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8篇

时间:2023-11-20 09:57: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筑的社会文化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

篇1

论文摘要:优秀的品牌文化可以使消费者对其产品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拉动经济增长。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长株潭群具有雄厚的文化产业基础,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品牌,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文化品牌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将文化与市场相结合,开展文化企业强强联合,开发新的文化品牌工程,坚持“走出去”战略,开展文化的主动和系统输出。

1982年12月,时任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张萍向湖南省政协四届六次会议提交议案“把长沙、株洲、湘潭在经济上联结起来,逐步形成湖南的综合经济中心。”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冲突中,为了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做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而文化产业适应了此次转型的要求。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是具有精神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充分运用文化产业的隶属精神文化具有环保特征,形成了长株潭群独特的文化品牌,进而有效推动了湖南“两型社会”的建设。

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文化品牌发展现状

湖南文化产业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长株潭群更是湖湘文化的集群区。在传统文化方面,湘绣、浏阳花炮、花鼓戏、木偶皮影戏等,都独具特色。在文化产业上,长株潭群形成了极具发展潜力的“湘军”: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体育湘军。1996年到2005年,湖南文化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2%,2006年文化产业全行业增加值,比上年131.94亿元,增长率为24..65%。(资料来源:《湖南统计年鉴(2007)》)。

文化产业逐渐长株潭乃至整个湖南的经济新增长点。借助于湖南报业、广电、出版和演艺四个车轮,长株潭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另外,在市场上,长株潭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拥有了广阔、稳定的省内市场和国内市场,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充分利用湖湘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了该城市群独具一格的文化品牌。在电视业上,湖南影视制作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重要的生产基地。至今,湖南卫视的收视率稳居中国省级卫视第一。从《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超级女声》等娱乐节目到湖南卫视自制大型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恰同学少年》、《丑女无敌》等节目,湖南卫视获得了全国观众甚至海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出版业上,长株潭群中各大学院校拥有了较为健全的出版机构,开展相互合作,促进了湖南出版成为中国地方出版实力的三强之一。具有头等影响力的体育类报刊《体坛周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在“两型社会”建设下,长株潭经济发展迅速,精神需求也逐渐变得重要。文化产业适应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在各大行业涉足,并形成了对应的文化品牌,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

二、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长株潭文化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文化产业行业分布不平衡。长株潭群文化产业形成了文化品牌,“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享誉国内外。文化产业集聚在广电、出版、动漫及演艺方面,而在纸质新闻一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这样限制了长株潭群的均衡发展,更会束缚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与效果。在社会需求千变万化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重视新闻平面媒体及相关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时俱进。

2.文化产业软实力不强。文化软实力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它本质上是与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强盛和自信相伴随的。长株潭群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然而在长株潭群也同时存在着文化体制改革盲目市场化的问题,从而造成文化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

3.文化贸易发展较为落后。在所有长株潭群文化产业中,只有湘绣和部分动漫产业正在开展着“走出去”战略,而在具有雄厚文化底蕴的长株潭地区尚存在许多可以积极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这些产业的销售市场还仅仅局限于国内甚至省内。究其原因,文化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尚有欠缺,且缺乏正确积极的对外贸易战略。

4.文化产业链衔接度不够。长株潭积极开展“两型社会”建设,但在文化的产业链上并没有形成很好的衔接度。长株潭的文化产业必须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比如酒店、餐饮、旅游、休闲、商业、娱乐等部门,通过文化扩大长株潭群企业的影响,提高经营层次,从而激发整个城市圈的文化潜力。而长株潭群在这根产业链上出现了断层。

三、文化品牌建设对策

1.积极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品牌,开发具有代表性的长株潭文化遗址、艺术画廊等文化品牌工程。同时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长株潭具有极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如湘绣、花鼓戏和皮影戏等,我们可以充分借助群众力量,打造时尚与传统有机结合的文化品牌。例如,在传统的湘绣上,我们可以将湘绣用于时尚的装裱,在服装和饰品上融入具有时尚感的刺绣,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中,传统文化产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结构过于单一,且文化产业行业分布不均衡,这将影响到长株潭群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促使传统文化产业行业多元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同时,长株潭群需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一批设备齐全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显现文化产业独自的特色,并逐渐形成强势品牌。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强有力宏观调控,更应该充分运用市场“无形的手”来进行调节。首先,长株潭群需尽快建立适合各类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的市场,通过对文化产业行业的探索,为其打造出专业的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资本运作等有效开展。

同时,需加强文化产业的整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长株潭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文化的力量。整合不同文化特色,将各种民间传统习俗融合,从而形成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民间文化品牌。对长株潭乃是全省全国文化进行整合,将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塑造区域特色经济,从而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软实力。自古湖湘文化有“经世致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之说,我们需要将这种精神形成一种促使长株潭群打破地域局限,整体发展的理念,推动长株潭朝着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努力,形成一个更紧密的经济整体。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群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组合,而是要通过沟通、合作和创新来促使三市文化实现融合,然后形成整体文化优势。

通过建立有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长株潭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文化生产要素市场网路体系,从而构建出长株潭地区同一的文化大市场。

4.培育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株潭可以将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比如,我们可以积极打造一批娱乐机构,该机构属于民营。通过民营产业,将长株潭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产业化和市场化道路。

5.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长株潭群文化产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走出去战略,促进文化的互动,进而提升文化的穿透力和成长力。

长株潭文化产业应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名牌文化产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同时,我们要集中力量保护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标品牌,努力扩大国际知名度,将长株潭地区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产品出口地。

另外,我们需努力推进长株潭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做好保底工作时,加强动漫、影视、出版等文化产业的出口贸易,加强跨国公司建设,在传播湖湘文化的同时,扩大和巩固出口外贸市场的基地。并与国外相关文化产业开展合作,形成强强联合,形成国际统一的大市场。

参考文献:

[1]胡晓明,肖春晔.文化经济理论与实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文化精神不是仅在小康社会才产生的,因为文化本身是一种运动过程,它具有一定的延承性,可以说古以有之的慷慨悲歌之燕赵文化是一种文化精神,今天,文化精神既承接了历史又展现着当代,可以说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与当前文化氛围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精神作为历史文化积淀在新时期的继承发扬和改造,作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产物,在现代观照传统、传统化育现代的双向作用基础上,固有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现实的文化品格相互融摄形成文化精神,使我们获得指向未来、创造未来的局面。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渗透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当前,群众文化作为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更是以其参与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普及性、活动时间的灵动性成为最重要的文化类别,而且群众文化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是社会全体成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构建社会文化精神的能动性

(一)群众文化的群众性特征为社会文化精神的构建铺展开广阔宏大、无所不及的域地

群众文化是全体人民大众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文化行为及成为客体的物化成果,从这个角度上讲,群众文化的群众性可以说是全民性的同义语。群众性表明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所拥有和享受的精神文化。群众以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自如地驾驭群众文化客体,进行能动的群众文化继承和创新。群众在群众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自我性、自主性,以及全民性都充分说明了群众文化在社会文化精神构建过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文化精神的构建是一项全民性工程,群众性特征恰恰为其延拓开最广的覆盖面、涉及最多的人员。文化精神也是一种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存在,群众性恰恰也表明了社会性的群众意愿、同社会发展和全体人民群众利益相一致的群众意愿。社会主义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它比以往历史上的任何文化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如果说文化创造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那么文化精神也不外乎如此。

(二)群众文化的自娱性特征为社会文化精神的构建提供灵动多样、切实可行的形式

每一个正常的社会人,都有享受愉悦的要求,群众文化的主客体以娱乐为中介构成了紧密的联结,人们在求乐心理的驱使下,怀着或赏心、或悦目、或益智、或健身等乐趣的期望,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所谓自娱就是这种使自己快乐、愉悦的精神活动的过程。

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艺术门类的各种文化活动,都由于其具有娱乐功能而令人们乐观自娱。自古至今,群众文化之所以代代创新,其奥秘之一就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群众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娱乐性。

这种娱乐性的作用既能满足人们的愉悦心理,又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如由娱乐活动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教化功能,因娱乐活动使人消除疲劳而促进生产的经济功能,由娱乐活动激发人们情趣而形成的审美功能等。

在构建和社会文化精神过程中,离不开这种由自娱性而发生的教化功能、经济功能、审美功能等,离不开这些真实生动、灵活多样又切实可行自娱性形式。群众文化自娱性不是一种单纯性的娱乐,它同求美、求知、求健等心理需求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要把这求美求健的心理发扬光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求知心理将在创建小康社会所达到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大有可为。实际上,群众文化本身就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群众文化自娱心理的产生、演变,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一部人类史,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史,人们的群众文化自娱心理及其行为由低劣粗俗走向高雅,也是一种必然趋向。

(三)群众文化的倾向性特征为社会文化精神的构建指明脉络走向、价值归属

群众文化的倾向,是指反映在群众文化中的阶级立场、政治思想和审美意识所体现的方向,这是从思想内容上反映着群众文化本质的一个内在特征,也是群众文化的灵魂所在。

作为主体的一切个体,都有一定的阶级立场、政治思想和审美意识并由此构成对群众文化的价值判断观念,这种个人价值观所规定的倾向性,一是表现在他选择什么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客体(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二是决定他在自我表现群众文化活动中流露什么样的思想内容。每一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无不体现着该时代的某些倾向性,而其必然的倾向性走势表现为人民性倾向,这种倾向反映的是社会生活所达到的与人民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相一致的程度。这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落脚点“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主旨是相一致的,内容是一以贯之的。传达了时代的声音,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人民自己的思想或审美趣味的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内容上于人民有益、艺术上有一定特色、形式上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表现了人民对真善美的热爱与对假恶丑的憎恶和斗争,这种带有人民性倾向,具有进步意义的群众文化在社会文化精神的构建过程中,广大群众无疑是持以“首肯”、“善择”之态度的。这种具有人民性倾向的内容如盘根错节的大树般深植于社会文化精神的内涵中。

人民性倾向还表现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上。这也是社会文化精神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它既包括了人民对文化的倾向与选择,也包括了文化对人民的倾向与选择。这种人民性倾向将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这种人民性倾向将致力于发展先进文化上,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所倾力构建的社会文化精神中,一切有利于发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将在群众文化的人民性倾向中得到充分体现。

(四)群众文化的承传性特征为社会文化精神的构建蕴示传统文化内涵,日久弥新、不断发展

群众文化自萌芽后的全部历史就是不断传递、保存、延续、创造的前后相承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群众文化的承传性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一种时间序列形式和社会遗传性。它是承与传的动态过程,承与传的是前人所积累的群众文化成果即群众文化遗产。当然,是批判地分析和创造性革新这些群众文化遗产。

群众文化的发展史表明了一种世代依次交替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前进过程。构建社会文化精神我们同样面临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转化与更新问题。辩证法规律和群众文化的承传性特征告诉我们,对于历史的“遗惠” 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合理地评价它,并进行形式、内容、作用诸方面的当代转换。

社会的文化精神中我们藉传统文化所加以转化的具有积极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思想内容大致有:第一层次是自强不息、兼容并蓄、高度融合的精神。体现为不屈不挠的奋斗和求索,对各种合理的有价值的东西都能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对异质文化有高度的融合力,并在融合基础上有新的创造。第二层次是务实的精神,体现为直面现实人生,勤劳实干、践履笃实、不尚空谈。第三层次是伦理精神,体现为崇尚道德、重视群体、勇于奉献、宽人严己、追求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等。其中,我们格外强调以伟大民族精神为核心,即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要把经过科学理论洗礼的优秀文化传统,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社会文化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智慧、经验教训将为我们解决当代社会重要问题提供思想方法和历史借鉴。另外,在小康社会中,信息网络等高科技的普及发展将使承传视野扩展、承传进程加速,这种外在物质因素将更快捷更有效地促进人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承传转换。

毫不夸张地讲,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构筑起社会文化精神的强硬骨骼。

二、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现状表明了构建社会文化精神的能动性

(一)群众文化网络日臻完善

我省城乡已初步形成以省群众艺术馆为指导,以区、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社区文化站、文化中心为骨干,以村级文化室、文化大院为基础,连接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文化户的多体制多形式的群众文化网络。一大批规模大、功能全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将不断涌现,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先进文化建设。

(二)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

创作、表演、展览、阅读、培训、健身等各类群众在其空间的广泛性、时间的闲暇性、目的的功利性、效应的双向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备受群众喜爱。

吹拉弹唱、书画摄影、集邮收藏、旅游健身等群众文化活动的动静之间、雅俗之间浸润了群众文化及至社会的各个领域。小康社会中,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知识竞赛、读书讲演、创作展览、艺术表演等知识性强、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将大展用武之地。

可以看到,弘扬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的各类大型庆典性、导向性、示范性活动此起彼伏、波澜壮阔。

可以看到,群众性文艺创作日益活跃,在广泛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全国群众艺术最高奖“群星奖”评选颁奖活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等,形成了一次次群众文化艺术的强烈冲击波。

(三)群众文化改革日渐深化

群众文化工作是以全社会为其活动舞台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广泛的群众性是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只有在广阔的社会天地里,才能充分体现它的功能特点,只有全社会的支持、参与,才能全面展示它的社会作用。发展群众文化事业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实行群众文化社会办,是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改革。

目前,以国家为主导、集体为基础、个体为补充的群众文化事业体系已然建立。小康社会中,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种成分共同兴办群众文化事业的局面,将使文化精神的构建走上共识、共建、共享、共荣之途。

篇3

关键词:24个字核心价值观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活动 路径研究

一、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形式。基于此,城镇党委和政府把维护和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的权益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其中一个落脚点就是社区文化的建设,城镇相关部门和政府根据各个城镇社区和区域的自身承受力,扎实稳步推进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科学管理和使用,社区文化建设走在不断完善的道路上,但其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社区文化系统化建设过程中,占一半以上的社区不能满足人民在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多样性,社区给居民提供的设施保障非常单一。

社区居民缺乏社区活动参与意识。社区居民既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社区文化建设成果的享用者。但调查数据显示,城镇社区大部分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漠不关心,从理念上就觉得这是政府或者公家的事情,同时,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也不高。

社区文化建设专业人才缺乏。但据调查,社区工作者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年龄偏大,这导致社区文化建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社区工作者学历或者文化层次偏低,这导致社区活动缺乏高质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社区工作者身兼数职,工作精力有限,这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积极性和活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关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一致,同时,社区文化建设更需要在法治的范畴内践行自由、平等、公正,进而创造一个平等、友善、诚信的良好环境,让社区居民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滋养,在自觉不自觉中就养成并融入和谐、友爱、敬业、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最终实现全社会命运共同体的幸福和谐。而社区文化建设是以社区居民团结互助、和谐友爱、邻里和睦往来为共同价值取向目标,进而推动城镇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就其价值目标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区文化建设目标一致,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的外延更广、范围更大,其是面向全社会的,自然而然也包括城镇社区文化建设。故就其实质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和内容具有一致性,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宏观上指导和引导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合理性和合法性。

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社区文化建设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巨大并且是系统化的工程,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发挥其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念先行,理念上的改变和重视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能性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国家、社会、个人的一种要求和期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故社区文化建设要致力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渗透到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当中,从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进而致力于使社区文化环境充满自由、平等、和谐、友善的正能量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具体的、多样的活动形式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进而在无形中使社区居民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社区充分利用好宣传栏、社区网站等传统的宣传平台和阵地宣传核心价值观,倡导形成诚信、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其次,举办晚会或者讲座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加入一些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者有奖竞猜,以此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第三,社区管理者积极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好微信公众号、微博、电脑等网络平台,向社区居民推送有价值、有营养、有意思的又很好地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者节目,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社区文化建设中还可以通过树立典型榜样,最大限度地发挥身边模范带头作用。如社区广泛开展诚信、友善、爱国、孝顺等重要品质为重点的榜样人物评选活动,选出居民自己身边的榜样力量,由此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

篇4

【关键词】 建筑设计;地域文化;城市特色;发展内涵

一、地域文化是塑造城市特色的主体

1.1 城市色彩

在进行城市环境开发时必须要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属性加以认真地考虑,依靠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一个城市有要先进的文化发展和城市平面形态定位,就相当于是一个城市的特色,然而城市的特色是一座城市设计的主体,城市特色的内容和形式明显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内涵。当然,除了城市文化之外,城市的地域特征、自然条件和环境风貌,也是造就了城市特有的城市风格。因此,城市的地域文化能给予这座城市特有的城市色彩。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总体的建筑颜色,是构成一个城市独特风貌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色彩的形成是城市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以及城市发展历史的集中体现,能够突出一个城市在地域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面貌和习惯,在城市的地域内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形成自己特定的城市色彩,要展现出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地理文化,它是反映了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因素。城市的色彩是当地文化环境的反映,不论是西方建筑还是东方建筑都有自己特有的地方色彩,特有的色彩反映地区人们的共同心理和行为,是一种空间文化价值观。所以城市设计方面要把人和环境结合起来,要创建出人文特色的城市设计理念。

1.2 地域以及地域文化

第一、地域。地域是指有相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的一块地方,也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结合,是建筑的经纬点和立身之地,建筑的构建必须符合地域特征构成的各种要素。地域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而且地域的范围是可大可小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社会文化源远流长,城市居民社会意识浓重,注重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设计思想。如江南古镇、徽州村落、福建土楼等等,所以中国的建筑和规划因为其空间相联系和相承接的方式受到特殊的尊重。

第二、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在特点的范围内经过源远流长形成的,能够传承至今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能够将区域范围内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展现出来。而地域文化要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存在形态上的差异,所以才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呈现出来了多样化。建筑是一个地区象征性的代表产物,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各地方呈现出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古代的时候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各地的文化形态就有了不同的风格,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汉文化、关陇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所以在不同的建筑物上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建筑特色。

二、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土乡土色的独特风格。每个城市的地理特征、环境气候、历史遗留和传统民俗都有着不同的地方,而每个地区通过建筑来表现该地区的人民的文化水平、民族风情和对建筑物审美追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地区特色,在一定区域多数建筑的基本风格和总体特征。

2.1 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建筑的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根据地貌条件,和城市周边的环境。建筑是象征一个地区的产物,从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建筑特色,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建筑物是在具体环境中,受具体地区的地理气候和自然因素,以及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具有特有的地方色彩的元素。

2.2 建筑的文化性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是存在于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人文因素的环境之中。建筑的文化性是造就建筑的特色,因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结合不同的文化情况,就建造了独特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建筑的文化形式具有双重性的,因为在建筑的特色上我们既要有使用的功能还要具有审美的功能,所以审美观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本身的理论价值和感应功能上能带给人们传递信息的感觉,建筑的建造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对我国庙堂感到威慑、对于居民住宅感到亲切等等。这些都能表明中国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建筑特色,通过建筑的文化性的特质,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建筑作品,建筑的内涵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性,从建筑的文化性可以反映出生后方式、社会风情和藏匿在其中的历史发展轨迹、社会结构的演变等等,用建筑的方式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建筑文化性,这不仅是对建筑,也是对地域文化的生动而又形象的完美诠释。这是建筑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三、地域建筑文化的新内涵

在现代条件下,抓住地域文化特征寻找地域文化的新载体,寻找地域文化的美学定位、新的表达,展示城市空间的新的文化价值,定位特色城市的城市色彩,是延续城市历史、把握城市方向感和认同感的最佳方向。

3.1 使用本地素材寻找地域文化的美学定位

在现代条件下,不能老是依旧传统的文化元素,要掌握地区地域文化内涵,要深刻学习中国城市地域文化的精髓,给予地域建筑文化创新的现代含义。

第一、地域建筑材质。建筑材质是建筑的基本物质,它能够决定建筑的特征、风格、效果等等。传统的处理建筑材质特性的表现方式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基本语汇。建筑工作者充分利用建筑材质的特质性因素,建筑合理的与地域环境相结合,使地域建筑的文化性发展下去,相比传统的建筑材质和现代建筑材质,社会技术的先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现代建筑材质相对比传统建筑材质具有更多的优势,我们要结合地区环境因素创造出具有地标性的建筑。

第二、地域环境。我国自古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这就要求建筑师要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所以在建筑方面也要充分体现出地区的地域特征。地域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把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相结合,必须遵守自然的地形地貌要求,让建筑与自然环境和周边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内的文化的总和,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借鉴外来文化

在全球的环境中,建筑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广泛,我们还可以把国外的建筑文化遗产纳入可以借鉴的范围,将各国的文化本土化,这样更加能使我国的建筑文化不断的创新化、现代化,还能很好的使我们建筑创作工作有更好的发展,更加利于我国建筑文化与其它国家建筑文化能有更好的交流空间,让城市文化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也能对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方面有更多新的灵感,让我们借鉴外来文化与我们国家的建筑文化相结合起来,用更好、更新的设计理念发展建筑事业。

四、结语

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的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中国建筑通过地域文化来体现建筑的特点,要以创造性为建筑空间的最高理念和最终目标,充分发挥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起来,在现代条件下,抓住地域文化特征寻找地域文化的新载体,寻找地域文化美学定位、新的表达方式,使建筑空间更富有内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让中华民族特色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吴振垠.中国城市建筑地域文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8.10:18-20

[2] 李广斌,王勇,袁中金.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城市规划.2009.02:24-26

[3] 朱光亚,杨国栋.城市特色与地域文化的挖掘[J].建筑学报.2010.1119-21

篇5

关键词:陶艺墙;城市公共空间;融合

1 陶艺墙及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

陶艺墙是指对建筑墙面的艺术性的处理,是利用陶瓷这一特殊材质通过某种画面形式、色彩、肌理效果等方式,诉诸于人的视觉感应,指向于精神领域的一种建筑墙面的装饰。 “城市公共空间”是由公共权力创建并保持,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地等。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建筑装饰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陶艺墙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渐渐地渗透到城市公共空间中,美化了建筑环境,提升了环境空间的品位,满足了现代人的精神审美需求。

2 陶艺墙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必然性及其表现

陶艺墙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是必然的结果。因为陶艺墙具有质地坚硬、经久耐用、耐腐蚀、防雨抗冻、永不褪色等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与建筑物共存,且无铅无毒有利于环保。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不仅能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其独特的材质、釉色、丰富的表现形式、多变的表现手法,给人们带来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调,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城市公共空间。陶艺墙独有的风格是大自然的造化和人的创造性的完美结合,它在创作中注重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观念,注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在城市公共空间加以突出和引导,使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贴进人们的生活。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从融入手工艺的日用陶器到当代的主流艺术,陶瓷艺术已逐步实现多样化。在“艺术与建筑”的脉络中,陶艺墙作为一个独特的表达元素在建筑墙面的装饰上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每一件陶艺墙作品的产生都是陶艺家的个人情感、审美意识和对空间环境思考的体现。他们运用陶艺的色彩组合、凹凸不平的肌理表现、丰富多彩的釉色变化、浅浮雕的技法处理、陶瓷文化砖等,以抽象、意象为表现手法,利用自然界的光照射,使得陶艺墙的图形、轮廓、肌理与空间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强烈的共鸣,使环境空间更完善,从而增添无穷的魅力。

3 陶艺墙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体现

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陶艺墙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受到了环境设计师们的重视,现代陶艺墙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工作及休闲环境。在广场、公园、居住区、校园、音乐厅、美术馆、郊外空地等场所,陶艺墙正以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向世人展示陶艺墙独特的工艺功能、合理的审美、社会文化等特性。

3.1工艺及其功能性

陶艺墙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挡风遮雨、防止污染、保护建筑物等最基本属性的功能;还具有对美化、分割空间、再造空间的实用;根据不同的空间经过精心设计后可以具有隔音、吸音的功能。陶艺墙作品的设计必须服从建筑物本身和环境空间的限制,构图和工艺上要统筹安排,使得陶艺墙与建筑环境空间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朱乐耕为韩国汉城“麦粒音乐厅”设计制作的陶艺墙,实现以陶瓷为主材料装饰功能与使用功能。其中《时间与空间的畅想》(见图1)运用高温色釉的窑变,每块高温瓷的面符合音乐反射的需要,以色彩斑斓的弧面空心的墙面上用陶艺壁画作局部装饰,将材料与墙面融于一体。在功能上对墙面采用大统一、小变化几何陶块处理,使得声音在空间停留高达1.7s,完全满足了音乐厅的功能要求。

3.2审美合理性

任何一件陶艺作品都是制陶者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作者本人的情感和审美理念。陶艺墙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要求符合空间建筑的和谐,体现整体美感。其造型变化的无限性和观赏性,是以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审美为主线的。利用陶瓷材质的特点作肌理、釉色等,来增加色彩和美感。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内的陶艺墙(见图2),作者以其娴熟、高超的制陶技艺和个性设计将作品较好地与特定的建筑环境相融合。在形式美感上,陶艺墙采用简单的几何线条进行分割、重组,打破了传统的形式组合;在墙面艺术处理上,图2注重肌理的运用和个人情感的表达,突破了传统简单的组合,注重有设计意味的凹凸铺贴;在装饰色彩上,注重与固有环境色彩的协调,采用色彩的渐变和强烈的对比,让空间环境更显生机。

3.3社会文化性

陶艺墙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性。它的出现与存在需符合所在地域的文化特征、民族风俗等,传达新时代文化的感悟,显示出地区的社会文化特征。陶艺墙创作的基本理念,既符合了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广阔空间,又迎合了区域文化背景中的现代科技文化和人文精神要求。陶艺墙以其独特的方式体现其价值,是对社会和文化的一种贡献。如作品(见图3)取材于莲花的演变,莲象征着美好、圣洁、雍容华贵、宽容大度的意义,色彩上选择了暖色调,以表达现代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处世心态。作品存在于景德镇昌江广场这一特定的公共空间,有一定的特殊文化内涵,在这样的一个休闲空间加入陶艺墙这一元素,体现出了本地区浓厚的文化特征。它的存在向社会公众靠拢,体现出公共空间开放、共享的一种精神与态度,以一种可能、有效的方式体现出其艺术价值。

4 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前景

目前,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不平衡,但是不难看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参与,并关注陶艺墙的制作与运用。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无形之中美化了城市环境,又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净化着我们的心灵。陶艺墙成为陶艺家们关注的一大课题,在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更多现代设计学科融合,拓宽现代陶艺创作的技法与理念,设计出更加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现代性的陶艺墙作品,让陶土自然地、亲切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使现代陶艺与迅速发展的现代建筑环境空间相和谐,使现代陶艺发展的道路更好,未来之路更宽。

参考文献

[1] 吴兴安,徐小红. 景观陶艺的审美特点和空间表现[J].中国陶瓷

2006,42(11):62-63.

[2] 张延刚.壁画―艺术与环境[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33.

[3] 田银生,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

社,2001.

篇6

探讨。

一、现代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与古典盛期建筑相较差距较大

在当代新经济大潮的建筑活动中,新领域、新形制、新规模的建筑创造很多,比如绿色节能建筑、智能建筑、超高层建筑等。但这些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相较古希腊时期的建筑,却逊色太多。希腊古典建筑艺术为世人瞩目,它融入和展示了希腊文化的精髓,是非常接近完美的建筑形式,尹瑞克先神庙、帕特农神殿被后世尊为希腊建筑的典范。可以说,希腊古典建筑艺术深深影响了欧洲二千多年的建筑史。

现代建筑兴起于战后重建时期。由于战后物资紧缺,所以建筑设计也处处节俭,能省就省,这一思想一直延续至现在,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建筑设计周期被极度压缩,这导致建筑的文化性、艺术性不被重视。其间还曾出现一种设计理念即折中主义,讲究用新材料、新技术来表现古老的形式,这种“削足适履”的设计思想怎么可能创造出真正有文化特质的建筑呢?还有一种设计思想是单纯追求新材料的使用,比如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全部采用钢龙骨和玻璃安装而成,被称作“水晶宫”。虽然它在建筑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新材料玻璃在现代建筑中得以推广和应用的开端,但笔者认为其艺术性是建立在和古建筑相比有着新视觉冲动的基础上的,没有多少精神内涵。

现代建筑活动虽然很多,设计思想也很活跃,如A.阿尔托的地方风格、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密斯的技术精美设计思想、约翰逊?斯东的典雅主义以及R?皮亚诺标榜的高科技时代的机器美、结构美等。但众多现代建筑中,除了因新材料的应用带来新建筑形式变革的几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外,并没有太多令人惊叹和令人敬仰的伟大作品。

西格拉姆大厦采用了简洁、明快、精确的建筑处理手法,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使它从外观上看只是一个毫无美感的立方体。我们不能抹杀它在建筑发展中的地位,可当我们将它与过去的建筑经典作比,就会发现二者带给我们多么迥异的感受。

笔者认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明现代建筑的艺术性的话,那就是:取部分古典盛期的建筑样式放在现代城市建筑群中,古典建筑样式将立刻显得无比突出和耀眼。古典盛期建筑是一种文化,一种创造的文化,不是现代人在定格设计理念的时候被用来拷贝或打破的既定模子。今天的建筑应该超越它,现代建筑所创造的成就应该比古典建筑更能影响后世,因为科技更发达了,文化沉淀更多了,真正的建筑作品不应在几十年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二、具有较强艺术性、文化性的建筑是建筑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将建筑的可持续性(或者叫绿色建筑)以及节能理念或者智能当作未来建筑的主流发展趋势是不适当的。因为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筑随新材料更新也就快,没有内涵和文化的建筑很容易被拆除重建,既浪费了资源,又留不下时代的智慧结晶,所以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应是文化性、艺术性强的建筑,而不是智能和节能

建筑。

好的建筑是社会文明文化的载体,可以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所以建筑的主流也应当是最能表达文化内涵的东西。希腊人的文化是神的文化,是美的最高形式,给人的感觉是美到如神一般,不能再美了,所以他们的建筑是永恒的。虽然许多古希腊建筑因各种原因已经不在了,但是古希腊建筑艺术影响了整个欧洲,它的地位高、价值大,因为它把社会文化凝聚在建筑中、体现在建筑中,而体现整个时代人类精神的建筑是永远不倒的。

笔者认为,未来建筑的主流应朝最完美,最高的标准发展,即符合时代、符合文化,达到时代的内在文化世界和外在形式统一的最高标准。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沿的当属法国和日本,他们在建筑形式上可能没有多少引人瞩目的地方,但他们从统一整个城市色调的角度,统一运用了象征本民族的颜色,实现了城市建筑的整体衔接,而不是像一些国家的城市,霓红、灯箱、广告牌……永远只是没有规律、没有层次的商品城市。

未来建筑设计的趋势是传承历史文明,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设计出更有文化品位、更好地体现文化延续的建筑,是既节能、环保、智能,又拥有浓郁文化特质的

篇7

[关键词] 学校建筑文化 传承策略 创新策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校建筑文化又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关乎学生的成长,更是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合理地传承、创新学校建筑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建筑文化的传承策略

1.加大建筑文化的建设力度

提高建筑文化在校园文化文化建设中的地位首先应取得政策与立法方面的支持。在集合专家学者意见和公众动议的前提下,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建筑的方针、原则、方向,确定高校建筑的文化尺度,研究保护与创新、发展与继承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与社区协调发展,突出区域特色、营造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立法研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在营造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和数字校园方面进行深人调研,开展实证研究,并且进行政策分析和专家咨询,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出台一系列“办法”或“条例”,立足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要加大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公众性,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其次要取得专业人员的支持。建筑业作为一门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在技术等方面具有着严格的指标要求,学校建筑及其文化传承必须求助于专业人员。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做法是政府与某些建筑设计者和施工者长期合作,而这些合作者都是洞悉社区文化、教育特点和建筑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2.重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学校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方向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有机结合,以此体现教育的方针与发展方向。二是整体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从总体上对现代高校建筑文化建设进行规划,做到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建设和学校其他文化建设相结合,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建设相结合。三是主体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本质上是师生文化,学校师生既是学校建筑文化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应突出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地位。四是选择性原则。现代学校建筑文化是一种开放性文化,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这样复杂的社会文化,学校建筑文化建设应取其精华,将其内化为特定的学校建筑文化内容,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并不断调整、充实和发展,以适应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和现代学校建筑文化主体的内在要求。

3.重视建筑文化传承的基本技术

建筑文化传承具有一些基本技术,比如复古技术、仿古技术、移植技术、融合技术、局部保留技术、典藏技术等。这些技术是建筑文化传承的最基本的条件。当前,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学校建筑的发展体现为新校舍的建设和旧校舍的改造,能否在这些建设中很好地体现高水准的文化是一个关键。

二、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策略

1.提高学校建筑文化创新意识

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学校建筑文化也是如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首先应该具有超前的创新意识。因此,作为管理层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相关部门在发展学校建筑之前,不能简单地以拿来主义进行操作,应加大对发展方案的论证,集思广益,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历史、特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丰富学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首先,学校建筑应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提炼。空间环境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各种形体要素所涵盖的文化意义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历史文脉。学校建筑作为反映或记载人类历史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和校园环境中重要的景观语汇,尤其是纪念性的建筑,往往体现了该校的历史、文化和风格,是学校精神的标志,也是历史进程的缩影,述说着一个学校的过去、现在、未来。其次,学校建筑在校园环境空间构建和文化引导的作用。学校建筑可以增加校园空间的凝聚力,作为校园特定空间标志性景观因素的同时也是校园环境空间的重要节点,它使校园具有清晰的空间结构,人们在其中获得一种归属感。这种传递和体验不需要借用外力的强迫,而是以一种自然、巧妙、和谐、潜移默化的方式予以述说。再次,校园建筑可以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提高学生人文和艺术素养。学校建筑以其突出的视觉艺术效应即艺术性和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或历史背景,赋予校园艺术的美,更丰富了校园的人文气息,提高了校园的文化品位,彰显着学校独特的灵魂和理念。因此,在学校建筑文化的发展中,应重视学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3.突出学校建筑文化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建筑文化,尤其是高校建筑文化,由于作为主体的学生和教师更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文化知识的发展水平与方向,是时代精神的凝结,因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应注重反映时代精神。

4.突出学校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一般来说,地域性是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一个区域的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一个区域的人文同样具有地域性特征,建筑作为有生命力的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项技术,由其衍生的建筑文化也必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区域就是培育、生长建筑文化的有生力量。因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也应充分融合和显现地域文化特色。

三、学校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和我国学校建筑的不断发展,考古和史学的发达以及利用各种艺术信息资源的可能性增大,对于每个社会单元和个人来说,可供选择的建筑文化不断增加。这同现代社会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交织在一起,形成极其丰富的文化格局,在众多的选择中,打破了一元化的局面,多种多样的建筑流派和建筑思潮层出不穷。作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交互的建筑文化,其未来必将是数量众多,风格多变的。世界范围内必将是新建筑类型和新建筑结构形式不断涌现,同时一大批具有相当水平的建筑师将登上建筑舞台,载入建筑史册,作为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学校建筑作为特殊的建筑文化体系,与其他公共建筑比较而言,更应体现文化性。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本质上来说凝结着历史和未来,而学校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建筑文脉延续和升华。

总之,学校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是联结学校历史与未来的、让学校唤发出生命力的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事业,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体现着包括建筑师、教育家和全体公民在内的理智品格、历史责任、决策勇气与生存智慧。

参考文献:

[1]马本和.高等学校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6(4).

[2]高介华.关于建筑文化学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3).

[3]萧默.文化纪念碑的风采―建筑艺术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赵家麒.集团规划的时空观―普林斯顿大学250年校园的探讨与省思[J]田园城市, 1998.(2).

篇8

在成都天府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景观轴线(图2)依托新区总体规划的城市轴线,形成具有成都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轴线。一方面,该轴线本身就延续上千年的成都城市空间格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积。在此轴线上,重点形成了“蜀文化”城市景观,也可将此地段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符号串联起来。从空间上看,它联系着成都主城区的广场和天府新区的中心;从时间上看,这条轴线从公元14世纪朱椿为蜀王建蜀王府为始,多次拓展延长,如今延伸到成都的新中心,本身就是历史和现代的连接线;从城市景观看,可以将中心城区的城市景观连成一体,串联天府广场、体育馆、四川大学、来福士广场、四川民俗博物馆等城市地标建筑,更可以借天府新区中心区辐射整座新城。

二、成都天府新区城市景观节点探析

城市景观节点应该有较强的功用性,它既应该有重要的标示性和导向性,也应该考虑一些重要交通节点的立体特征。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的景观应该相互连通,功能上融会贯通,辅助建筑界面上保持连续性,对色彩、符号和街头家具的选用,应使得区域复合功能得到强化,而不是削弱和杂乱,城市景观节点则应成为整个区域的信息导向和文化标识。例如围绕天府公园,在天府大道东侧集中布局高层簇群,周边布局会展及文化设施,形成高低错落的天际轮廓线,体现新区特色的空间形态(见图3)。构建生态复合型现代都市滨水廊道,打造水畔宜居新(见图4)。滨湖景观步道沿湖岸线布置,随山就势,依山傍水(见图5)。

三、城市景观在新区城市设计中运用的思考

1.城市景观设计的功能综合性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景观不仅仅是为整个城市提供功能单一的人文环境,而是逐步形成功能综合的城市空间环境。城市景观设计的功能综合性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最重要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城市景观要素在功能叠加的基础上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城市景观效果。因此,城市景观要成为多元化的物质空间载体。例如,通过植物造景的手法营造交通绿岛来缓解紧张的交通状况;在街道旁建造供人们休闲交流的绿化草坪,放置体现城市特色的公共艺术小品等,力求满足市民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的要求。同时,城市景观更要融合地方传统文化来展现城市形象,逐步形成独特地域景观风格,将地域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城市景观创作中。并结合现代的城市景观艺术语言,起到彰显城市文脉的作用。

2.城市景观设计的形式多样性

城市景观的亲和度、文化性、观赏性等是城市景观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决定了城市景观形式的设计方向。城市景观也需要实体性物质空间的承载,体现了市民的参与性。因此,城市景观设计的自然地理特质要素和地域历史文化要素需要转化成实体性空间,才能有效的建构具有文化、艺术、审美品质的城市景观。城市景观表现形式需要多样化,充分利用各景观形态构成要素,创造出—系列形式极其丰富的城市景观。例如,根据街道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组合、渗透、流动和引伸形成空间序列,从人的视觉特征出发,去创造景物的观赏条件。大量引入乔木、绿化、花卉、草坪、小品、水等自然环境,使景物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力求做到环境氛围清晰、主次分明,创造出一种丰富的蕴涵多义性的城市景观。

3.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承性与创新性

创新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不拘泥传统形式,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对城市景观进行创新性设计。同时,将城市传统文化融合于城市景观设计中,传承发展城市传统文化。使城市景观真正成为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从而创造具有城市历史文化特质的城市景观。

4.城市景观设计的文化性

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包括自然景观特色和社会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要着重体现城市社会文化特色,即人文特色和历史特色。城市景观设计要承继城市的历史文脉,符合城市风土人情,突出地域景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要展现出城市风貌,增强城市文化魅力和城市凝聚力。

四、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