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房屋建筑工程工法8篇

时间:2023-11-21 11:08: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房屋建筑工程工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房屋建筑工程工法

篇1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房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建设项目投资的成功与否,而且由于房屋是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其质量好坏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是房屋建设施工中的关键和核心,必须一丝不苟地对待。现阶段,随着国家和人们对房屋建筑质量的重视,我国房屋建筑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会经常出现墙体出现裂缝、地下室渗水、楼房倾斜等质量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建设施工中更加认真对待。

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特点

1.影响因素比较多,质量波动大。在房屋建筑项目的建设施工中,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经常受到设计、施工机械、地质、水文、气象、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施工中经常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同时由于房屋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和流动性,不具有一般工业产品生产的固定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工程质量易产生波动而且波动大。同时由于影响工程质量因素多,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波动,如材料的规格、品种的使用错误、施工方法的不当、操作的失误、机械的故障等等。

2.建筑施工的质量隐蔽性大。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中,由于其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导致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的隐蔽性大,死角多。因此在进行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中,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事后从表面进行检查,而难以再发现其内在的质量问题,造成质量隐患。

3.竣工验收局限性大。房屋建筑工程由于其特殊性,在建成以后不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将其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质量,或更换不合格的零部件,因此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此,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应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三、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人的因素难以实现全面有效控制由于建筑现场施工的操作型工序产品都具备了劳动密集型的特性,因此,在施工的时候所投入的劳动力就会更多,所以很难对每一个操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在工程的实践过程中,许多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也大大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2、部分施工材料质量存在隐患

由于在建筑施工中其所需的材料是较为广泛的,例如水泥、沙石和钢筋等等。此外,由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产品的面广且量大,因此,如果想要对施工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是较难实现的一个方向,所以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是采取抽验的方式来对施工现场材料进行检查。这也就造成部分的施工材料质量问题没有被检查出来,使得施工材料的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出现施工材料隐患。

3、其他方面影响因素

除了上面两方面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外,许多的劣质工程也是来自于施工过程中,只要包括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管理人员的监管的力度不足、质量监管体系不全,质管人员配备和素质和先进设备的配置等方面。在施工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运用正当的手段来承揽工程的施工任务。

四、房屋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研究

1、加强施工管理人员技能与管理培训

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是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毕竟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来进行的,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从招聘到培训环节做好项目施工管理。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做好施工管理人员招聘环节,将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三高人员招聘到施工管理队伍中,保障施工管理队伍的高品质。其次,对于招聘进入建筑项目施工管理队伍的管理人员,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做好管理与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队伍的监管水平与能力,确保建筑施工管理能够科学有效进展,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管理质量与水平。

2、对于房屋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管理的关键,加强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全过程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施工管理交底制度。在每一个项目施工之前,施工管理人员都应该根据规章制度做好施工管控工作。做好相应的施工管理交底工作。其次,制定相应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对不同的机械、材料、环境以及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确保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控制。再次,执行样板制度,在进行大面积的房屋建筑施工之前,房屋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实施样板间、样板房制度,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3、强化政府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的重要环节,加强政府加强主导,规范市场行为,是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建筑施工监管的关键。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建筑施工监管法律以及法规建设,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同时,政府应该打破部门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实现系统工程、专业管理、资源共享、管理有效性。另外,国家还应该加大对于监理事业的重视程度,提高监理企业监理程度,扶植房屋建筑企业监理事业的高效运转。还有,建筑施工监理单位在整顿或成立审批时要严格把关,质量达标的可以通过,不达标的不要迁就要达标之后才可以通过。同时,政府应该保障房屋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自律性,保证政府监管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

4、加强房屋建筑施工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房屋建设工程深受其影响,信息技术作为房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房屋建设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房屋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于质量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大房屋建设工程施工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工作,同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际,强化房屋建设工程施工信息化水平。另外,加强施工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房屋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成立情报监督管理、多方合作的信息系统平台,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水平与能力。最后,对于已经建立的质量控制信息系统平台,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于信息化监督管理系统定期检查工作,同时对于检查结果进行考核。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信息化建设,是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措施。

五、结语

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迅速发展,致使在建筑施工中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 工程的整体质量的好坏与国家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就会产生许多的隐患和质量事故,这严重地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实施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把质量管理作为头等大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引入实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健全管理制度,把好材料关,加大监理力度,进行有效地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从而全面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益。

参考资料:

篇2

【关键词】地下;工程;施工方法

0.引言

在城市空间极度拥挤的今天地下工程显得尤为重要,地下工程能缓解建筑用地紧张、交通阻塞等问题。而作为建筑工作者,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特点及施工方法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1.地下工程施工的特点

地下工程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工程,有其自身的施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2)工作条件差、工作面少而狭窄;(3)暗挖法施工时对地面影响较小,但埋置较浅时可能导致地面沉陷;(4)防水、防渗漏显得异常重要。

地下工程无论是施工难度、施工技术、施工环境都与地上工程结构有很大不同,风险性和危险性均高于地上工程,对于建筑人员,我们一定要吸取国内杭州地铁一号线施工大面积塌陷事故的深刻教训,建筑好地下工程,督促施工好地下工程,精益求精,不要存有半点侥幸心理,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高度负责。

2.地下工程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地下工程的安全性控制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所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不仅要解决地层与结构变形控制的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而且形成系统控制体系也非常重要。因为地下工程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必须在工程的前期对施工区位进行严格的地质勘查,首先从地质环境上规避可能的风险,然后从理论技术上来说需要针对一些地质工程的意外中吸取教训,以经验作为载体去更新自己的施工技术,完善科技施工。而从现在看来我们的地下施工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点:

2.1缺乏系统理论支撑

这一点需要我们理论结合实际,不管是从前的经验还是理论的实际都无法单一的为我们解决地下工程的问题,我们更多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引进发达技术,结合我们在地下工程中的经验来结合理论,全面性的去建立起新的理论,从而为地下工程建立系统的学说。

2.2核心技术过于死板

我们现在的地下工程很多都是为了工程而工程,缺乏变通,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效率在施工中的重要位置,因此我们的地下工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使得我们的核心技术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的水平。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在地下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在前期的准备中做出更明确的计划,争取用科学的方式与角度去解决可能面对的疑难问题。

2.3缺乏细化处理

我们现在的地下工程通常只会对检测数据进行检测化处理,而对环境风险以及地质风险等都没有细化处理,合适的我们在工程中经常会面对一些不同领域的自然问题而无从下手解决,从而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自然环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甚至造成地质性的自然灾害,对风险的准备缺乏全面性与针对性。

2.4缺乏完整的工程体系

工程体系的却是使得工程中难以对各个部门形成有效的支配欲保护,大家以各自为战居多,也难以对工程形成有效的指导作用,也无法再工程之中形成各部门的协作关系,使得工程效率大大降低。

2.5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一点是我们宏观可见的,地下工程通常对地上的交通也会带来影响,而地上交通的压力本来就很大,在加上地下的工程就使得地质更加脆弱从而容易受到侵害而导致地质灾害。而地下的环境更是有很多不可预测性。这对我们的勘探特别是工程中的勘探以及数据的更新提成了更高的要求。

3.地下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3.1基坑开挖技术

基坑开挖技术又称明挖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深基坑工程,涵盖了多种基坑围护开挖技术。从支撑技术上来分,主要有重力式、支撑式、土锚式、土钉式等多种技术;从基坑围护上来分,主要有简易围护墙法、木板桩法、钢板桩法、钢管桩法、灌注桩法、地下连续墙法等多种施工方法。随着基坑规模的加大,深度加深,城市用地紧张使得基坑离已有建筑物的距离越来越近,促进了基坑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向前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表现尤为突出,在这期间,时空效应基坑开挖法是时代的产物,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3.2沉井法

沉井法又称沉箱凿井法,适合于地下深基础施工,沉井施工时,先在地面上铺设砂垫层,设置支承垫木,制作钢板或角钢刃脚后浇筑第一节沉井,等待其达到一定重量和强度后,再抽去支承垫木,在井筒内边挖土边下沉,然后再加高沉井,分次浇筑,多次下沉,下沉到建筑标高后,用混凝土封底,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便构成地下结构。

3.3沉管法

沉管法也称预制管段沉放法,它适用于水底建筑隧道的施工,施工时,先在隧址以外的干坞中或船台上预制隧道管段,并在两端用临时隔墙封闭,然后进行拖运、定位、沉放等工序,将其拖运至隧址位置,沉放到江河中预先挖好的沟槽中,并连接起来,最后充填基础和回填砂石将管段埋入原河床中。

3.4顶管法

主要适用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管道工程施工,包括穿越江河、湖泊、港湾水体下的供水、输气、输油管道工程;穿越城市建筑群、繁华街道地下的上下水、煤气管道工程;穿越重要公路、铁路路基下的通讯、电力电缆管道工程;水库坝体涵管重建工程等。

4.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趋势和展望

4.1信息化方向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地下工程施工也不例外,地下施工技术与原有的计算模型、计算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构成以施工监测和信息为显著特征的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是地下工程施工的发展趋势之一,相信在以后的地下基础施工中会担当大任。

4.2加强勘探工作

勘探工作是地下工程施工的必备环节,尤其是地下隧道的建筑和施工,地质勘察工作对制定方案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施工单位只是对隧址地质情况概括性的描述,还不能形成有效的指导价值,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施工中,必务打开地层后进一步对地质进行勘探。为此,加强施工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开发、研究,发展和利用多种勘探手段,准确而及时获得大量多而有用的地质信息资料,对地下基础施工非常重要。

4.3加强应用施工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加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是我们推进地下工程高效施工的长效办法和措施,主要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优化爆破建筑,经编程后由计算机控制钻孔,提高爆破能力。二是加强对湿喷混凝土及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完善施工工艺。三是加强对预制拼装式衬砌的研究应用,使预制混凝土向尺寸误差小、拼装密封条件好的方向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地下工程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解决城市建筑面积狭小、交通阻塞等城市通病的较好的建筑形式,优点突出、特色鲜明,但是因其施工难度、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为建筑人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搞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为我国地下工程的高效科学施工做贡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结构建筑人员尤其是地下工程结构建筑人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也希望为研究本课题的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卫星.浅谈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安全[J].河北交通科技,2009(6)

篇3

关键词: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一)承载能力低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土的抗剪强度时,就会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而当软土地基的荷载较大时,地基变形大,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

(二)压缩性较高

软土由于空隙比大于1,含水量大,容量较小,且土中含大量微生物、腐殖质和可燃气体,故压缩性高,且长期不易达到固结稳定。

(三)含水饱和度较高

软土的含水量很高,透水性能很低,垂直层面几乎是不透水的,对排水固结不利,反映在建筑物沉降延续时间长。

二、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方法

软土路基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该段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以下几项处理方法:

(一)换填垫层法

利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沿途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部分(或全部)软弱土或不良土,形成双层地基或改良地基,已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

(二)表层处理法

在原软土层顶面通过铺筑一层能改善剪切特性、压缩特性或透水特性的其他材料或土工材料,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的处理方法。

(三)排水固结法

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井,然后利用路基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上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空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四)化学加固法―深层水泥搅拌桩

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加入水泥或其它化学材料,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称为化学加固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和一般人工填土,也可以在处理裂隙岩体及已有构筑物地基加强中。

三、软土地基处理不好的危害后果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常见的事故有:

(一)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作软基处理的地段未作处理设计

此类工例不少,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二)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

汕头磊口大桥引道.由于高填土引起线外土地隆起,民房受损.路基难以稳定,只好增加桥梁长度,建成后一段时间,仍然出现锥坡不均匀下沉,又做了处理,现已改建新桥。中山县附近的狮窖口桥,原设计是拱式桥跨,台背填土较高.由于高填土的推力作用和地基严重下沉,使桥台被推坏,拱体损伤,新路旁的老公路被挤移,将一条近10m宽的水沟填塞,路外厂房和民房受损,迫不得已改变桥型(原拱桥拆掉重建梁桥),增大桥长,降低路堤。

(三)虽然作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珠海南屏桥引道,虽然软土采用砂并结合分级加载预压处理,路堤填土高度7m,南岸砂井施工完成后,仅填土到2.5m高(第一级加载)时就发生破坏,北岸在第三级填土完成时发生破坏。填土完成也发生破坏。经开挖分析,原因是地质资料不准确,填土速度过快,后加的反压护道又阻塞了砂垫层的排水通道。最后采取了挖深边沟排水(挖边沟时,原路堤底有大量的水流出),用袋装砂井(原先的砂井是无袋砂井)和铺土工布进行修复。

(四)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新会虎坑、大洞桥的引道,原设计对软基都作了袋装砂并结合砂垫层加固处理,由于投资限制,大部分路段的处理被取消。在施工过程中,有几处路堤发生滑塌现象,通车后整个路段不均匀沉降明显。主要原因是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也未作施工观测,填土过快,碾压不当。其填料采用开山石渣土,其中合有大块石,运料没有做到均匀卸土,合理分层,而是堆成厚层用强振碾压,使强度很低、灵敏度很高的软土地基受到破坏。末作加固处理但按规定施工的路段,虽然后来沉降较大,但没有发生破坏。

(五)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

软土地基上往往有一层强度比软土高的土层,被称为“硬壳层”。“硬壳层”可以起到承重和扩散应力作用,利用好“硬壳层”对于减少工程投资是有意义的。有的地区甚至认为,有“硬壳层”存在的软土地基,宁可不作土地基特殊处理,充分利用“硬壳层”的扩散应力作用,采取预压措施,以保持填筑路堤的稳定。但若对“硬壳层”的勘察、利用工作做得不好,则达不到顶预想的效果。

篇4

关键字: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业是国家一项重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建筑房屋的安全性和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人们所讨论的重要的话题之一。但是在建筑工程中,一些普遍的通病还是时有发生的。例如:经常发生混凝土构件裂缝、屋面渗漏、卫生间、厨房地面渗漏等质量问题。这些都对建筑物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这里,我主要是想从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剖析,提出防治措施。

一、常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剖析

(一)工程设计方面原因

工程设计方案的好坏是工程取得成功的根本。只有设计精良,才能建成优质的工程。但是在当前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有时存在着工程设计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或是工程设计人员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等原因,这些都为工程质量留下安全隐患。同时还存在着有时由于设计构造的不合理,设计人员生搬硬套,没有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条件进行设计,这样也会造成工程质量产生问题。例如:在许多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没有针对建筑的特点进行专门的热工的极端,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措施,导致个别的墙体出现问题。这些设计上的隐患是建筑工程产生质量问题的根源,解决好工程设计的问题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二)工程质量管理方法的原因

虽然当前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完全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在建筑行业中还是采取较为原始的工作方式。因此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的责任心以及专业程度、工程监督制度、施工的程序以及开发商对于工期的要求和经济效益这些因素都决定着工程的质量,这些因素的存在增大了产生质量通病的几率。例如在某些工程中,由于某些工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导致使用错误的原材料,而施工方面有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这些就为工程质量不过关埋下伏笔。或者是由于施工操作人员不合乎施工规范,在施工的过程中让一些杂物进入了住宅的管道当中,这些就会造成建筑排气管道和排气孔出现堵塞的现象。所以要防范建筑工程通病的发生,应该加大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监督机制和办法,把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减小到最低。

(三)工程的施工和新材料的使用方面的原因

工程施工体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涉及面非常广泛,所以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非常多,例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气象、操作办法等因素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新的建筑材料的应用往往会给建筑工程带来技术创新,并使建筑工程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同时还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有效的防范了建筑工程通病,例如:近年来,一些施工单位开始加大使用外墙的保温构造体系,成功的克服了墙体返潮的现象;在有现在PVC塑料水管的广泛应用,克服了下水管道接头处易跑水等缺陷,大量的减少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

当前新材料的使用减少一些建筑通病的发生,但是我们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使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一些地区由于技术不成熟、缺乏经验,盲目的使用新材料,反而给建筑工程带来新的建筑工程通病。所有对于新材料的使用也要谨慎,应该利用科学的态度进行周密的考察然后在进行推广使用。

二、建筑工程通病的防范措施

(一)合理精确的设计是防治质量通病的根源

这就要求设计单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审核设计方案,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同时要认真考虑所施工的实际情况,防止产生质量通病。坚持全面贯彻执行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施工图纸要严格把关,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把易发生、危害性和影响较大的通病进行有针对性的严格审查。我们认为对于设计单位和设计工作人员应该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 要利用专业的知识按照程序对设计图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在设计方案中是否存在产生质量通病的隐患,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2 加强对设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设计人员责任心,防止在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3 坚持达到设计的深度,把有可能出现质量通病的问题提前客服调,避免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难以应付的局面。

4 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不要盲目的设计图纸。在建筑材料方面的使用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使用,不要总是认为新材料就是好材料。

5 坚决执行建筑施工的标准,对于建筑单位提出的违返施工标准的行为坚决不能执行。

6 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标准进行的验收工作,严格把关,看所建筑的工程是否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的。

(二)工程质量管理是防治建筑工程通病的根本保证

首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在验收过程中,要按照标注验收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并严格履行验收签字程序。对于验收不合格的的地方,坚决要求进行整改。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施工配件的验收。对于从业人员加强技术水平的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心。要想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必须要重点抓住管理这个方面,因此应注重以下几项措施:

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工程通病的防范意识。首先要管理人员从思想认识到建筑工程通病的危害。并通过以前一些具体的事例,加深工作人员对于通病危害性的认识,把防治建筑工程通病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求所有从业人员对于建筑工程通病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对建筑工程通病产生一种厌恶的感觉。

2 加强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要能够提出有针对性、有效的措施。

3 建立健全建筑过程中各项施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体系。以制度作为保障,过程中严格把关,做到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负责人,以便做到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找到负责人,具有可追溯性。

4 建筑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应该设置项目管理机构,并且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定有关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在工程开工前,向有关承建单位提出质量的要求和目标。

5 承建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机构应该针对工程的特点将容易发生建筑工程通病的环节进行严格监督,把握质量。

6 监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做好巡视、旁站和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要求整改,整改不合格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严禁工地上出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保证监理活动的公开公正,保证时效,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三)施工质量是防治质量通病的关键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遵守建筑工程技术操作的规定,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施工的材料要有质量保障。因此要提高施工的质量应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1 认真调查使用材料的特性,并时刻注意到材料特性的不足,以及周围环境是否对材料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安全施工的保证,是防治建筑工程通病的关键环节。

2 调查施工的过程中各个环节是否配合默契,是否完全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时刻进行检验,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质量通病

3 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性,选择一支技术过硬、合作能力强的专业化的施工队伍,是防止质量通病的有效办法,有些施工队伍是由零星的民工组成的,这些人员对于施工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结束语:

房屋建筑的质量关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在建筑工程中那些环节容易出现建筑工程通病,在这些环节当中做好防范工作,把发生建筑工程通病的几率降到最低。首先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做到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建筑工程行业的准则,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管理和监督,实行层层把关,及时有效的预防,建筑工程质量的通病一定会得到改善,而建筑工程的质量一定会取得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海洋等.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J] . 甘肃科技,2008 ,24 (2)

[2] 董昌盛.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几种质量病害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07 , (3)

[3] 游逊,邱灿.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J].江西化工,2009,(01).

[4] 丁西同,刘登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讨论[J].科技信息,2010,(07).

[5] 夏伟.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10,(08).

篇5

关键词:房屋建筑;缺陷;处理方法

房屋建筑工程是关系到人身安全的重要建设工程,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建设中的首要问题,无论是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施工者都应该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常见的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有房屋建筑出现墙面裂缝、房屋沉降、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任何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房屋整体质量下降,可能出现墙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墙体渗漏、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可大可小,都会成为房屋安全的隐患,因此在建筑中应该狠抓工程质量。

一、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常见的缺陷和弊端

1、土方工程中的缺陷。房屋建筑工程土方工程是整个工程的先导工程,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方工程面广、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土方工程多为露天作业,施工受到气候条件级土质条件的影响大。在基底工程中,常会出现基底超挖,基底为保护,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等问题。在实际施工中,盲目过多地增加压实遍数,致使土方出现问题。由于土方工程的涉地范围之广、场地平整面积过大、填土过深、未分层夯实;场地周围没有做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或者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排水坡度不满足要求;场地周围没有做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或者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排水坡度不满足要求以及测量误差超过规范要求等原因,而导致场地内在平整以后出现局部或大面积积水。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工程中,最大的缺陷即是因为操作错误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2、粱、板、柱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现象。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松软、出现石子多、矿浆少、石子之间由于缺少矿浆而形成了空隙类似的蜂窝状孔洞;而麻面产生的现象是,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了缺浆导致产生分布面广,口径小的小凹坑,整体看上去像很多小麻点,整个水泥面粗糙。孔洞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就存在着尽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浇灌,内部的钢筋明显外露。模板表面粗糙或隔离剂涂刷不均匀,而在拆模时出现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或者是涂刷不均匀,风干程度不一,在拆模时有些未完全粘结的混凝土呈块状掉落。 模板拼接不严 ,造成局部孔隙,在涂浆时造成小部分矿浆从孔隙中漏出,最终导致浇注的部分出现孔洞现象。 混凝土配合不优 ,过稀或过干,导致粘结力不够或太强。

3、主体工程中的缺陷。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在于因砌筑不当而产生的裂缝、位移、排水不当以及因为冬季施工的影响导致的砌筑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在钢筋工程中,关键就是在于控制钢筋的入场及现场加工以及钢筋的捆扎。在钢筋捆扎机固定时,钢筋接头未知错误、产生位移、绑扎街头等接头对接而为错开以及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被踩在脚下等问题。模板工程处理不当常会导致墙体、墙面都出现质量问题,如墙体混凝土厚薄不匀,墙面不平整、模板粘连,边角不直、不正等。在混凝土工程中,关键在于混凝土的配制及浇筑。在工程中,若是因混凝土的配制配比不合适,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起泡、裂缝、麻面等问题;在浇筑过程中,若是浇筑程序不当,常会出现漏浆、烂根等混凝土常见问题;若是在保养过程中,因保养失当,常会有楼板、楼面凹凸不平及裂缝、崩裂等情况发生。

4、散水坡塌陷、地下室渗漏。散水坡与结构主体墙身未完全断开。 纵横向伸缩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升、降而最终导致裂缝产生。 散水坡宽度小于挑檐长度 ,散水坡此时就起不到接水的作用了。 散水坡低于房区路面的标高,雨水积于路面而无法外排。 绿化带距离散水坡较近,散水坡底部受绿化灌水或雨水影响,回填土下沉,散水结构遭受破坏 ,导致散水塌陷,以致地下室渗水。散水坡塌陷、断裂,地下室顶层墙面渗水,有的发黑发霉,影响墙面美观,同时也影响地下室存放物品。

二、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支持及缺陷预防和处理方法

1、在土方工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一,应该根据结构基础图绘制基坑开挖基底标高图,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临近基底时,要派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标高;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基底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考虑结构尺寸外,应根据施工实际要求增加工作面宽度。其二,地下防水,要多方案、多材料的比较,选择一种价格合理,最适合现场实际情况使用的防水材料;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卷材末端的收头处理,必须用嵌缝膏或其他密封材料封闭。其三,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上层土;回填时,应在夯压前对于土适当洒水湿润,对土太湿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

2、针对麻面蜂窝现象,应做到如下要求。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在砌模前检察模板表面,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而在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隙须用油毡纸、腻子等将缝隙堵严,模板隔离剂必须选用长效的。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都要经常检查,做到计量要准确,混凝土要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 混凝土需要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一般原则是浇灌一层就必须振捣,将其中的气泡完全排出,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还需时刻敲打模板,如此便于混凝土内的气泡完全排出,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米时,就应当设串篙或溜槽,此外还需注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模板支撑是否严实以防漏浆情况产生,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小时,沉实后再浇上部的混凝土,以避免出现下部密实上部疏松的 “烂脖子”现象。

3、在主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不能采用粒径大的石子进行铺埋,而应当选择小粒径的石子和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而后认真分层振捣密实。在钢筋工程中,宜用梯子筋、定位卡或临时箍筋加以固定;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应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钢筋加工成形时应检查平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在模板工程中,墙体放线时误差应小,穿墙螺栓应全部穿齐、拧紧;要定期对模板检修,应随时进行修理;对于阴角处的角模,支撑时要控制其垂直度。在混凝土工程中,为防止混凝土墙面气泡过多,应采用高频振捣棒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遇钢筋较密的部位时,用细振捣棒振捣,以杜绝蜂窝、孔洞;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4、在处理地下室渗水时,要严格散水坡的基础回填一定要分层并且夯实,回填土最佳的是采用“三合土”但是这样的话工程造价会比较高。采用去除了大块石头的原土回填,应注意分层撒水夯实,低层建筑在实际施工中采用 “水夯法”比较多,因为这种方法较果也比较好。由于水夯法在施工中经常用到,灌水的度需要准确掌握,在高层建筑和结构安全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中不要使用该种方法。散水坡的垫层须用毛石、砂、碎石混凝土等材料,结构必须密实和牢固。散水坡应从下面的垫层到平层和面层与墙身勒脚处断开,以防止建筑物沉降时破坏散水结构的整体性。设计时要考虑到房屋建筑轴线设置温度缝,这是防止因温度变化酿成散水坡伸缩而损坏散水坡。散水坡设置的纵向、横向伸缩缝均采用柔蛀沥青或沥青砂浆进行充分填实,堵住缝隙。

参考文献:

[1]李世永,刘斌.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治理的探讨[J].工程质量,2009(5).

[2]付立彬,王永伟,付晓彦.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中建筑,2011(2).

篇6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施工工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快速进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在稳步上升。但是依然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例如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就暴露出我国许多房屋建筑质量存在很多漏洞,导致了人口伤亡。但是在日本以及新西兰等地的地震中却是零伤亡,这就足以证明房屋建筑的质量不仅关系经济建设这么简单,同时关系到人身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制度改革,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激烈的竞争更多的是偏向于价格竞争,房屋建筑的质量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目前新形势之下,顺应时代趋势来加强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建设来切实提高房屋建筑质量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中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监管从业人员的管理不够规范。在我国对施工建筑企业进行改革的数十年来,尤其是私营建筑施工企业中,农民工的出现全面替代了过去的工人阶级,这些农民工的出现凭借其低廉的劳务成本为施工企业节省了许多人力成本。但是这些农民工组成的施工队其形式却多为非法人,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实体,同时也难以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在笔者调研中发现了大量无证上岗或者借证上岗的现象。

第二个问题就是目前施工企业的市场准入方面把关不够严格。因为我国施工企业的改革还不够完善,大多数的国企改革更为畸形,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失较为严重,人才流失现象突出,很多施工企业甚至只留下了几个人员来守住公司的资质证书,然后才去皮包公司的管理模式来出借其施工资质来维持公司生存。除此之外有,还有一些劳务公司随着目前农民工大量出现而披上了劳务公司的外壳,在施工企业中出现了大量的有资质无能力或者资质较高但是实际施工能力较低的企业。无证施工以及超出规定承包工程等现象频繁。

第三个问题就是参与到建设中的各方面没有按照合同或者法律规定来履行其主体责任。根据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条例,参与到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建设单位以及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负责监理的单位需要按照合同和法律来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负责。但是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参建各方却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个规定,很多单位都简单的认为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由监督单位负责的,尤其是在房屋建筑工程验收阶段,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自己才是质量验收的责任主体,这样就导致很多单位都没有严格的根据验收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施工作业。

第四就是负责施工监理的单位存在很多违规行为。根据笔者调研,我国监理单位中存在的违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越级监理,具体来说就是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来承担施工监理的业务;第二就是跟施工建设单位之间签订假合同,靠出售图章等来收费,却不承担监理工作;第三就是靠推销建筑施工材料以及推荐施工队伍来获得非法利益;第四就是监理人员的执业资格不够规范,监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最后就是监理单位没有严格的根据规范和标准来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和主体工程来进行评定工作。

第五就是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督范围较为狭窄。目前,我国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督范围主要是局限在施工阶段,仅仅依靠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以及实体质量的监督,但是在房屋建筑的策划阶段以及勘察设计阶段等还没有足够力度的监督,这就不利于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全面宏观的监督工作。

做好资质审查工作以及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房屋建筑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做好工作:

第一就是严格把关对于资质的审查工作,同时把好房屋建筑市场准入关。在此方面,我国应该首先加强针对施工企业资质审查的立法工作,针对很多私营建筑企业没有施工资质的问题进行重新定位,完善资质审查的具体内容。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应该加强对于参建建设全过程的资质审查,严格把好施工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

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及惩戒制度,一旦发现其出现资质挂靠现象就应该直接降级或者吊销资质来对其处置,将出现挂靠的企业记入黑名单并且没收其靠非法经营得到的收入。对于挂靠的自然人也需要进行处罚,让其得不偿失。同时司法机关还需要加大对于资质挂靠企业的打击力度,对于越级以及超出资质范围承接业务等行为进行重点查处。认真的组织对于建筑施工和设计单位的资质年检工作,取消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从事建筑施工的资质,或者相应的降低其施工资质。

完善监督手段和范围

目前我国政府对于房屋建筑的监督管理,应该以信息技术为创新点和支撑点来实现房屋建筑监管的信息化以及网络化。在实际工作中打破地方上的保护来实现监督科学化,通过不断改进检测设备以及仪器来使用建筑技术发展需要。通过技术化和信息化、网络化等新兴创新点来提高监管效率,推动全行业的信息化以及科学化进步。

在房屋建筑实体的把关上,从随机抽查向全过程的环环把关转变,从传统的现场检查方式向科学仪器和计算机检查转变,通过数据图以及表哥等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从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向全过程的监督转变。改变目前政府负责房屋建筑监管的只能,促进社会监督的专业化,以经济手段结合法律手段来对房屋建筑工程实施监督。

对于房屋建筑市场的监督范围,还应该覆盖到项目的勘察设计阶段以及使用阶段。在项目的策划阶段,其质量监管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关键所在,应该满足我国的规划以及环评和消防设计需求。根据笔者调研,现在很多楼盘项目因为设计质量较差导致了许多住户的采光和通风等得不到有效满足。在汶川地震中很多倒塌的房屋都是因为在设计阶段没有达到防震需求。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阶段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需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目前在城镇二手房交易中,在装修阶段出现损坏房屋建筑质量的现象十分突出,很多用户都因为不了解保护工程质量的有关知识而在装修中为了盲目追求效果而破坏主体结构,给房屋的使用留下很多安全隐患。

做好房屋建筑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是一个涉及到多方施工主体,同时又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涵盖了勘察设计、施工和使用的负责系统,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做好房屋建筑的质量监督工作,就需要确立系统观念,对其进行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的监督,也就是包括了质量保证、工程保险和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体系。

目前加强社会监督体系的作用,可以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参与监督,设立投诉中心,社会用户可以通过信函或者网络邮件、电话等形式来反映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有奖举报制度,对于在质量监督中做出贡献的举报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目前在我国,施工腐败也是导致建筑存在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通过领导责任制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事故责任。

结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过去的质量监督模式还有待完善,这就更加需要政府做好角色定位,同时促进企业自身监督和社会监督逐步完善来满足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全裕利.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5)

篇7

【关键词】软土地基;房屋建筑工程;处理方法

由于软土地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这就影响了房屋的安全,给房屋带来了许多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了事故,就会产生不可预想的后果,本文从软土地基的定义和危害讲起,具体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软土地基的问题。

1.软土地基

1.1软土地基的定义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由此可以看出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中国的高级房屋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有机土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

1.2软土地基的危害

而我国领土辽阔,既有沿海、大山又有沙漠,所以软土较多,这就导致软土地基较多。而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例如:汕头磊口大桥引道.由于高填土引起线外土地隆起,民房受损.路基难以稳定,只好增加桥梁长度,建成后一段时间,仍然出现锥坡不均匀下沉,又做了处理,现已改建新桥。中山县附近的狮窖口桥,原设计是拱式桥跨,台背填土较高.由于高填土的推力作用和地基严重下沉,使桥台被推坏,拱体损伤,新路旁的老公路被挤移,将一条近10m宽的水沟填塞,路外厂房和民房受损,迫不得已改变桥型(原拱桥拆掉重建梁桥),增大桥长,降低路堤。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例如:新会虎坑、大洞桥的引道,原设计对软基都作了袋装砂并结合砂垫层加固处理,由于投资限制,大部分路段的处理被取消。在施工过程中,有几处路堤发生滑塌现象,通车后整个路段不均匀沉降明显。主要原因是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也未作施工观测,填土过快,碾压不当。其填料采用开山石渣土,其中合有大块石,运料没有做到均匀卸土,合理分层,而是堆成厚层用强振碾压,使强度很低、灵敏度很高的软土地基受到破坏。末作加固处理但按规定施工的路段,虽然后来沉降较大,但没有发生破坏。所以软土地基对大桥、道路和房屋都有巨大的危害。

2.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降低地基的压缩性,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质特性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

3.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3.1水泥土搅拌桩法

水泥土搅拌桩是胶结法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它利用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与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固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地基,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的目的。其地基应视为复合地基,桩同承担荷载。它具有施工速度快,设备轻便,便于移动,方法容易掌握,处理深度较大等优点。但是在水泥搅拌桩打入软土之前要进行试桩,检测该软土对水泥搅拌桩的影响和水泥桩在软土中的应力测试。从而来了解在水泥搅拌桩打入软土前的各项指标如:桩的硬度,桩的粗细等等,之后确定水泥搅拌桩的数量和桩的指数。试桩在每个标段中必须要超过5根,而且在试桩成功之后水泥搅拌桩才可以正式施工。对试桩进行检验时,可在7天之后将试桩直接开挖取出或在两周后取芯,看水泥搅拌桩是否搅拌均匀以及水泥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之后就开始施工,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桩位放样一钻机就位一检验与调整钻机一正循环钻进到设计深度一打开高压注浆泵一反循环提钻、同时喷水泥浆到工作基准面 0.3米以下一重复搅拌下钻、同时喷水泥浆到设计深度一反循环提钻到地表一成桩结束一对下一根桩进行施工。

3.2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

由于在软土地基上建设高层建筑,加桩的地基不一定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这需要在加桩的软土地基里加入一定的土合材料。一定土工合成材料的作用机理在砂垫层中间铺设一层具有一定强度的土工合成材料,增加了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提高了路堤的稳定性。同时复合体具有一定的刚度。上部荷载得到有效的调整,使差异沉降减少,均匀度好。由于复合体能承受较大拉力,地基受力变小,路堤中心沉降明显减小。由于土工合成材料与砂垫层的整体作用,不仅减少了不均匀沉降,而且还可减少地基的总沉降,适应路堤的快速填筑,而荷载的迅速增加。加快了软土的固结作用。从而使沉降加快。减少后期沉降,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这样固结的软土上做地基,就能承受更大的荷重。

3.3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方法不需要堆载,省去了加载和卸荷工序,缩短了预压时间,省去了大量堆载材料,所使用的设备及施工工艺均比较简单,无需大量的大型设备,便于大面积施工。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承受荷重不足等问题。真空预压法的主要工艺流程是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内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然后在地面铺设砂垫层,其上覆盖不透气的密封膜使其与大气隔绝,通过埋设于砂垫层中的吸水管道,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将膜内空气排出,因而在膜内外产生气压差,气压差即转变成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地基不会产生剪切破坏,这对软土地基是有利的。

3.4换填垫层法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砾料)称为换填或垫层法。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一般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

4.结语

现阶段人们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所以对质量要求也很高,合理和科学的利用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会使地基承受的荷重增加,节约资源,保证了房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的暖通设计对建筑工程来说十分重要,建筑企业通过对暖通工程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的设施配置。今年来,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对暖通进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重要性

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居民入住以后的舒适度,关系到建筑的宜居性,在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北方,房屋建筑的暖通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冬季时的室内温度。作为建筑使用过程中能耗最大的部分,建筑采暖系统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使建筑的节能效果能够达到当地规定的节能标准。确定工程的暖通方案,就是确定建筑的供暖空调标准,需要在建设项目进行初步设计时就要确定,合理的暖通设计方案可以降低工程的投资成本,同时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 根据不同地点的气候习惯以及居住习惯,建筑的暖通设计方案也有较多的不同,根据工程建设情况而制定的暖通设计标准,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性能,标准所采用的室内设计温度决定着暖通工程的投资。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归纳,建筑单位要进行系统的暖通工程设计。

二、建筑的暖通设计方案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 房屋建筑暖通工程包括建筑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以及制冷系统,整个暖通工程的设计应该以改善建筑内部的微环境为目的,同时要以便于施工和节约能源为原则,根据暖通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筑的暖通设计方案大体上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用途及使用要求原则 暖通工程的设计应该根据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日常居住的建筑,其暖通设计与大空间人员密集处的暖通设计肯定会有所不同。根据建筑的用途和使用要求,暖通设计的方案应该注重其合理性。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情况以及能源情况,暖通设计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应该注意与相关的技术专业配合,使暖通工程的设计合理化。 2、维护成本原则 暖通工程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运行故障,如位于地下室的配电所,若通风不畅会导致建筑群整体断电现象的发生,因此在暖通工程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系统的维护成本。在布置暖通工程的设备以及管道时,应该为后续的安装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同一工程中使用的设备,应该尽量选择统一的型号,以方便后续维护工作的进行。

3、节能效果原则在目前化石能源日益紧张的大形势下,暖通工程作为建筑耗能的主要环节,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在进行暖通工程的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系统的节能效果,包括施工过程中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两个方面。暖通工程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在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时,需要考虑整个系统的节能效果,在热工要求合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自然通风。

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法

暖通工程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根据暖通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为了改善建筑内部的环境,暖通工程的设计者应该结合建筑所在地的实际气候情况,进行合理的细节设计,具体说来,建筑的暖通设计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方案 房屋建筑的通风系统决定着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决定着室内相关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风向和排风量,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设计。为了降低工程的造价,目前建筑中的配电机房多位于地下层,对通风系统的要求较高,因此地下室的通风系统应该能完成排热的任务,并且要兼顾防火设计的要求;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设计与配电房相似,在柴油机储油间的通风设计上,则需要一定的防爆处理,可以选择防爆风机。

2、采暖系统的设计重点 目前的房屋建筑的采暖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板辐射,一种是暖气片散热,这两种系统各有优劣,在选择上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为了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宜居度,地板辐射的采暖方式应用得比较广泛。在设计建筑的采暖系统时,可以选择化整为零的方式,改变传统的集中供暖的方式,以单元为单位建立独立的小型供暖系统,改善进水和回水的效率,有效促进水的循环流动,保证采暖的效果;热水供暖的方式可以采用上行下给的单管方式,既减少了管材的耗费,也方便了后续的维修。

3、空调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暖通设计工程中的制冷环节一般由空调完成,在部分地方空调也承担着冬季取暖的任务,因此在空调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冷热源的选择,根据工程的概况进行合理的选型,既要符合现行的节能标准,又要满足建筑的制冷和取暖需要。空调的水管在建筑的伸缩缝处,应该设计出膨胀节,以避免建筑受到温度以及沉降等原因的影响时,导致空调的供水管道受压变形,使系统出现漏水的现象;空调的供水系统需要做好平衡工作,根据系统中的水流量以及水压,根据系统的循环方式,以同程管道和平衡阀来使供水系统保持平衡的状态。

4、大空间内的暖通工程的设计思路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大空间建筑也越来越多,对大空间的暖通工程的设计区别于一般的房屋建筑,需要根据大空间内部的空间特点,进行专门的设计。大空间的室内空间高度因功能不同可能有所区别,高层建筑的中庭高度可达 100m 左右,容易形成温度阶梯;根据空间内部的居留特点,人群往往比较密集,但因人均空间体积较大,对换气次数的要求并不高。具有高大空间的建筑一般采用单独热源的方式进行取暖,室内的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注意送风系统的合理性,并且注意对风量和射程进行控制,在冬季应该适当提高送风的速度。

5、绿色材料的使用 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空调控制系统,地源热泵能够对地下浅层的地热资源予以充分利用,不仅可以供热,还兼具制冷的功能,地源热泵的地热资源包括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等。在寒冷的冬季,可将地能中的热量挥发出来,然而对其温度再做进一步的提升以满足室内采暖供给,反之,夏季则将建筑物之内热量抽取出来,将其释放释放到地能中。与空气源热泵相比,采用地源热泵后建筑物室内温度具有全年波动幅度较小的优点。在冬季,室温高于空气温度;在夏季,室温则低于空气温度,因而相比于空气源热泵来说,地源热泵具有更高的工作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目的。与此同时,空气源热泵需要及时除霜,而地源热泵则无需如此,从而使结霜现象以及除霜作业所导致的热量损失得到降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的暖通设计是很多建筑单位关心的重点,建筑单位通过对暖通的设计对建筑进行后续的建设,增加建筑的舒适度,同时也增加建筑物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无论是什么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都为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纲领,对以后的工程,以及造价起到指导性作用,暖通工程也不例外。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以保证暖通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爱萍.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方案比较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