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1 08:20: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作风建设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作风建设是党建的永恒主题,也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必要条件。在国土资源工作实践中加强作风建设,是服务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需要,是加大国土资源工作力度的需要,是提升执行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国土资源队伍的需要。1.作风是服务好经济发展的关键国土资源部门是权力部门,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有为,有为才有位,必须始终把深化作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贯穿工作始终,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作风的好坏,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部管理的治与乱、外部形象的好与坏、违法违纪行为的多与少、工作目标实现的好与坏、服务经济效率的高与低密切关联。作风好,则正气升,团结紧,效率高,社会形象好;作风不正,则履职不到位,工作出差错,组织不满意,群众不认可、不支持。2.作风是塑造好部门形象的抓手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风与部门形象密不可分,作风塑造形象,形象反映作风。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将作风建设的要求内化为修身洁行的不懈追求,外化为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有破有立,敢为人先,奋发有为,通过“讲学习、讲规矩、讲团结、讲担当、讲服务”提速增效,引导干部职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直接服务群众的实践中锤炼出好作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3.作风是建设好干部队伍的引擎下城正处在打响“一大行动”、实施“两大战略”、开拓“三大空间”、依托“四大载体”、壮大“五大产业”的战略关键期,干部队伍是发展的“关键资源”。“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条标准是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干部队伍的基本遵循。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以扎实的“好作风”,来建设过硬的“好队伍”,培养出一批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干部队伍,不拘一格地选拔出一批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正气的干部放到重要岗位。
二、必须正视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干部队伍身处执政最前端,面临着严峻考验,距领导的要求、群众的期望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学习不深机关学习的氛围不够浓厚,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欠缺,导致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和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等问题的存在。“怎么干、干到哪里、如何保证干好”思考不周,有的即使有了计划,也是大而化之、简而化之,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等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2.办事不细心思不在工作上,精力不在干事中,认为当下“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存在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慢作为和服务意识转变不彻底等现象。当甩手掌柜,对上级的部署上级怎么安排就怎么干,对下属时常无原则地“体谅原谅”,导致有些重大活动有始无终,部分重点工作推进不力。3.落实不力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的意识不强,勤奋工作、主动作为还没有成为自觉行为,在执行上,简单化执行、选择性执行和不逼不干、不推不干现象仍然存在。缺乏团队精神,遇到重点难点问题不是一哄而上而是一哄而散,有的是躲得远远的、撇得干干净净的,认为牵头就是你干、配合就是甩手,相互不支持、相互不配合的现象时有发生。4.担当不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风险大,导致在处理敏感问题上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怕”字当头,“推”字从之。存在怀念过去那种宽松的时代、美好时光的思想,导致是非观念淡薄,不敢坚持原则、缺少纯洁正气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把握“五个坚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作风建设是总揽全局的一项工作。抓好作风建设,必须把握“五个坚持”,实现好作风依工作成效来体现,新辉煌靠作风来成就。
1.坚持倡导良好风气
风气是旗帜,是导向,是引领干部职工工作前进的方向。重点要倡导“”:一要倡导团结之风。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二要倡导务实之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三要倡导廉洁之风。廉洁自律,严刹歪风邪气,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国土资源部门形象的人和事严厉查处,毫不留情。四要倡导高效之风。精简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2.坚持领导以身作则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班子必须坚持自己带头,从领导做起,从主要领导做起,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重点要做到“四带头”:一要带头言传身教。要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党员干部,真正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二要带头接受教育。要在学习教育中把自己摆进去、从自己做起来,自觉先受教育、先行改进。三要带头遵守制度。要求别人做到的,领导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领导坚决不做。四要带头服务群众。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带头察民情、促民主、解民忧、惠民生、促民富。
3.坚持制度管人管事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重点要做好“二完善二深化”:一要完善执法清单。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土资源管理40项行政权力事项网上办事流程、规程、需提交的材料、办结时间等程序的优化。二要完善责任清单。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土资源管理12项部门职责和7项与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以及10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6项公共事项等责任清单。三要深化人事改革。要进一步深化竞争上岗机制,通过竞争,把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调动干部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四要深化建章立制。要进一步深化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修订完善已有制度,与时俱进地拟定行之有效的履职尽责等相关制度,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有效推进工作落实。
4.坚持执行奖罚并重
抓作风建设,就要奖罚分明。重点要“两手抓两手硬”:既要一手抓奖励先进模范,把挖掘和宣传典型事迹作为作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树立正气,形成好的导向,鼓励干部职工多想事、多干事、干好事、干成事。还要一手抓严惩坏人坏事。对违法乱纪行为,从严从快查处。对违法违纪行为,行为人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以示警戒,起到教育作用。同时要做到奖罚两手硬。要做到功过分明,不能相抵。在此问题决断上除党组和主要领导下决心外,还需要有一个战斗力强的纪检监察机构,更需要有一支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队伍支撑。
5.坚持自觉接受监督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跟大家讨论关于就业局作风建设,我演讲的题目是:无私奉献,从我做起。
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她像甘泉一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窝;她像冬日的阳光,为人们带来温暖;她像满山杜鹃花,给人间送去芬芳。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无私奉献的人数不胜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作了一个形象的诠释,陈家顺就是其中的一个。
陈家顺,现担任着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以及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在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这一职务时,陈家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用心服务,开展创造性工作。为了摸清农民工的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具体情况,从2007年9月开始,他先后到过5家用工单位,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几年下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的共计678家用工单位,共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交好的企业信息。他在调节民工和用工单位方面做了不懈努力,特别是涉及到农民工利益的纠纷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为了民工利益据理力争,勇于维权。4年来,为农民工调解共780余起纠纷,为农民工挽回损失16万余元。他的带领下,义乌工作站逐步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劳动力向省外输出的起点。陈家顺全心全意为农民工服务的感人事迹,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称赞。
作为一名就业局工作者,学习陈家顺精神,就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把作热情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把工作过程转化实际行动。要像他一样,始终心怀群众,把群暖挂在心上,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诚的付出。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陈家顺为榜样,把“无私奉献,从我做起”做为自己的行动目标。围绕就业工作,迎难而上,对人民群众实施具体可行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人数增长,确保就业局势的定。我将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事,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的排查和摸底工作。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更换、登记、发放等;向失业人员大力宣传创业扶持优惠政策,把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就业困难的现象,鼓励和扶持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员自强自立、自主创业,进而拓宽他们就业之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搞好就业服务工作,面对就业人员我们要做到细心、耐心。加强就业管理,营造良好就业环境。从实际出发,做好周密的就业计划、注重创新、重实效,广泛开展一系列就业活动,解决群众就业问题。
关键词:民间舞蹈创作 采风调研
一、民间舞蹈创作与采风调研的关系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以及他们的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与愿望。”民间舞蹈编创便是以传统“语汇”为编创对象进行舞蹈创作与编排,采风调研是将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发掘、整理的一项传承民间艺术遗产的前提工作。“采风”源自于民俗学调研方法之一,是相对有技术操作性的一项内容。现用以民间舞蹈文化的探究与舞蹈素材、作品编创来说,“采风调研”主要是对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发生场景、事实动态与发生原因的纪实调查与记录。因此切实可靠、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采风调研”工作,可为民间舞蹈创作提供更深层与真实的历史记忆与传统例证,使民间舞蹈创作不至“漂浮与空,无根无据”。正如“从民间来,到民间去”一语所释,对于民间舞蹈创作而言唯有坚持实践出真知,深入了解、切实实践、扎根一线,才能真正发掘民间舞蹈艺术的魅力所在,进而创作出更具传统特色的民间舞蹈作品。
二、民间舞蹈编创前期的采风调研现状
“采风”一词,“是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语出隋 王通《中说问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最初为统治集权服务,统治者主要通过采录歌谣以来了解民众民情,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说回中国民间舞蹈采风调研工作,最早开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主要是由我国戴爱莲、贾作光、赵得贤等老一辈艺术家、舞蹈家及积极进取的文艺骨干开创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热潮,舞蹈文化的大力发展,舞蹈学科建设的逐渐完备。舞蹈工作者c舞蹈研究者更是纷纷效仿前人先行之路,深入田野进行实地采风调研工作。无论是对民俗文化、舞蹈素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还是寻找传承人拜师学艺,现今舞蹈领域中的采风调研工作仿佛也只是在模仿前人的局面,大多还处在对于舞蹈本体之舞蹈动作的模仿状态,而缺乏扎实的理论支撑与指导。其中民间舞蹈编创者进行采风调研工作相对民间舞蹈文化研究者来说,更多是带有对舞蹈动作收集、模仿的目标性。因而对民间舞蹈文化背景、发生环境、风俗习性等特征的了解甚是微弱。这对我国民间舞蹈创作的发展产生着极不利的影响与不积极的专业导向。针对这些显性问题,做出对比研究与分析才可更明确的寻找到弊病所在,加强警戒与提高。
(一)“走马观花”式体验调研
在早年间的田野调研中,多因交通通讯的不便利因素,往往需花费不少时日停滞在路上长途跋涉,风餐露宿,但这种慢节奏的调研历程也显现了它的有益之处,在调研工作者未到达所要采访艺人之处,未开展调研工作之前,便已循序渐进地融入进了当地鲜活的民族生活环境中,待到具体采访调研艺人时所获采访信息,便更像走进了民间艺术宝库,如获珍宝,深知其来之不宜,更加深入与真诚的扑身其中,深入调研记录与整理。时至今日,通讯交通等传媒信息,高速更新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民族艺术调研者有了较前人更为优胜的便利条件,可以通过网络或多媒体平台获取丰富咨询的同时,却对这珍贵的民间调研工作变的不在那样纯粹与真诚。多半流于表面的在调研地拍摄视频及音频资料后,便草草了事,发掘所需素材后,便急于创作发展,对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生成等不再做深入了解与研究。这种“走马观花”体验式调研活动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民间舞蹈编创者来说,这种“急功近利”的调研方式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乎儿戏且极不负责。
(二)“无备而来”式盲目调研
对于民间舞蹈创作中的采风调研环节来说,调研者更多的关注在民间原生舞蹈身体体态及动律的记录、整理之中。而忽略其身体语言族群生活中的语言环境与语言背景。田野调研中,前期文案资料准备工作的稀疏与不深入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田野调查是针对特定地域、族群及个人,通过实时观察、寻访、交流、参与等途径,获取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的实践工作。而前期对所调研目标的理论研究是支撑实践顺利、清晰进行的先行条件,对所调研对象的前期了解可帮助调研工作者更有条理性与针对性的进行访问与交流,对采风调研地区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期了解,可对其特定区域文化特色有一宏观把握。于民间舞蹈编创者来说,“无备而来”的盲目式调研是极不可选的,只有对当地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民间禁忌、敏感话语等伦理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与深入,才不会是带有个人色彩与价值观地,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盲目筛选与摘抄,这种文化尊重是建立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之上的。是对采风调研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对民间传统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对所编创民间舞蹈作品中“传统血脉”的时代召唤。
三、采风调研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学风建设 学生主体性 解决对策
一、学生主体性作用研究综述
在高校学风建设的组织平台上,传统模式主要以学院、系和班级为主体,强调以垂直的管理组织层层落实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这些措施一般包括课堂“三线点名”――班级考勤小组全点、任课老师抽点、辅导员随点的制度,在课堂真实统计学生课堂出勤率,等等。当然,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学生课堂出勤率的控制,然而,其不仅耗费了较大的精力在课堂出勤环节的监控上,而且未必能够有效地扣住学风建设的根本环节。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风形成的内因。哲学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研究学生因素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明确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对于高校建设优良学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分制下“同班不同学”的现实,使学籍上的同班同学可能因选课的教师和课程安排不同而不在一起学习。因此,学风建设必须由以往强调由院系主导的垂直管理模式转变为发展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为主的模式。
高校学风建设一直是学界广泛关注的命题,关于学风建设的研究成果中,主要分为对策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两大类别。二者都存在一些不足:对策性研究没有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着重于针对个别情况的解决办法,不能深刻挖掘学风建设的发生机制及其学理性根源。理论性研究注重理论分析,而缺少对学风建设现实案例的全面深入调查统计,研究结论较为空洞,对现实指导意义不大。本文依据当前高校学风情况调查统计的数据,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理论分析解决当前学风建设中存在问题,对建设优良学风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学习因素分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基础之上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学习既有智力因素的支持,又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一)智力因素。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思维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工作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与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后天的教育对智力因素很关键,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培养、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积极的社会实践都能促进智力因素的提高。智力因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智力支持,往往表现在能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握大学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效地利用课堂、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资源和以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资源,有效地提高自学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对智力的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那些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在学生的学习中具体地体现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纪律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动力和调节作用。学习目的是学生的理想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主要解决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这是优良学风形成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是学风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学习目的主要集中体现在学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中。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学习态度有端正和不端正之分,比如扎实认真、勤奋好学等,就是学习态度端正的表现。相反,不求进取、旷课逃学、作弊抄袭等都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乐趣和体会知识的价值的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喜好和专注程度。学习兴趣浓厚,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反,学习兴趣不大,即使主客观条件再好,也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纪律是学风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学生学习的行为规范,是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制度保证。学校必须通过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的学习由他律逐步转化为自律,内化为学生的行为模式。所以,观察一所高校学生遵守学习纪律的状况就可以得知该校的学风状况。
三、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
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发现某大学学生出现学业危机的显性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沉迷电脑游戏,占25%;(2)社团活动及兼职过多,占20%;(3)学业基础较差,占17%;(4)专业认同及学习兴趣低,占15%;(5)家庭变故、经济压力或身体有既往病史,占10%。另外上课出勤率差、作业抄袭胡乱编造和考试作弊等现象比较普遍。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大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方法不正确。某大学遭遇学业危机的学生中有17%学业基础较差,并不完全适应大学的选课制度、上课方式和学习方式,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无法形成自学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能应对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在遭遇学业困难时,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被动和无助,不能主动寻求相关人员的咨询与帮助,也不能得到专业教师及时有效的关注与辅导,因而逐渐陷入学业困难的恶性循环中。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某大学遭遇学业危机学生中有20%社团活动及兼职过多,职业生涯规划定位不清晰,不知道自己将来想从事何种方向的职业并承担何种社会责任,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这成为学生陷入学业困境的另一主要原因。
(三)学习兴趣低。某大学遭遇学业危机学生中有15%并不了解和认同自己的专业方向,对于自己所在专业的学科知识构成和基本课程框架缺乏清楚的认知和了解,更不知道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因此造成学生专业方向感模糊和专业意识欠缺,对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低。学习“压抑”和大学“无聊”,并由此而导致的沉迷电脑游戏成为影响学生学业的主要显性原因。
(四)学习纪律差。部分同学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和不假离校等,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有的学生听课嫌累,实验嫌烦,作业嫌多,考试嫌难,希望学习没有要求,没有难度,没有约束。上课时不做笔记,甚至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做实验时不求有所创新,只求蒙混过关,有的照抄数据,或者编造数据;做作业时不求学通弄懂,只求应付了事,有的照抄别人的作业交差,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做;考试时作弊,考试后还有学生公开找老师要分,如果不满足其要求,就威胁、谩骂老师。
四、解决学风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高校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学风建设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展需要多方位的渠道和措施相匹配。
(一)加强学习方法教育。高校举办高质量的学术讲座,施行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学改革、丰富的第二课堂和积极的社会实践,能够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发展。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治学方法,把握大学学习的各个环节,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有效地利用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和网络,提高自己自学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通过选修课、双学位和跨校选课等学习环节来有效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二)确立发展目标。发展目标的确立是激发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动力源泉。我们可以从人生理想志向、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阶段目标三个层次认识学生的发展目标。三者相比较而言,人生理想志向的内容更为全面深刻,作用更为深入持久;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更为核心关键,作用更为基础适时;学习阶段目标内容更为具体明确,作用更为直接迅速。因此,学校应引导大学生确立高远的人生志向、科学的职业规划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谐健康的人格特征,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三)提高专业认同度。建议以学院和各系教学单位为主体,邀请本系教授分别从专业的各个方面介绍专业方向、专业特征、专业前沿、专业课题和专业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尽快找到专业学习的切入点和专业入门要领,使学生在认识学院和系教师的基础上,凝聚和加强专业认同,提高专业兴趣,避免错过专业入门的好时机,从而导致专业疏离。针对因沉迷电脑游戏已经对专业失去兴趣的学生,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进行意志品质方面的训练,使其先脱离游戏成瘾的状况。
(四)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保障,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改善学风,一定要有科学、合理、严格的管理制度做保障。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用,绝不意味着放任其自由发展。这是因为一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还有待于慢慢成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弱,所以只有通过严格管理,制定相应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为规范和明确的奖惩办法,并且通过对这些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为学生的行为指明方向,才能让学生知道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才能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只有严格坚持以制度管理学生,才有可能做到合情合理、公正公平,才能保证学风建设沿着科学、规范、严格、有序的轨道发展。
同时,这些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不仅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约束力,而且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利于学校规范学生的主体性,并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进一步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当然,在制定和实施管理规章制度过程中,要注意促进学生自信心和自制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尽量避免制度过于细化苛刻,导致学生对制度产生依赖或叛逆等不利影响,从而使规章制度真正起到“管理强化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巫晓琼,陈海英.独立学院学生课堂出勤率与学风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2010,(8).
(吉林农业大学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摘要:“3+1”工作模式是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本文在论述加强实行“3+1”工作模式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3+1”工作模式运行现状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其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从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吉林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3+1”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118—02
收稿日期:2014—07—18
作者简介:李广艳(1969— ),女,黑龙江绥化人。吉林农业大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理论。
曲爽(1986—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农业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本原理。
吉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吉办发[2010]35号)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大量细致的要求和安排,强调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和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即“3+1”工作模式是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出的一项新举措,是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和制约,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认真落实和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三项制度和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民权益、落实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重要保障。[1]
一、加强实行农村“3+1”工作模式的重要意义
吉林省实行的农村“3+1”工作模式切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心意,让基层党委、政府在农村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了总抓手。“3+1”工作模式是化解农民与村干部紧张关系的“减压器”,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改善民生的“助推器”,它的实行使农村基层政府科学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
(一)探索了农村基层有效预防腐败的治本措施。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使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六步工作法”的推行使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三资”服务中心的运行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群众评官的方式使民主评议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2]
(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权对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村里重要事项决策情况、村务财务公开情况、“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在监督中发现问题,可以建议村“两委”召开会议,商议解决,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三)村干部的权力得到了有效的制约、规范和监督。村里决策重要事项必须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履行“六步工作法”程序,否则,乡“三资”服务中心不予资金拨付;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都对财务收支账目进行审核,不合理支出和不合法票据坚决不入账,村干部“家长制”作风得到转变。
(四)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提高了,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得到增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得老百姓心气更顺,求富意识更强。
二、农村“3+1”工作模式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3+1”工作模式运行的现状
按照吉林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3+1”工作模式的要求,吉林省各乡(镇)和涉农街道基本全部建立了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并且按照上级要求开始运行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各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能够认真地对村级重要事项进行监督,对不合理的监督内容予以纠正,重点纠正了票据不规范、违规使用土地征收补偿金、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但“3+1”工作模式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个别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主动监督的意识不强;个别村干部由于个人素质的原因,对一些政策理解不深入,认识有偏差,回避监督;个别村干部为老百姓服务的意识不强,为个人、为亲属谋私利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二)“3+1”工作模式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在村干部中“一言堂”、“家长制”作风比较严重,村里的一些大小事都由村书记、主任个人说了算。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对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委员会的作用。
2.“3+1”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有些村干部对工作采取“老好人”态度,不愿意得罪人;有些村干部钻制度的空子,遇到问题,不会积极阻止错误的发生。
3.农民参与监督的意识不强。“3+1”工作模式的运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农村“三资”的管理和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但民主监督的主体不应该仅仅是监督委员会的成员,更需要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去。
落实“3+1”工作模式作为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任务。在清醒地认识到“3+1”工作模式落实中存在问题的同时,要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针对问题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切实抓好和积极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三、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实行“3+1”工作模式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
一是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廉政诫勉谈话、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不断加强农村党员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党在农村实施具体政策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二是深入开展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业务培训。各(县)区及乡(镇)纪检监察机关要定期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监督职责、监督内容、监督形式和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业务水平。[3]
(二)加强农村“3+1”工作模式制度建设
全面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勤廉双述”民主评议制度规程和工作台账等相关制度,将制度建设贯穿于“3+1”模式的各个环节,做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建立村务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廉政文化宣传活动
近年来,部分农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不断为自己和身边人谋取私利,腐化堕落的现象加重,严重侵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党委应当整合本地资源,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党员干部及农民群众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宣传工作;[4]结合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宣传栏、村委会广播、村情小报、政务微博、微信等形式进行廉政文化教育,不断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
“3+1”工作模式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落实“3+1”工作模式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针对“3+1”工作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扎实地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切实的贡献。
[
参考文献]
[1]贾鑫.我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王社民.为农村发展稳定服务——全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综述[J].中国监察,2010(16).
[3]徐淑玲.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攀登,2008(2).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 立体化管理 学风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39-01
1 引言
高校如若想要实时培养复合型人才,避免和社会需求产生任何冲突迹象,就必须竭尽全力进行学风建设。相比之下,大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社交的核心区域,更是他们彼此交流最为频繁的场所。特别是在经过高校学生和后勤管理体制持续改革之后,公寓在学生成长环节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作用,如今已经成为高校后勤和行政管理的结合点,同时更是检验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果的关键环节。而所谓的大学生公寓立体化管理,就是要求以公寓为载体,将爱心管理、部门联动、制度护航、学生参与等多元化管理模式融为一体。所以说,大学生公寓立体化管理对于学风建设有着积极辅助效用,值得深入探讨。
2 大学生公寓立体化管理对于学风建设的具体作用
2.1 令学生在参与公寓管理事务中树立上进心态,这是优良学风衍生的基础
安排学生参与到公寓环境建设事务之中,能够激发出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满足不断提升的成才需求基础上,令他们凭借更加高超的实践应用技能,改善公寓管理方案的针对和实效性。秉承教育和自我教育交互式融合理念,可以说是强化和调试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原则,有助于避免学生在步入高校生活之后产生懒惰、不思进取的问题。与此同时,经过公寓管理事务顺利参与之后,可以令大学生及时树立起助人为乐、踏实肯干的行为习惯,为该类群体今后愈加美好的生活和工作前景绽放,奠定基础。
2.2 改善公寓管理人员行为模式并为学生树立榜样,是优良学风形成的前提
高校公寓管理的主要内容,便是进行公寓环境规划建设,归根结底,其属于一类养成教育的系统化工程项目,因此需要管理主体予以精细化培育,唯独如此,才可以激发学生养成正确生活和待人接物习惯的积极主动性。在此类背景下,对于高校公寓管理主体明显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诉求,毕竟他们日常生活和管理活动中的任何举动,都会被大学生关注。所以说,今后作为现代专业化大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务必要时刻展现出优质化的管理和生活模式,树立起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并借此促进大学生绝佳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结果。
3 借助公寓立体化管理途径强化学风建设实效的细节
3.1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促进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融合
这里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求公寓管理中的不同内容都要以学生学习、生活、发展、成才为基础加以布置拓展。其中学习的内容将细化为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和社会公德等,为了令公寓尽快转化成为大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阵地,就必须考虑在公寓内建立起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令学生在公寓中的一切行楸硐侄寄芄缓徒窈笞酆喜馄澜峁相互挂钩;而指导教师也可实时观察学生心理状况,保证定期组织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保证学生今后能够快速转变观念、正确对待各类我呢提,并且养成妥善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社会实践技能等,为日后成为国家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至于在公寓管理过程中,则要注意明确职责,尽量保证物业和学生管理的分开进行。因此,可以考虑安排后勤机关承担物业管理事务,而学生工作部门则负责处理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工作,同时要求两类机构在特定时期内借助协调会进行工作通报,保证大学生公寓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
3.2 树立管理和服务交互式融合的理念,构建专业化的公寓管理团队
公寓可以说是大学生群体的第二课堂,而公寓管理人员则是学生的第二指导教师。作为一个优质化的公寓管理主体,尽管不能在课堂上授业,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尽好传道解惑的职责,令学生能够豁然开朗并且至此积极向上。想要达成这类目标,就必须确保这部分管理人员时刻树立起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为了充分调动大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学校领导可以考虑进行学生意见箱设置,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保证在第一时间内掌握不同学生需求和建议,将学生的监督作用发挥到极致。再就是定期开展工作点评和例会活动,强化对公寓管理团队的指导力度;最后就是针对不同公寓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机制匹配,同时不断加大考核力度,借此将各级公寓管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予以全方位调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公寓立体化管理,对于学风建设的确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效用。因此日后需要校领导能够不断强化对该类工作内容的重视力度,及时聘请一些素质较高的人员来担任学生公寓管理者职务,并利用他们合理的榜样示范作用和人性化管理服务模式,校正大学生群体思政意识和日常行为习惯。长此以往,发挥出各级公寓管理的联动效用,为日后良好学风的形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为春.学校的立校之本――学风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31(03):118-130.
[2] 涂华华.浅析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和策略[J].科技信息,2010,16(03):77-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7.082
良好的学风就是广泛地加以学习探索、详细地施教引导、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认真地实践。学风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面貌,是师生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它代表了一所高校的治学精神。民办高校学风建设是搞好民办教育的根本,是民办高校办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加强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除了办学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之外,学生干部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所以在高校学风的建设中,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影响,对于广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目前民办高校学风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全国已有各类民办高校300余所,他们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承担了三分之一的培养任务。但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教学管理和学风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目前社会上对民办高校还存在着偏见,认为民办高校收费高,就是为了盈利,学生在民办高校就是为了混张大学文凭,学不到什么知识;还有人认为学生在民办高校就是学个谋生手段,有个一技之长就可以了,其他方面的学习不重要,所以在学生进入民办高校之前,家长和学生选择专业的功利性很强,种种社会偏见和认识使得民办高校学风建设难度加大。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自觉的学习态度,更缺乏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对于专业课只求及格水平,很少考虑学以致用。
1.2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性缺乏
很多同学没有意识到,大学是个提升自己能力的加速器,再也没有哪个学习阶段能和在大学中对自己各方面知?R的提升相比,反而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经历用作学习以外的事情之中。现如今各种娱乐场所和娱乐方式数不胜数,各种诱惑充斥在学生的心中,影响着他们。很多的同学在课后会选择看电影,谈恋爱,逛街,上网等打发时间,而没有选择提升自己的能力。很多同学缺乏对未来清晰的定位,也没有制定关于自己的学习计划,所以对于学习方面没有目标,甚至觉得上课作用不大,因此缺乏学习动力,形成了应付老师、应付考试的不良局面。
2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1学生干部在学习上的引领作用
高校要将学风建设实施到位,必须让班干部认识到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班干部在思想上认清并积极配合学校的学风建设,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学风建设的进程才能得以推进。有他们的引领,影响宿舍同学,乃至整个班级的同学们,通过学生干部的“标杆树立”潜移默化地让所有同学都意识到班级良好学风的重要性,并一起努力去实现它。
2.2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上的实践作用
学生干部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项学风建设活动中,以身作则,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配合学校和老师,督促并监督同学们遵守课堂纪律,考勤制度,宿舍条例等。组织同学们多参加一些学术报告会,听名师讲座,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各项学术活动。同时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以身作则,认真听课,拿出优异的成绩,并激发身边同学们的学习激情,形成“比、学、赶、超”的优良学风。
3积极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3.1协助老师做好新生教育工作
高年级的学生干部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协助老师做好新生进入大学的思想工作和各种事务性工作。新生初入学校,一切都是模糊的,所以急切的需要一个引路人来给他们指引方向,而这些优秀的班干部则是最佳的人选。他们优异的成绩,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为人处世的能力能让新生知道他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并给新生们树立一个目标,努力追赶这些优秀的学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高校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培养高年级学生干部友爱,关心,负责任的态度,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地为同学服务。让优秀的学生干部作为辅导员助理或者新生帮扶联系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指导新生树立正确地学习目标,引导新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让他们从入学起就形成良好的学风氛围。还可以举办学生干部经验交流活动,带动新生尽快找到自己大学的学习目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
3.2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学风建设中要联系民办高校的实际。由于民办高校受到招生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纪律松散,自律性较差。因此“树立标杆”在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尤为重要。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形成优良学风的保障,民办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干部培养起来,树立标杆。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辅导员老师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干部学习和培训,在日常班级工作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还要重点培养班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系统培训能够将学生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学校总体的与人目标上来,让学生干部争优创先,带领其他同学一起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在培养学生干部工作中,学院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关键词:铁路、无缝线路铺设、维修作业方法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铁路轨道由钢轨、轨枕、联接零件、道床、道岔和其他附属设备等构成的建筑物。轨道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适应铁路重载、大轴重的要求。由于无缝线路平顺性和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维修工作少,所以,在铁路中被广泛使用。
二、铁路无缝线路铺设施工
1、铁路无缝线路单元轨节的铺设
(1)无缝线路铺设前,必须进行结构设计,无缝道岔、特殊桥梁上无缝线路须进行特殊设计,并有公司认可的设计文件。铺设前分公司要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配合及安全管理协议。
(2)在公司的委托下,分公司应选派合格的驻厂、驻队人员,做好焊轨和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
(3)无缝线路铺设施工过程中,分公司选派专门配合人员,负责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检查。
(4)施工单位按设计文件要求和技术标准做好无缝线路铺轨前的前期配套和线路整修工作,并按规定和实际情况埋设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埋设的位置提前与分公司商定。
(5)施工单位必须在铺设前对现场联焊接头进行探伤和外观检查,达到规定的焊接标准要求。由分公司派专人确认,必要时可进行复核。对有伤的线下焊头要切下重焊,禁止带伤上线。一旦发现线上焊头伤损,必须临时上夹板加固,并申报施工封闭点重新焊联。
(6)根据大维、维修规则的有关规定,备足常备材料、专用工具及有关抢修机具。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单位在正式验交前向分公司移交备用材料。
2、无缝道岔的铺设与焊联
(1)无缝道岔铺设前要根据本地区的轨温变化幅度和轨道情况进行结构设计,确定锁定轨温范围和加强项目。
(2)无缝道岔内钢轨要线下铝热焊联后整体上道,焊联后必须及时对焊缝进行探伤。
(3)无缝道岔内焊联时应将扣件松开释放应力并拉方尖轨、调整限位器。
(4)无缝道岔铺设前必须按规定和实际情况预埋位移观测桩。
(5)对车站一行一端的多组无缝道岔的焊联,在施工能力不足时,可在连续几日内完成,但必须控制在相同锁定轨温之内。
3、施工锁定轨温
(1)锁定轨温与温度应力的关系
无缝线路内部的温度应力和现场轨温,锁定轨温Ts之间的关系:
式中:为锁定轨温,T为施工轨温,E=2.1x105MPa
钢轨线性系数x10-5/℃
x(TS-T)MPa
由此;与之间为线路关系,为正值时表示无缝线路内部产生拉应力,为负值时表示无缝线路内部产生压应力。
(2)施工锁定轨温是铺设焊接长钢轨时的实际锁定轨温
采用换轨小车铺设焊接长钢轨,通常取其始端和终端入槽时所测定的轨温平均值, 即t锁 =(t始+ t终)/2,同时要求始终端就位时的轨温必须控制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否则应待轨温适宜时,将焊接长钢轨放散应力后重新锁定。
通常把一次铺设的轨条长度叫单元轨条。跨区间无缝线路由于施工技术条件和运营条件所限,不可能在一个天窗时间内一次铺设完成(一次仅能铺设1~3 km) ,只能把区间无缝线路分成若干单元轨条。两单元轨条间的焊接必须在线路上进行,而且要求每单元长轨在焊联后的锁定轨温相同,焊联时保证锁定轨温不超限(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是关键。这就需要配备有较大拉伸能力的焊接设备或性能良好的拉伸机。由于区间无缝线路不是一次完成铺设,要使整个轨条温度力均匀,即锁定轨温一致,在铺设施工中,如何组织施工队伍,安排施工程序,使铺设、焊接、放散应力、锁定等工作有序进行,且保证锁定轨温符合要求,这就成为施工中一个关键问题。
(3)锁定轨温施工方法
①一步连入法
在一个天窗时间内把要铺设的单元轨条始端用焊接法与前一天铺设的单元轨条终端焊连,铺设时同时焊接,同时放散,做到一步到位。也就是说,在认为锁定轨温相符的条件下,新轨引进换轨车龙门之后,换轨车边前进边进行长轨条的始端焊接。这种施工组织难度较大,一般适用于封锁线路铺设和轨温变化不大,与锁定轨温相同的条件。
②二步连入法(也叫插入法)
在一个天窗内,与普通无缝线路一样,在两单元轨条之间铺设一根缓冲轨(龙口轨) 。而在另一个天窗时间内取出缓冲轨,插入经计算确定轨长的正式轨,放散应力,然后进行最终焊接。第二次焊接作业,可以选择在正在铺设新轨区间或相邻区间铺设新单元轨条时的同一个天窗内进行。作业地点间隔以相互施工不发生影响,最好不小于三个单元轨条长。
无论是一步连入法还是二步连入法,焊接时保证锁定轨温不超限(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是关键。
三、铁路无缝线路维修关键作业方法
1、进行无缝线路维修作业,必须掌握轨温、观测钢轨位移、分析锁定轨温变化、依据作业轨温条件作业,严格执行“维修作业半日一清,临时补修作业一撬一清”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制度”,同时做到:在维修地段按需要备足石碴;起道前应先拨正线路方向;起拨道机不得安放在铝热焊缝处;曲线地段起道机应放在上股外侧和下股内侧;列车通过前,起道、拨道应做好顺坡、顺撬;扒开的道床应及时回填、夯实六;作业后要组织全面回检,在炎热天气或作业地段方向不良时,要留人看守,发现异状及时采取措施。
2、铺设前整修
铺设初期所进行的线路整修工作是使无缝线路优越性充分发挥的基本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铺设无缝线路前,根据具体的铺轨安排,应要求工区提前结束综合维修,并有计划的全面整修线路,此类工作于铺轨前#%天内完成。铺设初期主要的整修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加强线路。组织力量,合理安排整修工作,主要内容为拨道、改道与夯拍道床等,尽快稳固无缝线路。其次,整修扣件。接管线路完成后,全面复紧轨枕扣件一次,锁定线路。再次,按照标准整修扣件,及时改正不良方向与轨道距离,并组织一支专业组,对线路进行逐根整修,按照公里数逐段验收。最后,应力分散。某些地段的锁定轨温出现明显的偏高或者偏低,针对此类地段需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合理调整或分散应力。
3、放散锁定工艺的选择
无缝线路放散锁定工艺主要包括两种施工方法,第一种为滚筒放散法,第二种为拉伸放散法,两种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锁定时钢轨的实测轨温决定,一般情况下,只有在钢轨实测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的情况下才进行单元轨节的放散锁定作业,如实测轨温高于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不进行单元轨节的放散锁定作业。如果放散完毕后实测轨温恰好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则采用滚筒放散法进行放散锁定;如放散完毕后实测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则采用拉伸放散法进行放散锁定。
4、校正性打磨钢轨
钢轨打磨是最有效的钢轨波磨减缓的措施。校正性打磨是钢轨波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进行打磨,钢轨波磨消除,轨面的平顺性得以恢复。由铁路局统筹安排年度计划,全面的校正性打磨低于400m半径R的波磨钢轨,修理钢轨的轮廓,中断钢轨波磨的发展。由工务段对钢轨波磨严重地段,利用小型波磨打磨机械及时打磨修理。工务段下达任务给线路车间,车间组织机工队进行打磨。实践证明,打磨后轨面平顺,轨检车和人体添乘感觉好,线路结构状态也得到了加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缝线路是20世纪轨道结构最突出的改进和创新,为现代铁路运输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运输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设计锁温、现场轨温、拉伸量的计算与拉伸量的观测等环节的把控,同时无缝线路维修的关键在于把控好作业轨温条件,坚决杜绝盲目蛮干。因此,作为铁路施工的技术人员,一定要掌握好施工的环节,才能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广钟岩,高慧安.铁路无缝线路.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