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创新改革精神的内涵8篇

时间:2023-11-26 15:33: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创新改革精神的内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新改革精神的内涵

篇1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学数学;教学过程;渗透

1.引言

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各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已经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成绩,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标改革提倡教学活动的展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学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也不例外,在其教学课堂中要想做到以学生为本,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文明体现,它也因此在教育事业方面得到了长久的发展,将其渗透于大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数学学科教学来看,人文精神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2.1人文精神的内涵首先我们应该对人文精神有深入的了解,人文精神其实就是精神文明的一种最高表现,是人类长久的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它对影响或改变后人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这一精神文明充分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上,以提高后人的道德素质品质。2.2人文精神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大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就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方法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尤其是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数学教育更要重视人文精神的体现。将人文精神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课堂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数学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数学是人们认知这个世界的关键,对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说大学教育要提高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更要将人文精神充分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因此说,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2.3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原则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将其付诸行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这一教学优势。教学原则有这么几点:渗透性原则,由于大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难度相对较高,这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沿用传统的一味灌输式教学法,而要将人文精神一点点地渗透在教学中,让人文精神存在于课堂各个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主体性原则,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大学数学老师在课堂中也应该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老师则做到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表达自己见解,人文精神的渗透只有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实现。

3.人文精神如何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

3.1创新大学数学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大学数学的教学也应该因此实现创新,老师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做到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大学教育,因此创新教学模式是时展之必然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将学生当做课堂主体,人文精神渗透的大学数学教育则要做到充分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能更加主动的投入课堂学习中,课堂教学效率也才能因此得到提高。总的说来,大学数学学科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将人文精神充分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还要做到不断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3.2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将人文精神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主要是由于这一精神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培养高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缜密解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问题解答的准确率和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由于人文精神在数学课堂中的深入能够激发很多学生的共鸣,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思维面对数学学习。举个例子,在大学数学微积分教学课堂中,老师要想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就需要这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求解问题的时候将问题的可能性一一列出,如对于未知数x的分析,经常会分为x>0、x=0、x<0这几种情况,这样严谨的思维才能保证解答问题的正确性。大学数学学科本身就有着严谨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所以说人文精神在其中的渗透很有必要。

4.总结

在当今新时期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人文精神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充分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从而推动大学数学学科教育的良好发展。此外,人文精神的渗透还能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傅建军.大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时代教育》,2014年9期

[2]张廷艳,伍叶琴.教育史人物研究中不在场的“人文精神”及回归.《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2期

[3]张艳艳.大学数学文化课程中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的实践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13年5期

篇2

关键词:茶文化;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创新

茶文化的神韵和哲思,对人们的品格塑造和为人处世发挥积极积极影响和熏陶。中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教育工作中需能借鉴茶文化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模模式进行合理优化。教师需知晓体育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宗旨,多样化、趣味化的组织学生学习体育理论和技能。依托茶文化,构建充满关爱和人文思想的体育课堂,使学生对体育学科和教师建立强烈的认同感。茶文化视域下,教师需辩证的分析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寻最正确的创新改革方向,并生成可迎合学生认知的新型教学模式。

1茶文化视域下中学体育教学中茶学思想的体现

1.1中学体育教学中茶学思想之“道”

茶文化有着悠久历史,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凝结,在我国文化领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茶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特殊体现,早已被渗透到各个领域。从教育视角出发,中学体育教学行动的践行需体现茶学生思想之“道”,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需讲究方式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将茶文化中蕴含的处世之道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平和自然的引导学生思想成长和获得知识。

1.2中学体育教学中茶学思想之“和”

茶学思想中的“和”,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以诚相待;不同观点碰撞时秉承的“和而不同”精神。中学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好茶文化中主张的“和”思想,对学生进行科学差异化对待。教师在输出自身既定俗成的观点和主张时,需对学生反馈的不同观点和立场给予充分尊重。即便双方出现争议和较大的不认同,教师也应进行和善的引导和解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思想和情感有效交流的过程,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和约束。教师需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现茶文化的“和”思想,科学和人性化的实施和优化教学活动。

1.3中学体育教学中茶学思想之“礼”

茶文化中蕴藏丰富的茶礼和饮茶方式,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普及性。茶道之“礼”,体现于待客之道,在沏茶和饮茶的过程中需有礼节、知礼重礼。从茶文化视角出发,对中学体育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时,教师需对茶文化中的茶学之“礼”形成新的认识,并在体育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上建立新思考。教师组织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也应具备一定的礼节,对学生给予充分尊重和关爱,言传身教式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2茶文化视域下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现状

2.1体育教育教学人文精神展现不显著

中学生处于思想成长和价值塑造的关键时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需引导他们对生命和健康的意义和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否则,体育教学只能流于形式和表面,不易于在学生个体的思想深处产生激励和催化作用。从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成果上看,大部分教师更注重系统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有效的解决中考问题。中学体育局教学仍停留在应试层面,尚未明显的展现出体育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和人性化。人文精神渗透不显著,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导致他们不能全身心的学习体育技能。

2.2体育教师过于专注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健康中国背景下,各校对体育教学产生新的认识。相较以往,校方领导和教师更注重创新和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只是在具体推进工作和实施教学主张的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忽略学生品质和价值塑造。中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储备军,他们的政治立场、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坚毅品格,决定他们是否具备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刻板化的传授知识,不能保证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迁移和能力转化。教师应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正视问题的存在,结合实际科学的对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

2.3教师与学生思想和情感沟通不畅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媒介和桥梁,需与学生达成价值共识,才能保证体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现阶段,因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致使学生对体育学科无法产生浓厚兴趣,更不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大多数情况仅限于课堂,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对于学生的情感波动、思想变化,教师缺乏了解和正确理解,导致双方无法进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由此,不仅影响体育教学效果,还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

3茶文化视域下中学体育教学创新改革的方向

3.1中学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需彰显人性关爱

体育竞技中主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教师应将这一思想延伸至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茶文化视域下,体育教师需对当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客观反思,对实际的教学问题进行理性诊断。在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过程中,需精准定位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需正确和深入理解茶文化内涵,应在体育教学中体现茶学生思想的“礼”和“道”。教师需认识到强制性的约束和管制会加剧学生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愉悦和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茶文化在体育训练中开展礼法教育,有效的强化自身与学生的仪式感。茶道之“礼”,映照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我国作为礼仪之邦,必须引导学生懂得礼仪、礼让、关爱的深层次意义。在此愿景下,针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教育工作者注重在体育育人的全过程中彰显人心关怀。利用充满礼让的教学行动组织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尊重,使他们对尊师重道、与人为善建立正确的认识。中学体育教育,既要做到强身健体,还需淬炼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精神,令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和有修养的人。

3.2体育教师需做好专业课程教学与价值教育衔接

传统教学思想下,体育教师主要围绕教材设计和组织教学,以成绩考核结果为标准,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素养进行评价。虽可系统化的传授知识和技术,但无法保证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而体育锻炼需保持一贯性和长期性,才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学生体魄和锻炼意志。茶文化视域下,教师需对中学体育教学创新改革形成新思考。依托体育学科,既要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还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整的人格。教育工作者需做好体育专业课程与价值教育的衔接,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对体育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中学体育教师需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社会学、艺术技能,懂得根据学生心理设计符合他们认知的教学内容。借助体育器材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强化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形成坚毅品格和持之以恒的品质。利用武术文化、茶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升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文化观。学生心理、身体、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彰显中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目标和方向,对既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体现学生主体性作用,注重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在讲解知识和体育运动技巧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他们做好知识迁移,还需加强价值引领。将体育教育与价值教育进行科学融合,培育出体魄强健、品质高洁、道德高尚的学生。

3.3努力构建和谐和对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需从茶文化中蕴藏的“静”、“和”、“清”思想获得启发,懂得利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段组织体育教学。体育教师需动态分析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的负荷能力建立正确的认识,设计安全和有趣体育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化特点,善于利用体育游戏和舞蹈元素对体育教学赋值,努力构建和谐和对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知识与受教者的连接媒介,自身必须具备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以此才能有效的传输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能训练技巧。茶文化视域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不应局限在体育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和场景优化,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创建一个愉悦和生动的体育课堂。体育课堂应体现茶学思想中的“和”与“道”,依托有趣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自愿参与其中,能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教师需讲解育人之道,立足学生的兴趣点和爱好,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创新。只有师生间彼此尊重、信任、欣赏,才能搭建起顺畅的教学信息传输的通道,实现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入脑入心。中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必须凸显以人为本教学思想。教师应在茶学思想的启发下,主动的弱化刻板和严肃的教学行为。可利用茶事活动、采茶活动等,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体育锻炼意识,并在团体合作体育项目中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道德品质。总而言之,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学教育工作者需对体育教育教学的价值和重要性建立正确的认识,主动的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茶文化视域下,教师既要科学丰富体育教学模式,还需合理融入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和价值教育。全方位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实现以体育人、以文化人,大幅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志义.初中体育社团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及策略[J].科技资讯,2020(35):110-112.

[2]刘应斌.如何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理念[J].智力,2020(35):23-24.

[3]张巧玲.中学体育教学促进学校安全[J].考试周刊,2020(99):117-118.

篇3

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斤要方》第一卷《大精诚》篇有云:“凡大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济含灵之苦。”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物质资源高度充盈的今日,更是需要固守并传承这一理念。

2013年9月23日,《师报》社与中国师协会联合主办了“弘扬大精神,抵制不正之风”高峰论坛,对《师报》社组织的“寻找大精神有奖征文”活动进行总结,以折射当代“大精神”的时代内涵,重塑职业精神和职业荣誉。

“新改已进入攻坚阶段,亟需广大务人员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正如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所言,“在生形象在各种负面事件的报道中不断受损,患关系亟待改善的今天,寻找大精神,重塑职业和行业荣誉,至关重要。”

此次活动从全国260万注册师队伍中,寻觅推荐出了60名大精神的代表。他们或为技精湛、全国知名的学者专家,或为在基层岗位默默奉献的平凡师。之所以今日同时脱颖而出,源于他们所共同持有的对患者的关怀,对职业的敬重,对生命的敬畏。

古语日:“无恒德者,不可以作。”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周志先在会上表示,生的执业行为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崇高的追求,以大精诚为标准和道德底线。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患关系,和谐的患关系是双方的期盼,更是福祉;还应进一步强化法制观念,从根本上杜绝各类患问题的发生和蔓延。

在德方面,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强调,务人员应守住两个层面的底线:“首先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各项制度和职业规范,除自尊自省外,还要接受社会与法律的监督;在此基础上,力求志向高远,以实现最初步入此行业时,所怀的者仁心的大梦想。”

60位大精神的代表为广大务工作者树立了榜样。然而,崔丽亦提出,良好的德风不会凭空而来,除了要广大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之外,还须有包括制度在内的一系列保障措施。“一个坏的制度可让好人变坏,一个好的制度则让好人不敢作恶。各级疗行政部门、疗机构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立合理的绩效分配激励机制;尽快充实疗卫生队伍,缓解由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所导致的疗服务供需矛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学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强大的学科学队伍。”

篇4

【关键词】人文精神;现状;必要性;人文精神教育观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指人们普遍的自我关怀现象,是人文科学对人类思想和价值的直接体现。它表现为人们对尊严和价值的维护,对命运的追求,和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珍视与延续。它具有以下特征:

1.以人为本。人类是万物之灵,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没有人就没有人文精神,更没有人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所以传统的人文精神教育逐渐转变为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精神教育。

2.文化观念。文化是人类民族的共同向往,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直接体现,人文精神的标志就是文化的发展,而文化观念恰恰又决定了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

3.自由观念。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力,也是尊重自己自由的一种表现,只有尊重他人自由,才能争取自己的自由,所以,自由主义就成了国家国民的基本素养,也是人文精神的根本体现。

二、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往往是为了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而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早已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所以,根据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现状,体育教学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1.人文精神的体育教育深入不足。我国的体育课堂教学目的从最初的教会学生运动基础动作,传授学生运动技巧,到增强学生个人身体素质的教育理念,再发展成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快乐教学模式,再到现在的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体育学习意识,无处不体现着体育教学的不足和人文精神教育理念的缺失。

2.体育课堂枯燥无味,器械设备不先进。体育是一门身体与智力相结合的简单学科,它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放松自己,但体育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枯燥,所以老师上课一般都是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如果一节课都是练习简单的基本动作就难免会使课堂枯燥乏味,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上课态度,减慢学生的反应能力,抑制思维的发展。体育设备是保障体育课堂正常进行的基础,也是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体育设备的缺乏和老化是很多学校存在的问题,学校认为体育设备的有无不会影响体育课堂的正常进行,但因为体育器械的缺乏和老化,却会严重影响学生和老师的上课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体育教学的改革。

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植入人文精神体育观

虽然大学的时间很自由,学业任务相对高中来说并不繁重,很多时候学生会养成一种自由散漫的习惯,但是同样的老师对于这样的课程也不能随便应付和轻视,更是应该重视起来,现在我们很多学校对体育课没有完全重视起来,导致体育课失去了它原有味道,看不到体育课的趣味,也看不到学生的活泼力,这样的课堂态度,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1.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体育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锻炼身体,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为了达到体育课的目的,应当将人文体育观带入到教学中去。在体育课堂上首先要进行不同以往教学方式的改变,不能再出现那种陈词滥调式的运动方式,有些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并且不愿意去加入锻炼当中。其次对于新改的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爱好,应当培养他们感兴趣的运动,否则再好的教学也只是空谈,为了满足更多学生的要求,体育课可以开设更多的体育活动,比如舞蹈、足球等等,这样的体育活动不仅很新颖也是很受学生的广泛欢迎,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这样体育课程的喜爱程度和让老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的轻松和方便。

2.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任何教学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体育教学也是如此,这就是体育的人文精神观念。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来制定不同方案的教学方式。首先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在根据兴趣爱好里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进行区分,这样的合理区分让同一阶段的学生互帮互助,没有好差之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有的人喜欢打篮球,有的人喜欢踢足球,而又有的人喜欢跑步运动,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对他们进行不同兴趣的分组活动,在一个兴趣小组里同学们可以相互提高,相互学习,相互指导,这都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方式。

3.对体育考核进行改革。传统体育考试因为体育课的体育活动过于稀少,导致体育考试变成学生所抵抗的事情,自己在考试项目上面并不擅长,考试成绩也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的特长并没有发挥出来。面对体育考核的改革,首先就要对体育教学活动项目增多,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学习,使其热爱终身受益。在体育考核的最后打分中,也不应该在最后一次的考核来决定学生的成绩,有些学生因为紧张或者身体不适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体育考核可以在课堂中要进行多次的随堂考试,这样既没有沉闷的气氛,学生可以正常发挥,也能看出学生的进步。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要结合实际,对不同的现状进行不同的人文精神教育改革,使体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摘 要:音乐可以起到熏陶个人性情、培养个人高尚情操以及形成个人高雅审美趣味的作用,音乐教学在整个职业院校教育环节中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完善学生生理素质和心理素养的重要手段。目前,职业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缺乏系统性、规划性、创新性和制度性,在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应当重视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研究,突破传统的、单一的“听赏”方式,采取具有时代特征的、能够调动多重感官参与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性欣赏教学,以助于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完善。

关键词:职业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更新改进

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在实践中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它对健全人格、愉悦人生、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往往采取单一的“听赏”乐曲的模式。老师将欣赏的作品先做简单介绍,然后放音乐,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从音乐中获得启迪和思想的升华。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单一讲解音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对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进行改革和创新。可引导学生将各种艺术形式同音乐结合起来,使音乐欣赏教学形式综合化,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从而避免音乐欣赏课流于形式。

一、 当前职业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1.音乐欣赏课在各职业院校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都只是流于形式,教学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也仅仅局限于看懂五线谱,学唱几首歌曲,欣赏一些音乐作品。

2.音乐欣赏课内容古板,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音乐教材选取缺乏特色,课程主要是对中外的古典音乐作品加以欣赏,授课方式模式化,课堂气氛沉闷,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3.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音乐欣赏课往往采取单一的“听赏”乐曲的模式。听赏之前,教师针对即将要欣赏的音乐作品做解释,如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作品内涵等,然后进入听赏程序,这时学生大多会趴在桌子上,有的学生聆听音乐,有的打盹,还有的学生任由思想的野马脱离了缰绳随意驰骋……

二、职业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更新改进

1.为音乐欣赏课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当下的音乐教学改革所推出的音乐课程新标准给老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们要以兴趣为动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激发全体同学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这需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使同学们潜移默化的提高音乐鉴赏水平。这就要求音乐欣赏的环境:一要物质环境美。一个优雅、整齐、美观的环境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影响。心理学认为,良好环境的营造,使人们的言行在心理上起着很重要的演化引导作用,学生进入的是接受音乐熏陶的音乐课堂,环境整洁安静,才会带着好的心境去接受教育。二要心理氛围轻松、和谐。教师的行为、语言、气质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教态应该做到“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首先教师应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其次,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以自己良好的音乐素养、扎实的音乐功底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中,让学生自觉提高音乐审美意识。

2.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欣赏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作品也不断地创新、更新换代,学生更容易接受时代气息浓厚的音乐作品。因此,音乐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那些既优美,能陶冶学生情操,又平实易懂,容易被学生接受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美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将自己的内心体验投射到听觉活动中,自由地表现自我。在表现和创造中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

3.音乐教育应该成为音乐与各学科间联系的纽带,通过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教学,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理解音乐,通过以音乐为本的学科综合性教学,改变过去学科教学之间的相互分离的现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进而提升审美教学的质量。众所周知,自从有人类文明史以来,歌、乐、舞便紧密结合于一体。既然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形式是综合性的,音乐的雏形是融合诗歌、音乐、舞蹈于一身的综合体,那么我们在欣赏音乐时就不能完全把音乐同其他艺术割裂开来,而应该把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把目光投向音乐背后深厚的文化背景,从与其相关的多元文化角度来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打通我们的视、听、味、嗅、触觉,全身心投入来感悟音乐。音乐同其他文化艺术门类的结合方式众多,教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适度的启发和讲解,把音乐同文学、哲学、美术、戏剧、时代相结合,使学生明白学科交叉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而促进他们在其他学科学习上的融合,既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又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

音乐是人文的,因此不应只是单纯追求知识技能,而应该追求对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的感受和理解。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音乐常常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超越,我们应借助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联合一切相关知识领域,深入挖掘音乐文化内涵,通过有限的课堂欣赏教学扩展学生无限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音乐修养和文化素质,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最终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礁.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1).

[2] 姚思源.新世纪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新动向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7,(07).

篇6

    欧美国家的公共管理教育起步早,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成熟的办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西方公共管理教育在上世纪90年展特别迅速,具体可归纳为“五个转变”:一是以培养行政官员的模式转向培养公务员具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技术,使之成为更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二是以社会科学基础转向工商管理为基础,更多的关注信息技术和其他应用技术;三是以社会科学为主转向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主,更多地将战略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决策科学等作为专业首选课程;四是以政策理论导向转向政策实践导向,更着重于传授公共政策实施的管理和评估方法;五是以教师知识为中心的单向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的双向沟通式教学,强化学生的管理思维运思。就中国而言,当前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改革势必要求政治进行相应的改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我国必须积极推进政府的“行政指令”职能向“管理服务”职能转变,并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传统的公共部门的服务机构,管理人才的定位也应由传统的强调政务型、领导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向注重技术性、专业性的公共管理人才转变,以创建有活力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办学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院校。本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上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尤其是立足于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发展的需要。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其所面临的公共管理更加复杂,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性与实践能力的需求更加高。而就社会科学学院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就是在面对现代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化、多元化,以及高度市场化、技术化、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多方向”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定位。其中,复合型是理论基础,要求学生熟悉管理、经济、政治、法律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知识;应用型是现实要求,其基本特征是要具有比较扎实的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熟练的公共管理技能和很强的公共管理实践能力;创新型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灵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自觉的创新意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善于分析的创新思维,和精于管理实务的创新能力。社会科学学院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过程中,秉持了一种与当前公共管理发展实践及其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理念。概括地说,社科学院的改革理念就是五个“相结合”,即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人格塑造相结合。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社科学院自2009年启动教学改革,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并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理解与支持。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社科学院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也是一次目标明确、内涵丰富、制度完善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下面四个部分。

    (1)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要实现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屏障,加强基础课程的建设和课程结构的综合化、整体性。因此,学院在近几年里进行了两次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了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公共管理的突出特点是跨学科、宽口径和应用性。首先,公共管理专业涉及到40多门课程,包括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公关学、政策分析、案例分析、公务员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当然也将强化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办公自动化)及能力。目标就是要培养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适应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就业范围无疑将面向全社会的一切行业、部门和单位,不仅有“小政府”,更有“大社会”。因此,公共管理课程的改革与整合,要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学科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具备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多变性,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公共管理具有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公共管理人才在社会环境中专业技能较弱等缺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大量增加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并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对公共管理类人才进行强化训练,强调理论与技能的有机契合。

    本学院在近两轮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完善课程体系:其一,为了实现学科交融、专业渗透,必须加强课程建设,使课程结构朝综合化、整体性方向发展,同时也为了方便同学选课,本院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按不同的模板排列,比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为同学提供“拼盘式”的课程选择。其二,学院确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特色选修课打通的课程模式,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现了“学分制”的真正内涵。其三,学院尽可能多地开课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拓宽学生的视野,开设了一些1学分、16课时的课程,比如“行政领导与决策”、“中国管理思想史”、“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社会心理学”等等。老师在讲授这些课程的时候不求又细又全,但求给学生给知识的引导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形成厚实知识基础和宽阔的学术视野。此外,学院还开设了一系列知识拓展的讲座。正是通过多学科相融通的结构复合型和功能复合型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及时适应社会多样化的敏捷性需求,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新工作的要求。

    (2)转变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教学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如何直接决定着培养学生的质量高低。因此,本次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转变教学模式。学院制定了《关于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若干意见》,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员培训,使得改革在全院上下达到共识。该文件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不同的明确要求。总的来说,教学改革涉及以下几方面:

    1.从教学主体上看,师生互为主体,尤其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其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学院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变知识输入为创新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强调学生的自学。对于教师来说,要求其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课程的理论框架、逻辑体系、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展开,并清晰地对学生讲授,切忌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逻辑不清晰,概念不明确、原理不准确。对于学生来说,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以每一章为单位,在教师讲授课程相关章节之前完成撰写500字的读书笔记;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讲完一章后,依据本章节的内容,结合教师讲授,撰写500字学习心得。每位同学必须做预复习笔记,否则本课程得重修。预复习笔记的撰写情况纳入期末考核,占总分的20%。撰写预复习笔记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自学的习惯,并锻炼学生的表达、概括与提炼的能力。

    2.从教学方式上看,形式多样化,增强教学效果,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单向灌输填鸭式、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专业人才的培养了。因此要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多方位的教学,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突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积极实践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努力尝试将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发现法引入课堂。学院要求每门课都必须拿出一部分课时用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课时的多少取决于课程性质。一般来说,学科基础必修课的课堂讨论应有4课时,专业特色课为8课时,而专业特色选修课的课堂讨论时数应达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讨论课的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调研交流,也可以是演讲或辩论等。讨论课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并锻炼学生的表达、演讲与创新能力。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也纳入期末考核,占总数的10%-20%。

    3.从流程管理上看,程序规范,要求严格,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良好的教学质量是建立在有序、规范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学院十分重视课程论证工作,将从教学文件的准备到试卷归档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十七个环节,要求每位教师严格按照这一流程进行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比如,出试卷这一环节,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出一份好试卷并不容易。一份好的试卷不仅能够测试出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水平,而且要测试出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就把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精神落实在试卷上来,改变过去“考前死记硬背、考后不留痕迹”的状况,将教学过程与目标考核有效地结合起来。为此,学院专门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如何出一份高质量、高水平的试卷,大家获益良多。此外,学院还通过听课,对教学质量定期分析评价,倾听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情况,为学院提供教学管理和改革方面的意见和建设,给学院领导教学改革决策提供依据。(3)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应用能力。

篇7

新教改中,人们一直在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关于教学反思的研究也不少,有些刻意追求所谓的“反思型教师”。但对于教学质疑却关注研究德很少。事实上,我认为,教学质疑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和教学质疑内涵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精神是指教师把自己放到研究者和反思者的位置,通过对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某些疑难问题的观察、分析、反思与解决,提升自己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的智慧与能力。教学反思的内容,不仅包括教师观察和反思儿童的行为,同时也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行为作为反思对象,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理念、教育哲学以及对自己过去、现在专业发展进行全程反思,进而对未来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

(二)教学质疑的内涵

自从新教育改革以来,人们对教学反思这个词并不陌生,教学反思甚至成为一度热潮,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反思型教师”成为高端前卫上档次的称号。但大家在关注教学反思的同时,却很少人提出教师应当有教学质疑精神。质疑精神是指一种哲学观点,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认识的可能性受限于思维的局限和思维客体的不可接近性。既然对思维客体不可接近性,那么我们对思维客体的各种认识都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中提道: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也不能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教学作为知识授受和能力的培养,对知识及知识的运用的科学性,必须要有致高的追求,而质疑精神在这过程中非常重要。将质疑精神放在教学上是指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质疑对象,在有确切科学理论或者证据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权威、既定的包括教学知识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内的教学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力求通过相关研究得出科学的见解,在教学中坚持科学的立场。

二、教学反思和教学质疑两者的关系及重要性

在近些年的新教改中,人们一直在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关于教学反思的研究也不少,有些刻意追求所谓的“反思型教师”。但对于教学质疑却关注研究德很少。事实上,我认为,教学质疑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教学反思。教学质疑精神也非常重要,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教学反思才更有效。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学反思精神和教学质疑精神这两者都应该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在实际教学中,反思和质疑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质疑的反思,反思才能不囿于传统和权威;有反思的质疑,质疑才不会不偏见不片面,有根有据。教师将教学反思和教学质疑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新改革,突破传统或权威,求得进步和创新,真正意义上实现“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三、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和质疑的现状

虽然新教改进行了很多年,改革理念也是深入师心,但在当今中小学教师中,尤其是广大农村一线教师队伍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质疑精神现状却令人堪忧。在2012年一份陕西商洛市10所小学和6所中学的教师为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大部分教师都能认识到教学反思的必要性,但依然还有1.2%的教师认为无所谓或没必要;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反思并不很了解,只存11.0%的教师表示非常了解;尽管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反思的必要性,但是能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反思的并不多。其中还有2.7%的教师很少进行教学反思,0.8%从不进行教学反思。作为城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尚且如此,那么农村教师在这方面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教学反思在教改中被关注了很多年了,国家教育部门也在其教育政策中不断地强调并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不少相关的培训的机会,但广大一线教师的实际的教学反思行动虽有所进步,但结果要比预想中的差很远距离。教学质疑这样一个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个教师必备素养之一,目前极少人去关注研究,有提到质疑精神的教学大都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即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的研究,却没有有关教师教学质疑精神的培养。教师教学质疑精神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问题被忽视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个这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绝大多数人对国家教育体制、教育方法、教育目标、教材内容、教育知识理念、教育专家等教学方面深信不疑,上面说怎样就怎样,说教什么就教什么,从不怀疑,也不思考。教师作为人类文所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作为社会知识分子,应该是时代文明思想的引领者,现在却变成了盲从者,意识形态的传音筒,这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存亡来说,是一个可怕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和教学质疑精神的重要意义

教师同时具备教学反思和质疑精神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衡量一个真正称职教师品德的标准之一。在当今世界信息化、多元化、国际化急速发展的环境中,作为广大一线教师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或者提高教学反思和质疑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反思和质疑精神是时代社会发展对广大教师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因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急速发展,各种外来观念和思想纷纷涌进,多元思想并存,在权威主旋律受到冲击的同时,人们思想也在解冻觉醒。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同时,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进一步加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知识大爆炸的国际大环境中。但这个环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各种知识或理念的正确性是相对的。面对鱼龙混杂的世界,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擦亮眼睛,提高教学反思和质疑能力,做出准确判断,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

(二)教师的特殊职业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教学反思和质疑精神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不同于生产、经济与政治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而教师作为教育使命的执行者,考虑的远远不仅是学生眼前取得的成绩、学生将来的发展,应该站得高些,看得远些,看到的是整个民族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发展,在人类薪火相传的队伍中,他们是从上一代文明传承者那里而不是从政治家或者经济家那里接过的文明火炬。所以他们担当历史使命是整个民族或者人类的文明发展的传承和促进,是任重而道远的。教师对传授的思想、知识、技能以及传授的方法就必须要有质的保证,而反思和质疑精神无疑是这种能力的重要构成。在外在强大制度结构的约束和不合理现实的面前,教师要在理性实践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准确判处,不拘泥于传统,不唯从于权力,不迷信于权威。“教师具备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和能力就不会简单的因为某一事物是‘旧的’而采取断然拒绝的态度,也不会因为某一事物是‘新的’而趋之若骛,新和旧完全是基于教师理性的自我思考。”。

(三)教学反思和教学质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长期以来教师的自我和教学个性淹没在固有的程序性规则之中,教师自身难以形成一种专业自觉的品质,为了避免承担可能的教学风险,很多教师采取了“防御性教学”,在入职几年后就提早进入了职业怠倦期。这对教师的职业和生活幸福感是巨大的看不见的腐蚀。而教学反思和教学质疑则给教师毫无生气的、死水一般的职业生活注入了一股鲜活气息,甚至起到了激活的作用。教学反思和质疑精神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途径,可以帮助教师在突破传统权威、打破陈规的基础上,还可以否定自己习以为常的、根深蒂固的教学假定,不断创新,不断地超越自己,成功获得发展。这对教育事业发展来说也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篇8

一、坚持铁人精神强化软实力,坚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强化软实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铁人精神作为大庆人传承的精神内涵,其精神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这也就说明了,铁人精神是大庆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其在有效提升软实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可将上述提到的“爱国情怀、创业精神、求实态度、奉献精神”作为大庆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以铁人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不断开创符合企业发展的竞争文化、创新文化等重要文化理念,并使之活跃企业发展,使其更加具有竞争力,队伍更加具有凝聚力,以此开创一条崭新的历史道路。

1.在思想转变中增强文化建设。只有将铁人精神贯彻到工作中,才能够使其更加具有真实感。因此,应将铁人精神融入到企业发展的生产中,通过各岗各位的实践,广大干部职工在全面构建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铁人精神深刻内涵的理解,同时亦能够养成更加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更便于铁人精神的理解,不至于使其神话,产生虚无缥缈的情况[3]。同时将铁人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支撑,结合时代的脚步,深化其精神含义,使其更加具有期待气息,成为文化建设的精神“引擎”,成就大庆特色文化,激发员工对铁人精神的思想转变,进而有效将员工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统一企业,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效果。

2.在增强竞争力中打造企业品牌。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品牌的影响力无疑是促使企业竞争中永站潮头的重要因素。而铁人精神在国内甚至是国际都有着其响亮的名声,这可谓是给大庆企业提供了更高的起点。为此,将铁人精神贯穿到企业品牌的铸造中,结合到企业品牌的宣传、策划中,借以实施全面性品牌战略,制订出符合企业发展进度的品牌建设计划以及各种细节。并配合整体立体研究、利用媒体进行推介、结合会议的交流等多种形式,扩大铁人精神的宣传范围,强化其品牌效应,使之知名度、名誉度不断提升,进而增强大庆油田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竞争力。

二、坚持铁人精神育人,打造“铁人式”员工队伍

要提高效益无疑是人的工作,要锻造出具有创新、吃苦精神的队伍,就必须结合铁人精神,发扬铁人精神的先进作风,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实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铁人队伍。

1.传承优良作风,发扬先进精神,锻造铁人作风。在大庆油田的优良作风中,“三老四严”等传统精神是大庆经过多年风雨承载锻造而来的,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在社会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4]。因此,传承和发扬这一系列精神在当前依然非常重要。通过铁人精神带队伍进行作风及精神的锤炼,不断地提升队伍优良作风的传承,并通过工作战线,将其发扬光大。由于长期持久地继承和发扬优良作风,进而有效地推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成功打造出具有思全局、精业务以及政治立场坚定的队伍,在作风上更能够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精神、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铁人队伍。

2.强化基层建设,开创“铁人式”标准化队伍。要构建更高层次的企业王国,应从基层建设开始重视,根基牢固发展起来也更加稳固。因此,在发展企业的工作中,应将基层组织作为紧抓不放的重点工程,不断从领导组织、健全制度、岗位培养等方面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根基力量,从固本强基中促进整体发展。

3.塑造典型领头雁,锻造“铁人式”团队。不同时期的大庆总是在队伍中树立起一批又一批的典型员工,并能够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业绩。因此,通过典型事例、人物的带领,是有效促进员工形成良性竞争、奋发向前的重要方法,形成更加活跃的氛围,也说明了随着时代的推进,树立符合时代形象的典型人物,对传承铁人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构建持久战斗的有效形式。

三、坚持铁人精神构建和谐,全面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就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式下,全面打造和谐发展环境也被提升到了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上,而大庆也始终坚持着“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宗旨,将报效社会、构建和谐氛围、回报人民等作为铁人精神的最高目标,并坚持将成果与职工群众共享。

1.创新改革惠及职工群众,促进企业与职工更加和谐。作为推动发展,创造成果的主体力量,对待职工群众应树立起全心全意的信任感,并不断将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和谐发展的重点,更好地维护职工所享有的权益,全面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进步的双赢局面。

2.全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企业与社会更加和谐。加大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力度,构建与地方企业的生产体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多年以来,大庆油田始终坚持着“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和谐共抓、环境共建”的理念,在各项问题中,通过妥善解决问题,有效地营造了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并始终在国家、社会、地方危难时,站在第一线上,发扬铁人精神不断帮助构建和谐社会。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