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园艺的认识8篇

时间:2023-11-09 10:40: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园艺的认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园艺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循证医学循证护理医护人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131

资料与方法

本院医生50人,男38人,女12人,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35.8岁。护士61名,男2人,女59人,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29.5岁。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具体结果见表1、2。

由表1、2可见高年资、高职称医护人员对新知识的学习要理想一些,对于低年资人员则不容乐观,表明基层医院医生、护士缺乏主动获取信息和信息交流的能力。要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信息,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收集、提炼、加工、整理,运用于临床实践中,改进护理工作。例如:对压疮的治疗,按摩 常规的操作对受压处局部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研究表明:因受压而局部出现反应性充血的皮肤组织则不主张按摩,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加重损伤,因此对已经压红的皮肤进行局部按摩的方法不再推荐使用。另外,对压疮愈合的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在无感染的情况下,压疮创面保持干燥或湿润有利于愈合。由此可见,在压疮治疗实践过程中仍然“以经验治疗”为主,忽视将最新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对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提高压疮的治愈率有重要的影响[1]因此学习循证医学和循证护理的知识是相当必要的。

讨论

调查发现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在循证医学方面存在:①认识不足;②自觉学习性差;③支持缺乏:基层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人员太少,由于护理工作繁忙;外出参观学习、学术交流、深造的机会少,对接触新事物的机会相应减少;医生、护士每天都与患者频繁接触,虽掌握了不少第一手的临床资料,但是缺乏收集整理的习惯[2]对医护人员的知识积累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保障循证护理的实施,医护人员加强治疗护理前的实证回顾,要经过反复思考论证,各种有效支持还需加强,医院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我院虽然是中心卫生院,但早已进行网络化管理,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有价值的信息输入本院网站,全院医务人员达到资源共享,为临床的经验积累和科研提供宝贵资料,最终达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要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对循证医学以及其它新型医学知识的认识,需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智力投资、对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及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信息平台管理组织,创建良好的信息获取环境,促进多学科信息流动,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提高作者的荣誉感,一方面增加其他人员的紧迫感,激发医护人员的学习热情,强化医护人员科研信息意识,从而逐步提高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医院

0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其人才的竞争也相当激烈。而现今的管理工作在每个单位以及每个企业中都极为重视,医院也不例外。而医院想要提高竞争力,在当今的社会上立足,其管理人才是重要的因素[1]。对此医院应该把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管理中,全面了解管理过程,客观地了解当今医院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善,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人才优势,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地提高医院的竞争,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状况。

1我国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

1.1管理模式的落后

相对于其他国家医疗制度,我国的医疗制度仍然处于停滞的状态,其进程以及发展相当缓慢,对此我国的很多医院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人才管理方面也不例外。人才管理方面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不能够发挥人才管理的管理制度。现今,我国竞争异常的激烈,这种落后的人才管理模式直接约束了人才的能力,不能给医院带来一定的进展。

1.2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就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在人事部的管理工作上,仍然使用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由于行政化管理模式受到历史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以及体系,但世界的发展相对比较迅速,因此管理制度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医院的需求,从而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以及时效性,医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招收人才,严重限制了医院对人才的利用,阻碍了人才的发展,使得医院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进程。

1.3薪酬制度缺乏合理性

员工的薪酬发放也基本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在公立医院薪酬的管理制度一般由国家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所制定,使得员工的薪资受到了限制和影响,而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对工资没有太大的影响,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也会有一定的下降。这种现象往往在多数医院中都存在,对医院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4医院管理人员欠缺

我国医院人事部管理部门严重缺乏管理人才,原因是医院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因此他们缺少一定的管理经验,在管理的过程中对各种流程不熟悉以及专业理念了解不全面,往往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岗位上难以做出优秀的成绩。

2人力资源理念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2.1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现今我国对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树立正确的人才管理观念。医院要转换传统观念,充分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人才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其次注重员工的利益以及发展,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管理人才,一方面能够使员工工作异常出色,另一方面也能让医院往更高更好的方面发展。

2.2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需要强调对人才的利用,其次就是对人才进行培养。常言道:笨鸟先飞,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人才是在各种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医院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根据医院的需求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工作要定期进行,其内容包括专业的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员工培训结束后,对员工进行相关的考核以及评价,考核不过的继续培训,这样有利于员工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其工作也就顺利地达成了目标,从而取得更高的成绩,提高医院的综合能力以及竞争力。

2.3完善岗位招聘制度

医院要注重管理人才的招揽,而招聘人才是对人才管理的首要前提,只有招揽更多的管理人才,才能在管理工作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若想要招聘到更多的人才就需要不断地完善人才招聘资源。人才招聘必须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根据医院的发展状况对人才需求进行招聘,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不能多招以及少招,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2.4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建立合理的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考核制度的建立主要是激发员工的热情以及激情,对员工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此,建立合理的激励手段能够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压力以及动力,在工作过程中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同时也要考虑员工不同工作的特点,例如工作的量以及难易程度,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将员工的道德水平考虑在内,其考核的结果必须调整员工的工资。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工资分配制度,将绩效工资管理应用在人事部管理中,实行多劳多得制度,对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成绩差的员工给予惩罚,一方面增加了医院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水平以及竞争力。

3结语

人才管理理念对医院人才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医院的需求对人才进行培养和招聘[2-3],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人事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以及更新,改善现今制度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使人才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不断地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使医院的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林敬红.在医院人才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现实意义[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31(3):31.

篇3

具体而言,办公室人员的仪态礼仪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站、坐、行、蹲的基本姿态;二是神态表情,主要指目光和微笑。

一、办公室人员的基本姿态

办公室人员的基本姿态包括站、坐、行、蹲四种,这四种姿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容易,我们每天都在无数次地重复这几种姿态,但是如果要都做到规范却并不容易。

(一)站。一个人的站姿能表现出他的精神面貌,中国人自古就讲究“站如松”。办公室人员的站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挺胸收腹,腰背挺直,头部放正,目光平视,双肩放松。手和脚的姿态男士和女士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男士是双脚与肩同宽。女士则可以双脚并拢,或者双脚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呈30到45度角,或者双脚呈“丁”字型。不管男士、女士,双手一般都是交叉,右手压在左手上面,双手在腹前交叠。双手手掌心正对着肚脐。这种手势被礼仪专家称为“护印手”,即左手代表事业,右手压在左手上是保护好自己的事业。从视觉上来看,这种“护印手”的手势让人显得亲和稳重,符合办公室人员的形象要求。

(二)坐。坐姿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还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坐姿不正,整个人看上去就无精打采,腰背也容易酸痛,影响身体健康。优雅的坐姿能够充分表现出办公室人员的好形象和高素质,因此,坐要讲究“坐如钟”。办公室人员在入座时,先要观察椅子所放的位置是否合适,如不合适要先把椅子挪到合适的位置。一般从左侧入座,女士如穿着裙装,在入座时要用双手先轻拢裙摆,而后入座。入座时不能满坐,最多只能坐椅子的三分之二。坐下后,要快速整理一下衣服,上半身保持挺直,双目平视,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腿上距离膝盖10到15厘米的位置,也可以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男士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女士则双腿并拢,双脚并拢正放或斜放均可。与人交谈时,身体侧坐,转向交谈者方向,上半身保持挺直,微微前倾。

办公室人员如果是处于坐在办公桌前工作的状态,则要注意调整办公桌与椅子的高度,保证坐在办公桌前时,双臂能够平放在桌面上,双手与电脑键盘平行,电脑屏幕略低于平行视线。而双腿可以平放,膝盖略高于大腿,这样可以保证腿部血液通畅循环。这样就可以保证健康的工作状态,避免身体不适。

(三)行。行走是人的基本动作,是站姿的延续动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行姿规范与否,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涵养风度。办公室人员在行走时,应该保持站姿中除了手和脚以外的各种要领,迈步不要过大,一步迈出的距离大约是一个步长或一个半步长,不能超过一个半步长。两腿间距离要小,女士穿裙装时要走成一条直线。两臂自然前后摆动,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一般在10到15度。要避免外八字和内八字。

在行走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周围的环境,看到领导、同事或客户要马上停下脚步打招呼。

(四)蹲。办公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下蹲,比如每天早上整理办公环境,捡掉在地上的东西,集体合影时前排需要蹲下等等。办公室人员在下蹲时,要做到迅速、得体、大方。基本的要领是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向下蹲,前脚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脚脚跟提起。脚尖着地。男士下蹲时双腿可以稍稍分开,女士下蹲时则要紧靠双腿,一手护着领口,一手抚着裙摆,臀部一定要蹲下来,上身稍稍前倾,脊背保持挺直,头、胸、膝关节基本上在一个角度上,这样的蹲姿不仅规范,而且优雅。

蹲姿有两种,一种是交叉式。下蹲前交叉两腿,蹲下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左膝由后面伸向右侧,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腿靠紧,合力支撑身体。臀部向下,上身稍前倾。集体合影蹲在前排时可采用交叉式。另一种是高低式。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稍后,两腿靠紧向下蹲。右脚全脚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左脚脚跟提起,脚掌着地。左膝低于右膝,左膝内侧靠于右小腿内侧,形成右膝高左膝低的姿态,臀部向下,基本上以左腿支撑身体。整理办公环境、捡东西时可采用高低式。在下蹲时,千万要避免两腿叉开、臀部向后撅起的不雅姿态。

二、办公室人员的神态表情

办公室人员经常要面对上级、同事和客户等,办公室人员的神态一定要真诚热情,表情一定要亲切自然,目光一定要专注大方,微笑一定要真诚动人。

(一)目光。目光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起点。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信息交流,就是从目光的交流开始的。古人所谓的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词语就是指目光交流。目光的交流从目光相互接触的一刹那开始(我们通常称为“一瞥”),然后就进入一个重复的过程和持续的眼神接触。通常,办公室人员在与客户交谈时,第一次与客户的目光接触不可以少于3秒,与对方目光接触应该累计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到70%。同时要切记,不可将视线长时间固定在注视对方身体的某个位置上。应适当地将视线从固定的位置上移动片刻。这样能使对方心理放松,感觉平等,易于交往。

目光的交流按照注视的区域可分为公务凝视、社交凝视和亲密凝视。公务凝视是指注视对方双眼与额头之间通常称为“上三角”的区域,这种公务凝视适用于和客户洽谈、谈判等严肃的场合。社交凝视是指注视对方唇心到双眼之间通常称为“中三角”的区域,这种社交凝视适用于各种社交场合使用。亲密凝视是指注视对方唇心到锁骨之间通常称为“下三角”的区域,这种亲密凝视适用亲人、恋人、家庭成员之间使用。在办公室,应该以公务凝视或社交凝视来营造庄重和谐的氛围。

篇4

园艺技术专业是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立的一个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园艺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聋人大学生。鉴于聋人大学生与正常园艺专业大学生的差异,也为了让聋人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园艺职业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园林树木、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等方向的栽培与管理,以及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保鲜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本专业从教师队伍、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聋人大学生的教师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针对特殊群体的特别教师。为了出色的开展聋生教育,专业教师必须首先了解聋人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生理特点、掌握聋人大学生的沟通方式,获得聋人大学生的认同;其次必须掌握熟练的手语,并深入详细地研究专业词汇的手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聋人大学生。对于聋人大学生来说,尽量多设置一些专业实践课来加强对聋人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聋人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园艺作物栽培、养护、管理等基本训练。针对聋生的特殊性,以愉快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主要以多媒体为主,配合相应的图片及动态效果图。教师边讲边使用熟练的手语,注重讲练结合,加强与聋人大学生的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聋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加深聋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国内外对于花卉和切花生产实践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基于聋人设计专业学生的花卉生产创新教学还没有,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院,在聋人的教育和研究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此基础上聋人大学生对花卉和切花生产实践的研究对今后的教学以及其成果都有重要的意义。聋人大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园艺技术专业知识,借助学校提供的完善设备,应用设施栽培技术来满足不同品种一、二年生花卉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进行花卉的繁育、栽培管理、上盆、采收和保鲜等设计与试验,以期生产出高质量的花卉和切花。

2聋人大学生对一、二年生花卉的生产实践探索

一、二年生花卉是园林花卉中重要的种类,其种类多样、花色鲜艳、馥郁馨香,深受大众的喜爱。一、二年生花卉具有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栽培管理容易而被广泛应用于园林、庭院等地绿化、美化及香化。花卉生产包括花卉品种繁育、栽植、播种期的确定、育苗方式、(育苗基质、播种过程及方法、浇水、施肥)、花期调控(利用温度、光照、土壤等条件来延迟开花或提早开花)、采收、保鲜等一系列环节,每一环节所采取的措施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花卉产品的质量。为了满足不同品种切花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设施栽培技术被贯穿使用于花卉发育的各个阶段来保证其产品的质量。一、二年生花卉多采用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法,聋人大学生通过对不同一、二年生花卉生态习性的研究,确定其繁殖、栽培与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土的配制:培养土的总体要求: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能好,酸碱度适宜。根据要求,本大棚培养土配制按黄土:营养土:沙子=2:2:1进行。(2)整地作畦:翻地约30cm,细碎土块,去除杂质,作畦,要求苗床平、直、细、净。(3)播种时期:一年生花卉春季播种(南京地区在3月下旬大棚内播种),二年生花卉秋季播种(南京地区在9月下旬大棚内播种)。(4)穴盘育苗:每穴1-2粒种子,保证发芽率,播种后覆盖一层肥沃的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用细孔洒水壶浇水,浇透苗床。(5)移栽:待花卉长出2-3片真叶时,带土块移栽到营养钵。移栽前苗床浇透水,起苗时用小铁铲铲起,注意保护根系,叶片和茎。(6)定植:既可以定植于苗床,株行距20cm*20cm;也可以上盆,上盆时先填土至花盆总体积的1/3左右,将花苗立于花盆中央,保持根系完全伸展,浇透水,置阴凉处缓苗。(7)摘心:根据不同花卉的要求,进行摘心处理。花卉“摘心”就是摘去植株主枝顶端的生长部位(生长点),使侧枝快快速生长,产生“丛生”的效果,达到最佳观赏效果。(8)栽培管理:在栽培过程中要进行灌水、追肥、中耕除草和降温越夏、防寒越冬。(9)病虫害防治:了解切花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掌握各种防治方法,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保证花卉的质量。聋人大学生通过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与管理进行生产实践,生产出高质量的花卉(图1),并用自己种植的花卉设计了“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小花坛。

3聋人大学生对一、二年生切花的生产技术实践探索

切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的具有观赏价值并带有一定长度茎枝的花朵,既有观花、观叶、观枝、观果的,也有赏其姿闻其香的。世界各国花卉商品生产的历史都不很长,比较早的有荷兰、比利时,大约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但大多数国家的花卉业仅有五六十年的生产历史。节日期间切花消费量的增加,拉动了花卉生产和经营,在一定范围内提升了花卉市场的价格,从而增加经济效益。鲜切花一经离开母体,就断绝了水分与养分的供给,却仍要不断地消耗养分,从自然规律上讲,必然走向衰老与生命的枯竭茎直立,有刚毛。花为头状花序,单生于枝条顶端。花色有白、黄、粉红、玫红、深红、橙色等,十分艳丽。百日草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在20度左右。切花采收在盛开时切取,早采则花颈中空容易折断,且不耐插。切花后,浸水湿贮,并利用不同的花色进行插花设计(图2)。

4聋人大学生掌握园艺作物生产技术的意义

通过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与管理以及鲜切花的采收、保鲜和插花设计的生产实践,不仅可以让聋人大学生掌握园艺职业技能,还可以使他们的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改善:

4.1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增加活力,张扬气氛,抑制冲动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整地、挖坑、培养土的配制、播种以及浇水施肥,在消耗体力的同时,还可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增加活力,张扬气氛,抑制冲动,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

4.2培养创作激情

花卉栽培与管理、鲜切花采收以及插花制作等园艺活动,是把具有自然美的植物材料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布置处理,使其成为艺术品,可以激发聋人大学生的创作激情。

4.3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

园艺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播种、移栽、定植、整形修剪、浇水施肥都有一定的季节性,聋人大学生在进行园艺活动时要求慎重小心且有持续性,因此长期进行园艺活动会培养学生具备忍耐力与注意力。

4.4增强责任感,树立自信心

篇5

从法理上讲,公民和法人都可能成为诉讼的主体,成为诉讼当事人,成为被告;都可能成为民事和刑事诉讼的被告。从立法上讲,“国家机关”这个概念不仅仅指国家行政机关,也包括国家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法院属于典型的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国家机关,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机关,完全具备法律规定的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条件。这就意味着法院作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是于法有据的,尽管在现实生活中法院成为刑事被告的例子相当罕见,尽管成为刑事被告的法院,其角色的确颇为尴尬和难堪。我们要接受法院成为刑事被告的理论预设和客观现实。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法理上讲,这里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法院作为机关法人与别人发生民事纠纷,就可能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而法院作为机关法人一旦触犯刑律,也同样可能站在刑事诉讼的被告席上受审。不能因为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的特色身份而可以规避或豁免其法律责任,包括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否则,司法权就将变异为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司法机关就将蜕变为不受法律管辖的特权机关。这无疑与法治国家的司法信条是格格不入的。

诉讼面前人人平等,希望审理法院成为刑事被告案件的法院,依据“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本着公平的心态作出公正的裁决。司法机关的形象绝对不是靠豁免特权的庇护就可以拯救的,司法机关也要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这个角度讲,涉嫌单位犯罪的法院作为刑事被告受审,也是对司法机关公信力的救赎。

篇6

一、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医院注意力集中于医疗,忽视了档案的建立、管理及服务。在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时,常出现轻视、简化政审程序、思想滞后、档案材料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给流动人员留下不被重视的印象。而流动人员自身对人事档案的认识也不足,对人事档案的归档、整理配合度不高,往往在提拔、调动、离职等人动时才会意识到人事档案的重要性。

其次,管理机构尚未健全。就医院档案管理机构还不够健全,换句话说,不少医院并未设立专门管理流动人员的档案资料。此外,与流动人员档案存有联系的部门并未落实好档案完善、转移和交接工作,导致出现档案没有连贯性、档案材料过于粗略等问题。

再者,管理规范化有待提高。流动人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医院人事档案建立、管理的工作量。不规范的工作方式、模糊的管理目标、界定不清的管理制度等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档案缺失材料、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较为被动等。此外,落后的设施与经费投入不足皆会阻碍档案服务质量的提高。

第四,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全面。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医院分类、排序、归档保存流动人员档案中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尽管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医院对流动人员档案持漠视态度,弱化了其的功能,以致自存档、死档、弃档现象层出不穷。

最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毋庸置疑,管理人员在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培训机制尚未建立及完善,很多管理人员管理知识与技能较为匮乏,对档案管理工作成效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加强医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建议

其一,强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意识。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意识加以强化,通过宣传,创设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此外,提供大量交流、开会、培训等机会,以促使档案建立及管理所有环节更好地衔接,进而加强医院各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也要提高流动人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

其二,完善管理机构。施行权责统一制度,对档案管理机构加以建立及完善。在此过程中,须落实好各方面的工作,例如:经费筹措、人员配置、安全保密等。注重监督、管理非在编人员的人事档案,当其离职时,应做好档案交接、转移等工作。同时,重视档案在公共服务方面所具有的利用价值,通过合理收费,以避免档案被闲置。

其三,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将医院档案工作特点及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相结合,对医院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加以编制。医院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时,所有与之牵涉的人员、部门须严格遵循有关规定及标准,以为档案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在填写档案材料过程中,流动人员及院方须依照相关审核程序及规范。

其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分类、排序、归档保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为查询及应用提供便利,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得以提升,提高应用效率。根据现行规定,积极鼓励档案管理技术人员对管理思路进行拓展。与此同时,将各方面资料安纳入档案,主要包括医德医风考评、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等,不断对其内容进行更新。

篇7

时间转瞬即逝,我在滨州市人民医院规范化培训36个月已经结束,在这期间能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坚持“忠于职守、执业为民、乐于奉献、廉洁行医”的工作方针,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使我在思想上、工作上和学习上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提高,这完全归功于医院的严格要求,以及一系列的规范化培训。

刚到滨州市人民医院时,医院给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由科教科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医院的概况、岗位纪律、工作制度,使我们对医院的宗旨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激发我们的责任感和为临业献身的决心。

在规范化培训期间,我一共轮转了神经内科、血液内科、肾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急诊科、普外科、妇科、儿科等科室,掌握了各科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准确的收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及专科检查,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具备独立正确地处理临床常见问题的能力。并积极参加科室、医院组织的小讲课、业务学习、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等。

虽然医患关系愈来愈紧张,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我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拒绝收受“红包”、“回扣”,以医谋私现象。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主动与服务对象沟通,耐心解答咨询,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事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不断加强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巩固医学基本技术,学习发扬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通过36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知识;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为适应新形势下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虚心学习,改进不足,踏实工作,再接再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加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

篇8

一、“仁”的字形与含义的演变

语言文字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它的产生、发展都凝结着人的思想。对于早期汉语而言,单个字的字形变化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意义,即字形的变化能反映出相关思想的变化情况,甚至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因而,理清“仁”字的本源与发展,对于准确把握“仁”的意义尤为重要。

目前普遍认同“仁”字的写法有四种。见于《说文解字》“人”部有三种:“从人从二”,即我们现在使用的“仁”字;“古文仁,从千心”(忎);“古文仁,或从尸”。另外,郭店楚简中,“仁”作惖,有近七十处(详可参见庞朴《“仁”字臆断》,《寻根》2001年第1期;王中江《“身心合一”之“仁”与儒家德性伦理——郭店竹简“惖”字及儒家仁爱的构成》,《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1期等)。《古玺文编》中曾把“惖”释读为“信”。

“仁”“或从尸”的写法见于甲骨文(《殷墟书契前编》2-19—1,罗振玉,珂罗版影印本,1913;《甲骨文合集》1098,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中华书局,1978年10月)。“从人从二”与“或从尸”两种“仁”的字形相似,或许存在某种联系,“其字体都是对于人或与人有关事项的指涉”(李友广《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演变——以郭店儒简为考察重点》,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忎”“惖”两种“仁”的字形都从心,说明与人的心理有关,强调内在的心性,二者表义应当相似。不同的是“惖”心上是“身”,而“忎”心上乃“千”。但是,古文“千”与“身”字形相近,都与“人”相关,属于“人部”。有人就认为“忎”“惖”可能是同一个字,前者是后者的误写。郭店简中的“惖”不见于《说文解字》,有可能是向“忎”转变的一种过渡字形。结合“从人从二”的“仁”来看,“忎”较之“惖”更加具备从内在心性向横向人与人关系的“从人从二”的“仁”的过渡趋势。

“仁”源于古祭礼,最早的“仁”应该“或从尸”,即《说文解字》的第三种。“‘仁’本来是对祖灵的一种极端虔诚和敬拜的自然心性…它的本源在于自发的、纵深的、内在超越的心性。”(谢阳举《“仁”的起源探本》,《管子学刊》,2010年10月)也就是说“仁”源自一种古老的祭礼——尸礼(是一种祭成丧者的祭祀方式,即以死者的后代,比如长孙或同姓晚辈,来装扮鬼神,作为祖先灵魂的附身,由这个尸者象征性的代表祖先,感格祖先来享祀)。从这点出发,或许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孑L子会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孔子主要针对破坏“尸礼”而言,反对对传统礼俗的破坏(古祭礼有“尸”无“俑”)。

“仁”最早从尸祭礼产生,因而它包含有对亡故先人的哀思、敬重与爱,涉及祭祀时的行为、心理等,如恭、礼、虔诚、不忍。“事死如事生”(《礼记·祭义》,描写文王祭祖时的心仪)或许正是“仁”由祭礼向现实中的“亲亲”转义的渊源,即将对亡故先人的感情转移到在世的亲人身上,也就有了“仁”最基本的意义之一的“孝悌”。“仁”由最初祭祀的对象“尸”转移到“人”,同时也就具有指涉“惖”“忎”意义的可能。即推最初“仁”的心理及于他人,便产生了“惖”与“忎”;而将“仁”的这些心理演化为人与人交往的道德规范,就产生了“从人从二”的“仁”;而这种道德规范反过来又需要有个人“仁”的自我修养作为前提保障,即对个人修养的要求。至此,“仁”的意义基本成形。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仁”一开始就集合了许多心理的、感情的、道德的范畴,注定了它难以确凿定义。同时,仁的最终字形的确立,也促进了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能近取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等,都可以反映个人主体地位的存在。

“仁”的不同阶段意义在《论语》中都能看到,虔诚、恭敬与爱的心性是其意义的根本,贯穿始终;按其表现大致可以把《论语》中的“仁”分为两部分,一是基本的孝悌;二是及人的忠信恕宽惠等,以及建构在这个基础上的“仁”的道德、行为的要求等意义。明了“仁”的渊源变化,依据不同阶段的意义,便能将《论语》中的“仁”进行大致的把握。

二、《论语》中“仁”的含义

《论语》中有五十九章出现“仁”字,共计一百零九个“仁”。所有“仁”字基本上都是对“仁”的概念的直接应用,或是作为道德要求,或是作为行为准则,或是指“仁”者(人),没有关于“仁”的确切定义。这一特点,也与孔子注重当下成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相吻合。

通过对《论语》中“仁”进行统计,我们发现,“仁”具备众多细目和成立的条件,包括“孝、悌、爱人、恶人、立人、达人、不怨、不忧、不佞、礼、爱、恭、敬、忠、恕、刚、毅、木、讷、勇、礼、宽、信、敏、惠……”在《论语》中,“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最高德目,统摄一切德目,也是人格发展的最高境界。“仁”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原则、精神的范畴,它似乎是凭借众多已有品德构建起来的,我们不能也无法用西方哲学思维模式,把“仁”视作一个抽象的概念,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仁”在《论语》中意义丰富,孔子言行被结集为《论语》的时代,“仁”的意义已发展得相当完备了,《论语》中蕴含了由最初“仁”产生到最终“仁”定形各个阶段的意义。结合与《论语》产生时代相前后的其他文献,可以发现前面对“仁”字形与意义的分析大致是正确的。

爱、敬与诚(虔诚)是“仁”的意义的出发点;“仁”的其他意义基本是由爱、敬与诚(虔诚)推及的,主要是通过借用有相近意义的已有范畴来体现。最能体现这一出发点的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等。

首先,“仁”体现在对亲人的孝、悌,主要包含有爱与敬两个方面。“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不背本,仁也。”(《左传》成公九年)

推这种心理(情)于他人,有三种情况:

(1)对君长忠、恭、不怨等。是爱、敬与诚(虔诚)三种感情的升华。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孔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述而》)申生拒绝逃亡时说:“仁不怨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逃死而怨君,不仁”(《国语·晋语二》)

(2)对平辈信、恕等。是爱、敬与诚(虔诚)三种感情的平等发展。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3)对下层人宽、惠等。是爱、敬与诚(虔诚)三种感情的向下发展。

“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颜渊》)

“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其次,虽然“仁”的意义建构在一系列范畴之上,但是它却不等同于具体的各个构成范畴。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宪问》)

很明显,“仁”与构成它意义的各个具体范畴不同,“仁”有其独立意义,而各范畴也并不一定代表“仁”。

在前述“仁”意义的发展过程中,“仁”的意义从血缘亲情扩展到人与人关系层面。如“不背本,仁也”(《左传》成公九年),“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言仁必及人”(《国语·周语》)等。

个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仁”已经开始具有自我修养的内在要求与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最高目标的济天下的理想抱负了。

最终的“仁”的主体应该是个人,除了在《礼记·儒行》等极少数儒家类文献谈到个体如何珍视生命、身体以外(如“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等),儒家谈及个人很少。或许他们认为,个人自身于他人亦是他人,大家都以“仁”为信条修习,则人人自然能享泽于“仁”吧。而个人坚持“仁”应有一定原则,如:“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三、《论语》中“仁”的矛盾

1 《论语》对是否达到“仁”有明确的认定标准

首先,有些德行被认定为属于“仁”的范畴。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刚、毅、木、讷,近仁”;“克己复礼为仁”等。

其次,有些行为被认定为不“仁”。如:“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

再次,有属于“仁”范畴的行为未必就达到“仁”,没有属于“仁”范畴的行为未必就不“仁”,无违背“仁”要求的恶行也未必就能称得上是“仁”。如: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长》)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宪问》)

最后,明确指出了伪装的“仁”。“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颜渊》)

郭店简中《性自命出》篇有多处提及“情”与“伪”。“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伪斯吝矣,吝斯虑矣”,“凡人情为可悦也”(李零著《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性自命出》还提及了“物”、“悦”、“势”、“故”等概念,“凡动性者,物也;逆性者,悦也;交性者,故也……绌性者,势也……”“凡见者之谓物,快于已者之谓悦,物之设者之谓势,有为也者之谓故”(李零著《郭店楚简校读记》第136页),反映了儒家判断人德行的原则:以“情”为根据,不为表面行为迷惑;对“物”、“悦”、“势”、“故”等影响人们以“情”为根据行为的因素有明确认识。这与我们上面分析的《论语》中的情形非常相像。像“仁”等许多语词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其范畴内部应该蕴含有清晰的逻辑。

2 《论语》中“仁”的矛盾

《论语》中“仁”存在差等现象,可能正是“仁”在具体情境下的矛盾的根源。

一开始“仁”就表现出亲疏之别,亲亲的“孝悌”特别受到关注。“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爱亲之谓仁”(《国语·晋语一》)。

“仁”的其他意义也是由“亲亲”推及的,有一种由近及远的变化过程,而“仁”意义的这种由近而远的变化逻辑也已为人们所认可。这种逻辑体现在:“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为政》)这样,亲亲与爱人的矛盾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同时,基于结果的衡量,“仁”表现出差等现象。结果之于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也破坏了“仁”出于情、及于人的原则。子贡与孔子论管仲,孔子以管仲的治国绩效衡量仁,与道德人情脱节。另外,对于孑L子而言,似乎“仁”的修养和庶人是没有关联的,它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

3 “仁”与“礼”

谈“仁”,“仁”与礼的关系甚至矛盾也不可回避。《论语》中就有“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左传》也记载:“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谿?”(《左传》昭公十二年)

孔子的终极目标在于治天下,即政治的抱负,而最可行的方式莫过于借助已有的规则,“礼”是周实践过的成功经验,是孔子所要借以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手段,虽然孔子本人实际已经对礼做了改造。“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