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音乐的教学法8篇

时间:2023-11-15 11:15: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音乐的教学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的教学法

篇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最具灵魂、最为核心的原则就是即兴参与原则。奥尔夫曾指出:“从音乐教学范畴来讲,教学应当以即兴参与为基础,并以应用节奏形式为支柱,而后才能进行记谱和音准的教授。”“以人为本是演奏音乐的出发点,而人对音乐最本初的表达方式就是即兴参与演奏及演唱。”“从即兴参与出发,开放、自由的音乐教学模式永远是音乐教育领域优秀的范本。”基于奥尔夫的这一思想,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将肢体和思维跟随音乐运转起来,并根据自身的理解用各种简单乐器或嗓音表达情感和思维,达到了能动的即兴参与和创造目的,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即兴参与原则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彻底投入地说、唱、演、奏,进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思维。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一)基于奥尔夫教学法有机综合原则的启示第一,顺应课程综合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突出音乐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学科间的有机综合性,致力于让处于个体身心发展初期的儿童获得综合、全面的艺术审美体验。从各类艺术形式的本源上看,音乐与语言、舞蹈、戏剧本来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奥尔夫体系的有机综合性原则启示我们,儿童音乐教学应当将欣赏、表演、诵读、歌唱、舞蹈、演奏等多种艺术表达方式综合到一起,让儿童在音乐综合教学模式中调动多方位思维,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奥尔夫这种将音乐知识同动作、语言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儿童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增进其对音乐的情感,达到“将音乐移植到躯体中”的素质教学目的。这种艺术学科间的有机综合、情感与知识间的体验整合给单调、枯燥的中国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提供了实践和理论的参考和借鉴。音乐与舞蹈、文学、美术存在着许多共通的审美要素,音乐教师需要将这四种形式通过情感、直觉、通感等方法进行渗透、迁移,实现学科门类间的综合。从完善儿童人格的高度出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使儿童在音乐中获得更加广泛的文艺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审美素质,最终构建起健全的审美心理。第二,从儿童特质出发,选择最符合其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多元化教学素材。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针对的是全部儿童,而不是特定的、有音乐天分的儿童。因而,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尽量多元化,这既是奥尔夫教学法有机综合原则的具体要求,也是儿童天性与特点的需要。具体来讲,在教学材料和课堂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以生活与自然中常听到的声源为切入点。例如,选择杜鹃叫声下行三度作为旋律与音准学习的起点,以儿童熟悉的童谣、儿歌、地名或者花草树木的名字作为歌词学习的起点,这样儿童就能根据自己常见的事物进行音乐模仿,不但能使学生快速掌握音乐知识,更能实现多学科的综合学习。以奥尔夫本人撰写的《儿童音乐教材》为例,这本教材融合了民歌、谚语、儿童游戏、戏剧等多种形式,自然而富有综合性。

    总之,将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教材进行综合性编排能够更多地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儿童综合审美意识的提高。但在进行综合性音乐教材编排时,教学工作者还要注意儿童的适应性等问题,在保证符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贴近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编制多艺术、多学科的综合音乐教材,努力融入社会生活、艺术和科技发展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篇2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213-02

随着时代的进步,素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得到不断普及。对于小学的音乐教学来讲,也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孩子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因此,采用音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较为科学有效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正确选择,能够不断提高孩子的兴趣和综合能力。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20世纪德国著名艺术家卡乐.奥尔夫专为儿童设计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这种音乐教学方法自从出现以来得到了众多音乐爱好者以及音乐教师的一致推崇和肯定,并被广泛应用和传播。奥尔夫所创造的这种教学方法和原理也就是原本性的一种音乐教育。对于原本的音乐来说,理应是舞蹈、动作和语言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这同时也是一种必须由本人参与的音乐。原本的音乐比较适合儿童的特点有自然、接近土壤以及机体,便于儿童体验与掌握。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即兴演奏。可以一开始就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设即兴性演奏。因为打击乐器相对来说技术要求比较简单,而且和声也比较单纯,同时参与伴奏的各个声韵都是基于固定的节奏。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灵活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非凡。

由于小学生的社会经历少,因而社会经验不足,这个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他们具有天然的创造音乐的能力。当孩子们听到一首乐曲或歌曲时,可以凭借自己的感觉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采用简单的乐器进行即兴演奏或者是即兴表演,让他们在音乐的表达中去充分挖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如果没有相应的乐器,也可以采用筷子、手、脚或书本报纸等来对心中的音乐进行即兴演奏或表演。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启发学生根据自然生活中的声音来创编故事或图画,并用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音乐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以外,还可以用创作音乐的相关练习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个性,并从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自信、自尊和自强精神。

(二)强化节奏的积极作用

音乐中的节奏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意义,它同时也是舞蹈、音乐以及语言的共同基因。从节奏入手,不但可以将这三者有机地贯通起来,使其融为一体,而且可以通向这三者中的任意一个。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学来说,节奏训练是非常基础也是非常具有优势的训练项目。因为节奏训练与小学生的心理节律以及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况且节奏相对来说又比较简单、比较单纯,具有很强的直感,此外还可以不必借助任何器具仅仅依靠肢体活动就可以表现出来。这样最容易被孩子们所领会和接受,从而使孩子们所参与的难度大大降低。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可以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节奏开始一堂课,作为教学的前引。

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把一些体态的节奏、语言节奏、敲打的节奏以及大自然的节奏综合运用到教学中。在对小学生上欣赏课时,可以综合采用舞蹈、走动、声势、伴奏、独奏、轮奏、合奏、轮唱、齐唱、合唱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欣赏。当对小学生上歌唱课时,可以依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一首歌曲,让学生创作出相应的节奏。或者启发学生用打击乐器创作出相应的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还可以就一首乐曲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动作创编,或者是以打击乐器进行伴奏,让学生各展风采,各显神通,充分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三)树立孩子课堂主体地位

情商作为人类智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前的时候人们不知道如何去培养。现在通过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能够培养孩子的情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听、嗅、触、视,来培养孩子们的各方面才能,并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力。传统的音乐教学法将学生大多定位为聆听者,而奥尔夫教学法不仅将学生定位为聆听者,更主要的是将学生定位为音乐的参与者和主动者。在音乐课堂中采用奥尔夫教学法时,只要有音乐响起来,就可以让自己的身体随着节奏去用动作表达出来。这就好像有些小孩子当看到或听到电视里的舞蹈或唱歌时也扭动小身躯跳起舞来,并且嘴里还哼唱着一样。通过这种音乐形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宣泄或抒发感情。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唱歌、欣赏或者其他音乐活动当中,并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例如创编歌词、自编舞蹈或是打击节奏等等。

(四)以游戏促进个性发展

根据奥尔夫教学法,进行音乐教育的第一步是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小学生音乐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还要使教材内容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并且最好带有游戏性,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小学生。因此,在现行教材中,结合奥尔夫教学法,引入了大量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仅仅局限于智力开发和音乐本身,而是更加注重了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结构感、空间感、美感、注意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这种将游戏带入教学内容的方法,不仅使小学音乐的教学降低了难度,而且使小学生在音乐的学习和欣赏中还可以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五)多元化的课堂实践活动

音乐作为一门有声的艺术,只有在课堂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才真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通过乐曲或者歌词表达丰富的情感,产生浓厚的课堂渲染效果。具体实践活动方法如下:

(1)“说”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念儿歌、讲故事都是辅助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师应该事先让孩子们自己准备相关资料,引导他们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音乐史、音乐作品、音乐家等,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情境中,教师可以讲一讲王二小的故事,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思想、情绪学习歌曲,并且融入到演唱过程中,可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

(2)“读”的作用。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强调节奏的重要性,因此通过语言与动作训练,可有效培养节奏感。所谓“读”,主要应用于识谱视唱、节奏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注意掌握“读”的节奏感,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中。

(3)“唱”的作用。在学习唱歌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强化孩子们对乐曲、对歌词的记忆,同时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必须在唱歌过程中融入情感与动作,更好地表达歌曲艺术形象,活跃课堂氛围。

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相比,奥尔夫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的主体,而且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当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并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采用奥尔夫教学法,使学生们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廖乃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 音乐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本源性的音乐教育。本源性的音乐教育观认为,音乐和舞蹈、表演、语言等艺术表现形式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是接近于自然土壤和人类机体的,可以让每个人都学会和感受到,非常适合于儿童。在奥尔夫的课堂上,音乐已经不只代表节奏和旋律,而是一种融合了律动、舞蹈甚至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整体。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让儿童迈向音乐的大门。

一、以节奏为基石,注重整体综合性

作为音乐和舞蹈的共同基因,节奏可以独立的表达音乐的意义,通过节奏这个交织点可以通向二者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让二者结合在一起。在基础性的音乐教育中,对于节奏方面展开的训练,其作用是很大的。节奏是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节律密切相连的,它带有很强的直感特征,可以不需要借助任何的器具,通过肢体动作本身就可以表现出来,它会很容易地被学生领会到,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难度。比如,在上《小雨沙沙沙》这堂课时,我们可以首先以歌词道白的节奏为切入点,因为歌词通常都是合辙押韵的,可以让学生在倾听道白节奏的同时启发他们对于不同节奏类型的创造能力;接着通过使用打击乐器来配出伴奏,让学生调动起自身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其中,这样就会让学生以一种水到渠成的方式进入到旋律中;最后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让他们自己来创编一种舞蹈动作,或者是创编出一种打击器乐的伴奏形式,通过这样的综合表演方式来传达出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

二、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教学法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中的即兴演奏。打击乐器比较容易学,而且和声相对简单,其伴奏中的每个声韵都是一种固定的节奏,因而,它比较适合让低年级的学生来进行即兴演奏,这对于他们的创造性和合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以及创造能力,当听到一首歌曲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依据自身的感受将音乐传达出来,通过运用简单的器乐来进行即兴演奏,即使没有器乐,他们也可以用自身的肢体或者是其他的如筷子、报纸等来进行演奏,从而在音乐中挖掘出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在一般的舞蹈、伴奏、演唱之外,让学生多加练习音乐创作活动,借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练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艺术表现手法和音乐特性的理解。在对音乐创作活动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多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大胆地去做,不怕出错。可以先从朗读开始,让学生挑选出不同字数的词组,如两字词组、三字词组等,将其作为节奏的原形来进行各种练习,然后可以在其中增加如节拍、音调等方面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器乐教学以打击乐器和口风琴为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将器乐活动贯穿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多声部的音乐活动,通常是以大合奏或者分组合奏居多,注重分组演奏和练习,很少有大齐奏的形式。每个人在其中都可以学会许多演奏技巧,包括常用的伴奏形式和复杂一些的打击器乐的合奏形式,这样的演奏形式对于学生相互的合作及协调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奥尔夫音乐课堂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教学方式。它首先从最为简单的肢体动作开始,然后再到接近肢体的乐器,再之后到口风琴的吹奏,这种方式便于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进入学习,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此外,由于采用的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学生的每一项练习都是建立在对前一项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的,这就确保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四、注重游戏性,寓教于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首要的目的就是“育人”,就是说我们要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材中选用的内容要适于孩子学习,最好具有游戏的特点,这样便于学生快乐的学习。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有很多游戏,这些游戏可以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注重的不是音乐这个单一的学科,也不是只强调智力素质,而是对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敏感性、空间感、结构感、注意力、平衡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合作协调能力等非智力素质的综合培养。由于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讲解课堂的内容,降低了教学中的难度,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一边玩耍一边学习,这样就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也提高了他们对于音乐活动的参与热情。

五、注重本土文化以及学生的主体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的是其中的教学理念,在实际过程中它并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鼓励人们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将奥尔夫教学理念融汇进去,这实际上带给各国的教育者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我们自身的文化语言甚至是方言等,采用这样的方式会更让人容易接受。此外,在教学中,还要尽可能从学生出发,从小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让他们多了解一些音乐知识,从而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小学音乐课程中有“童谣说唱会”,可以先让学生们多搜集一些童谣,然后让他们自编动作,配合其他的伴奏进行演唱或者朗诵,许多地方童谣还可以用地域性的方言来朗诵,像《螃蟹歌》,如果用四川方言进行朗诵就会非常有特色,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理解。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传授一种单纯音乐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开发学生的多种非智力潜能,从而真正实现音乐“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闫凤.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学的建议[J].才智,2013(6).

[2]李安民.在小学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J].儿童音乐,2011(1).

篇4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创建的,主要适用与对儿童进行音乐教学,具有先进性、独特性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音乐教学为主要目的,将语言、动作、舞蹈、表演、美术等元素和音乐进行融合,对儿童展开音乐教学活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专注力和自信心,这种教学法能够吸引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现代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虽然从2011年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距今已经实行有十几年的时间,素质教育也纳入新课改的标准中,但是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却并不是那么明显。学校及学生家长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将教学的重点放到升学考试的学科科目上,甚少关注音乐教学的情况。学校和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态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现阶段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严重阻碍,也影响了音乐课程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各地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也开始进行改革,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在有些地区开始出现音乐课程竞赛和音乐教师的评比活动,这些能够有效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目前音乐教学中的不足。然而根据调查发现,虽然学校开始关注音乐教学,但是音乐教学方法却有待提高。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么展开机械式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也不高,要么教师在课堂上播放音乐歌曲或者视频,学生自主体会和欣赏。这些教学方法并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的效果很渺小。如若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才华的机会,将问题引入到艺术情感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信。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关于小学音乐教学,奥尔夫曾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要将即兴性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核心。音乐教学的即兴性,主要让小学生亲自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体验音乐活动从中学习音乐知识,使自己乐在其中,锻炼自己的音乐创造力,使学生爱上音乐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符合了新时代下的教学要求,具有时代性。

(一)将游戏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较小,和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奥尔夫教学法选用在音乐中插入游戏内容的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感受到快乐学习音乐课程的魅力。比如在学习民谣歌曲《挖土豆》时,教师可以将经典游戏《拔萝卜》改变,将挖土豆的动作融入到游戏中,使学生感受到游戏内容和音乐节奏相融合的魅力。

(二)进行多元素结合的教学法

小学课程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还有舞蹈、音乐、绘画等内容,将这些元素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填上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词,搭配简单的乐曲,再课堂上开展教学,让学生配上自己的舞蹈动作,使音乐作品更加形象、生动,从而达到、唱、跳、演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和谐的美感,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国影视动画——《西游记》,教师可以将其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浓缩,创作词曲,在课堂上教学时,向学生展示。其中的歌词描写有“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教师在教学生演唱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上舞蹈动作表演,使教学变得立体化、生动化。

(三)展开音乐节奏声势的教学训练

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力源泉。”掌握好音乐节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节奏是富有魅力的音乐语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集中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以身体为乐器,将拍手、跺脚,拍腿等形成的不同音色进行组合,构成基本的音乐声势,能够训练学生敏锐的听觉和洞察力。结束语文章主要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现代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总之,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已经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了,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晶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音乐;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28-01

奥尔夫音乐教学主张以儿童的发展为本,提倡综合性的音乐教学理念,以引导小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找寻适合自身发展的音乐之路。这种鼓励式教学不仅对小学音乐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的是通过这种音乐教学充分展示了我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点

1、创造性。小学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哪种教学工具或是言行举止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才能使学生在体验音乐的活动过程中更好的领悟到舞蹈、音乐、语言所要传达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小学生即兴创作的可能。

2、综合性。音乐的魅力及价值所在就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人的内心情感和情绪,通过音符来传达出演唱表演者的思想内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最主要的特征的就是综合了音乐说唱、舞蹈动作及其语言等理论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就有必要充分考虑到说唱、舞蹈动作等之间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小学生的音乐情感更好地表现出来。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该音乐教学的综合性教学理念充分地运用了串铃、三角铁等相关乐器,并在音乐的伴随下激发了小学生跟随舞动的本能反应,在教学的基础上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并通过一定的想象空间舞出自己的音乐旋律,帮助小学生开拓思维能力。

2、有利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使用过程中,不仅考验着教师的的自我业务水平,更考验着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音乐教师要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的教学技巧,如此,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对音乐与艺术的鉴赏能力。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应用还能够有利于教师的自身素养的的提升。

3、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奥尔夫音乐教学充分的利用小孩子爱玩的天性,以游戏音乐的模式来进行教学,通过组织小游戏让音乐教学变成“玩中学、乐意学、开心学”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游戏音乐教学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游戏音乐的想象和好奇心,对音乐作品产生一定的联想,在想象的过程中产生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想法,继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在加强音乐实践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音乐创造的教学目的。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鼓励小学生进行创造,参与学习。最原始的音乐主要是人们通过自我体验、自我想象所呈现出来的,而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只要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并充分的去了解和感悟音乐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就必须综合分析的小学生的心理特质,通过适当的音乐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在进行教学前可以让学生设计好情景模拟,以分组的形式来进行情景表演,随着音乐的播放,几个人模拟坐在摇曳的船只上,静静感受一路波动的清水和轻拂脸颊的细柳,而教师也可适当的一些台本,让学生根据台本来即兴发挥演绎剧情,此时就可以营造出一种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也乐在其中。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重视游戏教学,快乐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还重视通过游戏音乐教学法来教导学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与游戏相结合。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爱玩好动的性格特征,还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将索然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又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教《对鲜花》唱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举行鲜花知识大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收集关于花的知识,使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接着通过播放《对鲜花》的歌曲,播放过程中有遇到花部分的问题就停下学生继续回答歌曲中的问题,在揭晓的答案的而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歌词的记忆和理解,还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灵活运用

一、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全国各地逐步取消了中等师范学校,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师的培养,全部落在了高师肩上,而原高师培养的学生,大多进入中等学校任教,而对中小学教育的师资培养,还无完整的培养规划和措施。面对全国数十万所中小学,如何培养合格的师资,是当今高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普通高校的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通过各级学校的培养,在理论知识方面都有一定基础,即使在技能方面也具备一定的基本功。然而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或技能技术方面都只是被动的接受,处于被老师牵着走的局面,基本上是在老师划定的框架内发展。由于这样长期接受传统的音乐教学法,学生学习音乐的状态和范围就显得非常局限,对音乐的审美、理解、感悟、突破只能停滞在某一个阶段,局限于老师的要求,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抑制。由于高考指挥棒的驱使,各级各类学校各科教学都是围绕“应试教育”的模式在进行,音乐教学也不例外。而高师培养的学生又是各级学校未来的教师,在这个大环境下,高师培养的学生如不能适应“应试教育”,那么这样的学生将不会受到欢迎。因此,多年来高师的传统音乐教学或多或少还没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模式,这也是高师教育不易突破的瓶颈。由于长期沿用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教学理念落后,过多过度关注学生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教法单一等问题。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进行素质培养方面缺乏一定的研究。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也需进一步的探讨。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探讨

随着历史的进程,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素质教育大力推广,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原有的陈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手段给予极大的冲击。如何在新形势下适应改革潮流并更新和变革,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那就要废旧立新或新旧结合,剔除糟粕。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与当今的教育要求相脱节的缺陷愈发突出,其表现是教学方法固定、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不高,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需引进、借鉴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一个区别于传统音乐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全新的音乐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造出来的,是以音乐教育为主而创建。其特点有:原本性、参与性、创造性、综合性。这四个特点涵盖着整个教学过程。首先,原本性即以人为本,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音乐表现自身情感和情绪之间的交流,相互转换。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感知音乐,体味音乐美感。逐渐喜欢音乐,才能去探讨音乐,当他能体会到音乐的奥妙时,就能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参与性就是在音乐教学中,需要学生全面积极地参与,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这需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参与能加强他自身的切身体验。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就会为学生学习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就是创造性。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的互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在此种情况下,教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将歌唱、语言、诗歌及舞蹈通过即兴创作来引导学生学习。那么,学生会由欣赏、向往、探讨、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第四是综合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目的在于将舞蹈和歌唱等进行综合教学,各个环节、过程是紧密相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上四个特点。掌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髓,即对语言、动作以及音乐三者之间的整合,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老师的引导、启迪下发挥创造能力,就能更好地学好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探讨,不难看出此种教学法适应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学。与我国教育改革进行素质化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可借为己用在各校推广。

三、我国高师音乐教学法之利弊

高师音乐教学法,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法。各级各类学校数十年来也是如此。传统教学法是我国先辈一代又一代的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传统教学法一定程度上也能适应素质化教育理念,也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法。高师音乐教学法通过长期实践,为各级各类学校及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其中不乏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从整体效果看,大多学生在教学岗位上,教学理念滞后,知识理论,技能技术掌握单一,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音乐到喜欢音乐这方面一筹莫展。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法对于如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缺乏一定的启迪。传统教学法虽然涵盖了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寓教于乐,但无具体内容及实施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自主理解,自主实践。加之教师水平参差支不齐,理解能力深浅不一,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上根据自身的理解各自为阵,出现轻此薄彼或者感到茫然。高师的音乐课程的重点主要是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那么在教学时,教师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技能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只注重一味的传授,采用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失去了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要学好这门课程是十分困难的,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法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缺失。音乐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如何让学生学习音乐、学会审美,首先就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那就会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有了学习的欲望,学生由被动学习就会转变为主动学习。而传统音乐教学法中忽视了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在学习音乐中享受快乐。培养下一代是我们的责任,培养祖国的未来更是我们崇高的职责。作为教育工作者希望自己的学生超越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何让学生超越,学生怎样才能腾飞?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在教学中不但让学生学好音乐知识,掌握技能技术,还需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在活动中去领悟,去体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有了创造意识就会有创造能力,有了创造能力就会超越,有了超越就会腾飞鹏程万里。而传统音乐教学法在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方面尤显不足。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原本性”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突出“原本性”教学,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开发学生自身潜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学习音乐。学会审美,在快乐中享受音乐,在快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喜爱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手段上以声势、律动、语言等教学途径,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能够在音乐中畅所欲言,通过音乐表达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个性发现。在教学形式上,主导“即兴”教学,让学生充分拥有自主权,能够在音乐教学中抒发内心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激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自1986年进入中国,已历经30余年,这也是一个不短的时间,为什么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各级各类学校还未完全采纳和融合?究其原因:1、高考指挥棒的驱使,大多学校依旧是“应试教育”。2、高师培养的学生是中小学未来的教师,也必须应付“应试教育”。3、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高师教师还未完全认可。4、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根深蒂固。高师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只能合理借鉴,不能生搬硬套,因为人们的认识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标准与西方思想有较大出入。我国传统音乐教学法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传统教学法的精髓。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我国“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一致的,以教师为主导是坚决不能丟的。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方面完全可以借鉴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全方面的参与,切身去体验,以获得对音乐的认知。去体验音乐美,去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音乐产生向往,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需要教师的引导,有了教师的主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体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本性”与“参与性”。传统音乐教学法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在传授理论知识或技能技巧时均采用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教学形式,启迪学生心灵,这个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教师是死板说教,学生被动接受,加之受到师道尊严的影响,课堂显得死气沉沉。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对语言、动作以及音乐三者之间进行整合,利用肢体、语言、律动、节奏、歌唱、舞蹈等进行即兴创作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心身放松,气氛轻松和谐,学生容易接受。将两者结合,即启发与活动结合,讲授与情景结合,就能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完全参与其中,去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的美感,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使用传统教学法的同时仍需灵活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师音乐教学时,也会通常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中的寓教于乐,但大多局限于安排一些游戏活动,而教材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讲授途径进行,安排的游戏活动也主要是调节课堂氛围,当然也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是以游戏引入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去寻找学习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去掌握音乐技能和学习方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会发自内心地学习音乐,并能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再加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得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为加深,也就能在音乐的节奏感中获得灵感,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升华。因此,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游戏形式入手,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寓教于乐,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法的对比探讨,对当前高师音乐教学面临的现状,笔者认为:(一)解决“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灵域,为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二)传承和保留我国传统音乐教学法的精髓,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三)合理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参与性,实践性。(四)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让学生既能掌握深厚的音乐理论知识及较高的技能水平,又能培养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五)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和业务能力,在道德品质上、学识风气上为人师表,率先重范。在业务上,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精湛的技能技巧,能融会贯通古今中外音乐教学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吴明徽.“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2013(7).

[2]孟鑫.奥尔夫教学法和新音乐课程标准共性的解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2).

[3]栾晓梅.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高师艺术专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与时空,2008(9).

篇7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教育;特点;应用策略

音乐教育是塑造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位德国音乐家根据儿童的天性及心理特征,再结合语言和肢体特征而创造出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各国音乐教育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学前教育教学中,通过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法有一定的掌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对挖掘学生的潜能很有帮助。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一)即兴创作性

在学前教育教学中,音乐教育的实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音乐教学中,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学习即兴创作,引导学生以唱歌、舞蹈等方式,在即兴创作基础上,对自身的情感和心理活动进行直观表现,从而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确保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二)参与性

音乐并非是简单的演奏和聆听,音乐的演奏是表演者希望通过音乐对自身的情绪进行传递,对心中的意愿进行抒发,以使观众在聆听音乐过程中,自身的思想或情感能够与表演者产生共鸣,从而形成自己的感悟。利用音乐表达是一种委婉的表达形式,每个人只有真正将自身情感代入音乐中去,才能更清晰的了解表演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或情感,从而实现对音乐所蕴含真挚情感的传达。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并基于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自身的分析、理解能力对分析音乐所蕴含的思想或情感,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中感悟生命的伟大,最后归回教育本身,完成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传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予以全面提升。

二、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即兴创作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对于同一首音乐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不同个性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而这也体现出不同学生在个人情感体验上的差异。基于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为确保学前教育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提升,音乐教师应重视对即兴创作的教学,让学生对同一首音乐进行分析,并以即兴创作的方式对自己所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或思想进行表达,或是改编歌词,或是自编舞蹈,以此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从而实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比如,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儿歌进行改编,或是依据学生自身对儿歌的理解,以即兴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所感悟出的思想或情感,以此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并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保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以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结合游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个性是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很大,喜欢做游戏,而枯燥的学习过程根本无法吸引儿童的注意。学前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以便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的开始奠定基础。基于此,为了确保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个性及能力,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做游戏进行结合,以游戏化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将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等教育教学工作与智力、体力等类型的游戏进行融合,促使学生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此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从而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提高。比如,在学前音乐教学中,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教师可将乐理知识与游戏进行结合,将课桌、水杯等作为简单的乐器,通过敲击课桌、水杯等,让学生从高低、大小等方面对两种音效进行区分,以此向学生传授与音效有关的乐理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乐理知识。

(三)基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能

因受生活阅历、知识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儿童的思维方式虽然简单,但不会受到太大的约束;反之,成人因生活阅历丰富,知识面广,对思维方式造成桎梏。针对这种现象,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应依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和方式,在即兴创作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作不设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天马行空的思想,据此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对学生潜能的充分挖掘。比如,学前音乐教学的开展,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声音、语言、情感、思想等任何方面去理解音乐,并根据音乐即兴创作一幅画、一首歌、一首诗等等,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自己从音乐中感悟到的思想或情感进行表达,以此实现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及提升,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逐渐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一种基于儿童天性和心理特征而产生的音乐教学方法,为确保该教学方法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能够得到更好地应用,应依据学生的个性,开展即兴创作教学,促进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儿童游戏的结合,以此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及提高,从而实现对学前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愉快教学法” 运用

1.引言

小学音乐课程是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个人情操培养、审美品位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早在1854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也主张“课堂应当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教育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足见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愉快教学法”的必要性。“愉快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音乐素质教育“给学生创造快乐,让学生带着快乐走进课堂、带着快乐学习音乐,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要求,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

2.多样教学方法营造愉快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音乐“愉快教学法”(音乐“快乐教学法”),简言之就是在音乐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课堂教学和愉快教学法两重性质。[1]音乐“愉快教学法”特点之一就是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等特点,教师音乐教学应尽可能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使之富有趣味性,主要通过以音乐教学内容设计活动和游戏吸引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愉快教学法”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要精心设计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愉快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许多小学音乐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如愉快游戏式、动态的图片式、想象引导式、情境表演式、故事感染式、新奇引趣式以及动作操作式等,积极挖掘音乐教学内容蕴涵的快乐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以“愉快游戏式”为例,做游戏非常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能使其注意力持久、稳定且紧张程度较高,不失为“愉快教学法”指导下设计的教学方式。音乐教师在教小学生演唱歌曲时,可设置“音乐渐高时慢慢仰头,音乐渐低时慢慢低头”的游戏,发现做错的小朋友可鼓励他起来表演。有的教师还设置音乐接龙、音节填空、音程代替、填歌词等游戏,寓教于乐,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孩子学好音乐。

3.将音乐美渗透课堂,与学生齐体验快乐音乐

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其基础教育的核心在审美。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音乐就必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2]。将音乐美渗入课堂,教师与学生才能一齐体验快乐音乐的教学活动,实现“愉快教学”的目标。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音乐知识处于刚入门阶段,学习音乐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初步认识过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小学生学习和心理特点,将音乐美渗入课堂,引导小学生发现音乐美。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上以饱满的热情和与音乐作品相符的感情全身心投入教学。音乐教师带给小学生的应该永远是朝气和热情,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教师对音乐的爱,并且自然而然在教师的熏陶下出现轻松、愉快、乐于学习的情绪,音乐课堂应成为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欣赏音乐、表现音乐以及演唱音乐中来,如果只是教师口头传授忽视学生亲身体验,小学生很难发现音乐之美。如有的教师在音乐课上用乐器、伴奏、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愉悦,领略音乐的音韵美和曲调美;有的音乐教师在教唱歌曲前为小学生声情并茂讲述作者创作音乐的激情或音乐故事,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

4.重视音乐课堂鼓励教育,学生越学越快乐

“愉快教学法”要求教师重视音乐课堂的鼓励教育,这是因为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除了以求知需要的满足来激发快乐情绪外,成功需要的满足也可以引发快乐情绪。古人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爱听好话是人的本性,更何况是步入音乐殿堂不久的小学生!他们能在音乐老师的鼓励和赏识中越学越快乐。一方面,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善于观察、寻找和挖掘每个小学生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音质好,有的同学敢于表现,有的擅长讲音乐故事,有的乐理知识丰富,有的懂部分乐器等等。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才能对音乐有更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他们不仅会产生快乐情绪,更有助于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有的同学不喜欢、不乐意接受音乐或是不认真,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耐心引导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给予鼓励。

现在,很多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为小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不管表演效果怎样,都应给予鼓励并加以指导。音乐是要求当众表现的课程,教师可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例如每节课利用课前课后5-10分钟,请同学上台表演。内容可以是独唱、小组唱,可独奏、表演,可诗朗诵,可讲述音乐小故事,可演绎生活小品等等,通过此环节的设计,学生的胆量、表演能力都有了提高,同时学习音乐热情高涨,并在教师的鼓舞下越学越快乐,最终达到“愉快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2]。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愉快氛围、将音乐美渗透课堂及重视鼓励教育,从而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小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欣赏和学习音乐,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