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9 16:08: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美学思想政治教育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学者鉴于美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研究文献比较少,西方各国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学科研究主要是通过道德、伦理、美育等研究来体现,对美的关注体现在人性美、道德美。美国学者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1],促进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揭示了道德观念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影响着道德教育。柯尔伯格主张,尽管社会文化背景有所差异,但我们的底线道德发展历程和阶段总体是趋同的和一致的。这些阶段构成了较为固定的顺利,并长久发展下去。英国道德教育学家麦克菲尔的德育课程是以道德情感为主要线索的。他认为有道德的人该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道德主要靠发自内心的相互体会与理解,而不单单仅靠讲授,德育要致力于“教学生如何关心他人”。除此之外,威尔逊的新道德学习道德哲学,库姆斯的关于价值探析的分析理论,鲍勒诺夫曾经提出的朴素道德理论等,梳理的评价理论和保拉洛夫的道德理论研究了行为科学,考察了人格的发展路径,并注重对人的美的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厘清建立了逻辑。辛普森(Simpson)将其放在“杜威的艺术与教学”之前:杜威认为的“老师是艺术家”,反映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的艺术性功能和我们的环境适应力紧密相连。这个观点涵盖了以下几个关于道德的思考:教师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和改善社会活动中作为艺术家。西方的教育美学研究领域关系到教学方法的美学意味、教学内容的审美性改造、关于审美教育的教学理论方面,研究的宗旨都是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实现。[2]相关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领域:首先,重视“隐性”教育,同时配合“显性”教育,教育中“教育”和“延迟”的结合不会产生强迫感,从而造成思想意识形态上出现障碍。其次,应重视个性化学习,并着重培养合格人员的学术水平。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关注人类自治,个人主义和个性的观念,充分体现了上述教育理想。三是在西方国家,学校思想意识形态教育重视广泛的参与性,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试图用所谓“普世价值”来宣扬资产阶级意识的合法性。
二、国内研究现状
自1980年代和1990年代以来,国内研究从美学的角度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并且还建立了意识形态和政策研究的细分。早期代表学者主要有王宰林、雷才明、陆道廉、袁芳仁、钱立火、梅广才、檀传宝等。陆道廉认为,美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美育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3]王宰林认为,美育除了增强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还有自身的特殊功能,是德育、智育、体育不能取代的。[4]袁方仁等人认为,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多元化和政治多元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因此,我们应该按照美的规律和逻辑去塑造人。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出发,用美学理论,用审美的观点和原则,审美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需要坚持创新的美学思维模式:树立学生的审美观;教育者和受教者建立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自2000年以来,知识界开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并开始从多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例如美学视角多角度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段期间主要的学者包括了陈章、郭长伟、丁兆罡、周芳、魏晓文、程卫国等。丁兆罡认为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和全面发展,需要净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环境,创造和谐友善的外部条件至关重要。[6]郭长伟则主张,美育可以提高人们审美的能力和水平,借助鉴赏实践,整体审美的品味和层次可以获得全方位提高。[7]他把崇高和优美作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情趣的目标。陈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极具人文色彩的教育活动。具有丰富的美学含义。[8]从美学视角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学习的影响和效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审美教育 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029-02
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借助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等美好形象来进行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以美引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每一种美好的形象都能使人们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鼓舞人们去热爱社会,激励人们积极创造美好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教育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教育方式,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提升自己施教水平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一 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1.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想、想象及理解、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是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是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艺术品或行为的美,而审美教育是指用来培养人在一定的美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美学原理,遵循美学规律,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而接受、理解、评价、创造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好,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感受美、欣赏美、辨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日臻完善的一整套措施。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说教教育,审美教育更具形象性、感染性、情感性、丰富性。审美教育的任务可归结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开阔知识视野,全面发展自己,完善人格。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不断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和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3.审美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和推进作用
第一,相对于枯燥的、乏味的、抽象的理论灌输,具有趣味性的审美教育更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一种填鸭式的外在灌输型的教育方式,受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就易感到抽象、枯燥和乏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审美教育寓教于美的形象性、寓教于乐的感染性、寓理于情的情感性、寓多为一的丰富性能使受教育者始终保持对审美欣赏和创作的兴趣,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和能动性,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审美教育方式的引入,将外在灌输型教育和内在启发型教育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提高。
第二,审美教育激发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充分实现自我教育。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一种美好的形象都能使人们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鼓舞人们热爱社会,激励人们积极创造美好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等美好形象来进行教育活动可以充分发挥以美引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审美情感的中介作用,受教育者发挥了主体作用,自愿地认同教育的内容,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从而顺利地完成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三,审美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具持久性。人的行为总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而以情感为基础的审美教育,促进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事实证明,当情感转化为信念意志以后,就会使人产生无穷的精神动力,持久地支配着人的行为。所以,以情感为基础的审美教育的效果更具持久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可以持久地保证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 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运用审美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1.审美素养及其作用
审美素养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得到提升,审美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水平越高,对美的把握就越准确,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就越透彻;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水平越高,越能更好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和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水平越高,越能把握学生的特点,越能适时运用决策艺术、语言艺术、激励艺术、批评艺术、疏导艺术、沟通艺术、说服艺术和幽默艺术,越能与受教育者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美引善;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素养的途径
俗话说:“教育者先自教。”思想政治教师的审美素养直接决定了其运用审美教育的水平,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造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方面的纯洁性,而关键是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世界观的核心问题,是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观察当代中国问题的工具,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学习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确保施教过程中不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感染人、影响人,为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第二,在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美学理论的学习,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多是“枯燥”的大道理,要挖掘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美、真实美和哲学美并以此为基础与受教育者进行情感交流,使受教育者在对美的享受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就需要有一定的美学理论作指导。接受一定的美学知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审美活动中培养审美能力,在感受美、追求美中感染受教育者,与之共同在美的体验中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完善自我和自我教育,进而使审美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提高对审美修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树立审美修养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审美修养的提升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终生的努力。自觉地去追求美的事物、美的生活并积极接受它们的影响、教育使之转为内在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提高,不断地感受,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审美要求,不断地改进审美修养的方法,这样持之以恒,审美修养的水平就会从一个境界达到另一个较高的境界。
第四,积极参与美的实践活动。美的实践包括人们对艺术美和现实美的欣赏活动,鉴别美丑的活动即审美实践和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美和现实美的活动即创造美的实践。美的实践,形式多样,内容宽广,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都会在这里找到诠释。积极参与美的实践活动,可以丰富文化知识,拓展眼界,开阔思路,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感受自然美,体验社会美,在创造的自娱和娱人的艺术氛围中得到情操修养的提升。积极参与美的实践,使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审美教育时有了现实依据,而不至于华而不实,思想政治教育者有了切实的体会才能与学生有深入的交流,发自内心才会与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
第五,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内外双修,积极塑造自己的外在美。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自身修养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受教育者,其本身就是一道美的风景,况且塑造自己的外在美,也是自己审美修养的外显和体现,是一次美的实践活动。良好的仪表教态、高雅的言谈举止、适宜的衣着服饰、亲和的态度、优美的语言,时时处处给人以美的感受,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是无声的教育,会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也会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者进而接受他的思想。良好的教育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继续提升自己的直接动力。
第六,运用符合审美教育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水平的高低最终是由教育的效果来评定的,要想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还需要有适合的教育方法。审美教育不同于侧重于理性的分析和说教的德育、智育,审美教育是以情感的共鸣来达到教育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当今这个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言简意赅、言之有物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标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具有简洁、明快、准确的特点,而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又是一个挑战。
第七,积极创造美的氛围和情景。美存在于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美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提升自身内在审美修养的同时,也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们美的素质的重要性,宣传创造美和营造审美的氛围的必要性。有了这种氛围,不仅是自己,只要对美有追求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进而自发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楼焕甲.美学与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出版社,1992
[2]迟雪琳.加强青年教师思想工作四题[J].思想·理论·教育,1996(10)
[3]杜萍.高校德育审美化初探[J].青年探索,1999(3)
[4]冯杨.艺术教育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0
[5]金鹏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谈话的艺术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
[6]韩留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陶能泽.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审美艺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6)
[8]林岸海.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J].科教文汇,2007(1)
论文摘要:在接受问题视域下,接受美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把期待视野、审美经验、读者参与和第二文本等接受美学理论的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将意味着一种思路的转换,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关注的视角由教育者转向受教育者,由教育转向接受,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反映文论”,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美学理论派别。其创始人是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流派,接受美学使西方文论由“文本中心论”转向“读者中心论”,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研究、接受研究为着力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注定是为读者创造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如果没有读者的能动接受,文学作品将毫无意义。换言之,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和印证。
从接受问题的角度看,接受美学所关注的读者接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接受是两个类似的概念,具有相通性。将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观点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转换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又把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不无禆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接受问题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美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长。美育能使受教育者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美育的这些独特性,使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以来美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有利于“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的牢固树立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其基本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接受美学强调研究读者的重要性,确定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读者绝不是被动的接受,也不能陷于情感的束缚(被感动),而要靠自我的自由使作品复苏。读者的自由一旦受到损害,就不能生成美的对象,作品就不能得到实现,获得现实的生命”[1]。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模式是“灌输法”,此种教育方法过分强调施教者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接受者的主体性。通过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大力贯彻和实施。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文学作品活动中,文本的传播和接受效果的好坏,重点取决于读者而不是作者。也即是说,接受者的接受是最本质的,是它赋予了文学作品生命。因此,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应以施教者施教的方式方法为重点,而应以接受主体的接受状态为重点,将接受主体的接受效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有效性的“试金石”。
2.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与接受美学在接受活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整个接受活动是由作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等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与其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作者相当于教师,接受主体相当于学生,接受客体相当于教科书,接受媒介相当于教学方式或方法,接受环境相当于教育环境。接受美学理论对接受主体的高度关注以及该理论的深入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探讨接受主体的接受问题提供了基本科学依据和方法论基础,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借鉴接受美学理论,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本身具有独特之处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与接受美学中的接受虽然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来看,对精神客体的接受活动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科学命题、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等的接受;二是对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善恶、美丑、好坏等价值观念、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后者,即价值认识方面的接受,其目的主要是使接受主体树立起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某种理想和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是关于思想政治信息的接受问题,这些信息与其他学科的信息有不同之处:一方面,它们不具有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种直接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它们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社会政治倾向性,因而相对来说,这些信息的接受有更大的难度。因此,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接受美学理论,而是要借鉴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应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路径
加强受教育者的接受研究是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解决了接受问题,也就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借鉴接受美学理论。
1.借鉴“期待视野”以促进“视野融合”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期待视野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会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读者和作品的“视野融合”成为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对“期待视野”的借鉴在于,从接受的差异性出发,找到提高接受效果的根本动因,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建构的互动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融合”,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第一,承认接受差异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作为一定历史背景下从事不同实践活动的社会人,其主体性特征的差异将导致接受效果的差异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始于“非零起点”,他的知识水平、实践活动、思想状态和社会的文化传统等构成其主体意识和认知结构,决定受教育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选择性。教育者要转变实现思想认识整齐划一的习惯思维,肯定积极性差异;同时区别对待消极性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优化接受。
第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不同程度的接受取决于一系列内外因素,但最根本的一点是人的内在需要。人的内在需要是接受差异存在的关键,也是实现受教育者“视野融合”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是在受教育者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需要越强烈,主体的接受活动就越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有受教育的需要、向善的需要、进步的需要、提高思想境界的需要。教育者必须把握这些需要,并有意识地开发这些需要,这样才可以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优化接受;另一方面,如同接受美学要求读者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实现“视野融合”一样,美学教育对接受的优化至关重要。人的需要可以升华,需要结构可以优化,优化需要即优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不仅受制于受教育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需要的水平和层次。教育者要对受教育者的需要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激发正当而合理的需要,节制不合理的需要,努力实现“视野融合”,进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2.借鉴“审美经验”以实现“顺利接受”
接受美学认为,“审美经验”是“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3]。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也有一个“审美经验”,它是受教育者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交流中积淀下来的对审美对象的反映与选择、理解和认知的动态过程。受教育者的“审美经验”具有预置性和可衔接性,对将要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评价和选择的作用。当受教育者认为施教者所传授的内容、思路和方法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基本一致或相近时,一般会顺利接受;反之,就会抵制。
如何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审美经验”中的积极因素,让受教育者欣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呢?接受美学认为,在“审美经验”与作品中间,应该有一个“美学距离”。这种“美学距离”“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远近适中”[4]。借鉴接受美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脱离现实,又不能完全成为社会现实的传声筒,要把握好合适的“美学距离”,让受教育者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不是晦涩难懂、遥不可及,又不是口头白话、肤浅无趣。同时,教育者要密切关注受教育者的“审美经验”,尤其要重视受教育者“抵制接受”的心理研究,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路、周密的考虑和广泛的引用,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取得受教育者心理上的共识,从而实现“顺利接受”。
3.借鉴“读者参与”以优化接受主体地位
接受美学提出让读者参与到作品中来,充分发挥读者的能动性。姚斯指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的、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样的连续性中,简单的接受将转化为批判的理解,被动的接受会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5]。很显然,在接受美学看来,作品的价值随着接受者的参与,将会得到不断的修正、丰富和补充。因此,姚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6]。过去,我们比较容易把教育者当作指导者,没有深刻体会出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总是分出主客双方。而事实上,也存在着双方同时都是主体的相互作用方式。这也就是国外有的哲学家讲的“主—主”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主—客”模式,突出了受教育者的参与性,这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使受教育者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形成良性互动并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呢?接受美学在这方面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有意留下空白,留下思考的余地。接受美学家们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正是这些未定性和空白点,为读者留下想象、丰富和补充的余地,促使读者参与对作品形象的再创造,也激励着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7]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主导性、统一性和确定性,应该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要求,在总的目标、基本内容和施教主要途径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和接受美学相似的“未定性”和“空白”。“未定性”是指主导性、统一性前提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内容的多样性、方法的变动性、途径的全方位性,正是未定性为受教育者搭建了积极参与的广阔平台。“空白”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为受教育者留下进一步思考、想象的空间。当前,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我们要在施教过程中主动适应这种变化,顺势而为,使受教育者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要求和建议,优化其接受主体的地位。
4.借鉴“第二文本”以增强接受效果
接受美学认为:“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第二文本”是“经过了读者主观的润色、加工与改造,渗透着读者的思想感情。”[8]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建立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的。
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过程来看,教育者要灌输的内容应该是“第一文本”,而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进行理解、想象、体验、改造后形成的新认识,应该是“第二文本”。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关键取决于受教育者形成的“第二文本”。关注、研究受教育者的“第二文本”,把握受教育者思想变化的轨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者调整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对外交流广泛、信息丰富、思维活跃,其思想也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第二文本”的认识上谨防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将受教育者的“第二文本”简单化;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点和面的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受教育者“第二文本”的价值,真正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接受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40.
[2] 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3.
[3][4][7][8] 薛永武.西方美学论稿[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538,535,536.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自由式”教学方式 网络化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Network Perspective
HUANG 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echi University, Yizhou, Guangxi 546300)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current began to focus on launching the "freestyle" way of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room"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t simply extend the network to become its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Network reflects the freedom, equality, self-education interactive featur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ventions of the limit can be related to the network as a measure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available for consumer education as netizens important reference information selection. Produce a more dive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rough such interactive way, and act on the recipien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as, attitudes, psychological and aesthetic standards. Stage reflects the significa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will show more feature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eestyle" teaching mode; network teaching development
1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远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学习的方式和行为,也在客观上严重冲击着高校传统教育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自由式”教学方式凸显出自我教育的思想。这也就意味着网络成为大学生寻获政治信仰和思想追求的重要媒介,并可以进行自适应性学习,为日常相关课程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教学实践验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课堂式”教学方式能深化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对学生将会产生受用终身的思想引导作用。但与此同时需要关注的是,选择课堂式教学方式,将会成为应试教育的物化发展,注重知识的灌输性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式”教育会对学生产生思维的巨大影响,成为成年人思维成熟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自由式”教育方式能更有效率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客观上会起到辅助自我教育的作用。大学生有着自我意识,所以“自由式”教育体系会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表层结构”发展。网络可以提供思想政治教学资源,但不具备科学性和系统化。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结构”拓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自由式”教育方式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体悟和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思维和兴趣进行学习。“课堂式”教学方式可以解决知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自由式”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习的体验度,也能够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故此,二者的搭配融合,可以显著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2 “平等”是网络思想政治主客体关系与交流的核心
经过对比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学中“自由式”和“课堂式”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前者侧重于教学活动的师生主客体互动,后者偏重于教学主体的自由选择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关联,这也就表明是在平等的情况下,没有时空限制的状况下,进行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根本变化体现在教学主客体关系的改变。简单地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淡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更注重教学互动环节中的共同认知效果,在学习进程中凸显出网络教学主体和网络教学客体的平等关系,以及学生学习的自由性。
依托于网络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开展的途径是网络点击和网络信息了解,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上网需求的大学生。此种方式的教学内容不具备“课堂式”教学的价值指向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资讯的获取。网络教学更是呈现出市场化中的供应商与消费者间的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是体现出信息商品资源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网上进行的同时,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交流的主客体,体现出具有互动平等关系的网民交流。在彼此均认同的状态下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交换。大学生在网络中根据“课堂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和规范,以此作为海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获取和整理的原则。从中可以发掘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化选择难度要大于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体验过程和了解内容更具有复杂性,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内化处理,才能将其转变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需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提升学习的兴趣点,并进行知识的转移,并辅助“课堂式”教学内容开展。
3 “思想政治可公约性极限”是网络思政活动的突出特征
现在阐释思想政治可公约性极限的概念,它主要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满足主客体之间达到共识、共鸣效用的极底限阈值条件。其中需要参考的要素很多领域,并以此作为思想政治观点引导的有效途径和媒介。
网络环境不同于现实空间,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和资讯丰富等特点,它也成为思想政治活动的中介。网络成为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创造者,从某种意义上显现出教育主体的特征,它具有多样性的内容和机构体系,分为群体性主体和个体性主体两大类型。与之相对应的是,网络思想政治活动的客体具有单一特征。这也就造成信息交流的非对称性,大学生面对海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会产生网络思想政治综合征。因为选择太多,所以产生困惑,表现出明显的“青蛙效应”这一传播学现象。
网络思想政治主体扮演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生产者的角色,需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活动客体产生行之有效的影响,才能达成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交换。为了显著提升内容的兴趣和关注点,需要在进行网络思想教育资源分享的同时融合娱乐化效果。客观上是需要隐藏其思想政治价值观,要以点击率的形式表现出交流的频率,作为效果的衡量标准。
网络思想政治信仰具备着网络化的特征,它成为现实生活空间中思想政治信念的网络形式延伸,具有思想冲击的特点。但以网络载体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信仰不代表传播媒介的主观观点,在“自由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显现出“平等”的特征和理念。这与“课堂式”教学理念中的思想政治信仰唯一化的表现形式差距显著,“课堂式”思想政治教学体现出单一主体和众多客体,“自由式”思想政治学习体现出众多主体和单一客体(网民)。
4 “可消费性”是网络思想政治的效果生成的基础
“认同”和“共鸣”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学的主导性机制,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需要网民先进行自我说服,体现出网民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体现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动。所以进行教学时,必须要保障教育资源的有效性和需求性,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获取更大限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课堂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现出知识灌输的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现出双向选择和使用价值的商品交换。或者换个角度进行思考,网民关注的是网络产品可消费性,寻求最大化价值的网络思想政治资源,这也成为网络教学发展的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学体现出广泛性、多元化的自由特点,根据网民自身的需求寻找最适合的思想政治资源产品。在互动中体现出高及时性特征,客观上也展示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表层结构”教学效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教学的持续性,这会对网络信息的“及时性”产生影响。在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假如缺乏系统性的构建,将会产生“青蛙效应”的传播现象。
5 网络思想政治对大学生网民思想政治“表层结构”影响的效果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给网民带来“表层结构”教育的同时,也会对网民思想政治理念产生影响,具有及时性的感情冲动元素。它也包含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网民思想政治思维的影响效应。
大学生在学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其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以生产者的角色作用于网民的思维。实际上思想政治态度是体现出个人的思想政治价值内涵,它作为教育资源更是会产生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是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特征,也会对其产生新式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学时,要注重相关网络资源的娱乐性,它是指通过网络化的包装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娱乐化信息处理,使其在教学中能够达到情感互动的教学效果。这也体现出网络资源教学的可消费性,能提升点击率,促进网络教育产业的发展。但需要注重其中可能会产生的娱乐心理依赖性,要进行相关的心理解析处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其网络思想政治产品的美化处理,要能够充分满足网民的审美价值观。它有着自由感特征的展示,并通过思想政治的思考权力、话语权力以及批判权力等方式展现出自由式体验思想政治教学的特点。在网络迁移式教学方式中,能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和控制的双重性作用。
网民更热衷于实时热点问题,关注焦点信息。这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产生轰动性效果的内在保障,也能更深入地展示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采用先入为主的方式,让大学生用更高的热情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有效地让双方在此进程中达成良好的共识和认同。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来临,深刻地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网络“自由式”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体现出“表层结构”的教学特色。所以,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将“课堂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融合。
参考文献
[1] 唐亚阳,杨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17-02 收稿日期:2016-09-23
作者简介:周申康(1992―),男,山东泰安人,高中初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A段,而校园文化是对中学生思想道德产生影响的主要外部环境。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内部,以师生和其他教职员工为参与主体,体现校园办学理念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着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连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充分发掘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一、校园文化成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能性
校园文化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因为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一致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的“三观”,不能单纯地靠灌输一种方法,还需要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借助必要的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校园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本身就包含着教育学生的目的,无论是教师队伍还是建筑设施,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最后,教育正处于变革、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纳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二、校园文化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的建设,既是一所学校要发展的内容,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好的校园文化,除了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生活,还应具有规范师生行为,对师生进行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凝聚学生群体力量,保证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激发学生内在动机,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的作用。
1.校园文化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层面指导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校园文化建设联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学。校园文化渗透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同时也丰富了科学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涵。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弥补了单纯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化、形式化的缺陷,从更加新颖的角度开展教育,更多层次地诠释教育,体现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教育理念。第三,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多样,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有效的平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单一、形式单一,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借助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校园文化蕴含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导向和情感熏陶上,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价值观念也在形成过程中,可以说价值评判标准是鱼龙混杂的,引导中学生树立符合时展要求及趋势的价值观念迫在眉睫,也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首先,校园文化通过一定的环境和强制性的制度,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影响中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起到引导和塑造的作用。其次,优美的校园环境、高尚的师风,一方面能陶冶中学生的情操,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能使中学生愉悦身心。审美过程可以消除疲劳,疏解不良情绪,利于身心健康。最后,校园文化具有形式多样、形象生动、可参与性强、渗透性强等特点,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载体的构建
中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会受到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隐秘、自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比被动接受要好,受教育者在渗透性的环境中愉快地接受效果更好。
(一)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打造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不会硬性地规定师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好的校园文化总是传达着学校精神,激发师生的奋斗热情,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师生,起着导向、规范和凝聚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也能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
师生在学校内度过了大部分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教室是中学生看书学习的地方,是大多数学生待得最久的地方,对学生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每一个班级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教室,这就相当于一个大家庭,气氛温馨的教室给人归属感,各班创造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既增强了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又把每一个同学紧紧凝聚在一起。人文性的装饰也是十分必要的,张贴名人字画、名言警句,会让学生耳濡目染,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此外,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展示自我,例如,开学之初就建立一本班级纪念册,可以由每一个学生随时更新里面的内容,可以是自我介绍,也可以是有感而发写的一段文字,还可以是一首诗等。还应该建立图书角,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这样,走进一间教室就不会感觉冷冰冰的,而是充满了“人气”的学习的地方。
校园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爱好的地方。校园里面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雕塑等,都充分显示了校园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装饰景观要与学校自身特色和风格相结合,建筑、绿化要相互和谐,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鼓舞人。校园文化宣传的平台包括板报、墙报、校园广播站等。学校的报刊、广播、黑板报、墙报等传播媒介,都应直接向师生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墙报的设计和绘制以班级为单位,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校园广播推送的故事、音乐,都要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尤其要重视网络宣传平台的作用,加强网络宣传和引导,更有利于方便快捷地传播优秀的文化,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审美品位,引导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就是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精神文化环境,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1.从内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
加强中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导向和熏陶作用。首先应该强化中W生的民族意识,让他们感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激发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其次应该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观念,积极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善良、正直、有担当的人。最后要注重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也有死灰复燃的趋势,人为地切断中学生与外界的联系是不现实的。因此,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规范了人们的精神和价值追求,我们应弘扬主旋律,培养中学生的鉴别好坏是非、抵制错误思潮、自我约束的能力,引导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从外注重文化氛围的引导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单单要从内塑造,还要通过外界的积极影响来提高。优秀的师风、学风,会时时给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中学生传递正能量,全面地影响中学生的“三观”。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需要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对教师在校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二是加强教师教育,进行师德师风培育;三是开展师德师风问题讨论和心得分享。育人必先育己,最有效而且最重要的师德师风培育就是教师加强职业认同感,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事业,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学风建设直接关系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学风建设上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严谨、勤奋、向上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来说,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
(三)促进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在实践活动中塑造学生品德
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需要借助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校园文化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也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作为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活动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学生在文艺、体育、美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中,能自觉自愿地接受品德教育和心灵熏陶。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注意:一是每一种文化活动需要有明确的主题,可以结合各种主题和热点问题、传统节日,通过辩论、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坚定其爱国信念;二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有计划地开展歌咏、舞蹈、书法、绘画及各种体育竞赛;三是积极组织和扶持学生艺术团体和运动团体,适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活动有时会偏向于形式性和娱乐性,所以,并非所有的校园文化活动都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若要发挥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内涵深刻且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致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借助一些纪念日、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如“五四”青年节、“五一”劳动节等。除了传统的文艺表演、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还可以结合当前流行的综艺节目形式,以创新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同时更要强调思想性。也可以把这些节日设计成为系列活动,使之具有连续性,增强其在学生心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美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公民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当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无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全体公民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促进公民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公民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正确树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美学的视阈下,结合美学的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的论述。
一、美学概述
对于“美”的讨论自古就有,很多学者也一直尝试对“美”下一个定义,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和认识并不是统一的,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于“美”会有不同的理解。“美”也被分为广义的美和狭义的美,广义的美是指一切审美对象,不急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喜剧、荒诞、沉郁等各种没的形态,这也是我们今天说的美学上的美。狭义的美是指我们在审美时讨论的优美,是一种比较单纯、完整、和谐的美,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美。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美,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缺陷。早在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就对美有了深入的研究,他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对象是人的显示出来的本质”的命题。伟大哲人马克思也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美进行了探讨,他将人的本质力量纳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加以考察,认为劳动才是创造美的,人的美就体现在其劳动产品上。这是体现了他将美和其他的劳动产品归为一类,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本文主要在认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现实情况,认为美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的感性显现,体现了整个客观世界与人的审美关系。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的一些基本属性就是人的本质力量。无论是从美的形式部分还是从美的内容部分来看,人类都是先接触那些对象性的形式,在欣赏形式之后才体会到内在的美。
二、美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将美学与教育相结合一直都是我国教育者在关注的问题之一,很多教育者都指出无论是美学,还是形式或者内容,都可以有效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中发挥一定的功能,促进教育的发展。下面将逐一论述美学思想子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2.1美学中的意、情、知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
意志、情感和认知一直都是心理学在讨论问题,也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通常所说的认知是指人类认识活动的过程,主要强调个体对感觉信号进行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过程。了解事物的内在和外在性质是认知行为的目标。情感有其独立性,但是它也属于一种特别的认知活动,它把认识事物的价值作为其目标,不仅包括价值感,而且还包括道德感。根据意志的特性,又可以把意志看做是特殊的情感,属于情感中的另类部分。虽然意志是特殊的情感,但是其有着自身区别于情感的部分,它主要是人类对于自身行为的价值关系的主管反映。美学中的意志、情感和认知虽然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着相联系的部分,但是它们都共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作用,其精髓也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所体现。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仅在主客体之间的知觉和感觉上有体现,而且可以将这些知觉和感觉进行处理,最后形成个性的知觉。知觉和感觉所得到的认知在被储存起来之后,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就可以根据观察的结果来进行,进而获取更全面和有效的信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所接受到的信息状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法,最终有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2美学中的真、善、美在大学生思想组织教育中的体现
根据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真”主要是指艺术作品对社会具有的意义和影响。“真、善、美”一直都是我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在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一直没有定论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会对“真、善、美”有不同的解释,大多数观点认为“真”主要是相对假而言,是符合实际的。“善”是相对恶而言,是主体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觉。有人将“真、善、美”和价值率判断相结合,提出“真”的含义是指事物的发展有利于主体的本质力量,“善”就是人类的某一行为有利于发展主体的本质力量,“美”就是某个生理性事物对发展主体的本质力量有一定的利处。“真、善、美”都是相对的,相对于“假、恶、丑”而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在秉持“真、善、美”的理念,努力将“真、善、美”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美学中的“真”很好地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这是因为这些思想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直思维性的事物。其次,“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所采取的行为是一种行为性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因此,很好体现了美学中的“善”。最后,美学中的“美”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采用的具体方法、教育的整体环境、教学课堂的设计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等,都体现了生理性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利于发展主体的积极因素。由此可见,美学中的“真、善、美”理念一直渗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三、如何开展美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笔者在研究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基础上,联系自身工作经验,从美学的视阈出发,对美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路提出自己的研究和看法。
3.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让自身体现出更多的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面前不仅是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行动榜样,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尽量提升自身形象美,展现出当代大学教师的良好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在工作和与大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表现真诚,并且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的技巧向学生传达健康科学的思想政治意识。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努力提升自身品德素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素养,展现与人为善、健康积极的态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注重提升自身形象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且将良好的形象美展现在大学生面前,那么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
3.2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对于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非常重要,也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突出教育环境中的美,不仅包括校园环境的美化、教学氛围的美化,还包括家庭环境的美化和社会环境的美化,这些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大学校园内创造美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感受到更多的美,进而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营造美的教学氛围,这或许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所以这就需要教育者更加关注教育氛围的营造问题,让教育氛围更加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目标。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树立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形成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魅力,良好的教学风格会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3.3努力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更具形式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和采用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立足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式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传达美的活动,因此,这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更是应该注重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的形式美。第一,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语言的合理使用,无论是在正式课堂上,还是在下课与学生的交流中,都要合理使用语言,科学采用沟通技巧,尽量借助科学合理的语言和沟通技巧丰富教学活动的过程,增加教学过程的形式美。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形式美,不仅可以为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接受美、发展美。其次,为大学生创造一些接触真实美的机会,让美不仅停留在课堂上和课本上,让美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在学校周边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接触到身边美的人和事,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念与现实相结合,将美融合到学习和生活中。最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为学生一定的反思机会,并不是一味灌输给学生诸多的思想政治理念,而是给学生一定的反思空间,让学生自己检验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在反思之后正视自己的问题,将传达的思想政治理念与自己的问题结合,解决自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洪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M]. 沈阳: 辽宁
教育出版社,2007: 145,146.
[关键词]:美育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路径一、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首先,两者在目标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两者都是“以人为本”,按照善与美相统一的要求,塑造理想的人格;两者都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两者都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两者都共同统一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根本任务之中。
其次,两者都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美育指导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追求美的事物、美好的生活,进而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在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政治目标指引下,使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接受并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意识。
再次,两者在情感上相通。向来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根本上提高人的水平,还应十分重视情感的陶冶,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不只是思想认识问题,有很多需要通过语言的疏导、形象的感染和行为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其立场、观点向正确方面转化。
二、美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美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有机的组成部分,任何以培养全面发展个性为目标的教育,都不可缺少审美教育这种特殊的过程和行为。
在目前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纯粹的知识传授,教育的应试性和专业技能性的偏向,往往会导致对受教育者高尚人格和坚毅品质的培养被严重忽视。尤其在高科技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面对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学生往往对社会现实产生各种压力和焦灼心理。美育通过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意识,帮助受教育者在关心物质利益的同时,追求精神价值;在追求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提高;在寻求个人需要满足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与他人的需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缺失的现状分析
1.对美育忽视,教育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往往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育人的本质要求。学校缺乏美育师资,缺乏美育主课堂,缺乏实施美育的保障机制,美育不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美育。有的学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长教育、技术教育,究其原因,首先,观念上还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至把美育变成了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天才教育,或者仅仅停留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上。
2.将美育同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
思想政治教育同美育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为美育提供正确的向导,而美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教学方式单调,缺乏形式美
当前,大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形式过于简单,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方法。课堂上的照本宣科,教学形式的单一枯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究其原因,教学方式缺乏形式美,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少关心学生个体权利与利益诉求,使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空洞的政治宣讲和道德说教,形式美的缺乏往往很难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
4.教育者本身缺乏主体美
身教重于严教。教师对学生进行施教,不仅要靠真理的力量,也要靠人格的力量,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然而,有些老师自身形象与教育者身份不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调查中,学生认为有些老师“说一套”“做一套”,对自己要求不严,道理对人不对己,好说空话套话。这让学生感到“听到的”和“看到的”不一样,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失去信任感和敬仰感。加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份特殊、位置重要,对教育效果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5.受教育者自身美建设不足
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年学生其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的,但一部分青年学生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严重,传统美德丢失,理想信念缺失,审美观念偏差现象,他们对美的认识还很狭隘和肤浅,更不能用美学的眼光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容易受格调低下,甚至不健康的作品的影响,在心理、人生目标、学习动力等方面陷入迷茫。
四、寓美育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自觉实施美育,提升美育地位
美育作为一种最为关注情感,以丰富、发展和完善人的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情感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加强美育研究。美育地位的提高,其首要条件是人们要在思想观念上对美育有比较清楚、明确的认识,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澄清长期以来人们对美育的片面认识,要在“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有学校特色的美育体系。其次,加强美育制度建设。学校除了要加强美育研究外,还应加强美育制度建设。再次,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只有体现美育特点的教学,才能使美育真正确立起自己独立的地位。
2.把美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
先生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改变传统的单纯理论灌输的说教方式,充分发掘教材本身蕴涵的丰富的美育因素,使之教学内容突出意境美、构思美、内涵美、科学美、逻辑美;其次,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着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与师生关系,善于用仪态、语言、品行等外在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把美育引入校园文化活动中
校园文化作为在校学生活动的重要载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发挥美育的渗透作用。利用公益性社团、学术性社团、艺术性社团等,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美育融入其中,不但能提高他们认识美、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够达到提高道德品质、塑造完美人格的目的,这里还特别强调,学校要善于将美育引入学校网络文化,这在多媒体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影响很深远。
4.加强学生美育社会实践
将美育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农村进行调研,感受大自然和农村原生态的美;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感受科学世界的神秘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走近高新企业,感受科学技术的成果美等。学生通过这些亲身社会实践的体会,发现身边处处都存在美,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更有助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加强教生自身主体美的建设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主要的实施者,根本的任务是教书和育人,教师在学生的治学、为业、做人等方面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引导示范责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能力与素质的高与低,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要重视教师自身美建设,做到品格美,学识美、仪表美、语言美。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其自身美的建设关键是加强内在美的修养,柏拉图说:“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的比形体的美更加珍贵,如果遇到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在形体上不美观,也应该对他爱慕。” 因此,学生要加强自身内在美的建设,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学识修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增强审美自觉性,提升审美情趣和素养,促进自身和谐美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刁华,刘雨春.论学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2):4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改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正确认识校园文化,要从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入手,从而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发挥其独特的隐性德育功能。
关键词:
校园文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而校园文化是对中学生思想道德产生影响的主要外部环境。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内部,以师生和其他教职员工为参与主体,体现校园办学理念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着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连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充分发掘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一、校园文化成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能性
校园文化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因为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一致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的“三观”,不能单纯地靠灌输一种方法,还需要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借助必要的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校园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本身就包含着教育学生的目的,无论是教师队伍还是建筑设施,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最后,教育正处于变革、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纳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二、校园文化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的建设,既是一所学校要发展的内容,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好的校园文化,除了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生活,还应具有规范师生行为,对师生进行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凝聚学生群体力量,保证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激发学生内在动机,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的作用。
1.校园文化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层面指导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校园文化建设联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学。校园文化渗透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同时也丰富了科学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涵。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弥补了单纯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化、形式化的缺陷,从更加新颖的角度开展教育,更多层次地诠释教育,体现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教育理念。第三,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多样,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有效的平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单一、形式单一,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借助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校园文化蕴含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导向和情感熏陶上,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价值观念也在形成过程中,可以说价值评判标准是鱼龙混杂的,引导中学生树立符合时展要求及趋势的价值观念迫在眉睫,也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首先,校园文化通过一定的环境和强制性的制度,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影响中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起到引导和塑造的作用。其次,优美的校园环境、高尚的师风,一方面能陶冶中学生的情操,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能使中学生愉悦身心。审美过程可以消除疲劳,疏解不良情绪,利于身心健康。最后,校园文化具有形式多样、形象生动、可参与性强、渗透性强等特点,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载体的构建
中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会受到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隐秘、自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比被动接受要好,受教育者在渗透性的环境中愉快地接受效果更好。
(一)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打造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不会硬性地规定师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好的校园文化总是传达着学校精神,激发师生的奋斗热情,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师生,起着导向、规范和凝聚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也能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师生在学校内度过了大部分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教室是中学生看书学习的地方,是大多数学生待得最久的地方,对学生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每一个班级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教室,这就相当于一个大家庭,气氛温馨的教室给人归属感,各班创造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既增强了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又把每一个同学紧紧凝聚在一起。人文性的装饰也是十分必要的,张贴名人字画、名言警句,会让学生耳濡目染,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此外,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展示自我,例如,开学之初就建立一本班级纪念册,可以由每一个学生随时更新里面的内容,可以是自我介绍,也可以是有感而发写的一段文字,还可以是一首诗等。还应该建立图书角,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这样,走进一间教室就不会感觉冷冰冰的,而是充满了“人气”的学习的地方。校园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爱好的地方。校园里面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雕塑等,都充分显示了校园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装饰景观要与学校自身特色和风格相结合,建筑、绿化要相互和谐,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鼓舞人。校园文化宣传的平台包括板报、墙报、校园广播站等。学校的报刊、广播、黑板报、墙报等传播媒介,都应直接向师生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墙报的设计和绘制以班级为单位,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校园广播推送的故事、音乐,都要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尤其要重视网络宣传平台的作用,加强网络宣传和引导,更有利于方便快捷地传播优秀的文化,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审美品位,引导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就是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精神文化环境,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1.从内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
加强中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导向和熏陶作用。首先应该强化中学生的民族意识,让他们感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激发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其次应该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观念,积极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善良、正直、有担当的人。最后要注重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也有死灰复燃的趋势,人为地切断中学生与外界的联系是不现实的。因此,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规范了人们的精神和价值追求,我们应弘扬主旋律,培养中学生的鉴别好坏是非、抵制错误思潮、自我约束的能力,引导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从外注重文化氛围的引导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单单要从内塑造,还要通过外界的积极影响来提高。优秀的师风、学风,会时时给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中学生传递正能量,全面地影响中学生的“三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需要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对教师在校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二是加强教师教育,进行师德师风培育;三是开展师德师风问题讨论和心得分享。育人必先育己,最有效而且最重要的师德师风培育就是教师加强职业认同感,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事业,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学风建设直接关系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学风建设上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严谨、勤奋、向上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来说,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
(三)促进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在实践活动中塑造学生品德
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需要借助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校园文化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也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为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活动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学生在文艺、体育、美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中,能自觉自愿地接受品德教育和心灵熏陶。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注意:一是每一种文化活动需要有明确的主题,可以结合各种主题和热点问题、传统节日,通过辩论、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坚定其爱国信念;二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有计划地开展歌咏、舞蹈、书法、绘画及各种体育竞赛;三是积极组织和扶持学生艺术团体和运动团体,适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文化活动有时会偏向于形式性和娱乐性,所以,并非所有的校园文化活动都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若要发挥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内涵深刻且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致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借助一些纪念日、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如“五四”青年节、“五一”劳动节等。除了传统的文艺表演、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还可以结合当前流行的综艺节目形式,以创新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同时更要强调思想性。也可以把这些节日设计成为系列活动,使之具有连续性,增强其在学生心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作者:周申康 单位: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