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8 16:13: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7日
铁路是中国长期发展以来最基础、最广泛使用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为地域辽阔但资源分布不均的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伴随铁路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区域间的辐射能力得到很大的扩展,加快了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产业转移,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不过,为保障与促进铁路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还需要人们理清两者的关系,并提出有效建议来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一、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铁路运输加大了城市之间的融合程度,铁路运输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意义,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助、互制的关系。首先,铁路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供给,先进的铁路运输系统拉动与促进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反之则制约及阻碍着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其次,在铁路运输的支持下,区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之后,区域经济又反过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会随之发展变化,进而影响与制约着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规模及水平,若违背区域经济发展实情来扩展铁路运输建设,则会造成交通资源的闲置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甚至会拖累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经济和社会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积极采取有效政策与策略来处理两者的平衡,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二、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一)协调发展应防范的问题
1、负溢出效应的防范。我国铁路的发展是顺应时展需求的产物,铁路的发展始终要配合与适应生产力的需求,因而在利用铁路运输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负溢出效应的防范,即铁路运输系统的扩展需要和区域经济科学对接,防止因超前的铁路运输而加重区域经济的负担。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区域经济的发展还相对较弱,物质条件与基础设置还不够成熟、完善,铁路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促进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在规划与布局区域铁路运输系统时需要着重考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对接,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对接就会造成区域经济负溢出效益的发生,进而制约与阻碍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2、替代效应的防范。近些年,我国铁路运输的建设在不断完善,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开通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相比较公路、航空等其他交通运输工具来说,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替代性,但反过来铁路运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防范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对其的替代性。铁路的建设与完善需要从整个国家的战略视角上进行科学分配、合理规划,需要在考虑经济发展需求与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来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作用,以此来防范替代效应的出现。所谓的替代效应,就是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协调规划与布局铁路的建设,以实现铁路运输和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发挥各自优势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促进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1、加强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可持续规划,实现双赢目标。鉴于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为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加强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规划,以双向的契合来实现双赢的发展目标。铁路运输的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提供更大的供给,以此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与优化,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影响与决定了铁路运输建设的发展程度,铁路运输的建设与规划要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因此,从科学性、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加强对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合理规划,以最大限度发挥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一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在铁路运输的大力支持下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完善与优化铁路运输建设,积极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建设高效完善的高速铁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其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铁路运输开始优化路网结构,大力发展建设高速铁路,提出“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建设构想,以此大幅度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与能力。发展建设高效完善的高速铁路网,扩大路网规模与覆盖面,这是促进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铁路运输的综合效率,加强铁路运输的辐射能力,以此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发展建设完善的高速铁路网,连接贯通西部与中部、中东部地区,实现东西、南北的沟通,完善各地区的铁路运输网络结构,促进铁路网综合运输能力的提高,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三、结语
铁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产业,铁路运输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要想实现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应当重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对接,优化配置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要素和资源,加强对协调发展过程中防范问题的重视,科学处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最终实现双赢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实施了差异化的区域推进战略,从总体上看,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模式逐步推进的,这些区域推进战略在东部沿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但是仍然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中西部这一点更加明显。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做了整理,以图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分析我国的区域协同发展状况。
关键词: 区域协同;影响因素;机制;测度
0引言
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国内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分别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
1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
从现有的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看,学者们大多数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认为是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开放,共同发展,且区域之间差距缩小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①覃成林(1996)认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②徐现祥、舒元(2005)认为,省区协调发展的实质无非是使落后省区能追赶上发达省区,即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属于趋同的研究范畴。③这种观点实质上将区域协同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因素的协调发展。如曾坤生(2000)认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系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动态协调、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④陈耀(2006)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角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⑤。
2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因素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因素;另一类是新因素。传统因素主要包括资金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区位因素、文化和历史因素等。如赖明勇、包群(2002)认为资金因素尤其是FDI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且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影响最大;⑥李亚玲、汪戎(2006)与李忠强等(2005)认为地区间人力资本的差距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⑦⑧陈国阶(1997)通过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研究发现区位对感受现代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是导致发展差距的根源;⑨李燕茹和胡兆良等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战场的地域分布来探讨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现战场的分布规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战场北方的黄淮海平原为现在的经济洼地。⑩
随着经济社会国际化的发展,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在我国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铮(2006)认为信息化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优越的省区经济增长作用突出,对中部地区经济提出了严重的挑战;{11}吴传清、刘方池(2003)与孟令国(2004)认为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各种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长远发展;{12}{13}赵景柱等(1999)认为生态环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受阻。{14}
陆大道(2003)认为在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的两类因素中,传统因素的影响力度正在下降;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新因素通过传统因素而发挥作用。{15}
3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
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更多的学者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进行的,即通过指标测定区域内的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和社会间的协调度。如毛汉英(1991),张晓东(2003)、张佰瑞(2007)等人分别基于县域、省域及全国空间尺度对经济中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了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16}{17}{18}{19}李雪铭(2005)、余娟(2005)、李孝坤(2005)等分别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20}{21}{22}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涉及三个基本指标体系:一是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协调程度;二是反映人均可享有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协调程度;三是反映地区发展保障条件方面的协调程度。上述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研究内容各不相同,反映了对于协同的内涵的理解、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理解各不相同。从总体上说,现有的研究对于传统的资金及人力资本因素研究较多,而对于文化历史等新因素研究较少;且没有将协同程度与发展度有效的结合起来,所以得出的仅仅是孤立的区域经济协同的计算结果,而不能得出区域协同是否能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体协同是否能促进区域的发展的结论。
4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
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的实现主要依靠市场、政府和企业三类经济主体,这一点在学术界有比较普遍的共识,但是怎样利用这三类经济主体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却存在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更多的强调市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如樊明(2006)认为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才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中央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转移支付方面对某地区的倾斜以及地方政府设法多从中央政府得到这些方面的支持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表现。{23}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视政府在区域协作中的作用。如张庆杰等(2009)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对我国区域管理体制机制调控对象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此提出了在国家层面、行政区层面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思路和重点。{24}
第三种观点认为,政府和市场在协同区域发展中处于相当的地位。周叔莲、魏后凯(1998)着重研究了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得出结论即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全方位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25}刘普等(2009)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关联效应模型,并论证了区域关联效应具有乘数关系,在此理论前提下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和区域补偿政策这两种区域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实际运用;{26}周绍杰等(2010)认为应该通过完善市场体制、促进跨区治理以及优化协调三个区域协同实现体制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改变当前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考核制度、鼓励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发展规划体制以及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27}覃成林(201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28}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市场、企业与政府三方面的作用均不可忽视。如田扬戈(2000)认为,区域经济的三种协调机制即市场、企业与政府任何一种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区域经济的协调任务,必须实现三种机制之间的合理分工。市场机制是起基础性作用的协调机制;企业机制是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政府协调机制则更多地侧重于保障上述两种机制的正常运作和克服市场失灵。只有协调好三种机制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三种协调机制的作用,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系统的正常运作。{29}
5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应用型,故对于战略的研究在整体区域协同研究中占据了主要内容。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总结:
第一:要素和商品市场化。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自由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陈栋生(2004)认为通过跨区域人才、资金、劳动力以及技术流动,区际商品与服务贸易以及产业区际转移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30}胡鞍钢(2004)认为只有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发展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性、区域性市场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31}徐现祥、李郇(2005)通过对长三角的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分割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降低了近50%。因此打破省际边界,实现跨省区协调往来成为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主要目标。{32}
第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陈彦旭(2008)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而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包括了区域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该研究运用古诺模型从纵向产业合作和横向产业合作两种形式分析了合作的效应,并得出结论只有加强对于引进技术的吸收才能更好的使得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33}吕政(2004)认为生产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生产要素的集中化——产业集群的出现——生产要素地区配置不平衡性——区域不协同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发展具有本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和产品。{34}周肇光(2007)认为根据产业经济和技术结构变化和发展来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发展政策,处理好外资产业与民族区域产业关系等才能落实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35}
第三: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陈栋生(2005)将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主张在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的基础上,划分“政策点击区”,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问题。{36}赵改栋、赵花兰(2002)认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且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37}周民良(2000)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因为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北方,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区域政策,更主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38}
第四:制度和政策措施。主要观点有政府应该实施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件和和社会保障措施,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徐国弟等(1994)认为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保证完成、落实国家生产力布局任务的政策手段,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不可偏废。{39}刘英奎等(1997)认为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规范的产业政策,在全国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区分工结构,各地区分工协作,互相促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各地区要素禀赋逐渐变化,区域经济差距将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将最终实现协调发展。{40}
注释:
①蒋清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5,(6).
②覃成林.论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纵横,1996,(1).
③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5,(2).
④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中国软科学,2000,(4).
⑤陈耀.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3).
⑥赖明勇,包群.开放经济中我国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1).
⑦李亚玲,汪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12).
⑧李忠强,黄治华,高余宁.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S1).
⑨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地理科学,1997,(1).
⑩李燕茹,胡兆量.中国历史战场地域分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文地理,2001,(6).
{11}王铮.信息化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
{12}吴传清,刘方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
{13}孟令国.信息技术革命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经济问题探索,2004,(5).
{14}赵景柱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15}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地理研究,2003,(3).
{16}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地理学报,1991,(4).
{17}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地理研究,2002,(4).
{18}张晓东.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资源科学,2003,(2).
{19}张佰瑞.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度的评价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9).
{20}李雪铭,李婉娜.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经济地理,2005,(3).
{21}余娟,吴玉鸣.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估与分析.改革与战略,2007,(4).
{22}李孝坤.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探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2).
{23}樊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经纬,2006,(2).
{24}张庆杰,申兵,汪阳红,袁朱,贾若祥,欧阳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9,(7).
{25}周叔莲,魏后凯.论政府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12).
{26}刘普,李雪松.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经济学动态,2009,(3).
{27}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8}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11,(4).
{29}田扬戈.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政干部论坛,2000,(2).
{30}陈栋生.东中西协力联动 推进西部大开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31}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决策与信息,2004,(12).
{32}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研究,2005,(12).
{33}陈彦旭.古诺模型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经济论坛,2008,(8).
{34}吕政.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4,(11).
{35}周肇光.如何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当代经济研究,2007,(6).
{36}陈栋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是重大战略问题.当代经济,2006,(6).
{37}赵改栋,赵花兰.产业—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因素.财经科学,2002,(2).
{38}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2).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内涵;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14-05
一、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的地区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有所下降,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却一直在上升。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化格局表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三大阶梯、三大高地、三驾马车、三大病灶”。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指出,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限制及其障碍的复合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造成了全国经济系统的效率损失,阻碍了区域之间的形成相互促进的经济关系,同时,也损害了区域公平。科学、全面地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引导和推动各区域走协调发展之路。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术界就开始探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国家更是在“九五”计划中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并在“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中得到继续贯彻和强化。近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遇到了不少困扰。一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认识欠深入,因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难以达成共识;二是对区域经济协调的动因缺乏研究,导致所制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难以对区域经济发展主体形成有效的激励;三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尚缺乏系统的探究,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方式和政策工具的选择。鉴于此,本文拟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动因与机制体系这三个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建设和国家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有所贡献。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辨析
何谓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开展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点。我们发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文献虽多,但直接论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定义或内涵的文献却很少。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发展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和谐。
第二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同区域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的特点,确定不同要素约束条件下的开发模式,形成合理的分工,同时在政府的调控下,保持区域之间的发展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合理的范围内,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状态下的发展状态。
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
第四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
上述定义分别从区际联系、公平和效率的均衡等视角进行了概念界定,虽各有合理的因素,但仍缺乏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提炼。分歧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将其归结为一种“状态”,仅是某个时点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静态刻画。将其理解为一种“模式”,从根本上违背了区域的空间差异性特征,而且本质上也是对事物的特定时态的描述。若将其视为一种“战略”,则脱离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产物”的客观存在性。相较之下,区域协调发展宜理解为区域之间经济关系演进的一种“过程”。其产生于区域经济关系演进的过程中,也在这一动态过程中逐步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二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是什么?这正是理解这一概念的关键。虽然上述定义从区域关系的相互联系、区域发展的相互促进、区域差距的逐渐缩小、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等方面进行了刻画,但在具体表述上仍然有细微差异。仅对区域差距缩小的认识而言,有学者强调发展的前提和发展的结果两个方面,认为应将“区域之间的发展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合理的范围内”。多数学者强调结果意义上的差距缩小,认为应“将各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其中部分学者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区域经济逐渐收敛的要求。诸如上述表达上的微妙差别在其他方面也有体现。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别导致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特征不明确,进而造成对区域协调发展内涵认识的不深入。
笔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提出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因而,必须始终紧密结合实践层面对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认识来剖析其内涵特征。根据国家“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等有关政府文献中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表述,同时吸收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本文将区域协调发展定义为,各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分工更加合理,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趋向收敛,整体经济效率持续增长的过程。这一定义将区域协调发展界定为一种“过程”。具体而言,这一概念包含了一个前提,四个特征与一个目标。
一个前提即区际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性。理解区域协调发展概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须从区际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并贯穿始终。其一,区域协调发展本身就是描述两个区域系统之间的关系,区际联系是这一概念存在的基石。其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在市场能量极大扩展的今天,每一个区域都被纳入到地区、国家乃至全球格局中,区际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紧密。其三,根据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区际联系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区域相互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依赖,从而形成互动关系。因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四个特征分别是:第一,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具体体现为: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更加通畅,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合作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第二,区域分工更加
合理。各区域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均立足自身经济优势和比较利益,实现区域发展与要素禀赋最佳匹配,并在区域联系网络中居于合理的节点。第三,区际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收敛。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差距呈现逐渐缩小并稳定于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呈现均等化的态势。第四,整体经济效率的持续增长。就“过程”而言,即区域整体的高效增长贯穿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一个目标即区域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之间应是一种既相互区别、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区域协调发展从根本而言就是协调区际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个特征即体现了区际公平的要求,而其他特征则体现了发展效率的要求。讲求效率的增长是实现区际公平的保障,体现公平的发展更能激发效率的提升。因此,区域协调发展旨在建立一种确保公平与效率正向反馈的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即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在笔者力所能及的文献检阅中,尚未发现有针对性的论述,似乎这一问题不言自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亦是理所当然。对这一问题的忽视不仅导致了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认识的偏差,更导致对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偏差。一般而言,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单纯国家层面的需求,二是某一区域单方面的需求,三是区域双方的共同需求,四是国家与区域两个层面的共同需求。每一种来源的动力特征和结果效应是不同的。结合我国实际,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受到来自区域层面的内在动力与来自国家层面的外在推力的综合影响。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区域经济是某一特定区域内经济、社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在现实世界中,任何区域都面临资源稀缺性的客观制约。有形资源如土地、矿产等,是附着在一定区域空间上的,缺乏可流动性或者流动性很差;而无形资源如人力资本、地方文化禀赋等,在有确界的区域空间格局中亦表现出贫富不均的空间特征。因而,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或是由于在区域内无法获得特定资源的供给,或是由于在区域内的供给成本过高,难以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完成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经济活动的逐利性意味着它不甘受制于区域空间界限的桎梏,而要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克服稀缺性,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活动的扩散性与区域边界的收敛性的自然对立,不仅印证了区域经济联系的客观必然性,也揭示了区域利益冲突的客观必然性,更预示着化解区域矛盾的可能性。从区域经济的相互联系来看,任何一个区域都处在不同等级、不同范围的区域网络中。网络式的区域联系一方面保障了特定区域先天优势的发挥和凸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缺乏先天优势的区域发现和培育比较优势,有利于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区域网络联系实现要素流动、商品交换、技术溢出等效应,满足各区域多样化的需求;二是通过合理产业分工提高区域网络的竞争力,以彼此交织的原料供应、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环节保障区域整体经济效率。因而,在稀缺与逐利的冲突下,在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网络中通过要素流动、产业分工等方式有利于实现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从区域经济活动主体而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其理性的主动选择。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考察,又是另一番情形。我国地方政府官员具有双重特征:他们一方面是“经济参与人”,即像任何经济主体一样关注经济利益;但另一方面,这些官员同时也是“政治参与人”,他们关注政治晋升与政治收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动机,获得幅度更大、速度更快的经济增长不仅可以为区域截留更多的经济利益,也能够由此带来更好的政治收益。因此地方政府表现出强烈的增长竞争冲动。虽然在短期利益驱使下,地方政府为了在增长竞赛中脱颖而出不惜以邻为壑,但从长远而言,只有置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才更有保障。因而,理性的地方政府从长远计必然会步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再者,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中央政府的地方官员考核选拔机制无形中成为了地方政府行为的“指挥棒”。地方政府既要“对上负责”,即执行中央政策和直接上级政府的指示,又要“对下负责”,即承担着维护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等任务。虽然两种选择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不对等(一般情况下“对上负责”的净收益更显著),但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阶段,二者是彼此切合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迎合中央政府政策导向的“对上负责”,也是确保辖区经济社会稳定的“对下负责”。从这一意义而言,区域协调发展是地方政府既“被动”又“主动”的选择。
无论是来自区域经济活动主体的主动选择,还是来自地方政府既“被动”又“主动”的选择,二者在区域层面上交织形成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
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动。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规划者,中央政府一方面表现出助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也具备了助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实力。就意愿而言,在历经多年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显著的区域发展差距从经济、政治诸方面对中央政府造成了压力。首先,由于长期发展重心的东南偏向,一方面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沿海发达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成本逐渐扩大,而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导致全国整体经济发展效率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产业发展、消费水平与层次、基础条件等的空间地域差异扩展,我国需求结构与产业关联濒临断裂的边缘,国民经济面临过高的持续增长风险。其次,对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一方面激化了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矛盾,有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另一方面导致处于发展两极的区域产生了离心的趋向,不利于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已由改革前一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成果转换为进一步改革的巨大阻力和压力。从能力看,快速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1321.78亿元,增长将近45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4.05%,在1994―2007年期间,中国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18.60%。因此,在兼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愿和能力的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获得了源自中央政府的稳定的推力。
此外,区域协调发展也受到国际国内先发区域示范效应的积极影响。就国际经验而言,最典型的莫过于欧盟的成功经验。通过多样化的协调发展政策和措施,欧盟在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在我
国,发达区域如珠三角、长三角等在历经多年经济高速发展后,为了参与更大范围的外部竞争,主动探索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秩序。这些区域的范例和积极探索提供了一种引力,指明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景与收益,也为其他区域投身实践提供了客观指导。
综上,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不仅有来自中央政府的稳定推力,也有来自国际国内其他区域成功经验的引力,这两股力量共同拧成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在实际过程中的作用是相互交织强化的。外部动力需要通过内生动力传导,并可以转化为内生动力;而内生动力只有在外部动力的良好运行保障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理解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有助于回答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
(一)市场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是指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区域市场开放,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引导要素跨区域流动、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产业跨区域转移,从而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之间的分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是区际经济关系演进过程中所内生出的一种共同发展需求。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要素流动、企业扩张和产业转移,既可能扩大区域差异,也可能缩小发展差距。因而,从作用效应来看,单一的市场机制不能确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是,作为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市场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经济发展的能量,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一方面应该把市场机制放在基础性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协调失灵”。
(二)空间组织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机制是通过“最佳(空间)组织”形成“最佳(空间)结构”并促进区域“最佳(经济)发展”,即运用空间规划、空间开发、空间管制等多种空间组织方式,对全国的区域空间进行全局谋划,对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区域空间联系网络建设等进行战略指引,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最优配合,提高空间经济配置效率。
发挥空间组织机制的作用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发展需要以空间结构为依托。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不仅能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运转,而且还能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包括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等。另一方面,区域空间结构又随着区域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和优化,通过最佳的空间配置使个体要素充分发挥作用,获得整体经济效益。“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三)合作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是指相关区域按照自愿参与,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在物资供应、设备利用、技术支持、资金融通、信息共享、人才交流、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对外经济联系和贸易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合作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是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区域合作可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激发相关区域的潜在经济活力,获得分散条件下难以企及的综合优势和经济效益。同时,区域合作为要素流动、有效分工提供了保障,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促进区域经济专业化的深化,保障经济运行效率与效益。“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援助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援助机制就是采取区域互助、国家扶持、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欠发达区域进行持续性的帮助,改善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同时,使这些区域与发达区域建立相对稳定的经济联系,在全国空间经济系统占据合适的位置,摆脱“贫困恶性循环”,在总体上形成全国区域共同发展的格局。
援助机制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有大量的欠发达区域,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这类区域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弱;总体发展水平低;处于经济空间的边缘,难以接受发达区域的经济辐射;贫困和资源枯竭、生态恶化是困扰经济发展的普遍问题。由于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竞争力和参与合作的“对等”能力,单靠市场机制、合作机制等难以解决这些区域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外部的援助,改善其发展条件,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为欠发达区域注入发展的原动力,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五)治理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机制,即通过多个区域主体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稳定的内生秩序,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运转。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中,通过不间断的制度改革和创新,为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发挥作用提供条件,促进各机制之间相互融合;二是通过设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区域协调发展治理机构,奠定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化运行平台。
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中,治理机制具有特殊的作用。其特殊性体现在,治理机制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保障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发挥作用而间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由以上五个机制构成的机制体系框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从目标的角度分析,该框架既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效率的增进,如对市场机制主导地位的突出;同时也强调了区际公平的改善,如对欠发达区域的扶持机制等;有助于形成经济效率与区际公平兼顾的良性正反馈。从动力的角度而言,上述框架一方面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效应,另一方面凸显了外在动力的综合影响,有助于由内而外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从主体的角度而言,该框架纳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多个主体,如市场机制以微观主体企业的活动为主,但是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联动克服市场失灵,保障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转。通过各主体在不同机制问的相互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整体的协调功能。
五、结语
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产生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应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因此,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各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分工更加合理,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趋向收敛,整体经济效率持续增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
产生不仅受到来自区域层面的内力的驱动,也受到来自中央政府层面的外力推动,是多个层面、多个主体、多种经济关系、多目标共同合力交织的必然结果。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治理机制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框架正是从系统的角度,利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顺利推进。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研究”(07AJL009)和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引进人才项目(2008JSYJ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夏明等,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07):72―80
[2]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2005,(02):3―10
[3]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4]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张可云,论区域和谐的战略意义和实现途径[J],改革,2007,(08):5―9
[6]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8]高志刚,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3,(02):229―230
[9]陈秀山,区域协调发展要健全区域互动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6,(01):26―28
[10]李闽荣,公平与效率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J]福建论坛,2005,(07):63―69
[11]孙翠兰,区域经济与新时期空间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2]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经济研究,2004,(06):33―40
[13]张杰,国家的意愿、能力与区域发展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1,(03):69―74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策略;共同富裕
1.前言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党的以后,中国实施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自然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取向等种种差异,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空间的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区域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失衡的经济空间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种种不利影响。因此,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2.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
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存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中央就明确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方针。因此,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区域政策的目标应是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将有利于逐步缩小区际差距、有利于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有利于合理调节区域经济关系,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制定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区域政策的同时,还应充分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吸收国外区域政策研究的成果,使之既能解决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又能在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等各方面得到丰富和发展。[1]
3.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重视再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镇化进程既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因此,要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合理规划今后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步伐,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要在中西部地区现有的城市建设基础上,发挥大中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中西部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带动相邻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及时重视和认真解决,就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国家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系列举措已开始生效。[2]
4.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未来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将继续依赖于改革开放战略所带来的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机会,以及通过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效率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赖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要减少行政干预,把区域合作的主体让位于市场来主导。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说到底是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畅所致。近几年,虽然资本流动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人才和科技的流动明显缺乏动力。有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立起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3]
5.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实施引进人才战略
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吸引其他地区和国外的投资者慕名而来。国外在落后地区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就是把落后地区与核心区限制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许可证制度结合在一起,主动引导一些企业从核心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政府常采用区位补贴的方法来激励边缘区的工业增长。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该根据我国国情,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创造一个鼓励员工开拓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思想活跃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要强化企业内的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通过激励使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对于重点发展的产业所需人才以及短缺的人才,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高福利、高工资等手段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行多样化的人才流动模式。以市场调节为主,坚持行政调动与柔性流动、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引进与流动模式。
6.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下,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稀疏,相互间的经济协作联系松散,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缺乏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性城镇,经济发展的城镇支撑体系非常薄弱,难以依托城镇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严重地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应依托现有的城镇格局,选择现实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的城镇作为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积极培育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要重点扶持一批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载体,从而构筑起全国多层次的多极经济增长中心,用一种全局较为均衡的、局部不均衡战略来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消除区域经济的分化现象,改变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以中心镇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同时,要力促资源、资金、产业、人口等要素在这些城镇的相对集中,使之形成完善的网络,营造和培育增长速度,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稳步发展。[4]
7.结语
就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是一个无争议的客观事实,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是在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缩小和消弭。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逐步控制和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把地区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终消除区域差距,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江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12):40-42.
[2]杨宇白.试论我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及其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2006,7:37-40.
[3]赵峰.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J].农村经济,2007,12:45-47.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区域经济;思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的协调、全面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存在不协调、可持续性弱、不平衡的等发展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木桶效应”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会愈加明显,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区域经济与供给侧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既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也要有条件的转化两者之间的对立性,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全方面的建议,促进两者的平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供o侧改革是改革深化和精神回归的必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速度备受世界关注,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政府过多的干预到经济的微观层面,在宏观层面政府过度刺激总需求为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在政府干预过多的行业中,使企业产量过剩并很难被去除,导致企业信贷增加是金融行业一直处于高处,难以控制,使很多行业缺乏有效的供给。而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通过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在资源配置中让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加强有效供给。将政府的职能定位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框架及制度环境中,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统一性。推行供给侧改革,使区域制度的供给创新得到有效的增加,加快区域经济增长和制度供给目标的匹配,加快区域经济升级和转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的五大任务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完成这五项任务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以去产能这一项任务为例,这一任务就是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政府遵循多兼并、多重组的原则。可以将各区域之间产能过剩的企业进行重组,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不仅可以使重组企业获得一定的市场定价的权利,避免非法降价的不竞争局面出现,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规模化效益得以实现,有效的解决了企业产业过剩的经营状况。
2.对立性。以“去产能”为供给侧改革落脚点为例,要求淘汰产能过剩及无法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淘汰的过程中,区域的就业总量与财政收入会受到无法避免的影响。目前东北地区的面临着去产能的任务,也面临着区域经济的深度调整。由于东北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个别产业,黑龙江省的石油煤炭产业占工业产值比例的60%,冶金石化、装备制造是辽宁省产业的支柱,吉林省的一汽占GDP的40%。这种产业结构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会增加行业和企业的风险。2015年辽宁、黑龙江、吉林东北三省的GDP在名义上仅增长了0.26%、-0.29%、3.4%,东北三省在调整中区域经济几乎是“硬着陆”。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1.加快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技术含量低、经济结构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积极推进侧供给改革政策,能够使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而高投入、高污染的工业是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些高能耗、高污染、科技水平较低的产业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供给侧改革政策则提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高效益的科学发展模式,使我国的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发展转向污染小、高质量、科技水平高的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供给侧改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加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2.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这一问题,“木桶效应”将会更加明显,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任务,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特色,东部地区有效的发挥自身的创新优势,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率先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创新能力与升级,有效的带动其它区域的经济增长;东北地区进行工业机制的转变以解决东北地区转型困难的问题,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西部地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开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优势,大力发展西部区域特色产业;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的地理位置优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优化区域的交通运输系统,加快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
3.促进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协调,是目前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良好的发展,供给侧改革倡导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工业建设中,供给侧改革提昌引用能源消耗低、污染小的生产技术。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实现绿色发展的同时,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实现协调、可持续性、绿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区域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性的、稳步发展。
供给侧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带了机遇和挑战,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区域经济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根据区域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思考,积极改革,充分发挥自身的发展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良好、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模式,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仅从经济循环的角度出发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途径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多年来,学术界虽然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指导体系。而各级政府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以吸引外来投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但因其经济作用机制尚未从理论上得以明晰,所以在区域发展政策的制订上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基于上述原因,作为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的补充。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
“协调发展”是指在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重为目标,通过打破行政区域,把各区域的各种经济要素以一种高效和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发挥各自特长、公平竞争、关联互动、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的发展战略。
1.1 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受发展经济学主流派思想的影响,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非农业为主转变,强调高增长率和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提倡计划调控。
(2)第二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认为发展的目的应该是满足人的需要,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只是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发展的目的。
(3)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从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提出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少的政府干预和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
1.2 协调发展的依据与条件
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崛起,这些发展迅速的地区把其他地区远远地抛在了后边,区域经济差距便形成了,并在循环累积效应的作用下,越拉越大,并长期保持这种趋势。对于这种必然性的现象,原因很多,且很复杂。
(1)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有其积极的作用,差距的存在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增强各地区加快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但区域经济差距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将会导致区域间经济关系的扭曲,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使区域经济趋于无序化,引起国民经济的不稳定。
(2)区域经济差距调控的可能性。在分析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必然性时,我们提到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以及发展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先天的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有历史发展方面的因素;有市场竞争的因素等等。换一个角度考虑,只要我们能够改变这些因素,或者说对这些已知的、未知的或认识不太明确的因素施加影响,自然就会影响到区域间差距的发展和变化。
2 经济循环与区域经济持续和发展的条件
区域外的资金流入会在区域内形成经济循环,从而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当然,如果没有从区域外获得新增的货币,区域内原有的资金也会循环,只是其循环规模是有限的,会停留在一定的限度内。另外,在作为区域经济基本生产单位的企业,由于存在因资产损耗造成资本损耗的客观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进行更新性投资。否则,企业生产会逐步下滑,区域内资金循环的规模会逐渐缩小,最终会导致区域经济萎缩、生活和福利水平下降的局面。还需指出,难得的资金并不能完全在区域内循环,一部分会流到区域外,即资金外流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于区域内发生的需求无法完全从区域内得到满足而需要由区域外弥补造成的。比如,在区域外消费、中间投入的供给由区域外企业承担、区域内没有适合的投资对象等情况都会造成资金的外流。理论上,在人口规模一定、没有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的前提下,区域内的经济循环是可持续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从区域外获得资金流入对于弥补区域内的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维持和扩大区域内经济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言之,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应以持续的区域外资金流入为前提,通过资金在区域内形成的经济循环得以实现。
3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3.1 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总结和反思以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而得出的结论。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上,不能走过去的那种完全同步的平衡式发展的路子,非均衡发展道路也只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选择。要求我们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政府行为主要是以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法律政策等形式出现,但这都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研发活动,而是转向宏观调控和引导方向。营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是政府促进我国研发集聚形成的重要举措。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落后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家以后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加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创造有利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
(1)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
(2)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系数,建设供电双回路及多回路、备用水源、备用气源、备用热源、备用通道等得到加强。
(3)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4)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进步显著。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3.3 推动“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网络是指企业(产)、大学(学)、研究机构(研)三方组织为了市场需求和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形成网络,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组织的资源优势,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取协同效应。针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创新主体互动。与此同时,要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继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完善区域创新网络。除了重点支持建设以促进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的网上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机构外,要强化科技信息网络与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
3.4 促进人才的相互引进和流动
人员流动的目的是知识流动,以促进创新。区域创新系统内各行为主体除了鼓励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人才向企业流动外,更要重视企业员工向研究机构流动,如合作研究和进修实习,这对企业员工掌握科技最新动向、开拓知识面、学习研究方法、运用和掌握先进的实验手段是至关重要的。人才信息网络建设是加大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人才网上服务系统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了信息登录、查询、反馈、分析管理等服务。与此同时,逐步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拓宽我国与先进国家的高层次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关系,为国内研究人员把握国外最新科技动态和信息、提高高新技术水平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从经济循环论的角度看,区域经济要想得以持续和发展,必需要以持续的外部资金的流入为前提,根据生产与需求等价的原则,扩大区域需求总量,特别是扩大公共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扩大净输出才可以增加区域经济的需求总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周静,《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8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性、应用性和岗位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实现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一)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职业教育存在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受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
1.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资金支持规模,提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人口数量以及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程度、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等。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升级决定了对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从而引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结构的互动调整与升级。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结构有着不同的需求。区域产业结构及变化决定着区域内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进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内容。
2.区域经济体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分配等方面制度的相应变化,如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制度的优劣决定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和结构分布。
3.区域经济环境决定着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除了职业教育的内部要素之外,还与它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职业教育表现出哪些功能,是其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离开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环境,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职业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
1.职业教育能促进区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职业教育可以大范围地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附加值,开辟增加收入的新渠道。
2.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人力资源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二者一致时,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增长;当二者相悖时,则反之。因此,人力资源结构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和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已成为阻碍中国各区域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
3.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区域吸引外资的能力。当今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劳动力的可获得性是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本地区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富士康集团到郑州落户就在于河南丰富的人力资源魅力。
4.职业教育可以降低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一般包括两个过程:发明和转化;而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着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直接促进到科学技术的吸收、转化和创新,通过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利用智力资源兴办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方面,与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低层次性。职业教育在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战略意识有待加强。这突出地表现在与对区域经济建设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大中型企业的协作、联系的广度远不如与中小乡镇企业;开发、生产、咨询、顾问等浅层次的协作所占的比例较大;职业教育未能发挥主力军或指导性的作用。
2.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的差异性。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企业发展中需要的高素质的创造型、应用型人才太少,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整体素质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仍显不足。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职业学校、区域企业双方都大有裨益。可目前进展不理想,原因何在?
1.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区域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投入会成为人力资源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据研究: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中职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时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2,不对口只为0.8。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影响教育投入效用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应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区域的技术结构相适应。
2.制度环境。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促使职业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区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保障。
3.社会文化。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不仅受到法律制度的影响,它还受到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制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信念和选择的标准,在一定客观现实基础之上,决定着人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理想的社会文化可以使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一些不适宜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态度、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等,可以使职业教育的效用降低。
4.经济增长。一个区域的经济长期没有增长,那么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就会下降。经济的不增长意味着经济生活处于平衡状态,经济活动的范围在特性上没有变化,对能力和就业人员的需求变化减少,通过职业教育所提高的能力将得不到发挥,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就受到限制。
三、促进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有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跨国家型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发展模式不同,但都重视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重视教育、培训事业资金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确立协调互动发展的模式。政府应主导职业教育和统筹硬件建设,办学上引入市场机制,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寻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职业教育类别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的结构趋于现代化,因此职业教育的类别、专业设置上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在欠发达地区,主要面向第一、二次产业培养所需人才。
2.企业应重视职业学校力量。市场经济社会,企业一定要推动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密切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区域企业要主动邀请职业学校有关专家参加咨询和论证。企业一方面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兼职、讲学或当顾问,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专家登上职业学校讲台。还要积极支持协助职业学校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以培养技能性实用性人才。
3.建立现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应建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应的以高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构建互相衔接、相互贯通,多层次、多元化、终身化、保障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制定有效合作的激励政策。国家要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职业学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职业学校主管部门及职业学校本身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加强对职业学校广大教师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激励措施。通过政策法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证职业学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这使得中部崛起可期可待。而我们河南职业教育势必抓紧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浪潮中,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才能真正使自身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
参考文献
[1]庞祥武.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理论界,2005,(1).
[2]林金良.论区域经济建设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36).
[3]谌莹,唐志军.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8,(3).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作为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不能缺少职业教育的保障。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实现协调发展。文章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关系加以探讨,指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关系
1、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1]
首先,职业教育能够提升区域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力素质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由职业教育向区域输送的优质劳动力能够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其次,职业教育能够使区域劳动力素质结构得到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劳动力的素质结构制约,因此,职业教育向区域输送的优质劳动力能优化区域劳动力的素质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限制
首先,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受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所影响。一方面,经济实力的高低决定了可用于职业教育的资金的多少,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经济支撑;另一方面,经济实力的高低决定了可用于职业教育人才的多少和质量。因此,足够、优质的师资队伍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经济支撑。其次,职业教育专业的结构受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的特征决定了所需的劳动力类型和劳动力素质。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人才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对于诸多发达国家而言,其通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建立了同本国国情相匹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职业人才培养框架。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职业人才培养框架仍然存在缺陷,无法为职业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提供全面而完善的指导。目前,国内相关人士在职业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例如,职业院校学生的能力构成、职业院校的科研方向等。这些争议常常造成职业教育缺乏明确方向,无法制定正确的职业人才培养方案。
2、校企合作缺乏前瞻性的规划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的发展作为推动,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又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推动。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强大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才能使企业的技术不断优化、产品不断升级、工作效率不断提升,从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保障企业从职业院校获得更加匹配的实践型技术人才。校企合作无疑是保障高职学生掌握并提升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
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亟待强化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其教学宗旨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化实践技能的高级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基础理论的教育则只需坚持“必需、够用”原则。因为教学模式的差异以及理论基础的薄弱,部分毕业生在升本后发现学习较为困难,最终造成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双重困顿。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升本之后,会出现“断层”问题。首先,升入的本科院校没有与其匹配的专业,只能选择相近的专业就读;其次,升入的本科院校有与其匹配的专业,然而在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对于研究性院校来说,其教学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研究创新的能力。同职业院校存在明显差异,使得职业院校学生不得以将所学知识加以调整,甚至完全抛弃,造成“断层”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专业化岗位进行了细分,使得岗位的技术要求更加严格,如此,就要求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实践型人才。然而,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纯正的职业化的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无法同本科院校形成零缝对接,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对实践型人才的高质需求。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探究
1、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职业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提供全面而完善的指导,从而使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健全应当由相关主管部门做到领导,由教育界专家、企业专家等作为构成人员,一同进行研讨和制定,从而确保制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备权威性、实践性。与此同时,在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渗透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当中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内容并不多,并且大都是纲领性的、原则性的内容。因此,应制定一部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法律,使职业教育拥有权威性的法律保障。
2、健全校企合作模式
所谓校企合作,是由政府机构作为带领,由职业院校、企业一同参与的互动行为。为了使校企合作能够无障碍的开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均需进行一定的调整。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需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特征以及职业院校的特色,从而开发出多元化的校企合作途径。职业教育同企业的合作应当参照所处区域的经济水平以及职业院校的特征,开展多元化的途径从而形成优势互补。与此同时,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不断地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探究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从而满足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3、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水准
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水准,需要有政府机构与承认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其带领作用,从而为成人高等院校的举办提供可靠的支持和保障;其次,成人高等院校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顾客为导向”的教学宗旨,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增强。与此同时,我国成人高等院校应当广泛收集国外成人高等院校的成功教学经验,并使其同我国的国情相融合。除此之外,成人高等教育应当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给予更多的关注,将学生能力的提升和能力的开发渗透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如此下来,成人高等教育的水准将显著增强,成人高等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的教学价值体现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专业化操作人才。文章从“人才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缺乏前瞻性的规划、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亟待强化”三方面剖析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企合作模式、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水准、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卢兆梅.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04: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