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6 10:36: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房地产行业信息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房地产 信息化管理 必要性 策略
前言
房地产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投资风险高、管理困难等特点。随着房地产业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日趋复杂的管理要求,因此需要一个功能全面、适用性强、基于网络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房地产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和集成化,以提高房地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房地产管理信息化,是指房地产主管部门为了更加快捷、更为有效地履行管理职能,为政府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和服务,广泛地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建立起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最为先进的成果,在房地产管理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更加便捷的技术手段和载体来推动房地产管理,全面整合现有房地产信息资源,搭建起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实现信息的共享、交流和透明,提高房地产管理效率和效能,是实现房地产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转型,促进房地产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房地产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管理信息化是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当前,我国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大幅度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降低了错误发生的几率,提高了管理部门的管理效能。但受国情、行业特点、硬件环境等多种因素限制,我国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以下亟待改进的不足:
1、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信息化意识淡薄也严重阻碍了建设的进程。一方面,房地产管理部门的领导决策层仍将工作重心放在促进行业稳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对信息化的优势及建设的艰巨性缺乏深入了解,对信息化建设实践缺乏战略性部署,导致建设工作始终处于效率低下状态;另一方面,大部分房地产管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只是简单的“一个指令、一个动作”,更不用说会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
2、信息化建设孤岛现象。“孤岛”,即呈现分散状、相互之间缺乏密切联系的区域性网络。“孤岛”现象是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要经历但更应跨越的过程。一方面,各地区房地产管理部门之间尚未形成统一的、覆盖全国的房地产管理信息平台。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各级地方房地产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也为构建覆盖全国的房地产管理平台设置了重重障碍;另一方面,大部分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信息平台,与其他相关部门,如银行、税务、审计等,之间尚未形成较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信息交换不及时、质量也不高,不利于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落后。人才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当前我国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随着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既具备房地产管理相关知识,又掌握了一定信息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但我国房地产管理部门人事编制紧张,各单位技术人员相对缺乏,房地产管理工作又十分繁杂,导致房地产管理部门信息建设速度缓慢。
三、提高房地产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重点行业。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房地产行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可以尝试采取以下策略加以改进:
1、强化信息化建设意识。强化意识是信息化建设的思想保障。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百姓民生息息相关,信息技术又是实现房地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合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房地产管理效能,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房地产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涉及的内容比较庞杂,如制度建设、平台建设、服务建设,等等,这是一项艰苦、漫长的工作,广大房地产管理部门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行业管理效率、增强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乐于为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环境。良好环境是信息化建设的物质保障。一方面,要加强软件环境建设。软件环境建设包括社会舆论、房地产管理制度等。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房地产管理制度建设,以《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等法律为依据,制定并完善房地产管理业务内容、流程、时限等制度体系,在全社会营造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良好舆论;另一方面,要加强硬件环境建设。硬件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房地产管理信息的计算机设施设备及计算机软件。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购买必备的计算机设施设备,联合科技企业开发适合房地产管理的软件。
3、加大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是信息化建设的人力保障。一是,提高人才聘用的门槛。对于相关人员,要考察他们的相关资质,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不予以聘用;二是,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帮助管理人员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鼓励他们继续参加学习培训,聘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三是,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制度。通过合理的奖惩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也为房地产管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通过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现实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在房地产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加强房地产信息化建设,创新、优化并完善房地产管理,是我国房地产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级政府和相关责任人,要深入探究房地产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加以调整和改进,为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结束语
项目信息化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之一,和营销、财务、办公等都有数据共享和工作流程上的关联。当前,各房地产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而将信息化技术引入项目管理,应用专业的项目管理软件,实现房地产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丁宁.信息技术革命与创业组织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王小燕.加强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J].商业时代,2005(08).
[3]任书芳.浅议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信息源建设[J].时代经济,2006(07) .
[4]陆建新.在法律框架下建构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房地产,2009(08).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会计信息化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3-000-02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相继建立起来,与此同时会计管理工作在公司资金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立足我国房地产企业现状,会计管理工作仍旧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成为了公司会计工作创新发展的绊脚石,使得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难以占据最佳发展地位。21世纪的今天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化建设不仅成为了当下的主流模式,而且还为企业会计管理作出了探讨和实践,给房地产企业的会计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鉴于此,信息化引领社会发展风尚的大环境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房地产企业会计管理模式,以凸显会计管理价值,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概述
会计信息化,是一种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而衍生出来,有别于传统会计工作建设的新兴概念。会计信息化的形成与发展无法脱离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与整个信息化发展体系是密切相连的。一般来说,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多元性、综合性和时效性等特征,而会计信息化则主要利用了计算机和网络对会计数据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和应用等处理,在此基础上,单位部分再把处理后的结果提供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同时,会计信息化还可以融入到房地产企业整个管理系统中,而企业的各个下属部门可以从中获得相关的会计核算资料,从而及时、实时地处理各种传输数据。
二、房地产企业实行会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欠缺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规划
会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管理项目,其不仅涉及到各项与资金相关的问题,还贯穿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建设全程。就当前的企业会计管理实际来看,许多企业在开展会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缺乏时代认识,全局性意识不足,欠缺整体性信息化管理规划。虽然说在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房地产企业都在会计建设的硬件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快了会计的硬件设备建设。然而,由于企业缺乏系统、深入、全方面的研究与思考,使得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创新改革无法得到落实。如此兼顾面不足的做法,导致整项工作无法全面发挥,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处于被动,滞后发展状态,明显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会计软件没有良好的通用性
结合国内房地产企业的财会软件应用实际来看,软件内部的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缺乏财会信息、数据传的系统性、一致性和实时性,各子系统模块之间相互分割,成为彼此独立的“鼓捣”。在不同商家购买的财会软件无法实现有机结合,使得财会电算化的系统独立于子系统,而控制管理、信息共享、数据交换等操作也无法进行。
(三)缺乏熟练的信息化建设人才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工作注入了新的思路,同时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稳步推动会计工作向前发展,有关人员必须要增强时代认识,认识到自己不光要做一个“会计型”人才,更要做一个具有信息化操作能力的复合型、知识型、技术型的业务人员。然而,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一些会计人员却缺乏自我增值意识,对时展认识存在偏差,并没有及时地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知识,这使得他们的业务能力也逐步落后于社会,与时代脱轨,会计管理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三、新时期下房地产企业会计实行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树立信息化理念,推进会计管理现代化
思想是行为的最大推动力,要想推动房地产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就必须要根据现代化企业创新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要求,脱离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在实施会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以此为基点,实现会计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工作相融合。而在此过程中,作为负责会计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要认清会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相关负责人员还要对各项管理制度、细节了解透彻,立足实际,根据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岗位出发,从常规工作做起,逐步强化各项管理工作。当然,为满足信息经济时代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有关人员还应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实践与探索,以制定一套新的管理规则,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重视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房地产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其拥有房款回收率、工程产值、销售额、利润额、管理费用率、目标成本等特殊的预算指标。伴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房地产企业也开始引入现代化科技,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实现会计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从房地产企业的会计管理角度出发,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借助数据库平台将所有的会计数据统一管理,从而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信息库。而这个庞大的信息库,完完整整地记载了房地产企业从建立到发展整个周期的会计信息数据。信息管理平台自动化生成的报表,使会计管理人员得以脱离日常繁重工作的禁锢,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此外,相关负责人员还可以把房地产企业会计管理的核心资源建设作为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核心,把核心数据资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重点专题数据库,人员信息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建、共享。
(三)完善监督评价体系,规范会计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与实施环境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并对各人员的职能、权限等作出明确规定,对每个活动事项都能够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选用适当的制度、依据,进行科学判断,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料泄露。其次,企业还可以深入持久地组织《会计法》的学习宣传活动,构筑一个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能够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做到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保密有条例,确保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除此以外,房地产企业还应加强对《会计管理制度》的制定,认真落实各项会计工作任务,确保会管理工作能够高质高效完成。只有制定好一套良好的监察机制,才能够以此为推动力,让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通畅无阻,让企业的会计管理在这场变革中走得更快更远,更能适应时代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强化数据安全,构建总体信息化建设规划
在信息化经济的推动作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速度极为迅猛。房地产企业要想实现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会计高效管理这一目的,就必须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进行全面的升级与完善,构建一个能够良好运作的总体性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强化会计信息数据安全。就现阶段国内企业所建构的信息化管理结构来说,主要由集中式与非集中式两中结构体系组成,而管理模式由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以及信息化网络管理应用两个方面构成。集中式结构体系作为一种平台式控制中心,其在实际的实践应用中,发挥着核心主导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备受企业的青睐。结合房地产企业自身的属性,企业再构建建设规划时,必须要打造一个安全的网络信息化环境,并对其所应用的网络安全性予以高度关注,通过安全软件、防御措施的构建让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予以完善,让中小企业的信息数据能够得到安全保护。
(五)重视人员素质建设,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意识
房地产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复杂且细腻的工程活动,要想切切实实把这项工作做好,就必须要加强人员素质建设,深化能力培训,努力塑造一个综合型的组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首先,管理人员自身要做到“二心”,即虚心学习业务。对于一些不懂的业务和问题要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不要不懂装懂;在信息化技术深入推进的当前背景下,会计人员还需不但加强学习,补充自身的知识储备,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以满足出纳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二是用心对待工作。各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一颗上进的心,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工作岗位,不断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做到与时俱进的创新。其次,企业要给会计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以及成长平台。针对会计信息化建设,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团队,团队要定期学习与交流,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培训、企业管理方式培训、员工工作要求培训以及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等,从而让会计人员更好地去适应企业的运行环境,去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进行经营规划的重要工具,其对企业经营具有指导和规划作用。信息化经济环境下,房地产企业必须要意识到社会变更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会计实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问题,脱离工作模式的禁锢,不断探索,积极寻找有效途径,解决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难以避免的“瓶颈”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房地产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江岸.浅谈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4(02).
[2] 高林.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09).
[3] 罗丽君.新时期会计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4(18).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房地产业是城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既是重要的民生行业,也是为相关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产业。新型城镇化的实现离不开房地产业的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要与城镇化的进程相适应。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好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城镇化进程与房地产业发展具有同步性
从世界城镇化发展历史来看,房地产业与城镇化在发展阶段上具有明显的同步性特征。
在城镇化起步期,由于科学技术不太发达,第一产业所能提供的生活资料不够丰富,国民经济总体实力薄弱,第二产业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短缺,城镇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与此相对应,房地产市场需求和房地产投资规模较小,房地产业处于一个缓慢的形成阶段。
在城镇化加速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国民经济和社会资本的增长,使工业化规模扩大,城市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城镇化自上而下的吸力逐渐增强,城镇化呈加速发展趋势。在此阶段,城市人口的急速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的迅猛增长导致对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急剧扩大。房地产迅速扩大,房地产投资资金迅速向大城市和中心城区集中,投资建设规模急剧扩大,房地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成长期。
在城镇化后期,城镇化要经历减速期和平稳期两个分阶段。在城镇化减速期,城市人口已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在城乡空间对流机制中,城市的扩散效应逐渐超过集聚效应占据主要地位,城镇化的加速度开始变小,变化为以递减的速度增长。在此阶段,房地产消费需求增长速度也开始回落,投资、建设规模增长速度开始下降。房地产发展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郊区和周边农村发展,房地产业进入成熟阶段。在城镇化平稳期,由于可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被城市吸收,城镇化发展速度进入平稳阶段,相对应房地产市场需求日趋饱和,房地产投资规模呈下降趋势,房地产业进入衰退期。
二、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互动关系
(一)城镇化可以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城镇化就是空间、产业和人口的聚集,房地产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城镇化中三个聚集制造有价值的空间。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意味着多达数亿计的农业人口迈入城镇人口行列。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升1%,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长1.4%。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居住,新增城市人口、原有城市人口居住水平的提高以及住宅年自然折旧率等因素都将带来巨大住房需求。城镇率的提升,势必带来城市住宅以及商业、休闲等业态地产项目的巨大需求,将引发巨额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从而直接带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
(二)房地产业可以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房地产业快速发展,除行业自身吸纳大量人员就业外,还通过对相关产业特别是建筑业的拉动作用为农民工和城市中低技能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加快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同时通过提供城镇化所需的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不断改善城市的居住和生活、工作条件,吸引着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三)房地产业可以提高城镇化质量。房地产业作为一个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城市建设、环境打造、资源整合、财税贡献等方面为城镇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拓宽了城市空间,提升了城市档次、规模和功能,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扩大。特别是通过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置换整合,有效地强化了城市功能,扩大了城市规模,改善了环境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力。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可为城市建设开辟资金渠道,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是高附加值的产业,能为城市道路、绿化、水、电、暖、气、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文教卫生福利事业开辟稳定的资金渠道。只要将城市建设资金逐步纳入综合开发、协调推进的良性循环中,使城市建设、城市改造与房地产开发有机协调同步进行,就能充分发挥房地产资源的效益,大幅度地增加城市建设的资金,从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新型城镇化的“新”,不是简单的人口在城镇的集聚,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帮助农村人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真正使城镇成为农村转移人口的宜居之所。房地产业是城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既是重要的民生行业,也是为相关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产业。房地产业必须要与居民的需求、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超前发展会导致资源、能源的浪费,还容易产生泡沫;滞后发展会影响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品质过低,对城市面貌和城镇居民生活又产生不利影响;房价过高,对进城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又有挤出效应。所以,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城镇化的推进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今后一个时期,正是二、三线城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好时机,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好时期。前几年,我国许多中小城市采取摊大饼方式进行城市开发,更有甚者采取“飞地”形式搞所谓开发区和新城区建设,完全忽视城市化前期阶段的集中型城市化规律,结果导致大量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所以,城镇化率提高也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要考虑土地、水资源和环境等承载能力,还要考虑有没有产业支持,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农民工的技能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我国总体仍处在城市化前期阶段,表现为资源要素由农村向城市聚集特别是向大城市聚集,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呈现不断增加趋势。这要求房地产投资与集中型城市化规律相适应,应该向城市中心区集中,房地产开发应该采取集约型开发方式,充分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能采取遍地开花的房地产开发模式。
(二)新型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集合的范畴,不是简单地人口增加和城市的蔓延式扩张,而是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全面的城镇化。就房地产业而言,一方面,房地产业发展为城镇化营造优良的宏观经济环境,为城镇化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通过提高居住条件、改善城市面貌等方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另一方面,国内不少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过分依赖房地产的问题,并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发展新型城镇化要发展房地产业,但需要摆脱过分依赖房地产的问题。过分强调房地产业的作用,只考虑房地产业的短期拉动作用,显然是不可取、不可持续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经济规模之大,涉及人口之多,前所未有,举世罕见。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容量有个逐步释放的过程,房地产业的发展要与其匹配,作用的发挥也要有个逐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土地开发、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综合发展乃至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联动起来。房地产业不可能一马当先,而必须与整个城镇化进程匹配起来,这样才能做到多赢。
(三)房地产开发要与城市基础设施相配套。要力求做到房地产开发项目、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新居民小区,与周边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商业设施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城市要协调发展,首先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协调发展,统筹地上开发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尽快改变地下管网各自建设、反复开挖的状况。城市的市政道路、绿化、供水、供电、煤气等这些最基本的市政基础设施要与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配套设施也要统筹考虑。在房地产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城市政府及开发企业一定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做到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协调发展。
(四)房地产开发要做到土地增值收益共享。伴随建设资金投入、产业持续发展、人口不断导入、环境逐渐改善,城镇土地增值是可预期的。过去20多年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得益于低成本土地扩张的发展路径。这种路径更多的是政府、房地产企业和购买了商品房的居民分享了增值的受益,而拥有土地的农民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并不多,利益明显受到损害。如何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真正为农民着想,对被拆迁农民进行合理补偿,得到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城镇化才能顺利快速推进。应研究建立一套让社会分享城镇化红利的制度,通过土地开发权转让,使远郊农民能够分享土地增值红利,实现房地产市场各方利益主体多赢。
四、新型城镇化形势下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转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房地产业像过去过度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低成本拿地、恐慌性需求的运行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目前,国内房地产企业分化已经非常明显。一方面一线品牌房企在进行着市场规模化、运营高周转、产品细分化、融资多元化的扩张经营,依靠成熟的产品线、完善的运营系统、强大的研发团队和融资平台,占去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中小房企则面临着缺资金、缺土地、缺平台、缺人才的发展困境,发展空间被极大压缩。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将有30%到50%的中小房地产企业被淘汰出局,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发展成为必然。
(二)向开发与持续经营的综合运营商转型。新型城镇化是人、社会、自然更加强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房地产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大发展过程中,要在保障房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解决进城农民以及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要求,保证城市工薪阶层和农民工“居者有其屋”。房地产企业需要转型成为保障性住房开发商,获取5%-10%的合理利润;与此同时,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房地产企业就要开发建设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医疗服务、养老公寓等地产项目。由单一物业形态开发销售的开发商,转向保障房地产、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养老地产与休闲度假地产等多元整合,综合开发与持续经营的综合运营商。
(三)向产业地产商转型。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产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口聚集,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要实现产业的发展,要依赖于土地这个核心的、先导的生产要素,依赖于房地产整合资源的平台功能、服务运营功能和金融支持功能。这就为房地产发展、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找到了共赢的支点,也为房地产的转型和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这就是,房地产的转型创新必然与走产业结构调整、新兴服务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径。房地产企业需要转型成为产业地产商,通过开发建设软件园、孵化园、研发楼、办公楼、工业厂房、物流仓库等产业地产,并用市场化的手段吸引企业入驻,为来到城镇中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
五、我市新型城镇化和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承载功能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健全。但与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新型城镇化要求相比,我市现有城镇发展水平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深入分析,科学应对。
一是中心城区承载和辐射作用不足。截止2012年末,我市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8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13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偏小(仅占全市地区生产产值的37.5%),创造的就业岗位不足,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制约了城镇化“扩内需”作用的发挥。淄博城市布局具有城乡交错、工农结合,大局相对分散、局部又区域集中的组群式城市格局。组群式格局造成城区相对分散,人口比较疏散,中心城区无论是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发展质量,还是城市建设的档次和水平,都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不够相称,对各方面先进要素的聚合功能,对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服务功能、辐射功能亟需强化。次中心城区基本处于以积聚为主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规模偏小,就近吸纳人口能力较弱。
二是“半城镇化”难题亟待破解。目前,户籍城镇化率比我们通常说的城镇化率低(2012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但是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5.29%,山东省的分别是52.43%和41.15%,我市的分别是64.84%和50.2%),原因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大量的准市民,由于无法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诸多领域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虽然实现了就业,但仍过着“工作在城镇、保障在农村、挣钱在城镇、消费回农村”的“候鸟”生活,从而制约了市民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三是房地产业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2012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50%,与全省15.06%的比重相比有一定差距,与全国19.16%的比重相比差距更大。数据对比说明,我市房地产业的发展相对于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来说仍是较慢的,呈现出总体滞后的趋势。一方面,房地产业发展滞后,而且业态主要集中在住宅地产的开发,房地产市场供应满足不了城镇化加速带来的巨大需求,难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水平。而房价的急速上升又大大降低了居民的现实支付能力。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发展滞后还会阻碍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速度得不到应有的增长,城市建设进展缓慢,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得不到提高。差距反映潜力,说明我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另外,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风景名胜区、乡镇村驻地等范围内,多种形式的所谓“小产权房”不断出现且有蔓延之势,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既造成了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又造成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严重流失,损害了群众利益,也影响了我市经济发展秩序。而且这些“小产权房”普遍存在规划设计理念落后、建设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绿化档次较低、物业管理滞后等突出问题,明显影响了城镇化发展质量。
四是房地产开发建设品质有待提高。近年来,我市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整体品质逐年提高,但与先进地市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大多数项目的规划布局、户型结构、材料选择、景观绿化都流于一般,缺少特色,缺少美感,缺少文化内涵;二是部分居住小区公建和配套设施不全,居民怨声载道。三是物业管理和服务滞后。物业收费标准明显偏低造成物业服务项目少、标准低,不能满足业主的合理要求。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改善性和追求舒适性消费群体对高品质住宅需求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重要增长点。而目前我市这类高品质住宅项目还比较缺乏,明显存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六、几点建议
(一)要注重规划体系的建立完善。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灵魂。要统筹人口、用地、产业、空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一系列要素,编制完善全市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要按照“多规融合”的要求,将城镇化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重大规划相衔接,使发展目标、规划坐标、土地指标有机统一。
尤其要注意的是,政府在规划建设新城时,一是要合理规划,不能为过分追求发展而盲目跃进,科学合理的先行规划是促进新城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要站在中长期发展的角度,不能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要合理调整供地节奏,确保土地合理集约利用;三是新城建设中要保证房地产市场与其它产业相结合,引导产业、资金、信息合理聚集同时发展,使就业和居住达到总量基本平衡,使流动人口能真正定居下来,避免新城变成死城的局面。
(二)稳定土地供应,增加房地产有效供给。稳定土地供应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前提,落实土地的年度供应计划相当重要。需要改进的是,一是供应的地块不宜过大,一般应保证在3年左右能开发完成;二是要完善招拍挂制度,对普通商品房用地,积极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等出让方式,抑制居住用地出让价格非理性上涨。三是要加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督促企业按合同约定及时开发,防止土地闲置浪费。四是土地出让金应当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土地开发,专款专用。作为房地产企业,也要理性拿地,不轻易去争“地王”,更不能大规模地圈地、囤地。
(三)优化住宅供应结构,满足差异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必须回归住房在居住方面的基本功能,支持自住性消费,增加保障性住房,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有效供应,抑制投机性购房,支持改善性需求,满足全社会各个层次的需求。努力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要特别关注农民工住有所居的问题,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真正转移为城镇居民,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应通过发展公共租赁房、廉租房以及结合户籍制度改革等不同方式,创造一个渐进的、合理的、让农民能够“进得去、住得下、不愿走”的模式,使每一个进城的农民工都能够融入城市,更好地生活。
(四)保持不同业态房地产项目协调发展。我国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国民总体未富和独生子女政策背景下进入老龄社会的。截止到2010年,我市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了10%。加强养老地产的研究与建设,将是今后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继承双方父辈房产逐渐增多,房地产的开发规模在一定时期后会逐步递减,而二手房市场及租赁市场将日趋活跃。应研究制定培育二手房市场的政策、抓紧完善房屋租赁管理办法,鼓励有多套住房的居民将多余住宅推向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
随着城市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客户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商业、休闲、旅游、产业等不同业态地产项目的占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将形成。未来的物业形态将会更加丰富,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必须在继续加强住宅地产开发的同时,支持非住宅地产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地方产业;个性化;政府信息服务
1301:10.3969/j.issn.1008—0821.2012.05.009
[中图分类号]G25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5—0037—03
当今社会,信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和重要的影响,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信息资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资源,并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财富。据统计,我国80%的信息控制在政府部门,内容涵盖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与社会经济建设和公众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政府信息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政府出版物,即政府各部门及所属的机构出版和发表的文献,包括行政性文献和科技性文献;二是以各级各类政府门户网站为主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三是“泛”政府信息,即政府公开目录和指南中没有涉及的相关内容,包括政府组织的各种会议资料、公众人物在从事各种公共活动时衍生的信息内容等。政府是主要的信息生产者,企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政府信息的支撑,如政策法规信息、财政预决算、地方建设发展规划、境内外行业调研与统计资料、技术政策、科研报告等,对企业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产品生产及市场拓展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高校图书馆要力求在政府信息服务上有所作为,通过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政府信息于地方产业建设的潜在经济价值和效用,满足地方产业技术创新、高校成果转化及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的现实需求。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优势资源之一,在服务教学科研过程中形成了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信息管理模式,因此,要立足文献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服务的核心能力,主动承担起面向地方产业的政府信息服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政府传统文献和数字化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开发和再利用,建立多层次的政府信息资源结构,确保政府信息的增值开发、增值服务和增值利用。 1
高校图书馆基于地方产业的政府信息服务的可行性
1.1产学研发展中的高校图书馆
高等院校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专利发明及成果转让的高产区,在我国科学研究领域里占有绝对优势。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自发的走上了合作共建,协同发展的道路,因此,高校不仅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同时还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职能,引导着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地方经济建设,各地相继推出了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形成区域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的经济发展格局,形成了“大学实验室成果研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企业通过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资金运营谋取发展”的战略发展模式,如清华大学和广州政府联手共建的“两院两园一港”、“校地联合主导、校企共同受益”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一体化发展之路,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加速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规范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生产流程,但信息资源及相关专业人才建设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企业仍需要依托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网络等社会力量获取生产建设中的信息资源。近年来,国内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把开展企业信息服务作为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予以探索,利用核心资源、核心信息产品和品牌服务,为地方产业提供力所能及的知识信息服务,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开展基于地方产业的政府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参与该校产学研“企业合作委员会”工作,通过该委员会密切了与企业的联系;扬州大学图书馆研制开发的中小企业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查新、代检代查和定题服务,实现了面向企业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上海交大图书馆利用优势学科专业,联合网络公司为大型药厂制作网页,通过不断更新医学科技信息提供国内外最新行业领域信息,收到了很好的服务效果;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基于行业协会开展企业专题咨询服务,为郑州煤矿机械厂“大采高液压支架”研究项目提供国内外有关专利、研究成果及相关标准和规程等咨询报告,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重庆大学图书馆成立了“重庆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立了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并与企业签订合约,既扩大了专题信息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成功实例表明,高校图书馆利用先进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专业化服务能力,确立了行业信息服务的优势地位,必将在校企、政企之间担负起信息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校企科研成果转化和政企信息服务极尽绵薄之力,以此推进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
1.2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
国外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始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后,美国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背景下,通过建设电子政府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并立法鼓励私营组织从事相应的增值开发与利用,繁荣了政府信息利用市场,促进了政府信息的增值利用和国民经济建设。除此之外,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也开展了政府信息整合与服务,如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图书馆建立了“政府信息与出版物门户网站”,更新、梳理不断变化中的政府信息,确保政府信息的即时性和权威性;美国密歇根大学文献中心网站设立了Web feed,通过RSS技术将政府信息推送到用户桌面;美国联邦托管图书馆北德克萨斯大学图书馆与美国出版局合作开发的“政府网页存档项目”(cyber cemetery),专门提供已撤销的政府网站及电子出版物的永久性公共检索。在澳大利亚,政府文献供给项目确保了国家图书馆、州图书馆、经选择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能够得到政府文献的复本,使公众通过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图书馆获得政府信息。
2008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了公共图书馆确保民众平等获取政府信息的法定职责,也规定了行政机关向公共图书馆提供政府信息的法定义务,至此,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政治体系的一部分被正式纳入到政府信息服务体系范围内,确立了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和地位。目前,国内图书馆界开展的政府信息资源组织及整合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国家图书馆与TRS合作建设“政府信息整合平台”,初步实现了政府网络资源的实验性采集、组织、保存与服务的全流程作业。高校图书馆中开展政府信息服务比较成功的典型事例,如广州大学图书馆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共建的广州市政务资讯厅,承接了档案局近10年的数据库项目建设任务,并与市政府、市属有关局委办及广东省公安厅在内的13家单位建立了信息供需关系,提供政务信息、经贸信息、政府档案查询、办事指引、信息搜集和编辑等政府信息服务。政府信息管理机构作为信息生产者和控制者,主要致力于政府信息化系统建设,并不具备专业信息组织与服务能力,而高校图书馆现代化信息管理和服务手段居同行首位,是开发政府信息资源、补充政府信息供需市场、提供政府信息增值利用的有力的保障,若能与政府行政机构、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联手构建统一的地方政府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及共享合作机制,必将提升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的深度与广度,推动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
2 基于地方产业的个性化政府信息服务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自《条例》颁布以来,国内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政府网站链接和政府信息导航服务,也有部分图书馆开展了政府信息寄存和指引服务。但对地方产业仅提供形式上的政府信息资源导航和门户网站信息检索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有数以万计的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和信息组织体系上各自为政互不兼容,要在浩如烟海的政府信息群中获取有用信息,用户所要消耗的时间可想而知。因此,为企业提供深度开发的政府信息产品,应该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政府信息服务的着力点。
2.1基于地方产业的政府信息管理与咨询服务
建立横向的政府信息管理与服务专职部门,聘请高校商业金融管理专家、信息管理专家、政府信息主管部门权威人士等担任顾问。该部门在专家的指导下主要从事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解答企业在利用政府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帮助他们最终获取信息;二是挖掘分散在相关部门的政府信息并集中组织管理,提供具有地方产业特定需求的政府文献获取场所和途径,如各级各类重大会议文献资料、科技报告、调研统计、境内外舆情分析、政策法规及指示性文献等,并承担政府信息在线咨询服务;三是熟悉并掌握政府信息源,根据地方产业的需求研究并撰写政府信息时事分析报告、重难点和热点信息综合分析或评述等,通过政府信息重组,形成符合地方产业需要的信息产品,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四是为地方产业开辟信息通道,使他们通过远程登陆直接利用高校图书馆各类特色信息资源。
政府信息包括主动公开信息和依申请公开信息,依申请公开信息必须要向政府行政部门申请才能获取,该部门可根据企业生产管理的需要,主动与政府信息主管部门建立联系,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发挥“信使”的作用,为企业代办“依申请公开信息”申请等一站式服务,满足地方产业便捷获取各类政府信息的需求。
2.2面向地方重点产业的政府信息资源整合
针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信息需求,选择性的构建地方产业重点关注和希望长期获取的政府信息资源,除政府主动公开的核心类目外,还要对以不同形式、分散在不同机构的原生资料进行有效的开发和组织,并与政府及地方重点产业网站建立链接,以快讯的形式登载政府即时信息和企业供求信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双向交流平台。同时,利用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有力条件,提供企业获取深度政府信息产品的有效途径,吸引更多的企业利用高校图书馆,使之成为企业获取政府信息产品的核心窗口。如武汉地区是重工业生产基地,可有针对性的为汽车、钢铁、船舶等重点产业组建行业领域的研究报告、贸易及投资计划、境内外市场调研、投资法规、海关及关税资料、政府即时信息分析等资源库。在广泛性方面,可面向地方产业群组建质量体系认证、环保认证、信誉认证等通用性数据库,同时利用高校专家群优势,建立企业政府信息供求档案及对口信息服务的信息专家名录。通过以上措施,使地方产业通过到馆查寻、在线咨询、OPAC系统、文献传递、政府信息门户网站导航等多种途径获取政府信息。
2.3政府信息资源的协同组织与集成服务
信息集成服务是指对分散的资源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实现具有差异性、分布性、’自治性的数字化资源、服务机构与服务功能的集成。主要以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团队为基础,通过地域资源共享协作管理系统,围绕企业的特定需求,以资源共享、任务分担及动态有效的协同服务开展工作,使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的政府信息资源在统一平台下得以协调共享,实现区域内跨系统全方位的政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关键词】房地产;信息技术;应用
房地产行业指从事土地和房产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这一行业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是民生基础产业。随着1985到1990年间出生的数量庞大的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人,对首套自住房的刚性需求以及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影响,我国房地产行业在近几年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房地产行业规模的增长、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已经遍及房地产行业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平稳高速发展。
一、信息技术及其功能
在党的十报告中,信息化作为“四化”(“四化”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的关键一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英文名称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现代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将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用于管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的统称。信息技术主要有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
信息技术的功能主要有帮助人们完成问题求解、逻辑推理求解与定理的证明、处理自然语言、智能检索信息、开发专家系统,完成现实中各专家能完成的任务和进行机器翻译。
二、房地产行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息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在十的报告中,信息化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已经被充分肯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行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不是很高程度的信息化。为了推进房地产行业的全面信息化,结合房地产行业以前的信息化建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向论述信息技术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
(一)房地产开发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房地产开发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基础,其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直接反映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与效益。信息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应用。
1.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壮大,房地产开发商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由于管理水平的滞后,对房地产开发商的管理不能面面惧到,这给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重点内容,项目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高低。项目管理是一项工作内容复杂、工作内容多、工作的准确度要求非常高的工作。人们认识到以手工方式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管理方面的需求,而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大大的改变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水平,促进了房地产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使房地产项目管理实现了一体化的信息管理,让专业化、精细化、集成化的项目管理流程得以较高水平的实现。
2.信息技术在产品标准化中的应用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目的就是建造符合民众的房子,哪些产品是比较受到民众喜爱,什么样的产品的建造质量高在业界已有共识,已形成一定标准。产品的标准化是指从产品的设计到施工,原材料的采购以及成本控制等环节制定标准,并进行复制。产品的标准化体现了对不同客户进行价值、居住需求分析的标准化,也体现了技术标准、设计标准的整套标准流程。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促进了产品标准的建立以及产品标准的管理,为房地产项目的设计到施工节约了许多时间,大大节约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
(二)房地产经营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房地产经营有两个重要因素就是广告宣传和客户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这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在已基本上全面完成了信息化。
1.广告宣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虽说最佳产品本身就是最出色的广告,但在营销中,广告仍是一种重要手段。曾有人称广告是炸开市场大坝的核弹,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广告的宣传速度与覆盖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专业计算机操作软件的出现,房地产经营过程中所需广告的内容已日益完美,内容日益丰富,宣传效果相较以往的单纯纸质传单大大提高。这就促进了房地产经营行业的快速发展。
2.客户信息收集与分析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客户信息收集,并进行分析,能帮助快速筛选出有购房需求以及购房能力的客户,以他们为重点进行营销,既能大大节省营销资源,也能早日达成营销效果。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和实地进行问卷调查,与相关机构合作对用户消费信息进行收集并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筛选出可能的购房者,并及时进行营销,大大提升了营销的水平与目的。
(三)房地产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前,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项目日益增多,可是依旧有很多民众居无定所。可是出现了少部分人拥有多套房屋,许多小区亮灯率不足两成,甚至有的地方出现“鬼城”一说,这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为了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现在各地房屋管理部门均开发了自己的房地产信息登记与管理平台,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各地信息管理系统所采用的开发方式不一样,数据库格式不统一,全国住房信息查询平台至今未能成功联网,国家对全国房地产管理未能起到有效的作用。住建部正在统一完善相关管理平台及数据库格式的统一,为早日实现全国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在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成功,能促进相关职能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使我国房地产行业向更好更高更适宜民众需求的方向发展。
(四)房地产服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房地产服务主要是指各类房地产经纪公司为促成房地产交易而进行的服务。我国房地产经纪业中引进信息技术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中原、太平洋、信义等港台地区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刚开始进入内地,他们也带来了当时在港台房地产经纪业广泛使用的企业内部房地产信息系统技术。上海的上海房屋置换公司马上对他们的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出了自己的“上房置换管理系统”,在当时国家建设部的主导下,该技术在全国得到全面的推广与运用,这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已经在中国房地产经纪业得以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经纪人能顺利开展工作,提高了业绩。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经纪业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已处在较高水平,现在,他们的信息技术手段十分丰富。在房地产经纪业中信息技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建立企业网站
企业网站作为外界了解企业的一个平台,一般包含公司的简要介绍、公司相关资讯、客户服务中心和项目中心等几个方面。一个好的企业网站能展示公司的实力和服务能力,是一种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
2.应用网络开展业务
网络购物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的购物方式。房地产经纪公司也改变了单独的门店经营方式,加入了网店经营。现在有许多的网站运营商打造了专门的房地产行业网络店铺,房产经纪公司在网店上相关信息,制作相关服务手册,供客户快速了解房屋相关信息。
3.房产地理信息系统
房地产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的条件下,以房地产的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对房地产空间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管理、显示、模拟,运用地理模型为分析方法,为房屋地理研究、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等作用的系统。此系统能为用户提供较为精准的房屋信息,此系统的开发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房地产经纪公司的服务满意度。
三、总结
信息技术在房地产行业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节约了房地产建设成本,提高了房地产产品的质量,加速了房地产的营销,促进了房地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先进的信息技术也丰富了房地产服务的手段。当前,我国基于web的房地产行业信息检索系统和致力于打造城市房地产行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房管云”软件已在个别城市开始使用。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各地方政府按照本地情况独立进行房地产行业调控提供了依据,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能早日使我国房地产行业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郑新录,端木学光,郝志原,李征宇,韩子扬.基于web的房地产行业信息检索系统[J].硅谷,2011(20):174-175.
[2]朱玉娜,徐惠.信息技术在中国房地产经纪业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6):218-219.
[3]郭金彦.浅析计算机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86-287.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经营管理问题;空置房率;交易信息化;出让转让
我国房地产业正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而且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整个国家,但是现在房地产业出现的问题还是比较多,比如说在商品房的经营管理方面或者是住宅居民楼方面等等,这些都是房地产业经营管理常出现问题。而且目前房地产业的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虽然已经意识到房地产业的问题,但是由于房地产业的利害关系比较严重,因此采取措施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一、房地产行业的空置房率比较高
(一)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空置房率最高的地方就是商品房,国际上一般将商品房的空置房率一般划分为几个阶段:空置房率控制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就是商品房的合理区域;如果在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二十之间就会被划为商品房的危险区域;如果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就会被划分为商品房的严重挤压区。
(二)房地产行业的相关部门经过调查,一些商品房的严重挤压区的空置房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五十五,已经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商品房的空置房率在百分之五十五以上的就基本上接近于所谓的空城,空置房率过高会给我国的国有资产和经济效益产生很多一连串的不良反应,而且对带来很多的不良资产等等问题。
(三)房地产行业出现空置房率比较高的原因有很多:房地产行业的相关开发商没有意识到商品房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商品房空置房率的问题,对于商品房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不注重质量的监督,商品房的功能就会出现滞后的问题,严重阻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的房价比较高,在近几年的房地产行业中,哄抬高价,导致房地产行业的商品房的滞销,因为房地产行业哄抬高价,普通居民很难承担如此高的地价,而且商品行业的发展在最近也出现经济不景气的现象。
(四)空置房率过高不是近一两年出现的,而是在很早以前就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空置房率过高的问题成为影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现在空置房率过高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原先的空置房率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房地产行业新增空置房问题又会接着出现问题。
二、房地产行业盛行GDP
现在在我们国家,房地产行业已经被列为一项经济政策,这样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就开始盛行GDP,商品房有很高的消费价值和市场价值,还有很高的投资价值,而且现在人们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期望值很高,认为房地产一定会增值,而且对此充满信心,贪心的开发商就瞅准这个时机,利用人们的消费心理和社会的预期囤积商品房和土地,但是购房者还是会不断地采取一切手段买房,这样就构成了炒房热,政府在房地产行业中扮演角色,只重视商品房的经济功能,不重视社会功能,盛行GDP将直接致使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发展。
三、房地产行业的土地出让的转让问题
房地产行业一个比较争议的问题就是土地出让和转让的问题,对于土地权的使用权问题,一般都是先出让然后再转让,出让之后才能实现转让,如果没有出让就实现转让就是一种不合法、不合理行为,要转让的话必须要签订不出让手续,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出让金。或是是走法律途径,公开进行转让和出让,也就是在市场上解决房地产行业土地权的出让和转让问题,但是实践中将会给市场经济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经营管理的机制不是很完善,而且也缺乏相关的依据和凭证,会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房地产行业在交易方面信息化手段不高
房地产行业实现信息化是网络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房地产行业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必然,房地产行业在交易方面实现信息化,能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政府还能够提供必要的房地产方面的数据,消费者在购买房子时还能够获得更多房地产方面的信息,传统的房地产行业的交易都是以登记和注册为主,信息化的管理还没有完全实现,因为一些相关部门没有认识到房地产行业实行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房地产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就得不到突破性地进展。
五、房地产行业解决经营管理方面问题的措施
(一)土地的制度要进行调整
土地的财政结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付诸于实践,土地征收使用费一般都是有偿的,而且比如像投资或者是出租等等,土地使用权的问题要从无偿变成有偿使用,经济发展也要依靠国家的相关政策实施,土地的制度要进行调整,确保土地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土地制度的调整能够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的和谐,能够增强经济凝聚力。
(二)要控制房地产行业的交易规则
房地产行业的交易要想顺利进行,保障和谐、稳定发展,就必须在交易方面制定一些交易规则,比如说房地产行业的登记制度,交易的价格、房地产行业的估价制度以及交易的许可制度,这些方面的规则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房地产行业的交易规则一定要严格控制,要尽量避免哄抬高价的现象出现,也要禁止恶意地炒房等现象,房地产行业才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要完善房地产建筑的设计规划等问题
在房地产开发中,一些需要保留的建筑和地段要进行标注,要编制发展和设计的规划,比如说一些历史古迹和历史性建筑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必须要进行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且建筑的设计原则一定要符合生态建设和发展,要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无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结束语:
现如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而且房地产的经营管理问题越来越显而易见,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构成一定的威胁,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重视房地产行业经营管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程良波.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政府转型问题[J].求索,2007年第3期
[2]郑国庆.关注房地产问题高发区——容积率[J].专题.视点,2009 年 7 月 .
[3]高峰.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到底出在哪[J].楼市,2010年第3 期 .
[4]梁留科.任远哲.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发展房地产业 .2011年4月
[5]朱哲媛.西安欧亚学院,陕西 西安.我国房地产行业经营管理问题研究.时代金融.2011年第4期下旬刊.总第442期.
关键词: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
对房地产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我们研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规律、弥补经营过程中的不足,从而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然而,我国处于将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如何将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深入融合还是一个重要难题。文章对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解决档案管理与信息化的融合问题做出贡献。
1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1.1维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完整记录产权人各项权利转移的过程,减少法律纠纷。在国家机关对房地产行业的各项信息进行核查时,信息化的档案调出速度更快、核查效率更高,这降低了核查过程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有利于保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1.2为解决房地产纠纷问题提供依据
信息化的档案主要依靠网络技术进行保存,在发生房地产纠纷的时候,相关部门只需要登录档案库,将电子档案发送到相应的申诉方的电子设备上即可。这与调动纸质档案相比,不仅提升了档案调动的效率,还提升整个过程的安全性。且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不同,电子档案的信息更新及时、记录完整,作为解决纠纷依据比纸质档案更加可靠[1]。
1.3提升档案抗风险的能力
纸质档案的抗风险能力较低,各种风险主要出现在档案更改和运输中。纸质档案更改中,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录入体系,整个过程很容易出现混乱,如登记者记录格式错误、更改人更改的部分标注不明确等。电子档案的应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电子档案登记的特点之一是标准化,由于特定输入格式的限制,一旦录入者录入的信息不符合规范,系统便会提醒录入者对格式进行修改[2]。另外,档案修改前,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登录自己的个人账号,这有利于落实档案管理的责任,使得档案的每一处修改都有迹可循,防止登记混乱的现象出现。纸质档案的另一风险高发环节便是运输环节,由于纸质档案本身的特点,档案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破坏,且我国房地产的市场较大,房地产档案的数量较多。在房地产行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纸质档案的运输成本极高。电子档案则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些难题,电子档案只占用电脑内存,且档案的调动非常便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档案的储存与调动的成本。
1.4促进国家政策的实施
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以现实的情况为依据的,国家制定的房地产政策是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其调查所使用的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无法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政策就会失去实效性,失去宏观调控的能力。对房地产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有关部门调动资料并对我国房地产行业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制定符合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的政策。为了我国宏观政策的顺利实施,档案管理方必须重视房地产档案的管理,加快房地产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2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2.1提升档案建设基础环节的工作质量
房地产档案录入前,相关负责人必须对各项数据的来源进行严格审查和筛选,只有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档案的建立才有意义。因此,资料的收集方必须重视档案数据收集这一基础环节。由于电子档案的建设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较高,档案管理方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前,必须对所使用的信息技术进行严格审查,防止档案信息泄露。档案建设方还应该搭建可靠的信息管理与查询平台,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档案进行分类、分级管理,防止档案登记出现混乱。在登记过程中,管理方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就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管理方在正式进行档案录入工作前,应当给每一员工分配独一无二的工号,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做到先登记、后工作,如此才能防止无人担责的问题出现。
2.2重视保存双套档案的工作
双套档案指的是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虽然电子档案给档案登记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依然不能放松对纸质档案的管理。纸质档案的管理对一些经济不发达、网络不发达的地区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影响较大。管理方应当保证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记录的信息内容完全符合,同时,管理方应当对纸质档案进行及时更新,在保管的过程中管理方应当注意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纸质档案的影响,防止档案信息模糊等现象的出现。
2.3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时代对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方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更高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不法人员窃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管理方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加深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这一工作的理解,从而降低信息泄漏的风险。除了专业培训,管理方还可以举办档案管理行业的人才交流会,为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创造条件。管理方还应当大力引进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才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优化,一方面,管理方要重视提升检索系统的检索效率、简化系统检索信息的流程;另一方面,管理方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出现黑客入侵导致信息泄漏、数据丢失等问题。
2.4完善我国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法律制度
档案管理信息化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产物,我国房地产档案管理行业还在不断探讨将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方法,这个过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要克服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只有完善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我国档案管理的相关部门在遇到纠纷时才能够有法可循。管理方应当不断总结档案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方式向有关部门反应这些问题,促进法律的进一步完善。
3结束语
房地产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无法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设方应当将信息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保障了信息安全,档案管理信息化才有坚实的保障,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的支持与信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字化;房地产;档案管理
现阶段,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房地产档案管理技术以其巨大的存储量,智能化以及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等优点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房地产档案管理技术。基于数字化的房地产档案管理在房地产行业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速度,促进了资源共享,满足了当今房地产行业信息化的需求,提升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质量,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1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内涵
1.1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含义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档案管理,具体是将传统的房地产档案资源通过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处理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并将其进行保存,主要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有数字摄影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等。然后将保存的数字化信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形成一个档案信息化的数据库,再由计算机系统将档案信息化的数据库实现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通过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促进了房地产实现信息化与数字化。
1.2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原则
1.真实性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具有真实性。真实性是档案管理的首要原则,房地产档案在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的档案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将房地产档案信息透明化,提高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2.快捷性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具有快捷性。房地产档案管理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传统以手工为主的档案管理转化成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档案管理,实现信息的数字化,提高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速度,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提高查阅档案资料,修改档案信息等工作的速度,实现了档案信息快捷的浏览。
3.安全性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具有安全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保障房地产档案管理实现了信息的安全,使得档案信息不再受人为因素危害,避免了房地产信息的泄露与流失,以信息化的方式保存提高了房地产档案信息在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2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状
我国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房地产档案管理从传统以手工为主逐步过渡到了信息化档案管理,对我国房地产行业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然而在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阻碍了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收集存储档案信息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的确使得房地产档案管理实现了快捷与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每天的更新速度也是相当迅速,这就使得房地产档案管理的信息在整理与搜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可能使得档案信息出现缺失。事物的好坏都是相对的,在信息便利的同时,仍会出现各种不可避免的难题,阻碍房地产档案信息管理的发展。
(2)缺乏创新的服务理念
传统的房地产档案管理以服务消费者的理念为主,一直延续到现代基于信息化的房地产档案信息管理。长时间以来,房地产档案管理只是提供消费者便于查询或者证明档案信息等表面上的工作,而档案管理人员忽略了对档案信息深入的挖掘与创新,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入的开发。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自身创新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
3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建立健全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房地产档案管理改进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房地产档案管理才能够有章可循,严格根据管理制度来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如下:一是严格管控机密档案,对房地产档案进行机密性分级,对机密指数高的档案内容进行加密处理,或者将其与其他档案资料分离开单独脱机储存,避免档案内容的更新与修改。二是加强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机房人员的出入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对档案管理的环境条件给予充分地保障,防护自然灾害的发生。三是对房地产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实行安全保障措施。对档案管理应用系统的操作权限,监督管理,数据恢复管理,档案备份管理以及计算机软件的防护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到具体个人,并通过相关的互联网技术预防对房地产档案进行人为的随意更改。严格按照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加强房地产档案管理的防护工作。
3.2 加强创新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的档案管理人才对改进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调整档案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高水平,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队伍。使其对档案管理的维护,存储与整理工作可以深入细致的开展,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化信息技术,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数字信息化对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建设。
3.3 建立健全电子档案信息系统
传统的房地产档案管理是通过人工录入档案信息,而基于数学化的档案管理通过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例如扫描技术,将房地产档案录入房地产信息数据库,保证了档案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要保证电子档案数据系统的完整性才能使得房地产数据信息准确无误。同时,还要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这样有利于档案管理人员方便整理,查询档案信息,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因此,建立健全电子档案数据系统极大地改进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
4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对房地产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将房地产档案信息转变成方便快捷的电子档案,使房地产档案信息实现了共享,提高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改变了传统的房地产档案管理模式。通过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房地产档案管理模式的运用,使房地产行业实现了互联网时代的变革。随着改革开放和数字信息化的深入建设,房地产行业也将不断发展壮大。
5 结语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房地产档案管理是房地产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数字化技术也将成为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数字信息化将房地产档案信息通过电子档案信息系统存储与互联网中,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使房地产档案信息由有形变为无形,方便整理与查询,促进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实现了房地产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刘蓉.房地产档案管理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J].办公室业务,2014,(21):154-155.
[2]袁涛.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档案,2013,(2):47-48+58.
[3]张小虹.房产档案管理中数字化技术的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290.
[4]陈永霞.数字信息化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4,(24):64-65.
[5]杜海.关于房地产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