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小学科学资源8篇

时间:2023-11-09 10:40: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科学资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科学资源

篇1

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中进行深入的挖掘,而最充分的科学教学资源就是教育部推行的教材,而且课程改革之后,每套教材中都为教师配备了一张光碟,里面有很多有用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教学资源,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和巧妙运用把资源整合得更加适宜科学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如学习《给身边的材料分类》这节课程时,我将教材和光盘中给出的各种材料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通过我的设计制作出非常吸引眼球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将物体和材料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加全面地看待物体和材料。同时,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任务,让学生收集身边可再利用和开发材料的资料,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不同的物品,然后在课堂中将自己的资料和做的成品拿出来和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看谁完成的任务最佳,谁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和牢固。再如《水》这单元的学习,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通过生活中存在的情境帮助学生提高对水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品质。在观察这些动画作品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技术的不断进步,知道科学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同时又能够让学生接受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在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他们将知识牢固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死板的教学资源更加形象灵动化

科学教育的理论性比较强,对于一些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教师无法将这些知识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来发现和总结出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让死板的教学资源重新获得新生,更富有多彩和灵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如学习《植物生长》这节课时,种子的发芽过程、成长过程以及开花和结果的过程都是一种静态的变化过程,日常生活中学生看到的只是变化之后的一个状态,并不能看到其生长变化的全部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理解起来就会缺乏生活依据,不能够彻底透彻地进行理解。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主动探索精神,我利用了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从网络中下载一些植物生长的录像和视频材料,然后再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目标,通过计算机将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和重组,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清晰地观看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将种子发芽、花蕾开放的瞬间事件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慢动作播放,让学生亲眼观看这一美丽动人的时刻。科学教材中还有很多教学内容,虽然课本中描述得非常生动和形象,但是由于小学生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描述的一些事物学生根本就没有亲眼见到过,想要让学生很好地想象具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科学课本中描述的内容通过课件的制作和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看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这样我们就把教材中死板的教学内容、静态的科学知识变得更形象和生动,赋予了知识生命,让其更加具有灵性,使得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断付出和努力,花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和制作,但是我相信,只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全面、顺利地接受科学知识,教师一定愿意并且及其乐于进行这样的付出。

三、不断学习网站的开发和利用,拓展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

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科学主题学习网站在科学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这种网站将科学教学中不能够直接观察和研究的教学内容分成小的教学专题,然后将其进行整理,以最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用网站的表达方式提供给学生学习或是作为多媒体教学的资源提供给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网站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充分地发挥网络的教学优势及作用,对于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对网站技术的学习和提高,以便利用这种比较有效的途径对科学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四、努力开发教师课程资源

科学教学资源中对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十分重要和关键。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会受到科学教师素质的严重影响,教师也是科学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影响者。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具有课程设计的权利和义务,要给教师留有充足的自由创造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无论是对科学本身还是各个学科领域都要有一定的审视能力,而且要会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我们的科学教学课堂。教师的整体科学素质决定着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水平就显得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开发和利用教师素质,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促进我们科学教学的进步和提高。

篇2

一、农村地域的学科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思考

首先,处于农村地域的学校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制定了国家基础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其次,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也是弥补现行教材之缺陷的需要。从课程资源以及时展的要求来看,教材不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作用呈相对下降的趋势。科学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农村地域的学校科学课程资源发开的客观依据

(一)作为新课程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1.对科学教育的地位认识不足导致已有的课程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调查发现:教学评价制度是当前阻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最大绊脚石。2.专职科学教师力量薄弱。专职教师的缺失导致农村小学科学课的开设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确保。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进修学习,致使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出现“不能作为”或“乱作为”现象。3.科学教学条件匮乏。农村小学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必需的科学教学设备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很多学校没有科学教学器材和辅助设备,校内缺少相应的科学专用教室和课程资源库。

(二)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利用。长期以来,学科教师的头脑中形成一种甘做“教书匠”的教育观,科学教师习惯于将教科书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唯一渠道。而事实上,农村工区有着许多城市无法比拟的课程资源,不但有弯弯的河流、广阔的田野、美丽的果园等自然资源,也有种类繁多、收集方便、天然色彩、操作性强的乡土文化资源,如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庆典、农家小院,更有宝贵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合理利用这些本土资源,无疑是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特有的天然优势。

三、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

(一)深入开发教师资源。1.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科学教师不仅决定科学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和利用,而且基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资源。2.正确认知和使用教材。科学教材是科学调和内容的重要载体,其中汇集的信息,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很好的资源,这种资源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

(二)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应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和课文进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工的兴趣,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特点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考察和课外科学研究活动。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实验教师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科学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的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

(四)加强各学科的综合活动的研究,探索学校科学课程资源开发新途径。科学教学的课程资源十分广泛,科学教学的课程资源已超越本学科的知识范畴,不少的教学案例还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等知识,这说明重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提高跨学科知识整合度已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趋势。由于综合活动课的课程资源的统领性要比单纯的科学技能训练课更强,其优势是充分利用了其他学科课程资源来弥补科学课程资源的不足,使科学课堂呈现出趣味性、知识性与生活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科学课堂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五)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培养科学志趣的活教材。“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代替的。”教师的学识素养、言行举止、科学态度、勤奋的作风,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志趣的形成。作为一名教师,应努力做到,以我对祖国少年儿童的无限热爱,来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以我们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崇高敬业精神,来培养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远大理想。

总之,在农村小学的学校内部和学校周围,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只要科学教师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我们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篇3

1.课程开发与设计意义重大

小学科学课教师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起着主导作用,肩负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科用方面的重担。所以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识别与开发规划的能力。教师根据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对学校与家庭等方面进行考察,找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规划设计,从而达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发与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根据小学科学课标准对教师的课程理念与行为要求,进修教学设计。

2.突出课程开发的新理念

新的小学科学课已成为新的小学课程体系当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改革提升了小学科学课的地位,表现了现代教育对小学科学课的重视,对小学科学课教师来说是一次全面提升自己能力的重要时机。所以教师应深刻理解小学科学课的新理念,努力成为新理念的传播者与积极倡导者。

3.体现科学素养的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明确定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三维素养的标准规定了教学内容标准,体现了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的教育学科。同样小学科学课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促进者。

4.充分体现科学引领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从学生生活中接触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小学科学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自身在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实现的,而并非单纯地听教师讲授。所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时,看到课程资源开发出来的与众不同。

5.从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和技能水平出发

每位学习者必须以对自己有意义的方式学习――这是惟一的可以与个体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或概念相联系的学习途径。孩子们所学的东西不是对环境观察的复制,而是自己思考和处理的结果。

例如,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学生的前概念是――给物体力(敲、打、碰、撞、磨、揉、弹、吹)物体就发出声音,而科学的概念,即物体发声的本质,物体受到外力后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这种变化――振动形成了声音。而这种物体发声本质(科学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前概念给物体力(敲、打、碰、撞、磨、揉、弹、吹)的基础上实现的。

6.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在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上位目标(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为基础。第三,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教学实际。

《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是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载体。教师依据科学课程内容,挖掘科学教材中隐含的科学知识、探究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面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教学实际情况,完善和细化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再筛选、调整和组织具体的教学内容。

7.确定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目标

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由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所组成。在制订目标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思考和设计每一维度的预期目标。但由于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三维目标的达成预期并不一定一致,(三个维度的目标不是齐头并进的)因此,应根据各维度目标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目标的设计上有所侧重。一般而言,在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一节课、一个探究活动或几个探究活动等)中,应该有一个活动的中心,即中心目标。一般我们往往选取科学知识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目标,通过该中心目标的达成,来实现其它相关目标的积累和达成,也就是说科学知识以外的其它目标,只有在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才能实现,而且这些目标在某些程度上比科学知识目标更重要。

我们可以根据预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小学科学学科的特征,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科学知识学习为主的类型、以科学探究方法(技能)学习为主的类型等不同的类型。以科学知识学习为主的类型,又可分为以事实性知识学习为主的类型、以概念性知识学习为主的类型和以规律性知识学习为主的类型。根据每一种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应设定中心目标。设计什么样的探究活动,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获得最佳效果。

8.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设计的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设计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至关重要。

钻研教材

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含义是设计好课堂中心目标的前提,(课程目标是依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是设计科学有效探究方法的基础。为能准确地制定出中心目标和设计科学有效的探究活动,必须要认真的钻研教材。

例如,《热空气和冷空气》一课,第一幅图,一小孩用蜡烛感觉热空气在哪里,为什么小孩伸出的是两只手?

再如,《声音的产生》一课,为什么画一幅图一个小孩吹一个放了些细盐的塑料瓶?等等,不理解好教材中这些内容,怎么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

体现自主

探究活动方案学生自主设计。小学科学教学一般都是通过某种方法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己设计的,教师不能牵着学生走,不能给学生任何暗示和框框。

是学生的真实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一个什么结果就是一个什么结果,发现了什么就是什么。哪怕是和我们目标的方向不一致,也没关系,交流研讨时总会找到原因、找到方向、找到找到目标。教师千万不要强加给孩子什么。

通过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要让学生真正的自主,要给学生时间、空间,只有让学生在探索科学奥秘的宇宙中不断的锻炼和摔打,他们才能不断的得到发展和提高。

提供有结构的操作材料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资源问题对策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设备及非合理化利用

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科学素养的教育,它重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科学教育设备方面,对于偏远的农村学生来说,一些常见的实验仪器,例如烧杯、酒精灯、试管只能通过教科书认识,其他较高级的实验设备几乎没有。缺乏基础的实验设施与实验设备齐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教学条件,没有科学仪器去培养科技人才,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有了一定的成效,靠近城市的农村学校改革较快,已经配置了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但是农村学校对科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出现了实验设备堆积废弃、科学实验室闲置等问题。

(二)课程资源单一

农村学生获取科学方面知识的途径往往是通过读课本和教师讲解。然而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发挥新技术架构的优势,促进农村与城镇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解决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僵化等问题,是更好地发展科学教育这门课程值得研究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发展就要突破例子,认识本质。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是以培养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全面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因此,科学课如果没有一些新技术、新资源的支撑,就难以获得有效、快速的发展。为了使农村小学科学教育不落伍,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促进科学课程与信息化科技紧密结合。

(三)教师非专业化

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过硬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然而,农村小学多数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而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科学课教学。非专业的科学教师,难以引导学生培养严密的科学思维,难以既好又快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认知能力。导致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非专业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教育部门不重视。教育部门没有认识到科学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能以正确、合理的视角看待科学教师,以致在教师公开招聘中,对科学教师的需求较少,严重打击了对科学有兴趣、想要从事科学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的积极性,阻碍了科学教育人才的发展。二是人才培养有待加强。据统计,全国仅有不到60所高等学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不能很好地形成联动效应,科学专业知名度亟待提升。[2]较少的科学教师不能满足较大的教育市场需求,这是农村缺少专业科学教师的主要原因。三是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偏高。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生活、工作环境比较艰苦,有诸多不便,因此大多数青年不愿意投身于农村的教育事业。科学教育方面的人才也不例外,他们更偏爱于科技化程度更高的城市,急切地追求物质财富,缺乏奉献精神,这也是制约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一。

(四)教育经费不足

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在经费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设科学实验室的费用和教师培训费用。专业的科学实验室的建立费用必须通过上级政府发放教育经费来解决。教育经费除了要建设科学实验室,同时也要注重对科学教师的培训。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3]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供给总量不足,农村教师培训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这是制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学校的科学教育经费不足,导致科学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专业发展难以保证,并且农村科学教师自主研究、自我提升的动力不足,教育教学水平很难得到提高。科学教育就是要走在科技前沿,缺乏教育经费会极大地制约科学教育在农村的发展。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经费的投入。

二、解决农村科学教育中教育资源问题的对策

(一)大量引入科学设备并充分运用

政府要为农村小学购置先进的科学实验仪器设备提供充足的费用。各农村小学要充分利用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实处,积极引进先进的、基础的实验设施。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监督机制,派监督人员不定期下乡检查农村小学的科学教育设备的质量、数量和使用情况。各个学校还要鼓励科学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学校配备了基本的科学设备以后,主要有以下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措施:一是在科学实验室进行科学课的学习与探讨交流活动。专业化的科学教室有其设置的合理性,独特的学习环境可以带动学生学习。二是动手实操、提高效率。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科学实验操作,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素质化人才的培养。

(二)开展“农远工程”教育

“农远工程”是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的简称,是国家为了加快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将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农村科学教育教学中做得极其不够。远程教育可以实现远程授课、远程教研、教学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等。农村的学生通过远程教育可以观看名师讲课视频,跟名师学习,教师也可以在远程教育平台分享教育教学成果,并相互借鉴学习。远程教育集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带领农村的学生“参观”科技馆,关注有关科技的实事、大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远程教育是农村科学课必不可少的教育资源。

(三)加强认可度、认识度

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首先,教育部门要重视科学教育这门课程,设立有关科学教育、科技人才的招聘项目。为从事与科学教育有关的人才提供就业便利,鼓励广大青年从事科学教育工作。其次,高等学校要看清教育日趋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重视科技教育,加大对科学教育专业的招生,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较高专业技能的优秀科学教育人才。最后,从事科学教育的有志青年要加强个人的内在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应一味地追逐名利,要为农村的科学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主要有以下解决措施:一是以支教的方式,把有关科学方面的知识教授给农村学生,同时自己获得一定的磨练和一段美好的人生经历。二是积极响应教师流动政策的号召,定期轮换流动教师,有利于合理地配置教师资源,有利于教师的健康成长,改善农村师资薄弱学校的境况,对于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四)增加教育经费

篇5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学习资源;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17-01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具体很强的建构性,是一个学生开展学习的活动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来掌握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生构建知识是根据问题来的,主要强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强调学生积极自学,主动探究,通过自行的学习、思考、研究、总结,从而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与探究学习相对的是直接学习,它不是教师的直接传授,而是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在有着十足的好奇心,参与学生活动也是学生的爱好,探究性学习不是以教师的讲授的教学活动,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活动,要体现“活”与“动”的特征。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再加上小学科学学科独特的科学性,其教学理论提倡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运用探究性学习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探究性学习资源是指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不是自己的死记硬背,也不是师生的口耳相授,是学生能够进行有效探究性学习的人力、工具、技术及环境等,要让小学科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就必须要拥有具体让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探究性学习资源,探究性学习资源也就能够发挥其在小学科学中的作用,体现其可用性。

一、探究性学习资源能够更好促进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启蒙。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科学提出这样的教学理念:小学科学的学习不能与语言学科一样,以教师教学为主,而要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放手学习、大胆探究、深入探讨、反复研究。课堂教学中积极寻找便捷的、具有探究性的学习资源,设计一系列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创设探究性教学情景,除了能够让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更有目标性,还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究性教学。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日常培训,让教师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积极参与集体培训和个人学习,通过大量的培训和不断的学习,让教师掌握获取优质探究性资源的能力,帮助教师获取更多的探究性资源,让教师掌握利用探究性创设探究性教学活动的能力,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达到最终提升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推动我国小学科学改革发展进程。教师获取探究性学习资源,可以在课内,也不能仅限于课内,还可以到课外寻找。特别是位于农村、社区等地的学校,获取探究性资源更容易,学生有着较为深刻的体验,对这些资源的学习运用也更容易,教师开展活动也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动物的卵”以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集体组织学生或者让学生家长带着学生到小河边、溪流里、池塘边等,去寻找一些青蛙卵或蝌蚪卵,把这些卵带回家养在透明的瓶子里,每天观察这些动物卵的孵化过程,在这块上农村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让学生把发现的情况每天在班上通报,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探究动植物卵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生物的魅力。

二、探究性学习资源能够更好促进师生开展互动学习

探究性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更加需要的积极引导,提出符合学生年龄水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但这必须是建立在教师拥有探究性学习资源的基础上,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师生互动学习。比如,教学“探索宇宙”一文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以“探索宇宙”为主题的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学习探究。设计这个探究性活动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了解太空的历史、探测宇宙的工具”,第二阶段主要“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情况”。第一阶段教学时,教师利用幻灯的形式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探测太空、宇宙的工具,待学生观看结束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按古代与现代来划分这些探测工具。第二阶段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手抄报,或是做墙报,让学生自行将课前准备的资料展现出来,教师则可利用课前所准备的资料,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现,接着引导学生将自行收集的我国的各种航天事业资料展现出来,这些资源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视频……这两个阶段探究性学习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就能够对我国航天知识及宇宙探测工具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探究性学习资源能够更好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无论何种教学,都必须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而言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做到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按照“由扶到放,逐步培养”的原则,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学生探究能力。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拥有探究性的学习资源,资源的重要性也自然体现出来了。充分利用探究性学习资源,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就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积极探究,主动探索,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这位渔王只传授给了他的儿子技术,却没有传授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作为一代渔王,这样浅显的道理都不懂。然而,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老师中也会发生。在科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很多教师是以一个“错”字给学生当头一棒,再接二连三换学生回答,直至满意为止;或以执牛耳者的姿势亲自加以纠正,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导致学生担心出错,进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

对于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下面我以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简单电路”一课两次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把握小学科学课堂中的错误资源。

第一次教学:

(教师出示各种电路元件)师:我们来做个连接比赛。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来点亮一个小灯泡。看哪一组最先点亮小灯泡,并画出连接的方法。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小组讨论并动手操作,点亮的小组将连接方式画下来。教师投影成功小组的连接方式)

师:这几组的灯为什么会亮?

生:……

师:储存在电池中的电是会流动的,它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导线流入小灯泡的灯丝,再通过导线流出,流回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灯泡才能亮起来。

第二次教学:

(教师出示各种电路元件)师:我们来做个连接比赛。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来点亮一个小灯泡,并用简图画出你们组的连接方式。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小组讨论并动手操作,3分钟后不管是否成功,都将连接方式画下来。教师投影成功小组和失败小组的连接方式)

师:这几组的灯为什么亮了,这几组为什么没亮?

生:没有成功的小组他们没有用导线将电池的正负极连在一起。

师:有些组用导线将电池的正负极连在一起,为什么灯还是没亮?

生:不能把导线连在灯泡的下面,要与灯泡的金属外壳相连。

生:没有把小灯泡接入电路。

生:电流没有经过小灯泡。

生:我们这组成功了,是因为我们用导线把电池、小灯泡连接起来,使电流经过小灯泡,灯泡就亮了。

师小结:储存在电池中的电是会流动的,它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导线流入小灯泡的灯丝,再通过导线流出,流回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灯泡才能亮起来。

师:虽然刚才有几组没有成功,但正是他们的努力尝试,才让我们更明白成功的原因。

师:现在我们回头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小灯泡不亮的?

师:我们再尝试一次,有没有信心让小灯泡亮起来?

生:有!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变错为宝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学生的表现不会百分之百地按照教师预设来进行。学生的差错是难得的教学资源,如果加以应用,我们课堂也会因错误而变得有意义。

在第一次教学中,我只关注了成功的小组,而失败小组被我忽略,他们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默默看着其他组成功点亮小灯泡,实验成果得到了展示,课堂参与率大大降低。同时,五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一旦在课堂上出现错误,会觉得较为害羞,此时教师如果再加以批评或者讽刺,势必会对学生自尊心造成伤害。当我提出“这几组的灯为什么会亮?”这个问题时,学生是沉默的,成功的小组不知如何回答,失败的小组更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只能由教师把答案双手奉上,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吗?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让错误体现价值。

二、教师要精心预设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

一节真实的好的课正是有了各种错误,才使教学环节更精彩,教学过程才更体现出真实性。教师不但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可及时调整教学环节,利用学生错误“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

经过第一次的教学,我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失败”心里有了数,一种是没有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另一种是没有将小灯泡连进电路。第二次教学中,有了这样的预设,反而想要学生出现“失败”,将错就错,以此来激发学生反思自己的连接方式,找出小灯泡亮的原因。这种捕捉错误中的“闪光点”的思想要贯穿于每一节课中,学生得到了肯定和欣赏,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

三、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错有所获

篇7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教学改革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科学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有一定的目标性,要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要有利于达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有利于丰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是多种多样的,要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教学资源的特性。

1.生活性。教学资源内容的选择应与小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需要、唤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欲望。科学的特征之一就是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使科学知识超越学生的日常经验,并与日常经验情景相分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学习科学教学的价值基础,离开学生的生活情景,科学教学中的知识就会丧失其价值基础。学科材料对男孩和女孩来讲都失去了生命力,变成了相当死的东西,这是因为它与情景分离开了。学生的活动范围构成了他们的生活世界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包含许多资源,学生在这个真实的空间活动中才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源于他们对生活世界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的素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探究身边常见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探究性。探究性即教学资源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等探究,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学。它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并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因此,开发的教学资源要具有探究性,要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或者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的学习。

3.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内容要具有以科学为中心的开放性,即向科学技术前沿、生活、社会开放,提供资源的信息渠道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即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获取各种信息,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科学教学开放性不仅表现在科学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和创新机会。如科学教材中要求学生饲养并观察蚯蚓,但在没有蚯蚓的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条件选择其他的动物来代替。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资源进行主动的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模式

1.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是指开发者对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因,这决定着开发者将开发哪些科学教学资源,如何开发这些资源。如是想通过开发条件性资源改善科学教学的教学条件,还是想通过开发素材性资源来丰富科学教学内容等。不同的开发目的将会产生不同的开发方式,导致不同的开发结果。

2.学科学教学资源普查和分析。这个阶段就是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普查分析,普查这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存在形式等,分析其特点,筛选出有开发价值的、并可以开发的资源。

3.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就是对第二阶段筛选出来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以通过改造、整合等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原来繁杂的、被我们筛选出来的那些科学教学资源成为更加贴近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

4.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评价。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是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关键,它关系到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活动能否有效的为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目的服务,能否有效的为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服务等。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的评价就是对科学教学资源利用后产生效果的评价。

以上四个环节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它的先后顺序取决于开发模式。并且在这过程中有些环节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如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三、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的方法

1.筛选身边的教学资源。我们身边的资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够进入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只有符合教育目标、符合学生需要的内容、方式等材料才能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构成要素或实施条件。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在众多的教学资源中选择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

2.改造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改造就是指根据小学科学教学具体实施对象和条件要求,对原有科学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变化、修改的过程。改造是小学科学教学资源转化为科学教学要素或条件的基本方法。

3.整合教学资源。整合就是指将不同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如人力的、物力的、经验的等,将其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统整,形成新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方法。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整合,可以对不同内容、不同形态、不同作用的科学教学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作用。如我们可以将小学科学知识与学生环境意识相结合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4.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是指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被多个单位或个人使用的一种形式。共享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率的方法。学校科学教学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资源共享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与稀缺资源共享。

四、结语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科学性还应体现在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在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学校的特点、实际条件、学生情况、教师能力和学校周围环境等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学校科学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寿建杨.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及策略[J].科学课,2009,(07).

篇8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资源 教学改革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科学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有一定的目标性,要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要有利于达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有利于丰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特点

1.生活性

教学资源内容的选择应与小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需要,唤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欲望。学生的活动范围构成了他们的生活世界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包含许多资源,学生在这个真实的空间活动中才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源于他们对生活世界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的素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探究身边常见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探究性

探究性即教学资源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等探究,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学。它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并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因此,开发的教学资源要具有探究性,要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或者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的学习。

3.开放性

教学资源的内容要具有以科学为中心的开放性,即向科学技术前沿、生活、社会开放,提供资源的信息渠道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即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获取各种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科学教学开放性表现在科学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和创新机会。如科学教材中要求学生饲养并观察蚯蚓,但在没有蚯蚓的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条件选择其他的动物来代替。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资源进行主动的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模式

1.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是指开发者对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因,这决定着开发者将开发哪些科学教学资源,如何开发这些资源。如是想通过开发条件性资源改善科学教学的教学条件,还是想通过开发素材性资源来丰富科学教学内容等。不同的开发目的将会产生不同的开发方式,导致不同的开发结果。

2.科学教学资源普查和分析

这个阶段就是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普查分析,普查这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存在形式等,分析其特点,筛选出有开发价值的、并可以开发的资源。

3.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就是对第二阶段筛选出来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以通过改造、整合等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原来繁杂的、被我们筛选出来的那些科学教学资源成为更加贴近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

4.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是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关键,它关系到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活动能否有效地为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目的服务,能否有效地为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服务等。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的评价就是对科学教学资源利用后产生效果的评价。

以上四个环节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它的先后顺序取决于开发模式。并且在这过程中有些环节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如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三、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的方法

1.筛选身边的教学资源

我们身边的资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够进入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只有符合教育目标、符合学生需要的内容、方式等材料才能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构成要素或实施条件。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在众多的教学资源中选择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

2.改造小学科学教学资源

改造就是指根据小学科学教学具体实施对象和条件要求,对原有科学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变化、修改的过程。改造是小学科学教学资源转化为科学教学要素或条件的基本方法。

3.整合教学资源

整合就是指将不同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如人力的、物力的、经验的等,将其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统整,形成新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方法。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整合,可以对不同内容、不同形态、不同作用的科学教学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作用。如我们可以将小学科学知识与学生环境意识相结合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4.共享教学资源

共享是指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被多个单位或个人使用的一种形式。共享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率的方法。学校科学教学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资源共享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与稀缺资源共享。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