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7 09:46: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才资源管理专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专升本教育“1+1”人才培养模式
“1+1”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北京联合大学专升本教育“基础知识扎实,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良好,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一培养目标而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1+1”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一个“1”是指学生在专升本两年教育中的第1年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个“1”是专升本教育的第2年,主要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通过校内实践和企业实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升本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不同的,本科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升本是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专升本的学生来源于高职院校,他们所受的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体系,升入本科学校后应该受到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传统的“1.5+0.5”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一定学时的实践技能训练,但实践内容、实践条件还很有限,这不利于本科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相比 “1.5+0.5”人才培养模式,“1+1”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为企业培养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做好了准备,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完全学分制下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专业“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完全学分制的涵义
完全学分制是以学生所获得的学分和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和质,以修满一定的学分和达到要求的绩点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它打破了学年的界限,学生在规定的学籍年限内,可以自由选课,只需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和课程即可毕业。
完全学分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赋予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多种选择,学有余力情况下可以提前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进入到毕业环节;也可以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时间要求,灵活安排学习课程和门数,延长修业年限。完全学分制为专升本“1+1”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为自由、灵活的空间,为学生进行充分的职业能力训练,更好把握职业训练机会、就业机会提供了可能,使学生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要。
2.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专业“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课程体系构建要优化课程结构,处理好各类课程的关系和比例,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教育课程、专业能力培养课程。
第一,基本素质教育课程。基本素质教育课程由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构成,学分为27学分,占34%,主要在1-2学期开设。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13学分,主要为学生接受本科教育所必须的公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包括社科类、外语类、数学类等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共计14学分,主要包括文学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信息技术类、生命科学类和工程技术类等五类,学生可以从五个课程模块中自由选择课程学习,每个模块至少要修读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块旨在拓展学生知识广度,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
第二,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专业能力培养课程由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构成,学分为33学分,占41%。其中专业必修课23学分,主要为学生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培养专业素质,提高专业应用能力的课程。专业必修课作为必须修读的课程给予了学生更大的灵活性,学生如果在专科阶段修读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阶段修读过的课程在本科阶段可申请免听,这与学年制下专业必修课要求统一修读的规定相比有了更大自主性、灵活性。此外,专业必修课通过双讲台、多讲台形式来增加学生选课自由度,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相应的主讲教师,这种选课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教师产生一定的危机感,开始思考专升本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专业拓展类选修课、升学就业类选修课两类。专业拓展类选修课10学分,升学就业类选修课4学分,共计14学分。人才培养方案中按1:3的比例给出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资源,学生在43个学分、17门课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修读相应的课程。升学就业类选修课有适于升学的数学、外语类的课程,也有适用于就业的实践能力训练课程,这两类课程为学生搭建了不同的发展平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的理论课程主要在1-2学期开设(除个别专业课程因先后续相关课程关系的缘故选择在第3学期开设外,其余大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在1-2学期开设)。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实践训练环节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主要由校内实践训练课程和校外实习课程构成。
第一,校内实践训练课程。实践训练课程由专业理论课中的部分实践环节、专业理论课程后续的集中实践环节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课程三部分构成。
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这些实践环节主要设置在理论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地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任务,以强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组织与工作设计》、《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等课程,在理论教学中设置8学时的实践训练,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主要为专业理论课程后续的集中实践环节,例如《招聘与人才测评》后续的《人员素质测评综合实践》实践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践》实践课程等。这些集中进行的实践训练课程一般在2-3学期开设,每门课程的学时为2周。
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课程。主要为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一般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开发设计,在校内进行的能力训练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实践内容多为企业和学校合作共同开发的,主要以案例、方案、应用工具等为主。这些案例、方案均来自企业工作实际,经过易于教学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例如《人力资源管理模拟综合实践》、《Excel与人事信息处理》等课程,这些实践课程中选用的案例、方案、工具50%以上真实地来自企业管理实际。二是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来校授课,或者由学校双师型教师来任教,这些主讲教师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授课方式灵活,教学效果好。例如《团队精神拓展训练》课程,聘请企业培训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三是模拟企业工作场景设计实践环境和条件,保证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如《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模拟实践》实践课程,模拟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场景、员工服务的工作场景设计开发实践环境和条件。校企合作开发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课程让企业真正参与到学校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促进了企业与学校、企业与学生间的了解,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课程主要开设3门,每门课程2-4周,主要开在第3学期,与第4学期的校外实习课程形成有效的链接。
关键词:专业英语;人力资源管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178-0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率先将人事管理专业更名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08年全国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接近300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融入到国际化的合作与竞争之中。为了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的需要,一些高校纷纷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培养具有较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有助于学生学习国外本专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增加学生对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背景的理解。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的具体目的是:(1)使学生基本具备阅读人力资源管理英文原版教材的能力I(2)使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英文书面写作表达自己的专业观点I(3)使学生掌握基本专业词汇的英一汉互译方法I(4)使学生能够就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听说交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强化口头表达的情境性。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用英语对基本原理的阐述,忽略了真实场景的对话模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应该与实际工作情境紧密结合,在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应强化招聘面试(job interview)、绩效沟通(appraisal interview)等一些实际场景的对话设计。
第二,注重英汉互译的准确性。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专业领域内的沟通交流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因此必须注重英汉互译的准确性。例如,“affirmative action”有些教材译成“反优先雇佣行动”,不符合国内通用的表达习惯,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沟通上的不便,翻译成“就业歧视补救行动”相对更好。
第三,提高书面写作的实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在实际应用中,涉及到具体的文书操作表格的设计和制作,例如,工作描述(job description),求职简历(resume),考核量表(appraisal forms)等都有一定的格式规范和表达习惯。如果专业英语按照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通用写作能力,则与专业工作的实际要求不符。
2 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
目前在图书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从国外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第二类是国内选编的教材。两类教材在编写目的、编写形式和编写内容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1 英文原版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较早将国外经济管理类教材引入国内,其中涉及到部分英文版人力资源管理教科书。这些教材的主要优点是:(1)使人们能够全面、系统的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理论框架。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之间的内在联系I(2)专业术语的表达更加地道,便于“原汁原味”的获取国外学术信息。尽享原著作者思想的真实表达I(3)丰富的国外本土案例资源可以帮助国内学者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来的管理差异;(4)熟悉国外教材人性化的编写风格,便于更好的进行信息检索和查阅。但英文原版教材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1)内容过于庞杂,信息容量过大,需要大量时间阅读。不利于有效消化吸收;(2)受一些习惯表达的影响,一些单词的非常规用法及较少出现的生僻词词义理解困难,对读者英语水平要求较高。(3)原版教材价格较贵,超过普通家庭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
2.2 国内选编教材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部分高校组织编写了一些适合国内学生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这些教材的取材往往来自国外原版教材,但在篇章结构上做了一些修改、调整和删减,其主要优点是:(1)章节脉络更加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便于理解;(2)篇幅长度适中,生僻词汇大大减少,读者阅读压力相对较小;(3)部分教材配合一定的中文解释,便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课后习题训练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足之处是:(1)大部分国内专业英语教材更多的偏向于英语语言的学习,而忽视专业知识在企业中的运用;(2)注重管理原理的介绍和阐述,缺乏情景性案例,尤其是特定工作场合下的情景对话I(3)一些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操作表格、图例、文书样本较少涉及。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依据
选择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了解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进行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还能够为学生就业尤其是进人外资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必要的英语基础。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时。可考虑如下因素;
(1)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学科基础,能够从事企业的招聘甄选、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具体实务工作,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特点。因此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材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意义,尽可能附有一些操作性的范例,使学生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能够基本胜任英语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不是“重语言、轻技能”,“会说不会做”。
(2)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来讲,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材的选择也应该以此为准。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基础语言知识、基本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之上。因此,专业英语教材必须不折不扣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考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创新能力 新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28-03
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创新模式的不断推进而日趋迫切。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必须承担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责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操性较强的专业,不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且需要学生拥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利用移动互联网、局域网等渠道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时代正以其无处不在的媒介形态和便捷的特性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改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值得探讨。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外部客观原因
1.课堂以讲授为主,忽视提问和讨论等教学手段。由于课时限制,教师为了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然而,人力资源管理属于文科专业,不断地魇诳菰锏睦砺壑识难免令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缺少必要的问题导向式和案例导向式的授课方式,长期以讲授为主的方式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只能以有限的刻板记忆、上课笔记进行记录,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思维启发与思考能力的培养。
2.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偏低,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大多数教师很难接受移动网络、智能手机、手机应用等信息时代的产物,对于课堂“低头族”现象深恶痛绝。目前,最常见的教师使用的新媒体技术则是利用Powerpoint办公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利用电脑播放相关教学视频。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以大班授课为主,不能充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虽然各大高校积极提倡小班教学,但师资不足、教学条件受限、教师小班化教学能力不足,制约了小班教学的顺利实行。大班教学导致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性差,教师难以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难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辅导,而且积极性差的学生可能不会主动找老师探讨心中的疑问。长此以往,既影响学生对于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影响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内在主观原因
1.缺少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由于大班教学和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教师很少增加课堂提问环节和讨论环节,因此,许多大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中,大学教师通常会侧重对重难点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如果没有课前预习,很难从总体上把握课堂中教师讲解的所有知识点,甚至一次课结束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并不到位,更谈不上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深层次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缺少课中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需要案例辅助教学,很多教师认真准备案例,希望通过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文科类专业的魅力在于思维的碰撞,而这依赖于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但在实际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互动讨论的积极性极低,最常见的情况是教师点学生起来分享对案例理解,被点到的学生可能尚未形成完整的思路,或者由于慌张而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回答。因此,在案例讨论课中很难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另一方面,手机互联网导致课堂“低头族”的产生,学生被互联网上纷繁的信息吸引,频频低头查看手机甚至全程将注意力放在手机上。对于手机的过分依赖,也导致学生的精力不集中,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低。由于学生缺乏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导致习惯性思维懒惰,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开发。
3.缺少课后举一反三的主动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将来需要面临不同的环境、进入不同的企业、面对不同的员工,因此,在理论基础扎实的前提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从而解决不同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必修课程教材中有大量的案例,很少学生会在课后主动应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缺少举一反三的意识,从而课后欠缺对知识的巩固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新媒体传播的内涵及优势
新媒体是基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发展的新一轮传播革命,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使得受众的注意力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向手机、电脑等数字媒体转移,这都会引发传播的一系列变化。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媒介和便捷的特征使得新媒体逐渐影响人们的生活。
(一)新媒体传播的内涵
新媒体传播是基于新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
(二)新媒体传播的优势
新媒体传播有以下四方面优势:其一,全传播优势。新媒体传播基于网络,运用文字、图片、声音、图像、影像等手段,对传播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传播。其二,双向传播优势。传统媒体传播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静态传播方式,这使得信息不具有流动性,而新媒体传播是双向的,传统的信息者和受众都变成者,高交互性有助于提高双方的信息交换效率,实现信息的高效流通。其三,个性化传播优势。新媒体传播可以根据受众需求定制满足其使用的传播策略和传播方式,充分实现个性化传播。其四,实时传播优势。高速数字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传播,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实施传播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三、基于新媒体传播培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思路
结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主客观原因和新媒体传播的优势,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偏低导致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预习、互动、运用的主动性。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改善教师对于新媒体传播的刻板负面印象,才能从根本上创新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优势,顺应时展的潮流,迎合学生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应用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图1是基于新媒体传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思路图。
四、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培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能够凭借信息化教学媒体、教育资源和方法进行教与学的双边互动的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三个维度: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知识、信息化教学行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式进行全面革新,高校要给予政策和行动支持,举办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培训,引导教师树立信息化教学意识,提高信息化教学知识水平,熟悉信息化教学行为。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对新媒体传播的刻板印象,增加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行为,迎合当代大W生的兴趣,更好地吸引大学生注意力,巧妙运用信息化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1.利用QQ群辅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建立课程QQ群,要求全部选课学生加入课程QQ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紧密的专业,对于偏向实操的课程或者章节,教师需要把相关案例文案或视频放到群共享中,以案例为导向,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初步思考案例涉及的问题,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则是在课堂上需要重点听老师讲解的内容;对于偏向理论的课程或章节,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预习课本知识回答老师在群共享中提出的问题。课程QQ群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在课前的信息沟通,教师需要思考的案例或问题,学生可以在QQ群众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者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通过浏览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利用课程QQ群辅助学生课前预习的手段,不仅有助于学生课前初步了解课本知识,明确听课重点,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思考,促进社交化学习,激发思维火花的产生,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2.利用微信辅助师生进行课堂互动。借助华中师范大学开发的微信公众号――“微助教”,由教师建立“我的课堂”,获得课堂代码,学生使用学号注册后,利用课堂代码加入教师设置的课堂。“微助教”有三大主要功能:考勤、答题、讨论。
考勤功能:教师开启签到功能,不需要使用传统的课堂点名来进行考勤,学生可以用手机签到,课后教师可以从后台下载考勤情况。
答题功能:教师课前设置题库,在上课过程中,适时地开启答题,推送题目到学生手机上,充分利用学生线上活跃的特点,避免线下安静的局面。教师可以通过后台实时关注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是否答题,正确与否都会显示。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充分利用答题功能了解学生参与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请学生进一步回答问题。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相互之间的答案,促进相互之间的互助学习。
讨论功能:在案例讨论课中,开启讨论功能,并将后台投放到大屏幕上,学生可以实时对于案例的疑问和理解,鼓励学生线上分享观点,教师线下分享观点。讨论功能增加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有利于社交化学习的实现,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利用微博辅助学生进行课后运用。通过微博话题功能,与本次课程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让学生在微博上参与话题讨论。在线上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参与线下学习课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参与讨论,线上的微博用户也可以参与话题讨论。由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属于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因此不用担心话题讨论的热度,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在课堂学习的知识为话题参与者答疑,与话题参与者讨论。充分运用网络的无边界的特性,让学生处于社会情境下运用课堂的知识思考问题。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存在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较为枯燥,无法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很难培养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高校应给予新媒体传播大力推行教改举措,为相关教改项目的有效落地提供制度保证和硬件保障。教师应全面转变现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互动,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的高交互性特点,推进社交化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雪.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5)
[2]段钊,王贵荣.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1)
[3]刘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培训,2016(6)
[4]周红春.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高校教学方式的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8)
[5]刘矗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6]李雨潜.互联网+背景下师范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J].中国大学教育,2016(7)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70-0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开设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包含还没有该专业毕业生的院校)的高等院校已经达61所,其中国家重点高校比重约为43%。此统计不包含专科院校和研究生院,仅仅针对本科教育并且是已经有该专业毕业生的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虽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综合学者们的看法,“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包括四层涵义: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学生的就业,同时对专业建设、师资引进有重要的影响,任何高校无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二、高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泛化。许多学校教学计划中对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规定都较为笼统,缺乏具体内容,也体现不出自身特色。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讲,究竟是培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还是培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是突出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还是突出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技能?同时,满足企业现实需求又放在什么位置?对这些具体问题的把握各高校虽然有所不同,但都不十分明确。
(二)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内容的设置上仍按企业实际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这种课程体系表面看来突出了实际操作技能,结果却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的整体把握,许多极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因涉及多门课程而无法树立起来;学生虽然学了许多技能性的内容,但却缺乏根据企业实际灵活运用和系统开发设计的能力。一方面用许多时间去教不需要教或教不会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觉得课时不够,由于对有关内容缺乏理念整合,各门课程在内容划分上常常交叉重叠,同一个内容在好几门课都讲,而且经常是从同一个角度去讲。
(三)缺乏较为成熟的专业教学模式。一个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独特专业教学模式。而我国各高校的教学法多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缺乏以专业为对象的教学方法体系的研究。由于缺乏互动和实践,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学生缺乏根据企业实际灵活运用和系统开发设计的能力,也无法掌握文字背后的实际内涵。
(四)师资力量薄弱。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数都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但是科班出身的相对较少,除少部分是从劳动经济学或原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毕业的以外,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才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另有一部分则是各高校留校的毕业生,明显地存在知识积累不足的问题。
三、优化高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源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二是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资讯人才的需要;三是公共管理部门对组织人事管理人才的需要。因此,各校应结合自身特点,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力特质相匹配,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细分专业方向。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自身的发展定位,高校可在二、三年级开展较多的选修课程,针对学生未来不同职业定位的具体方面开设一些相应的基础课程。比如对于希望从事宏观人力资源政策制定的学生,可以开设一些法律、教育、人口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针对希望在企业内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学生开设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方面的课程。
(三)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了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技术,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应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除了注重课堂的案例教学外,在实践环节设计中,应该提高课时量和内容。除了适量安排学生到实际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可以让学生对企业的运行进行模拟,比如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组织设计等模拟实验。这样,学生会主动对企业的运行体制进行调查,可以使学生更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将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实践。
(四)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短缺、现有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欠缺等问题,立足本校,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是唯一可行的选择。一方面通过担任专业课授课任务,参加有关科研课题的研究,结合送出去进修、参加本专业学术会议等培养教师;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使教师能走进企业,深入企业从事实践操作,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使理论得到深化。
四、结论
国家对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战略日益重视,开展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新时代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各高校应将社会需求和自身特色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毕业生胜任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1]靳秉强,郭爱英,王立校.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24(4):425-427.
论文摘要:本研究以苏州科技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该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如何改革的基础上,对改革实施的难题与建议做进一步的分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寻方向。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我国近年来新兴的管理类专业,以培养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高级人才而成为高校中深受学生青睐的学科专业。但从目前全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来看,很多高校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一般管理类专业的传统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模式,更多的倾向于对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但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管理理念,更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和增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技能有机结合,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一直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者积极探讨的问题。
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2003年招生以来,众多教师在不断地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培养模式,顺利地通过了专业学位评估。本研究在总结、分析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的教学、培养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社会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和研究,力图在学生普遍参与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培养学生的品质、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研究方案的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改革,对现有的培养体系进行完善,逐步加大学生自主参与的实践与实训性课程内容。
1、重塑教学理念。在教学理念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人格对等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师为长生为幼的家长式观念,真正体现大学教育中“教书育人”的“育人”理念。教师首先自身要有这么一种理念:其一,学生和教师是人格对等的主体,不存在上下级或长幼间的关系;其二,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普通的师徒关系,教师不是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教会学生就尽到了责任,而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塑造学生的品质,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以及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
2、完善教学内容。首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更为合理的调整。原有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编排在教学进度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逻辑性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调整后则总体符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整体逻辑。此外,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以专业需要设计课程,而不能是以师资力量为依据设置课程,目前也还难以做到非常理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是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职能为纲要,覆盖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职能的课程体系。目前我校已经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职能的子专业课程有:工作分析、员工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学,尚缺少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两门核心职能子专业课程。其次,构建完整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可将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学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基于学生课外社团活动的一般能力培养,可以以校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为核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协会的专业活动,教师提供相应的专业指导,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领导能力;第二层次基于专业基础的专业实验课程或实践环节,以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模拟、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演练等课程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第三个层次是各专业课程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每门专业课程都可以设计一些专业游戏或专业场景,以学生分组完成设定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专业实践能力。这样能有效地将课程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师的课内教学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结合。
3、改进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以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课程为实验对象,其中主要以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两门课程为主,探索“情景模拟”人才培养方法在专业课程中的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品质培养、一般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以绩效管理课程的“情景模拟”教学为例:在学生了解到绩效管理的整体知识结构后,教师将学生分四到六个小组,设定各组绩效目标(例如在校园内组织一次拓展活动),然后各小组在课堂展示其小组绩效,小组之间相互进行绩效评价,接着是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个体绩效评价,最后是教师以直接上司的身份评价各小组及各学生的绩效,以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完成这项活动之后,学生对绩效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就非常透彻,也熟悉了绩效管理的流程。
4、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各课程逐步建立起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在我校天空教室的网络平台上逐步建设各专业课程。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个人博客、电子邮件和QQ即时聊天工具等手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传统的室内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与学生除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极少的沟通交流外,专职教师在课堂之外难以和学生联系,难以有更多的机会和学生探讨交流专业知识和专业活动。如果能将上述教学手段应用于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来,就能有效改变这一困境。
三、研究方案施行的难题与建议
目前本研究方案的施行还只是处于部分教学环节的实验探索阶段,如果全面推行还存在一些难题。
1、“教”与“管”严重分离。学生的专业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存在较严重的分离。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社团活动和专业教育结合不足,难以将学生的一般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由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工作大部分情况下是由辅导员和班主任承担,专业教师极少参与其中。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目标更多的是偏向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班级同学关系的融洽,难以兼顾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专业教师与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密切配合。
2、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师资严重不足。原因是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往往需要跨专业学科知识或技能作支撑,目前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短缺,尤其是实验实践教学方面的师资。这需要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更为灵活,要依据专业的需要选择人才,而不只是过度地关注学历。此外,我校对人文社科类实验实践课程的工作量测定偏紧,影响到专业教师承担该类课程的积极性,这也需要学校在利益上引导专业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
3、教学管理制度过于形式化、官僚化。以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为例,教学管理部门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字数在12000字以上,且必须有外文文献,这严重脱离教学实际情况,且专业教师多次反映也难以改变。过多的形式主义和官僚化会极大挫伤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性,并日益形成墨守成规、麻木不仁的恶劣教学习气。由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专业教师都只对照着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小结等方面的繁琐要求按部就班,而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索如何将专业课程讲授得更深入更精彩。
参考文献
[1]马建中,储云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4.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02-02
面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改革的浪潮,我国各类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逐渐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和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发展对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需要借鉴西方国家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革。
一、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一)欧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目前被欧洲越来越关注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这种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理论与价值整个系统的核心。在欧洲,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有着不同视角,所以课程内容被设置为不同的名称,主要有社会福利、招聘办理、应用社会科学等。
英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传统类和实用类。传统类人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多倾向于传统化管理,与英国或者欧盟的经典传统管理理念紧密结合,与案例教学模式相类似。而实用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没有沉重的基础科学的进修,十分实用。这种课程的设置很职业化,其主要的做法是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一定有实践教学作为其支撑,他们非常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既重视理论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也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把握。
(二)日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经查询拜访发现,日本的大学中具体存在着人力资源专业课程内容,但却没有关于人力资源专业的设置。在大多数的院系教育课程中包括面对社会的MBA教育,都没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日本,多数院系的教学课程课置中都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但其主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方面。
(三)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任何的一种管理模式的产生都离不开其特定的生存土壤,在美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两种叫法,分别为产业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在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上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偏重于薪酬管理、员工管理、产业关系等方面的人力资源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和深化,让人们逐渐形成具有系统性和战略性的思想来看待对人才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课程设置要求更加全面,综合素质要求持续走高。
二、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问题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较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办学时间不长,办学水平不高,虽然也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
在我国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普遍都指出我们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是复合型人才、高级管理人才,以至难以办出特点。但目前本专业内容设置宽泛,使学生无从了解将来可能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从而降低了择业的优势。由于课程设置学时过少,传统的形式化难以进行深入的学习,也由于我国强调综合性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原则,但这种宽泛的知识教育,对于要培养高尖端的人才是不利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使学生处于一个半会半不会的状态。
(二)专业定位不精确,培养目标与规格不明确
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时,多数是从劳动人事、劳动经济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基础上设置的,其课程设置基本上包括了管理学、经济学、数学、组织行为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具有极强的交叉性特征。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职业培养上,主要涵盖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培养人才的定位层次较浅,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性高度,关键能力与理念性深层次的培养问题等需要进一步去设计。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尚未得到完善
独特的专业教学模式是一个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形成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更是保证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得以实现的根本。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各高校正缺乏对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教学模式体系尚未得到完善,并且教学方式不够灵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基本上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培养定位在浅层次的管理角色上,没有达到一定的战略高度,这样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不相适应。
(四)课程实践内容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基本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未能满足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需求。经调查,大多数在校学生认为目前的实践内容课程设置偏少、理论课程内容偏多,毕业生反馈回来的意见通常是进行社会感觉,所学东西用得不多,在校没有掌握有用的职业技能。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程比例上看,明显有所偏颇,即使有实践环节,也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教师由于自己的实践经验不足,实践课浪费精力,领导重视不够等,实践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措施与建议
(一)以课程设置为出发点,考虑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知识支持力度
作为一门交叉型学科,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要体现相关学科知识的有力支撑,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相互融合,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人力培养知识结构。在各学科课程的课程上既要考虑层级性,又要体现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区别,使得既能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整体性,又能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特色性。学生除了掌握扎实而宽厚的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掌握外语、计算机、法律这三种工具,以适应于社会需求。
(二)设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定位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及规格
从现有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市场定位比较宽泛,针对性不强。我国各高校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定位时,一定要调查研究,反复探讨,制定出适应自己学校层次、专业特点、地区特征的特色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可以根据职业技能设定相关培养方向,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方向,着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某一方面的职业技能,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时更具有竞争力,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
(三)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在管理类学科教学中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特别是增加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目前,各高校的做法是通过实验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来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在实验室的建设中普遍重理轻文,所以相当多数高校的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软件更新较慢,教师培训也少。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职业特点,校外实习基地接受学生有限,实习基地作用发挥不充分,主要用于参观等,深入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较为少见。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应该注重其可操作性,而不是只喊喊口号就可以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打破教学模式的限制,多请具备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亲自授课,可能比教师讲课的效果更好。或者建立实践归纳式的教学方法体系,这都应该是较好的尝试。而近年来我国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是从国外引进的MBA教学模式。
(四)建立多层次的课程模式,加大与社会实际需求的结合
在培养方案之外,应特别设置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这个方案从大一至大四,每学期应设置不同的训练项目,并且这些项目具有层级性,与理论知识相呼应,四年下来,让学生具备市场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同时,每学年应举办相关的职业技能比赛,以比赛促训练,增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习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107-03
1 培养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供求矛盾的突出,土地资源管理毕业生逐渐成为解决土地利用、规划、整理等一系列人地关系问题的主力军,企业和行政部门都需求大量的既懂土地管理理论又掌握专业技术的专门人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逐步被市场放弃,因此,培养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门人才是满足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必然选择。
2 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市场调研及专业发展需要,沈阳建筑大学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试点转为应用型专业,确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土地管理的综合能力,具有测量与制图能力,土地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土地估价技术能力、土地规划与整治能力、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分析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具有运用专业软件处理本专业业务的能力,具有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技术资料和听、说、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调查分析和应用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组织协调和公关能力[1]。
3 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具备的实践能力
3.1 测量与制图能力 测量与制图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课程设置时注重测量与制图基本功训练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素质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地籍图测绘、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等的基本原理、内容和基本方法。课程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GPS(RTK)、全站仪等仪器及专业制图软件(如CASS、ARCGIS),能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完成土地调查、地图绘制等一系列工作,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为学生今后从事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地籍测量、土地登记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土地信息技术运用与开发能力 土地资源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既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又能进行程序开发的土地信息专门人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学习和ARGIS、MapGis、SuperMap等专业软件的实践应用,使学生具备土地信息的采集、修改、更新、删除、统计、评价、分析、预测和二次开发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土地资源调查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估价及整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运用与开发积累经验。
3.3 土地估价技术能力 土地估价能力是学生毕业后最早与市场对接的技术能力,也是土地资源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通过不动产估价、房地产估价等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房产估价的理论与方法,具备考取国家注册“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的理论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及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评定出某块土地或多块土地在某一权利状态下某一时点的价格,具备独立正确的完成估价报告的能力;为学生从业后的后续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
3.4 土地规划与整治能力 土地规划与整治能力是针对解决土地利用问题而产生的技能,直接面向市场需求。通过土地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等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程序,熟练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设计、学会撰写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掌握土地整治的方法,学会如何盘活存量土地、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根据土地规划与整治的技术特点,我校安排了土地利用规划实习、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以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教师科研的实际科研项目或模拟项目为依托,使学生参与土地规划、整理与复垦的方案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比分析,真正做到即学即用,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的适应并逐渐承担项目、成为合格的技术人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5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分析能力 土地与房产一直是密切联系的,房地产开发和投资能力是建筑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通过房地产经营管理、房地产投资分析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地产开发、经营、投资及策划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影响房地产投资因素,通过课程设计和市场调研,能够根据楼盘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房地产拟投资项目作出正确的技术经济分析,能独立进行前期策划,具备进行房地产市场综合分析和房地产开发决策的能力,具备编制房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参与房地产投资项目调研和策划的能力。
3.6 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作为建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很多与建筑密切相关,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是建筑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独特的能力。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辅修专业的学习及为期3周的工地实习实践,使学生熟悉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具备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 实践能力支撑体系构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除了依托上述的理论教学与课程实习外,还要配以专业实践巩固理论教学效果。
4.1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理论教学,实现知识融合,培养实践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涉及的地图学、测量学、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与地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航测与遥感、不动产估价、土地整理、房地产投资、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需要实验室支撑,完备的实验设备是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条件,完备的实验室可以有效的提高实践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的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必须建立适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需要的综合实验室,包括地理信息实验中心、测量实验室、土地规划与整治实验室、3D仿真实验室、制图实验室等一系列实验室,让学生通过实习实验切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专业技能。
4.2 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独的依靠校内实习是不够的,校企联合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校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产学研实习基地是教学与社会结合,学习与工作、生产相结合的整合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建立产学研校外实训基地,既可以加强教学、科研及与地方服务的联系,以实习促进科研、教学与服务,将教学与服务融入科技发展中,又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进入社会的工作形式,积累实践经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总结实习中的不足,提早查缺补漏。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是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教学模式,建立产学研实习基地是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的必然选择。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按照实践能力要求,共选择地籍测量、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估价、土地整治与复垦、土地信息技术开发、房地产开发、土木施工8个方向的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相应的实习单位进行为其9个月的“三明治”实践教学,做到实训基地设置与就业发展需求贴近,实践教学与岗位要求贴近,为学生就业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4.3 实践教学制度的建设 实践教学不但要求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将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还要求实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制度是确保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首先,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签订实习合同,制定详细的实习实施方案,明确实习的目的、内容、范围、技术依据、技术路线、进度安排及实习中的注意事项等,认真学习实践手册,明确实习单位和学生在实习中的内容、责、权、利,然后按照各自在实习中承担的角色开展前期工作;其次,实践中心与实习单位提前做好沟通工作,确定本次实践的技术要求和校外指导教师,保证实践任务的接受和顺利完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第三,由于实习存在较多的不可预测因素,因此实践中心和实习单位要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以积极应对及处理好实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最后,制定实践过程管理规范,要求学生按实践单位要求按时、保质保量的参加并完成相关实习工作。
4.4 专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践指导教师的实习效果的好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指导教师必须做好实习的全过程指导。我校的“三明治”专业实践施行双导师制,校内和实习单位各有一位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由专业教师担任,负责与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校内指导教师也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掌握学生的实际实习状况和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积极帮助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认真实习,积累实践经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由实习单位指派,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实习工作安排与指导,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情况给予实习评价。校内实践指导教师要选择有责任心、能够认真负责的督促学生较好的完成实习任务的教师,选择经验丰富的、能与校外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教师。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选择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给予一定的实习指导费用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4.5 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有效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能反映真实的实习情况,公正严格的考核机制可以提高学生好好实习的积极性。考核评价体系分为日常考核、抽查考核和效果评价三部分:实习期间的日常考核是督促学生按照基层单位的要求开展工作,保证每天的出勤,按月考核实习情况,每月实习工作结束后,以月报的形式审查1个月的实习工作内容,不按期汇报实习情况视同没有参与实习,需要重新实习;抽查考核是指导教师随机的抽查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对于抽查时缺勤的学生,要求补做实习,真正做到保质保量的完成实习实践工作,否则不予参加实习成绩评定;效果评价是在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和上交的实习材料,通过实习答辩的形式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实习效果分析是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和企业的反馈,分析学生在实习中欠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及时修订教学计划,补充不足;此外,学生根据实习情况,也要进行认真的个人总结,反思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反思进入社会后还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就业积累经验。
4.6 激励机制体系的建设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实习积极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首先,认真的实习实践指导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为期3周的土地调查综合实习,指导教师需要每天不少于8学时的时间带同学去野外实地调查与测量,周末几乎都是加班工作,从调查、测量到制图,工作量相当大,但是,到实习结束,2位指导教师能分配到的工作量只有12个学时,远不能和实际付出工作量成正比,这样的机制使有的实习指导教师失去动力,开始慢慢转变实习策略,不再亲力亲为,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建立实践指导激励机制,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给予分配工作量,而不是教条的按周数计算。其次,学校可以根据实习实践情况设定专门的实践奖学金,激励学生认真参与实习,对于全身心投入实习且实习成果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学金和成绩的双重奖励,使学生重视实习,通过实习真正掌握实践技能,切实提高实习效果。
5 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用人单位迫切需求大量有实践经验、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3]。为了解决高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土地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转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教学促进就业,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孔凡文,李海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2(2):210-213.
[2]王h,孔凡文.基于市场需求的土地资管理专业核心应用技能培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0):164-168.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我国最早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劳动经济专业发展而来的,随着人才竞争时代的到来,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伴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经过十年的发展历程,日趋规范和成熟。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该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不是很理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专业人力资本投资浪费,学非所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比较高,但许多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造成专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浪费,投资收益率低。田秋丽、刘志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2007)及许多研究报告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有10%以上考研继续深造,有40%左右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有一半左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有不同比例,西部地区考研比率低于中、东部地区,发达地区从事本专业学生比例高于西部地区)的学生在毕业后虽然就业,但并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用人单位、个人各个方面的影响,从事了如会计、销售、统计、审计、计算机、金融等工作。这样一种就业状态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率虚高,人力资本投资浪费,收益率低。
2.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实际能力不匹配,显示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不高,就业质量有待提高。孙达林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实证研究》(2003)中认为,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和学生本身的期望存在一定的错位,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重要的能力(由高到低)分别为方案设计、调查分析、计算机编程、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整理事务的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书写能力、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英语能力及体质负荷能力。而学生在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认为以下能力重要(由高到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方案设计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能力、适应能力。这充分说明高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没有及时跟踪市场的需求。因此应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改进大学生就业质量,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的隐性失业问题。
(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综合地讲应该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培养过程三个关键因素。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匹配程度,我们发现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存在矛盾。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理论或应用型的专业工作。实际上,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之前是不进行素质测评的,只要是愿意学习本专业的学生不管其是否具备基本职业特质,都全盘接受,纳入一个统一的培养过程之中,这种培养模式无疑会造成一些就业问题,如毕业后不在本专业领域就业,或虽然从事本专业工作但存在就业质量问题,形成隐性失业。
2.专业课程设置上侧重理论基础知识,轻视实际操作环节。学校虽然都设置了诸如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等专业课程,但在每门课程学习中没有加入实际的动手环节,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强但动手能力弱,也使得用人单位对高校教育甄别信号产生怀疑,在“干中学”的投资收益远远高于全日制教育的投资收益。
3.专业课程的讲授方法依然沿用以往的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现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知识的传授进行,各类教学评估也主要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及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 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非常少。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该是理念与实践并重的专业,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占用了绝大部分教学时间,实践、模拟、实习等接触实践应用的时间比较少。另外高校的考试制度也使得学生侧重于记忆标准化的答案而忽略了创新思维的开发。
4.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没有重视对本专业特质的培养,导致众多就业问题的出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不一样,除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更多的要掌握将来在工作中需要的人际技能和基本素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所有的工作都会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其专业能力和素质都非常重要。
二、合理设计基于就业能力提高的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为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改善就业质量,探索适合我国现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就业能力概念
国内外学界和各种社会组织对什么是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国外学者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比较早也比较系统。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Fuguate);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也就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FEE);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 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国际劳工组织ILO)。结合众多的研究观点,笔者认为就业能力是体现在劳动者个体身上的有益于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具有适应市场机制的动态发展倾向的能力组合。
国内对于就业能力的系统研究比较少,而对人力资源管理就业能力的研究以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或胜任力研究为代表。稍早的研究当属上海交通大学的顾琴轩(2001)通过问卷调查,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主要胜任力构成为: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识人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服务意识、值得信赖、亲和力、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压力能力、适应力、主动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陈万思(2004)通过问卷调查将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分为:基准性胜任力(人力资源决策、方法创新、有效分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鉴别性胜任力(支持他人、赢得支持、企业判断、锻炼他人、激励他人、增进士气等) 。罗钢(2004)结合企业案例的比较和借鉴,在专家探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可以分为个人诚信、管理文化能力、管理变革能力、经营知识能力、传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能力。向如利(2008)研究认为人力资源人员胜任力包括专业能力、个人素质和变革能力。张徽燕(2008)结合本科教育特点,构建HRM专业学生胜任力模型,该模型由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学习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共14个能力要素组成。
结合国内外众多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能力可以近似地由该专业胜任力代替,主要应该包括基本素质(诚实正直、吃苦耐劳、敬业精神、责任心、主动性、上进心)、处理工作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善于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表达、领导、社会活动、组织协调、人际关系、创业精神)三大方面20个因素(李颖、刘善仕、翁赛珠,2005),提高这些就业能力可以改善就业质量,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潜在问题。
(二)构建旨在提高就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对于就业能力的价值认识已经达成一致。对于国家而言,就业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有更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化的人力资源,也就可以更快地实现充分就业;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就业能力提高意味着劳动者可以充分适应工作以及提高绩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就业者个体而言,就业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能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作为人才培养机构,高校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构建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高校在培养过程开始阶段应该首先进行专业素质测定,因为学生在报考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过程中有盲从和追逐就业的效应,基本素质特征也许并不符合该专业的需求,因而在进行专业学习之前,应力求学生性格、兴趣与专业的匹配,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与岗位匹配的人才。
对于符合专业特质的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在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训练其拥有正直诚实、公正公平、积极乐观的敬业精神,保证其具备基本的就业能力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上实现其价值。在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问题上,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承担起责任,要养成大学生尊重人、乐于与人合作、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2.增强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在原有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上,要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互动的过程。用人单位要根据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前景,明确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学生的能力要求;高校要通过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招聘广告、雇主调查等各种途径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并且将这种真实有用的需要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设计传递给学生;学生要清楚自己必须具备的就业能力都有哪些,有目的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学校的课程安排,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具体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可以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来完成,另外学校可以利用案例教学、实验室模拟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机会,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
3.培养学生的人际领导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未来工作对象是以人为主体,因而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成为职业成功的主要因素。高校可以通过改变原有的授课与管理方式,设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人际领导能力的培养方式。课堂上可以设置案例讨论、讲演增加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管理上促进其积极主动参与班级、学校事务;课外激励学生自主联系合作企业、实习企业,提高其领导与人际能力。对于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长大的Y一代学生而言,较为适用的方法是将各种能力的培养融入学习和生活之中。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小组活动对提高他们人际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作用,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用人单位的雇佣理念和雇佣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基于就业能力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变革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无边界职业生涯的设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一是要增强创新意识,二是要培养创新思维方式,三是要开展创新活动。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自由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发展的机会。为了能培养出跟上时展步伐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必须从实践教学改革入手,抓住种种实践性教学环节,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