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5 10:08: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汉语言文学的内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言不尽意”的哲学内涵
“言不尽意”论原先只是一个哲学命题。《周易?系辞上》曾言:“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也就是说,语言有时候在情感面前表现得苍白无力,只能委婉地述说部分缘由,而剩下的只能任他人猜测。这样的观点初步囊括了“言不尽意”的哲学意蕴。
“言”与“意”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对此道家有着深刻的认识。“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可道,非常道。”认为“道”有着很强的不可言说性。在老子看来,“道”是无形无象的宇宙本源,所以很难用语言来表述说明。庄子对老子的“道不可言”论做了进一步发展,他在《庄子》中指出:“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齐物论》)“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认为可闻、可见、可言的,均非“道”,“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对于“道”而言,只是传递“道”的工具。针对“言”与“意”的关系,庄子非常形象地进行了阐释:“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生动地说明,“意”之本体只能求诸于“言”之外。
及至魏晋,“言”“意”关系被纳入了玄学范畴,学者们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比较富有代表性的是荀粲的观点,他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象外之意”的新观点:“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荀粲传》)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语言与思想之间的距离,看到了语言符号的局限性。
在西方,哲学家们很早就开始了对于语言传达性的探讨,其中高尔吉亚在《论非存在或论自然》一书中指出:无物存在;如果有某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即使此物可以被认识也无法把它说出来。这三原则可视为现代语言哲学理论的萌芽,它深刻认识到了语言在表达思想时的局限性。西方的很多哲学家对语言的局限性均有所认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指出:“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加达默尔更是一阵见血地指出:“没有一种人类的语词能够以完善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精神。”(《真理与方法》)黑格尔认为:“语言实质上只能表达普通的东西,但人们所想的只是特殊的东西。因此不能用语言表达人们所想的东西。”(《哲学史讲演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言不尽意”论与西方语言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世界既能被语言显现,又能被语言所掩盖,语言要返璞归真,回到“无名”与“不言”的状态。这种状态被海德格尔称为语言本质性的存在。黑格尔强调对词语进行破碎、崩解,目的是破除对语言的束缚,能随时看清语言的本质,找到语言最初的根源。
通过上述的解析可以知道,“言不尽意”没有对语言的原始力量进行否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自然本性,揭示了人类解释世界的原始真实的状况。“言不尽意”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人类肯定了语言和世界联系这个前提,走在一条通过语言而又超越语言的道路上。“言不尽意”表明,世界具有无限性,然而个体的思维与语言却是有限的,两者是矛盾的,同时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让我们的思想能够自主理解。
二、“言不尽意”的文艺学内涵
魏晋时期王弼等人强调的“言不尽意”更注重内心的体验,对精神感知格外关注。就像李泽厚所说的一样:“他们对于道的认识,不是科学的,而是审美的;不是诉之于抽象理智,而是诉之于直觉、想象和情感体验。”这样说来,他教育人们的不是科学的、理智的逻辑分析的思维方法,而是一种超凡脱俗、打破常规的审美感知。这种思维方式以有限把握无限,与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彼此通融。所以,“言不尽意”论对我国文艺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还使“言不尽意”这个哲学问题转变为文艺学命题。
传统的诗文理论揭示出文学的本质主要表现人的内在情感,同时指出复杂的情感是难以借助语言表达的,切实认识到文学也是“言不尽意”的。陆机对因“言不尽意”而产生的困惑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文赋》中说:“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蠢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陆机根据对前人作品的分析,看到了到“放言遣辞”的变化多样;通过创作实践,感受到了“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对于创作方法,他认为有成法而无定法,在每一次具体创作中,往往都会对“言”与“意”进行全新的具体的构建。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意空翻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意识到人的思想与情感是处在变幻之中的,运用语言很难将意进行准确穷尽的表达。对于具有审美意义的生命体验与丰富情感,语言就更难以为巧。如果我们综合各家的学说审视“言不尽意”说,就会发现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言”、“象”、“意”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就内容与形式来看,“言”是“象”的形式,“象”既构成了“言”的内容,又成为创作者用以传导“意”的审美方式。从文学创作的过程考察,“意”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之后,作家产生的思想感情,“象生于意”,“言生于象”,“意”在笔先。从审美鉴赏的过程来看,“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相对于创作过程,言意象显示为一种逆向运动。创作者的“意”(情感性)内涵越热烈、越饱满、越丰厚,通过形象进行表达的愿望就越强烈。当“神思方运,万涂竞荫”时,作家往往会出现情意无限而言辞笨拙的状况――“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如此,“言不尽意”被引入到文学创作领域后,就被发展成为一种审美追求。在鉴赏文艺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尽意”的“言”,探寻理解其“象外之意”,从而形成一种审美感受。陶渊明对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触,中国绘画中讲求“留白”的艺术,西方文艺中有关“空白”的观点,无不折射出“言不尽意”的美学价值。
“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妙处尽在不言中”等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传统。刘勰所说的“深文隐蔚,余味曲包。辞生互体,有似爻变。言之秀矣,万虑一交。动心惊耳,逸响笙匏”,指出了真正的意义往往在语言之外,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妙处,才会彻底理解与领悟。“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象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蕴珠玉也。”刘勰意识到了领会真正的意义,仅靠语言远远不够,语言只是鉴赏者领会真正意义的通道与途径而已。鉴赏者所做的是要通过对语言的解读,使深层的意思浮现出来,进而获取令人寻味的意思。
此外,钟嵘在《诗品》中所提出的“文已尽而意有余”的观点,都是涉及审美的主张。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也注重对文外之意的发掘,力求拥有不同审美的境界。尤其以老庄为代表的艺术家,更注重传递出语言以外的意思。在把握和运用语言时,都要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意会的空间。
与我国的“言不尽意”的境界有相似之处的就是西方国家的空白理论。空白,主要是给了很多空间让给读者去想象,去创造,去领会。读者追求的艺术,追求的真理,往往都在空白的地方上去琢磨,去追逐。语言是有“意向性”的,人们容易依赖语言,随着语言的“意向性”方向去思考。其实语言是多变化的,在语言的陈述中,可以有许多现象,是真是假,难以辨析。语言也会留下许多让你思考的地方,这些不明确的,空白之处有待读者在摄取文字时自己充实,从而获得真正的意义。
“言不尽意”是一门哲学,一种艺术。它的实在涵义有赖于作家去创造,读者去领会。语言的字数有限,可意义是无限的,语言在表面上传达,但主要内涵,却可能蕴含在语言之中,潜藏在语言之下,需要用心品鉴。
三、“言不尽意”的语言学内涵
现代语言学认为,在特定环境中,语言符号所使用的意义,以及在具体的言语行为和语境中所确定的意义,就是言语义。言语义具有不确定性、无限性、临时性和可取消性的特点。概念和思想很难用单质静态的言语义进行准确真切的表达,而多质动态的言语义更是变幻莫测。即便是借助“言”这种话语工具,传达了它要表示的话语意义上的“意”,也难以确保受众理解作为交际意图的“意”,因为话语意义与交际意图之间难免会出现偏差,造成话语意义与交际意图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词不达意”的状况。语言的实践表明,仅仅依靠“言”实现“意”的完全表达是十分困难的。
言与意不是一个同质的、单一的、静态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外界因素、多质因素会持续地介入。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义中是普遍存在的。“言”与“意”之间具有复杂微妙的关系主要是由这一点决定的。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无疑能够传情达意,交流思想,却很难将意义穷尽。人类在表达时,难免会陷入“言不尽意”的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第一,缘于语言具有多义性。
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种单一的、同质的符号系统,它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反映在整个社会成员之中的纯社会性的对象,是潜存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头脑中的相对稳定的语法体系和词汇系统,是人们彼此交流的约定准则。索绪尔为了回避言语活动中语义的非单质性和不确定性而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撇开复杂多变、纠缠不清的“言语”,研究同质的、稳定的、纯正的“语言”。他说:“语言符号是一种有两面的心理实体。”他使用“能指”和“所指”两个术语表示这“两面”,并把二者形象地比作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不管怎么剪裁,都是不可分割的①。但索绪尔所说的单质的言语义,其能指和所指之间也是存在着一定距离的。因为语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反映,并以一定的语词形式进行表达,然而由于不同的人会对同一词语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语义在表达出来后会发生语义的改变。这就意味着自己所表达出来的语义与人们所理解的语义会有偏差。所以,即使是从言语过程中提取出来的所谓单质的言语义,严格地说,也并非绝对单质。
现代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都表明:感性认识和感情并不依附于语言而产生。感知和情感一旦被唤起,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印象或印迹,这就是所谓的表象。表象有两种类型:有清晰明确的;也有朦胧缥缈的,它们往往相互依赖,很难将其独立出来。在语言系统中,只有一般的东西,每一个词语都只是概括性的符号工具。因而当我们用语言指称丰富多彩的世界时,就会自然地用认识和情感对客观事物进行归类,而对于朦胧、不确定的感知表象则难以通过简单的归类完成。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兴奋”、“喜悦”、“高兴”、“愉快”、“激动”等词描述“取得成就或得到满足后的心理状态”,但有些满足感则恐怕很难用语言形容,因为情感远比语言要复杂和丰富。在感觉器官为我们提供的丰富、具体和生动的世界面前,语言符号常常会显得力不从心。
第二,语义的完全外显既不可能又没必要。
言语活动总是在某一种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受众会自然地结合语境理解自己所感知的语言,所以完全外显语义在很多时候既不可能不必要。语言形式很难将各种隐藏意义都显现出来。下面,我们列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看看意义完全外显是怎样的不可能:
想象一下,当甲问乙“今天上哪儿去了?”时,甲如果要用特别明确的语言形式毫无遗漏地表明自己的全部意思,他需要说些什么样的话呢?他可能需要这样说:“乙,我们在一起离得很近,我们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我使用的语言是你熟悉的。作为朋友的我们,我想说你知道我也知道……并且我们都喜欢说话,现在是傍晚了,我们在工作中浪费了大半的时间,已经有半天没见到你了,作为朋友的我想问一下你:‘今天上哪儿去了?’”
这样的表达方式,无疑显得过于琐碎。事实上,在现实的交际当中,无论你说得多全面,交流中存在隐含意义总是难免的,不可能将意义做穷尽的表达。并且双方在交流中都有共同的语境常识,所以我们没必要把一句话的意思完全地外显出来。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言不尽意”有两重意义:一是说由于语言本身的局限,使得“言”不能尽“意”,反映出语言的困境。二是由于语言活动具有特殊性和社会性,所以意义无需做全部显现,也就是说“言”无需尽“意”,这是语言的大幸。
四、“言不尽意”给我们的启示
“言不尽意”在多个领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言不尽意”论有效揭示了语言实现意义的本真状况和人类理解与解释世界的本真状况,深切看到了语言本身具有的局限性。
其次,“言不尽意”论告诉我们在言语行为过程中,“意”的传达和解读必须通过语言,但又必须超越语言。所以说“言”与“意”的关系是动态的、充满矛盾的。
再次,“言不尽意”既显示出语言的困境,又彰显出语言的优势。一方面,“言”相对于“意”,难免显得贫乏。另一方面,语言的魅力正在于“言”与“意”需要通过语言活动进行转换和传达,人在语用活动中总是可以控制“言”的限度和“意”的空间,化被动为主动。
笔者将从文化的角度对比喻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解析,以此来考察维语言文学作品中作家对喻体选择,以及社会文化成因,再加上不同喻体所所能体现出来的独特的维吾尔族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这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对比喻的特点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对探讨不同文化氛围之下,对比喻的构成以及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维吾尔;文学作品;喻体;文化内涵
不同的民族语言之中,比喻的差异非常之大,这是因为不同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以及迥异的思维方式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比喻造成一定的影响,让不同的语言体现出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特点。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等都将体现语言比喻的形成和运用。在维语言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精妙的比喻运用。正是因为作家们在文本中善用比喻,才让文学作品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文学色彩。
一、以动物做喻体的民族文化内涵
西北戈壁沙漠是维吾尔族居民长期居住的地区,这个民族长期与沙漠恶劣的的气候做斗争,在维吾尔族居民的心目中,就更多的存在着崇尚阳刚之美的审美心理,所以,在维语言文学作品中,更多的存在的是牧民们和野兽做斗争的情景,并借此来表现其性格方面的刚劲勇猛。在叙事诗《乌古斯可汗》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英雄乌古斯的外貌描写是:“他的腿像公牛的腿,腰像狼的腰,肩像黑貂的肩,胸像熊的胸,全身长满密密的厚毛。”在维吾尔巨作《福乐智慧》中,为了表现勇士的骁勇善战也有这样的比喻:“拼搏中要像豹子臂力过人。战斗中要像老虎强悍凶猛。
山羊、骆驼、马、牛、绵羊等家畜是维吾尔先民进行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物质资料。在喀喇汗王朝前期,维吾尔先民主要过的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形成了维吾尔族独特的游牧文化,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之下,形成了维吾尔民族的比喻多以动物作为喻体,在维语言文学作品中数不胜数,从这一方面来说也很好的体现出独特的维吾尔的独特民族文化。
自古以来,羊为维族人民提供了赖以为生的主要肉食,另外衣服的毛皮也多为羊毛。由于山羊和绵羊的外观不同,所以在维语言文学作品中也便成了不同的喻体,还各自有了新的内涵。头上有两个犄角的山羊行动是十分灵活的,外表也给人一种活泼可爱的感觉,于是,在维语言文学作品中经常用山羊来比喻可爱的小孩或者美丽的姑娘。而绵羊经常给人一种弱小温顺的感觉,经常用来进行如下比喻。
(1)“金钱使她的丈夫由一个像绵羊似的老实人变成了野驴般粗俗。”(《葡萄沟纪事》)
(2)“妻子像大尾羊似的全身颤抖。”(《早晨的梦》)
骆驼被维族人民称之为“沙漠之舟”,骆驼是茫茫的戈壁荒滩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汉族人民给予绵羊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在维吾尔人看中,更加看重的是外形,在比喻中,常把它与本体的高大、行动笨拙联系起来。如:
(1)“他像跑进山羊群里的骆驼。”
(2)“他走路像骆驼一样一颠一颠。”(《喝泥水的生灵》)
二、 以植物做喻体的民族文化内涵
比喻就好比是一面反光镜,深刻的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在维语言文学中,经常用植物来做喻体,通常也是各民族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现象,维语言文学中更是如此。维吾尔族先民就已经有了拜树的习俗。尤其是当这些先民从游牧生活转入农耕生活之后,就更加重视植树,维吾尔族先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十分的了解非常熟悉,并且对自己生活环境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人们常用新疆特有的植物做喻体,建立了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这些恰如其分的生动的比喻,不仅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更使文学语言具有地方性和民族独特性。
(1)“红柳般裂口的手指。”(《洪流》)
(2)“他觉得自己就像巍巍的杨树。”(《五棵杨树》)
(3)“他的希望全都像蒲绒柳絮飞扬飘零。”(《五棵杨树》)
新疆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能在新疆地区生长的植物大都具有耐旱、耐寒等特点。白杨、榆树、骆驼刺、石榴、杏、巴达木等植物,因特殊的外表和坚韧的本性,成为作家们常用的喻体。
三、用其他物品做喻体的民族文化内涵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遍布着许多宗教。伊斯兰教在公元10世纪至公元16世纪,经过了长达600多年的传播之后,成为了维吾尔族唯一信仰的宗教。同时宗教也是比喻性词语的重要来源之一,儒、道和佛等教派对汉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汉语词汇中的“借花献佛”、“四大皆空”等都具有浓郁的佛教文化色彩。
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人民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具体已经深入到了维吾尔人生活、起居、婚丧嫁娶等等各个方面。在维吾尔文学作品中,具有浓厚的伊斯兰文化色彩的喻体比比皆是。如:
(1)“将这五棵……杨树砍倒,在他心中就仿佛神圣的拱北轰然毁坏一样。”(《五棵杨树》)
例(1)中“拱北”这一喻体本来指的是伊斯兰教门宦教主的圆顶墓,礼拜寺的圆顶屋,是维吾尔族麻扎文化的主要部分,这里用来比喻主人公理想的破灭。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言文学;发展;作用
作者:蔡江(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点,为了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整体发展,需要重视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作用。茶文化内容丰富,能够为汉语言文学作品提供更多创新方向,深刻体会茶文化内涵理念,能够对茶文化进行更有效地传承,进而带动汉语言文学顺利发展。
1基础概念理解
1.1茶文化的概念理解
茶文化的定义主要为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中国是茶的故乡,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茶文化包括茶画、茶德、茶道、茶艺、茶具、茶联、茶书、茶故事、茶精神、茶学等。茶文化自身具有丰富的内涵,传扬着美德和美感,茶通常是中国待客的主要习俗,不同地区茶的配制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苏州的香味茶、杭州的龙井茶、蜀山的侠君茶、太湖的煎豆茶、湖南的姜盐豆子芝麻茶等。
1.2汉文化的概念理解
我国汉文化即华夏文化,是我国历史以来的特色文化,自春秋战国开始的派别思想为根底形成的汉民族文化,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整体发展。我国汉族文化历史悠久,历史可考证的时间已有五千多年,期间的文学作品、历史典籍内容非常丰富,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历史的深入考究[1]。汉文化几千年来,从军事、史学、政治、文学、经济、艺术等方面诠释了更多我国文化发展进程,为现代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汉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知识素养,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一直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
1.3汉语言文学的概念理解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最主要的语言文学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更多实际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汉语言文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可以在更多需要文学评论、教学、科研的工作中发挥个人才能。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中、高等学校中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是汉语言文学主要的培养对象。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主要有文字学、现/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等。
2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2.1茶文化发展推动了汉语词汇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茶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其自身体现了多层面的内容,茶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整体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茶文化逐渐渗透入中国的宗教、绘画、诗词、医学及书法中,其凸显了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了大量有关茶文化的内容、精神,丰富了文化学的内容、概念。
中国茶文化其中的精神及物质文化不断发展,对汉语词汇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茶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体现具有特色,进而使得茶文化丰富了汉语言文学内容。茶活动发展过程中通过茶礼、茶艺、茶诗等文化内容,创造了更多相关的词汇,比如品茗、茶德、沏茶、茶话等这些词汇均由茶文化精神文化发展而得。此外,随着茶文化物质层面在历史中的发展,茶叶的制作、种植及品种等物质基础也逐渐发生变化,丰富了相关联的汉语词汇。就茶叶的品种来说,逐渐产生了很多相关词汇,主要包括铁观音、大红袍、六安瓜片、西湖龙井等等。
2.2茶文化的发展使得汉语词义发生变化
茶文化整体思想概念随着时展而变化,茶起初被指为茶树、茶叶或茶水,现如今茶的含义被扩展至茶制成的饮品,更便捷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冰红茶、龙井茶都为茶的范畴,此外还有一些由、柠檬等泡成的茶,这些都是茶文化的扩展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些文化现象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比如与茶有关的词汇中,一些老旧的词汇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如茶会这一词汇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茶会如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以茶会友的聚会方式,兼具茶话会和物品交易意识,这是随着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新文化形式。
2.3茶文化现象的没落导致汉语词汇没落
茶文化伴随社会整体发展,其相关词汇也不短更新,一些旧的文化元素受时代影响不断没落。中华民族对于茶文化依然十分热爱,一些古老的有关茶的词汇被代替掉,随着文字的演变,对于我国整个文化概念也随之变化[2]。比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文学的区别,就体现着时展的特征,茶文化中的检、劳这两个文字,主要表达茶树、采摘时间较晚,现已经很少见,被更现代化的词汇所代替。再例如奉茶、斗茶等茶文化中的一些动词,也逐渐演变和消失,当今更多表达为倒茶、泡茶等。
3茶文化的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3.1茶的物质文化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
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通过对茶生长、制作、茶具等等的研究,结合日常生活应用,会有很多新的汉语词汇产生。新品种茶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扩大种植面积,随着对不同地区茶的推广,确立了地方特色,比如西湖龙井茶、祁门红茶、兰溪毛峰茶等。在时展推动下,茶文化发展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不断变化,就茶的名称来说,根据之前的苦茶、茗茶等,逐渐新添了检格(茶树)、茗井(茶)等词汇。茶的制作发酵情况不同,会创造更多新的词汇,比如黑茶、红茶、清茶等;茶的制作方式或材料不同,也产生了新的有关茶的词汇,比如茶宪、茶碾、茶笼等[3]。因此,茶的物质文化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茶的活动内容很多,在生活中不断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一定冲击,具有更高文学价值。
3.2茶的精神文化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
茶文化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在精神层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茶艺、茶道等精神文化内容为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发展提供了更多创新发展机会。沏茶、选茶、品茶都是茶艺内容,能够培养人对美感的要求,茶艺内容丰富,严格要求选茗、烹茶这一过程,汉语言文学受到茶文化的影响,拓宽了相关词汇量,比如茶农、品茗等。
茶文化中的茶礼也推动着汉语言文学的整体发展,茶的礼仪或礼品即茶礼,而古代风俗中将“受茶”意为女子婚礼受聘,“茶礼”就是聘礼。茶文化精神层面的追求更多的来自于茶礼,新添了一些词汇,例如奉茶、冲茶、侍茶等,都体现了茶礼的道德内涵。
4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融合发展的策略
4.1促进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茶文化发展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两者融合发展是我国文化整体发展的重要策略,需要重视茶文化更大力度地弘扬。国家应该重点关注茶文化的宣扬,及时保护茶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在我国福建具备良好的产茶环境。我国大力弘扬茶文化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茶文化整体发展的基本保障,让人们体会茶文化的历史魅力,亲身感受茶文化为社会带来的贡献,进而对茶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
我国应遵循社会发展潮流,不断弘扬茶文化,需要结合当代市场经济发展情况,选择更优化的销售形势,进而将当代市场与茶文化的传扬紧密联系起来,将推广与文化建设同时进行,有助于我国汉语言文学最直观的发展。茶文化在弘扬发展过程中,能够推动汉语言文学内容的拓展,提升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价值,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内容的融合,能够为中国整体文学作品提供创新素材,实现中国文化整体提升。
4.2汉语言文学教育端进行茶文化的引入
为了促进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我国应该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茶文化内容引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茶文化,进而达到教育传承的目的[4]。在教育教学端引进茶文化比较容易,结合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将茶文化贯穿在文学教育实践中,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更多的了解有关茶文化内容。在教育中普及茶文化,或组织一些有关茶文化发展的挥动,提高大家对茶文化了解、探究的兴趣,同时能够帮助教育机构提升教学质量。
茶文化对于汉语言文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应用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可将其内涵思想,有效地进行传达,强化语文教育中美德、品行等精神层面的教育力度。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不断吸取茶文化相关内涵,有助于传承茶文化及相关思想,促进茶文化在新时代下的繁荣发展。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协同发展,也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为我国汉语言文学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
4.3增强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一、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我国的文化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与积淀,融合了更多精华。其中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更加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手段。语言是了解汉语言的基础,也是深入学习的重要门户,语言所包含的内容及形式千变万化,在研究语言时对象及内容也更加广泛。汉语言的意境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感觉,这是一种情与景的融合,是一种思想与灵魂的升华。我国的汉语言文化包罗万象,同样的事物,通过不同的描述方式,以不同的语言组织形式就会阐述出不同的意境。意境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在对客观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就会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化成人生感悟,然后通过语言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文学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欣赏者在品味其作品时,就会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怀,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作者的理想与抱负。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领悟汉语言文学内涵的重要手段。
二、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作用
语言与意境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内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质,同时还能对中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灵魂上得到净化。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进入汉语言文学的门户,是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作用进行阐述。
(一)可以提升文学素养
语言是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基础,语言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元素,也是后期对意境研究的一个载体。语言和意境相辅相成,语言的形式比较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语言的运用与掌握是研究意境的前提条件。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描述,能展现不同的语言意境,从而会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在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养方面也会更加丰富,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提高文章鉴赏能力
我国的文学书籍中,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且意境幽深,都是通过语言和意境体现出来的。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想更加深入,就需要提升在赏析语言与意境方面的能力。通过文学作品中作者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结合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就能品味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能从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作品中的内涵。意境的研究是一种境界上的升华,是对文学作品内在价值进行挖掘的重要途径。意境是文学作品中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是文学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只有通过对意境的体会,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意义。
(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学科,是对我国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语言与意境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久远,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能展现出当时的文化背景及政治色彩。在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过程中,能透过作品,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色,能通过作者的表述感受到当时的大环境,并从不同层面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更加客观而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三、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应用
(一)增加阅读量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众多,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本质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驾驭语言意境,还需要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创作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情境,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意境。
(二)掌握语言规律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分布广泛,少数民族及各个地方的方言都独具特色。在众多语言中,普通话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如南方人很难分清卷舌,会不自觉地将一些读音弄混,而北方人对卷舌的敏感度较低。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北方人来说也很不容易。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是为了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语言的规律,正确运用语言,进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语言规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诗歌的美感,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而营造意境,不仅能使美感体验更加深刻,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审美 观念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17-01
汉语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也经过了不断的变化。我国的汉语从远古时期的象形文字逐渐演变到清朝的文言文,最后发展成如今的简体字,这些年来,汉语言一直在发展,经久不衰,这也可以说明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汉语言文学神秘的面纱,来欣赏它独特的魅力。
1 古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其实一直以来,我国就有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的说法,这也反应了我国古代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而汉语言文学经过了这么长的岁月,并没有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面,而是变得更加有魅力,这就是古人为我们现代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汉语言文学也被他们发挥得淋漓尽致。
1.1 孔子的汉语言文学
说到汉语言的审美,最先要提到的就是孔子的善美观念。孔子觉得善和美是可以相互结合的,只有当二者相互统一的时候,才能显示出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其实,孔子的想法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因为一直以来,古汉语言文学都是注重善和美融为一体的。但是在孔子的时期,还有很多人并不是非常注重善和美的相互结合,例如墨家和法家的作品。一个文学作品如果只注重“善”而不在意“美”,就会导致它只有内容,但是毫无艺术的美感,让人们觉得非常乏味;相反的,如果只注重“美”而不在意“善”,就会导致这个文学作品让别人觉得徒有其表,并没有思想深度。这两类作品都是不被人们喜欢的,也无法静下心来欣赏它们的魅力。所以说,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之一就是把善和美相结合起来。
1.2 唐宋的汉语言文学
唐朝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也就造就了唐诗的出现和发展,让我国的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我们现在欣赏唐诗的魅力,也可以从这三个人的作品来分析,李白的诗带着一种浪漫、豪放的感觉,杜甫的诗让人们感觉到历史逐步变化的无奈,白居易的诗让大家感受到通俗易懂的魅力。而宋词是在唐诗之后发展起来的,可以和着乐曲来歌唱,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读宋词,就一定要读辛弃疾的雄心,一定要读李清照的凄鐾裨迹一定要读岳飞的精忠报国,一定要读柳永的缠绵。
欣赏唐宋时期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不得不看的就是唐诗宋词,这也是汉语言文学审美必须要分析的一部分。
1.3 明代小说的汉语言文学
当汉语言文学发展到明代的时候,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小说,小说和现代汉语的联系更加紧密。小说是以较长的篇幅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吸引人,这也就说明了小说不仅仅要塑造众多形象的人物,也要设计严谨的故事结构。要欣赏小说的话,也是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例如我国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水浒传》,就塑造了一百多位形象鲜明的人物,还描写出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所以说,分析明清的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必不可少的就是这个时代的小说。
2 近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众所周知,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学作品奉献给读者,而随着时代的变革,作者思考人生和观念也和发生改变,不同的时代会给作者带来不同的审美景观。
2.1 十九世纪的汉语言文学
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我国正在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这个时候的文学作品大多数是呼吁全人民进行战斗或者是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在这个时期,我国的文学作品大多注重思想内涵,希望能给人们以启迪的作用。例如,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大多都是对社会现状的描写,并没有用很多华丽的修辞手法,而是注重作品的内涵,希望通过自己写的小说来唤醒国人,借此来拯救这个充满病态的中国和麻木无知的人民。而十九世纪的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就是对思想的注重。
2.2 现代作品的汉语言文学
我国现代的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非常快,文学作品开始反思我国的历史和人性,也会对古代的作品做出一些分析。我觉得,如果要对现代作品的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做出分析,可以说我国现代的文学作品是多种多样的。我国现如今的文学作品大多数作家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或者反应社会现实的作品,所以说,我们如果要分析现代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要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带入作品,不然不会感觉到它们真正的魅力。
而且现如今,科技高速发展,有很多人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的质量却层次不齐,我们一定要学会分辨出好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才能学会对现代的汉语言文学做出审美。
其实,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是要把内涵和形式结合起来,而且只有当文学作品上升到一定境界之后,才可以算的上是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例如,孔子的思想、李白的诗、李清照的词、四大名著等,经过了时间长河的磨炼,成为了真正可以流传百世的作品。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可以发现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的特点。而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审美研究,需要我国的众多人士一起参与,才能赋予汉语言文学一些新的审美意义,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才能让汉语言文学走出国门,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锦昌.汉语言文学中的艺术与审美[J].网络导报 在线教育,2012年(41)期.
[2] 朱元英.对汉语言文学的审美问题的研究和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4年(24)期.
[3] 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重要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25-01
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继承并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丰富自身精神世界,提高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时展下,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汉语言文化学习的热潮给其发展带了机遇,抓紧研究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相关内容刻不容缓。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建议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一、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重要性概述
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应该是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幼儿时期就给予他唐诗宋词的熏陶,这实际上就是汉语言文学学习的最初阶段。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实践者,在潜移默化之中都要接受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熏陶。虽然在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被单独列为独立的语文学科,但这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满足汉语言文学学习的文化层次上的需求,要想进一步挖掘汉语言文学学习的深刻内容,还需要每一个汉语言文学学习者的共同努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巨大的浪潮。统计研究显示汉语的学习人数一直处于世界的第一位,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学校中开设了汉语言文学的科目,这无疑给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开创了新的局面。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有很多内容都已经走向世界,被世人所认知推崇,如中国的文化、哲学、科技、艺术等等。这一方面是中国与世界额度交流日益频繁,另一方面也是各国汉语言文学学者的共同努力,这对于推动中国与世界额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无论是中华文化自身内部的发展要求,还是国际上对汉语言文化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对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繁荣,还是对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来说,学习汉语言文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在当前的教育体系当中,可以考虑将我国丰富文学遗产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化,融入到教材当中,不仅仅局限于那些教材以内的文学内容,还应能够进行拓展和独立的思考,形成丰富的汉语言文学学习体系,以此来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和内涵继承并发扬。本文针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策略给予以下建议。
二、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策略建议
1.增强学生的审美、阅读能力。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其性格和观念也都不同,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对阅读的内容进行个性的反应,例如对自己喜欢的部分或自己认为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分享,这当然可以是突发奇想,通过分享增进自己的见解。
2.著作的大量阅读。汉语言文学的作品,很大部分都是源自具有较高文化积累的作家手中,作家将自己的表达融入著作中,这同时对著作的阅读者来说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阅读者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才能更为深入地了解文学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才能对阅读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于经典著作的阅读教师要先对其进行筛选,保证作品同学生的文化、年龄相匹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吸收作品中的净化,深刻的额感受到我国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3.语文课本变为读本。对话关系普遍存在于汉语言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例如,学生在与教师、在与课文、在与同学进行对话等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后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课堂中的分享体现出大多数学生共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再进行解答会有很好的针对性,能够把学生的阅读情况真实清晰的反映出来,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处理。
4.激励学生表达口语。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够熟练的运用,所以教师必须要给学生锻炼口语表达的机会,只有勤加练习才能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例如在早读结束之前开展“我是小记者”的活动,让学生把前一天晚上所了解的新闻进行叙述,不辅助书面上的记录内容,而是把自己了解到的新闻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通过在全班同学面前的表述,学生一方面能够对国家大事进行了解,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的热潮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无论怎样,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重要性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人的努力。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需要较大的时间投入,掌握优秀的学习策略是成功学好汉语言文学的关键。本文在综合分析汉语言文学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者参考。相信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逐渐增大,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将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赵国景.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J].青年文学家,2013(05).
摘 要:汉语言文学教学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部分,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中职院校虽然在定位上侧重于职业技术教育,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大部分中职院校都将汉语语言文学作为必修课程。但是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中职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很大问题,因而必须从教学方式、师资培养等多方面来改革汉语言文学教学,以此来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人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
人文素养指的是一种全面发展的能力,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指的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多方面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能力培养以及个性思S的发展,尤其注重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双方面的培养。根据语文课程的相关教育标准规定,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应当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明确了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内涵素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学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既可以提高对汉语语言理论知识的掌握,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同时在感悟中国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的传统学科,从小学到中学阶段一直是学校的必修课程,到中职或者本科阶段后,汉语言文学在不同学校内的开展情况各有不同,有的成为必修课程,有的则成为选修课程。从汉语言文学的本质看来,其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各个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是时展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学科。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之下,企业需要的人才往往是复合型人才,除了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也强调人才的其他能力,这就包含人文素养。这些都说明,在高中院校中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发展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中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中职院校的改革,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收到就业压力激增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不少学生,甚至教师自身都认为汉语言文学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基本理论只是的传输,包括文章结构、写作结构等。有时,一些教师会适当的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阐述,但是仍旧是按照考试的答题模式来进行讲解。学生若不能理解教师所说的内容,就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内容,缺乏人文关怀。
这种不适当的教学方式,是与时展需求相背离的,也难以满足时展要求。在当前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人文素质的教育理念虽然多次被提到,但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很多青年人过于追求物质文化,忽视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公德道德观念淡薄,个人主义盛行,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最主要都来自于学校家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从长远看来,会对学生的成长发育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因而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加入人文素养的内容,以此来改善素质教育的现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首先,中职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当把人情关怀放在首位,强调用情感来培育学生仅仅使用专业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教学观念,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专业知识的教学,虽然可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却难以让学生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必须把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首位。要增加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对美与道德的判断能力。通过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来感染学生,达到人文熏陶的作用。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不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这是因为单纯的应试教学模式,脱离了学生情感心理的需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从学校层面来看,还应当加强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训练。只有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了,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
四、结语
由于我国中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往往为职业技术培养,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忽视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导致学生在人文素养上往往出现匮乏的现象。不少中职院校中虽然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无论是从学生还是从教师深层面来看,该项课程的开展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少教师把上课看作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就极大影响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序开展。新时期以来,随着中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开展,越来越多学校逐步明确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师资力量培养是很多学校的做法。在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明确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方向,让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展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娟娟.对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2]王蕾滋.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J].新西部,2016(04).
[3]孙静.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08).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151-01
前言
汉语言文学对我们日常交流、沟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好汉语言文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高中阶段的汉语言文学,其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这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形式的汉语言文学,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意义
对于汉语言文学,我们从小就有接触,如在小学、初中阶段,通过古典故事学习汉语言文学,或者通过古诗词学习汉语言文学,因此,对我们学生而言,汉语言文学是我们接触最早的东西。对于高中汉语言文学包括古代诗词、现代散文、小说等各个领域,学好高中汉语言文学不仅能为今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提高我们的精神内涵,这对我们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对国外语言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如英语、韩语、日语等,我们有很多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我们从小就接触了,现在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学习,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英语、韩语、日语等国外语言上,忽视了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造成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学好汉语言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策略
2.1确保学习的系统化
对于汉语言文学,其基础是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必须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只有构建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结构,才能获得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效果。因此,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首先应该对汉语言文学内容进行整理,组建知识架构,从而保证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良好记忆和衔接。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时,应该坚持基础—提升的原则,只有打好汉语言文学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高层次汉语言文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系统化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时,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否则就会造成汉语言文学学习不完整,举例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同学会忽略汉字、词组等最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学习其他内容时,往往会因为汉字、词组等基础知识学习不到位,从而对其他内容的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其次,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应该明确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顺序,这样才能在实际学习中针对性进行,才能在学习中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另外,系统化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时,还有助于我们记忆,有很多同学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认为记忆是一个难点,有很多知识难以记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记忆汉语言文学知识时,并没有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没有对知识进行理解性记忆,也没有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样记忆起来就会感觉很困难。通过系统性学习汉语言文学,能帮助我们构建一个完善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结构,这就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记忆有极大的帮助。
2.2抓住学习重点
对于高中汉语言文学,其内容十分丰富,理论知识比较多,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十分繁杂,这就要求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学会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抓住学习重点,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侧重点,汉语言文学也是如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针对汉语言文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在我看来,汉语言文学的重点有三方面,一是名词术语,这一方面主要是学习汉字、词汇、拼音,这也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二是汉语言中的关联词、连接词,在汉语言文学中往往会利用一些关联词进行句子之间的衔接,学好这些关联词,对于日常生活的交流、沟通有极大的帮助;三是对句子、句式的分析,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拼音、词汇、句子、文章的学习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只有学会了句子、句式,才能更加准确的理解文章。
2.3注重动手练习
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仅仅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及学习重点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动手练习,只有经过实践的理论知识才能得到证实,才能真正转换成我们的东西,因此,在实际学习中,我们必须注重动手练习,在练习中寻找是否有遗漏的知识,以此来提高汉语言学习效果。
3、总结
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必须确保学习的系统性,加强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力度,并注重动手练习,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汉语言文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针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其他同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国景.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J].青年文学家,2013,(05):165-166.
[2]刘萍.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