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商行企业文化建设8篇

时间:2023-11-23 10:11: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商行企业文化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商行企业文化建设

篇1

1.1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脱节

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往往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职能,象其他职能管理部门一样,专门从事企业文化的管理。比如,在企业文化受到重视后,一些企业简单地将以前的宣传部门改为企业文化部,错误地认为只需要一部分专业人才用管理财务、运营、销售的方式及某些刚性指标来管理企业文化。这样极易使得企业文化管理部门之外的企业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某个具体部门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而实际上,这将导致很大一部分员工缺乏共同参与意识,对企业文化知之甚少,不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创意。从而使得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企业员工严重脱节。

1.2忽视了企业价值观的推广工作

很多企业为了让自己区别于其他企业,能够脱颖而出,都统一了一套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提炼出来后,还要慢慢被员工所认同和接受,并扎根于员工的思想中,最终为每位员工的工作言行和企业的发展作出指引。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然而对于个别企业,它的企业价值观只出现在讲话稿、年终总结中,平时并未及时开展对企业价值观的推广活动,或者推广力度不够,使得企业价值观只是徒有其表,企业员工对企业价值观并不了解。企业文化建设更无从说起了。

1.3企业文化建设违背行业规律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不同领域的企业来说,各有千秋。不同领域的企业有着它自身不同的发展规律。而部分企业未真正领会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于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潮流中,盲目跟风,一味模仿企业文化建设较成功企业的方案与创意。倘若两企业并非属于同一领域,将可能导致借鉴成果并不能为借鉴方所用,从而并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甚至会出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

2企业文化建设成功案例分析

目前四大行、城商行以及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进军二三线城市抢占市场份额,社区银行、直销银行等新的银行发展模式也正在成熟,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众多中小银行也正在寻求转型方向。在此形势之下,银行品牌价值的重要性便尤为凸显,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唯有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才能跟上银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崇阳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2013年7月,一年来发展势头喜人,各期业绩在县内同业位居前列。这与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传播工作密切相关。在进行了自身现状分析和市场研究后,崇阳农商行提出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物化于境、固化于制”的企业文化战略思路。

2.1“内化于心”

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不仅要让员工认知,更要让员工认同。崇阳农商行进行了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较全面的宣传引导,让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这些宣传引导方式包括:领导身体力行,作表率;员工中树榜样,立典型;提倡该行价值观,讲故事;举办文化活动,助入心;设置文化特使,做推动等。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让所有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最终使员工对该行的价值理念体系从认知、认可,到真正的认同。

2.2“外化于行”

崇阳农商行结合自身发展现状,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的改革和尝试,从战略发展目标的确定到具体措施的出台;从内部管理机制的转变到外部新的经营模式探索;从改变人才晋升机制到搭建员工沟通平台;从加强团队内部凝聚到网点服务行为的整体提升。努力地践行该行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把内化于心的价值理念体系日常化、具体化、工作化甚至生活化,从而真正做到企业文化理念的“外化于行”。

2.3“物化于境”

由于崇阳农商行从崇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式改制成为崇阳农村商业银行,时间较短,同时进行了更名。为了让老百姓快速了解新成立农商行与曾经的农信社之间的关系,崇阳农商行在内部,加大网点品牌形象整改,创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打造品牌文化个性;在外部,致力于重塑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加大对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的综合宣传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和老百姓的品牌认知度,为品牌形象的塑造打好了基础。

2.4“固化于制”

制度保障文化执行,监督巩固文化成果。为了让企业的价值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崇阳农商行在制度建设中,也进行了同步的完善。该行借助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工作体系等对职工行为给予规范性限制,通过不断向职工进行感化、教育、督促、检查等,用规范来约束和指导全员的行为,从而为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推动企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3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根本的竞争力,它渗透在企业所有的活动中,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因此,作为企业,思想上要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从宏观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2增强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之间的关联度

企业文化不是自发的,而是对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与每位员工的生产经营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应建立激励机制,动员和发动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各项工作,立足本职岗位,从一点一滴做起,用企业文化精髓去指导每一份工作,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炼出企业的精神。

3.3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企业都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准备。对于企业内部,可通过开展逐级培训,来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使员工最终把企业文化理念细化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对于企业外部,可积极组织文化活动,宣传企业文化理念,增强社会大众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3.4遵循行业发展规律,有效建设企业文化

篇2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属于企业的上层建筑,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价值观念、社会行为、企业形象等。实施企业文化,应从培育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和企业本身的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及社会责任感,使得员工尽心尽力地为企业谋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为企业的发展强大献计献策,进而使企业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获取优势,高效发展。作为新生的农商银行而言,建立具有自主特色的企业文化已经迫在眉睫。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1.表层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指那些视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得文化形象。城商行的外形外貌,职工的接人待物、言谈话语、行为习惯等皆属于表层的企业文化。它能给客户以第一印象,使之从中观察或感觉到银行员工的精神风貌与职业道德状况,从而决定是否与银行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

2.中层的企业文化。它不像表层文化那样直接外露,需要人们调查了解才能搞清楚,又不像深层文化那样隐蔽在职工的头脑中,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直观形象把握它。它体现在银行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变化,银行应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约束机制。通过合理的制度,合理的管理,使银行的社风健康向上,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深层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截然不同,深层的企业文化不是人们凭感觉器官就能直接体察到的,它是渗透在职工的心灵之中的意识形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经营思想等,这部分内容是商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商行这特殊企业的灵魂。

二、银行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

第一,凝聚作用。银行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就像黏合剂,把银行干部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银行的共同目标而奋斗,推动银行向前发展。银行企业文化的目标是通过精神的力量,如共同的价值观,把银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团体,让每一名员工对这个团体有安全感和归宿感。银行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对企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钻研业务,不断增强银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激励与自律作用。银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与自律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激励作用就像活力的加压泵,调动起银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进行自我完善和创新。同时,银行企业文化对员工也有自律作用,即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商业银行的行纪、行规和行貌都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员工自觉地按照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自律倾向,从而规范银行群体行为,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

第三,辐射作用。银行企业文化不但对内部员工有凝聚、激励和自律作用,而且还向社会辐射银行的各种信息,使人们了解商业银行的社会地位及经营状况。同时,其他的商业银行也会仿效,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业共同发展。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也蕴含着自身的企业文化,人们通过对金融产品的购买而加深对该银行企业文化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

三、农商银行企业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于目前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可以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

1.是缺乏特色。当前,农商银行改革历史不长,还处在边探索边实践阶段,多数农商银行还未形成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转型的不彻底,造成企业文化迂腐味重,创新能力差。在农商银行发展体系中,还没产生它应有的作用。各家农商银行标识各异,鲜明度不够,缺乏特色。

2.是根基较浅。农商银行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6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按照商业银行的理念来建设企业文化却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加上以前我们对企业文化的不重视,形成了现在根基浅,企业文化缺乏延续性。

3.是贯彻较难。银行的行业特殊性,分支机构繁杂,管理人员素质背景差异大,整个企业文化体系贯彻的完整性不足。在贯彻落实中,无法做到“思行”统一,企业文化无法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是重视不够。银行经营的指标瓶颈,引导我们将更多的视线集中在业务拓展,提升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的领域上来,文化的重要性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沦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因素。

四、对策与建议

强化以人为本意识,营造和谐氛围。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建立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就应该有“员工是财富,客户是上帝”的设计理念,对内要时时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并把员工间相互关心协作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做好做细。对外要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客户的意愿。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公证合理的考核约束机制。宜在原有制度框架范围内,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完善,在充分征求各岗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农商行新的制度规章,使其能更好地体现权利、责任及义务,让制度既存压力,又能使员工看到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制度呈现出较为合理、科学、公正、全面的特性。另外,考核激励机制也很有必要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科学制定。考核指标既要考虑到激励和“施压”的效果,又要顾及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可能性,同时根据地区差异性及工作量大小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办法,使考核办法更加合理科学有效。

3.完善奖励机制,激励员工追求上进,促进农商行各项业务全面发展。要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强化员工行为,让员工体会到努力工作而被认同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要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有机统一,让员工体会到好好工作就等于提高自身待遇,同时也能被大家认可和羡慕,从而从精神上有一种物质所不能取代的荣耀和自豪。所以,在奖励方法中正确处理好物质刺激和精神鼓励的关系,对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将起到积极有效的功用。

篇3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一席之地,获得可持续发展,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就要转变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结合实际建设先进、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那么,在新形势下,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呢?下面结合实际对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企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精炼出的核心企业文化价值观与农村股份制商业银

行的发展战略、经营宗旨等不相一致。不少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往只是为了企业文化建设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往往只是照搬照抄,尚不能够结合银行实际情况,不能够在考虑银行发展战略、经营宗旨的基础上对核心企业文化价值观加以提炼和挖掘,且往往忽视对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隐藏的优良传统的挖掘,忽视发扬员工身上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在这样情况下精炼出的企业核心文化价值观将无法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也很难被银行员工所接受,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文化推广传播力度不足。随着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营业绩的不断提升,为了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少管理者都给予企业文化建设高度的重视,集思广益,采取多项措施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提炼出了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价值理念,但是所提到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却极为少见,银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内容也知之甚少,即使了解,也都对企业文化的真实含义缺乏认识,更谈不上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接受了。

(三)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不少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总是可以从管理者讲话中听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服务品牌……”,陌生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企业文化建设和他们平时工作有多大关系,也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正因如此,使得他们不能够意识到自己也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出一份力,导致他们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这样势必对企业文化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

(一)结合实际,精炼出系统的、被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要想精炼出系统的、被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就要考虑商业银行的共性,也要考虑自身的个性,要对自身发展历程、经营思想、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加以充分的了解。

(二)完善银行规章制度,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可靠保证。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在抓住企业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并加以完善和创新,如管理办法、道德行为准则、礼仪标准等,这样可以为员工提供价值观导向,对员工的行为加以有效的规范,促使员工在制度的制约和引领下,为客户提供独具特色的标准化服务,在日常行为准则中体现出企业核心价值理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可靠保证。

(三)加大企业文化传播和落实的力度,增加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其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采取各种手段,如板报、宣传栏、各种会议等向员工灌输企业理念,增加员工对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认识,同时注重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员工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所倡导、推崇和追求的价值观,促使人人都可以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扎根于自己心中,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此外,为了强化员工对核心价值理念的认识,规范员工的行为,还需要通过制定服务制度、奖惩制度来考察员工是否将掌握的价值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如可以通过上述这些制度考察员工是否将“一切为了客户,为了客户的一切”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平时的工作当中。

为了调动员工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员工更多的重视、关心和理解,注重为员工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对激励机制加以优化,合理分配福利待遇,以达到“用事业和感情留人”的效果,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幅度提高起来。此外,鼓励员工间相互合作、良性竞争,形成合作共事的人际关系,以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这样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给予企业文化建设更多的重视,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以促进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一、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金融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农发行企业文化又作为金融企业文化之一,三者间具有普遍的共性: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使命感,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社会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和信誉程度,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有农发行特色的企业文化个性则主要是指农发行本身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发展目标、企业精神、行为准则、行业风气和企业形象等。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创建时间不长的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与不足。

1、农发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尚未起步。由于农发行成立时间不长,特别是省以下机构分设才6年,加之本身职能定位几经变化不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战略尚未起步。其一,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主要是存在“农发行是政策性银行,客户是固定的,照章办事,发展企业文化战略意义不大”的思想,对建设企业文化,提高管理层次与手段,建立规范现代的企业管理机制迫切性不强。其二,各级行领导重视不够。实际工作中,我们各级行领导更重视“立竿见影”的量化考核管理,对属于人本管理范畴“治标治本”的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满足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文体娱乐活动等,没有对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内涵、规律、特点进行研究,缺乏系统的、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2、发展企业文化的人力和物力较薄弱。目前,农发行内部机构基本健全,形成了四级垂直管理体系,但只有总行和省分行有专门的工会、宣传机构和人员,处于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前沿阵地”的市县两级分支行都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特别是县市支行,是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监管和内部行为的直接操作层,人员、经费都十分紧张,企业文化发展人力与物力较薄弱,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策略实施。

3、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体现农业政策性金融企业特色。1994年农发行成立之初,提出的企业精神是“团结进取,开拓创新”;1998年业务范围调整,专司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职能后,没有再提明确的企业精神,只有树立农发行“清正严实”企业形象的说法,未形成一目了然的企业形象识别特征。实践中,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甚至有的基层行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表面化,以文体娱乐活动替代企业文化建设,成立球队、乐队,规定每月活动次数诸如此类,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抓不住根本,不能根据自身业务机构特点全方位地进行创建。

4、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程度不高。农发行成立以来,业务变化较快、频率过高,基层行各个工作环节、岗位的“操作手”、“管理者”疲于应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精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或者把企业文化建设单纯看成是“工会、政工部门的事”,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效能被打折。

二、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培育思路

随着我国粮棉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的困难、风险和责任比以往任何时侯都要大,履行现阶段职能进入比较困难的时期。在此背景下构建培育农发行企业文化,已成为凝聚合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完成国务院赋予的实现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任务,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的迫切需要。

1、确立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农发行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和实施。文化建设能影响企业的理念,能够优化企业的经营思想,能够影响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发展战略组成部分。农发行要在思想上从建设有中国特色农业政策性银行高度提高认识与理解,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从农发行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性的总体构架上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自己,形成适合于市场竞争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新理念,按照“超前谋划、系统设计、分工协作、全面推进”原则,有重点分层次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2、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并力求有所作为。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家理念的外化,企业家(包括银行家)是企业文化的领导,应在文化建设中起着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的角色。农发行各级行领导要从各自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着眼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对社会、市场形势、农发行经营和文化发展现状等因素的深刻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农发行能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文化准则,并在内部不断强化,逐步获得员工的认同,形成观念、变成员工的行为规范,营造团结奋进的企业氛围。

3、着力增强员工的文化意识,重视吸引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一是要建设学习型组织。增强员工的文化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而文化意识的增强关键在于学习,要让工作本身成为学习过程。二是要强化员工主人翁地位。企业文化要渗透到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要善于总结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善于集中员工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聪明才智,把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与自上而下的指导结合起来,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4、切合农发行特点,建设有农业政策性金融特色的企业文化。通俗地看,农发行企业文化就是农发行在经营活动中产生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物质层面的组织机构、办公场所、规章制度、文化设施、服务设施等有形的外在表现;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及企业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等无形的内涵文化内容。物质层面的建设,各地农发行受制于各种因素各有不同,但精神层面却是全国都可以有所建树的。笔者认为,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确立现阶段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围绕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为中心的建行宗旨,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高员工素质为根本任务,培养农发行人群体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建立现代银行管理机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第二、建立追求国家利益、企业利益(自身利益)、客户利益(粮棉油企业)、农民利益“四位一体”的经营理念。农发行作为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肩负着执行国家政策、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棉企业发展等责任,这就决定了农发行整个政策性经营活动的基本理念不可偏颇。若只强调客户企业利益则会影响到国家调整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等政策的执行;若只强调农发行自身利益,那肯定会把农发行办成商业银行,相反不顾农发行利益则会把银行办成财政。这些都有悖于国家成立农发行的初衷。四者利益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农发行监督、管理、服务各项职能的发挥,才能激发农发行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体精神以及确立相应的管理观念、意识及行为。

第三,提炼完善以“清正严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精神,加强农发行形象识别系统建设与宣传。一是总行可以采取系统内征集、向社会中介企业咨询等手段,提出反映企业精神的名句名言。确立的企业精神要能够反映农发行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要能在全体职工中产生共鸣,要有真正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不能人云亦云。二是要改变不参与市场竞争,宣传意义不大的思想,通过对外宣传赢得客户群与农民的情感共鸣。农发行要实现政策和效益性的目标,需要各级党政、社会各界、粮食企业、农民等方面的“关照”,而不应陶醉于狭隘的“孤芳自赏”境地,要让党政部门、企业、社会各界得到心灵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亲近。三是要有上下信息舆论阵地、对外报刊、信息网络等,并注重品位和时效,突出特色。

篇5

关键词:农商行;上市;重庆;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55-02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商业银行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现代银行业运行模式的根本转变,并进一步形成了各家农商行上市(IPO)的必然走势。目前,多家农商行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北京、上海、深圳农商行也表现出要求上市的强烈愿望。重庆农商行已经明确了2010年力争赴香港上市H股的时间表。但是,上市的机遇与风险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上市后的农商行若风险把握不当,自身管理没有跟上,经营效益不佳,其形成的破产风险和兼并风险将远大于上市之前。所以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解决当前乃至长远制约和影响农商行发展的不利因素,才可能真正抓住上市带来的机遇。因此,重庆农商行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更值得这方面的深刻研究。

一、重庆农商行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重庆农商行成立于2008年6月,是在原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基础上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全国第三家、中西部首家省级农村商业银行,资本金60亿、总资产超2 000亿、注册资本居全国农商行之首,是重庆市资产规模最大、存款规模最大、服务网点最多的地方金融机构。通过这几年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发展。截至2009年末,重庆农商行资产规模达2 005亿、存款余额达1 536亿、贷款规模达1 020亿、不良贷款率3.36%、拨备覆盖率达126.3%、拨备充足率达268%、资本充足率达10.84%、资产利润率0.78%、资本利润率15.54%、每股净资产1.64元、核心指标均大幅增长,进入全国同类机构前列。并跨区域发展战略已基本成型,发起设立的张家港华信村镇银行已获准筹建,云南丽江、四川大竹村镇银行正加紧筹备。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风险管理水平、盈利水平、资产规模不断得以提升,已基本达到了上市银行的要求和条件。由于重庆农商行要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样将受到资本金、风险控制、股权优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制约,也只有通过上市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才能有效的优化自身的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优化激励机制、提高赢利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所以,走上市之路将是农商行立足长远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农商行在上市的过程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关于股权结构中“分散”与“集中”的比例、公司治理中激励机制的问题。重庆农商行先注册资本60亿元,第一大股东为国企渝富持股10%,其次为隆鑫9.5%、北京九鼎房地产5%、重庆业瑞2.5%、光华地产1.8%,法人股170多家持股1 000万股的达76家多为民营企业,非职工自然人占股23.12%,职工占股2.86%,在2009年所发行的23亿次级债基本为国有企业购买。从以上的股权结构来看基本合理,既不过度集中,也不过度分散,但是其股权结构仍存在国有控股过大,行业相对集中的现象,就容易造成国有控股过大政府话语权过多的现象,行业相对集中则对将来股本的稳定性和风险性也相对集中。

在公司治理方面“三会一层”职责清楚、议事规则及程序基本按股份制模式进行,但在激励考核机制方面没有大的突破,仍沿用传统的考核模式,在考核上未细分岗位,仍实行总行考核支行、支行考核分理处的“大统一”的考核模式。

2.关于经营方向上“农”与“商”的有机结合问题。重庆农商行在成立之后虽然说坚持改制不改向、改名不改姓的原则,加大了对三农服务的支持力度,但是农商行作为商业化运作模式,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和股东回报最大化。作为支农角色又承担起支农的社会责任,这就始终在经营方向上存在“农”与“商”的矛盾问题和利益机制的结合问题。如何做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将是在农商行上市前及上市后都必须要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重大课题。

3.关于赢利模式从“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化的问题。重庆农商行目前的赢利模式主要还是集中于传统的贷款利息收入,虽然近年来增加了返售金融资产业务收入,然而在保险、基金、理财业务、保函业务、银行卡业务等中间业务收入占整个收入来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赢利模式显得过分单一,这不利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不适应收入来源多样化的市场要求,不适应自身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4.关于风险管理上由“单一、分散”管理向“全面、集中”管理转变的问题。通过近几年在内控制度方面不断的完善和补充,重庆农商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得以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农商行成立时间较短,传统的风险偏好观念较重,主要形成以各支行、各业务线条为主的单一的、分散式的监管模式。怎样达到全面集中的风险管理要求,确保在过程控制中具有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有效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等,着力打造坚实的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转变观念及改进方法。

5.关于科技信息平台相对落后的瓶颈问题。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科技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可以说是达到了全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较好水平,但是由于受到基础差、底子薄、科研经费不足等方方面面因素制约,相对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确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网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科技信息网络管控有待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三、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建议

1.积极的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改进激励机制,提高管理能力。首先,针对目前重庆农商行股本结构中国有控股过高及行业相对集中的情况建议适度引进战略投资者,最好是引进同行业战略投资者,既可以增加资本金调整股权占比情况,又可以实现平台互助、利益共享的共赢局面。其次,要求适度增加农商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份额或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将其个人利益与银行利益挂钩,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的忠诚度和尽职尽责的积极性。最后,要建立健全公平,先进,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改变传统的“大统一“的考核模式,细化员工队伍,分层次,分岗位,按个人业绩,重个人绩效进行分类考核。

2.转变“支农”服务方式,实现“农”、“商”共赢局面。首先,要转变由以前的“小额式”分散经营向“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集约式规模化经营和树立“大农业”的意识和观念,设置专门的三农机构,制定专门的三农业务考核激励办法,简化贷款流程,提高三农服务质量和效率。其次,要细化农村客户市场,创新三农服务产品,对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群体,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最后,要抓住政策性支农机遇,有效利用政策补偿机制,弱化和降低“支农”风险,提高支农的综合回报。

3.创新业务品种,实现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及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要设立专门的产品研发部门,作好新产品的研发,测试和推广工作。要转变观念,大力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拓展评估咨询服务。可延伸保证业务,代保管业务,大力推行银行卡业务,提升农商行市场份额。加强同业合作,特别是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银行机构,达到平台互助,优势互补,实现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和赢利能力的多样化。

4.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打造现代化商业银行。积极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健全风险组织架构,要形成由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构成的决策体系,风险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构成的执行体系,监事会和内、外部监管和审计部门构成的监督体系。着力打造流程银行,通过科学流程前移风险管理关口,使风险管理更加集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 打造合规文化建设,积极推进风险管理文化,防范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人为的风险。 推进科学计量方法,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及时进行风险测试和风险调整。

5.实施科技引领战略,加快IT建设与开发的建设和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分步实施网点科技基础设施的改良工作,引进科技人才,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培养提升现有的科技人员业务素质。加大科技开发,科技开发不仅仅是管理上、技术上开发,还要注重在适应业务上的开发。随业务品种的不断开发,种类的不断丰富,风险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信息采集的不断的多元化,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将不断增加,所以科技开发一定要有统筹考虑。

6.转变用人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转变用人机制,打破传统的行政式管理模式,真正推行员工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方式,对员工的任用、奖惩、启用、提拔都应建立制度和标准上,以实际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民主测评为基础,增加外部理、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拓宽人才引进范围,既要面向系统外,又要善用系统内,实行全方位的选拔机制,并且对于引进人才要知人善用,用在刀刃上,用于适合的岗位上,发挥最大效果,要营造培养人才的环境和空间 ,结予人才展现的机会;进一步深化薪酬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岗位,以能力,以绩效定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确定人才价格,可辅以股权,晋升机会等一系列激励制度,引导业内优秀人才加盟。

7.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上市知名度。补充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制定和总结出适合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方案,打造“软实力”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大基础投入,统一标准,统一形象,统一宣传口径,提升农商行文化品位;加大对外宣传和展示的力度。作好农商行的品牌效应,应向外跨区域,跨行业延伸,展示农商行的风采,全面提升农商行的整体形象和声誉,为重庆农商行的成功上市作好铺垫。

篇6

一是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团队建设中,团队成员的思想是否统一,决定了团队的行动是否统一,也就意味着团队是否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因此,要特别发挥政工工作者在掌握政策、理论、方针、路线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团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做好团队成员形势任务教育,培养团队成员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二是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文化提升团队竞争力,对于身处基层一线、工作前沿的团队成员而言,如何建设合适的团队文化往往是个难题,无从下手。政工工作者的优势恰恰在此时得以显现,无论是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还是对整个企业文化的把握度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方法等,都要优于团队。政工工作者可以指导团队建立自己的愿景和个人愿景,激励团队员工共同奋斗,弘扬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指导团队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团队制度文化,打造团队特色文化,使团队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化特征更加明显,文化凝聚力更加强大。

三是在创新建设中发挥作用。创新是企业动力的源泉,对于团队而言同样如此。政工工作者在团队创新建设中的着力点可以放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上,通过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团队,争做知识型员工”等活动,帮助团队创造良好的学习文化与机制,使团队成员能自觉地融入到团队创新工作之中。

篇7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需求追随 发展

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精神,江苏省赣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政府、银行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等的支持、监督和管理下,在保持县级机构独立法人地位的同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开业。这次的改革是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初步解决了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为其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制度性基础。同时顺应城区内农村信用社机构服务对象城市化的实际,把农村信用社合并重组为商业银行,既可以解决产权制度问题,又可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还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可以说是一项颇具意义的改革。

改制后的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下设44个营业网点,其中营业部1个,支行30个,分理处13个。为广大城乡客户、企事业单位提供存贷款、结算、汇兑、、银行卡和保管箱等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改制后,截止20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0.8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8.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2.91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9.8亿元。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以更快捷的汇兑业务、更丰富的贷款品种、良好的银行信誉和高效的银行服务赢得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称赞与信赖。

一、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理论基础

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Hugh.T.Patrick,1966)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及发展方式的变化,市场主体会逐渐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随之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也就是说,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及其相关服务不断完善的动力。二是“供给优先”(supply-lead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他认为,供给先于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经济发展后反过来又促进了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帕特里克同时指出,两种模式特点不同,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模式的选择也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在经济尚不发达的阶段,“供给优先”型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而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需求追随”型模式替代“供给优先”型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休.T.帕特里克的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当地的农村信用社产权选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改革,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搞“一刀切”。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村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因此能够达到商业化金融运行的基础,如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信息共享等。此时,农村经济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根据休.T.帕特里克的“需求追随”理论,农村金融应该针对农业、农民对金融的需求来提供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因此,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农村商业银行。

二、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现实基础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趋势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必要性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业已经率先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生产与经营,产业化过程中的农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大,储存原材料、抵抗自然风险、建设完善的外部环境,都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而且,发达国家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产业化越是发达的地区对商业金融的需求越强烈。此外,东部地区在农业已经基本现代化的同时,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二、三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及从业人数持续上升,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村金融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公司,与城镇中的商业企业没有任何区别,对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有着天然的需求。因此,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有着商业银行存在的天然土壤。

(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良好条件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可行性

在东部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环境良好,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较少,没有政府指令性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相对领先。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信用社是按照商业化在运作,他们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能够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信贷资金的投放方向已经与商业银行无异,完全是以盈利为经营目标。因此,对于这样的信用社保留其合作之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顺应形势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必然选择,使其在以后的经营管理中更加能够名正言顺、无所阻碍。

(三)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利于公平竞争

除农村信用社外,早已有一部分商业银行把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建立了广泛的分支机构。因此,将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遵循同样的经营规则,享受同等的待遇,能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将会对其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好的满足地区经济、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遏制非正规金融的滋生,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农村金融市场。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

以赣榆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因农而立、服农而存,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为己任,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几十年扎根农村服务的经验以及与农民所建立的紧密联系,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宝贵财富,也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短期内很难实现的独特竞争优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商业银行仍将是农村地区网点最多、客户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以及这次改制,已使农村商业银行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资产质量、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等,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也要看到,在国家放开了农村金融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层出不穷的今天,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不仅有邮储银行的组建及其资产业务特别是涉农业务的不断扩大,有农业银行的加速回归,还有各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等。可以说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竞争是很大的。同时农商行自身在综合实力、风险控制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以赣榆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如何保持自身的行业优势, 在把握好服务“三农”的基本业务基础上,开拓业务模式,走出区域经营,提高综合实力,建设成真正治理有效、以盈利为目标和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仍然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在经营和改革中要面临的挑战。

(一)把实现银行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支持“三农”有机结合起来

应该说,商业性金融与乡村信贷、小额信贷不矛盾,完全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根在农村,服务“三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又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企业,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储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稳定同样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服务“三农”必须以确保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必须把农村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和谐发展的大潮中。以前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些问题,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支农责任而忽视农村信用社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高度相关。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以正确的银行经营理念作指引。这些理念包括市值理念、资本理念、质量理念、风险理念、服务理念、创新理念等。其中,“追求过滤掉风险的真实利润”和“银行市值的长期稳定增长”应当作为农商行这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的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经营理念。虽然通过改制,解决了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这个根本性问题,并实施了财务重组、消化了历史包袱,实现了自我发展,但也要看到真正建立好一个现代金融企业,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内功修炼,要在塑造品牌、丰富渠道、创新产品、建设团队等方面下工夫,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逐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形成多元化的利润来源

中国银行业特别是赣榆农村商业银行这样的中小商业银行,现在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渠道还比较单一,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性过强,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并不大,普遍地只有在10%左右,这与国外银行业利润构成中30%以上来自于中间业务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上也获得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但实际上也与成本低廉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有直接的关系。这是由我国金融发展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所决定的。但这种过于依赖于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一旦遇到经济周期向下波动,对信贷的需求减少时,要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就是相当困难的。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存贷款之间的巨大利差逐渐缩小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对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要单纯依靠存贷利差来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可能难以为继。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保持利润的稳定增长,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而银行业经营管制的逐步放松和混业经营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在资产扩张过程中,抓住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金融自由化的大好时机,努力探索更多更广的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在未来一段时期里,形成以存贷利差为主导、各种中间业务利润并存的多元化利润来源。

(三)把握好业务发展及资产扩张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

发展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有质量的发展。只有防范好风险,发展才有质量。农村商业银行一直面临发展不够的问题,发展业务是首要任务,但风险控制仍然是薄弱环节。当前,信贷风险依然是最大的威胁,我们要做的是全面清收不良贷款,加强大额贷款监管,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今,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以及国内商业银行安全运营带来一定风险和挑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要根据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带来的各类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和估量,及时调整发展观念和思路,巩固业务发展成果,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建立起一体化的危机应对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四)统筹好金融创新和规范管理的关系

我们要努力开发新金融产品,积极地进行金融创新。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需要,也是作为银行业控制风险的需要,是核心竞争力在对客户提供服务和银行自身发展中最现实的体现。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加快,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商业银行自身面临着更高的风险,而且一般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同样地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它们的剩余资金也需要寻求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慷慨地提供信用便利恐怕不足以对企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它们不仅需要信用便利,而且还需要更专业、更精细的理财服务,需要更多的金融产品来更好地配置财务资源。同时,制度建设要与业务创新同步跟进,规范管理,不断强化监控,提高风险监管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此外,银行业的风险控制固然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但通过金融产品交易来转移分散风险,同时又获得盈利机会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这些都需要商业银行大胆地进行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篇8

--李晖

9月5日至9月8日,董事长、 行长、监事长3位领导带领13个支行(部)行长(经理)、农区分理处主任及客户经理共计40余人赴张掖农商银行进行为期4天的观摩学习。通过此次观摩学习,我亲身感受了张掖农商行的发展轨迹,被他们严肃的工作态度,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昂扬向上的员工精神状态,高效规范的工作机制感染和鼓舞,更让我获益匪浅,感慨万千。

一、学习观摩情况

9月6日,秦州合行考察组与张掖农商行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经验交流座谈。张掖农商行徐行长详细介绍了张掖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经济状况及张掖农商行的基本情况;主管信贷的代国荣行长介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信用村组建设、贷后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马万里总审计师经理对审计稽核工作和合规经营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做了详实介绍。合行董事长为张掖农商行介绍了秦州合行的发展情况,考察组成员就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中存在的工作疑问、关心的话题向张掖农商行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积极求教 ,座谈会互动交流积极,气氛友好热烈。

座谈会结束后,我们相继参观张掖农商行营业部、小贷中心、西关支行、长安支行、党寨支行等几家网点,现场观摩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入户调查、授信、柜台办贷的详细经办流程,仔细翻阅查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级授信档案、借据及贷后管理档案、收回档案等相关资料。还参观了由张掖农商行信贷扶持的前进村嘉禾绿色农业有限公司、长安乡热带水果大棚种植园,了解了农商行支持当地特色农业的情况。

二、考察学习体会

体会之一:张掖农商行工作流程清晰,市场判研准确,是张掖农商行发展的基础。张掖农商行根据自身发展环境,坚持涉农支农定位,扎实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积极组织开展信用村创建评定工作,对种养、运销、经营大户优先通过资金支持;设立流动客户经理小组,入村入户开展存贷款服务;办理流程规范,贷款档案齐全,有效的防范了风险。在工作中,从小处入手、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金融业务需求,使设施蔬菜、沙漠农业、畜牧养殖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全区农业告别零散粗放的传统经营模式,朝着集约化、科技化、工厂化稳步迈进。而且在涉农业务发展思路及产品研发创新、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流程银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网点形象提升等多方面均走在全省信用社的前列。

体会之二:绩效考核完善科学,打破平均,激励机制成效凸显,是张掖农商行实现跨越发展的核心。如何实现绩效考核的科学完善历来是我们亟待破解重要难题,通过聆听张掖农商行绩效考核的先进经验,主要在于他们开发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系统,实现了绩效考核的客观化,公平化;在计酬上实现了等级岗位的差异化,给临柜人员和客户经理制定了详尽的等级评定制度,按工作区域、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划分严密的等级,按照不同的等级和岗位实行不同的定考核方式,拉开员工的收入差距,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达到了以考核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

体会之三:网点面貌优秀、员工工作态度端正为张掖农商行打下扎实的发展坚持。我们观摩的几个网点工作环境优越,卫生打扫彻底,工作开展尽然有序,员工工作认真,工作区环境整洁,物品摆放井然有序,柜员台面整齐干净,生活区院落、楼道干净整洁看不到任何杂物,宿舍里家具物品摆放整齐一尘不染。员工工作态度积极、扎实肯干、柜员全部上六休一工作认真、任劳任怨,客户经理人均包户近800至1000户、每天行走在田间地头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了解每一个农户家里的生活、生产情况是他们的必须,客户经理的工作都是自觉主动的,根本不需要领导在后面督促,我们的客户经理和他们相比在工作态度、实现认识上的差距太大。

三、今后工作思路

通过考察学习,从网点建设到环境卫生、从人员管理到制度建设,让我看到很多差距,张掖农商行网点功能分区相对完善,阳光信贷落实有效,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员工工作态度积极向上,工作认真负责,各类规章制度健全、绩效考核办法细致明晰;我们在这些方面任由一定差距,特别是部分客户经理工作部分责任、懒惰思想严重,不进村不入户、工作不细不实,没有主动营销、主动上门的服务意识。下一步我将从自身做起,认真做好工作,一是要学习张掖农商行的工作精神,更好的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克服畏难情绪,每天制定工作计划,逐项完成,同时督促部门同事努力将工作干在前面,将工作一抓到底,落在实处,认真彻底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要做好制度建设,学习期间,我们观摩了农商行多种规章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各项工作开展的保障,下一步我们要逐项对照,选取其中适合我行自身条件的内容加以修正,完善我行自己的各项信贷制度和客户经理管理制度。三是积极开展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要积极学习张掖农商行的创新精神,在信贷产品、业务办理、推广营销等方面推陈出新,要研究和借鉴先进同行的经验和做法,设计符合本地的信贷产品,设置适于操作同时方便客户的业务办理流程,在推广营销时集思广益,想办法出点子,拿出能真正吸引客户的东西做活动,将存贷款营销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四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更好的为基础网点做服务,要及时解决基层同事提出的问题,做到马上就办且一办到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尽量减轻基层同事的工作压力,能够本部门采集的信息坚决实行部门内部采集,将工作完成在本部门范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