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9 16:30: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资源不足制约了高校教学质量。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根据相关资料,2000~2002年生均占地和生均图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生均图书,由85.2册下降到69册,图书信息资料不足,影响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因而造成教学效果明显下降。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原来的小班上课基本上都被大班上课取代了,结果是老师不能兼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学质量随之下降。
二、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务之急。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高校教师应该将教学和科研放在同等的位置,不能重科研,轻教学;(2)学校为了让老师重视教学工作,可以对教学工作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3)采用一些优惠措施引进优秀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5)鼓励高校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加强高校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的高素质和人格魅力会让学生在大学期间以及以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2、控制高校招生规模,改善办学条件。高校学生数量增加了,学生食堂、宿舍、教师的规模也要随之扩大。一些院校学生多,相应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存在着上课拥挤、吃饭难等问题。为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高校在招生时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增加招生数量,要根据自身条件招生,保证每一个入学的学生在学校几年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有用之才,切身感到大学没白上。为了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对于高校也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贷款等途径取得资金,只有资金充裕了,高校才能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让学校各方面都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加努力学习,办学条件的改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3、因材施教,培养高校学生。教高[2005]1号文件指出:要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扩招的前提下,根据高校录取学生的具体情况,同时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结合学生的培养方向,设计其课程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对同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完全一样的专业课。为了专科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同样的课程可以设置较多的学时。现在好多学生每天都是被动地去学习,没有自己的目的,既得不到学习的乐趣,也学不到太多的知识。高校要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不能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不教就不学。高校教学质量体现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关注学生投入学习上的时间,不能让学生将时间都花在网络上,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作者:程玉英 王丽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北京天坛公园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逐渐由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向技术型人才转变,这同时也使得高等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在近些年高速发展之后,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在规模上已经足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但是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在质量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教育制度作保障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了我们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从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知,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以期为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教育制度作保障等等,这些问题限制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难以统一管理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地方就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有可能来自于各行各业,学生们的素质不尽相同,不能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学那样,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而且成人高等教育下,学生们的年龄差别也比较大,学生们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接触比较少,一周可能只有两天的时间进行交流,学生们无法将自身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同时学生们由于年龄跨度较大,难免会遇到家庭上的难题,一些年轻教师对于这些问题都很难给予帮助,这就使得师生关系的培养很受限制,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无法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2、学校基础设施不全,难以辅助教学
在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许多院校将学校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不顾自身的教学资源和师资能力,盲目地对学校进行扩招,开设了很多专业,但是教师的数量却十分地缺乏,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同样,很多成人高等院校内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备,例如教室数量较少、缺乏基本的多媒体设备、没有教学中所必需的教具等等,这些都给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阻碍,其实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没有从心底里重视学校的知识教育和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只是一味地向市场看齐,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使得成人高等教育逐渐地商品化,背离了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初衷,这也是为什么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相差甚远的原因。
3、教师教学素质不高,难以保障质量
无论是在哪个教育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一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现在的成人高等教育的课堂上,有很多教师的综合能力不高,知识储备不够,难以胜任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使命,但是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处于各种原因的考虑,在招收教师的时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量不够,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院校中教师素质和综合能力普遍偏低的现象。俗话说,要想给予别人一杯水,自身就要有一桶水。但是当前有些教师自己的这桶水都没有装满,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而且,现在很多教师只是将教学看作一项工作任务,只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进行,完全不根据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用一种死的教学方法去套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况,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4、学校缺乏管理制度,难以有效管理
成人高等教育受制于其特殊性,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教学管理比较松散,使得成人教育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很难找到好的管理方法,从众多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学校管理制度并不健全,甚至有一些院校还在沿用十几年前的管理制度,制度上漏洞百出,根本没有办法发挥出管理制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有的作用,这其实也与学校不注重对学生们的知识教育过分追逐经济利益也有直接的关系,学校受经济大潮的冲击影响较大,放松了对学生们进行制度上的管理,加上成人高等教育体制下,学生和学校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的紧密,使得学校原本就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变得如同虚设,根本起不到教学管理的作用,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升。
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几点方法
笔者从事一线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近些年来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和掌握,以此来对如何提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成人高等教育提供思想动力
在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中,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高等院校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经常以市场为导向,将学校的经济效益放在了学校发展的第一位,忽略了对学生们的知识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使得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教学质量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要想在现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教书育人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将培养学生们的学术知识和综合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改变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下,以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们选优评干、发放奖学金的唯一标准,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考评作为学生们学习情况考察的重点,摆正学校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使学生们能够真正地从成人高等教育学习中学到知识,帮助自己未来的就业。
2、优化课程的设置安排,为成人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在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安排过于老旧等问题,在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疯狂的进行扩招,在原本的专业基础上设置了许多不合理的专业,有些专业甚至没有自己专门的教师,都是从别的专业临时抽调的,这就使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因此要想提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人高等院校就必须在专业设置上进行合理地安排,在课程的安排上尽量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使学生们能够有足够的学习资源来进行学习,例如学校在设置一个新的专业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自己学校内是否有足够的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来支撑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要考虑到学校是否具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来支持学生们进行专业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使学生们能够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学到更多、更加系统的知识。
3、积极转变自身教学思想,为成人高等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因此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比较大,教师在进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教师本位主义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使得师生关系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没有办法得到很好地维护,这是与我国素质教育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相违背的。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坚持学生本位主义,将学生们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积极听取学生们对于课堂的反馈和建议,根据这些反馈和建议,教师随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为成人高等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得不到很好地执行等等,这些都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学校要想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从管理制度上入手,建立健全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为原本缺失的管理制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学校还要将这些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好地执行下去,使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服务到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制度支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成人高等教育院校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将学生们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真正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真正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卓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强萍.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78-80.
[2]胡明华.刍议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J].成人教育,2011,01:70-71.
论文摘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一直以来困扰着成人教育的发展。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众多,本文主要从内部因素,如教师层面、成人学习者层面、教材建设和教学硬、软环境等方面,以及外部因素,如管理体制、办学方式和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者等,来分析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一直以来困扰着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为发展中的“瓶颈”。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如何理解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深层次因素究竟有哪些,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及影响因素概说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概念界定
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涉及众多的教学因素,特别是教师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处理,对学习任务和活动的处理。
国内一些学者把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定义为:学生在函授、电视广播大学、自学考试、夜校及其他脱产或不脱产学习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思想觉悟、专业只是技能和身体素质的优劣程度。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施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对成人学习者达到预期教育结果的促进程度,是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单位办学水平的直接反映。
(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有许多,按权重不同,可分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按照成人学习的不同阶段划分,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按照教育层次、类型划分,可分为影响成人专科层次教学质量的因素、影响成人本科层次教学质量的因素等。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是由成人学习者、教师、成。本文主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来分析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因此,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包括教师、成人学习者、教材和教学环境等,外部因素包括成人教育的办学方式、管理体制和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者等。
二、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
(一)教师教育观念、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是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三个主要、直接影响因素。办学单位花名册上的教师和实际参与教学的教师是不同的,从花名册上教师的职称、教龄、专业等情况,来分析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状况是不真实的,不科学的。把成人办学单位花名册上的教师和实际对成人教学的教师区分开来,才能如实反映决定我国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因素。
教育观念是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师生观这三类教育观念特别值得重视。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个成人学习者热情、信任的态度,使成人学习者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挚的关怀和期待,内心受到一定的鼓舞和信赖,从而激发学习热情,突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从而进一步影响其教育行为,对成人学习者产生影响。
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补充知识、创新知识,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达到社会、学校、成人学习者等多方面的要求,不被竞争激烈的竞争所淘汰。这里的“知识”即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识,也包括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和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布置作业等多面。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抓好教学内容的组织、备课、课堂讲授三个环节。教师应多从成人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抓好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布置课后作业来加深学习者对课堂知识和教材的理解,促进有效学习,使其感到有明显收获。教师应当运用课堂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二)成人学习者对学习的渴望和个体差异
成人学习者对学习的渴望,决定其参与成人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成人学习者学习主动性强、学习渴望高,是因他们参与学习的目的明确,是为“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提升自身素养”“实现自己的理想”等。此外,由于一些特殊行业,如煤化工、地质、测绘等,实用专业人才紧缺,用人单位的政策十分宽容,采用“订单培养”“紧缺人才培养”等方式,鼓励本单位的职工学习,对参与成人学习的职工,有许多奖励措施。但这些优惠政策却导致部分成人学习者,认为“混到毕业就高枕无忧”,有毕业证就可以工作,“混张文凭”就能“方便晋升职称”等等,学习渴望低、主动性差。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成人教育的门槛越来越低,许多参与成人教育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大,已有的文化水平较低,“高中毕业,初中水平”“大专毕业,高中水平”“本科毕业,专科水平”等等,诸多学历和实际的文化、知识水平不符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通过参与学习,达到成人教育毕业生应有的知识水平,是许多成人学习者为之苦恼的事情。学习文科的成人学习者,由于教材中的文字类知识较多,识记的学习内容多,已有的知识水平对现有知识学习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学习工、理科的成人学习者,由于已有知识水平,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知识的欠缺,造成进一步学习的困扰较多。因此,已有基础知识水平薄弱,导致部分成人学习者选择转专业,甚至一些成人学习者会放弃学习。成人教育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面授内容少而精,短时间内提高成人学习者学习基础和职业技能是不现实的,不能确保教学的最优结果。实行个性化教学,由于办学单位教育成本高,也是难以解决的普遍问题。
(三)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和教材选用的随意
成人教育的教材范围众多,不仅包括教学用书、教科书,还包括教学辅导材料、参考书籍、自学指导书等。尽管,现阶段教材种类繁多、版本众多,但是成人教育的教材建设是相对滞后的。不少教材不符合新标准、新规范。有些教材打着“成人教育适用教材”“成人教育规划教材”等旗号,内容却是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的摘抄、翻版等。这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实践知识缺乏针对性。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上区别较大。成人学习者大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和专业基础较强,他们希望在短时间内,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促进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成人教育教材的建设要突出“成人”特色,建设“实用性”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并且便于自学的教材。
目前,成人教育使用的一些教材,大多是从普通高校使用的同类教材中选取的。教材选用不合理,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成人教育教材选用的随意性较大,存在“二不清”现象,即:1.层次不清。高中起点的专科层次、高中起点的本科层次、专科升本科层次,在教材选用中较为混乱,层次不清晰,都选用某一层次的教材。任课教师选用教材时,不考虑学习者层次的差异,知识的新旧,长期选用自己熟悉的某种教材。2.版本不清。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所使用的教材版本是不同的。不考虑版本不同,盲目选用内容多、理论深、实践性内容不足的普通高校教材。由于成人教育面授学习的时间较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时间安排来选取教学内容,主观性强、随意性大,学习者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四)教学硬、软环境急需改善
教学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等硬环境,也包括师生关系、成人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校风、课堂氛围等软环境。教学的硬、软环境都会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成人教育的教学软环境,通常较为复杂。成人学习者”自身的生活背景、工作的环境不同,对参与学习的渴望、目的不同。成人学习者通常是身兼两职“学习者”和“工作者”,学习时间短、学习机会少。如,个别成人学习者与教师发生冲突,教师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自我调适,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其他学习者。成人学习者如果对教师产生厌烦或抵触情绪,会阻碍自身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果师生关系、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课堂气氛不好,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以至教学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教学目的更是无从实现,对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目前,普通高校办成人教育,其目的往往与“创收”相连,利用成人教育的收入来弥补普通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不足。对成人教育,各级教育、办学部门考虑少,办学经费投入少。甚至许多学校把办学权出让给私人,或者与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联合办学,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的教学硬环境如教室、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由于经费缺乏,长期得不到改善。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办学单位会选择租用费用低的教室。这些教室“冬天无暖气,夏天无风扇”光线暗、缺少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无法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能开展多媒体教学。教室如此之差,实习、实训基地更是无从谈起,实践教学往往由理论教学替代。教学硬件环境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教师、成人学习者、教材和教学环境等构成了影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四个主要的内部因素。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传授一样重要,这四个因素的紧密结合,只有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才能确保每一节课,每一章节教学计划的顺利实现,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
三、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外部因素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方式和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者等。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改革,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政出多门,行政干预过多的弊端”,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校不是“自主的实体”,对政府的“依赖性”和“附属性”并没有改变。
成人教育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成人教育的需求也不一样。由于对社会需要缺乏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过分强调成人教育的正规化、规模化,“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成人教育模仿、依照高等院校模式发展。因此,一些办学单位的管理体制混乱,各种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成人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不顺畅,已经成为成人教育发展的障碍。没有合理的奖惩制度、考核制度,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管理全凭经验、靠个人情感,不能有效的实施学校科学管理,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积极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负面影响。办学单位的领导推选、调动等制度经常是不严格、不规范的,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成,经常是“能者下,庸者上”“外行领导内行”,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紧张、人心涣散,日常教学、教务工作不能长期、持续、系统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学校的整体运转。
(二)办学主体众多、办学方式模糊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普通高等院校逐渐成为开展成人教育活动的“半壁江山”,是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主力军。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众多,如高等院校成立的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院校凭借校内各院系办学;院校与其他地区、省市的学校、企业联合办学,成立成人教育函授站、教学点、学习中心等,进行成人教育教学活动。
多种办学主体,各有利弊。利用学校的成立的专门成人教育管理部门办学,招生、排课、教师选聘均为统一管理,相同课程多个专业的学生可以一起上课,管理费用、教学成本较低。但是其他配合成人教育工作的教学单位,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影响教学质量。依靠校内各个院系办学,教学单位教学积极性高、主动性强,但是教学单位诸多,受专业所限,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较高,生源、排课、教师选聘较为混乱,管理相对分散。跨地区办学,教学单位往往挂靠在职业学校、技校、中等专业学校等单位,经济利益是“三分天下”——普通高校、教学单位和挂靠单位,利益纷争是难免的。招生宣传积极,但排课、教师选聘往往需要依靠普通高校,教学管理相对困难。一些教学单位受经济利益驱动,开办不具备教学条件的专业。部分教学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偷工减料,让学生回家自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教学监控十分薄弱。
开展成人教育活动的高等院校,多种办学主体经常是并存的,不是单纯只有一个办学方式,导致办学方式模糊。办学方式诸多、模糊不清,造成管理中的混乱,降低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反馈机制
[作者简介]樊超(1979- ),男,河南郑州人,西安体育学院健美操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陕西 西安710006)樊敏(1978- ),女,河南郑州人,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材料学。(上海 20130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26-03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所在,更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宗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量至上观已经深入人心。早在1985年,我国中央政府就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又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3年教育部也启动“质量工程”,学术界也展开了对高教质量的广泛研究。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文献、会议、报告、讨论非常多。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关于高教质量的研究成果多达几万。对高教质量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质量问题、评估、保障机制等方面,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沟通与保证的重要环节――反馈机制的研究却很少。而反馈机制却恰是目前我国高教质量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
一、我国高教质量反馈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反馈渠道不够畅通
我国高等教育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通常由各校的教务处或分管教学质量管理的教务部门负责组织,一般在每学期的期末展开。但有关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则先是由教务处单独收集,之后再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各个学院(系),这些信息经由各个学院(系)的领导决定的过滤之后再决定是否公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过程通常至此为止。显然,这种评价过程和机制无疑会导致如下状况的出现: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对自己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不甚了解,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和今后改进教学质量的建议也就不会关心;只有那些学生评价特别优秀的教师及问题比较严重的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二)评价结果反馈简单化
此外,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是反馈结果过于简单。目前,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反馈,通常被简化成一个简单描述甚至仅仅是一个数据。这不仅使得被评价教师根本不了解这一评价结论得出的依据,也不清楚教学过程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哪些环节存在问题,教学质量改进措施自然无从谈起。另外,由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问卷中评价指标的含糊性,未能具体指出需改进的方面,这会使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针对性。
二、高教质量反馈机制保障措施
(一)构建ISO90002000为基础的教学质量体系
ISO9000族标准秉承这样的基本思想:质量形成于过程,因此,必须使一切影响质量的因素得到全过程的控制,否则质量就会出现偏差。这一思想强调借助过程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它也突出了质量体系以模块化的形式对质量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只有保证过程才能保证教育质量,任何结果都是通过过程实现的。基于此,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对其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是关键。可见,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质量,要保证素质教育,就必须贯彻ISO90002000质量体系下的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质量,而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关键措施。要想从根本上鉴定教学质量的优劣并不断提高教水平,以切实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构建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系统。这对于形成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良性反馈机制,是必要和必需的。
(二)构建高教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某一认证公司推荐的织造企业的质量体系过程目标监控和测量表――质量管理体系模板,并结合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特点,本研究建立如图所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总输入。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作为高等教育顾客的学生,现在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进校接受教育,他们更关注的是在被选高校中究竟能够学到什么以及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职位;作为高等教育产品的接收单位,用人单位也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招聘到一定数量的学生,他们更关注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层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本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预期。
在ISO90002000体系中,“顾客为关注的焦点”是首要的质量管理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学校需要将自己更多地定位为服务者而不是纯粹的管理者,这是高校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扭转的观念,高等教育要以满足顾客当前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基于这种思想,本研究将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期望和需求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输入。
2.最高管理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高管理者需要根据总输入也就是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期望和需求,确立教学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年度计划。质量方针的设计,围绕如何通过提供给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使顾客满意和认可。这规定了质量导向,以便于质量目标向这一方向靠拢、接近。反之,假如质量目标不能满足要求,则“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的目标就不能实现。这样,最高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在于通过确保质量目标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建立,使质量目标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并增加组织对质量目标的可考核性。此外,由于教学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教学质量目标也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借助管理评审可以实现对教学策划合理与否的审核,并根据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需求、期望以及外部环境等的变化来实时调整质量目标、方针等,以确保发展方向不偏离既定目标。
3.产品实现过程。把在最高管理者过程中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年度计划、学校的发展战略,和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需求、期望作为分产品实现过程的输入信息,通过这一过程,将学生转化为有能力、有知识、适合于社会需要的人。这一过程又包含两个子过程: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提供过程。前者主要指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和调整;而后者主要指以多种方式、渠道向学生传递知识、实践指导、课程与毕业设计等。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准备,之后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实施教学,将知识传递给顾客――学生,使学生在课程讲解中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4.教学支持过程。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其他配套过程的支持。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将这些过程分为文件管理、内部沟通、内外满意度、数据分析、内部审核、质量改进六个子过程。
三、高教质量反馈机制的构建
高等教育产品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反复循环和完善的过程,从期望和需求分析开始到产品输出直至顾客满意。也就是说,即使目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满足了顾客需求,这种状态也只是暂时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短暂过程。这一过程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更新而被打破,整个系统时刻处于短暂的相对平衡和长久的绝对不平衡的交替状态之中。要想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对支持性过程中的有关教学质量信息实时、全面、有效反馈是必要保证。只有如此,相关人员在获得有关信息后,才能及时反省、纠正教学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提供给顾客更加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信息的有效反馈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
(一)教学质量反馈思路
1.学生评教。在信息反馈获取的途径中,在校学生尤其是较高年级的学生的评教是首要渠道。这是因为,作为教学质量的直接感受者,学生对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目前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外比较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由结论性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过渡和倾斜。本研究认为,在过程评价的基础上,最好能进一步开展终结性评价。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能盯紧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适时地对教学各阶段进行调整,最终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合理化。此外,对毕业生或者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的评价也是一项重要信息来源。通过让已经就业的学生对整个大学教育期间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可获得对学校四年期间包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与否等更客观的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就非常重视这种评价。在每届毕业生离校之际,校方会以问卷的形式请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整个四年期间接受的大学教育进行评价,通常问卷包含两个对立问题,即分别列出四年大学教育期间认为教学效果最好和最差的三位教师并简要说明其理由。此举使校方可以很好地了解两类教师的状况,并针对被评价较差教师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其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2.用人单位评价。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客观评价的另一个渠道是用人单位。作为高等教育产出的学生的接受单位,用人单位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能否满足其生产和服务功能。因此,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合理性与否非常具有话语权,这就为学校指明了学生能力培养的维度和深度。这些来自企业的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有助于促使学校站在企业的角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有助于拉近教育提供与社会需求间的距离。
3.准备性评价。所谓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开始前的一种评价,它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教案和教学背景等方面的评价。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从前人的教学经验中获取某些反馈或建议,或通过对有关教师的访谈和交流,甚至可以通过知识测试、查阅过去的试卷和成绩,这些手段有助于即将展开教学的教师获取有关信息反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求知欲以及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有关的基本情况和教学中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总之,准备性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现状及改进教学质量。
4.利用网络信息反馈。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进行网络教学评价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学生根据教师的上课情况随时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1.学生评价信息反馈。来自学生的评价将作为评教的主要根据,并将评价结果及时、不失真地反馈给有关教师。这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准备性评价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2.学院整体教学评价。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助于校方了解各个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状况,同时便于各个学院进行横向比较。这种制度能够促进各学院领导清楚本学院目前的质量状况,加强学院之间关于教学质量的交流,取长补短,从整体上提高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3.教学简讯信息反馈。为增强学院之间的相互了解,学校需要建立有关教学信息的通报制度。此举有助于校方不定期地将教学工作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形式,方便及时地提醒教师关注相关信息,使有关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常态化、日常化。
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有助于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深化对教学质量评价及其结果的认知,有利于实现教师及学院对教学质量评价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最终使教育质量走向由评价到反馈、由改进到提高、再评价的“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仲斐.学生评教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9.
[2]Ralph G.Lewis,Douglas H.Smith.Total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M].Florida:St.Lucie Press,1994.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所在,更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宗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量至上观已经深入人心。早在1985年,我国中央政府就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又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3年教育部也启动“质量工程”,学术界也展开了对高教质量的广泛研究。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文献、会议、报告、讨论非常多。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关于高教质量的研究成果多达几万。对高教质量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质量问题、评估、保障机制等方面,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沟通与保证的重要环节——反馈机制的研究却很少。而反馈机制却恰是目前我国高教质量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
一、我国高教质量反馈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反馈渠道不够畅通
我国高等教育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通常由各校的教务处或分管教学质量管理的教务部门负责组织,一般在每学期的期末展开。但有关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则先是由教务处单独收集,之后再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各个学院(系),这些信息经由各个学院(系)的领导决定的过滤之后再决定是否公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过程通常至此为止。显然,这种评价过程和机制无疑会导致如下状况的出现: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对自己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不甚了解,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和今后改进教学质量的建议也就不会关心;只有那些学生评价特别优秀的教师及问题比较严重的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二)评价结果反馈简单化
此外,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是反馈结果过于简单。目前,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反馈,通常被简化成一个简单描述甚至仅仅是一个数据。这不仅使得被评价教师根本不了解这一评价结论得出的依据,也不清楚教学过程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哪些环节存在问题,教学质量改进措施自然无从谈起。另外,由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问卷中评价指标的含糊性,未能具体指出需改进的方面,这会使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针对性。
二、高教质量反馈机制保障措施
(一)构建ISO9000︰2000为基础的教学质量体系
ISO9000族标准秉承这样的基本思想:质量形成于过程,因此,必须使一切影响质量的因素得到全过程的控制,否则质量就会出现偏差。这一思想强调借助过程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它也突出了质量体系以模块化的形式对质量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只有保证过程才能保证教育质量,任何结果都是通过过程实现的。基于此,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对其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是关键。可见,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质量,要保证素质教育,就必须贯彻ISO9000︰2000质量体系下的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质量,而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关键措施。要想从根本上鉴定教学质量的优劣并不断提高教水平,以切实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构建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系统。这对于形成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良性反馈机制,是必要和必需的。
(二)构建高教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某一认证公司推荐的织造企业的质量体系过程目标监控和测量表——质量管理体系模板,并结合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特点,本研究建立如图所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总输入。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作为高等教育顾客的学生,现在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进校接受教育,他们更关注的是在被选高校中究竟能够学到什么以及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职位;作为高等教育产品的接收单位,用人单位也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招聘到一定数量的学生,他们更关注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层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本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预期。
在ISO9000︰2000体系中,“顾客为关注的焦点”是首要的质量管理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学校需要将自己更多地定位为服务者而不是纯粹的管理者,这是高校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扭转的观念,高等教育要以满足顾客当前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基于这种思想,本研究将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期望和需求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输入。
2.最高管理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高管理者需要根据总输入也就是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期望和需求,确立教学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年度计划。质量方针的设计,围绕如何通过提供给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使顾客满意和认可。这规定了质量导向,以便于质量目标向这一方向靠拢、接近。反之,假如质量目标不能满足要求,则“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的目标就不能实现。这样,最高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在于通过确保质量目标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建立,使质量目标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并增加组织对质量目标的可考核性。此外,由于教学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教学质量目标也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借助管理评审可以实现对教学策划合理与否的审核,并根据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需求、期望以及外部环境等的变化来实时调整质量目标、方针等,以确保发展方向不偏离既定目标。
3.产品实现过程。把在最高管理者过程中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年度计划、学校的发展战略,和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需求、期望作为分产品实现过程的输入信息,通过这一过程,将学生转化为有能力、有知识、适合于社会需要的人。这一过程又包含两个子过程: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提供过程。前者主要指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和调整;而后者主要指以多种方式、渠道向学生传递知识、实践指导、课程与毕业设计等。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准备,之后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实施教学,将知识传递给顾客——学生,使学生在课程讲解中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4.教学支持过程。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其他配套过程的支持。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将这些过程分为文件管理、内部沟通、内外满意度、数据分析、内部审核、质量改进六个子过程。
三、高教质量反馈机制的构建
高等教育产品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反复循环和完善的过程,从期望和需求分析开始到产品输出直至顾客满意。也就是说,即使目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满足了顾客需求,这种状态也只是暂时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短暂过程。这一过程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更新而被打破,整个系统时刻处于短暂的相对平衡和长久的绝对不平衡的交替状态之中。要想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对支持性过程中的有关教学质量信息实时、全面、有效反馈是必要保证。只有如此,相关人员在获得有关信息后,才能及时反省、纠正教学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提供给顾客更加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信息的有效反馈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
(一)教学质量反馈思路
1.学生评教。在信息反馈获取的途径中,在校学生尤其是较高年级的学生的评教是首要渠道。这是因为,作为教学质量的直接感受者,学生对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目前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外比较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由结论性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过渡和倾斜。本研究认为,在过程评价的基础上,最好能进一步开展终结性评价。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能盯紧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适时地对教学各阶段进行调整,最终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合理化。此外,对毕业生或者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的评价也是一项重要信息来源。通过让已经就业的学生对整个大学教育期间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可获得对学校四年期间包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与否等更客观的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就非常重视这种评价。在每届毕业生离校之际,校方会以问卷的形式请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整个四年期间接受的大学教育进行评价,通常问卷包含两个对立问题,即分别列出四年大学教育期间认为教学效果最好和最差的三位教师并简要说明其理由。此举使校方可以很好地了解两类教师的状况,并针对被评价较差教师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其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2.用人单位评价。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客观评价的另一个渠道是用人单位。作为高等教育产出的学生的接受单位,用人单位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能否满足其生产和服务功能。因此,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合理性与否非常具有话语权,这就为学校指明了学生能力培养的维度和深度。这些来自企业的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有助于促使学校站在企业的角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有助于拉近教育提供与社会需求间的距离。
3.准备性评价。所谓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开始前的一种评价,它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教案和教学背景等方面的评价。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从前人的教学经验中获取某些反馈或建议,或通过对有关教师的访谈和交流,甚至可以通过知识测试、查阅过去的试卷和成绩,这些手段有助于即将展开教学的教师获取有关信息反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求知欲以及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有关的基本情况和教学中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总之,准备性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现状及改进教学质量。
4.利用网络信息反馈。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进行网络教学评价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学生根据教师的上课情况随时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1.学生评价信息反馈。来自学生的评价将作为评教的主要根据,并将评价结果及时、不失真地反馈给有关教师。这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准备性评价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2.学院整体教学评价。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助于校方了解各个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状况,同时便于各个学院进行横向比较。这种制度能够促进各学院领导清楚本学院目前的质量状况,加强学院之间关于教学质量的交流,取长补短,从整体上提高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3.教学简讯信息反馈。为增强学院之间的相互了解,学校需要建立有关教学信息的通报制度。此举有助于校方不定期地将教学工作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形式,方便及时地提醒教师关注相关信息,使有关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常态化、日常化。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贯穿于学员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学习活动过程之中,涉及到学校的多个部门及校外的每一个函授站,涵盖多个工作环节,这些教学、管理、服务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体性要求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各个环节都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各个环节要环环相扣,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阶段性是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运行阶段所构成,即执行阶段、评估反馈阶段与调控阶段,三个阶段构成整个保障体系的闭环系统。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造就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既是一个整体性的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性管理活动。
二、周期延续性与调控及时性相统一
人才培养过程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学员从入学到毕业这一个周期内,每一项教学过程都具有各自的周期,各项教学活动按照固有的程序延续运行,不能违背。同时,通过评估与反馈系统收集到的来自于学员、教师、函授站和用人单位的信息要及时反馈给教学管理决策部门,为其迅速做出调控提供依据。周期延续与及时调控互相协调、互为补充,落脚点都是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和逐步提高。
三、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的确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效果评估与信息反馈等主要环节。河北农业大学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运用于教学工作实践。
(一)确立满足成人学员需求的教育质量观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着差异,我们应当承认并认识到这些差异,从成人教育学员的实际出发,根据其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成人教育质量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办学模式。成人高等教育是在职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改善知识结构、实践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具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特色[3]。随着市场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人教育必须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确立办学的规模、类型和专业,以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采取多形式的办学模式,满足学员工作之余再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制订符合成人学生培养规律的教学管理制度
成人教育学员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知识技能更新的需要,同时受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类型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职业性、应用性、开放性和多样化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必须把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类型学员的学习需求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通过制订一系列的符合成人学生培养规律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满足成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例如,可以采用网络教学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提供充足的在线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解决学员的工学矛盾;将网络教学平台运用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辅助教学,采取面授、辅导答疑、网络学习、网络讨论互动的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在面授教学阶段尽可能多地增加实践和讨论环节,引导学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之中,增强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保障学习的效果。
(三)切实加强成教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师资队伍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且适应成人教育发展的稳定的师资队伍。高等学校举办成人教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的教育资源,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师资作为主讲教师,同时,为了优化师资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可以聘请部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的管理或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成教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了解教学进展情况和学员出勤、纪律、学习情况;同时,也要加强与学员的沟通,及时并准确掌握教师的备课、教学等情况,以确保教学质量。严格成人教育师资选聘标准,必须克服部分教师对成人教育教学“敷衍”“糊弄”的不负责任思想。只有提高广大教师的质量意识,才能保证教学效果,也才能得到学员和社会的认可与好评。
(四)完善科学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对教学管理实施有效调控
成人教育 教学质量监控 质量监控体系
一、成人高等教育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质量监控目标缺乏规定性
目前,成人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缺乏对教学质量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的有效手段,缺乏科学的论证,而且质量标准存在随意性,背离了服务于保障教学质量的初衷。
2.教学质量监控过程缺乏规范性
在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过程中,主要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保障较少;对理论教学保障较重视,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则易忽视。因此,必须重视对教学全过程的规范建设与管理,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实施全面的有效保障。
3.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
一般说来,成人高校在建立和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对指标科学性都比较重视,但对指标的遴选与指标的主要观测点缺乏科学的论证与检验,存在随意性。而且,实施过程中人为因素、无关因素控制不到位,有的成人高校尚未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难以达到真正的科学化、客观化、规范化,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教学评价指标还存在模糊而单调、区分度较低、可行性差的问题。例如,我国成人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一般分为A、B、C、D四个等级,而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的“学员教学评估报告表”将指标等级分为“最好(前10%以内)、比大部分人好(前30%以内)、一般、比大部分人差(后30%以内)、最差(后10%以内)”五个等级,评价主客体都能够精确掌握指标等级的划定范围。评价指标的内涵准确,可以减少评价主客体对此产生的误解和疑问。而我国的教学评价指标或者粗糙模糊,或者僵化死板,比如有人提出了“对学员能力的培养”、“体态语的正确运用”等,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很难评定打分。
4.教学质量监控的功能发挥不足
目前,成人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对教学质量的目标导向功能、条件保障功能较为重视,但对监督控制功能、激励约束功能重视不够,尤其对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了对教学质量反馈矫正效能的丧失,削减了成人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价值与作用。
5.教学质量监控缺乏动态应变性
目前,成人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注重了在一定时期保持相对稳定,这虽有利于阶段教学工作的稳定,但缺乏不断对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的机制。由于缺乏对教学质量保障的动态应变能力,对整体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效果不明显。
二、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建议
1.完善教务与教学质量督导工作
(1)以教务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以教务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从三个层次展开工作。首先,对与教学质量相关各部门职责进行划分;其次,对各种资源的行为进行规范;最后,各过程的管理制度等均应形成明确的规范体系。无论是哪一级的监控工作,都应从本级应承担的职责出发,制定出相应的制度与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保证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的有效实施。例如,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评监控应以学期为考评周期,分平时与学期两个步骤进行考评和监控。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可通过监控教学秩序、教学检查、收集反馈意见等方式进行,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完善教学质量督导是实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补充
教学质量督导要从宏观上把握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和教学体系的要求,充分考虑成人高校学生与师资的特殊性,使成人高等教育始终沿着提高成人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性人才的方向发展。
教学质量督导包括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活动、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从操作角度来讲,教学质量督导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做法:首先成立一个在教师队伍中有较高威望、懂教育、会管理的教学督导组织。其次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听课、评课与信息反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的督导工作制度包括备课评价制度、授课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作业批改制度、督导信息反馈制度。
2.质量管理制度的系统化建设
从本院教学各个环节衔接和协调程度来分析,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在系统性方面还有所欠缺。主要表现是教学质量微观的层次的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具体的教学过程与宏观层次的教学质量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评建工作中,应该集中力量,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和修订到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等质量管理的全部环节,制定该院教学工作的质量手册,进一步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和全程质量意识,使教学质量的目标和要求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
3.质量标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从本院认真贯彻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看,教学质量得到了相应的保障。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还不是十分明确和健全,质量要求还不够规范和全面。这就要求学院以教学工作的长远发展为着眼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培养高质量的新型人才为目标,从每一节课入手,大力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设,使贯彻和落实教学质量标准成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自觉行动。为此,应该尽快组织教师和部分学生在认真研讨的基础上,切实制定和明确每一门课程新的教学质量标准,辟出一定时段,对各个标准进行必要的试行和调整,形成相对成熟、稳定、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教学质量标准方案。
4.质量监控手段的现代化建设
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该院已经形成了以考试加评估为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实施监控的具体手段而言,需要进一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网上教学质量的实时动态监控。而要实现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顺利操作和推广应用,还必须全面提高成人高等教育领域教职员工的素质水平。同时,要大力开展各学科主干课程考试的改革工作,从考试的形式和内容的变革上,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层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青山.论成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6,(2).
[2]朱文玉.扩招后成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06,(1).
[3]余治里.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1).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 教学质量评价的阶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18
教学质量评价在构建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民办高校对教学进行宏观调控和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依据,又是民办高校保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讲,教学质量就是教学结果、教学过程与学生素质发展水平、专业水平与培养目标相符的程度。陈玉琨先生在其《教育评价学》一书中指出:教学质量评价就是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做出的价值判断。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改善和提高。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起步晚,历史短,资金少,相关理论还很匮乏,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和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于民办高校在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培养目标及教学设施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也具备不同于公办高校的特点。
1 构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民办高等院校办学指导思想,贯彻“以生为本、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办让人民满意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民办高校应抓住内涵建设,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民办高校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2 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原则
2.1 激励性原则
开展民办高校的教育评估,要有利于充分调动高校各方面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否则就会造成走形式、做表面工作的现象,造成学校资源的巨大浪费。教育评估不仅要调动各高校参与评估的积极性,而且还要注意保护和调动各高校在评估后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营造学校之间相互比较、相互激励、扬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积极氛围。
2.2 科学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要符合民办高校的教学规律和实际情况,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可靠,各项指标体系之间既要形成相关但又不重复、不矛盾的科学的有机结合的整体。
2.3 动态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民办高校教育必须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实践等方面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提高,反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必然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4 功能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的最终结果就是应具有功能性。功能性原则是指能指导和促进民办高校教育教学实践的良性发展。
3 构建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路
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思路的构建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才能实现:第一,形成系统而规范的教育教学质量意识。通过评教、评学、评课程以及教师与教师的互相学习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对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系统性认识,并达到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共识,作为教学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推行的前提。第二,建设与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和基于事实的决策系统,形成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学管理文件。第三,确立科学的,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及监控机制、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充分利用好民办高校本来所具有的机制灵活的优势。第四,建立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理念,完善适应市场变化的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形成计划、实施、检查、改善的PDCA管理循环的运作机制。
4 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
4.1 比较评价法
比较评价法是指预先设定一个客观标准,然后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所达到程度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在于能使学生明确目标,发现差距,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其不足在于客观标准的制定,能否达到公正、客观、合理、科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民办高校来说,由于生源素质的参差不齐,很难确定统一客观教学标准来评价教学质量,并且一旦确定了客观教学标准,也会阻碍学生个性化发展。
4.2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教学价值判断。评价对象只是与自身进行比较,例如过去的成绩与现在的成绩比较,而不是与他人的成绩比较。这种评价方法在理论上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是在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比较,并且也不存在外在的客观标准,但是实际操作的难度比较大,也容易导致评价结果信度比较低。
5 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阶段
从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整个过程来看,主要包括校前学生质量评估、教学过程质量评估、教学终结质量评估、校后质量评估。
5.1 校前学生质量评估
校前学生质量评估是指对准备进入民办高校进学习的学生进行的文化基础、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初步评估。校前学生质量评估是对教学过程质量评估必须考虑的前提,对教学终结质量评估也有重要影响。民办高校招收的学生与公办高校是有区别的,民办院校高考招收的录取分数是比较低的,由于社会缺乏对民办高校的缺乏足够认可,民办高校的招生常常在本科院校录取的后批,其生源质量可想而知,这就是民办高校生源的真实写照,当然也不排斥其中少数佼佼者。这类生源所拥有的共同特点就是,相当部分的学生不仅理论基础薄弱,而且学习主动性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展开带来隐患。因此,各民办高校要进行校前学生质量评估,以便准确、全面掌握生源的信息,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2 教学过程质量评估
教学过程质量评估是指对教师教学过程的一种质量评估。教师的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劳动,不能仅局限于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不能仅仅单靠一次评估的结果来为教师“定终身”,教师的教学评估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不稳定性,因此,要确定在一个学期内分阶段对同一教师进行多次教学评价,将不稳定因素降至最低点,使得评价结果尽可能的真实、客观、全面、可靠。
对教学工作可以采用现代先进的手段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估,例如网上评估。首先,网上评估不但可以快速、简单地对评估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和统计,而且还可以确保数据不被人为地修改和泄露,有利于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其次,网上评估还可以使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网上评价,打消学生的顾虑,提高评价的客观性;最后,网上评估还可以保护了教师的自尊心理,每个教师只有通过输入个人密码才能了解到自己的评价结果,有利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水平。另外,为了保证评价的合理性、公正性、科学性、客观性,评价应在每学期期末考试以前进行,减少学生由于考试不理想而在评价中对教师采取的报复的心理。
5.3 教学终结质量评估
教学终结质量评估是指通过考试来评估教学的质量。民办高校评价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考试,但是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通过考试来督促学生学习知识。因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不但能达到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还能考察教师教学效果,反馈整体教学质量,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
首先,民办高校要严格按照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的的培养目标,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各门学科专业各自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命题,力图使试题能够全面体现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情况。
其次,考试及格率是衡量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考试方式应多样化。一是采用闭卷、开卷、口试、实际操作、上机等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使考核结果更加全面、更加合理。可以根据所考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不同选择最为适宜的考试方式。二是采用平时、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要做到对教学质量全程监控,就不能仅依靠期末的一次考试下定论,要将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将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均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而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这样不仅可以减缓学生期末考试时的压力,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不松懈的状态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要加强对操作实践内容的考核。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是以培养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及各行职业所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或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所以,民办高校应将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其今后上岗能尽快上手做好准备。民办高校的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达不到“追根究底”的水平,而是在懂得“是什么”和学会“怎样做”的层次,因此考试应以学生的操作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等为评价依据,根据实践环节所占学时的比重来确定实践部分在整个考试中所占的比例,重点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突出考试内容“学以致用”的特点。
5.4 校后质量评估
民办高校的校后质量评估就是指对学生就业工作质量的情况评估。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及各行职业所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或应用型人才,因此,首先必须加强学生的敬业精神教育。在现代企业中,一般认为员工应具备两种美德,一种是敬业精神,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同心同德同发展,另外一种就是工作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其次,从一线干起,任劳任怨。民办高校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从基层干起的务实精神,埋头苦干,甘做铺路石。就目前来看,就业工作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许多大学生毕业以后,有业不就,只想坐办公室当白领,渴望进大城市挣大钱,幻想天上掉下来大馅饼。再次,设置专门机构,组建专职队伍对在校学生进行职业咨询和生涯规划,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正确的指导。最后,建立健全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反馈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例如,加强毕业生的人文关怀,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的实际困难;与企业加强交流,了解企业的可信度;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就业工作,提高就业率,以保证学校的社会信誉度。
6 民办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民办高等院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尤其是年轻教师在民办高校所占比重较大,可以使其尽快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工作。其次,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人才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不断促进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围绕教学目的和任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可以不断促进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不断促进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最优结合;可以不断促进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改善,提高教学质量。再次,民办高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的培养,其课程设置应与社会所需的岗位相匹配,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最后,有利于学校加强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开展科学有效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效果等进行客观准确的鉴定,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更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9-70.
[2]梁忠环,张春梅等.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