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8篇

时间:2023-11-19 16:08: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苗木嫁接技术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苗木嫁接技术培训

篇1

“”期间,我县把发展花椒产业做为培植地方财源,增加农民收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2010年花椒栽植面积达到9.67万亩,产椒达到474吨,实现产值1422万元同时在全县11个花椒乡镇培养了13户科技示范户;在乡镇建立了1000亩以上的花椒示范基地3处,5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8处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县花椒基地在现有9.67万亩的基础上,新增3.33万亩,总规模达到13万亩,基本实现适宜区全覆盖。同时对现有花椒基地实行综合管理,实现提质增效,使主栽区人均花椒收入达到800元以上。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扩大基地规模

以优良品种苗木栽植为主,在白龙江流域和南阳片十一个乡镇,海拔1700米以下的地区,新规划面积3.33万亩,共栽植花椒苗木368.5万株。

(二)进行低产园改造

嫁接换优和综合管理为主要措施,按照“果粮间作、一地双收”的模式和“疏密补缺、陪盘间作、嫁接修剪、防治病虫”的十六字要求,对现有9.67万亩的花椒基地中挂果少,效益不高的低产园进行改造,使其提高产能,增加效益,提高产品品质。

(三)建立花椒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

围绕基地建设,积极引导能人大户,充分发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增加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投入,通过自筹、入股、贷款等多种形式,在沙湾镇新建1处带动力强、具有本地特色的龙头企业。对现有的邓桥花椒专业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提供优质服务,优化营销环境。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到2015年在沙湾新建立花椒专业市场1处,进一步畅通花椒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营销,大力提高花椒的经济效益。

(四)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含量

1.强化科技培训,力争每年举办12期以上的科技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万人(次)以上。

2.大力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和“四送(送技术、送良种、送资料、送工具)、四帮(帮助读好一本书、练好一把刀、建好一个园、带好一个村)”活动,使管理模式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集约化模式转变。

3.通过广播、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各种方法,普及林业综合管理的“十项技术”措施,实现花椒苗木自己培育、自己嫁接、自己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措施

县上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林业、农牧、扶贫、财政、发改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协调全县花椒产业开发工作,适宜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领导共同抓的产业开发机制,一级抓一级,一级为一级负责,以强有力的行政推动确保产业开发的健康发展。

(二)技术措施

林业部门加大对花椒产业的技术培训力度,指定专人对花椒的栽培、管理进行培训,深入实施区各乡镇,对涉及农户进行现场指导,实行技术包干负责制,使得农户真正掌握花椒栽培技术,确保栽植苗木成活,丰产高效。

篇2

(一)猕猴桃示范园区建设。乡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规模1600亩,现已整合农开、发改、扶贫、国土、畜牧、农业等项目资金1800万元,完成机耕道、园间操作道、冷藏库测设选址和土地测绘工作,成立了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园区猪场建设已动工,现已在示范园区开展技术培训2期次,培训200余人,发放资料2000余册。镇村、乡村猕猴桃标准园建设规模400亩,现已全面完成苗木定植、施肥等工作。镇村猕猴桃低改标准园建设规模1000亩,现已完成土地翻耕、苗木补植、立杆、施肥等工作。

(二)柑橘品改示范园区建设。镇社区柑橘品改精品示范园建设规模1000亩,现已完成春季施肥、第一次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乡村柑橘品改示范园建设规模1000亩,现已投入资金75万元,全面完成高接换种(主要嫁接湘蜜1号、大分四号),已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3次,开展技术培训2期次,培训橘农1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余份。

(三)茶叶标准示范园区建设。镇村茶叶精品示范园建设规模500亩,现已完成2次施肥、苗木修剪、中耕除草等工作;镇村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规模1300亩,现已完成苗木补植、2次施肥、中耕除草等工作,已开展技术培训3期次,培训茶农3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0余份。

(四)优质稻标准示范园建设。乡镇优质稻标准示范园建设规模1万亩,现已投入资金190万元,全面完成育秧工作,插秧工作已经开始,已完成插秧面积2000亩,开展技术培训5期次,培训农民320人次;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新修0.3×0.3m渠道5200m,0.8×1m渠道450m,生产道路1025m。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猕猴桃示范园区建设。猕猴桃生态农业示范园按照规划逐步完成建设任务;猕猴桃标准园继续搞好园区施肥、中耕锄草等培管工作;猕猴桃低改标准园继续搞好棚架整理、田间培管、技术培训等工作。

(二)柑橘品改示范园区建设。柑橘品改精品示范园搞好第二次病虫统防统治及花果管理等工作;柑橘品改示范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肥料发放、田间培管等工作。

篇3

关键词:影响;核桃;成活;生长;原因

中图分类号:S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071-02

1 引言

核桃是优良的食用油料树种,又是珍贵的干果和用材树种。发展核桃产业,对于实现食用油料木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核桃产业的迅速发展,核桃将是泸水县林业生产今后发展的主要树种之一。因此,必须要总结经验教训,找准原因、制定对策,才能把核桃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通过对泸水县近几年核桃发展情况及结果的总结,得出了几点影响泸水县泡核桃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原因和对策。

2 泸水县核桃发展及分布现状

核桃在泸水的垂直分布,从海拔约800 m的上江乡蛮云村到海拔2800 m的老窝乡凤凰山都有分布。其中,种植较多、生长较好、比较适宜的海拔为1600~2000 m。

核桃品种在泸水分布情况,细香核桃、新疆核桃一般分布于海拔1400~2000 m,大泡核桃、泸水1号一般分布于海拔1800~2600 m,野生铁核桃一般分布于海拔2000~2800 m。

3 影响核桃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原因

3.1 苗木因素

苗木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苗木的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及后期生长。通过资料的查询和多年的观察总结,认为苗木影响泸水县核桃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原因有核桃生物学特性和育苗技术措施两方面。

3.1.1 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是决定苗木生长的主要原因,起主导作用。核桃嫁接苗中主要表现在砧木和接穗上。

(1)砧木。近年来,部分苗木生产单位为了缩短育苗周期、降低成本,采用芽砧苗嫁接。由于芽砧苗培育时间较短,只有3~4个月,根系较弱、木质化程度低、抗性弱,用这样的砧木嫁接培育的苗木根系较弱、嫁接口愈合差,造林后成活率低、生长也较缓慢。而实生苗砧木,一般要选用亲和力较好的铁核桃做种来培育砧木苗,经过1年的生长,当砧木的地径长至1 cm左右时进行嫁接。用这样培育出的砧木嫁接培育出的苗木,根系发达、木质化程度高、抗性强、嫁接口愈合好,造林后容易成活且生长较好。

(2)接穗。接穗的好坏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耍原因。由于泸水县无核桃采穗圃,每年对接穗的需求量又很大,而泸水县原核桃种植群众又不愿意采集和缺乏采集接穗的技术,造成接穗供应不足和质量差。因此,各育苗单位就大量从外地采购或在本地不管质量好坏的收购。造成核桃接穗质量和品种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到泸水县核桃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3.1.2 育苗技术措施

苗木培育中,育苗技术措施是间接影响苗木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原因。

(1)苗圃地选择。在育苗过程中,为了强调集约经营,降低成本而忽略了核桃的生物学特性,将苗圃设在低海拔的江边沿线水田中。而造林地又在海拔较高、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山地。违背了种子调运中“北向南调,高纬度向低纬度调,高海拔向低海拔调”的原则。这样势必就会影响苗木造林后的成活和生长。

(2)过度追肥。1999年《云南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地方标准》实施后,对苗木的苗高和地径要求提高了。为达到要求,部分育苗单位就增加了追肥力度和次数,甚至喷施生长激素,促使苗木快速生长。特别是在苗木生长后期的追肥,会造成苗木推迟落叶,木质化程度低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苗木造林后的成活率和生长。

(3)起苗运输。由于泸水县苗圃过去大部分都在江边沿线,造林地又大部分在山区,交通不便,苗木都是靠人背马驮运输到造林地。因此,造成苗木运输时间过长。这样就会造成苗木脱水而影响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

3.2 种植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群众对造林技术的了解太少,种树的观念落后,认为种树很简单只要“挖个塘、放进苗、盖上土”就可以了。这也是造成泸水县泡核桃造林成活率低和生长缓慢的原因。

3.2.1 挖塘太小

泸水县大部分群众种植核桃时,所挖的塘一般只有30 cm×30 cm×25 cm,而标准核桃嫁接苗的主根长都在20 cm以上。这样,种植时苗木的根系就直接在硬土上,有的还露出一段在外,这对苗木的成活、生长非常不利,成活率也就得不到保障。科学的挖塘规格是1 m×1 m×1 m,这样有利于底肥的施放、苗木种植和苗木成活后根系的生长,土壤挖疏松后具有保水、保肥的作用,有利于苗木的成活、生长。

3.2.2 栽植

栽植是造林过程中关键环节。泸水县大部分群众在栽植核桃时,过于粗放,常有窝根和露根现象,盖土不足,踩实不够,更做不到浇水、盖膜等环节。因此,直接造成造林成活率低,即使成活也因根系不能正常生长而影响苗木生长.

3.3 种后管护

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护”。说明管护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林业生态建设项目都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而这些项目又没有后期管护资金,同时,这些建设项目的优惠政策又给农户养成了只有给补助才种的习惯,甚至觉得是帮国家种树。因此,缺乏主动投入林业建设的意识,更谈不上自已投入种植与管理。这样就造成“重造轻管”的现象。

3.4 立地条件

由于泸水县山高坡陡、生态脆弱,可利用土地资源匿乏,而且可利用的土地已基本开垦为农地。这样用于造林的地块大部分都是坡度较大、土层较薄、肥力较弱的地块。这也是影响泸水县核桃造林成活率低和生长缓慢的原因。

4 对策

根据以上所浅析的影响泸水县核桃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原因,结合泸水县实际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办法。

4.1 加大培训力度

4.1.1 核桃造林、管理等技术培训

由于核桃产业建设不同与农业生产,它周期长、见效慢,而且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加之林业部门以前在发展核桃时在政策宣传及科技培训方面投入不足,力度不够。造成大部分群众对核桃产业建设认识不足,存在偏见。因此,大部分群众对核桃的苗木培育、嫁接技术、造林技术和抚育管埋技术认识和掌握不够。这就需要林业部门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和培训。

(1)结合森林防火和项目建设等,录制核桃嫁接、造林、管护等技术进行反复播放宣传,并现场咨询服务及制成传单进行发放

(2)根据项目规划,到项目建没区举办培训班,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讲解核桃的育苗技术、种植技术、扰育管理等技术,并请嫁接能手现场示范,让学员动手操作,以便更快、更好的掌握。

4.1.2 异地参观学习

组织项目区群众代表到核桃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让他们直观的了解核桃的经济价值、生态效益等,学习先进技术,提高他们种植积极性,从而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核挑产业建没。

4.2 加强种苗队伍建设及执法力度

充实种苗管理人员,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林木种苗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的苗圃,严禁私自调运林木种苗,特别是接穗,从源头堵住劣质种苗进入泸水县,从而净化种苗市场。

4.3 加强苗圃建设、规范苗木生产

在进一步管理、经营好泸水县现有合法苗圃的同时,根据全县需苗情况加快建设采穗圃或选定采穗母树,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全县各项目建设所需苗木;加强苗木出圃检验,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的国家和地方标准。

4.4 增加项目后期管护投资

多方争取资金、合理整合项目或把现有项目资金相应提出部分用于后期管护。

4.5 推广林农混种模式

支持和鼓励进行林农混种。首先在有一定经验的乡镇推广,然后逐步推向全县。

4.6 做好提质增效

充分管理和利用好“核桃提质增效”项目。

5 结论

(1)影响泸水县核桃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种植环节和管护环节,然后是立地条件和苗木质量,而种植环节又起到决定性作用。

(2)影响泸水县核桃造林生长速度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苗木质量和管护环节,然后是种植环节和立地条件,而苗木质量又起到决定性作用。

可以看出,在影响泸水县核桃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因素中,管护环节都起到重要作用。这也证实了“三分造林,七分管护”的说法。

参考文献:

[1]杨 源.云南核桃[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2]中南林学院.经济林栽培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3]孙时轩.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4]马 婷,李 静,肖良俊.十三个核桃品种幼苗叶片解剖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J].北方园艺,2016(3).

篇4

关键词 油茶 高产 造林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一、我国油茶的基本情况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茶籽榨油,茶麸为优质的有机肥料。茶油色清味香,耐贮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有益于人体健康,是上等的优质食用油。油茶在我国南方15个省区都有广泛分布,面积达5500万亩。

但是,目前油茶良种化水平不高,覆盖化不广,残老林分比例高,茶油作为保健油料还没有形成大型产业,油茶林能够提供的多种产物的综合利用程度低,效益差,且低产低效限制了油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油品质越来越关注。所以茶油市场十分广阔,茶油价格不断上升,每公斤茶油售价已超过60元。因此,提高油茶产量,增加油茶的经济价值,是解决好我国部分人口食用油和发展山区经济的需求。

二、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适应能力强,把握好油茶的栽培技术对提高油茶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油茶新造林技术

在选择建立油茶园时必须进行地址选择和种苗选择,以充分发挥油茶的优良性,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1.园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减性沙红壤黄壤黄红壤。土层厚度在80―100厘米以上,坡度25°以下的斜坡和缓坡,且为阳坡和半阳坡为宜。

2.种苗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新造林必须选择国家或者省级认定的优良品种,并且选择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出油率高产量高抗性强且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还必须选择壮苗,符合国家标准的二级以上苗木(一年生实生苗高20厘米以上,地经0.4厘米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厘米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整地

整地应在造林前3―4月进行,采用全垦或者穴垦,坑的规格60×60×50,并施入低肥,低肥使用农家肥5公斤、磷肥5公斤、复合肥1公斤拌匀放入坑内,放入一些表土再拌匀,然后覆土,堆成一个高约20的土堆以备定植。

4.造林规划

造林密度2.5米×3.0米。每亩88株左右。种植时间选择在2月―3月进行,此时雨水多,利于成活。容器苗可在晚一点的4月左右进行。

5.种植方法

种植时裸根苗应用泥浆浆根,保持根系水分,将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做到根舒、苗正、土实。先将苗木种下、覆土、踏实、提苗,保证根系舒展,然后再覆土踩实再覆层松土即可,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浇一次水,以保土壤湿度。种植嫁接容器苗时,嫁接口应低于地面2,浇水或下雨后就可与地面平行。

(二)油茶林的管理

油茶林管理分为幼林期管理始果期管理盛果期管理

1.幼林期管理

种植后第二年,应追施尿素,每株施0.1―0.15公斤,时间在5月和8月底两次;第三年每株施0.15―0.2公斤,加施0.25公斤复合肥(拌匀后再施)时间在5月和8月底两次,三年后就可进入始产期。同时进行除草松土。

2.始果期管理

始果期管理可停施尿素,每株施0.4―0.5公斤的复合肥即可,时间在5月和9月进行,同时除草。

(三)整形修剪

当幼林达到70厘米以上后,即可进行修剪定干。首次在高于地面30厘米处修剪侧枝保留主干,同时保留3―4个强壮枝;第二次修剪在第一次修剪的3―4个枝留主干,保留2―3个强壮枝作为副枝;第3―4年,在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强壮的春梢培养为侧枝群,使之比例合理,分布均匀。修剪时间以11月到次年2月为好。

(四)挂果期管理

油茶一般在11月底开花结果,挂果后应及时按时追肥,除草。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形,剪除少量枝经2―3厘米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以利吸收阳光。

(五)施肥注意事项

每年施肥时,以树冠边缘垂直到地面开沟,深度40厘米以上,每年以上下左右轮换进行,以免伤根。

(六)病害管理

危害油茶林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软腐病,危害幼苗的主要有根腐病。

炭疽病:5-8月发生,软腐病:3-6月和10-12月发生;根腐病4-5月发生。防治方法:配合修剪剪除病枝,减少病源,并将修剪的病枝拿到空旷地带用火烧掉;化学防治:在发病前用1%的波尔多液定期喷施,发病早期用50%的多菌灵和托布津定期喷施。根腐病用熟石灰拌土覆盖,或者用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发病后也可清除病株。

(七)虫害管理

油茶虫害主要有油茶尺蠖和油茶毒蛾为代表的食叶害虫,以及金龟子和叶甲类,还有茶梢尖蛾和油茶绵蚧;蓝翅天牛为代表的蛆干害虫;种实害虫有茶籽象甲等。防治方法有1.修剪清除消灭越冬害虫,于空旷地带用火清除。2.保护好天敌。如鸟类和蜂类。3.鳞翅目和鞘翅目食叶害虫用90%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防治,蚜虫和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用40%乐果乳油或者氧化乐果乳油防治,茶梢蛾和茶蛀虫等钻蛀性害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等渗透性化学农药喷洒。

参考文献:

[1]姚小华,王开良,任华东. 油茶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J]. 扶贫技术培训:2008

[2]陈永忠.油茶优良品种及其丰产栽培技术[J]. 扶贫技术培训:2008

[3]曾爱平,庄少芬.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农业网络信息:2007

[4]庹兴敏.油茶丰产林栽培技术要点[J].湖北林业科技:2011

篇5

关键词:核桃;栽培;对策;思南县

收稿日期:20120406

作者简介:梁江(1977—),男,苗族,贵州思南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S6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01803

1引言

核桃(Juglan sregia L.)经济价值很高,科学种植核桃对促进山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伴随思南县核桃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一些栽培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出现,如不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分析核桃栽培存在的问题,提出核桃丰产栽培的对策与措施,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2思南县核桃产业发展规划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7°52′~108°28′,北纬27°32′~28°10′,总面积2 230.5km2,总人口66.7万人(2009年末),其中城镇总人口23.74万人,农村总人口42.96万人。县境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的北部边缘,位于武陵山脉与大娄山山脉之间。受构造、岩性以及乌江水系控制,呈现出峰丛山地,缓丘谷地、河谷、石林等多种地貌形态。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年均降雨量1 154.3mm,年均气温17.8℃,无霜期290d。

为将核桃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加快全县脱贫步伐,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末,全县新建核桃产业基地16 6667hm2,其中高标准园地10 000.0hm2,四旁种植106 6667hm2。建成10个万亩以上核桃重点乡镇、20个千亩以上的核桃专业村。到2018年,挂果果园16 666.7hm2,年产量1.25万t,产值2.8亿元以上;到丰产期实现年产量6.25万t以上,产值14亿元以上。建成核桃良种苗木培育基地33.3hm2,核桃交易市场10个,培育核桃加工销售龙头企业2家,核桃专业合作社27家,逐步建立健全核桃产业化经营体系。

3存在的问题

3.1宣传力度不够,认识不到位

经过调查,核桃产业发展存在政府重视,种植户被动的问题。2012年3月,思南县政府下发了《思南县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思南县2012年核桃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核桃产业是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是加快全县脱贫步伐,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扶贫部门、林业部门以及各乡镇政府均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但由于过去银杏、速生杨等产业发展的失败,以及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个别工作人员和近55%的农户存在对于核桃产业的发展存在观望态度和消极情绪,45%左右的农户对于市场前景并不看好。因部分农民种植核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导致在核桃栽植、养护管理等环节存在“被动栽、轻管理或不管理”的现象。

3.2盲目追求新品种,苗木质量良莠不齐

对品种缺乏认识,认为发展核桃只要是新品种就行。没有选好主栽品种,未充分考虑和论证核桃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所栽植的地块地力、土壤结构相适应的问题。近几年,有的乡镇引进的核桃品种较多,各个品种的性状特点和适应性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品种杂,果实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品种果实质量次,销路受到影响,一些品种抗病能力弱,不适合本地栽培。另外,由于思南县没有规模性的核桃苗木生产基地,加之贵州各地均在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苗木需求量大,供不应求,从而为一些不法的苗木供应商提供了可乘之机,苗木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实生苗的现象。

3.3科技推广不力,技术人才紧缺

近几年来,思南县加大了核桃丰产优质栽培科技推广力度,由于每年建设规模大,科技推广资金不足,示范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素质低且传统观念浓厚,导致科技推广的力度仍显薄弱;因为对于科技工作者以及技术人员的奖惩机制不健全,导致科技推广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核桃栽培的技术指导主要由林业局负责,各乡镇林业站具体组织实施,但乡镇林业站承担非本行业的工作(如包村、计划生育等)负担过重,精力不足。另外,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强的农民大多出外打工,因此,农村科技带头人以及技术人员紧缺。

3.4果园占地条件差,整地质量达不到要求

经调查,除四旁栽植外,核桃种植大多在山地、沟坎上,普遍存在土壤厚度薄,水源条件相对较差,加之整地方式、规格等达不到要求,不能满足核桃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栽后几年仍然不整形修剪,疏于病虫防治,不能按其需求浇水施肥,完全是放任生长,这就导致了早实品种,生长缓慢,未能丰产树体就开始衰老枯死;而晚实品种,自然生长,只长树不结果,达不到丰产要求。经调查,40%左右的农户几乎没有开展核桃园施肥、灌溉及土壤管理,对病虫害的防治一般是在出现明显症状或已受到损失时才问诊寻药。套种农作物的核桃林虽然进行中耕除草,但主要是针对套种作物,深度限于地表,常造成下层土壤板结,根系上浮,难以向深层扩展。

3.5投入不足

产业发展需要资金投入作为基础。思南县标准化果园基地建设补助标准346元/667m2,其中,种苗、打坑、肥料、以短养长等196元,3年管护费150元。果粮(草)间作和四旁栽植补助标准135元/亩,其中,苗木、打坑、肥料、农药等费用50元,3年管护费75元,其他费用10元。所有项目补助,政府均以物化方式提供。经调查,思南县农村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收入,在家务农近80%以上的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劳动力较差,若他人完成,劳动成本平均为120元/d·人。加之,地方配套扶持、银行信贷辅助社会各方参与等措施不健全,农户积极自筹能力有限或积极性不高,与核桃丰产栽培的投入需求的差距较大。

3.6核桃产业化经营体系亟待健全

经调查分析,一是思南县核桃产业发展的专业合作组织程度不高,若以村为单位建立的专业合作组织较少,成立的专业合作组织松散,利益机制不健全,基本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二是现今没有龙头企业带动,核桃产业链较短,主要依靠变卖果实,附加值低;三是产品销售网络不健全;四是没有形成特有品牌,市场认可程度低。

4对策与建议

4.1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认识

(1)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认真研究并制定核桃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年度规划和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强化对各部门、各乡镇督促检查,实行目标管理和行政问责,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2)加强部门联动,扶贫、发改、林业、工贸和招商、水利、财政、金融、交通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为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服务。

(3)加强宣传发动。采取开群众会、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座谈、大户出外参观取经、示范基地学习等形式,大力宣传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生态账、市场账、增收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掀起种植核桃的热潮。

4.2规范苗木生产,确保苗木安全

(1)认真开展优树普查和认定工作。全面摸清本县核桃资源的分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质核桃母树实行挂牌登记,建档立卡,同时做好申报认定工作。对经认定的优树要签订采穗采种协议,为苗木嫁接和采穗圃建设提供可靠的优质穗条和种子。

(2)抓好采穗圃建设,确定适合于本地栽培的主打品种。应抓紧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采穗圃基地,确保为本地苗木生产提供优质量足的穗条。

(3)加强对苗木质量和苗木生产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苗木生产的《苗木质量检查合格证》、《苗木检疫合格证》和《标签》制度。要督促育苗生产企业必须到认定的优树或采穗圃基地采种采穗,并按生产技术流程嫁接和播种。育苗企业要建立苗木生产档案,做到种(穗)来源清楚、播种和嫁接清楚、苗木去向清楚。

(4)实行苗木质量保证金制度。要与育苗企业签订供苗合同,明确违约责任,缴纳质量保证金,避免无“果”而终。

4.3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培训计划需求,加大技术培训的投入力度。与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林业学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寻求科技支撑。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办培训班、现场施教、田间指导,普及核桃生产的主要实用技术,强化对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科学素养。稳定技术人才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核桃专业辅导员”和苗木嫁接能手。另外,应将林业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转移到重点抓核桃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4.4合理选择核桃用地,严格技术规范

4.4.1合理选择核桃用地

根据核桃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结合本县的气候、立地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重点选择海拔700m以上、25°以上坡耕地、长期未耕作的弃耕地、宜林荒山荒地、林中空地、已退耕的低产低效林地、土层厚度大于1m的石旮旯地,且交通方便、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的阳坡背风面区域规划建设。

4.4.2栽植必须严格技术规范

严格按照无公害果园的要求和《贵州核桃栽培技术规范》建设核桃基地,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栽种。严格时间要求操作。在每年年底前完成打坑、施农家肥等准备工作,根据不同海拔适时移栽,原则上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移栽任务和补植补造工作。严格技术要求操作。整地实行带状或块状整地,带状整地严格按带宽2~3m,带间距5m的标准执行;块状整地规格为100×100cm。种植23株/667m2,其行距6m,株距5m;打坑规格为80cm×80cm×80cm;要按农家肥9 000kg/hm2或复合肥1 500kg/hm2施足底肥,并以本地优质核桃为主,按8∶1的比例适当配置受粉树。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果园要选择地形、土壤、水源综合条件较好的公路沿线区域。采取定人员、定任务、定指标、定措施、定时间、定质量的“六定”工作原则,实行行政和技术干部挂牌亮名,确保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4.4.3加强果园管护

(1)坚持建管并重,落实管理责任。切实搞好核桃幼龄期、初果期的管护,杜绝和防止重载轻管、只栽不管的现象发生。按照核桃规范栽培技术要求,指导群众搞好幼龄核桃树施肥、灌溉、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加快树体生长,培养丰产树体,为今后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严格兑现管护费。根据农户每年对果园(树)的管护情况,验收合格后方可兑现管护费;不合格的,督促农户重新管护,确保幼龄核桃园(树)管护率达到100%。

(2)加强土肥水管理。按照发展山地农业的模式,采取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立体种植、种养结合等方式,发展林下种草养羊、养鸡、中药材等。核桃园可间作豆类或薯类作物,成年核桃园要经常中耕除草,种植绿肥改良土壤;秋季进行深翻并施基肥,基肥以迟效性有机肥为主,且应尽早施入,以补充树体所需养分,促进花芽分化;花前花后应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肥,确保开花坐果对养分的需要,发挥保花保果作用。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果园中使用的农药、化肥进入果园,从源头上把好核桃质量安全关。

(3)合理整形修剪。幼年期着重培养树形,应根据树体分枝特性确定适宜的树型。对直立性较强的品种,或在株行距较大、肥水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疏散分层形;对开张性强的品种,肥水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则采用自然开心形;密植情况下,可采用扇形整枝,及时处理背后枝与下垂枝,不断增加结果部位,防止树冠内膛空虚和结果部位外移。

(4)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气候变暖,农药使用过量,大多为外来引进品种,大面积纯林过多,生态平衡失调,容易形成病虫害。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运用“综合防治技术”,大力提倡营林措施(如通过立体经营,营造混交林,减少大面积纯林等以提高生态自控能力),生物防治(培养利用天敌,以虫治虫等),物理防治(如黑光灯诱杀)等防治方法;加强测报网络建设,及时掌握病虫动态;化学防治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适时用药,合理用药,规范用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农药,禁止在采收前2个月至采收期间使用农药。

4.5多渠道筹资,创新产业化扶贫利益联接机制

采取国家投资引导、地方配套扶持、银行信贷辅助、农户积极自筹、社会各方参与等措施,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投资保障机制。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把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治理、旅游开发、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与核桃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合力推进核桃产业快速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和投融资力度。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企业和人才参与核桃产业建设,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行政银企合作机制,不断增大核桃产业化扶贫在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总量。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充分体现贫困农户利益的前提下,采取土地流转,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机制调动广大林农的积极性,着力推广公司+农户+基地,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协会)承包大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发展核桃产业。

2012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4.6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核桃产业化经营体系

(1)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组织。以农民为主体,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多形式多途径兴办核桃专业合作社,提高核桃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果农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2)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延长核桃产业链,带动核桃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发展,实现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从而保证农户利益,提高其栽培管理的积极性与针对性。

(3)搞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依托农村集镇建设初级核桃交易市场,采取政府扶持、企业为主的运作模式建设区域性核桃专业化市场。采取委托销售、联营销售等形式,抓好产品销售网络建设。积极支持农民营销组织、运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从事核桃产品贮藏、运输、销售行业。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地为果农提供市场需求和价格行情,促进果品适时适价销售,争取优果优价。

(4)统一核桃品牌,利用各种有效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核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根据核桃品质优势,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办法,统一核桃品牌,并申报品牌专利权,完成产品的注册登记,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篇6

一、加强领导、健全科技工作管理体系和工作网络,落实科技工作责任,保证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按照工作要求,我们成立了__村创建省(市)级科普村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省科技示范户亲自抓,村主任具体抓,村委会配合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并制订一系列科普工作计划,召开3次科普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办法,并以中心村建设为抓手,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美化环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步伐。

二、加大科技兴农的宣传力度,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

本村经常邀请县农技专家、县茶叶协会、浙江大学教授来讲座、辅导,通过“请专家进来”,建示范基地,提高村民科技意识和科技技能。同时,全村31个承包组相应建立科普宣传领导小组和科普宣传员,以承包组长为科普宣传员进行科普宣传活动。村里还投入资金近4万元配备电脑、电视机、科普宣传窗、农函大教室等设备,加大科技推广和科普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__年共举办培训班5期,参加人数达350人,开办了“农函大”学习班,完成结业学员58人,对全村党员开展了农村适用知识和市场经济的培训,64名党员在实施“先锋工程”中不但带头学习,更是发挥了“双带”作用。全村获得农民技术职称45人,其中村干部5人,占两委班子成员70以上。还开办村“农民夜校”,利用夜校学科学、学技术,科普宣传面达90以上。村党总支在带领全村村民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采取电化、有线电视、图书杂志、宣传橱窗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村民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形势任务教育和科普知识。

三、抓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

在县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与浙江大学茶学系合作建立浙大__科研教育实验基地,建立县优质茶苗基地。投资3万元邀请浙江大学、省茶叶研究所专家进行老茶树低位嫁接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而且效果十分显著,建立了老茶树嫁接改造科普示范基地3亩。根据市场需求,从山东引进蔬菜新品种筒蒿试种,且获得成功,另外还全面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法,降低农民成本,种粮增产增效。

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如今年改良的茶叶浙农117、浙农139的茶叶面积达500亩,提高了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野生蔬菜“芦蒿”也得到快速发展,从20__年100亩的基础上,今年发展到500亩。苗木产业提升档次,从原来单一的香樟树发展到现在的广玉兰、榉树、桂花树等等许多新品种。

四、抓基地示范建设和专业户培育。

篇7

【关键词】竹溪县;核桃;产业化;问题;对策

核桃号称“木本粮油”之王,有“铁杆庄稼“的美誉,在古代称为“长寿果”,核桃果仁营养价值很高,所含成分具有保健和医疗功能。近年来,由于核桃的保健医疗功能,核桃营养保健食品非常畅销,发展核桃产业对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竹溪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据明代史书《物产》记载,核桃在该县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该县桃源乡核桃源村因种植核桃而得名。建国以后的五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中期,该县先后两次大规模栽植过核桃,核桃是该县重要的经济树种,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由于其品种良莠不齐、管理粗放、林粮争地等多种原因,导致病虫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使得经济效益并不高。2012年,该县成功引进并大规模发展“纸壳”、“清香”、“辽核”等优良核桃品种基地面积10700hm2,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5个,建设专业村158个,涉及15个乡镇、9个国营(农)林场、32600个农户,初步形成了以南部核桃发展老区和竹房城镇带发展新区为主,竹溪河流域、汇湾河流域及国有林场为辅的“两主三辅”核桃经济林带。此经济林带正常年份年产干果350t,产值达1300多万元,全县农民人均果品增收45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核桃产业正成为该县继茶叶、药材后的又一大主导产业。

2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 认识不够,投入不足

在思想认识上,该县乡村干部和农民两个群体都存在认识不够到位的问题,等、靠、要思想突出,缺乏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展核桃产业的意识。目前,该县核桃基地建设主要依靠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基地等项目资金的投入,每667㎡仅有400元的苗木费用,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基地苗木质量和栽植质量严重低下,严重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2 种植分散,规模经营滞后

目前,全县大部分核桃种植主要是以家庭种植为主,发展规模较小,总量有突破但分布比较分散。虽然现有核桃种植面积10700hm2,但挂果面积仅有2000hm2,连片面积仅有4000hm2,规模化经营及规范化管理难度大。

2.3 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

一方面,有的农户栽植面积小,不懂管理技术,不施肥、不除草、不抹芽、不修剪整形,任其生长,造成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核桃产量低;另一方面,没有构建核桃规模化发展的集约经营平台,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技术开发相对滞后,整体科技含量低,远不适应农户对核桃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

2.4 种苗供应少,嫁接技术欠缺

一是成品嫁接苗木缺口大。全县每年可培育的合格嫁接核桃苗木仅为50万株左右,加上外调苗木的成活率和适应性都较差,很难保证全县基地建设和补植补造的苗木需求。二是苗木基地少。目前,全县既没有一家有一定规模的核桃苗木基地,也没有核桃育苗基地投资的项目作支撑。三是技术力量不足。全县核桃育苗主要技术依赖于外来育苗技术,没有一支专业的苗木培育和嫁接人才队伍,对整个育苗工作缺乏技术保障。

2.5 产业化水平不高,附加值低

核桃产业作为该县大农业中一个新型产业,起步较晚,广大干群仅把核桃作为一个普通经济树种来对待,没有形成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的产业意识。其次,没有一家核桃大型加工企业,核桃销售市场混乱,导致农民无法得到最高的经济效益。如该县桃源乡虽然拥有丰富的核桃资源,但是没有贮藏设备和深精加工企业,生产的核桃大多是现收现卖,附加值低。

3 加快发展核桃产业的建议意见

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核桃产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使这一产业真正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必须进一步调整思路,科学定位,打响品牌,大力发展。

3.1 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是根本

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坚定大办核桃产业的决心,强化支柱产业意识,切实抓好全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转变,把核桃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切实抓好核桃产业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核桃产业领导小组和产业办,壮大工作力量,以更高的认识、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动作,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提高发展核桃产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县、乡两级都要明确一名领导像抓茶叶、抓烟叶产业一样抓核桃产业,一届一届地抓下去,一抓到底,直至抓出成效。鼓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核桃产业发展,在全县形成全民参与核桃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3.2 加大投入、加强扶持是动力

继续加大对核桃种植的扶持力度,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核桃项目建设,集中扶贫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发展骨干产业资金用于核桃种植改土、培肥、技术嫁接等,促进核桃产业连片化、规模化发展。

3.3 扩大建设、强化管理是基础

一是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示范基地。重点扶持种植面积在33.33hm2以上的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推进标准化生产,建成一批示范大户、科技示范园、旅游观光园,促进全县核桃产业发展。二是抓好核桃良种采穗圃基地建设。要力争通过2~3年的时间,分区域建设完成2~3个规模在6.67hm2以上的核桃良种采穗圃基地,以满足全县发展核桃的接穗需求。三是加强核桃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建立核桃与畜牧相结合的肥料支撑体系,建立林下产品与核桃共同发展的经营机制,开展核桃与农作物(矮秆作物为主)、药材、蚕桑套种,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做到这样,核桃产业才会有生命力。四是建立产业发展与水、路为主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坚持专业化管护与基层科技网络服务相结合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3.4 提高技术、集约经营是关键

一是大力推广科技实用技术。科学制定《竹溪县核桃栽培管理技术规范》,规范种植管理,努力提高核桃种植的科技水平,提高核桃成活率。二是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加强农民技术员培训,增强广大果农科技意识、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不定期聘请核桃专家,加强核桃实用技术培训,实现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四是认真落实好以固土培肥、幼树抚育、成熟采摘和科学烘烤为主要内容的核桃集约化生产经营管理措施。在管理上,认真抓好施肥、防虫治病等工作;在采摘上指导农民成熟采摘;在烘烤上,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烘烤技术,逐步由烟火熏烤改为烤房烘烤,切实改进核桃的外观质量和口感。

篇8

关键词:干果经济林;栽培管护;规划

1 适宜栽培干果经济林的地方

核桃树的选址:核桃:核桃树属于多年生落叶乔木,树大根深,其经济寿命可达百年以上。需要土层深厚在1.5m以上,壤土、沙壤土,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渗水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为6.5~7.5。

核桃是喜光性很强的植物,山坡地、丘陵地建园要选在阳坡和半阳坡的中下腹,坡度应是15°以下的缓坡地,以便于整修水平梯田,要营建防护林。利用平地建园,要注意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不高,而且排水良好的地块。核桃在生长发育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园地附近必须有灌溉水源。核桃园也不能低洼积水,排水要通畅,所以核桃园的选地要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2 干果经济林发展路径

干果经济林集中连片的,面积在10hm2以上的,核桃苗木费可享受政府补贴。核桃苗木费以享受政府补帖和个人自筹的形式,由阳城县林业局统一调配苗木,适宜栽植核桃的地区即调配核桃苗木。

核桃:栽植株距4m,行距5m,每667m2栽植33株。苗木费每株15元,即每667m2苗木费495元。由县林业局争取国家造林补助资金200元/667m2,林地经济补助资金200元/667m2。即每株苗木享受政府补贴12元,种植户每株苗木仅需3元。

3 经济效益

阳城县近几年核桃良种发展迅速,10年间由0发展到1333余hm2。嫁接苗与实生苗所产果实价格差异也拉开了档次,实生核桃5~6元/kg,而嫁接良种核桃7.5~10元/kg,国际市场吨售价达6000~8000美元,是普通核桃价格的3~4倍,且供不应求。

综上所述,种植核桃的经济效益是大豆和玉米的8~10倍,效益非常可观的。可见干果经济林是结果早、效益长、后期投入少的干果树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和经济效益逐年会有所增加。其盛果期均在10年以后,受益期超过百年,一次投资终生受益,可称得上是“摇钱树”。 我县按现有规模计算,进入盛果期,可产核桃800万kg,年产值可达33亿元。可带动农户1万余户,每户年增加收入2.4万元;按现在发展速度,3年后即2013年,我县可发展干果经济林达3333余hm2,盛果期后年产果1600万kg,年产值达60多个亿,随着树龄的增长,产量也将逐年增加,国民经济产值更高,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林业产业。

4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核桃优良品种引进、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推广,使阳城县干果经济林基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并借此机会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带来大量商机。充分利用了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通过企业和政府组织农民进行良种产业化生产,组建干果经济林基地,为广大农民提供质量更加优良,数量更加充足的优质苗木,而且有利于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广大农民贯彻执行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推动阳城县干果经济林产业化发展。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为改善当地的生态、气候等环境做出贡献。

5 技术服务

5.1 我县林业局负责调配苗木

阳城县国营林场从造林整地到栽植和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包成活率,包技术指导,包产品回收及销售。让广大种植户认识到栽培核桃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并且走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栽培核桃的后顾之忧。

5.2 经营管理能力及技术情况

阳城县林业局有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10余名,中级职称技术人员20余名,曾经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和市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多年来主要以繁育干果经济林苗木为主,已有10年繁育核桃经验,我单位统一实施,科学栽植,科学管理,确保栽植成活率,并做好苗木栽后管理工作。做到统筹安排,合理搭配,形成科研――生产――经营――示范――服务一条龙的现代化管理。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