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8 10:11:4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对外经济贸易专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今经济贸易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逐渐加深,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国际间合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国际间对外经济贸易在近些年发展的速度也逐渐加快,并有所变化。1.经济贸易自由化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高速进行的今天,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保护经济贸易的手段之间存在许多分歧。总的来说,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已逐渐形成,形成一种自由发展的趋势。世界对外经济贸易自由发展在各国间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经贸的保护措施依然存在,市场份额成为国际间竞争得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国际间的竞争逐渐残酷起来,许多国家为了保证自身的权益不被侵害,在最近几年实行了对经济贸易的保护措施,这就造成了我国国际贸易产品在国际上的市场打不开的局面。2.经济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农业、服务行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这就造成了对外经贸合作的结构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一方面货物贸易往来过程中需要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持以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初级产品在经济贸易往来以及总体贸易的占比中持续下降,并不断提高非工业产品的所占比率;另一方面,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第三产业,如:服务行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三产业在经贸往来中的比重上升较快。
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国GDP呈现不断上涨趋势,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高速发展的结果,自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来,受全球化影响较大,经济贸易总额与经贸顺差增长迅速,据统计我国平均GDP年增长率以9%的速度上涨,自2009年统计进出口总额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2.9万亿美元,增长30%左右显示出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过分依赖对外经济贸易。但是,我国经济贸易的增长主要依靠数量的优势,凭借我国足够的劳动力资源,增加贸易出口额度,在产品的质量、附加值上存在许多瑕疵,这种问题就导致了能源以及环境之间的一系列问题,造成对外贸易的非持续发展。同样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也存在着许多机遇,在经济全球化来临之际,我国抓住了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此期间,我国国际间的服务业、物品加工贸易行业快速发展起来,科研技术、重工业等重要领域发展水平逐渐向世界水平靠拢,这样就给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背景,给国际贸易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实行对外经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策略,抵制经济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双方合作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长久发展,而且增加了我国的贸易出口额度,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国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发展,吸收国际间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我国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吸引外企投资,同时将我国产品“走出去”,凭借我国出色的劳动力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参加国际交流合作,为我国打开国际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技术的提高,金融领域的创新,也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与国际间充分接触合作,对金融体系的完善,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良好发展的前提。
即便这样,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高端科技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就造成了在国际间的竞争加剧,由于我国存在的关于贸易体制中的一些问题以及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在国际间造成了许多摩擦,这就要求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考虑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对我们国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正。我国对外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对经济放任型,所谓放任型,指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相矛盾,与我国可持续增长的基本国策相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端产品我国过于依赖进口,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2)近几年及时对外经济贸易飞速发展,但我国贸易出口总额仍然低于世界领先水平,甚至有些阶段呈现负增长趋势,这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由于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现有的国家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引进多采用模仿的方式,凭借劳动力的优势,我国仅仅能被称为生产的大国,而不是科技大国,长久下来,能源的支出以及环境的浪费和从国际市场上得到的利润不成正比,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使国民经济迅速提高的同时,对外贸易水平也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并且,平均GDP环境损失率逐年下降,也使中国经济向着更有利于民生发展的方向进行。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对贸易自由发展的政策,这样就充分发挥出我国劳动力的优势,凭借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对一些需要劳动力的产品,从国外引进原材料,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之后加工后的产品就可以凭借国际市场,将需求以外剩余的产品通过国际市场走出去,通过这样积累下去,最终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2)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通过从国际市场引进国内所缺乏的材料、设备、技术,如果此事物缺少,那么与其相关的整条产业链就得不到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就造成了对外贸易发展的空缺,另外凭借本国的资源进行调配生产,则会使本国有限的资源急剧下降,面临资源枯竭的紧迫,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对外经济贸易的策略分析
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就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持续性的发展,近期发展目标与长远发展意义相结合,对长、远利益同时兼顾,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全面协调发展。从中不难看出,可持续发展的就在于发展与持续,发展是前提,可持续是硬道理。另外在政策方面,应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友好发展关系,对周边国家开放市场,促进贸易双方两国经济共同发展,加强经济共同体的建设,注意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中东、非洲、拉美等打开市场,增加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份额,如在非洲地区可以进行药品等物资的出口,对其石油等资源进行引进,同样在发达国家如韩国、日本,根据这些国家的国情,可以对其进行农产品的出口,增强对这些国家先进技术的学习发展。对出口产品结构还需要进行调整,应努力对现有的对外贸易出口进行调整,尽量发展对环境有益的产业结构,并对现有的产业进行加工与升级,大力发展产品附加值高的商品,并尽量保持商品的绿色性,做到对环境的无污染,从环境上降低产业成本,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国际间的对外贸易竞争力也需要提升,实施相对平衡的竞争优势导向,目前我国的出口战略主要倾向于粗放型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与贸易数量带来的利益发展不协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我国是贸易出口大国,但低水平的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许多差距。建设对外贸易产业集聚,有利于聚拢资金,加快产业链结构发展,可以把相似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区,方便管理的同时增加了企业间的竞争,我国目前企业集聚化程度低、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在国际市场上很难站稳脚跟,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加快企业集聚化建设,建设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对产业现有模式进行升级,达到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增强的目的。此外,还应当对我国环境经济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努力培养塑造人才,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对环境进行改造,借此加快招商引资,并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教育成本,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促进消费市场水平的提高,高素质的人才间接影响环境的发展,发展经济贸易切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后才能促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长久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对外贸易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想要在国际上立足,应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对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不容忽视,新型能源的应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能耗等问题,从而降低平均GDP的资源环境损失,最终达到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
五、结束语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培养方案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商务英语概况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载体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 ESP)。本文拟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广大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性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比较能对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合理的培养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2 差异性比较
2.1 培养目标差异性比较
(1) 培养目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宽广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系统的商务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善于跨文化交际,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能胜任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部门工作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2) 具体要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①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与技能。②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③必须选修一门第二外语且达到学校要求的学习标准。④掌握比较宽广的中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知识。⑤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⑥掌握获取专业学术信息的科学方法,具备独立从事英语研究的基本能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①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②熟悉英语国家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③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④具有第二外国语的初步应用能力。⑤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用英语撰写与国际商务相关的毕业论文。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上都大同小异,都强调了对学生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二外水平的培养。
2.2 课程设置比较
英语语言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3%。
英语文化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8%。
商务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9%。
(1) 英语语言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综合英语、 英语听说、 英语语音、 阅读指导、 英语写作、 第二外语、语言学导论(英)、 传意学导(英)、 英语文体学、英语公众演讲、 交替口译(一)(英)、英语论文写作、高级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综合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写作、商务英语 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听说、英汉口译、英汉笔译。
(2) 英语文化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美文学导论(英)、欧洲文化(英)、 美国文化(英)、欧美戏剧鉴赏(英)、散文(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47页)分析、跨文化交际导论(英)、个人商务交际技能(英) 、 跨文化商务交流(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和跨文化商务交际。
(3)商务类课程(略)。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英语语言类和文化类课程比例上差异性较大,笔者认为这种差异受地域性特征影响。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相应加重了英语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坐落于国际贸易中心广东省,在商务英语专业下细分为四个方向,以服务于国际贸易不同需求。
2.3 师资结构比较
2008年,对外经贸英语学院成功申报了商务英语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主要围绕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四大模块展开。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学院设有五个研究中心,分别为商务翻译研究中心,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心,商务英语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以及跨文化商务研究中心,约有1/3的既掌握语言又掌握商科知识的复合型教师。
3 加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面对这种新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形式,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要找到合适的专业定位,逐步改善目前的专业建设情况。
3.1 培养模式市场化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的特性。通过本文对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比较也可以看出两所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地域性差异特征。
3.2 人才国际化
从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服务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应用型学科,更应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等硬件方面的培养,也应注重学生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3.3 课程系统化
专业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处理语言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关系,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关系。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语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计算机及实习课程等方面内容。
3.4 教学案例化
作为哈佛商学院MBA教学的代名词,案例教学化在我国也得到不断应用和推广。案例教学法对加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5 教师复合化
在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培养英语和商务专业知识“双精通”型教师。针对对这种状况,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和实践锻炼方案,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现在高校毕业生仍是求职的主力军,企业和个人求职就业是双向选择,本科毕业生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而就业期望值却很高。在职研究生解决个人的理论水平不足的问题,同时工作积累实战经验,对于在职研究生求职帮助作用明显。
在职研究生课程 注重应用能力 在职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学校强化职业需求导向,注重人文与科技相结合,增加了专业拓展课程特色模块,并依托产业对科技的需求改革学科专业设置;其次,通过校地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切实提高了研究生的应用研究能力。
哪些专业是今年的就业热门呢? 近年来,传统优势产业强势增长,用工需求增加,金融实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英语专业、大数据分析和物理管理等专业技术类人才越来越受市场青睐,工资待遇优厚,发展前景良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免试入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北京+远程班)为各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管理、经济等方面具有较宽知识面,了解国际、国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办学质量与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为了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掌握就业市场的用人需求,检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办学质量,近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展在职研究生培养课程坚持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关键词】本科院校;国际贸易;课程建设
作为一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升本成功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它的培养目标为:要求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以及从事对外贸易及其它国际化经营所需的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熟悉通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制度、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贸的政策、法规,能在政府涉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研究、实际业务、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训练,掌握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2、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是管理学、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熟悉WTO规则及其它国际经济与贸易惯例;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现状、趋势及其经济贸易政策、措施。
4、熟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趋势;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5、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能熟练利用计算机及网络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
6、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懂礼仪,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7、学生毕业时获得一种专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
2005年12月31日,湖南怀化学院专科学生洪战辉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演讲自己“带着妹妹求学”的事迹。对外经贸大学领导在演讲现场宣布:同意洪战辉在完成大专课程后到该校就读本科,学业期间一切费用全免,并尽力为他争取免试入学的优惠待遇。这对洪战辉来说是意外之喜,他当即欣然表示愿意来京继续深造。(《北京晚报》2006年1月1日)几个月过去了,洪战辉已经成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似乎已经很难兑现当初的许诺。并非校方有意失言,而是因为“专升本”的政策突然发生变化。
2006年1月24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指出:“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由于时值春节前夕,这一通知未获关注,直至2月中旬媒体才对此进行广泛报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属于首批被列入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自然也属于“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的行列。当然,洪战辉至少还有另外一种选择,湖南怀化学院也向他敞开了“专升本”的大门,但这一政策对全国上百万专科生来说,却是极其意外的沉重打击。
专升本主要有三种途径:一种是成人高考,另一种是自学考试,还有一种是普通专升本教育,它主要适用于专科在校生或应届毕业生。教育部通知主要针对第三种,它先是指出“严格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和选拔录取程序”,最后却作出上述某些高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的决定。规范专升本教育的做法值得肯定,目前的专升本流程确实存在随意招生、收费混乱、程序不明的现象。暂且不举其他例子,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让洪战辉免试“专升本”的决定也颇富争议。“专升本”不宜作为奖品更不能作为交易品,但是也不能以此否定“专升本”本身。如果以禁止的方式来规范专升本教育,如同以堵代疏,固然根除了其间的各种不良现象,也同时关闭了专科生的希望。
长期以来,高校的内外流通都是关注焦点,比如高考和就业等问题。随着大学扩招,高校的内部流通也逐渐获得重视,比如很多高校允许学生在大一升大二期间重新选择专业,甚至允许学生调换学校,这些措施都有效地弥补了“一考定终身”引起的种种缺陷。“专升本”也是高校内部流通的重要手段。在我看来,是否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应该由各高校来决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教育部有权对资质不符的高校采取各种措施,而不是让“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和民办院校不加区别地执行同一种政策。
显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领导一定没有预料到教育部将停止部分高校的普通专升本教育,否则他们不会作出对洪战辉的承诺。而对于更多的在读专科生来说,他们更是无法预料到政策的“突变”。如果“专升本”之类的教育政策,在宣布和执行之间留出缓冲期,譬如从2006年入读专科的学生开始,而不是针对已经在校的专科生,就不至于使这些学生手足无措。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育政策公信力的确立,学生才能更为信赖地根据政策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让“不可抗力”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乙方:北京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xx路xxxx号x号楼x单元x层
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共同建立"对外经贸大学xxxx教育中心",合作举办xxxxx教育项目,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非学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及其它中,高层次人才培训等相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章 总 则
一,合作宗旨
以互惠,互信,互利为原则,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强强联合,实现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共赢,进一步提升各自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共同为开发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市场而努力.
二,合作范围
双方同意共同成立"对外经贸大学xxxxxx教育中心",以联合宣传,共同招生,合作举办xxxx教育项目为龙头,带动其它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开发全方位的中,高端非学历培训项目,资格认证培训项目,以及国内及国际紧缺人才培训项目.
三,合作期限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x年.协议到期前三个月,如双方一致认为可以继续合作,可正式续签协议.
四,办公地点
"对外经贸大学xxxxxx教育中心"设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内.
五,资金来源
本项目的前期宣传推广,项目筹备,招生咨询,教材及教学资料,教师课酬,教学及教务设备和设施等资金投入及各项费用的支出均由乙方负责.
六,学习费用
专科层次:每人每个专业每期(两年)人民币$xxxx元;
本科层次:每人每个专业每期(两年)人民币$xxxx元.
学习费用(不含教材费,辅导资料费)报到注册时可分学年缴纳.
七,利益分配
1, 甲方按所收学员学费总额的xx%提取;
2, 甲方负责支付向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缴纳管理费;
3, 乙方按所收学员学费总额的xx%提取.
项目实施
一,项目实施
1,本合作办学协议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批准后立即生效,并在15天内成立"对外经贸大学xxxxxx教育中心".
2,XX年8月开始,(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后)在国内主要媒体展开宣传推广,同时进行项目介绍,项目咨询等活动,时间约为1-3个月.上述活动将由乙方牵头,甲乙双方共同完成.
3,宣传推广工作展开后,可开始招生报名工作.具体招生报名的有关工作将由乙方负责.
4,全部教学工作将于XX年1月1日正式开始.
第三章 双方职责
一,甲方责任
1,负责项目开办的相关立项和报批手续,及时传达国家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关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
2,负责审定项目策划,推广,招生咨询,招生简章的内容和文字;
3,负责提供办学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正式收费收据,中心公章等),免费提供x间办公室;
负责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选定教材和辅导资料,并对教学计划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
负责收取学员的学费,并开据正式票据;
负责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将乙方应分成的学费部分划拨到乙方指定的银行帐号.为确保学员的合法权益,划拨将以分二次完成,第一次,乙方应得学员所交学费的xx%在学员完成交费后的20个工作日内划拨;第二次,乙方应得学员所交学费的xx%在第二学年开学后的50个工作日内划拨;
负责审定教材及辅导资料收费标准,委托乙方收取,并负责监督乙方完成教材及辅导资料费的多退少补工作.
8,负责在审查学员学习达到结业标准后,颁发写实性毕业证明书及其它相关专业资质证书.
[关键词]教育政策;自主招生;内容分析
学界对于教育政策的定义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教育政策大致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政策的活动主体是享有公共权威的政党、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主体;教育政策是具有政治性的;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政府的权威性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教育利益,它具有“价值负载”的特质;教育政策是在价值统率下的“文本”和“过程”的统一,即静态的内容与动态的过程的结合。自主招生制度是教育部为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选拔、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促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2009年开始开展自主招生工作,七年来在选拔标准、考核方式以及招生录取政策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本文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主招生政策为政策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教育政策分析,包含三个维度:价值分析、内容分析和过程分析。价值分析体现教育政策的政治性,包括教育政策本身的价值取向和以价值分析为研究工具;内容分析体现了教育政策的目的性追求和“实质理性”,属于静态性质的教育政策研究;过程分析体现了教育政策的“程序理性”,表现在政策活动全程的程序和规范。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方法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主招生政策进行分析,解析“政策通过什么实现什么”这一实质性问题,以保证政策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一、自主招生政策目标的确定
自主招生制度要解决的问题是高考“一考定终生”和机械的“惟分数论”,解决这两个问题是对高考招生方式的一个多元化的有力补充,一方面给高校招生更多的自,有利于其选拔更多适合自己人才培养目标的优质生源;另一方面,自主招生给了有创新潜质和有学科特长的学生上更好的大学的机会,同时也为中学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自主招生制度作为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其价值判断也离不开这两个标准:是否尽可能地做到机会公平和政策内容及过程与目标紧密契合,即是否有利于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
二、自主招生受众群和择优原则界定
纵观这七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于受众群和择优原则的认定,具有显著的受众群明晰化和择优原则具体化的特点:在资格的认定上,由最先认定的“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学科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二等奖及其以上者”,逐步变更为“高中阶段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竞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者”,并且包含“在外语或财经领域有突出表现,具有特殊培养潜质,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获一、二等奖者”;取消了“综合成绩始终排名在年级前20%”的报考条件。突出选拔符合财经外语类高校学科要求、具有学科创新潜质的人才。通过政策变更直接影响了自主招生政策的受众群体。从资格认定的变化可以看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于自主招生的选拔目标更加清晰,受众群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合,并且对于选拔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化并具有针对性,这不仅有利于选拔与自己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学生,而且如此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要求将有利于遏制某些考生将自主招生当成“保险栓”,以及刻意追求五花八门的奖项来增加自己通过自主招生的可能性的行为;自主招生报考资格限定为学科特长突出和有创新潜质的人才,顺应新课程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才的任务,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改变中学阶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给了更多中学生选择的机会。
三、自主招生的选拔手段分析
在选拔方式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直采用“材料审核+现场测试”两种方式相结合的选拔方式。在材料审核阶段注重考察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在现场测试环节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材料审核环节根据考生的报考条件,按照“同一奖项同一组专家,相同类别同一原则”的方式进行多轮评审,评审注重考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甄别,注重考生的学科特长与所报专业学科的相关性,注重考生的创新潜质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现场测试环节采取“笔试+面试”的方式,所有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均需参加笔试和面试,对这两项的成绩按总分由高到低顺次录取。全国统一考点的做法,一方面减少了分设考点大额开销,提高了成本效益比,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办学规模相适应;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考试过程的一致性和公平性,避免了不同考点由于制度设计或执行过程中的差别而造成的不公平现象,也与最后所有测试考生统一划线的评定标准相契合。每个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都有机会参加笔试与面试的考察方式,给了考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使自主招生真正成为了高考招生的一个有力补充,单纯的笔试考察实质上与高考并无差别,也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潜质,无疑“笔试+面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考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主招生测试的考核内容七年来也在不断变化和改进中。首次开展自主招生工作的2009年,笔试考核内容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在2010年笔试环节增加了对英语听力的考察,2013年笔试科目调整为数学和英语(含听力)两门科目,2015年笔试改为机考,测试内容调整为与报考条件相一致的语言能力测试,注重考察学生中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就面试而言,首次开展自主招生工作的2009年,面试方式为单一面试,2010年起调整为无领导小组面试方法,由多名老师面试一组八名学生,这种方法可以依据情景模拟下考生的行为、言论,从而对考生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能使考生在相对无意中展示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创新能力,有利于考生展示真实的表现,平等的发挥个人能力,从而很快地表现出个体上的差异,检测出笔试和单一面试法所不能检测出的创新潜质或者突出素质。测试内容的改变,说明该校不断探索选拔方式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追求自主招生政策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特点。
综上所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主招生政策目标清晰,在对象界定和选拔手段上,体现出了对象具体化、针对性强、与目标契合度高、与时俱进这四个特点。这也是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发展趋势,只有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对政策进行调整、补充,才能使自主招生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高校特色,也才能让自主招生政策真正发挥出它在高招补充和人才选拔探索中的作用,使自主招生选的人才更加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推上新的台阶。在七年自主招生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前自主招生工作仍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一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如何根据高校自己的使命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自己的自主招生报考条件。二是高校如何通过考生的报考材料甄别出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人才,这有赖于一支专业性强的招生评价专家队伍参与到高校的自主招生工作中来。三是高校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合自己的选拔方式和测试内容,不同高校人才选拔的目标具有差异性,如何在选拔中更好地体现选拔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是下一步高校需要面对的课题。四是高校需要追踪入校后的自主招生学生发展情况,将这部分学生入校后的情况反馈给招生评价专家,改进招生选拔工作,提升自主招生选拔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体而言,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政策调整和实践改革,顺应并体现了当今时代背景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为高校人才选拔工作,尤其是特殊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探索的途径,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深入思考如何进行科学选材、针对性选材的任务。
作者:李永乐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宋歌.教育政策分析法的框架、范式及发展趋势[J].科教导刊,2013(6).
[2]康翠萍.标准、方法与程序:高等教育政策分析若干规范旨要[J].现代教育管理,2011(7).
[3]孟卫青.教育政策分析的三维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8(Z1).
[4]张晓鹏.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06(3).
[5]樊本富.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制度选择[J].教育科学,2009(2).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能力分析
0 引言
长期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涉猎的知识面广阔,综合能力强。系能从事国际贸易、外贸经营、对外经济合作、外贸企业管理等涉外经济活动的高端人才和贸易专家。可以说,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一直较高。然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该专业面临的办学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国际贸易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必将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网络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服务贸易、文化贸易、金融贸易的全球化呈快速发展趋势,国际贸易形式、渠道、秩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国际贸易专业被评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黄牌专业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及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显得极其迫切且重要。
1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1)应用型本科的基本内涵
探讨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目标定位,有必要先弄清楚应用型本科的基本内涵。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既不完全是研发人才,也不完全是熟练操作工与技师,而主要是以技术吸收及应用人才为基准。
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应用工程师和职业工程师为培养目标,是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养成的科学统一与有机结合;二是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设置具有行业、职业或技术的定向性和地方性;三是应用型本科专业要以技术应用能力或胜任工作岗位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开展必须具备双师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条件;五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弄清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内涵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析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目标定位等问题。
(2)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定位
目前,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研究人才、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和对外经济贸易实务人才。根据上述应用型本科基本内涵的阐述,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研究人才属于学术型或研究型人才,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和对外经济贸易实务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
对外贸易管理人才主要从事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及国民经济综合部门的管理工作,也会到涉外公司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的管理工作。此类人才要具备经济学、国际经济贸易、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力和知识;掌握国际商务规则与政策,能正确解读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有关国际贸易组织相关协定;应熟悉国际商务经办的各个环节,有良好的外贸操作技能;还要懂得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经济条件和跨国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属于高端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应该属于研究生层次的培养目标。
对外经济贸易实务人才主要从事国际市场开拓、国际结算、进出口业务跟单等工作。该类人才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管理知识和经济法律知识;熟悉国际贸易组织相关协定,了解国际国内相关经济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应熟悉国际商务各种单证的格式和规范,并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能适应现代国际商务活动业务的新要求。外经贸实务人才是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1)应用型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的能力包括价值判断能力、身心调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通识能力。这些能力是本科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价值判断能力是指学生的是非判断力,集中体现在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身心调试能力是指在不同环境下自我调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方面。语言表达能力是交流沟通的基础,包含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使网络信息时代搜集、利用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通识能力的培养需要宽广的知识面,主要体现在对知识运用的汇融变通。大学生需要掌握人类知识主要领域的综合知识,这样才能形成广阔的视野,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
(2)应用型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第二方面的能力是指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专业基础能力、专业专长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专业基础能力是国贸易专业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从学科的角度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该专业必然要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经济思维能力的形成必然需要具备数理分析能力。从国际角度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又是一个商科类专业,该专业学生自然需要具备基本的管理能力。应用型的定位则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需要适应对外经济与贸易的第一线工作,因而必须具备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和国际贸易实务能力。数理分析能力、经济思维能力、基本管理能力、国际商务沟通能力以及国际贸易实务能力共同构成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基础能力。
专业专长能力则是在专业基础能力上延伸的能力。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设置具有行业、职业或技术的定向性和地方性。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专业专长能力主要是各院校结合行业发展背景和职业的定向性和地方性特征所培养的。专业专长能力是在专业基础能力之上结合行业性、地方性所衍生的能力。譬如,某院校所在地机电工业比较发达,则该院校国贸专业专长能能力的培养则侧重机电产品贸易方面;某院校所在地电子商务产业发作良好,则该院校国贸专业专场能力的培养则侧重电子商务方面。
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专长能力养成后,还用应用于实践,由此形成专业应用能力。
3 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
(1)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环节,是学生直接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塑造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具有核心作用。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至关重要。[7]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应该遵循"面向市场、服务地方、合作办学、特色发展"的原则。"面向市场"是指课程设置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则要求课程设置要结合地方经济贸易的发展要求,突出专业的地方特色,设置有关地方贸易文化的特色专业,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合作办学"是指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利用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特色发展"是指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要为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的特性和专长预留空间。
(2)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好坏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较高。实践教学的改革需要充分利用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种形式,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方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增强模拟实验的仿真性、实战性,增强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互动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要注重实习单位企业性质、地域范围、经营内容、经营规模等布局的协调,在外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实习单位轮换,增加学生感知和体验的多样性。
(3)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推行研究式、课题式、批判式学习;推广"启发式"、"案例式"、"项目式"教学法,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加强"体验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
[2]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
[3]孙素芹,顾永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依据[J].现代教育管理,2012(9).
[4]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5]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
[6]刘晓伟,孟亮.论普通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
[7]白玲,邓玮.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3).
[8]王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