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4 10:37: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关于心理学的现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体力活动;心肺耐力;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中年男性;运动健康风险
中图分类号:G80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1-0054-05
The Associa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LIN Jiashi1,YAN Yi2, SU Hao2, ZHAO Yan2, GUO Xian2, XIE Minhao2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Fujian China; 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CRF) ergometer exercise test for 246 healthy adult men aged 40~49 year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associations of PA and CRF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Results: 1) with the rise on PA, there would be no improvement i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ariance analysis and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RF, there is notability desce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cardiovascular related risk factor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two factors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Conclusion: 1) PA does not improve the cardiovascular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can not be regarded a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of the risk factors. 2)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RF, cardiovascular related risk factor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CRF can be regard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for predicting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rather than PA.
Key words: physical activity;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dult men; sports health risk
在过去的20年里,体力活动(PA)和心肺耐力(CRF)都有利于改善身体健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然而近几年随着人们对CRF研究的深入,大量的研究发现,CRF甚至要比PA更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1]。因此有个别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PA和CRF哪个才是引起CVD风险改善的主要因素,是单方面的因素还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日常PA水平已经足够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了,进一步提高PA是否可以带来额外的健康效益?CRF是否比PA更有利于改善CVD的风险?到目前为止,这些也都没有一个清楚地解释。本文通过对246名中年男性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PA和CRF与CVD相关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试图探讨PA和CRF的关系以及二者在改善CVD风险中作用,为今后制定有效地健身指导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受试对象为40~49岁无严重心血管病、肺脏或代谢疾病的症状的城市健康中年男性。所有受试对象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参加体力活动问卷调查和心肺耐力测试。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2]进行调查。IPAQ调查受试对象7 d的体力活动,包括工作、交通行程、家务劳动、休闲四个部分的轻微、中等强度和大强度体力活动情况。
本研究借鉴IPAQ计算手册的体力活动分级标准,将体力活动总消耗量分为不足、中等和高水平三种体力活动量等级。
1.2.2 心肺耐力(CRF)测试 最大摄氧量测试(VO2max):根据ACSM测试手册第八版[3],以25 W为起始负荷,蹬骑3 min;之后每级递增25 W,每级持续蹬骑2 min。要求受试者在蹬骑时保持在60 r/min,直至力竭。递增负荷运动与气体代谢分析采用德国产CUSTO Med EC 3000电加阻功率车与CORTEX METALYZERⅡ台式气体代谢分析仪以及配套设备进行,采用混合式气体分析,测试每10 s的气体代谢情况。
1.2.3 生化指标测试 测试受试者空腹状态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采用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试剂盒与日立产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试。TC与TG采用终点法进行测试;HDLc与LDLc采用直接测定法进行测试。
1.3 数据统计 所有的数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M±SD)表示。采用3分位法将VO2max划分为低、中、高三等级。采用oneway ANOVA分析PA、CRF与CVD风险因素指标之间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和Spearman对PA、CRF与CVD风险指标做相关和偏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力活动总消耗量等级与CVD风险因素指标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体力活动总消耗量各等级之间相关风险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相对VO2max呈现出随着体力活动总消耗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但是其增加的效果不显著,高水平体力活动总消耗量比低水平提高了2 mL/kg/min左右,呈显著性差异(P<0.05);TC出现随着体力活动总消耗量等级的提高而降低的趋势,高水平与低水平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除此之外,并未见到在不同水平上面出现CVD风险改善的趋势。通过比较中等水平以上体力活动总消耗量发现,各相关指标之间也不产生显著性差异(表1)。
2.2 CRF等级与CVD风险因素指标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不同水平CRF组进行方差分析发现(表2),所有的指标均随着CRF水平的提升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BMI、腰围
注:*表示与低水平体力活动总消耗量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中等水平体力活动总消耗量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
注:*表示与低水平CRF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低水平CRF比较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和舒张压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的呈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中等和高水平CRF组的BMI和腰围与低水平CRF组比较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虽然高水平CRF组的BMI和腰围均小于中等水平CRF组,然而两组比较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只要中等以上的CRF就足可以有效地降低BMI和腰围。通过组间比较发现,高水平CRF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低水平CRF组(P<0.01),表明CRF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改善血压;通过对各等级血脂比较发现,中等水平CRF组的血脂水平虽然低于(HDLC相反)低水平CRF组,然而均无显著性差异,而高水平的CRF组与低水平CRF组比较时,除了LDLC外,其余指标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高水平CRF更利于降低血脂水平。通过对各组间FBG比较发现,中等和高水平CRF组均显著低于低水平CRF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的分析不仅表明了CVD各风险因素随着CRF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改善,CRF与CVD各风险因素之间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更表明了CRF比PA更有利于改善CVD各风险因素。
2.3 体力活动总消耗量与CVD风险因素指标相关分析 模型1为未作因素调整时的相关性,通过体力活动总消耗量与影响CVD的风险因素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表3),体力活动总消耗量与BMI、腰围、臀围、TC、TG和FBG呈负相关,与SBP、DBP、HDLC以及VO2max呈正相关,但是只有腰围和VO2max有显著相关性(P<0.05),即使经校正年龄、吸烟、饮酒等因素后,除了腰围和VO2max,也未见到体力活动总消耗量等级与其余的风险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2.4 CRF与影响CVD风险因素指标相关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除了HDLC与CRF呈正相关之外(P<0.05),其余的风险指标与CRF均呈负相关,其中只有TG一项指标负相关性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的负相关性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校正年龄、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后进行偏相关分析,TC、TG和FBP负相关性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余的生理指标负相关性仍然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4)。表明CRF与影响CVD的各风险指标的相关性要显著大于TPA与之的相关性。
3 讨 论
3.1 PA和CRF都能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相关风险因素 早在1988年的时候,Blair[4]就曾对PA和CRF与CVD的相关性做了独立分析,他们通过对10 233名男性进行为期8.3 a的跟踪研究,CRF采用极限运动负荷测试,PA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研究发现,在PA不足人群中CRF的水平与全因死亡率呈反相关,而在PA较高的人群中反而没有相关性。当重新调整了个别因素后, 把PA和CRF作为独立因素进行统计结果后发现,二者与死亡率均存在着相关性,因此,对于二者与CVD的相关性时存在着关联性,还是独立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近几年,大量的前瞻性和跟踪性调查研究均表明,PA和CRF都能改善CVD的相关风险因素[5-6]。如Elin[7]等通过对1 671名受试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时发现,当不考虑CRF因素时,P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风险因子呈反相关关系,PA越高,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就越低,而不考虑PA因素时,CRF与所有的风险因素均相关。而且研究发现,PA高,CRF也高的人群其风险比率最低,CRF不高,PA很高的人群,其风险比率是CRF不高、PA也不高的50%;因此认为PA和CRF都会对CVD相关风险因素产生影响。Ekelund[8]等通过对受试对象进行为期5.6 a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即使是CRF和BMI都没有改变,仅仅增加PA消耗量就可以有效地预防代谢综合征风险的产生,提出只要增加日常消耗量就可以达到预防心血管和代谢异常方面的疾病。但是也有个别的学者[9-11]认为以上研究中所涉及到的PA基本都是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而CRF的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这必定造成了评价结果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因此还无法真正的说明PA和CRF是否都对CVD风险产生改善作用。如Gyntelberg[12]通过对4 999名年龄为40~59的男性进行为期17 a的跟踪研究,PA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而CRF采用功率自行车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在PA不足的人群中CRF并未发现与全因死亡率存在着相关性,但是在PA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发现不同层次的PA中,CRF与全因死亡率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并且PA水平较高的人群要比PA不足人群具有更低的死亡率。这个研究结果表明了PA和CRF都对CVD产生影响,但是其CRF似乎只在PA较高的人群才起到改善CVD风险的作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项研究表明了PA和CRF在改善CVD风险上面存在着差别。
3.2 CRF比PA更能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相关风险因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CRF才是引起CVD风险改善的主要因素[13-14],即使PA在一定程度上对CVD风险产生影响,并认为PA的改善最要是通过改善CRF进而引起CVD风险的改善。最早的是1987年的Sobolski[15]通过对2 363名年龄为40~55的受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CRF要比PA更能预防心肌缺血疾病的风险。随后,Blair[16]等通过研究发现,CRF水平中等的人群比CRF水平低的人群的死亡率更低,而CRF水平最高的人群,其死亡率比CRF水平中等的人群更低,而且还发现,对于CRF水平最高的人群,即使是有抽烟、高血压或者是血脂偏高,其死亡率仍然比没有这些因素的低CRF人群还低,在涉及到影响死亡率风险的危险因素中,发现收缩压高、胆固醇血脂异常、抽烟以及CRF水平低都是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而中等或高水平的CRF能有效抑制引起死亡风险增加的其他因素的发展。Williams[17]通过META分析对比CRF与PA对CVD风险因素的影响时发现,PA和CRF都能有效地降低CVD疾病的风险,随着PA水平的提高,CVD风险呈线性下降;而从CRF分布情况看,当CRF水平大于25%时,其CVD风险急剧下降,而且随着CRF和PA的提高,CVD风险下降率分别为64%和30%,提示高水平的CRF要比高PA更能降低CVD风险。这项研究也首次证明了CRF与PA对CVD风险影响上面存在着差异。
除了CVD相关方面的研究之外,也有个别的学者[18-19]从代谢综合征(MS)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并且也发现了CRF才是引起MS改善的独立因素。Lee[20]通过对31 818名男性和10 555名女性的日常休闲PA和CRF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MS只和CRF水平有关系,与PA无关,并且通过以健身指南中的推荐量作参考,无论是否达到其推荐的PA量,只要其CRF水平值高,其MS的风险就比CRF水平值低的人群来的低,认为CRF要比PA更能预测全因死亡率风险。然而也有人研究发现PA比CRF与MS之间的相关性更大,如Franks [21]通过对PA和CRF与MS相关性研究时发现,PA与MS的相关性要比CRF与MS相关性高3倍以上,通过对605名男女进行为期5 a的跟踪,对比PA和CRF与MS相关风险因素的相关性时发现,PA与MS的相关风险因素要大于CRF,并认为PA是改善MS的独立风险因素。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CVD风险因素并未出现随着体力活动总消耗量水平提高而改善的情况,提示体力活动消耗量与CVD风险因素之间无相关性。对采用递增负荷测试的VO2max为代表的CRF水平进行分层时发现,随着CRF水平的提高,CVD风险因素均出现改善趋势。本研究结果与Blair等研究一致,提示高水平的CRF不仅具有改善CVD风险的作用,也是改善CVD风险的独立因素。
4 结 论
1)随着体力活动消耗量等级的提高,未出现各CVD风险因素改善的趋势,二者之间无相关性,表明体力活动水平并不能作为CVD风险因素改善的评价指标。2)以VO2max进行等级划分中,随着VO2max水平的提高,均出现了CVD风险因素改善的趋势,二者之间呈显著性相关,表明CRF可以作为CVD风险因素改善的评价指标。3)CRF要比PA更有利于预测CVD相关风险因素,是预测CVD风险因素的独立因素。
参考文献:
[1] 谢敏豪,李红娟,王正珍. 心肺耐力:体质健康的核心要素——以美国有氧中心纵向研究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1-7.
[2] Frank BH, Meir J. Stampfer,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Stroke in Women[J]. JAMA, 2000, 283(22): 2961-2967.
[3]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王正珍,译. 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M].第8版翻译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 Blair SN, Kohl HW. Physical activity or physical fitness: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for health[J]. Med Sci Sports Exerc, 1988, 20: S8.
[5] Korsh·j M, Krustrup P, J·rgensen MB, et al.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cardiovascular workload and risk factors among cleaners; a cluster randomized worksite intervention[J]. BMC Public Health, 2012, 12(1):645.
[6] Kazemi N, Movaseghi F, Koshki M.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isk factors in iranian children[J]. Iran Red Crescent Med J, 2012,14(7): 455-456.
[7] Elin EB, Helle ML, Ekblom O. Independent associa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rdiovascular fitness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in adults[J].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2010, 17: 175-180.
[8] Ekelund U, Franks PW, Sharp S, et al. Increase in physical activity energy expenditure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metabolic risk independent of change in fatness and fitness[J]. Diab Care, 2007, 30: 2101-2106.
[9] Sassen B, Cornelissen VA, Kiers H, et al. Physical fitness matters more than physical activity in controll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J].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2009, 16: 677-683.
[10] McGuire KA, Ross R. Incidental Physical Activity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1, 43(11): 2189-94.
[11] Hassinen M, Lakka TA, Savonen K,et al.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s a featur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older men and women: the DoseResponses to Exercise Training study (DR’s EXTRA)[J]. Diabetes Care, 2008, 31(6): 1242-1247.
[12] Gyntelberg F, Lauridsen L, Schubell K. Physical fitness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openhagen males aged 40-59: a five and sevenyear followup study[J]. Scand J Work Environ Health, 1980, 6(3): 170-178.
[13] Lamonte MJ, Barlow CE, Radim J, et al.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a prospective study of men and women[J]. Circulation, 2005, 112: 505-512.
[14] Kodama S, Saito K, Tanaka S, et al.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s a quantitative predictor of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ealthy men and women: a metaanalysis[J]. JAMA. 2009, 301(19): 2024-35.
[15] Sobolski J, Kornitzer M, De Backer G, et al. Protection against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the Belgian Physical Fitness Study: physical fitness rather than physical activity[J]. Am J Epidemiol. 1987, 125(4): 601-610.
[16] Blair SN, Kampert JB, Kohl HW III, et al. Influences of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other precursor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men and women[J]. JAMA, 1996, 276: 205-210.
[17] Williams PT. Physical fitness and activity as separate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a metaanalysis[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1, 33(5): 754-761.
[18] ByrdWilliams CE, Belcher BR, SpruijtMetz D, et al.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reduced adiposity in overweight Hispanic adolescents[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0, 42(3): 478-484.
[19] Ha CH, So WY. Effects of combined exercise training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c syndrome factors[J]. Iran J Public Health,2012,41(8): 20-26.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物理现象 衔接
1.引言
物理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一直是教学的重点科目,同时也是高中生学习的难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新的教学模式要求物理教师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新课程内容中增加了许多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实例,紧密地将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相联系,使物理课程教学工作明了化、易懂化,提高了学生的物理认知能力。
2.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物理教学相衔接的必要性
高中物理教学要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全面重视所有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学习中,我们要坚持“教师要处于主导位置,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1]。
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曾提出:“在传统思想的模式下,学生比较擅长推演复杂的计算,却不擅长使用富有规律的归纳方法,而恰恰物理学不是复杂的推演。”所以,如果在物理教学中只重视理论计算知识内容,而忽视常见的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不仅会错误地关注教学重点,而且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更不能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物理学习内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开拓学生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物理知识不再乏味,还能锻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物理成绩,真正掌握物理知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很有必要的。
3.如何促进生活中物理现象与物理教学衔接工作的开展
3.1引导学生发现并参与物理现象的引入。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理现象的探寻旅程。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理解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联系物理课本知识,将其引入课堂的实例学习中。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物理现象的研究中,选取生活中典型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研究,指明研究方向,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与掌握,更应该将物理知识与常见的社会现象相联系,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2]。比如,在比重比赛中,为什么参加举重比赛的选手个子都比较低,为什么把筷子放在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在我们看来筷子是弯曲的等,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认真的思考探究,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3.2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结合起来。
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课程准备前夕,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准备充分的课堂素材,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充分讲解物理知识及与之相应的物理现象。例如,在讲解抛物线运动时,我通过一个小球,向学生展示了小球抛物线运动的过程。安排课后作业,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抛物线运动实例,强化课堂学习内容。
再者,教师选取的素材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利用丰富的物理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探究。例如,在物理课堂上引入当今社会中的热点话题――对航空航天领域的探究,选取一系列的问题素材,如为什么太空舱内的航天员需要平躺,为什么火箭要竖直发射,宇宙飞船在飞行中是靠什么及如何改变飞行轨道的等,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将向心力的基础学习进行强化,锻炼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将开放性试题与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有效联系,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利用常见的物理现象分析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强化基础知识,掌握课程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引入合适的物理现象,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现象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自然现象,对高中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要采用联系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教学方法,在使课堂理论知识形象化的同时,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当然,生活中同样也存在一些不理想的物理现象、错误生活经验会影响教学质量,给物理教学工作带来困扰。所以,在教学前期,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正确的物理现象,充分发挥物理现象在物理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常见的物理现象设置一些实验操作、习题练习等,让学生在课堂之余强化课堂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物理现象的引入,丰富了物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4.结语
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相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以后的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认真地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相联系,探寻出一个合适的、全面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与认知能力,从而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多份爱心,多点耐心
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已经提前,在小学毕业班已现苗头。如今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进入一所好的中学,利用孩子的双休日,为他们报了各类的辅导班,这无形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毕业班的孩子,无论身体、心理等诸方面还处在发育的阶段,身心发展还不完善。虽然他们的独立意识在逐渐增强,但是自我意识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常常不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往往会表现出心理困惑,如厌学、不听话、向往自由等等。有些学生不堪作业重压,产生厌学情绪。再加上个人智力,学习能力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此时,教师应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更多的耐心,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如倪某某同学,该生学习基础差,反应慢,家长又不切实际地拔高要求,使得本来就有思想包袱的孩子更加悲观,处于厌学的状态。我与该生促膝谈心,帮其解困。诸如制定学习计划,介绍学习方法,又与其家长进行深谈,终于使该生放下思想包袱,轻松上阵,学习的尽头也越来越浓。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只有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塑造好一个学生。教师的关爱是影响和造就合格人才的良方和动力。
二、多份理解,多点宽容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进入毕业班,特别是到了下半学期后,学生的思想、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得有一次早晨,我刚踏进教室,就看到许多学生聚在一起,我好纳闷。当学生一看到我,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其中有一名学生递给我一张纸,让我看。我细细一读,没发现什么,学生就要我斜着读。一看,原来纸上写着“我爱某某某”。这张纸是班中一名爱惹事的男孩写的,纸中的某某某却是班长。此时,这位男孩坐在座位上,一脸的无所畏,还不时用眼角瞟着我。而班长则坐在位置上,红着脸,很不自在。再看看围在我身边的学生,都等着我来处理这一事情。我坦然地笑笑,先让学生回到座位,然后,脑子急速地转动着该如何稳妥地处理这件事。上晨会课时,我与学生展开了讨论:你喜欢班中的谁,为什么?学生一听说要讨论这样的话题,班中就像炸开了油锅,有好奇的,有惊讶的,有兴奋地,也有些学生难为情的脸都红了。在我的鼓励下,有几个大胆的男生站起来了,而后,又有一些活跃的女生也不甘落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听着大家热烈的交流,我始终微笑地点头。最后我发表了我的看法,大家喜欢一个人,无非因为她好学、成绩好、脾气好、乐于助人,而非这个人长得漂亮、帅,也就是说,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老师感受到大家喜欢一个人更注重他的内在美。那么,班中的某某爱的是班长的优点,班长不仅成绩好,而且脾气好、人缘好,刚才也有不少同学说喜欢她,那么,老师希望班长能主动关心、帮助某某,让他也成为大家喜欢的学生。接着,我又告诉学生,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受到人们的喜爱,爱美之心人皆有。因此,作为毕业班的学生,更应扬长避短,给同学、给母校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位男生更是向我投来了敬佩与感激的目光。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了,事后也无人再提。通过这件事,我发觉班中不少学生与我的关系更融洽了,时常围在我的身边与我交谈。理解学生,并适当的包容学生的一些“小插曲”,不仅有利于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
三、多份信任,多点成功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托马斯・葛顿有这样一句话:“人需要感到自己被其接受,孩子需要感受被父母和师长接受。”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不被老师接受的学生,不能有效地接受来自学校的良好教育。
心理学研究都是依据于或建立在特定的哲学思想的根底之上。心理学的探索都有自己的理论预设,都有自己的思想前提。这实际上也就是哲学思想,它需要在理论心理学或心理学哲学的反思层面得到考察和探索,得到批判和建构。那么,对于当代的心理学研究来说,不同的哲学立场就决定了心理学的不同的研究取向,就决定了心理学的不同的研究思路,也就能决定了心理学的不同的研究结果。事实上,不同的文化传统总是孕育着不同的哲学心理学的探索。比如,我们可以把哲学心理学区分为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哲学心理学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哲学心理学,这显然是哲学心理学的两种文化样式。从哲学研究的角度看,有人曾探讨过心灵哲学、哲学心理学与心理学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或异同。在他们看来,这三个概念是属于同类的概念,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但是,如此看法不仅混淆了哲学心理学和心理学哲学,而且是将两者与心灵哲学归为同类。事实上,心灵哲学(philosophyofmind)是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按照这样的逻辑,心理学哲学的研究便成为了哲学家的专利。但是,心理学哲学还是与心灵哲学有着区别,因为它是对现代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或理论预设的哲学反思。当代心理学的哲学基础表现为实证哲学与人文哲学的分离。当代心理学或科学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为两种研究取向,即物理主义取向和人本主义取向,也可以称之为实证论取向和现象学取向。显而易见,心理学研究的根本就是心理学的研究立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独立之后,其研究的立场一直认为自己是中性的或中立的。换句话说,心理学家希望自己保持中立,或者不应该把自己的偏见带入到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按照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规律。因此,心理学研究中盛行的就是客观的描述。但是,在心理学实际的研究中,研究者总是会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向带入自己的研究中。
事实上,只要是研究就会有立场。研究者总是从既定的起点出发,从特定的视角切入,以独特的思考开始。心理学的研究立场有时候也被称为研究取向,在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研究取向,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就出现过实证取向的和人本取向的研究。当然,实证论的研究方式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主导。与心理学研究中的物理主义世界观相吻合的就是实证论的研究方式。所谓实证论的研究方式有两个隐含的理论前提或理论假设。首先是设定了研究客体与研究主体的分离,研究主体也即研究者只能是旁观者。旁观者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向或者主张观点带入到对客观对象的研究中去。其次是设定了研究主体或者研究者必须通过其感官来把握研究客体或者研究对象,只有感官的印证才是可靠和可信的。这种理论假设为心理学的研究带来的是方法中心、实验主义和操作主义。所谓的方法中心是指把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放在了决定性的位置。也就是说,是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决定了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决定了心理学的实际发展,决定了心理学的未来道路。所谓的实验主义是指把实验方法的运用,实验程序的确定看作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或者唯一的方式。所谓的操作主义是指把理论的合理性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具体操作程序的合理性上。现象学的研究方式是非主流心理学的研究主导。与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本主义世界观相吻合的就是现象学的研究方式。所谓现象学的研究方式也有两个隐含的基本理论前提或基础理论假设。首先是设定了研究客体与研究主体的统一,研究主体同时也可以就是研究对象。其次是设定了研究主体或者研究者必须通过体验来把握研究对象,只有内省的体验才是真实的。这种理论假设为心理学的研究带来的是问题中心、心灵主义和整体主义。首先是问题中心。所谓的问题中心是指心理学的研究不应该从方法出发,而应该从问题出发。不是方法决定问题,而是相反,是问题决定方法。其次是心灵主义。所谓的心灵主义是指心灵不同于其他事物,心灵具有独特的性质。正是心灵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的独特性质。再次是整体主义。所谓的整体主义是指对人的心灵的研究不能采取肢解的方式,不能去割裂人的心理,而必须完整地把握人的心理。思想是需要理论前提的,同样科学也是需要思想前提的。科学本身的发展,非常重要的是属于科学的思想前提或理论前提的合理化和明确化。这就决定了心理学演进的出发点和到达点。心理学是属于科学的门类,这同时也是依赖于一系列基础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那么,只有建基于合理和明确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心理学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快地进步。哲学家的心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尽管哲学家的研究立场、理论预设、思想基础、学术主张等等,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和区别,但这并不影响哲学家的心灵探索所具有的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哲学家的心灵探索对于心理学研究者来说,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哲学家的心灵探索不仅对于人类理解自身的心理行为具有思想引导的意义,而且对于各个不同学科的学者研究人类的心理行为也具有理论预设的价值。
二、心理学的科学思想根系
在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前后,它总是与其他学科发生某种特定的关联,这种关联同时也决定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然而遗憾的是,学界目前对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关联的探索与研究尚不够深入与系统。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心理学自身的演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经过了历史中长时期的演变,心理学才有了当代的重新定位,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明确关系。这种学科自身的成熟发展,会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也会使心理学开始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学术资源。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本就应该是一种彼此合作的关系。特别是横断科学的研究,常常是跨越多个学科的探索。因此,这种相互之间的合作所带来的是相互的促进和彼此的支撑。那么,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能够推动这种合作关系的就是一个理论的平台。
三、心理学的文化思想根
由关于界定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涉及到的是心理学的单一文化背景和心理学的多元文化发展的问题。具体言之,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涉及到心理学自身的新视野、新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发展等。这包括了跨文化研究的方法,也包括了文化、科学和本土心理学的关系,还包括了关于心理学与文化关系的历史探讨与理论分析。显然,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拥有丰富的社会与文化资源。就其根本而言,之所以有心理学本土化运动,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内在地建立心理学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联。换句话说,心理学本土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理学植根于本土的社会发展脉络及本土文化的土壤里。心理学的研究中,经常会遭遇资源短缺的状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学没有或者缺少相应的社会文化资源,而更多的是因为,心理学并没有意识到或自觉地去把握自身的社会文化资源,或者是由于没有去探寻、挖掘和萃取自身的社会文化资源。反观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不难发现,西方心理学就是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之中,它汲取本土的文化资源,获取了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力和不断更新的研究方式。由此可见,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与创新也同样应该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心理学的研究都有自身的文化历史资源。西方科学心理学有其自身的西方文化的历史资源,而中国的心理学也同样具有自身的东方文化的历史资源。这种文化历史资源从根本上决定了心理学存在与发展的土壤,决定了心理学演变的根基,也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方式、应用的途径和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路径。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学的研究都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反思、探讨、揭示、阐释,从而对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能够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和拓展,以及它的应用的推动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或者发展如果脱离或排除关于文化的理解和思考,那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和束缚。因此,探讨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既可以给心理学本身的实际发展,也可以给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一系列重要的改观。
四、心理学的学术思想根基
无论是自然的资源,还是社会的资源,还是文化的资源,还是历史的资源,还是思想的资源等等,这些资源的存在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关键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开发资源或开发心理学的资源,是促进心理学的壮大和发展的核心部分。对于心理学资源的开发,当然不是要回到心理学的过去,也不是要还原心理学的历史,而是要把资源运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创造,就是要把资源支撑于心理学的扩展和成熟。这样的话,心理学会面对着大量资源的存在,但是心理学更需要面对的是深度的资源开发。显然,存在着心理学的不同方式和不同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这可以分散在许许多多的不同学科的考察和解说之中。问题就在于,怎样才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下,在一个完整的原则之中,去汇总这些不同的心理学探索和研究,不同的心理学的考察和解说。问题更在于,怎样才能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之上,在一个创新的思路之内,去沿用这些不同的心理学的资源,去扩展这些资源的价值。那么,不同资源的开发就需要如下的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来完成。首先是要开放心理学的学科边界、研究视野,以及探索的思路。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学为了保证自己的学科的独立性,而一度封闭了自己的学科边界。为了保证自己的研究的精确性,心理学曾一度收缩了自己的研究眼界。心理学为了保证自己探索的明确性,而一度禁锢了自己的探索思路。但是,从心理学资源开发的角度去理解,心理学只有开放边界、开放视野、开放思路,才能够获取自己学科的资源、学术的资源、历史的资源、思想的资源、学术的资源。其次是要挖掘心理学学科的资源,提取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获得其中有传承的文化。在心理学的探索中,心理学不仅是要面对自己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而且是要依据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传统、研究历史。其实,心理学研究所能够汇总的资源含量,会决定心理学探索的厚度和深度。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ctice and theory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from the future perspective of modern psychology, analyse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mak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relationship is turning from separation and opposition to the combination and digestion. This new interpretation of psychology adapt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实践;后现代主义
Key words: psychology;theory;practice;Postmodernism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293-02
0 引言
心理学从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很多的心理学家从自己的实践或者经验中总结出富有影响力的心理学的理论,为心理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80年代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对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后现代心理学开始了艰难的反思和从新审视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关系也备受关注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对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 哲学理论与实践关系
哲学的理论与实践观主要体现在的真理观上,实践观点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彼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看成是真理的标准,而且看成是真理的前提。理论是思维的一种结果,理论是人的精神财富,理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思维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因此对理论和思维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实践对理论起决定作用,理论必须与实践紧密的结合,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为实践服务,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颠覆了理论哲学或者旧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将实践放在了首位,将实践和理论的统一建立在了实践的基础上,可见理论和实践有同根性,另一方面也承认理论和实践的区别。
对实践和理论关系的正确把握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一直深受哲学发展的影响,这一点只从心理学的独立就可窥见一斑。作为心理学的母体—哲学,对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和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实践哲学无疑是哲学发展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很多脱离了哲学思想的心理学理论也在逐渐告别失去自己曾经辉煌的时代,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反思。曾经很具有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从宏观上看同哲学是根本对立的,也是根本错误的,因为它根植在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的思想土壤中,当然这并不是否认精神分析学对心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在后现代心理学发展中看到了对实践哲学的更加准确的解读和诠释,个人认为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能被人们接受认可和未来能发展壮大和对心理学发展做出潜在贡献的原因之一。
2 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1 后现代主义更加注重理论的实践应用性 哲学的核心是实践,更强调时间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没有绝对理论只有相对的理论。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进行重构,通过消解现代心理学中绝对的“中心”,主张人应该尊重自然,提倡多角度视角看问题,认为研究问题可以多种方法,反对了为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我国学者赵家祥曾经提出对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复杂的,如果把这种复杂的联系简单化,就可能产生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理论的重要性、轻视实践经验的教条主义倾向,另一种是片面强点实践的重要性、忽视或不能全面理解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的唯实践主义倾向。
现代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取向必将导致追求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的必然结果,自然现象是不因为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化的,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人本质上就具有社会性,受制于所在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同时又具有能动性,那么把自然科学的发展道路沿用于心理学无疑是不合理的,用客观量化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无法真实地反映人的心理。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实际最终必然导向了惟实践主义的错误理论与实践观。
后现代主义研究者的形象由原来的置外的、沉思的、不动感情的观察者转向积极主动参与的、更富解释的探索者;研究方式由注重归纳推论和试验研究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有价值中立、人为机器的立场转向价值负荷、人性复归的立场;这种转变使心理学研究的结果理论更具有实践应用性。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关注理论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对现实问题的适应与解决,强烈要求恢复心理学应用知识的合法地位,强调心理学的生命力在于实际应用,认为脱离现实生活的、处于象牙塔之上的传统心理学终将失去市场和存在的价值。后现代主义反对将心理学归为自然科学,强调心理学的边缘性、交叉性和中间性学科定位。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更加关注心理学的实践性。
2.2 理论的不惟一性和多元性 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后现代主义因为对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后现代主义认为理论不是唯一的应该是多元的。在科学主义视野中,理论是理性思维运用科学方法对客观现实进行抽象与概括的结果,是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虽然事物与现象是千差万别的,但其本质只有一个。后现代主义则认为,事物的本质不过是关于此物的见解,理论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反应,任何理论都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框架中去解释,因此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概念体系和解释框架,在各自的体系内都能有效的解释世界,不存在惟一有效的解释。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各自的研究时,都应该考虑这项研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环境因素:选择这一课题的根据何在?它所含盖的范围?他要证实和支持什么?又要阻止和反对什么?对后现代学者而言,对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的反省是至关重要的。真正普遍性的理论取决于心理学的本土化和全球化发展,取决于心理学理论自身的发展,笔者个人认为理论的多样化是理论统一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2.3 理论是实践和实践中包含着理论 后现代主义认为本质主义视野下理论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和实践是感性活动的绝对划分是一种错误,理论和实践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正如瑞安所言:所有理论要么是它所描述的过去实践的理论,要么只想未来的实践理论,而且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理论本身是另外一种实践的形式,所有的心理理论来源于心理实践活动,同时既然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观,那么理论可以理解为一种实践。
心理实践活动因为实践的主体是人,那么不存在没有理论的个人,我们任何人在实践活动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只不过这个理论是“个人理论”,这种“个人理论”体现在个人对同一理论的不同的理解;体现在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的不同;个人本身的差异性,那么实践主体本身有个人理论进行指导,因此不存在脱离了心理理论的实践活动,可以说实践本身是理论的实践。
3 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中理论与实践关系对心理学发展的价值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视野中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关系相比以往的分离和对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弥合和消解。这种新的关系有利于心理学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心理学理论走下高高的殿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界限,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需要从现代心理学发展中吸取合理的东西,不断发展自己,一味的抛弃和否定必将导致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
同时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心理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把握时不能忽视对心理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建构,任何学科发展都有基本的理论,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实践而忽视对元理论的研究。
这种理论和实践的新解释为心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心理学开始从社会文化、实践关系角度去分析原有很多概念和观点,对克服心理学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心理学不断趋向自然科学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促进心理学向更加接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祖兵.教育理论与实践:后现代的检视.高等教育研究, 2006,(4).
[2]殷明耀.实践唯物视野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三题.广东大学学报,2007,(8).
[3]赵家祥.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思考.北京大学学报, 2005,(1).
[4]陈雪,孙迎,王国芳.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心理研究,2008,(01).
[5]王跃勇.对今年来学术界关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研究述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6]高峰强.后现代注意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04,(1).
【关 键 词】隐喻 心理学
一、隐喻研究概述
自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开始对隐喻进行系统论述开始,到现今为止,关于隐喻的研究已经过了2300多年了。英国著名修辞学家理查兹(Richards,1936:98)提到,“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另有波里奥(Pollio,1977)等人曾做过估计,“人们在自由交谈中平均每分钟使用4个隐喻修辞”。由此可见,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
虽然对隐喻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它都是作为修辞学的一部分而被广泛研究的。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Poetics)中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1]。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坚持的是“对比论”的观点,即将一种事物类比为另一种事物,从而进行修辞学中的隐喻。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提出“替代论”的观点,他认为隐喻即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修辞现象。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在其《修辞哲学》一文中提出“隐喻互动论”,之后,布莱克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是两个主词的词义相互作用的过程”[2]。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间,西方学者开始从逻辑、哲学及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语义学研究。由于隐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隐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被认知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学者重视,并正在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1980年,Lake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 We Live By’(《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该书被公认为第一次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开启了现代隐喻学的研究。两人在该书中提到,“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3]。在国内,束定芳博导在2000年出版的《隐喻学研究》被认为是国内隐喻研究的第一部专著[4]。其后,胡壮麟博导在2004年出版了《认知隐喻学》一书,从隐喻的实质、隐喻与认知、隐喻理解等角度对认知隐喻进行了探讨[5]。胡壮麟的学生张沛在2004年也出版一本关于隐喻的书――《隐喻的生命》,试图为当代隐喻研究开辟新角度、新思路和新领域[6]。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文献搜索,目前关于心理隐喻的文献很少,以“心理隐喻”为检索词时,搜出来的文章只有7篇。整个隐喻学术界关于隐喻的研究大多还是处于修辞学、语言学领域。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如何从认知领域,或者具体到认知心理学领域,甚至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到隐喻学领域,如何让这个对我们生活如此重要的隐喻学通过心理学的途径服务于人们。
二、心理学与隐喻
现代隐喻的研究角度很多,从传统的修辞学、语言学角度,到当代的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角度,关于隐喻的研究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正如束定芳所言,“从不同角度对隐喻的研究说明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他也指出,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一是创造新的意义,二是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7]。所以,我们认为,心理学与隐喻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
隐喻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们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理解说明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过程。那我们如何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学领域中呢。
赵宗金[8]认为,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至少有两种方式:一是横向和纵向考察心理学的隐喻,即是每一种心理学形态都有其根本的隐喻,可以对不同层面和水平的心理现象进行隐喻式的考察;二是对隐喻的心理学基础的考察,即隐喻过程可以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首先,每一种心理学形态都有其根本的隐喻,即我们所说的每个心理学流派的心理隐喻都是不一样且各具特色的,根据简特纳(Dedre Gentner)等人对心理学历史的分析显示,源自其他领域的隐喻在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从1894年至1975年,心理学家们共使用了265个心理现象的隐喻,这些隐喻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拟人隐喻、空间隐喻、神经隐喻和系统隐喻[9]。从这个角度说,这些不同的心理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心理学的发展进程。麻彦坤[10]认为心理隐喻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研究对象的转变,即由物到人的变化;心理学方法论的进步,即由被动到主动的变化;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即心理学研究从消极研究到积极研究的变化;更加注重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从个体到社会的变化。
其次,对于隐喻的心理学基础的考察这种方式,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潜意识和意识的论述为我们理解隐喻的心理发生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Rogers(1973)就曾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隐喻的产生原因。他说,“隐喻是被压抑的不自觉的直觉冲动通过神秘的象征形式的表达”,“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隐喻可用于心理治疗,因为隐喻语言提供了一种重组个人世界的工具”[11]。其实,隐喻的产生源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这样的体验和经验都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源头。王文斌在《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一书中提到,“研究隐喻,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研究隐伏于人类大脑里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12]。
此外,赵宗金还认为,可以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来考察隐喻的作用。所谓知识社会学,主要是考察知识获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隐喻思维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与所有知识的学习和获得类似,隐喻在心理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当代心理学家莱尔瑞(D.Leary)对此有一个说法,“所有的直至最终根植于知觉和思维隐喻的模式,同样在心理学中也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13]。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对心理学中的隐喻研究和隐喻学中的心理学研究,探索心理学与隐喻之间的关系,达到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而服务于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三、心理学中隐喻研究的意义
自冯特的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传统心理学遭到冷落,使得隐喻与心理学间的联系得以减少,更让人遗憾的是,关于隐喻的哲学和语言学的众多研究成果没能及时有效地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有用资源。然而,即便如此,单是从其使用频率来看,隐喻研究也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例如,在语言学领域,隐喻丰富了语言表达,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工具。语言又是情感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但是由于情感是抽象的,不能直接表达的,便借助于隐喻进行情感表达,从而达到人际交流的目的。而在心理学领域中,我们面对的有无法感知、无法视听,但能体验和自觉的心里生活世界,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隐喻和隐喻式思维方式[14]。从心理学角度,有学者提出,所有的知识最终根植于知觉和思维的各种隐喻模式。所以,隐喻的作用同样能够表现在情感表达和人际交流中,从而表现在心理健康层面上。
孟维杰(2010)[15]认为隐喻在心理学与人文精神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提到“从数字化、符号化、机械化的逻辑语言中重拾心理学隐喻,并非是要从隐喻语言取代心理学科学术语,而是期望隐喻与逻辑并存,理性与非理性同在,使之能更好地传达人类心灵自身,实现心理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他认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概念、事物等都是抽象的,如果不借助于隐喻,我们理解和表述它们就会很困难。对于心理学知识系统中的各种理论的成功学习和表述,我们不得不承认隐喻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辛自强(2005)[16]在其《心理学的措辞:隐喻和故事的意义》一文中,对隐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因为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人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一系列时间连贯成故事。可以通过故事来了解别人的心理,也可以通过故事让别人明白人类心理的奥秘。而隐喻是故事中的最基本元素。由此可见,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流中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综上,不管是从隐喻角度研究心理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隐喻,我们都能够清楚看到心理学和隐喻之间的密切关系。最后,我们希望两者的研究能够互相促进:一是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学中,我们能够从这一角度探索心理治疗的新方法,因为隐喻能够带领我们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隐喻的作用机理,并能找到隐喻更多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所在。正所谓风景没变,看风景的角度变了,整个感受就会发生变化。相信通过这样的探索研究,能够从心理学角度让隐喻这种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2.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
[3]Lakeoff,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0.1.
[4]周霞,郭金秀.认知领域的隐喻理论的研究[J].黑龙江科科技信息,2010(7):144.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8]赵宗金.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3-107.
[9]Centner,D.& Grudin,J. The Evolution of Mental Metaphor in Psychology:A 90-Year Retrospectiv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5,40(3):181-192.
[10]麻彦坤.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学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25-30.
[1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1.
[12]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13]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6.
[14]孟维杰,马甜语.论心理学中的“隐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1-106.
陈汝毅(1989年――),男,广西钦州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0级本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汤钰莹(1992――),女,安徽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10级本科教育学专业,
摘 要:对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演变和创新来说,会走向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会面对着什么样的热点与难题,会有什么样的演变与趋势,会有什么样的出路与结局,这都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未来展望所要涉及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其实,心理资源的问题,心理资源的挖掘、提取、转用等问题,将是关系到中国本土心理学未来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中国本土 心理学 展望
一、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核心问题。所谓心理学的科学观是对如何建设和发展心理科学的基本认识,它决定着心理学家采纳的研究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研究策略。它体现在这样一些问题的解决上,如什么是心理学科,什么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怎样确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怎样构造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怎样干预人的心理行为。可以这样说,心理学的科学观,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决定了心理学家的胸怀。在心理科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占有主导性和具有支配性的科学观是封闭的心理学观。但是这种封闭的心理学观目前正在衰落和瓦解,正在受到有远见的心理学研究者的质疑和挑战。重构或开放心理学的科学观,已经成为心理科学未来发展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也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向问题。心理学早期是以排斥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而心理学目前则是包容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的心理行为的文化内涵的问题。二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即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文化特性的问题。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人的心理行为理解为自然现象,而不是理解为文化生活。
心理学的文化根基是心理学本土化的资源问题。“心理文化”的概念是用以考察心理学成长的文化根基,探讨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内涵,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资源。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立足于特定的文化,或者说,文化是心理学植根土壤和养分的来源。西方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生长于不同的文化根基,植根于不同的心理生活。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主要来自西方科学心理,问题是中国本土也有自己的心理学资源。探查该资源,就要扩展心理学的视野和设置文化学的框架,将中国本土心理学看做与西方实证心理学具有同等文化价值的探索。要发展中国的心理学,就有必要追踪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确定其所含的资源,具有的性质,包括的内容,起到的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问题。方法论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心理学的方法论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也就是研究内容的确定,是力求突破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片面理解。二是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探索。这也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力图突破和摆脱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限制,为心理学的研究重新建立科学规范。三是关于心理学技术手段的考察。即是对干预方式的明确,是力争避免把人当做被动接受随意改变的客体。所以心理学方法论的探讨是关系到心理学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
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在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环境中,会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学。所谓的心理学本土化的努力和历程,实际上就是为了建构植根于特定文化土壤中的或植根于特定心理资源中的本土心理学。问题是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是相互隔绝还是彼此相通的。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导致了心理学与本土文化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但是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区别,也很容易造成不同的本土心理学之间的相互隔绝和相互分离,甚至是相互对立和排斥。那么如何寻找到共同的基础,就成为本土心理学之间的有效交流的重要任务。这就必须开创性地揭示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观问题,力图突破封闭的心理学观的限制,设置一个更为宏观的文化历史框架,从而将西方实证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看作具有同等价值的探索。
心理学的发展怎样继承传统又寻求更新。其实,任何根源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生存和演变,不可能完全放弃或脱离自己的传统。或者说心理学的发展和变革,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是心理学的发展又必须是对传统的超越,和基于传统的更新。但是,中国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并不是要恢复到原有的老路上去,而是一种创新,是在汲取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心理学创新。所以,我们要以开创和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学派、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己任,以推动和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创造、发展和繁荣为宗旨。
三、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
心理学的本土化出路与结局是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本土化的定位。这使得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必然要有自己本土的特质和特征,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偏重和特色,必然要有自己强调的内涵和方式。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以及未来的心理学等。
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将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也是通过文化来考察和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在追求共同和普遍的心理机制。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开始去关注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的根源,转而重视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背景的联系,从社会文化出发去考察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文化心理学所强调的是人的主观建构。那么文化就不再是决定人的心理行为的外在存在了,而是人的觉知、理解和行动的内在存在。正是人建构了社会文化,人也因此建构了自己特定的心理行为的方式。其实,所谓的文化心理学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的分支,而且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的理论方式。这就会影响到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确立。
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将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历史心理学。任何心理学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都有自己的历史演变,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延续。所谓心理学的本土化,也是在为心理学确定其历史的传统。这种历史的传统给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发展道路、发展形态和方向。其实,所谓历史的心理学,并不就是指过去的心理学,被超越的心理学,而是指心理学的历史根源、历史传统和历史进步。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心理学应该有自己的历史资源。本土心理学应该成为自身未来发展的历史资源。心理学的发展应该重视自己的历史传统,这不仅为后人提供了观赏,也为自己积累了资源。
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将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生活心理学。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能够使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走入本土文化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是回归与本土文化中的历史与现实的生活。那么科学的心理学能不能成为生活的心理学,就成为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位。
其实,心理学本土化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起心理学与文化或与社会资源的关联。或者说,就是为了使心理学植根于本土文化与社会的土壤之中。其实,心理学的研究常常处于资源短缺的状态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资源,问题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我们应当从西方心理学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中得到研究的动力和启示。(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范式论是库恩科学哲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以往研究者虽然看到库恩范式论吸取了心理学元素,但对此却缺乏系统的梳理分析。实际上,库恩范式论的形成主要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以及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成果。对库恩范式论形成过程中秉受的心理学因素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看到库恩范式论的心理学向度。
(一)库恩范式论对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汲取与吸收
1.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学术观点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型心理学,是1912年在欧洲诞生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家反对构造心理学将人的意识还原为简单感觉的元素主义,主张研究完整的意识经验,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同时格式塔心理学也反对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万能公式,反对行为主义抛弃“意识”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主要导源于知觉研究。格式塔心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组织,而组织原则中首要的是“图形和背景”。在“图形和背景”实验中,一个视野内形象鲜明、突出的部分就构成图形;而对图形起烘托作用的部分则构成背景。在考夫卡看来,人们自然知觉到的经验都具有格式塔的特点,每个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未开化的人,都是依照组织律经验到有意义的知觉场的。这些组织律包括:图形与背景、接近性和连续性、完整和闭合倾向、相似性、转换律、共同方向运动等。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的知觉场始终包括“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被我们知觉到的显在事物;“背景”则是尚未分化的、未进入意识中心的衬托图形的东西。人们在视觉场中,总是从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的。视觉场中的图形与背景是不断变化着的,这与知觉者观察的角度、方位、主体经验背景都有重要关联。当人们不断扫视环境中的刺激物时,各种不同的客体一会儿成为视觉的图形,一会儿又成为视觉的背景。格式塔心理学中有许多经典的“图形与背景”交替图,如:杯形人面图、老妪图、鸭兔转换图等。2.库恩对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吸收与运用库恩对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借鉴,主要是用它的鸭兔转换图来说明科学家世界观的转换。正是这个类比,使他的范式论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也使他的范式论充满了心理学气息。在《哥白尼革命》(1957)一书中,库恩即开始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指出“从明显随机的组群中发现熟知图案是一种普遍的需要”[3]14,以此说明原始社会人们对于星座认识的心理特征。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更是指出视觉格式塔实验对于理解科学家世界观转变的启发意义,指出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4]101。库恩通过格式塔的鸭兔转换图作类比,说明两个具有相同视网膜印象的人能够看到不同的东西;并用格式塔心理学反相透镜的例子说明:两个具有不同视网膜印象的人能够看到相同的东西。在库恩看来,范式的转变不可能像视觉主体看到鸭兔图那样自由地转换。竞争的范式之间要么是彻底地改变,要么根本不变。在他看来,“今天大家都非常熟悉格式塔变换,所以,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大范围的范式转变时所发生的事情”[4]79,即有助于理解范式转换期科学家世界观的转换情况。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格式塔转换甚至已经成为库恩解释人们观念与见解分歧的一个习惯化的术语。他强调不同范式间的不可调和,指出“人们尽管可以立即交替地看到鸭子和兔子,但无论经过多少视觉训练和努力,也得不到一种‘鸭兔子’来”[2]6,以此说明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在《发现的逻辑还是研究的心理学》一文中,库恩更是用格式塔转换来说明自己与波普尔的观点分歧。
(二)库恩对于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借鉴
1.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观点简介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哲学家,他深谙哲学史,他的研究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科学史、科学哲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他的理论以发生认识论著称,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23)、《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1924)、《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1927)、《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1959)、《发生认识论》(1970)、《结构主义》(1971)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关于人类知识问题的研究,着重探讨人的知识是如何形成及增长的。发生认识论的特点是从各种知识的最基本形式开始去发觉它们的根源,追溯它们从最初水平直到科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作为知识形成基础的认识结构,探讨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个阶段幼儿通过移动和感觉来了解事物、获取经验,它决定着个体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2)前运算阶段(两岁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儿童开始以符号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3)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左右),这个阶段儿童已具有一般的逻辑结构,能使用具体物的操作协助思考。(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左右),这个阶段儿童的智慧发展已趋于成熟,思维能力超出事物的具体感知内容,思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开始学会类推,并具备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这四个阶段由低到高,发展顺序不变,但存在个别差异;四个阶段的发展具有文化普遍性;后起的阶段能够成功整合前面的阶段;不同阶段在思考模式上有质的差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另有四个核心概念,分别为:(1)图式(schemas),是把知识形象化为一个概念模型,它构成个体知识形成的基础。(2)同化,是将符合原有认知图式的新知识吸纳到原有的知识框架中。(3)顺应(accommodat-ing),当原有认知图式无法容纳新知识时,就对原有的认知图式加以改变,以顺应新的知识。(4)平衡(equilibrium),个体在以知识图式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过程中,需在同化和顺应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平衡。2.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库恩范式论中的作用在库恩的范式论中,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要被用来说明科学史中的概念演化历程。在库恩看来,人类历史上科学概念发生的过程,遵循着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大致相同的历程。正如《科学革命的结构》序言中库恩所说的,“一个偶然碰到的脚注导致我注意到J•皮亚杰的实验,皮亚杰通过这些实验既阐明了成长中的孩子的不同的世界,也阐明了从一个世界过渡到另一个世界的过程”[4]序言2。在《哥白尼革命》中,库恩即已指出,4~6岁孩子的认知发展特征与原始人的认知特征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以此说明原始人认知思维的模糊性、神话性等特点。在库恩看来,“万物有灵论并不是亚里士多德对运动所作说明的全部心理学基础。我认为一个更加微妙而且更加重要的因素来自亚里士多德对原始空间知觉的变换。原始空间与牛顿空间完全不同,我们大家在后者中被培养长大,通常对前者一无所知。后者是物理中性的”[3]95。库恩正是利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来解释人类发展过程中对物理世界认知的概念演化历程,并为科学概念的阶段性发展特质提供了良好的说明。
二、库恩范式论在心理学史研究中的运用
库恩的范式论对心理学史研究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以范式论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审视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库恩的范式论被运用于心理学,既有库恩自身的理论意图,又有当时心理学发展的独特背景。
(一)库恩以范式论审视心理学的理论缘由
范式论是库恩科学革命理论的核心组成。在库恩看来,范式是指一个时期内在某一科学领域内被普遍接受且具形而上学性质的基本观念,同时它还是科学家共同体成员共同信奉的心理“信念”。范式的形成,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发展达到成熟的标志。在他看来,“范式既是科学家观察自然的向导,也是他们从事研究的依据。范式是一个成熟的科学共同体在某段时间内所接纳的研究方法、问题领域和解题标准的源头活水。”[4]94-95由于范式论形成过程中库恩对于心理学的诸多借鉴,使得他对心理学较之其他学科有着独特的情感。面对诸多学科建立之后仍对自身学科“科学性”的纷争与困扰局面,库恩自然想到以范式论来探讨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科学性”问题。库恩写到,“尤其令我震惊的是,社会科学家关于正当的科学问题与方法的本质,在看法上有明显的差异……然而,不知怎的,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的实践者对其中的基本问题通常并没有展开争论,而今日在比方说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中间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争论则似乎已习以为常了。力图找出这种差异的来源,使我认识到此后我称之为‘范式’的东西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4]序言4在库恩看来,“在发展成熟的科学中没有(我现在应该说很少)竞争着的党派。”[4]187库恩继而指出,“科学”这一名词在很大程度上是留给那些确实以明显的方式进步的领域的。今天人们毫不迟疑地称之为科学的领域,在前范式时期也曾有过类似的论辩。因此,在库恩看来,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存在的科学性与统一性的纷争,很大程度上正因为这些学科尚处于前科学的范式阶段,尚未产生统一的范式来统一自身的学科。因此,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结尾部分,库恩自然转向了对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范式与科学性关系的思考,继而指出了这些社会科学领域尚未产生自身“范式”的论点。
(二)心理学史家热衷于范式论的心理学背景
心理学史家热切地接受范式论有其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科学革命的结构》在美国出版,正当心理学面临最多的矛盾与纷争之时。一方面,行为主义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主导势力越来越遭到学界的诟病,刺激-反应的公式以及抛弃意识的研究越来越遭到批判与反对。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兴起并蓬勃发展,取得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外的话语权。此外,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即开始萌芽,六七十年代认知心理学迅猛发展,成为晚近时期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研究领域。这个时侯,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在美国早已销声匿迹。作为构造心理学反对者的格式塔心理学在赢得人们的认可之后不再作为一个学派而存在,它的很多观点融合到其他心理学中。美国本土产生的机能心理学,也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学派,它的精神融入到美国心理学的骨髓中。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各自占据着心理学的一份领地,并未出现统一的范式统领心理学的学科整体。正如心理学史家黎黑不无悲观地描述的,“心理学曾周期性地被各种危机所彻底摧毁”,它“似乎是一门永远摆脱不了危机的科学”;无论是在世俗的水平上,还是学院的范围内,心理学始终都不被认为是一门“真正的科学”[5]。此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出版及其所表达的心理学尚未达到常规科学范式阶段的思路点拨,使得心理学史家在困惑与迷惘中为减少自身的不确定性找到了一味清新剂,使他们对于心理学的“科学”道路再次看到了希望。运用范式论解释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并预测心理学的未来前景,成了理论心理学家们乐此不疲的兴致所在。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范式论心理学史研究。范式论对于心理学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要为心理学找到一个统一的范式,继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另一方面表现为试图以库恩的科学演化模式来解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进而说明心理学的科学属性[6]。由于范式论的出现,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学尚未实现的科学性及心理学自身的不统一,有了最佳的辩辞:即心理学目前正处于前科学的、未实现统一范式的阶段。心理学家满怀希望地认为,总有一天心理学会出现统一的科学范式,赢得与它的偶像———物理学———一样的科学地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库恩的范式论成为心理学史元理论探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并与波普尔的否证论一同被写进《心理学史》的教科书。
三、以库恩的范式论指导心理学史研究的批判性反思
基于上面对库恩范式论及心理学的理解,我们有必要思考:心理学是否如库恩的范式论所说的那样正处于“前范式阶段”?心理学是否是一门“多范式学科”?心理学又是否一定要用库恩的范式论指导来进行研究呢?所有这些,我们必须批判性地加以反思。实际上,心理学与物理学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库恩的范式论未必真正适用于理解并指导心理学的发展道路。首先,就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而言。心理学与物理学有着截然不同的学科区分。物理学研究的是客观自然世界,而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人的意识。人之存在的多维属性及人之意识的全部复杂性,使得心理学对于人之心理的研究,无法用单一自然科学的方式得以完全地达成。意识的难以观察性、意识的流动性、个体及群体心理的多样性、不同文化心理的差异性等,都使得心理学无法像它所效法的物理学那样进行纯客观的、不添加主观因素的研究。人之意识的全部复杂性,远超出了单纯自然科学方式可以揭示与解释的范围与程度。因此,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有必要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向度,采用尽可能多的研究方法。这也就使得心理学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式”的学科。其次,就心理学的历史演进而言。心理学始终未曾产生一个统一的范式来统领这一学科整体。无论是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还是认知心理学,抑或是进化心理学都远未构成心理学的范式。实际上,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遵循着三条不同的研究逻辑或研究模式。这三条研究逻辑分别为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认识模式、存在模式与进化发生模式①。遵循这三种模式的历史展开,衍生出西方心理学的众多流派。其中,认识模式主要遵从哲学认识论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旨趣而来,其典型的代表学派为构造心理学、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存在模式则主要遵从浪漫主义、存在主义哲学而来,其现代学派为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现象学心理学等。认识模式与存在模式构成了一对相反相成的矛盾体。进化发生模式则主要是遵循并借鉴达尔文“适者生存”的思想而来,其现代学派主要为机能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社会生物学等。由于这三种研究模式的存在,更使得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严格区别于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因此也无法产生所谓统一的范式。基于心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心理学的历史演进模式,以及心理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取向,使得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心理学并不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而且也没有必要成为纯粹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欲成为真正的科学,仅仅是心理学的一种依他情结作祟的表现。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以库恩的范式论来指导心理学史研究。恰如吾之恩师高申春教授经过批判性地考察指出的,“库恩的范式论除了丰富了我们用以讨论和撰述心理学史的语汇外,并没有在任何实质的意义上增加我们对心理学及其历史的理解”[6]。对库恩“范式论”不加批判地滥用,只能起到对心理学家科学情结的安慰作用,最终只能弱化心理学家的理论思维,使得此种学术讨论变成无所事事的闲谈。实际上,心理学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其不能与自然科学简单地类比。过于简单地以“科学”来规制心理学,只能造成心理学发展的困惑与迷惘。正如心理学史家科克所说,“相信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甚或相信它有可能成为一门科学,乃是‘一个幻觉’”②。心理学起于对物理学的榜样模仿,继而产生的科学情结。对物理学的羡慕是20世纪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早期心理学家纷纷效仿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研究模式,这些原无可厚非。但是,心理学为了追求科学方法而丢弃了所要研究的真正问题,而一旦付出过度异化式的科学追寻,那么它自身的境地便岌岌可危。查普林和克拉威克在《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一书中也批判性地指出:“但就某种意义说,科学也不过是一套在实践中起作用的虚构和神话。物理学家,化学家,或心理学构成复杂的理论体系或‘虚构’体系,这些体系做出‘解释’仅仅在于它们结合在一起并说明科学的观察。”[7]因此,由于心理学不能与自然科学简单地相类比,也就不能简单地或刻意地套用范式论来指导心理学史研究。以库恩的范式论作为心理学发展的指导原则并不能在根本意义上增进心理学的理论认识,也无法达到自然科学的统一范式图景。所以,以范式论作为心理学的元理论指导只能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歧途。只有抛弃范式论的幻想,才能走上心理学理性认识的正道。在这个意义上,以库恩的范式论研究心理学史只是心理学家科学情结作祟的一种表现,以此为自身当前的“不科学”状态开脱。库恩的范式论,除了增加心理学史家研究语词使用的便利外,并没有在任何实质意义上增进心理学的理论内涵。学者们采用的范式论心理学史研究,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心理学学科的自我明觉,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学科需要的是心理学的理论同一性,而不是外来的范式论。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