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9 11:06: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保护海洋环境的感悟,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独辟蹊径 转战海底
根据一万小时定律,一个人若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10000小时的练习,而折算过来大概也就是7年的时间。时光的飞逝从来都是不经意间,能坚持谈何容易,更何况十年的坚守,这必然是寻得了灵魂的共鸣。而岳鸿军先生便是如此,近十年来稍有f暇便全情投入於上山下海的摄影穹缰中。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生活的改善,对於精神层面的追求已达到一个爆发层面,数以万计的民众投身於摄影爱好大军之中,陆地上的名胜景点早已被摄影爱好者们的“长枪短炮”层层叠叠地包围了,埋没在无数次闪光、快门声之中。在大家都着意於寻找陆上唯美的画面之时,岳鸿军先生s独辟蹊径,锺情於深蓝海底。
虽然水下摄影是摄影行业里涉足人群不太多的门类,但岳鸿军先生从小就喜欢游水,而其定居於深圳这座滨海城市也有三十年之久。最终引导他选择水下摄影缘於六年前的一次珠峰拍摄之旅,在海拔5千多米的高原居然有很多藏民在叫卖各种海底生物化石,高原之上出现的化石,沧海桑田的变迁对他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人类对於宇宙空间的不断探索,实际上海洋里一样充斥着众多的未解之谜,而国内外从事海洋摄影的华人更是少之又少。追根自身若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摄影师,必须要有个人符号的作品和个性,因与水的不解之缘及对海底世界的好奇心,便大胆的将摄影方向转到了水下。
至美瞬间 危机四伏
世界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而摄影艺术家们则是以镜头捕捉那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精彩。当我们驻足於阅览色彩斑斓的珊瑚群及各色海底生物的奇幻姿态,亦或聆听从海洋中传来的私语,甚至感悟着来自海底的深蓝静谧……这一幅幅神秘绚烂的海底摄影作品sK非如其表象这般宁静,更多的s是危机遍选
有於陆地摄影,水下摄影由於所处环境的限制,首先於水下摄影知识和水下摄影器材要有一定的认识,其次水方面的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考取水资格证书,这既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开展水下摄影的第一步。再者,水下摄影虽然对於摄影师身体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水经验,处变不惊地应付水下突发事件往往是救命的关键因素。
例如,3年前岳鸿军先生在达拉湾的一次夜经历,水的深度大概是28米,由於当时的呼吸调节水平K不是很好,用气量会比较大。当时由於他反复拍摄,太过投入,而此时他的导在前面大概5、6米的地方寻找其他拍摄物,他一个人的时候突然发现吸不到氧气,便当机立断迅速向他的导游过去,因没有时间沟通,他直接将导口中的呼吸头一把抓过塞入自己嘴中,好在他当时作了冷静的判断,如果当时惊慌失措马上升水,到了水面,肺部肯定会受到极大的损伤,对摄影师而言非死即伤。所以在投入拍摄的过程中一要保持冷静,而要保持警惕,随时关注气压表,到了警戒线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规定安全升水。
除此之外,水下摄影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陆地摄影所没有的难题。在时间上,陆上的风景可以等,但在水下拍摄的时间受到环境和气瓶储气量的限制,不可能长时间等候,一次水时间一般只能在1个小时以内,一天最多4次,也就是说必须要在4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摄影目标。对於拍摄计划的要求要比陆上更高,而且海底没法换镜头,这就更需要事先做好周密的安排才能确保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拍摄计划。
在摄影技巧方面,相机在水下的操作不如陆上操作方便,往往会受到水衣或手套的阻碍,提前做好预案是非常重要的。在陆上拍摄按下快门时,会习惯性的屏住呼吸,但是在水下摄影,由於呼吸产生的水泡会惊动拍摄对象,摄影师为达到拍摄目的,经常会长时间屏气,这样做其实很危险,因为会对肺部造成伤害。
在光线方面,水下的光线取决於水的深度和水质的好坏,把握水下拍摄参数一般来说事先会了解能见度,在水下摄影参数很多时候取决於相机。好的相机感光度和速度都比较好,在海底拍摄的光线远不比陆地,高级相机的优势可以充分的发挥它的高感,这在不用闪光灯拍摄一些画面时尤为重要。
岳鸿军先生介绍到:“在闪光灯方面,闪光灯在水下的使用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水的波长会吸收光,有效的投射面积和陆地上相差很大,离被摄对象太近了则会过曝,稍远又曝光不足。所以在水下用好闪光灯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水下摄影师的关键。水下被摄物体在不断运动,闪光灯和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都是有配比关S的,根据拍摄手法的不同,如何控制得恰到好处还得不断再练习。如何保持与拍摄物体的恰当距离,控制闪光灯输出,是水下摄影的难点。”
另一方面,当看到海底生物擦肩而过,摄影师往往不自觉的就会跟在後面追拍,有时会迅速从海底30米升到20米甚至10米,这对於摄影师的身体来说存在很多不安全的隐患,岳鸿军先生就曾经因拍摄中快速的上升下降又没理会电脑表的报警而造成电脑表自动锁机。
即便万事具备,水下摄影师们仍需要一些运气,才能截获到至美的瞬间。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幅海底秘境,均是来自於摄影师们无畏的追求。
摄影不是目的 保护才是初衷
在摄影中,无论一幅作品多麽的辉煌、技术多麽的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h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仅仅只是表象的唯美,那终将会如同现今的批量网红脸,让人审美疲劳,逐渐淡忘。
岳鸿军先生十分认可“多一个水下摄影师,便多一个海洋环境保护者”。因为海洋摄影的缘故,也让他更清楚的看到我国近海浅海海域所遭受到的环境污染和人为过度捕捞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日益趋向恶化,这让他非常痛心。
用岳鸿军先生的话“摄影不是目的,保护才是初衷”,虽然海洋深处存在着很多看似危险的生物,但它们本性是友善的,只要你没有过多的侵姿的领地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本着保护自然的理念,岳鸿军先生和他的团队都力求不去打扰海洋生物。可当这些海洋生物面对人类社会的贪婪,s显得是如此脆弱。我们美丽的近海,由於国民环保意识薄弱,涸泽而渔地一网打尽,同时又随意倾倒垃圾将大海变成了最大的垃圾场,严重破坏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链的正常运行。
2015年,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选取了岳鸿军先生拍的珊瑚系列作品,开展以珊瑚为主要题材的展览,协会主席王石作为其策展人,通过奇妙的海底世界,力求唤起更多的人对海洋保护的意识。珊瑚是海洋的整个生态链的基石,目前全球20%的珊瑚礁已遭到无法逆转的严重破坏,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它的生长速度很慢,破坏它很容易但想要恢复它s需要漫长的时间。保护珊瑚群已是刻不容缓的责任,目前深圳“爱大鹏”珊瑚保育机构正在从事珊瑚保育工作,K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岳鸿军先生十分关心该项目的进展K呼n社会各方能给予足虻闹厥印⒅С郑使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岳鸿军先生更希望国家能尽快在沿海设立若干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使近海的海洋生物不至於被“赶尽杀绝”,让海洋生态系统得以逐渐恢复。
K非肤浅的颜色搭配与外在的和谐构图
而在於其所带给人们对人生、对世界的感知与启发
在环境日益污染的当下
在多种珍贵海洋生物濒临灭绝的当下
岳鸿军先生毅然肩负起守卫之责
通过镜头揭秘来自海底世界的生命震撼
希翼通过一幅幅作品记录生命之影像
唤起全世界人的尊爱之心
加入到海洋环境保护之列
此时,摄影不仅仅是一项爱好或技术
更是一种保护海洋之大爱
呵护地球母亲之大义
独辟蹊径 转战海底
根据一万小时定律,一个人若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10000小时的练习,而折算过来大概也就是7年的时间。时光的飞逝从来都是不经意间,能坚持谈何容易,更何况十年的坚守,这必然是寻得了灵魂的共鸣。而岳鸿军先生便是如此,近十年来稍有f暇便全情投入於上山下海的摄影穹缰中。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生活的改善,对於精神层面的追求已达到一个爆发层面,数以万计的民众投身於摄影爱好大军之中,陆地上的名胜景点早已被摄影爱好者们的“长枪短炮”层层叠叠地包围了,埋没在无限次闪光、快门声之中。在大家都着意於寻找唯美的画面之时,岳鸿军先生s独辟蹊径,锺情於深蓝海底。
虽然水下摄影作为摄影行业里涉足人群不太多的门类,但岳鸿军先生从小就喜欢游水,而其定居於深圳这座滨海城市也有三十年之久。最终引导他选择水下摄影缘於六年前的一次珠峰拍摄之旅,在海拔5千多米的高原居然有很多藏民在叫卖各种海底生物化石,高原之上出现的化石,沧海桑田的变迁对他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人类对於宇宙空间的不断探索,实际上海洋里一样充斥着众多的未解之谜,而国内外从事海洋摄影的华人更是少之又少。追根自身若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摄影师,必须要有个人符号的作品和个性,因与水的不解之缘及对海底世界的好奇心,便大胆的将摄影方向转到了水下。
至美瞬间 危机四伏
世界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而摄影艺术家们则是以镜头捕捉那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精彩。当我们驻足於阅览色彩斑斓的珊瑚群及各色海底生物的奇幻姿态,亦或聆听从海洋中传来的私语,甚至感悟着来自海底的深蓝静谧……这一幅幅神秘绚烂的海底摄影作品sK非如其表象这般宁静,更多的s是危机遍选
有於陆地摄影,水下摄影由於所处环境的限制,首先对於水下摄影知识和水下摄影器材要有一定的认识,其次水方面的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考取水资格证书,这既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开展水下摄影的第一步。再者,水下摄影虽然对於摄影师身体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水经验,处变不惊地应付水下突发事件往往是救命的关键因素。
例如,3年前岳鸿军先生在达拉湾的一次夜经历,水的深度大概是28米,由於当时的呼吸调节水平K不是很好,用气量会比较大。当时由於他反复拍摄,太过投入,而此时他的导在前面大概5、6米的地方寻找其他拍摄物,他一个人的时候突然发现吸不到氧气,便当机立断迅速向他的导游过去,因没有时间沟通,他直接将导口中的呼吸头一把抓过塞入自己嘴中,好在他当时作了冷静的判断,如果当时惊慌失措马上升水,到了水面,肺部肯定会受到极大的损伤,对摄影师而言非死即伤。所以在投入拍摄的过程中一要保持冷静,而要保持警惕,随时关注气压表,到了警戒线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规定安全升水。
除此之外,水下摄影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陆地摄影所没有的难题。在时间上,陆上的风景可以等,但在水下拍摄的时间受到环境和气瓶储气量的限制,不可能长时间等候,一次水时间一般只能在1个小时以内,一天最多4次,也就是说必须要在4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摄影目标。对於拍摄计划的要求要比陆上更高,而且海底没法换镜头,这就更需要事先做好周密的安排才能确保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拍摄计划。
在摄影技巧方面,相机在水下的操作不如陆上操作方便,往往会受到水衣或手套的阻碍,提前做好预案是非常重要的。在陆上拍摄按下快门时,会习惯性的屏住呼吸,但是在水下摄影,由於呼吸产生的水泡会惊动拍摄对象,摄影师为达到拍摄目的,经常会长时间屏气,这样做其实很危险,因为会对肺部造成伤害。
在光线方面,水下的光线取决於水的深度和水质的好坏,把握水下拍摄参数一般来说事先会了解能见度,在水下摄影参数很多时候取决於相机。好的相机感光度和速度都比较好,在海底拍摄的光线远不比陆地,高级相机的优势可以充分的发挥它的高感,这在不用闪光灯拍摄一些画面时尤为重要。
岳鸿军先生介绍到:“在闪光灯方面,闪光灯在水下的使用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水的波长会吸收光,有效的投射面积和陆地上相差很大,离被摄对象太近了则会过曝,稍远又曝光不足。所以在水下用好闪光灯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水下摄影师的关键。水下被摄物体在不断运动,闪光灯和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都是有配比关S的,根据拍摄手法的不同,如何控制得恰到好处还得不断再练习。如何保持与拍摄物体的恰当距离,控制闪光灯输出,是水下摄影的难点。”
另一方面,当看到海底生物擦肩而过,摄影师往往不自觉的就会跟在後面追拍,有时会迅速从海底30米升到20米甚至10米,这对於摄影师的身体来说存在很多不安全的隐患,岳鸿军先生就曾经因拍摄中快速的上升下降又没理会电脑表的报警而造成电脑表自动锁机。
即便万事具备,水下摄影师们仍需要一些运气,才能截获到至美的瞬间。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幅海底秘境,均是来自於摄影师们无畏的追求。
摄影不是目的 保护才是初衷
在摄影中,无论一幅作品多麽的辉煌、技术多麽的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仅仅只是表象的唯美,那终将会如同现今的批量网红脸,让人审美疲劳,逐渐淡忘。
岳鸿军先生十分认可“多一个水下摄影师,便多一个海洋环境保护者”。因为海洋摄影的缘故,也让他更清楚的看到我国近海浅海海域所遭受到的环境污染和人为过度捕捞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日益趋向恶化,这让他非常痛心。
用岳鸿军先生的话“摄影不是目的,保护才是初衷”,虽然海洋深处存在着很多看似危险的生物,但它们本性是友善的,只要你没有过多的侵姿的领地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本着保护自然的理念,岳鸿军先生和他的团队都力求不去打扰海洋生物。可当这些海洋生物面对人类社会的贪婪,s显得是如此脆弱。我们美丽的近海,由於国民环保意识薄弱,涸泽而渔地一网打尽,同时又随意倾倒垃圾将大海变成了最大的垃圾场,严重破坏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链的正常运行。
2015年,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选取了岳鸿军先生拍的珊瑚系列作品,开展以珊瑚为主要题材的展览,协会主席王石作为其策展人,通过奇妙的海底世界,力求唤起更多的人对海洋保护的意识。珊瑚是海洋的整个生态链的基石,目前全球20%的珊瑚礁已遭到无法逆转的严重破坏,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它的生长速度很慢,破坏它很容易但想要恢复它s需要漫长的时间。保护珊瑚群已是刻不容缓的责任,目前深圳“爱大鹏”珊瑚保育机构正在从事珊瑚保育工作,K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岳鸿军先生十分关心该项目的进展K呼n社会各方能给予足虻闹厥印⒅С郑使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岳鸿军先生更希望国家能尽快在沿海设立若干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使近海的海洋生物不至於被“赶尽杀绝”,让海洋生态系统得以逐渐恢复。
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实现情感教育与认知过程的有机融合
为了有效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情感目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教学材料中,融入情感因素和价值判断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学生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理性思维,还要通过鲜活、生动的地理事象让学生受到强烈感染,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促成活跃的情感释放,使学生的探求、悟理、内化等认知活动始终浸润在审美感、投入感、忧患感、责任感的熏陶中,从而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启智、以情化德的教育效果。如人教版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部分中的“活动题”,要求学生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笔者让学生结合本地的农业生产强度、地表植被破坏、不合理灌溉、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形成书面报告或文字材料;还进行专题性的实地调查和考查,撰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借此培养学生应对环境问题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从而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报负。
二、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不断产生情感火花和心灵感悟
创设真实生动的地理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心灵的感悟,从而达到建构知识网络并形成积极态度的目的。情境创设的途径多种多样,如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地理情境;通过地图、图像的再现,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通过乡土地理知识的传授,营造鲜活的现实情境;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如选修课《海洋地理》中“海岸带开发”部分的教学,结合我市实际,除了介绍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洋旅游、围海造陆等开发利用方式之外,可重点探究港口建设与我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适时进行前景展望:随着“东方桥头堡”的建设和沿海、内地联系的加强,连云港经济必将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未来东方大港的梦想一定会变为现实,希望寄托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既激发了学生努力求知、建设家乡的情感和热情,也坚定了学生对个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三维呈现教学场景和地理情境,则能更加生动、形象、快捷地进行渗透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海洋环境保护”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把一组美丽的海洋风光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碧蓝的大海,展翅翱翔的海鸥,美丽的海滨,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让学生自由欣赏、自由讨论、自由感叹之后,再放映一组反映石油污染、赤潮、红树林被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比喋喋不休的理论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更易于达到情感渗透和思想升华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优化校本教学,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认知情感结构
【关键词】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国际旅游岛建设
党的十八报告为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确立了任务与目标,当前涠洲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从资源的永续利用出发探索海岛生态资源的科学发展之路,不仅符合党的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而且对于提升涠洲岛国际旅游度假区魅力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合理开发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对提升涠洲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岛综合竞争力的作用
1、确保海岛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规律决定了一个地方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失衡和破坏势必导致生产过程的中断,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为当代人的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也需要为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空间。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优良的生态旅游环境资源是区域实现永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对建设涠洲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提升海岛的特色竞争力
决定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地区各有其独特之处。如广西桂林的阳朔有山水及传说为依托,云南的丽江有古老民族的文化底蕴及保存完好的生活空间为依托,杭州有西湖及传说为依托;因而拥有丰富的火山地质地貌及丰富海洋动植物资源的涠洲岛,则可以通过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来将这种独特的环境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地区竞争优势,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体现地区个性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3、培育原著岛民的凝聚力
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产生积极的扩张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使岛民产生了对自己生活和居住地区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和建设工作的深入,岛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也将随之得到提高。随着海岛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把自己的生活地区建设得更美、更好的思想将成为一种共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将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并成为提升国际休闲旅游度假海岛品位的助推器。
二、北海涠洲岛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
1、基本概况
涠洲岛(包括斜阳岛)位于广西北部湾畔北海市区南部海面,距市区21海里,是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死火山岛。涠洲岛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约26.8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为1.6万,是西南地区最大、最近大陆的海岛,素有“南国蓬莱”之美誉。据考证涠洲岛是一万多年前由火山岩浆喷发堆积而成的,集“典型性、自然性、优美性”于一身的火山岛,其资源禀赋在国内外十分罕见,是难得的“火山地质地貌天然博物馆”,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其生态旅游资源的丰富度及匹配的完美度在中国海岛中也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2、主要特征
(1)奇特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资源
涠洲岛是比较罕见的集地质地貌的科普、教学、科研基地为一体的海岛及天然博物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一是火山景观。涠洲岛由火山岩组成,岛上有南湾、鳄鱼山、横路山、猪仔岭以及斜阳等多处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遗迹,沿岛屿海岸线呈现出因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港湾、火山蛋、火山石、火山岩壁、火山溶岩、火山冲击坑、火山洞以及放射状断裂层等古地震遗迹的神奇景观。
二是海蚀景观。涠洲岛北部沿岸和斜阳岛是悬崖峭壁,坡陡水深,在海浪和潮水侵蚀下,形成了海蚀洞、海蚀沟、海蚀龛、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窗、海蚀平台、海蚀蘑菇、海蚀石滩和海蚀沙、海蚀岸积等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和古海洋风暴遗迹等景观。
三是珊瑚礁景观。岛屿北部、东部沿岸珊瑚岸礁相当发育,礁坪宽400~1025m,珊瑚生长带宽200~660m;西南部发育较差,礁坪宽20~475m,珊瑚生长带宽50~215m。
(2)匹配度完美的人文资源
一是明代历史人物遗迹。早在400多年前,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游览涠洲岛,曾经留下“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等诗句。因为汤显祖是为“避热至涠洲,夜看珠池”而来,不是探险而来的,可见当时涠洲已具备了一定的开发水平,由此涠洲岛的开发历史可以上溯至明代以前。
二是近代外国宗教传入地遗迹。19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法国传教士到涠洲岛传教,并于清同治年间(1853年-1869年)在涠洲岛的盛塘村建成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的“涠洲盛塘天主教堂”,是晚清时期全国四大教堂之一,这是一座由法国传教士花了十年时间,用岛上特有的珊瑚石,由当地工匠建造而成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1882年传教士还在城仔村建成“法国天主圣母教堂”,目前在岛上仍有着近3千教民。
三是南部海域妈祖文化遗迹。海岛尚存清乾隆三年(1738年)在海岛南岸建成汇聚沿海妈祖文化、充满神奇传说的“三婆庙(妈祖)”。
(3)丰富多样的亚热带滨海资源
涠洲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虽然其面积狭小、地域结构简单,然而它的热带生物植物资源却十分丰富。
一是海洋生物景观资源。这里的珊瑚属于浅水珊瑚类,不仅品质优良,数量庞大,而且不少世界罕见的品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涠洲岛附近海域还是广西著名的渔场。
二是陆地生物景观资源。涠洲岛是我国候鸟春末秋至迁徙途中一个重要加油站和栖息地,经专家考证约有180多种鸟类在涠洲岛驻足,隶属16目52科,其中,旅鸟117种,冬候鸟48种,留鸟14种,夏候鸟7种,13种鸟类被IUCN列为受威胁物种,包括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其中有国家级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9种,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是沿太平洋西海岸迁飞候鸟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①。涠洲岛还盛产香蕉、甘蔗、菠萝蜜等水果和植物,所产的香蕉味道香甜是广西著名的香蕉产地之一。此外还可观赏到鲎、藤壶、仙人掌等动植物。
三是气象景观资源。涠洲岛具有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天然优势,海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年降雨量1863毫米,是广西最少雨的地区之一;活动积温8,265℃,是广西热量最丰富的地方。涠洲岛碧海蓝天、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气候温和,适宜全年旅游度假,是观赏日出日落、潮涨潮退的旅游胜地。拥有发展滨海旅游必备的 “5S+5V”(5S--海水Sea 、阳光Sun、沙滩Sand、船Ship、海鲜Seafood。5V---火山Volcanic crater、植被丰富Vegetation is rich、村庄Village、碧蓝色Vivid blue、翠绿Verdancy verdure)资源。
三、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助力涠洲岛休闲国际旅游度假岛建设的设想
1、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涠洲岛具有类型丰富的生态旅游人文景观资源是建设国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海岛的优势所在,在保护、开发中应该有机结合各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组合效应,向旅游者提供一个自然与人文高度和谐的理想胜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贯彻生态环保第一、严格项目建设审批的原则,力促早日建成“一湾(南湾风情度假湾)、一岛(斜阳岛顶级休闲度假岛)、两翼(石螺口休闲度假区、东岸国际社区)、三区(热带农业休闲区、西港物流控制区、北岸高端生态旅游度假区)、一海(海洋休闲运动区)”的格局。
2、完善综合协调机制,确保国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的建成
涠洲岛的生态旅游资源从属海洋、国土、环保、旅游、旅游区管委会等多个部门。由于海岛生态资源开发管理从属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不顺,开发利用资源遇到的问题就不能及时解决,因此必须建设完善的协调机制来保障资源的开发利用。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国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的档次
由于涠洲岛原为乡镇一级,财力有限,受到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旅游配套设施比较单一。一是住宿条件较差,住宿承载力不足是制约涠洲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海岛目前有四星级酒店一家,三星级酒店7家,农家乐宾馆档次低,海岛尚未建成五星级酒店;二是交通的制约,目前岛内交通主干线到景点的路况有所改善,但是发展高端的滨海度假产业还缺乏游轮码头及机场等高端交通的配套;三是公共事业设施,如供水、供电、通信和医疗等设施不到位,海岛淡水资源及发电能力有限,旅游人数增多会造成供水紧张的局面;海岛目前只有原来乡镇的一家医院,遇到重大疾病不能岛内就医。为此,必须为“一湾、一岛、两翼、三区、一海”的新格局②目标建设游轮码头、游艇码头、飞机场等高端旅游产品需要的吃住行医等各种配套设施。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国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海岛的品位
涠洲岛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生态环境地域系统,有岛屿、岛滩、岛基和环岛滩涂小生态环境里独具特色的生物群落构成独立的生态系统。由于远离大陆,淡水资源相对缺乏,更由于海岛生态环境等的脆弱性等影响和制约,涠洲岛生态旅游资源的劣势不容乐观,管理不善将造成毁灭性破坏。这种生态系统食物链层次少、复杂程度低、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小,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任何物种的灭失、增加或者环境因素的改变都将对海岛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和破坏。③为此,要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树立“富民强岛”的理念保护利用好十分脆弱海岛资源,要加强对海岛原住民、旅游从业者及旅游者,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的教育力度,确保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发建设涠洲岛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打造旅游胜地,还要做到“富民强岛”。要通过旅游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带动就业致富,不断提高岛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应该加大民俗文化的开发力度,增强北海的文化底蕴和品位,把北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滨生态度假旅游胜地。
5、加大品牌打造力度,努力创造与国际旅游度假海岛匹配的知名品牌
目前涠洲岛旅游产品开发仍然滞后,一些景点存在有史无迹,有点无景的状况,上岛游客主要以西南地区的为主,鲜有国外游客,离建设国际旅游岛还有很大的差距。旅游业的发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认识资源上,必须树立创新理念,以打造世界一流中国最美滨海休闲生态旅游岛作为开发主线,加大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形成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以吸引旅游者体验、观赏、感悟和消费,促使生态旅游资源转换成经济资源。
6、大力培养生态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人才,重点扶持领军企业
滨海人文生态资源能否有效开发利用,关键是人才的支撑,必须加大培养、引入、激励机制,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利用民俗文化开发旅游项目是旅游地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注释:
①舒晓莲,等.广西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J].动物学杂志,2009(06).
关键词:地理教学;道德教育;案例教学
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赫而巴特曾说过:“教学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这就是我教育的全部。”由此可见,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教学活动的宗旨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健康的思想。
凭借学科优势渗透道德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题,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包含着众多的道德教育素材。有资源、环境、人口、发展和科学态度等内容;也有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国际主义、灾害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责任和人生态度等内容。这些内容有的很明确,有的却渗透在各章节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正确处理教材,做到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完美结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有以下几种效途径:
一、回顾历史,关注时事动态,拓展德育知识
历史故事和当前发生的时事要闻,使地理教学充满活力和时代气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国策和世界形势,从而拓展德育知识。如,在讲授“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时,可联系当今时事指出我国南海黄岩岛和东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从全球的角度,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扩大德育范围
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共同的家园,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很多,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酸雨的危害;臭氧层破坏可能造成的危害;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及生态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不仅地球的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密不可分,任何一个国家的冲动行为都有可能对他国和全球带来影响。借鉴他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吸取他国经济发展中的教训,培养学生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竞争的意识,自觉保护地球环境。
三、开展案例教学,提高德育效果
案例教学,不以他国他乡为背景,就以学生所在城市或乡镇为背景,这样学生不但有亲切感,也便于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设置引导性的问题,通过开展主题讨论、角色扮演、实践调查、综合比较等方法来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探究中悟出德育内容。如,在学习“固体废弃物污染”时,课前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到所在的城市或乡镇进行调查、搜集材料,课上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所调查的结果,介绍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组的观点及时进行点评,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固体废弃物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紧接着进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该区域的领导,你将如何解决本区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学生积极讨论发言,教师及时给予点评、总结。通过这样的案例学习,使学生掌握固体废弃物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探讨了解决措施。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传播德育思想
纯理论的教学总是那么苍白无力,没有说服力,使得课堂非常枯燥。将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地理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地理的价值,并从中感悟道德教育。例如,在学习“城市风”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用经济观和环境观,科学合理地解释如何规划城市绿地和污染严重的工厂,让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城市或自己所看到的城市进行规划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善于深入挖掘、精心设计,教材中许多素材都可以渗透道德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本末倒置,不要过于讲解理论,应换位思考,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在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内多做些文章。
参考文献:
[1]杨国武.中学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研究[D].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2012.
一、教师应深入挖掘地理教材
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教育内容,正在试用的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陆地资源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我国资源现状,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把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引入课堂,运用“公报”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这种渗透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接受了环境教育,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了解了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养成习惯,自然而然的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平时的教学过程抓起。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做法:
1.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区域性思维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从地图上发掘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养成区域性思维。
2.养成收集、整理地理笔记和资料的习惯——培养综合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做笔记方面可能会做得比较零乱。
教师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课后整理、补充笔记,尤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注意新教材内容体系的改变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正文简短,图、活动、案例增多,很多知识点到为止,内容非常突出时代信息,许多新内容教师没有接触过,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变相地加重了负担。设计的探索活动灵活新颖,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程多,一些活动需花费很长时间,一节课很难讲完,往往按设计把试验做了,但后面的内容难以进行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并且有些探索活动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开放性过大,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讲哪些、讲多少、讲多深、怎么讲,很难把握。
在这种形式下,作为一线教师在业务上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高,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备课时要加强集体备课、统一要求、集体讨论,按单元进行课时备课,对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统筹安排(讲多少、讲哪些、讲多深、怎么讲)。并紧密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搜集相关地理教材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丰富相关知识点,发动学生观察现实生活和搜集相关材料。对于实验课等花费时间长这一点,在课前就对学生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提前准备,如“沙尘暴的成因和风沙灾害的防治”。这样既不耽误时间,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四、结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
在学生的观念中地理是一门抽象的、枯燥的、难懂的又没有什么用的学科。但事实上,地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的科学,是一门与社会现实关联性很强的学科。一切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乡土地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政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就很容易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比如讲“气象灾害”一节时,我们可用江南丘陵地区在6—7月的梅雨天气或者是7—10月浙东沿海的某一台风为例,讲述暴雨与洪涝灾害;又以江南丘陵地区在7—9月的伏旱和某一年冬季该地区柑桔的冻害为例,来讲述干旱与寒潮灾害。所有这些鲜活的乡土地理,都可让学生感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五、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一、教师应深入挖掘地理教材
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教育内容,正在试用的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陆地资源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我国资源现状,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把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引入课堂,运用"公报"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这种渗透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接受了环境教育,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了解了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养成习惯,自然而然的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平时的教学过程抓起。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做法:
1、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区域性思维: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从地图上发掘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养成区域性思维。比如我在讲“中图版”的《地理必修1》中的“地球的圈层结构”内容的时候,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地球各圈层的插图,把图上的信息逐一 找出,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对各圈层的文字介绍,两相对比,学生对各圈层的特点、所处的位置就认识得比较深刻了。然后我再布置学生完成画图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同一 幅图上把各个圈层都表示出来。这时学生会比较完整地画出地球的圈层图,而之后只要提起地球的各个圈层,学生脑海里就会很快浮现出完整的画面,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
2、养成收集、整理地理笔记和资料的习惯——培养综合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做笔记方面可能会做得比较零乱。
教师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课后整理、补充笔记,尤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此外,宇宙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更不是静止的,都有它存在的环境条件,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因此,要让学生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去探讨它的相关问题,便于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认识。例如在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时,通过整理,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相关的知识拉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块,它将帮助学生对风形成一个综合的认识,进而能解决与风有关的各类问题。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注意新教材内容体系的改变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正文简短,图、活动、案例增多,很多知识点到为止,内容非常突出时代信息,许多新内容教师没有接触过,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变相地加重了负担。设计的探索活动灵活新颖,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程多,一些活动需花费很长时间,一节课很难讲完,往往按设计把试验做了,但后面的内容难以进行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并且有些探索活动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开放性过大,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讲哪些、讲多少、讲多深、怎么讲,很难把握。在这种形式下,作为一线教师在业务上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高,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
四、结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
在学生的观念中地理是一门抽象的、枯燥的、难懂的又没有什么用的学科。但事实上,地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的科学,是一门与社会现实关联性很强的学科。一切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乡土地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政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就很容易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比如讲“气象灾害”一节时,我们可用江南丘陵地区在6—7月的梅雨天气或者是7—10月浙东沿海的某一台风为例,讲述暴雨与洪涝灾害;又以江南丘陵地区在7—9月的伏旱和某一年冬季该地区柑桔的冻害为例,来讲述干旱与寒潮灾害。所有这些鲜活的乡土地理,都可让学生感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与我们的现实生产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没有理由不学好地理。
总的来说,紧密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搜集相关地理教材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丰富相关知识点,发动学生观察现实生活和搜集相关材料。
参考文献:
[1]吴传武《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教师应深入挖掘地理教材
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教育内容,正在试用的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就是 "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陆地资源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我国资源现状,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把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引入课堂,运用"公报"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这种渗透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接受了环境教育,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了解了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养成习惯,自然而然的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平时的教学过程抓起。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做法:
1、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区域性思维: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从地图上发掘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养成区域性思维。比如我在讲“中图版”的《地理必修1》中的“地球的圈层结构”内容的时候,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地球各圈层的插图,把图上的信息逐一 找出,再让学生阅读课本对各圈层的文字介绍,两相对比,学生对各圈层的特点、所处的位置就认识得比较深刻了。然后我再布置学生完成画图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同一 幅图上把各个圈层都表示出来。这时学生会比较完整地画出地球的圈层图,而之后只要提起地球的各个圈层,学生脑海里就会很快浮现出完整的画面,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
2、养成收集、整理地理笔记和资料的习惯——培养综合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做笔记方面可能会做得比较零乱。
教师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课后整理、补充笔记,尤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此外,宇宙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更不是静止的,都有它存在的环境条件,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因此,要让学生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去探讨它的相关问题,便于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认识。例如在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时,通过整理,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相关的知识拉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块,它将帮助学生对风形成一个综合的认识,进而能解决与风有关的各类问题。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注意新教材内容体系的改变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正文简短,图、活动、案例增多,很多知识点到为止,内容非常突出时代信息,许多新内容教师没有接触过,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变相地加重了负担。设计的探索活动灵活新颖,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程多,一些活动需花费很长时间,一节课很难讲完,往往按设计把试验做了,但后面的内容难以进行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并且有些探索活动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开放性过大,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讲哪些、讲多少、讲多深、怎么讲,很难把握。
在这种形式下,作为一线教师在业务上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高,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备课时要加强集体备课、统一要求、集体讨论,按单元进行课时备课,对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统筹安排(讲多少、讲哪些、讲多深、怎么讲)。并紧密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搜集相关地理教材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丰富相关知识点,发动学生观察现实生活和搜集相关材料。对于实验课等花费时间长这一点,在课前就对学生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提前准备,如“沙尘暴的成因和风沙灾害的防治”。这样既不耽误时间,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四、结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