信用体系、最后一公里仓储物流体系、中小企业服务和个性化用户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体系之间如何在新兴技术支撑下进行有效整合和业务或流程重组,而产生更高效率,成为零售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融合进程加快,企业功能重组

新兴技术的应用加快了零售业产业内外的交叉和融合。一些非零售业的传统行业纷纷电子商务化,并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旅游业、会展业等,线上和线下资源融合,而另一些行业,如出版业、唱片业等受到数字技术的冲击,线上零售业影响力增强,尤其是App Store的兴起,成为产业间融合的主导力量,并共同构成了新的产业链,进行重新分工。

在零售业内部,主要是业态和渠道的融合,并促使零售业业务流程模块重构。目前,在新兴技术环境下,消费者往往以一种无缝流动的方式在实体商店、网站、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等一家或多家企业的多个渠道之间进行转移。通常消费者会通过手机或网络了解商品信息,再到实体商店查看,然后通过社交网络询问别人意见,最终可能会利用网络或手机支付。因此,多渠道之间流畅的全方位体验才能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传统零售企业的业务流程将发生变化,原有的一体化购物流程将会被分解成为不同的功能模块。实体店在未来将更多地承担个性体验或仓储配送作用,网络或移动设备将会承担越来越多的咨询、比较、下单和支付功能,商业企业也因此会产生重组。

新兴技术推动的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

在零售业产业结构重构的过程中,商业平台、社会化购物和O2O模式的兴起,使得零售业在客户价值主张、关键资源和流程、盈利模式(Mark W. Johnson等,2008)方面发生变化,形成了零售业新的商业模式。

(一)个性、多元、便利的客户价值需求是新商业模式的目标

当前,伴随着信息时代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正在成为消费主力军之一,更加注重自我追求,统一和标准化的需求正在被个性和多元化的需求所代替,而新兴技术为新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和途径。

社交媒体可以帮助消费者直接与产品进行关联,比如浏览使用评价、进行推荐参考、产品群体交流分享等,直至最后进行共同购物。这一系列活动推使消费者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得到便捷地统一。如被高朋公司收购的美国Mertado公司曾推出植入社交游戏的嵌入式虚拟商店,玩家可以在游戏中通过激活虚拟店面完成整个购物过程。这种虚拟商店会根据不同游戏主题设定不一样的商品。

而更多企业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技术等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如沃尔玛于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来袭之前,即从手电筒和电池销售数据中分析出馅饼将在未来热销;2012年耐克公司亚洲最大体验店设立耐克数字挑战中心,消费者可以获得自己的运动数据,并与世界顶尖运动员进行对比 ;又如阿迪达斯和Tesco等开发的虚拟橱窗和虚拟试衣系统等。

(二)逆向、动态、多向、开放的资源组织方式是新商业模式的核心基础

传统的零售业资源组织方式往往是单向、静态的,通常是以零售企业为核心,将社会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往消费者手中。而在个性化的要求下,消费者更加希望资源组织方式以我为主,首先从消费者出发而到达生产者,同时,在组织的过程中能够实时调整所需,并希望资源更加丰富。这是一种逆向的、动态的新型方式。

商业平台、社会化购物和O2O模式正是构建在这样的资源组织基础上。商业平台为消费者和销售者或生产者之间提供了多向选择;社会化购物将长尾性需求集聚起来,和生产或销售资源进行匹配;O2O模式则将着重将线上和线下碎片式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匹配。而信息、物联、通讯技术等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则提供了供应链管理、商业智能、移动支付等一系列新工具,使得新型资源组织方式得以实现,因而出现C2B、逆向物流等模式。如提供社会化租车服务的Getaround网站,将美国短时闲置车辆拥着者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供求双方的社区型网站平台,通过iPhone应用来解锁汽车,实现P2P租车服务;又如沃尔玛开发了大数据工具Retail Link,由此供应商可以事先知道每家店的销售和库存情况,在沃尔玛发出指令前自行补货,实现动态调整。

(三)微支付价值链系统优化的盈利模式是新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之道

传统的盈利模式通常以广告、商品销售价差等作为主要盈利方式,但在当前消费者行为和资源组织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微支付价值链系统优化成为主要的盈利模式。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小额支付较多。即通过长尾效益的累积,积少成多,如数字内容销售平台和APP Store应用商店等,也是多数网络商业平台采用的方式。

第二,提供增值服务。以部分免费服务获得客户资源,而以个性化、定制化、平台化等增值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第三,产业链共享和优化。商业平台、社会化购物和O2O等新型商业模式中的企业,往往从产业生态链的角度考虑盈利模式,通过平台服务、返点提成等手段与企业、消费者共同结合在一起,进行产业链的共赢和优化,实现新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余叶嘉莉等. 2012年亚洲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前景展望[R].普华永道,2011

2.日本经济产业省.第3次产业活动指数[R] .2012

3.日本经济产业省. FY 2011 Research o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Japan’s Information-based Economy Society (E-Commerce Market Survey)[R].2012

4.魏农建,左鹏,刘静波.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中国零售业发展环境分析与商业模式选择[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篇7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时 间: 2014年8月

近年来,人们对商业模式普遍产生了审美疲劳,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回归商业本质。此时我们发现,如何解读“商业本质”反而成了问题。

2008年,我在理论界率先提出商业形态概念,对商业本质的研究必须以商业形态为基础。

首先,商业形态就是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组织形态。

商业形态的概念来自商业流通领域,是指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经营组织类型(简称“业态”)。比如,是零售商还是批发商。零售商又分为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超市、杂货铺、连锁店甚至网店等形式,他们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将商业形态概念延伸、提高到产业高度,即企业在产业中的组织类型和在产业链上的存在形态。不管何种产业或某一产业中的特定环节,一般都存在着各种商业形态。

比如,在房地产行业,按价值链顺序涵盖的商业形态是:投资商、设计商、开发商、建筑(承造)商、(销售)商和物业管理服务商等。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商业形态包括加工商、制造商、提供商、运营商和贸易商等。

加工商一无独立的营销体系,二无自主的产品品牌,只能为品牌企业贴牌生产成品,或为中间商生产半成品、零配件,最终沦为别人的“加工车间”。

制造商亦称生产商,一方面生产成品并自行销售(直销或借助加盟商分销),另一方面只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即所谓自产自销。他们拥有独立的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但因依赖自身产能而带有“重资产”风险。

提供商指的是企业提品、服务,而且很大程度上借助分包、外协方式。在具备相当技术附加值的产业中,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运营商则是依靠一定的特许经营权,提供综合性、公共性的服务。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具有一定垄断性,二是服务的客户广泛而普遍(无指向性),三是一般不生产或提供有形产品,但商业品牌的建设维护相当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提供商”与“运营商”的内涵比较接近。比如,我们一直将中国电信视为电信服务的运营商,但他们却旗帜鲜明地自我标榜为“综合信息处理服务提供商”。

而贸易商销售的产品并非自产,主要方式包括批发和零售。批发逐步已被分销、所取代,而且越来越多的零售商迅速走向连锁。零售商的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但不连锁就难以做大。

其次,基业常青的沃尔玛如何将零售商做到极致?

1945年,山姆・沃尔顿用从岳父手里借来的2万美元,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开设了第一家杂货店。1962年,公司正式启用Wal-Mart商号,并于1970年公开上市。

对7岁就开始卖报纸、送牛奶的沃尔顿来说,薄利多销才是商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天天低价”可谓经营哲学的逻辑基础。要使普通百姓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就必须“天天低价”;而要做到“天天低价”,就必须坚持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和每天追求卓越,并推行员工持股分享计划。

1987年,沃尔玛耗资4亿美元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了全球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用于全球连锁店的信息传送与运输车辆的定位联络。这间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数据库,涵盖了商品来源与流向、仓库管理、顾客、设备投资、管理费用及经营分析等信息。

2004年,沃尔玛率先启用智能标签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条形码。智能标签内含数据芯片,记录着货物的各项信息,无需人工干预就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自行物流配送操作,同时还能降低盗窃和假冒产品的风险。

就这样,在互联网问世之前,沃尔玛就解决了自身运营的大数据和智能化管理问题。从不搞营销广告轰炸,更与商业模式创新绝缘的沃尔玛,在IT设施建设方面堪称“国家级”投入,其收益回报与核心竞争力谁与争锋?

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长居榜首的是沃尔玛;在全球富豪排名榜上,沃尔顿家族位居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之前――其诀窍不过是把零售商做到无人匹敌。

最后,商业模式取决于商业形态,而后者更重要。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商业组织在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前提下的持续盈利模式。为此,企业需要将内外部各种资源和要素系统整合起来,形成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达成利益相关者的一种交易结构。

众所周知,快餐大王麦当劳的利润支柱实际上是商业地产经营:首先把精心考察的店铺租下来;然后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加盟商,将店铺加收20%的租金后再租给加盟商。

商业形态与商业模式二者不容混淆。简单来说,企业必须先明确商业形态,再确定相应的商业模式。

第一,二者的层级不同。

虽然不否认存在一定的互动作用,但总体而言,商业形态决定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一定商业形态基础之上的,同一商业形态下的企业商业模式有其共性(不排斥标新立异)。反之,一定的商业模式要在不同的商业形态之间进行转移、复制,一般而言难度要大得多。

譬如,制造商与零售商属于不同的商业形态,对应的商业模式必然不同。制造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供应链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而提升附加值,以及市场渠道的战略合作。而零售商的盈利模式则侧重于规模化采购、连锁化销售和快速周转,甚至离不开供货商的入场费、推广费。

第二,二者的重心不同。

可以说,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在确立战略定位以及商业形态之后,所相应采取的竞争模式、运营策略。正确的战略定位(包含商业形态)本身并不能保证企业盈利,还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同样,正确的商业模式能带来盈利,但如果缺乏科学的战略定位则无法持久和难以扩张。

篇8

创新决定品牌发展

“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千万别让经验成为包袱,企业要做到与时俱进,迎接新的挑战。”

当下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创新力成为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革命加速了企业创新,驱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存在可以突然赚到快钱的行业,但选对商业模式却可以让你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忠告:“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的竞争。”

面对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如何实施组织变革、整合内外部资源、建立良好的商业生态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蘅杰表示,今后,企业在发展中千万别让经验成为包袱,企业要做到与时俱进,迎接新的挑战。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在变化,而服装就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服装品牌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等变化而变化,这才是服装品牌最终所追求的。当然,这也是成为所谓百年企业、百年品牌的真谛所在。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表示,阿仕顿作为创新模式典型代表,积极启动实施品牌战略,倡导快时尚等商业模式,契合了本次论坛“创新模式”主题,在实践中借鉴加快品牌创新的各种真知灼见以及品牌企业的成功运作经验,展开关于品牌创新模式的探索。

挖掘满足消费者需求

“零售业的本质是消费者,零售的本质是商品,本质即价值,对消费者而言,提供最好的商品就是最好的服务。”

阿仕顿一直把创新模式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江苏阿仕顿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政对“中国快时尚品牌的未来之路”进行了分析。首先,充分挖掘消费者未来的需求,推动消费需求升级。在商品经济时代,服装行业需要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来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研究消费者的年龄、风格、款型等,生产出他们需要的商品。

“当然,在信息时代如果不能时刻动态地利用采集好数据,不能把握消费者最新的需求,我们就无法实现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以及超预期的满意。”龚政介绍说,还要让消费者参与进来,让所有员工、消费者都参与进来,让团队成员分享荣誉感和成就感,整个体系就逐步营造起来了。

龚政认为,当找准消费者需求后,下一步就是提炼服装零售本质,建立以商品为中心的运营管理体系。零售业的本质是消费者,零售的本质是商品,本质即价值,零售业的本质其实就是零售业的终极价值所在,对消费者而言,提供最好的商品就是最好的服务。

“塑造服装品牌的文化与艺术,让它成为企业持续创新的灵魂。”龚政同时指出,在品牌传播过程中,要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特的品位和个性,这种品牌文化使消费者借助品牌表达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品牌文化的目的是使消费者在消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时,可以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并且形成品牌的忠诚度。

最后,龚政表示,超级旗舰店作为新兴的零售模式,其经营使品牌更加面向大众化时尚,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还扩大了消费群。阿仕顿以“让每一位男士都拥有物超所值的时尚服饰”为企业使命,聚焦商业模式创新,以性价比和精准的品牌定位赢得市场。

模式创新未来之路

“商业模式创新的5个核心战略,即以价值创新为灵魂,以占领客户为中心,以经济联盟为载体,以应变能力为关键,以信息网络为平台。”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志新从传统商业模式的新挑战、创新商业模式的核心理念、商业模式的价值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等方面阐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5个核心战略”:以价值创新为灵魂,以占领客户为中心,以经济联盟为载体,以应变能力为关键,以信息网络为平台。“企业要创新,必须面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新挑战’。”钱志新介绍说,进入新世纪以后,市场化程度加深,信息化全面渗透,全球化加速进程,传统商业模式遇到严峻挑战,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另外,非技术创新成为主流。企业技术创新只占三分之一,而商业模式创新占到三分之二,成为范围更广作用更大的企业创新。技术创新创造了一个产品的价值,而商业模式创新创造了市场价值。

钱志新介绍说,企业在创新中还要掌握好“商业模式的核心理念”,包括客户本位与价值至上。所谓客户本位就是从企业的本位转向客户本位,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来经营企业,为客户服务无止境。价值至上是从利润至上转向价值至上,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