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企业信息化的好处8篇

时间:2023-11-24 11:06: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信息化的好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信息化的好处

篇1

目前,大多数大中型集团企业信息化正由单个企业内部信息化为主逐步向以集成内外延供应链、面向客户服务外部信息系统应用发展。其软件架构发展也逐步向应用层次化、标准化、组件化的发展,呈现出面向服务的敏捷、标准,满足企业软件个性需求、增强企业软件柔性的平台化,企业软件有效集成与协同等特征。其理想架构如图:

就本集团而言,目前信息化缺乏统一性集成基础设施,如目前没有全集团各业务统一的目录体系、交换体系。另外,集团各业务部门应用和跨部门应用缺乏符合统一性、集成性的实现架构。

根据本集团整体上市战略需要和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的发展趋势,集团信息化总体架构将采取两条道路来共同开拓。既要实施全集团信息化支撑性、基础性设施和服务的实体化、一体化建设,也要按照层次化、服务组件化、标准化要求实施全集团目前各应用结构的优化改造和未来应用的规范化建设。

基于以上全集团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发展需要,形成具有统一性集成基础设施、多层次业务应用的集成架构,集团信息化总体框架基本上可由五横两纵结构构造而成,如图所示。这个五横结构在上面两个层次体现各应用贴近业务、贴近基层、灵活构建的特性,原则上由集团统一制定标准和规范,各二级企业自主建设,下面三个层次体现全集团信息化统一性、集成性特性,原则上由集团信息中心组织资源进行集约化统一建设。两纵的设立主要是从非结构性措施上来确保总体框架的有序实现。

集团总体框架要以体现集团层面的信息化需求为核心要求,融合下属二级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其具体定位体现在:

1.全集团信息化发展的愿景和目标

如:集团层信息化的具体组成结构等;提供全集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结构性指南,如:集团整体上市后,集团及下属企业自身应用应该如何分层,使其符合总体框架的表现、应用、支撑、数据等层次而体现集约化建设的好处;成为规划建设集团信息化项目的重要依据,如:跨部门应用是否符合服务和应用归类,其部分内容是否应该包含于项目中等;推动全集团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确保“一体化”目标实现,如:集团层信息化应用支撑应该如何建设才能实现一体化目标、集团层信息化跨部门应用的责任体系应该如何建立等。

2.保证集团和二级企业信息化框架的良好衔接

将集团二级企业信息化总体框架纳入集团层级框架中,促进集团二级企业信息化总体框架的实现,如在结构上兼容二级企业信息化框架,确保集团二级企业信息化与集团层信息化衔接的连贯性,促进集团与二级企业信息化协调发展。

篇2

【关键字】房地产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问题探析

1 引言

我国现阶段,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是很明显的,但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房地产企业管理者们担心的是信息化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房地产企业不愿意承担由信息化带来的沉没成本,通常管理者想通过信息1化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而不是降低企业利益来获得企业流程的优化。房地产企业内部的管理者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有些可以用信息化来解决,有些由于人为的因素无法实现管理,还有管理的具体程度等等,都是管理者们关注的问题。管理者们也深知企业信息化是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但同时他们也担心一旦其他与自己竞争的企业也搞信息化建设,是否还能保持住自己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强与对手的企业竞争力。因此,提高我国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管理,改善地产行业区域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我国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结构的调整,推进我国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和建设停滞不前。

2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大部分仍停留在传统的销售及管理模式上,并不感觉到信息化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效。有些房地产企业难于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很多房地产企业看到别人有信息化管理自己的企业也想有,但是有些部门没有必要弄,不是每个部门都适合信息化管理。例如:有些跨地域性合作的房地产企业为了节省经常出差带来的高成本,就采取了互联网网络会议的形式进行相关事宜的协商洽谈,既省时又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的时候就要先知道自己部门需要不需要,不要盲目的寻求信息化,功能多信息管理和技术最先进的,而且还需要能充分利用信息化这个工具,这才是重要的。

2.2.房地产企业内部制度执行得不彻底。如果企业制订的制度根本没有贯彻执行,即使利用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实现。许多房地产企业都以为:只要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或者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网站就实现了企业信息化,这种认知显然限制了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实际上,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非常复杂化管理工程,除了考虑信息技术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源的发展和组织,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技2术创新的促进以及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的深刻影响。因此,信息化的实现必须伴随观念、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根本变革方能实现。

3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外包

信息化建设外包,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没有搞过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化是怎么带来好处不了解的房地产企业,适合资金不太充足的房地产企业。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把信息化建设这部分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专业的公司,让他们为企业服务,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一个部门。信息化建设外包要比自己搞信息化的成本低,可以得到免费的咨询,并且能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还可以让自己的员工得到免费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对信息化的认识,不但节约了资金,还让自己的企业得到了一个免费学习的机会。

3.2 选用适合房地产企业的通用管理软件

房地产区域经济企业信息化成果的推广转化,吸取国外企业信息化成果推广转化的有益经验, 加强企业信息管理的研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成果推广转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高素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围绕增加企业管理,积极探索房地产区域经济信息结构。企业信息化不可能简单走市场经济的路子,尤其在企业体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增加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支持力度,以信息化为导向必须瞄准国内和国际两上市场的需求,加强有特色房地产企业开发力度。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3拓宽服务领域,为房地产企业走向市场铺路搭桥。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不管在国民经济中还是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都属于弱势,因此加强具有房地产企业特色的文化活动。只有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的调节,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努力搞信息化流通。

4 结尾

随着房地产企业发展日趋激烈,当前房地产企业趋势给我国市场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一步推进房地产企业信息化重大项目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

注释

[1]薛姝,欧衍涛.浅谈房地产业信息化[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02-110

[2]李宙星,唐丽聪.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和对策初探[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3)59-69

[3]符启勋,曹琳剑. 论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发展趋势[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10(7)98-106

参考文献

[1]薛姝,欧衍涛.浅谈房地产业信息化[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02-110

篇3

有些煤矿企业虽然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进了先进的信息设备,然而,虽然有了信息化建设的框架,却未能进行合理的建设工作,导致了信息化建设中找不到工作的重点,这些计算机设备成为了摆设和娱乐工具,不仅未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好处,反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进度。另外,由于煤矿企业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使用不当,影响了工作,而信息化建设人员一旦遇到困难便不再寻找解决的方法,或者由于企业自身的限制而导致了信息化建设无法彻底进行。

二、缺乏专业的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

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进行该项工作。然而,由于煤矿企业长久以来未进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对于信息专业人才的聘用和培训都缺乏经验,既难以招聘到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又难以为信息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深造的机会,另外,由于企业为信息化专业人才所提供的薪资福利有限,难以吸收、留住更多的人才,使得人才流失现象极为严重。

三、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策略

(一)领导增强对于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做好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就离不开领导的决策和指导,因此,必须增强领导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煤矿企业领导应当从其他企业那里吸收先进的信息化建设观念,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将信息化建设工作与本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紧密的结合。同时,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员工之间的宣传,对全体员工进行信息化建设知识的教育,使员工也能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的进步和自身的发展带来的益处。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增强煤矿企业中上至最高领导者,下至基层员工的信息化建设意识,为信息化建设在煤矿企业中全面开展做好铺垫。

(二)建立煤矿企业信息化机构,聘用专业信息化人才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一个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部门,负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并且能够与其他部门进行配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部门的工作,同时从其他部门那里获得更多企业发展的信息,了解煤矿企业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煤矿企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以信息技术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信息化建设机构,就要聘用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企业应当采取合理的手段吸纳、留住更多的人才。现如今社会中,具有强大的专业信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较为稀少,煤矿企业应当以更为良好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另外,还应当定期地对人才进行培训,使其得到更多深造的机会,不断地强化自身的能力,才能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进行合理的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

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应当制定合理的企业建设战略方案,以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为标准,以企业现如今的发展状况为起点,将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制定详细的信息化建设方法和步骤。而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仅是针对煤矿企业的公司,同时也要针对企业所拥有的煤矿,通过对煤矿开采环境、开采技术、开采人员的充分考察,结合信息技术,制定更为合理、安全的煤矿开采策略,减少煤矿开采中的危险事故,降低煤矿开采的成本,提高煤矿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四)应用合适的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和软件

煤矿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应当加大信息设备的资金投入,建设起一个强大的信息管理网络,但信息化建设应当避免盲目投入,而是应当首先了解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信息化建设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投入建设资金,建设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系统。并且通过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不断优化信息化系统,使信息系统能够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且将信息系统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最大化。

(五)加强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

篇4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产业。这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同时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旅游业自然也不例外,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手段是旅游部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建立旅游管理的电子政府的第一要素。旅游企业利用信息化发展成为新的生产力,成为推动企业乃至旅游业发展重要手段。

一、旅游企业网信息化的概念

旅游企业信息化是指旅游企业通过电脑网络、电脑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电话、手机、广播电视等信息化手段向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服务。旅游企业利用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新的生产力,成为推动企业乃至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的获得和利用是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战略决策的关键,将极大地提高旅游企业的服务、经营管理水平。

二、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意识不强,对信息化认识不够

企业发展信息化发展的好处已经无需再论。但是,目前旅游企业只是将信息化建设停留于表面,并不能全面认识到发展信息化,提供信息化发展为企业吱声以及旅游业所带来的巨大益处。

(二)资金成为阻碍信息化发展规范的一大因数

提供规范的信息化发展必定依赖基础的设施以及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以酒店为例,在调查中发现,闭路电视不能实现语言的切换,只有播放海外的频道;不能够提供数字化视频点播服务系统(VOD),可购物、订餐、查询公共信息和帐单;只能够提供一种语言同声翻译等,然而这些问题改善及解决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三)缺乏专业人才

旅游企业提供规范的信息化发展需要大量的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旅游企业严重缺乏这样的人才,这一点我们在调查中深有感触。多数管理部门还没有形成局域网,管理人员应用计算机的面不够广,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停留在较简单的模式上,遗憾的是这一点还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四)企业业务流程僵化落后

信息化效能的发挥有赖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这已被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所证明。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旅游企业在发展信息化的同时,还依然沿用过去一些陈旧的业务方式,这就限制了信息化效率的发挥。这方面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企业和客户的网络互动性差,而好的互动性正是旅游企业追求效率所需要的。

(五)缺乏政府引导及监督

在促进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与文件,使得旅游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以及在提供怎样的服务才算是规范问题上有章可循。另外,在旅游提供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监督引导机制,对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信息化发展的规范程度进行监督。

三、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清晰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概念和认识

要去除对于规范的信息化发展存在的既定的错误认识和偏见,使旅游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刻意识到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成果、能够建立什么样的服务层次。

(二)注重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

政府对于旅游企业提供规范的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可以节约信息化的成本,甚至决定能否实现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在我国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在推动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责任,制定相应的机制,认真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吸取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体现我国特色的合适的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战略。

(三)重新设计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建构

找到改变企业运作方式的全新业务流程是有效实施信息化发展规范重要步骤,通过信息化采购、顾客营销、管理销售、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等一系列企业流程的改造,以期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内外部架构更理想的支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范工作的实施。同时,由于信息化所带来的信息传输方式的根本改变,建立在逐级传输基础上的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科层化管理组织结构也势必渐渐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旅游企业必须着手建立一种适应性强、反应迅速、变化性更强的新型组织结构,要体现出工作职位的流动与业务过程的多层面交互性,强调知识性工作的中心地位。

(四)整合行业资源,打造公共网络平台

可以在政府主导下集合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行业资源,利用公共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搭建一个面向公众、立足于网络的旅游电子服务平台,完善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为游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要的一站式服务,如酒店实时预订系统、网上旅行社预订及企业主页平台等。集合行业力量推动各个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发展。

(五)改变传统营销方式,推行低成本网络营销

旅游企业可以开发和建立一套适用的旅游网络营销系统,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活动,达到推销旅游项目、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实现有效的电子商务等服务目的,从而提高旅游信息与服务的质量,促进自身信息化发展的规范。

(六)加大对旅游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篇5

通信运营与企业信息化

开栏语:当前,企业信息化需求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使得电信运营商、IT解决方案供应商都越来越重视依托电信网络提供企业需要的信息服务和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为宽带网以及电信业创新业务带来了机遇,运营商纷纷推出面向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的信息化方案。为推荐和交流面向企业级应用的电信创新业务和解决方案,促进企业用户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良性互动,本报自本期开始特推出“通信运营与企业信息化”专栏。敬请广大读者、企业IT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各大电信运营商关注并踊跃投稿。

赵宁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总,公司有100多人,在全国各地还设有很多分部,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公司进行信息化改造。令赵总着急的是,公司目前连对外的网站都没有,而且公司对客户的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都停留在最原始的方法上。但由于目前公司的实力有限,不可能请专业人士建设企业网站,况且购买服务器、请技术人员维护、购买正版软件等也需要很多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的顾虑使公司的信息化改造止步不前。

在我国,中小企业只有9%左右实施了信息化工程,远远低于国外70%的平均标准,这给急需向ICT转型的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运营商依靠自身的优势,纷纷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了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这就像是一套简单而营养全面的快餐。大量和赵总的公司一样的中小型企业,只要每月支付很少的费用,就能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好处。

中小企业何以成信息化“困难户”

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达4200多万,近90%的中小企业还未建立自己的网站,而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交易的公司仅占总数的8%,80%的企业对互联网的应用局限于企业形象展示和信息查询。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中小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足。大部分国内中小企业认为,公司购买电脑组建了局域网,能够接入互联网,就是实现了信息化; 普遍重硬件,轻软件,没有认识到通过信息化应用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性。

■ 资金投入不足。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占总资产的8%~10%,我国只有0.3%。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对企业信息化投资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大企业。而在目前国内ERP、OA、CRM等信息化软件市场上,比较成熟的主要还是高端产品,从初始投入到后续的二次开发、运行中的系统维护、更新和管理费用均需要高昂的软硬件成本,这往往令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信息化建设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大型、巨型企业有实力斥巨资自己搭建信息化平台,享用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而更多的中小企业因无力承担高昂的信息化成本而愈加处于竞争劣势。

■ 系统开发周期长。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灵活多变,企业投资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周期又比较长,一般的企业很难自行开发。

■ 人才瓶颈。很多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的IT人员,不可能为IT系统配备专业的人才。

■ 管理瓶颈。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如果中小企业自行建设系统,对系统的软硬件管理、维护、使用将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另外病毒的阻断、黑客的防范都会加大管理的难度。

透视“宽带商务”模式

2006年,政府提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几大电信运营商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其中网通推出的“宽带商务”品牌旨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整合企业内外部通信需求,从建设、运营以及服务上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 建设――采用标准化模块+个性定制的ASP 模式。

中小型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变化快,它们总体需求相近,个体存在差异,在建设上采用“标准化模块+个性化定制”的ASP解决方案能很好解决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营商作为应用服务提供商搭建宽带商务平台,聚合CP/SP,通过一站式服务的方式打造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的目的。

运营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的运营者,在整个价值链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提供基础通信产品、通信增值产品及部分信息化应用,建设与运营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自身品牌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的销售及服务。AP(应用提供商)负责提供客户所需的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 CSP(客户服务支撑者)代表运营商向客户提供信息化应用的实施、运行维护及培训等服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营商采用“自助餐”模式向企业提供服务。功能模块包括进销存管理、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HR)、客户关系管理(CRM)、虚拟呼叫中心、企业直线(4006)、免费服务热线(800)、企业号码导航、企业自动建站等。中小企业可选择适合自身的信息化增值业务和应用的附加服务,同时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个性化定制的方法,满足不同的需求。

■ 运营――采用“一站式”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迫切需要“一站式”服务,不希望为企业信息化增加人员或机构,并且需要售后服务得到长期保障。运营商推出的商务解决方案,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产品方面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将基础通信产品、增值通信产品与信息化应用产品打包,以“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宽带商务”采用“平台自主运营、应用部分引入合作”的运营模式。由运营商整合各类信息化应用及其他通信服务,以统一界面向客户提供,用户一次登录完成统一接入和计费; 各类信息化应用有机整合,可实现应用层互通,系统提供商仅在后台提供支撑; 模式上采用自主运营,保证产品的长期服务能力,有效控制系统提供商变动的风险。

这种一站式服务方式不仅能提高中小企业的工作效率,还无需再花费大量资金,只需要以租用方式即可享受各类专业的IT系统服务。一切开通、付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信息安全得到保障,成本更为低廉。

■ 平台――依托电信级服务保安全。

依靠传统运营商的电信级运营平台,“宽带商务”在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免去企业客户升级与维护的麻烦。同时依靠运营商强大的硬件平台、专业的技术人员、安全技术、严格的维护制度来保证平台7×24小时稳定运行以及数据的安全,避免了企业客户自行建设系统难以解决的病毒威胁、黑客攻击、以及维护人员缺乏的问题。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SaaS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039-02

导言

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效已经得到中小企业的认可。34.6%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37.1%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率,46.9%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提高了企业商品流通效率,62.5%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人工成本。49.5%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决策成本。高达68.1%的中小企业享受到了信息反馈多带来的市场机会。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据国家发改委的2008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显示:中小企业信息化率还不到10%,整体信息化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仅9%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相比之下,美国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已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商务活动,企业已有近70%的业务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中的问题

从几年前开始,中小企业信息化便已经开始展开,各中小企业寄希望于通过实施信息化来改变企业的命运,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率和效益不高。这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显示:中国有74%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1%,而发达国家通常在2%~3%之间。资金不足成为阻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2.中小企业缺乏专门技术人才。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比较复杂,需要专门人才。中小企业内很难找到一批既懂信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业务需求和技术支持之间的沟通困难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3.现有的软件缺乏针对性。信息化系统在企业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其能够和企业相匹配。目前,中国多数信息软件都是通用化的软件,缺乏针对性,这导致软件无法实现与企业的完美契合。

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长期持续推进的动态过程。企业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逐步发展的过程。有些企业认为企业信息化可以一步到位,认为购买了各种软硬件就实现了信息化,这种想法严重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

5.对企业信息化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中小企业不能系统地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知识,把信息化建设仅仅理解为实现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往往成为“烂尾工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成功率不高的原因大多与传统的信息化模式有关。传统的信息化模式使得中小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同时在系统安装后需要企业自身来进行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运行。当系统需要升级或出现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回馈,需要与系统提供商进行沟通,然后才能进行。

二、SaaS模式的优势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软件服务化),指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企业采用SaaS服务模式在效果上与企业自建信息系统基本没有区别,但节省了大量资金。SaaS模式切合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灵活、投入低、快速变化等特点,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的新途径。

采用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服务的收费方式风险小。SaaS使企业无须购买软件的全部功能,只需购买自身需要的功能,同时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可以随时增减所需模块,即企业的付出都能够带来相应的效益。同时由于企业不再和某一种系统绑定,企业只需将必要的数据等转移到新的SaaS服务提供商处,就可以实现平台的转变,企业转变平台的成本极低。

2.快速适应企业发展变化。传统的软件模式如果需要对企业新出现的业务快速提供系统支持,需要请软件提供商或业务系统开发商重新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很难快速跟上业务需求的变化。SaaS系统架构是遵循可配置、可扩展、可定制等特性的开放架构,用户在SaaS服务平台上可以根据企业当时的业务需求从服务提供商那里订购相应的软件服务来重新配置系统;也可以根据个性化的需要,定制个性化的功能。

3.信息化所需成本较低。在传统模式中,信息化预算主要用于三大领域:软件、硬件和专业服务。三者预算加在一起是中小企业无法独立承担的。而在采用SaaS模式的企业中,SaaS服务提供商在其公司内部的中央服务器上存储重要的应用和相关数据,并拥有专业的支持人员来维护软硬件。企业只需通过向SaaS服务提供商按月交纳使用费的形式支付软件费用,降低了企业的信息化支出。

4.让中小企业更专注核心业务。传统的信息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需要企业自身进行日常的维护。随着应用SaaS模式,信息系统被封装在服务商处,企业只是通过一些接口来进行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企业与信息系统的分离。企业无须了解系统是什么样的,以及是如何运行和维护的。这样企业将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中,无须关心信息系统。

5.技术优势及高水平用户体验。(1)SaaS服务提供商是专业的软件服务公司,拥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在软件开发中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进行软件的升级,提高软件的健壮性,加强软件的安全性。(2)改善用户体验,让用户及时分享先进技术的成果;通过更新硬件或优化系统等手段,提高系统性能和系统稳定性,让用户感受到系统的可靠性。(3)采用先进的体系架构,使得系统具备可配置性、可扩展性、可定制性。使用户可以在SaaS服务平台上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加额外的工具、功能、数据模型和用户界面,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三、如何应用SaaS模式

由于SaaS模式并不是一个万灵模式,在获得其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如如何与企业原有各子系统实现有效集成,如何确保存在服务器端数据的安全等问题。所以企业在准备应用SaaS模式时,应该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战略规划。首先,中小企业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同并接受SaaS服务模式,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现状、业务流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等制订出企业的长期计划。其次,必须认真分析梳理企业的业务流程,并进行适当的改进与优化,找出适合用SaaS的业务。最后,在具体实施SaaS模式信息化时,可分阶段进行,层层推进以保证企业SaaS模式的信息化稳妥、顺利地进行,最终建立比较完善的系统网络,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2.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保证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中小企业应根据SaaS服务提供商的资质、本地化现场服务的支持程度、客户服务水平、SaaS从业人员的资质、价格、声望、实施应用的能力、成功案例等进行筛选,考察SaaS服务提供商能否提供本企业所需的应用系统,能否提供强大快速的网络通信能力以及能否保证其服务数据的安全性。

虽然技术是任何SaaS重要的因素。SaaS不一定需要“科技含量最好”的技术,而需要的技术必须成熟可靠,具备可控制的成本,提供个性化的业务单元模块定制及其工作流定义方式,并提供相应灵活的数据分析模型,保证中小企业实现良好的业务连续性。

3.注重信息化带来的管理变革。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就意味着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理念的创新,它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工作方式等进行合理的整合,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进行相应的业务流程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方式的变革等。

4. 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SaaS模式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只能够降低风险,不能完全规避风险。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仍然充斥着来自企业内外部的风险。因此,在SaaS模式应用过程中,中小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

结语

诚然,SaaS以其便捷的服务和低廉的成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风潮,但对于管理模式的变革而言,中国的许多企业对其还是存在一些顾虑。首先,可能会因服务停用而导致生产力下降,甚至销售额蒙受损失。Web服务的性能也是一个问题,对C/S模式的应用软件的速度存在质疑。还有一些诸如潜在的隐性成本,比如导入数据、服务与其他内部应用软件的集成等方面的问题。

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先进的IT技术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其中正日益兴起的SaaS服务,它的诸多优势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便捷的条件,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变革带来了新的思路。然而仍处在信息化管理初级阶段的中国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更深入地思考企业的现状与未来,正确、合理地选择SaaS的不同服务,从而享有信息化带来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马立林,李红.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

[2]韦群锋.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SaaS应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9,(3).

[3]郑柯. SaaS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捷径[J].程序员,2008,(8).

篇7

原文

中小企业(定义见附录)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企业信息化,用处在于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从而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素质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致使我国中小企业更多的将计算机作为打字机或电子账本的低水平上;而网络这种以其灵活便捷连通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来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高科技媒体则更多的简单的作为收发电子邮件的工具,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帮助。在信息膨胀的今天,大多数企业所处理的信息量正在迅速膨胀(平均每12-18个月就会扩展一倍)这种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使得很多公司员工感到无所适从。同时某些企业采用了一些相互独立的网络系统、应用系统,在部分提高了效率的同时,这些系统的相互独立性也为企业的整体管理设置了障碍,它们缺乏一个统一的界面,没有相互连接的信息渠道。导致公司内部信息交流不畅,形成了一个信息孤岛。信息膨胀和信息孤岛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瓶颈使中小企业不能迅速、准确的得到数据信息:也使决策层不能快速的做出反应。让无限的商机也在这个瓶颈阻碍下大量流失,所以,如何让中小企业摆脱这个瓶颈,使其快速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现在流行的话题。

......

目录

1.信息化的内涵

2.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3.企业信息化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4.在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要主要的几个问题

5.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方案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游文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山东文化出版社

3王汉强<<走出信息化的陷阱>>上海财经出版社

4刘希平<<网络营销实战>>电子工业出版社

5.伯罗.H.蒂默斯<<六大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机械工业出版社

6.AmirHartman《电子商务时代的成功战略》机械工业出版社

7.赵有生〈〈现代企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8.JohnHagelIII<<运用网络服务实现企业盈利与增长的战略>>机械工业出版社

简单介绍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风险与规避

1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总体建设水平不高,企业通过信息化能见到效益的也不多,真正成功的案例较少。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比较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咨询,企业内部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信息化市场不规范,实施信息化的执行力度不够,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不足,投入偏低,重硬件、轻软件等。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否则很难取得预想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应有的优势,甚至是失败。

2 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企业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一点,就是实施信息化是有风险的,深度的分析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就是要打好基础,从基础性工作做起。第一步必须深入调查、了解企业现状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一般有四种管理模式:

第一种财务管理控制模式。如集团型的大型跨行业的企业,多元化程度比较高,涉及房地产、酒店、建筑施工等,企业总部一般没有这么多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只能是控制财务指标。

第二种是战略管理控制模式。这种模式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正确的指导、制定正确的目标,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更细一些,除了下达财务指标外,还下达内部管理需要达到的指标,企业员工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指标,为客户、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的指标等。

第三种是经营管理控制模式。这种企业的分子公司多元化程度比较低,如都是市政,都是施工总承包等,总部对下属分子公司所有的管理业务比较到位,由总部拿出方案,分子公司组织实施。

最后一种是财务管控、战略管控和经营管控的混合管理控制模式,比如主营业务采用经营管控,副业采用财务管控或战略管控等。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管理控制模式来选择开展信息化的方式,这个问题没有分清,是无法合理实施信息化的。而这只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在分析阶段的第一个重点。第二个要分析的重点是企业的业务流程。在做信息化之前,有很多施工企业不是在自己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做流程分析。流程分析的目的是分清楚各个管理层、各个职能部门甚至每个人的责任、权利、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完成什么样的任务等。公司总部、子公司、项目部等的具体职能都要在这步流程分析中明确。这里涉及到企业的集权与分权,因为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是一种利益的博弈,是一个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博弈的关系,管理者需要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这也是流程梳理的重点。流程梳理完以后,还要看这些流程能不能形成一个标准的、完整的管理体系,流程和流程之间有没有矛盾,有没有冲突。要把流程形成企业的管理制度,原来没有的流程或者臃肿的流程,都要在梳理阶段完善或再造。有了制度和流程配套以后,再上信息化。施工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过程,是企业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思想,重新设计运营模式,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企业组织,合理设置工作岗位,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严格企业规章制度的过程。这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是成功开发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的必经之路或先导性工作。因此,企业信息化必须从这些基础性工作做起。研究开发软件只是这一过程的结果。也就是说,要遵重信息化的客观规律,按照信息系统的方法做信息化。我们提倡的信息化,首先是企业的诊断,分析企业是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然后按照流程化、系统化、制度化、信息化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走,才能保证信息化的顺利开展。如果企业对自身了解不深,或者对信息化理解不深,一定要聘请外部专家,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分析企业,制定企业信息化方案和指导实施。有很多人认为自己的企业不错,也有很多企业比较悲观,这两种极端都不好,要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企业,就像做工程基础一样,分析将决定将来的信息化做成什么样。

3 建筑施工企业对信息化的开展

企业信息化需要经历五个阶段:支持阶段、排斥阶段、磨合阶段、认同阶段和协同应用阶段。第一个阶段比较好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启动,一般都要得到领导的支持才能开展。但随着信息化的逐步开展,涉及到企业的改革问题,如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工作状态,有些岗位利益丰厚,不愿意根据信息化进行工作职能的调整,甚至还有的岗位养尊处优。这样就会出现有人怕麻烦、有人不高兴等抵触情绪,这属于第二阶段,即排斥期。有了新的信息系统后,会出现不适应新系统,不太会用,不熟悉等情况,这需要使用者适应新系统,系统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也需要改进,这就是第三个阶段,即磨合期。如果企业不能够正确地认

识企业信息化这样的一个发展规律,不能够很好地控制和坚持“挺过”信息化的排斥期、磨合期,企业信息化就会夭折在摇篮之中。尤其是在排斥阶段,因为在推行信息化的过程中,必定会涉及某些个人利益、优势岗位和传统势力,会遭到他们的反对或抵制,从而使信息化的推进受阻。这时,如果企业没有坚定的组织,明确的态度和强有力地执行力,企业信息化是很难迈过这道“坎”的。系统调整完毕以后,就基本进入第四个阶段,即认同阶段。大家认为这套信息化系统确

实比较好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等。如果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通过运用信息化系统而发挥得很好,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配合也很好,能够很好的协调起来,那么就到了最后一个协同应用阶段,这时候,信息化系统才算是在企业真正的运转起来了。

4 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在施工企业信息化建化建设的过程中,共有四种方式:系统式、变革式、渐进式和引导式。系统式就是按照某种理论完整的知识体系实施信息化。如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管理规范、企业管理手册、财务管理体系等。这种方式是一种理想的理论方式,能在企业较好的实施的前提条件是,企业的管理实践必须与其知识体系吻合。如果完全按照编制的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信息化,面面俱到,结果往往是做完以后,发现很不好用,甚至用不起来。这就属于没有找准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用信息化解决企业的什么问题没有找准。变革式就是采用“休克”方式,用一套全新的管理信息化流程同时替代当前企业的所有管理制度、管理方法。这种方式需要强有力的、团结一致的高层领导班子,有着坚定的信念,并且对新的管理流程、管理体系有90 %以上的成果把握。有的企业在流程梳理完以后,宣布所有的中层干部全部下岗,重新按照业务流程通过竞争上岗来任命。这种思路推进信息化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中层干部不理解、不配合,会很难推进信息化。渐进式是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首先选择一个突破口,即选准一个流程并加以梳理、提炼和优化,进而在此基础上将其信息化。待该流程应用成功后,再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其他流程进行信息化。这种方式只要有相关领导的支持,信息化项目班子努力工作,并按照预先梳理好的流程,正确的实施和有效地推进应用,提高执行力,信息化就会循序渐进的顺利开展,便于企业“消化”、掌握和推广应用。引导式是从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企业某项繁琐或复杂的业务问题,或领导特别关心且经常需要的报表开始,即从“小事”做起,给他们“实惠”开始,迎合他们的应用要求,让他们尝到“甜头”,在他们尝到“甜头”之后,他们就会进一步提出要求。这就是所谓的“引导式”方法。这种方式是在企业高层领导还不理解信息化,不知道怎么做信息化,也不打算做信息化的情况下,一种用“实例”或以“甜头”来引导企业做信息化的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是企业不

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要做有效益的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在制定标准、规范的时候应引导企业做有效益的信息化,这里所说的信息化效益,是指通过信息化提高生产、工作和管理效率以及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做信息化就是要整体规划,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推进信息化。从上到下,即满足企业高层领导对信息化的需求,逐层推动。从里到外是从企业本身做起,做好内部信息化以后,再扩大到企业外部去。现在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不

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和另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的竞争。

5 信息化溶入企业的管理方法

企业管理大约可分为隐性管理阶段、显性管理阶段、量化管理阶段、优化管理阶段和精细化管理阶段。企业处在哪个阶段要分析清楚。如处在前两个阶段的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只有在企业管理达到量化管理的程度,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特长和作用。如果企业管理没有达到量化的程度,那在上一个流程的时候,这个流程也一定要量化。即流程中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每一步操作、操作的结果要量化,这样计算机才好处理,信息化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希望以上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能够给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在规避投资风险的同时,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