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8篇

时间:2023-11-24 10:37: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志愿者;招聘;培训;大型赛事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13-02

一、前言

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将于2013年8月在南京举办,各类志愿者的招聘与培训工作均已在社会各界全面展开。文章结合实践调查,并对一些大型体育赛事的招聘与培训工作环节存在的问题及经验进行梳理分析,探索行之有效的招聘培训方略,以期为今后的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招聘与培训工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志愿者的招聘

建立高效便捷的招聘机制,制定完整可行的志愿者招聘计划,为未来的招聘工作提供依据,有利于大型体育赛事的有序开展。

(一)拓宽志愿者招聘的宣传途径

采取多样的宣传方式,拓宽宣传途径,可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为体育赛事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合理的利用新闻传播媒介。通过传播媒介介绍体育赛事及志愿者服务,使人们更清晰地了解体育赛事与志愿服务,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参与志愿服务。另一方面,招聘的宣传方式也应逐渐多样化。举办各种特色活动,进行生动形象的宣传。悉尼奥运会首先招募了500名先锋志愿者,发行先锋志愿者简报,定期分发给所有的志愿者,以此来联系奥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用来保持志愿者的兴趣与动力。这种创新的做法为后继的招募与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即将到来的南京亚青会、青奥会中,我们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创新志愿者招聘的宣传方式,与电视、报刊、电台合作,推出多个志愿者的系列专版、专题等,或加大网络宣传力度,运用微博等社交平台,拓宽志愿者招聘信息的覆盖面,从而吸收不同阶层、不同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使得志愿者队伍更加专业化、多元化,也能帮助志愿者们更方便清楚地与组委会取得联系,掌握最新志愿服务信息动态。

(二)合理安排志愿者的未来服务内容,尽可能满足志愿者自身意愿

在招聘过程中,主办方须提供岗位选择权,客观、准确、详细地介绍志愿者的具体工作职位,使志愿者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在安排服务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志愿者的工作兴趣和需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适合自己的服务工作,以便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例如伦敦奥组委招聘了老年、残疾人志愿者,让他们同样可以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上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而雅典奥运会的志愿者没有选择职位的权利,只能服从奥组委的分配,由于选拔部门和被安排部门衔接不到位,导致某些部门职位安排不明确,也打击了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

组委会应结合志愿者自身的专业职能、服务意向等进行科学分配,充分尊重志愿者的意愿,既让志愿者们各尽其能,又能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志愿者自身对于岗位的需求,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更好地进行志愿服务活动。

(三)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制度相结合

招聘志愿者时,除了明确招聘基本条件、志愿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等,还应制定积极的激励措施,使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服务于整个大型体育赛事。

在志愿者的激励方面,悉尼奥组委的做法堪称表率。悉尼奥组委在悉尼奥运村树立了290根刻有7.4万名志愿者名字的柱子,同时在赛事结束后举办了盛大的志愿者游行,这些举动都充分体现了对志愿者工作的极大认可与鼓励,体现了主办方对于志愿者和正式工作人员的一视同仁。另外,在物质激励方面,悉尼奥组委为每名志愿者平均支付了约700澳元的基本物质保障以及一些额外奖励。

在志愿者的待遇和激励上,既要考虑到物质方面,也需要考虑到精神方面,采取多样化、人性化的激励方式,使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相结合。结合项目组问卷调查,近90%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希望自己得到他人以及社会的认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志愿者的激励,无论是赛前还是赛后,都是最需要重视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志愿者组织工作更加人性化,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样的无私奉献中来。

(四)招聘主体多元化

长期以来,中国的大部分志愿者活动都是在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的领导下开展的,以政府主导的招聘虽然更有效率,在迅速招聘大量志愿人员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是缺陷在于不能全面考虑志愿者的愿望,容易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或丧失,影响志愿工作效率。目前来说,由于国民缺乏对志愿行为和精神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我国国民自愿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意识还普遍不高。因此,在整个社会形成对志愿服务的尊重、理解、支持的良好氛围极为重要,一方面必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民间志愿组织的作用,在政府和民众间架起一座桥梁,共同努力组建一个专业的志愿者队伍,使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发扬广大,使更多的民众投身于志愿活动。

(五)调整招聘对象结构

我国志愿者成员结构不合理,志愿者大多以高校学生为主。虽然大学生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还具备各种专业技能,而且在校学生生活地点相对固定,人群相对集中,易于组织。但是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不善于处理突发事件和人际交往,有时难以胜任分配给他们的工作。大学生固然是志愿活动不可或缺的主体,但是数量也不宜过多。招聘对象应以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志愿者为主,能够切实保障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质量。另外,招收一定数量的海外华人志愿者和海外留学人员,有利于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外语水平。

三、组委会培训机制

随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这就迫切要求志愿者能够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而我国志愿者培训工作也应逐步去满足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的需要。

(一)培训机构专业化

我国志愿者培训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培训的管理机构通常都有浓厚的官方色彩,政府干预较多。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奥组委志愿者部主要由团市委工作人员牵头组成,负责大学生志愿者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此外在培训的具体执行上,培训者的安排也多由北京奥组委统一指派。专门的培训机构并没有真正介入到奥运会的培训之中,培训工作几乎被政府全部垄断完成。而对比悉尼奥运会,悉尼奥运会指定一家专门的培训机构——悉尼新南威尔士州的科技继续教育学院,对奥运会志愿者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开创了奥运会志愿者培训的先河,为后继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建立专业化的体育志愿者培训机构,丰富专业化的体育志愿者师资等资源,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资源,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不仅有益于未来中国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有益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兴服务型产业发展。

(二)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地点

在我国,虽然志愿者集中培训的时间一般在周末,但是由于人们学习工作压力繁重,时间选择在周末也并不等于同志愿者的个人安排没有冲突,而地点的冲突则更为明显。这种冲突,可能需要志愿者付出更多时间、金钱以及精力,志愿者自身的积极性以及培训的效果就会因此大打折扣。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来解决时间地点的问题。例如按照一定区域进行分批培训或网络培训。另外,也要注意预留充足的培训时间,不至于因为短时间内高强度的培训而挫伤志愿服务的热情,影响培训的效果。志愿工作的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一蹴而就。

(三)发挥大学在志愿者培训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大学生资源,发挥大学在志愿培训中的作用。澳大利亚大学在悉尼奥运会的志愿者培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学参与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提供具有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志愿者;二是参与相关的培训工作。不同大学承担着不同专门人才的输送和培训工作。例如堪培拉大学新闻专业及运动学习专业的学生在奥运期间作为志愿者在媒体村和一些需要相关技能的岗位提供服务;悉尼科技大学的学生报名参加一些媒体的志愿记者,帮助报道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材料及收集相关运动员的事迹经历等。我国大学同样可以学习外国的优秀经验,充分利用各个大学的优秀资源。南京亚青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为1~1.5万人,主要在南京地区招募,以驻宁高校学生为主要来源。南京亚青会可以充分利用南京各类大学相对集中的资源,更好、更有组织性地进行志愿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

(四)健全志愿者的培训保障机制

要建立健全志愿者的培训保障,保证志愿者所需要接受的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并且告知其所从事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和将要服务的场所的周围的环境气候以及潜在的危险,使其获得与所从事的志愿服务相关的必要条件和保障,要为志愿者办理必要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志愿者培训保障机制,充分保证志愿者所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篇2

[关键词] 体育 运作管理 项目管理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正历经前所未有的盛世与挑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寓意着中国体育事业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由此引发的“奥运效应”也使得我国体育事业正如火如荼开展。与此同时,国际间体育活动的交往在我国也日益频繁。然而,体育活动是一项涉及诸多领域、众多要素交织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如举办一项体育赛事、建设一项体育场馆工程、举办一次体育会展等等。因而,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体育活动,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项目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一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项目管理与体育赛事

项目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某种属性的一类工作任务,具有一次性 、独特性 、目标的确定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和成果的不可挽回性。 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满足各方面既定的需求。项目管理的具体表现在对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有效地汁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

体育赛事运作管理是对一系列目标有顺序的实现而完成整个赛事目的和目标的过程。它是指体育项目的管理者通过一定方式整合资源,以发挥资源的作用,实现体育项目目标的过程。体育赛事明显符合项目管理范畴,这些瞄准一系列项目进行管理的思想就是项目管理理念,它是现代项目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较早之前,一些西方近代项目管理的思想就在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以及西方近代竞技体育的传播时来到中国,于是人们开始借鉴西方竞技体育中的项目管理的方法,组建各种民间体育社团、倡导各种西方竞技体育和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促进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并且随着项目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被应用到体育事业中来。自改革开放政策在我国的全面推行,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及文化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项目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大到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小到举办一个校运动会都是项目,都离不开项目管理理论的指导。

二、在体育赛事运作中引进项目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体育赛事运作引进项目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在中国,体育赛事常作为一个任务来抓,举办一个体育赛事常常只为完成一项任务。这导致传统的体育项目管理往往只注重单个任务的完成,不考虑整体的协调、配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磨擦,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等损失。而现代项目管理则通过对任务的分解、控制和管理,对进度、预算、成本、风险等因素都做出充分考虑并进行严格的规划,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且又能极大程度地做到有限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体育赛事的高效、顺利的运作。在当下,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各种体育赛事频繁地举办,特别是掺合了商业活动的体育活动,更要求体育赛事运作的低成本、高效率、高回报,这就使得体育赛事的开展愈加急需引进项目管理理念,接受项目管理指导。

2.体育赛事运作引进项目管理理论的可行性

任何一项体育赛事,无论性质如何,其目标一般都是具体而又明确的,只是有的为了提高体育竞技水平,有的为了增强群众运动意识或是为了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等等。并且赛事的组织过程会受时间、经济、人力、物力、技术水平等有限资源的约束,即使像北京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特大型赛事,其组织也会从经济、政治、城市效益、提高知名度等方面在有限的资源内权衡得失;从赛事的组织过程和结果也不难看出赛事组织是临时的、独一无二的。尽管奥运会时间从申办成功到举行有7年时间跨度,组委会也会由组成开始并随赛事结束一道载人史册,不会长久存在;此外,每一项体育赛事的管理者、参与者及赛事水平、规模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体育赛事及运作管理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也是不可逆的。 这些都符合项目管理所操作的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确定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和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的特征,体育赛事本身就蕴含着作为项目的基本属性,体育赛事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完全符合项目管理的要求,在实践中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运作体育赛事是完全可行的。

三、项目管理在体育赛事管理中的运用

一般认为,体育赛事项目管理从总体上来看,包括体育项目的启动、体育项目的计划、体育项目的实施与控制、体育项目的收尾四个阶段。

目前,将项目管理引入赛事组织活动的管理中去,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实施。首先,从管理思想上实施,应将项目管理的系统思想引入到举办赛事的整个组织管理过程。要充分明确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管理对象的目标管理,是一种基于团队管理和创造与保持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的系统工程。其次,从管理方法上实施,应将项目管理的方法引入举办赛事的整个管理过程,充分利用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和过程性可控性,发挥项目管理在资源统筹与协调方面的优势。最后,从具体的管理工具上实施,应注重在赛事管理过程中对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的利用,如对于工作的分解、时间管理等。

当前,我国体育赛事项目管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1.体育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是最普遍、最典型、最为重要的项目类型,自身内容复杂、专业性强,往往无法仅由一个组织独立完成,必须由多个各自独立的企业合作完成。这就使得工程建设项目比其它各类项目更复杂。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如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它所需要建设的工程总量浩大,不仅包括各式各样的体育场馆,还包括了运动员起居饮食等相关场所的建设。因此,项目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在体育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2.体育项目时间管理

体育项目最终的按时完成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它包括具体活动界定,活动排序,时间估计,进度安排及时间控制等项工作。在体育赛事举办中,由于场馆建设工期延误、组织工作漏洞等因素影响赛事进行和赛事效果的事件已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则是管理者没能做到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准确把握工作任务。而项目管理理论将任务的制定理解为一个分解过程,即复杂的项目被分解成较小的和容易管理的工作单元,使得项目下的任务或活动具有单一目的并可管理,有开始和结束时间,有清楚的分配资源等特点。

3.体育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在体育赛事运作中,“人”的因素是关键,也是核心。体育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就是如何发挥“人”的作用,保证所有体育项目关系人的能力和积极性都得到最有效地发挥和利用所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它主要包括项目团队的建设、人员的选聘和项目班子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对运作的团队进行项目管理,有助于明确团队的共同目标;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保持良好的沟通;极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以最小的人力成本获得最好的效益。这其中,对于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管理便是最好的体现。

所谓志愿者就是在举办大型赛事过程中,以个人无私的参与,尽其所能,通力合作,完成交给了的任务,而不计报酬的人。正是这些人为奥运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了举办奥运会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主办城市乃至主办国的民众起到了强烈的示范作用,从而启发社会良知、鼓励人们多为他人考虑,为社会着想。导致社会风气的改善,加强社会的亲合力和凝聚力。

现代大型体育赛事奥运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参赛人数越来越多,尤其像奥运会这样的特大型体育赛事的服务人员涉及到餐饮、导游、翻译、安保、医疗、场馆服务等诸多领域,所需要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多,如,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总数将达50万人,其中赛事志愿者10万人,城市志愿者40万人,是历届奥运会志愿者总数最多的一次。 因此,对志愿者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对庞大的志愿者全体进行项目管理,可以提高赛事志愿者服务的综合效益,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志愿者服务资源,避免志愿者资源的浪费,使志愿者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充分发挥作用,保证赛事的成功举办。

4.体育赛事赞助项目管理

体育赛事赞助是指向某体育赛事付出一定数额的现金或实物作为与该体育赛事资产合伙参与开发以达成各自组织目标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商业行为。体育赛事赞助是体育赛事经费来源的主要方面,对体育赛事部门来说,这是扩大财源、增强活力、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体育赛事发展的关键环节。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家就达到了63家,赞助收入超过16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财政来源,对于赞助项目的市场开发、资金运用、资金收支结算的管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项目管理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体育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

体育项目的风险是可能导致体育项目损失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总称。体育赛事管理者在组织过程中会面对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观众、参与者、运动员、天气、场地器材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干扰、破坏,这些不确定因素常常会影响赛事举办,甚至造成各种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则是指通过对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认识、衡量、预测和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多的安全保障,或使损失降至最低水平的过程。一般而言,风险管理是通过两条基本途径去处置风险的。其一,通过运用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在损失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同时在损失发生之时.积极实施补救和抢救措施,将损失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其二,当风险事件出现后,运用风险分析工具,对损失的严重后果及时实施补偿,使各种业务和活动迅速恢复,而免其遭受意外损失。

项目管理理论将风险管理作为其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该理论管理体育赛事将会从项目申办、项目论证到项目收尾的各个阶段、环节都对赛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严格的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和监控,并且对各环节做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和防范策略。

参考文献:

[1]秦椿林主编:体育项目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金 涛 丁敬龙:论体育赛事与项目管理.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3]李 岩:关于体育赛事管理理念的探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志愿者 价值观 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62-01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现阶段,是否能够对大学生群体――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关系着社会前进的方向。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研究的意义

第一,党的十强调加强大学生思想工作,所以本研究为学校正在进行的志愿服务改革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通过这样一种价值观培养活动,希望树立大学生的感恩精神和责任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研究对象和调研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了多个城市的普通高校的一、二年级大学生。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调查。对近期的学术期刊以及网上数据库进行检索。

第二,问卷调查。对各个高校的大学生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研,从中选择大部分数据中的类似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调研学校选择一、二、三线城市,这样能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贴切。对所得数据根据性别和年龄进行平均处理,然后整理备用。

三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题:是否参加过体育志愿者活动。

统计结果:参加过的仅占30%。

分析:这说明很多人并不重视参与的机会,没有认识到参加体育志愿者服务是一次对自己的锻炼。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首先需要提高大学生对于这类活动的重视,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第二题:为什么没有参加体育志愿者活动。

统计结果:35%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参与;30%的学生选择没有报酬;24%的学生没有时间;11%的学生则表示没有兴趣。

分析:通过这个比例可以看出,首先,是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并不能把信息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当然在其中也不排除有些学生的个人因素;其次,是长期的有偿服务以及自私观念的形成,使学生不想参与没有报酬的活动,这可以说是重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24%的学生没有时间可能是因为课业问题,这就需要合理平衡学业和志愿活动在学生心目中的比重;11%没兴趣的学生可能有多种因素影响,不想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奖励机制促使学生参与体育志愿者活动,通过逐步改变学生观念的方式,使其重视参加这种实现自身价值的活动。

第三题: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目的。

统计结果:52%选择为了综合测评加分;27%选择为了见明星;15%选择为了荣誉;3%选择为了丰富业余生活;2%选择为了增加阅历、提升能力;1%选择为了回报社会。

分析:通过对结果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的是对自己的直接回报,可以看出参加体育志愿者服务还是由于奖励机制的存在才导致现有人数的参加,否则还会有超过总人数15%的人不会参与体育志愿者服务;27%的学生是因为个人崇拜的原因参与体育志愿者服务,这样的动机几乎和第一种选择类似,这又占了剩余人数的超过50%;3%的学生因为丰富业余生活可以说是出于兴趣爱好,这一类勉强可以说符合天性;2%的学生人选择提升个人能力,相较于前边的功利心较强的学生也还算说得过去,但归根结底还是为利益所驱;仅有1%的人是出于风险精神而为社会服务,这相当于总人数0.3%的学生才是真正懂得奉献与感恩的人。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的结果,不得不说我国现在的教育理念还是过于重视智育而轻视了德育,尤其是家庭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回报和感恩,这不是教育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哀。

四 结束语

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者活动可以为大学生丰富经历、积累经验,同时还能提升道德情操,使其懂得奉献的意义。目前存在的困难很难立即有大的改变,这就需要通过奖励机制促进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热情,从而逐步改变他们的价值观,通过潜移默化的社会活动,最终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周红杏.大学生体育志愿者志愿行为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

篇4

关键词:亚运(亚残运)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10-03

2011年1月23日,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合主办的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获得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集体奖。这不仅是对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亚运(亚残运)会期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开展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

一、在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共招募志愿者约59万名,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广州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他们分布在53个竞赛场馆、11个非竞赛场馆、18个独立训练场馆,20个专项工作团队,在各大赛场、服务站点、交通路口、交通站场、公园景区以及12个区(市)的街道、社区,提供礼宾接待、语言翻译、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运行支持、交通指引、文明倡导、治安巡查、帮残助困、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他们用青春和热情,以“国际化、有特色、高水平、全方位”为志愿服务目标,唱响了“一起来、更精彩”的志愿者口号,为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亚残运)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盛大体育赛会庞大繁杂的运作系统中,大学生志愿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不可或缺。

亚运(亚残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由于是成批成建制地由广州地区各高校选拔和派出的,而且相对集中于大学城各高校亚运场馆和服务区域,因此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行性。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完全可依托其所在的高校以及各高校派出的作为场馆各部门、各服务队管理人员的干部、教师和辅导员,针对志愿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工作岗位进行通用知识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场馆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进行奉献、责任的志愿精神,坚韧、进取的体育精神,包容、友爱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重新整合志愿者的多样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自觉把奉献的热情和精神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转化为高水准、专业化的服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把“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理念与“理解、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始终用饱满的热情、灿烂的微笑、认真的态度服务亚运(亚残运)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齐心协力,朝着打造“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目标迈进,从而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二、深化四项教育,增强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涵。广州亚运(亚残运)会是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它承载着亚洲人民的期望和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它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综合实力的又一次全方位展示,是广州进一步打造国际化都市和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两个亚运会的举办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进程,广大学子莫不欢呼雀跃,爱国热情高涨,纷纷报名要求参加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为此,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注重国情和形势教育,增强民族使命感;注重国家安全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

(二)团队精神教育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办好两个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至关重要。但是怎样才能将数量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好协调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呢?答案在于团队精神。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团队精神教育,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要有理解他人、包容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胸怀,要有办好两个亚运的大局观念,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消除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避免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甚至是冷眼旁观幸灾乐祸、相互拆台的消极现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志愿者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的协同效应,成为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爱校荣校教育

大学生志愿者来自各所高校,他们在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表现,不仅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广州的形象,也代表了培养他们的高校的形象,检验了所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决定了所在高校在社会中的印象和地位。以亚运会、亚残运会为契机,通过爱校荣校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爱校情怀和荣校热情,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观念,强化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及与学校同舟共济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们将以校为荣、为校争光的热情转化为为亚运会、亚残运会服务,为祖国争光的实际行动。

(四)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

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的一次盛会,志愿者服务的对象,很多是来自亚洲各国的有着不同文化习俗的群体或个体。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流及志愿服务的困难,如果处理得不好,甚至还会产生国与国之间政治层面的问题。进行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应侧重于亚洲各国文化的介绍、交际能力和外事礼仪的培训,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亚洲情怀和世界眼光,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各国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更新服务观念,能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及应对敏感政治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妥善处理好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大学生志愿者价值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志愿者活动具有实践育人的功能,可以推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经受锻炼,丰富阅历,开阔眼界,锤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而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

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好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做好两个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价值主体,关注其价值追求和实际利益,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并引导其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统一,把国家的需要转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

(一)关注和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

关于人的需要的研究,赫茨伯格曾提出过双因素理论,即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人们都具有避免不满意不愉快的需要,这是低层次的需要;一类是指人们具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贡献的需要,这是高层次的需要。解决和满足这两类需要必须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激励因素。那么,大学生志愿者有哪些需要呢?教育者要从他们的动机去了解和分析。张俐俐、张茹曾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进行过调查和研究,她们得出结论:成就动机、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是构成高校体育赛事志愿者动机的最主要因素,而获得成就、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属于主动参与动机。亚运会志愿服务管理者应注重对志愿者主动参与动机的培养,并努力满足至少不能伤害这种主动参与动机。把握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要需要,教育者们就可以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生活上的关心,满足大学生志愿者们所希望获得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等方面着手,在解决大学生志愿者实际需要的同时解决好思想问题。

(二)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价值地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亚运(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指挥、服从大局,能吃苦、不怕累,乐意奉献的精神,但是他们也具有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如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主自强意识、价值意识非常强烈,如果管理者和教育者不能认识到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的主体和主体价值的地位,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组织安排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感受和难处,态度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或采取过去我说你听单向式的灌输方式,必然会适得其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可能因为觉得不被尊重、感情受到伤害而采取不合作、在网上散布负面消息,甚至串联罢工的消极行为,这些都会给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给中国和广州的形象带来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肯定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到把尊重个人与服务集体、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坚持原则性与尊重人、理解人结合起来,把统一要求和因人施教结合起来,把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尊重和保护个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配岗时要充分考虑志愿者的专业、专长、兴趣爱好和本人意愿,让他做他愿意做、擅长做的事,对于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可以委于重任,让其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或参与团队的管理,让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和团队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应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畅通沟通渠道,如设置意见箱、意见卡、热线电话或指定各业务口服务队专人负责收集意见,对志愿者所提的意见及时回复限时办理,意见被采纳的给予奖励,从而满足大学生志愿者自我尊重的需求,提高他们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激励主体和客观相互作用的方式,它的核心是激发主体的内在需求。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应该以诱发大学生遵循服务社会、关心他人、和谐共生的价值道德为目标。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从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来说,更多地侧重于后者。事实上,在亚运(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以能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充分体验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乐,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是其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动力。对志愿者实施有效的激励是对这种追求自我价值行为的认可和赞许,能够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的这种原动力,使志愿者能够更积极地行动起来。为此,亚运(亚残运)会的组织管理者专门进行了激励机制的设计。通过制作志愿者笑脸墙,颁发志愿者服务荣誉徽章,评选每日微笑之星、优秀党员示范岗,表彰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式的激励方式,以及运用学校新闻网、校报和工作简报等媒体充分报道大学生志愿者中的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和引导其他志愿者们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服务工作,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被社会认同的内在需求。

(四)凸显人文关怀,注重情感教育

虽然志愿服务是一种不计报酬和回报的奉献活动,具有无偿性、利他性的特点,但并不说明志愿者们没有需求,不需要关心。特别是当他们在志愿服务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时,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是靠感情激励人,组织管理者和教育者真诚的关心、爱护、帮助,是大学生志愿者持续保持志愿服务热情的关键所在。人文关怀可具体体现为:集中为过生日的志愿者庆祝生日;在天气气温骤降时,学校领导亲至各场馆、服务点慰问大学生志愿者,送上御寒衣物;看到供应商供应的饭菜难吃,管理方贴心地给就餐的志愿者提供辣椒酱作为作料;建立志愿者之家,供志愿者休息、交流、娱乐;成立心灵驿站或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室,舒缓和解决志愿者的焦虑、紧张的心理问题;设立新生活驿站,为志愿者提供后勤保障;调整学生宿舍熄灯和热水供应时间,为晚归的志愿者提供方便等。这些都是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事虽不大,却将关爱渗透到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志愿者倍感温暖,感动不已,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这种良好的感情基础上,志愿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就会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理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省略,2010-12-13.

[2]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4.

[3]张俐俐,张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9-35.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者 英语培训

引言

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在大型体育赛会的举办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以往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经验来看要想使赛会取得圆满的成功,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工作达到物尽所用、人尽所能的效果,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就必须做得圆满,在对这些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中,英语培训一直是工作的重点。然而如何才能让做好英语培训工作呢?这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就事论事”,认为只要训练学生的英语就可以了,而是需要从培训目标的设立、培训内容的制定、培训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

1. 培训目标

体育赛会大学生志愿者的英语培训目标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具体而言英语培训的目标首先是为赛会提供满足赛会志愿者服务要求的学生,其次还应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我国志愿者事业的长远需求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为体育志愿者储备人力资源库,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培养人才。

2. 培训内容

大学生志愿者英语培训内容的制定要结合赛会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具体而言英语培训的内容应分两个方向,一是面向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的英语培训,二是面向非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的英语培训。涉及包括基本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场馆培训、实践培训和个人素质培训等五个方面。在基本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方面体育专业的学生志愿者要以非体育内容为重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志愿者要以体育内容为重点,其中个人素质培训是培训的核心,分阶段进行,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2.1重视知识培训

理论是指导实践最好的武器。要让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出色地完成工作就必须先进行基本知识培训。知识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水平,还可以在校园中普及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知识,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为了实现知识培训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编写统一使用的英语教材对学生志愿者进行英语培训。在教材内容的制定上分为通用英语知识培训和赛会体育英语专业知识培训。通用英语知识包括举办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志愿服务精神、志愿者的管理、职责、权利、义务、交通、外语交际用语、礼仪规范等。赛会体育英语专业知识包括体育理论知识、体育礼仪知识、比赛场地知识等。

另外,在对学生志愿者进行体育英语知识培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岗位的需要,根据服务的岗位不同培训的强度要有所调整。因为对于大多数岗位的学生志愿者来说他们从事的服务只要求其了解体育英语知识即可,如从事交通服务、房间清洁服务、餐厅服务等的学生志愿者。而对于一些从事专业性很强的服务的学生志愿者来说他们所从事的服务要求其具备较深的体育英语专业知识,如随团翻译、裁判等,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体育英语知识培训。

2.2场馆培训是关键

英语培训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要取得好的培训效果只坐在教室里学一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志愿者如果不熟悉工作地点的情况将无法很好地完成志愿服务,特别是那些从事引路、信息咨询的志愿者,如果他们只知道如何用英语与人交流却不熟悉比赛场馆的设施、房间的用途、场地周边的环境等,根本无法工作,试想一旦出现指错路、给出错误信息等情况,轻则影响服务质量重则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因此场馆培训是关键,是让学生志愿者熟悉工作场地的设施、环境的有效手段。进行场馆培训不同于知识培训不应只向志愿者传达文字信息,这种间接获得的信息不便于记忆,也不直观,其实最简单、直接且能让学生志愿者记忆深刻的办法是带领他们到工作场地参观,并在参观过程中请对场地熟悉的人给学生进行英语讲解,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事印象最深。这样的参观通常进行两三次学生就能掌握场馆及场馆设施等信息。

2.3实践培训是检验

实践培训是检验培训效果的最佳方式,实战经验有助于学生志愿者加深其所要从事的工作的了解,在正式工作期间更加出色地完成志愿服务。从以往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的培训经验看,实践培训是英语培训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学生志愿者通过参加赛前的一些体育比赛志愿服务将在英语培训中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从中得到锻炼。

3. 培训方式

学生志愿者的英语培训任务可以委托给各高校自主进行,因为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本学校的英语培训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认识最深,在英语培训的过程中可以扬长避短,重点培训薄弱环节。培训前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统筹安排培训的一切事务,以便培训开始后所有工作都能有序地开展。培训的方式并不固定不变,在培训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的基础状况、动机千差万别等情况,因此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因人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训。那些在英语好的学生要作为骨干接受强化培训,以便让这样的学生从事专业性较强的服务,而英语能力一般的学生只需接受常规的培训,以便他们从事非专业方面的服务。培训的过程应该按照由浅入深让学生入门时对英语培训感兴趣,接受英语培训一段时间后对要从事的志愿服务充满期待,英语培训结束后充分相信自己的志愿服务能力。培训应综合运用集中授课、网络教学、学生自学、模拟情景、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使学与练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既输送给学生广博的知识,又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学生在英语培训中真正有所收获。

4. 培训的师资力量

要培训出优秀的学生志愿者首先要组建过硬的师资队伍。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师资库,将那些具有培训志愿者所需的知识、才能的教师收录于资源库,培训时充分利用资源库的师资力量,选取合适的英语培训教师。

结束语

体育赛会学生志愿者英语培训问题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我国发展志愿者事业的一个重大课题,培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每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学习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刘晓菲.从雅典到北京奥运风云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宋玉芳.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3] 李颍川.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组织模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篇6

论文关键词:亚运(亚残运)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志愿者

2011年1月23日,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合主办的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获得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集体奖。这不仅是对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亚运(亚残运)会期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开展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

一、在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共招募志愿者约59万名,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广州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他们分布在53个竞赛场馆、11个非竞赛场馆、18个独立训练场馆,20个专项工作团队,在各大赛场、服务站点、交通路口、交通站场、公园景区以及12个区(市)的街道、社区,提供礼宾接待、语言翻译、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运行支持、交通指引、文明倡导、治安巡查、帮残助困、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他们用青春和热情,以“国际化、有特色、高水平、全方位”为志愿服务目标,唱响了“一起来、更精彩”的志愿者口号,为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亚残运)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盛大体育赛会庞大繁杂的运作系统中,大学生志愿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不可或缺。

亚运(亚残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由于是成批成建制地由广州地区各高校选拔和派出的,而且相对集中于大学城各高校亚运场馆和服务区域,因此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行性。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完全可依托其所在的高校以及各高校派出的作为场馆各部门、各服务队管理人员的干部、教师和辅导员,针对志愿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工作岗位进行通用知识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场馆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进行奉献、责任的志愿精神,坚韧、进取的体育精神,包容、友爱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重新整合志愿者的多样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自觉把奉献的热情和精神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转化为高水准、专业化的服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把“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理念与“理解、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始终用饱满的热情、灿烂的微笑、认真的态度服务亚运(亚残运)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齐心协力,朝着打造“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目标迈进,从而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二、深化四项教育,增强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涵。广州亚运(亚残运)会是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它承载着亚洲人民的期望和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它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综合实力的又一次全方位展示,是广州进一步打造国际化都市和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两个亚运会的举办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进程,广大学子莫不欢呼雀跃,爱国热情高涨,纷纷报名要求参加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为此,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注重国情和形势教育,增强民族使命感;注重国家安全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

(二)团队精神教育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办好两个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至关重要。但是怎样才能将数量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好协调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呢?答案在于团队精神。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团队精神教育,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要有理解他人、包容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胸怀,要有办好两个亚运的大局观念,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消除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避免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甚至是冷眼旁观幸灾乐祸、相互拆台的消极现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志愿者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的协同效应,成为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爱校荣校教育

大学生志愿者来自各所高校,他们在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表现,不仅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广州的形象,也代表了培养他们的高校的形象,检验了所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决定了所在高校在社会中的印象和地位。以亚运会、亚残运会为契机,通过爱校荣校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爱校情怀和荣校热情,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观念,强化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及与学校同舟共济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们将以校为荣、为校争光的热情转化为为亚运会、亚残运会服务,为祖国争光的实际行动。

(四)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

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的一次盛会,志愿者服务的对象,很多是来自亚洲各国的有着不同文化习俗的群体或个体。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流及志愿服务的困难,如果处理得不好,甚至还会产生国与国之间政治层面的问题。进行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应侧重于亚洲各国文化的介绍、交际能力和外事礼仪的培训,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亚洲情怀和世界眼光,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各国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更新服务观念,能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及应对敏感政治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妥善处理好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大学生志愿者价值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志愿者活动具有实践育人的功能,可以推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经受锻炼,丰富阅历,开阔眼界,锤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而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

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好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做好两个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价值主体,关注其价值追求和实际利益,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并引导其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统一,把国家的需要转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

(一)关注和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

关于人的需要的研究,赫茨伯格曾提出过双因素理论,即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人们都具有避免不满意不愉快的需要,这是低层次的需要;一类是指人们具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贡献的需要,这是高层次的需要。解决和满足这两类需要必须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激励因素。那么,大学生志愿者有哪些需要呢?教育者要从他们的动机去了解和分析。张俐俐、张茹曾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进行过调查和研究,她们得出结论:成就动机、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是构成高校体育赛事志愿者动机的最主要因素,而获得成就、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属于主动参与动机。亚运会志愿服务管理者应注重对志愿者主动参与动机的培养,并努力满足至少不能伤害这种主动参与动机。把握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要需要,教育者们就可以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生活上的关心,满足大学生志愿者们所希望获得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等方面着手,在解决大学生志愿者实际需要的同时解决好思想问题。

(二)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价值地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亚运(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指挥、服从大局,能吃苦、不怕累,乐意奉献的精神,但是他们也具有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如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主自强意识、价值意识非常强烈,如果管理者和教育者不能认识到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的主体和主体价值的地位,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组织安排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感受和难处,态度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或采取过去我说你听单向式的灌输方式,必然会适得其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可能因为觉得不被尊重、感情受到伤害而采取不合作、在网上散布负面消息,甚至串联罢工的消极行为,这些都会给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给中国和广州的形象带来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肯定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到把尊重个人与服务集体、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坚持原则性与尊重人、理解人结合起来,把统一要求和因人施教结合起来,把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尊重和保护个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配岗时要充分考虑志愿者的专业、专长、兴趣爱好和本人意愿,让他做他愿意做、擅长做的事,对于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可以委于重任,让其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或参与团队的管理,让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和团队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应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畅通沟通渠道,如设置意见箱、意见卡、热线电话或指定各业务口服务队专人负责收集意见,对志愿者所提的意见及时回复限时办理,意见被采纳的给予奖励,从而满足大学生志愿者自我尊重的需求,提高他们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激励主体和客观相互作用的方式,它的核心是激发主体的内在需求。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应该以诱发大学生遵循服务社会、关心他人、和谐共生的价值道德为目标。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从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来说,更多地侧重于后者。事实上,在亚运(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以能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充分体验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乐,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是其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动力。对志愿者实施有效的激励是对这种追求自我价值行为的认可和赞许,能够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的这种原动力,使志愿者能够更积极地行动起来。为此,亚运(亚残运)会的组织管理者专门进行了激励机制的设计。通过制作志愿者笑脸墙,颁发志愿者服务荣誉徽章,评选每日微笑之星、优秀党员示范岗,表彰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式的激励方式,以及运用学校新闻网、校报和工作简报等媒体充分报道大学生志愿者中的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和引导其他志愿者们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服务工作,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被社会认同的内在需求。

篇7

关键词: 志愿者培训现状;培训机制;对策

Abstract: the volunte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pecial human resource, volunteers capability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service,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volunteers. However, our volunteer general lack of training opportunities, training for the temporary, targeted.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the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s of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n training, lack of funding, training, training after strong incentive deficiency. Perfect volunteer training mechanism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volunteer career, so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view to perfect our volunteer training mechanism, puts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current situation of volunteer training; training mechanis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志愿者培训现状

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中国的志愿活动和志愿者事业走向了一个高峰,志愿服务在我国取得了迅猛的、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志愿者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广并且社会对志愿者的需求越来越强,更需要志愿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就对今后的志愿者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志愿者培训的迫切性也更加显著。然而我国志愿者培训现状却不尽人意。

(一)缺少培训机会

培训机会的缺失既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也包括志愿服务理念的培训,政府和社会组织缺乏对志愿者进行有效培训的办法与经验。目前大多数志愿者只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提供服务,而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同服务内容相关的培训,从而造成了服务效果不佳。志愿者本身素质参差不齐,培训机会的缺失导致了大多数志愿者的服务只停留在低层次的服务,对社会贡献不大,对于自身也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导致了志愿者流失严重。

(二)培训多为临时性和针对性

近年来,为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与素质,提升活动的服务层次,一些针对志愿者的相关培训正在陆续开展。例如, 200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北京拔萃双语学校培训基地挂牌成立,旨在对开展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扶贫接力计划等长期项目及社区服务项目各级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志愿者接受了包括奥运知识、传统文化、礼仪、安全防范及英语等在内的系列培训。但是,这些大型重要活动的志愿者培训工作只是停留在短期性与针对性,而对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服务理念及综合技能缺乏系统深入的培训。

二、影响我国志愿者培训机制的原因

(一)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

虽然志愿服务在我国已经开展起来,而且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明确志愿服务的权利与义务,志愿服务的管理和规范多散见于政府条例和部门规章中,这就使得通过法律途径来界定志愿者职能和保障其福利变得十分困难,而对志愿者十分重要的培训制度也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方面志愿者培训和志愿服务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志愿者财产损失或人身安全很难得到相应的补偿,另一方面政府统一管理也面临很多问题,不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这种立法缺位极大的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并影响了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工作的的开展。

(二)对志愿者培训认识不足

目前一些社会组织能够合理安排好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活动, 但仍有许多社会组织尚未把志愿者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到工作计划,往往在接到上级工作安排后临时组织落实,缺少前期志愿者的教育培训环节,致使志愿服务活动类似于硬性摊派,使志愿者产生了抵触情绪,同时使志愿服务活动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与价值。其次,许多非营利组织认为志愿者只是免费劳动力,没有必要进行正规的培训。我国存在的一部分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认为组织的全职员工才是正式的工作人员而组织雇佣的大批志愿者只是廉价的打工者。管理者对志愿者持有轻视与不尊重的态度,对志愿者进行正规的培训,更是不可能了。

(三)培训资金匮乏

作为公益性组织,充足的资金是志愿者培训机构得以运营的坚实后盾,从志愿者的甄选、培训到最终服务社会都需要运营机构对志愿者的基本福利予以保障,培训经费便是重中之重。我国志愿者教育培训运营资金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可以归为两个原因:

首先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志愿者组织运行主要靠政府拨款,当前我国在建立相关培训制度运行方面存在实际困难,特别是政府在长期项目的资金保障方面,无法做到定期定量的拨款。

其次是志愿者组织筹集资金和财务管理的能力有限。

目前我国志愿者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不甚完善,相应的控制和监督机制存在漏洞,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出现道德缺失,侵占公共资源,牟取私利的负面事件。

(四)培训的管理机构行政色彩浓厚

由政府和半政府机构创办的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活动,大多与政府的活动和政府的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或多或少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与志愿服务活动相对应,我国志愿者培训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培训的管理机构通常都有浓厚的官方色彩。目前,我国各种赛会的组委会通常都不是独立的常设机构,多为临时组建的机构,由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公安、交通、海关等多个政府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一旦赛事结束组委会的人员就必须回归到各自的工作部门。

三、 完善我国志愿者培训机制的对策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志愿者服务迅速发展,取得很大成绩,目前中国志愿者服务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期。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志愿者培训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相关机制建设的缺失。因此,解决我国志愿者培训存在的问题,从机制建设入手是十分必要和切实可行的。

在分析及提出我国志愿者教育培训机制的时候,需要从宏观环境机制建设与微观运行机制建设两个方面入手。

(一)志愿者教育培训的宏观环境机制

我国目前的志愿服务事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不断出现,随之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组织也不断形成。目前国内的志愿服务基本以共青团、民政部、红十字会三家单位为主管理,各个系统之间并不互通,有“各自为政”的现象。但是,就一个社会而言,志愿者是一种社会资源,并不是属于某个行政部门所有,而是应该归于社会所有。因此,在宏观环境建设方面,应该摒弃那种以部门利益为志愿服务出发点的做法,政府部分应加强宏观管理,放开微观控制。

所谓加强宏观管理,就是要从大局出发,从不同管理部门的管辖范围出发,建立几支不同服务范畴的志愿者队伍,而不是像目前,各自建立一支全能型志愿者队伍,造成志愿者资源的重复浪费。

所谓放开微观控制,就是要充分信任各个类型的社会组织,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因此在招募志愿者,以及在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的时候,不同的社会组织有各自不同的具体要求,也有不同的培训目的。应放手让民间组织去募集资源,开展适应自身组织特点的志愿者培训工作。完善志愿者教育培训社会化的工作,降低社会组织志愿培训的准入门槛,但同时一定要提高对社会组织志愿培训的监察、评估力度,做到细化志愿培训标准,以便在培训后开展有效评估。

(二)志愿者教育培训的微观运行机制

1.以需求为导向提供相应的培训内容

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志愿服务组织,在开展志愿服务中都有不同的需求存在。西方奥默托等学者总结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十类动机分别是:职业发展、被承认、社会互动、互惠性、投射生活、自尊、社群性、价值观、认知领悟和保护性。今后的志愿者培训,应遵循以志愿者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结合志愿者个体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内容,并辅之以相应的激励机制。

2.以项目为主体开展培训课程的设计

在开展志愿者教育培训的时候,应该将志愿者培训内容建立在具体的项目上面,在培训中做到以项目为主体开展培训课程的设计。

只有项目才能够将具体的志愿服务承载,因此,脱离具体服务项目的志愿者培训是空洞的和脱离实际的。不同的志愿服务组织有各自不同的服务内容与服务人群,因此,每个开展志愿服务的组织应该结合项目特点,从服务项目出发,将项目作为培训志愿者的主体,也将项目作为志愿者成长的平台。

以项目为主体开展志愿培训,因其内容比较具体,也便于开展灵活的培训方式。可以采用多种灵活新颖的培训手段,如进行角色扮演、个案研究、小组讨论、技巧示范、实地考察、交流分享聚会等。

3.以组织作为保障提供培训效果

志愿者培训应建立在社会组织保障的基础上,当申请成为某社会组织的志愿者后,志愿者便应遵守该组织的各项规定,并能够熟悉该组织的宗旨,还应承诺参加该组织今后的各项培训工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对因市场所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提供一些带有补偿性的解决办法,尤其在环境保护、弱势群体救助等领域,有效弥补了政府和市场失灵。这些组织由自下而上自发形成,因此更贴近和理解民众的需求和切身利益。有些组织常年开展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具备更专业的经验和专门的人才储备,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出社会需要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高效培训。由于组织还拥有大量志愿者,因此,开展培训活动可以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采取各种不同的行动和进行各种不同的试验。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机构或通过购买、投标等方式,为志愿服务培训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为志愿服务专门化、专业化培训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4.以社区为中心联接志愿服务、志愿者培训和居民日常生活

志愿者培训应该以志愿项目所在的社区为中心,社区是开展志愿服务的主要平台,目前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基本上是以社区为中心点辐射出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体制逐步由单位体制向社区体制转。“单位人”成了“社会人”,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休闲、学习甚至工作的主要场所,人们对于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伴随老龄社会的到来,社区的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大大增多;社区青少年需求日趋多样化,都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政府不可能完全满足社区需求,企业又不可能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这时就需要大量的志愿服务来弥补由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带来的中间地带。同时,志愿服务对于培育社区精神,维护社区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以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基础平台,将志愿服务、志愿培训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可以使志愿服务贴近每一位人民群众,还能够促进社区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达到志愿服务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高菲.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机制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14―15

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周围环境、维护公共秩序为目标,通过参与“三六”集中行动,在全区共青团系统倡导文明礼仪之风,力争全区共青团组织在服务质量上有新提升,在环境整洁上有新改善,在守序有礼上有新突破,塑造文明青年和共青团组织的良好形象。

二、主要内容

(一)窗口服务日

活动一:微笑的窗口,满意的你

1、活动目标:按照窗口服务行业服务设施一流、服务品质一流、服务水平一流、消费环境一流等“四个一流”的总体目标,通过开展集中行动,从规范服务、诚信服务做起,着力深化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技能,改善服务细节,优化服务流程,美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全区“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等服务窗口单位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整体形象和公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展现文明服务的品牌和标兵。

2、活动时间:

区级“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单位每月6日开展“窗口服务日”集中行动

3、活动内容:

(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倡导“我微笑,你温馨”的爱岗敬业精神。大力推广“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文明礼貌十字用语,充分展示服务窗口单位人员文明礼貌、热情友好、谦和大方、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

(2)完善诚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我诚信,你放心”的窗口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流程,推出服务品牌,树立服务典型,开展“爱心通道”、“绿色通道”、“温馨通道”等特色服务,实行“一站式”、“亲情式”的便捷温馨服务。加强服务诚信体系建设,坚持公示服务承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完善服务信用制度,树立良好的窗口服务单位公信力。

(3)加大整治力度,美化窗口环境。形成“我清洁,你舒心”的窗口服务环境。各区级“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单位要做到门前有序、立面规范、场内清洁,创造更干净、更舒适、更文明的服务环境。

(4)完善服务功能,提供一流保障。提升“我周到,你称心”的窗口服务水平。围绕“现代化设施,安全化营运,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目标,推进窗口设施无障碍建设。

4、职责分工:

牵头单位:团区委

责任单位:区级“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单位

活动二:志愿服务你我同行

活动目标:成立区青年志愿者分会,各街道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各社区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志愿者注册管理制度,将志愿者招募、登记、培训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扩大志愿服务工作领域,以重大节庆日、体育赛事活动、重要节庆盛典现场(皖南购物节、凤凰美食节)为契机,围绕区域经济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区各基层团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群众有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服务优秀品牌,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1、成立区青年志愿者分会

活动时间:3-4月

活动内容:完成全区青年志愿者组织机构建设,建立青年志愿者协会相关规章制度,完成全区青年志愿者注册工作,夯实志愿服务工作基础。

牵头单位:团区委

责任单位:各街道团工委、社区团委

2、开展“皖南购物节”、“凤凰美食节”礼仪服务

活动时间:4月、10月

责任单位:团区委、区政府办

责任单位:区青年志愿者分会

3、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时间:3-12月

牵头单位:团区委、区教育局、区民政局

责任单位:区直属团组织和各街道团工委

4、开展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行动

活动时间:7-10月

牵头单位:团区委

责任单位:区级“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五四红旗团支部”、“五四红旗团委”。

(二)环境清洁日

1、活动主题:

洁净的单位,可爱的家

2、活动目标:

通过组织开展“环境清洁日”活动,整治环境脏乱差现象,改变陋习,洁净环境,进一步推动和形成“人人动手,清洁环境”的良好机制,以整洁、优美的环境展示我区共青团组织良好的形象。

3、活动时间:

每月16日开展“环境清洁日”集中行动

4、活动内容:

(1)以洁净室内和责任区域为主要目标,组织和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从岗位做起,从单位做起,积极投入“人人动手,清洁环境”大行动,着力解决单位内部环境情况差,外部环境责任制度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2)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区制度,进一步形成环境建设的自律机制。每个环境卫生责任区域应做到:道路整洁、门前有序、立面规范、垃圾分类等。

5、职责分工:

牵头单位:团区委

责任单位:全区各级共青团组织

(三)公共秩序日

1、活动主题:

和谐的城市,礼让的我

2、活动目标:

结合中央文明办、公安部联合部署实施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通过参加“公共秩序日”集中行动,使全区广大团员青年自觉遵守“文明出行”、“文明驾车”、“文明让座”、“文明乘车”、“左行右立”、“文明排队”等方面的公共秩序。

3、活动时间:

每月26日开展“公共秩序日”集中行动

4、活动内容:

(1)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行为教育,大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组织参加“奉献1小时”交通志愿者活动。

(2)开展“文明停车”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文明停车、方便你我”的自觉氛围。

(3)开展“文明让座”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公交车厢内“文明让座我有礼”的和谐氛围。

(4)开展“文明观看”、“文明游览”、“文明排队”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守序有礼的环境氛围。

5、职责分工:

牵头单位:团区委

责任单位:全区各级共青团组织

三、工作要求

1、形成领导重视,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三六”集中行动,是加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区共青团组织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牵头单位总体负责,责任单位积极协作,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