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0 11:04: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集体经济发展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堡镇富庄村作为全国重点中心镇李堡镇辖区内的重点工业集中村之一,该村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借款利息;二是来自于固定资产出租;三是来自于集体土地的土地流转租金;四是企业税收分成。该村近几年稳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入驻,主要工业产业为剪折卷机床生产加工、服装加工、环保机械设备、渔网生产等,坐落有集剪折卷机床、环保设备生产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机械生产企业江海集团,亿元级外资投资企业万洲胶粘公司等大型企业。工业园内各产业间暂为独立生产外销模式,但尚未形成配套产业链和供销循环。
富庄村位于李堡镇中心区域,南侧为李堡镇工业集中区,以锻压机械、环保设备等工业产业为主导,带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北侧为李堡镇三产发展核心,连接李堡镇核心居住商业区,属于典型的“南工北居”分布。
富庄村是全县有名的建筑大村。在建筑行业带动各行各业提速发展之际,在镇村联动大环境下,村两委班子抓住机遇,调整工作思路,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富庄村走出了许多位建筑行业优秀领军人物,走出了许多优秀的建造团队。富庄村的建筑能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等地,还有的甚至远赴俄罗斯承接建筑工程,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村民群众的经济生活水平。
一、经济发展存在问题隐患
(一)村集体收入来源与风险
一是村集体收入来源较单一。富庄村现阶段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借款利息、固定资产出租、集体土地流转租金,在其他方面来源很少。二是村集体收入风险因素。村集体收入增长近几年虽然相对稳定,但仍存在风险,大笔流动资金缺乏进一步集体投资创收;固定资产出租一旦不能达到理想收益,存在坏账隐患;土地流转遇到租赁合同终止或租赁中止时,后期租户续租存在间期对村集体经济存在的影响等问题。
(二)工业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是企业间缺乏产业合作或产业链。富庄村入驻企业有二十多家,机械自动化企业较多,部分企业之间关系以竞争为主,缺乏产品交流与技术沟通,尚未形成产能上的互补与合作。二是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关注不足。有的规模较大的企业已经开始加强与高校或国外技术的合作,提升自身综合产能。担任有很多企业依旧停留在自身的生产基础上,未能很好地从外部获取新技术、新思路,这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三是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金融与就业风险。在富庄村内,仍有许多家庭制造产业,有的行业负债很高,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很大,在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很难适应,使得负债难还,危害金融市场。还有的企业虽负债不高,但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改革调整冲击下,市场很容易被调整,存在工人失业隐患。四是按规划加快优质工业项目引进。按照李堡镇总体规划,富庄村工业园区西南部属于工业区,现阶段依旧是村民居住地,尚未有工业项目落户,此处位于221省道沿线,地理位置优越,对有投资意向的优质项目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三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富庄村北部属于李堡镇三产发展核心区,但在现阶段实际存在的主要是富庄小区一期、二期安置点,其他区域依旧是以农田为主。三产服务业还依赖镇区的影响辐射,村内尚未有配套的综合型三产项目。随着李堡中心小学新校区即将全面建成,全镇居民对小学附近的三产服务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既是村内面临的重要问题,又是区域快速发展的契机。抓住机会推进零售、食品、文化等方向三产的门店建设,有利于推进并实现该区域三产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促进经济发展措施与建议
(一)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
拓宽村集体经济一方面可以良好的解决收入方式单一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应对现有村集体收入方式的风险。
1. 盘活固定资产
富庄村首先要盘点村内的所有固定资产,在原有集体所有土地资源的承包、办公场所的租赁以外采取更多样的形式。一是可以留取面积较大的集体土地,让村集体将其资产所有权量化为股份,以股份形式与他人共同生产,按股分红。二是通过有偿使用获得收益,村集体筹资兴建一些公用设施,受益群众在使用过程中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如村内自建的道路、桥梁、车口等设施。三是弃旧固定资产的拍卖,比如村内属于村集体的老旧厂房、校舍等。四是提供有偿服务,如成立镇(村)级协会组织,提供广大村民所需的技术服务,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集体积累。
2. 走集体经济路线
(1)立足于三产行业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先是工业需求大幅萎缩,后是“四万亿”产能严重过剩,我国的工业占比加速下滑。2013年,我国GDP中服务业占比已超过工业,且经济学家预言,未来十年中国将实现从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蜕变。
对于富庄村来说,走集体经济路线,立足于市场和社会大趋势,在已有相对稳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基础上,利用已有的集体资产提升功能区内三产服务业的兴办。比如,在村集体投资基础上,划分比例邀村民入股,在工业区北部三产区域投资建设商贸物流区、在李堡小学附近开设门店租赁等三产项目。
集体经济推进三产发展一方面能够增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家庭收入,同时缓解了李堡镇规划中对三产项目招引的现实压力,加速了三产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占比。
(2)立足于特色产业
目前,经济大环境有如下情况:一是全国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在外劳务从事建筑行业的不少富庄村民又是按劳取薪,很容易对其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二是国家为了保证稳定的GDP增长,会拉动内需,促进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约45万亿需求)。三是财政转型,从建设型财政向服务型财政过度,引入PPP(公私合营)模式大力建设市政、环保、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
在这些状况和条件下,富庄村可以利用自身建筑行业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多的优势,以集体经济形式投资成立集体所有型建设工程公司(走市政建设方向,而非传统的建筑建造方向),吸收优质建筑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和方式,召回失业或待业的建筑劳务工人。将社会大环境的缺陷转化为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尤其对富庄村是非常好机会,若能尽快逐步申请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等与基础设施相关的专项资质,正式对外承接相应的市政建设、环保绿化等建设工程,对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提升均能实现更好的促进作用。
3. “节流”式财政支出
加强富庄村两委班子对集体收入和支出的充分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节省开支本身也是一种收入的增加。一方面,坚持原有的财务管理机制,严格规定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同时,继续保持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职能,搞好民主理财,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管好用好集体资金。还要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公正、透明,按时公布,让广大村民都来进行监督,一切都在阳光下透明操作,不搞暗箱操作,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加快工业制造业产能优化
1. 加强产业间合作与信息共享
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信息也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工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下,信息的把握尤为重要。
富庄村沿江海路分布了许多家工业产业,可以组织建立产业园协会,由园区内部企业自发选举产生协会委员,统筹管理,以例会形式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一方面通过沟通实现产能之间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合作,构建园区内部产业链,形成企业间强强联合的新局面;另一方面通过信息交流,可以共享原材料采购信息、市场发展信息等,降低各自企业原料成本,拓宽各自的销售视野。
2. 引导企业产学研合作
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将被推向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与高校形成产学研合作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调整落后产能,加快产能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有利于企业吸收受过高等教育、具备先进技术基础的优秀人才,拓宽企业的发展方向。从富庄村当前的进驻企业生产状况看,依旧存在少部分机械设备企业长期不重视科技创新,依旧仅能做到简单的电气化和机械自动化,无法实现向工业3.0或更高级别的产能转化,这需要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上给与引导和助力。
3. “互联网+传统制造业”结合
传统制造业在现有的技术与产量上往往无法表现出与现代高科技制造业相媲美的特性,但其生产的灵活性依旧是其特有的优势。富庄村传统制造业存在很多,如大量的机械机床产业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镇的就业压力。而推进“互联网+传统制造业”的结合,一方面由于当前互联网催生C2B商业模式逐步形成了用户到制造商的需求模式,而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使得网络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更大的机会。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倒逼制造业升级,使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形成更高的产能,并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互联网催生出新的营销-生产模式,如大型机械产业可以采取OEM生产方式,大力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品牌推广和高端设计能力,亦或是互联网环境下将原有的销售形式拓展为更为灵活的销售与外租结合,多方面获取不同类型订单。
4. 加大对高科技含量项目的引进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4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平均月工资分别为2966元、2761 元、2797元,较上年均增长10%左右,因此劳动力成本以成为我国总体招商引资的劣势,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从大城市向李堡镇迁移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短时间内就会消失。而富庄村工业产业的引进仍需继续推进,所以建议项目招引能引进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强的项目为招引对象,招商视野扩大到全球范围,以“丝绸之路”带动下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劲的区位物流优势来吸引外资。
[关键词]浅析;角奎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策措施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物质基础。彝良县角奎镇21个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养殖业。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村集体经济缺乏新的收入来源和基础,集体经济发展至今仍处于“空壳”状态,严重影响全镇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因此,对如何组织发展角奎镇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组织收入,解决村集体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进行思考。
一、角奎镇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现状
角奎镇是彝良县的政治文化中心,位于彝良县中部,是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大镇,辖3个社区,21个村委会,500个农业社,有农户26101户,农业人口103986人。耕地面积94002.1亩,201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51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54元。农村经济主要是以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全镇无一个村有集体经济,普遍存在村级集体债务,农村集体经济一直处于“空壳村”状态,每年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2万元经费维持工作开支,无其它任何收入来源。
二、存在问题
1.部分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观念弱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逐渐淡薄,认为国有企业都改制了,再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走回头路,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村集体资产和资金管理不够完善
各村按照上级要求都相应的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的使用有明文规定,但部分村在管理和使用集体资金上还是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置制度于不顾,缺少民主,缺乏透明度,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3.村干部思路不清,认识不足
有的村干部只会陉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好政策,怨天尤人,只抱怨工作难做,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思路未激活,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方面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对发展集体经济束手无策,不会挖掘地方潜力,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4.村集体债务沉重
在取消农村税费以前,维修村委会、架电、修建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集体公益性事业的贷款、借债,累积至今造成村级大量债务。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停滞,缺乏新的收入来源和基础,无法偿还。据统计至2007年6月30日止,全镇21个农业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债务,共有债务930428元,沉重的债务包袱严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对策及思路
1.理清思路,努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用好、用活、用足相关扶持政策
2005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给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应结合角奎镇实际,积极做好扶持村集体发展项目的申报、立项,通过实施项目开发来增加集体经济。
(2)大力开发集体资源
田地资源较丰富的村,须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区域特色,提高农业效益,如大河村、漆树村应大力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樱桃、李子等水果生产,花桥、河湾、马窑村应着力发展蔬菜生产供应城镇。
(3)做好“以地生财,筑巢引凤”工作
通过合法的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建工业、农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
2.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发展局面
在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一些发展项目、承包工程等重大事项,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3.选准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强化培训
一、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也有中央宏观上的政策作指导,但各地在如何进行调整的具体措施上却产生了问题。有的地方不知从何下手,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有的地方盲目仿效别人的做法,致使地区间产业、产品结构产生了新的趋同。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不同于以往,它不仅涉及农业本身,而且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对其要求更高,因而难度更大。
2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困难不少。一是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股份合作组织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过慢,农民的组织化、有序化程度太低,新形势下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不相适应的矛盾难以解决。二是现在数量矛盾已缓解,品种与质量的矛盾加大,为此就要调整产业结构,但这需要较长过程。
3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难觅。首先,由于资源约束和农业发展缓慢,农业本身难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其次,近些年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再次,农民进城的门槛仍然过高。表现为户籍制度等限制政策过多、城市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农民进城成本太高、小城镇建设滞后等。
二、解决的措施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其决定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a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
2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二是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的创建活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农民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关键词:房产经济;问题;措施
引言
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增长成为现代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由于房价的不断增长,在房地产中出现的泡沫化增长方式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在结构上的需要。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房价问题也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些问题影响下,不仅制约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向。
一、 房产经济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由于房产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我国的整体经济结构,对社会中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有的房产经济中,我国的房产行业发展一直比较平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房产行业在发展中也不断受阻,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1]。例如炒房热的出现,房价不断增高导致房地产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失去平衡性。房产管理者对房价的发展变化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2003年下半年出现了泡沫经济,各个地区的房地产行业投资都比较高,导致房价也越来越高,所以为了解决当前房产经济的影响,实现经济健康的稳定发展,就要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 房价过高的影响。导致我国较高的房价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我国有些地区对土地价格的上涨。虽然我国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但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人们占有的生活与生产中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加大了房屋资源的缺乏,从而导致房价的上涨现象。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人口众多,很多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在发展中的需要,特别是房地产对土地建设的利用,可以说,我国的每一片土地都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2]。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深,政府在拍卖土地期间,并没有进行一定的价格控制,从而导致很多土地开发商不断加大了土地的开发价格,影响了房价上涨的问题。例如:我国首都北京在较高房价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北京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很多人口开始迁移到该城市生活,导致大量的人口发展根本不能满足房屋的需求,所以在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就比较高,相对应的房价趋势也不断增长。
(二) 消费者的认识影响。我国消费者对房屋的需求比较大,他们对房屋在开发预期上还没有较大的认识,在购买与利用上的认识比较随便。房价在社会地位中的不断增长,导致很多房产投资者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就在该行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因为他们相信,房产行业的建设不仅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发展上还会有很好的发展方向[3]。所以很多房屋投资者为了在未来发展中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开始加入购房、买房的发展行列中;还有一些购买者由于自己在经济水平的影响也开始大量购房,因为他们相信房价的增长速度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变化会越来越高。这些消费者在购房、买房的思想和行为上不断提高了政府对房价的增长和对房产行业的开发,这种不断的循环模式严重加大了房价的增长,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
二、 房产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措施
(一) 加大政府与法规的管理力度。为了解决我国房产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因素,要实现房产经济的平衡发展方向就要加大政府在政策上的制约和法律法规建设的影响。在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法律体系,然后根据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开发与利用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强化和补充,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体系建设。如果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实际建设中没有遵循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就会在开发利用上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影响经济结构在社会中的平衡性。所以政府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同时,还要加大法律的有效制约。政府部门还可以具有对房产价格调整与监督的资格,为了保证房产价格在社会中的合理实施,政府部门就要管理好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房地产的开发成本。本文以我国房地产利益集团作为例子,由于利益集团在政府干预方面实行了“公司化”的行为发展,采用的“捐税”行为影响了我国实施的公关调控政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我国民众的利益成本,不仅要加大我国政府在政策上的实施与监督,还要进行“税制再改革”制度的建设和实施[4]。
(二) 加大消费者对房产经济的认识。对于消费者在购买房屋的思想和行为上来说,为了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到房产经济在发展中的需要,应加强他们对房地产经济的理论学习。目前我国很多消费者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理论理解都比较少,他们在购买房屋中的思想意识还比较薄弱,行为上比较盲从,这些因素影响了消费者在经济利益的上实现。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价格的影响,很多投资者在开发上要进行合理的市场分析,很多消费者在思想与行为上也要进行更理智的发展创造。为了避免房产经济在发展变化中的影响,消费者在购买方向上应注意几点。首先,在消费者购买之前,要对房地产行业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掌握,可以根据相关政府在建设中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也可以根据社会舆论对房地产发展的动态分析进行合理的决策,从而找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有关信息[5]。然后,消费者还要对房地产行业在发展开发上的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以科学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观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为了保障消费者在利益上的合理实现,还要加大对房地产的理论学习,把握房地产在发展中的规律和变化,从而减少房产泡沫出现时产生的经济影响。在消费者进行买房过程中,只有加强自己在思想与行为上的预防,进行合理的消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房地产价格风险的发生。例如:消费者在对房地产理论学习中就可以理解相关的经济学和系统的分析模式,可以建立一系列的数学模型设计,根据掌握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消费。
(三) 合理的开发国家土地。我国的土地资源是人们生活与生产的主要地方,所以在土地利用上进行合理的开发,才能使人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上是人多地少的现象,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在社会中的有效发展,就要进行合理的土地开发。目前我国土地的开发比较频繁,在开发过程中也不断出现了土地滥用、价格增长的现象,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也不断调高房价,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所以为了制约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土地上的开发利用,就要在政府与法规上进行建立。第一,由于我国房地产在开发利用上受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要使它的波动幅度回归正常就要加大对政府的努力和个人主观上的实施[6]。第二,由于泡沫经济的出现,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带来的影响因素,就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从而避免房地产市场在经济价格上的影响。例如某房地产在占地与用地项目上的具体实施中可以看出,为了关于毛纺厂的居住区。益华公司在占地上的开发规划总的用地面积为479800m2,可开发的用地面积为334789m2,将要保留的建筑用地为57324m2。而对于五建公司来说,在占地上的开发规划总的用地面积为69800m2,可开发的用地面积为56347m2,将要保留的建筑用地为5428m2。从这两个建筑公司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数据可以看出,要实现项目经济的可行性,选择五建公司开发项目的方案最为合适。
结论
为了缓解我国房地产经济在社会地位中存在的问题,政府不仅要积极配合,相关的房产开发商也要端正自己的严格态度,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从而保证房产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正常运行。(作者单位:尤溪县测绘管理站)
参考文献:
[1] 艾素梅. 关于城市土地及房产业相关问题的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3:251-252.
[2] 艾素梅. 分析国内房产经济现状及其发展[J]. 民营科技,2015,06:246+11.
[3] 白慧琴. 试论新形势下房产经济的发展趋势[J]. 现代经济信息,2015,13:291-292.
[4] 王铁军. 房产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253.
一、延安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1.近年来旅游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在治理生态环境上,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投入,取得了良好成效,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发展速度较快,产业初具规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1年、2012年、2013年延安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为110亿元、180亿元、151.9亿元,旅游经济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3.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目前,延安市主要景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住宿、饮食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景区的卫生、人文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接待能力明显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也明显改善,同时,兴建了相关的娱乐项目,景区基本实现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建设格局。
二、延安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城市定位模糊。依赖延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近年来延安经济飞跃发展,城市开发日新月异,但这与延安革命圣地的地位发生了冲突。新城老城混建,高楼大厦与窑洞、钢铁斜拉桥与延河大桥并存,革命旧址周边环境不断受到侵占、蚕食或消失。
2.旅游产品单一,产业链条短小。一是红色旅游仍停留在旧居游览上,游览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像宝塔山、杨家岭、壶口等一些较大的景点,差不多三个小时左右就能游览完。二是缺乏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红色文化,特色旅游亟待发掘内涵。游客去革命旧址参观,看到的就是一孔窑洞、一个土炕、一盏油灯、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没有从中感受到更多。而解说员的解说词很像政治教科书,缺乏现代语境。三是忽视陕北自身具有的民俗文化和黄土高原的生态资源。
3.景点相关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景点的服务工作不到位,延安在2011年全国旅游城市中游客满意度排名中再次垫底。延安由于受地形限制,目前城区内只有少数几十家星级酒店和700多辆出租车。星级酒店和出租车数量少,成为让延安旅游缺乏提升服务足够空间的两大“先天性硬伤”。延安是革命圣地,也是华夏人文初祖黄帝的陵墓所在地,名气太大了,游客心理预期肯定很高,但延安地理位置特殊,城镇规模小,旅游服务的软、硬件条件还很不配套,这势必会带来游客的心理落差。特别是散客一般会在小餐馆就餐,认为卫生服务相对较差,有时候在小店里买到劣质土特产,其满意度会相对更低。
4.资源利用率低,闲置现象严重。大部分景区景点无法体现和承接革命精神,另外景点参与型和学习体验型的旅游项目少,“走马观花”现象严重,无法留住游客,更别说进一步的消费。整体规划不足,“红色之都”向周边的辐射作用发挥不足,周边县各自为政,造成旅游资源浪费。
5.目前旅游队伍的准入门槛太低。对资质、能力、素质的约束不够,对延安旅游的形象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发展延安旅游经济的解决措施
1.调整城市总体结构,中疏外扩,上山建城,保护革命旧址。延安属于典型的线形城市,城区密集地分布在一个“Y”字形的三条主川道中。市区地形最为宽阔的东川最宽处也不足1公里,长度却超过了20公里。而地形更为狭长的南川,最宽处只有200米,只有两三条马路的宽度。其36平方公里的城区目前容纳了近50万人口,人口密度接近北京、上海,达到每平方公里1.47万人,这使得城市发展和保护革命旧址发展红色旅游无法兼顾。
“中疏”就是把现有老市区的密度减下来,借鉴平遥古城的经验,将老市区的政府机关、居民等迁到新城,恢复老城原貌,保护革命旧址,发展红色旅游。修旧如旧,城内建设特色窑洞,只有旅游大巴可以通行,以解决交通和住宿难的问题。“外扩”就是将老区部分城市功能扩到外面去,在山上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延安,突出红色延安和现代化延安两个特色。
2.树立“大旅游、大发展”理念。积极实施“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一是构建新的资源开发模式,将延安旅游业发展纳入整个陕北大发展的框架之内,通过资源的整体设计,科学开发,规模利用,提高旅游资源的整体效益;二是确立资源梯次开发的总策略。各个区县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基础不同。要根据各地的发展能力,确定不同层次的开发进程;三是要统一进行旅游线路的总体设计。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避免同质资源的重复开发,减少重叠项目的建设,使宝贵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实现区域范围内区县旅游资源的共享性与互利性。
3.加大红色旅游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政策环境,鼓励当地多元化的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投资。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旅游业发展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最终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优秀旅游城市,推动延安红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金融机构全力支持转型发展,贷款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上半年,山西金融部门围绕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大局,以支持山西省“十二五”规划开局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起步为主线,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突出支持重点,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就山西省发展的实际形势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向总行争取到了今年200亿元新增信贷规模支持,尽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截至2011年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556.1亿元,同比增长19.46%,比全国水平(16.8%)高出2.66个百分点,同比增幅在全国排第11位。
(二)重点行业信贷支持力度较大,推动全省经济增长
受传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制约,金融机构贷款呈现出行业集中的趋势,2011年上半年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和批发零售业五个行业贷款余额为7417.59亿元,占比为85.59%。重点行业和项目仍是各金融机构支持的重点。如华夏银行以太钢集团、七大煤炭集团为突破口,围绕核心客户的上下游企业开展链式开发,做长产业链、做大客户群;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支持采用高参数、大容量的超临界机组的电源点电力项目;工商银行积极支持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
(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涉农贷款比例
2011年上半年,各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涉农产业的支持力度,涉农贷款占比提高,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3935.73亿元,新增565.03亿元,余额占比37.3%,较年初提高了3.3个百分点。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范围由单一支持粮棉油“小流通”扩大到全方位服务农林牧副渔“大农业”,基本形成以粮棉油收储信贷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信贷、农村中长期信贷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信贷支农格局;省联社立足三农,按照“区域选优、重点营销”的策略,使农业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
(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
2011年上半年,煤炭、炼焦、冶金和电力四大传统行业贷款余额为3820.71亿元,余额占比为44.09%,新增394.36亿元,增速11.51%。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四大传统产业共完成投资611.3亿元,新增贷款对投资的贡献度为64.51%。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重点支持了煤炭资源整合及技术改造项目,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贷款余额占四大传统行业总量的53%。一是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国家级煤炭基地内大型新建矿井建设;二是加快煤炭资源整合矿井并购及矿井技改项目开发评审,推进大型煤炭集团资源整合项目贷款承诺和条件落实;三是努力通过银团、信托等方式满足了客户部分资金需求。如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及时跟进全省资源整合进度,在政策和产品方面积极申请总行专项支持,先后与山煤集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签定了250亿元并购承诺协议,为华润联盛、神达能源、宏盛集团、山西三元、美锦能源、西易能源集团等地方煤炭骨干企业发放并购贷款、固定资产支持融资76亿元。招商银行成功地创新出与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相吻合的“资产收购所付对价贷款”、“支付资源价款贷款”、“矿井技改项目贷款”三个煤炭金融产品。
(五)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项目的授信
2011年上半年,银行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加大对节能减排行业的支持力度。全省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为主的六大高耗能行业贷款余额2124.31亿元,新增36.16亿元,增速为1.73%,低于9.16%的贷款平均增速。如建设银行对污染排放不达标、环保未获有关部门批准的,实行一票否决;浦发银行对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项目,限制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已进入的逐步退出。另一方面,加强信贷投向管理,全力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和项目。对于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重点企业和项目,如山西省电力公司、丰喜肥业、重工股份等,及时高效保证信贷资金供给,加强产品模式、业务模式创新,多方位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增强,贷款增速超过大型企业
2011年6月末,山西省大、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3649.98亿元、1765.31亿元和1616.89亿元,其中,中小型企业贷款占比较年初提高了0.52个百分点。大、中、小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额分别为301亿元、204亿元、139亿元,大型企业贷款增速为8.99%,中小型企业贷款增速为11.29%。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和增速已超过大型企业。山西省各金融机构认真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积极把握市场定位,加强金融创新,根据需求开发产品、设计流程,优化授权授信和审批程序,建立适应小企业特点的贷款管理和定价机制,以及激励约束体系,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如民生银行专门成立中小企业业务管理部,组建产品创新及应用中心,创新推出产业链融资(即交易链融资)、组合贷、联保贷、易捷贷、四户联保“商贷通”等产品有效满足商户快速融资需求。(七)消费贷款投放增加,刺激消费需求均衡增长2011年,山西省金融机构抓住扩内需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消费性贷款余额358.8亿元,新增47.12亿元,同比多增3.28亿元。其中,短期消费性贷款余额29.93亿元,中长期消费性贷款余额328.87亿元,个人住房贷款296.8亿元,个人购买经济适用房贷款4.96亿元。消费贷款的增加有助于扩大我省消费需求,推动投资、消费均衡发展,2011年1-6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3.9亿元,同比增长17.5%,比全国平均增长16.8%,高出0.7个百分点。
二、制约金融支持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
(一)宏观调控政策与“十二五”开局投资需求的矛盾
2011年山西省提出了五年投资五万亿、平均每年实施一万亿的投资计划。2011年上半年,投资增长迅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7亿元,同比增长33.3%,增速高出全国7.7个百分点。政府希望各行在信贷规模上进一步向山西倾斜,2011年在去年贷款投放180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长20%。另一方面,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今年国家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等政策,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环境趋紧,2011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885.67亿元,同比增长9.16%,同比少增88.8亿元。因此,要确保我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进一步拓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提高我省建设项目的资金保障。
(二)存贷差扩大与资金使用效率问题
2011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余额存贷比为52.04%,虽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46个百分点,但存贷差仍高达9730.84亿元,同比增加了848.86亿元。分机构来看,4家国有大型银行存款市场份额占比达到47%,贷款市场份额仅占36%,平均存贷比仅40.43%,资金使用效率较低。10家股份制银行存款市场份额仅占15%,贷款市场份额却占25%,平均存贷比76.67%,基本已无可用资金。由此可见,山西省资金外流现象严重,这对于山西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存差不断扩大因素有:一是受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制度的制约。2011年6月末,银行业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8%-21.5%,存款准备金和现金资产占用存款824.94亿元。同时,按照银行监管部门关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例不得超过75%;二是银行资本天然的逐利性质。多数银行选择将资金上存,流入高收益地区,还可以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同业往来等金融市场业务运作资金,获取更大收益;三是金融发展环境的因素,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四是企业自身的因素。一方面是企业担保难落实,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好项目。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贷款进一步向第二产业集中
贷款投放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近60%的贷款投向第二产业,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2011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一、二、三产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44.49亿元、5016.37亿元和3505.32亿元,占比分别为1.67%、57.88%和40.45%,从变化趋势看,第二产业贷款占比进一步提高,较年初提高了2.29个百分点,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而第一、三产业的贷款占比较年初分别下降了0.19和2.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了0.54和0.16个百分点。贷款的产业投向不平衡加剧。
(四)贷款投入科技创新领域较少,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2009年山西省金融机构技术改造贷款余额60.35亿元,占比0.77%。从科技领域相关行业看,2011年上半年金融机构投向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和教育行业的贷款余额50.32亿元,占比0.55%,新增贷款0.83亿元,同比少增2.26亿元,新增贷款占比仅为0.13%。科技领域贷款增长较少直接反映出山西省科研发展相对滞后、科技产业化途径较少等问题。科技发展的滞后直接制约自主创新能力,导致许多产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缺乏核心和可持续竞争力,无法达到同行业的制高点,也无法形成对信贷投入的吸引力。
(五)金融生态环境不佳,亟待改善
山西省目前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部门对金融业缺少具体支持措施,一些地方还存在行政干预、乱检查、乱摊派的现象,影响了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二是对银行债权的保护不够,贷款安全难有保障。受执法和司法环境的影响,银行债权保护面临手段少、难度大、效果差的困境。
(六)直接融资占比较低
山西省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缓慢。2011年上半年,直接融资额为184.5,占社会融资总量17.31%,其中股票融资额33.4亿元,短期融资券37.6亿元,中期票据60亿元,企业债53.5亿元。截至2010年末,山西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1家,其中,主板市场上市公司28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家,创业板上市1家,金融类上市公司1家。2010年,在省发改委备案登记的创投企业为3家,占全国同期备案投资企业571家的0.53%,三家创投企业分别为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总公司、山西易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山西金丰汇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全省创业投资资本规模为7亿元,仅占全国备案企业投资规模1074亿元的0.65%。2011年2月27日,山西省成立了首只私募基金———蓝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除银行信贷、公开上市之外最重要的融资方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将会给我省中小企业带来更多血液。
三、金融支持山西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发展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要树立“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一是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进行融资。二是鼓励更多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配股、增发新股等形式,做优、做大、做强,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目标。三是加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机构,落实和完善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新技术及新型产业的企业利用股权融资发展壮大,支持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激活创业投资市场。四是培育场外交易市场,培育企业非公开融资。
(二)完善信贷政策导向评估管理办法,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人民银行要在总结山西省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完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围绕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结合贷款投放总量和存贷比,以优化信贷结构为中心,以支持转型行业发展为重点,以支持薄弱领域为突破口,扩大评估应用范围,细化、量化评估标准,通过正向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向资源型经济转型企业或项目,加大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振兴、循环经济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工程、“三农”、节能减排以及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等行业与项目的信贷支持。同时,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
(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搭建银企交流平台
落实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鼓励地方人民政府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在内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提高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比重。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同时建立企业资金项目库,经常召开银企融资洽谈会、项目推介会、信贷营销会,提交给银行筛选评估,寻求银企共同发展良机,研发推广银企对接项目融资网,为银企合作提供更为便捷的交流平台。
(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强资金的吸引力,形成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要注重对社会信用的宣传,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以企业信用为核心,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积极推进“信用山西”建设。要减少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行政干预,转变执政思路,树立服务型政府的观念,引导银行、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双向选择,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完善企业破产后的普通清算程序与特别清算程序,切实维护金融债权。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银行清收不良贷款,提高案件胜诉执行率,坚决打击借资源整合、经济转型之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要努力构建新型的政银企关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为银企合作、银企双赢创造条件。
关键词:隆德县;县域经济;农业经济;措施
1隆德县辖区内乡镇分布概况和经济发展
全县幅员面积985km2,辖10乡3镇1个街道办事处,118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8.21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13万人。由于隆德县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带,因此整体农业经济几乎都是靠天吃饭,再加上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整体农户经济收入水平不容乐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前各个乡镇的交通建设基本能达到村镇道路硬化,这些对村民的出行和对外界的沟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由于村民的文化水平有限,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优势还无法对农户的实际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信息技术的推广举步维艰。在土地开发方面和现代农业发展方面,都是进步缓慢。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出来的这些问题,都对当地农户的实际生活和经济收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山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山区长期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当地农户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经济发展的概念比较模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更加趋向于传统的农业经济自然发展模式,观念的封闭和思想的僵化,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现代订单农业发展迟缓,在农业种植上大多都是趋同于盲目性,跟风种植,导致农产品价格无法提高。这主要也是对价值理论的理解趋向于空白,对市场规律比较陌生,对供求关系无法掌握。在村干部的选举上,由于农村整体文化水平比较低下,只要识字和比较有威信的人基本就是选举的对象,而这些人基本就没有什么科技和文化知识,用这样的村干部去带动全村人去发家致富搞创收,无疑是痴人说梦。更有甚者,由于村干部工资低廉,基本没有什么服务意识,因此产生的村霸存在压榨农民、挪用贪污用于农村扶贫的各种款项,中饱私囊,这样的村干部的存在,不仅没有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严重的影响了党在当地群众中的威信,祸害了党群关系,引发了潜在的社会矛盾,致使当地群众的经济生活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对党和政府的政策理解处于真空状态。因此,解决广大山区村干部的使用问题也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3对当前隆德县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协会可发展订单农业、手工产业,能实施“公司+基地+农户”工业化出产模式。使农户联合起来破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和习俗、结合自身特点、规范自身行为、谋求自身发展。农企结合、互补。引进企业、土地折股量化、农夫变“股民”、就地“工人化”。无工不富,农民若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土地流转,集中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农民变股民,离土不离村,月月领工资,按期有假日,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工农结合,这将是最有效的发展方式。应积极引进企业,充分施展其在市场开拓、技术立异、资金融通、信息收集利用、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农业结构晋级等方面的作用。
3.2大力培养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
农业现代化主要取决于农民的能力和素质,一个懂得并精晓运用泥土、植物、动物、机械的科学知识的现代农夫,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产出丰硕的食品。应全面培养农村学生,使得被升学淘汰出局的学生不会成为新一代有文化无生存技能的“科盲”。应把教育和农业相结合,施展职业教育的作用,使县域今天的教育成为明天的经济。县域缺乏哪种专业人才,公示给报志愿的学生做参考。施展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调节配置作用。福利待遇要适当向农村倾斜,调节人才流向村域。抢占人才制高点,吸收高学历人才,优化智力资源配置。组建“人才库”、“军师团”和“专家网”等思维库。“思维库”的上风在于宏观与理论,政府的上风在于微观与实践。在村干部的选举和任命上,尽量做到德才兼备,严格杜绝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为非作歹,这个就需要乡镇一级政府在村干部的选取上严格把关,确保选举的每一位村干部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作者:雍秦科 单位: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财政局
参考文献:
一、我县非公经济现阶段发展的概况
截止20__年12月,全县非公经济总户数6492户,从业人员22149人,注册资金77513万元,非公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992万元,啬值达84048万元,上交税金3685万元。个体私营企业主要涉及采掘、化工、冶炼、能源、种植、养殖、建筑、建材、批发、零售、餐饮、旅馆、娱乐、运输等14个行业的个体私营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中的个体私营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
经初步调查,我县的非公经济企业主要进行的是产品的初级生产、初级加工和粗放型经营,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形成企业规模的个私企业为数很少。如煤矿企业,我县的煤矿企业及非煤矿山企业多数从事的是对原始资源的采掘,没有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相应的产品加工配套设施。有的煤矿企业采取土法炼焦的形式对原煤进行加工,这不仅浪费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并且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蔬菜种植,除能进行简单粗加工外,在没有其他手段对蔬菜产品进行深加工。在兴起的养殖业中,只是进行简单的养殖而没有出现有规模的加工行业。总之,在个体工商户当中,多数从事的是种植、养殖、饮食、饲料、服装、批发、零售的经营,规模较小,形式单一,但灵活多变,适应性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非公经济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从产值、规模和从业人员来看都有了很快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形势依然严峻,前景令人担忧,不容乐观。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主要有:
1、政策难以落实到位,政府缺乏有力的调控措施,从整体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省、州、县都相继出台了一些切实的政策及措施,以便鼓励、引导、支持、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起了积极的作用。我县是一个以烤烟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县,长期以来对非公经济特别中小企业的发展认识不足,使很多政策难以贯彻落实到位,对非公经济的发展没有采取有效的调控、引导和规划等服务工作,全镇的工业发展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布局,使很多企业的发展缺乏正确的引导,长期处于盲目状态。
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发展没有进行很好的调控和引导,企业也就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显得迟钝,不能充分用好用足相关政策,从而错失良机。企业投资的目的大多出于眼前利益的驱使和引诱,很难从整体和长远利益进行企业的发展规划,从而处于一种盲目自发的投资状态。例如我县的煤炭产业,由于煤炭资源的市场价格急剧飚升,仅在去年就兴建了多个洗煤厂,还有几个小型的手工操作洗煤厂,到现在又建成小型焦化厂,这些厂在投资兴建时,对原料供应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必将影响其产量效益的提高和规模的提高。其实根据我县目前的实际产量,只需建两至三个上规模上档次的洗煤厂和焦化厂就已足够,通过合资入股的方式完全可以做到,既能保证充足的原料供应和企业经济效益,又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和抗风险能力。
2、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弱,综合素质不高,没有正常的筹资融资渠道。
我县有一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主的文化层次都在初中以下,有的甚至一个字都不识。家庭式经营和家庭式管理仍然是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低下,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没有形成稳定的资金筹措渠道,全部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停留在产品的初级生产、初级加工和粗放型经营的基础上。企业职工的劳动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老板粗暴地对待职工的事时有发生,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使得企业里职工流动性很大,企业里很难有长期稳定的工作人员。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在未来的发展中,很难适应市场的竞争。
3、安全意识不强,环保意识淡薄。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但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职工的安全意识仍然不强,环保意识的树立还有待时日。
从全县的范围来看,因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在环保方面,有部分企业从投资兴建到投资生产,其厂址的选择和建设,明显不符合有关环保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给周围的环境和农作物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在部分乡镇投资兴建的小型铁合金厂、锰合金厂,还有煤矿企业的土法炼焦。这些都有待政府及有关部门作好引导和管理。
三、发展措施及对策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
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绰绰战功,为使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
1、加强政府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功能,引导企业用好用足上级政府和部门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
要使省州县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落到实处,使企业真正得到实惠,政府就必须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中的职能和作用,为企业提供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服务宣传活动,为企业反馈相关市场信息,对全县非公经济发展作好长远规划,形成合理布局,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鼓励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在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为非公经济发展搭建平台的同时,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着眼于全县经济健康发展长远目标,利用舆论宣传及资金奖励等形式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个私经济企业抓质量,创品牌,树立大市场观念。
2、在经营分散、经济滞后的情况下,要想使企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和龙头,必须走企业联合或合并之路。
我县现在的煤矿企业及非煤矿企业从全县范围来看,在数量及其产量方面是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但没有一家能形成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实行家庭式经营、家庭式管理,没有全局和长远观念,不能很好的向外扩张和发展,相反,却使得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矛盾重重。因此,要建立几家具有整体竞争实力,适应市场变化的骨干企业,必须以投股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合并或联合,以有限公司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改组,从而形成行业内部良性互动,一致对外的良好局面。譬如,可以把洗煤厂和焦化厂合并成1至2家,各自以其固定资产作为入股份额进行重组,使企业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各自为战,盲目发展的局面。
这种联合式合并,需要政府牵头、引导、鼓励和支持并提供帮助和给予相关的政策优惠,使各企业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此建议可能会影响甚至损害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主的眼前利益,但从长远和整体的目标来看,对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
3、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
在非公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会组织应该受到重视并使其发挥作用,商会组织建设应该优化,建立商会同行业商会、同业公会,在经济活动中充当政府和企业无法替代的角色,发挥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通过现在__煤炭协会、红砖销售协会,旅游协会的运作效益来看,成立协会,提高整体竞争力,规范无序的市场竞争有很长远的前景,也是从整体上提升我县非公经济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构思。
4、创建品牌意识
__的经济还处于原始积累时期,这时期各企业的发展大多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出现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但正在这个时期,是品牌处于萌芽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舆论和一定政府行为把抓质量、创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抓死抓牢,扶持出一部分有影响力、有代表力的品牌,让其发展壮大,成为__的龙头是很有必要的。
5、加强教育,造就一批非公有制经济领军人
在干部任用上,用强人、能人管理非公有制经济,教育干部坚持原则办事、公正办事,严于律己,干净干事,躬身为官,挺腰做人。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专题讲座,从思想深处使各级干部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做到政府政策指导由既撑舵又摇桨向只撑舵不摇桨转变,对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上由指挥者向服务者转变。适时有计划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培育研讨会,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目标,让有潜力,发展前景好,并做出贡献的成功非公有制企业老板走上讲台,走上报纸,走上电视,在介绍成功经验的同时造成一种舆论倾向。培育地方人的精神,建立各种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恋家不守土,走四方而把根留住,敢冒知进退,既能睡地板,又能当老板,双赢重诚信,做生意,共生且共荣,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你好我好大家才会好。培育地方人的技能,人才无定论,长城唯"砖"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里,承认强者,淘汰弱者,这就必须培养起一大批向高科技靠拢,与高科技结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才。为此,各企业与教育部门应联合加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储备库,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培训、服务中心";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人才评审机制;对于现有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人士可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取经拿宝",也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摘花造林"。
6、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向外拓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