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专业养猪技术8篇

时间:2023-11-17 09:46: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专业养猪技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专业养猪技术

篇1

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中,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五对接,十衔接”。尽管多年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办学中,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了深度合作,建立了专业教学理事会、行业奖学助教金和“厂中校”模式的校外实训顶岗基地、横向合作项目研究等,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在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等的“对接”或“衔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进一步探索“对接”或“衔接”的体制与机制。现以江苏德丰建设集团与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合作开办的“德丰”订单班为例,探讨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1“校企联合、两主体、三共享、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到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是课程体系设置的决定性因素。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史,最著名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三明治”式等,但无论是哪一种模式,核心都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与江苏德丰建设集团合作建立“德丰”订单班,形成了“校企联合、两主体、三共享、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两主体、三共享、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两主体”即学生由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共同培养;“三共享”是指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对共育企业员工培训共享,企业培训实训基地对学校学生学习共享,学校与企业培训师资共享;“四对接”是指:培养目标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素质教育与区域文化相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对接。“校企联合、两主体、三共享、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鲜明:

1)岗位针对性强。

通过对建筑市场的广泛调研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充分论证,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将本专业培养人才的岗位定为:建筑工程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员、造价员、监理员、质验员等岗位群,并根据建筑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制定相应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学体系。

2)协调了教学与职业的关系。

此种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教学与职业的关系,强调对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与中国经济新常态模式相对应,即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体现人本观念,重视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的培养,为其在未来的职业和工作中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实现了理实一体化论教学,并突出了素质教育,强调了职业精神培养。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为依存,理论教学是基础,是高职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提升,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更好的训练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全面适应企业的需求。重视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强调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了与中国经济新常态模式的呼应。4)与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相接轨。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获取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即双证毕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对行业企业了解的过程,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5)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培养职业素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可以通过教育让学生掌握,同时专业调研中,企业对学校提出要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从进校开始,通过校企联合把企业优秀文化教育融入到入学的专业介绍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课程中专门设置企业优秀文化理念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等内容,同时在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中也融入了企业文化教育的内容。

1.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得以落实的关键,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打破沿袭多年的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适合开展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基于行业企业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基于工作任务开发课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基于校企合作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基于职业岗位的综合知识、技能、态度要求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内容设计。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根据现代建筑行业对建筑施工员岗位能力标准的要求,按建筑施工员岗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按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分项工程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所需要的知识点来设置课程,并在确保基本培养规格的提前下做到因材施教,依托实践和实训,紧扣应用,并且应用应面向一线的原则,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技术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根据施工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项目融入教学过程。实践体系主要包含七个层次:工程任务承接招标投标与合同模拟实训,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建筑与结构施工图识图技能,建筑施工技术技能与签证计量技能,建筑施工综合技能,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2结语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411”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职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职教育走的是一条“新瓶装旧酒”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说,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但由于缺乏一种创新精神,仍然仿效沿袭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在人才培养这个问题上,从思想观念、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带有传统高等教育的烙印,学生的“学”是为了“考”,而不是为了“用”。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知识的扩散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因此目前的高职教育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探索和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教学原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理论化的操作样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简单地讲,就是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问题。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变性和多样性特征非常明显,面向不同行业的高职学校,其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的,运行的特点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基本建设投资很大,因此建筑行业人才需要量也很大,学生就业前景广阔,这使得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据资料统计,在全国接近500所高职院校校中设置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在校生约十七万多人,成为土建大类中的第一大专业。面对数量众多的在校生和庞大的社会需求,总结和探索新形势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类高职院校有代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1.“123”模式

“123”模式是根据学习的内容和顺序关系来划分和命名,前四学期为专业平台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五学期为专业方向能力强化阶段;第六学期为企业实践阶段。

2.“2+1”模式

“2+1”模式是按时间来划分和命名。前两年校内学习,第三年企业实习。

3.“232”模式

“232”模式是根据办学模式划分和命名,第一个“2”,是指学校与企业双元合作,“3”,是指每学年设置3学期,进行工学交替学习,第二个“2”,是指毕业证与上岗证双证融通。

4.“411”模式

以能计算、擅读图、懂技术、会管理四项基本能力为目标的第一培养阶段,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综合实务能力为目标的第二阶段,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顶岗能力为目标的第三阶段,主要采用工程现场实践。

三、“411”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与探讨

1.“411”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早在1994年,在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试点学校时,就针对建设行业尤其是建筑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开始构建“411”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职业能力为支撑,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仿真模拟和工程实践为手段,以实现就业即顶岗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第一阶段学习,使学生具备工程图纸识读、工程计算分析、施工技术应用、工程项目管理4方面专项能力;通过第二阶段在校内实施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模拟仿真综合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综合实务能力;通过第三阶段在企业真实情境中进行实习,使学生具备就业顶岗能力。其中实施校内综合实践训练是该模式的核心,它促进了课程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条件建设,为企业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最大程度的满足浙江省作为建筑大省对建筑管理与技术全面人才的需求,通过长期探索与积累而创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紧扣、系统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其它高职院校学习和推广。

2.“411”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是忽视或弱化了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的学生缺乏创业志向和勇气,缺乏创新的本领。“411”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创新人才培养也是“411”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应该着重改进的问题,必须以此突破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合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当今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职业教育都大力推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创业、敢于创业,开辟个人职业发展的新道路,不仅拓展了学生就业的途径,而且繁荣了职业市场。

结束语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它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教学实践的抽象化,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既可以直接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通过理论概括而形成,也可以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后形成。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人才培养;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利用工学结合模式改革专业课程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的特点就是把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学习一体化进行教学,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课程的设置就是利用实践的锻炼来验证理论的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根据设置的课程来设计所要实践的项目,以项目为单位来进行教学活动,其主要的特征就是让学生以项目为载体在综合性的情境中学习,然后完成整个教学的过程,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类型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学生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针对建筑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可以认真的分析其专业的任务,按照具体的任务进行学习情境的设置,设置好学习情境以后,学生按照这种情境来完成自己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技能,在课程的一开始首先完成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穿行实训,把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知识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便完成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保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实处

(1)学校在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时要与当地一些有名气的企业进行合作密切配合教育部门颁布的相关规定,实现开放性的办学模式,优势互补,这样对企业和学校来讲是双赢的模式,企业不但能够获得比较好的人才,学生还能够借助企业的一些高科技的机器锻炼自己的技能。使得学生毕业以后能够迅速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2)学生职场化、师生身份双重化

近几年,国家对各个高校的投入不断的加大,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专门人才,尤其的建筑工程专业,更是随着如今大建设、大发展的潮流下不断的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很多高校对这门专业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基本上大学3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申请到校外企业进行实习,成为企业的准员工,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管理工作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的管理,由企业和学校一起对学生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然后根据评定的结果来发放劳动的报酬。

3、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的问题思考

(1)在实施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中要大力的推广工学交替、定岗实习的教学过程,在这种教学的过程中要使企业作为主导地位,学院作为辅助的地位,这样利用双元的管理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很多高校目前的学生实训基本上都是学校自己的进行学生的管理,在实训的期间虽然也不断的强调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进行学生的培训,但是很多的企业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合作,以至于这种传统的机制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实训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对这种机制进行改革时考虑到了工学结合以及定岗实习的模式,借鉴国外的一些教育成功的经验,在确保企业的利益前提下建立企业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双元教学模式

(2)实施工学结合能够让学生和企业实现双赢

这种方式能够改变目前企业目前学生实习没有报酬的现象,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分摊教学的成本,在这方面政府和学校要进行相应的界面税费或者给予企业相关的补贴,来促使企业有这方面的积极性,能够让学校主动的把学生实习的费用与企业分享,同时学校也要时刻的为企业服务,比如员工的培训、市场的开拓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咨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与企业合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3)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

在高校建筑工程专业利用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尽量的避免传统的课程的教学机制的使用,这主要是由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复杂的管理模式,学校和企业可以指定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的制度,这些制度和方法的制定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

(4)注重学业和就业相结合

学习和就业是一个一始、一终的关系,没有好的学习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学校和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工学交替的实习开始就应该把就业的问题加以重点的考虑,把学生的就业放在实习的主要目标上,精心的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真正的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4、结论

随着建筑工程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大力的推进,极大的提高了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在一些高校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效果,如今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已经达到了95%,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贤清.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 中国建设教育,2010,Z1:33-36.

[2]王英红. 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篇4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对高技术人才要求的增加,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竞争也日趋激烈,切实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中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尽管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起到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但是近两年来却遇到了较大困难。原因是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遇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

首先,超前的择业观念。根据我国“加强第一产,提高第二产,发展第三产”的产业政策,本该有更多的人去爱农学农务农,爱工学工务工,为工农业的现代化贡献力量。但是,很多青年学生、家长和社会在择业观念上却与现实发生了严重差位,有相当多的学生不再选择学农科专业和工科专业,而纷纷拥向第三产业中的一些热门专业,表现出择业观念的超前性。超前的择业观念,使中职学校的招生数量急剧下滑、生源严重不足,学校面临着停办或转向的危机。

第二,社会转型期就业压力。90年代后期是我国经济的转轨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经济转轨能激活我国的经济。但是,经济转轨使企业释放出大量的多余劳动力,从而造成大量的社会失业。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劳动者就业而进行的职业准备教育,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在校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以及学校今后的招生。近几年来,高等院校扩招、社会失业人数剧增、企业用工乏力,社会所能提供的职业岗位有限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导致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本想能借以谋得一份理想职业,但当这一目标难以如愿时,自然也就不再选择职教,因而导致近几年来职教缺乏吸引力。

第三,社会追求高学历。 由于我们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下,对教育结构的战略选择,只能是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但是,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接受高层次教育的物质承受能力已明显增强,因此,许多家长不希望也不需要孩子过早就业,只希望能多读一些书。而社会对高学历的追求,使众多初中毕业生选择读普通高中,至使职业技术学校“门庭冷落”。

第四,一些理论、舆论负面影响。80年代以来,我国对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一直是十分明确的。然而,理论界和舆论界始终对此存有不同观点。但是,如果对某些国外的理论不详加分析地引进来,这很可能构成对我国职教发展的负导向。

二、改革措施

1、转变思想

当我们用传统智力理论去观察中职的学生,就会感到其素质低下;去组织教学,就会感到成效不明显。虽然一直以来,我们也在呼唤:相信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但是,在传统的智力理论下,一方面,缺少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智力理论(智商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并以此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进而使学校教育主要以测验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为本位的学习,忽视了其它智力的存在,从而也就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才能,因材施教也就无从谈起。而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中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中职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的风格,只要我们在教学思想、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充分考虑他们的智力强项并创设适当的情境,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中职的学生会同样出色。

2、转变理念

理念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上一种行动。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在传统智力理论与评价体系主导下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这一教学理念的必然产物就是不断通过语言、数理逻辑等少数智力相关的知识的考试和筛选,优胜劣汰。一部分人(语言、数理逻辑智力占优的人)获得成功,另一部分人被淘汰。而中职的学生大多是这一教学理念教育下的失败者或亚失败者。如果中职教育继续沿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势必会恶性循环,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从而严重影响教育效果,制约教育质量的提高,阻碍中职教育的发展。为此,中职教育要从教育理念上,由淘汰式教育向潜能开发的职业素质教育转变。

3、完善课程内容设置

中职教育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这就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在类型上区别开来。

一般教材比较注意学科的体系性,但从认识的原理和信息的接受方式上看,却往往是最与众不同的信息才能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而这种体系也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信息的不

同特性。干扰了认知者对重要信息的注意力。教师要能够结合实际应用,把这些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必须尽快由书本(教材)为中心,向以实际的应用操作技能为中心转变,充分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力。对于中职校学生来说,书本知识只是一些前提准备,应该精简和筛选,并且集中在一、二年级学习;相应地,大幅度增加应用技能的操作和训练,有些原理性知识还可以在实际操作训练时再加以“补习”,这样不仅使枯燥的、抽象的理论知识有了应用性的支撑点,也使学生对课程的应用性有一个切实的感性认识,提中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重视程度。只要明白了课程的应用意义,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与兴趣就会提中,从而就会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即使有些内容教师没有讲到,但这种认识与兴趣会促使学生主动把知识补充得较为完整。

4、改进教学组织形式

学生的智力结构与生俱来就不相同,他们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结合中职学生多起点、大跨度的现状,中职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弱项与智力强项,张扬个性化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功效。根据学生基础、个性特长,帮助学生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解放教师的有限时间,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差异、区别解决问题。

5、完善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常常是因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所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出于对课程应用性的考虑,与掌握某种技能相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为重要。因为,走出校门的学生必然会遇到更新的知识、技术及设备,甚至不到几年,在学校掌握的设备技术可能就会被淘汰,相关技能也就失去了应用价值。而且,庞杂的课程内容全部利用课堂来解决,也几乎是不现实的。这些都要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计划的自学。

教学设施、设备、实习基地和师资队伍等是职教办学的基本条件,是保证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和必需力量。但由于我国的教育投入不足,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在低水平的条件下运行,教学质量不高,人才质量难以保证,因此,进一步拓宽经费渠道,应是未来需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6、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

以传统智力理论为支撑,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的测定为主干的传统教学评价体系,虽然简便、易行、好操作,甚至长期以来被认为科学、客观、公正。而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处于劣势,是这一评价体系下的失败者,也可以说是这一评价体系的最大受害者。为此,中职教育应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以价值多元、尊重差异为主干,最大限度内给学生以肯定。

7、采用适用的考试形式

中职学校的课程考试不同于中考中的课程考试,也不同于普高生的入学考试,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限时完成的规范化试卷是不能准确地评价出这种质量的。对于中职生的考核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内容上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形式上可以考虑化整为零,就是把传统的每学期两次考核,变为结合教学内容不定期多次进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完毕后,即可进行考核。课程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每一部分知识几乎都以应用为主,因而考核主要侧重于应用能力,变单纯的笔试为灵活的考核方式。当然,对应用能力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对基础知识的忽视。基础知识的测试可以在应用能力测试中反映出来,也可以放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进行。

参考文献:

[1]教中[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2]田玉芳.加强学法指导提中学生自学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3]刘兰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体制研究[J].中等教育研究,2003.(5)[4]祁柱晓.中职创新办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4)

[5]珍妮特.沃斯 《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 98年版P364、P401

篇5

[关键词]艺术设计 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203-02

一、艺术设计

(一)艺术设计专业特点

艺术设计专业是个年轻的具有蓬勃向上活力的专业,学好这个专业需要持续付出大量的努力。艺术设计专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始终强调创新与创意的价值,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这一特点极大地吸引着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加入,为这一群体不断地充实着新鲜血液,为这一专业的发展保持了旺盛的活力。因此,具有创新性思维是艺术设计专业对每一位学习者的基本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紧跟社会风尚并不断创新各类风尚的专业,追逐时尚、创造时尚成为这一专业从业人员的共同特点。每一波时尚的更替,都要体味在前,唯此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先机。

艺术设计专业中其作品的实现更多依赖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各类专业作品的实现几乎都要依靠计算机硬件及若干专业软件来完成,而这些软硬件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面对功能复杂的专业软件及层出不穷的新软件、新插件,要想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跟上专业的发展速度,只有不断的学习。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专业积淀相对弱化的专业。尤其是在专业操作技能方面,苦学多时的专业操作技能很可能会在某次软件的开发或升级中变得非常容易,甚至被淘汰。曾经的竞争优势很快会被科技的光芒掩盖消失掉。因此,科技的进步使从事这一专业的人员既是科技进步的受益者,又难以避免成为科技进步的“受害者”。

综上可知,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处在社会时尚前沿的,吸引无数年轻人的参与的具有无限活力的专业,是一个强调创新、创意的专业,同时又是一个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密切关联的专业。这些特点,都要求这一专业的从业人员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进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结合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目前艺术设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艺术设计的教学特点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基础理论学习、基本技能学习、创新意识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学习等四个方面。其中基础理论学习、基本技能学习是常规性的教学内容,学习内容规范明确,多数学校的教学大同小异;由于创新与创意相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意义,往往教师在授课中会贯穿于大多数课的授课内容里;而学习能力的培养多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内容,是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需要认识到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乎学生长远发展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艺术设计教学,特别是本科阶段的教学其技法课、实践课比较多,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其课程教学多表现为模块化的教学。每一门课程大致会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读完。这样会出现学生对某门专业课学习的总时间虽然不会减少,但消化这门课的时间周期就会变短。要扎实的学习掌握这门课,单纯在课堂这个时间周期内是稍显不足的。所以,学生能在课后持续的学习和掌握这些已经开设过的课程,对于提高这些专业课的学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多是以完成课题作业的形式进行一门课程的学习。在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的理论讲解时间较短,而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比较长,中间部分的课程辅导因目前国内多数院校的生源扩招导致的师生比变大,其学生的人均辅导时间自然变少,导致辅导质量受到影响。

通过分析。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课程授课质量并非有老师伴随就可以了,在课程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较强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其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证。

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高校的人才培养,一直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讨论,其实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争论,而且这种争论在之后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就没有停止过。“通识教育”其实就是指“通才教育”,其教学培养目的是改变专业过细、过分强调专业学习而培养出“工匠式人才”的现象。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与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是“专业教育”也称为“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专才教育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其专业方面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后期发展。

从以上可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发展其实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发展的过程。既有矛盾冲突,又有彼此的补充,目前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必须同时发展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其实,换个角度看,不管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都是处在教育的管理一方在思考问题,“教”与“学”是两方面的事情,学生对于自己是否成为“通才”还是“专才”或是“无用之才”有着最终的决定权。所以,目前学校教育除了常规性的知识传授外,更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想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节奏,社会中的每个人其一生都将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面对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校教育中学生所获得的分为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在有限的时间里对知识的掌握相对于社会的需求来讲只能看作是基础性和阶段性的,其实际意义不会有想象中那样大。而能力的培养对一个人的长期发展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未来向前的动力将来自于每个人持续不断地学习。所以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良好的学习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既需要通才,又不可缺少专才的社会。但遗憾的是这两种人才都很难在学校教育的时间内塑造完成的,因此,当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如果带走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将是伴随他们将来成才的宝贵财富。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探索

综上所述,在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具备这种能力呢?首先,作为教学方在传授学生具体知识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良好学习方法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只要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弄懂的知识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让学习者学习与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感受自己解决问题后的愉悦。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如此周而复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本能反应。

(一)“线性”教学与“非线性”教学

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也是一种线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将相关知识按合理的逻辑次序顺序而讲,就知识的系统性而言这是无可厚非且是正确的。但需要看到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既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又是一个知识更新比较快的专业,而且还是一个与大众消费市场靠的非常近的专业。所以,在学习之前,学生可能对课程的相关知识已有所了解或已有了一些疑惑点或知识储备,对于这种情况,仍一味地按部就班的顺序而讲,不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以影视编辑中的非线性编辑为例,计算机把拍摄的大量拷贝、磁带转化成一个个计算机素材文件,然后快速方便的选取任意一段素材片段从一档新节目的任意位置开始编辑。这种“非线性”的编辑方法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其编辑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和提高。联想现在的艺术设计教学,从提高学习效率的角度看是有可借鉴性。任何专业课都会有学生相对感兴趣的地方或者是有知识铺垫的地方,教师应将这些点提炼出来以“非线性”的教学思路补充到目前“线性”的教学过程中。在兴趣和相关知识铺垫的背景下,学生在听这门课时才会有不断与课程内容产生呼应的感觉。从兴趣点讲起,先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抓住学生,只有学生听课,讲课才会有价值。当然课是不能一直投其所好的上,要将这些兴趣点安排在学生接受知识的疲劳期。同时还要归纳出若干知识点,对这些点要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学习,老师推荐找寻答案的途径并安排相应的检查,以保证这一过程的有效实施,并尽量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学生作业的考察,目的是通过适度的压力让学生介入到知识的探求中。

(二)“非线性”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非线性”的教学是一种由点及面的教学方法,它不是替代现有系统的“线性教学”,而是对它的一种补充。尤其是对待实践性强,与社会应用联系密切的专业性课程。人类认知世界的自然过程就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最初都是从几个最为感兴趣的点介入到某个领域的认知,然后层层深入的学习掌握。以绘画为例,面对一个实物首先按比例将对象用几个点或几条线将对方定位,然后将其连接并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将对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艺术设计的专业学习要结合“非线性”教学的目的正是在于借鉴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这一自然特性。一门完整的课程,有自身的架构体系,会有较多相对艰涩的知识点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在这里的点不仅仅是知识的兴趣点,更是指学习中的问题点和难点。用兴趣点“吸引”学生;用问题点“刺激”学生;再用难点来“难为”学生,伴随对这些知识点的探求和若干知识点的解决,学生最终获得将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获得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假想我们的教师能将课程中分解出各种这样的点,然后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点,掌握这些点。学生在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些点的时候,必然有连点成线成面的自然需求。那时,老师从宏观的角度去帮助学生将点线织成面,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岂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是不能将学生安放在倾听者的角度,要让其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中来。对多数人来讲轻易获取的东西是不会太珍惜的,在学习中让学习者参与到探求的过程中,即是让学习者吃点苦头,都是对其能力的真正培养。所以,当学生在老师预设的各种知识点的探索中,会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问题得到解决后的快乐,并从中学到学习知识的方法,经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在有意识传授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作为学生本人要能充分认识到一点,并要用实际行动积极地学习和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娟.综合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功能与人才的培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3):49.

[2]叶苹,刘观庆.多样化人才培养与柔性化课程平台的建构[J].装饰,2005(8):31.

[3]李乐山.现代设计的价值与人文基础[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行业;人才培养;实践技能;应用型;知识技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加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民用工程和建筑方面的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但对人才的需求不仅限于传统的住房建设方面,还有一个更全面的土木工程基础应用型人才。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提供平台”育人才,“激发潜能”促人才,采用“3+1”模式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即专业技能、社会技能、管理职能和实践技能相结合模式。对于专业技能的培训着重培训本专业人员对建筑基本技能的培训。在未来十年,随着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的培训,社会的不断进步,水平的不断上升,建设工程技术职业毕业生继续充实进生产最基层的建筑施工行业,从业者整体质量将大大提高,对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专业培训和教育,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但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科学和技术,并不足以满足当前建筑企业的人才需求。

一、建设工程的专业人士所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在建筑企业不可避免地引起高职院校模式存在的隐性知识不足,工程技术人员的限制,很难把握,顶岗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形成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一个良性循环。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做了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课程相结合,但也有大量实用的模拟,但这些学校实践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但由于老师实践能力有限,缺乏实训基地,课程的局限性系统,使大部分学生难以在毕业后适应建筑装饰工程的职业生涯。

(二)大学、研究生院的人才培养。大学和研究生院是建设的专业人士,具有强大的的教师阵容和更多的大型合作企业,但仍然有一个缺点是不能被忽略的。首先,大学和研究生院的文化耗时太长,4-7年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很难跟上技术创新。其次,实践困难的条件上,让学生学习专业技术,但更多的时间一般在第1-2年,在此模式下吸收学到的专业技能并不多,虽然这种模式,使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当学生进入社会工作,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技术领域。

二、培养人才“纲要”

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培育一个人才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建筑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商务专业人士认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形成共识眼光,为未来的企业,这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管理。因此,人才的使用上,应最大限度地考虑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要注意合理的人才配置的一致性,和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在具有人才成长的地方实现人生的价值。企业创新涉及的企业、各级、各部门,不仅是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知识、新技能,新的组织设计和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有的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必须始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牢牢把握这一点。

三、锤炼人才的思想品格

一个人的责任,往往是无私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学习和工作,持之以恒,矢志不移。这说明,关键人员的培训,此举是教育人们形成一个崇高的理想,有抱负、高贵的品质。培养人才的良好思想品德,人才的质量标志,以确定人才的成长和成熟。一个人有能力,有知识,如果他们不能把握自己的政治行为,是很难成大的行为,有些人会走向堕落。因此,重要的方面是人员培训,提高政治和思想境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实施激励措施

激发潜能,促进人才成长,培养人才不仅有一组实用型人才的管理办法,还需要探索更加积极的无形资产的形成机制,充分激发大脑潜能的能力,所以,从眼前到长远发展,把着眼点转移的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

实现永久的锻炼,工作的高标准。工作标准的水平,影响发展的人才。在一定的限度,更高的标准,更深层次的人员培训,意味着更快的增长速度,更好的质量。否则,这将是人才的浪费,贻误人才。如果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能力设置的标准,就可以实现最大的努力,以逐步给予他的最好的努力来完成这项工作后,给他激励,以促进他达到意想不到的高度,使他可以成为潜在的意想不到的发挥,这样就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实施给予人才安排难度较高的位置。真正的人才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只有通过实践,不仅能接触到表象的东西,也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所有正确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实践。特殊环境,实行特殊的人才,平静不能培养出良好的水手。要善于在困难和复杂岗位培养有潜力的人才,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是加快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企业员工若在一项长期的工作中保持安逸的工作状态,潜力将萎缩,它会滞后企业的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我们应该注意给以足够的工作阶段超负荷工作,从而培养高效的工作作风,将能提高其快速反应能力和敏捷的分析能力。一个大项目,作为主战场来训练,以提高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集中繁重而艰巨的工程,可以为企业培养和储备良好的后备队。

五、“3+1”的模式建设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技能、社会技能、管理功能和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模式。培训的重点是建设基本技能培训的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例如:砌体结构学习和掌握。砌体建筑施工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土建施工人员上岗工作的主要内容,专业技能包括组织实施砖石砌筑和质量检验工作,脚手架和垂直运输设施选择填充墙砌筑砌筑和质量检验,砖石砌筑和质量检验实施;组织实施,管理技能,监督信息。主装置工程监理分类包括掌握各类监管信息的内容,角色编写的基于上转移表的要求和信息需求,要求监督管理信息,调度控制数据,控制数据质量,成本控制信息,分资格的信息和合同管理的信息内容和作用,要求在该地区的社会技能的专业人士,能够处理招标主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项目业主和竞争对手进行招标前的调查分析,计算和确定投标报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编制招标文件,主人叫决策,战略和技术实践技能,包括技能混凝土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施工项目成本的做法。建筑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技能:掌握技术的建设工程,基本知识和理论方面的项目成本,建设工程监理和建设,财务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投资评估,估算、预算、工程招标,完成账目,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评估和建设项目的投资与建设的法律,法规,熟悉,等等。

六、本行业培养人才

需要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施工技术和管理,项目评估和定价,原料供应和测试,工程监理,工程招标和合同管理工作知识。专业的技术,如:正确的阅读能力和熟练收到的地图专业的施工建设,正确使用建筑材料的检测和监控能力,您可以使用计算机图形和专业技术操作,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拥有的能力;突发性强,手柄施工过程中,参与该项目的运作和管理的能力,参与施工图审查的能力;具备的基本能力,参与招标工作。其他技能包括: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工作相结合,有完全的控制以及施工现场临时的适应性,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能力和团队合作。

本文中所提之人才培养模式,是综合时间定岗实习,实际的单项工程是人才快速成长的基地,营造一个真实而又具体的学习环境,每位职员可以以师傅助手的身份直接参与到建筑工程施工,学习岗位知识,练就岗位能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强,钢筋混泥土铸就的城市崛地而起,这对建筑工程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在学习中培养实践技能,又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才能应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叶中、罗教讲,从市场需求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2006(06).

篇7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 素描 造型能力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土建类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专业点数和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伴随着社会发展对这一专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专业教学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

建筑素描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本专业建筑造型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养成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建筑素描教学中,我们的着眼点往往是在学科的角度,把其作为绘画造型相关学科的一个分支来思考并组织建筑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在不自觉中向绘画造型学科方向看齐,追求素描教学的绘画学科价值。素描教学为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意识不强,造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不佳。虽然近年来有不少院校也在进行建筑专业的素描教学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全新状况下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是一个十分必要并且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根据社会对建筑设计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职业能力构建的角度,笔者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以期引起更多的专业教师关注素描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素描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养成中的重要意义

按照通常的看法,建筑是一门关于造型的艺术,素描也是一门关于造型的艺术。①素描以其精谨的造型要求、简单的工具材料、丰富的表现手段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专业造型素质的构建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成为了在造型艺术学习过程中进行造型能力训练和审美素质养成的首选。素描与建筑艺术设计有着造型和审美上的密切联系,也成为建筑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之一。

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是从认知三维世界的角度出发,根据建筑艺术设计的空间造型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素描可以培养学习者精准的形态观察能力、活跃的空间思维能力、严谨的形态构造能力和丰富的绘画表现能力,还可以对学习者起到开阔艺术视野、加强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学好素描可以增强学习者敏锐的视觉感受能力,完善学习者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空间建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习者的形态表现能力,顺利地表达设计理念。

正是由于素描在能力培养方面的显著作用,使得素描课程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人才职业技能养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

二、课程教学要以职业技能素质养成为核心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课程应该把握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这一关键环节来组织教学内容,换句话说,教学应该为人才的职业技能养成服务,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专业教学要求。

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有建筑设计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视觉感受能力包括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以及视觉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②空间造型能力是由空间形象的构想思维能力以及思维活动成果的形象外化表达能力所构成的。空间形象的构想思维能力我们称之为构思,思维活动成果的形象外化表达能力我们称之为绘画。简单地说,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的造型能力由两个部分构成,即构思能力和绘画能力。构思能力的素质要求指向空间构成的可能性与合理性,绘画能力的素质要求指向外化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审美能力包括审美主体对形式美感的认识与评价能力以及创造与表达能力等,认识与评价能力包括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判断力,创造与表达能力包括对美的想象力、对美的外化表达。这三种能力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缺一不可。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开设素描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素描教学和训练有效培养并提高学习者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这三者中,空间造型能力是建筑设计专业的核心技能,也是课程教学的重心所在,素描课程的教学应以空间造型能力养成为最基本核心,兼顾视觉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养成。

三、基于专业特点和职业技能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目前,多数高等职业学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课程还是参照传统的绘画类专业教学模式确定的建筑素描课程教学内容。一般来说素描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教学课时大多控制在80至96个学时之间。教学内容大致是作为三部分安排:石膏几何模型写生(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体的写生、浮雕柱头花饰写生)、静物素描写生、建筑与自然风景写生。从这些内容来看,大体上是延续以绘画学科发展为目的的教学价值取向,以明暗(光影)写生为主要表现手段,以研究其形体结构、透视关系、质量感觉为主要目的,大量的时间用于探索如何真实地再现对象和相应的表现技巧上。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来说是不恰当的。

建筑的三维空间展现是其最基本的形态特点,这一点和雕塑艺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与绘画相去甚远。即使是雕塑,与建筑对三维空间的塑造形式也是不同的,雕塑对空间塑造的重点在形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上,注重的是形体的外在形式,而建筑对空间塑造的重点是形体空间存在状态和的内部空间构建并重,甚至更注重内部空间的构建。“虽然绘画中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艺术规律,但将它作为建筑的基础还是应有所选择。”③传统的素描教学力求造型诸因素的全面和完整,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来说,在不到100个课时的学习时间内,让学习者掌握全面完整的素描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更是没有必要的。作为建筑造型基础的素描教学,在内容上更应该凸显空间结构以及美感教育的重要地位,基于专业特点和职业技能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把握建筑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门类的特点,基于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来构建课程,以形体特征、空间结构、透视规律、形式美感为核心来组织素描的教学内容,形成以结构研究为主的结构素描和以视觉传达为主的表现素描两个内容模块。结构素描训练以几何体和几何体组合为主要内容,研究形体的基本结构以及形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研究不同形体组合结构的构造关系;表现素描训练以多种表现形式为主要内容,探索光影色调、质感表现、肌理感受、特征速写、精细描绘、意象表达、抽象表现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通过两个内容模块的教学培养学习者的空间造型能力、形象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根据学习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普遍偏低,美术基础与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对新生入学美术素养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需要从事建筑素描教学的教师根据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时间少、学生基础弱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具体来说:第一,把形体和结构、空间与透视、体量与质感、光影和明暗等造型各要素分解开,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专题性研究,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解决特定问题。第二,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基础之后,进行不同表现形式的尝试,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调节光影表现。对同一表达内容,寻求多种表现方式,可以是即兴速写式的寥寥数笔,也可以是写实式的精致描绘,还可以是兴之所至式的大笔挥洒等。教师要引导学习者观察并体会不同表现形式产生的不同情感变化和心理印象,促进学习者主动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第三,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器具作为教学的辅助,可以加快学习者的接受速度和理解程度。如讲解几何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就可以用画框绷平一张丝网,直立在学习者面前,让学习者透过丝网观察几何体,丝网纤维空隙构成为一个个的坐标方格,学习者马上就对透视现象有了最为直观的印象,并很容易就能理解透视变化的规律。第四,对于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临摹练习,通过临摹优秀的素描作品,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一些素描的表现技法并开阔视野。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创造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④,能够有效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具体的某些问题,尤其是专题式的课题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要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背景为出发点,以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养成为目的,借助但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型的素描教学。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特点大胆进行尝试,探索适合建筑设计要求的造型能力养成与艺术表现能力养成的素描教学模式,并不断完善和革新,才能真正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注释:

①③郎绍君,刘树杞,周茂生.中国造型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②④王中义,许江.中国美术院校教材:从素描走向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职业标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222

0 引言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上述会议精神为我们科学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指明了方向。

1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背景与研究现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为土建施工现场培养基层技术管理人才的传统专业,该专业具有应用性非常强的特点,并且要求该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应具有系统化的实践能力。

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调研,笔者发现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如下问题: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结构系统化,忽略了实践能力的系统化;课程标准不能体现情境式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没有真正实现双证融合。

2 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思路

笔者通过深入剖析相关职业标准,明确该专业应承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重新整合各专业课程内容,进而形成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再通过一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以及教学评价指标的建立,初步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最后通过对该方案的实施、验证并优化,最终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思路见图1)。

3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

3.1 人才培养定位

本课题组对就业企业及往届毕业学生进行了就业情况调研,并做如下分析(见表1,表2):

根据统计报表不难看出:可以将“施工员”岗位定位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岗位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3.2 适用的职业标准选取

依据专业方向、学历层次、目标定位,笔者认为JGJ/T250-2011《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以下称《职业标准》)应作为本专业对接的职业标准。该标准详细的规定了,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等一系列施工一线基层岗位人员,应该遵守的岗位职责,以及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还对相应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做了相应规定。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得出的结论,笔者选择施工员职业标准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重要依据。

3.3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结合专业特点,本专业采取两年在校教育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教育的培养模式。在校期间,课程设置以施工员《职业标准》作为依据,以“贯穿项目”作为每门课程共同的情境载体,以项目实施全过程作为参考系,进行培养方案构建,力争在校期间学生能够形成相对完整而系统的方法体系;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以施工现场管理岗位群为实习岗位,全面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联合考核,检验学习成果,实现零距离上岗。

3.4 课程体系构建

本课题梳理整合《职业标准》中施工员岗位应履行的工作职责,以“贯穿项目”为内容支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具体开发思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 施工员在项目实施各阶段的工作职责 施工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完成工作所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素养 若干门项目化课程排序形成课程体系。

3.5 课程开发

本专业各阶段课程,以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贯穿项目”为内容载体,进行情景设置,设定学情境,设置相关联教学内容,安排课程前后顺序,设计系统性实践任务,最后参照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考试系统,制定符合《职业标准》的考核方案,最终实现双证融合。

3.6 方案的形成

通过以上过程可初步形成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师资培训、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条件准备后,在2-3个学年进行实施,通过调整优化后形成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4 保障条件

实现本方案的关键因素是拥有应用型教师队伍,可以通过教师下场实践培养,从施工企业引进,以及聘请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等形式解决;“贯穿项目”工程资料包应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取得;校外实训基地,应尽量建立在大型房建企业,并能提供相应岗位及实习指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