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互联网传媒行业分析8篇

时间:2023-11-08 10:11: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互联网传媒行业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互联网传媒行业分析

篇1

本季度,互联网投资规模环比大幅增加。其中,案例数量为21个,环比增加50.0%;投资金额为2.41亿美元,环比增加243.4%。IT投资规模位列行业投资规模第二,案例数量为17个,环比增加21.4%;投资金额为1.51亿美元,环比增加84.6%。传媒娱乐行业案例数量为8个,投资金额为8000万美元,列居行业投资规模第三。能源及矿业行业案例数量为7个,投资金额为2478万美元。

在本季度4个热点投资行业中,互联网行业投资规模跨度较大,单笔投资金额主要集中在其1000万美元以下规模,其中投资规模小于500万美元的案例为10个,投资规模在500~1000万美元的案例为5个。同时,本季度投资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的2个案例均发生在互联网行业(见图2.2-1)。传媒娱乐行业投资规模则主要分布在500~1000万美元和1000~2000万美元之间。能源及矿业行业7个投资案例的单笔投资规模均小于1000万美元。

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受到资本青睐

2008年第二季度,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成为互联网行业投资热点。在互联网行业21个投资案例中,电子商务为5个,占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量23.8%;投资金额为3789万美元,占互联网行业投资金额15.8%(见图2.2.1-1)。电子商务模式和传统零售行业的创新性融合,具备传统零售丰富经验的创业团队,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整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市场表现是吸引创投机构的投资电子商务行业的主要因素。

本季度,网络游戏投资案例数量为4个,占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量19.0%,投资金额为4380万美元,占互联网行业投资金额18.1%。(见图2.2.1-2)。

网络游戏受到资本青睐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中国网民数量庞大,网络游戏市场拓展空间巨大。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披露,截至2007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1亿人。同时,网络游戏日渐成为网民主要的休闲方式。其次,中国网络游戏在经历从韩国、欧美游戏转向自助研发兼运营阶段后,具备了一定基础的网游运营经验和自主研发能力,其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户外媒体继续成为创投机构投资热点

2008年第二季度,户外媒体成为传媒娱乐细分行业的重点投资领域。其投资案例数量为4个,占传媒娱乐行业总投资案例数量50.0%(见图2.2.2-1);投资金额为5000万美元,占传媒娱乐行业总投资金额62.0%(见图2.2.2-2)。

在户外传媒的4个案例中,健康媒体运营商活跃传媒获得来自蓝驰创投基金1000万美元注资,这是活跃传媒第三次融资。同时,新型媒体东方风行获得红杉资本首轮投资。ChinaVenture分析认为随着风险资本的进入,户外传媒企业将展开新一轮的规模扩展和细分市场的竞争。

环保节能成为重点投资领域

篇2

[关键词] 互联网;传媒产业;转型升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075

[中图分类号] G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157- 03

在“互联网+”时代的引领下,“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当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此同时,中国传媒也深受影响,其理念、形态、呈现方式等方面表现的越加丰富。就比如媒介融合曾以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产消融合为主,而今天的媒介融合则想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呈现了多方面、多渠道融合的特点,使得传媒已经较大规模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中。由此说来,“互联网+”对传媒产业的影响是非常深入的。为了良好的发展传媒产业,应当基于“互联网+”进行传媒产业升级转型,优化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促进传媒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1 “互联网+”背景下原有传媒产业发展困难之处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互联网+”对人们方方面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例如百度“干”了央视广告的事;淘宝“干”了沃尔玛的事;阿里巴巴“干”了批发市场的事;微博“干”了媒体的事;微信“干”了移动的事等。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发展趋势已经改变传统运行法则,使得我国价值模式、消费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1]。而基于传统价值模式、消费模式,所规划的传媒产业发展思路,在执行的过程中遭受多方阻碍,主要是因为:

1.1 读者阅读方式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在发生着改变,即从纸质图书阅读转化为电子书阅读。因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弥补了纸质图书阅读的缺陷,可以使读者随时随地的进行图书阅读,使读者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时间。因此,读者对电子书阅读尤为青睐,在阅读方面逐渐以电子阅读为主,相应的纸质图书阅读的读书者越来越少。

1.2 企业营销方式的转变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良好的发展,只采用单一的营销方式难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互联网的应用,打破了企业单一的营销方式,使得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设计多元化、多样式的营销方案,展开不同形式的营销,如信息流广告、“秒杀”等,使得企业开展全新的营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眼球,刺激消费者购买,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2]。所以,互联网的应用,也改变了企业营销方式。

1.3 内容生产方式的转变

内容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指所有与产品相关的内容,因为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一定转变。例如,在以前人们的意识中“编辑”是非常专业的一个职位,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够胜任,而今天在网络环境中任何一位网友都可以是编辑,创作文章,发表文章。因为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遍,传统意义上的内容生产方式,转变为“众包”生产方式。

1.4 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

其实,互联网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传播快速、高效。以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纸媒、电视、收音机,并且传播的信息也非常有限。而互联网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日益普遍。互联网具有的信息传播快、信息存储量大、信息共享等特点充分发挥作用,使人们可以随时获取想要知道或了解的信息。所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准确性。

1.5 传播规则的转变

互联网所带来的不是通路、不是平台,而是一种新的传播规则。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基于互联网形成的新媒体,其是一个新的传播平台,同时还是新的传播通路、传播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并不是单一的朝着某个方向传播,而是多渠道、多方向的传播,如此可以使信息传播的受众性大大增强。由此可以确定,互联网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播的构造、规则以及逻辑。

2 “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关键

按照传统媒体人的思想,互联网是传统媒体的价值链上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其所创造的种种传播形态,辅助了传统媒体的推广,有利于良好的发展传统媒体。其实,这种思想是犯了战略操作上的错误。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领域的基础性设施。因为从传播学角度来说,互联网更相当于一种基础设施、一种支持社会的全新技术形态,合理的改造和调整,可以使其在传媒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为:

2.1 正确理解互联网逻辑的关键词

2.1.1 连接

连接是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应用之所以能够越来越普遍,主要是其能够将各种事、物以及人类整体进行有效的连接,改变了传统意义上“资源”无法整合与利用的局面。回顾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形成了内容网络、人际网络、物联网络三张大网,实现了各种资源整合,改变了人们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海量存储、超级链接,可以将毫无关联的内容互联互通,形成了最初的内容网络,尤为突出的就是新浪网、搜狐网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其体验方式增强,使得某些内容服务与人的需求相连接,为人们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满足人们的应用需求,例如百度、淘宝等。而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实现了“人际沟通无阻碍”的目标,也就是形成了人际网络,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各种沟通,例如微信、微博、QQ等[3]。

2.1.2 开放

基于基本生存和发展法则,开放是互联网的第一要义。因为互联网需要以“网状存在”的方式存在,如此凡是利用网络的人,都会与互联网形成网络关系,作为网络的关键点。只有“开放”了互联网,才能使得所有人都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应用网络。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观念的开放和自我的开放。

(1)观念的开放。传统媒体运行的过程中,其传播的范围、运作的格局都是非常局限的,相应的媒体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以在扩大市场空间,尽可能的激活、整合资源,实现产业整合、市场协同,不仅能够促进媒体产业发展,还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当然,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做到观念开放,从思想观念上充分意识到媒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充分利用媒体融合和市场“碎片化”所创造的机遇,良好的发挥媒体产业。

(2)自我的开放。按照互联网逻辑,自我的开放即为社会情感资源、关系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可以创造巨大潜能。当然,要想做到资源有效整合,需要保证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的,尽可能的利用互联网来给传媒创造机会,使之把握机会,良好发展。

2.2 改变对互联网的认识误差及不开放的心态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媒之所以会衰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互联网的认识误差及不开放的心态。传统纸媒在受到数字化媒体冲击的情况下,整个纸媒行业并没有积极了解互联网,也没有适当的调整媒体投放方式、宣传营销方式等相关方面,使得纸媒逐渐走向衰落。基于此,在认识到纸媒衰落根源的情况下,要想使传媒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注意正确认识互联网,并保持开放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今时今日已经是一个以互联网,尤其是以社交媒体居于领导者地位的传媒市场,其尽管没有成为人口覆盖最大的媒介形式,但数据显示可以充分说明,社交媒体传播的影响力。为了真正意义上利用互联网来促进传媒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对当前社交媒体有全方面的了解,清晰的认识到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之大。在此基础上,需要注意保持开放的心态,改变传统媒体自我封闭、自绝于产业发展的状态,使媒体运行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逐步提升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及影响力[4]。

3 “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可以确定互联网对我国媒体的影响较大,科学、合理的优化调整媒体,需要利用传媒产业转型升级。那么,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呢?

3.1 传媒产业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创新

3.1.1 传播规则的创新

在互联网已经形成了内容网络、物联网络、人际网络三张大网的情况下,重构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权力关系,使其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则,如此可以促进互联网应用作用,支持媒体良好运行,有效的进行信息传播。而基于互联网传播规则,对媒体传播规则进行创新,应以“以人为本”理念为引导,提升用户的地位,使用户具有传播权利、浏览权利,如此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浏览、信息传播、信息共享。

3.1.2 跨界整合的产业形态的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对传媒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注意跨界整合的产业形态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使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市场版图与价值资源进行重构,扩大媒体推广范围及市场占有率,使得媒体运作可以在社会上起到很大反响,达到媒体传播的目的。那么,如何对跨界整合的产业形态进行创新呢?自然是互联网的传播结构、传播规则、传播形态,对媒体可以渗透的领域进行分析,结合媒体特点及其他领域特点,合理的进行跨界整合,改变媒体传播形式、形态,以便传媒产业优化发展。

3.1.3 系统协同下的盈利模式创新

这里所说的系统协同下的盈利模式创新,就是以“关联――节点式”的价值对接方式为主,对互联网条件下的媒体运作的盈利模式进行重构,使之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来扩大盈利空间,为促进传媒产业良好发展奠定基础[5]。

3.2 传媒产业需要明确需求与供给连通的节点

3.2.1 跨媒介的整合

传统媒体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局限性强,无论是格局还是资源整合都具有较强的局限性,这个媒体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例如媒介的渠道比较单一、用户群针对性强等,此种情况下利用媒体来进行某些社会现象的传播,所起到的作用比较微弱。而基于互联网的作用,进行跨媒介整合,将本媒体资源与其他媒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使媒介的渠道增多、受众群体增多、传播方式增多,再结合媒体传播内容,规划设计出适合的媒体传播方案,可以使传播内容通过网络快速的传播,被他人所熟知,进而达到媒体传播的作用。

3.2.2 跨行业的整合

传统媒体也不要只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内容提供者,由于内容而造成的影响力、品牌和资源使传统媒体处在一个中介位置,即第三方位置。其实,网络平台是一个可以实现多方面资源融合的平台。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个平台来进行媒体运作,可以充分借助其他行业的资源来优化媒体运作的某些方面,提升媒体运作效果,为其创造较高的价值。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互联互通中创造价值。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这一特点,促进媒体资源与其他行业资源整合,形成需求与供给对接,可以从中创造巨大的价值与利润。

3.3 传媒产业需要做好两方面的转变

3.3.1 将媒体视为个性化传播和分众传播中标准内容产品的供应者

传统媒体是以内容为中心,将内容传播给受众群体,使读者能够在浏览、阅读之后有行为上的反应或思想上的转变;而互联网则是以服务、技术为中心,意在通过技术服务来提升用户体验效果,使用户满意。因此,互联网更受用户青睐。基于此点,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应当基于互联网的特点,将媒体视为个性化传播和分众传播中标准内容产品的供应者,也就是了解用户的需求,利用网络来展开个性化的内容产品传播或分众传播。

3.3.2 构建众包生产的运营方式

众包生产作为互联网重要生产方式之一,其能够打破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接线,使得资源多次转移或配置,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基于此,在传媒产业升级转型中,应以经济分享为中心,改变以往内容产品运营的方式,而是采用众包生产的运营方式,使得内容产品可以使用、传播、共享,提高内容产品的应用价值,促进传媒产业良好发展。

4 结 语

身处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应用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人们以往所认知的价值模式、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此种情况下,按照传统的媒体发展思路来推进传媒产业发展是比较困难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基于“互联网+”来进行传媒产业转型升级,达到媒体传播规律创新、跨界整合的产业形态创新、系统协同下的盈利模式创新,同时注意跨媒介整合和跨行业整合,做好供应者转变、运营方式的转变,使传媒产业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良好发展。所以,基于“互联网+”来进行传媒产业转型升级是非常必要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喻国明,刘D.“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创新的五力模型[J].新闻与写作,2015(5):10-13.

[2]李晓琳.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8):113-115.

[3]郑玉倩.价值链视角下互联网时代吉视传媒产业转型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5):221-221.

篇3

5月25日,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所长杜国清、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主任刘冰、艾瑞咨询CTO郝欣诚以及众多知名品牌广告主和广告公司代表一起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互联网广告衡量新标准探讨――易传媒人群分析系统运用研讨会”。与会各界就互联网广告投放及衡量标准进行了探讨,并在会上得出一致结论:是时候用“目标受众覆盖比率”这一新标准来衡量互联网广告的投放了。

互联网广告衡量新标准已是大势所趋

当前,网络广告运作模式的核心正由媒体转向受众。对广告客户而言,曾经可控的、单向信息沟通方式被互联网所改变,用户的需求也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而同绕用户需求进行的广‘告投放也在逐步调整。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长久以来,国内互联网广告投放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作为源头的网络广告策划一般是以“目标受众”出发制作媒介计划,但是到末端环节衡量媒体却依然是用点击率、注册率。根据comScore 2009年的研究报告,在美同网络广告中,8%的网民贡献了85%的点击数,而且点击人群偏向年轻人群、低收入人群。因此,如果仅是用“点击”衡量广告不免有失偏颇。

事实上,与传统媒体一样,如果广告主进行互联网广告投放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品牌认知度,那么关注点应该在“有多少目标受众看到了广告”,而不单是该广告的点击率。

从国外互联网广告的发展来看,运用“目标受众覆盖比率”衡量广告效果已经普遍得到广告主的认同。而大量的第三方监测平台也都瞄准广告主迫切希望以‘人’进行广告效果衡量的需求,均已推出“目标受众覆盖比率”验证报告。在国内,包括CNNIC和艾瑞咨询在内的第三方监测平台也纷纷着手推出“目标受众覆盖比率”的第三方验证服务。可以说,互联网广告的衡量新标准已经是大势所趋。

总的来说,作为广告投放,最基本的任务是有效地到达目标受众,为品牌创造与目标受众进行沟通的机会。而作为广告衡量,也要以目标受众为标准。因此,在互联网广告逐步转向“以人为本”投放的环境下,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迫切需要一套系统,可以帮助广告主在策划前根据人群优选投放媒体,在广告投放中分析人群优化投放,并在投放结束后及时提供目标人群覆盖比率。而易传媒在多年数据及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已经构建起了一套成熟的“人群分析系统”。

易传媒“人群分析系统”呼之欲出

作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整合数字广告平台,易传媒是第一个以广告网络形式进行广告投放的数字广告平台。成立3年来已为80~多个客户成功投放3000多个数字营销项目,拥有丰富的营销经验。

易传媒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基于真实行为的互联网人群数据库,为广告主找到真正的目标受众,用最能打动人的方式与之沟通,并用系统实现数据的分析和积淀,真正做到人群整合、沟通整合、数据整合。今年5月,秉承“以人为本”的广告投放理念,易传媒利用自身‘1人群整合”及“数据整合”的优势,推出“人群分析系统”(Audience Analvsis System)。该系统基于易传媒的互联网人群数据库,利用第三方数据及监测平台,结合人口特征等多维度数据,帮助广告主以“目标受众”为导向进行广告策划及效果衡最,达到人群及数据的双重整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互联网广告投放和衡量。

在“人群分析系统”的技术支持下,人群和数据的双重整合策略将贯穿广告投放的全流程。投放前,调用第三方平台的人群样本数据,分析目标受众经常访问的网站,进行媒介排期的制作;投放中,根据广告实际触达的目标受众比例,在受众集中的媒体,城市、上网时间、上网场所等维度加大投放,实时优化目标受众比率;投放后,提供第三方监测平台提供的人群占比验证报告,衡量品牌广告的投放效果。

篇4

据悉,《报告》采用网络调研方式,收集超过3万个有效样本问卷,并借助易传媒多年积累的广告投放数据归纳整理而成。针对快速消费品人群属性、媒体使用情况、网站类型偏好,上网时间地点等,以及消费者对于广告接受度、媒体偏好度、内容形式偏好度等,报告给出了全面的调研数据和分析结论。就广告主最关心的广告点击效果、点击率以及点击人群等,报告也做了全面剖析和展现。

报告显示,快消广告点击人群年龄结构比购买人群更年轻。快消广告点击人群分布中:最活跃的点击人群为18岁以下,18-24岁和25-29岁。购买人群:主要人群为18-24岁,25-29岁以及30-34岁人群。从性别层面来看,女性消费者爱点击,但是男性更易受到广告影响产生购买。在商品购买上,女性比男性更“花心”,平均每一个女性消费者会购买3.5种以上种类快消品,而男性仅有1.8种。同时,女性偏好乳酸饮料、糖果和含乳饮料,针对此类商品进行搭配促销,更易促发女性购买欲望。

此外,报告对消费者的网络使用习惯也进行了分析。依据对18-34岁的主力消费群体的调研,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比例超过80%,每天上网超过4个小时的比例高达30%左右,该部分人群移动消费时间比例也处在一个相对高位。生活消费类信息和娱乐媒体类型获得消费者最长的访问时间。在上网时间上,早晚8点是快消人群上网的高峰。

报告还显示,不同媒体类型其广告优势体现不同:电视广告优在打响品牌知名度,而互联网广告在品牌信息传递上优势明显。64%的消费者认为电视广告有效帮助认识品牌,而37%的消费者认为互联网广告促使消费者主动了解品牌信息;42%的消费者认为通过互联网广告方便了解品牌信息。年轻消费者则普遍表示受到互联网广告的品牌好感和购买意向影响最大。

篇5

讯:近日,作为中国领先的整合数字营销平台,易传媒再次重拳出击。在整合展示广告网络、视频广告网络、社交广告网络等优质网络媒体资源的基础上,日前,易传媒正式了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该平台已经覆盖2亿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能够高效到达目标受众。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指出,从单纯的网络广告到广告网络的转变,易传媒此次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标志其整合互联网及移动的数字化营销平台的构建正式拉开帷幕。以网络为传播平台,数字化信息的高效传播已经实现,现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用户端做到精准高效,使广告效果最大化。

据悉,易传媒不仅是国内数字广告领域的先驱,其研发的AdManager和DynamicAudienceSegments数字广告管理系统,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并率先建立国内社交媒体广告网络。在向移动互联网进军之前,公司也进行了大范围的布局。

去年,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到207.3亿元,在08年的基础上实现了21.9%的增长。在整体经济环境持续向好的情况下,今年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将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蔡灵认为,易传媒跨互联网及移动的无线营销平台,在互联网庞大用户资源的基础上,借助移动网络对用户实行精准定位,将双方优势互补,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中投顾问的《2010-2015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网络覆盖面的增大,导致网民年龄结构发生变化。随着未来网民的个人价值观和网络行为特征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网民对信息的需求以及消费结构也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数字无线营销平台的构建,通过内容定向、地域定向,甚至可以实现手机型号定向,是实现广告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中国投资咨询网)

篇6

任文杰,UBC硕士学位、CFA、香港金融分析师协会成员。2006年起在第一创业证券从事家电、通信、传媒、互联网行业研究,2009年起重点关注电信和传媒行业。此前在加拿大的电信投资公司工作。

上榜理由

通过今日投资“分析师实时排名”系统对业内1800名分析师的追溯跟踪,第一创业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任文杰在“最牛分析师”耐用消费品与服饰行业排行榜中近一年名列第一。获得我们评选的第九十期“每周一星”称号。

篇7

她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做销售出身的她,在加入飞凡网后得到了自己一直想尝试的运营岗位。在公司BD谈好一个广场之后,她和团队就要立即跟进,搜索商家信息,谈妥折扣及补贴,再教商家使用飞凡的后台系统。“在整个广场已经谈好的情况下,跟商家的合作几乎没什么阻力。”王萌萌觉得虽然换了行业,但新工作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难适应。

互联网行业已经逐渐趋于稳定,但这个行业的余热仍然对一大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像王萌萌这样从互联网行业出来的人,却做了另一种讨巧的逆向选择―回到传统行业。

北京跃科人才服务有限公司IT &互联网团队的经理赵健观察到,这种逆向流动的人才趋势从2014年年底就开始明显起来。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行业给用户带来消费、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很多传统行业意识到,通过互联网手段保持用户黏性、提高用户体验是眼下很必要的转型―它们缺人、缺技术、缺资源。

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中很多同质化公司互相合并,重复竞争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这些动荡对身处其中的互联网人才来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当传统行业为他们打开一扇门的时候,这群带着技术、资源,并且懂互联网的人回到了传统行业,尽管他们做的还是互联网的事,但所处的环境却变得不同,甚至更具价值。“互联网公司没那么稳定,一些互联网人要寻找更可靠的发展。”智联招聘首席人力资源专家郝健分析道。王萌萌之所以选择飞凡网,看重的也是万达的品牌。

选择从互联网行业转型到传统行业的,往往是一群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从领英的调研数据来看,这群人的平均从业年龄接近7年,这很好理解,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在职业发展上,他们或许在互联网行业中遇到了瓶颈,而从心理需求来说,他们也想获得更稳定的职业发展。

不过传统公司的做事节奏、思维方式,和互联网公司比起来还是有点“老一套”,当它们增加互联网方面的业务时,很多问题就出现了。“流程跟不上,节奏太慢。”这是王萌萌最不适应的地方之一,尽管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优化和改进都需要时间。

你看,这就是风险。与此类似的,比如一些公司只是想要扩充互联网功能但并没有真正想好要怎么做,或是加入团队以后你发现你的领导根本不懂互联网……这些都会让你的新工作不太顺利。

当互联网红利逐渐褪去,转到传统行业也许是一种讨巧的职业选择,我们列举了6个目前最需要互联网人才的传统行业,并帮你梳理了一下机会在哪里。同时,我们也整理了3个你在转型之前要做好的心理建设,一些建议或许可以帮你规避风险。

A

机会在哪里?这6个传统行业需要你

1 金融行业最需要技术开发类人才

从五六年前开始,金融行业已经在尝试使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平台,“比如基金公司原本通过银行销售,需要向银行付费,但现在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接触到用户,销售成本降低,产品也更加标准化。”华德士的资深经理沈嘉举了这个例子。业务不变,但要开发出更人性化、服务体验更好的互联网平台,金融行业最需要技术开发类人才,占到转型人才的60%,他们最好熟练掌握Java、SQL、JavaScript语言和Linux操作系统。

随着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很多互联网公司成为金融机构的投资标的。这个时候投资方需要懂互联网的人才来帮助他们理解、分析这个行业及投资对象,因此除开技术人才,原本从事互联网战略投资、产品经理等职位的公司人也会受到青睐。 从互联网行业转到传统行业,谁的机会更多?

2 零售消费业最需要懂互联网的销售和公关

互联网改变了零售渠道和消费方式,让很多消费品制造公司可以直接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接触到消费者,甚至可以自建网站和开发移动端应用。因此在零售消费品行业中,技术开发人员的需求是次要的,懂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电商经验的人才最被需要。

有互联网背景的销售和市场公关类人才变得紧俏。“他们要对线上营销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给传统零售和消费品行业带来线上经验的补充。”领英商业分析总监王昱尧告诉《第一财经周刊》。除了要懂线上营销,掌握项目管理、商务拓展、市场战略及跨团队管理能力也很有必要。

3 工业制造行业最需要懂数据的人实现智能升级

老牌的工业制造商希望通过互联网人才实现运营提效。

“它们希望聘请大数据、工业网络漏洞专家、云计算、数据挖掘、系统架构方面的人才,其实是为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来提升现有设备或工业解决方案的效能,实现智能升级。”科锐国际工业行业高级经理王磊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比如某大型国有新能源企业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风场的运营维护效率,以此来解决很多风电场建设完毕后过度保养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将风场的实时数据输送到云端,由云端实时分析,后台就能做到实时监控维修的时间

点,并依此做出维护方案。

从互联网行业进入工业制造业的人中,约45%左右是互联网技术人才,他们需要掌握数据挖掘、算法以及云计算等技能。还有45%的人是互联网应用人才,他们需要向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4 车联网和智能驾驶让互联网人进入汽车业

就在刚刚结束的CES Asia展会上,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下诞生的诸多新款概念车,它们大多结合互联网思维,将智能化、电子化和信息化融入到汽车中,最终实现人工智能汽车。

“2013年开始,汽车行业就不是很景气,一般卖一辆车获得的价值是20%左右,大家希望能够找到另外80%的价值,所以开始想办法做利益的延伸,于是有了车联网、智能驾驶,以及汽车后市场等。”科锐国际汽车行业经理汪红虹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人工智能汽车让传统的汽车厂商需要很多技术人才,其中最紧俏的就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方面的研究人才。而车联网需要很多产品人才,具体的职位包括产品经理、产品规划师以及用户体验设计师。当然有了产品之后,相关的懂互联网的运营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

5 细分服务业最需要有互联网背景的HR

从领英的调查数据来看,由互联网转入传统行业的人中,20%进入了专业服务业,数量最多。

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之前在互联网公司从事人力资源职能的公司人,比例达到了25%,主要去向是第三方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以及猎头公司,从甲方进入乙方。“互联网行业经验和之前在互联网中积累的资源成为他们服务互联网客户的优势。”王昱尧分析道。

除此之外,细分服务业中的市场公关职位以及咨询职位也是需求量很高的,需要曾经在互联网公司中从事战略投资以及市场公关的公司人,若掌握项目管理、英语、市场推广、招聘以及商务拓展等技能会更有优势。

6 运营类人才在文化传媒行业更受青睐

传统的文化传媒行业如今都在试水互联网,建立网站,设计移动端应用,尝试更多渠道的内容,希望通过更快速的信息更新来满足用户获取内容的方式,因此产品和开发人才必不可少,但理解用户体验又会设计的人才是文化传媒行业在考虑吸纳互联网人才时最先选择的对象。

此外,文化传媒行业还需要懂得社群运营、数字营销、用户体验以及项目管理的互联网人才。

B

要逆向跳槽,你要做好这几个心理准备

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都会有很大的成本,需要3到6个月的磨合,更别说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风险是必然的。

就我们这次讨论的话题,公司人从互联网行业跳到传统行业,工作内容上的变化并不是最主要的,更大的转换成本可能是“心累”。

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天然存在着差异,前者讲究快速迭代、结果导向、企业文化开放平等、组织结构扁平……这些和传统行业都是相悖的。所以既然回到传统行业,你就要做好心理建设,这里有3个提醒。

企业文化的差异最让人心累

互联网公司组织架构扁平,这样才能更快地响应公司决策和市场变化。但传统行业的组织架构更垂直,这会导致你要向更多的人汇报,当一个需求被提上去后,走完流程大概要一周甚至一个月。

复杂的组织架构很容易产生官僚气息,因为传统企业人员流动相对稳定,所以很多员工已经在这家公司待了很长时间,因此你最好做好心理准备,在你进入公司之前,你的同事已经有固定的圈子和论资排辈的氛围,并且不容易轻易打破。

传统公司做一个决定很谨慎,往往要基于充分的调研、风险评估和审核,这和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后者是通过高频的迭代和试错来调整产品。尽管现在很多传统公司都试图向互联网公司方向靠拢,但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想要改变仍然需要时间。

传统行业再加薪?没这么简单

一次跳槽势必会带来一次大幅度的涨薪,但从整个涨薪幅度的变化来看,传统行业还是要比互联网行业保守一些。

互联网企业在薪酬的制定上比较灵活,不看资历,而更看重你的成绩,也就是结果导向―你给公司带来什么,公司就会予以回报,而且互联网公司的各项激励机制也很灵活且多样化。传统行业的涨薪就没这么容易了,“一般要评估整个公司的平均薪资,另外在平衡薪酬时,也会很看重一个人的资历。”汪红虹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总之,在传统行业谈加薪,没那么容易。

老板也许真的不懂互联网

有一部分传统公司在全民互联网的情况下不得不转型,但事实上,它们只知道应该转,却不知道如何转。所以尽管有时这类传统公司会开出很可观的薪酬吸引互联网人才,但真正进入公司后却会发现,面对不懂互联网也没想清楚的老板,你的工作开展起来很难。

篇8

2013年5月,第九届深圳文博会期间,“中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上榜公司包括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文化出版、文化科技等五个板块,上海百视通作为广电系新媒体的代表性公司首次上榜。百视通的上榜,对国内新媒体发展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与30强的其他公司相比,百视通是唯一的从传统媒体中走出的新媒体公司(另外两家新媒体概念的公司——盛大网络和完美世界都是互联网公司)。

资本和产业结合下的战略转型

从2012年开始,“跨界”和“融合”成为广电行业的发展主题,同时,国内广电行业的竞争环境开始经历大变局:主要表现在原广电总局的“双限令”(限娱令和限广令)使得上星卫视竞争激烈且内容同质化、IPTV快速发展并成为国家三网融合为数不多的成果、OTT TV互联网电视成为产业链各方发力的重点、互联网电视盒子制造商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加剧、原广电行业外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和设备制造商等已经开始涉足电视行业,广电已经逐步走出行业壁垒的封闭花园,成为各方角力的又一个金矿,智能电视将是下一个五年主要战场。

2012年11月,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传媒资本方面,国家鼓励文化传媒企业,尤其是国有传统媒体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身实力。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2015年文化产业总值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文化传媒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2011年12月29日,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637)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百视通的成功上市标志着上海东方传媒新媒体实现整体上市,成为广电新媒体第一股;2012年10月19日,华数传媒(股票代码000156)登陆深市主板,这是继百视通后国内广电系新媒体上市的第二支股票。

表1: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截至2012年12月31日)

上市后的华数传媒的主营业务是浙江的数字电视网络与全国的新传媒业务,华数通过上市获得的融资支持和资本市场所提供的产业链资源整合平台,完成两个转变:一是战略转型,从区域性走向全国性、从传统网络转向新媒体的转型;二是业务范围转型,抓住三网融合的历史契机,在立足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和节目内容传输服务的成熟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互动电视/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和互联网视听等新媒体业务,巩固新媒体业务的先发优势,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百视通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新媒体“三屏融合”业务,即通过统一的媒体资源平台、媒体管理平台,通过各类IP 化网络,向电视终端(屏)、电脑终端(屏)、手机及移动终端(屏)提供统一技术服务、内容服务及相关的市场营销服务。

图1:百视通的股权关系

百视通的快速借壳上市得益于其迅速布局IPTV带来的现金流,但上海文广并没有沉醉于IPTV,而是把百视通作为承载SMG所有新媒体发展战略的平台。上市以来,百视通在OTT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以及移动互联网领域频频发力(如参股风行在线),其完整的新媒体战略布局初步成型。百视通已经从人们印象中业务结构单一的IPTV公司,蜕变为走向全国的新媒体公司。

百视通的业务板块包括四部分,分别是IPTV、OTT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以及网络视频业务。目前,能够给百视通带来现金流的业务是手机电视业务、IPTV业务和宽带租赁业务,而OTT互联网电视业务处于培育期,网络视频业务则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按照战略管理理论中的波士顿矩阵分析法,从增长和市场占有率两个纬度,对百视通的业务板块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其IPTV业务属于高增长高占有率的“明星”业务;手机电视业务属于低增长高占有率的“现金牛”业务;OTT互联网电视属于高增长低占有率、处于市场起步期的“问题”业务;而以东方宽频为代表的网络视频业务,属于低增长低占有率的“瘦狗”业务。

图2:百视通业务的波士顿矩阵

IPTV业务。百视通技术是上海广播电视台IPTV 业务的独家技术服务商、市场营销服务商与内容运营商。IPTV 的商业模式为“基础服务+增值业务”模式(简称“A+X”模式)。百视通技术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集成”的“两手抓”战略,将IPTV的技术与产品升级到3.0 时代,继续引领IPTV 技术与内容产品领先行业、领先国际。

表2 全球IPTV的发展概况

手机电视业务。百视通技术在国内最早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办手机电视业务,百视通技术下属子公司东方龙公司是国内手机电视的首个探索者。上海广播电视台已经获得原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3G 手机电视集成运营与内容服务牌照,并授权由旗下百视通技术全面负责3G 手机电视业务经营。

互联网电视业务。2010 年,上海广播电视台首批获原国家广电总局关于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业务牌照。2010年,百视通技术成立了互联网电视事业部,展开互联网电视业务相关的平台建设、技术集成、技术研发、产品管理与应用开发、内容运营、业务扩展及市场推广。百视通与海信、康佳、海尔、联想、三星、夏普等国内外终端大厂在互联网电视领域建立了合作,发起成立OTT智能电视产业联盟,平台化特征日益明显。值得一提的是,百视通自主研发的OTT机顶盒“小红”已上线,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本控制,将逐步量产,并借助零售及运营商定制双渠道投放。此外,百视通OTT的海外业务增长也很快,如与印尼电信的合作也会增加利润点,规避国内OTT市场的政策风险。

网络视频业务。东方宽频网络电视台(简称SMGBB) 成为国内流量最大的网络电视台之一。百视通技术旗下的SMGBB是国内广电领域第一批开办的、以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视频网站。“看看新闻网”是国内主流的互联网新闻视频平台,视频新闻产量居同行业首位。

广电新媒体企业的竞争优势

华数和百视通同处于长三角区域,他们的竞争优势也非常相似,共同优势包括:均是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狼性企业;均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均具有较强的内容整合能力;均具有较全的新媒体牌照。

一、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狼性企业。百视通和华数两家公司均将自己定位于一个以视听新媒体为主业的互联网企业,而不是一个半市场化的广电企业。以百视通为例,由于上海广电的制播分离和事企分离改革成功,使得百视通能够轻装上阵,投入市场竞争。另外,百视通和华数也迥然不同于竞争对手CNTV的计划经济思维,CNTV善于主动承担某些公益功能并以此获取资源,而这也削弱了CNTV的市场竞争能力。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华数是广电业内少有的具有狼性基因的企业。从企业文化来看,华数更像一家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企业。华数是广电行业同时拥有电信和广电牌照的运营商,多年的市场侵,使其企业文化完全不同于其它广电运营商。可以说,华数和百视通的互联网基因使得两家企业能够抓住视频新媒体初始期的战略机遇,依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优势成长为国际级的新媒体企业。

二、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正是由于企业基因的因素,两家企业均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以百视通为例,成立百视通研究院,与合作伙伴携手合作,在新媒体技术、内容及版权方面投资上十亿元,已获批200项IPTV专利和核心软件著作权,在EPG、DRM、视频分发、智能搜索、智能推荐、收视分析与数据分析等领域形成优势。

三、具有较强的内容整合能力。百视通媒体资源库现拥有35万小时的版权内容资源储备,其中集成了国内外优秀的影视、财经、体育、新闻等10万小时的精品版权内容资源,拥有的独家、热点版权内容资源总量居全国新媒体企业之首,致力于构建中国广电第一视频云。

华数建立了面向国际国内节目内容的合作体系,建成了全国最大、在线可运营的50多万小时的数字媒体内容资源库,突破了数字化发展的产业瓶颈,已将交互数字电视的技术、内容、应用、服务推广至浙江全省和全国100多个城市,推进了全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四、具有较全的新媒体牌照。华数和百视通两家公司均具有广电总局颁发的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全国性或地域性牌照。百视通则在IPTV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并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由于和CNTV的博弈,百视通开始大力布局OTT互联网电视。华数拥有3G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全国集成运营许可授权,是全国最大的互动电视、3G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等综合数字化内容的运营商和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位居全国新媒体和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的第一阵营。

除了上述共同优势,两家公司还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以百视通为例,百视通的差异化优势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百视通更专注于新业务和新传输渠道建设。由于上海大文广和小文广的关系,SMG并不掌握上海有线电视运营商东方有线。这也使得SMG能够专注于发展互联网电视、IPTV和手机电视等新的业务形态和新传输渠道。杭州华数则与之相反,华数起家于杭州有线网,并将承担5年内浙江全省有线的整合和整体上市重任,因此,华数被有线运营业务拖累,在新传输渠道拓展方面反而会有所顾忌。从这个角度来讲,百视通在新媒体拓展方面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二、百视通更擅长于资本运作,长袖善舞。上海百视通得益于经济中心的资本市场,更加长袖善舞。百视通在上市伊始,就投入3千万美元投资风行在线,实现“台网联动”和新媒体“全业务”布局。并购后,其率先提出“黄金15秒”战略缩短广告时长,推动品牌广告投放ROI(投资回报率)大幅提升,收入较上一季度增长62%。

三、百视通具有更强的“网动”能力。从广电发展新媒体业务的路径来看,发展网络电视台的模式已经进入死胡同,主要原因包括不具备互联网基因、内容的匮乏和盈利模式的缺失。国内网络电视台模式仅仅是电视台将播出内容搬运到PC端传输,如CNTV、东方宽频、芒果台等。这种模式类似于PC互联网时代传统报业的数字化历程,报业网站最后沦为门户网站的内容素材提供商。

百视通的模式则完全不同于网络电视台模式。百视通以IPTV业务为契机,与电信运营商深度合作,借助电信的营销、技术和终端用户优势,共同推广新业务,从而完成向互联网运营商的成功转型。同时百视通公司背靠SMG强大的内容资源,具有深厚的电视运营经验,能更好地实现“台网联动”。在内容建设方面,百视通通过市场化方式提升业务和平台的核心价值,包括对上游内容提供商CP和SP提供开放式平台;延伸至上游产业链,参投发行各类电影和综艺节目;搭建全国最大的新媒体版权库。而杭州华数在“台网联动”方面,稍逊一筹。

四、百视通具有更强的创新力和创新文化。从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层面,百视通非常具有战略眼光,如百视通提出了内部“产学研”三位一体体系建设。百视通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设“百视通大学”,创建完善员工“终身学习体系”;百视通还成立“百视通新媒体研究院”,加强技术创新,集中孵化百视通及整个新媒体产业链中技术创新项目。如百视通已经跻身2012年度“上海软件企业20强”。

广电新媒体的寡头竞争格局

基于对百视通和华数两家公司的优势分析,可以认为,广电新媒体已经初步形成了全国寡头竞争的格局。原因如下:

一、广电新媒体的市场结构与电信、互联网行业类似。按照互联网和电信运营商的产业结构,整个市场的容量被位居前三的企业占领。未来广电新媒体的全国公司也就是三至四家,这几家企业中,百视通和华数应该分别占领一席,剩余的一席归属哪家,尚待市场检验。

二、牌照发放模式决定了寡头竞争格局。广电新媒体在牌照的发放方面,明显倾斜于第一梯队的广电机构,加剧了新媒体发展的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

三、新媒体的跨地域结构决定了寡头竞争格局。由于传承了互联网的特性,广电新媒体具有天然的跨地域属性。广电新媒体,首先体现在传输渠道的泛在,也就是任何网络(Anynetwork)。在国内,传统的电视传输渠道主要包括无线地面传输和有线电视(国外还包括直播卫星),运营商主体主要是各地的有线电视台。随着技术的发展,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开始纷纷进入这个领域,IPTV、OTT互联网电视等新的电视形态开始涌现,运营商主体扩大为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以及互联网公司等虚拟运营商。广电的传统领域逐渐被打破,开始走出封闭的花园。

四、期待出现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传媒集团。目前国内的传媒公司普遍存在着主营业务单一的问题,各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基本局限在某一固定的板块。由于这种限制,也就很难出现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的传媒集团。而美国的传媒业基本上都是综合性的传媒集团,美国六大传媒集团都做到了混业经营,如康卡斯特集团,涵盖了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平面、有线电视、互联网、卫星等业务。

表3:美国各大传媒集团业务布局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研究)

2013年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的机构职能整合顺应了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打开了跨地区、跨领域的政策空间,传媒企业的发展将由内生发展为主转为内生与兼并重组并重。具体体现在:一是内容的价值充分体现,图书、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内容生产和传输渠道得到统一管理,挖掘内容的价值成为未来发展重点;二是广电行业的改革有望提速,新闻出版领域市场化和产业化较早,广电相比之下步伐稍慢,广电加快制播分离和转企改制有望提速;三是资本与传媒的结合进一步加强,拥有资本优势的传媒上市公司有望通过跨行业、跨地区的重组做大做强,横跨广电和平面媒体的大传媒集团有望诞生。

即将形成的寡头竞争市场格局,对其他广电机构意味着,在新媒体的布局和发展上必须迎头赶上,否则不进则退,前几年取得的成果和优势将不复存在。因而,广电新媒体企业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求得发展:一是树立标杆,以百视通和华数为学习标杆,尽快明确自己的新媒体战略;二是完善牌照,申请互联网电视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牌照,弥补牌照的差距;三是资源整合,“一云多屏”是大势所趋,百视通和华数都是集中新媒体资源优势才得以上市。按照分发渠道和屏幕进行分散经营的时代已经过去;四是资本运作,尽快确定资本上市的主体企业,资源整合,培育上市。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