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劳动的哲学观点8篇

时间:2023-11-20 09:57: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劳动的哲学观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劳动的哲学观点

篇1

[关键词]12导联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缺血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172-04

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是引起老年人的重要死因之一,其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和年龄成正比例关系。临床上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状况,更有甚者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死亡。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但因其成本高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无法普及。所以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成为现在临床医生诊治患者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动态心电图能够连续记录患者24h的心电信号情况,检出率高,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90例患者进行检测并且相互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接受检查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纳入标准为:(1)年龄42~75岁,平均(47.3±2.1)岁;(2)病程为4个月~19年,平均(8 27±3.05)年;(3)患者全部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电解质紊乱患者;(2)心肌炎、心肌肥厚或心包炎患者;(3)肝功能异常患者。男59例,女31例;其中心绞痛7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0例;合并高血压52例,合并高血脂33例,合并2型糖尿病18例。整个研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进行。

1.2检测方法

将9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进行入院治疗。所有的患者全都停药观察3天后,进行常规心电图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测方式:待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后,采取平卧位,用麦迪柯斯心电工作站进行心电图进行连续的描记,心电图的基线必须平稳,而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若符合以下2条:(1)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05mV;(2)同一导联中T波1min;(2)与等电位线基线相比,ST段下移>0.1mV;(3)两次出现ST段下移时间间隔>1min,检测ST段以J点后80s位标准,则诊断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断可根据患者发作时的心率、节律、起止时间、持续特点、伴随状况、临床症状等结合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室性/房性早搏早期发现、二、三联率/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的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P

2结果

2.1两组检测心肌缺血结果比较

常规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44.44%(40/90)明显低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75.56%(68/90),两组数据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检测心律失常结果比较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组的室性/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但室性,房性早搏早期发现的检出率无差异。进而证明了12导联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过程中的诊断价值较高。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冠脉病变和心肌缺血等,由此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如果心律失常的情况严重,还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甚至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情况。心律失常在冠心病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类型、性质、心功能等是患者临床症状轻重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可是他表现出来的情况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误诊、漏诊的情况在临床上出现的次数较多。为了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能够提早尽快的发现患者的病变,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的准确度的提高不容忽视。

篇2

摘要:本文历史态的梳理了建国以来国内学者关于《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的研究活动,着重关注学者们关于《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研究的焦点问题的讨论,进而理清焦点问题争论的理论分歧所在,客观的呈现《巴黎手稿》美学研究的基本现状,为进一步正确解读《巴黎手稿》的美学问题找到理论突破点。

关键词:实践;美的规律;异化

《巴黎手稿》是马克思思想转型时期的一部重要的文献,它是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诞生地,其哲学思想呈现出了古典哲学向新哲学过渡时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思想的矛盾性、复杂性,它也给后世的研究者带来了巨大的争论,同时其哲学世界观的转型,也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引发了新美学的诞生,可以说国内美学的发展是在研究讨论《巴黎手稿》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内学者关于《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研究的历史进程以焦点问题讨论和时间维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问题和三个时期。

一、“新美学”研究时期

四十年代是美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学者们开始尝试初步的解读《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但是研究还不深入,《巴黎手稿》的基本美学问题还没有全面的提出,还没有开始大范围的争论。

1937年6月15日,发表了《我们需要新的美学――对梁实秋和朱光潜两位先生关于“文学的美”的辩论的一个看法和感想》的文章,认为旧哲学的改造要依靠历史唯物主义观来改造,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是为新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1]1947年,蔡仪发表《新美学》一书。其中有多次提到了《巴黎手稿》的内容,其中就包括“美的法则”和“音乐的耳朵”等。[2]

二、实践与美的关系研究

五六十年代是美学的初步研究阶段,一部分学者开始用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立场来批判古典唯心主义美学,他们认为《巴黎手稿》中的感性对象性劳动的观点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应该以《巴黎手稿》中的基本哲学观点来作为新美学的哲学基础。此外部分学者还讨论了“美的本质”、“美感问题”,学者们还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等问题,学者们有意识的开始用《巴黎手稿》的哲学思想来解读美学问题,《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开始被正式的提了出来,例如“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劳动创造美”、“美的规律”等,这一时期《巴黎手稿》基本美学问题开始正式形成。

1956年,李泽厚发表了《论美感、美和艺术(研究提纲)―兼论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思想》一文,开始运用《巴黎手稿》中“人化自然”与“异化”等概念来论述“美感、美与艺术”等问题。[3]1957年1月9日,李泽厚发表《美得客观性和社会性―――评朱光潜、蔡仪的美学观》一文,提出自然美也是有社会性的,认为对象的现实处处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都是他本身的对象化,可以看出李泽厚是从《巴黎手稿》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理论来论述审美活动。1960年朱光潜发表了《劳动生产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美学的实践观点》一文,提出应该用《巴黎手稿》中的感性对象性的实践观点来解读美学问题。1960年4月,蔡仪在《论朱光潜美学的“实践观点”》一文中,蔡仪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的观点就是实践活动,就是劳动;认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一理论应该放置于实践活动当中去理解,具体就是指劳动,即主体通过劳动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对象化就是劳动的物化。”1962年李泽厚发表了《美学三提议――与朱光潜同志继续论辩》一文,认为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同时提出“美感的矛盾的二重性”、“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的观点,同时指出朱光潜美学是以唯心主义为基本哲学基础的。李泽厚自此基本上形成了他以“自然人化”为理论基础的实践美学的观点。

在八十年代的“美学热”中,《巴黎手稿》中的实践的观点成为大多数学者解读美学问题的基本哲学依据,大多学者都讨论了实践和美的关系的问题,八十年代李泽厚发表了《审美与形式感》一文,以《巴黎手稿》中的实践观点为理论依据,提出“积淀说”,同时从审美活动的角度提出“文化心理结构”等学说,建立了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思想,进而构建了他的“客观社会派”的实践美学观。[4]

朱光潜发表了《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美学的实践观点》等文章,也是运用《巴黎手稿》当中的实践观点做为美学解读的基本依据,认为审美活动就是一种实践活动,美感是在主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形成的,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就是一种实践关系,可以看出朱光潜是从实践的关系的维度来解读审美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才能达到统一。此外刘纲纪、陈涌、蒋孔阳、朱立元、王南等学者也从实践的维度来谈论审美活动,认为美的问题应该在实践活动当中去寻找答案,《巴黎手稿》的基本哲学立场为当代实践美学的形成提供了哲学依据。对于美是什么问题的讨论,容易受到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模式的束缚,造成对美的形而上学的解读,对实践的哲学的真确解读成为对美的解读的前提。

三、“两个尺度”与美的规律问题的研究

在五六十年代,“两个尺度”的美学问题还没有成为美学争论的焦点。

到八十年代,“两个尺度”的问题开始被当做一个正式的美学问题被讨论。在讨论中主要形成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内在尺度”就是物的尺度。蔡仪认为“物种尺度”是指该种事物的普遍本质特征,是该物之所以为该类的一般本质,而“内在尺度”是指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特征,是事物之所以为它自身的本质特征。“两个尺度”实际是一个尺度。实际上蔡仪关于“两种尺度”的理解仍然是将“内在尺度”放置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下考察,所以是忽略主体存在的一种考察。还有部分学者从翻译的角度认为“内在尺度”是物的尺度。如程代熙、墨哲兰等就是从翻译的角度来阐述内在尺度的问题。[5]第二种观点认为“内在尺度”是人或主体的尺度,其中应必诚就认为“内在尺度”实际上是主体的人的尺度,认为客体是不具有社会规律的,实际上应必诚的这种解读方式还是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第三种认为“内在尺度”既包含主体尺度,又包含客体尺度,是主客体在实践关系中交互作用中形成的。

“内在尺度“问题的讨论导致学者们开始研究”美的规律“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问题,在争论的过程中形成了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美的规律”是客观的,主要代表是蔡仪、陆梅林、汤龙发等。蔡仪认为“美的规律”是客观规律,完全站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角度来考察独立的客体。坚持“美的规律”是客观规律的学者还有陆梅林、程代熙、王善忠、曾簇林等人。

第二种观点认为“美的规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朱光潜,认为“物种的尺度”是指物种作为主体的尺度,认为“内在固有的尺度”则是指对象本身的尺度,完全承认对象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6]

第三种观点认为“美的规律”是人的尺度,主要代表人物是吕荧、高尔泰。

第四种观点是用实践的观点来解读“美的规律”,认为“美的规律”是主体在与客体的交互活动中,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需要,价值判断来进行生产,实际上这里已经在用对象性理论来解读审美实践活动,将“美的规律”的讨论放置于实践范围之内来考察,表明审美实践活动是渗透有主体的因素在其间的。

对于美的规律的解读的前提是如何正确的解读人的审美活动,审美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是一体的互动过程,割裂两者都是主客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都是缺乏实践基础的片面活动。

四、关于“异化”问题的研究

在中国,七十年代末以来,对《巴黎手稿》中“异化”理论的探讨成为一股热潮,这种探讨首先是在哲学层面上开始的,其中主要涉及人道主义方面的探讨。在美学层面,异化劳动能否创造美的问题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并且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异化劳动不能产生美。蔡仪发表于《美学论丛》1997年第一期的《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一文中,蔡仪认为不能用异化劳动来解释美,异化劳动不能产生美。

第二种观点认为异化劳动能够创造美。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蒋孔阳、陈望衡等。1980年蒋孔阳在《美的规律》一书中,认为异化劳动与人类的自由劳动不同,自由劳动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异化劳动虽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阻碍,但仍然能创造美的事物。[7]

陈望衡在《试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美学:兼与蔡仪先生商榷》一文中,对蔡仪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异化”和“对象化”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不应该把“异化”和“对象化”对等起来。朱立元在《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论马克思与美学问题》一书中,认为“异化劳动”具有“两重性”,这个结论的原理来自于劳动的“二重性”理论,即劳动的具体方面和抽象方面,朱立元认为“异化劳动”也同样如此,也具有“二重性”原理,即“异化劳动”在具体方面创造使用价值,即创造美的产品,在抽象方面创造交换价值,朱立元认为异化劳动是劳动的特殊形态,异化的是劳动的抽象方面,而具体劳动方面则没有被异化,异化劳动也是劳动,他同样可以生产出物质产品,只不过是在抽象的产品价值的所有权上发生了异化,应该看到异化劳动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产品的抽象价值所以权的异化导致主体的劳动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主体在一种“非人”的状态下劳动,对主体审美创造性起到了消极影响[8]。

总之,在解读异化劳动时应该看到异化劳动积极的一面,对劳动的解读仍然是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巴黎手稿》中透露出的人的概念的正确解读,才是劳动概念正确解读的前提。在什么样的哲学层面上去解读人,决定着对美及其审美活动的解读的理论高度和视角,应该看到对《巴黎手稿》美学问题的解读有一个总的趋势,就是在哲学视角上开始摆脱主客二分的肢解式的哲学思维方式,开始将美学问题置于一种关系情境去解读,而实践这个概念恰好契合了这种理论趋势。

五、结语

《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的解读应该是建立在《巴黎手稿》的哲学思想解读的基础之上的,对《巴黎手稿》哲学思想的解读成为美学思想解读的灵魂,合理正确的挖掘《巴黎手稿》的哲学思想所采取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将《巴黎手稿》置于德国古典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背景之下,客观的呈现《巴黎手稿》的在思想史上的位置,准确的定位《巴黎手稿》的哲学思想,然后以这个哲学思想为基础才能客观的解读《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纵观国内学者关于《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的解读历程,可以发现在其美学思想的争论的背后往往是对《巴黎手稿》哲学思想的不同解读,所以继续对《巴黎手稿》哲学思想的解读仍然是美学思想解读的基础性工作。(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蔡仪.《美学论著初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3]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研究提纲)―兼论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思想》[J].《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

[4]李泽厚.《审美与形式感》[J]《文艺报》,1981年第6期。

[5]墨哲兰.《人的本质与美的规律―就的一段译文同程代熙同志商榷》[J].《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6期。

[6]朱光潜.《马克思中的美学问题》[J]《美学》第二期。

篇3

关键字: 哲学 经济 生活

【分类号】G633.2

M入高二以来,我们接触了《哲学与生活》,开始学习时觉得哲学中的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做起题目更是无从下手,好在老师在教学中注重结合我们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将哲学中抽象深奥的道理生活化,具体化,才渐渐让我们形成了哲学思维,懂得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门智慧的学科,我也尝试着用哲学知识去分析和看待身边的一切现象,有趣的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回头来看高一时学习的经济现象,竟然发现经济生活中也蕴含着许多哲学道理,原来哲学和我们的经济生活是相互渗透的。

哲学中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同时,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纠正错误的思想意识。

我发现用物质和意识的这一辩证关系来分析经济生活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就很好懂了。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突出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带来了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碰撞,要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这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分配政策的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也充分地体现了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观念的影响。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品的出现,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讲究实惠、值得倡导,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却让人忧虑。这充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这里的求实就是正确的意识,攀比心理就是错误的意识。还有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竞争就业观;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市场交易原则对良好市场秩序的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这些知识点都可以从意识的能动作用方面去理解。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通性、客观性、条件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观点在经济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空气、阳光、河水不是商品是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农民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吃了,这些粮食不是商品,是因为没有用于交换。我们将物品、劳动产品、商品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商品的含义,这样的比较就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类似的比较还有很多,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比较,纸币和货币的比较,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的比较,物价涨幅和货币贬值的比较,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的比较,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比较,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比较,消费的不同类型、不同消费心理的比较,市场经济四个特征之间关系,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的比较,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三大产业的划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等等。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既可以区分不同的事物,又可以认识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认识和利用条件甚至创造条件促进事物向积极的方面转化,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自觉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自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这要求我的坚持运用矛盾的分析法,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明显升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的影响是有利于进口,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培训,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消极影响有不利于中国的外贸出口,导致对外资吸引力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等。这都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在分析与我们紧密相关的投资与理财时,储蓄、债券、股票、保险作为不同的投资方式,各有利弊,如储蓄取款获息,安全性大,风险小,但利率较低,收益少;股票收益高,但风险性大,不安全。这体现了矛盾的观点,认识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利用利益杠杆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等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坚持辩证地看待市场经济、从而理解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矛盾观点的还有,从买卖双方来分析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通过供求关系认识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好与快;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中国入世的利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等。

篇4

[关键词]萧?j焘;技术哲学;自然哲学

在哲学界,萧?j焘先生(1922-1999)以研究黑格尔哲学、自然辩证法著称,人们很少提到他的技术哲学思想。事实上,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萧?j焘技术哲学的研究进路十分独特,其技术哲学的思想内容也极其深邃而广阔,学界应关注之。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地位

萧?j焘十分重视技术哲学研究。首先,可以从他的主要著作的文本结构中找到“客观证据”。这就是,在他最重要的学术著作《自然哲学》和《科学认识史论》中,“技术哲学”研究都处于极关键的“位置”。在《自然哲学》中,“技术论”作为整本书的四篇之一,是他整个《自然哲学》的终点。在他看来,“技术运动”是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最高篇章。同样,在《科学认识史论》中,“工程技术与现代哲学唯物论”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章,由他亲笔撰写。他正是在当代工程技术发展中看到了科学与哲学复归于“辨证综合”的现实途径。

其次,还可以从他的一系列言论中找到根据。关于“技术”地位的言论。一方面,萧?j焘指出,技术在生产、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中,技术竞成了它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萧?j焘指出,技术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也日益显著。“技术的这种从自然到社会、从理论到行动的两栖特点,奠定了它在科学与哲学中的主导地位。当今科学与哲学的发展,工程技术活动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里,“技术”与“科学”、“哲学”并列,并被视为居于“主导地位”、对“科学”、“哲学”的发展将起决定性作用。如此高度地评价“技术”,这在哲学界尚不多见。

萧?j焘明确地反对轻视技术的思想传统。在

第二,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萧?j焘技术哲学研究的建构原则。萧?j焘关于技术的形成、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中,都贯穿着主观与客观、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范畴。譬如,他讲“生产劳动对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的决定作用”,“作为劳动方式的技术”、“物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显现”、“革命实践是工程技术的哲学灵魂”等。

萧?j焘关于“工程技术”的定义突出地体现了其运思的实践观点。他把工程技术定义为:“是实现人的意志目的的合乎规律的手段与行为”。这种定义,与我们学界通常强调,技术是“方法”、“技能”、“知识”、“手段”等观点,的确不同。它更强调技术的“行动的意义”。

萧?j焘明确地意识到:“特别强调‘实践’的作用,而实践的要义就在于行动。因此,‘技术’作为变换物质、协调关系、促进思维的一种能动力量,是可以与‘实践’范畴相通的。实践是技术的哲学灵魂,技术是实践的现实表现。”

第三,服务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萧?j焘主要是站在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看待技术哲学的研究功能。比较而言,他不强调技术哲学研究自身的学术价值,而是强调技术哲学研究对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工程技术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客观基础。原因是:工程技术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大成,将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工程技术立足于自然,通过实践,面向人生,将宇宙人生凝为一体,从而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定胜天的哲学宇宙论的最高原则。在萧?j焘那里,深入开展工程技术的哲学研究,正是为了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使其青春永驻,大放异彩。

第四,以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作指导。

萧?j焘的技术哲学研究,主要受到了马克斯恩格斯的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自己明确地说,他的技术哲学研究思路正是沿着马克思指引的方向前进的。

比较而言,萧?j焘的技术哲学研究受到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更突出。譬如,上述三点都可在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具体来说,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也暗含着一个从属于自然哲学的技术哲学萌芽;恩格斯也特别注意对“劳动”、“工业”的研究,也特别强调“工业”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注意到萧煜焘技术哲学研究与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的联系,研究萧馄焘的技术哲学思想,也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恩格斯的不被人们注意的技术哲学思想。

三、自然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哲学思想内容

萧?j焘的技术哲学思想没有充分地展现出来,他提出的“哲学唯物论体系”中的精神哲学部分也没能面世。但这些缺憾不足以构成把握他的技术哲学思想的障碍。萧?j焘的技术哲学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环节的技术现象。

技术现象古已有之,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大都轻视技术现象,把它看做是“细枝末节”,不足为道。萧馄焘一反这种哲学传统,把技术现象置放在整个宇宙自然运动中来考察,视它为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环节。在他看来,宇宙自然辩证运动就表现为“宇宙的客体性”、“生命的主体性”、“技术的主客统一性”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一个客观的必经阶段。“技术”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生命是宇宙自然辩证发展的跃进,生命的基质——自调节、自复制实体的出现,标志着自然界从自在状态走向自为状态。生命现象高度发展,产生了人类及人类精神,产生了主体及主体意识。人作为宇宙自然的“主体性”,不是简单的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派生物,而具有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人的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的高度发挥便产生了“技术”。由此,萧?j焘指出,技术是生命的精灵,是生命的自适应、自调节的生理机能的“社会形态”。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生产劳动的结晶,是生产劳动的能动性、目的性内在本质的“物化形态”。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行为从本能到自觉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的本质与灵魂。生产劳动有明确的目的性,一定的计划性,必要的专业性,以及为了达到目的、服从计划、配合专业的相应的工具手段。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与智慧的启迪,产生了改进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技术。所以,生产劳动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永恒的不可废弃的基础。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主观目的性转化为客观现实性的中介。技术既有其客观的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实践的根据。这说明技术绝不是单纯主观性现象,也不是单纯客观性现象。主观目的性是技术产生的主体性根据,但主观目的实现可能性不等于客观现实性。技术正是使人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环节。由此,(1)技术具有中介性。技术是主观目的性中否定其主观抽象性的因素,即主观中的客观性,抽象中的具体性,潜在中的现实性。(2)技术具有二重性。技术是自然规律性与社会规律性结合的产物;技术是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结合的产物;技术是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产物。(3)技术具有过程性。技术过程就是主观目的性向客观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也就是主观目的性在自我保持中超越其主观抽象性,否定其自身而客观化的过程。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是人类改造世界同时改造自己的一种现实力量。一方面,技术从属于人,是人的合理的意志的外化与物化。世界上如果没有人,就绝不会有技术。人通过技术改造世界,以符合自己的生存目的。另一方面,技术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本质属性。劳动创造人,技术改造人。技术是构成与推动人变化发展的根据和力量。

第二,作为社会精神运动起点的技术现象。

由上所述,萧?j焘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视角,深入揭示了技术的生理基础,技术的社会实践根据,技术的性质,以及技术的价值。毋庸置疑,这种视角及其研究成果能较好地揭示技术的“客观性”、“物质性”的一面。但比较而言,萧煜焘认为,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它更多地应该属于社会人文现象。作为社会人文现象的技术,它与社会生产经济系统、政法伦理系统、文化意识系统密切相关。遗憾的是,萧?j焘的关于“技术作为社会人文现象”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我们只能叙述要点如下:

在萧?j焘看来,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它们的结合成为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作为核心与地理环境、社会人口构成“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性的物质”,它作为社会精神现象、意识形态的客观出发点。

技术作为生产经济系统的内在因素。技术是生产劳动的产物,它从属于生产,进而指导生产,最终变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核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的技术,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技术作为政法伦理系统的内在因素。政法与伦理是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的表现,政法是硬性的压制手段,伦理为软性的舆论手段。技术与政法伦理内在相关,政法伦理可以越过经济障碍,促进技术;也可以不顾经济利益,遏制技术。

技术作为文化意识系统的内在因素。技术物化为工具、产品,它类似于所谓“硬件”;技术作为人类经验与智慧的凝聚,它类似于“软件”。软件型的技术属于文化意识系统。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反映一个社会的性质以及进步水平。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的体现,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内在实质。

第三,技术自身的辩证运动思想。

萧?j焘重视对技术自身的辩证运动的研究,他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揭示了技术发展自身的辩证法。

篇5

关键词:本体论;马克思哲学;观点评析;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9-0019-02

《辞海》对 “本体论”是这样定义的“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性的问题的部分”,甚至还强调了其概念“至今仍在资产阶级哲学界流行[1]。”同时在《哲学全书》这本书中,对“本体论”也作出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解释,“本体论是关于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的哲学学说[2]。”

一、本体论的基本内涵

(一)终极存在――寻求世界的统一性(存在论或狭义的本体论)

把“本体论”说成为“存在论或狭义的本体论”也就是关于“存在”的理论,这是一种追寻抽象的思维主体的统一性,因此具有“终极存在”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哲学的探索开始起源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惊讶。人们的思维主体面对着大千世界,尝试开始追寻“任何物质都是有它构成”的存在物,这也就是思维哲学所指向的“终极存在”。在柏拉图对于“终极存在”的观念中,关于“终极解释”――寻求知识的统一性已经显露出。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将“本体论”划分为三种范式:实体本体论(自然、物质,世界何以可能)、逻辑本体论(共相存在)、文化本体论。

(二)终极解释――寻求知识的统一性(知识论或认识论)

把“本体论”说成为“知识论或认识论”作为终极解释的本体论所寻求的是关于“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这种基本原理可以使人类经验中的事物得到统一性的解释,或者可以被解释为某种普遍本质的具体表现,从而达到思维把握和解释世界的全体自由性。哲学家们对“世界本原”或“终极存在”的追求,不能把自认为的“本原”或“本体”只作为一种臆想,应使之具体化。

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对此有着一致的看法。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哲学本体论所寻求的是关于“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这种“基本原理”可以使人类经验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得到统一性的解释,或者可以被解释为某种普遍本质的各种具体表现,从而达到思维把握和解释世界的全体自由性。

(三)终极价值――寻求意义的统一性(价值论或意义论)

把“本体论”说成为“价值论或意义论”它历史的构成人类用以判断、说明、评价和规范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即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这种终极价值是衡度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最高标准,而人类所追求的一切较小的目标都只是途径或手段。

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就试图引导人们去思索、追究真善美的价值内涵包括对自身的言行要求的衡量准则的定义是什么。当代美国哲学家理查罗蒂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因此,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把自己看成是对由科学、道德、艺术或宗教所提出的知识主张加以认可或揭穿的企图。”

二、对当代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评析

当代本体论的争论经历了三种范式,即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

(一)物质本体论

1. 基本观点

在对本体论(即存在论)的研究中,将本体论理解为“物质本体论”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成为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理解的唯一范式。

在《反杜林论》“世界模式论”中,恩格斯针对杜林第一次明确提出“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命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3]。”无论对于自然界亦或是人类社会,物质本体论的观点就是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所发生的现象归结到底不是物质就是其运动的表现形式。继恩格斯之后,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提出了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4]。”从认识论的角度确证了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的根据。

这种局面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西方的影响,思想解放的开展,人们开始对马克思哲学有了新的认识,展开新的研究。更伴随着苏联解体,对“物质本体论”苏联式的理解模式提出质疑,围绕马克思本体论是否是“物质本体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首先,“物质本体论”没有突出马克思哲学的变革意义,仅仅只代表了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其次,以“物质”为本体的马克思哲学忽视了实践的必要性;最后,忽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

2. 评析

黄楠森认为,人是不能离开客观世界的,而客观世界是可以离开人的,因为没有人之前,就有客观世界,有了人之后,客观世界仍然是客观的,人没有了,世界依然存在。马克思曾指出:“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5]。”马克思在谈到“灵魂”“物质”“唯物主义”“唯灵论”这些概念的时候,他认为这些概念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在它们之间只存在着字面上的差别,而作为抽象观念它们完全是相同的。

(二)实践本体论

1. 基本观点

在“实践本体论”初期,西方哲学家卢卡奇认为社会存在本体论是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然而社会存在本体论中又涵盖了实践本体论的思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基础,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总而言之,实践是与人类生活世界密不可分的。也正因为如此,社会存在的形式更突出了“实践本体论”的思想。

但对于“实践本体论”的提出,许多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实践本体论”是对马克思哲学的正确回答,通过人的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改造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对象性活动;有的学者则对能否用“实践”的观点来命名马克思本体论存在疑问,由于实践活动是不能脱离了物质而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

因此对“实践本体论”的讨论更合乎情理地转向了当代马克思哲学的第三种范式――社会存在本体论。

2. 评析

我们认为,哲学本体论不可能是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狭隘地理解了哲学,在其哲学阐释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物质是实践赖以存在的现实的客观的基础。可见,先有物质后有实践,物质是宇宙世界的终极的存在。实践本体论者认为实践是哲学的本体,存在只是实践中的存在。这样就夸大了实践的作用,存在离不开实践,这样就颠倒了物质和实践的关系,因而是不可取的。实践本体论者离开自然这个基础来谈论实践的作用,实践就会变成独立的本体或者实体,它就不在是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而是黑格尔所抽象谈论的实践了。实践本体论把实践抬高到本体的地位,否定了实践的客观性物质根据,因而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实践的观点是的基本观点,但它并不是对哲学唯物论的排斥和否定,而是对原有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三)社会存在本体论

1. 基本观点

卢卡奇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把劳动作为实践的原始形式进行阐述的,并肯定了恩格斯的著名命题:“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正确性。他深入分析了劳动的概念,力图确立社会的存在结构。他认为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起点,在从自然存在到社会存在飞跃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人类的劳动是人类进入社会存在的关键。根据马克思的正确理解,存在的历史性(这种历史性乃是存在的基本特征)构成了正确地理解所有问题的本体论出发点。卢卡奇认为马克思虽然不是有意去建立本体论体系,但是他认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的观点就是本体论的结论。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提出,对重建和发展的实践哲学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2. 评析

社会存在本体论者没有处理好理论和实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卢卡奇用商品交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商品不能到市场上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找寻他的监护人,商品所有者。商品是物,不能反抗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卢卡奇把意识、观念、理论看作是“现实”、“客观”的,是构成社会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就不是的一元论哲学,而是有陷入二元论的嫌疑了。

社会存在本体论作为哲学本体论是片面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只抓住哲学的历史观,忽视了马克思的自然观,只抓住了其中的一面,忽视了其他方面,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是片面的,也经受不住唯心主义者的攻击。

参考文献: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

②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46页.

③李淮春主编.哲学全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⑤列宁全集(第3卷)[M].13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第35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第128页.

⑨谢维营.关于本体论演化的历史考察[J].2004.

⑩李娉.中国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回顾与前瞻[J].江汉学术,2013.

注释: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46页.

[2]李淮春主编.《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383

[4]《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

篇6

[关键词]《法哲学原理》;劳动;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5-0046-05

王文臣(1976-),男,上海政法学院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上海 201701)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本论(含手稿)》的世界历史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义”(项目批准号:11YJA710029)、上海政法学院院级课题“‘大思政’下的哲学通识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的结合机制”(项目编号:DSZl21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黑格尔晚期唯一的正式出版物,《法哲学原理》被视为代表成熟时期黑格尔对国民经济学诸如法的关系、财产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尤其是黑格尔对劳动概念的全面阐释。黑格尔自耶拿时期便开始研究劳动概念,继而涉及国民经济学,又在《精神现象学》中得以深刻阐发,从而最终在《法哲学原理》中得到系统论证。马克思在1842—1843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着手对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对国民经济学的看法做出批判,直至最终彻底颠覆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而使哲学重新奠基。这个重新奠基的过程便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展示的哲学革命及其成果。

可见,深入分析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劳动概念,对于领会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具有重大意义,即切实领会马克思哲学作为当代哲学对当前改革与建设的指导作用。

一、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对劳动概念的全面阐述

早在耶拿时期黑格尔便开始研究“需要的体系”这一问题,可看作是对劳动概念的最终探索。“一般情况下,需要的体系已被视为一个高于普遍的自然依赖性的系统。人们自身的劳动或满足需要的能力不能完全满足自身需要,这就需要一个异己的力量来满足自身需要。”黑格尔在这里就已经看到劳动创造产品对人类生存的作用,他利用需要——劳动(交换)——满足的论证方式来阐述劳动的存在论意义。劳动在这里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中介,倒可以说是人的存在之根本确证方式,在存在论之根基处显示出劳动的根本意义。这为后来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论述主奴关系的辩证运动,以及在《法哲学原理》中阐明所有物——契约——不法等环节作了准备。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对“需要的体系”做出更为完整的论述,他指出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两个因素:(1)自身劳动或他人劳动所创造的外在物,马克思称其为“物质生活本身”,自身劳动的产物是他人需要的对象,同样,他人劳动所获也是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黑格尔这种论述符合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市场、分工以及交换等观点,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受到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影响。(2)个体之间满足互相需要的“中介”是劳动。“通过活动和劳动,这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中介。这里,需要的满足是满足主观特殊性,但普遍性就在这种满足跟别人的需要和自由任性的关系中,肯定了自己。……政治经济学就是从上述需要和劳动的观点出发、然后按照群众关系和群众运动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以及它们的复杂性来阐明这些关系和运动的一门科学。”

政治经济学是从现实社会的经济活动——生产劳动——开始来论证整个经济活动,黑格尔在这里同样也是坚持这种观点,也认为劳动是满足个体之间需要的中介。因为没有这个中介,就没有满足需要所需的客体;同时,失去这个中介,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复存在,需要的体系或说市民社会从何谈起呢?如果每个个体都没有劳动活动,那么满足彼此需要的对象——那个后来被黑格尔称为“一般社会财富”又怎样产生呢?因此,黑格尔在《耶拿实在哲学》中指出:“每个人的劳动就其内容来看是一种为一切人的需要的普遍的劳动……也就是说,劳动具有一种价值;他的劳动和财产并非对他个人来说的那样的意义,而是对一切人来说的那种意义。需要的满足是一切人相互之间的一种普遍的依赖性。”这里,黑格尔强调了人与人之间通过劳动及其产品实现相互满足的依赖性,而且称其为普遍性。

篇7

分析的兴起与70年代,起始于1978年出版的G.A.科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一书。在80年代形成一种学术思潮,影响至今。严格的说,“分析的”不是一个学派或者流派,因为它没有通常能够成为学派的基本的立论特征,比如,相互认可的基本特征,原理,主要观点等,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松散的互相讨论、学者之间的观点并不是互相认同,那为什么称之为一个学派呢?原因有两个,以使他们的研究方法都有英美分析哲学的底子,采取的用分析的方法重新研究的经典原著,分析哲学20世纪起源于英国,1905年罗素《论指标》,其产生是自然科学升入发展,数理逻辑影响空前的催化下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强调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分解分析法,就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组成要素,形式分析法,分析科学预言,命题,推理形式结构,意义分析法,分析词语,命题的意义,特别是分析元逻辑,元科学语言的意义。与的结合,有利于理论的精确化,清晰,严密。其二他们声称以为研究对象,追求的是重构一种既是科学的又是革命的理论,科学的意义是指,符合20世纪的哲学标准,机构严谨,话语明确,革命的意义是说,一种有关解放的理论。分析的者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些注重理论的诠释和概念化,拒绝或批判各种形式的方法论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微观基础,一些强调以理性选择为方法论原则探讨理论的微观基础,既反对整体主义也对基础注意持某种否定态度,而且从实践和理论角度来看,分析的决不是一套和信心年集中在一起的紧凑实体,不存在一种分析的理论,也不存在一种分析的研究方式,分析的马克思只是将不同的观点和研究路径结合到了一起。分析的其研究对象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方法论问题,二是经验理论部门,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三是规范理论部分,主要是对异化,剥削等伦理问题的分析。

分析的的最早代表人物是柯亨,埃尔斯特,罗默等。分析的者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柯亨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中取得了影响,罗默是最具创造性和独创性的人物,他的关于资本主义和积极剥削的博弈理影响很大,埃尔斯特的研究成果总体上对马克思的否定多于重构,他对方法论的研究影响颇大,赖特将它的阶级理论与在几个国家进行的经验调研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对实际现存于资本主义中的阶级和剥削模式的剖析,他还发起并参与了名为“真正的乌托邦”的对社会主义建设前景的研究,范帕里斯将环境主义与相结合,他的基本收入理论影响广泛,布伦纳对不同的前资本主义欧洲经济中阶级结构的变动提供了一种历史的说明,重新开展了关于从封建主义相资本主义过渡的特征的争论,鲍尔斯以有关不完善的劳动契约的思想,考察了工厂中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巴洛汉研究了第三世界的半封建关系和新生的资本主义,他还与罗默一起研究了有关市场社会主义设计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最近的,金里卡也对分析的做出了自己的经典评价。通过一个体系在考察分析的有关剥削和异化理论,对强制性的转移剩余价值就是剥削这一个观点的坚持,事实上,这是一种对自我所有权的自由至上主义的关注,金里卡对正义、平等这些伦理与哲学概念也作出了重新解构与诠释,用自己特有的方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以说对政治哲学发生了重要影响。在这里尤其是有关对剥削和异化的分析,对这些规范理论的伦理性分析,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地把握。

二、对剥削理论地分析

1、经典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进行展开的。马克思从商品一因素到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再到只有劳动力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又是基于其劳动价值理论之上的,即剥削也就是对被剥削者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剥夺。剥削特指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榨取的价值(以产品的形式),超过了对工人劳动力的报酬(以工资的形式)。资本家就是工人的剥削者,资本家只是在能够榨取公认的“剩余价值”的前提下才会雇用工人,因此,这种通过剥削把剩余价值从工人转向资本家的做法存在于所有的劳资关系中,劳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剥削关系。马克思对剥削的概念采取了这种技术性的定义。并且者都把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当作不正以的证据,事实上,当作不正义的范例。的剥削观是否还有道德意义,例如,是否涉及着对他人的不公平利用,技术意义上的剥削是一种不正义,对此的传统论正是这样的。

a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

b资本家获得了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c劳动者所获得的价值少于他所创造的价值

d资本家获得了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e劳动者被资本家剥削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对剥削下的技术性定义,并且左证了这是一种不正义的范例。随着时代的变化,也遭来了广泛的质疑。

2、当代分析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

当代分析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按照劳动价值论,产品的价值由生产该产品所需的劳动量来决定,但如柯亨所指出的那样,劳动价值论事实上正好与a相反,因为,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说法,产品的价值由当下所需的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量所决定,而不由再生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所决定,如果技术革新使得当下生产某种产品只需要过去一般的劳动量,劳动价值论就说,对于已经在过去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言,即使投入其中的劳动量没有什么变化,该产品的价值也只有以前的一半,如果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话,工人实际投入的劳动就不是价值的决定因素。重要的不是工人创造了价值,而是他们创造了具有价值的东西,使得剥削的指控得以成立的,不是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生产的一部分价值,而是占有了工人生产的东西所具有的价值的一部分,创造具有价值的产品不同于创造那些产品的价值,而前者才真正构成了对剥削的指控,就算不是工人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因此,恰当的论证是这样的:

aa只有劳动这才是创造产品的人,而产品才具有价值

bb资本家获得了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cc劳动者所获得的价值要少于他所创造的产品具有的价值

dd资本家获得了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的价值的一部分

ee劳动者被资本家所剥削

当然这种论证还是不能解决关于正义的问题,因为存在着主动将自己的劳动力贡献出来的问题,后来将这种剥削关系加上了强迫这一限制性条件,工人为资本家工作必须是强迫的结果,对剩余价值的强迫转移是一种剥削。但是这种限定也出现了问题,他把严格意义上讲并非出自强迫的劳资关系排除到了剥削范围之外,同时剩余价值的强迫转移在很多情况下也可能是正当的。最重要的是,按照这种强迫的观点,保护儿童和妇女的强制性征税也是一种剥削。剥削理论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问题。这引起了第二次的修正。是不是剥削取决于对剩余价值的具体处理是否符合更大的分配正义的模式,存在着使剥削成为不正义的更深的不正义,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

第二、对剩余价值强迫转移的修正,正如罗默后来对剥削的定义,不是基于剩余价值的转移,而是基于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拥有,按照他的观点,某人是否遭到了剥削,取决于在一种假像的分配平等条件下他的境遇是否会更好,那种假像的条件意味着,某人可以带走自己的劳动力和人均拥有的外部资源而推出现行的分配条件,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经济群体当作由现行财产关系确定规则的游戏的参与者。那么,某个群体一旦满足了下述条件就被视为遭到了剥削,如果该群体的成员带着人均拥有的外部资源推出了这个游戏并开始自己的游戏之后其处境反而更好,按照罗默的看法,如果退出资本主义的游戏,在岗工人和下岗工人的处境都会变得更好。因此遭到了剥削。剥削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分配不正义的最常见的结果,在这里就直接解决了强迫与正义的问题,这样的解释允许我们处理劳资关系之外的分配不正义,这些都源于对资源的不公平占有。但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3、金里卡的质疑与意见

首先罗默扩大了剥削的范围,并使之覆盖所有形式的分配不平等,我们需要基础性的原则去证明人们对自身和外部资源拥有的权利和资格,只有从在先的和更宽泛的关于不平等分配的原则,才能推导出剥削的观点,金指出剥削不过是分配不正以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金对罗默混淆了平等与剥削也提出了批评,如果不平等需要某种更深入的平等原则加以裁决,这就是要使拥有资源的途径化的伦理命令,剥削在平等理论中就不再占有道德关注的中心地位;关于私有财产的不平等占有,金里卡认为并不一定导致剥削,如果能够在罗尔斯“持有财产的民主”得那样制度中产生,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选择的后果,如果人们的不同偏好是在正义的条件下形成的,事实上也是这样的,相反,对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也许会引起剥削,使资源平等也许不会产生剥削,而使资源社会化也许会产生剥削,这取决于人们的偏好和境遇;最重要的是,金里卡通过一种整体的有关对正义地分析,表达了与罗尔斯等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的正义观相一致的部分,而不是仅仅简单的一种摆设。

三、对异化理论的分析

1、经典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仅是对剥削的关注,而且诉求这对异化的完善论式的关注,这种完善论的观点不仅强调,私有财产的问题在于存在剥削,而且因为剥削的受益者遭到了异化而无法发展他们作为人的本质能力。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劳动生产出来劳动产品成为奴役和统治劳动者的异己力量。“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4页)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于是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的与自身相对立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便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便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第二,劳动活动的异化,即劳动者的劳动成为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受到摧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5页)第三,人的本质的异化,即把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改造世界的活动“变成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人是类存在物,这不仅是说人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把类作为自己的对象,而且是说人把自己也当作活生生的类,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对待这种自由的存在物同自然也是和谐统一的。异化劳动从人那里把自然异化出去。第四,人与人的异化,即劳动产品为他人所占有。马克思指出,外在于人并奴役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那个异己存在物只能是人本身。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自己同作为异己的、与之相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目_也生产出其它人同他的生广“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本身同这些其它人的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

2、当代分析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

虽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禁止私有财产提供了很好的辩护。但是劳动的异化与否却并非唯一的价值准绳。如果我愿意通过异化劳动而获得闲暇。同时有些人对消费价值的关注,使得他们宁愿去获得异化劳动,而非异化劳动也不是天赐馅饼,需要动用资源去获得。同时非异化劳动也是对友谊是一种威胁,这种对生产的关注,却是忽视了友谊和消费的价值。它并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利益。同时,自由合作的生产,才能使我们成为认这个观点并不能成立,人们会赋予劳动的不同的价值,只要提供一种机会平等的条件和财产的公平划分,异化劳动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福祉,完善论并不完全是正确的。

另外一些分析者则作了另外一种角度的修正,他们并没有就如何分配资源给与完善论的启示,他们预见说,人们将会珍视非异化劳动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他们绝不同意用闲暇时间或家庭生活的增加来对异化进行弥补。

3、金里卡的质疑与意见

对于这种预见,金里卡认为,通过禁止非异化劳动而干涉人们的选择是没有道理的,对有意思的工作进行分配也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每个人的偏好并不一样,不应该不恰当的把某些个人的偏好放到特殊的地位,而是对个体带入市场交换的资源进行修正性分配。个体在拥有平等资源份额的情况下,自由的决定什么是愿意从事的有价值的事情,这会引起一系列关于公平分配的问题,者必须要尝试着给出自己独特的答案。

篇8

    分析的兴起与70年代,起始于1978年出版的G.A.科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一书。在80年代形成一种学术思潮,影响至今。严格的说,“分析的”不是一个学派或者流派,因为它没有通常能够成为学派的基本的立论特征,比如,相互认可的基本特征,原理,主要观点等,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松散的互相讨论、学者之间的观点并不是互相认同,那为什么称之为一个学派呢?原因有两个,以使他们的研究方法都有英美分析哲学的底子,采取的用分析的方法重新研究的经典原著,分析哲学20世纪起源于英国,1905年罗素《论指标》,其产生是自然科学升入发展,数理逻辑影响空前的催化下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强调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分解分析法,就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组成要素,形式分析法,分析科学预言,命题,推理形式结构,意义分析法,分析词语,命题的意义,特别是分析元逻辑,元科学语言的意义。与的结合,有利于理论的精确化,清晰,严密。其二他们声称以为研究对象,追求的是重构一种既是科学的又是革命的理论,科学的意义是指,符合20世纪的哲学标准,机构严谨,话语明确,革命的意义是说,一种有关解放的理论。分析的者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些注重理论的诠释和概念化,拒绝或批判各种形式的方法论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微观基础,一些强调以理性选择为方法论原则探讨理论的微观基础,既反对整体主义也对基础注意持某种否定态度,而且从实践和理论角度来看,分析的决不是一套和信心年集中在一起的紧凑实体,不存在一种分析的理论,也不存在一种分析的研究方式,分析的马克思只是将不同的观点和研究路径结合到了一起。分析的其研究对象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方法论问题,二是经验理论部门,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三是规范理论部分,主要是对异化,剥削等伦理问题的分析。

    分析的的最早代表人物是柯亨,埃尔斯特,罗默等。分析的者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柯亨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中取得了影响,罗默是最具创造性和独创性的人物,他的关于资本主义和积极剥削的博弈理影响很大,埃尔斯特的研究成果总体上对马克思的否定多于重构,他对方法论的研究影响颇大,赖特将它的阶级理论与在几个国家进行的经验调研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对实际现存于资本主义中的阶级和剥削模式的剖析,他还发起并参与了名为“真正的乌托邦”的对社会主义建设前景的研究,范帕里斯将环境主义与相结合,他的基本收入理论影响广泛,布伦纳对不同的前资本主义欧洲经济中阶级结构的变动提供了一种历史的说明,重新开展了关于从封建主义相资本主义过渡的特征的争论,鲍尔斯以有关不完善的劳动契约的思想,考察了工厂中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巴洛汉研究了第三世界的半封建关系和新生的资本主义,他还与罗默一起研究了有关市场社会主义设计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最近的,金里卡也对分析的做出了自己的经典评价。通过一个体系在考察分析的有关剥削和异化理论,对强制性的转移剩余价值就是剥削这一个观点的坚持,事实上,这是一种对自我所有权的自由至上主义的关注,金里卡对正义、平等这些伦理与哲学概念也作出了重新解构与诠释,用自己特有的方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以说对政治哲学发生了重要影响。在这里尤其是有关对剥削和异化的分析,对这些规范理论的伦理性分析,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地把握。

    二、对剥削理论地分析

    1、经典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进行展开的。马克思从商品一因素到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再到只有劳动力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又是基于其劳动价值理论之上的,即剥削也就是对被剥削者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剥夺。剥削特指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榨取的价值(以产品的形式),超过了对工人劳动力的报酬(以工资的形式)。资本家就是工人的剥削者,资本家只是在能够榨取公认的“剩余价值”的前提下才会雇用工人,因此,这种通过剥削把剩余价值从工人转向资本家的做法存在于所有的劳资关系中,劳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剥削关系。马克思对剥削的概念采取了这种技术性的定义。并且者都把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当作不正以的证据,事实上,当作不正义的范例。的剥削观是否还有道德意义,例如,是否涉及着对他人的不公平利用,技术意义上的剥削是一种不正义,对此的传统论正是这样的。

    a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

    b资本家获得了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c劳动者所获得的价值少于他所创造的价值

    d资本家获得了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e劳动者被资本家剥削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对剥削下的技术性定义,并且左证了这是一种不正义的范例。随着时代的变化,也遭来了广泛的质疑。

    2、当代分析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

    当代分析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按照劳动价值论,产品的价值由生产该产品所需的劳动量来决定,但如柯亨所指出的那样,劳动价值论事实上正好与a相反,因为,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说法,产品的价值由当下所需的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量所决定,而不由再生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所决定,如果技术革新使得当下生产某种产品只需要过去一般的劳动量,劳动价值论就说,对于已经在过去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言,即使投入其中的劳动量没有什么变化,该产品的价值也只有以前的一半,如果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话,工人实际投入的劳动就不是价值的决定因素。重要的不是工人创造了价值,而是他们创造了具有价值的东西,使得剥削的指控得以成立的,不是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生产的一部分价值,而是占有了工人生产的东西所具有的价值的一部分,创造具有价值的产品不同于创造那些产品的价值,而前者才真正构成了对剥削的指控,就算不是工人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因此,恰当的论证是这样的:

    aa只有劳动这才是创造产品的人,而产品才具有价值

    bb资本家获得了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cc劳动者所获得的价值要少于他所创造的产品具有的价值

    dd资本家获得了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的价值的一部分

    ee劳动者被资本家所剥削

    当然这种论证还是不能解决关于正义的问题,因为存在着主动将自己的劳动力贡献出来的问题,后来将这种剥削关系加上了强迫这一限制性条件,工人为资本家工作必须是强迫的结果,对剩余价值的强迫转移是一种剥削。但是这种限定也出现了问题,他把严格意义上讲并非出自强迫的劳资关系排除到了剥削范围之外,同时剩余价值的强迫转移在很多情况下也可能是正当的。最重要的是,按照这种强迫的观点,保护儿童和妇女的强制性征税也是一种剥削。剥削理论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问题。这引起了第二次的修正。是不是剥削取决于对剩余价值的具体处理是否符合更大的分配正义的模式,存在着使剥削成为不正义的更深的不正义,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

    第二、对剩余价值强迫转移的修正,正如罗默后来对剥削的定义,不是基于剩余价值的转移,而是基于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拥有,按照他的观点,某人是否遭到了剥削,取决于在一种假像的分配平等条件下他的境遇是否会更好,那种假像的条件意味着,某人可以带走自己的劳动力和人均拥有的外部资源而推出现行的分配条件,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经济群体当作由现行财产关系确定规则的游戏的参与者。那么,某个群体一旦满足了下述条件就被视为遭到了剥削,如果该群体的成员带着人均拥有的外部资源推出了这个游戏并开始自己的游戏之后其处境反而更好,按照罗默的看法,如果退出资本主义的游戏,在岗工人和下岗工人的处境都会变得更好。因此遭到了剥削。剥削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分配不正义的最常见的结果,在这里就直接解决了强迫与正义的问题,这样的解释允许我们处理劳资关系之外的分配不正义,这些都源于对资源的不公平占有。但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3、金里卡的质疑与意见

    首先罗默扩大了剥削的范围,并使之覆盖所有形式的分配不平等,我们需要基础性的原则去证明人们对自身和外部资源拥有的权利和资格,只有从在先的和更宽泛的关于不平等分配的原则,才能推导出剥削的观点,金指出剥削不过是分配不正以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金对罗默混淆了平等与剥削也提出了批评,如果不平等需要某种更深入的平等原则加以裁决,这就是要使拥有资源的途径化的伦理命令,剥削在平等理论中就不再占有道德关注的中心地位;关于私有财产的不平等占有,金里卡认为并不一定导致剥削,如果能够在罗尔斯“持有财产的民主”得那样制度中产生,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选择的后果,如果人们的不同偏好是在正义的条件下形成的,事实上也是这样的,相反,对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也许会引起剥削,使资源平等也许不会产生剥削,而使资源社会化也许会产生剥削,这取决于人们的偏好和境遇;最重要的是,金里卡通过一种整体的有关对正义地分析,表达了与罗尔斯等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的正义观相一致的部分,而不是仅仅简单的一种摆设。

    三、对异化理论的分析

    1、经典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仅是对剥削的关注,而且诉求这对异化的完善论式的关注,这种完善论的观点不仅强调,私有财产的问题在于存在剥削,而且因为剥削的受益者遭到了异化而无法发展他们作为人的本质能力。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劳动生产出来劳动产品成为奴役和统治劳动者的异己力量。“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4页)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于是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的与自身相对立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便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便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第二,劳动活动的异化,即劳动者的劳动成为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受到摧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5页)第三,人的本质的异化,即把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改造世界的活动“变成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人是类存在物,这不仅是说人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把类作为自己的对象,而且是说人把自己也当作活生生的类,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对待这种自由的存在物同自然也是和谐统一的。异化劳动从人那里把自然异化出去。第四,人与人的异化,即劳动产品为他人所占有。马克思指出,外在于人并奴役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那个异己存在物只能是人本身。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自己同作为异己的、与之相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目_也生产出其它人同他的生广“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本身同这些其它人的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

    2、当代分析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

    虽然马克思[ Www.LunWenData.Com]的异化理论为禁止私有财产提供了很好的辩护。但是劳动的异化与否却并非唯一的价值准绳。如果我愿意通过异化劳动而获得闲暇。同时有些人对消费价值的关注,使得他们宁愿去获得异化劳动,而非异化劳动也不是天赐馅饼,需要动用资源去获得。同时非异化劳动也是对友谊是一种威胁,这种对生产的关注,却是忽视了友谊和消费的价值。它并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利益。同时,自由合作的生产,才能使我们成为认这个观点并不能成立,人们会赋予劳动的不同的价值,只要提供一种机会平等的条件和财产的公平划分,异化劳动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福祉,完善论并不完全是正确的。

    另外一些分析者则作了另外一种角度的修正,他们并没有就如何分配资源给与完善论的启示,他们预见说,人们将会珍视非异化劳动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他们绝不同意用闲暇时间或家庭生活的增加来对异化进行弥补。

    3、金里卡的质疑与意见

    对于这种预见,金里卡认为,通过禁止非异化劳动而干涉人们的选择是没有道理的,对有意思的工作进行分配也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每个人的偏好并不一样,不应该不恰当的把某些个人的偏好放到特殊的地位,而是对个体带入市场交换的资源进行修正性分配。个体在拥有平等资源份额的情况下,自由的决定什么是愿意从事的有价值的事情,这会引起一系列关于公平分配的问题,者必须要尝试着给出自己独特的答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